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冷库设计》课程设计模板

12、题目:500 t水产分配性土建冷库

概况:地点在郑州市。冷库含冻结物冷藏间和冻结间。冻结间用于冷加工鱼虾。加工能力为40t/d。

二.设计内容及格式

1)封面

2)目录

3)设计说明书

(1)冷库的概况。含用途、货源情况、气象资料、冷库规模及平面布置图。

(2)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概述。含制冷系统流程、蒸发温度回路的划分、系统的供液方式、融霜方式、自动控制方法和冷却水方式。

(3)机房的机器、设备的布置情况。如有哪些机器设备、放置的位置等。

(4)库房特征。含库房温湿度条件、冷却设备形式、气流组织形式。

4)设计计算书

1、设计依据

含基础资料、设计参数、各库房冷藏容量、冷加工能力、平面布置图等。

2、制冷负荷计算。

(1)制冷负荷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依据教材P52~53的表取值。

(2)冷却设备负荷和机器负荷的计算。

以上计算结果采用表格的形式。

3、机器、设备的选型计算

压缩机、冷凝器、冷却设备、节流阀及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和选型。

4、系统管道设计。

5、管道及设备的隔热。

指出需进行隔热的管道及设备的名称,并计算吸气管的隔热层厚度。

5)机器、设备明细表。

含机器、设备的名称、型号、数量、生产厂的名称。

6)设计图纸。

制冷系统原理图、机房设备布置平面图、库房设计平面图。

注:设计计算书中的相关表格要求

(1)传热系数K

表1各构造层的传热系数K W/(m2·C)

围护结构名称冻结间冻结物冷藏间冷却物冷藏间

外墙

内墙

屋面

地面

(2) 各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Q1计算

表2 各冷间围护结构传入热Q 1计算表

冷间及库温围护结构面积

m2传热系数K

W/(m2·C)

计算温度

tw ℃

库内外温差

tw-tn ℃

修正

系数ɑ

Q1

W

备注

冻结间(01)tn=-23℃东外墙

东内墙

北外墙

西外墙

西内墙

地面

屋面

小计

冻结间(02)tn=-23℃东外墙

东内墙

小计

冻结物冷藏间(03)tn=-18℃东外墙

小计

……

表3 各冷间Q1结果汇总表

冻结间(01)冻结间

(02)

冻结物冷藏间

(03)

冻结物冷藏间

(04)

冷却物冷藏间

(05)

冷却物冷藏间

(06)

Q(W)

表4 各冷间Q2结果汇总表

冻结间(01)冻结间

(02)

冻结物冷藏间

(03)

冻结物冷藏间

(04)

冷却物冷藏间

(05)

冷却物冷藏间

(06)

Q(W)

………

表8 各冷间冷却设备负荷Q q汇总表

冷间名称Q1P·Q2Q3Q4Q5Q q

冻结间(01)

冻结间(02)

冻结物冷藏间(03)

冻结物冷藏间(04)

冷却物冷藏间(05)

冷却物冷藏间(06)

表9 -33 ℃蒸发温度回路机器负荷Q j汇总表

冷间名称n1Q1n2Q2n3Q3n1 Q4n5Q5小计(Q i) 冻结间(01)

冻结间(02)

冻结物冷藏间(03) 冻结物冷藏间(04)

1

m

j i i Q R Q ==?∑

表10 -8 ℃蒸发温度回路机器负荷Q j 汇总表

冷间名称

n

1Q 1

n 2Q 2 n 3Q 3 n 1 Q 4 n 5Q 5 小计(Q i ) 冷却物冷藏间(05) 冷却物冷藏间(06)

1

m

j i i Q R Q ==?∑

表11 设备汇总表

三、补充资料

1)室外型装配式冷库与土建冷库在设计上的不同点:

1. 冷藏库的堆货有效容积是库内公称容积的60%,果蔬间应乘以0.8的修正系数。 2.冷却设备的负荷Q 0=1.1 Q 1+P Q 2+ Q 3+ Q 4+ Q 5 冷却间、冻结间 P=1.3 其它冷间 P=1

3. Q 1=K·F·a ( tw- tn )

a: 温差修正系数。围护结构的外侧加通风空气层,外墙a=1.3,屋顶a=1.6。围护结构的外侧不加通风空气层,外墙a=1.53,屋顶a=1.87。

2) 库房布置

1.冷藏间的容量不宜太小,一般取400吨左右,且布置近似为方形。

2.冻结间最好两端开门,且为单独建筑。宽度一般取6米。

3.冷间建筑面积的估算

名称面积m2/t名称面积m2/t 肉类冷却间6果蔬、蛋冷却间3

肉类冻结间6低温库0.8-1.0

鱼类冻结间8高温库 1.6-2.5 3)商业冷库

规模冷藏容量t

冻结能力(t/d)

生产性冷库分配性冷库

大型﹥10000120-16040-80

大中型5000-1000080-12040-60

中小型1000-500040-8020-40

小型<100020-40<20

4)Q4:电机运转行热当量

因冷风机电功率未知,可先假设,再校核,或按经验确定.如

冻结间:电机功率为0.2~0.6kW/吨

冷却物冷藏间:0.01~0.02kW/吨货物

5)两用冷藏间在设计上与单一功能的冻结物冷藏间不同之处

1、两用冷藏间只能采用装配式冷库,不能采用土建冷库;

2、分别计算冷藏间和冻藏间的公称容积。取其大值作为两冷间公称容积;

3、两用间的冷藏和冻藏采用不同的温度回路及相应的制冷系统。

4、在两用间应分别设置用于冷藏的冷却设备以及用于冻藏的冷风机或排管。两用间用于果蔬冷

藏的冷却设备是冷风机加均匀送风管。

5、按照不同的用途分别计算冷藏间和冻藏间的机械负荷和冷却设备负荷。分别选取用于冷藏和

冻藏的机器设备

四、冷库课程设计易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系统方案设计方面

1、冷却物冷藏间的温度回路与冻结间共用同一回路。

2、单级压缩系统和双级压缩系统的低循桶共用。

3、不同温度回路合并时,共用一个低循桶。

4、同一温度回路,有多个低循桶时,节流阀只设置一个

5、冷却设备是冷风机,除霜用人工扫霜.(如果、蔬菜冷藏间设计采用人工扫霜)

6、在设计说明书中没有说明两用间是怎么实现不同的库温?

7、冷却物冷藏间,因采用单级压缩系统,而用直流供液。(要根据供液距离长短、冷却设备

阻力大小确定)

8、冻结间与冷藏间相邻

9、温度回路的命名不是按库温定的

10、两用冷藏间采用土建冷库

11、如果温度回路独立不合并,则应有各自的压缩机。

12、原理图纸中各冷却设备在哪个房间,应有表示。

2)负荷计算方面

1、冷却设备选型不依据Qq,却依据Qj选型.

2、将不同库房的冷却负荷汇总,按汇总值选冷却设备,然后按房间数均分

3、将不同温度回路负荷汇总,按汇总值选压缩机。

4、当温度高于25℃时果、蔬菜冷藏呼吸热取零

5、计算Qq,与计算电机运行热当量Q4时的假设不一致时,未重新假设

6、计算Q4时,计算的是所有冷间的Q4之和(应分开每间房计算),但在计算每一冷间的

Qq时没有将Q4分开。。

7、计算两用间容积V时,未采用γ小的计算

8、计算两用间冷负荷时,未分别计算。(因用途和库温不同,冷藏、冻藏负荷不相同)

9、计算Q2时,库房进、出货温度,未按标准规定取值,而是自己自由确定。

10、计算冻结间容积时用冷藏间的计算公式

11、确定面积时,将公称容积乘以η再除以冷间高度。

12、计算围护结构的K时,设计α的取值,冷却物冷藏间不需设置防冻结装置,地坪的α=0.2,

不是0.6

13.直接冷却,R=1.12

14、对冻结间还计算Q5

15、冻结物冷藏间、冻结间、非冷藏果蔬的冷藏间Q3=0

3)设备选型、布置方面

1、冻结间采用顶排管和墙排管

2、两用间冷藏时用冷风机、冻藏时用排管,未分别计算选型。

3、计算两用间冷凝负荷时,将两用途的冷凝负荷相加。(应该取大值,因为两用途不会同时

出现。)

4、水果、蔬菜冷藏间,未采用均匀送风管。

5、将中间冷却器布置在机机器间中

6、冷却物冷藏间用于冷藏肉类,设计均匀送风管

7、设计几个冷间共用一台冷风机。(各冷间必须设各自的冷却设备,不能共用。)

8、已计算出G d=Q0/q0,在计算低循桶时要用到Vp时,用G d代替。

9、节流阀选型时的Q on,取Q j,算应取n×Q q,

某1000吨冷库平面布置图

某制冰厂平面布置图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姓名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刀具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矩形花键拉刀及成形车刀设计说明书 目录 1.前言 (1) 2.绪论 (2) 3.刀具设计 3.1圆孔式拉刀的设计过程 (3) 3.2 矩形花键铣刀的设计 (8) 4.小结 (15) 5.致谢 (15) 6.参考文献 (15)

1、前言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在我们即将进入大四,踏入社会之前,通过课程设计来检查和考验我们在这几年中的所学,同时对于我们自身来说,这次课程设计很贴切地把一些实践性的东西引入我们的设计中和平时所学的理论知识相关联。为我们无论是在将来的工作或者是继续学习的过程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我的课程设计课题目是矩形花键拉刀与矩形花键铣刀的设计。在设计过程当中,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运用所学的专业或有关知识,比如零件图设计、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刀具、以及所学软件AUTOCAD的运用,设计了零件的工艺、编制了零件的加工程序等。我利用此次课程设计的机会对以往所有所学知识加以梳理检验,同时又可以在设计当中查找自己所学的不足从而加以弥补,使我对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和系统掌握。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编写时间也比较仓促,在我们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技术和专业知识其它方面的问题,再加上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所以设计中我们的设计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为了共同提高今后设计设计的质量,希望在考核和答辩的过程中得到各位指导老师的谅解与批评指正,不胜感激之至. 2、绪论 2.1刀具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刀具在生产中的用途越来越广.刀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率,中国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企业要有竞争力,其生产工具必须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在机械方面的发展空间相当大,而要生产不同种类的零件,不管其大小与复杂程度,都离不开刀具. 目前,在金属切削技术领域中,我国和先进的工业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这种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作者: ————————————————————————————————日期: ?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软件+电商专业09级(2)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2011年6月 20 日起至2011年 6月 24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5#301)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整机 概念。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最终目标是想通过课程设计的形式,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课程设计前必须根据课程设计题目认真查阅资料; (2)实验前准备好实验程序及调试时所需的输入数据; (3)实验独立认真完成; (4)对实验结果认真记录,并进行总结和讨论。 2)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按照书稿的规格撰写打印课设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正文中要有问题描述、实验原理、设计思路、实验步骤、调试过程与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总结和讨论等 (4)课设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3)课设考核 从以下几方面来考查:

(1)出勤情况和课设态度; (2)设计思路; (3)代码实现; (4)动手调试能力; (5)论文的层次性、条理性、格式的规范性。 4)参考文献 [1]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习题详解与实验指导[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5)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1图书馆 实验与调试 3 实验室 撰写论文 1 图书馆 6)任务及具体要求 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模型机,该模型机包含若干条简单的计算机指令,其中至少包括输入、输出指令,存储器读写指令,寄存器访问指令,运算指令,程序控制指令。学生须根据要求自行设计出这些机器指令对应的微指令代码,并将其存放于控制存储器,并利用机器指令设计一段简单机器指令程序。将实验设备通过串口连接计算机,通过联机软件将机器指令程序和编写的微指令程序存入主存中,并运行此段程序,通过联机软件显示和观察该段程序的运行,验证编写的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情况是否符 合设计要求,并对程序运行结果的正、误分析其原因。 学生签名: 亲笔签名 2011年6月20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设计思路:优( )、良()、中( )、一般()、差( ); (2)代码实现:优()、良()、中()、一般()、差();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报告书

题目2: 某煤矿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3 Km,南北倾向宽约 1.7Km,井田面积约4.5519Km2,井田总体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大部分小于15°,属缓倾斜煤层。顶板为黑色泥岩,致密而均一,底板为灰白色细—中粒砂岩,煤层厚度0.84~6.12米,平均5.9米,以镜煤、亮煤为主,含黄铁矿,煤层夹矸0~3层,倾角10°~14°。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为1个月,自燃趋势较突出的是2月~3月。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40.3%。矿井属低瓦斯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90万t/年。 矿井采用斜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矿井的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采煤工艺为综采放顶煤。采用中央边界式通风方式。风井设在采区的边界。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采区采用轨道上山、运输上山进风,专用回风巷回风。工作面采用U 型后退式开采,采煤工作面风流流动形式是上行通风。综放面平均控顶距为3.96m,实际采高4.1 m,工作面面长150米,工作面温度20℃,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最多90人。矿井掘进工作面平均瓦斯涌出量为1.2 m3/min,掘进工作面一次炸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7.2kg,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40人。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第一章、局部通风设计 (一)设计原则及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1、设计原则 根据开拓、开采巷道布置、掘进区域煤岩层的自然条件以及掘进工艺,确定合理的局部通风方法及其布置方式,选择风筒类型和直径,计算风筒出入口风量,计算风筒通风阻力,选择局部通风机。 局部通风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风取自矿井主风流,其污风又排入矿井主风流。其设计原则可归纳如下: (1)矿井和采区通风系统设计应为局部通风创造条件; (2)局部通风系统要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技术先进; (3)尽量采用技术先进的低噪、高效型局部通风机; (4)压人式通风宜用柔性风筒,抽出式通风宜用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或完全刚性的风筒。风筒材质应选择阻燃、抗静电型。 (5)当一台风机不能满足通风要求时可考虑选用两台或多台风机联合运行。 2、掘进通风方法的选择 掘进通风方法分为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和利用局部动力设备通风的方法,局部通风机通风是矿井广泛采用的掘进通风方法,它是由局部通风机和风筒(或风障)组成一体进行通风,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 (1)压入式通风 (2)抽出式通风 (3)混合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新风经过风机,安全系数高,可用柔性风筒,柔性风筒重量轻,易于贮存和搬运,连接和悬吊也简单,胶布和人造革风筒防水性能好,是大多数矿井局部通风的选择,结合本设计故选择压入式通风。 (二)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根据《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局部通风措施 1、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 按下列因素分别计算,取其最大值。 1)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60 1004掘 掘K Q Q CH m 3/s 式中:Q 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 3/s ; Q ch4——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 3/s ; K 掘——掘进工作面因瓦斯涌出量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即掘进工作面最大绝 对瓦斯涌出量与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之比。通常,机掘工作面取 1.5~2.0;炮掘工作面取1.8~2.0。此处取2.0 所以:

液压缸课程设计DOC

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单柱压力机的液压缸设计 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11-1 姓名:邱晓 学号: 311104001017 指导教师:刘俊利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参数确定………………………………… 三、液压缸主要尺寸的确定……………………………………… 四、液压缸的密封设计………………………………………… 五、支承导向的设计…………………………………………… 六、防尘圈的设计……………………………………………… 七、液压缸材料的选用………………………………………… 八、课程设计总结……………………………………………… 九、参考文献………………………………………………………

说明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油缸是液压传动系统中实现往复运动和小于360°回摆运动的液压执行元件。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制造容易以及使用维护方便、低速稳定性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各部门,如:工程机械中挖掘机和装载机的铲装机构和提升机构,起重机械中汽车起重机的伸缩臂和支腿机构,矿山机械中的液压支架及采煤机的滚筒调高装置,建筑机械中的打桩机,冶金机械中的压力机,汽车工业中自卸式汽车和高空作业车,智能机械中的模拟驾驶舱、机器人,火箭的发射装置等。它们所用的都是直线往复运动油缸,即推力油缸。所以,研究和改进液压缸的设计制造,提高液压缸的工作寿命及其性能,对于更好的利用液压传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要求 1、每个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都必须独立按期完成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设计任务。 2、设计说明书和设计计算书要层次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简明扼要,论据充分。计算公式 不必进行推导,但应注明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代入数据得出结果即可。 3、说明书要有插图,且插图要清晰、工整,并选取适当此例。说明书的最后要附上草图。 4、绘制工作图应遵守机械制图的有关规定,符合国家标准。

刀具课程设计说明书格式

目录 1 前言 (1) 2 径向成形车刀的廓形设计 (1) 2.1径向成形车刀廓形设计的必要性 (1) 3 圆孔拉刀的设计 (1) 3.1圆孔拉刀各参数的选择 (1) 3.2设计计算过程 (1) 4 总结 (1)

矩形花键拉刀及矩形花键铣刀设计 (题目、小3号黑体、居中) 1 前言(1级、2级标题:小4号黑体;行距:1.5倍,段前0.5行,段后0.5行) ┅┅┅┅┅┅┅┅┅┅(正文小4号宋体,段首缩进2个汉字,行距:1.5倍) 2 径向成形车刀的廓形设计 ┅┅┅┅┅┅┅┅┅┅(正文小4号宋体,段首缩进2个汉字,行距:1.5倍) 2.1径向成形车刀廓形设计的必要性 ┅┅┅┅┅┅┅┅┅┅(正文小4号宋体,段首缩进2个汉字,行距:1.5倍) 3 圆孔拉刀的设计 3.1圆孔拉刀各参数的选择 ┅┅┅┅┅┅┅┅┅┅ 3.2设计计算过程 ┅┅┅┅┅┅┅┅┅┅ 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格式具体说明: 要求:1. 用Word编辑;2. A4纸,正文1.5倍间距; 3. 页面设置:上:3cm;下: 2.0cm。 左:2.5cm;右:2.5cm 页眉:2.0cm[内容:“中北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5号黑体)] 页脚:1.5cm 4. 插入页码: 位置:页面底端(页脚) 对齐方式:外侧 如有插图、表格,按“图1、图2……表1、表2……”格式编辑,图题5号字,在图下方居中,表题也为5号字,在表格上方居中。 引言:简要说明该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涉及的相关课程及相关知识点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应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不要成为摘要的注释。 各章节正文: 1.问题、论点的提出、背景; 2.问题、案例的分析,方法、工具选用、理论综述;设计、计算过程、步骤的描述等; 3.问题的解决思路,策略、建议、实施的方法,创新观点、方法等;总结 技术的总结,不是思想汇报,要具体,针对具体题目在设计、计算、绘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井巷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二.设计的任务 三.斜井巷道断面的设计 (一).已知参数 (二)巷道断面形状的选择 (三).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 (四).确定巷道设计掘进断面尺寸和计算掘进断面尺寸 (1).支护参数的选择 (2).道床参数的选择 (3).巷道掘进断面设计 (五).布置巷道管线 (六).计算巷道掘进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 (七).绘制巷道断面施工图及编制巷道特征表和每米巷道 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表 四.斜井巷道断面的施工

(一) .爆破参数的确定 (二).选择钻眼爆破的器材 (三).炮眼布置 (四).选择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五).拟定爆破说明书和爆破参考图表 (六).定向与钻眼工作 (七).钻眼爆破安全及注意事项 (八).通风防尘及风机的选择 (九).巷道支护 (十).施工方法 五.装岩与运输 (一).选择装岩设备 (二).选择运输方式 六.施工组织循环图表的制定七.结束语 八.参考文献

一.设计的目的 为了使我们对《井巷工程》这门课程中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有个全面系统的掌握,并进行井巷设计和施工设计。通过本设计,我们将对《井巷工程》课程有个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并学会利用各种工具书及参考文献资料,我们以团队协作的方式来解决设计中相关的问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处事、相互交流、合理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使我们对《井巷工程》这门课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对该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初步达到一个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设计任务 某铅锌矿山年设计能力为30万t。该矿采用斜井开拓,其副斜井的倾斜角为25°,采用1.5t固定式矿车组提升。该斜井穿过中等稳定的石灰岩层和白云岩层,其坚固性系数为f=6~8,斜井需要通过的风量为60m3/秒,斜井掘进中估计涌水量为 2~3m3/小时。巷道内敷设一趟直径为300mm的压风管,一趟直径为300mm的排水管和一趟直径为150mm供水管。试进行该斜井直线段的断面设计和施工设计。 三.倾斜巷道断面的设计 (一).已知参数 1).年生产能力为30万吨 2).斜井掘进中估计涌水量2~3m3/小时 3).采用1.5t固定式矿车组提升

圆孔拉刀刀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目录 0.序言 (1) 1.可转位车刀设计 (3) 2.圆孔拉刀设计 (10) 3.结语 (15) 4参考文献 (16)

一可转位车刀设计 设计题目: 已知:工件材料Y12,使用机床CA6140,加工后dm=22,Ra3.2,需精车完成,加工余量自定,设计装T刀片95°偏头外圆车刀。 设计步骤: 1.1 选择刀片夹固结构: 考虑到加工在CA6140普通车床上进行,属于连续切削,采用杠杆式刀片夹固结构。 1.2选择刀片材料:(硬质合金牌号) 由原始条件给定:被加工工件材料为Y12,连续切削,完成精车工序,按照硬质合金的选用原则,选取刀片材料(硬质合金牌号)为YT30。 1.3选择车刀合理角度: 根据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并考虑到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的形成特点,选取如下四个主要角度。 (1)前角=15°,(2)后角=8°,(3)主偏角=95°; (4)刃倾角=-3°, 后角α。的实际数值以及副后角在计算刀槽角度时,经校验后确定。

1.4选择切削用量: 根据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查表确定切削用量为, 精车:p a =0.5 mm ,f =1mm/r ,v =60m/min 1.5选择刀片型号和尺寸: (1)选择刀片有无中心固定孔 由于刀片夹固结构已选定为杠杆式,因此应选用有中心固定孔的刀片。 (2)选择刀片形状 按选定的主偏角=95°,选用三角形刀片 (3)选择刀片精度等级 选用U 级。 (4)选择刀片内切圆直径d (或刀片边长L ) 根据已选定的p a 、r K 、s λ,可求出刀刃的实际参加工作Lse 。为: p se r s 0.50.804sin cos sin95cos(3)a L K ===??λ L>1.5L se =1.026 (5)选择刀片厚度S 根据p a ,f ,利用诺模图,得S ≥4..73 (6)选择刀尖圆弧半径r ε:根据p a ,f ,利用诺模图,得连续切削r ε=1.6 (7)选择刀片断屑槽型式和尺寸 根据条件,选择A 型。当刀片型号和尺寸确定后,断屑槽尺寸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doc 6页)

采区设计(矿井通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依据 给定矿井开拓系统和某一采区区域范围及煤层地板等高线图,矿井概况及生产情况,以及采区生产能力(产量)、瓦斯涌出量等条件,进行采区巷道布置及采区通风系统设计。 设计题目及资料来源 由具体指导老师确定。 2、设计内容 1)采区设计:采区巷道布置(采区上下山、主要进回风、运输巷道),回采巷道布置,回采工作面布置,明确巷道之间的联接关系;简单进行采煤方法、回采工艺设计; 2)采区(或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采区通风系统确定(要有相应的通风构筑物)、用风地点风量计算与分配(采用由内向外四算一校核的方法),计算采区巷道通风阻力。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3)安全工程设计【推荐选作】:瓦斯抽采设计、防灭火灌浆设计、注氮气设计、阻化剂设计等。 3、设计要求 完成采区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网络图。(说明书和图纸格式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要求的格式完成) 4、提交材料 采区设计及通风系统设计说明书,采区巷道布置图,矿井(采区)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包括草稿、电子文档) 5、指导要求 设计主要分为两个内容:采区巷道布置和矿井(采区)通风设计。 本着今后实施“课程设计进行简单矿井通风设计,毕业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老矿井改造通风设计和侧重安全系统设计,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改革探索,也为适应当前煤矿集约化开采体系的需求,使学生尽早熟悉矿井通风设计的方法,及时消化《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课中的矿井通风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可根据学生情况可适当要求进行简单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通风机选型和工况点分析); 在制定设计题目时,原始CAD图纸给出水平大巷、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等矿井开拓布置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

1绪论 1.1刀具的发展 切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技术之一。据统计,国外切削加工在整个制造加工中所占比例约为80%?85%,而在国内这一比例则高达90%。 刀具是切削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普通机床,还是先进的数控机床(NC)、加工中心(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C),都必须依靠刀具才能完成切削加工。刀具的发展对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材料、结构和几何形状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的三要素,其中刀具材料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刀具材料的改进,允许的切削速度每隔10年几乎提高一倍”。刀具材料已从20世纪初的高速钢、硬质合金发展到现在的高性能陶瓷、超硬材料等,耐热温度已由500?600r提高到1200r以上, 允许切削速度已超过1000n Z mi n,使切削加工生产率在不到100年时间内提高了100多倍。因此可以说,刀具材料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反映了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史。 1.2设计目的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训练。 通过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具体应使学生做到: (1)掌握金属切削刀具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2)学会运用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难; (3)学会绘制符合标准要求的刀具工作图,能标注出必要的技术条件。

2成形车刀设计 被加工零件如图1.所示,工件材料为:青铜;硬度HBS115 ;强度c b = 360Mpa 。 (1)刀体总宽度L 0,如图1所示L 0 L c , 2.1棱体成形车刀的结构尺寸 0. 8 W 6 ^ 0 0 1 『' :?-/ 列— 10 ■ l-fc 20 ■ ----- 48 12.5 其余:一 3.2 \/ 0 0 -5- 3.2 3.2 f 1 .6 6d10 6键均布 0.012 A 1x45° 图1. 图2. 棱体成形车刀多采用燕尾结构,夹固可靠,能承受较大切削力 主要结构尺 寸有:刀体总宽度L o 、刀体高度H 、刀体厚度B 及燕尾尺寸M 等。 图1

矿山机械课程设计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型号

ZZ 6400/22/45液压支架(郑煤机) 总体 型式四柱四连杆支撑掩护式 中心距1.5m 支撑高度 2.2-4.5m 支护宽度 1.43-1.60m 初撑力5496(P=28MPa) 中心距 1.5m 工作阻力6400KN(P=32.6MPa) 支护强度≥0.83MPa 对底板比压≤2.07MPa 适应煤层倾角≤30° 最大件外形尺寸7.01×1.43×2.2m 操作方式本架手动 重量约25.120t 进液管径Φ31.5mm 回液管径Φ51mm 立柱 缸径Φ250/Φ180mm 柱径Φ235/Φ160mm 行程 一级1160mm 二级1142mm 初撑力1374KN(P=28MPa) 工作阻力1600KN(P=32.6MPa) 数量4根 前梁千斤顶 缸径Φ200mm 柱径Φ140mm 行程166mm 初撑力880KN P=28MPa 工作阻力1100KN P=35MPa 数量2根 推移千斤顶 缸径Φ180mm 杆径Φ120mm 行程880mm 推力713KN(P=31.5MPa) 拉力396KN(P=31.5MPa) 数量1根 调底座千斤顶 缸径Φ125mm 杆径Φ85mm 行程150mm

推力344KN(P=28MPa) 拉力185KN(P=28MPa) 数量1根 抬底座千斤顶 缸径Φ140mm 杆径Φ105mm 行程240mm 推力431KN(P=28MPa) 拉力189KN(P=28MPa) 数量1根 伸缩千斤顶 缸径Φ100mm 杆径Φ70mm 行程900mm 推力220KN(P=28MPa) 拉力120KN(P=28MPa) 数量2根 护帮千斤顶 缸径:Φ125mm 杆径:Φ70mm 行程:570 mm 推力/拉力:P=28.0Mpa 344/236KN 工作阻力:P=35.0MPa 430KN 根数:1根 侧推千斤顶 缸径Φ80mm 杆径Φ60mm 行程170mm 推力141KN(P=28MPa) 拉力62KN (P=28MPa) 数量4根 且应能容纳全部主进、回液管路的回液量等因素。本矿煤层变化不大,采高变化引起的支架所需液量差很小。综上所述,选择BRW400/31.5型液压泵和RX400/25乳化液箱,泵站配备3泵(两用一备)2箱方式工作,具体参数如下:公称压力/MPa 31.5~37 柱塞数量/个 5 公称流量/Lmin 400 乳化液箱不锈钢电机功率/Kw 250 有效容积/L 2500 电压/V 1140

拉刀课程设计说明书汇总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形状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期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工具(含夹具、刀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其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对零件加工的质量、生产率和产品成本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目录 1.已知条件 (5) 2.车刀具材料的选择 (6) 3.车刀几何参数的确定 (6) 4.车刀具体设计 (8) 5.拉刀已知条件 (10) 6.拉刀几何参数的确定 (13) 7拉刀的具体设计 (14) 8.小结 (15) 9.参考文献 (16)

1.C刀片95°偏头外圆车刀设计 已知: 工件材料HT200,使用机床CA6140,加工后dm=95,Ra=3.2,需粗、半精车完成,加工余量自定,设计装C刀片95°偏头外圆车刀。 设计步骤: 1.1选择刀片夹固结构 考虑到加工是在CA6140普通机床上进行,属于连续切削,参照表2-1典型刀片夹固结构简图和特点,采用偏心式刀片夹固结构。 1.2选择刀片材料 由原始条件给定:被加工工件材料为HT200,连续切削,完成粗车、半精车两道工序,按照硬质合金的选用原则,选取刀片材料(硬质合金牌号)为YG3。 1.3选择车刀合理角度 根据刀具合理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并考虑到可转位车刀:几何角度的形成特点,选取如下四个主要角度 (1)前角=8°,(2)后角=7°, (3)副后角=7°, (4)主偏角=95°,(5)副偏角=12°(6)刃倾角= -2° 的实际数值以及副后角和副偏角在计算刀槽角度时,经校验后确定。 后角 1.4选择切削用量 根据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查表确定切削用量为: 粗车时:a =3mm,f=0.6mm/r,v=80m/min p 1.5选择刀片型号和尺寸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矿井通风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矿井通风技术课程设计 姓名:王冰雨 学号: 1545203115 学院:能源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矿井通风与安全 班级:通风 15-1 学制:三年 指导教师:张修峰 二○一七年一月

目录 1. 概况 (1) 2.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 (3) 2.1.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 (5) 2.2.掘进通风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风量计算及风量分配 (7) 3.1.矿井需风量的计算原则 (9) 3.2.矿井需风量的计算方法 (10) 3.3.矿井总风量分配 (13) 4.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 (15) 4.1.计算原则 (17) 4.2.计算方法 (18) 5.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 (21) 5.1.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的基本要求 (24) 5.2.选择矿井主要通风设备 (27) 6. 概算矿井通风费用 (30) 6.1.吨煤的通风电费 (32) 6.2.通风设备的折旧费和维修费 (37) 6.3.专为通风服务的井巷工程折旧费和维修费 (43) 6.4.通风器材和通风仪表等材料的购置费和维修费 (47) 6.5.通风工作全体人员的工资 (52)

1.概况 矿井通风设计是在进行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同时,依据矿井的自然条件及生产技术条件,确定矿井通风系统、供风量、通风阻力和矿井主要通风设备的工作。 矿井通风设计是整个矿井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建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通风状况的好坏和保障矿井安全生产。新建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步骤是:拟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的计算与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矿井通风系统必须根据矿井瓦斯涌出量、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条件、表土层厚度、井田面积、地温、煤层自燃倾向性等条件,通过优化或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矿井通风设计按照设计内容的实施步骤又可分为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矿井通风技术设计是矿井初步设计或技术方案设计时进行的通风设计,其内容包括确定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总风量的计算和分配、矿井通风阻力计算、选择通风设备和概算通风费用。这也就是一般说的矿井通风设计。矿井通风施工设计是为通风构筑物和通风设备等安装施工进行的设计,其内容包括工程布置、设备布置和施工布置等。 矿井通风设计的主要依据是:矿区气象资料:井田地质地形:煤层瓦斯风化带垂深、各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及梯度等;煤层自然发火倾向,发火周期;煤尘爆炸危险性及爆炸指数;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开拓方式及采区巷道分布,回采顺序、开采方法;

拉刀课程设计方案

目录 一.圆孑L拉刀设计任务书 (2) 1 ?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过程 (3) (1) 拉刀材料 (3) (2) 拉削方式 (3) (3) 几何参数 (3) (4) 校准齿直径 (3) (5) 拉削余量 (3) (6) 齿升量 (3) (7) 容屑槽 (3) (8) 分层式拉刀粗切齿、过度齿和精切齿均采用三角形分屑槽 (4) (9) 前柄部形状和尺寸 (4) (10) 校验拉刀强度与拉床载荷 (4) (11) 齿数及每齿直径 (5) (12) 拉刀及其他部分 (6) (13) 计算和校验拉刀总长 (6) (14) ............................................................................................................................................... 制定技术条件. (7) 三.技术条件 (7) 四.课程设计小结 (8) 五.参考文献 (9)

.圆孔拉刀设计任务书 1 ?设计题目 已知条件: 1、要加工的工件零件图如图所示。 2、工件材料:HT200 零件尺寸参数表 工件材料组织状态D d L 参数HT200200 ±.160。0.03060要求: 1、设计刀具工作图一份; 2、课程设计说明书一份。 0.030 工件直径0长度60mm材料HT20Q工作如上图所示; 零件图

拉床为L6140型不良状态的旧拉床,采用10液压乳化液,拉削后孔的扩张量为0.01mm 设计步骤如下: (1) 拉刀材料:由于工件材料为HT200,且热处理状态为,那么刀具材料选择 W18Cr4V。 (2) 拉削方式:分层式 (3) 几何参数:由《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4.2,选择前角 0 =5°,精切齿与校准齿前刀面倒棱bi=0.5?1.0mm 01=-5 ° ; 由《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课程设计指导书》表 4.3,选择粗切齿后角 0=3°,倒棱宽1三0.2mm精切齿后角0=2°,倒棱宽1=0.3mm 校准齿后角0 =1°,倒棱宽1=0.6mm (4) 校准齿直径(以角标x表示校准齿的参数) d 0X=d mmax 式中一扩张量,取=0.01mm 贝U d ox =60.030-0.0仁60.020mm; (5) 拉削余量:按表4.1计算。当预制孔采用钻削加工时,A的初值为 A 0.005d m 0.1,1 1.07mm 采用59钻头,最小孔径为d wmin 59,拉削余量为 A d ox d wmin 1.02mm (6) 齿升量。按表4.8取粗切齿齿升量为f 0.040mm。 (7) 容屑槽。 ①计算齿距。按表4.8粗切齿与过渡齿齿距为 p (1.3~1.6) 60 10.06 ~ 12.41mm,取11mm 取精切齿与校准齿齿距(用角标j表示精切齿的参数)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

? 1 绪论 刀具的发展 切削加工是现代制造业应用最广泛的加工技术之一。据统计,国外切削加工在整个制造加工中所占比例约为80%~85%,而在国内这一比例则高达90%。 刀具是切削加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无论是普通机床,还是先进的数控机床(NC)、加工中心(MC)和柔性制造系统(FMC),都必须依靠刀具才能完成切削加工。刀具的发展对提高生产率和加工质量具有直接影响。材料、结构和几何形状是决定刀具切削性能的三要素,其中刀具材料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国际生产工程学会(CIRP)在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由于刀具材料的改进,允许的切削速度每隔l0年几乎提高一倍”。刀具材料已从20世纪初的高速钢、硬质合金发展到现在的高性能陶瓷、超硬材料等,耐热温度已由500~600℃提高到1200℃以上,允许切削速度已超过1000m/min,使切削加工生产率在不到100年时间内提高了100多倍。因此可以说,刀具材料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反映了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史。设计目的 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等有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深化课堂理论教学内容,锻炼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是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化训练。 通过金属切削刀具课程设计,具体应使学生做到: (1) 掌握金属切削刀具的设计和计算的基本方法; · (2) 学会运用各种设计资料、手册和国家标难; (3) 学会绘制符合标准要求的刀具工作图,能标注出必要的技术条件。

2 成形车刀设计 被加工零件如图1.所示,工件材料为:青铜;硬度HBS115 ;强度σb = 360Mpa 。 棱体成形车刀的结构尺寸 棱体成形车刀多采用燕尾结构,夹固可靠,能承受较大切削力。主要结构尺寸有:刀体总宽度0L 、刀体高度H 、刀体厚度B 及燕尾尺寸M 等。 图1 (1) 刀体总宽度0L ,如图1所示c L L 0,

C语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c语言程序设计 姓名 学号 专业统计学 所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指导老师江俊君 日期 2016/6/11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1.课程论文题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2.程序设计思路 ........................................... 错误!未定义书签。3.功能模块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4.数据结构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5.算法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6.程序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7.程序运行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8.编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9.总结心得及良好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1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 设计人:周桐 学号:3 指导老师:郭金明

前言 《矿井通风》设计就是学完《矿井通风》课程后进行,就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专业设计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能力,为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1、进一步巩固与加深我们所学矿井通风理论知识,培养我们设计计算、工程绘图、计算机应用、文献查阅、运用标准与规范、报告撰写等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依照老师精心设计的题目,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要求我们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计算,绘图及编写说明书等全部工作。 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与认真贯彻《煤炭工业设计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工业矿井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它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设计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达到较高水平,但由于本人水平有限,难免有疏漏与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指正。 (一)矿井基本概况 1、煤层地质概况单一煤层,倾角25°,煤层厚4m,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3m3/t,煤尘有爆炸危险。 2、井田范围设计第一水平深度240m,走向长度7200m,双翼开采,每翼长3600m。 3、矿井生产任务设计年产量为0、6Mt,矿井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23a。 4、矿井开拓与开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其开拓系统如图1-1所示。拟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在7、8两采区中央上部边界开回风井,其采区划分见图1-2。采区巷道布置见图1-3。全矿井有2个采区同时生产,分上、下分层开采,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4条煤巷掘进,采用4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380人。回采工作面最多人数为38人,温度t=20℃,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2m3/min,放炮破煤,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为2、4kg。有1个大型火药库,独立回风。 附表1-1 井巷尺寸及其支护情况 区段井巷名称井巷特征及支护情况 巷长 m 断面积m2 1~2 副井两个罐笼,有梯子间,风井直径D=5m 24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