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第1、2课时(总第4课时)

幼儿园大班《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 活动目标 1、让幼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并感知秋天收获的喜悦。 2、 3、 活动准备 1、图画贴纸、小猴子(图片)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提问 1、请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春、夏、秋、冬)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季) 3、秋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你知道有什么东西是在这个季节成熟的吗? 你们想知道在小动物们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动物园的熊猫老师正在给小动物们上画画课,杨老师带你们去看看它们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好吗? 二、讲授新知 1、我们看看今天是哪四位小动物在上画画课呢?。(出示课件图片:) 2、熊猫老师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有好多小朋友来看你们上画画课了,现在就请你 们把自己看到的秋天画出来告诉小朋友们秋天是什么样的。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 都画了什么吗? 3、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画了什么(出示课件:按顺序) (1)、看看这是谁画的?(小猴子) (2)、它画的是什么?(花果山) (3)、花果山里都有什么水果?(红色的苹果、黄色的梨子、橙色的橘子、紫色 的葡萄) (4)我们再看看这是谁画的?(松鼠) (5)它画的是什么?(树林) (6)树林里都有什么树?(梧桐树和枫树)它们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和红色) (7)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植物自然生长的规律) (8)下面这幅是谁画的?(小猫) (9)它画的是什么?(田野) (10)田野里有什么?(金黄的稻谷、红彤彤的高粱) (11)最后一幅是谁画的呢?(小白兔) (12)它画的是什么?(花园) (13)花园里有什么?(美丽的花朵) 4、看了4位小动物画的画,你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了吗? 教师总结:秋天是一个很甜蜜的季节,因为它有香甜可口的水果和稻谷、高粱等待着我们去品尝和收获;秋天是一个很美丽的季节,因为它有美丽的花园,像雪花一样从天上飘落下来的枫叶和梧桐叶。你们喜欢这个季节吗? 5、休息、游戏 6、小动物们画了这么美丽的画给小朋友们看,接下来小动物们就要来考考小朋友了, 它们说:我们给自己画用一段话写出来了,看小朋友你们能不能通过这些考验。

1《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写出了秋天收获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喜悦的心情。全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要能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好,表达出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秋天的儿歌、诗歌。(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4.查找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画画、摘录诗歌、制作树叶书签……)(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秋天呢?用上学过的词语来说一说。注意语言要简单明了。 预设: 生1: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五谷丰登。 生2: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瓜果飘香。 生3: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非常漂亮。 …… 2.过渡: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笑着向我们走来了。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秋天的图画。 3.板书课文题目:秋天的图画。 4.生齐读课文题目。认读生字“图”,并用“图”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1》的内容和本课的内容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和前

文的衔接,通过简单明了的交流,了解秋天的特点,同时教会低年级小朋友懂得前后课文的联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同时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会的可以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 后鼻音:笼浪粱灯苹前鼻音:燃勤 翘舌音:燃平舌音:作字 3.摘苹果游戏。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果实的果树,果实上写着本课生字。) 看,果园的苹果成熟了,赶快去摘吧!只要能把苹果上的字读准确,这个苹果就属于你。 4.学生自主认读。先读字,再读词语“梨树”“脸颊”“波浪”“图画”“燃烧”“勤劳”“灯笼”。相机正音:“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生字。 6.出示课文第二句话,引导认读:注意看,这句话把这里的很多生字都装进去了,赶快读一读。 7.学生认读,注意读准、读通。 8.生字放到课文里读准确,课文读流利。指名分句读课文,根据情况正音。 9.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时的语速、语调,并且一边听一边想:这秋天的图画里都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横线画出图画中的景物。 4.生交流,教师板书:梨树苹果稻海高粱 5.生简单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景物。 6.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同步训练(I)卷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秋天的图画》同步训练(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 基础题 (共24题;共163分) 1. (8分)根据课文组词。 波________ 浪________ 灯________ 作________ 字________ 苹________ 丽________ 劳________ 2. (9分)看拼音,写词语。 chí tang gǎn kuài hǎo xiàng lán ti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piāo zhe àn biān diàn bào wǎng xià luò yùn dòng chǎ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4分)补充词语. ________ 河 桥 ________ 碧 霄 ________ 秋 月 ________灵药 4. (5分)选择正确的读音。燃________rán ráng 烧________shāo sāo 勤________qín qíng 劳 灯________dēn dēng 笼 波浪________làng làn 5. (3分)词语搭配。 茂密的________ 严寒的________ 艰苦的________ (考察 冰雪 森林)

6. (11分)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时节景色________ 天________云________ 秋________气________山河________ 五________丰登瓜果________ 春________秋________ 7. (4分)加偏旁,变新字。 爪---________ 、________ 不---________ 、________ 8. (7分)看拼音,写词语。 bō làng xiě zìdēng guāng píng guǒ láo dòng zuò chū huí dá měi l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9.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径________ 霜________ 残________ 斜________ 挑________经________ 露________ 浅________ 抖________ 跳________ 10. (8分)看拼音,写词语。 mù chǎng fáng cháo líng dang máo zh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ū lu yuǎn tiào xiāng qiàn jùn m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6分)选字填空。(填序号) ①霄②宵③削 九________云外________苹果元________ ①赔②陪③培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四、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 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课文教案《秋天的图画》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的喜悦心情描绘出来,表达了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生动形象的画面,将学生带入了美丽的秋天,激发学生更多了解秋天的欲望,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进入,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话平台 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2、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自主读书是一种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导有目的地读,与人合作地读,会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多识字有助于学生提早阅读,但不可加重学生的负担。在识字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合作识字,激发识字的兴

1.秋天的图画(教案)

1秋天的图画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1.认识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课文,感受秋天的美丽。 1.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2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谁来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么美丽的秋天,已经有人把它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秋天的图画。

(板书课题)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请学生自己站起来读读已经认识的生字。 3“摘苹果”游戏,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生字读一读,然后摘下来放在箩筐里。看谁摘得又快又多。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灯笼”“高粱”中的“笼”“粱”均为轻声。 5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生字“苹”“波”,学生观察这两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主分析、发现生字的书写特点,并在田字格里试写,教师及时指导纠正。 (3)再看看其他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前面四个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后面的四个字是上下结构的字。)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展示,评议。 三、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很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结合课文插图,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3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 4这么美的秋天的图画怎样才能读出来呢?引导学生读时想象画面。 (1)师范读、生自由练习。(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 (2)“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两句话读时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读出秋天来到时人们喜悦的心情以及提问的语气。)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课堂拓展。 1小朋友们,拿走手中的纸和笔,画出你们心中的秋天的图画吧。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比一比,看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看谁画的

《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案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山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挂图。) 2.看图说说是谁告诉我们秋天来啦?怎么告诉的? 对,它们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3.指名读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书中的红苹果帮忙。 2.读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来啦,想想该怎么读? 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得先过生字关。 3.熟悉生字(课件展示)。 图-图画梨-梨树笼-灯笼 浪-波浪(见过大海的波浪吗?是什么样子的?)

粱-高粱燃-燃烧颊-脸颊(摸摸自己的脸颊) 勤劳-(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勤劳的?) 4.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1)指名读。猜猜秋姑娘带来了什么本物? (2)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师:这多有趣呀,灯笼变成了金黄色的梨,脸颊变成了红红的苹果,波浪变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变成了红红的高粱,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读? (3)指名读、齐读。

这时候,如果你走到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说了些什么?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 (4)大雁说得对吗?为什么? 勤劳的人们,你们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_的图画。 师:是你们把秋天变得这样的美丽、神奇。梨树、苹果、稻海、高粱都会感谢这些勤劳的人们,让我们问问它们吧!(出示课件)

1秋天的图画(二年级上册)

1 秋天的图画 一、教材简说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二、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三、教学建议 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确定指导的重点和方法。可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应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对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不管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要注意复习巩固,要求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要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二)朗读感悟 朗读本课一定要引导学生感悟秋天的美好,体会并表达对秋天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第一课秋天的图画练习题(一)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1àng xiězìdēng guāng píng guǒ ( ) ( ) ( ) ( ) 1áo d?ng zu?chūhuídáměi lì ( ) ( ) ( ) 二、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辶______ ______ 扌______ ______ 亻______ ______ 艹______ ______ 宀______ ______ 氵______ ______ 三、用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语。 丽( ) ( ) 劳( ) ( ) 字( ) ( ) 浪( ) ( ) 灯( ) ( ) 作( ) (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灯笼( )的脸颊( )的波浪( )的苹果 美丽的( ) 勤劳的( ) 燃烧的( ) 壮美的( ) 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秋天来了,秋天来啦,山野就是( )的图画。梨树挂起( )的灯笼,苹果露出( )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 ),高梁举起燃烧的( )。六、写出有关秋天的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第一课秋天的图画练习题(二)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在音节下面画“——”。 燃(rán ráng)烧(shāo sāo)勤(qín qíng)劳 灯(dēn dēng)笼波浪(làng làn) 二、根据课文组词 波()浪()灯()作() 字()苹()丽()劳() 三、填填记记 1、()时节景色()()尽染叠翠() 天()云()大雁()秋()气()山河() 五()丰登瓜果()春()秋() 2 、秋天的山野就是美丽的_________。 3、梨树_____ _起金黄的______ ___,苹果___ ___出红红的 _________,稻海______起金色的____ _____,高粱______起燃烧的_________。 4、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就是勤劳的_________。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苹果美丽的( ) 勤劳的( ) 壮美的( ) 五、在方框里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 2、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秋风吹□树叶摇□红叶黄叶往下掉□ 六、造句。 1、壮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勤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灯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东成中心校吴村小学羊金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看图想象和朗读体会,感受秋天的美丽和丰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 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景。 教学难点:理解“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一句的含义,明白劳动的可贵。 一、复习生字,词语。 二、过渡:上次我们已经学了一次《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在学 习之前,老师带你们做个游戏。(出示十个生字) 2、师:这可是十个有趣的生字,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笑脸。想要得到这些笑脸吗?要得到可不容易,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如果你把生字读准了,那个笑脸就属于你了。 3、学生读生字,并组词过渡: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劳动,都有了收获,你们想有更大的收获吗?学习了课文,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课前导入,创设情境1、导语:小朋友,夏天走了,那谁来了?(秋天) 2、对啊,秋天来啦,秋天来啦!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一句话 听完老师的朗读后,你们喜欢这样的秋天吗?你们想欣赏秋天这美丽的图画吗? 1、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去欣赏一下这美景,可以模仿老师的朗读。 2、看到这样的景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啊?过渡:老师的心情也是非常的高兴,可是高兴的同时老师还有一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解决下好吗? 3、提出疑问:为什么开头的时候有两个“秋天来啦”?不可以只放一个吗? 4、请同学们轻轻的读一读,比较一下。 5、请学生回答问题(这是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因此两个“秋天来啦”体现了喜悦、兴奋的心情) 6、请小朋友们也用山姑娘的这种语气和同学传一传这个消息。学生比赛朗读这句话, 7、让我们一起起立来向老师们传一传这个消息。 三、精读课文第二句话 过渡:秋天来啦,什么景色就出现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画出秋天的景色。 1、小朋友回答,教师

1秋天的图画教案第一课时

大明宫小学201 1 _201 学年度第 1学期 2 年 级学科电子教案 目 录标签 单 元 1 课 题 1秋天的图 画 知识目标:认识等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力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图画理解词句的方法.3养成善于观察,乐于积累,自主识字,合作学习的好习惯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其中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认识等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其中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点教 学方法讨论读中感悟. 教具准备 多 媒 体 课 件 课 时安排2 本 节 课 时 1 备课时 间 201 1.8 .17 教学过程修 改 意 见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 动 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老师导入:前两天我们画了自己喜爱的秋天的图画.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苹果挂满了枝 头,棉花张开了笑脸,高粱举起了火炬,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其实这些多彩的景物本身就是一幅最美的图画. 二,识记生字: 1,师:比比谁预习的好. 生: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同位互相认读生字,不会读的借助拼音或请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生:读的好的生当小老师,领着全班 读生字. 生:在组长带领下先运用猜谜 语,切蛋糕,熟字加减法等方法识记 生字;然后翻越生字卡片,词语手册, 同学们,秋姑 娘悄悄的来到我们 身边,让我们一起 走进《秋天的图 画》,寻找秋天的景 象吧! , 1、学生拿出自 制生字卡,借助拼 音或请教同桌互相 认读生字。 2、指名读的好 的学生领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2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教学用具:

秋天的图画课件_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秋天的图画课件_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课文《秋天的图画》出自二年级上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 【原文】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教材分析】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这一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读一读,想一想,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环节剖析】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orG,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一)识字写字 本课生字不多,可以先集中识字,再朗读课文。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读生字,再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确定指导的重点和方法。可用猜字、玩字卡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如,编字谜猜字、做动作猜字、摘苹果识字、说字找字等。同时,通过组词语记住字形,了解字义。 识字的巩固和检测要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把记生字与读词语、读句子、读课文结合起来。应注意指导学生区分前后鼻音的字,如“燃、勤”与“笼、浪、粱”。“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对要求写的字,要认写结合,先认后写。不管是以前认的还是在本课认的,都要注意复习巩固,要求不仅在语言环境中能认,单独出现也能认。要通过组词语理解字义,通过字形分析和数笔画来记住字形,通过范写指导学生写端正,写美观。在指导学生写字时,还应注意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本课,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二)朗读感悟

二年级上册第1课《秋天的图画》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 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 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活动反思与意见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有两大板块,字词教学和朗读训练。语感的培养要从低年级开始抓,尽管在考试的时候并不能考查朗读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我 们不能忽视。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让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 理解。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朗读,无拘无束地读,多层次地读。 从开始的自由读,到感知文本的放声读,学完生字后,又回到文中,自主选择读,喜 欢哪句就读哪句,到品读时的表演读,熟读时的积累读。 秋天的图画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掌握本课要求会认7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景色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秋天。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 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描画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黄的稻海、燃烧的火把所构成 的丰收的热闹情景及人们的喜悦之情。本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可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朗读中欣赏、体会。“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是本文的 难点,要指导学生在理解前文的基础上反复体味。 三、教学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①复习旧知②演示课文内容及相应景色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教案

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先请大家猜个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一定猜到了,对,是一幅山水花鸟画。 图画就是用笔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作文是用笔写出各种各样的文章。图画与作文有密切的关系,一篇文字优美的文章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幅美丽的图画也正如一篇百读不厌的文章。这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秋天的图画转换成写秋景的作文,多有意思啊! 那么,写这篇习作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观察与表达要有选择,要有一定的顺序。 我们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一幅描写秋景的图画。观察什么?当然要选自己感兴趣、比较有特点的景物去观察,能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就行,面积不要过大,景物不要过多,不要见到什么就观察什么,没有选择。 怎么观察?应该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去表达,写出秋景的特点。观察时先选好一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s://www.doczj.com/doc/6213083295.html,原文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6213083295.html,/showtopic-87025.aspx个观察点,然后,从这一点开始按一定顺序观察。比如从上往下看或从下往上看,从远处往近处看或从近处往远处看,有时按照从中间向四周写的顺序去写,甚至是其他切入方法也可以,只要有条理有章法即可。想一想,《迷人的秋天》一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它是按照从上到下,从天空到田野,再到树林的顺序写的,这样条理就十分清楚。 其次,要展开合理的想象,丰富画面内容。 还说那幅山水花鸟画吧。画面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也有各种色彩,但没有声音,是静止不动的。看图作文,要求我们把画面由“静”变为“动”,由“无声”变为“有声”,由“平面”变为“立体”。也就是说,要借助画面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想象、构思,让画面“活”起来,“动”起来。比如《迷人的秋天》一文,把红红的高粱比作火把,想到“许许多多运动员举着火炬奔向2008北京奥运会”,把成熟的谷穗当成人,说“一阵阵秋风吹过来,金色的波浪一起一伏,沉甸甸的谷穗向我点头鞠躬,好像说:‘农民伯伯怎么还不来收割我们呢?’”小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不是在“拍照片”,而是根据高粱、谷穗等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因此把它们写得生动、形象、有趣。 迷人的秋天 几场秋雨送来了迷人的秋天。 看,天空是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就像我们吃的棉花糖,一群大雁排着“人”字形的队伍往南飞。 秋天,是放风筝的最佳时间。广场上,风筝乘着秋风越飞越高,自由自在! 田野里,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就像是许许多多运动员举着火炬奔向2008北京奥运会。黄澄澄的玉米像一个个胖娃娃,它们都穿着用金色珍珠串成的衣服呢。一阵阵秋风吹过来,金色的波浪一起一伏,沉甸甸的谷穗向我们点头鞠躬,好像说:“农民伯伯怎么还不来收割我们呢?”小麦最好看了!每根麦秸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儿,齐刷刷的麦芒,犹如乐谱上的线条,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令人陶醉。 一到秋季,树上的绿叶没有那么鲜绿了,慢慢地由绿变黄,秋风沙沙响,一片片树叶从树上飘下来,似一只只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在地上,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最有意思的就是扫落叶。带上丝袋子,三三两两,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范文

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优秀范文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与秋天的图画教案相关的所有资讯,希望我们所做的能让您感到满意!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课件: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秋天的图画教案一

《秋天的图画》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字卡、词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课件引入课题: 1、演示课件: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认真听。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的好方法讲给同学听。 5、同桌互读互听、男女生比赛读。 四、朗读练习: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二、精读训练: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 7、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8、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 三、练习: 1、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 四、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1秋天的图画

1秋天的图画 教材简析: 《秋天的图画》是新选编的课文,图文并茂。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寥寥数笔就为读者呈现出了丰收的景象和人们的喜悦心情。课文中“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的设问,使我们对创造这一切的勤劳的人们喜爱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学生对秋天的山野会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仅停留在对外在的感知,缺乏对秋天美好的真正感悟。由此教师要利用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秋天是个美好的、丰收的、喜庆的季节,从而体会出秋天真正的美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信息资料: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1、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2、启发谈话。秋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说出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就让我们在这迷人的景象中走进《秋天的图画》吧!(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2、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自主读书是一种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引导有目的地读,与人合作地读,会提高读书的实效性。)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四、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秋天的图画》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3、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会写会写波、浪、打、作、字、苹、丽、劳八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教学难点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教学准备】 课文放大图片、苹果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基础好的同学能背诵课文。 2、会认课文苹果中的图、梨、笼、颊、浪、梁、燃、勤、劳八个生字。 3、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熟读课文,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是初步感悟秋天的美好。 【教学方法】 合作识字,自主、合作朗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 出示我会认的词语,自由认读(可以下位置找伙伴合作完成) 三、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示: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检查读书情况,指导学生读正确。 3、自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

《秋天的图画》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秋天到,谁知道大自然有哪些变化呢? 生1:树叶变黄了。 生2:天气变凉了。 生3:苹果成熟了。 师:你们真细心啊!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秋天的图画,画得可美啦!小朋友想不想欣赏? 板书: 秋天的图画 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画”,配上一段优美的音乐。 师:画上有什么? 生(情绪高涨、争着回答):苹果、梨、高梁、稻子、大雁……师相机在画旁出示词语:苹果、梨、高梁、稻子、大雁……,给“梨”“梁”配上拼音。 师:谁来试试这些词? 生4:我来。 (清晰、准确地读完。) 师:这些字你也能读得那么准确,真厉害!只是有一个地方还得注意,那就是“梁”这个字,它单独读的时候是第二声,在词语“高梁”中应读轻声。 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

活思维。随后出现的美丽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感觉到原来秋天是如此美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引导学生走进了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小朋友们喜欢这幅秋天的图画吗? 生(很兴奋,争着回答):喜欢。 师:有个小朋友特别喜欢,还把这幅美丽的图画写成一段美丽的话。打开课本听老师朗读。 (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师:请你们自己练习朗读不会念或难念的字、词圈出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同学、老师多读几遍。(自主读) 分四人小组互读互纠。(合作学习) 师:老师来看看谁掌握得最好? 用苹果卡片出示生字,背后有该字组成的词语。 师:哪个上台试试? 生5:(读词) 师(正音):“勤”是前鼻音,“笼”单个字读第二声,词语“灯笼”中读轻声。 进行开火车朗读。 师:黑板上的苹果你觉得哪颗成熟了,请摘下来并领着大家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