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说明

小学教育的目的在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培养他们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成员。

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

小学语文科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教学过程必须通过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才能实现;儿童语言能力的水平越高,各科的教学就越容易取得成绩。小学语文科的目的在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儿童正确地听、说、读、写的技巧。学好了这门学科,儿童才容易吸收知识,接受文化,他们的个性才容易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提高儿童理解语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分开来说:

(一)提高儿童听的能力。能够听懂普通话。听人说话,听人演讲、报告,都能够了解对方的意思,能够抓住要点,能够扼要转述。

(二)提高儿童说的能力。能够说普通话。对个人或公众能够说出自己的意见,口齿清楚,意思明确,有条理,不嗦,让人一听就懂。

(三)培养儿童读的能力。能够阅读程度适合的书籍、报刊和文件,了解读物的内容,领会读物的基本思想,并且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能够扼要复述。

(四)培养儿童写的能力。能够写短篇的文章,能够写工作和生活需要用的文件,都写得有内容,有条理。

语言是跟思维分不开的。发展儿童的语言也就是发展儿童的思维。用来作为学习语言的教材都是按照教学的目的选择的,让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从文学作品受到品德的陶冶,从科学知识的文章得到科学的初步知识,而且把学到的运用在实践里,成为指导实践的力量。因此,小学语文科还要在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当中完成下面的任务:

1.树立对社会主义的信心,

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

3.培养共产主义道德,

4.培养爱美的情感和审美的能力,

5.培养对本族语言的热爱。

发展儿童语言的工作是从两方面来进行的:一是教儿童从语言的丰富的表现方面学习;一是教儿童从语言的规律方面学习。同时,还要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面,指导儿童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跟这些工作相适应,小学语文科的教学内容,主要的是:

(一)阅读教学。教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儿童文学作品,前四学年,还要阅读有关自然、地理和历史的科学知识的文章。

(二)汉语教学。教儿童初步掌握汉民族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的基本规律。

(三)作文教学。教儿童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以上的教学活动,都要先教会儿童掌握语言的书面形式──文字,因而小学语文科的内容还有:

(四)识字教学。教儿童认识必要数量的常用汉字。

(五)写字教学。培养儿童书写的技巧。

教给儿童的语言,必须是规范化的汉民族的共同语言。这种语言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小学语文科的一项重要任务,应该贯彻在一切教学活动里。

准备课

教学大纲里规定,在小学语文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要有一段时间进行准备课的教学,让儿童开始认识学校生活,并且为识字写字做好准备。

准备课进行说话的教学,教儿童从口头语言的听和说里知道话是一句一句说的,句子是由词组成的,有些词是只有一个音节的,有些词是有几个音节的(只有一个音节的词叫单音词,有几个音节的词叫多音词),初步建立句子、词、音节的观念。同时要教他们学会注意听教师讲话,学会回答教师的问话,学会向教师发问;要把学校生活一些必须用的词介绍给儿童;要从儿童的说话里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水平,注意他们有什么语言上应该矫正的缺点;要设计一些讲述材料说给儿童听,用来发展儿童对于语音的听觉。

在准备课里,要教儿童写字的正确姿势,教儿童正确地执铅笔,正确地运用铅笔;还要教儿童作点、横线、竖线、斜线等练习,学习运用腕和指头,学习运用目力测定位置,使下笔有把握。

在准备课里,要让儿童初步认识入学的目的,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要让儿童知道一些重要的当前就要做到的“小学生守则”;还要让儿童认识学校的环境。

识字教学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目前汉字还不是拼音文字,识字教学不能在短时间完成,所以教学大纲里规定小学第一、二学年的阅读教学以识字为重点,在这两年里比较集中地教会儿童认识必要数量的(不超过1500个)常用汉字。有了这个基础,

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材才不致处处受生字的限制,而有可能做到内容丰富,语言精确生动;小学语文科的阅读教学才有可能提高质量和效率。

第一、二学年虽然以识字为重点,但是并不是孤立地教识字,而是要在语言的教学中教识字。识字教材并不是一些个别的文字符号,而是为了便利识字教学的进行经过选择编排的具有一定内容的词、句子和短文。运用这些词、句子和短文,教儿童学习语言,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同时学习记录语言的工具──文字,认识文字的形状和读音。

识字教学是包括在阅读教学里头,凭借阅读教材、通过词汇教学来进行的。

识字教学要通过词汇教学来进行。一个字同时是一个单音词的时候,词汇教学是和识字教学一致的。一个字跟别的字组成多音词的时候,必须通过那个词来教儿童认识这个字。小学语文教学一开始就应当让儿童认识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在小学整个六年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不要离开词来讲字。

字音的教学必须依靠拼音字母。〔注〕识字教学开始就教拼音字母,教儿童掌握拼音字母的读法、拼音和声调。识字教学中运用拼音字母来注音和正音,让儿童遇见生字就能够读出来,而且读得正确。一个字有几个读音的,必须据词定音。字音的教学也是跟词汇教学相结合的。

就汉字字形作适当的指示,对于识字教学是必要的。开始的时候可以就新识的字逐步教儿童认识汉字各种笔画的形状,知道汉字各种笔画的名称,并且把书写的笔顺教给儿童。识了较多的字以后,就字的结构(偏旁和其他结构单位)作适当的指示,可以帮助儿童记忆字形,并且使识字的心理过程简化。因为他们认识汉字结构的较大单位逐渐增多,以后识字可以从结构的较大单位来辨认,不必个个字都一笔一画地细细分析,这就减少学习的困难,增进学习的效率。但是运用这个方法必须有选择,有步骤,必须十分谨慎,以真正有助于识字为限,不可以滥用拆字办法,不可以追溯字源,据字形来教字音,讲字义。

识字教学要注重正字工作和正音工作。在识字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下列三种字:(一)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几个音的字,(二)同音字,就是形状不同而声音相同的字,(三)形

〔注〕拼音字母公布前用注音字母,以下同。

近字,就是形状近似的字。要通过词汇教学,通过练习,让儿童多观察,多比较,掌握这三种字的字音和字形,防止错字的发生。

识字的巩固主要是靠多次的反复。反复的方式:一是重见,在课本的课文里和练习里多次出现教过的字;一是复习,复习教过的课文,教新课的时候检查儿童是否已经掌握教过的字;一是运用,阅读课外读物,多跟教过的字接触。这些方式,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中充分利用。有些字是没有在课本的课文和练习里反复出现的,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些练习,让儿童跟这些字多见面,求得巩固。

关于字形的巩固,可以作两种练习:一种是偏旁相同的字的归类练习,一种是形近字的辨认练习。这两种练习都拿儿童已经学过的字做材料。第一种,偏旁相同的字除由教师汇集作成“练习”外,也可以指导儿童自己汇集,并作成“分部字汇表”。第二种,形近字,包括下列几种:(1)字的笔画相同,而位置不同(如“士”与“土”,“由”与“甲”);(2)字的形状相似,只有一两笔的笔形不同(例如“外”与“处”,“干”与“千”);(3)字或偏旁的形状相似,而笔画多

少不同(如“日”与“目”,“亻”与“彳”);(4)字的形状相似,而结构单位

多少不同(如“床”与“麻”);(5)字的结构单位相同,而位置不同(如“部”与“陪”)。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经常注意,如果儿童已经学过的字,有了这样形

状近似容易写错的,就要收集起来,作成“练习”,让儿童辨认,并且让儿童在写字课里书写。教师也可以指导儿童,作成“形近字字汇表”。

从第三学年起不再把识字当作教学的重点。因为,第一,有了前两年识的字做基础,生字在课文中的比重已经很小;第二,有了前两年语音方面的训练和字形结构方面的认识,遇有生字,教师随时给儿童指点,认识的困难小得多了。但是从第三学年起在教学上还要继续注意新出现的偏旁,继续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继续注意坚守通过词来教识字的原则,继续注意使每一个生词儿童都能掌握它的意义、发音和写法。从第四学年起要教儿童翻字典或词典,靠字典或词典来认识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要贯彻中国文字改革的精神。首先,要采用简体字。新教的字,教给简体,不教繁体;已经教过的繁体,要和简体比较,代之以简体;已经废除的异体字,不要再教给儿童。教师写的字,儿童写的字,都一律用简体。其次,还要认真教拼音字母。除了用它来帮助识字,还要用它来学习普通话。要让儿童初步认识语音是语言的主要的东西,知道学习标准音的重要。

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科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儿童独立地自觉地阅读的能力。要求儿童在小学毕业的时候,能够阅读内容和语言都是他们可以懂的文学作品和科学书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必须是自觉的阅读,因为阅读的自觉性决定阅读教学的质量。自觉阅读的基本指标是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

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是通过语言来理解的。换句话说,理解过程是通过形式抓住内容的一个复杂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做种种工作指导这个过程,启发儿童的思维,引导儿童的活动,要求儿童对课文做种种作业,逐渐养成他们认真地阅读的习惯,逐渐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词句,正确地分析课文,正确地叙述课文里的事物,养成善于通过复杂的语言形式抓住思想内容的阅读能力。

教师始终要注意语言中的理智因素和感情因素是不能分开的。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体会和表达课文里的感情,要善于引起儿童的感情,让儿童不仅有所知,还要有所感;不可以片面地只注重理解,不注重感受,使教学流于客观主义。

阅读教学的进行采取讲读法。这不仅仅是教师的讲述和解释,而是培养儿童自觉的阅读能力的一系列的教学工作的综合。从准备谈话起,词汇教学,朗读和默读的指导,课文内容和结构的分析,课文的复述,一直到总结谈话:这些工作都包括在讲读里头。讲读的基本特点在于阅读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随儿童年级的升高,阅读教学中对儿童提出的要求逐渐提高,逐渐复杂;随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教学中儿童独立阅读的成分逐渐加多。最后达到养成儿童独立地自觉阅读的能力。

阅读教学是凭借阅读课本来进行的。阅读课本是按照教育的目的组成的有系统的教学材料。这些材料必须体现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目的,同时,还必须适应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还必须符合教学的原则,提供实现教学要求的最大可能性。

阅读课本的课文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文学作品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谚语、歌谣、诗、小说、剧本和文艺性散文。科学知识的文章主要是按照小学自然、地理、历史三科教学大纲的规定编选的以这三科的知识为内容的文章。到了第五、六学年,自然、地理、历史都单独设科,阅读课本就以文学作品为主。

不同的课文,应该采取不同的讲读方法。

文学作品的教学,要使儿童感受,要使儿童的感情意志得到陶冶,要使儿童对作品有全面的领会,对形象有完整的认识。

阅读作品之前要进行准备谈话,目的在引起儿童一定的情绪,引导儿童注意作品的基本思想,使他们有深入领会作品的准备。这种谈话要简短,不要把作品全部内容详细说明。为了作好阅读的准备,教师有时要讲一些儿童理解作品所必须知道的事实,要解释篇中阻碍儿童理解作品的一些词语。有时可以让儿童回忆他们在远足参观的时候所得到的印象,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些画片,这些印象,这些画片,和作品内容很接近,可以引起儿童对作品的兴趣,使他们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方向,使他们在阅读的时候容易领会作品。

在准备谈话之后,一般开头就读整篇作品,以求对作品有初步的全面的领会。读完整篇作品之后,作一次简短的谈话,提出一些综合的问题,考察儿童对作品内容是否已经得到一般的了解,感情上态度上有了怎么样的反应。然后一段一段地分段阅读,加以分析,对每一段的要点提出问题,并可使儿童复述每一段的内容,使初步的领会更确切,更深入。这样,在阅读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中,作品的基本思想就渐渐具体起来,明确起来。基本思想越具体越明确,儿童的感受越深,爱憎越分明。最后在结束的谈话中概括所得的体验,就作品的思想意义作出必要的结论,对作品中人物作出正确的评定。

到了第五、六学年,篇幅长的作品,不妨采用把全篇分成若干部分来讲读的方法。在准备谈话之后,教师先把全篇作品作扼要的讲述,或者略述全文结构的梗概,或者指出贯串全文的线索,目的在帮助儿童了解某一部分的时候,知道它跟整篇的联系。然后一部分一部分地讲读。讲读某一部分,要注意它跟别的部分的承上启下的关系。最后,可以运用编段落大意、复述、总结等方式,让儿童获得对全篇作品的完整的领会。有些长篇的作品,内容和语言都是对儿童容易领会的,可以先布置预习作业。布置预习作业的当时,教师应该作必要的指导。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要多方引起儿童的想象,要让他们把文字所描写的在头脑里想象出一幅幅图画来,就是要使跃然于纸上的形象跃然于脑中;有时还可以让他们依据作品内容画图画,让他们用图画把文章复制出来。这些工作,要跟词汇工作,如分辨和挑选比喻的词语、形容的词语、意义相同而色彩浓淡不一的词语等等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要使儿童理解语言的精确、恰当、生动对于表现思想的重要。

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教师要善于引起儿童的感情。儿童的感情是在具体而清晰的想象和具体而明确的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此外,教师朗读的音调,教师所提的问题,也都能给儿童以影响,引起他们的一定感情。儿童对自己生活的回忆,儿童对作品中美的词句的体会,也都能引起他们的一定感情。这种种因素教师都要善于利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就表现在儿童阅读之后有分明的爱憎。

教学科学知识的文章,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的要求,明确这篇课文要传授哪些知识,必须考虑怎么样把这些知识跟儿童已经学过的和以后要学的东西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他们的知识的系统。在阅读前的准备工作中,教师必须把儿童引入阅读这一课所要触及的那些知识的范围里。整个教学过程应当以直观为基础。例如关于自然的教材,有的需要跟远足、参观配合,有的需要跟生物角工作、实验园地工作配合,有的需要长时期的观察作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要在适当的时机让儿童进行观察或实验,要看教材的性质分别运用或演示各种实物和直观教具。这一切都是要使儿童在直观基础上理解教材,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知识。同时在直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的思维,要依据可接受性原则,在儿童能理解的范围内。善于把儿童生活经验中的材料和教材结合起来,善于使儿童把直观所得加以概括,使儿童的认识从感性的渐进于理性的。

一篇科学知识的文章常常分为几个逻辑上完整的段落。一般说来,按照段落阅读,逐步领会,对于传授知识是有好处的,所以教学科学知识的文章,一般采取从部分到整体的方式。进行了启发的教学工作之后,由儿童先读第一段,读完之后,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儿童研究这一段的内容,有时还可以找出这一段里含有中心意思的句子,概括这一段的内容。有时可以由教师作一些为理解内容所必需的补充说明。领会了第一段,然后第二段,然后第三段……这样一段一段地进行阅读和分析,最后就全文作出概括已经取得的知识的总结。这样通过逐步理解课文各个段落来理解整篇课文的方法,可以培养儿童独立阅读报纸和通俗科学书籍的能力。科学知识的文章,假如内容比较复杂,理解比较困难,也可以先由教师把全文读一遍,然后由学生分段阅读。

在课文的阅读和分析中,教师要善于提问题,所提问题必须是能启发儿童的思维、帮助儿童理解课文掌握其知识内容和基本思想的。所提问题必须适合儿童年龄特征,对一年级提的问题,绝大多数是为了详尽地说明课文内容的;年级越高,所提问题可以越简短,而所要求的答案却越来越长,越来越复杂。

阅读历史内容的文章,应该参用阅读文学作品的方法,儿童要评定课文里的人物,指出他们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要理解课文里所述事件的意义,要形成对于人物和事件的正确的态度。

科学知识的文章,有的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有的简直就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教学这样的文章应该采取哪一种教学方法,主要从教学的目的来判断,看它的目的是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儿童呢,还是用艺术的形象来感染儿童。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还得教师掌握教学目的来灵活采用。

为了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还要进行下列各项工作:

一词汇教学

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正确地布置词汇教学。词汇教学的目的在使儿童理解所读作品的内容,提高阅读的自觉性,同时扩大儿童的词汇,使他们对于自己的词汇理解得正确并且运用得正确,从而提高儿童语言的能力。

词汇教学有三个内容。

第一是词的声音。这首先要求依照普通话的语音进行教学;在方言区域必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其次要求据词定音,对于由多音字构成的词尤其要特别注意。其次要注意词中的形近字,防止因为字形相近而读错的毛病。最后要注意同音词,注意词中的同音字和词中的音近字,把词汇教学和正字工作结合起来,防止因为音同音近而写错字的毛病。

第二是词的意义。关于词义教学,要注意下列各点:

(一)词汇教学,首先要注意因社会前进而产生的新词。祖国在飞跃发展中,各方面都出现很多新事物,儿童对这些新事物迫切地要求了解,教师必须把儿童认识周围生活所必需的新词教好。

(二)多音词,要从整个的词来解释词义,不可一个字一个字拆开来解释。有的多音词,它的结构是儿童可能理解的,也可以提出来教给儿童,逐渐培养儿童根据词的结构来理解词义的能力。

(三)词汇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随时相机解释生词。在阅读前的准备谈话中,要解释妨碍理解课文内容的那些词;分析课文内容的时候,要解释只有在课文经过分析以后才能理解它的意思的那些词。

(四)解释生词要简单而正确,要尽可能利用直观,使儿童对词义理解得明确而具体。表示抽象概念的词,要通过具体事物的观察、比较、概括来理解,要用具体的生活现象来解释。

(五)阅读文学作品,要特别注意作为修辞手段的词语,如形容语、比喻语等。要在课文中指出这些词语,要让儿童想象出这些词语所描绘的形象,要让儿童懂得它的意义,体会它的美。

(六)阅读科学知识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科学术语,使儿童能够正确地理解,正确地运用。儿童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科学术语,就不能掌握知识。

(七)解释生词的时候,要注意这个词在本课中应该怎么解释,不要脱离了课文内容来解释;要注意这个词是否因受上下文的影响而有特殊含义或特殊色彩。

(八)从儿童的语言基础来看,课文中的生词可以分三种。有一些词是儿童口头上已经会说,而且对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已经很熟悉,这些词教师只要让儿童认识它的书面形式,不必解释。有一些词是儿童虽然也在口头上说,可是还理解得不很正确,往往用错,这些词教师要加以解释,使儿童得到正确的概念。有一些词是代表儿童还没有的概念的,儿童对于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完全不熟悉,这些词教师必须利用直观,利用儿童已经有的知识,使儿童理解。教好这些词,才能扩大儿童的词汇,提高儿童语言的能力。

(九)从字跟词的关系来看,课文中的生词也可以分三种。有一些多音词是全由生字构成的,有一些多音词是由生字和熟字构成的,有一些多音词是全由熟字构成的。第一种和第二种词里的生字,应该按照识字教学的方法,认真教学,使儿童能够掌握。第三种词中往往有意义全新必须解释的,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构成这个词的字全是熟字就忽略过去。

(十)要注意多义词、同义词、反义词。首先,让儿童分辨这些词,可以使他们对于词义理解得更明确。但是要注意,对于多义词、同义词的分辨,必须适合儿童程度,以对课文的理解有分辨必要的为限,不能辨析过细。其次,在教学一个生词的时候,善于利用同义词、反义词来对照,可以使儿童了解这个生词跟已

经学过的其他的词之间的关系,因而使这个生词容易进入儿童的词汇,容易掌握。其次,教学一个生词的时候,用学过的反义词来对比,可以让儿童容易理解;用学过的同义词来比较,可以让儿童认识它们的同异,加深理解,因而能正确运用。在小学里让儿童熟悉一些反义词和同义词,对于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很有益处。教师除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注意以外,还要善于和汉语教学配合,拿这些词做材料作成一些练习,让儿童通过练习更好地掌握这些词。

(十一)词汇教学要注意培养根据熟词所组成的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能力。

第三是词的用法。这首先要注意词的配搭。要让儿童从实践上知道,某一个词能够跟一些别的什么词配搭;关于词的配搭有了相当的材料的积累,就应该加以概括,让儿童进一步知道某一些词能够跟哪一些词配搭。到了第五、六学年,词义的褒贬,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大小等,可以选择一些最常见最浅近的实例指示儿童。这一项工作,除在阅读教学中随时指示外,还要选择一些用法比较多的词,比较容易用错的词,设计一些练习。

要巩固生词,要使儿童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生词,教师必须善于设计一些有系统的练习;同时要估计儿童的能力,力求练习的分量适当。

所谓掌握一个词,就是儿童要能够:(一)正确地读出、写出;(二)在上下文中读到或者在语言中听到的时候懂得它的意思;(三)在提问题、回答问题和其他作业中正确地运用。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要注意儿童掌握词汇的程度。在儿童回答问题和复述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听,儿童用词是否正确。儿童对于词汇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达到完善的地步的,从理解到运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有的词,儿童能够领会它的浅显的含义,还不能领会它的深刻的含义。有的词,儿童能够理解,还不能运用。有的词,儿童看见了能够读出,能够理解,可是还不能默写。要在教学进行中不断地提高、深入和熟练,因而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对他们掌握词汇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从第三学年起,儿童要备一本笔记簿,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之下,用来抄录生词、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等,还用来抄录形容语、比喻语等。

从第四学年起,教儿童翻字典或词典,靠字典或词典来了解生词的含义。

二朗读和默读

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最为重要。朗读要做到语调能够符合课文的内容,能表达读者对课文所描写的人物和事件的正确态度。

朗读首先要求发音正确而清楚,不念错,不把一个音节重念两三回,不漏掉音节,不拖长尾韵。要让儿童逐渐掌握发音的技巧,能把自己的声音运用自如。

在阅读教学的初步阶段,要教儿童从容不迫的朗读,因为这是很好地理解课文的必要条件。可是同时要注意让他们能够随理解速度的加快而逐渐加快朗读的速度,还要注意让他们学会随课文内容的不同而决定阅读的速度。

好的朗读是以好的理解为基础的。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儿童的理解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要唤起儿童的想象,使他们能够具体而清晰地想象出课文所描述的情节和形象,第二要引导儿童领会课文的基本思想。对课文缺乏足够的思想分析,而只公式化地告诉儿童,课文里的某些词句要用怎么样的语调读,这样的方法是效果不大的。只有儿童理解了课文的内容,领会了课文的基本思想,才能流露出符合课文内容的语调。反过来说,朗读又能加深儿童的理解,从朗读中回环吟味,可以提高儿童理解的程度。

朗读要有感情。必须儿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对其中的人物和事件有了正确的一定的态度,朗读才能有感情。在语言中,感情因素和理智因素是统一的。作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用感情把自己的思想加以渲染。必须儿童受了作品的感染,引起了这种感情,领会了这种感情,读的时候感情才能自然流露出来,才能有很好的表情朗读。要是儿童还没有这种感情,强求表情,那就只会有造作的腔调。表情朗读要读得自然,读得像说话一样,不是高声叫喊,不是过分地矫揉造作。理解越深,感染越深,朗读的表情就越好。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和所受作品的感染,就表现在朗读的表情上。教师可以凭儿童的朗读检查他们理解和感受的程度。

朗读要达到读者与听者思想感情交流的目的,就是朗读的儿童要把课文的思想感情和自己对课文里事件和人物的态度传达给听的儿童。

从开始朗读短文起,就要注意逐步提高朗读的质量。第一,要让儿童逐渐掌握句号、问号和感叹号等标点符号所表示的语调。这个工作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展。一句问话,必须儿童明白了什么人在问,问什么人,他说这问话用什么态度,有什么愿望,带什么感情,才能用正确的语调读出来。第二,要让儿童逐渐学会把句子里逻辑中心所在的词语和修辞手段的词语用声音的强弱、轻重、快慢、长短等区别出来。这并不是说要突然大声地重重地读这些词语,尤其不应当用尖锐的声音读这些词语,应当用很自然的声音把这些词语跟句子里的其他词语区别出来。第三,要让儿童学会依照标点符号作适当的停顿。第四,指导朗读,教师必须注意整个句子当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不要在领读的时候把它拆开来读。例如教师领读“天气凉了,树叶落了。”这一句,教师先读“天气凉了”,让儿童跟着齐读,然后教师再读“树叶落了”,儿童又跟着齐读。这是一句复句,表示两个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拆开来读,儿童就不容易体会这个关系了。这样读,不能达到发展儿童思维的目的。

朗读可以采取全篇朗读、分段朗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篇幅比较长的作品,有时可以重点朗读,不一定要全篇朗读。

默读的目的在培养儿童独立阅读的能力。整个阅读教学的最后目标所要养成的阅读能力,指的就是默读能力。

默读要以朗读做基础。朗读要求对课文有正确的全面的理解。这个要求同样适用于默读。匆匆过目,不求甚解,这就不能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

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任何声音,连嘴唇也不要动,只用视觉从文字写出的词句来理解它所表达的内容。这就省去了发音器官活动的过程而使阅读的进行加快速度。

从第一学年下学期起开始默读的学习。开头,只默读很短的课文,读后把课文的意思说出来;或者提出问题,让儿童默读课文的某一部分之后来回答。以后,随年级的递升,默读的材料可以逐渐加长,有时默读个别段落,有时默读整篇课文。要使儿童能够通过默读理解课文。要使儿童在默读训练中逐渐加快阅读的速度。从第二学年起,默读可以用来作为儿童完成某种作业的准备,在回答问题、分析课文、复述课文、编写段落大意、表情朗读等作业之前,都可以让儿童默读课文或其个别段落作为准备。第三学年以后,要更多地注意培养儿童在课外阅读中善用默读来理解读物内容的能力。

三编段落大意和复述课文

编段落大意的目的在使儿童深入理解课文,抓住全课的思想内容,把全课的思想内容在头脑里构成一个提纲。这个工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独立阅读书报的能力和听报告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儿童连贯地有条理地作文的能力,对于发展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有极大的意义。

这个工作,要随儿童理解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加其独立性。第一、二学年多半由教师编,第二学年也可以在教师领导之下集体编,从第三学年起,由教师领导编写之外,儿童也要独立编。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教师备课的时候,要先把课文分为几个逻辑上完整的段落(低年级段落要分得短),要在每一段里找出含有这一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找出可以作为这一段小标题的语句,如果没有现成语句可以作为小标题的,教师要拟好一个小标题的底子;要想好可以引导儿童概括每一段课文内容的问题,以备在课堂上向儿童提出。同时教师要分辨课文里的主要意思和次要意思;要研究段落和段落之间的联系;要理解这一篇课文的结构,就是要理解这一篇课文的材料作者是用怎么样的次序安排的,用什么线索串起来的;最后要把全部内容归结到这一课的基本思想。这样备课,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儿童理解课文的基本思想,同时理解课文的结构。

引导儿童概括每一段课文内容的问题,开头要提得简单浅近;在教学过程中,随儿童理解的逐渐深入,问题也要提得逐渐深入;最后要求儿童能用一句话把这一段的意思概括起来回答;如果课文里有现成的含有中心意思的句子,可以让儿童找出来,用来回答。每段的小标题,可以利用课文里现成的语句,教师要引导儿童把这语句找出来;如果没有现成的,可以由教师领导儿童做,儿童把小标题

提出来,大家选择、修改、拟定;最后由儿童独立做。每段加上小标题之后,把这些小标题连起来就是课文的提纲。

编段落大意,在第一、二学年,要根据具体事实的联系;从第三学年起,要更多地注意课文内容的各种联系,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复述课文的目的在使儿童深入理解课文,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复述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复述个别段落或者复述整篇课文;大体依照课文复述或者用自己的话复述;详细的复述或者简要的提纲式的复述;扩大课文内容的复述或者压缩课文内容的复述;改变课文原有人称的复述(例如把第三人称改为第一

人称);改变课文原有次序的复述等等。教师必须依据儿童的能力,循序渐进地

使儿童练习各种各样的复述。一般地说,第一学年只作详细的复述;从第二学年起可以作简要的提纲式的复述;科学知识的文章可以多作简要的提纲式的复述,文学作品可以多作创造性的复述;短文大都作整篇复述,篇幅很长的课文可以参用挑选主要部分来复述的方式。

复述要有正确的词汇作业、课文分析、编段落大意等作准备。复述的时候,教师首先要注意儿童组织语言的能力怎么样,也要注意儿童语言的表情性怎么样。

发展儿童的思维是各科教学的共同任务。语言是思维过程实现的工具,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研究现实和发展语言两方面同时进行的。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发展儿童思维的工作必须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第一是如何指导儿童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概念。指导儿童比较事物的异同,找出事物的特征,确定事物的类属,说出有同样特征的事物的一个共同名称,列举一个共同名称所概括的事物,把事物归类或分类(同时也就是把学过的词归类

或分类)……这些工作一方面帮助儿童形成概念,一方面也就丰富了儿童的词汇。直观教学应当注重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形成概念就是发展儿童抽象思维的第一步;抽象思维又是认识具体事物的手段,要使儿童逐渐学会运用概念来认识千变万化的具体事物。

第二是如何指导儿童使他们的概念逐渐完善逐渐精确。儿童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是逐渐由浅入深,从不完全到完全的。教师要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依据科学的系统性,循序渐进地指导儿童注意事物的新的方面,使儿童对于昨天他们还漠视的现象今天会注意,使他们今天得到的知识比昨天的更精确更深入。这个工作,要和提高儿童了解词义的水平的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儿童对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年龄作出各种不同的然而回回都是正确的判断,对于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年龄得到各种不同的然而回回都是正确的了解。

第三是要指导儿童逐渐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去观察事物,要指导儿童逐渐学会从课文里体会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其他各种联系。让儿童从课文里找出一些文句来证实一个主要思想,让儿童指出课文里事件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指出课文里人物的历史和生活的环境,让儿童重点阅读课文,让儿童编写段落大意,

让儿童理解课文各部分题材之间的关系,把课文各部分归结到课文的基本思想……这些工作都能培养儿童找出事物间的联系的能力。

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继续。课外阅读指导的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让课内阅读的教学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同时对完成语文科教育任务有很大的帮助。指导儿童阅读优良的读物是贯彻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工作。

课外阅读指导的进行要重视读物的选择。选择的标准,首先是要求符合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教育目的,其次要配合课内阅读的教材,要配合自然、地理和历史三科的教学要求,要配合祖国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事件,再根据儿童的程度,谨慎选择。选择不是限制。选择是向儿童提供关于社会、关于自然的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限制儿童只读几本指定的册子。在选择读物的工作中,儿童的心理特征,儿童的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应该充分注意。

课外阅读的指导,主要在鼓舞阅读的兴趣,指示阅读的方法。要造成读书的风气,要培养爱好读书、认真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外阅读指导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进行介绍、叙述、讨论、考查等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的种种机会,指导儿童从事有关阅读的活动,朗诵会,演讲会,文艺晚会,电影戏剧座谈会,跟作家见面等等。不要把课外阅读局限在课堂上,变课外阅读为课内阅读。

教师要指导儿童阅读“中国少年报”和“新少年报”和其他适合儿童阅读的报纸杂志。

课外阅读的指导工作要跟少年先锋队的工作密切合作,还要跟儿童的家长合作。

汉语教学

小学语文科汉语教学的任务是:教儿童学习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民族共同语,能够基本上掌握汉语的语音规范,能够听懂普通话,能够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回答问题,发表意见;能够掌握汉语的基本词汇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所必需的词汇,能够掌握构成这些词汇的一定数量──三千至三千五百──的汉字;能够认识汉语的最基本的语法规律,并且能够用来帮助理解,用来正确地表达思想。

汉语教学的内容,依照语言科学本身的系统应该是语音、词汇、语法、文字、标点符号五项。在小学阶段,因为汉字的特点和儿童年龄特征的关系,这五项内容的学习要依靠阅读教学中的语言实践,一部分教学工作必须在阅读教学里进行。也可以说,小学语文科的汉语教学是和阅读教学密切结合的。在这个前提下,小学语文科汉语教学的内容如下:

(一)语音。小学语文科一开头就要教学标记汉语语音的工具──拼音字母。掌握了这个工具,一面用来学习普通话的语音,一面用来帮助识字。语音教学的课题已详列在大纲中,除开头拼音字母独立教学以外,大部分的工作是要跟识字教学、词汇教学、朗读教学密切结合起来进行的。

(二)词汇。主要在阅读教学里教学,在汉语教学里可以跟阅读教学里的词汇教学配合,作一些练习,如关于同义词、反义词等练习。

(三)语法。语法是词法和句法的综合。关于词法,小学所教学的主要是词类,各类词的特点,词的构造(包括构词的辅助成分),词与词的组合等项。关于句法,小学所教学的主要是通常的由主语谓语两部分构成的简单句;从功用上分类的四种句子: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肯定与否定;主动与被动;最常见的复句等项。

(四)文字。主要在识字教学里教学。在汉语教学里可以就学过的字作一些练习,如偏旁归类、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等练习。

(五)标点符号。在阅读教学里认识,在汉语教学里结合语法教学讲解、练习。

从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小学语文科的全部教学任务两方面考虑,小学汉语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二学年是第一阶段,第三、四学年是第二阶段,第五、六学年是第三阶段。第一阶段的汉语教学结合阅读教学进行,以从实际上认识普通话的语音规范,从实际上认识汉语的主要的语法规律为主;关于汉语规律,一般只在儿童语言实践的基础上作出概括,只就实例指示,不用抽象的术语解释。从第二个阶段起,汉语教学按照自己的系统开始独立进行。有些必须让儿童自觉地掌握的基本规律,应当用儿童容易懂的说法提出来,指导儿童把这些规律运用到他们的语言实践中去;有些儿童能懂的主要术语和定义也应当结合实例逐渐介绍给儿童。第三个阶段,在儿童于前四年学习中所积累的汉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综合概括,并加入儿童能够接受的新课题,有系统地进行教学。

小学汉语教学首先应当着重培养儿童自觉地正确地组织自己的语言的能力。就语言发展情况说,儿童在小学阶段掌握语言的能力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他们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游戏中,跟周围的人进行语言交际,随着语言交际经验的积累,他们构成了一种不自觉的单凭经验的语言概括,于是他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律。但是,他们只是不自觉地掌握而已,他们对于这些规律,不能理解,不能自觉地运用,还不免常出错误。小学汉语教学就是要使儿童从实际地掌握语言逐渐进于自觉地掌握语言,从不自觉地会说合于规律的话逐渐进于会自觉地使自己说的话合于规律。在整个六年的汉语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儿童实际地掌握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儿童能够接受的原则下,逐步让儿童认识一些基本的语言规律,自觉地掌握这些规律。例如,在第一学年,做一些练习,从这些练习里归结出由主语谓语两部分构成一个句子的句法,用浅近而容易懂的说法把这种句法介绍给儿童,同时要求儿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题和回答问题都要用完整的话,把这个基本规律在实践中运用。

依据儿童年龄特征,小学儿童抽象思维的能力还很薄弱,初步汉语教学,还只能是在教师指导之下,把儿童积累的语言实践的经验,作出关于规律的概括。进行教学所凭借的必须是足够的具体的材料,从具体的材料概括出来的规律必须让儿童从语言实践中来认识和理解。换一句话说,必须有足够的材料经过儿童反复多次的学习,必须有足够的实例经过儿童反复多次的观察比较,儿童才能看出它的特点,懂得从这特点概括出来的规律。这就是儿童掌握语言规律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汉语教学中,材料的积累是极重要的。教学大纲里所列课题,大多数都要先经过足够的反复的学习,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指出它的特点,提出它的规律来。

掌握知识的过程不仅仅是领会知识,而且是要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不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教学就不会有充分的效果。语言教学始终不能离开语言实践,依照前述的过程,让儿童认识了一些语言规律,可是教学过程到这里并没有完了,必须更进一步,善于指导儿童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律到语言实践中去。所谓善于指导,就是要在教学每一个课题之后,看课题性质,看儿童能力,向儿童提出各式各样的实践的要求。例如教学了表示疑问的词,可以要求儿童在提问题的时候正确运用;教学了肯定否定的说法,可以要求儿童能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正确运用;教学了代词,可以要求儿童在阅读的时候把课文中代词所代的名词指出来。又如儿童认识了某种句型,就可以要求儿童在读过的课文中找例证,也可以要求儿童用这种句型来说话,也可以要求儿童换个说法来跟这种句型的说法相比较。这样地用种种方式向儿童提出实践的任务,是领导儿童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最好办法。

小学汉语教学的主要方式是练习,因为练习是让儿童在语言实践中认识语言规律的最好方法,也是让儿童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规律的最好方法。教师对于教学大纲中所列各个课题,必须估计儿童的语言能力,结合阅读教学里所积累的语言材料,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以认识为目的的练习要富于启发性,要引导儿童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完成。以运用为目的的练习要富于实际性,例如改错练习,题中的错误必须是事实上儿童常犯的错误,不能是故意制造出来的错误。练习的要求要单纯、具体而明确。练习的分量要适合儿童的能力,只求能达到课题的要求,题目不必太多。最重要的,练习必须是自觉的练习,不是机械的练习。

观察比较是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要使儿童认识语言的规律,必须从阅读教材中,从儿童日常语言中,找一些语句做实例,让儿童观察,比较其异同,然后儿童才能够看出它的特点,认识它,理解它。儿童学会了观察比较,学会了分辨这一结构和那一结构的异同,这样的认识积累既多,就容易进一步做综合概括的工作,找出规律来。找出规律之后,如果儿童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还在语言实践中犯错误,那就应当再进行观察比较的工作,让儿童确切知道怎么样的语句才是合于规律的。儿童观察比较实例的时候,教师应当用简单的话指出观察比较的要点,把儿童的认识活动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切不可用繁琐而抽象的话来解释。多举实例,少讲空泛的道理,是小学汉语教学方法上的一个要点。

分析也是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儿童认识和理解语言现象,必须逐渐教他们学会把语言划分为一些小的部分。儿童往往只把词作为一种事物的代表,

而不能把它当作语言的成分。分析语言的初步工作就是教儿童学会把词作为语言的成分从句子里分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使词的本身成为儿童认识的对象;是要使儿童的认识不仅趋向于言语所表示的事物,而且趋向于语言本身。这是儿童对于语言的新关系。汉语教学必须帮助儿童形成这种新关系。一年级教学开始时的准备课和拼音字母课就应该教儿童把说的话分成句子,从句子里分出词来。进一步教儿童认识词组,从句子里分出词组来。教学大纲所列课题中,对于词组的划分特别注重,因为划分词组,认识词组在句中的功用,是分析句子的最好方法。进一步教儿童分析单句的各个成分,分析复句的各个分句,儿童学会了分析的方法,就容易区别出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容易确定句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容易看清楚句子的结构,容易理解造句的规律。

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必须注意那些作为种种关系和种种结构的标志的词。例如:“在”“给”“为”等等是种种修饰成分的标志;大多数连词是种种分句的标志;“第一、第二、第三”“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分项或分段的标志;“把”是一种前置宾语的标志;“是”是一种名词谓语的标志;“又……又……”“一面……一面……”等是一种联合结构的标志;“先”与“后”相呼应,是时间顺序的标志;“东”与“西”相对举,是地点的不定指和遍指的标志。此外还有许多实词,可以用为数量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的标志;还有一些助词,可以用为语法上“时态”的标志。儿童认识了这些词,知道了这些词的作用,就可靠它们作为标志来看出语言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看清楚语言的结构,对于理解对于运用都很有帮助。方言区域的教师必须注意普通话中这些词;其中如果有跟本地方言所用不同的,尤其要善于教学,让儿童学会。

分析工作必须跟综合工作相辅而行。小学汉语教学要教儿童逐渐学会把语言划分为一些小的部分,反过来,也要教儿童逐渐学会自觉地依照语言规律把一些小的部分联成较大的部分,把词联成词组,把词和词组联成句子,把句子联成连贯性的短文。所以教学词法的时候,应当经常要求儿童看清楚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教学句法的时候,应当经常要求儿童看清楚句子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看清楚句子之间的联系。这样,可以培养儿童综合的能力,儿童必须先认识语言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养成了掌握各部分同时掌握整体的习惯,然后能进行综合工作,自觉地正确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汉语教学要把语音、词法、句法、标点符号密切联系起来,不要孤立地教。例如:教有些构词的辅助成分和有些助词必须同时教轻声;教顿号必须同时教句子里的联合结构;量词要和名词联系起来教;一大部分词组要和介词联系起来教;名词做谓语的句子要和判断词“是”联系起来教;疑问句要和种种表疑问的词联系起来教;复句要和种种连词联系起来教;从功用上分类的四种句子(陈述句、

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要和语气、语调、标点符号联系起来教。标点符号是语言结构的标志,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语言的分析,教师必须教儿童学会句法同时学会标点符号。

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科作文教学的任务是提高儿童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儿童学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通顺地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作文分为口头的和书面的两项,都包含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方式。用几句话说一件事,讲个故事,打个电话,传达个通知,说明一幅或一套看过的画,描述观察或参观所见的自然景物或劳动场面,复述一篇作品的内容,介绍一本课外读物,讲述一篇儿童报纸的论文和新闻,直到独立地作发言、演说、报告等等,都可以作为口头作文的作业。用几句话记一件事,把观察所得写在自然历上,把生物角、实验园地、乡土研究的工作作成记录,给图画加标题或写说明,根据读过的作品写一篇东西,把一篇文章改写、缩写或扩展,作课外读物的摘录,作会议记录或听讲笔记,直到独立地写创造性的作文,跟别人通信,为壁报和儿童报刊写稿等等,都可以作为书面作文的作业。

作文教学首先要求说的话和写的文章有内容。内容不是凭空来的。作文教学决不是凭空给儿童一个题目,让儿童凭空想出一些话来说,凭空想出一些话来写。一切口头的和书面的作业,都必须在儿童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在儿童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儿童阅读文学作品和科学知识的文章所得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就儿童的实践活动说,阅读课中和第五、六学年自然、地理、历史课中的观察、参观、实习、试验等等活动,就是作文的最好资料,要训练儿童把这些活动的经过和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凭借观察教作文,是应该经常采用的有效方式。第一、二学年自然历的记载,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基本训练。这种训练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把客观事物、思维、语言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三者的紧密结合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原则。要使儿童在认识了什么之后就能说什么写什么;反过来,要使他们说什么写什么必须先使他们认识什么。要这样,才能够使他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始终不懈地遵守这个原则,始终不让儿童凭空想些话来说来写,然后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其次,作文教学要求说的话和写的文章要有连贯性。用某一事物为题来作文,关于这个事物可以说些什么,得有个底子;什么先说,什么后说,得有个次序。如何联句成段,积段成篇,步步开展,首尾一贯,必须好好安排,这是组织语言的能力。作文教学就是培养儿童组织语言的能力。

这方面的初步训练,可以采用这样的办法:由教师向儿童提出逻辑上有关系的几个问题,一个一个让儿童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这几个回答的句子连起来说或者连写下来,就是逻辑上完整的一篇短文。也可以让儿童看连贯性的几幅画,把每一幅画的内容说成一句话,再把这几句话联成短文。这样,可以教儿童学会如何把各个独立的句子联接起来,成为一段完整的文章。第二步的训练是逐渐养成儿童作提纲的能力。在阅读教学里,先让儿童学会编段落大意,按照段落大意复述课文内容。在作文教学里,开头应当由教师准备提纲,随后应当在教师领导下集体拟定提纲,把作文所要表达的内容首先是什么,其次是什么,最后是什么,依次拟定一个一个的标题,全部标题合起来就是作文的提纲。在拟定提纲的过程中,要让每一个儿童对于题材都有思索的机会,对于提纲中每一个标题说出自己所想到的意思来。提纲可以是问题式的,第一、二学年儿童可以按照全部问题叙

述,也可以只就一部分问题叙述。到第五、六学年,可以让儿童独立作提纲。作提纲是作文教学的一个主要环节,要培养儿童组织语言的能力,用连贯性的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必须让儿童学会作提纲,能够在开口或下笔之前,把题材如何选择,如何安排,用什么线索贯串起来都考虑停当。

连贯性的语言切忌各部分间缺少联系,上句不接下句,上段不接下段;切忌前后不相照应,甚或自相矛盾;切忌不必要的重复。在写作完了以后,还应当先让儿童检查自己写的东西有没有上述这些毛病。

作文教学要达到这两个要求──要有内容,要有连贯性,得做种种准备工作。上面说到的准备题材、准备提纲之外,还要在语言方面做若干准备。思维与语言是不可分离的。形成思想,表达思想,必须运用词汇,词汇不是凭空来的,要靠平日积累。形成思想,表达思想,必须运用各种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各种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也不是凭空来的,要靠平日学习才能掌握。这是平日的准备。至于作文前的准备,可以通过观察、谈话、诵读、摘录等作业,让儿童重温一些旧词,学习一些生词,知道一些确切生动的说法,以供表达之用。词汇的准备工作中,有的词含有多音字,同音字或形近字的,要提示儿童加以注意,防止写错字。

准备工作应该随着年级的递升,逐渐加强儿童的独立性,逐渐减少教师的帮助。

作文教学要按从说到写、从述到作的顺序来进行。

第一,要从说到写。发展语言的工作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前者是后者的先导。因而在作文教学中,书面作文──写──要用口头作文──说──做基础。正确的作文教学应当从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能力开始。在这方面最基本的工作是培养儿童口答的技能。教师要经常注意儿童在班上的口头回答。一个问题,哪怕儿童只用一句话两句话回答,也要注意是否说得正确明白。先要求儿童能说好一两句话,才能进一步要求儿童说好连贯的话。比较复杂的答话,更须注意是否说得首尾一贯,理由充分。正确,明白,首尾一贯,理由充分,是好的说话应当具备的条件。在阅读教学中,让儿童反复读好的句子或段落,背诵诗歌,用种种方式复述课文,这些工作也都可以提高儿童口头语言的能力。至于作文的书面作业,在儿童动手写之前,必须做种种口述工作:作文的提纲要先经过口头的讨论确定,观察所得的印象预备写上去的要让儿童先口说一遍,已经学过的形象的语句可为写作之助的要让儿童朗读或背诵一下,文中主要部分尤其要经过口头的充分描述。这些工作做完之后,还需要指名几个儿童把自己要写的东西先口述一遍。

教师还要善于做一些工作,帮助儿童从说过渡到写。例如在集体作文的时候,儿童有所创见,口头说出了事物的某一特点,教师就把儿童用来表达这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儿童说了一句很确切生动的话,或者说了一个很好的比喻,教师也就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讨论提纲的时候,共同拟定文章各部分的标题,每拟

定一个就在黑板上写一个,讨论完了,全文内容怎么样,可以写一些什么,儿童也就了然于目了。这样做,可以使儿童容易从说过渡到写。

第二,要从述到作。初步作文教学要注重“述”,要求儿童能够把自己阅读的和别人讲述的东西用语言叙述出来。受了“述”的基本训练之后,逐步加强创造性,逐步过渡到“作”。就像画画一样,得先从写生、素描学起,形状、线条、明暗、色彩这些基本训练都受过了,有了一定的基础,才说得上创作。初步的作文教学注重“述”,目的就在训练儿童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基本技能,为创造性的“作”打基础。当然,就在“述”的阶段,也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除了用在课本上读到的语言和从别人听到的语言来表达之外,也要要求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即使在第一、二学年,儿童的口头的或书面的作业中,也往往有虽然简单可是新鲜、真挚、富有创造性的话,教师要善于发现,加以奖励。有了“述”的基础,就要进一步指导儿童作创造性的作文。教师一定要珍视儿童想要表达某种自己的东西的企图。作文指导就是帮助儿童很好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而不是使儿童的思想受束缚。在讨论作文题材的时候,让儿童各抒所见,有创见的要加以奖励;在讨论作文需用的语言的时候,要鼓励儿童使用丰富多样的词汇和语句。假如帮助和指导不适当,儿童就会写出内容千篇一律语言刻板的东西来,这一点,教师要特别注意。

作文教学应当跟阅读教学紧密地联系。阅读教不好,作文也教不好。就语言材料说,必须平日在阅读教学里通过种种作业,逐渐扩大儿童的词汇,然后儿童的作文才不致词汇贫乏,内容枯窘。必须平日在阅读教学里把词汇教好,使每一个词的意义儿童都能正确理解,然后儿童能在作文里正确运用,用在恰好需要这个词的地方。必须平日在阅读教学里把同义词的工作做好,然后儿童能在作文里选用得当,从意义类似的许多词里选择最适于表达文中意思的一个词来用。要使儿童的作文没有词汇贫乏和词儿乱用两种大毛病,是要以做好词汇教学为前提的。就表达方法说,文学作品可以给儿童许多范例。阅读文学作品,最能影响儿童,使他们的语言富有形象性。表达生动,比喻恰当,对比分明,这些表达方法,儿童可以在阅读教学里逐渐学会。平日在阅读教学里的工作,如摘录比喻语、形容语,背诵诗歌,抄写课文中描绘自然景色、生活环境和人物特征的文句,都可以使儿童熟悉一些表达方法,给作文打下基础。阅读教学里,复述、编段落大意等工作也对作文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平日在阅读教学里做好上述工作以外,上作文课的时候,也必须跟读过的作品密切联系。可以让儿童用读过的作品作基础,做各色各样的口头的和书面的作业。即使不以读过的作品为基础,另行命题作文,凡是读过的东西,跟作文题材有关,可以供儿童应用的,也应当让儿童应用。在写作之前,可以让他们把这些读过的东西回忆一下,朗读一遍,背诵一回,或者做一些摘录工作。儿童把读过的语言运用得好,教师应当予以奖励。

作文教学还应当跟汉语教学紧密地联系。汉语教学中学过的种种语言的规律都应该在作文里充分应用。语言的规律应该从语言的实践里学习,作文就是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就在初步学习的阶段,儿童用一个词,说一句话,教师也都要

用学过的规则来衡量,对的给予肯定,错的给予纠正。儿童的作文能力逐渐提高,不仅能够组词成句,而且能够积句成篇。这时候的教学工作,也不能放松对于语言规则的注意。要在这样严格的训练当中才能够培养儿童正确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语言的种种规则并不是给语言实践以限制,相反地,是提供运用语言的种种表达方法的类型和格式,让我们选择利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儿童从学过的语言规则所提供的表达方法里,选择适当的加以利用。这才能够加强汉语教学的积极意义。

语言和思维是分不开的。不应该离开思维方法是否合乎逻辑孤立地只问语言是否合乎规则。在作文教学中,除了语言规则之外,还要要求儿童不要用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词,不造不合事实的句子,不把在逻辑上不能联系的概念联系起来;积极地要求儿童每说一句话都有事实根据,都有充分理由。

作文教学也要跟写字教学联系。批阅作文卷子,要注意儿童写字写得怎么样;作文卷子上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错字,要在写字教学里提出来练习书写。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儿童未来生活上和工作上需要的语言技能。例如数词,在实际活动中是常常要用的,在报告里计划里如何用数词,这样的技能就该注意培养。有些日常文件如书信、报告、计划、合同、会议记录等的教学也应该列为作文教学的课题之一。日常应用文件的教学,要教给儿童一些必要的格式和写作时候应该注意的事项。至于这些文件的内容应该怎么个写法,那跟一般的文章一样。一般文章写作的能力提高了,日常应用文件也就会写,也就写得好了。忽视了这一点,光靠几篇书信、报告的范例,让儿童“依样画葫芦”,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法是没有效果的。

作文教学以在课内进行为原则,每次一课时,第五、六学年可以一次连续用二课时。有时也可以在课外写作,这要看作业的性质、准备的程度,由教师郑重决定。有一部分工作可以指定为家庭作业,家庭作业时间不应当长。

要养成儿童自己检查自己写的东西的习惯。每一次作文,儿童在写完之后,应当自己先检查。检查不止一遍,先检查内容,是否说完全,有没有不衔接、颠倒、重复等毛病;再检查书写,有没有错字,有没有脱落的字,有没有多出来的字。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也应该仔细检查。

要注重正字工作。作文题材所需用的词,如果有难写的字,或者儿童容易写错的字,教师应当先板书。在写作中,儿童有写不出的字,可以让他看课本,翻笔记,查词典,也可以问教师。有时可以让儿童把写不出的字用拼音字母记下来,查出之后再写上汉字。

作文卷子的批改必须及时,不能延搁。批改的时候,每一本卷子都要仔细负责地看,发现它的优点和缺点。逻辑方面要注意:有没有主要内容没有说、不合事实、把在逻辑上不能联系的一些概念和推论联系起来、自相矛盾、前后重复等毛病。语言方面要注意:用词是否正确贴切,造句是否能完整明确地表达一个思

2013小学语文新课标

201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演变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 的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各科教材与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估教学的重要标准。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先后颁布了五个教学大纲。它们是:原教育部1956年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国家教育委员会1987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1988年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上述五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产生于建国以后的不同时期,有着各自的特点,但对于明确学科性质、教学目的要求,指导教材编写,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今天,将这五个大纲加以比较,研究其利弊得失,既能总结历史经验,又能找到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一些规律,使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和今后的教材编写及教学工作,建立在更加自觉、更加科学的基础之上,因此,这项研究是很

有意义的。 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五个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折射出每个大纲产生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背景,记载了小学语文教学和改革曲折前进的发展道路。回顾一下每个大纲产生的背景,了解一下教学大纲如何一步一步演变至今,是理解每个大纲精神实质的重要前提。 在制订1956年大纲之前,于1952年,教育部曾拟订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这是1956年大纲的前身。讲大纲,还要从这个课程暂行标准说起。 (一)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 新中国成立,我国历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教育回到了人民手中,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什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我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要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 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以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和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二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最新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教学提纲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最新修订版) 所属专题: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来源:沪江中学学科网要点: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编辑点评: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宵”。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应试教育是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教师为应付升学考试而教,学生为应付升学考试而学。素质教育则着眼于教育的社会长期效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新疆电大开放教育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程。它的任务是拓宽学员本学科的知识, 加深理论认识, 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使之更好地适应四个现代化需要,适应提高九年义务教育质量的需要。 本课程4学分,在第四学期开设。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教育思想, 掌握小学语文的教育目标、原则和方法, 理解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理论, 理解提高小学语文学习效率的理论和方法, 掌握组织和实施听说读写训练的方法和步骤, 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能力层次要求。 了解:指能知道名词、概念和知识的基本内容。 理解:指能领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能解释有关概念和原理的区别与联系。它是在"了解"基础上提高了的能力要求。 掌握:指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和阐述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它是在"理解"基础上更高一层的能力要求。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基础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不仅要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的教育思想、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要用这些思想、理论、方法分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 特别是学员的自我教学实践)。 2.按照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方式,本课程应以自学为主,在学习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习指导书和网上资源,提高自学能力和效率。 3.面授教学辅导应侧重于理论性强的部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讲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路与学习方法。 4.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培养学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媒体的说明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有: 1.《小学语文教育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的主教材。 2.《小学语文教育学课程学习指导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学习本课程的辅导教材。它的主要内容是:各章节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难点的解析;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主教材内容的补充阐述;各种形式的练习及考核、测试题等。 3.网上资料。 五、平时作业 本课程有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要计入期末总成绩。所有学员都应该认真完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 教学要求: (一)了解课程与小学语文课程设置的一般理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9年最新修订版】

2019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 大纲(试用修订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 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7.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8.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礼貌。听人说话能领会主要内容。坚持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 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与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0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与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与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与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与保管写字用具。 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与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与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瞧图或观察简单事物以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与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 17、读书的姿势正确,养成爱惜书本的良好习惯。 作文 18、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 19、学习观察简单的图画与事物,练习写句子。 20、学习使用句号、问号。 二年级 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继续学读轻声。认识大写字母,能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 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750个左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习辨析学过的同音字、形近字。 4、学习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修订版】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间架结构。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关心自然和生命,并乐于与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二)阅读 2.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 (三)习作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三)习作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大 纲 (小学1-6年级识字量:450+750+550+400+250+150=2550)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汉语拼音 1.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拼音方法,能熟练地拼读音节,有条件的可以逐步做到直呼音节。学读轻声。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能默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二)识字、写字 3.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4.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理解字义。 5.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 6.练习用铅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7.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培养写字兴趣。 8.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用具。 (三)听话、说话 9.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10.听话能集中注意力,不随便插话。 11.学习说普通话。能用完整的语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看图或观察简单事物后,能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12.能当众说话,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习使用礼貌语言。 (四)阅读 1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4.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能结合句子理解词语。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15.认识自然段。了解课文内容。 16.能阅读浅显的注音读物,初步了解内容。一二年级总阅读量为5万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完整word版)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修订最新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宏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教学必须贯彻国家教学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初中语文,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学内容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二)各年段的要求 1.低年级2.中年级3.高年级 (三)课文 (四)语文实践活动 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四、教学评估 五、教学设备 附录: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的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的总要求 1.学会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够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学会其中2500个左右,做到会写,并了解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3.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能独立识字。 4.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用毛笔临帖,字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5.对阅读有浓厚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 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7.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最新部编版)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科书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四、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语文课程应该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深化改革,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培养未来公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提高国民素质发挥奠基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地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

(word完整版)七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阅读 1、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 习惯,并有一定 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 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 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 式。 5、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 彩的语言。 6、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 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8、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运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 体。 (二)、写作 9、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的应

用文。 10、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 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 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 修改的习惯。 14、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500字左右的习作。(三)、口语交际 15、口语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 意对象和场合。 16、耐心专注的倾听,了解对方的意思,领会意图,抓住中 心和要点。 17、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条理清楚,能准 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并努力使对方理解。 18、复述转述,力求完整准确;讨论发言,围绕话题,简洁 明了;讲述见闻, 内容具体,语言生动。

一年级语文完整版教学大纲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教案内容 目录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学习总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全书共分为八块内容,其中汉子拼音有两块内容(1课到复习二,9课到复习四);识字与课文共有六块内容,以语文园地为标准,共六个园地。 2、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3、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汉语拼音-------复习一 一、掌握的声母韵母: 单韵母:a o e i u ǖ(6个) 声母:y w b p m f d t n l(分清b和d的书写) 二、掌握知识内容: 1、学习发音,认清字形。 2、教会四声声调,认识区分声调符号。(一声平,二声杨,三声拐弯,四声降) 3、学在四线格里写字母。 4、i 、u、ǖ、y、w及yi、wu、yu的发音、组合及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带调读。 5、学会拼读"b p m f d t n l"与"a、o、e、i、u、ǖ"组成的音节和拼读方法。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版201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0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8.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能简要地复述课文。 9.养成先想后说的习惯。说话有礼貌。 四、阅读 10.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11.能按要求默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速度。 12.能理解含义较深的词句或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能抓住重点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3.能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和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概括中心思想。 14.学习课文是怎样观察事物、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

15.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能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16.能阅读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五、作文 17.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句子。 18.观察事物能抓住重点,并适当展开想象。初步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练习按要求或自拟题目作文。学习编写作文提纲。能写有中心、有条理、有真情实感的简单记叙文。学写表扬稿和简单的建议书。 19.学习使用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20.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大纲 轩辕小学五年级 2016.8 五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一、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2.学会常用汉字200个左右。能独立识字。自觉地纠正错别字。 3.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初步养成使用字典的习惯。 4.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大部分会用。继续培养辨析词语的能力。注意积累词语。 5.能比较熟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符合要求。学习用毛笔临帖,写得匀称,纸面干净。 三、听话、说话 6.能听懂程度适合的讲话和广播,理解主要内容。 7.能从听话中吸收知识,丰富词汇。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95332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文章来源于教育部网站,从中可以明确的体现出小学语文在教学、考核方面的知道内容和考核方向。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一、前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教好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各门学科,获取新的知识;对于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对于提高民族素质,都有着重要意义。 小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系,教和学的关系,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是: 教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学会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掌握常用词语,学会查字典,养成查字典的习惯;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学会说普通话,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意思;阅读程度适合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能写常用的应用文;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锻炼观察、思维、想象、记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 (一)语言文字训练方面

(最新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