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系观原理

联系观原理

联系观原理
联系观原理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宏观:

1、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条件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5、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6、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微观:

1.联系客观性原理

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③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2.联系多样性原理

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③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4.系统与要素的关系(系统优化法)

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③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⑤用综合思维的方式认识事物。

辨析:联系构成发展,建立更多联系,就能推动事物发展。

①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所以,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4分)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同时,联系也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人们只能根据事物固有联系通过改变事物的状态,才能建立新的具体联系。(4分)③对具体联系的作用要作具体分析。只有建立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才能推动事物发展。(3分)

因此,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宏观:

①事物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

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既要重视量的积

累;又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⑤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

⑥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就是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⑦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⑧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⑨事物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

微观:

1.“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有关知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③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质变的过程。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有关知识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总会遇到旧事物顽强抵抗,其发展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

(完整word版)联系观和发展观知识点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a.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 b.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b.自然事物中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c.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形成,形成之后独立于意识之外 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a.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联 系,偶然联系等 b.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i.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发展中出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务于整体 ii.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的目标,从而达到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果。2.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a.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二是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三是注重 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一、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a.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 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方法论: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与联系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前头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前途是光明的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矛盾观七大原理方法论总结

1、某市政府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推动“僵尸企业”问题的解决。对符合破产条件的企业及时引入破产程序,对兼并重组后可以重生的企业促其兼并重组,对无意愿无能力继续生产的企业依法收回用地,盘活存量土地,从而促进了该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办法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关注矛盾两个方面的同时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③针对具体问题找出具体的解决方法④着眼于事物的要素进行系统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市场期待已久的苹果iPad平板电脑已于2010年4月3日开始在美国上市销售,美国主要媒体对iPad几乎都给出了正面的评价,认为iPad功能强大,可供人们看电视、听音乐、上网,而重量只有680多克。不过,也有人批评说,iPad没有键盘和USB接口,也无法播放Flash动画,这让它的魅力大打折扣。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矛盾具有普遍性C.新事物总是弱小的,有待进步、完善D.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到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人可以避免“青蛙效应”在于能居安思危,并因“思所以危”而“安”,其哲学道理是 ①认识“危”的条件、根源和前景是实现“安”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危”的必然性,则可以安之若泰、泰然处之 ③认识“安”与“危”的依存、贯通关系,顺应和迎接安危转化的趋势 ④认识“安”与“危”的包含、转化关系,努力实现转危为安和趋安避危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4、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从灾难到进步,其中体现的深刻哲理是 ①“灾难”和“进步”作为矛盾双方,包含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 ②“灾难”向“进步”转化是无条件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互相贯通 ③“灾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进步”转化,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灾难”促进“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某些外因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燃放烟花爆竹在增添喜庆气氛的时候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在绿色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限放禁放逐渐占了上风。这一变化体现的哲理是() ①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③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11北京)2010年以来,我国物价上涨较快,稳定物价和增加就业是宏 观调控的两大目标,但在短期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图9所示的

高中政治《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 (3)整体与部分的含义 (4)系统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5)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理解: (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 (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联系自己学习的实际.说明怎样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2)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 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4、掌握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三、【整体感知】: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联系的相关知识和要求,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四、【方法点津】: (1)阅读教材,概括出联系观点的原理内容。 (2)结合联系的三特征,深入领会联系观点的方法论要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搜集具体事例,说明怎样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五、【课文导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部分或环节,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第一框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世界是不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你能说出实际生活中事物相互联系的事例吗? ◇探究提示:例如,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学习之间的联系等。(同学们可结合自己的实例回答。) 1、联系的含义及 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任建民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3)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联系含义的提炼与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与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与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瞧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2)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归纳法、联系实际法。 四、教学过程 7、1、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二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了世界的本原“就是什么”的问题(就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又就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世界处于怎样的状态,学习唯物辩证法的联系的观点、首先请大家瞧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唇亡齿寒》 学生思考:1、典故中唇与齿就是一种什么联系? 2、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教师: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她们之间就是有联系的。那什么就是联系,联系有什么特征,以及学习了联系的有关原理,对您有什么启示呢,这就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进入新课】 【板书】7.1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 探究1、教室外的花草开得如此灿烂,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花草的灿烂既得益土壤阳光等外部条件,还得益于花草本身的根茎叶等内部条件。所以说,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

高考政治二轮训练 联系观与发展观(4~3时政 含解析)

【高分特训——提高得分点看“面”】(名师知识点总结训)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训练:联系观与发展观(含详细解析,2013年4~2014 年3时政) 一、选择题 1.2013年8月16日,由于光大“乌龙指”影响,上证综指瞬间暴涨逾5%后,股指迅速回落,给广大投资者造成了损失。该“乌龙指”在法律上如何定性,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说明( )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③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2.2013年7月份以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地区出现1961年以来最强高温天气,部分地区旱情发展迅速。同时,人为的水污染造成水质型缺水、工业发展对水的需求和保障率要求增加,加剧了干旱缺水问题。这启示我们分析解决问题要( ) ①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③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④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行动向导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3.经济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经济好比骑自行车,只有保持一定的速度才能稳。”有这么两种骑法,一种只顾用力快骑;另一种在车轮运转上下功夫,让润滑更好、制动更灵。同等力气下,后一种骑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也更可持续。这说明( ) ①事物联系具有多样性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4.在《黄帝内经》中的“五劳所伤”中有这样的记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这说明( )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事物都处于相互转化之中③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④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5.煤矸石原本是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可是在河南省鹤壁市,它却成了宝贝,不但可以生产烧结砖,甚至可以用来制取无机纤维进行造纸。上述材料说明(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物质条件 ②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满足人们现实需要的客观联系 ③应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人们可以改变客观条件,建立符合自身需要的具体联系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全章概述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的,而是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新课程学习 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普遍性、客观性的含义。 2、理解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以及联系的多样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的、联系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二)进行新课

一、联系的普遍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 1、联系是普遍的 (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4页“相关链接”以及“名言”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什么是联系?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综合上面所学内容,思考什么是联系?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客观性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5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人与生态环境有密切关系,破坏生态不利于人的生存。 1、为什么说联系是客观的?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中的种种联系(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

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清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清单 一、知识清单 二、易错易混点 1.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提醒: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提醒: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提醒: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4.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提醒: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5.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提醒: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6.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提醒: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7.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运动和变化也是一种发展。(提醒:并非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发展,只有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才可能是发展。) 8.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提醒: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 9.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提醒: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10.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无条件的。(提醒:联系是有条件的。) 1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提醒: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不能用时间标准来判断。) 12.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提醒: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向上的质变。) 三、判断并改错 1.“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2.“水清知酒好”说明自在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 3.2013年1月4日意味着“爱你一生一世”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 4.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5.“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体现了联系的条件性。 6.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决定。 7.水果与香蕉、苹果的关系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8.中美经济、军事等诸领域的差距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 9.安倍首相提出修改日本宪法,将自卫队改成国防军,建设“正常国家”是新事物。 10.前进行与曲折性的统一意味着每个人的成长都必然要历经诸多磨难。 11.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有量变必然会产生质变。 四、联系观与发展观知识对号入座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观点和观点。 2.联系的观点主要内容有 。 3.联系客观性的主要内容有 。 4.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方法论是: 。 5.发展的观点主要内容有 。 6.发展的状态是指,发展的趋势是指,发展的途径是指。

联系观和发展观知识点总结

联系观和发展观知识点总结-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a.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 b.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 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a.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b.自然事物中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 c.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形成,形成之后独立于意识之外 方法论: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a.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联系,间接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必然 联系,偶然联系等 b.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和地点为转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坚持整体和部分相统一 a.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i.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具有部分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发展中出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务于整体 ii.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的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的目标,从而达到整体之和大于部分之和的结果。2.重视部分,搞好局部,推动整体的发展。 2.系统优化的方法 a.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 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一是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二是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三是注 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一、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a.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 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方法论: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与联系的关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前头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a.前途是光明的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的原理和方法论总 结》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

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课题: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 授课班级:高二、7班 教者:王筱筠 课型:授新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概念,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与条件性,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都就是客观的。运用相关原理,分析说明事物都不就是独立存在的,分析关于联系的现实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相关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杂的联系中认识与发现事物固有的本质内在联系,培养辩证思维能力,运用联系的观点瞧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孤立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瞧问题。 【教学重点】 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与客观性。 【教学难点】 人为事物的联系就是客观的,联系具有条件性。 【教学方法】 归纳法、案例法、讲授法。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了解学生的出席情况。 2、导入新课: 老师:几年前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大家还有印象不?2008年的危机席卷全球,中国也受到了影响。 投影显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了(PPT上显示相关的图)。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东莞的大型港资企业合俊玩具公司倒闭(PPT上显示相关图)。 问题讨论:通过前面的两段材料,思考美国次贷危机与中国企业经营困难有什么联系,并能得到什么启示?给2分钟的思考时间。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 老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能准确瞧到美国金融危机与我国企业倒闭直接存在的联系,美国与中国相距得很远,但也受到了危机的影响,使我国的很多企业受到了制约。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事实上,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今天,我们就以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探讨。 3、讲授新课: 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板书) 知识点(一) 联系的含义(板书):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

2015届哲学主观题训练---矛盾观3

唯物辩证法主观题训练----矛盾观(三) 一、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试点推广类型的材料(一)典型例题 【例题1--2013安徽38】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三年见成效”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初显示范效应示范区在承接生物、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创新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探索科学承接、绿色承接和创新承接的新途径、新模式。到2012年底,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安徽省的比重近八成,已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领跑者”。 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示范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做法的正确性。(8分)

【例题1答案】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示范区通过探索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的新途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指导其他地区承接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例题2】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成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试验田,为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借鉴。近年来,从试点营业税改增值税到征收房改税,再到热议的“2017全国高考改革”,无一不是从上海先开始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在全国大范围推广。 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分析上海改革试验的成果为什么可以推广运用。(10分) 【例题2答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要做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上海通过试点探索营改增、房改税,和“高考改革”的新模式,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方法,再指导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促进我国各项改革的发展。 (二)总结规律

2019届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

2019届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 矛盾观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9 高三政治复习提纲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二、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①表现 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事物内部: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②方法论要求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思考: 联系具有普遍性,因此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是对于两个具体事物而言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 (1)内涵: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根据事物的联系与实践的关系可分为: A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 B人为事物的联系 请判断下列哪些事物的联系和人的实践活动有关: ①围魏救赵②南水北调③花开花落,潮起潮伏④宇宙星辰运转⑤严师出高徒⑥胶州湾大桥⑦沧海桑田的变迁⑧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3)方法论要求: 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反对:人为臆造联系 人为割裂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 (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形式: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3)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联系观和发展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主要原理(一)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 一、联系观即联系的观点(第七课) 1、【普遍联系原理】普遍联系原理包括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三个子原理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这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联系具有多样性,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和部分相互依赖,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也离不开整体; 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的基本特征。因此,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二、发展观(第八课) 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飞跃和发展。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1

2019年高考哲学 联系观和发展观答题思路精集

必修4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主观题答题思路 1.“联系的普遍性”答题思路 →联系具有普遍性,表现在: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间相互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 “联系的客观性”答题思路 →联系具有客观性,表现在:①联系是事物本身所有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人们面对联系并非无能为力。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通过实践环节,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 “联系的多样性”答题思路 →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 “联系的特征”答题思路(★★★)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出发认识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另外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通过实践环节,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5.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答题思路(★★★) 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影响着部分的功能状态。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其功能状态也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甚至对整体的功能状态起到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6. “系统优化方法”答题思路: →①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②如何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系统的各个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3)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结合使整体的功能具有了趋向强化的特征,整体的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的功能通过优化应当达到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③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运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

高中哲学原理:矛盾观(原理+方法论)

矛盾观(对立统一、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 1.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 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 1)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内容: 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中的两个不同方面也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a.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b.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在一定条件下,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子啊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 4.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 1)抓重点,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运用:中心、关键、核心、突破口、主攻方向、重点、 首要任务) 2)统筹兼顾,恰当的处理次要矛盾。(运用:围绕中心展开其他工作) 5.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运用:主流、主体、优势、本质、性质、大局、利弊、) 分清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次要方面。 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 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方法论: 1)坚持两点论,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 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沟通的基本原理试题答案

都是沟通的基本原理 考试得分 100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1.0学分! 单选题 正确 1.下列关于人际沟通、工作沟通、商务沟通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1. A 人际沟通的范围一定包含工作沟通、商务沟通 2. B 工作沟通的范围一定包含人际沟通、商务沟通 3. C 商务沟通的范围一定包含人际沟通、工作沟通 4. D 三者无包含关系 正确 2.工作沟通的核心不包括: 1. A 准确 2. B 关系 3. C 简单 4. D 高效 正确 3.良好人际沟通关系的核心不包括:

1. A 关系 2. B 态度 3. C 感受 4. D 语言 正确 4.下列选项中,不易引起沟通障碍的行为表现是: 1. A 讲话模糊 2. B 学术表现 3. C 言简意赅 4. D 信息不对称 正确 5.下列关于信息沟通的行为口号,说法错误的是: 1. A 扩大开放区 2. B 隐藏盲点区 3. C 缩小隐藏区 4. D 由专业人士探索未知区 正确 6.中国人反馈行为存在的三大问题不包括: 1. A 不全面

2. B 不主动 3. C 不习惯 4. D 不要求 正确 7.下列关于沟通的四大媒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有声音的语言——口头语言 2. B 没有声音的语言——书面语言 3. C 没有声音的非语言——体态语言 4. D 有声音的语言——内语言 正确 8.沟通的四个步骤依次是: 1. A 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理解信息内容、对方接收信息、按照信息内容行动 2. B 对方接收信息、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理解信息内容、按照信息内容行动 3. C 对方接收信息、对方理解信息内容、引起对方的注意、按照信息内容行动 4. D 引起对方的注意、对方接收信息、对方理解信息内容、按照信息内容行动 正确 9.沟通的三大基本原则不包括: 1. A 准确完整 2. B 迅速高效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九课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 〖内容〗矛盾即对立统一。斗争性回同一性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即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斗争性有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 的存在,同样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 割的。 〖方法论〗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反对离开对立谈统 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2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 〖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 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 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 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前 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