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10页信息窗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单位“1”,知道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单位。

2、利用数形结合等学习方式,感悟理解分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进而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单位“1”的理解和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型等。

学生准备:船模和航模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科技活动吗?你们参加过哪些科技活动?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同学们在学校科技周上的活动。(课件出示图片)

师:通过观察,你们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们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课件展示。)

⑴5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⑵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习教学的生动场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直观、具体的感性材料,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为学生理解、总结概念奠定基础。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抛出问题⑴:(分发船模图片,同时大屏幕展示。)

5只船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温馨提示:

⑴如果把所有的船模(5只)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需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

⑵每个同学分得几只船模?占整体(所有船模)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⑶画图表示你分的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并操作学具。

(问题1,学生解决起来没太大难度,等待学生解决完后,适时抛出问题2)抛出问题⑵:(分发航模图片,同时大屏幕展示。)

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温馨提示:(一小队和二小队要分开解决)

⑴如果把所有的航模(4只或6只)看作一个整体的话,需要把它平均分成几份?为什么?

⑵放飞的飞机架数有多少?占整体(所有航模)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⑶两个小队放飞的航模架数相同吗?所表示的分数相同吗?为什么?

⑷画图表示你分的结果。

学生小组讨论,并操作学具。

【设计意图】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以上的探究活动,学生对单位“1”的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也培养了学生自探索新知,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预设:15 。图片展示: 教师小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明白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

平均分给5个人,每人分得的船模数占船模总数的15

。 追问:2只船模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3只呢?

2、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出现12 、24

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

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

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

过程。

学生自己讨论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

为什么占总数的13

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二小队是把6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组放飞,也就是把这个整体

平均分成3份,每份(2架)就是二小队飞机总数的13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