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财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东财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东财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东财统计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

A: 算术平均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中位数

答案: D

【2】产业部门分类是按照主产品( )的原则对产业活动单位进行的部门分类。

A: 生产性

B: 多样性

C: 同质性

D: 先进性

答案: C

【3】国民经济核算可以提供对一个( )的全面观察。

A: 企业

B: 家庭

C: 单位

D: 经济体

答案: D

【4】根据同一资料计算的数值平均数通常是各不相同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D: 没有确定的关系

答案: A

【5】下列属于双边备择假设的有()。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C

【6】在假设检验中,我们都提出原假设,与原假设对立的假设称为()。

A: 备择假设

B: 单边检验

C: 双边检验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7】可以用来显示定性数据的统计图是()。

A: 茎叶图

B: 直方图

C: 条形图

D: 散点图

答案: C

【8】对水库中鱼的存量,往往采用()获得数据。

A: 重点调查

B: 抽样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全面调查

答案: B

【9】当一个变量增加时,相应的另一个变量随之减少,我们称这两个变量之间为()。

A: 单相关

B: 复相关

C: 正相关

D: 负相关

答案: D

【10】平均增长量等于()。

A: 逐期增长量之和/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B: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

C: 各期水平与上一期水平之比

D: 以上都不对

答案: A

【11】两个相邻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时期的()。

A: 增长速度

B: 环比发展速度

C: 平均发展速度

D: 累计增长量

答案: B

【12】若销售量增长5%,零售价格增长2%,则商品销售额增长()。

A: 7%

B: 10%

C: 7.1%

D: 15%

答案: C

【13】期初存量与本期流量之和,形成( )。

A: 期末存量

B: 期初流量

C: 期末流量

D: 本期存量

答案: A

【14】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目的是剔除按现期市场价格衡量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的( )变动因素,以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实际变动。

A: 价格

B: 市场

C: 物质

D: 国内

答案: A

【15】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后的差额。

A: 固定资产折旧

B: 中间投入

C: 产品税

D: 生产补贴

答案: D

【16】商品价格属于()。

A: 定类数据

B: 定序数据

C: 定距数据

D: 定比数据

答案: D

【17】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为()。

A: 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

B: 判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

C: 判定系数与相关系数无关

D: 相关系数等于判定系数的平方

答案: A

【18】当一个变量的变化完全由另一个变量确定时,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

A: 线性相关

B: 非线性相关

C: 完全相关

D: 不完全相关

答案: C

【19】指标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的水平作为对比时期的指数是()。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环比指数

D: 定基指数

答案: D

【20】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可以避免由于访员和问卷设计等问题造成的误差

B: 不会受到被观察者的回答意愿和回答能力等因素影响

C: 不会受到调查人员素质和经验的影响

D: 无法搜集到动机、态度、想法、情感等主观信息

答案: C

二、多项选择题

【21】以下属于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

A: 描述统计学

B: 数学

C: 推断统计学

D: 会计学

答案: A C

【22】原假设为,与对立的备则假设为()。

A:

B:

C:

D:

答案: A B C

【23】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通常由()组成。

A: 开头部分

B: 甄别部分

C: 主体部分

D: 背景部分

答案: A B C D

【24】按照相关关系的程度,分为 ( )。

A: 完全相关

B: 不完全相关

C: 不相关

D: 线性相关

答案: A B C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零

B: 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最小

C: 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小

D: 各个观察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最大

答案: A C

【26】关于算术平均值,以下正确的是()。

A: 简单算术平均值是加权算术平均值的特例

B: 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之和等于0

C: 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值的离差平方和最小

D: 简单算术平均值是权数相等条件下的加权算术平均值答案: A B C D

【27】根据资料是否分组,相关表可分为()。

A: 简单相关表

B: 分组相关表

C: 复相关表

D: 调查表

答案: A B

【28】问卷的措辞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 用词准确

B: 不带主观倾向和暗示

C: 考虑回答者的能力

D: 敏感性问题要注意提问技巧

答案: A B C D

【29】询问法主要包括()。

A: 个人访谈

B: 电话访谈

C: 邮件调查

D: 网络调查

答案: A B C D

【30】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平衡作用

B: 同度量作用

C: 权数作用

D: 稳定作用

答案: B C

【3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有()。

A: 反映通货膨胀程度

B: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程度

C: 反映实际工资的变动情况

D: 用于缩减经济序列

答案: A B C D

【32】对于定序数据,可以计算()。

A: 频数

B: 频率

C: 累计频数

D: 累计频率

答案: A B C D

【33】关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拉氏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的结构影响

B: 帕氏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的结构影响

C: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拉氏指数

D: 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属于帕氏指数

答案: A B C D

【34】环比增长速度等于()。

A: 逐期增长量/前一期水平

B: (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C: 环比发展速度-1

D: 各个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答案: A B C

【35】显示定性数据可以采用的统计图有()。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饼图

D: 散点图

答案: A C

【36】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

A: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B: 样本容量的大小

C: 抽样方法不同

D: 抽样组织方式不同

答案: A B C D

【37】数列中存在极端数值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调和平均数

答案: B C

【38】生产法又被称为( )。

A: 增加值法

B: 部门法

C: 总产出法

D: 工作法

答案: A B

【39】关于众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众数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B: 众数不受数列中的各单位标志值的影响

C: 当数列中存在异常标志值时,众数能够较准确的代表总体的集中趋势

D: 如果总体中没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则众数不存在

答案: A B C D

【40】时间序列的水平指标分析包括()。

A: 发展水平

B: 平均发展水平

C: 增长量

D: 平均增长量

答案: A B C D

三、判断题

【41】茎叶图中每条茎代表一个原始数据,每片叶表示一个组别。()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2】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总体均值存在差异。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3】在回归分析中,回归方程左边的变量,通常称为解释变量。()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4】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5】时期序列各个时期指标数值不可以相加。()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6】在进行方差分析时要求各个样本相互独立。()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7】按照计算方法的不同,指数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48】定距数据之间的每一间隔是相等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49】在假设检验中,根据样本数值,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如果比临界值大,则接受原假设。()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0】资产范围中不包括诸如大气或公海等无法有效地行使所有权的那些自然资源与环境,但包括那些尚未发现或难以利用的矿藏。()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1】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总体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2】同一时间序列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3】判定系数=相关系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4】利用指数体系中各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相互推算。()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5】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斜方向和程度的统计量是偏度系数。()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6】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7】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这两种抽样方法,对抽样误差没有影响。()A:正确: B:错误

答案: 错误

【58】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它只与给定的样本有关。()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59】问卷的措辞不应该带有主观倾向和暗示。()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60】定性数据的整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定量数据。()

A:正确: B:错误

答案: 正确

四、名词解释

【61】频率

答案: 答:频率也称比重,是指各类中的数据个数占全部数据总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数来表示。

【62】国民经济核算

答案: 答:国民经济核算是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对一国(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流量)及其在特定时点的结

果(存量)和各重要总量指标及其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综合、全面的测定,用以跟

踪、描述一国(地区)国民经济的联系和结构的全貌。

【63】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 答: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64】离散系数

答案: 答:离散系数也称为变异系数,它等于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65】回归分析

答案: 答:在统计学中,把通过搜集数据,建立回归方程方程,对其误差进行估计等,称为回归分析。

【66】方差分析

答案: 答:方差分析简称ANOVA,是检验判断两个或多个总体均值间是否存在差异的一种方法,方差分析是通过分析数据的方差来确定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总体均值存在

差异。

【67】时间序列

答案: 答:时间序列也称时间数列、动态数列,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某种现象进行观测并记录下来的一系列观测值。

【68】定基指数

答案: 定基指数是在指数数列中以某一固定时期作为基期形成的指数数列。

【69】点估计

答案: 答:点估计就是根据样本计算得到用于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量。

【70】同度量因素

答案: 同度量因素是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变量转化为可以相加的中间因素。

五、简答题

【71】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 答:封闭式问题的突出优点是便于回答,被访者只需要在给定的答案中进行选择,调查人员不需要过多地解释和追问,从而避免了调查人员造成的误差,答案的编

码与数据录入也非常简单。缺点是可能无法把所有可能的答案都包括进来。

采用开放式问题,回答者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不受既定答案的限制,因

此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尤其是在一些探索性调研中,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开

放式问题的缺点是回答难度较大。由于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回答者需要有一个

思考的过程,与封闭式问题相比,开放式问题更容易遭到拒绝,作答时间也会明

显增加。其次,开放式问题答案的编码、录入、整理比较困难。

【72】简述时期序列和时点序列的特点。

答案: 答:第一,从定义来看,它们刻画现象的性质不同。时期序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反映了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点序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反映的

是现象在某一时点上的总量。

第二,从序列中数值相互之间的关系上看。时期序列各个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相加后的结果反映更长时期内的总量;时点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能相加,因为

相加之后的结果没有意义。

第三,从序列中数值与观测时间之间的关系看。时期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

与时期长短有关,一般情况下,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

越小;而时点序列中各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间的间隔长短不存在直接关系。

第四,从序列中数据的来源上看。时期序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都是连续登记得到

的,而时点序列中的各个指标数值通常都是通过一次性调查得到的,具有不连续

统计的特点。

【73】简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 答:描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取得反映客观现象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形式对所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显示,进而通过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反映事物的数量

特征和数量关系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学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

征的统计方法。它是在对搜集的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统计总体的未知

数量特征作出以概率形式表述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的划分,反映了数据分析的不同层次。如果我们所处理

的数据是一个总体的数据,则可以通过描述统计学认识该总体的数量规律性;而

如果我们所处理的数据只是总体的一部分,那么就必须通过推断统计学对总体的

数量规律性进行科学的推断。

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都是统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描述统计学是统计学

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统计学的主干。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多和统计任务的不断

复杂化,推断统计学在统计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

【74】简述平均差和标准差的主要异同点。

答案: 答:共同点:二者都是反映变量值与平均数差异的指标,影响二者大小的因素相同。不同点:(1)计算结果不同;(2)平均差受极端值影响小,反映变异较迟

缓,标准差受极端值影响大,反映变异较灵敏;(3)平均差用绝对值符号保证

正负离差不抵消,标准差用先平方再开方的方法保证正负离差不抵消

【75】简述组距和组数的关系如何。

答案: 答:对于给定的总体,组距与组数一般成反比关系,组数越多,组距就越小;反

之,组数越少,组距就越大。

【76】简述方差分析的一般步骤。

答案: 答:(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2)选择显著性水平;(3)选择检验统计量;(4)给出判别准则;

(5)选择样本,计算结果,做出判断。

六、计算题

【77】已知我国2007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如下:

(1)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095.0亿元;

(2)工业总增加值为107367.2亿元;

(3)建筑业总增加值为14014.1亿元;

(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0053.5亿元;

(5)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为69403.5亿元,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23913.7亿元;

(6)政府消费支出为35127.4亿元;

(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105221.3亿元;

(8)存货增加为6196.1亿元;

(9)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23380.5亿元。

结合以上资料,试计算生产法和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 解:

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各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一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

=28095.0+(107367.2+14014.1)+100053.5

=249529.8(亿元)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净出口

=(69403.5+23913.7+35127.4)+(105221.3+6196.1)+23380.5

=263242.5(亿元)

【78】1. 某企业生产两种产品的资料如下:

产品单位产量单位成本(元)

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

甲件5060810

乙公斤1501601214

要求:

(1)计算两种产品总成本指数及总成本变动的绝对额;

(2)计算两种产品产量总指数及由于产量变动影响总成本的绝对额;

(3)计算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总指数及由于单位成本影响总成本的绝对额。

答案:

【79】某公司每周销售额和广告费支出数据如下表所示:

某公司每周销售额和广告费支出数据

根据有关数据,建立销售额和广告费支出之间的回归方程。

答案:

【80】某市对居民工资水平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出324户家庭,得到平均工资水平为2420元,样本标准差为205元,那么根据这次抽样调查的结果,该市居民平均工资水平为多少?取,其范围如何?

答案: 解:该市居民的平均收入为多少,我们只能根据样本均值进行估计,因为抽取样本的均值为2420元,所以,可以把2420作为该市居民平均收入的一个点估计。

该市居民平均收入的范围可以根据区间估计的方法进行计算。选定,则,因此,有

因此,区间有95%的可能性包含该市居民平均收入。

【81】某大学对学生身高进行调查,从该校100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5%的学生进行调查,测得学生的平均身高为172.05cm,样本方差60.5,求所抽取到学生平均身高的抽样标准误差。

答案:

【82】下表是某公司的10家下属企业的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有关数据,根据Pearson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产量和生产费用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

某公司的10家下属企业的产量与生产费用的有关数据企业

编号

12345678910

产量Y4042485565798810012

140

生产费用X15014016017015016218516519

185

答案: 解:

由表中的数据,可计算得到:

Pearson相关系数的计算过程

X Y X2Y2XY

150 40 22500 1600 6000

140 42 19600 1764 5880

160 48 25600 2304 7680

170 55 28900 3025 9350

150 65 22500 4225 9750

162 79 26244 6241 12798

185 88 34225 7744 16280

165 100 27225 10000 16500

190 120 36100 14400 22800

185 140 34225 19600 25900 总计165777727711970903132938

根据公式,有

销售额Y(万

元)

4100540063005400480046006200610040007100

广告费X

(元)12.513.814.2

5

14.2

5

14.513141515.7

5

16.5

统计学期末试卷与答案

2014统计学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10分) 1、统计指标包括 、计算方法、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具体数值和计量单位6个要素。 2、无论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首先都要制定 。 3、质量指标是反映 的指标。 4、8名队员的身高(单位:CM )由低到高排序为: 181,182,182,183,184,185,186,186,身高的中位数是 CM 。 5、假定中国和美国的国民年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重复随机抽样获取1%的公民来分别估计两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年龄,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哪个国家国民平均年龄的估计误差会较小一些 。 6、变量之间完全相关,则其相关系数为 。 7、若逐期增长量每年相等且为正数,则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是年年 。(上升,不变,下降)。 8、回归分析中OLS (普通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是 。 9、编制综合指数的特点是 。 10、拉氏指数是把同度量因素的时间固定在 的一种综合指数形式。 二、判断题(每题1分,计10分,请填入“√”或“?”) (× )1、数量指标根据数量标志计算而来,质量指标根据品质标志计算而来; ( ×)2、普查是全面调查,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所以普查比抽样调查准确; ( × )3、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数列; ( × )4、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 √)5、如果o e m m x <<,则变量分布为左偏; ( ×)6、判定系数越大,估计标准误就越大; ( ×)7、正相关是指两个变量的数量变动方向都是上升的; ( √ )8、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 × )9、两个总量指标时间数列相对比得到的时间数列一定是相对数时间数列; ( √ )10、同度量因素在起到同度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权数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计10分)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A 50 B 8 C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A.5%×7%×9% B. 105%×107%×109% C.(105%×107%×109%)-1 D.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A. –5% B. –% C. –% D. %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 , 回归系数b= -表示 A.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个单位 B. 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个单位 C. 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年时间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 =70件, =件乙车间: =90件, =件 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 (每题2分,共14分) 1. 下列数据中属于时点数的有 A. 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0万元 B. 储蓄存款余额500万元 C. 商品销售额80万元 D. 固定资产300万元 E. 企业职工人数2000人 2. 在数据的集中趋势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数值影响的测度值是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应用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7-2008年度 第一学期期末 应用统计学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工业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普查时,调查对象是( C ) A 所有工业企业 B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工业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D 工业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2. 一组数据的均值为20, 离散系数为0.4, 则该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B ) A 50 B 8 C 0.02 D 4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 520 B 510 C 530 D 540 4. 已知一个数列的各环比增长速度依次为5%、7%、9%,则最后一期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C ) A .5%×7%×9% B. 105%×107%×109% C .(105%×107%×109%)-1 D.1%109%107%1053-(平均定增长速度) 5.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用同样多的人民币可多购买5%的商品,则物价增(减)变化的百分比为( B) A. –5% B. –4.76% C. –33.3% D. 3.85% 6.对不同年份的产品成本配合的直线方程为x y 75.1280? -=, 回归系数

b= -1.75表示( B ) A.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增加1.75个单位 B.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C.产品成本每变动一个单位,平均需要1.75年时间 D.时间每减少一个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75个单位 7.某乡播种早稻5000亩,其中20%使用改良品种,亩产为600 公斤,其余亩产为500 公斤,则该乡全部早稻亩产为( A ) A. 520公斤 B. 530公斤 C. 540公斤 D. 550公斤 8.甲乙两个车间工人日加工零件数的均值和标准差如下: 甲车间:x=70件,σ=5.6件乙车间: x=90件, σ=6.3件哪个车间日加工零件的离散程度较大:( B ) A甲车间 B. 乙车间 C.两个车间相同 D. 无法作比较 9. 根据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计算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方法是( C ) A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然后开方(定基年增长速度) B 用各年的环比增长速度连加然后除以年数 C 先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然后减―1‖ D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10. 如果相关系数r=0,则表明两个变量之间( C ) A. 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 C.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二. 多选题(每题2分,共14分)

统计学试卷五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试卷 一、单选题 1.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3.某些不能够或不宜用定期统计表搜集的全面统计资料,一般应采取的方法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4.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 5.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 B、流通费用率 C、人均利税额 D、商店总数 6.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1997年比1996年降低10%,实际降低1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A、150% B、94.4% C、104.5% D、66.7% 7.指标数值随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综合指标是()。 A、相对指标 B、质量指标 C、平均指标 D、总量指标 8.下列指标属于比例相对指标的是() A、工人出勤率 B、农轻重的比例关系 C、每百元产值利税额 D、净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9.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人均粮食产量 B、资金利税率 C、产品合格率 D、学生人数 10.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平均工资为() A、 600元 B、 533.33元 C 、466.67元 D、 500元 11.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集中程度 B、离中程度 C、一般水平 D、变动程度 12.假定10亿人口大国和100万人口小国的居民年龄变异程度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的1‰人口,则抽样误差()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不能确定 13.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B、小于平均误差 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 14.下列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发展速度=增长速度+1 B、定基发展速度=相应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定基增长速度=相应各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15.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一致性 D、同质性 16.在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少购买商品3%,则物价指数为( ) A、97% B、103.09% C、3% D、109.13% 17.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持平,则物价指数( ) A、降低 B、增长 C、不变 D、趋势无法确定

最新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在括弧内填上适当文字)(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10分) 1、“统计”一词有三个含义,即( 统计资料 )、(统计工作 )和统计学。 2、相对指标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比关系 )的统计指标;平均指标是用来说 明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值分布(集中趋势 )的统计指标。 3、中位数是位于数列(中间位置 )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在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 )的某一标志值。 4、变异指标主要有极差、平均差、( 标准差 )和( 方差 )。 5、时间序列的种类包括:绝对数时间序列、(相对时间序列 )和(平均数时间数列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 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 1、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期限是指( )。 A 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 B 收集资料的时间; C 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D 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 2、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3、分布数列是说明( )。 A 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 B 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分配情况; C 分组的组数; D 各组的分布规律。 4、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使用情况,那么统计总体是:( )。 A 全部工业企业; B 一个工业企业; C 全部工业企业每台设备; D 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 A 中位数; B 众数; C 算术平均数; D 调和平均数。 6、在平均指标指数中,包含结构变动因素的指数是( )。 A 可变构成指数; B 固定构成指数; C 结构变动影响指数; D 平均数指数。 7、某车间月末员工数资料见表 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110;B 112;C 114;D 116。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和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标志是说明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数量特征的。 2.标志可以分为标志和标志。 3.变量按变量值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变量和变量。4.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显示、统计资料的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5.配第在他的代表作《》中,用数字来描述,用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计量,为统计学的创立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二、判断题 1.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是连续型变量。() 2.学生年龄是离散型变量。() 3.学习成绩是数量标志。() 4.政治算术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的科学家凯特勒,他把概率论正式引进统计学。() 5.指标是说明总体的数量特征的。() 6.对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7.总体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而变化。() 8.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总体单位是该企业的每一位职工。() 9.数量指标数值大小与总体的范围大小有直接关系。() 10.某班平均成绩是质量指标。()

三、单项选择题 1.考察全国的工业企业的情况时,以下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 A.产业分类 B.劳动生产率 C.所有制形式 D.企业名称 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 )。 A.全国所有居民户 B.全国的住宅 C.各省市自治区 D.某一居民户 3.若要了解全国石油企业采油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全国所有油田 B.每一个油田 C.每一台采油设备 D.所有采油设备 4.关于指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 B.指标都是用数字表示的 C.数量指标用数字表示,质量指标用文字表示 D.指标都是用文字表示的 5.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英国人威廉·配第 B.德国人康令 C.德国人阿亨瓦尔 D.比利时人凯特勒 6.关于总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总体中的单位数都是有限的 B.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C.对于有限总体只能进行全面调查 D.对于无限总体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7.关于总体和总体单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总体和总体单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固定不变的 C.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是总体单位 D.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至少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8.关于标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统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 B)。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 )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 4.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 ) A.缩小为原来的% B.缩小为原来的50% C.缩小为原来的25% D.扩大为原来的四倍 6.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 )。 A.商品销售额和商品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 9 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 84 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一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一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 ABE)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2.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 ) A.各组频率或频数 B.各组标志值的大小 C.各组组距的大小 D.各组组数的多少 E.各组组限的大小 3.简单随机抽样(ACDE ) A.适用于总体各单位呈均匀分布的总体 B.适用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较大的总体 C.在抽样之前要求对总体各单位加以编号 D.最符合随机原则 E.是各种抽样组织形式中最基本最简单的一种形式 4.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BC ) A.我国近几年来的耕地总面积 B.我国历年新增人口数 C.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 D.我国历年黄金储备 E.某地区国有企业历年资金利税率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变量按其取值的连续性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两种。 2.统计调查根据(被研究总体范围)可分为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 3.总体是非标志(0,1)分布的平均数为P ,方差为P(1-P)。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 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 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 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 A. 产品成本 B. 企业增加值 C. 企业经济类型 D. 企业职工人数 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只能有一个标志 C. 可以有多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 A. 差异性 B. 同质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标志值 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 职工人数 B. 设备台数 C. 学生体重 D. 工业企业数 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75% B.98.15% C.133.33% D.101.89% 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 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期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均为时点指标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理工大学考试考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P

A.只能是总量指标 B.只能是相对指标 C.只能是平均指标 D.上述三种指标均可 5、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6、对某城市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时,该城市工业企业是( )。 A. 调查单位 B. 填报单位 C. 既是调查单位又是填报单位 D. 既不是调查单位又不是填报单位 7、要准确地反映异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必须计算( )。 A. 次数 B. 频率 C. 次数密度 D. 累计频率 8、在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术语的是(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经济统计学派 9、某工业企业系统内欲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1月1日至20日全部调 查完毕,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期限 B. 调查时间 C. 登记时间 D. 标准时间 10、在组距数列中,向下累计到某组的次数是100,这表示总体单位中()。 A. 小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B. 大于该组下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C. 小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D. 大于该组上限的累计次数是100 11、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 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 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 12、标志是指: A.总体单位的特征和属性的名称 B.总体单位数量特征 C.标志名称之后所表现的属性或数值 D.总体单位所具有的特征 13、当0M M x e ==时,其总体分布的状况为: A. 钟型分布 B. 对称的钟型分布 C. 对称的U 形分布 D. U 形分布 14、如果生活费用指数上涨20%,则现在 1元钱: A.只值原来的0.80元 B.只值原来的0.83元 C.与原来的 1元钱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5、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 A. 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B. 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 C. 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D.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小的方案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 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林星s=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 (AB) = 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卩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c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c Wi。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卩-U a^x_ 卩+U a c 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 v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检验中,在自由度df = (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 ( p85 )。 2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 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O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分解

1、一个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2000名学生 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 、每一名学生 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 B 、工业设备调查 C 、职工调查 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 A 、简单算术平均法 B 、加权算术平均法 C 、加权调和平均法 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 B 、强度相对指标 C 、总量指标 D 、发展水平指标 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 B 、时期数列 C 、间断时点数列 D 、平均数时间序列 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 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 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 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 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 )。 A 、%4%5 B 、% 104% 105 C 、%96% 95 D 、%4%5

1111统计学考题集及答案

练习1. 采用简单随机重置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 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目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合格品率的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已知 ()()()% %Z F n N 31.245.952000002=?===件件 ()%p 95200 190 1==样本合格频率为: ()()% n P P p 54.1200 95.0195.01=-= -= μ ()()()()()()() 件%%:合格产品数估计区间:%%,%%::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 , NP % , % P % %Z Z %Z F 9611838108.98000292.91000208.9892.9108.39508.39508.354.1229546.02=??=+-=?=?=?∴==μ()()()% F Z F % % Z Z 64.865.15.154.131.23==== ? =?=?μ μ 练习2.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次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 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表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次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以9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次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小时小时 x S x 7.7341 100000 440533404100000 434=-=== 重置抽样() ()小时 5.73100 7 .734n X x == = σμ 不重置抽样:765.7299.05.73)1(2 x =?=- = N n n σμ (2)重置抽样:()()% 4.1100 02.01 02.0 n P 1 P p =-=-= μ 不重置抽样:%386.199.0%4.15000 100 1%4.1)1()P 1(P p =?=-?=--= N n n μ (3)()96.1% 95==Z Z F ()小时1445.7396.1=?=?X %7.2%4.196.1p =?=? 估计区间为: ()()() , X 小时,:4844196414434041443404=+- () () %. , P P 740:7.227.22即%%,%%:+- 1. 假设检验: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双侧和单侧; 练习3. 某牌号的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000小时,厂家采取改正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01.0 =α ) 解 :()()() 150 10x 100n 000 10X 0小时件小时已知: === ()() 01.0 500X (大样本)小时==ασ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 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 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是质量指标。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是各单位的差异性。 14、变异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1.女性是品质标志。错 2.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错 3.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错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对 5.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对 6.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错 1.各种调查方法结合运用,容易造成重复劳动,故不宜提倡。错 2.调查对象是调查项目的承担者。错 3.典型调查中典型单位的选取可以不遵循随机原则。对 4.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基层单位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基础的内部报表。对 5.统计报表一般属于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对 6.一般而言,全面调查的结果更全面、准确,所以得到普遍应用。错 1.为了了解某商业企业的期末库存量,调查人员亲自盘点库存,这种方法C A.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大量观察法 B.采访法 C.直接观察法 D.报告法 2.第2章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A.各百货商店

B.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员工 C.一个百货商店 D.每位工作人员 3.重点调查的重点单位在全部总体中虽然数目不多,所占比重不大,但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却在总量中占很大的比重。对 4.普查可以得到全面、详细的资料,但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时间,因此在统计调查中不宜频繁组织普查。对 5.对统计总体中的全部单位进行调查称为普查。对 6.由于直接观察法能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而在进行大规模调查时,应采用这种方法。错 1.能够对总体进行分组,是由于统计总体中各单位所具有的差异性决定的。错 2.统计整理就是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加工处理。错 3.次数分布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用表格表示,另一种是用图表示。错 4.所谓“上限不在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错 5.连续型变量只能作组距式分组,且组限只能是重叠组限表示法。对 6.在编制变量数列时,若资料有特大或特小的极端数值,则宜采用开口组表示。对 7.统计表的横行标题表示各组的名称,一般应写在统计表的(B) A.上方 B.左方 C.右方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统计学试题(一)及其答案 三、简达题(共30分) 1.简述统计的职能 2.简述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 3.简述季节波动及其特征 4.简述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若干因素 5.简述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 统计学试题答案 三、简答题: 1. 统计是现代国家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提供信息、进行咨询、实行监督,也即统计具有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 2. (一)无偏性:指样本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二)有效性: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时,若某样本指标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则称该样本指标是总体指标的最有效的估计量。 (三)一致性: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要求当样本单位数相当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则称这个估计量为一致的估计量。 3. 季节波动是指某些社会经济现象,由于受季节性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一年),随着时间的重复变化,而引起的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变动。 季节波动一般有三个基本特征:(1)季节波动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2)季节波动每年重复出现,具有重复性。(3)季节波动的波动轨迹具有相似性。4. (一)总体单位之间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二)样本单位数目 (三)抽样方法 (四)抽样的组织形式 5. 相关与回归分析,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所存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统计方法。其目的在于对现象之间所存在的依存关系以及所表现出的规律性进行数量上的推断和认识,以便作出预测和决策。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即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是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判断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判断相关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密切程度。判断相关关系及其密切程度,一般可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编制相关图表,计算相关系数等指标,反映相关方向和密切程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