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摘要】

以往女性史研究,大都偏重于特殊女性人物史、近代妇女解放、近代妇女运动等方面。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女性解放史开始涉及近代女性的习俗、教育、婚姻、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指导下,吸收了西方新史学研究方法,在继续研究上层女性和知名女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城乡普通女性史的研究。这些新的视角大大拓宽了女性解放史的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了女性解放史学的内容。

【关键词】近代女性解放社会变迁

20世纪初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包括政治革命家和文化革命者,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陈独秀、胡适,全都从不同程度指出,必须重新认识女性,必须改变对女性社会角色的传统界定。在当时,关于女性解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缠足、女子教育、女性权利、女性就业和女性的休闲娱乐这几个方面。

在传统中国社会,女性缠足始于南唐,盛于明清。缠足可以说是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下,男性审美观逐渐发展的结果。它使女人成为了时代审美的牺牲品,同时,女性因缠足而导致其参与社会劳动的能力大大下降,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理念。在近代,随着国门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西学也随之东渐。外国人认为缠足是中华文明野蛮一面的体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女人的小脚成了中国落后和耻辱的标志。在鸦片战争以前,已有西方传教士反缠足言论的出现,鸦片战争以后,更多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缠足的习俗加以批判,他们或是从基督教义出发,将缠足视为违反自然的野蛮风俗,或从西方医学的科学角度斥责缠足对女性身体健康的伤寒,以及其对国家富强所产生的坏影响。这些观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改革家们,他们认识到缠足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块绊脚石。1890年,中国最早的反缠足会成立,该会成员均为男性,他们主张不为女儿缠足,不为儿子娶缠足的妻子。1897年6月,由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等人酝酿的上海不缠足总会正式成立,而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于是,在20世纪早期,出现了中国天足妇女的比例逐渐上升的情况。到1930年以后,只有在一些人口分散的偏僻地区,还有女子缠足的现象存在。

在戊戌变法以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导着中国的女子教育观。而后随着甲午战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而“欲强国,必由女学始”。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经正学堂,在上海诞生。1907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女子教育系统。到1910年时,全国已有女子学校四万多所,学生160万人。到1919年,女子学校数目增至13.4万所,共有学生450万人。虽然入校接受教育的女性人数仅为男性的七分之一,但这仍显示了女子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1920年以后,女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开始增加,到1935年,全国共有招收女生的专科院校、综合大学及师范院校6000所。这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女性工作者。而在农村,这一变化则缓慢得多,据20世纪30年对中国农村家庭的一次普查,受过教育的女性与农村女性

总数的比例不到2%,而男性则约占30%。

由于受到西方新式教育的影响,一些受过教育的女性开始热衷现代派的新事物,有了新的观念和想法,开始为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行抗争。当时《新青年》的一期刊物曾全文翻译了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剧中的女主人公娜拉在剧终时决定离开她的丈夫,去寻求属于她自己的生活。这部戏剧很快就在全国各地公演,其剧中的一些台词也渐在年轻人中普及流传,例如“张扬个性”、“要求自由”、“你不配把我教育成你的好妻子”等。在新一代青年心中,恋爱自由是完全正当的行为,而听从长辈之命则是胆小懦弱的表现。于是在中国新一代青年中,无论男女,都开始沉迷于新女性。然而,这一抗争之路并不一帆风顺。1931年,巴金出版了一篇在当时曾相当流行的长篇小说---《家》。在书中,他描写了一群成长在富有的旧式封建家长制家庭中的年轻人,他们受到新文化的影响,努力同家中的传统道德和权威抗争,并向往自由。然而在故事的最后,只有男主人公觉慧得到了自由---以离家出走为代价,而其他人的命运仍是未知数。显然,当时的女性在与命运抗争,追求自由时所面临的障碍,远比男性更要强大得多。

除了反对绝对家长制权威和反对中国女性传统社会角色外,当时的改革家们还尝试着去改变女性的法律地位。于1911年11月由女同盟会员林宗素等人发起组织的“女子参政同志会”就是中国最早、最有影响的女性参政团体。中国参政女性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然而并未被当时的南京政府接受,在《临时约法》中,女性参政权仍被剥夺。后来在五四运动时期,女性参政运动再次兴起,并最终胜利,并在中华民国的宪法中取得了正式的法律依据。在20世纪20年代,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都组建了妇女部,都通过决议给妇女以平等的人身权利和婚姻自由权。虽然在当时,离婚已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曾说,如果不答应妇女的离婚要求,她们就会失去对妇联和民主革命家所倡导的妇女自由的信任。而在当时认同离婚便会和农民联合会产生矛盾,因为农民娶妻并不容易,而且他们也已经给了不愿嫁给他们的女孩很多彩礼。但是,当时执政的中国国民政府仍于1930年颁布了在其上台就制定了的新法规:女子有权拒绝履行儿时父母为其订下的婚约,自己选择丈夫;女子与其兄弟享有同等的家庭财产继承权;妻子与丈夫拥有平等的离婚权。并在翌年又颁布了新劳动法,规定男女同工同酬。然而,对于未受过教育的女性来说,这些法律的影响并不大。在农村,由于国家既没做宣传普及婚姻法的工作,也未给农村守法者以任何优待,据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对农村的调查,不但包办婚姻和儿子继承家产的情况仍然存在,而且连法律的变化都鲜为人知。

至于当时的女性就业问题,维新派人士梁启超在《论女学》中指出:“今中国之无人不忧贫也,则一人须养数人也。所以酿成此一人养数人之世界者,其根源非一端,而妇人无业,实为最初之起点。”以留日女学生为主体的女知识分子,把女性的经济独立作为妇女解放和振兴祖国的重要条件,主张女性独立。如当时著名的女革命家秋瑾曾说过这样的话,“但凡一个人,只怕自己没志气;如有志气,何尝不可求一个自立的基础,自活的艺业呢?”而当时女性职业主要有如下几类,一:工厂女工,如纺织、烟草、火柴化工等行业;二:女佣,即到中产以上的家庭当姨娘、奶妈;三:从事文化教育事业,如学校教师、新闻记者、传教士、作家等;四:就职于社会各方面的普通职员,如商店、公司、银行、医院等;五:从业于娱乐机构,如电影演员、舞女、妓女等。女性通过就业,从过去的家庭角色进入到了社会公共领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增强了女性的独立意识,为女性的解放树立了榜样,提供了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女性的家庭地位,为改变

传统的性别观念开辟了道路。另一方面,女性的家庭和工作两者难以兼顾的角色冲突也开始出现,即“新思想”和“旧道德”的矛盾,既认同了女性接受社会化教育,鼓励女性自立自强,又认为女性的主要职责是做一个家庭的贤妻良母。这一问题至今仍造成了很多工作女性尤其是在竞争压力较大的企业工作的女性的职业困境。

传统中国社会剥夺了女子的娱乐权利,除了少数富家女子有条件接触琴棋书画,多数女子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重复过着单调乏味的生活。中华民国建立以后,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尊重女性成为社会的一种普遍要求和符合时代精神的行为尺度。而西方的娱乐活动,如看电影、听收音机、跳舞、打高尔夫球等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为都市女性所接纳。女性开始真正体会世俗社会多彩的休闲生活,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精神需求。以“华洋咸集一场”的上海为例,当时的都市女性的休闲活动极为丰富,可谓花样繁多,有看电影、戏剧,体育健身,参加舞会以及参加各自游乐活动如俱乐部、高尔夫球场、音乐店、跑马场、咖啡厅、酒吧等等。此外,近代城市中上流社会女性的娱乐还有阅读、踏青、逛公园、养育花草、骑自行车、到市郊打猎等新型的大众娱乐。而这些娱乐活动不仅对提升近现代中国女性的审美观念以及追求既健康又美丽的体格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女性拓展其在公共领域活动的空间,提高其社会地位。此外,当女性参与到多种娱乐活动中,展示自身的活力和风采,这种身心开放的体验既是女性意识觉醒的突出表现,又进一步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结语

总而言之,近代中国女子解放是一个渐次而深入的过程,涉及到女性的社会习俗、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经济生活、社会权利以及日常休闲等方方面面。不仅包括了上层社会女流以及个别著名女性的生活变迁,还包括了城市和乡村大多数普通女性的解放过程。而在这些看得见的物质方面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由外在的改变而引起的女性内在精神的改变,特别是近代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不仅在经济生活领域开始独立就业,更加敢于追求自己的政治权益,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的身心解放,培养了科学的审美观,能够享有丰富而健康的休闲生活。在女性发展史和解放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结束了长达千年的女性压迫史,开启了男女平等的自由时代。

参考书目

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2

陈望道,《恋爱婚姻女权》,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王晓丹,《历史镜像---社会变迁与近代中国女性生活》,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

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

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的转变 (2008-12-23 13:58:41) 朱安和张幼仪两张不同命运的比 较 摘要: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经历了一个从“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的转变过程。解放妇女思想运动是由男性提出发动的,缺乏女性的主体意识,因而具有明显的“男权”特征,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朱安和张幼仪不同命运的比较,在回顾了中国妇女解放思想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向妇女“我要解放”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对当代妇女解放思想运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解放妇女、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思想 中国的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思想解放史,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以及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等不仅仅是一场发生在民族危难时期的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更是中国的有志之士在封建王朝统治下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些思想运动不仅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更是对统治中国人民千余年的封建思想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在这些冲击和挑战中对女性价值的认识,尤其是在承认女性家庭价值的前提下,对女

性社会价值的明确和高扬,以及由此引发的男女平等、女性学校教育的开展、女性的“出走”等一系列实践,更是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讨论和思想混乱,解放妇女的运动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女性史研究或者说社会性别史研究在这时期也达到了高潮。 从女性史研究发展过程来看,近代以来的女性史研究历程可以将其简单概括为“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的转变过程。也就是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女性史其实就是一部“解放妇女”到“妇女解放”的转变史。当然这样概括从历史学的角度讲,难免犯以偏概全的学术上的错误。但是从中国女性争取自由、平等和社会地位、权利的历史过程来看,中国女性的解放和自身的发展以及妇女自我意识的提高的确经历了这样一种转变。那么这种转变对于女性群体的发展,尤其是女性群体的心理发展有哪些影响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当前的女性研究或者说社会性别研究有哪些影响社会又该创造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性别文化环境来促进这种转变、迎合这种转变这种转变对于当前男女关系的发展,尤其是家庭关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女性在当前的家庭和社会上到底有着一种什么的地位,她们自己又是如何给自己的这种地位以定位的以及当代女性在自身解放和争取权利的道路上出现了哪些问题和思想误区等。本文试图从朱安和张幼仪的不同命运比较中来对这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通过分析《红楼梦》片段材料,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 (2)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方法二:图片教学法 【课时】 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方法一:表格教学法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反映中国社会生活的顺口溜: 交通基本靠走; 通讯基本靠吼; 传媒基本靠手; 见面就是叩头。 提问: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有没有发生改变呢?如果有,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教师展示下表,由学生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简表

全国各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名题分解 妇女解放主题

妇女解放主题 1.(2015·山东泰安一模·38)(24分)家庭和妇女地位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纵观中国女性的生存轨迹,在近代以前的私有制社会中……女性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之外,因而女性只有单一的家庭角色定位,即在家中扮好“贤妻”、“良母”的角色,相夫教子。……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是长期经济生活、历史文化积淀的结果。 ——《论戊戌维新至五四时期的女性角色定位》材料二 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城市多数家庭的成员从工商业、服务业等工作中获取收入,妇女从事职业,拥有经济来源,家庭成员之间人身依附性减少。民国政府新《民法》规定离婚和结婚一样自由。燕京大学女生有96.7%的人赞成“无爱情即离婚”,上海“审判厅请求离婚案多”,而农村家庭中离婚现象则并不多见,甚至“夫可以出妻嫁妻”。 ——摘编自张国刚等主编《中国家庭史》材料三梁启超曰: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材料四梁启超认为,新型的“贤妻良母”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才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这显然较以前的“贤妻良母”论者要进步得多,具有了明显的时代特点,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中国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根源。(4分)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20~40年代中国家庭变迁的特点。并指出推动这一时期中国家庭变迁的主要因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的妇女教育观。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8分) (4)材料四是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物质生活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岳麓版(2001)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 【课标内容】 ①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②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③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火车、轮船、汽车、飞机逐渐成为时尚的交通工具;近代邮政的开办,电 报和电话的使用;照相、电影、交际舞等成为娱乐新时尚;大众传媒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 成在了解信息、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了解产生这 些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 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 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初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影响的结果,是历 史发展的要求。 ②树立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交通、通讯工具、大众传媒等变革的背景、影响。 ●难点:正确认识西方生活习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导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领先世界水平,但是,由于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随着列强的入侵,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社会习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学习新课 (一)交通、通讯和娱乐新时尚 1、显示幻灯片杜牧《过华清池》“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引导学生思考。 中国古代最快捷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什么?请你估算一下当时用这种工具 从广州到西安最快要多久才能把荔枝或者军情送到。 学生体验后,教师指出:到了清末,这种状况有了改观,新的交通工具、通讯 工具开始出现。 2、自学课文,说说近代出现了那些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3、学生讨论归纳:新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比传统交通、通讯工具的优势。给近代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讲解: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使用驿站和民信局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这种 传递方式就普及程度而言都远不如西方邮政。工业革命后,交通工具的变革带 来邮运工具的革命,使得近代邮政发展更为迅速。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新型通讯工具能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容量和范围,因此,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幻灯片明确:新的交通、通讯工具更快捷,也更能为大众服务。它的出现,便利了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4、新的娱乐方式 ①设置问题,比较分析。你知道中国传统的娱乐方式有哪些?近代又出现了那些新的娱乐方式?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②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娱乐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今天的绝大多数娱乐方式在近代中国已经出现,并逐步成为新的时尚。 (二)大众传媒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近现代社会变迁 ---女性的解放 【摘要】 以往女性史研究,大都偏重于特殊女性人物史、近代妇女解放、近代妇女运动等方面。而近年来,伴随着社会史研究的深入,近代女性解放史开始涉及近代女性的习俗、教育、婚姻、就业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学者们在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指导下,吸收了西方新史学研究方法,在继续研究上层女性和知名女性的同时,也开始了对城乡普通女性史的研究。这些新的视角大大拓宽了女性解放史的研究领域,更加丰富了女性解放史学的内容。 【关键词】近代女性解放社会变迁 20世纪初的中国的先进分子,包括政治革命家和文化革命者,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陈独秀、胡适,全都从不同程度指出,必须重新认识女性,必须改变对女性社会角色的传统界定。在当时,关于女性解放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缠足、女子教育、女性权利、女性就业和女性的休闲娱乐这几个方面。 在传统中国社会,女性缠足始于南唐,盛于明清。缠足可以说是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下,男性审美观逐渐发展的结果。它使女人成为了时代审美的牺牲品,同时,女性因缠足而导致其参与社会劳动的能力大大下降,从而进一步加深了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理念。在近代,随着国门被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西学也随之东渐。外国人认为缠足是中华文明野蛮一面的体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女人的小脚成了中国落后和耻辱的标志。在鸦片战争以前,已有西方传教士反缠足言论的出现,鸦片战争以后,更多的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妇女缠足的习俗加以批判,他们或是从基督教义出发,将缠足视为违反自然的野蛮风俗,或从西方医学的科学角度斥责缠足对女性身体健康的伤寒,以及其对国家富强所产生的坏影响。这些观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和改革家们,他们认识到缠足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一块绊脚石。1890年,中国最早的反缠足会成立,该会成员均为男性,他们主张不为女儿缠足,不为儿子娶缠足的妻子。1897年6月,由梁启超、谭嗣同、汪康年等人酝酿的上海不缠足总会正式成立,而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于是,在20世纪早期,出现了中国天足妇女的比例逐渐上升的情况。到1930年以后,只有在一些人口分散的偏僻地区,还有女子缠足的现象存在。 在戊戌变法以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导着中国的女子教育观。而后随着甲午战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教育救国的重要性,而“欲强国,必由女学始”。1898年6月,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堂---经正学堂,在上海诞生。1907年,清政府批准建立女子教育系统。到1910年时,全国已有女子学校四万多所,学生160万人。到1919年,女子学校数目增至13.4万所,共有学生450万人。虽然入校接受教育的女性人数仅为男性的七分之一,但这仍显示了女子在受教育机会方面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1920年以后,女子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开始增加,到1935年,全国共有招收女生的专科院校、综合大学及师范院校6000所。这为城市提供了大量的女性工作者。而在农村,这一变化则缓慢得多,据20世纪30年对中国农村家庭的一次普查,受过教育的女性与农村女性

浅谈中国近代女性社会地位变迁

浅谈近代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变迁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的女性逐步摆脱了男性附庸的角色,随着不断的社会改良运动及变法革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承认,在近代历史上,也闪耀着女性坚韧而美丽的光芒。 关键词:近代女性社会地位 姓名:李鹏超 学号:3110104849 邮箱:605364051@https://www.doczj.com/doc/621921787.html,

前面的话 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当时生产力发展阶段及社会架构组成有密切关系。母系社会中由于生产力的极端低下,部落的生存与延续与人的数量息息相关,作为孕育者的女性是部落的核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生存能力增强,女性作为生产者的生理劣势逐渐明显,男性的力量获得支配权,女性也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尤其在传统中国社会中,女性更是受到了十分严苛甚而残酷的待遇。“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女性道德给广大女性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女性的权力被残酷而无情地剥夺。但近代到来,西方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古老的关口,中国社会陷入了长期动荡时期,同时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传入中国,“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些观念如夏日里的飓风暴雨,冲击着传统中国的君权父权至上的观念;中国女性也开始争取自己的权利,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在近代各次社会改良、革命中,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渐得到了承认。近代历史中,也闪耀着女性坚韧而美丽的身影,秋瑾、谢婉莹、舒婷、宋氏三姐妹,不论是政治还是文化领域,都活跃着女性的身影。在此谨以各次运动为纲,浅析近代女性社会地位逐渐变化及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 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这是太平天国首领对平等理解的集中表达,糅合了中国农民传统朴素的平等思想和西方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其中也表达了男女平等的意愿。 中国古代有“男称丁,女称口”之说,封建时代主要是以一家“丁”的数目分配土地和担负赋税,女性享受不到平等的土地权益。这从根本上显示出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女性只是作为男性附庸而生存。如,“晋代规定女子占田的限量和课亩的数量。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推行均田制,规定妇女受田20亩,麻田5亩,为男子的一半。隋炀帝仁寿四年,规定女子不再受田,原来每户分配的田地全部划归男丁名下。”封建君主专制时代女性地位的低下,由此可见。 但在《天朝田亩制度》中,却首次显示出男女土地权利平等的现象,甚至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 (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 (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 (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 (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 2.特点 (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多种多样: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 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 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 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而且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反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近代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女性地位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邢威 2008202349【摘要】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一直偏低,这种情形从漫长的古代历史社会变迁中一览无余。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结束,从人身到思想,中国女性一直被禁锢,被边缘化。新中国成立后,女性状况有所好转,但仍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有传统社会性别文化影响、经济上长期依附以及长期父权制的统治等三方面。直到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还依然受其影响。实现“性别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男女两性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女性地位;社会变迁;性别和谐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可以发现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偏低,各方面发展状况不尽人意。经过几次意义深远的社会革命或变革,女性的地位与发展状况得到一定好转,但仍然在诸多方面有所阻碍,存在较为严重的妇女地位偏低的问题。然而,女性社会地位提升与全面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历史状况 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男女不平等的历史,妇女地位一直偏低:女性缺乏自我意识,缺乏反抗精神,顺从于父权制的统治;女性的潜能长期被压制与忽视,发展速度缓慢;女性长期附属于家庭,附属于社会,对各种事务缺乏主动权。历史地看: 1.原始社会——女性地位在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失败。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原始社会初期,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与其他国家的女性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坎坷的历史过程。在母系氏族时期,一方面,由于自然形成的性别分工,女性主要从事种植、采集等生产活动,成为当时较稳定的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女性本身的生理特性,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家庭生活中,女性都占有很高的地位,备受尊崇。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男性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过渡到父系氏族时期。恩格斯说,“母权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 2.奴隶社会——女性社会地位全方位的沦落。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工的变化,以及生育与抚养子女的阻滞,成全了奴隶社会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全方位的沦落。社会分工深化,使得家庭内部分工更加分明,男子逐渐成社会乃至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谋取生产及生活资料,维持社会与家庭的正常运转。女性的活动范围渐渐开始局限于家庭之中,生育与抚育子女以及操持家务成为女性“应当”的责任,“妇道”之始。同时,妇女丧失了人格与身体的双重自由,成为男性的奴隶,成为财产,可以随意交换与买卖。 3.封建社会——女性在夹缝中求生存。封建社会是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状况极其糟糕的一个时期,且持续了两千多年。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兴替中,女性一直处在夹缝生存的状态,各种男女不平等情形日趋发展成熟,成为一系列“堂而皇之”的礼教习俗、律法条文,这些精心编织的“天罗地网”牢牢缚住封建社会的女性,让她们自觉地埋没自我。无论是政治、经济抑或文化,女性一律没有过问的权利,甚至更没有婚姻自由。女子不入仕,非一家之主,在家庭中,只是男子的“内人”。此外,“女子无才便是德”,文化的交流传播与发展只是男子的天地。即便有女子著书立说,如班昭,却是劝女子遵守“男尊女卑”的礼教纲常,女性的地位可见一斑。 4.新中国成立——妇女打碎了几千年的封建枷锁。五四运动是中国女性生存与发展状况的一座界石,它翻开了中国女性发展新的一页。自五四运动以来,随着马克思主义及西方开

8.2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析版)

第21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2.交通、通讯工具变迁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大众传媒发展的表现及影响。 考点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基础落实】 一近代社会生活 1.原因 (1)外因:西方文化渗透和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2)内因:政治运动影响与国民政府的推动。 2.表现 (1)衣:鸦片战争以后,“洋布”“洋装”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食:鸦片战争后,西餐馆出现,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住:中国官员和商人开始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豪宅。 (4)社会习俗 1.改革开放前(20世纪50~70年代) (1)物质生活:国家对一些生活必需品凭票证供应,总体生活水平低。 (2)社会风尚: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社会风尚主流。 2.改革开放后 【考点深化】

1.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1)地域:受列强侵略的影响,出现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逐渐向内地渗透的趋势,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2)过程: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 (3)水平: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4)动力:社会运动的影响,上层人物的倡导、示范,工商业经济发展,西方文明的传入等。 (5)趋势:平等、民主、文明是其发展的主要趋势。 2.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1)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到了中国。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会近代化最早的发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经通商口岸逐渐向中国内地辐射。这种影响是西方国家的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客观的,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2)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为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经济基础。 (3)近现代革命思潮的兴起与思想解放运动。近代中国先进人士的倡导,如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号召“断发易服”,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解放等,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4)历届政府的重视、提倡促使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如民国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将实现全面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典例剖析】 典例1.下图是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老照片,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当时中国服饰的典型特征是( ) A.坚持传统 B.崇洋媚外 C.中西合璧 D.洋为中用 【答案】C 【解析】男子有穿西装打领带的,有穿长袍马褂的,女子有的穿旗袍,有的穿裙子,说明近代服饰的特点是中西合璧,故C项正确。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大学城栏目:居民空间消息快播 | 空间栏目:作业 收藏到我的学习空间 收藏到我的课堂魔方 全屏 发表时间:2012-3-14 21:12:31 浏览:246 评论:0 几千年的男权社会,妇女一直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她们没有参政的权利,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没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最为惨烈的,是妇女的缠足。一双小脚的形成,往往需要数年的缠裹,“小脚一双,眼泪一缸”,一生的幸福从此葬送于这双小脚。在古代,男人可以有三妻四妾,但是女人不能有自己的权力,要一心一意跟一个男人,男人就可以移情别恋,女的就不可以。在家中就要听一家之主(当然是男人)的话,男人就可以把女人休了,但女人就不能向男人提出离婚。古代,女人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男的早亡也要一生守寡,做寡妇,女人不可以向男人吆喝、打男人等,女人不能跨出家门,男人就可以闯南闯北,参加 政治活动,女的不可以。与兴女学相伴的19世纪末各地天足会的出现为破除缠足陋习、解放妇女身心拉开了序幕。 近现代世界妇女解放运动呈现出众多特点和自身发展规律:妇女解放问题不是由资产阶级人士提出,而是由无产阶级的女工运动发起;妇女解放运动理应由劳动知识分子与女工相结合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妇女解放运动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同类型的国家和地区、同一类型的国家,妇女解放运动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妇女解放是国际性、世界性、全球性的问题;各阶级、各政党都利用妇女问题和纪念国际妇女节为其政治斗争服务,使妇女解放运动出现错综复杂的情况;妇女解放运动是群众性的自我解放运动等等。 以下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大事记 近代 1900年1月8日大型百货商业机构———先施公司在香港开张。公司采用西洋流行的女子售货方式。1900年2月20日台北天然足潮流兴起,天然足会旨在劝导放足,革除缠足陋习。1903年8月金一著的《女界钟》由上海爱国女校发行。它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论述妇女问题的专著。作者第一次喊出了“女权万岁”的口号。1907年3月8日女子教育合法化。1907年7月15日女民主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中山亭就义,时年31岁。1912年1月7日孙中山接见女子参政同志会代表林宗素等,允许女子有完全参政权。1919年5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抗日战争以来的女性解放

COVER STORY “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抗日战争以来的女性解放 文I黄金生 6<我们二万万多的女性不愿做奴隶.……我们要负起我们的责 任,我们要找到共同的敌人,我们要保护领土的完整,民族的生存,我们要做新的妇女,谁说我们不能做中国的主人。” 这是1936年《妇女生活》刊登的《妇女解放曲》中的歌词。虽然近代以来,女性解放的呼声不断高涨,妇女运动也此起彼伏,但终究限于部分幵明之士的摇旗呐喊和对迫害妇女的封建制度的口诛笔伐的形式上,具有新思想的女性也仅限于少数精英,规模、力量和影响有限,没有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潮流。更多的中国妇女,尤其是广大下层妇女仍然深受传统习俗的 影响。卢沟桥事变后,中国政府意识 到必须要发动举国之力实行全民抗战 才能应对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 争,妇女作为全国民众的一分子也应 肩负参战救国之责任,强调妇女要具 备国家使命,肯定妇女的社会价值和 民族意识。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 同样看到了妇女潜在的抗战力量,针 对妇女发起了号召,“只有妇女都动员 起来了,全中国人民也必然会动员起 来,这是没有问题的”;“全国妇女起 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醒这些没有参与工作的妇女,使她们 知道她们的袖手旁观,没有尽她们同 舟共济的责任,实在是严重的罪恶, 实在是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同 时也对不起其他的女性,让大家都得 知道,我们是共同处在一条船上的, 使这一条船渡过惊风骇浪,达到彼岸, 乃是我们人人所共有的责任,人人应 该出力的”。 “誓志为人不为家,跨江渡海走天 涯。男儿若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 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 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 花。”这是著名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 烈士留下的诗篇,赵一曼曾任东北抗 曰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率军民与日 寇浴血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在与日在政府高层的动员下,中国广大 妇女踊跃参与了抗战,后来宋美龄将 其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唤 /中国的妇女解放是与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联系 在一起的。在政府高层的动员下,中国广大妇女 踊跃参与了抗战,后来宋美龄将其概括为“天下 兴亡,匹妇有责”。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也看到了妇 女潜在的抗战力量,针对妇女发起了号召。图为 抗日战争时期,组织起来平毁日寇封锁沟的解放 区妇女

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

22课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内容]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 (3)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讨论西方社会习俗对中国的影响,使学生逐步了解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与人合作、共同得出结论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感知中国近代社会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变化的原因,理解这些变化是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结果,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收集、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了解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产生影响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了解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重点和难点] 重点:(1)交通、通讯工具的变革;(2)大众传媒的影响 难点:西方生活习俗对我国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寒假就快到了,寒假你们在家都做些什么呢? 生:。。。。。。 师:寒假时间短玩的不尽兴,那么暑假大家又是怎么过的呢? 生:。。。。。。 师:老师也想去上海旅游一下,大家能为老师提供一下出游的方式吗? 生: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幻灯片展示) 师:老师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出行可以坐汽车、飞机、火车是非常方便、迅捷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古代人们是如何出行的吗?能说出一些有关的诗句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题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马致远/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岸头危径窄,轿子莫人扶。杨万里) 生:马、马车、小船、轿子。。。。。。(幻灯片展示) 师:大家知道的还真不少呢?那大家知道我们现在做的火车、轮船、汽车和飞机是什么时候,在哪发明,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呢? (幻灯片展示) 火车:1814 英国史蒂芬孙19世纪晚期(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洋务运动)

第12、13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第12、13课: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一、衣食住行 1.铁路的优势: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 2.中国的尴尬——三条铁路 ①1876-1895:守旧反对 ②1895-1911:外国控制(资本输出,抢修铁路) ③1911-1949:收归国有(到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4.原因: 优势明显;认识深入;经济需要;救亡图存 (二)交通变化——公路 第一阶段:(1842-1872)轮船在一鸦后传入中国,但被外国控制 第二阶段:(1872-1911)艰难起步 轮船招商局(近代航运开端)→民营百家 第三阶段:(1911-1949)未有改观 二、通讯变革 (一)邮政: 1.现代化:1896年,成立“大清邮政局”;1911年,设立邮传部,脱离海关;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驿站。 2.国际化:1920年,参加万国邮联大会,签署国际条约;撤销外国客邮。 3.失衡化:城乡差别、新旧差别 (二)电讯: 1.电报:1877年,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民用电报业开展,但发展缓慢);1930年代,快速发展 2.电话:19C80s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C 初,清政府在南京设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三、传媒变化 四、移风易俗 (一)“断发”、放足: 1.“断发”历程: ①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开端 ②戊戌变法主张“断发易服”:变法失败,未能实现 ③清末新政(1901年)的法令:影响不大 ④辛亥革命时期的潮流:彻底革除 2. “断发”的意义:摆脱专制束缚、民族压迫。 ①缠足女子多数足不出户,难以接触和接受新思想 。 ②受封建思想的束缚:为了迎合男人的审美观,必须先要解放男人的思想,而传统阻力较大。 ? 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的原因: ①客观: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②政治:政府的改革推动;民主革命推动; ③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社会思想: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民众的追求仿效。 ? 中国近代社会风俗变迁的特点: 由沿海到内陆,仍存在地域和城乡不平衡; 由上层到中下层; 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 朝西化、近代化发展,中西合璧; 政治运动推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劝学:标准要求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物质生活的变迁包括“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并行于世的中西餐”、“居室建筑的演进”。社会习俗的变迁指的是“习俗风尚的变革”。 2、变迁的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原本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逐步过渡,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与此同时,与人民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在它的影响下发生改变。鸦片战争后,列强们蜂涌进入中国,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西方的商品和资本,同时也把西方的思想、文化带到了中国。 中国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古老而保守的传统文化遭受着西方文明的冲击,一方面,传统文化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文明又来势汹涌,伴随着这一场拉锯战,在中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大的变革,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变革显得尤为突出。

3、影响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一是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西方国家资本的注入,把以工业文明、科学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国。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4、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5、特别注意,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①第一次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②第二次变化:在1912年,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都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③第三次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了。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在城市里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④第四次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政治环境也越来越宽松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6、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有一定的稳定性,虽然时代变了,但是有些东西却根深蒂固,很难一下子完全根除,比如说风俗习惯方面,有些落后的风俗虽然经过了中华民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涤荡,但还顽固地存在,特别是在偏僻的地区和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另外,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东部和西部、沿海和内地、城市和农村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7、服饰领域出现了中式与西式、传统与现代的共同流行;饮食文化中,西餐的传入,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居室建筑方面,在中式住宅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逐步融入其中。 8、服饰的作用:服饰除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外,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还与阶级、身份紧密相连,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是身份的标志。 9、服饰变化三阶段: ①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②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