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用UDF计算大致步骤

采用UDF计算大致步骤

采用UDF计算大致步骤
采用UDF计算大致步骤

采用UDF进行计算大致步骤:

1.导入mesh,File—read—case—

2.Grid--Scale 调整x,y的系数,达到需要尺寸

3.因为是可压缩流动,Define—Model--Solver选density based,其他保持不变

4.当考虑温度时,需要选中energy equation Define—Model—Energy

5.Materials选择需要的气体Define—Material,比如这里用氮气,点击copy

6.选择好氮气之后,在密度一栏设置成理想气体。然后点击Change—close

7.Define--Operating conditions里Operating pressure设为零

8.导入UDF:Define—user Defined---functions--- compiled-,在跳出来的对话框里,点击Add,

选择自己编写的udf,如下图。

然后点击Build,主窗口会出现以下信息:

再在compiled- UDF 页面点击Load,主窗口有以下信息:

表明编译通过,已经可以使用了

9.Define—User Defined--function hooks界面,点击Edit,选择自己编的UDF里的adjust程

序,如下图:

10.Define—User Defined—Memory界面,设定UDMI个数,根据自己的程序。

11.设置滑移边界条件:Define—Boundary Conditions 选择壁面,然后点击Set,进行设置:

壁面类型:Momentum 页面,设置滑移速度,从下拉菜单中找到对应的UDF,如下图

Thermal 页面,设置温度跃变,从下拉菜单中找到对应的UDF,如下图:

12.设置源项Boundary:Define—Boundary Conditions 选择fluids 然后点击Set进入

下界面:

把0变为1,然后从下拉菜单中找到合适的UDF

另外两个一样处理

13.设置入口条件:Define—Boundary Conditions 选择inlet 然后点击Set进入

设置总压和表压,如果要设置温度,点击Thermal页面,进行设置。

14.设置出口条件:Define—Boundary Conditions 选择outlet 然后点击Set进入

根据出口压强进行设置

15.初始化流场: Solve—Initialize—initionalize:

根据经验,稍微调整,速度不要太大,温度不要太低。

16.设置残差收敛准则:Solve—Monitors—Residual

可以在左上角的Plot前打勾,这样可以实时看到残差曲线,同时设置Residual,一般设成10E-6 17.设置计算时的Courant 数Solve—Controls—Solution

Courant数一开始小一点,有利于收敛,然后慢慢增大,加速,根据不同的情况,最大的Courant 数也不一样,到1000也是可以的。

18.保存case&data

19.开始计算Solve-Iterate

开始计算

20.画图display,plot

21.保存case&data

理正基坑参数取值问题

理正深基坑参数的取值问题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整体稳定分项系数(),以 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的出处 2.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 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范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3.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4.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5.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6.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内容避免出错。 7.答:土层信息中交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 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8.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9.答:有四种方法: 10.①试验方法 11.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12.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13.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内力计算、锚杆计 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答:这个问题要分锚杆和内撑两部分说。 ①对于锚杆,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附录C公式锚杆水平刚度系数公式进行计算: () 式中 A——杆体截面面积; ES——杆体弹性模量;

4800计算器使用方法

4800 L1 Defm 10 L2 Lb1 0:{FG}:C"QX":D"QY":A"Q >":E"QDZH":F"ZDZH":H"QR":G"ZR":O"ZDX":U"ZDY" L2 Lb1 1:{K}:K>F=>Goto 3△ L3 Lb1 2:P=A+(1/G+1/H)/Abs(F-E):L=Abs(K-E):J=P×L L4 I=A+90(J+2/H)L/π▲ L5 Z[1]=A+45(J/4+2/H)L/(2π) L6 Z[2]=A+135(3J/4+2/H)L/(2π) L7 Z[3]=A+45(J/2+2/H)L/π L8 Z[4]=A+(J/8+2/H)L(90/8π) L9 Z[5]=A+(3J/8+2/H)L(3*90/8π) L10Z[6]=A+(5J/8+2/H)L(5*90/8π) L11Z[7]=A+(7J/8+2/H)L(7*90/8π) L12 {B}:X“X”=C+L(CosA+4(CosZ[4]+CosZ[5]+CosZ[6]+CosZ[7])+2(CosZ[1]+CosZ[2]+Cos Z[3])+CosI)/24+BCos(I+ 90)▲ L13 Y“Y” =D+L(SinA+4(SinZ[4]+SinZ[5]+SinZ[6]+SinZ[7])+2(SinZ[1]+SinZ[2]+SinZ[3])+SinI)/24+BSin (I+90)▲ L14 K=F=>Goto 4: ≠>Goto 5△△ L15 Lb1 3:K=F:Goto 2 L16 Lb1 4:C=X:D=Y:E=F:H=G:A=I:Goto 0 L17 Lb1 5:Pol(X-O,Y-U):W<0 =>W=W+360 :W“FWJ>”=Int W+Int(100Frac W)/ 60+Frac (100W)/36▲Fix 3:V“S ”=V▲Norm: Goto 1△ L18 ≠>W =W:W“FWJ>”=Int W+Int(100Frac W)/ 60+Frac (100W)/36▲Fix 3:V“S ”=V▲Norm:Goto 1 说明:本程序是根据复化辛普生公式(n=4)编制的,适合各种线型的正反算。 QX起点X坐标QY起点Y坐标Q>起点方位角QDZH起点桩号ZDZH 终点桩号 QR起点半径ZR终点半径ZDX测站点X坐标ZDY测站点Y坐标K 所求点里程 注意事项:⒈直线半径输入EXP 99 。 ⒉线路左偏时半径输入“-”值。 ⒊线路前进方向左侧坐标计算“B”取“-”值,右侧取”+“值,中桩取零, 如:左侧6米B=-6,右侧8米B=8,中桩B=0。 ⒋如需要所求点方位角可在L4行末尾加显示符“▲”。 ⒌显示“FWJ >”即所求点与测站点的方位角,如:36.254121即为36°25′41.21″。 “S=”即所求点与测站点的距离。 6.1/G,1/H可以输入G的-1次方,H的-1次方。 7.当所求点里程大于终点时,显示终点坐标。之后要求输入下一线型终点里程,终点半径。继续计算

铁心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通用

铁心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 铁心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 当有气隙时,其磁阻主要取决于气隙尺寸。由于气隙的磁化曲线基本上是线性的,所以其电感值仅取决于自身线圈匝数、铁心截面和气隙的尺寸。 主磁通所产生的电感LM LM=ψ/ I =μ0W2 SM / n d=1.257 W2 SM / n d×10 – 8 (H) 式中: ψ─磁通量(Wb) I ─电流(A) μ0 ─空气中的导磁率= 0.4π×10 – 6 = 1.257×10 – 6 (H/m) W ─线圈匝数 SM ─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cm 2 ) n ─气隙个数 d─单个气隙尺寸(cm ) SM ─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计算 选择单个气隙尺寸d=0.5~3 cm 计算行射宽度E E=d/π ln ((H+d) /d) cm π=PI() 圆周率 H—铁饼高度,一般5 cm

计算行射面积(圆形铁心时)SE SE=2E×(AM+BM+2E) cm 2 AM—叠片总厚度cm BM—最大片宽cm (矩形铁心时)SE SE=2E×(AM+BM) cm 2 AM—叠片总厚度cm BM—片宽cm 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 SM=SF / KF +SE cm 2 SF—铁芯截面 KF—叠片系数 漏磁通所产生的电感Ld Ld= 1.257 W2 Sdρ/ H1×10 – 6 (H) 式中: W —线圈匝数 Sd —总漏磁链 ρ—洛氏系数 铁心电抗器电感计算公式 H1 —线圈高度cm Sd=2π/3 F RF +πRn2 - SF / KF ρ=1- 2(RW - RO)/(πH1)

式中: F —线圈幅向尺寸cm RF —线圈平均半径cm Rn —线圈内半径cm RW —线圈外半径cm RO —铁芯半径cm H1 —线圈高度cm 线圈总电感 L= LM + Ld 线圈匝数W计算 ∵ I L = W φ = W B S ∴ W = I L /(B S) 程序计算步骤: 输入:I1,L 1. 计算容量P = I1 ^ 2* L / 1000 2. 参考铁心截面积QC = 15 * P ^ 0.5 3. 参考片宽DOOL =(QC / 1.5)^ 0.5 * 10 4. 参考铁心厚DOOS = DOOL * 1.5 5. 铁心截面积QC = Int(DOOL * DOOS * KQ) / 100 6. 初设磁密BMM =9000 7. 匝数N1 = Int(2 ^ 0.5 *I1 * I1*L * 10 ^ 5 / (BMM * QC))

理正岩土软件各种参数的设置资料讲解

目录 一、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 二、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边坡篇) (7) 三、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软基篇) (7) 四、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抗滑桩篇) (8) 五、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渗流篇) (11) 六、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基坑支护篇) (11)

一、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圬工之间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0.4(主要组合)~0.5(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墙底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 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5.“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1.0,具体《公路路基手册》定义表格如下:

6.“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值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5.4.4-1。 8.“地基土摩擦系数”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倾斜基底时土的抗滑移计算。参见《公路路基手册》P593表3-3-3。见下表。 9.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 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土压力最大)。 10.浸水挡墙的土压力与非浸水挡墙有何区别? 答:浸水挡墙验算时,水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库伦理论计算土 压力时破坏楔体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计算破坏楔体时,有水的情况和无水的情况时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浸水部分土体采用浮重度。 11.挡土墙软件(悬臂式)计算得到的内力(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答:弯矩结果是标准值。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弯矩自动乘荷载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 12.挡土墙后有多层土时,软件提供的方法如何计算土压力?应注意什么?

坐标转换三参数计算器使用说明

坐标转换三参数计算器使用说明 4.0升级及使用说明: 1、增加了批量处理数据功能。 2、经纬度数据与直角坐标数据可混合输入(经纬度格式:DDD.MMSS,109度04分08.94343秒表示为109.040894343,直角坐标格式单位为米,如X为1234567.89,Y为123456.78,Y坐标无带号)。 3、批量处理数据文件为文本文件,格式为严格每行4个数据,以逗号或空格分开。 点号1,X坐标(或为纬度),Y坐标(或为经度),高程 4、输出文件为文本文件,格式为: 点号1,转换前的X坐标(或为纬度),Y坐标(或为经度),高程 > 转换后的X坐标(或为纬度),Y坐标(或为经度),高程 5、未注册软件无批量处理功能,部分参数隐形显示,但内部坐标转换仍可正常进行。 工作界面:

=========================================== 3.0使用说明 本软件分成上下二部分,上半部为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求坐标转换的三参数,下半部为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的坐标转换。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进行坐标转换首先必需知道坐标转换参数,通常有三参数和七参数转换二种方式,本程序提供三参数转换方式。 例1:我要求手持GPS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转换参数。 向有关部门收集所在工作区内已知点(只要一个控制点)的WGS84坐标系中的经度、纬度、高程,以及同点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中的直角坐标,即可进行本软件操作了。如某一个控制点的WGS84经度、纬度、高程为: 109度34分28.94343秒, 31度02分25.65526秒, 104.967米该控制点北京54坐标为:

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

理正岩土5.0 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0.4(主要组合)~0.5(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墙底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5.“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1.0,具体《公路路基手册》定义表格如下: 6.“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 7.“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值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5.4.4-1。 8.地基土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倾斜基底时土的抗滑移计算。参见《公路路基手册》P593表3-3-3。见下表。 9.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土压力最大)。 10.浸水挡墙的土压力与非浸水挡墙有何区别? 答:浸水挡墙验算时,水压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用库伦理论计算土压力时破坏楔体要考虑水压力的作用。计算破坏楔体时,有水的情况和无水的情况时计算原理是一样的,只是浸水部分土体采用浮重度。 11.挡土墙软件(悬臂式)计算得到的内力(弯矩)是设计值还是标准值? 答:弯矩结果是标准值。在进行配筋计算时,弯矩自动乘荷载分项系数得到设计值。 12.挡土墙后有多层土时,软件提供的方法如何计算土压力?应注意什么? 答:假定土层平行,未出现第二破裂面的情况下,分别求出每一层的土压力及其作用点高度,最后求其合力及作用点高度,由于计算理论上的限制,须注意多层土计算要求各个土层的土性基本接近,否则计算误差将增大。当出现第二破裂面时,软件采用按土层

电大计算机操作题及操作步骤

电大计算机操作题及操作步骤

电大计算机考试操作题及操作步骤 Windows操作系统操作题出1道8分 1.在考生文件夹下建立某一类型的文件(文件夹)并重命名 2.移动、复制、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3.在考生文件夹卜查找文件,如:搜索“g”开头的位图文件 4.将文件(文件夹)设为只读(隐藏)文件,仅将更改应用于此文件夹 5.将附件中的计算器、画图等程序设为桌面快捷方式,或者是建立某一文件(文件夹)的快捷图标(注意改名) 6.设置桌面背景,屏幕保护程序(等待时间),分辨率等 步骤提示 1. 在文件夹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新建”→“文件”或“文件夹”。右键该文件或文件夹→弹出快捷菜单→(不能直接新建的文件就先新建记事本文件然后将其后缀名txt改为其它即可) 2. 右键点击要操作的文件或文件夹,选择复制、剪切、粘贴或删除命令。“移动”操作是先“剪切”后“粘贴”,“复制”是先“复制”后“粘贴”。 3. 打开考生文件夹,在文件夹窗门右上角输入栏输入文件名即可。如:搜索所有的bat文件,输入“*.bat”;搜索文件名以“f”开头的docx文档,输入“f*docx”;搜索文件名以“g”

开头的位图文件,输入“g*. bmp”;搜索创立时间为当天的位图文件,输入“*. Bmp”的同时设置修改日期为当天。 4. 右键点击文件(文件夹),中选择“属性”,勾选“只读”或“隐藏”项。如文件夹下有子文件夹,根据提议选择即可。 5. 点“开始”按钮→所有程序→附件→将光标置于“计算器”(或其它程序)→右键→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或右键点击文件夹或程序,右键→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根据题目要求修改快捷方式名称。 6. 右键桌而空白处→弹出快捷菜单→个性化→在窗口下方点击“桌面背景”、“桌面保护程序”进行设置。 右键桌面空白处→弹出快捷菜单→屏幕分辨率。 注:常见的文件格式及默认的打开程,如:*.docx(word)、*.xlsx(excel)、*.pptx(Powerpoint)、*.bmp(位图)、*.rtf(写字板)、*.txt(记事本)等。 文字处理操作题出2道,8分/题,共16分 1. 字体、字号、颜色、粗体、斜体、下划线、着重号、字符间距等文字效果的设置 2. 段落格式、边框和底纹、项日符号和编号的设置于清除 3. 样式设置 4. 查找与替换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3.14159) ÷ F (工作频率) = 360 ÷ (2*3.14159) ÷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3.74(查表) H-DC=0.4πNI / l = 0.4×3.14×5.5×10 / 3.74 = 18.47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

导轨的选型及计算 按结构特点和摩擦特性划分的导轨类型见表6-1[5],各类导轨的主要特点及应用列于表中。 表6-1 导轨类型特点及应用 6.1 初选导轨型号及估算导轨长度 X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94012GGB 20B AL2P -? [6]具体数据见《机械设计手册》9-149 Y 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109022G G B20AAL 1-?P 导轨的运动条件为常温,平稳,无冲击和震动 为何选用滚动直线导轨副: 1)滚动直线导轨副动静摩擦力之差很小,摩擦阻力小,随动性极好。有利

于提高数控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灵敏度。驱动功率小,只相当普通机械的十分之一。 2)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3)能实现高速直线运动,起瞬时速度比滑动导轨提高10倍。 4)采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简化设计,制造和装配工作,保证质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导轨的长度: 由于导轨长度影响工作台的工作精度和高度,一般可根据滑块导向部分的长度来确定导轨长度。 其公式为: L=H+S+△l-S1-S2 由此公式估算出Lx=940mm,Ly=1090mm 其中L—导轨长度 H—滑块的导向面长度 S—滑块行程 △l—封闭高度调节量 S1—滑块到上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的长度 S2—滑块到下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的长度 6.2 计算滚动导轨副的距离额定寿命 X方向的导轨计算 X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4 940 12 GGB20B AL2P- ?,查表9.3-73[1]得,这种导轨的额定动,静载荷分别为Ca=13.6kN,Coa=20.3kN。 4个滑块的载荷按表9.3-48序号1的载荷计算式计算。 其中工作台的最大重量为: G=100×9.8=980N F1=F2=F3=F4=1/4(G1+F)=250N 1)滚动导轨的额定寿命计算公式[6]为: L=(f h f t fc fa Ca/ fwPc) ε ?K=27166km 式中 L——额定寿命(km); Ca——额定动载荷(KN); P——当量动载荷(KN); Fmax——受力最大滑块所受的载荷(KN); Z——导轨上的滑块数;

理正深基坑难点问题集锦

理正深基坑软件难点问题集锦: 1.嵌固深度,一般按何经验取值?抗渗嵌固系数(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以及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的出处? 答:如果桩是悬臂的或单支锚的,嵌固深度一般大约可取基坑底面以上桩长,当然还要结合地层情况、有水无水、支锚刚度等其他条件综合来看。抗渗嵌固系数(1.2),和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嵌固系数(1.1)在程序界面的黄条提示上都有标明所参照的规依据,整体稳定分项系数(1.3)是根据经验给用户的参考值,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取用。 2.冠梁的水平侧向刚度取值如何计算? 答:采用近似计算;公式如下,具体参数解释可参照软件的帮助文档 冠梁侧向刚度估算公式:k = [1/3 * (L*EI) ] / [ a^2 (L-a)^2 ] 3.土层信息,输入应注意哪些容?避免出错。 答:土层信息互重度(天然重度)与浮重度两个指标,软件会根据水位自动判别选取。水上土采用天然重度,水下的土计算根据计算方法采用浮重度或饱和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10) 4.支锚信息:支锚刚度(MN/m如何确定? 答:有四种方法: ①试验方法 ②用户根据经验输入 ③公式计算方法(见规程附录) ④软件计算。具体做法是先凭经验假定一个值,然后进行力计算、锚杆计算得到一个刚度值,系统可自动返回到计算条件中,再算;通过几次迭代计算,直到两个值接近即可,一般迭代2~3次即可。 5.护壁桩的桩径,配筋多少在合理围,好像理正算出来钢筋配筋太多,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理正配筋量一般比PKPM软件要多三分之一。 答:桩钢筋多了不好布置,用户在设计时可自行调整,更改界面等。 与pkpm对比配筋量时力是否一致,如果一致的情况,用户可核查理正的配筋计算公式与PKPM是否一致,两个软件分别做了哪些折减,如果条件一样的情况所算结果差别较大,可与理正市场部联系,提供您的例题我们来核查软件计算的正确性。 计算m值时,输入的“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的含义是什么? 答:“基坑底面位移估算值d”是指基坑底面的水平位移。 该值影响m值的选择;对于有经验地区,可直接采用m值;对于无经验地区,m值采用规建议公式计算。一般采用水平位移为10mm计算,当水平位移大于10mm时,应进行适当的修正,不能严格按规建议公式计算。否则,计算的基坑底面处水平位移会增大,计算的m值会更小,导致水平位移更大,m值更小,结果不一定收敛。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建议不要进行迭代计算。

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一、计算器使用的状态 对于两类计算器来说,使用的是数值计算,所采用的状态是十进制状态: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按模式键 第一次屏幕显示 第二次屏幕显示 按2次,再按1,则进入十进制计算状态,这时在屏幕上会出现D的标志。 2、普通计算器(价格10元以内):按键 直接按键,依次在屏幕上会分别显示:DEG、RAD、GRAD,表示十进制、弧度、百分率。要选择DEG,即在屏幕上看到DEG的标志。 二、角度的输入与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角度的运算以及转换: 1、学生计算器(KDT (1 例如输入129°59′26″,操作如下: 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的第二行显示:129°59°26°,说明已经将角度输入 (2)角度经过三角函数的计算之后,显示的角度是十进制,即129°59′26″屏幕上显示129.353336,这时需要将十进制的角度转换回六十进制。 按129.353336→129°59°26°。 2 (1)角度的输入:输入角度要以六十进制输入,度和分秒以小数点隔开, 可将六十进制的角度值转换成十进制,用于角度计算或三角函数计算。 具体操作如下:输入129.5926 这时屏幕上显示结果129.9905556,可以进行角度的加减或三角函数计算。 (2)计算结果显示:当角度计算完毕后,需要显示角度的结果,即六十进制的角度结果, 按 具体操作如下:129.9905556→按 这时屏幕上显示计算结果129.592600,可以将成果记录下来。 三、测量误差的精度评定(统计计算) 两种计算器都可以进行标准偏差统计计算: 1、学生计算器(KDT科灵通科学计算器):在标准偏差统计模式下 (1)进入标准偏差统计计算模式:按 显示 ) 其中n x x2m,即中误差。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各种电抗器的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 360ohm 阻抗,因此:电感量(mH) = 阻抗 (ohm) ÷ (2* ÷ F (工作频率) = 360 ÷ (2* ÷ =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寸)) + ( 40 * 圈长(寸))}] ÷圈直径 (寸) 圈数 = [ * {(18* + (40*}] ÷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684 文章录入: zhaizl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D*N*N)/(L/D+ 线圈电感量 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 D单位: cm 线圈匝数 N单位: 匝 线圈长度 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 谐振电容: c 单位 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 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英寸),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2=≒1μH 当流过10A电流时,其L值变化可由l=(查表) H-DC=πNI / l = ×××10 / = (查表后) 即可了解L值下降程度(μi%) 2。介绍一个经验公式 L=(k*μ0*μs*N2*S)/l 其中

导轨的选型和计算

导轨得选型及计算 按结构特点与摩擦特性划分得导轨类型见表6-1 [5\各类导轨得主要特点及应用列于表中。 导轨类型特点及应用 表 X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⑹具体数据见《机械设计手册》9-149 Y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 导轨得运动条件为常温,平稳,无冲击与震动 为何选用滚动直线导轨副:

1)滚动直线导轨副动静摩擦力之差很小,摩擦阻力小,随动性极好。有利于提高数控系统得响应速度与灵敏度。驱动功率小,只相当普通机械得十分之一。 2)承载能力大,刚度高。 3)能实现高速直线运动,起瞬时速度比滑动导轨提高1 0倍。 4)采用滚动直线导轨副可简化设计,制造与装配工作,保证质量,缩短时间,降低成本。 导轨得长度: 由于导轨长度影响工作台得工作精度与高度,一般可根据滑块导向部分得长度来确定导轨长度。 其公式为: L=H+S+A I -S1-S2 由此公式估算出L x = 940mm, L y = 1090mm 其中L—导轨长度 H—滑块得导向面长度 S—滑块行程 △ I—封闭高度调节量 S1 —滑块到上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得长度 S 2—滑块到下死点时,滑块露出导轨部分得长度 6、2计算滚动导轨副得距离额定寿命 X方向得导轨计算 X方向初选导轨型号为,查表9、3-73[,]得,这种导轨得额定动,静载荷分别为Ca 二13、6kN, Coa二20、3k No 4个滑块得载荷按表9、3-48序号1得载荷计算式计算。 其中工作台得最大重量为: G二100X9、8=980N F 1 =F2=F3=F4=1/4 ( G1+F) =250N 1)滚动导轨得额定寿命计算公式⑹为: L=(仇f t fc f a Ca/ fwP c ) K =27166km 式中L ----- 额定寿命(km); Ca——额定动载荷(KN); P——当量动载荷(KN); Fmax——受力最大滑块所受得载荷(KN); Z——导轨上得滑块数;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参数说明

理正深基坑软件应用参数说明 1.各种支护结构计算内容 排桩、连续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配筋计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计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水泥土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压力计算; ⑵嵌固深度计算; ⑶内力及变形计算; ⑷截面承载力验算; ⑸锚杆计算; ⑹稳定验算:整体稳定、抗倾覆、抗滑移、抗隆起、抗管涌承压水验算。 其中内力变形计算、截面配筋计算及整体稳定计算与规范无关,其他计算按选择的规范采用相应计算方法。 土钉墙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⑴主动土压力计算; ⑵土钉抗拉承载力计算; ⑶整体稳定验算; ⑷土钉选筋计算。 系统仅提供《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及《石家庄地区王长科法》计算方法, 放坡单元计算包括以下内容: 系统仅提供整体稳定验算. 2.增量法和全量法? (1)全量法是4.3版本以前采用多计算方法,采用这种计算时不能

任意指定工况顺序。(注意:采用该方法会使5.0版本某些新增数据丢失。) 所谓总量法,就是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外力是实际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有效土压力或其它荷载,在支承处应考虑设置支承前该点墙体已产生的位移。由此就可直接求得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围护结构的实际位移和内力。 (2)增量法: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更灵活地指定工况顺序。 所谓增量法计算,就是在各个施工阶段,对各阶段形成的结构体系施加相应的荷载增量,该增量荷载对该体系内各构件产生的内力与结构在以前各阶段中产生的内力叠加,作为构件在该施工阶段的内力,这样就能基本上真实地模拟基坑开挖的全过程。因此,在增量法中,外力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荷载增量,所求得的围护结构的位移和内力也是相对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的增量,当墙体刚度不发生变化时.与前一个施工阶段完成后已产生的位移和内力叠加,可得到当前施工阶段完成后体系的实际位移和内力。 参考理正深基坑帮助文件单元计算编制原理/内力变形计算/内力、位移计算/弹性法。 3.弹性法计算方法中的“m”法、“C”法、“K”法? 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水平位移(x)越大时,侧压力(即土的弹性抗力)(σ)也越大,侧压力大小还取决于:土体的性质,桩身

坐标转换三参数计算器使用说明

坐标转换三参数计算器使用说明 一、软件功能 该软件可实现在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坐标系(GPS通常采用WGS84坐标系)之间进行三参数条件下的高精度相互转换,求取手持GPS 的北京54(或西安80)DA、DF、DX、DY、DZ坐标转换的参数。 二、使用说明 软件分成上下二部分,上半部为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求坐标转换的三参数DX、DY、DZ,下半部为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的坐标转换(如下图)。 在两个不同椭球体间进行坐标转换首要条件是必需知道坐标转换参数,通常有三参数和七参数转换二种方式,本程序提供三参数转换方式。 实例1:我要求手持GPS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转换参数。 向有关部门收集所在工作区内已知点(只要一个控制点)的WGS84坐标系经纬度坐标,以及同点的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系中的直角坐标,即可进行本软件操作了。如某一个控制点的WGS84经度、纬度、高程为: 109度34分28.94343秒, 31度02分25.65526秒, 104.967米,该控制点北京54坐标为:x=3436391.566m,y=37363926.964m(37为带号),h=108.717m ,将上述数据输入在软件上半部相应栏中,注意勾选前后坐标系正确(坐标系A,坐标系B),

输入中央经线(37带,输111),点击参数计算,计算结果为 DA=-108,DF=0.00000048,dx=32.284979,dy=-90.792978,dz=-57.993043, 此参数即为手持GPS北京54坐标参数。此三参数为不同椭球体间进行坐标转换奠定了基础。以上计算是精确算法,不存在漏洞。 如果收集控制点确实很困难,在不严谨的情况下,用手持GPS在工作区内某点上设置在WGS84状态下长时间观察读数,取平均值,获取WGS84经度、纬度、高程。北京54(或西安80)坐标你再想办法得到(因为你那已经有测量成果了就好说,如果还没开展测量的话,你就得在大比例尺图上读坐标,越精确越好),也能解决问题,但这个办法不推荐使用,你把求得的参数在其它地貌特征点上检验一下是否提高了定点精度,没提高的话,请重复几次,直到符合定点精度要求。 以上方法求得的坐标转换参数为北京54坐标系、西安80坐标系、WGS84坐标系之间相互转换提供了基础,请注意不同地区参数是不一样的。 实例2:如何将WGS84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 已知某点WGS84坐标经纬度、高程(GPS通常采用WGS84坐标系)为: 113度12分34.5678秒, 34度56分12.3456秒, 123.888米,已知WGS84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三参数为dx=32.284979,dy=-90.792978,dz=-57.993043。输入软件下半部相应栏中,中央经线111输入右上角相应栏中,点击单点转换,北京54坐标结果为X=3869865.711m, Y=19701880.461m(19带),H=127.052m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顺序

电抗器计算公式和步骤 S=1.73*U*I 4% X=4/S*.9 1. 铁芯直径D D=KPZ0.25 cm K—50~58 PZ—每柱容量kVA 2.估算每匝电压ET ET=4.44fBSP×10-4 V B—芯柱磁密 0.9~1T SP—芯柱有效截面

cm2 3. 线圈匝数 W=UKM/(ET×100)KM—主电抗占总电抗的百分数 U—总电抗电压 V 4. 每匝电压及铁芯磁密 ET=UKM/(W×100) V BM=ET×104/(4.44fSP) T 5. 主电抗计算 选择单个气隙尺寸δ=0.5~3cm 计算行射宽度E E=δ/πln((H+δ)/δ) cm H—铁饼高度,一般5cm 计算行射面积SE

SE=2E×(AM+BM+2E) cm2 AM—叠片总厚度 cm BM—最大片宽 cm 计算气隙处总有效截面积 SM=SF/KF+SE cm2 SF—铁芯截面 KF—叠片系数 计算气隙个数 n=(7.9fW2SM)/(X NδKM×106) XN—电抗Ω 计算主电抗 XM=(7.9fW2SM)/(nδ×108) 如果XM≈X N KM/100则往下进行,否则重新选择单个气隙长度,重复上述计算。 6.

漏电抗计算 Xd=(7.9fW2Sdρ)/(H×108) Ω Sd=2π/3FRF+πRn2-SF/KF ρ=1-2×(RW-RO)/(π×H)式中: F—线圈幅向尺寸 cm RF—线圈平均半径 cm Rn—线圈内半径 cm RW—线圈外半径 cm RO—铁芯半径 cm

H—线圈高度 cm 总电抗X N X N=XM+Xd Ω 附:串联电抗器参数与计算 一基本技术参数 1 额定电压UN (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kV) 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U1N 2 额定电流I1 3 额定频率f 4 相数单相三相 5 电抗器额定端电压U1当电抗器流过额定电流时一相绕组二端的电压6 电抗器额定容量P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解答

理正岩土常见问题解答(挡墙篇) 1.“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挡墙截面验算,反应圬工间的摩阻力大小。取值与圬工种类有关,一般采用(主要组合)~(附加组合),该值取自《公路设计手册》第603页。 2.“地基土的粘聚力”意义,如何取值 答:整体稳定验算时滑移面所在地基土的粘聚力,由地勘报告得到。 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土压力计算。影响土压力大小及作用方向。取值由墙背粗糙程度和填料性质及排水条件决定,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1页,具体内容如下: 墙背光滑、排水不良时:δ=0; 混凝土墙身时:δ=(0~1/2)φ 一般情况、排水良好的石砌墙身:δ=(1/2~2/3)φ 台阶形的石砌墙背、排水良好时:δ=2/3φ 第二破裂面或假象墙背时:δ=φ 4.“墙底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滑移稳定验算。无试验资料时,参见相关资料《公路路基手册》,592页表3-3-2 5.“地基浮力系数”如何取值 答:该参数只在公路行业《公路路基手册》中有定义表格,其他行业可直接取,具体《公路

路基手册》定义表格如下: 6.“地基土的内摩擦角”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防滑凸榫前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影响滑移稳定验算;从勘察报告中取得。7.“圬工材料抗力分项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采用极限状态法验算挡墙构件正截面强度和稳定时用材料抗力分项系数,取值参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表5.4.4-1。 8.地基土摩擦系数” 意义,如何取值 答:用于倾斜基底时土的抗滑移计算。参见《公路路基手册》P593表3-3-3。见下表。 9.挡土墙的地面横坡角度应怎么取 答:取不产生土压力的硬土地面。当挡土墙后有岩石时,地面横坡角度通常为岩石的坡度,一般土压力只考虑岩石以上的那部分土压力,也可根据经验来给。如挡土墙后为土,地面横坡角度一般根据经验来给,如无经验,可给0(土压力最大)。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电抗器参数计算公式 加载其电感量按下式计算:线圈公式 阻抗(ohm) = 2 * 3.14159 * F(工作频率) * 电感量(mH),设定需用360ohm 阻抗,因此: 电感量(mH) = 阻抗(ohm) ÷(2*3.14159) ÷F (工作频率) = 360 ÷(2*3.14159) ÷7.06 = 8.116mH 据此可以算出绕线圈数: 圈数= [电感量* { ( 18*圈直径(吋)) + ( 40 * 圈长(吋))}] ÷圈直径(吋) 圈数=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L(mH)=(0.08D.D.N.N)/(3D+9W+10H) D------线圈直径 N------线圈匝数 d-----线径 H----线圈高度 W----线圈宽度 单位分别为毫米和mH。。 空心线圈电感量计算公式: l=(0.01*D*N*N)/(L/D+0.44) 线圈电感量l单位: 微亨 线圈直径D单位: cm 线圈匝数N单位: 匝 线圈长度L单位: cm 频率电感电容计算公式: l=25330.3/[(f0*f0)*c] 工作频率: f0 单位:MHZ 本题f0=125KHZ=0.125 谐振电容: c 单位F 本题建义c=500...1000pf 可自行先决定,或由Q 值决定 谐振电感: l 单位: 微亨 线圈电感的计算公式 1。针对环行CORE,有以下公式可利用: (IRON) L=N2.AL L= 电感值(H) H-DC=0.4πNI / l N= 线圈匝数(圈) AL= 感应系数 H-DC=直流磁化力I= 通过电流(A) l= 磁路长度(cm) l及AL值大小,可参照Micrometal对照表。例如: 以T50-52材,线圈5圈半,其L值为T50-52(表示OD为0.5英吋),经查表其AL值约为33nH L=33.(5.5)2=998.25nH≒1μH

理正深基坑悬臂式挡土墙计算.docx

悬臂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 计算项目:悬臂式挡土墙 1 计算时间: 2014-05-05 11:30:47 星期一 ------------------------------------------------------------------------ 原始条件: 墙身尺寸: 墙身高: 3.350(m) 墙顶宽: 0.150(m) 面坡倾斜坡度: 1: 0.000 背坡倾斜坡度: 1: 0.040 墙趾悬挑长DL: 0.700(m) 墙趾跟部高DH: 0.300(m) 墙趾端部高DH0: 0.150(m) 墙踵悬挑长DL1: 0.800(m) 墙踵跟部高DH1: 0.300(m) 墙踵端部高DH2: 0.150(m) 加腋类型:不加腋 钢筋合力点到外皮距离: 50(mm) 墙趾埋深: 3.150(m) 物理参数: 混凝土墙体容重: 25.000(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 纵筋级别: HRB400 抗剪腹筋等级: HRB400 裂缝计算钢筋直径: 16(mm) 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 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15.000(度) 地基土容重: 17.000(kN/m3) 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150.000(kPa) 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 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 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 墙底摩擦系数: 0.300 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 地基土内摩擦角: 24.000(度)

墙后填土土层数: 2 土层号层厚容重浮容重内摩擦角粘聚力土压力 (m) (kN/m3) (kN/m3) (度) (kPa) 调整系数 1 1.000 18.000 --- 22.000 0.000 1.000 2 2.800 17.200 --- 24.000 14.500 1.000 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 坡线土柱: 坡面线段数: 1 折线序号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 1 1.000 0.000 0 坡面起始距墙顶距离: 0.200(m) 地面横坡角度: 0.000(度) 墙顶标高: 0.000(m) 挡墙分段长度: 10.000(m) 钢筋混凝土配筋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 第 1 种情况: 组合1 ============================================= 组合系数: 1.000 1. 挡土墙结构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2. 填土重力分项系数 = 1.000 √ 3. 填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200 √ 4.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分项系数 = 1.200 √ =============================================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3.350(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 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0.000(度) 按假想墙背计算得到: 第1破裂角: 25.920(度) Ea=7.592 Ex=6.032 Ey=4.610(kN) 作用点高度 Zy=1.620(m) 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不存在 墙身截面积 = 1.063(m2) 重量 = 26.566 kN 整个墙踵上的土重 = 19.194(kN) 重心坐标(0.485,-2.147)(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墙趾板上的土重 = 34.808(kN) 相对于趾点力臂=0.347(m)) (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 基底摩擦系数 = 0.300 滑移力= 6.032(kN) 抗滑力= 25.553(kN) 滑移验算满足: Kc = 4.236 > 1.300 滑动稳定方程验算: 滑动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21.008(kN) > 0.0 (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 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0.836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踵上土重的力臂 Zw1 = 1.185 (m) 相对于墙趾点,墙趾上土重的力臂 Zw2 = 0.347 (m) 相对于墙趾点,Ey的力臂 Zx = 1.326 (m) 相对于墙趾点,Ex的力臂 Zy = 1.620 (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