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第二章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知识目标

1、理解试验数据的检验方法

2、学会试验数据的修约规则

3、学会用运统计特与分布分析数据

4、学会对可疑数据的进行取舍

技能目标

1、学会用数理统计法整理试验数据

2、学会用拉依达法、肖维法则、格拉布斯法的取舍数据。

第二章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第一节抽样检验

第二节数据的修约规则

第三节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分布

第四节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

第五节质量数据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试验检测数据处理

工程质量的评价是以试验检测数据为依据。 试验检测采集得到的原始数据类多量大,有

时杂乱无章,甚至还有错误。

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得到可靠的试验检测结果。

本章以数理统计与概率论为基础,介绍试验检测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一节抽样检验

学习指导

学完本节后你会: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含义和关系 检验的目的

抽样检验的意义、条件

第一节抽样检验

一、总体与样本

二、检验的主要目的

三、抽样检验的意义

三、抽样检验的条件

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称母体是统计分析中所要研究对象

的全体。

2.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单元称个体。从总

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为样本。

如:一批沥青有100桶,抽200个样品称样本。

每一桶称个体。相互关系见图2-1总体与样本

的关系

总体与样本的关系

总体样本数据

推测

二、检验的主要目

将某种方法检验物品的结果与质量判定标准比较,判断出各个物品是优良还是不合格品,从而推断出是不是合格批。

三、抽样检验的意义

在产品检验中,全数检验用的很少,它适用于少量的仪器和产品。

在工程上,由于工序多,过程复杂,质量波动大,金额高,检验项目多,采用抽样检验。 通过部分样品,推断整批产品是否合格。

四、抽样检验的条件

(一)要明确批的划分

(二)必须抽取代表性的样本 (三)要明确检验的标准

(四)要有统一的检测试验方法

第二节数据修约的规则学习指导

学完本节后你会:

对试验数据进行取舍

掌握数据修约的规则

第二节数据的修约规则

一、概述

工程质量控制、评价是以数据为依据,质量控制中以数据说话,用数据来反映工序质量状况及判断质量效果。

质量数据的来源,主要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检验,即材料检验、工序检验、竣工验收检验等,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施工动态,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否则,无法实现。

质量数据的分类

质量数据分计量值和计数值。

1.计量值:表示大小和单位。如长度12米等可以是小数

2.计数值:没有单位,只有大小且只能用整数或百分数表示。如合格率,不合格产品数量。

二、质量数据的修约规则

1.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第一位数字小于5时,则舍去留有余地下的数字不变。如:18.2432保留一位小数,最左面的是4小于5舍去

2.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数字大于5,进1。

如26.55为26.6。

3.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面的第一位数字等于5时,而后面的数字并非全是0时,则进1。即留下的数字加1。如13.0521为13.1

质量数据的修约规则

4.拟舍去的数字中,其最左边的第一位数=5,而后面无数字或全为0所保留的数字末位为奇数,进1。偶数舍去。

5.拟舍去的数字并非单独的一个数字时,不得对该数值连续进行修约,应按拟舍

去的数字中最左面的每一位数字的大小,照上述各条一次修约完成。

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

后为零视奇偶,奇升偶舍要注意,修约

一次要到位。

第三节数据统计的特征与分布

学习指导

学完本节后你会:

计算数理统计学中几个特征量

正态分布的特点及应用

运用数理统计理论评定砼的质量

第三节数据的统计特征与分布 工程质量数据的统计特征量分为两类:

一类是表示统计数据的差异性,波动性。有极差、标准偏差、变异系数等。

二类是表示统计数据的规律性,有算术平均值、中位数、加权平均值等。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生产施工过程,不论客观条件多么稳定,设备多么精确,操作水平多高,生产施工过程不会完全相同,工程质量有差异,具有波动性。

统计数据的差异性波动性的特征量

极差

标准偏差

变异系数

统计数据的规律性的特征量

算术平均值

中位数

数据特征和分布

正态分布

T分布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方法 摘要引入比对试验的定义,结合两个实验室进行的一组比对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基本方法,即(: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并阐述三者关系。 在实验室工作中,经常遇到比对试验,即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或实验室内部 对相同或类似的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是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 力,保证实验室数据准确,检测结果持续可靠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试验活动,比对试验方法简单实用,广 泛应用于企事业、专业质检、校准机构的实验室。国家实验室认可准则明确提出,实验室必须定期开展 比对试验。虽然比对试验的形式较多,如:人员比对、设备比对、方法比对、实验室间比对等等,但如何 将比对试验数据归纳、处理、分析,正确地得出比对试验结果是比对试验成败的关键。 以下笔者结合实验室A和B两个实验室200年进行的比对试验中的拉力试验数据实例,介绍比对试验数据处理的3种最基本的方法,即格鲁布斯(Grubbs)检验、F检验、t检验。 1 数据来源情况 试样 在实验室的半成品仓库采取正交方法取样,样品为01. 15 mm制绳用钢丝。在同一盘上截取20 段长度为lm试样,按顺序编号,单号在实验室A测试,双号在实验室B测试。 试验方法及设备 试验方法见 GB/T 228-1987,实验室A : LJ-500(编号450);实验室B : LJ-1 000(编号2)。 测试条件 两实验室选择有经验的试验员,严格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测试,技术人员现场监督复核,确认无误后 记录。对断钳口的试样进行重试。试验时两实验室环境温度(28 T )、拉伸速度(50 mm/min )、钳口距 离(150 mm)相同。 试验数据 测试得出的两组原始试验数据见表to 表1 实验室A,B试验数据

试验检测工程师继续教育试题

连续2年出现“不满意”的比对试验,试验机构要降低机构等级。 工地试验室管理依据: 1、明确标准化需求,针对性、目的性。 2、管理标准化 3、建设标准化 4、专业化与标准化结合 5、企业标准化酝酿和发展 6、标准化在管理上的突破 7、国家标准化的统一 上年度信用评价等级在C级及以下的检测机构不宜作为授权试验机构。 项目开工后1个月内完成工地试验室备案。 工地试验室不少于4个检测人员。 信用等级为D级取消试验机构。 试验等级机构5年一次换证复核。 监理抽检频率为20% 丙级试验机构从省专家库抽取1名,乙级从部专家库抽取1名专家等级评定和换证复核评审。 工地试验室工作原则: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则 工作区总体上可分为功能室、办公室和资料室三部分。 试验检测人员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两家以上的工地试验室; 体系文化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科学规范”的工地检测文化氛围,将“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理念,融入到具体试验检测工作中。 使用状态标识分为“合格”、“准用”、“停用”三种,分别用“绿”、“黄”、“红”三色标签进行标识。 试验检测机构要按照“调控规模、提升素质、进退有序”的原则 对信用等级为D级和没有业务的检测机构取消检测等级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2诚实守信、3办事公道、4奉献社会、5服务群众 五种职业道德精神: 1团结协作、2开拓进取、3艰苦奋斗、4求精高效、5廉洁奉公 交通建设市场施工单位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 1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2不履行投标时的承诺,3其他违法违规操作行为,4试验检测数据弄虚作假,出假资料、假数据。 监理单位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不严格履行合同,2违法违规操作,3素质低下,以权谋私 业主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在招投标中存在地方保护主义,2建设过程中违法违规操作,3不认真履行合同 公路建设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诚信机制尚未建立,2法律体系不健全,对诚信缺失者打击不力,3失信惩罚力度不足,4守信受益机制不完善,5诚信意识浅薄,6履约的客观条件不足 一、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1目的不同,校准的目的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

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在工程控制网中的运用

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在工程控制网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9-09-08T17:24:49.0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作者:张伟[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对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控制当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通过目前我国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网站发展的方向以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在施工放样和国土资源调查中的情况,探讨了在信息采集和城市信息管理中卫星定位技术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提供参考价值,让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250014摘要:本文主要对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卫星定位技术在工程控制当中的意义进行了阐述,通过目前我国城市连续运行参考网站发展的方向以卫星定位系统应用在施工放样和国土资源调查中的情况,探讨了在信息采集和城市信息管理中卫星定位技术的重要性,希望能够提供参考价值,让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GNSS技术;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工程控制网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计算机技术、GNSS技术等一些新兴技术的出现是必然趋势,目前正在不断完善一种以网络GNSS定位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使各种网络的GNSS在线处数据处理系统更加完善和优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工程控制的发展,具有十分广大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1.GNSS技术的发展历程 互联网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让GPS等卫星导航技术拥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DNSS数据处理系统应运而生,网络在线数据处理系统不仅能将处理的成本有效降低,也能让用户的体验更加方便和便捷,不会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用户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邮件获取处理数据的过程以及结果,目前有许多国家以及科研机构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建造了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其中美国的SCOUT 系统以及澳大利亚的AUSPOS系统已经开始实现自动化运作,在处理数据时会自动选择与上传站点相邻的参考站,并对和平差进行计算和统计,整个处理过程非常迅速,而且在时代不断发展过程中,科学网络技术和经济不断进步,卫星定位系统的性能也在不断优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互相商户操作已经逐渐实现。在俄罗斯、美国都有了空中的卫星定位系统。目前多星座卫星定位系统的发展也为接收机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卫星定位有着高精准度,并且其能通过与GSM、GPRS等通讯网络结合使用,整个操作非常方便、便捷,用户只需要通过卫星定位接收机,就可以定位远距离位置,让定位的高精度和快速度的功能有效实现。 2.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在工程控制网中的运用 在现代社会当中,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不仅是卫星技术自身的优化突破,并且在工程控制中也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价值,让工程设计能拥有更加科学的技术手段。应用卫星技术在工程网的每一个环节中,能够使该项工程更加便利和快捷,其不仅是只对测量进行控制,还会对地形进行测绘,具有非常大的功效。 2.1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 在工程控制测量中卫星定位技术的优势有许多,因为卫星定位技术的处理速度快,而且精度较高,所以广泛运用在各种类型的工程控制网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测量的要求更高,大地水准面的测量数据要求也更加准确。应用卫星定位技术测量我国东部平原地区,其精度可以高达3cm,在丘陵地区测量其精度可以高达5cm,控制网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变,能够颠覆传统的测量方法,在让测量成果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也让运作效率不断提升,具有非常大的使用价值。今年来我国经济正在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推动了大型工程建立,比如长江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在对其控制网建设过程中,卫星定位系统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和功效,为整个工程的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后盾。 2.2应用于地形图测绘以及国土资源调查中 GNSS在线数据处理系统还包括RTK技术,RTK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目前已经在测绘地形图、测量地籍以及施工放样得到了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在这类工程中有效采用RTK技术,不仅可以极大发挥出RTK技术的高精度、快速度的优势,而且还能有效提升工程进度。大型工程建设的施工要求更加严谨和严格,比如一些桥梁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水坝工程建设等,这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且工期比较紧凑,所以其建成必须要卫星定位技术辅助才能开展施工。目前随着卫星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取得了更多优秀的成果,在PDA上已经可以使用GPSRTK技术进行施工放样,并且这一技术已经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得到了应用,整个工程中对油管道的施工放样非常严谨,输油管线长达6000多公里,而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施工,就必须要进行分段施工,运用卫星定位技术不仅将其运行效率有效提高,而且也能精准把握控制网的准确度。 2.3应用于精密机械控制与土木工程机械控制 卫星定位技术不仅可以测量和控制工程网,还可以控制一些精密机械,比如大型集装箱吊装自动控制以及土木工程机械控制。这些机械控制都离不开卫星定位技术,在对机械进行控制时应用卫星定位技术,能够将该技术的高精准度、快速等特点充分发挥出来,结合无线通讯设备,可以自动控制野外施工作业,有效提高了施工进度,而且还能减少工人的施工量,让整个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障。 2.4应用于GIS信息采集以及城市信息管理当中 目前我国GPS信息采集工作的开展就是运用遥感技术和卫星定位RTK技术,使用RTK技术对GPS信息进行采集和更新是目前信息收集使用的重要手段,投入使用网络RTK技术不仅可以将城市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还能够将城市基础设施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高。 由于在参考战网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服务性能,有效的利用卫星定位技术以及通信网对信号进行统一采集和散播,可以让一网多用的功能实现,从而有效节约资源,也提高经济效益。而且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管理规划时,能以提供更加快速的信息更新服务为基础开展规划工作。参考网站的静态观测数据还能对其他范畴进行服务,比如地震监测等,这种参考网站具有较为广泛的服务范围,所以也被称之为卫星定位的综合服务网。 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城市进行了参考战网的建立和运行工作,比如上海、深圳等。进一步推广卫星参考站网可以以我国目前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让参考战网能够由省级向市级、县级等方向发展。如今在苏州、南京等城市已经实现了网连网,并且其覆盖范围较广,江苏省的参考战网主要由64个站组成,广东省的参考战网主要由46个站组成。 3.结束语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微量元素肥料的营销策略分析市场营销 页脚内容 25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 王建旭 学号 0808140505 学生姓名 王智杰 学号 0808140512 学生姓名 汤玉杰 学号 0808140119 学生姓名 毕国兴 学号 0808140727 专 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年级 08级 指导教师 劳彩莲 职称 副教授 学 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2011年 7月

目录 1 目的 (3) 2 代码框架描述 (3) 2.1 源文件说明 (3) 2.2 系统配置文件说明 (3) 3 系统结构关系图 (4) 4 单文档多视的创建与通讯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4) 4.1 数据结构 (5) 4.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5) 4.3 编码设计 (7) 5 OpenGL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8) 5.1 数据结构 (9) 5.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1) 5.3 部分重要编码设计 (11) 5.3.1函数 SetGoal(float x,float y,float z,float color) (12) 5.3.2函数RenderScene() (13) 6 微震列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13) 6.1 数据结构 (14) 6.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4) 6.3 编码设计 (19) 7 SQL Server数据库详细设计说明 (20) 7.1 数据结构 (22) 7.1.1 数据库信息模型: (22) 7.1.2数据库逻辑模型 (22) 7.1.3数据库结构的详细设计 (22) 7.2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23) 7.2.1 数据库建立 (23) 7.2.2表的建立和管理 (23) 8 详细微震情报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23) 8.1 数据结构 (24) 8.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24) 8.3 编码设计 (25)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物理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含的容十分丰富,例如数据的记录、函数图线的描绘,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信息,验证和寻找物理规律等。本节介绍物理实验中一些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实验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表格的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量之间的物理关系;此外还要求在标题栏中注明物理量名称、符号、数量级和单位等;根据需要还可以列出除原始数据以外的计算栏目和统计栏目等。最后还要求写明表格名称、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量程和准确度等级、有关环境条件参数如温度、湿度等。 本课程中的许多实验已列出数据表格可供参考,有一些实验的数据表格需要自己设计,表1.7—1是一个数据表格的实例,供参考。 表1.7—1数据表格实例 氏模量实验增减砝码时,相应的镜尺读数

2作图法 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从图线上还可以简便求出实验需要的某些结果(如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值等),读出没有进行观测的对应点(插法),或在一定条件下从图线的延伸部分读到测量围以外的对应点(外推法)。此外,还可以把某些复杂的函数关系,通过一定的变换用直线图表示出来。例如半导体热敏电阻的电阻与温度关系为,取对数后得到 ,若用半对数坐标纸,以lgR为纵轴,以1/T为横轴画图,则为一条直线。 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作图不是示意图,而是用图来表达实验中得到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同 时还要反映出测量的准确程度,所以必须满足一定的作图要求。 1)作图要求 (1)作图必须用坐标纸。按需要可以选用毫米方格纸、半对数坐标纸、对数坐标纸或极坐标纸等。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试验检测数据处理试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词10分共30分) 1.数值修约 答:通过省略原数值的最后若干位数字,调整所保留的末位数字,使最后所得到的值最接近原数值的过程。 2.极限数值 答:标准(或技术规范)中规定考核的以数量形式给出且符合该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指标数值范围的界限值。 3.全数值比较法 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计算值不经修约处理(或虽经修约处理,但应标明它是经舍、进或未进未舍而得),用该数值与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只要超出极限数值规定的范围(不论超出程度大小),都判定为不符合要求。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将1 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 ); 2.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00 (13×102)}; 3.将11.5002修约到个数位,得(12); 4.将下列数字按修约间隔为0.1(或10-1)的规则修约: 拟修约数值为1.050,修约值为( 1.0); 拟修约数值为0.55,修约值为(0.6); 5.将-355、-325修约到“十”数位,得(-360、-320 ); 6.将数字60.25,60.38,60.28,-60.75修约到“个”数位的0.5单位,得(60.0,60.5,60.5,-61.0); 7.将数字830,842,832,-930修约到“百”数位的0.2单位,得(840,840,840,-920 ); 8.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间隔或指定修约数位后(1)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9.数字16.50+表示(实际值大于16.50,经修约舍弃为16.50); 10.在判定测定值或其计算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时,应将测试所得的测定值或其计算值与标准规定的(极限数值)作比较。比较的方法可采用(全数值比较法)(修约值比较法),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 A、检测室检测人员负责检测数据的采集、记录、计算、转换和传递,保证检测数据准确、完整、安全和保密; B 、综合室负责对检测数据的复核,防止错误数据转换和传递; C 、设备使用人应注意数据采集、输入、存储、传输或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重要数据必要时备份保存; D、数据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

讲座 实验误差及数据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熟悉其运算规则; 3、初步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重点及难点 重点:实验误差及其表示方法;有效数字;实验数据处理。 难点: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实验数据的作图法处理。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ppt演示。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引言 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仪器对一些物理量进行测量,从而对系统中的某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作出定量描述,以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但实践证明,任何测量的结果都只能是相对准确,或者说是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不可靠性,这种不可靠性被称为实验误差。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是因为测量仪器、方法、实验条件以及实验者本人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于不可避免的实验误差,实验者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原因、性质及有关规律,从而在实验中设法控制和减小误差,并对测量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以达到可以接受的程度。 一、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1.准确度和误差 ⑴准确度和误差的定义 准确度是指某一测定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误差E表示, 丘=测定值-真实值 当测定值大于真实值,E为正值,说明测定结果偏高;反之,E为负值,说明测定结果偏低。误差愈大,准确度就愈差。

实际上绝对准确的实验结果是无法得到的。化学研究中所谓真实值是指由有

经验的研究人员同可靠的测定方法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到的平均值。以此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⑵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误差可以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绝对误差表示实验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它具有与测定值相同的量纲。如克、毫升、百分数等。例如,对于质量为O.IOOOg的某一物体。在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为0.1001g,则称量的绝对误差为+0.0001g。 只用绝对误差不能说明测量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分析误差时,除要去除绝对误差的大小外,还必须顾及量值本身的大小,这就是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与真实值的商,表示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比例,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相对误差是比值,因此是量纲为1的量。 例如某物的真实质量为42.5132g,测得值为42.5133g。贝U 绝对误差=42.5133g — = 0.0001g 相对误差二42.5133g 42.5132g 伽0。10 4 00 42.5132g 而对于0.1000g物体称量得0.1001g,其绝对误差也是0.0001g,但相对误差为: 相对误差二°.1001g °. 1000g 100% 0.1% 0.1000g 可见上述两种物体称量的绝对误差虽然相同,但被称物体质量不同,相对误差即误差在被测物体质量中所占份额并不相同。显然,当绝对误差相同时,被测量的量愈大,相对误差愈小,测量的准确度愈高。 2.精密度和偏差 精密度是指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样品平行测定而获得一组测量值相互之间彼此一致的程度。常用重复性表示同一实验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用再现性表示不同实验人员之间或不同实验室在各自的条件下所得测量结果的精密度。 精密度可用各类偏差来量度。偏差愈小,说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愈高。偏差可分为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二个别测得值-测得平均值 相对偏差% =绝对偏差/平均值x 100 偏差不计正负号。 3.误差分类 按照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⑴系统误差

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建筑物沉降监测是施工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沉降监测具有周期性的特点,经常需要重复观测,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监测数据是测绘工作人员追求的目标,也符合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本文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采用VB + Access作为系统程序的开发工具,实现系统程序的开发,以达到提高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处理速度和效率的目的。 标签:沉降观测数据处理VB access 1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沉降监测是建筑物变形监测的一种有效形式,它通过对周期观测获得的沉降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及时掌握建筑物的沉降规律,判定建筑物的健康状况并为建筑物安全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沉降监测是一项具有周期性、重复性的测量工作,积累了大量数据需要综合处理,传统的手工数据处理方法和处理平台已不适应大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要求,所以需要开发一种能够结合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大量数据的处理[1]。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在笔者对沉降监测亲身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的需求进行程序设计,逐步实现程序的各项功能。 2 系统需求 建筑物沉降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建筑物沉降监测测量员,主要需求功能应包括周期数据文件的存储,外业数据的读取与处理,数据图表的查询输出等。系统具体功能性需求如下: 2.1周期数据文件的存储需求 沉降监测数据库的新建,数据库数据表结构的设计。 2.2外业数据的读取与处理需求 主要包括DINI03电子水准仪数据的读取,数据的平差处理,转成Excel形式的原始观测记录表。 2.3数据图表的查询输出 主要包括各周期沉降监测数据的查询、沉降监测记录表的形成与输出、沉降量曲线图的形成与输出。 3系统设计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知识讲解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及答案

《土工试验检测》试题(第01卷) 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土是由()所组成的三相分散体。 2、天然密度的定义是()。 3、水量的定义是()。 4、孔隙比的定义是()。 5、影响土的工程性质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6、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可按()再细分成若干种类。 7、细粒土的工程性质取决于(),多用()作为分类指标。 8、工程上常用土的界限含水量是指(),前者指(),后者指()。 9、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求()而测试的是()。 10、直剪试验中剪切方法有()、()、()。 11、压缩试验中常用的压缩试验指标包括()、()()。 二、单项选择 1、土粒比重G S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ρ ω B、m/VρωC、m s /Vρ D、m s /V S ρ 2、干密度ρ d 的定义式为() A、m s /V S B、m/V C、m s / V S D、m s /V a 3、相对密度Dr的定义为() A、e max -e/ e max -e min B、e–e min / e max –e min

C、e max –e mi / e max –e D、e min -e/e max - e min 4、砾石成分的代号为() A、B B、C C、G D、S 5、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温度为() A 、75℃~80℃ B、 65℃~70℃C、105℃~110℃ D、110℃~120℃ 6、含石膏的土含水量测试时,烘干时间一般为() A、 4小时 B、6小时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7、水泥稳定土的含水量测试时,烘箱起始温度应为() A、室温 B、 65℃~70℃ C、8小时 D、8小时以上 8、含水量低于塑限时,水分蒸发时土的体积为() A、不再缩小 B、缩小 C、增大 D、不详 9、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试数据表示在()图形上。 A、h~ω B、lgh~ω C、lgh~lgω D、h~ lgω 10、直剪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τ,σ B、∮ ,C C、T , N D、τ,ρ 11、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 A、ωρ dmax B、ωρ C、ωρ d D、ωρ d 12、直剪试验得到的库仑公式是() A、F=fN +C B、F=fN C、τ f =c+ σlg∮ D、τ=Gγ 13、压缩试验中在什么曲线上确定先期固结压力pc ( ) A、e~p B、e~lgp 曲线 C、lge~lgp曲线 D、h~lgω 14、EDTA二钠名称()

(完整版)在线考试系统登录系统数据系统UML

软件工程系课程设计 课程:系统建模基础(UML )概述________ 编制时间:2011 年06 月12 日 目录 1.1、............................................. 系统的性能需求 3 1.2、............................................... 系统主要功能

3 1.3功能模块需求分析 (4) 1.4本章小结 ............................................... 1.0 2.1系统结构设计 (11) 2.2考试流程设计 (11) 2.3数据库设计 ............................................. 1.3 2.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18) 2.5关键类设计 (24) 2.6、对象图 (25) 3.1、活动图 (29) 3.2、状态图 (35) 3.3、顺序图 (37) 3.4、协作图 (39) 4.1、构件图............................................... 4.2 4.2、部署图............................................... 4.2

在线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1.1、系统的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考试系统能长期、稳定、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系统应满足以下的一些性能需求: ①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是考试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目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满足用户要求。 ②系统的开放和系统可扩充性:考试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系统要能够承载课程的题库、试卷库等实现课程考试。题库、试卷库或单套试卷可以随时进行增加、删除和修改等维护。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③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系统界面应友好易用,应有详细的系统使用说明,对一些容易出现的误操作应该有相应的提示以及处理办法。考试系统要具有易用性、友好性,系统安装方便、维护简单。 ④系统的安全性:充分考虑用户、题库、服务器等的安全。系统对系统不同等级的用户分别设置不同的权限。考试期间由于机器死机重新启动机器后,计时器应合理进行计时。考试期间由于机器原因需要更换考试用机,学生重新登录考试系统后应能继续做题,考试服务器应能及时保存学生的操作结果。 1.2、系统主要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用户管理、专业管理、课程管理、试卷管理、学生在线考试等等,下面就系统的主要功能做简要分析: ①用户信息管理 考生可以注册系统,但是不能修改和删除自己的信息,注册以后可以参加考试和查询成绩。管理员可以添加、修改、删除学生信息。 ②课程专业信息管理 管理员可以对课程进行管理,可以添加、修改、删除、查询课程,还可以对专业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的管理。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结果的最佳值、误差和不确定度的计算。然而,我们进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数据的获得和处理,从中揭示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或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或为以后的实验准备依据。因而,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数据处理贯穿于从获得原始数据到得出结论的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作图、分析等方面涉及数据运算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法等,下面分别予以简单讨论。 列表法是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记录实验数据,二是能显示出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其优点是,能对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既有条不紊,又简明醒目;既有助于表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便于及时地检查和发现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减少或避免测量错误;同时,也为作图法等处理数据奠定了基础。 用列表的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设 计出一个栏目清楚、行列分明的表格,也需要在实验中不断训练,逐步掌握、熟练,并形成习惯。 一般来讲,在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时,应遵从如下原则:

(1) 栏目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便于显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在栏目中,应给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并标明单位(一般不重复写在每个数据的后面)。 (3) 填入表中的数字应是有效数字。 (4) 必要时需要加以注释说明。 例如,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实验数据列表处理如下。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数据记录表 从表中,可计算出 D i D = n = 5.9967 ( mm)

2015试验检测继续教育信息标准化试卷

试题 第1题 信息标准化体系包括()。 A.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基础标准 B.信息分类与编码及文件格式标准 C.信息技术应用标准 D.信息化安全标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2题 二维条码具有()的属性。 A.安全性 B.保密性 C.可不依赖数据库及通讯网络而单独应用 D.纠错能力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3题 数据仓库具有以下特征()。 A.反映历史变化的数据集合 B.以数据分析、决策支持为目的组织储存数据 C.为运营性系统保存、查询数据 D.相对稳定的 答案:A,B,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0.0 批注: 第4题

从数据到信息最后上升到智能化的过程包括()。 A.建立数据仓库 B.取出数据子集分析挖掘 C.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 D.产生知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5题 机器人的技术特性表现在()方面。 A.标准化 B.模块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程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6题 移动机器人是当前智能机器人研究的重点之一,可用于未来的试验检测高空作业,它应具有()等技术功能.。 A.人工智能 B.控制理论 C.信息处理 D.图像处理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6 此题得分:6.0 批注: 第7题 二维条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A.信息量容量大 B.安全性高 C.读取率高 D.错误纠正能力强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基本方法 数据处理是指从获得数据开始到得出最后结论的整个加工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分析和绘制图表等。数据处理是实验工作的重要内容,涉及的内容很多,这里介绍一些基本的数据处理方法。 一.列表法 对一个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或研究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借助于列表法把实验数据列成表格。其优点是,使大量数据表达清晰醒目,条理化,易于检查数据和发现问题,避免差错,同时有助于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设计一个简明醒目、合理美观的数据表格,是每一个同学都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列表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所设计的表格要能充分反映上述优点,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各栏目均应注明所记录的物理量的名称(符号)和单位; 2.栏目的顺序应充分注意数据间的联系和计算顺序,力求简明、齐全、有条理; 3.表中的原始测量数据应正确反映有效数字,数据不应随便涂改,确实要修改数据时,应将原来数据画条杠以备随时查验; 4.对于函数关系的数据表格,应按自变量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以便于判断和处理。 二. 图解法 图线能够直观地表示实验数据间的关系,找出物理规律,因此图解法是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图解法处理数据,首先要画出合乎规范的图线,其要点如下: 1.选择图纸 作图纸有直角坐标纸(即毫米方格纸)、对数坐标纸和极坐标纸等,根据作图需要选择。在物理实验中比较常用的是毫米方格纸。 2.曲线改直 由于直线最易描绘,且直线方程的两个参数(斜率和截距)也较易算得。所以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是非线性的情形,在用图解法时应尽可能通过变量代换将非线性的函数曲线转变为线性函数的直线。下面为几种常用的变换方法。 (1)c xy =(c 为常数)。令x z 1 = ,则cz y =,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 (2)y c x =(c 为常数)。令2x z =,则z c y 21 =,即y 与z 为线性关系。 (3)b ax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对数得,x b a y lg lg lg +=。于是,y lg 与x lg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g 为截距。 (4)bx ae y =(a 和b 为常数)。等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bx a y +=ln ln 。于是,y ln 与 x 为线性关系,b 为斜率,a ln 为截距。 3.确定坐标比例与标度 合理选择坐标比例是作图法的关键所在。作图时通常以自变量作横坐标(x 轴),因变量作纵坐标(y 轴)。坐标轴确定后,用粗实线在坐标纸上描出坐

全国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继续教育试题--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数据处理与挖掘技术

试题 第1题 三个有效数字0.21+0.311+0.4=() A.0.92 B.0.921 C.0.9 D.0.9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2题 正态分布函数95.00%对应的保证率系数是()。 A.1.96 B.1.98 C.2 D.1.95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3题 拉依达法取3S剔除可疑数据的理由是:根据随机变量的正态分布规律,在多次试验中,测量值落 在–3S与 + 3S之间的概率为() A.95.44% B.99.73% C.95% D.99%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4题 18.2432只留一位小数时,结果应为() A.18.2 B.18.3 C.18.24 D.18.20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5题 试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 A.装置误差 B.环境误差 C.人员误差 D.方法误差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6题 以下哪个试验项目中置信取值应双边计算 A.检测油石比 B.空隙率 C.流值 D.饱和度 答案:A,B,C,D 您的答案:A,B,C,D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0 批注: 第7题 绝对误差是真值与被测之量的真值之差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8题 系统误差在同一条件下,多次重复测试同一量时,误差的数值和正负号没有较明显的规律 答案:错误 您的答案:错误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9题 试验结果最基本的分析方法是方差分析,因此,试验结果数据须满足方差分析的基本模型要求,如正态、独立、等方差等要求。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0题 有效数字由数字组成的一个数,除最末一位数是不确切值或可疑值外,其余均为可靠性正确值。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第11题 数字修约时,若被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所保留的末位数的0.5,则末位数单进双不进。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0 批注: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微震监测数据处理系统 软件详细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王建旭学号 0808140505 学生姓名王智杰学号 0808140512 学生姓名汤玉杰学号 0808140119 学生姓名毕国兴学号 0808140727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年级 08级 指导教师劳彩莲职称副教授 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2011年 7月

目录 1 目的 (3) 2 代码框架描述 (3) 2.1 源文件说明 (3) 2.2 系统配置文件说明 (3) 3 系统结构关系图 (4) 4 单文档多视的创建与通讯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4) 4.1 数据结构 (5) 4.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5) 4.3 编码设计 (6) 5 OpenGL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7) 5.1 数据结构 (8) 5.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0) 5.3 部分重要编码设计 (10) 5.3.1函数SetGoal(float x,float y,float z,float color) (11) 5.3.2函数RenderScene() (12) 6 微震列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12) 6.1 数据结构 (13) 6.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13) 6.3 编码设计 (18) 7 SQL Server数据库详细设计说明 (19) 7.1 数据结构 (21) 7.1.1 数据库信息模型: (21) 7.1.2数据库逻辑模型 (21) 7.1.3数据库结构的详细设计 (21) 7.2 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22) 7.2.1 数据库建立 (22) 7.2.2表的建立和管理 (22) 8 详细微震情报表子模块详细设计说明 (22) 8.1 数据结构 (23) 8.2 处理流程详细说明 (23) 8.3 编码设计 (24)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实验数据处理的几种方法 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到的许多数据需要处理后才能表示测量的最终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整理、计算、分析、拟合等,从中获得实验结果和寻找物理量变化规律或经验公式的过程就是数据处理。它是实验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验课的基本训练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列表法、作图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 1.4.1 列表法 列表法就是将一组实验数据和计算的中间数据依据一定的形式和顺序列成表格。列表法可以简单明确地表示出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分析和发现资料的规律性,也有助于检查和发现实验中的问题,这就是列表法的优点。设计记录表格时要做到:(1)表格设计要合理,以利于记录、检查、运算和分析。 (2)表格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其符号、单位及量值的数量级均要表示清楚。但不要把单位写在数字后。 (3)表中数据要正确反映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和不确定度。列入表中的除原始数据外,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也可以列入表中。 (4)表格要加上必要的说明。实验室所给的数据或查得的单项数据应列在表格的上部,说明写在表格的下部。 1.4.2 作图法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用图线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物理量之间的联系。作图法既有简明、形象、直观、便于比较研究实验结果等优点,它是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 作图法的基本规则是: (1)根据函数关系选择适当的坐标纸(如直角坐标纸,单对数坐标纸,双对数坐标纸,极坐标纸等)和比例,画出坐标轴,标明物理量符号、单位和刻度值,并写明测试条件。 (2)坐标的原点不一定是变量的零点,可根据测试范围加以选择。,坐标分格最好使最低数字的一个单位可靠数与坐标最小分度相当。纵横坐标比例要恰当,以使图线居中。 (3)描点和连线。根据测量数据,用直尺和笔尖使其函数对应的实验点准确地落在相应的位置。一张图纸上画上几条实验曲线时,每条图线应用不同的标记如“+”、“×”、“·”、“Δ”等符号标出,以免混淆。连线时,要顾及到数据点,使曲线呈光滑曲线(含直线),并使数据点均匀分布在曲线(直线)的两侧,且尽量贴近曲线。个别偏离过大的点要重新审核,属过失误差的应剔去。 (4)标明图名,即做好实验图线后,应在图纸下方或空白的明显位置处,写上图的名称、作者和作图日期,有时还要附上简单的说明,如实验条件等,使读者一目了然。作图时,一般将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前面,横轴代表的物理量写在后面,中间用“~”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试验检测工程师考试(公共基础)-试卷1-1 (总分:19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40,分数:80.00) 1.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名称、符号由( )公布。 (分数:2.00)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C.中国计量测试学会 D.国务院√ 解析: 2.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报告的检验检测机构,其建立的质量体系应符合( )的要求。 (分数:2.00) A.《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B.《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 D.ISO9001质量体系 解析: 3.对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实行( )。 (分数:2.00) A.不定期检定 B.每年12月定期检定 C.定期定点检定√ D.单位自检 解析: 4.施工人员对( ),应当在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 (分数:2.00) A.需要检测的所有材料、试块、试件 B.功能性有要求的材料 C.钢筋、水泥、混凝土试块 D.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 解析: 5.试验检测机构未按规定期限申请换证核查的,其等级证书( )。 (分数:2.00) A.到期失效√ B.被注销 C.被降低等级 D.可延期6个月 解析: 6.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须( ),全面负责工地试验室的管理和试验检测活动。 (分数:2.00) A.为母体试验室负责人之一 B.持有试验检测员证书 C.持有助理试验检测师证书 D.持有试验检测师证书√ 解析:

7.工地试验室信用评价结果小于等于70分的,其授权负责人( )不能担任工地试验室授权负责人。 (分数:2.00) A.2年内√ B.1年内 C.3年内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解析: 8.试验检测机构申请增项,增项数量应不超过本等级资质检测项目数量的( )。 (分数:2.00) A.50%√ B.20% C.30% D.40% 解析: 9.公路水运工地试验室检测参数范围( )。 (分数:2.00) A.根据工程需要设: B.不能超出母体范围√ C.不能超出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D.能超出丙级试验室检测范围 解析: 10.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细则》的有关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现场核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按有关规定记入试验检测机构当年信用评价√ B.试验检测机构换证复核可以提前1年提出申请 C.申请换证复核的机构应提交《质量管理手册》等文件 D.现场水平测试必须覆盖所有的试验检测参数 解析: 11.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 )。 (分数:2.00) A.顺畅 B.系统性 C.实用 D.有效性√ 解析: 12.检验检测机构内部审核通常每年一次,由质量主管负责策划内审并制定审核方案,审核应涉及( )。(分数:2.00) A.重要检测活动 B.重要管理运行活动 C.关键要素 D.所有要素√ 解析: 13.样品应进行( ),确保在流转过程中不发生混淆且具有可追溯性。 (分数:2.00) A.唯一性标识√ B.标识 C.清理 D.拍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