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宁市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26~50题答案

南宁市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26~50题答案

南宁市2014年民族政策法规有奖知识竞赛试题

1.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4

B.55

C.56

D.57

2.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的( ) 。

A、职责和义务

B、应尽的职责

C、应尽的义务

D、神圣的职责

3.()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A.国家统一 B.发展经济C.发展教育 D.提高教育水平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于1984年5月3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84年()起施行。

A.7月1日

B.8月1日

C.9月1日

D.10月1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基本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法规

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

A.党委

B.人民政府

C.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的公民担任。

A.居住在当地

B.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

C.少数民族

D.汉族或者少数民族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的情况,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有权(),加速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变通

C.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D.制定补充规定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进行建设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国家采取措施,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A.当地经济发展

B.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

C.当地社会事业发展

D.当地文化事业发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

人民检察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

A.责成自带翻译

B.不予受理

C.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D.延期受理

13.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下列顺序组成()。

A.民族名称、地方名称、行政地位

B.行政地位、地方名称、民族名称

C.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位

D.民族名称、行政地位、地方名称

14.少数民族自治县有制定()的权力。

A.单行条例

B.地方性法规

C.地方政府规章

D.行政法规

15.下列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的是()。

A.自治县

B.自治旗

C.民族乡

D.自治州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扶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A.民族教育经费

B.专项资金

C.教育基金

D.助学基金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的课本,并用()讲课。

A.当地通用文字当地通用方言

B.汉语文少数民族语言

C.少数民族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D.少数民族文字普通话

1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在收到报告之日起()日内给予答复。

A.30

B.40

C.50

D.60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批准后生效。

A.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是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行政法规,于()起施行。

A.2004年10月1日

B.2005年5月31日

C.2006年5月1日

D.2007年3月10日

21.《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其他方式,充分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服务支出成本差异,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A.边境地区

B.贫困地区

C.民族地区

D.民族优惠政策

22.《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中央财政设立()。资金规模随着经济发展和中央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A.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B.少数民族发展经费

C.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民族工作经费

D.经济文化发展基金

23.国家设立的各项专用资金和临时性的民族补助专款,任何部门不得() ,不得用以顶替民族自治地方的正常预算收入。

A.截留、挪用、抵扣 B.扣减、挪用、坐支

C.扣减、截留、坐支

D.扣减、截留、挪用

24.国家规范省级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国家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落实到()。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民族乡

25.《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国家完善扶持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发展的优惠政策,在税收、金融和财政政策上,对民族贸易、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和传统手工业品生产予以照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实行()并建立必要的国家储备制度。

A.资金扶持

B.财政补贴

C.专项支持

D.定点生产

26.2005年3月以来,国家相继编制和发布了“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 B )‘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

A.边疆开发工程

B.兴边富民行动

C.繁荣边境贸易

D.民贸“三项照顾”政策

27.《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规范民族工作的重要行政法规,于(C)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

A.1990

B.1992

C.1993

D.1994

28.根据1983年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建立民族乡,少数民族的人口在全乡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以(B)左右为宜;个别情况特殊的,可以低于这个比例。”

A.20% B.30% C.40% D.50%

29.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 B ),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A .原则 B. 关键 C. 手段 D.办法

30.国家重视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丰富( C ) 的文化生活。

A、经济不发达地区

B、民族地区

C、各民族群众

D、少数民族群众

31.《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规定:清真饮食服务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 D)少数民族职工和管理干部。

A.实行区域自治的

B.不食用清真食品的

C.文化素质较高的

D.食用清真食品的

32.《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规定:不同民族的公民结婚所生子女,或收养其他民族的幼儿,其民族成份在满十八周岁以前由父母或养父母商定,满十八周岁者由本人决定,年满(C)者不再更改民族成份。

A.十八周岁 B.十九周岁 C.二十周岁 D.二十二周岁

33.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 B )

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

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

34.我国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被概括为“两个共同”,具体是指(C)。

A.共同奋斗,共同发展

B.共同进步,共同繁荣

C.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D.共同改革开放,共同和谐进步

35.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事件中,要坚持的“五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指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 C )、维护民族团结的原则。

A.政治安定

B.社会稳定

C.祖国统一 D.经济发展

36.我国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体现在许多具体措施上。比如在国民教育中因地制宜,实行(A)。

A.开设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培训班

B.为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学生配备翻译

C.“双语”教学

D.各民族地区尽量使用汉语进行教学

37.《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规定: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在录取时应当根据情况采取(C)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A.择优录取

B.确定比例

C.加分或者降分

D.定向录取

38.习近平同志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各族人民要像爱护自己的( B )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A. 心脏

B. 眼睛

C.手足 D.头脑

39.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各民族要( A )、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A. 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

B. 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欣赏

C.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

D.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融合、相互欣赏

40.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民族团结犹如( C),受益而不

觉,失之则难存。

A. 空气和雨露

B. 阳光和雨露

C. 空气和阳光 D.大气和阳光

41.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少数民族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A),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A.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B.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C.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少数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D.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少数民族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42.国务院分别于1988年、1994年、1999年、2005年、(D)年召开了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A.2005

B.2006

C.2007

D.2009

43.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是( A )。

A.1958年3月5日

B.1958年4月5日

C.1958年5月5日

D.1958年6月5日

44.( D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作出决定:“壮族三月三”是我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从当年开始,“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A.2011 B.2012 C.2013 D.2014

45.南宁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每4年举办一次,现已举办了(C)届。

A.8 B.9

C.10 D.11

46.广西共有( D)个世居民族。

A.9 B.10

C.11 D.12

47.南宁市共有(C)个民族乡。

A.1

B.2

C.3 D.4

48.《南宁市壮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于( C)通过南宁市人民政府第14号令正式颁布实施。

A.2013年5月1日

B. 2013年6月1日

C. 2013年7月1日D.2013年8月1日

49.《南宁市清真食品管理条例》经南宁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于( D )起实施。

A.2007年7月20日

B. 2007年8月20日

C. 2007年9月20日 D.2007年10月20日

50.(C)年9月,国家民委确定南宁市为13个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

范州(地、市、盟)试点之一。

A.2011

B.2012

C. 2013 D.20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