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

第一章(单选与多选)6

一,国际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额的关系:国际贸易额是世界对外出口贸易的总额

二,对外贸易依存度,也称外贸系数,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对外贸易总额(进口额与出口额之和)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三,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又称为"进出口交换比价"。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贸易条件的恶化是指对外贸易中的交换比价下降,即用相同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比以前少了.

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况,则视为贸易条件改善.

四,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多选)

(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国际贸易商品一般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前者是指未经加工或只是简单加工过的农矿产品;后者则是指经过完全加工的产品,如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等.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是指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和商品流向,即各地区或各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五,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和统计的进出口贸易;专门贸易是指以关境为标准划分和统计的进出口贸易.

六,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相比的差额.顺差即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也称"顺差",或"盈余"或"出超"或"黑字";逆差即出口恶小于进口额,也称"逆差"或"赤字"或"入超".

第二章(单选与多选)3

一,国际分工萌芽阶段,形成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一种简单的国际分工形式. 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形成了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分工. 三,国际市场价格的种类:

(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1)交易所价格;(2)拍卖价格;(3)开标价格

(二)世界"封闭市场"价格:(1)调拨价格;(2)垄断价格;(3)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价格;(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等

第三章(选择题)3

一,重商主义简评、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的主要政策主张:(一)货币管制政策;(二)对外贸易垄断政策;(三)奖出限入政策;(四)鼓励发展本国航运的政策;(五)发展本国工业的政策

重商主义简评:

(一)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适应当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要求,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是,后期则变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二)重商主义实际隐含着一个错误的假定前提,即认为世界的物质财富是固定的、有限的.一国之所得必为他国之所失.这会导致损人利己的贸易政策。

(三)重商主义认为财富和利润都产生于流通过程的观点是错误的。

(四)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但是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二,李嘉图模型的前提假设

(一)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这种分析方法被称为2(两个国家)x2(两种产品)

模型

(二)只有劳动一种要素,所有的劳动是同质的,没有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的区别

(三)生产成本不变

(四)运输成本为零

(五)没有技术进步

(六)物物交换

(七)完全竞争市场

(八)生产要素始终处于充分就业。商品可以在全球流动,生产要素不能在全球流动。

(九)国民收入分配不变

三,相互需求论的核心问题

第四章(选择,名词解释,简答)4

一,要素禀赋理论提出者:赫克歇尔、俄林

二,要素丰裕度与要素密集度(选择、名词解释)

(一)要素丰裕度: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他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因而使其要素相对价格低于他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要素丰裕度的测度:(1)以实物单位测度,即各国拥有的资本/劳动比率(人均资本)。可表示为TK/TL ;(2)以要素的相对价格来测度。可表示为r/w 或w/r

(二)要素密集度:是指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如果X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x=Kx/Lx,大于Y商品的生产所采用的资本与劳动投入比例ky=Ky/Ly,即kx>ky,则称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 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三,要素禀赋理论的推理过程(简答)

在两国生产技术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最终会影响到两国X和Y两种商品的生产能力,从而引起供给能力的差别.这一过程可由以下分析说明:

(1)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其价格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供给方面产生的直接原因;

(2)这种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由生产成本的差异造成的;

(3)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成本的不同,是由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同所造成的;

(4)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异是由他们要素丰裕度的不同所造成的;

(5)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需要的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或纯价格优势。

四,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选择)

第五章(选择,名词解释,简答)4

一,二战以后国际贸易流向新格局的理论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需求偏好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选择、简答)从理论内容、要素、进出口结构、影响来分析三,产业内贸易定义: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四,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名词解释、简答)

(一)内部规模经济: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

产生的原因:

(1)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专业高效率设备使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

(3)企业可以充分挖掘管理资源的潜能,提高管理资源效率。

(二)外部规模经济:平均成本下降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有关。产生的原因:

(1)生产设备供应的专门化有助于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实现;

(2)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3)行业内每个企业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更多的知识积累。

第六章4

一,李斯特的保护幼稚产业学说-贸易政策主张、阶段

(一)贸易政策主张:

(1)保护对象:幼稚工业。

(2)保护程度:有节制的保护,分步骤进行。

1,对国内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应通过高关税给予充分保护;

2,对国内生产昂贵奢侈品的行业可以只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

3,对于国内不能生产的各种复杂机器的进口应当免税或只征收极轻的进口税,因为对这类产品的进口过分限制会影响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3)保护时间:最高期限—30年。

(4)保护手段:禁止输入和征收高额关税。

(二)阶段:经济发展阶段与对外贸易政策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

自由贸易

保护贸易自由贸易

二,超保护贸易论-凯恩斯

与保护幼稚产业保护论的区别:

(一)保护的目的不同.幼稚产业保护论:为了发展本国的生产力;超保护贸易理论:为了争取外贸顺差,解决工人失业问题。

(二)保护对象不同.幼稚产业保护论:落后国家的幼稚产业;超保护贸易理论:经济发达国家的夕阳工业。

(三)保护手段不同.幼稚产业保护论:关税措施;超保护贸易理论:关税措施和非关税措施。

(四)保护的策略不同.幼稚产业保护论:防御性限制进口;超保护贸易理论:政府补贴和商品倾销等手段主动向别国市场进攻。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材料分析题(名词解释)

(一):是指一国通过出口补贴、关税等战略性措施,以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为,从而实现下述目标:分享外国企业的垄断利润;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使专业分工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

四,最佳关税的特点

(一)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进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中获利可言。

第七章7

一,进口税的种类:

(一)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一国政府对与本国没有签署友好协定、经济互助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按普通税率征收的关税。

税率最高,比优惠关税高1~5倍。

(二)最惠国关税:又叫正常关税.是缔约各方实行互惠,凡缔约国一方现在和将来任何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对方.最普遍。

(三)特惠税:是指对某个国家的全部或部分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税待遇,又称优惠税.特惠税既可以是互惠的,也可以是非互惠的.税率一般低于最惠国税率和协定税率。(四)普惠制关税:简称普惠制,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某些产品,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一种普遍的关税减免制度。

四者之间的比较:

项目普通税率最惠国税率特惠税率普惠制税率

适用范围没有最惠国待

遇条款最惠国待遇条款特惠协定,如洛

美协定

普惠制方案内的

发展中国家

特点是非普遍使用

的税率,减税的

依据普遍使用的税率,

正常税率

互惠或非互惠非互惠税率

税率最高比普通税率低,互

惠的税率比最惠国税率低比最惠国税率

低,按最惠国税

率的一定百分百

征收

二,财政关税与保护关税的区别

(一)财政关税:

(1)含义:是以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财政关税收入的关键在于税率的高低和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二)保护关税

(1)含义:是以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

三,有效关税与名义关税的计算(选择题)

V' - V

(一)有效关税税率公式: E=

V

公式中: E:有效保护率;

V':某制成品在自由贸易时的单位产品附加值;

V:征收关税后的附加值。

(二)名义关税率公式:

进口货物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名义关税率=

国际市场价格

例如:A国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一双皮鞋的国内价格(包括国产的和进口的)为100美元,其中50美元是自由进口的皮革的价格,另50美元是A国国内加工皮鞋的附加值.此时,附加值占皮鞋全部价值的50%。下面分析征税后的几种情况:(1)假定对进口皮鞋征从价税20%,对进口皮革仍免税。由于进口商品价格会影响国内商品价格,从而使皮鞋的国内价格上升到120美元.

结果,这种保护性关税使国内加工制造皮鞋的附加值每双鞋增加70美元(120美元售价-50美元皮革).此时,关税对皮鞋的有效保护率为40%:

V’-V 70美元-50美元

E= = =40%

V 50美元.

(2)如果对皮鞋仍征20%名义关税率,并开始对进口皮革征10%的名义关税率。

由于皮革被征关税,皮革的国内价格上涨5美元,达55美元,每双鞋的附加值则减少为65美元(70美元-5美元)。

此时,关税对皮鞋的有效保护率降为30%:

V’-V (70美元-5美元)-50美元15美元

E= = = =30%

V 50美元50美元. (3)如果对进口皮革和皮鞋同样征20%的名义关税率。

皮革价格会上涨10美元。此时,关税对皮鞋行业的有效保护率为20%。

(70美元-10美元)-50美元

E= =20%

50美元

此时的有效关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相等

(4)如果皮鞋关税率仍为20%,把进口皮革的关税率提高为30%。

皮革价格会上涨15美元.此时,对制成品皮鞋的有效保护率为10%,已低于名义关税率,是后者的一半.

(70美元-15美元)-50美元

E= =10%

50美元

此时的有效关税率低于名义关税率

(5)负保护——极端的情况

如果进口皮鞋名义关税率仍是20%,而进口皮革的名义关税率增加到50%,则皮革价格上涨25美元,形成了负保护-10%。

(70美元-25美元)-50美元

E= = -10%

50美元

由于征关税后皮鞋的附加价值降为45美元,比自由贸易时的50美元还低,因而形成了负保护。四,从价税、从量税、混合税

(一)从价税:是指以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的一定百分比征收关税。

从价税额=进口商品总额*从价税率

(二)从量税:是以进口货物的重量、数量、长度、容量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关税。从量税额=商品进口数量*每单位从量税

(三)混合税:是在税则的同一税目中定有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税率,征税时同时使用两种税率计征,以两种税额之和作为该种商品的关税税额。

五,海关征税通常是依据是:海关税则,

六,进口附加税种类及分析(选择、材料题)主要了解光伏相关方面

(一)反倾销税

(1)含义:对实行倾销的进口货物所征收的一种临时性进口附加税。

(2)目的:抵制倾销,保护国内产业

(3)征收标准:不能超过倾销幅度

(4)纳税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5)必要条件:

1,必须证实倾销的存在,即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售;

2,进口国产业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或重大威胁;

3.倾销和损害之间构成因果关系.

(6)程序:1,书面请求;2,立案;3,调查;4,征收;5,临时措施.

(二)反补贴税

(1)含义:是指对进口商品使用的一种超过正常关税的特殊关税.(一般来说,各国对初级产品的补贴是认可的,反补贴的征收对象主要是工业制成品.)

(2)目的:抵消国外竞争者得到奖励和补助产生的影响,保护进口国的制造商.

(3)征收标准:按补贴数额进行.

(4)纳税人:补贴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

(5)征收反补贴税具备的三个条件:

1,须有补贴的事实,即出口成员国对进口产品直接或间接地给予补贴的事实;

2,须有损害的结果,即对进口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或严重阻碍进口国某相关产业的建立;

3,须有因果关系,即补贴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存在.

(6)程序:1,书面请求;2,立案;3,磋商;4,调查;5,征收;6,临时措施;7,承诺.

(三)紧急关税:指为应付某种紧急情况,对某些商品加征的进口税。

(四)惩罚关税:是指出口国某商品违反了与进口国之间协议,或者未按进口国海关规定办理进口手续时,进口国海关对该进口商品征收的一种临时性的进口附加税。

(五)报复关税:是指一国为报复他国对本国商品、船舶、企业、投资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对该国进口的商品所课征的进口附加税。

七,关税特点:

(一)具有税收所共有的性质:

(1)强制性: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

(2)无偿性:国家征收税后即缴入国库,成为国家的财政收入,无须付给纳税人任何补偿;

(3)固定性:税率相对固定,一般不得随意变动和减免。

(二)自身的特性:

(1)间接性.关税是以进出品商品和货物为征税对象,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征收,进出口商可将关税额作为成本的一部分追加到出口商品上,最终将关税负担转嫁给消费者.

(2)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主权国家常把关税作为进行国际经济竞争及政治斗争的手段.

第八章5

一,绝对配额与关税配额

(一)绝对配额:绝对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进口国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在该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

(二)关税配额:关税配额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量不加限制,只是对配额内的进口商品给予免税、减税或低税的优惠待遇,对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关

税。

二,全球配额与国别配额

(一)全球配额:指的是对一种商品只笼统规定一定时期内其进口的最高限额,但不作国别或地区分配.不论哪国的出口商申请出口时,先申请者先被批准出口,直至配额用完为止.

(二)国别配额:是指在一定时期的总配额内按国别和地区进行分配,各国家和地区按配额使用,超过便不准进入.包括自主配额和协议配额。

三,非关税壁垒种类

(一)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和金额加以限制.如配额制、许可证制等。

(二) 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是指通过对进口商品制定各种严格的条件来间接地限制商品的进口.如苛刻的技术标准和检疫标准等。.

四, "自动"出口配额制(名词解释)

是指出口国迫于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自己规定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规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五,外汇管制

具体做法有三种: (1)数量性外汇管制;(2)成本性外汇管制;(3)混合性外汇管制。

第九章3

一,出口信贷

含义:是指一国的银行为了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加强本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对本国的出口厂商、外国的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出口信贷通常是在出口成套设备、船舶、飞机等大型商品时由出口方银行提供的信贷.

出口信贷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名词解释)

含义:是指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对本国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贷款,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拒绝付款时,这个国家机构即按照承担的数额予以补偿的一种制度。

三,外汇倾销的概念及其条件(简答)

(一)概念:是指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争夺国外市场的一种特殊手段。

(二)条件:

(1)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出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

(3)其他国家不同时进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措施.(如亚洲金融危机时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以抵消影响) .

第十一章(简答题)1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简答)

(一)自由贸易原则

(二)非歧视原则——WTO各项规则的基石

(1)最惠国待遇原则:任何缔约方给与任何第三方的利益、优惠、特权,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与缔约的其他所有各方。

(2)国民待遇原则:在民事权利方面一个国家给予在其国境内的外国公民和企业与其国内公民、企业同等待遇。

(三)公平竞争原则

(四)透明度原则:即保证贸易政策法规的全国统一实施和及时公开,并定期接受评审。

(五)市场准入原则

(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原则

第十二章3

一,一体化形式

(一)优惠贸易安排:最松散、最初级.例:《亚太贸易协定》

(二)自由贸易区:即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一个贸易区在区内各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区内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留对非成员国的原有壁垒.最多见,最实用.例: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

(三)关税同盟:即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同时协调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建立对外的统一关税.这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又更进了一步,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典型的有欧洲经济共同体。

(四)共同市场:即成员国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进一步消除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限制,使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贸易自由化,而且实现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典型的如欧洲统一市场。

(五)经济联盟:即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成员国之间不但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起对外的共同关税,而且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典型的如目前的欧洲联盟。

(六)完全的经济一体化: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成员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在国家经济决策中采取同一立场,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

(1)按经济一体化的范围,可划分为:1,部门一体化;2,全盘一体化

(2)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划分为:1,水平一体化;2,垂直一体化

二,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名词解释、选择题)

(一)贸易创造:即在关税同盟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伙伴国成本低的产品所代替原来由本国生产的,现在从伙伴国进口,新的贸易得到"创造"。

(二)贸易转移:指由于关税同盟导致先前的贸易伙伴关系发生改变,一国把与同盟外低成本的某个国家的相互贸易转变为与同盟内高成本成员国间的相互贸易。

从世界福利的角度看,贸易转移是减少福利的.但对于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而言,其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却是不确定的。

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一)竞争效应;(二)规模经济效应;(三)对投资的刺激效应:(四)资源配置效应;(五)技术进步效应第十三章2

一,跨国公司的特点

(一)规模庞大,实力雄厚;(二)实行全球战略;(三)公司内部实行"一体化";(四)经营多样化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选择题简答题)邓宁

(一)核心: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O)、区位优势(L)和内部化优势(I),即OLI优势。

(二)主要内容:

(1)所有权优势理论:是发生国际投资的必要条件,指一国企业拥有或是能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特点优势。其中包括:

1,技术优势.国际企业向外投资应具有的生产决窍、销售技巧和研究开发能力等方面的优势;;

2,企业规模.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外扩张,这实际上是一种垄断优势;

3,组织管理能力.大公司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与企业家才能,能在向外扩张中得到充分发挥; 4,金融与货币优势.大公司往往有较好的资金来源渠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从而在直接投资中发挥优势.

(2)内部化优势:是为避免不完全市场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将其拥有的资产加以内部化而保持企业所拥有的优势.其条件包括:1,签订和执行合同需要较高费用;2,买者对技术出售价值的不确定;3,需要控制产品的使用.

(3)区位优势:是指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对投资者来说在投资环境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它包括直接区位优势,即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和间接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不利因素.

形成区位优势的三个条件:1,劳动力成本.一般直接投资总把目标放在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以寻求成本优势.2,市场潜力.即东道国的市场必须能够让国际企业进入,并具有足够的发展规模;3,贸易壁垒.包括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这是国际企业选择出口抑或投资的决定因素之一;4,政府政策.是直接投资国家风险的主要决定因素.

以上三种优势共同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其中,所有权优势是基础,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是企业进行跨国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种优势,企业才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三种优势的结合,不仅使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成为可能,而且决定着对外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国际贸易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重要阶段: (1)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以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和大卫李嘉图(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为代表的古典学派提出了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这两大学说主要以劳动生产率为出发点,从供给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 (2)西方经济学家穆勒(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提出了相互需求理论和提供曲线理论。以国际交换比率为出发点,从需求角度分析和探索均衡国际贸易条件的形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理论。 (3)两位瑞典的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代表作《区际与国际贸易》)提出额生产要素禀赋模型。该模型以比较利益为出发点,分析探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形成和条件。(4)里昂惕夫反论(代表作《投入—产出经济学》)及其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美国进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分析,与要素禀赋理论结论相反,即美国出口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绝对利益学说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提出了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理论。绝对利益学说的内容:①强调了国际分工的利益,指出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②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商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③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后天的有利条件,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和贸易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2.比较利益学说 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是在绝对利益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比较利益学说的主要内容:两害取其轻,两利取其重。每一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专门生产其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商品,通过国际分工,两国总产量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双方均能从贸易中获利。 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的异同: 相同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基础是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不同点:若一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均占有绝对优势,而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双方之间能否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绝对利益学说不能回答这一点。 3.比较利益理论的模型 比较理论模型可用转换曲线,或生产可能性曲线加以证明。 机会成本:公式:边际转换率=小麦的变动量/汽车的变动量 (1)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转换曲线呈直线状,斜率不变,机会成本不变。 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供给曲线呈水平线状。 在成本不变条件下,出现完全分工。 (2)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 特点:①成本递增导致转换曲线呈凹向原点的形状。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斜率不同。 ②供给曲线向上,见P34分析。 (3)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与成本不变条件下的贸易的不同: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小于成本机会成本不变下的贸易利益。前者是部分分工,后者是完全分工。 4.无差异曲线与国际贸易 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各种可能的商品组合提供给消费者的满足度是相等的,或者说是无差异的。 特点:它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无差异曲线的反比关系表明,在满足程度不变的条件下,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C社会生产力 D各国的政策 2.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比较确切地反映对外贸易规模的是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C.进口额D.出口额 3.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进口产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 A、初级产品出 B、进口替代 C、出口导向 D、出口替代 4.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 ) A.产业内贸易说 B.技术差距说 C.人力资本说 D.偏好相似说 5、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来表明。 A.对外贸易 B.贸易顺差 C.有形贸易 D.贸易差额 6、能够比较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实际规模,便于各个时期进行比较的是()指标。 A.贸易顺差 B.对外贸易额 C.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对外贸易量7、转口贸易又称() A.间接贸易 B.进口贸易 C.出口贸易 D.对外贸易 8、国际贸易是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特点,并揭示()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A.贸易往来 B.贸易冲突 C.贸易利益 D.国际商品 9、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单指()而言。 A.世界进口总额 B.世界出口总额C.世界进出口总额 D.世界进口差额10、以货物通过海关结关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称为() 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转口贸易体系 D.对外贸易体系 11、我国纺织品出口经香港商人之手转卖到非洲,这种国际贸易形式称为()。 A.直接贸易 B.间接贸易 C.转口贸易 D.服务贸易 12、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万亿美元,商品进口值为1200亿美元,出口值为800亿美元,则该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 )。 A.10% B.11% C.12% D.9%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贸)复习整理资料

国贸 第一章: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 又称国外贸易(External Trade)、 进出口贸易(Import and Export Trade) 输出入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活动,也是各国(或地区)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趋势。 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又称对外贸易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是以金额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总量。 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又称国际贸易值,是以金额表示的国际贸易总量。 国际进口贸易总额不等于国际出口贸易总额 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国际贸易量(Quantum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额。 贸易差额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口贸易总额与进口贸易总额的差额。贸易顺差:当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顺差、贸易盈余、出超或贸易黑字 贸易逆差:当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入超或贸易赤字 贸易平衡:当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时,则称为贸易平衡 对外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国际贸易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各类商品贸易在一国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可反映出一国或世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和产业发展水平等。 狭义的对外贸易结构又称为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的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的对外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并反映该国同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该指标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形式和贸易政策的影响。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区域结构又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各国、各个国家集团、世界各洲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即世界贸易的国别分布和洲别分布状况。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各章学习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重点下划线标记为重点中的重点! 第一章 名词解释 对外贸易量: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已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单纯反应对外贸易的数量规模,被称为对外贸易量。总贸易: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的标准专门贸易:以货物经过关境作为统计进出品的标准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国在一定时期外贸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 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直接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间接贸易:指商品消费国与生产国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第二章 名词解释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简答 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自然条件 国际分工产生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生产力 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水平的 高低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生产力的 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生产力的 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国际分工的发展制约因素----人口、劳动规模和市 场 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资本国际化 国际分工的性质取决于----国际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可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 展 2、比较成本说(课本18-21,全部看) 3、要素禀赋理论(课本22-27,全部看) 4、里昂惕夫反论:美国是资本比较丰裕而劳动力 比较稀缺的国家,根据H-O模型,美国应该出口 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然而里昂 惕夫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了美国出口品和进口 产品的要素含量,进而对进出口产品的要素含量进 行比较。他发现,美国实际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显然有悖于要素禀赋 理论。 第三章 计算:贸易条件 课本44-46,四个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及说明 第四章 重商主义 基本观点:只有金银才是一国真正的财富,除了 开采金银,只有对外贸易才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利 润是在流通过程中由于贱买贵卖而产生的,而国内 贸易,由于买卖得失相抵,对财富无所增益,对外 贸易的原则是少买多卖,只有出超才能使金银进 口,主要是通过对外贸易顺差,保证金银进口。 货币差额论 认为一切进口都会减少货币,在对外贸易上应奉行 绝对的少买多卖,以求增加贸易顺差,换回更多的 金银。主张国家要用行政或法律手段禁止货币输出 国外,对于商品贸易实行奖出限入政策。 贸易差额论 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金银输出的思想,认为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主张在保证有更多 的金银运回本国的前提下,允许金银出口。在对外 贸易方面,扩大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出口,减少外国 制成品的进口,通过奖出限入的外贸易政策,保证 外贸顺差,以达到金银流入的目的。 简答 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论点: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相 有利的国际分工;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自由贸易 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自由贸 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 李斯特的保护理论: 历史背景 贸易保护理论是在与自由贸易理论论战的过 程中逐步形成的。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国家利益, 因而会对落后国家不利。国际自由贸易的有利性 是有条件的,必须以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 情为出发点,国家对经济必须实行强有力的干预以 保持其经济利益。 主要内容 各国的经济划分为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 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这样五 个阶段。

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第一部分国际贸易理论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分配,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2、根据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可以使所有贸易国的消费超出其生产可能性边界。() 3、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有效,参加贸易的国家仍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益,国际分工也能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 4、要素价格的均等化是以商品价格的均等为先决条件的,但在现实中一般很难实现。() 5、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X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可流动要素劳动的实际报酬不变,X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增加,而Y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报酬下降。() 6、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出口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定。() 7、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如果X商品和Y商品的价格同时都上升,则所有投入生产的要素的实际报酬都上升。() 8、如果两国之间不存在比较优势,两国之间绝不会发生贸易。() 9、根据贸易理论,如果两国的国内市场规模存在差异,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那么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10、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关系要素禀赋的差异;而产业间贸易则完全是由规模经济引起。()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国际贸易学理论归纳

国际贸易学知识理论归纳 1.绝对成本理论 (1)产生:英国古典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绝对成本论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 (2)理论:一国应把本国生产某种商品的成本即生产费用与外国生产同种商品的成本相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如果一国某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低于他国,那该国生产这种商品的产业就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相反,就是不具有绝对优势或处于“绝对劣势”的产业。 (3)一国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 ○1自然禀赋的优势,即一国在地理、环境、土壤、气候、破产等自然条件方面的优势,只是天赋的优势。 ○2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的优势,只是通过训练、教育而获得的优势。2.比较成本理论 (1)产生: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理论。 (2)理论:各国并不一定要生产成本绝对低的产品,而是只要生产出成本比较低或者是相对低的产品,这样就可以进行贸易分工。 (3)比较成本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以葡萄牙和英国的葡萄酒案例为例,葡萄牙应该“两优则其重”,英国应该“两劣取其轻”。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价格上的相对差异,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4)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科学性: ○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获得利益,这为各国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整个世界贸易 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比较成本理论证明了,在主权国家之间发生平等交换关系的条件下,劳动生产率落后的国家的生产者不仅不会因竞争而被淘汰,反而可以从国 际贸易和国际竞争中获利。 ○3两国间贸易的实质是对专业化分工利益的分割问题。这就为探讨不等价交换,贸易条件等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出发点 局限性: ○1比较成本论虽然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是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彻底的,他未能正确区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结果。 ○2李嘉图为了证明他的理论观点,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或者是静态化,忽略了动态的分析。 ○3忽视了生产关系在劳动分工中的作用。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 Singapore 成交,运输方式为Voyage Charter,,我方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我方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C )。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 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解释,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B以船舷为界)。 4、在CIF条件下,Bill of Lading对运费的表示应为( A )。 A.Freight Prepaid B.Freight Collect C.Freight Pre-payable D.Freight Unpaid 5、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够作为物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有( B )。 A.Rail Waybill B.Bill of Lading C.Air Waybill D.Parcel Post Receipt 6、预约保险以( B )代替投保单,说明投保的一方已办理了投保手续。 A、B/L B、Shipping advise from abroad C、Mate,s receipt D、Sales contract 7、我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一份CIF出口合同,以L/C为支付方式。国外银行开来的信用证中规定:“Latest shipment 31st, May, L/C validity till 10th, June.”我方加紧备货出运,于5 月21日取得大副收据,并换回正本已装船清洁提单,我方应不迟于( C )向银行提交单据。 A.5月21日 B.5月31日 C.6月10日 D.6月11日 8、某批出口货物投保了CIC 的WPA,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雨淋致使货物遭受部分损失,这样的损失保险公司将( C )。 A、负责赔偿整批货物 B、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C、不给于赔偿 D、在被保险人同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9.在短卸情况下,通常向( B )提出索赔。 A. the seller B. the carrier C.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carrier D. the seller,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carrier 10. 下列我方出口单价的写法正确的是( C ) A、$35 per yard CIFC Hongkong B、GBP500 per carton CFR net England C、USD2000 per M/T FOB Tianjin D、EUR100 per dozen FOB net less 1% discount 11、在对外贸易业务中,选择货币种类时,应遵循( D )的原则。 A、力争采用硬币收付 B、力争采用软币收付 C、出口采用软币收付,进口采用硬币收付 D、出口采用硬币收付,进口采用软币收付 12、一张有效的信用证,必须规定一个( B )。

国际贸易理论复习题库与部分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库及部分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际贸易: 2.绝对优势 3.要素禀赋 4.H-O定理 5.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6.里昂惕夫悖论 7.差异产品 8.产业内贸易 9.对外贸易依存度 10.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11.贸易条件 12.要素密集度: 13.倾销: 14.消费的示范效应 15.雷布津斯基定理 16.关税 17.非关税壁垒 18.幼稚工业 19.关税同盟 20.出口导向 21.进口替代 22.关贸总协定 23.世界贸易组织 24战略性贸易政策 25自由贸易区 26共同市场 27完全经济一体化 28萨缪尔森-斯托尔珀定理 29贸易创造 30贸易转移 二、选择题 1.开放贸易给进口商品的消费者带来的收益的绝对值:(A)A.大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B.小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C.正好等于该种商品的国内生产者的损失。 D.不可度量。 2.以下各项中哪一项不会促进国家间木材的贸易? (A) A.贸易前各国木材价格相等。 B.追求利润的木材价格套利。 C.国家间存在木材供给的差别。 D.国家间存在木材需求的差别。 3.消费者剩余是: (C) 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生产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 B.消费者通过支付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 C.以下状况给消费者带来的收益: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要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中一些人愿意以及能够为该商品所支付的价格。 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 4.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 A.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受到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 B.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5.如果出口供给比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小,那么: (C) A.进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B.出口国将不愿进行贸易。 C.出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D.进口国将得到大部分的贸易收益 6.第一位系统地表述比较优势原理的经济家是: (D) A.Bertil Ohlin. B.Eli Heckscher.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知识点.docx

(一)了解 1.直接贸易:指商品直接由生产国销往消费国,没有第三国的中间商参与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指通过第三国的中间商或更多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 动。 转口贸易:间接贸易中第三国商人所从事的把商品从生产国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 过境贸易:指贸易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经过一国国境的情况。 2.绝对成本理论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提出。 内容:①人类的交换产生了分工,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优势或后天的有利条件。③各国按照各自的绝对优势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 使各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加,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意义和局限性:意义:绝对成本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与交换中获得利益的思想。局限性: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局限性无法解释绝 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 3.比较成本理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 主要内容: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产品,即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以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仍然能够得到贸易利益。 简单地讲就是“两优取重,两劣取轻”。 比较成本理论阐述的贸易互利性原理:①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产品产量;②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 提高了;③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贸易分工,能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比较成本理论的评价:科学性:( 1)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都可以从参与国际贸易和国家 分工中获得利益;(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 3)通过国际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上是在一定范围之内。 局限性:(1)劳动价值论不彻底;( 2)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原因,只是 一种静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4.新要素理论( p72):①技术要素说②人力资本要素说③研究与开发要素说④信息要素说⑤管理要素说⑥规模经济说 5.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p76)弗农提出。( 1)新生期(2)成长期(3)成熟期( 4)销售下降期( 5)让与期 6.产业内贸易理论:( p79)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特点:①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②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③产业内贸易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 要素投入。理论解释:①偏好相似论(林德)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 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②市场结构论。 7.相互需求原理:约翰· 穆勒提出结论:在由比较利益所决定的两国交换比率上、下限(即两国两种商品各自的国内交换比率)内,实际的、唯一的均衡贸易条件是由两国对于各自交 易对手商品的相对需求强度决定的。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本国对于外国商品 的需求强度,则两国间两种商品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相反,如果本国对于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大于外国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则贸易条件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8.非关税壁垒特点:①灵活性和针对性②隐蔽性和歧视性③限制进口的有效性 9:“自动”出口配额制 :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下,自己规定在某一时期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考试试卷12页

《国际贸易》(第1单元-第13单元)期末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40分) 1.中国生产手表需要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要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要9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 A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 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 印度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D 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2.假设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劳动人数比美国少40人,生产每单位呢绒比美国少10人,则下列错误的是()。 A 英国在两种产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B 英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C 英国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D 美国在呢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3.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的国际分工是()。 A 替代型国际分工 B 混合型国际分工 C 水平型国际分工 D 垂直型国际分工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指出,()。 A 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 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 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获利更多 D 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5.晚期重商主义也称贸易差额论,主要政策主张是()。 A 禁止货币出口 B 禁止贵重金属外流 C 奖出限入,包装贸易出超 D 由国家垄断全部货币贸易 6.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 A 世界出口总额 B 世界进口总额 C 一国进出口总额 D 国际贸易量 7.以一定时期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国际贸易额可以反映国际贸易的实际流量,是因为()。 A 它以商品计量单位表示 B 它以货币金额表示 C 它只计算有形贸易 D 它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8.假定A国生产X和Y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0和120单位劳动,B国的单位生产成本分别为90和80单位劳动,则根据比较优势理论,()。 A B国同时生产X、Y产品,A国不生产 B A国生产Y产品,B国生产X产品 C A国生产X产品,B国生产Y产品 D A国同时生产两种产品,B国不生产 9.一国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在它的出口商品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也越大。 A 初级产品 B 工业制成品 C 工业原料 D 都不是 10.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5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7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7000亿美元,当年国际贸易总额为()万亿美元。 A 7.9 B 3.5 C 7.2 D 3.7

国际贸易理论习题与答案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 1.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货物额是指( )。 A .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B. 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C .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世界贸易量 2.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加深,其对外贸易依存度将会 A .提高 B. 下降 参考答案: 1. A 、 2. A 、 3. B 、 4. D 、 5. A 第一章 国际分工 试一试】单项选择题 )。 C .不变 3?—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状况用( D. 变化方向不确定 )来反映。 A ?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量 4.转口贸易又称( A .直接贸易 C .过境贸易 B. 贸易差额 D. 国际贸易量 ) B. 间接贸易 D. 中转贸易 5?能指明一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去向与进口货物和服务的来源,并能反映出 贸易联系程度的指标是( )。 国与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经济 A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B.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C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D.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A .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 .赫克歇尔 D.俄林 2. 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中,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A ?绝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B.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C .绝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D.相对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3. 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 A ?培育自由竞争的能力 B.追求国内贵金属货币的积累 C .垄断国际市场 D.追求使用价值的增加 参考答案: 1. A 、 2. B 、 3. B 复习思考题 1 .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2. 什么是“绝对利益学说”和“比较利益学说”? 3. 赫-俄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 5.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 简述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内容。 7. 怎样认识和评价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8. 如果一个国家连一个成本优势的商品都没有,而另一个国家两种商品都具有成本优势,那么双方还会发生贸易 吗?即使进行贸易,贸易双方都能获得利益吗?两国还会实行自由贸易吗? 参考答案: 1-7 题答案参考教材 1.绝对成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考试要点整理

名词解释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国际分工的结果与表现形式。又称“世界贸易”。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对外贸易系数,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占该国GDP 的比重,反映对外贸 易在该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出口贸易依存度与进口贸易依存度贸易条件: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一单位的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之间的比率。总贸易:指以国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专门贸易:指以关境为标准来统计的货物的进出口情况 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 某一产品价格上升,导致该产品使用密集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另一种生产要素实际价格下降。 里昂剔夫之谜:1953 年里昂剔夫利用投入- 产出表对美国1947 年的对外贸易实际情况进行验证,发现其实际的情况与H-O 理论的结论相反,即美国作为资本丰富、劳动短缺的国家出口的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产业内贸易: 指同一产业内的产品在具有相同或相似生产要素禀赋的国家间进行的贸易, 或者说一国在同一产品既有出口又有进口. 重叠需求: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 重商主义: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货币差额论。 幼稚产业:指该产业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放任自由竞争则亏损,保护则可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最后竞争力提升。保护、扶植幼稚产业的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带来的利润。 对外贸易乘数:出口增加国内的有效需求,顺差会对国民收入产生倍数作用,对外贸易乘数的大小取决于一国的边际进口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对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预,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自由流动。 保护贸易政策: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的市场,使之免受外国产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产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新贸易保护主义:指20 世纪70 年代兴起的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普惠制:发达国家对进口原产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半制成品和某些初级产品给予降低关税或取消关税的一种优惠。 反倾销税:为抵制外国商品倾销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反补贴税:为抵消进口商品出现禁止性补贴或因可诉补贴对进口国同类产业构成损害而征收的关税。 海关税则:又称关税税则,指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一般包括两个部分:海关课征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关税税率表。 混合税:指在海关税则中,对同一个税目的商品同时使用从价和从量两种计税标准计税,以两者之和合并征收关税。该方法综合了两种计税方法的优点,更有利于发挥关税的保护作用。但对两者的比例难以确定。 绝对配额: 指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高数额,达到这个数额后,便不准进口。 关税配额: 指对商品进口的一定数额以内的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超过配额的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或罚款。多用于农产品的贸易(美国对“脱脂奶粉”的规定:配额内2.2%, 配额

国际贸易实务测试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是____询盘____ 、__发盘______ 、___还盘_____ 和_____接受___ 四个环节;其中___发盘____和____接受___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 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 2._重合同守信用______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履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必须遵守的一项原则。 3.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商品的作价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____固定价格___、__非固定价格_____和___价格调整条款____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 1.期货交易( B ) A.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B.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按交易所规定的开市时间交易 C.必须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但没有时间规定 D.必须在交易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但交易不限于交易所内 2、FOB、CIF、CFR与其他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是( A) A.以装运港船舷作为划分风险的界限B.象征性交货 C.卖方办理保险 D.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工具 3.销售包装的作用是(C) A.防止出现货损货差B.保护商品 C.促销 D.B和C 4、按《公约》的解释,如违约的情况尚未达到根本性违反合同的程度,则受害的一方(C)。 A.只可宣告合同无效,不能要求赔偿损失 B.只能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不能宣告合同无效 C.不但有权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而且可宣告合同无效 D.可根据违约情况选择以上答案 5、相对卖方而言,(A )术语的货价高些。 A. CIF B. FCA C. FOB D.EXW 6.独家代理和包销两种贸易方式,( A ) A.前者是委托代理关系,后者是买卖关系 B.前者是买卖关系,后者是委托代理关系 C.都是委托代理关系 D.都是买卖关系 7.汇票根据( A )不同,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A.出票人 B.付款人 C.受款人 D.承兑人 8.L/C与托收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其全套货运单据应(B ) A.随信用证项下的汇票B.随托收项下的汇票

国际贸易理论综述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国际贸易如此重要,对国际贸易的研究也就成为必然。最早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即在西方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已出现。当时的主要理论为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研究对外贸易怎样能够为一国带来财富,而所谓财富,则完全由金银货币来衡量。在他们看来,国内市场上的贸易是有一部分人支付货币给另一部分人,从而使一部分人获利,另一部分人受损。国内贸易的结果只是社会财富在国内不同集团之间的再分配,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并没有增加。而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从国外获得金银货币从而使国家致富。因此,重商主义对贸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进行贸易,具体来说,怎样通过鼓励商品输出、限制商品进口以增加货币的流入从而增加社会财富。 对怎样能够做到多输出少进口,晚期的重商主义与早期的观点有所不同。早期重商主义强调绝对的贸易出超,主张控制商品进口和货币外流。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末)则从长远的观点看,认为在一定时期内的外贸入超是允许的,只要最终的贸易结果能保证出超,保证货币最终流回国内就可以。但无论早期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主张限制进口,对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局限的。 18世纪末叶,重商主义的贸易观念受到古典经济学派的挑战,并被自由贸易的思想取代。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基本经济思想是“自由放任”,这一原则也被用于国际贸易理论。在其著名的《国富论》中,斯密从个人之间的交换推论到国家之间的交换。他认为,既然每个人只生产自己擅长生产的东西,然后用来交换别人擅长生产的东西比自己什么都生产合算,那么各国间的分工和交换也应该是同样合算的。因此,他认为无论出口还是进口,一国都能获得利益。古典经济学的另一名主要代表大卫.李嘉图(David Richardo)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一书中也对自由贸易的好处作了说明。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对国际贸易的研究就不再局限于怎样进行贸易,而开始对贸易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以及与之相应的政策进行分析。从古典的斯密、李嘉图,到20世纪的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到当代的里昂惕夫(Wassily Leontief)、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巴格瓦蒂(Jagdish Bhagwati)、琼斯(Renold Jones)、克鲁格曼(Paul Krugman)等,许多经济学家从各种角度,在各个方面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论证。方法越来越精细,手段越来越严密,国际贸易理论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并得到不断发展。 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其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可以说,国际贸易理论是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范围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技术知识的国际传递。生产要素和技术知识一方面作为某种特殊商品有其本身的国际市场,另一方面作为要素投入对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和方向,也研究流动的结果。这些结果包括对各国生产、消费、商品价格和社会各集团利益的影响。 与商品、服务、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及技术知识的国际转移有关的各种商业、产业和消费政策也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对象。商业或贸易政策直接影响贸易的数量和价格,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则通过对国内的生产和消费的干预间接地影响贸易。国际贸易研究还包括经济增长、技术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即从动态上分析国际贸易的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从研究的性质来看,国际贸易理论也像其它经济学一样,可以分成实证的(Positive)理论和规范的(Normative)理论。所谓实证分析,主要揭示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分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开卷)

《国际贸易理论》模拟题(开卷)(补)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最后一次修订是在( D )。 A.2001年11月 B.2002年1月 C.2003年11月 D.2004年3月 2.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性质上的差异表现为( D )。 A.实施保障措施所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要比实施反倾销的前提条件更为严格 B.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只能是4年,反倾销的实施期限一般为5年 C.实施保障措施时出口方成员可获得补偿或行使报复权,而反倾销不允许 D.保障措施是针对公平贸易条件下的产品进口实施的限制措施,反倾销主要是针对当竞争行为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征收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期限是( C )。 A.3年 B.4年 C.5年 D.10年4.我国于哪一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 A.1947年 B.1995年 C.2000年 D.2001年5."保障措施"作为一个正式的法律规则术语,首次出现在( C )。 A.《GATT1947》第19条 B.《GATT1994》第19条 C.乌拉圭回合达成的《保障措施协定》中 D.美国《1974年对外贸易法》中 6.当前,遭受反倾销诉讼次数最多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中国 C.巴基斯坦 D.印度 7.目前与反倾销相比,保障措施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A )。 A.比较小 B.比较大 C.差不多 D.很难判断 8.受世界贸易组织约束的贸易扭曲行为包括( B )。 A.垄断 B.倾销 C.特别保障措施 D.高

额关税 9.实施临时保障措施的方式是( A )。 A.提高进口关税 B.数量限制 C.配额 D. 关税、配额并用 10.保障措施的期限一般不超过( C )。 A.100天 B.200天 C.4年 D.3年11.关税按征税的目的分类(B)。 A.进口税和出口税 B.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 C.进口附加税和特惠税 D.从量税和从价税 12.一国对外国产品进口施行限制往往会导致该商品在进口国(A )。 A.国内价格上涨 B.国内价格下降 C.国内价格保持不变 D.其他影响 13.《基础电信协议》正式生效于(C)。 A.1995年1月1日 B.1997年2月15日 C.1998年1月1日 D.1997年12月13日 14.商品价格在货币价值(A),商品价值(A)时会提高。 A.不变、提高 B.不变、降低 C.降低、提高 D.提高、不变 15.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定第八轮谈判的三大议题是(D)。 A.反倾销、反补贴、服务贸易 B.政府采购、反倾销、农产品贸易 C.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反补贴 D.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与贸易相关的投资措施 二.多项选择题 1.按商品形式划分,国际贸易可分为(AB)。 A.有形商品贸易 B.无形商品贸易 C.总贸易 D.专门贸易 E.转口贸易 2.有关国际贸易的形成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CE)。 A.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同时产生的 B.国际贸易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C.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国际贸易重点归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第1章国际贸易发展简史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1)战后国际分工的特征 (1)在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日益深化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格局在削弱。 2.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及其原因 (1)科技革命引起工业生产的增长 (2)国际分工和生产国际化的深化和扩大 (3)战后国际金融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区域性经济一体化 (4)国家加强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作用 (5)跨国公司的发展 3.20世纪70年代初以后国际贸易转入缓慢发展及其原因 (1)能源危机的爆发 (2)两次严重的经济衰退,世界经济的低速增长 (3)货币制度危机的爆发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发展从低速走向高速 (2)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向纵深展开 (3)服务、高科技产品与“绿色”产品贸易步入高速发展阶段(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新的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形成(5)经济贸易集团化趋势明显加强 (6)跨国公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7)全球性的协调管理贸易时代出现 5.国际服务贸易:包括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1)跨境交付,是服务的提供者在成员国的领土上向另一成员国领土内的消费提供服务。 (2)境外消费,指服务的提供者在一成员的领土内向来自另一成员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3)商业存在,指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另一成员领土内设立商业机构,为后者领土的消费提供服务。 (4)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另一成员过的领土内提供服务。 6.对外贸易依存度:一年内,一国的对外进出口总额占国内GDP的比重。 ★★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 1.重商主义 1)两个阶段:(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重金主义)认为商品不是财富,金银才是财富。主张通过国家立法,限制进口,绝对禁止金银输出;尽量出口商品,增加金银输入。在对外贸易中要绝对多卖少买,甚至只卖不买,从而保证对每一国的每笔贸易都是顺差。(2)后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重商主义)商品与货币联系起来,不再反对货币输往国外,也不必要求对每一国的每笔贸易都是顺差,重要的是要保持贸易的总体出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追求尽量大的顺差,以达到增大本国货币数量的目的。 2)重商主义的理论概述: 金银是唯一财富 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增加金银的数量 只有对外贸易才能真正增加金银的数量 对外贸易是一场零和博弈 2.绝对优势理论 1)斯密对重商主义的批判 (1)财富并不由货币或金银构成,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 (2)重商主义所主张的奖出限入政策是错误的(3)一国从贸易中获得利益的大小不取决于贸易差额 (4)国际贸易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双赢” 2)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能够增加国家财富。 政府不要干预对外贸易。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以绝对低于他国生产成本的商品进行交换,可以享受分工带来的利益,这样会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使物质财富不断增加,并使各国从贸易中获益。 3)理论评价: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部分原因,也首次论证了贸易双方都可以从国际分工和交换中获得利益。 但是,该理论无法解释绝对先进和绝对落后国家之间的贸易3.比较优势理论1)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如果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 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则总产量可以增加,而且通过交换使贸易双方 都获得利益。分工模式: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权取其轻。 2)比较优势与机会成本 哈伯勒认为,当一国在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较低的机会成本时,该 国在该种商品生产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在另一种商品生产上具有 比较劣势。 3)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分析 (1)固定机会成本下的贸易利益 (2)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4.相互需求原理 约翰.穆勒认为:在由两国产品的国内交换比率所决定的界限内,国 际交换比率取决于两个贸易国家各自对对方商品需求程度的强弱。 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越是大于本国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强度, 国际交换比率越是接近于外国国内这两种商品的交换比率,对本国 就越有利。 5.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1)李斯特对流行学派的理论批判 ①无边无际的世界主义,不承认国家原则,也不考虑如何满 足国家利益。 ②只考虑交换价值,而没有考虑到国家的精神和政治利益、 眼前和长远的利益以及国家生产力。 ③混淆了私人经济原则和国家经济原则,完全抹煞了国家和 国家利益的存在。 (2)李斯特的贸易政策主张 ①对外贸易政策具有动态性 ②贸易保护必须以促进和保护国内工业力量为目的 首先,只保护幼稚工业中最重要的工业部门。 其次,根据比较落后国家在它对比较先进国家所处关系 中的特有情况以及相对情况来决定保护程度。 再次,保护期限应当以30年为最高期限 ③政府对工业的保护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 ④保护政策是大国可以采取的政策 (3)对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质疑 ①保护对象的选择问题②保护手段的选择问题 6.要素禀赋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 1)要素丰裕度和要素密集度 (1)要素密集度: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 (2)要素丰裕度:一国拥有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的多少。 2)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结论与推理 每个国家在那些大量使用它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较少使 用它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的商品生产上,有着比较优势。那么, 一个国家出口的应是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 口的应是该国相对缺乏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即国际贸易的 流向应该是,劳动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 口到劳动要素缺乏的国家去,资本要素丰裕的国家应集中生产资本 密集型产品,出口到资本要素缺乏的国家去。 7.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 Model)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高于国内价格,随着出口商品生产的扩大,将 增加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丰裕要素)的需求,使 该要素的报酬提高;由于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随着 进口商品生产的萎缩,将减少对其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 国稀缺要素)的需求,使该要素的报酬降低。 赫-俄-萨定理: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相同的生产要素 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8.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 由于美国被认为是资本相对丰富而劳动相对稀缺的国家,按照 要素禀赋理论进行推断,美国应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 集型产品。而里昂惕夫的计算结果却说明,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 型商品,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商品,与要素禀赋理论的结论完全相 反 2)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1)人力技能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对其它生产要素的否定 (4)美国实施的贸易保护政策 (5)要素密集度逆转 (6)需求逆转 9.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产业内贸易的含义 一个国家在出口某种产品的同时又进口同类型的产品,也常被称为 双向贸易或贸易重叠 2)规模经济与贸易 规模经济或称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一国产出水平增长的比例高于要 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3)差异产品与国际贸易 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商品是有差异的,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 组中的差异产品由于类似而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而互相竞争;另一 方面,这些产品又各有自己的特征,相互间不能完全替代,从而使 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市场属于垄断竞争市场。 生产的单一性要求和消费的多样化要求必然发生矛盾,其最佳的解 决方案就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4)需求相似性与国际贸易 林德认为,要素禀赋理论只强调了供给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工业制 成品生产和贸易的主要因素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因此,工业 制成品贸易的起因和格局应该从需求方面来解释。 林德还提出,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 量就越大。 10.生命周期理论 认为,产品和生物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 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不同阶段,产品的 要素密集度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比较优势将随之从一种类型的国 家转向另一种类型的国家,从而引起国际贸易中商品流向的变化。 第3章国际价值与国际市场价格 1.贸易条件的含义 是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贸易利益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国 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重要指标。 ★第4章对外贸易政策与理论 1.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经济力量的强弱 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利益集团的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一国的外交政策 2.超保护贸易政策(理论依据是凯恩斯主义)与自由竞争时期的保 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区别是: (1)保护的对象扩大了。保护幼稚工业——保护国内已经高度发展 的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2)保护的目的变了。培植国内工业自由竞争的能力——巩固和加 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3)由保护转为进攻。防御性地限制进口——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 础上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关税措施——各种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奖出 限入的措施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的对外贸易政策(贸易自 由化不等于自由贸易) 1)战后贸易自由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1)美国的倡导和推动。 (2)西欧、日本等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战后跨国公司迅速发展。 (4)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2)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 (1)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缔约方范围内大幅度降低关税; (2)在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取消关税; (3)普遍优惠制的实施; (4)经济贸易集团给予发展中国家或其他有关国家优惠关税待遇; (5)发达国家在不同程度上放宽进口数量限制,逐步放宽或取消外 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3)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特点 (1)战后贸易自由化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 (2)战后贸易自由化是一场更广泛的贸易自由化运动。 (3)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积极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4)战后贸易自由化主要是通过各种国际性经济贸易组织在世界范 围内进行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