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

《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

《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
《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

《哈姆雷特》中的悖论及其现代性解读

一、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冲突

在《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中,屠格涅夫把这两个享誉世界的文学形象进行了比较。他认为堂吉诃德富有激情敢于行动,而哈姆雷特则“一生冥想,怀疑,以致什么也不做”。然而,尽管他一再延宕,哈姆雷特却不是一个缺乏行动能力的人。他把行动的“价值”置于“手段”之上。只要行动合乎他的价值追求,他会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比如杀死波洛涅斯。哈姆雷特在努力为复仇寻找一个合适的情境,以使复仇能够满足他的价值追求。在克劳狄斯祈祷时,他之所以放弃复仇,是因为随意更换复仇的情境会背离复仇的固有价值。当克劳狄斯在洗涤自己的灵魂时,行刺就等于是把恶人送上天堂。“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这样还算是复仇吗?”复仇在哈姆雷特眼中充满了神圣意义。他不愿意把复仇降格为报复,因为这样反使得丑恶的敌人占据了道德高地。由此看来,哈姆雷特所追求的是行动与价值的统一。韦伯把这定义为“行为的价值合乎理性”,也就是价值理性:“即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举止的——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作任何其他的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

作为哈姆雷特的对立面,克劳狄斯的行为却明显具有目的合乎理性的特征,也就是工具理性:“谁若根据目的、手段和附带后果来作为他的行为的取向,而且同时既把手段与目的,也把目的与附带后果,以及最后把各种目的相比较,作为合乎理性的权衡,这就是目的合乎理性的行为”。加拿大学者查尔斯·泰勒对工具理性的计算性作了进一步说明:“工具理性指的是一种我们在计算最经济地将手段应用于目的时所凭借的合理性。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支出收获比例,是工具理性成功的度量尺度”。

剧中的克劳狄斯虽只是9世纪的封建君王,但他的行为却明显具有现代的工具理性特征。在资本主义的时代,工具理性以非道德的方式颠覆了传统信仰,窃取了对人类行为的统辖权。克劳狄斯的弑兄行为因而也就具有了现代性特征。尽管他的行为从一开始就缺乏正当性,但是却包含着工具理性的合理性。他将世界当作是理性计算的对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而不理会目标是否正当。在弑兄篡位以后,他以为,只要在新秩序中允诺哈姆雷特的地位,便可换取哈姆雷特的臣服,化解他们之间的对立。当他意识到与哈姆雷特之间的鸿沟不可弥合时,他再次表现出来高超的计算性。他先是计划借英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而后又精心设计了哈姆雷特与雷欧提斯之间的决斗,企图再次借刀杀人。

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两难

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冲突就是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冲突,哈姆雷特的复仇因而就获得了现代性意味。韦伯认为,现代性的一个表现就是价值领域的分化与冲突,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具理性主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过程。泰勒则更加悲观:“工具主义理性不仅已经扩展了它的范围,而且也有控制我们的生活的威胁。令人害怕的是,应该由其他标准来确定的事情,却要按照效率和‘利益—代价分析’来决定”。这和哈姆雷特的感叹是一致的:“时代整个脱了节。”工具理性摆脱了神学的统辖,并取而代之,夺取了对俗世秩序的主导权。哈姆雷特复仇的目的是颠覆工具理性,恢复事实与价值的统一,他就此背负起“重整乾坤”的使命。然而,这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两难。捷克作家克里玛曾把人类对于信仰的需要形象地比喻为海上的一艘船,被一只铁锚深深地锁定在基因的海底。这个比喻清楚地表明,信仰是人的一种需要。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信仰的需要,也就是价值理性的需要,是一种高级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5个层次。其中,“高级需要比低级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的满足更接近自我实现”。由此,价值理性便自然获得了神圣性。但是,马斯洛同时又指出:“当所有的需

要都在等待满足时,生物就会被生理需要所主宰,而其他需要要么变得不再存在,要么被推到了幕后。”这说明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级需要才成为追求的目标。工具理性由于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生理、安全等低级需要,而获得了对价值理性的优先权。

马斯洛几乎前后矛盾的论述表明,在人的各种需要中暗含着神圣性和优先权之间的两难:具有神圣性的需要没有优先权,而具有优先权的需要又缺乏神圣性。与优先权对应的是工具理性的合理性,与神圣性对应的则是价值理性的正当性。当两方发生激烈冲突时,人们便陷入两难之中: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不能兼得。单纯追求自我实现必然会漠视人的基本需要,而一味满足基本需要又时时面临着正当性的拷问。也就是说,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同为人的追求,却走向了两个相反方向,人处于左右不能的尴尬境地之中。在这样的两难之中,无论选择哪一方,都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另一方的质疑和责难之中。于是,《哈姆雷特》中的诸多人物便纷纷陷入悖论。这些悖论因人物的价值追求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将着重分析哈姆雷特、克劳狄斯、奥菲利娅和雷欧提斯身上所体现出的悖论。

三、两难之下的哈姆雷特

马斯洛相信,“生活在自我实现层次的人一定就是最爱人类的人”。然而,事实并非绝然如此。高级需要尽管有着天然的正当性,但这并不足以自动取消低级需要的优先权。由于陈义过高,价值理性容易把本应律己的追求转换为律他的标准;由于执论过严,价值理性又多被换算为对俗世的道德批判。高尚的道德追求常常演化为绝无宽容的观念暴力。在神圣性的重压之下,生命作为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却被以高尚之名剥夺了优先权。正如韦伯所指出:“从目的合乎理性的立场出发,价值合乎理性总是非理性的。而且他越是把行为以之为取向的价值上升为绝对的价值,他就越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他来说,越是无条件的仅仅考虑行为的固有价值,它就越不顾行为的后果”。这类后果中往往呈现出恐怖和暴力的一面。这正是哈姆雷特遭遇到的一个悖论:本意引人向善最终却至人于死地,本意是灵魂救赎最终却转向肉体消灭。(更多电影尽在https://www.doczj.com/doc/6214439380.html, https://www.doczj.com/doc/6214439380.html,)

这样的悖论是如何发生的呢?哈姆雷特的信仰追求是价值理性的。但在克劳狄斯的统治下,他的信仰遭遇到了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中,哈姆雷特“发了疯”。在别人看来,他的“疯癫”是由于欲望得不到满足,但对哈姆雷特自己来说,这是因价值信念的危机所带来的精神痛苦。“天上刮着西北风,我才发疯;风从南方吹来的时候,我不会把一只鹰当作一只鹭鸶。”他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混乱,意识到了人们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的追求。这种精神痛苦一方面表现为对价值信念的缅怀,另一方面也表现为对俗世的厌恶和对人的道德批判。这虽然具有超验的诱人光环,却显现出对俗世的否定,和干涉经验世界的急迫性。对此,我国学者王彬彬有过精辟论述:“人文精神如果理解为批判性和否定性,那么人文学者、知识分子必然站在现实的对立面上,而若站在现实的对立面上,则必然要有一个价值立脚点。立脚点不能是世俗的、经验的,它必须具有神圣和超验的性质,而这已经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东西。所以,人文精神要重建,要昂扬,与其说回到岗位,不如说回到天国。你要否定和批判尘世的东西,就必须有一种源自天国的尺度”。这段话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代条件下天国与尘世的对立:“源自天国的尺度”难以容忍尘世的多样性。在神圣的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优先权的漠视中,在正当性对合理性的否定中,在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的驱逐中,暗含了由向善转为行恶的通道。

四、两难之下的克劳狄斯

剧中,哈姆雷特和老国王是各种美好价值的象征。“这一个完善卓越的仪表,真像每一个天神都曾在那上面打下印记,向世间证明这是一个男子的典型。”但是,老国王的地位被克劳狄斯以非道德的手段窃取,价值理性的神圣地位被工具理性所颠覆。不过,事物总是辩证地发展。在工具理性驱逐价值理性的同时,它也正制造着自己的合法性危机。“在工具理

性之下,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特定的目标,我们只能判断实现其特定目标的手段是否合理,却无法判断目标本身的合理性;当目标是更高一层目的的手段时,我们却无法判断那终极目标的合理性”。工具理性作为实然世界的认知手段,无力解决应然世界的信仰问题。工具理性越多地入侵价值理性的领地,它受到的正当性质疑就越强。而另一方面,工具理性又无法超越自身界限,把自己提升为形而上的信仰。因此,它急需一个为自己辩护的根据。此时,它反而越依赖价值理性的支持。颠覆者向被颠覆者寻求庇护。

克劳狄斯正是陷入这一悖论之中。他之所以向上帝祈祷,就是因为他颠覆了正当性,却又不得不向正当性寻求庇护。“要是这一只可咒诅的手上染满了一层比它本身还厚的兄弟的血,难道天上的甘霖,都不能把它洗涤得像雪一样的洁白吗?”克劳狄斯虽已明了工具理性的罪恶,但他无法放弃非分攫取的利益。在正当性和合理性之间,他陷入两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不可能完全握手言和。所以,正当性的终极审判不可回避:“在这贪污的人世,罪恶的镀金的手也还可以把公道推开不顾,暴徒的赃物往往可以成为枉法的贿赂;可是天上却不是这样的,在那一边一切都无可遁避,任何行动都要显现它的真相,我们必须当面为我们自己的罪恶作证。”克劳狄斯在两难之中挣扎哀叹:“啊,越是挣扎,越是不能脱身的胶住了的灵魂!”由于克劳狄斯彻底背弃了正当性,天地之间的脱节便永不能弥合,他因而也必须面对正当性的最终审判。

五、结语

《哈姆雷特》创作于1601年。此时的英国正站立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门槛之上,既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又有天主教和新教间的宗教冲突。不同的价值体系激烈地争夺对世俗秩序的指导权,现代性冲突的雏形业已显现。

查尔斯·泰勒指出了对于现代性的两种态度:一方面,“把现代性看作理性发展的结果,并以多种方式来规范它。例如,科学意识的增强、世俗观念的发展,或者工具理性的兴起,或者事实与评判间日益彰显的差别”;而另一方面,“现代性被描述成视阈的消失,根基的丧失,人类傲慢地否认自身极限、否认人类依存历史和上帝,而对脆弱的人的推理能力寄予无限厚望,缺乏对生命的英雄纬度的兴致而陷于无足轻重的自我放纵”。这两种态度分别体现在克劳狄斯和哈姆雷特身上。剧中,他们分别代表着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他们相互敌视,各执一端,力图取消对方的合法性,但驱逐对方却也令自己陷入悖论。最后他们在难以回避的两难中同归于尽。从这个角度看,《哈姆雷特》的意义也就超越了审美的边界, 它还编织了一个关于现代性悖论的寓言。剧中,冲突双方代表人物身上的悖论和最终的毁灭似乎在表明:人类在推动自身文明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预备下了一个充满了矛盾冲突与悖论的现代性的陷阱。

浅析哈姆雷特的悲剧

论哈姆雷特的悲剧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在整个过程中,主人公的悲剧让读者值得思考,本文将对悲剧根源,悲剧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哈姆雷特;悲剧性格;悲剧根源;悲剧意义 一、引言 《哈姆雷特》作为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哈姆雷特丹麦王国一位年轻有为的王子,他有魄力、好思索、接近人民、对人类抱有美好的希望。他正在德国的威登堡大学学习,国内传来噩耗,父王突然惨死,叔叔克劳斯迪篡夺王位,母亲改嫁克劳斯迪。哈姆雷特回国奔丧,在一天深夜,他在城堡里见到了父亲的鬼魂,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自己被害的经过。哈姆雷特知道真相后,精神恍惚,他整天穿着黑色的丧服,一心想着复仇。这样的开始演变成一个悲剧的结局。 哈姆雷特是一个处于现实和理想矛盾中的人文主义者,曾经对天地万物、人与社会都充满了美好的希望。但是现实的严酷与丑恶打破了他的美好理想,他的人文主义的信念破灭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哈姆雷特在复仇道路上的犹豫,显示了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与封建势力的悬殊。渐渐地他的性格也显得悲剧,已然不再是那个快乐的王子。 同时,借此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反思与对人的命运与未来社会的忧虑。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者的典型。虽然他在剧中一出场就是一个身著黑衣、一脸肃穆的忧郁王子,但“剧前期”的哈姆雷特可是一个在人文主义思想策源地的威登堡大学学习的快乐王子,他对人类充满了理性的信念:“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可是他对世界倏然改观:哈姆雷特心目中理想化的君主——老哈姆雷特突然亡故,猥琐而卑鄙的叔父克劳狄斯却登上王位;他的母亲的爱情理想又为改嫁的母亲所玷污;盛大的结婚笙乐使哈姆雷特看到了民族的致命缺陷,而老臣新贵们纷纷向新王献媚邀宠更使哈姆雷特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仅仅这些生活的不幸、人世的苦难就已经使哈姆雷特深深地陷入悲凉、忧郁中,谁知还有更加残酷的谋杀阴谋,使哈姆雷特的信念受到致命一击,巨大的震惊和愤怒,使忧郁的王子从个人的痛苦中转到了更加深广的范围,使他意识到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这一列原因性格,社会环境等等都是这成了悲剧的根源。 悲剧的性格,恶劣的社会环境,悲剧的根源同时也阐释了悲剧的意义。让我们从中认识到了《哈姆雷特》的悲剧意义,同时也阐释了人文主义带来的意义。 二、悲剧根源 (一)悲剧性格 1.多疑 哈姆雷特自幼生活在一帆风顺的环境中:身份尊贵,家庭和睦美满,国家强盛。他所经历过的处境无一不是平顺的。但是在一夜之间,他所拥有的一切都遭到了全盘颠覆:父王猝死,母后改嫁,王权旁落,国外大军压境。对于一个从来不曾遭遇过什么重大挫折与坎坷境遇的年轻王子来说,没有什么比这突如其来的巨变更打击的事了。也正因为如此,哈姆雷特的忧郁本性愈发得明显了,而他性格中多疑的一面也被激发了出来,并愈演愈烈。 2.嫉恶如仇 嫉恶如仇的性格也是推动哈姆雷特人生轨迹的重要动力。在第一幕中,他气愤于母亲的

郑海泉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文化悖论上文化悖论王蒙

郑海泉: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文化悖论"上|文化悖论|王蒙 前文化部长王蒙在‘大讲堂’上讲了文化的悖论,实际上基本只谈了文学,我们能承 认文学可以代表文化,因为文学有一些其他文化品种不好替代的‘优点’。他说,在文化 领域里常常对同一问题有完全不同的观点争论,而且好像谁都有道理,谁也不服谁。比如 有人主张‘纯’文学,而且今年文学诺奖就给了写这样作品的文学家;但也有人主张非纯 文学,要在文学里‘揉’进现实东西,文学诺奖更多是授给这样的文学家,于是在文学问 题上就存在悖论。我听完后感到不是什么领域里存在‘悖论’,而是一个东西里必然有多 面性,其中包括差异而又互补的两面,甚至多面,叫‘一分为二’。人们说的‘悖论’, 是人的思维上存在的不同片面性在对文化(学)评价或认识上的具体表现,如果两个观点中 真正有一个是完全错误的,或不能存在的,它就‘悖’不起来。与人有关系的领域里,发 生‘悖论’的现象更多,因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更是,而且可以‘各持 己见’,很难说谁就一定没有道理。虽然这里也有‘底线’,不能绝对自由化,但谁也无 权把它按自己的要求‘整齐划一’,实行‘专制主义’,尽管中外历史上都不止一次出现 过这样的专制主义时期,但无一例外都被历史否定。> 甚至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同样存在‘悖论’现象,今天有,明天也有,因为在认识世界或者说是解释世界的范畴里,片面性也能存在于一时,比如地心和日 心说,孩子争论太阳早晨远还是中午远的‘故事’,都各有各的‘道理’,当科学发达后,这样的争论就统一到正确的解释,‘悖论’就消失了;但在改造世界领域里就不可能存在 ‘悖论’,因为在片面观点指导下去改造世界,‘自然’就会马上给出否定的答复,至少 很短时间就能见分晓。比如中国修三门峡水库,是利大,还是弊大,双方也争论得‘有根 有据’,建成后不久,大自然就否定了权势支持的多数人观点,结果是弊大于利,黄万里 先生观点正确。 王部长的演讲在我看来,只能说把问题大致讲明白了,但分析深度我认为还不够。下 面就王部长谈到与文化悖论有关的很重要的几个基本点,我‘补充’些看法。 一,文学是用文字表达人的思想和感情的物品,这个物品又带着表达的技巧,从严格 意义上讲,它不可能算到自然科学范围里,故判断是与非就一定要用社会学的标准,与社 会里的所有成员有关,有个性,一定还要有共性,还要加上时代性,三者缺一不可。思想、感情和技巧作为社会人来评判,基本可以分‘好’,‘可以’和‘坏’三大类。在‘坏’ 的这类里,除技巧外发生严重争论的很少,最严重的分歧常常是对‘可以’的那类东西, 你承认还是不承认它有存在的权利,现代正常的社会,也就是民主的社会承认有,因为它 没违背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原则;如果只承认‘好’,不许可其他,甚至好的标准按权势 需要来定,就必然是专制主义,应该为今天社会文明所否定。有了这个基本观点,就能承 认包括纯文学在内的不少东西,任何时候都有它的地位,不必争论,更没有根据要否定它们。不过,允许存在是一回事,把它放在什么地位是另外一回事。当然,有的东西比如纯 文学,只要不损害统治者利益,不违背他们的需要,有的专制主义时代也让它存在,甚至 地位不低。

关于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关于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 关于这个话题,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研究家,都试图给出一个最恰当的解释,可是几百年来,莫衷一是,于是出现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关于这个问题,我大概总结了一下前人的理论成果,以达到深刻了解这本著作的目的。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其一、从主观方面分析就是从哈姆雷特的自身性格分析,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或只单纯从剧中的哈姆雷特的个人性格方面分析,或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的主观倾向来解释哈姆雷特性格中的人文主义倾向,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哈姆雷特根本就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在这里就不多加考证了;其二、从客观方面分析就是从哈姆雷特在剧中所处的客观环境去发掘,认为客观因素是他拖延复仇的主要原因,以普劳曼,瑞特逊,克兰和魏尔德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外部条件对哈姆雷特不利导致他行动延宕;其三、综合论这种观点将哈姆雷特的主观性格与当时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哈姆雷特性格稳重,谨慎,内向,多疑,复杂矛盾,但是他并不是不善行动的人,他深知自己有责任改造这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可是他性格中的软弱使他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来杀死克劳狄斯,从而接替他登上王位,治理国家,因此便一拖再拖,最终酿成悲剧。有的学者将此观点升华,联系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时代局限性,更加深入的剖析了哈姆雷特复仇延宕之谜。 心理性格理论是哈姆雷特复仇延宕内因论的核心。 19世纪莎士比亚评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柯尔律治从自己的平衡理论(感官的事物的注意力与心灵作用的冥想之间的平衡)中提出了哈姆雷特的延宕源于“他由于敏感而犹豫不定,由于思索而拖延,经历全都花费在做决定上,反而失去了行动的力量”。哈姆雷特主观上具有治理国家的愿望和理想,可是他性格里的懦弱与谨慎,使他成为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还有一种说法是结合莎翁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了哈姆雷特,赋予他人文主义的光环,他之所以迟迟不肯复仇是因为他“不愿采取和他的人道主义理想不相符合的步骤”。⑴ 还有一种内因论观点,一位学者就将延宕解释为一种“价值现象”⑵。我们都清楚在第三幕第三场中,也就是戏中戏之后,克劳狄斯跪祷忏悔的时候,哈姆雷特其实是有机会杀死这个奸王的,因为他已经了然克劳狄斯就是杀死自己父亲的凶手,可是他却因为不想“把这个恶汉送上天堂”⑶而放弃了这一机会,对于哈姆雷特来说,复仇的价值要有所属,他要杀死的不仅仅是灵魂“清净”的生命,而是克劳迪斯身上的罪恶。“严格的说,哈姆雷特的复仇要否定的是克劳迪斯身上所体现出的罪的价值”⑷,而并不是他祷告时纯洁的灵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内因论的另一个著名观点,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心理学分析,哈姆雷特患了“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情结,因此他的心思并未放在复仇上,而这一观点被20世纪中叶心理分析家、批评家琼斯所认同,他1990年发表了作品《用俄狄浦斯情结解释哈姆雷特之谜》,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仇恨克劳迪斯是因为后者所作所为——杀死哈父,娶了哈母正是哈姆雷特潜意识里所想的,杀死克劳迪斯就等于自杀,因为克劳迪斯代表他所希望做的一切……而这种说法并不被一些学者认同,例如罗伯特·R·里德就在《哈姆雷特——假延宕者》一问中指出:“恋母情结之谈是最不明智的解释哈姆雷特心理的方法!” ⑸无独有偶,国内同样有学者指出“现代精神分析学派企图以‘情欲’来解释哈姆雷特母子之间的对立和斗争,不仅是庸俗的,而且也抹杀了他们之间的不可调

《哈姆雷特》与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给20世纪的文学批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而弗洛依德关于《哈姆雷特》的评论正是整个精神分析批评的基石,弗洛依德最早在1900年出版的《梦的解析》中对《哈姆雷特》进行了零散的评论,本文主要分析了这些评论的三种不同角度及其对精神分析批评的影响。 弗洛依德在《梦的解析》中第一次对哈姆雷特进行了评论[1],他首先说起《俄狄浦斯王》,认为“俄狄浦斯王杀父取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我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但是在《哈姆雷特》中却受到抑制,这是因为这段期间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导致了作家对相同材料做出了不同的处理。然后他就分析了哈姆雷特在完成报仇使命时所表现出的犹豫和痛苦。他认为当时人们普遍流行的看法不能令人满意,一个是歌德认为的哈姆雷特代表人类中一种特别的类型——“用脑过度,体力日衰”,另一种是剧作家试图描绘的是一种病态的犹豫不决,是出于“神经衰弱的性格”,但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场合我们却可以看到哈姆雷特另一种表现:一次是在盛怒之下,他刺死了躲在挂屏后的窃听者;另一次是他故意地,甚至富有技巧地杀死了谋害他的朝臣。所以弗洛依德提出问题:“为什么他对父王的鬼魂的吩咐却犹豫不决呢?”他最后得出了结论:因为这人(现在的国王)做出的正是他童年时期潜抑很久的童年欲望之实现。于是对仇人的恨被良心的自遣不安所代替,因为良心告诉他,自己比这杀父娶母的人也好不了多少。这就是弗洛依德有关《哈姆雷特》的最著名论断,也是他对莎剧批评史最突出的贡献。精神分析派批评家诺曼霍兰德对此做了如下

总结:“弗洛依德对莎士比亚学者的最重要的当然在于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依德的观点从形式上来说,是十分优雅的。他指出,首先,几个世纪以来,评论家们始终不能说出为什么哈姆雷特一再延宕杀死谋杀他父亲并娶走他母亲的人的时间。其次,他还根据精神分析的临床经验表明,每一个孩子都想做出那样的事情,而且这种孩提时代的欲望在后来成年的无意识反应中一直延续下去。第三,哈姆雷特之所以拖延时间,是因为他不能像孩子那样去为了自己的欲望去惩罚克劳迪斯……第四,这种欲望是无意识的,这一事实本身说明批评家本人是无法解释哈姆雷特延宕时间的原因的。”[2] 显然,弗洛依德为文学批评家开辟了一个新视野,从此,许多文学批评家就走上了寻找“俄狄浦斯情节”的新道路。他们把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当成现实中的人,非常敏感地考察着家庭内部关系,稍有蛛丝马迹,就很快像医生一样进行确诊。这其中要数琼斯的文章最为著名,他在《美国心理学杂志》1910年1月号上发表了《作为哈姆雷特的秘密的一种解释的俄狄浦斯情结》。当然,许多理论家也反对这种观点。A.W.列维在《文学、哲学和想象》中指出,“针对哈姆雷特的犹豫进行长时间的争论,绝大部分是无的放矢,虽然这一争论本身是有趣的。”[3] 他认为延宕是出于情节的需要,是让情节更丰富一些。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犹豫,后面的丰富情结就无法继续了,这是研究文学的正常思维。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与莎士比亚不同,20世纪的西方主要作家都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弗洛依德的影响,这些影响必然

20世纪20年代美国商业消费文化与现代性的悖论

20世纪20年代美国商业消费文化与现代性的悖论 ——重读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 于冬云 消费文化的理论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完善起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生活现象,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就已蔚然成风。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中是这样说的:“20世纪20年代那十年是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之风盛行的十年。”①文化史上更是把这个时期称做“爵士时代”。海明威的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1926)就是在这个时期问世并受到美国大众欢迎的一部小说。很多评论者认为,该小说之所以受到美国大众的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一战给年轻人造成的精神创伤,以及他们在战后迷惘幻灭的生活。海明威因此被人们冠名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太阳照样升起》则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但是,如果我们对文本做一番仔细的阅读,并且对20年代美国社会现实与文化构成做更多层面的考察,就会发现,《太阳照样升起》与产生和接受它的20年代美国文化之间的关系,远非战后幻灭情绪这一简单的逻辑关联所能涵盖。事实上,在商业繁华如梦的20年代,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清教文化积淀,共同构成了美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现代性悖论。生活在上述文化结构中的年轻一代,一方面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尽享消费文化带来的感性解放快乐,另一方面又面对着在转型空间中确认自我形象时的失意和伤感。笔者认为,在此意义上解读《太阳照样升起》,能够挖掘出其显在和隐含的多层次的文学、文化意蕴。 一 很多美国文学研究者把海明威及其他“迷惘的一代”作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与他们战后的文学创作实践挂起钩来。他们认为,“迷惘的一代”青年是战争的受害者,帝国主义战争摧毁了他们信奉的传统价值观,他们对战后的现实感到失望,失去了生活的目标,陷入迷惘幻灭的生存状态中。毋庸置疑,一战给所有的参战青年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但他们在欧洲战场上的收获并非仅仅限于创伤。很多像海明威一样在战后成为作家的美国青年只是被编在救护车队中。海明威本人就经常抱怨他离战斗太远,等到有机会在看得到敌军阵地的 ①

《哈姆雷特》中的悲剧原因分析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最杰出的代表作,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又是莎士比亚戏剧艺术成熟的标志。该剧以丰富的时代内涵、生动的人物形象、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吸引着他们对其不断的进行解读。本篇文章旨在从情节、人物、矛盾冲突等多方面分析《哈姆雷特》戏剧中的悲剧色彩。透过复杂的故事情节,该剧展示了十六世纪英国的动荡与混乱。该剧中任务众多,不同的任务有不同的性格,也反映了当时不同层次、身份的任务的特征以及他们的人生观。从而决定了他们最终的归宿。剧中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斗争是新兴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与日趋反动的封建王权代表任务之间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为实现美好理想向社会恶势力所进行的斗争。作为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在当时是一种新兴思潮,但却遭到失败。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对人类抱有美好的看法。他相信人类的智慧、高雅和力量。然而,面对罪恶的现实,他所有的人文主义理想都被彻底破灭。因而只能以生命的代价换来精神上的胜利。作为时代的缩影,《哈姆雷特》揭示了人文主义理想破灭的必然性。 关键词:人物悲情;矛盾冲突;人文主义;情节悲剧;王权斗争 The Tragedy Aspects in Hamlet Abstract:As one of Shakespeare?s the four famous tragedies, Hamlet is the most remarkable one. It is also the sign of the maturation in the art of Shakespeare?s play. With abundant connotation of the time, vivid characters, complicated conflict and varied story, Hamlet gives people deep impression and moves them to appreciate i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tragedy aspects in Hamlet from all the aspects of plot, character, conflict, and so on, according to which it reveal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England in the period of Renaissance. Based on the complicated plots, Hamlet reveals the confusion of England in 16th. In this play, there are many character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 each one reflects different feature of different stage and their social status, and also their value of life, which decide their final sufferance. The struggle between Hamlet and Claudius is about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ewly emerged capital humanists and the feudal evil force, which reflects the humanists? h ardship for their dreams to come true. As the essence of Renaissance, humanism is a newly emerged thought at that time, but unfortunately, it failed. On behalf of humanists, Hamlet confirms human?s value and dignity, and also the wisdom and power, but in front of the evil reality, all his dreams are destroyed completely. He just gets the spiritual victory with the cost of his life. As the mitigation of the time, Hamlet shows that it is destined to fail for humanists. Key Words:Tragedy of Characters; conflict; humanism; tragedy of plots; fighting for throne Introduction It is known that Hamlet is the most remarkable works of Shakespeare in his dramas. It describes a story of a prince?s revenge for his father?s death in Denmark, during which, it reveals human-being different conflicts. With abundant connotation of the time, vivid characters, complicated conflict and varied story, Hamlet gives people deep impression and moves them to appreciate it. There are three simultaneous plots of revenge, from which, the tragedy of characters is described more complicated. There is also some description of characters: Hamlet represents the few number of the advanced person emerging in the feudal society; Claudius, who is the head of the reactionary force, is also a schemer, the model character of double-dealer. He is dissolute, insidious and sham. But finally, such unforgivable man bears what he should do; Ophelia, who is one of the loveliest girls Shakespeare has described, is also a tragedy character in this play. She is kind, but because of her innocent and tenderness, she became the tool which her father used to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悖论:多样性还是单一性 杰姆逊(Fredric Jameson)的主要论点之一是,后现代说到底是“经济变成了 文化,文化变成了经济”。1在我看来,这是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的认识论和 政治核心。杰姆逊的后现代话语在他的主要著作《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 的文化逻辑〉〉(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的标题中已经具体化和通俗化了。这个辩证的语式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传统—— 尤其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浪尖。我们对它己经耳熟能详,以至于在作出各种 各样的评论时经常忽略了杰姆逊的辩证法所要求的必要分析步骤和最终的政治 哲学评价。杰姆逊的方案并没有在后现代游戏式的无差异表层上将文化与经济 融合起来,也没有采用全球化之类的通用标签来进行历史情景分析。杰姆逊坚 持认为,我们必须格外留心包括经济和文化、市场和力比多、基于生活方式的 消费及其对“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表达在内的各种结构分化的力量,毫不含糊 地将经济因素摆在首位,并且同样毫不含糊地强调对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解,将 文化看成是一种具有显著历史性、同时在历史上又具有全新品质的资本主义活 动方式。 一晚期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的一体性与排他性 毫无疑问,在将后现代和全球性当作自明的东西相提并论之前,必须首先 寻绎其历史基质。在理解这种历史基质时,有必要脱开以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 的名目而为我们所知的那种意识形态补充和文化庆典。若欲达成这种理解,就 必须专心致志地解读各种社会、文化和文化政治构成物,因为无论在概念的层 面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这些构成物都先于后现代一全球性话语的霸权。 这种话语表述了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要求,下文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进行一 番分析。 那个按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思路构想出来的物质、社会和政治世界究竟由 哪些因素构成呢?事实上,研究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的学者,尤其是从事文学 和文化研究的学者甚至不愿提及这些构成因素,这仅仅表明了意识形态一文化 氛围的浓厚质密。例如,人们不再感到有必要从通讯或信息技术之类的更平淡 的视野去研究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的条件;事实上,正是通讯或信息技术使现代 商业、金融和交易的模式发生了转变,尽管结果很不平衡,转变的方式也十分 有限。但是,正如杰姆逊指出的,所有这些技术转变都要以“商业决策”这种 精明的逻辑为基础。“商业决策”并不是什么新玩意儿,它与资本主义一样古老。资本主义发展长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在许多情况下,这种不平衡还在进 一步加剧。在当今世界上,财富和权力空前集中。于是,后现代和全球性就变 成了市场的自我确认。以消费主义为媒介,市场是按自由、多样性、多元性和 普遍性来理解的。就此而言,若欲了解作为意识形态的后现代主义和全球化, 就必须考虑到如K问题:两者如何在西方都市中心和西方以外的其他镜像城市 生产出日常生活的?在这方面,我们所说的后现代全球性或全球化后现代性不 过是指一种被彻底纳入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生活方式的普遍性、相同性 和标准化。支撑着这个世界的是我们这些生活在第一世界中的人视为理所当然的管理和服务的效率和便利。毫无疑问,即便将这个“全球空间”称为“不连

哈姆莱特复仇行为的延宕

哈姆莱特复仇行为的延宕 摘要:莎翁笔下的著作《哈姆莱特》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复仇者形象。自1736年汉默提出后,哈姆莱特复仇行为中出现的犹豫,延宕就成为人们经久不息讨论的话题。根据学术界的观点,对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出现的行为延宕进行分析。 关键字:哈姆莱特行为延宕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认为:文学人物是社会历史性格的艺术概括。在一定的社会心理状态和社会历史性格在人物个性中的体现。哈姆莱特也不例外,他在剧中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人格特点,明确而有力地体现出当时社会心理的某些本质特点。因此我们在探讨哈姆莱特复仇的延宕的原因时,就不能孤立地看待单个人物,而必须联系当时社会人们的心理状态来分析。“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哈姆莱特从大学回到家里,发现父亲突然离奇死亡,母亲改嫁给叔父,叔父克劳迪斯成为丹麦国王,加上父亲的鬼魂在王宫出现。所有的一切对于一个常人来都是难以接受的,心理上的打击使年轻的哈姆莱特不知所措,陷入迷茫,混乱的状态。正如心理学家所说,青年期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哈姆莱特正正处于这个时期,此时个体的心灵正发生一场巨变。他面临人生道路的各种问题,在矛盾面前,他们或许会盲目乐观或盲目悲观,而导致精神失调。或许还会停留或固守于一种“幼儿的原型”,而不愿变得成熟起,做事犹豫不决。 19世纪,别林斯基曾指出“是什么东西将他导向如此可怕的不和谐?——原因是显示与他生活理想之间的不适应。”原来的王子是快乐的,他在外求学接受了先进思想的熏陶,他的精神是富裕的;此外他又是丹麦的王子,王位的唯一继承人,他的前途是光明的;在生活中,他崇拜自己的父亲,把母亲看做爱的化身,并与情人奥菲利亚彼此相爱。当他回来的时候属于他的一切光明都变成了灰色,眼前的现实生活与昔日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而此时肩负为父报仇重担的他,即受到敌手实力过于强大的压力,又受宗教教义的制约。因而十九世纪后期德国批评家卡尔·魏尔德尔,在1875年发表断言:“哈姆雷特的踌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麦王子的软弱性上,而是客观情势妨碍了实现复仇的计划。” 1904年著名莎学学者布雷德利在20世纪影响颇大的莎评《莎士比亚悲剧》中认为哈姆莱特是一个具有“独特性格的人物”,“忧郁是悲剧的核心”,而踌躇则是哈姆莱特性格的“中心问题”,“他自己也无法理解为何要一再拖延”。对此歌德也发表了著名言论:“一件伟大事业担负在一个难以胜任的人身上……一棵橡树在中在一个宝贵的花盆里,而这个花盆原本只能负担可爱的花朵;树根生长,花盆难免破碎。”哈姆莱特性格中优柔寡断的特性导致了他复仇行为的延宕,错失复仇良机。当他从父亲鬼魂的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时,他并没有当机立断提出替父报仇的措施,并拒绝好友霍拉旭的帮助,与此同时喊出:“倒霉的我却要负起

《哈姆雷特》五幕逐一解析 (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海头高级中学高二年级语文名著阅读复习资料 《哈姆雷特》 第一幕 1.哈姆雷特的名言:“软弱者, 你的名字就是女人!”是他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的? 答:克劳狄斯与王后结婚大典上,哈姆雷特看不出王后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并请求他留在王宫后,他发出的感慨,认为他父亲对他母亲真是怜爱的无微不致, 甚至不肯让强风吹抚於她的脸颊。可是, 一月之内,她竟全忘记了,于是他发出这样的感叹。 2.先王的鬼魂出现的时候穿的是什么衣服?有什么样的表情?他为什么要以这样的形象显灵? 答:他穿着他身披之盔甲,就是昔日他奋战那野心勃勃的挪威王时所穿的,他脸上蹙眉怒目,就和他当年在冰原上大破波兰雪车军时一样。 这个形象一方面表现了先王的威武与赫战功,另一方面表现他的愤怒之情。 3.霍拉旭他们为何竭力劝阻哈姆雷特不要跟鬼魂去? 答:霍拉旭生怕鬼魂把他勾引至那汪洋大海或岸旁之峭壁边缘时, 再显露其恐怖原形, 令他丧失理智或发狂, 或是露出狞恶的面目吓坏了年轻的王子。表现了朋友之间的关心。 4.老国王在告诫哈姆雷特不要忘记复仇时,告诫他如何对待王后的呢? 答:老国王说“无论你是怎样的去进行此事, 别让你的脑子萌起报复於你母之念。把她留给天堂裁判, 让她受自己良心的谴责及刺戳。” 第二幕 克劳狄斯虽然不知道老国王鬼魂出现的事,但他心中有鬼。哈姆莱特装疯后,克劳狄斯对此表示怀疑,他派大臣普隆涅斯去试探哈姆雷特。普隆涅斯被哈姆雷特骗过去了。克劳狄斯又派两个奸细---罗森格兰兹和吉尔登斯吞来试探哈姆雷特,奸细也被哈姆雷特当面戳穿。哈姆雷特一方面想复仇,一方面又碍于母亲的面子,同时他也不十分确定父亲鬼魂的话,非常苦恼。哈姆雷特决定要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正好这时宫中来了一个戏班子,他命戏子排演“捕鼠机”,自己加编新台词,准备试探克劳狄斯。 1.分析“戏中戏”的作用。 2.哈姆莱特是否真的疯?历来解释各异。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析《哈姆莱特》第二幕所表现的哈姆莱特性格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 1.为了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

哈姆雷特的悲剧性分析英文版

Analyses the reason of Hamlet tragedy Ellision.S.T.Young Summary Shakespeare's Hamlet is one of the famous one of the four great tragedies, it represents the Shakespeare's the highest art achieve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hero Hamlet words and deeds of the description, analysis of the Hamlet's tragedy character and his tragedy . Key words Hamlet tragedy character reason Hamlet(1601) is a masterpiece of Shakespeare's tragedy, the story of the prince of Denmark revenge for father choose in AD 1200 Danish history. before Shakespeare , the story many times being adapted to popular revenge drama, Shakespeare's Hamlet is the most creative one , both in the content and the form ,which became a spectacle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 Hamlet to the Danish royal a background, through the Hamlet revenge for father , described the Renaissance British and European society true sens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Renaissance and profound reflection to the person's destiny and future of deep concern. he is indecisive. although Hamlet good at thinking, but he is indecisive, this also why his revenge become the tragedy. Facing the father were killed, mother be possessed, royalty is stolen, Hamlet have a strong desire for revenge, Hamlet has been firmly express his firm belief of revenge.“Friends, I with full enthusiasm, trust you two; If in Hamlet's weak capacity of less than, can have to you say his friendship place, god, I wouldn't have negative you. Together let us go, Please you remember no matter what time will keep. This is a topsy-turvy chaotic age, alas, shit but I will take reforming qiankun responsibility! Come, we go together. "But several times when he had chanceTo kill the enemy he became hesitate, he was wandering between the value of life and revenge , "To be or not To be, -- that is the question." this is the perfect reflectc of his hesitate character . Though Hamlet is indecisive but he is so detest evil, he yearning light, hate evil, swear to eradicate the evil. this character is the important power to promote Hamlet's life. In the first act, he angry in mother's chop and change, said "fragile ah, thy name is woman." He make crazy revenge on his uncle, regardless of other people's sacrifice, In his mother's bedroom in he verbally abused his uncle, "a murderer, a evil ACTS, without a slave, a pretend to be the king's buffoon, a stolen countries theft " It also showed he detest evil characteristics. To uncle's luxury and the country's abuse, he hate evil, for the light, so that he will be all the hate tied in a person, put up with all suffering, and constantly struggle forward. Hamlet problem-free living environment was holistic subversion make his character become more suspicious, also because of this, Hamlet's melancholy nature have increasingly obvious, and his character suspicious side was also inspired out, and intensified. such as the first act, his appearance and the dialogue with couple of king, King: but now my cousin hamlet and my son Hamlet: a little more than king and less than kind. King: How is it that be clouds still on you? Hamlet: not so ,my lord,i am too much in the sun. Due to environmental change, Hamlet become very suspicious,

世界悖论大全

围绕宗教,如佛教、基督教和道教,都有一些非理性或超越理性的思考,而这类思考也往往涉及到悖论问题。 7-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中国古人却很早就认识到了语言的缺憾。老子说:“道常无名。”孔子也认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古书里也有“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但是老子的说法里存在着一个悖论。 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条悖论,被白居易一语道穿。白居易在《读老子》里说道:“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着五千文?” 7-2禅宗公案的悖论形式 所谓“公案”就是禅师开悟的故事或非逻辑的言行,“禅”是佛教静思修行的方法。例如在禅宗里有一个“看话禅”,禅师以公案中的某些非逻辑、通常不可解的话语,让弟子参究,以杜塞其思量分别,迫使他们的智慧迸发,得以见到自己的“心性”。当禅师启发弟子开悟而提出悖解的问题时,弟子就要在考验中过迷悟的“禅关”。而禅诗、禅语就是他们把禅悟的理解、感受用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成中英在《禅的诡论和逻辑》(《中华佛学学报》第三期,1990年4月)一文里认为,公案是诡论,也就是悖论。比照罗素悖论的一般形式: 如果P是真,那么P是假。 禅诡论扩展的一般形式就是: 如果P是Q,那么P不是Q。 尽管禅宗公案变化无常,依境而发,但其诡论根源都离不开这一反矛盾律的形式。铃木大拙在《禅:答胡适博士》(Zen:AReplytoDr.HuSih)一文中也说:“我们一般推论:A是A,因为A是A;A是A,所以A是A。禅同意或接受这种推论方式,但是,禅有它自己的方式,这种方式并不是一般可以接受的方式。禅会说:A是A,因为A不是A;或A是A,所以A是A。”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借助文字符号表达出来,因此语言的运用就反映了思维的逻辑。而禅宗公案往往并不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同一律:A是A,B是B,等等;矛盾律,A不是非A,B不是非B,反之亦然;排中律,在A或B之间必居其一,没有中立;充足理由律: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7-3“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是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谈到其对禅体验的三个境界时说的:三十年前没有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其中“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一种单一形式的悖论。在禅宗里这类例子不胜枚举。如: “我是他,但他不是我。”(反矛盾律)“得即是失。”(反矛盾律)“既不是肯定也不是否定,二者都不对,你应该怎么说?”(反排中律)“勿言生,勿言无生。”(反排中律) 它们背后的禅理是语言和逻辑所无法达到的,这就是“空”,一种修行的悟解。如果围绕公案(悖论)、悟、空等基本概念,就可以对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论文《哈姆雷特复仇的延宕问题》

《欧美文学鉴赏》论文 哈姆雷特复仇的延宕问题 哈姆雷特在复仇的过程中在许多地方都表现得很犹豫不决,这就是文学史上所说的“延宕的王子”。对于哈姆雷特在复仇过程中所表现的延宕的原因,文学批评家向来是众说纷纭,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关于该问题学者们的看法 先前众人的研究,不外乎有五个基本论点。首先是剧情发展的需要,隐忍之后的爆发使剧情达到高潮、产生深层次的悲情效果。第二种认为是社会政治原因导致哈姆雷特的延宕,社会已经认可了新国王克劳狄斯,挪威王子又妄图侵略丹麦,如果此时复仇杀叔,则有亡国的危险。第三种原因则是从哲学方面考虑,哈姆雷特对人生、人性的问题的思考使他对存在本身是否有意义产生怀疑,进而否定了复仇的意义。第四种则是宗教方面,复仇本身就是一种罪恶,这与西方宗教讲求赎罪相违背。第五种则是精神分析方面,学者认为哈姆雷特有恋母情节,他和克劳狄斯都想独占乔特鲁德,如果他杀死叔父的话,实际上是杀死了另一个想独占乔特鲁德的哈姆雷特。 二、从精神分析说看复仇的延宕问题 我比较倾向于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寻找哈姆雷特复仇延宕的原因。但不是因为哈姆雷特的恋母情节,而是哈姆雷特性格的缺陷。孤傲内向使他脱离群众,忧郁悲伤使他缺乏勇气,优柔寡断使他坐失良机,敏感多疑使他顾此失彼,幼稚脆弱使他难担重任…… 父亲的突然辞世,母亲的改嫁,叔父的篡位,女友奥菲莉娅的背叛,这一连串的打击导致哈姆雷特精神恍惚,整天在计划如何复仇,而复仇过程中的孤立无助、势单力薄使他对人生和人性形成种种思考:思考活在世间的人,思考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思考人的生存死亡,思考社与人生,思考爱与恨······思考增加了内心的矛盾,决定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使他失去了行动的勇气,难怪乎有人说,“哈姆雷特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也正如某个人说的:“哈姆雷特是勇敢的,也是不怕死的;但是他的敏感而犹豫不决,因为思索而拖宕,经历全花费在做决定上,而丧失了行动的能力。”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大众文化的现代性悖论:技术物性的固化与日常感性的想像 傅守祥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流动站;浙江行政学院,北京100024) 摘要:在大众文化审美形象化和欢乐身体化的今天,大众文化语义学维度的审美思考却越来越匮乏甚至 一度消失。人的存在确实需要现代经济和技术,但又不能仅限于现代经济和技术:如果说大众文化带有 很大的技术"物性",那么人不是物;如果说大众文化诱惑、满足、填塞着人的日常感性欲望,那么人不仅 仅是日常感性的存在;如果说大众文化造就着一个市场秩序似的标准化感受,那么人是不能完全被标准 化的。在日常感性得到较好满足的先进国家,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显得很理直气壮,然而,在日常感性相对 匮乏的中国大陆,大众文化的具体效益还是相当复杂的。 关键词:大众文化;现代性;技术物性;日常感性;经典艺术;市场逻辑 中图分类号:%0文献标识码:& 当代大众文化利用大众传媒制造身体幻象、提供游戏化的心理经验、克服认同焦虑,使更广泛意义上的大众充实了文化生活;它也许是趋时的、媚俗的,但是它却为文化消费者欣然接受。所以,在当今这个消费时代(又称为信息时代或高科技时代)--这个生活同质化与多元化并存的社会,感官享受取代了理性反思,人们"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① -大众文化的发达是必然的。而消费时代技术的专制与市场逻辑的横行,使早先谦卑的人类接连宣-- 布"上帝之死"、"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从物质丰盈、思想平面化和艺术划归生活的部分现实参照及理论臆想出发’有些人又不断探讨"艺术的终结"、"意识形态的终结"、"历史的终结"甚至"宗教的终结"和"哲学的终结"等问题,将高高在上的一个个精神圣像掀翻在地。同时,消费成为一个无处不在的神话,它不仅可以用性和暴力满足人们的欲望,而且可以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使其纳入市场的范畴,变成消费对象;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它单一的意识形态指向逐渐脱去,已不再向人们述说那曾经存在的高于天的革命理想和审美乌托邦。面对这种深刻的世俗化和广泛的民主化浪潮,高雅文化的至高地位和传统研究的学科视野经受到强大冲击,传统的经典艺术的创造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完全适用于新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艺术。② 人类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飞跃发展,使专属于人类的文化不断泛化,人类文明成果日新月异。在新近发生的这场数码技术革命中,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全面渗透,促使人类文化走向彻底泛化,人类的文化重心也由思想精英型走向消费大众型,物质世界极其丰富却又极不均衡,文化影响极其广阔却又极不厚重;单一性的工业文化独霸世界,许多大众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法兰克福学派的诸多思想并非耸人听闻,但是一味抵制和反对也是不切实际的唐吉诃德行为,像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③那样的审美避世论更是一种虚幻的、一厢情愿的审美乌托邦;只有认真彻底的分析和解剖,加以批判性的引领,才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促成现行被资本异化了的"文化工业"转变为代表大众的"民间文化",即真正含义上的"大众"文化。因此,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所提倡的审美主义的精神救赎理论有相当大的价值和参考意义。毕竟审美趣味的转向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