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摘要]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是现代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而台州学院的学生议事会制度为我们探索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理论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案例。学生议事会是高校民主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创新机制,在畅通学生诉求渠道,推进学校民主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民主管理学生议事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演进,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日渐成为高等教育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

在实践中,许多高校积极探索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有效机制。其中浙江台州学院首创的学生议事会制度,在各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校的学生议事会制度从2003年11月开始实行,在近五年的实践中,这一制度在激发学生民主参与意识,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新机制。本文试图深入剖析学生议事会制度,以期为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做些力所能及的理论探索。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背景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

有关数据表明,2002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1600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tin Trow)的理论,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这意味着高等教育的目标已从满足少数精英的需求转向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人需求。在大众化阶段,学生在年龄结构、社会、文化、家庭背景以及个人发展目标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导致学生利益群体多元化、需求多元化。阿斯廷(Astin)的参与理论认为,学生只有参与学校环境才能学得更好。②因此,学校不仅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更要体现以人为本的观念,满足学生对学习与发展的多元需求。

(二)市场经济体制促使高等教育市场化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精)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新安小学蒋寿桐 杨叔子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先进的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则不打自垮”。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抽出文化这根神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所学校都将成为“植物人”。 文化不只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要认识一所学校,要认识他的文化,要研究一所学校,也要研究他的文化。学校文化就是学校特色,就是学校个性,就是学校品牌,就是让你记住哪个学校的东西。 下面我就从学校文化建设这个角度谈几点个人的理解,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一、学校历史和传统是学校文化的生长点,要很好的传承和创新。 不研究校史的校长不是一位称职的校长。校长要了解校史、阅读校史、研究校史、走进校史、宣传校史。 淮安市新安小学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办的一所实验性学校,也是著名的少儿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的母校。 1929年6月6日,陶行知先生在淮安河下的莲花街创办了新安小学,并亲自担任校长;1930年春,陶行知委派他的学生汪达之来到新安小学接替他任校长;同时委派晓庄师范的学生孙铭勋同志创办了新安幼稚园。 新安小学从创办之日起,就坚持实践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思想,坚持“教学做合一”,强调手脑并用,注重实践,大力倡导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当年新安小学老师没有薪水,经费非常困难,他们宁愿把自己唯一的大衣拿到当铺去当,坚持艰苦办学。陶行知先生曾经题写“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对联,高度赞扬新安小学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1935年,新安小学的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新安旅行团”,修学旅行全国,宣传抗日救亡。他们历时十七年,行程五万余里,足迹遍及全国二十二个省、市、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谱写了中国少儿革命史的壮丽篇章。

学校民主管理

学校民主管理 何元乡中心学校 2014年3月

学校民主管理 近年来,我校全面完善并推进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以“公开、民主”为原则,以“透明、透视”为要务,以“效率、效益”为目标,着力构建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一、坚持校务公开,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 教职工享有知情权,是保证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前提。我们坚持把推行校务公开,作为加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手段,健全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全方位、多层次推行校务公开,有效地保证了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受到老师们真诚的拥护和欢迎。 (一)公开的基本内容 (二)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 学校校务公开的形式有很多,包括舆论公开,文件公开等等,但我们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项: 1、“你看我看”,建好校务公开栏。学校在办公楼一楼辟出一块不锈钢玻璃橱窗,每月定期将工作中涉及到的“九大内容”及时以书面形式张贴于栏中,校内外人士都可前来了解学校的情况。与此相配套,学校在一楼门厅内还设立了检举、监督箱,如果有教职工觉得公布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或有其他问题,都可以书信的形式向党委报告,保证个人履行监督职责。 2、“你管我管”,开好“教代会”。学校每年都要召开一至两次教代会,由学校领导向教工代表汇报学校各项工作的实际状况,并听取教职工代表的意见。重大决策或改革举措出台前,学校都要事先通知教代会代表,让其征求民意写出提案,并参与决策的全过程(投票表决),使“民主”与“公开”落到实处。 3、“你听我听”,办好校情发布会。每学期开始和结束时,学校都要各

关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修改

关于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建设一所新学校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新学校建设发展,既要脚踏实地工作,更要仰望星空追寻教育梦想。总结二十余年来教学、管理经验和教训,回想近期的工作学习,引发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特色建设 所谓先进的办学理念一是要有前瞻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络,抓住教育的未来走向和社会发展提供的机遇,勇敢地构造本校发展的蓝图,做到超前规划,超前发展。二是要有创新性。要创新,必须敢于突破和超越环境,突破和超越自己。三是务实性。既要高瞻远瞩,又要脚踏实地。办学理念要立足学校,符合学校发展实际,是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科学指向。四是独特性。特色和理念应是一脉相承的。现代学校办学,必须首先突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理念明确,能具体化被教师认同,并最后变成自己的行动目标,学校就一定会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校特色不在大而全,而在少而精。无论在办学、管理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还是课外活动上,只要能在其中一点上有独到之处,就可以形成学校特色。如果追求的太多、太全面,那么就难以形成某一方面的优或某一方面的“特”。 具体做法也稍作了一些思考,一个学年可以主要完善和发展一个主题内容,采取“主题发展,整体推进”的策略。如建校第一年可以确立为“教师发展年”,针对教师发展,开展一系列教

师发展工作,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教学实录比赛、专家报告会、班主任论坛等,使教师业务素养逐步提升。往后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逐年确立“高效课堂年”、“精品课堂年”、“精细化管理年”、“精品课程年”等。把学校逐步办成具有一定办学特色和影响力的名校。 二、三级课程体系建构理想课程建设 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构成三级课程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里有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教学常规,开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学生喜欢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是新学校的重要工作。 1、我们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高效的、愉悦的课堂。高效、愉悦的课堂要关注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不仅纵向了解教学知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还要横向了解研究比较各种教材版本,每种教材版本都有自己的优点,提炼最优化的教学方案。(茌平实验小学、潍坊广文中学就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达成。高效、愉悦的课堂还要关注学生自主、互助、师生互动、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通过主动地学习,激发兴趣,体验成功的愉悦。 2、开发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融合学校、社区、家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64031

自主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在学校的总体领导下,在政团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配合学校中心工作为目的,积极开展各项自主管理活动。 二、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进行管理和自我管理,教育和自我教育,服务和 自我服务; 2、参与学校管理:作为群众性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可以充分发挥与 全体学生密切联系的优势,参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学生会可以在 班级学生管理、住宿生管理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 3、上下沟通、传递信息:学生会是学校与全体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学 生会要将学校的精神在学生中宣传并加贯彻执行,同时,学生会作为学 生的代言人,有责任通过正当的渠道及时向学校反映学生中有代表性的 意见、建议和要求。 三、工作措施: 1、在学生会干部组织下进行严谨细致的纪律检查工作。 (1)、检查各年级中自习纪律;对各种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的批评和教育;(2)、对各班的出勤、晚自习情况,同时检查学生的文明卫生行为。 (3)、维持食堂的用餐秩序。 2、组织进行一丝不苟的劳动卫生检查工作。 (1)、制定详实的卫生检查要求,每天都对各班级教室卫生和宿舍内务进行检查。 (2)、每两组织进行一次劳动卫生大检查,对各班级教室、宿舍进行全面检查并给予评分。

以上每一项检查工作每天都有详细的记录,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评比分数,及时地给予公布,以利于各班更好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底,对所有检查进行量化分评比,评出当月的“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颁发流动红旗。通过卫生检查工作和评优工作,增强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和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为我校创建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园风气做出贡献。 3、成立学生校卫队,协助保卫科进行校内的安全管理和治安工作,每周两次的校外巡逻,从而有效杜绝打架、盗窃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 4、积极发挥学校与同学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及时向学校反映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反馈同学们中存在的问题,使学校领导能够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思想动态;同时也及时地向学生传达落实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 5、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举行各类文艺活动,如“庆 五.四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校园文明建设。 6、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培养同学们顽强拼搏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紫阳中学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紫阳中学副校长袁华刚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及帮助下,自己处理日常生活、活动与学习方面事物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体位置,以学生为中心,能力为本位,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修心、主动求知、

学校民主管理

万祥街小学 民主管理制度 一、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监督制度 1、建立健全学校教代会制度,定期召开教工大会,使全体教职工都能参与学校管理,保障教职工的民主权利。 2、教职工代表大会制是在党支部和校长室领导下,教职工实行民主权利,参加民主管理的一种正常渠道和法定的基本形式,对学校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审议,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作出决定,监督评议干部。 3、校长每学期要向教代会报告学校工作,听取教代会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监督,支持教代会开展的工作 4、支部成员加强对教代会的领导,保证教代会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5、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形式,是教职工发扬民主、确立主人翁地位、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党群干群之间的团结的重要措施,是学校科学管理体制中职责权相统一的责任制。 6、健全民主管理档案,每学期向全体教职工通报一次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二、家校合作制度 1.家校合作领导小组机构 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团队负责人、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 2.家校合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 (1)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研讨。 (2)联系校外组织,推展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 (3)联系校内各部门、各组室,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4)协助“家长教师会”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感情。

(5)协助家长安排参与学校的活动。 (6)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3.家校合作委员会制度 (1)家长可以随时到校,向教师、学校领导提出建议。 (2)组织家长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家长定期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及时通报突发事件。 (3)每位家长都要参加子女所在班级的家长会,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和该班的管理情况,并按要求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4)家长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5)家长要支持班级、学校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6)家长要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帮助学校、班级解决困难。 4.家长教师会制度 (1)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2)加强家长教育,促进家长与子女的沟通。 (3)推动家长彼此之间的交流,建立家长互助支援系统。 (4)支援学校共同发展教育。 三、教育质量监察制度 1.教导处分责人职责 (1)负责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标准、质量管理规定及程序化文件,报校长批准后执行。 (2)负责对教育教学过程实施监控,执行质量管理的日常检查工作。 (3)负责对教育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提供反馈意见,帮助教师及时改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负责接受来自学生、家长、社会的教育教学真实情况的反映,汇总后报质量管理处和校务会议。 (5)负责每学期确定质量监控对象,并将监察结果报校务会议。 (6)负责了解、掌握学生质量并负责对期中、期末考试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并写出分析评估报告报校务会议。 (7)负责对学校科研与课程开发工作与教育质量管理处工作整合质量进行过程监察,结果报校务会议。 (8)完成校长交办的学校其它任务。

学校有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学校有效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领导情境理论认为,有效的领导是领导者的个性特征、领导者的行为和情境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只从某一方面来对有效领导进行解释。所有的影响因素都必须做到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考虑。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他的工作绩效直接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育人绩效,是整个学校工作的领头人,校长的有效领导毫无疑问会提高学校的工作质量,避免学校工作走弯路。有效的校长领导往往使学校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相反则不然。 如何实现校长的有效管理呢?概括起来说,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战略管理、模式管理、执行力管理、文化管理等手段,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地激发全体教职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断地协调内部结构,增强凝聚力和驱动力的过程。 一、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与有效管理 “负责某项工作并使其顺利进行。”这是新华字典对“管理”的理解,一种普适性的诠释。那么,管理究竟是什么?要如何理解学校管理?管理,一个无处不在的职业,它是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是通过一群人通过预测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有效手段来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存在有优秀与拙劣,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之分,这便是管理的质量。 1、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民主进步,学校管理适应性地走向了变革。学校管理变革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定义:(1)从表层走向内核,追求人本;(2)从依附走向自主,归因校本;(3)从管理走向经营,关注成本;(4)从职务走向职业,追求能本。“人本、校本、成本、能本”,成为了学校管理者关注的主题。由此,东辰学校提出的“东辰新教育”,是针对以分数和考试为本的应试教育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是一种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为目的人本素质教育。其本真意义是批判旧教育“以教为中心”,高扬新教育“以学为中心”。①理论原点是人本素质教育,即“生命、生态、生活、生涯”教育;②基于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基于中国学生普遍存在的素质弱点,基于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流失和西方文化价值观对青少年的巨大冲击,东辰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培养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现代人” 的育人目标。其核心办学理念是“崇尚科学、弘扬人文、发展个性、创造卓越”;③育人模式是“三个面向”,侧重于课程、德育、教学、学习模式的转型与创新,创建民族性与世界性兼备的、具有发展力和竞争力的现代教育模式;④办学追求是,办有灵魂的教育,办负责任的教育,办有公信力的教育,办有发展力的教育。其内涵是,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核心主体是人,离开了人就不成其为教育。因此,教育应以人的发展和完善作为最高价值和终极目标,而生命、生态、生活、生涯则是实现人的发展与完善的四个基本因素。 2、学校有效管理及办学个性。要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首先必须理清“学校有效管理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学校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其关键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点:(1)保证学校的发展方向和 定位的正确性,并使其具有竞争优势的策略;(2)保证过程和手段的有效性,使其具有先进的教育生产力;(3)保证目标的达成与结果的有效,使其具有执行力的管理;(4)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使其具有恒久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学校文化。学校的有效管理,其实质上是一个学校办学个性的外在表现。 东辰学校的办学设计,是注重个性办学和特色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办学个性的追求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创办”:一是创办有灵魂的教育一一办学要有思想,办学要有思路,办学要有精神一一学校是一个培育人的灵魂的地方,唯有灵魂的教育才能培育出真正的人,东辰学校有一种用生命激情办学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二是创办负责任的教育。教育是一项负责任的良心事业,教育就是责任,办教育就得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负责任。三是创办有公信力的教育。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社会公信力是教育的生命,特别是民办教育,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吸引消费者。学校从质量、特色、服务、形象四个方面塑造学校的公信形象,从而赢得家长和社会 量、 的信任,求得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四是创办有发展力的教育。学校的使命是发展,学校应成具有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价值追求的发展主体,并实现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学校有效管理的四大支柱与实践细节

关于学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与思考

关于学校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张家集镇中心学校教代会 校园文化应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随着时代的要求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学校应致力于把一些具有强烈现代文化的教育意识,透过多形式、多渠道沁入全体师生的心田,并逐步把它深深根植于我们的整个办学过程中。力争让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事一景都染上浓烈的文化色彩,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意蕴;让学校的人、事、物以及信息、环境,都无时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娓娓动听的说教;让它们散发出的文化气息,都无处不在对全体师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浸润、熏陶;让学校的每事、每章、每制都成为和煦的阳光、知时的春雨,时刻洒照在每个师生身上,促进他们健康发展、茁壮成长。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香化,都是物质文化内涵的具体表象。我们应把它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二、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构建和谐进取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要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可利用制作学校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设臵学校

如何促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

如何促进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 “学校的民主管理,就是集中群众智慧来管理学校;就是在学校内部坚持民主,保障教职员工有参与管理学校的权利,有监督学校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就是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教职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就教师方面而言,学校民主管理的本质就是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教师民主参与决策,是以发挥教师主人翁地位为基础,以权责利统一为前提,与校长负责、党组织监督保证相联系的,教师参加并以自己的主体意识影响学校的目标和决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的一种学校管理制度。 它本质上是广大的教师与学校党政领导真诚沟通、相互合作和分权的过程。因此,教师民主参与管理所隐含的基本逻辑是:教师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意识的凸显,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人翁。即在政治上体现广大教师当家作主的地位;在职能上发挥教师参政议政,对学校工作实现民主监督与民主决策的作用。 一、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是保障 (1)要切实抓好教师民主参与管理制度建设,包括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制度、选举制度、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制度、提案处理制度、定期与学校各级领导协商对话制度、对校领导及各级干部的评议制度以及涉及到教职工重大利益的重大问题交由教代会讨论制度等。 (2)学校要制定《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施细则》、《民主管理条例》、《办事公开制度》、《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教职工代表咨询制度》、《评议学校领导制度》、《民主监督检查制度》等制度,作为校领导与教职工

双方的自我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网络,拓宽民主管理渠道。 二、教师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操作机制要健全 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规定:“要建立和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民办学校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 (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 听取校长的工作报告,讨论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讨论通过岗位责任制方案、教职工奖惩办法,以及其它与教职工有关的基本规章制度,由校长颁布施行。 讨论决定教职工的福利费管理使用的原则和办法,以及其它有关教职工的集体福利事项。 监督各级领导干部,可以进行表扬、批评、推荐,必要时可建议上级机关予以嘉奖、晋升,或予以处分、免职。 (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工作机构 学校工会是教代会的常设工作机构,是维护教师和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和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组织,决不是只搞搞福利、文体活动,应该把参与民主管理、参政议政、维护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重要职能。 学校召开的教职工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类型的座谈会; 设立校长信箱、网络论坛、校长接待日,实行领导走访;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途径 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校管理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培养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现代学校管理是建立在民主基础之上、通过制度创新健全学校民主制度。丰富发展学校管理的民主形式、扩大民主参与、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参与。 一、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历程 1、国外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在国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 学生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忽视状态。有特例情况我们也不与讨论(中世纪的波伦那大学意大利)。二战后各国迫切需要恢复和发展经济, 科学技术则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倍受重视, 高等教育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代, 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其在办学方式、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学生来源等方面更加多样化, 高等学校的管理因而也出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方面,各个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采取了不同的做法。例如, 美国的高校管理主要强调学生服务, 把消费者的需要作为最优之事, 甚至把消费者的要求和期望看作是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同时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目标规划,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服务, 学校各级管理者的任务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美国的一些高校中还设立了学生院长的职位, 用来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的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的负责精神和独立能力, 指导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和按照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而法国则在1997~1999 年颁布的大学教育改革法中明文规定: 改善学生生活基金, 由学生自己进行管理, 改善crou s(法国各地区大学和学校事务中心), 增加大学生在crou s的职位和职能, 在学校的管理委员会中增设一名大学生担任副校长。建立学生评价教师的制度。而在日本的鹿儿岛大学, 每年举行毕业生恳谈大会, 学生可以无所顾忌地对学校的不足提出批评, 学校当局也认真听取, 并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来制定学校改革的计划。在英国的剑桥大学, 校印不论盖在任何合同或协议书上, 都是代表校长、教师和学员盖的。在这个组合之中, 三者“彼此并没有高下之分”, 是相互平等的。从国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演变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2、国内的大学生参与管理的历程 中国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大学的雏形,而后从汉朝的太学一直到清朝的国子监这一阶段的封建高等教育活动中, 大学的学校管理权限也都集中在统治者手中或代表统治者利益的官吏手中。由他们负责指定教材、安排课业、考试、升级、进行学籍处理活动等, 学生在学校管理过程中依然处于无权地位。真正具有近代意义的大学则是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我国第一所明确以大学为称号的近代高等学校。实际上也是汉唐以来太学、国子学的直接继承者。在人员管理上仍采取上级委任、等级隶属、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模式, 学生还是没有权利参与学校的管理过程。民国以后,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一些教育改革措施的实施, 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的传入, 大学在学校设置、管理、课程安排方面都抛弃了封建教育的传统, 采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方法, 使得以后的高校管理活动中渗入了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因素, 为“五四”以后的学生参与(即学生自治) 奠定了基础。从而也逐渐唤醒了学生心中沉睡已久的参与意识。中国各校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开始于民国八年,即“五四”运动那年。那时侯还没有参与这个名词,学生的参与活动就叫学生自治。按陶行知的说法:“学生自治就是学生团结起来, 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段。”从学校方面讲, 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 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有关学生自治的施行, 较有成绩者当推复旦大学校长马相伯, 在中国大学的管理史上以学生自治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在他主

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社区、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制度 第一条家校合作制度 1.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由校长、政教主任、团队老师、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家长义工代表、学生代表等。家校合作委员会的成员相互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2.家校合作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协助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研讨。 (2)联系校外组织,推展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 (3)联系校内各部门、各组室,强化家校合作的意识。 (4)协助“家长教师会”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感情。 (5)协助家长“督察会”安排参与学校的活动。 (6)依靠“督察会”、“家长教师会”有效整合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 3.家校合作委员会制度 (1)家长可以随时到校,向教师、学校领导提出建议。 (2)家长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能力、质量进行询问、调研和评价。同时,家长定期向家长“督察会”汇报孩子的思想动态,孩子在社会、家庭的表现,及时通报突发事件。 (3)每位家长都要参加子女所在班级的家长会,了解子女的成长情况和该班的管理情况,并按要求的形式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评价。 (4)家长有权对任课教师进行评价。 (5)家长有责任支持班级、学校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 (6)家长有责任积极参与班级、学校的管理,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热情帮助学校、班级解决困难。 (7)有义务协助学校出版《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家校联系小报。 (8)有义务积极参与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 第二条家长督察制度 通过家长督察会,落实家长参与学校工作的管理中,并对学校的发展进行不定期地进行监察,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1)家长督察会的成员由学生家长推荐产生;在各班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再产生代表组成校家长督察委员会。 (2)家长督察会应遵循教育方针,有权了解学校办学方向,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方面的教改要求,并积极献计献策,并在各方面努力提供最大的帮助。(3)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协调学校与家长、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学校和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良好地开展。 (4)家长督察委员会有权经常深入学生和家长中了解“减负增效”情况,征求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领导、部门或教师,以利于沟通情况,解决矛盾,促进工作。 (5)学校监察处将经常听取家长督察委员会对学校办学、班级管理、学生教育等问题的建议和意见,对正确合理建议和意见及时采纳,纠正不足。 (6)家长督察委员会不得以个人或集体名义举办任何名目的校内外补课班,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 第五条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 校外对学校的教育监察主要通过社区以及青保办和综治办落实学校的安全与校外的教育教学监察。 1、社区青保办和综治办有责任指导学校青少年保护的工作以及对学校周边环境中出现的隐患问题,协助学校做好整治工作。 2、社区有权对学校办学中出现的家长反映比较大的问题进行调研,并协助提出整改方案和随访工作。 3、学校对来自社区的监察要做好接待工作,并经常性地进行工作汇报,以促进学校更深层次地发展。 4、学校与康城社区居委共建学习型社区,并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重大决策,可以请社区领导、学生家长代表听证,增强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密切家校社区合作伙伴关心。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探索 青岛市南希望小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实行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而是成为了一项合作的事业,只有协同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要素,建立适应教育发展要求的家校合作模式,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快乐成才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设立家委会就是推进驾校合作教育的重要举措。 《国际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纲要》还要求:“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监护人,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有权了解、监督学校的教学挥动,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建设家委会,有利于推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的进步;有利于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协同机制,形成家庭、学校教育的合力,从而对学生进行更合理的教育。 一年多来,我校家委会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在家委会全体委员和广大家长的积极参与下,不断深化家委会工作,在建立和完善家委会组织网络、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各种有益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重视家委会的组织建设工作。 家委会是连接学校、家庭的纽带,为充分发挥其“上通下达”的

特殊作用,我们学校首先成立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德志校长任组长,组员有学校的中层领导和教工代表、家委会的三位成员。然后我们又组建了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家委会组织网络,班主任主持进行班级家委会委员的评选,通过家长自愿申报、民主推荐,先是班级推选出5名有能力、有精力、工作热情、富有公心的家长组建成班级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加强家长与老师的沟通和联系,积极参与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再从班级家委会委员中推选出两名组建年级家委会,然后从各年级推选一名代表组成学校家委会。主要工作职责是级部和学校的管理工作。三级家委会分别在学校、教导主任、班主任和家委会办公室的协调下开展工作。学校家委会定期召开例会,听取学校领导关于学校工作情况的汇报,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建议,研究家长委员会工作并制定计划。家委会成员能够经常来学校反映家长的意见,及时与学校沟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二、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一)实行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制度 驻校值班是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有效途径。家委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周一邀请三位家长代表驻校值班,对老师的考勤、办公、上课情况,对学生的上操、课堂和校园秩序情况,对校园、教室、餐厅的卫生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到学校,并提出适当的整改意见和建议,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百花齐放、如火如荼,但是效果却不理想。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观察了解发现,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脱离办学理念,停留于口号;缺乏对学校历史文化价值的追寻和发掘;板块之间拼凑组合,缺少系统性;缺失系统的流动为载体;忽视师生的主体性,等等。针对现实,建构校园文化要在办学理念观照下,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价值,融入新时代元素,提炼出有系统性、有恰当的物质环境和流动载体的文化主题和主线,切实让师生成为校园文化的缔造者和受益者。 关键词办学理念历史文化流动载体系统性主体性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学校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 当前,校园文化备受重视,已然成为各类学校管理的重点。但是放眼各地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咱们发现,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看起来“美观”,但缺陷诸多。一是重视外表的多,挖掘内涵的少;二是大同小异的多,有自己的特点与亮点的少。比如,有的看起来“高大上”,但不切实际;有的零散缺乏体系,有拼凑之嫌,有的热衷于宣传,无实质性内容;有的空喊口号,五具体落实措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校园文化到底该怎样建设才能真正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笔者认为应该要深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深入理解校园文化的本质,探索出实施校园文化的有效路径。 一、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甚么

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的“魂”,是学校全部文化的积淀,它体现了学校的一切,也展示了学校的一切。***总书记在2018年教师节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甚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具体而言,就是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甚么样的人,或说但愿学生在学校的六年中学到甚么,但愿学生在人格品质上受到怎样的熏陶,或养成哪些好的行为习惯,具备怎样的能力或素养,等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抉择了咱们的教育必需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而,学校工作的一切目的都应该指向学生地健康成长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办学理念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为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流动指明方向。以东周小学为例,学校从2004年开始实施生命教育,从一开始,学校就把“尊重生命,享受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10多年来,学校围绕“生命教育”这一命题,积极营造生命校园,探索构建生命课堂,逐步形成了“尊重•激励”的校园文化。因而,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育人载体,其价值指向应该与学校的办学理念一致,校园文化必需在办学理念框架下去思考建构,脱离了办学理念的校园文化浮在表面,是无源之水。只有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时,办学理念才可能落地,校园文化的功用才容易实现。 二、校园文化的根在哪里 文化是一种长期的积淀,校园文化也不例外。校园文化不可能无中生有。无论历史的长短,每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都会形成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因而通过对学校历史的细致梳理,能更好地把握学校文化发展的个性特征,深入发掘学校精神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尊重本校的历史沿革,建设校园文化应该回顾走过的路,回到学校从前,追根溯源,去了解这所学校过往的风云岁月和人事变迁。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探析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在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数就有1600万,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的高等教育已开始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演进和发展,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中数量最大的群体要参与到高校管理中来也逐渐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必然趋势。 一、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概念界定 大学生是指大学的学生,在本文中主要界定为公办或民办大学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和大学专科生。高校管理主要是指高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活动的过程。其中可以分为教学、科研、纪律、生活、实践、奖惩、收费、招生、就业、社团等多个方面。高校管理在这里是指对高校部事务的管理。而所谓的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就是在高校的管理中,充分发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关心、参加学校某些方面的管理工作,以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并培养学生们良好的思想、交往和组织才能。它既包括学生思想上的自我教育、学习上的自我互助,体育上的自觉锻炼、生活上的自动治理,也包括他们对高校教育、教学、后勤等方面工作的参谋建议、配合执行、监督评价等活动。还要强调一点,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二、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其实,在西方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历史由来已久,且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在美国,这种情况更为明显,其大学生很早就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学校管理。而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管理现状来看,大学生参与管理虽然在很多大学已经得到重视,但总体来说势头不是很大,力量还比较薄弱。当今社会是一个强调法治、、参与的社会,高等学校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组织形式,理应顺应这一趋势。 1.大学生参与管理是提高高校管理效能的需要 首先, 高校的管理目标与大学生自身的努力目标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提高高校管理的效能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更多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中级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固然凝聚着高校领导精心管理和教师培育的心血, 但也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努力。为了实现高校管理的根木目标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管理。其次, 高校管理是具有多层次、多序列、多因素的集体性系统工程,工作千头万绪, 涉及面广, 仅靠少数领导是很难面面俱到, 尽善尽美的。“众人拾柴火焰高” ,只有充分发动全体学生, 实行全员管理, 才能争取高校管理的高效绩。第三, 高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大学生,它不同于中、初等学校对中小学生均管理, 它不仅需要有更大的创造性, 而且要特别尊重学生的意见并注意发挥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能动作用。高校领导只有使全体学生与学校管理自觉“挂上钩” ,并将其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 才能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2.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是满足其自身强烈的“参与”要求的需要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 比起中学时代, 他们的独立意识显著增强, 不唯上不唯书, 不愿“被人牵着鼻子走” , 而渴求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争取表现和实现自我的机会.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 他们的思想越来越活跃, 越来越不甘寂寞, 而希望跟别人交往, 跟校领导和教师进行思想情感交流, 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友好融洽的关系。高校领导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 一味管束, 不仅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产生挫折感, 忧伤感等心理障碍, 而且往往会引起其逆反心理或对抗情绪, 成为学校管理的“反作用力。 三、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形式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217218061.html, 学生参与,民主管理,实现校生互动 作者:李江 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要]一些学校吸收学生代表参与学校的管理,还提供各种途径和形式,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监督学校的教学过程与管理过程。但大部分大学生仍然不理解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学校管理,而作为地方高校特殊群体的国防生,在地方依托培养和军事化管理的体制下,如何实现自我管理、参与学校管理,是学校、教师、学生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国防生参与管理 作者介绍:李江(1980—),男,助教,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空军后备军官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兼学员大队副大队长。 学生是学校重要组成要素中的一员,任何一个学校都离不开学生参与管理,如果没有学生参与管理就不是规范的、科学的、民主的管理。因为,学生在学校管理中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被管理的客体,又是参与管理的主体。只有重视这一管理主体作用的发挥,学校中的科学管理、民主管理才能得以实施。从广大青年自尊、自爱、自强、从众的心理特征来看,让他们通过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践,使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受到重视,能力得到了发挥,心理得到满足,而且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他们独立人格的完善,民主意识的培养。适应青少年自身成长的需求,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鼓励学生参与管理是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素质,养成现代民主法制观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四节社会活动第五十条规定,“鼓励学生对学校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支持学生参加学校民主管理。”在我国,关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学校领导者在加强国家、地区的社会参与的同时,应当着力解决好学校内部的学生参与管理问题。 一、牢固树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意识,打好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思想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给教育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社会需求多元、价值多元和利益多元的格局,也给学校的改革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同时给学校的决策增加了更大的难度。因此,广泛的学生参与管理就成为优化教育决策的必要条件。参与意识是参与的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doc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 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校,形成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自主管理体系,从传统管理模式转向现代管理模式,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发展同步。多年来,辽宁省大连综合高级中学在国有民办的框架下,以“去中心化”的管理理念与模式,对学校实施全面、科学的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人、财、物以及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去中心化”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模式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但在我国的一些行业管理模式中,仍然保持着计划体制的“残影”,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组织机构的转型”。传统的计划体制管理模式是一种“中心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学校的管理中就是由设立的诸多部门组成“金字塔”型梯队,每一层面上又有若干正、副人员。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上层负责,可是由于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等,致使每个人又不能真正地负起责任来。当世界经济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一种新型管理理念随之产生,“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着各行业的组织机构,同时也在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现代学校建设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转变传统的学校管理观念,充分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使学校真正成为独立的办学主体,从而实现依法自主办学和自我监督。在制度建设上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尊重和保护师生的合法权益,依法落实师生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但传统的学校管理很难实现“让师生成为学校的主人”这一目标。层层的

管理机构、一级对一级的负责制、僵化的分配体系,不仅不能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无法激发他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动力和创造力,使学校无法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去中心化”这一概念,是在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71年与法国哲学家福柯的电视辩论中出现的。乔姆斯基认为:“通常一个‘中心化’的权力体系会为其中最有权力的因素进行高效的服务。一个‘去中心化’的权力体系和自由结社体制,肯定会碰到不公平这一具体问题……我们希望于这些人之本能的进步,这比寄希望于来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所取得的进步更安全些。”根据这一理论,海尔集团、万科集团等企业,在很早以前就开始实行了“去中心化”的管理模式改革,而像阿里巴巴这些电商企业,从企业成立之时就在实行这种管理模式。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在建设现代学校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依法治校、制度体系、民主决策等“关键词”,经过不断实践,逐渐奠定了现代学校的基础,建立了由《依法治校》《管理制度》《工作细则》和《办事程序》四个部分组成的学校制度体系。从2010年开始,学校就以“去中心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开始探索以工作项目责任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模式改革,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二、“去中心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市综合高级中学从2010年开始,就撤销了学校的各部门,取消了各种岗位和职务,开始实行以工作项目细则为核心的工作项目责任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根据学校的发展与管理的需要,将学校的全部工作细化为6大部分133项,其中6大部分为教学管理、校务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项目;二是给每项工作制订工作细则,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工作时间和工作标准;三是按照项目工作的劳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