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实验

TCPIP协议分析与应用实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IP地址转换协议:ARP 实验(实习)日期 2018.05.15 指导教师王玉祥

专业网工年级 2015 班次 1 班姓名张佳棋学号 20152346034 得分【实验目的】

1、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掌握ARP协议的作用和格式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类型】

综合型

【实验要求】

1、理解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

2、掌握ARP协议的作用

3、掌握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实验原理】

1、ARP请求或应答的分组格式

硬件类型协议类型

硬件长度协议长度操作

发送方首部(八位组0-3)

发送方首部(八位组4-5) 发送方IP地址(八位组0-1)

发送方IP地址(八位组2-3) 目标首部(八位组0-1)

目标首部(八位组2-5)

目标IP地址(八位组0-3)

2、其他原理请参考教材:

第三章IP网络协议及技术

【实验步骤】

注意:在没有强调在‘监控机’一端操作时,以下操作均是在仿真机上进行的

练习一:仿真发送ARP请求报文

1、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2、编辑并发送ARP请求帧

(1) 打开协议仿真编辑器。

(2) 填写该帧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字段;

(a) 源MAC地址可以为本机的MAC地址,也可以仿真其他主机发送ARP请

求报文,此时填写的MAC地址为另一台主机的MAC地址,MAC地址可根据

主机名在地址本中获得;

(b) 目的MAC地址:这里要注意分析对于ARP请求来说,目的MAC地址应

该是什么?

(3) 填写“类型或长度”字段值为:0806(即:ARP协议类型值)或者选择细下拉

菜单中的“ARP”协议,此时:

(a) 协议树上将显示上层协议类型为“APR”,点击左端的“+”将该层协议展开,

会看到ARP协议的各个字段

(b) 单击协议树上的“ARP”协议或者点击单帧编辑器右下方的“下一步”,在

单帧编辑器中会出现ARP层各个字段及其默认值

(4) 填写ARP协议头信息:

(5) 点击工具栏或菜单栏中的“发送”,在弹出菜单上选择“发送”按钮,发送ARP

帧;

(6) 在监控机一端捕获该报文及ARP响应报文并分析。

3、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a命令,检查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

练习二:运行Ping命令(同一子网内两台机器间的ARP)

1、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2、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a命令,检查ARP高速缓存

3、从地址本中选择与本机属于同一子网的一主机的IP地址(X.X.X.X)作为Ping命令的参数,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

Ping X.X.X.X

在监控机一端捕获数据报文并分析:

(a) 其中是否有ARP请求及应答报文?

(b) 分析各ARP报文:

(c)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报文?

4、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a命令,检查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分析原因。

练习三:运行Ping命令(经网关连接的不同子网上的两台机器间的ARP)

1、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2、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a命令,检查ARP高速缓存

3、从地址本中选择与本机属于不同子网的一主机的IP地址(Y.Y.Y.Y),

然后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

Ping Y.Y.Y.Y

在监控机一端捕获数据报文并分析:

(a) 其中是否有ARP请求及应答报文?

(b) 分析各ARP报文:

源、目的以太网地址都是什么?

源、目的IP地址都是什么?

(c)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报文?

4、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arp –a命令,检查ARP高速缓存中的内容是否发生变化,分析原因。

5、比较练习二和练习三两实验中得到的ARP报文,有何不同?

分析产生二者区别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问题】

结合实验过程中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实验过程中捕获网络上的多个ARP请求帧,观察这些帧的以太网目的地址是否相同,分析其原因。

2、观察实验过程中捕获网络上的多个ARP应答帧,观察这些帧的以太网目的地址是否相同,分析其原因。

【实验结论】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与应用试题集6828(1)

解答: 1. 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说明。 2.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主机网络层或网络接口层使用了:物理地址(MAC地址)。 3.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传输层使用了:端口地址。 4.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网络层使用了:逻辑地址(IP地址)。 5. 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方式的不同,端口又可分为TCP协议端口和UDP协议端口两种。 6.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松散地绑 定于一些服务。 7.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FTP和HTTP服务需要使用:公认端口(Well Kno wn Ports)类型。 8.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 rts)容易被黑客和木马程序利用。 9.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10.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CCITT 主要是考虑通信标准的制定。 11.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ISO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 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13. 通信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oriented service)和无连接服 务(connectless service)。 14. 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 15. 通信协议包括: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无连接与确认服务;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四种类型。 16. IP协议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网络层协议。 17. 17. INTERNET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地址概念,应用层使用了域名(DNS)、电子邮件址、URL等地址。 18. 网络协议是由程序和进程来完成的。 19. B类IP地址中的一个私有网络地址,如果需要50个子网,网络掩码应该为(点十进制表示):255.255.252.0 。

网络协议分析软件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网络协议分析工具的使用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B 班级: 姓名: 学号: 教师: 信息工程学院测控系

一、实验目的 基于网络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原为Ethereal),通过多种网络应用的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不同网络协议数据包的分析方法,提高TCP/IP协议的分析能力和应用技能。 二、实验前的准备 ● 二人一组,分组实验; ● 熟悉Ping、Tracert等命令,学习FTP、HTTP、SMTP和POP3协议; ● 安装软件工具Wireshark,并了解其功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安装任一种端口扫描工具; ● 阅读本实验的阅读文献; 三、实验内容、要求和步骤 3.1 学习Wireshark工具的基本操作 学习捕获选项的设置和使用,如考虑源主机和目的主机,正确设置Capture Filter;捕获后设置Display Filter。 3.2 PING命令的网络包捕获分析 PING命令是基于ICMP协议而工作的,发送4个包,正常返回4个包。以主机210.31.40.41为例,主要实验步骤为: (1)设置“捕获过滤”:在Capture Filter中填写host 210.31.38.94; (2)开始抓包; (3)在DOS下执行PING命令; (4)停止抓包。 (5)设置“显示过滤”: IP.Addr=210.31.38.94 (6)选择某数据包,重点分析其协议部分,特别是协议首部内容,点开所有带+号的内容。(7)针对重要内容截屏,并解析协议字段中的内容,一并写入WORD文档中。

分析:从这个数据包的分析结果来看我们可以得知: 数据包的到达时间为2013年11月28日14:43:15 帧的序号为20411 帧的长度为74bytes(592bits),同时抓取的长度也是74bytes,说明没有丢失数据 目的MAC地址为00:25:11::4b:7a:6e 源MAC地址为00:25:11:4b:7d:6e 使用的协议为Ipv4 网络层的首部长度为20bytes 目的Ip地址为222.31.38.94 源Ip地址为222.31.38.93 数据没有分片说明数据大小没有超过最大传输单元MUT,其中用到了ICMP协议,数据包的生存周期为128 头部校验和为0x01正确 ICMP的校验和为0x01序列号为2304 数据有32bytes 3.3 TRACERT命令数据捕获 观察路由跳步过程。分别自行选择校内外2个目标主机。比如, (1)校内:tracert 210.31.32.8 (2)校外:tracert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实验五 应用层协议分析一

实验五应用层协议分析1 实验目的: 掌握http协议过程;了解FTP协议过程;了解SMTP协议过程;了解POP3协议过程; 。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内容及方法: 观察http协议过程;观察一个FTP协议过程;观察SMTP协议过程;观察POP3协议过程 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Ethereal软件。 实验步骤: 1.观察ht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Ethereal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从浏览器上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页面,具体操作为打开网页,浏览网页,关掉网页。 (3)停止Ethereal的报文截获。 捕获的数据包如下

(4)通过在上网过程中截获报文,分析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 1、分析HTTP协议报文:从众多HTTP报文中选择两条报文,一条是HTTP 请求报文(即get 报文),另一条是HTTP应答报文,将报文信息填入 表5-1. 表5-1HTTP报文 No. Source Destination Info. 457 192.168.231.55 202.193.160.38 GET /HTTP/1.1 479 202.193.160.38 192.168.231.55 HTTP/1.1 200 OK(text/html) 2、分析HTTP协议请求报文格式:分析1、中选择的HTTP请求报文(即 get 报文)中各字段的实际值并填写表5-2。 表5-2 HTTP 请求报文格式 字段名字段取值字段表达信息 方法字段GET 获取包含在请求中的 URI所标识的信息 URI / 版本字段HTTP/1.1 支持的http版本 首部字段Accept:*/*\r\n 客户端可识别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实验 应用层协议详情与配置实验报告材料格式

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开课实验室:2315 2010年12 月25日年级、专业、班计科083学号200810405325 姓名杨绍宏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应用层协议与配置指导教师缪祥华老师 教师评语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原理: A.了解□ B.基本了解□ C.不了解□ 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B.中等□ C.差□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A.达到□ B.基本达到□ C.未达到□ 实验报告是否规范: A.规范□ B.基本规范□ C.不规范□ 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A.详细□ B.一般□ C.没有□ 教师签名: 年月日 一、实验目的及内容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学会在windows系统上搭建域名服务器;理解正向反向域名解析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及基本技术路线图(方框原理图或程序流程图) 学会安装DNS服务器,学会配置DNS服务器属性,掌握nslookup命令的使用;要求详细记录配置步骤,并对所有的域名使用nslookup进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三、所用仪器、材料(设备名称、型号、规格等或使用软件) 参考环境为:PC 2台,可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DNS组件,也可以使用其他的DNS服务器版本; 四、实验方法、步骤(或:程序代码或操作过程) 1.安装DNS服务器; 2.添加DNS区域; 区域名为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xxx为学生的姓名拼音。 3.配置DNS属性;yy为学生学号的后两位 (1).客户可以通过 dns.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域名访问 192.168.yy.53,支持反向域名解析 (2).客户可以通过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域名访问 192.168.yy.80,支持反向域名解析 (3).客户可以通过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域名访问 192.168.yy.25,支持反向域名解析 (4).客户可以通过 mail2.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域名访问 192.168.yy.26 (5).客户可以通过 smtp.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域名访问 192.168.yy.25,是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的别名

(参考)应用层网络协议分析

HTTP网页访问的协议分析 在协议模型中,应用层是用户与计算机进行实际通信的地方,只有当马上就要访问网络时,才会实际上用到这一层。例如,我们可以从系统中卸载掉任何联网组件,如TCP/IP、网卡(NIC)等,仍可以使用IE来浏览本地的HTML文档。可如果我们试图浏览必须使用HTTP 的文档,或者用FTP下载一个文件,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此时,IE将尝试访问应用层来响应这一类请求。因此,应用层也可被看作是实际应用程序和下一层(OSI模型中为表示层,TCP/IP模型中为传输层)之间的接口,它通过某种方式把应用程序的有关信息送到协议栈的下面各层。 应用层协议则是实现用户和系统之间接口的工具,用户可通过这些协议方便地访问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HTTP则是其中一种。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Web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Internet上的Web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HTTP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HTTP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Web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HTTP是基于请求/响应方式的。它的运作方式很简单: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报文。其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因此,当网络中的任一台拥有可被访问的页面的计算机被其它计算机访问时,它便是服务器,而当它访问其它浏览非本地的HTTP文档时,它便是客户端。因此,我们可以在局域网中搭建简单的环境来观察分析访问HTTP的工作流程。 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如图1-1: 图1-1 根据图连接好以及配好相应IP后,测试网络互通。而后,在server上建立HTTP服务器。首先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中查看Internet信息服务(IIS)是否装上,若没有则安装,若安装好,则可以进入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在默认WEB站点下建立自己的站点及目录。而后,在client浏览器地址栏中键入http://31.0.0.1便可浏览位于server端默认站点目录下网页。 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Ethereal所抓的数据包如下: 1、数据链路层:

实验二 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

实验二利用分组嗅探器(ethereal)分析协议HTTP 一、实验目的 分析HTTP协议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 1、HTTP GET/response交互 首先通过下载一个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该文件非常短,并且不嵌入任何对象)。 (1)启动Web browser。 (2)启动Ethereal分组嗅探器。在窗口的显示过滤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3)一分钟以后,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4)在打开的Web browser窗口中输入一下地址(浏览器中将显示一个只有一行文字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1.html (5)停止分组俘获。 窗口如图1所示。根据俘获窗口内容,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6题。 图1分组俘获窗口 2、HTTP 条件GET/response交互 (1)启动浏览器,清空浏览器的缓存(在浏览器中,选择“工具”菜单中的“Internet 选项”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删除文件”)。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2.html,你的浏览 器中将显示一个具有五行的非常简单的HTML文件。 (4)在你的浏览器中重新输入相同的URL或单击浏览器中的“刷新”按钮。 (5)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7-10题。 3、获取长文件 (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3.html,浏览器将 显示一个相当大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1-13题。 4、嵌有对象的HTML文档 (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file4.html,浏览器将 显示一个具有两个图片的短HTTP文件 (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5-16题。 5、HTTP认证 (1)启动浏览器,将浏览器的缓存清空。 (2)启动Ethereal分组俘获器。开始Ethereal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以下URL: 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ethereal-labs/protected_pages/HTTP-ethereal-fil e5.html,浏览器将显示一个HTTP文件,输入所需要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名: eth-students,密码:networks)。 (4)停止Ethereal分组俘获,在显示过滤筛选说明处输入“http”,分组列表子窗口中将只显示所俘获到的HTTP报文。 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7-18题。 四、实验报告内容 在实验的基础上,回答以下问题: (1)你的浏览器运行的是HTTP1.0,还是HTTP1.1?你所访问的服务器所运行的HTTP版本号是多少?147.10250 192.168.01 239.255.255.250 ssdp NOTIFY HTTP/1.1 (2)你的浏览器向服务器指出它能接收何种语言版本的对象?英文 (3)你的计算机的IP地址是多少?服务器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的IP地址是多少? 192.168.0.136,当在web broswer中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时,在抓取得到: 15.556518 192.168.01 239.255.255.250 ssdp NOTIFY HTTP/1.1

应用层网络协议分析

网页访问的协议分析 在协议模型中,应用层是用户与计算机进行实际通信的地方,只有当马上就要访问网络时,才会实际上用到这一层。例如,我们可以从系统中卸载掉任何联网组件,如、网卡()等,仍可以使用来浏览本地的文档。可如果我们试图浏览必须使用的文档,或者用下载一个文件,事情就没那么容易了。此时,将尝试访问应用层来响应这一类请求。因此,应用层也可被看作是实际应用程序和下一层(模型中为表示层,模型中为传输层)之间的接口,它通过某种方式把应用程序的有关信息送到协议栈的下面各层。 应用层协议则是实现用户和系统之间接口的工具,用户可通过这些协议方便地访问网络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则是其中一种。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客户端浏览器或其他程序与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在上的服务器上存放的都是超文本信息,客户机需要通过协议传输所要访问的超文本信息。包含命令和传输信息,不仅可用于访问,也可以用于其他因特网内联网应用系统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各类应用资源超媒体访问的集成。 是基于请求响应方式的。它的运作方式很简单:一个客户机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发送一个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接到请求后,给予相应的响应报文。其中,“客户”与“服务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存在于一个特定的连接期间,即在某个连接中的客户在另一个连接中可能作为服务器。因此,当网络中的任一台拥有可被访问的页面的计算机被其它计算机访问时,它便是服务器,而当它访问其它浏览非本地的文档时,它便是客户端。因此,我们可以在局域网中搭建简单的环境来观察分析访问的工作流程。 最简单的情况可能是在用户和服务器之间通过一个单独的连接来完成,如图: 图 根据图连接好以及配好相应后,测试网络互通。而后,在上建立服务器。首先在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组件中查看信息服务()是否装上,若没有则安装,若安装好,则可以进入管理工具\服务管理器,在默认站点下建立自己的站点及目录。而后,在浏览器地址栏中键入:便可浏览位于端默认站点目录下网页。 在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所抓的数据包如下: 、数据链路层: ( , )表示第个帧,传输个字节,捕获个字节,包中的 :

协议分析试题

tcpip协议分析试题与答案 《TCP/IP协议分析》模拟测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 A、IP地址和MAC地址 B、用户名和IP地址 C、TCP名字和地址 D、主机名和传输层地址 2.TELNET是进程端口号一般是()A、80B、25C、23D、21 3.()拓扑使用细缆。 A、10BASE2 B、10BASE5 C、10BASE-T D、100BASE-FX 4. 路由功能一般在()实现。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5.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 A、协议 B、介质 C、服务 D、网络操作系统 6.域名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 由4 个子域组成,其中哪个表示主机名。() A、www B、pdsu C、edu D、cn 7. 通信子网不包括() A、物理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数据链路层 8.IP 地址192.1.1.2 属于,其默认的子网掩码为。 A、B 类,255.255.0.0 B、A 类,255.0.0.0 C、C 类,255.255.0.0 D、C 类,255.255.255.0 9 .IP 协议提供的是类型。() A、面向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B、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C、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D、无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10 .Internet 采用了目前在分布式网络中最流行的模式,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的灵活性。() A、主机/ 终端 B、客户/ 服务器 C、仿真终端 D、拨号PPP 11.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 A、SMTP B、PPP C、IP D、FTP 12.文件传输是使用下面的协议。() A、SMTP B、FTP C、SNMP D、TELNET 13. 在下列给出的协议中,不是TCP/IP 的应用层协议。 A、HTTP B、FTP C、TCP D、POP3 14.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 ) 通路。 A、物理 B、逻辑 C、虚拟 D、数字 15.传送速率单位“b/s ”代表() A、bytes per second B、bits per second C、baud per second D、billion per second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用户在INTERNET上发邮件是通过(SMTP)协议来实现的,收邮件是通过(POP3)协议实现的。 2.OSI参考模型中,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为报文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功能的层是(网络层),负责把源计算机的数据编码成适合传输的比特流的层是(数据链路层)。 3.物理层的接口特性有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 4.E-mail 地址的格式一般是(用户名@邮件服务器域名)。

实验一应用协议与数据包分析实验使用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1201 吴淑珍 2015年4月1日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程序和程序流程图、实验步骤、记录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实验一应用协议与数据包分析实验(使用Wireshark)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熟练掌握Wireshark的操作和使用,学习对HTTP协议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 学习HTTP 协议,了解HTTP 的工作原理和HTTP 报文格式。运行Wireshark,截获在浏览器访问web 界面的报文,并根据截获的报文分析其格式与内容,进一步学习HTTP 协议工作过程。 三、实验步骤 步骤1:在PC 机上运行Wireshark,开始截获报文; 步骤2:从浏览器上访问Web 界面,如.。打开网页,待浏览器的状态栏出现“完毕”信息后关闭网页。 步骤3:停止截获报文,将截获的报文命名为http-学号保存。 步骤4:分析截获的报文。 四、实验结果 分析截获的报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综合分析截获的报文,查看有几种HTTP 报文? 答:两种,一种是请求报文,请求行方法为GET(有一个截去顶端的GET);另一种是响应报文。 2)在截获的HTTP 报文中,任选一个HTTP 请求报文和对应的HTTP 应答报文,仔细 分析它们的格式,填写表和表。

*GET方法首部行后面没有实体主体。 *实体主体部分为服务器发送给客户的对象。 ***查找的资料 Content-Length用于描述HTTP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在HTTP协议中,消息实体长度和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是有区别,比如说gzip压缩下,消息实体长度是压缩前的长度,消息实体的传输长度是gzip压缩后的长度。 在具体的HTTP交互中,客户端是如何获取消息长度的呢,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规则: 响应为1xx,204,304相应或者head请求,则直接忽视掉消息实体内容。 如果有Transfer-Encoding,则优先采用Transfer-Encoding里面的方法来找到对应的长度。比如说Chunked模式。

网络通信协议分析及应用试题集6828(I)

1. 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说明。 2.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主机网络层或网络接口层使用了:物理地址(MAC地址)。 3.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传输层使用了:端口地址。 4. TCP/IP协议族中,使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址,网络层使用了:逻辑地址(IP地址)。 5. 根据所提供的服务方式的不同,端口又可分为TCP协议端口和UDP协议端口两种。 6.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注册端口(Registered Ports)松散地绑 定于一些服务。 7.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FTP和HTTP服务需要使用:公认端口(Well Kno wn Ports)类型。 8. 从端口的性质来分,通常可以分为三类,动态或私有端口(Dynamic and/or Private Po rts)容易被黑客和木马程序利用。 9. 接口是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 10.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CCITT 主要是考虑通信标准的制定。 11.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是不同的:ISO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结构。 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只是描述了一些概念,用来协调进程间通信标准的制定。 13. 通信服务可以分为两大类: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oriented service)和无连接服 务(connectless service)。 14. 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 15. 通信协议包括: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无连接与确认服务;无连接与不确认服务四种类型。 16. IP协议是无连接的、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网络层协议。 17. 17. INTERNET使用了不同类型的地址概念,应用层使用了域名(DNS)、电子邮件址、URL等地址。 18. 网络协议是由程序和进程来完成的。 19. B类IP地址中的一个私有网络地址,如果需要50个子网,网络掩码应该为(点十进制表示):。 20. C类IP地址中的一个私有网络地址,从网络地址开始。

实验三 利用Wireshark分析IP协议_ x10226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年级:信科102 姓名:吴文姝学号: 10111226 实验日期: 2012年9月25日 实验名称:利用wireshark分析IP协议 一、实验目的 理解IP协议报文类型和格式,掌握IP V4 地址的编址方法。 二、实验器材 1、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主机; 2、抓包工具wireshark; 三、实验内容 Ping 命令只有在安装了TCP/IP 协议之后才可以使用,其命令格式如下: 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这里对实验中可能用到的参数解释如下: -t :用户所在主机不断向目标主机发送回送请求报文,直到用户中断; -n count:指定要Ping 多少次,具体次数由后面的count 来指定,缺省值为4; -l size:指定发送到目标主机的数据包的大小,默认为32 字节,最大值是65,527; -w timeout: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target_name:指定要ping 的远程计算机。 1、IP协议分析实验 使用Ping 命令发送数据报,用Wireshark 截获数据报,分析IP 数据报的格式,理解IP V4 地址的编址方法,加深对IP 协议的理解。 2、IP 数据报分片实验 IP 报文要交给数据链路层封装后才能发送,理想情况下,每个IP 报文正好能放在同一个物理帧中发送。但在实际应用中,每种网络技术所支持的最大帧长各不相同。例如:以太网的帧中最多可容纳1500 字节的数据;FDDI帧最多可容纳4470 字节的数据。这个上限被称为物理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umTransfer Unit)。 TCP/IP 协议在发送IP 数据报文时,一般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长度。当这个报文要从一个MTU 大的子网发送到一个MTU 小的网络时,IP 协议就把这个报文的数据部分分割成能被目的子网所容纳的较小数据分片,组成较小的报文发送。每个较小的报文被称为一个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3 应用层功能及协议 表示层 表示层有三个主要功能: 对应用层数据进行编码与转换,从而确保目的设备可以通过适当的应用程序理解源设备上的数据; 采用可被目的设备解压缩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压缩; 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并在目的设备上对数据解密。 会话层 会话层,顾名思义,它就是用于在源应用程序和目的应用程序之间创建并维持对话。会话层用于处理信息交换,发起对话并使其处于活动状态,并在对话中断或长时间处于空闲状态时重启会话。 常见TCP/IP 协议包括: 域名服务协议(DNS),用于将Internet 域名解析为IP 地址;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传输构成万维网网页的文件; 简单传输协议(SMTP),用于传输及其附件信息; Telnet 协议(一种终端模拟协议),提供对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远程访问; 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系统间的文件交互传输。 P2P 在点对点网络中,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计算机通过网络互连,它们共享资源(如打印机和文件)时可以不借助专用服务器。每台接入的终端设备(称为“点”)既可以作为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机。拥有两台互连电脑、一台共享打印机的家庭简易网络就是一种典型的点对点网络。 端口号 传输层使用某种编址方案,称为端口号。端口号识别应用程序及应用层服务(即源数据和目的数据)。服务器程序通常使用客户机已知的预定义端口号。当我们研究不同的TCP/IP 应用层协议和服务时,我们将参考与这些服务相关联的TCP 和UDP 端口号。这些服务包括: 域名系统(DNS)—TCP/UDP 端口53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TCP 端口80 简单传输协议(SMTP)—TCP 端口25 邮局协议(POP)—TCP 端口110 Telnet —TCP 端口23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UDP 端口67 和端口68 文件传输协议(FTP)—TCP 端口20 和端口21 DNS 在数据网络中,设备以数字IP 地址标记,从而可以参与收发消息。但是人们很难记住这些数字地址。于是,人们创建了可以将数字地址转换为简单易记名称的域名系统。

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考试

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考试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重庆理工大学 网络协议分析 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 第一题判断题(20小题,共20分,对打√,错打×) 1.没有完成两个数据包握手称为双向“握手”,是一种不安全的进程。(√) 2.查阅网上对象所有域名和地址的术语称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3.动态端口也叫临时端口。 (√) 4.用于描述DNS数据库段的数据是一种ASCII文本数据。 (√) 5.SOCKS是一种Socket的实现机制。 (×) 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 7.RIPv2最多有15个网络直径,OSPFv2最多有128个网络直径。(×) 8.DHCP响应消息包含DHCP请求消息。 (√) 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

10.ARPA是一种与Mac地址及IP地址相关的一种协议。( ×) 11.地址请求是一种ARP服务请求。 (×) 12.可接收的使用策略AUP是一种格式文档策略。 (√) 13.Apple Talk是一种组安全策略协议。 (×) 14.权威服务器是PKI中一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服务器。 (×) 15.自治系统是一组单一管理权限下的路由器。 (√) 1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17.带宽是一种跨网络信息数量的评估数据。 (√) 18.绑定确认是一种必选数据。 (×) 1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 20.黑洞是数据包无记录丢失的网络节点。 (√) 第二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实验六 应用层协议分析二

实验六应用层协议分析2 实验目的: 掌握DNS协议过程。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内容及方法: 分析dns协议 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Ethereal软件。 实验步骤: 1.DNS解析器缓冲。 详见项目7-6. 2.观察一个DNS协议过程 (1)运行Ethereal进行报文截获。 (2)在命令行中执行ipconfig/flushdns命令清除本地计算机DNS缓存。 (3)运行nslookup,输入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就可以看到DNS解释的全过程。

其他报文,只对DNS报文进行分析。 (5)DNS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格式分析。选择一条计算机发出的DNS请求报文和对应的DNS应答报文(注意DNS报文的DNS协议树中有一个Transaction ID字段,这两个报文的此字段值肯定相同),初步分析这两条报文所携带的信息。 请求报文格式分析

DNS 请求(查询)报文格式字段名字段取值字段表达信息 ID 0001 标识 Flag 0100 标准查询 QR 0 查询 OPCODE 0 标准DNS查询 TC 0 没有被截断 RD 1 渴望递归查询 Z 0 保留 questions 1 提问计数为1 Answer RRS 0 回答计数为0 Authority RRS 0 权威计数为0 Addiction RRS 0 附加计数为0 提问名称 Name 68.224.103. 202.in-addr .arpa

Type PTR 提问类型是域名称指针Class 0001 Internet 应答报文的格式分析 DNS 响应报文格式 字段名字段取值字段表达信息 ID 0001 标识 Flag 8180 无错误的标准应答 QR 0 查询 OPCODE 0 标准DNS查询 AA 0 非权威应答 TC 0 没有被截断 RD 1 递归查询 RA 1 递归可用 Z 0 保留

网络协议分析试题库完整

第一章练习 1 OSI和ISO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它们是什么关系? 2 OSI/RM模型没有被最终采用的原因是什么? 3下面哪些协议属于应用层协议?() A. TCP和UDP B. DNS和FTP C. IP D. ARP 4 Internet最早是在( ) 网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ANSNET B. NSFNET C. ARPANET D. MILNET 5 当网络A上的主机向网络B上的主机发送报文时, 路由器要检查( ) 地址? A.端口 B. IP C.物理 D.上述都不是 6.下面哪一个是应用层提供的服务? ( ) A.远程登录服务 B.文件传送 C.邮件服务 D.上述都是 7要将报文交付到主机上的正确的应用程序, 必须使用( )地址? A.端口 B. IP C.物理 D.上述都不是 8. 网络应用访问操作系统的常用接口是,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映射的协议是。 9. 在TCP/IP协议族中,能够屏蔽底层物理网络的差异,向上提供一致性服务的协议是;实现异构网络互联的核心设备是。 10. 在TCP/IP网络中,UDP协议工作在层,DNS协议工作在层。

11判断对错:TCP/IP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网际互联协议标准,仅包含TCP和IP两个协议。() 第二章练习 1 PPP协议是什么英文的缩写?用于什么场合? 2 ISP验证拨号上网用户身份时,可以使用哪些认证协议? 3.PPP协议的通信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4.LCP的用途是什么? 5.PPP是Internet中使用的(1),其功能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2),它 使用(3)技术来解决标志字段值出现在信息字段的问题。 (1)A. 报文控制协议 B. 分组控制协议 C. 点到点协议 D.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2)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应用层 (3)A. 透明传输 B. 帧 C. 控制 D. 字节填充 第三章练习 1求下列每个地址的类别: 227.12.14.87 193.14.56.22 14.23.120.8 252.5.15.111 2 假设一段地址的首地址为146.102.29.0,末地址为146.102.32.255,求这个地址段的地址数。 某地址段的首地址为14.11.45.96。假设这个地址段的地址数为32个,那么它的末地址是什么?

实验五 使用应用层协议及软件

实验五使用应用层协议及软件

3.配置web服务器。 配置主目录以及虚拟目录,描述配置的步骤,将配置的界面截屏。 答: 打开C:\Tomcat\conf\server.Xml,在<host></host>之间加入代码: reloadable="true" crossContext="true"/> 这样重新启动tomcat,我们的主目录就被设置为jeasyCMS这个项目了。 创建虚拟目录的时候也是这样来进行设置的,只使context这个标签的path属性不为空。 配置主页文档类型(如设置主页为index.php 自动找到该主页。)描述配置的步骤,将配置的界面截屏。 1.3.使用web服务器发布主页。 制作一个静态以及动态的主页(可以是jsp、asp、 发布的结果截屏。

2.4 配置该FTP服务器,将C:\WINDOWS目录设为共享。将配置界面截 屏并解释

2.5使用FTP服务。分别在自己的机器上和其他的机器上登陆你的 服务器。把登陆后的结果截屏。 3. DNS服务的使用。 3.1 DNS的作用是什么。 DNS的作用是把域名解析为IP地址。 是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 的缩写,该系统用于命名组织到域层次结构中的计算机和网络服务。在Internet上域名与IP地址之间是一对一 多对一)的,域名虽然便于人们记忆,但机器之间只能互相认识IP 之间的转换工作称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专门的域名解析服务器来完成,就是进行域名解析的服务器。DNS 命名用于Internet 等TCP/IP 通过用户友好的名称查找计算机和服务。当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输入

应用层协议分析

运城学院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001班姓名:陈嘉斌(2010100137)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实验项目:实验七应用层协议分析实验类型:验证性指导老师:杜经纬实验地点:网络实验室(2)时间:2012年12月13日8:00-9:50 一、实验目的: 1、分析FTP报文,并掌握FTP协议工作过程; 2、分析HTTP报文,并掌握HTTP报文传输的数据内容及含义; 3、分析应用层其它协议的报文。 二、实验内容: 1、捕获FTP的控制连接及数据连接报文,并分析报文的内容。 2、捕获HTTP报文,并分析报文的首部及数据部分内容,根据数据部分的内容还原网络中传输的信息; 3、捕获应用层其它协议的报文,并进行分析。 三、实验方案设计: 通过抓包软件,抓取应用层协议的数据报,得到FTP报文、HTTP报文、和其他的应用层报文。 四、实验步骤: 1.观察一个F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打开浏览器,进入学校FTP服务器。 (4)停止Wireshark的报文截获。

(5)通过在上网过程中截获报文,分析FTP报文格式和FTP协议的工作过程。 2、观察http协议过程 (1)在计算机上打开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 (2)从浏览器上访问https://www.doczj.com/doc/6216552210.html,页面,具体操作为打开网页,浏览网页,关掉网页。 (3)停止Wireshark的报文截获。 捕获的数据包如下 (4)通过在上网过程中截获报文,分析HTTP协议的报文格式和工作过程。 五、实验结果: FTP使用两个TCP连接: 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打开,FTP客户发出的传送请求通过控制连接发送给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但控制连接不用来传送文件。 实际用于传输文件的是“数据连接”。服务器端的控制进程在接收到FTP客户发送来的文件传输请求后就创建“数据传输进程”和“数据连接”,用来连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进程。 数据传送进程实际完成文件的传送,在传送完毕后关闭“数据传输连接”并结束运行。 HTTP协议的工作过程: (1)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 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

网络协议分析期末考试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网络协议分析 期末试卷(A卷)参考答案 第一题判断题(20小题,共20分,对打√,错打×) 1.没有完成两个数据包握手称为双向“握手”,是一种不安全的进程。(√) 2.查阅网上对象所有域名和地址的术语称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3.动态端口也叫临时端口。(√) 4.用于描述DNS数据库段的数据是一种ASCII文本数据。(√) 5.SOCKS是一种Socket的实现机制。(×) 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7.RIPv2最多有15个网络直径,OSPFv2最多有128个网络直径。(×) 8.DHCP响应消息包含DHCP请求消息。(√) 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10.ARPA是一种与Mac地址及IP地址相关的一种协议。(×) 11.地址请求是一种ARP服务请求。(×) 12.可接收的使用策略AUP是一种格式文档策略。(√) 13.Apple Talk是一种组安全策略协议。(×) 14.权威服务器是PKI中一种发放安全证书的服务器。(×) 15.自治系统是一组单一管理权限下的路由器。(√) 16.区分服务也叫分用服务,传输层用于向上传送通信数据。(×) 17.带宽是一种跨网络信息数量的评估数据。(√) 18.绑定确认是一种必选数据。(×)

19.定界符是PDU的有效数据。(√) 20.黑洞是数据包无记录丢失的网络节点。(√)第二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共20分) 1、下面关于ARP协议的功能论述正确的是( C )。 A、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IP地址获取远程主机的MAC地址; B、ARP协议根据远程主机的MAC地址获取本地主机的IP地址; C、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IP地址获取本主机的MAC地址; D、ARP协议根据本地主机的MAC地址获取本主机的IP地址;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在逻辑功能构成上存在有两个边界,它们是( B )。 A、协议栈边界和操作系统边界; B、协议边界和OS边界; C、数据单元边界和协议边界; D、操作系统边界和协议栈分层边界; 3、下面WAN或LAN网络中关于主机数量论述不正确的是( C )。 A、网络中使用的协议类型越多,网络中的主机数就越少; B、网络中划分的物理区域越多,网络中的主机数就越少; C、网络中划分的广播区域越多,网络中的主机数就越少; D、网络中使用2层交换机越多,网络中的主机数就越少; 4、B类网络172.16.0.0的广播地址是( C )。 A、172.16.0.1 B、172.16.0.255 C、172.16.255.255 D、172.16.255.0 5、在进行网络IP地址配置时,有时会发生IP地址冲突,TCP/IP协议族中检查IP地址是否冲突的网络协议是( A )。 A、ARP协议 B、PARP协议 C、IP协议 D、802.x协议 6、下面关于ICMP协议论述不正确的是( C )。 A、ICMP协议同IP协议一样位于网络层; B、Traceroute和Ping命令进行网络检测时使用ICMP报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