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当今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如何笔者在本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200名大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回答信不信宗教,若不信,信什么,理由何在?若信,信哪种宗教,原因何在?等等。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宗教“可信可不信”、“说不清”、“很模糊”、“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有118人,约占总数的60%。

明确表示不信仰宗教的有61人,约占总数的30%,其中表示信仰马列主义、科学、共产主义的与“信自己”、“信运气”、“信金钱”的各占一半。

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有21人,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下同)的有13人,

约占信教者的62%。

调查显示,大学生信得最虔诚、最人迷的是基督教;信仰宗教者绝大部分是共青团员,还有个别是入党积极分子甚至共产党员。个别信教者对党的宗教政策,对马列主义理论,对共产主义信仰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那么,是什么力量驱使那么多青年大学生如此迷恋、沉醉于宗教神学呢?信教学生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因素与民族、家庭环境因素。首先是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引起人们的信仰危机以至于向宗教靠拢。

二、内在心理的需要。很多大学生认为,教堂、寺院是人际联络思想感情的好场所,“佛”、“主”是人们倾诉隐私的最佳对象;信教能弥补、治愈心灵的创伤,能使寂寞无聊的心绪找到寄托之所,能起鼓舞作用,给人以力量、信心。

三、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四、“事实胜于雄辩”,很多事实证明“使你不得不信”。大学生常举的事实有:很多名人,甚至大科学家也虔诚信教;“圣经”上的很多预言都得到了证实,特异功能,灵魂存在的迹象很多;

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时间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感悟或收获也可以是时间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对策、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起人们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或号召。)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要明确科学和宗教的区别。首先,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宗教是唯心主义的。科学概念从现实经验对象开始(客观性),而摈弃一切神秘主义的东西。神秘主义导致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再追究,反正把它交给某个万能的主就行了,其它不管我们的事。科学从人的实践和观察开始,并且建立关于某个分类学科的体系。科学要求提供假设和解释,并依据正确的逻辑建立体系。

另外,科学与宗教和神秘主义相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科学一般地与价值无关。宗教的基本信念是一个关于价值的信仰,这种价值信仰容易带来认识上偏离客观性。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分析

电子(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09 电子(2)班齐健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主义初级决定人们意识形态的异化。共产党内的不正之风,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社会的腐败现象、单位中的用人不当,社会分配的不公平,贫富差距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的扩大,种种因素,使青年人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产生了怀疑。政治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仰的缺失,导致许多人转向宗教信仰,大学生也不例外。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客观地认识宗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

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有积极的意义。有积极的意义。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产生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身主观的因素。身主观的因素。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青年人思想未定型,情绪浮躁、易变,追求新鲜刺激,常有反传统的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面对不同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逆反心态,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

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价值选择,大学生感到茫然、疑虑、混乱的同时,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使一些青年学生转向了宗教。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中,青年人承受着更

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还有一些人在困境当然,有一些大学生是因为生长在信仰宗庭,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而走向宗教。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集中中得到宗教界人士的帮助从而走向宗教。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热,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其一,反映了部分青年人在信仰中的迷失,中的迷失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体现了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其一,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是宗教道德与文化的独特魅力的吸引。特别是追求至善的宗教道德,它最迷惑人、它最迷惑人、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三大宗教几乎都包括了这么一些道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德诫律:不偷盗、不奸淫、不凶杀、不贪财、不抢劫、不诬陷、不妄语、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这些宗教道德平等爱人、惩恶扬善。因而相当部分大学生认为,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它的约束力量甚至超过了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并不矛盾,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尤需这些宗教道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今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德的教化。德的教化。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世界银行前两年曾发表过一个报告,大意是有信仰的地方

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发生金融犯罪的可能性更低,因为人们不是害怕法律才不犯罪的。罪的事实上,实上,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再完备的法律也阻挡不了深思熟虑的触犯,

人不犯罪一是受到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佛教的转世说,道德律的自我约束、自我谴责,二是害怕神的惩罚。佛教的转世说,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基督教的天堂地狱,这些戒律在叫人弃恶从善,抑制罪恶势力、稳定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其二,社会秩序、净化社会空气等方面确具有独特的积极意义。其二,对信仰自由的模糊认识。宪法给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法不禁止即为无仰自由的模糊认识。宪法给予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罪,合法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还要横加指责并干涉呢?其三,合法的东西为什么有人还要横加指责并干涉呢?其三,对科学家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很多大科学家似乎接受上帝这个概念,有些科信仰宗教问题的认识。很多大科学家似乎接受上帝这个概念,学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相孛。学家本身信仰宗教,因此,许多大学生认为科学与宗教信仰并不相孛。我们知道上述认识是错误的,以下我们对观点进行下辨析:我们知道上述认识是错误的,以下我们对观点进行下辨析:对误的第一点,要从宗教与社会次序的关系上来分析。从历史上来看,第一点,要从宗教与社会次序的关系上来分析。从历史上来看,宗教大部分时间还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它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大部分时间还是为当权的统治阶级所服务,益。

上帝、真主、诸神等是虚构的,但它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是社会现上帝、真主、诸神等是虚构的,实的价值关系,上帝、真主、诸神等只是作为社会利益的替身而存在,实的价值关系,上帝、真主、诸神等只是作为社会利益的替身而存在,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只是统治阶级的利益在其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宗教狂热、宗教骚乱、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等名词,都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宗教迫害、宗教战争”等等名词,都代表了宗教的负面形象。对第二点,宪法确实给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但作为大学生而言,对第二点,宪法确实给了公民信仰自由的权力,但作为大学生而言,首先应该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科学是关于事实关系的学问,首先应该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科学是关于事实关系的学问,其本质是以严谨而精确的逻辑形式把各种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系统地联系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宗教与迷信从思想本质看,起来,并使其理论化、现实化、形象化。宗教与迷信从思想本质看,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都是唯心主义,都反对实践实验,两者都崇拜超自然力量,都是唯心主义,都反对实践实验,都要人盲目崇拜宗教,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真实的目崇拜宗教,本质就是用主观的、虚假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

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对第三点,要明确科学和宗教的区别。首先,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宗对第三点,要明确科学和宗教的区别。首先,科学是唯物主义的,教是唯心主义的。科学概念从现实经验对象开始(客观性),而摈弃教是唯心主义的。科学概念从现实经验对象开始(客观性),而摈弃),神秘主义的东西。反正神秘主义的东西。东西神秘主义导致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再追究,神秘主义导致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不再追究,把它交给某个万能的主就行了,其它不管我们的事。科学从人的实践把它交给某个万能的主就行了,其它不管我们的事。和观察开始,并且建立关于某个分类学科的体系。科学要求提供假设和观察开始,并且建立关于某个分类学科的体系。和解释,并依据正确的逻辑建立体系。和解释,并依据正确的逻辑建立体系。另外,科学与宗教和神秘主义相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科学一般另外,科学与宗教和神秘主义相区别的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地与价值无关。宗教的基本信念是一个关于价值的信仰,这种价值信地与价值无关。宗教的基本信念是一个关于价值的信仰,仰容易带来认识上偏离客观性。科学宗教是对立的、无法调和的,自“仰容易带来认识上偏离客观性。科学宗教是对立的、无法调和的,从科学诞生以来,上帝就死了”但在一些西方科学家那里,从科学诞生以来,上帝就死了”。但在一些西方科学家那里,他们的头脑中的确是将科学与价

值相分离的,头脑中的确是将科学与价值相分离的,既存在宗教的世界观,既存在宗教的世界观,又存在一个科学体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个科学体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要解决价值观的问题,而价值观又受文化的影响,所以宗教影响到科学家的信仰是不足为怪而价值观又受文化的影响,此外还有科学家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的。此外还有科学家认识上的问题。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对于暂时无法认识的未知的领域,有的科学家无法解释,可能会相信对于暂时无法认识的未知的领域,有的科学家无法解释,超自然力量,最终往往会归诸于“神”。从历史上看,科学在每一领超自然力量,最终往往会归诸于“从历史上看,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都意味着在这个领域内自然规律的发现和对域取得的任何重大成就,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意味着把神秘的作用和无知的影响从这个领域中超自然力量的否定,清除出去。清除出去。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1.要加强马克思主1. 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加强马克思主

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化活动中贯穿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3.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 3. 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整体水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水平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心理 4. 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然,健康水平,增强抵御挫折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当然,宗教问题是个非常复杂深奥的问题,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在成人世界,个非常复杂深奥的问题,并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在成人世界,包括政治家、科学家、会学者、艺术领域,包括政治家、科学家、社会学者、艺术领域,对宗教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从人数上讲,世界上的无神论者可看法,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从人数上讲,能还少于有神论者。所以,对于大学生对宗教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能还少于有神论者。所以,对于大学生对宗教的种种认识上的误区,光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此,甚至光靠学校的教育都不光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此,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整个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善。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待于整个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改善。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 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头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 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 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 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 A. 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 真理是指() 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如何全面正确地理解规律的客观性?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唐成虎(原创) 1.规律是客观的, 是指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不是人类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 不是人类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 它都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指规律是否发生作用, 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 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客观条件是否存在, 只要条件存在, 与之相适应的规律就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当条件消灭时, 规律也就不起作用。 2.规律是客观的, 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消灭。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去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 也不能消灭一个仍然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而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意志去任意改变。 3.规律是客观的, 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具有的必然联系, 说明它是铁的法则, 具有强制性。人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过程中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抗拒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4.规律是客观的, 并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首先, 规律其有客观性。这就要求人们去积极地认识规律, 认识规律发生的条件、作用, 做到不违背客观规律。而且人们可以认识规律。这主要是因为: ①从规律的角度讲, 规律总要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 ②从人的方面看, 人具有抽象思维能力, 能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总结、抽象概括, 发现其中的客观规律。其次,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预测客观事物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并能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 使人们能趋利避害。 5.规律是客观的, 并不是说规律是永恒不变的。①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既不能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 也不能改变或消灭仍在起作用的规律。②但是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只要条件存在, 规律就存在、就起作用, 一旦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了, 规律就不起作用。但不同的物质形态, 不同的运动形式有不同的规律, 同一规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说规律不是不变化, 但这种变不是人为地变, 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6.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 也必然具有客观性。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从根本上讲就是由于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 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也是客观的。故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 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7.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实事求是,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 ●典型考题诠释, 举一反三 例1 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 根据实际创造条件, 使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 如人们改变水流方向, 跨流域调水, 实施南水北调。这说明( ) 。 A. 人们通过创造条件, 从而创造一个新规律 B. 人们可以改造条件, 从而改造规律 C. 人们可以消灭条件, 从而消灭规律 D. 规律是客观的, 但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解析答案为 D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A 、 C 两项本身说法错误, 应排除。关于 B 项可以这样来分析: 人们改变水流的方向, 南水北调, 这仍然是万有引力规律和机械运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只不过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了条件, 使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而决不是规律本身发生了变化。因此,B 项表述是错误的, 也应排除。题干中的事实说明, 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 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 使规律发生的作用造福于人类。因此,D 项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忽视对规律客观性的正确理解, 错误地认为人们认识和利用规律就是人们创造、改造或消灭规律, 看不到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导致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误选。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有效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有效促进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生主要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能力较差。也就是形象思维活跃,逻辑思维较弱。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要符合孩子们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合理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要尽量具体化、形象化,不要过分注重逻辑推理和演绎。我们在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故事、游戏、竞赛、观察、操作等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 一、创设自然合理的学习情景 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教师可将竞争意识引入课堂,精心创设竞争式教学情境。我经常在数学课堂上创设这样的竞争情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例如在讲约数和倍数这一课时需要做一些算式,在讲授新课前就可以让学生做题。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课堂会变得非常活跃。小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创设故事情景,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例如,有的教师在学习比较分数大小的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用到了唐僧师徒三人西天取经的故事,用八戒的笨去吸引他们比较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的大小。 小学生喜欢做游戏,在教学中经常创设游戏式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学习。实践证明,创设游戏情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学而不厌,乐此不疲。数学来源于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应注重“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教学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亲近感。 二、重视直观演示与归纳演绎的统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教具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对较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教学,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化抽象为直观。如在“正方体的认识”一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正方体除具有长方体的特征外,还具有其特性,教学时,可制作一个活动的长方体框架模型,通过长方体转化为正方体的演示,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学生对“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所选教具应形象、生动、鲜明,并为儿童所熟悉。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新知,获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量、折叠、剪拼几何图形,做一些立方体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形成过程、特征和数量关系。如学生在用圆规画圆时,通过固定一点、确定不变距离、旋转一周等操作,对圆心、圆的半径和圆的特征,怎样画圆就会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从直观入手揭示事物的特征及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类、综合等方法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注重基本数学概念引入与理解 小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主动的、复杂的认识过程,他们的抽象思维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因此,首先应提供丰富而典型的感性材料,使他们通过直观形象,逐步抽象、内化成概念。形象直观地引入概念,就是通过小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例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提出问题,引入概念;或者采用教具、模型、图表、投影演示及动手操作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抽象,引入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数学问题的解决,实际上是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中,概念作为思维的“细胞”,是判断和推理的前提。没有正确的概念,就不可能有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更谈不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实际来看,学生对概念的态度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基本概念单调乏味,不重视它,不求甚解,导致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模糊。另一种是重视基本概念但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能真正透彻理解,这样必然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学生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关键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因此,抓好概念教学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根本一环。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的、动作的、表象的、概念的和符号的,就小学生个体而言,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足够的感性材料和实际生活经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理解能力等较差,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能够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因此,在教学时,做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务必要要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

第六章认识论 (认识的本质和认识发展的总规律)“认识论”一词来自希腊文“知识”和“学说”的结合,是一种关于认识(或知识)的学说;定义为: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产生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第一节认识和实践 一、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认识就是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交往作用中,主观对客观的反映。而要对认识的主体和客体进行规定,就必须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为前提和基础。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从主观感觉和思维到客观事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这两条路线之间的斗争,形成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根本对立。 1.一切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本质上都是先验论 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主体并不是人本身,认识的客体也不是物质,两者在本质上都是精神性的东西,认识不过是从精神到精神,即精神对自身的认识。唯心主义把认识当成先于物质、先于经验和实践的东西,主张认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或是头脑中固有的。

2.一切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除外)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它同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本对立。唯物主义认识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出发,认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根源,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二)主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1.主体的概念、特征及形式: ①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并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 ②主体的特征: A.自然性:B.社会性:C.意识性:D.实践性: ③主体的形式: A.个人主体B.集团主体又称群体主体C.社会主体 2、客体的概念、特点及形式: ①客体是指进入认识主体的实践和认识范围的对象。 ②客体的特征:

马原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科学的实践观 中国古代哲学中,实践被称为“践行”“实行”“行”,这里的行都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 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研究实践,康德也研究实践,前者是专指人的生命活动,后者专指道德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明了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哲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两层基本含义: 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实践主体

实践主题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2)实践客体 实践客体,是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客观世界≠客体,只有客观世界中被纳入实践活动的对象才能被认为是实践的客体。 (3)实践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它包括: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和大脑延伸、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语言 (4)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产生三种关系: ①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实践关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③价值关系:客体或主体活动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3、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1)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区别于人的纯主观活动; (2)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3)时间具有社会历史性:区别于旧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但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一是亲自实践获得的经验;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获得间接经验。 但不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

正确认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性

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在我认为,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正确认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性,是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建立在认识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人们可以理解法律和使用法律。自觉主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从现实出发,努力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要坚持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原则,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与社会历史学科选择的关系。 客观法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从实践的角度来看,最根本的是要从物质世界的内在规律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坚持客观规律和客观规律的辩证统一。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主动不等于盲目性和随意性,蛮力不等于胡思乱想。从现实出发,按照客观规律。人们的实践活动都是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主观的发挥才能更充分、更有效,相反,它就会被挫折与失败。其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客观规律是内在本质的必然联系,是隐藏在事物背后的现象,是看不见的,让人理解和掌握的规律是不容易的。要获得一个合乎逻辑的规律性认识,往往经过实践、认识、实践和认识的多次才能完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人的主观能动性应建立在认识的客观性的基础上。其次必须掌握主动性原则。通过有意识的活动,人们可以理解法律和使用法律。最后必须坚持实践的原则。实践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统一的基础。坚持从现实出发,实事求是,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的。对青年学生,是建立一个脚踏实地,务实的学习风格,努力科学和文化知识,为未来的服务社会,为该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 如何理解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93-96 答: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104 答: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进认识论中来,并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起来,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在实践中能动地反映客体的过程,从而使得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 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109 答: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二,只有经过这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4. 如何正确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和二者的辩证关系?115-116 答: 一真理具有绝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绝对性称作“绝对真理”。真理的绝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难看出,承认客观真理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第二,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是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陷入神秘主义。 二真理是绝对的,同时又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通常把真理的相对性称作“相对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有两个含义:第一,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这种真理性的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是受条件制约的,它需要进一步扩展。第二,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就是说,真理性的认识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承认真理有待于扩展和深化,也就是承认真理的相对性。 三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具有如下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没有真理的绝对性,就无所谓真理的相对性,反之亦然。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能存在。第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互相包含、互相渗透。一方面,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5.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18

如何辩证认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如何理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陈超12051308 我们生存的地球,乃至宇宙,是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各自都有着自身运动发展的规律。我们常说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其实也就是要认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自觉的改造世界。 要认识世界的规律,首先我们就得知道规律到底是什么。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偶然的转瞬即逝的方面,也有其必然的稳定的方面。而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说到这里,就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在赤壁赋中回答客人的那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解释过来就是说:“你知道那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要是从它们变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一切事物,甚至不到一眨眼的工夫就发生了变化;要是从它们不变的一面来看,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存的,又何必羡慕它们呢!” 是啊,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规律。例如,人类社会必然哟偶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发展。但是,规律总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要受到规律的支配。不管我们是否认识到,承不承认,它都客观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属于人类,属于一种高级动物,但和所有的动物乃至植物一样,如果不吃饭,当然对于植物来说叫做不汲取营养,就会死亡。这个例子虽然通俗,但却很好理解,你能够不吃饭却活下来吗?显然不能。这就是人类生存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都得认清并尊重这个客观规律。 既然如此,那我们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要弄清楚这个,我们首先得明白一个道理,虽然我们不能藐视规律,更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这绝不是说人们在规律面前是完全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人们在实践中,透过大量的外部现象,可以认识或发现客观规律,并利用这种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社会谋福利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说,古时候的牛人们通过夜观天象来预判自然灾害的发生,天气的变化,甚至是将星的诞生或衰落,国家的兴盛或灭亡。这些虽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在今天看来,均是那些牛人们根据自己或他人探索到的自然界种种变化的规律,然后总结归纳出来的一套预判体系,然后去应对即将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虽然这种预判不够准确,但是确实也是通过掌握客观规律后的一种主观能动的去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作为。时至今日,我们的这套预判天气的系统已经足够发达,人们通过对大气流动的研究,能够准确无误的预判出每一个地方接下来几天甚至几个星期的天气变化情况,而且我们通过天气预报的方式来告诉每一户人家,使得天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一切的改变都和我们主观能动的去改变脱不开联系。没错,自然界依旧会刮风下雨,这是它的客观规律,但是我们都知道它在什么时候刮风,什么时候下雨,然后采取合适的方式去应对它,将它的损害降到最低,甚至通过它去获得利益,这不正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吗?

遵循儿童认识规律 搞好拼音教学

遵循儿童认识规律搞好拼音教学 龙正兴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拼音只是作为识字的拐棍,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在“注·提”实验中,则充分发挥了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在识字教学中,拼音作为注音工具可帮助学生独立识字;在阅读教学中,拼音可作为汉字的代用工具,帮助学生提早阅读,开阔眼界;在作文教学中,拼音可作为汉字的代用工具,帮助学生提前写作。把拼音作为普通话的正音工具,可使学生提早学好普通话,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在“注·提”拼音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注重直观教学的作用,运用幻灯片、图片、卡片、音响等直观手段,音、形结合突破难点,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感知、理解和记忆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一、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 汉语拼音改革,就是变拼读音节为直呼音节,其目的是发挥汉语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促进提前读写。发音采用“支架法”。发音要领是做声母的口形,发韵母的音,口诀是:

“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法,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直呼音节采用的是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七周多的汉语拼音教学,我根据音节和儿童认识事物的特点,采用直观教学。利用图片进行教学有以下几个环节: 1、(出示图片)看图读音节:如教“dié”这个音节时,先出现有“蝴蝶”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引出dié这个音节。 出示音节,先引导学生整体认读音节dié,然后告诉学生用“支架法”示范发音,也就是做声母“d”的口形,发韵母“ie”的音。发音时要做到轻、缓、慢,让学生听出音节“dié”是由那些音素组成的,但不能把前后分开,要读成一个音,让学生学习音节的发音方法。 2、分音:分音就是把音节的声母、韵母分析出来,然后学习声母或韵母的发音方法,牢固的掌握声母或韵母的读音和书写。如音节“dié”在前边已学过声母“d”本节是分析出韵母“ie”熟练的掌握“ie”的读和写。 3、合音:把声母、韵母一起叫合音,合音后让学生自己进行直呼音节练习,这样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如“dié”学生已经认识了声母“d”和韵母“ie”,但发出的音却是“ie”,这就说明学生并没有支好架,这就要求教师做耐心细致的示范和指导,强调发音的口型及舌位变化。 二、注重直观教学的作用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过程。 在本质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二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唯心主义哲学点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虽然它们的说法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并没有差别,都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当也不可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度,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不能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否则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反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错误。 4、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的绝对性就是任何真理都必然饱含着相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据优先股地形的真理,之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相对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真理永远处在邮箱对象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 方法论意义:我们必须反对格列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成不变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步马克思主义的过时论,是相对和足以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6、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的认识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而这是有本质区别的,不能混淆。其次,真理与谬误优势互相联系的。真理是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谬误就无所谓真理。再次,真理的发展过程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这里的每一个进步都意味着谬误被真理所取代。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想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梳理终生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理念。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我们必须坚决维护和执行这个方针。 7、实践中的真理(尺度)与价值(尺度)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首先成功的时间必然是一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认识客体的含义: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认识客体的特点:客观实在性、对象性。 2实践性是认识的最显著的特点。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①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认识与认识对象是否相一致、相符合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一般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失败了的就是错误。 4认识主体的特点:①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②认识主体不仅具有自然的物质基础,而且具有社会历史性;③认识主体具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5认识主体的结构:个体、群体、人类整体诸层次。 6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是指二者各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规定性,彼此是相互区别的,然而二者又是同一的,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7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理性认识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9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直接的、具体的、个别特性的反映、因而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

反映,因而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割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10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用于指导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只有经过这一次飞跃,使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之得到检验,得到丰富和发展。 11论述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有限性是指每个时代的人每一次具体的认识是有限的,认识的无限性是指整个人类无止境的世代更替的认识是无限的。每个时代的人的每次具体的认识,则具有无限性,并通过无数有限性的认识而得以实现。所以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的无限性是辩证统一的。 12真理的绝对性的含义: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世界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物质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它存在的根据就在它自身,如果想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其存在的根据,必然会限入神秘主义。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选题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2.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 )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3.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D )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4.“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 B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6..感觉、知觉、表象是( A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每个人的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D.书本上的知识不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8. 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C )。 A.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唯理论 D.经验论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 D ) A.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B.实践的绝对性 C.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D.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因而都具有一定的局限 10.“学而不思则罔”是指( A )。 A.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需要上升到感性认识 C.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D.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 11.既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承认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就是认为( D ) A.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多元的 B.逻辑证明可以取代实践标准 C.逻辑证明可以最终证实或驳倒真理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1单选(2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在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B.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2.00/2.00 C.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D.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2单选(2分)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2.00/2.00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单选(2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等延伸,迫切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修订。材料告诉我们() A.实践可以变观念为现实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00/2.00 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4单选(2分) 2017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 C.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 2.00/2.00 5单选(2分) 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 A.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2.00/2.00 B.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C.真理是有条件的 D.真理都是具体的 6单选(2分) 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的原则() A.只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联系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的理解

联系实际谈谈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摘要:通过研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解到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那么,如何认识和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成为关键。 认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 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客观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因为客观规律是隐藏在事物内部的。要正确地认识必须通过实践,依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如果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反对唯心论,形而上学,反对“右”的和“左”的错误思想的武器,否认客观规律性,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其表现为“精神万能论”,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会犯冒险盲动的“左”的错误。夸大尊重客观规律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机械论的错误。其表现为“宿命论”,

在革命和建设中,往往会导致落后于历史发展的阶段,在政治上开历史的倒车,犯“右”的错误。 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人们在实践活动中要达到预想的目的,就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如果不符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因此,正确理解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就例如:有个急性子的宋国人,日夜盼望稻田里的稻子快些长大。可是,稻子是要慢慢长的,不能照他想的那样长的那么快。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下得田去,把每棵稻子都从土里拔高了一些。“好累啊!辛辛苦苦干了一整天!不过,田里的稻子倒是都长高好些了。”他的儿子听说田里的稻子长高了好些,连忙跑到田里去看。可是,糟糕得很,田里的稻苗的叶子,都开始枯萎了。这说明了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在这个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大学生的聪明才智,那种崇尚自由、自我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社会的大熔炉为每一位又才能的同学提供了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呢?大一适应,大二享受,大三迷茫,大四后悔,这是存在的,我们必须看到我们人群中的这批人,还有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同学满怀着一腔热血,踌躇满志,誓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当碰到一点困难、一点挫折的时候就心浮气躁,抱怨叫苦,摆不正心态,其实这时我们应该正视困难,分析问题、去解决。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应该是麻木的,我们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什么呢?是主观能动不够,是自觉能动不够。有的同学说“没办法,我怎么也学不好,功夫用了很多,还是没长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 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活动的最重要方面,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发育成长。我认为在教学方面,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呢要?首先要读书背书时要有良好的习惯,另外,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很关键,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举手发言,与同桌共同交流,也是很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与同伴合作,从儿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比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慢慢激发他们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怎样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下面我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经验积累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教师应利用课内外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头脑中形成“原来做什么事情都得有个规矩”的意识,即形成“习惯意识”。 二、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小,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激发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例如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具、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创设宽松愉快的学

习氛围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效果。 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多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可把比较科学的读书步骤编成口诀,让学生熟记下来,切实照着做。“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四、教师在行动上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小学生习惯未定,行为准则、习惯养成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更需要教师的身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二行”。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学生的楷模,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例如教师写教案整洁详细,上课时板书整洁美观一丝不苟,藏书都留下圈点划记的痕迹,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声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学生看在眼里,自然效仿在行动上。因此,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言传身教,起楷模作用。我在平时板书时也特别注意这一点。从小开始,渐渐地,一步一步加以引导。 五、同伴之间互相帮助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心理发展一般规律一、个体心理发展表现出以下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1、人的心理发展具有连续性。人的一生就是生理、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相互影响不断生长变化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顺序性,而且遵循这某些共同的模式。例如,身体及其运动机能的发展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发展序列:首尾方向;远近方向;大小方向。 3、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 4、心理的各组成成分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其各自发展到成熟阶段所需的时间以及发展的高峰期所出现的年龄阶段也不尽相同。 5、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 二、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1、教育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教育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方向。科学的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2、教育必须以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为依据。教学应遵循教学的准备性原则,即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该原则又称为“量力 性原则”或“可接受原则”。 认知发展理论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发展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形成一些低级 的行为图式,逐渐获得客体永恒性,以此适应外部环境和进一步探索外界。这个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 命名事物。 2、前运算阶段(2—7岁):儿童在前一阶段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 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但是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表象,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儿童的认 知活动具有相对性,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还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开始能够凭借具体事物或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 儿童已出项了“守恒”的概念,即无论客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是恒定不表的。 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0世纪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 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 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高级心理机能是人类特有的,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当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 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 2.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认为,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 级机能转化的过程。包括四个主要的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 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内化学说。维果斯基强调教学的作用,认为儿童通过教学才掌握了人类的经验,并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内化学说的基础是他 的工具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化过程中,语言符号系统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 1 页共4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