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学]四川大学物理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理学]四川大学物理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理学]四川大学物理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理学]四川大学物理习题册第五版答案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 t d t A d V t ττ ττ?Φ=+Φ?Φ???????? ()()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流体力学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刘光斌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发展;应用 摘要:计算流体力学是流体力学的一个分支。它用于求解固定几何形状空间内的流体的动量、热量和质量方程以及相关的其它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获得某种流体在特定条件下的有关信息,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和用途广泛的工具。对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探讨。 1 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 20世纪30年代,由于飞机工业的需要,要求用流体力学理论来了解和指导飞机设计,当时,由于飞行速度很低,可以忽略粘性和旋涡,因此流动的模型为Laplace方程,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椭圆型方程的数值解[1]。利用复变函数理论和解的迭加方法来求解析解。随着飞机外形设计越来越复杂,出现了求解奇异边界积分方程的方法。以后,为了考虑粘性效应,有了边界层方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并发展成以位势方程为外流方程,与内流边界层方程相结合,通过迭代求解粘性干扰流场的计算方法。 同一时期,许多数学家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数学理论,Hadamard,Couran,t Friedrichs等人研究了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特性、数学提法的适定性、物理波的传播特性等问题,发展了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理论。以后,Cou-ran,t Friedrichs,Lewy等人发表了经典论文[2],证明了连续的椭圆型、抛物型和双曲型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定理,且针对线性方程的初值问题,首先将偏微分方程离散化,然后证明了离散系统收敛到连续系统,最后利用代数方法确定了差分解的存在性;他们还给出了著名的稳定性判别条件:CFL条件。这些工作是差分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20世纪40年代,VonNeumann,Richtmyer,Hop,f Lax和其他一些学者建立了非线性双曲型方程守恒定律的数值方法理论,为含有激波的气体流动数值模拟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20世纪50年代,仅采用当时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较复杂的非线性流动现象是不够的,特别是不能满足高速发展起来的宇航飞行器绕流流场特性研究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将基于双曲型方程数学理论基础的时间相关方法用于求解宇航飞行器的气体定常绕流流场问题,这种方法虽然要求花费更多的计算机时,但因数学提法适定,又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且能模拟流体运动的非定常过程,所以在60年代这是应用范围较广的一般方法[3]。以后由Lax、Kreiss和其他著者给出的非定常偏微分方程差分逼近的稳定性理论,进一步促进了时间相关方法。当时还出现了一些针对具体问题发展起来的特殊算法。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也开始了计算流体力学方面的研究[3]。我国早期的工作是研究钝头体超声速无粘绕流流场的数值解方法,研究钝头体绕流数值解的反方法和正方法。以后,随着我国宇航事业的发展,超声速、高超声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工作发展很快。对定常欧拉方程数值解的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并给出了钝体超声速三维无粘绕流流场的计算结果。 20世纪70年代,在计算流体力学中取得较大成功的是飞行器跨音速绕流数值计算方法的研究。首先在计算模型方面,又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如新的大涡模拟模型、考虑壁面曲率等效应的新的湍流模式、新的多相流模式、新的飞行器气动分析与热结构的一体化模型等[5]。这就使得计算流体力学的计算模型由最初的Euler和N-S方程,扩展到包括湍流、两相流、化学非平衡、太阳风等问题研究模型在内的多个模型[6]。其中以考虑更多流动机制,如各向异性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湍流研究为重点。研究结果再次证明,万能的湍流模型还不存在,

四川大学887物理化学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87物理化学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Micro Chen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doczj.com/doc/6212495588.html,

【资料说明】 《四川大学887物理化学历年真题解析》是一份优秀的专业课历年试题及详细解析,是考取四川大学选考887物理化学必备的一份资料。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倾其心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同时2012年的试题,我们将在真题公布以后将试题和答案发送给读者,保证你拿到手的是最新的资料。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川大887物理化学的命题难度较华南理工,中石油(北京)等高校的物理化学命题简单了不少,基本上是针对概念的小问题比较多。所以同学们在复习时,一定要紧紧地抓住课本,牢记课本上的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回顾2011年与2012年的试题,可以发现均有50分的选填“<”、“>”、“=”类型的题,每空一分,看似随意,实则聚沙成塔。成绩也就在不经意间拉开了。同时,《物理化学教程》的课后习题要做熟做透,大题要做到出到必会。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五年看,川大的题目基本上为判断,选择,填空。计算。这两年新增了选填“<”、“>”、“=”类型的题。小题的分值占到100分,大题一般为50分。所以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川大的专业课没有考试大纲,因此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化学动力学以及多相热力学、反应热力学每年都要出到40-50分,相变热力学和电化学以及表面化学要出到50-60分,胶体每年都会涉及一些,一般在5-15分。而量子力学和统计热力学则几乎没有出现,可以忽略。(09年有一道1分的判断题)。通过这些分析,就把握了复习的重点。 4.重要的已考知识点 考研专业课试卷中,很多考点会反复出现,一方面告诉大家这是重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大家记忆重要知识点,灵活的掌握各种答题方法。比如经常出现的液体的表面性质,相图,基元反应动力学方程等。对于反复考查的知识点,一定要稔熟于心,考研

2010年四川大学流体力学试题--附答案

2010年流体力学试题

1、简答题(10) (1)设有一速度向量V (x,y,z ),试说明其梯度、散度和旋度所代表的几何意义?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代表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2)简述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写出输运公式及两个推论,并说明其作用? 答:拉格朗日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动情况的:(1)某一运动的流体质点的各种物理量(如密度、速度等)随时间的变化;(2)相邻质点间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欧拉法是通过下列两个方面来描述整个流场情况的:(1)在空间固定点上流体的各种物理量(如速度,压力等)随时间的变化;(2)在相邻的空间点上这些物理量的变化。 输运公式: 0t 0D ( Dt d t A d V t ττττ?Φ=+Φ?Φ????????()() 输运公式的两个推论: 2、利用哈密尔顿算子证明:(10分) (1)b a a b a b ???-???=???)()()( (2)a a a ??+??=??φφφ)( 证明:(1) 3、求不可压缩粘性流体动量方程:V f P V V t u 2?++?=??+??υρ 在柱坐标系下的表达式。(30分) 4、在不可压无界流场中有一对等强度Γ的线涡,方向相反,分别放置在(0,h )和(0,-h )点上,无穷远处有一股来流V ∞,恰好使这两个线涡停留不动,求流线方程(10分) 5、如已知m h m h m kg 37,78,/1000213=-=ρ,图示水坝,求水作用在单位宽度坝面上的合力及其作用点。(10分) 6、椭球122 2222=++c z b y a x 以i U V 00=等速运动,试写出:(15分) (1)不可压缩无旋流的基本方程;

四川大学大物狭义相对论习题解答

狭义相对论(一) 一.选择题 1.K 系与K '系是坐标轴相互平行的两个惯性系,K '系相对于K 系沿OX 轴正方 向匀速运动。一根刚性尺静止在K '系中,与O 'X '轴成30?角。今在K 系中观察得 该尺与OX 轴成45?角,则 K '系相对于K 系的速度是 [ ] (A )c 32 (B ) c 32 (C )3 c (D )c 31 2.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 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t c ? (B) t ?υ (C) 2)/(1c t c v -??(D) 2)/(1c t c v -??? [ ] 3.在狭义相对论中,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 一切运动物体相对于观察者的速度都不能大于真空中的光速. (2) 质量、长度、时间的测量结果都是随物体与观察者的相对运动状态而改 变的. (3) 在一惯性系中发生于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两个事件在其他一切惯性系 中也是同时发生的. (4)惯性系中的观察者观察一个与他作匀速相对运动的时钟时,会看到这时 钟比与他相对静止的相同的时钟走得慢些. (A) (1),(3),(4). (B) (1),(2),(4). (C) (1),(2),(3). (D) (2),(3),(4). [ ] 4.在某地发生两件事,静止位于该地的甲测得时间间隔为4 s ,若相对于甲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乙测得时间间隔为5 s,则乙相对于甲的运动速度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4/5) c. (B) (3/5) c. (C)(2/5) c. (D) (1/5) c.[] 5.一宇航员要到离地球为5光年的星球去旅行.如果宇航员希望把这路程缩短为3光年,则他所乘的火箭相对于地球的速度应是:(c表示真空中光速) (A) v = (1/2) c. (B) v = (3/5) c. (C) v = (4/5) c. (D) v = (9/10) c.[]二.填空题 1.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中,相对性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速不变原理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惯性系S'相对于惯性系S系以0.5 c的匀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若从S'系的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发出一光波,则S系中测得此光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速度为u的宇宙飞船沿x轴正方向飞行,飞船头尾各有一个脉冲光源在工作,处于船尾的观察者测得船头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处于船头的观察者测得船尾光源发出的光脉冲的传播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4.π+介子是不稳定的粒子,在它自己的参照系中测得平均寿命是2.6×10-8s,如果它相对于实验室以0.8 c (c为真空中光速)的速率运动,那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的π+介子的寿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s.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姓名: 学号: 班级号: 实验日期:2016、6、12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3. 测定在一定转速下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二、实验原理 1、求 与Re 的关系曲线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 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与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 动(如图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ρP h f ?=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22 u d l h f ??=λ 由上面两式得: 22u l d P ???= ρλ 而 μρdu = Re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Re,d f ελ=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与管内径,m;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ρ-----------流体的密度,kg/m3; 1 1 2 2 图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f h gz u p P +++=++22221211 2gz 2u ρρ

四川大学大物光学习题解答

文档 光的干涉(一) 一、选择题 1. 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播到B ,若A 、B 两点相位差为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为 (A) 1.5 λ. (B) 1.5 λ/ n . (C)1.5n λ (D) 3 λ. [ ] 2. 在相同的时间,一束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空气中和在玻璃中 (A)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B) 传播的路程相等,走过的光程不相等. (C) 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相等. (D)传播的路程不相等,走过的光程不. [ ] 3.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 两条路径的光程差等于 (A) )()(111222t n r t n r +-+ (B) ])1([])1([211222t n r t n r -+--+ (C) )()(111222t n r t n r --- (D) 1122t n t n - [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两条缝的宽度原来是相等的.若其中一缝的宽度略变窄(缝中心位置不变),则 (A)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宽. (B) 干涉条纹的间距变窄. (C) 干涉条纹的间距不变,但原极小处的强度不再为零. (D) 不再发生干涉现象. [ ] 5.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的波长为600 nm (1 nm =10-9 m ),双缝间距为2 mm ,双缝与屏的间距为300 cm .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明条纹间距为 (A) 0.45 mm . (B) 0.9 mm . (C)1.2mm (D) 3.1 mm . [ ] 二、填空题 1.如图所示,假设有两个同相的相干点光源S 1和S 2,发出波长为λ 的光.A 是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一点.若在S 1与A 之间插入厚度为e 、折射率为n 的薄 P S 1S 21-3题图

四川大学化工实验1(流体力学)

学号:2014141492108 姓名:苗育民 专业:冶金工程 班号:143080501 实验日期:2016.4.27 实验成绩: 流体力学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测定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的直管阻力损失,作出λ与Re 的关系曲线。 (2) 观察水在管道内的流动类型。 二、实验原理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实际流体有粘性,其在管内流动时存在摩擦阻力,必然会引起流体能量损耗,此损耗能量分为直管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流体在水平直管内作稳态流动(如图3-1所示)时的阻力损失可根据伯努利方程求得。 图 3-1 流体在1、2截面间稳定流动 以管中心线为基准面,在1、2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 (3-1) 因u 1=u 2,z 1=z 2,故流体在等直径管的1、2两截面间的阻力损失为 (3-2) 流体流经直管时的摩擦系数与阻力损失之间的关系可由范宁公式求得,其表达式为 (3-3) 将式(3-2)代入式(3-3)得 (3-4) 而 (3-5) 由此可见,摩擦系数与流体流动类型、管壁粗糙度等因素有关。由因此分析法整理可形象地表示为 (3-6) f h gz u p P +++=++22 221211 2 gz 2u ρρρ P h f ?= 2 2u d l h f ? ?=λ2 2u l d P ???= ρλμ ρ du = Re ) (Re,d f ε λ=21请

式中:f h -----------直管阻力损失,J/kg ; λ------------摩擦阻力系数; d l .----------直管长度和管内径,m ; P ?---------流体流经直管的压降,Pa ; ρ-----------流体的密度,kg/m3; μ-----------流体黏度,Pa.s ; u -----------流体在管内的流速,m/s ; 流体在一段水平等管径管内流动时,测出一定流量下流体流经这段管路所产生的压降,即可算得f h 。两截面压差由差压传感器测得;流量由涡轮流量计测得,其值除以管道截面积即可求得流体平均流速u 。在已知管径d 和平均流速u 的情况下,测定流体温度,确定流体的密度ρ和黏度μ,则可求出雷诺数Re ,从而关联出流体流过水平直管的摩擦系数λ与雷诺数Re 的关系曲线图。 三、实验设备图 1--压力表;2--水泵;3,4,5,10,11,13,14,15,22,23--小球阀;6,16,17,18,19--球阀;7--水箱;8--电磁阀1;9--计量水箱;12--电磁阀2;20--闸阀;21--涡轮流量计;24--孔板;25--差压传感器;26--电磁阀3;27,28--压力缓冲罐;a--Φ25?2钢管;b--Φ25?2钢管;c--Φ12?2铜管;d--Φ25?2有机玻管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根据现场实验装置,理清流程,检查设备的完好性,熟悉各仪表的使用方法。 (2)打开控制柜面上的总电源开关,按下仪表开关,检查无误后按下水泵开关。 (3)打开球阀16,调节流量调节阀20使管内流量约为10.5h /m 3 ,逐步减小流量,每次约减少0.5h /m 3 ,待数据稳定后,记录流量及压差读数,待流量减小到约为4h /m 3 后停止实验。

最新四川大学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卷)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代码:20307130(Ⅰ)—1 课程名称:物理化学任课教师:李泽荣、何玉萼适用专业:化学、应化、材化专业印数:200份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1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2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注:1、试题字迹务必清晰,书写工整。本卷3页,本页为第3页 2、题间不留空,一般应题卷分开教务处试题编号: 3、务必用16K纸打印

2010级物理化学(Ⅰ)-1期末考试题B 卷答案 一、选择题(12分,每题2分) 1、B 2、A 3、B 4、C 5、C 6、D 二、填空题(20分,每空2分) 1、> ;> ;> ;= 2、776.35 3、0.913 ;0.961 4、1 ;2 5、y A >0,B x >x A ;纯A ;纯B 6、-10.823 三、(16分) 解:33.3kJ R P vap m Q Q H n H ==?=?= 4分 kJ 2.32.383324.81)(=??==≈?=nRT pV V p W g R 2分 kJ 1.302.33.33=-=+=?W Q U 2分 1-3vap K J 9.862 .383103.33?=?=?==?b m R T H T Q S 体 2分 -186.9J K R Q Q S T T ?==-=-?环环 2分 0R R G H T S Q Q ?=?-?=-= 2分 kJ 2.3-=-=-?=?-?=?R R W Q U S T U F 2分 四、(12分) 解: ∵ A A B B P x P x P ** +=总 ∴ 13 78.844 A B P P **+= 6分 1182.722 A B P P **+= 联立求解得 kPa P A 5.90=* 6分 kPa P B 9.74=* 五、(20分) 解:1.(7分)

四川大学化工原理气体吸收实验

气体吸收实验 1.实验目的 (1)观测气、液在填料塔内的操作状态,掌握吸收操作方法。 (2)测定在不同喷淋量下,气体通过填料层的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 (3)测定在填料塔内用水吸收CO2的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 X a。 (4)对不同填料的填料塔进行性能测试比较。 2.实验原理 (1)气体吸收是运用混合气体中各种组分在同一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差异,通过气液充分接触,溶解度较大的气体组分进入液相而与其他组分分离的操作。 气体混合物以一定气速通过填料塔内的填料层时,与吸收剂液相想接触,进行物资传递。气,夜两项在吸收塔内除物质传递外,其流动相互影响,还具有自己的流体力学特征。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吸收设备的重要参数,他包括了压降和液泛的重要规律。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征是以气体通过填料层所产生的压降来表示。该压降在填料因子、填料层高度、液体喷淋密度一定的情况下随气体速度变化而变化,与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如图。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其压降与空塔时,其压降与空气塔气速的函数关系在双对数坐标上为一条直线,其斜率为 1.8-2.0.当有液体喷淋时,气体低速流过填料层,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几乎与L=0的关系线平行,随着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B 与B’,填料层内持液量增加,压降与气速的关系关联线向上弯曲,斜率变大,当填料层持液越积越多时,气体的压降几乎是垂直上升,气体以泡状通过液体,出现液泛现象,P-U线出现载点C,称此点为泛点。 (2)反应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是传质系数。影响传质系数的因素很多,对不同系统和不同吸收设备,传质系数各不相同,所以不可能有一个通用的计算式计算传质系数。 本实验采用水来吸收空气中的CO2,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用水吸收CO2的操作中是液膜控制吸收的过程,所以在低浓度吸收时填料的计算式

四川大学基于霍尔效应的应用性实验

基于霍尔效应的应用性实验 四川大学物理学院瞿华富 1.前言 在用计算机进行监控的四遥(遥测、遥控、遥信、遥调)系统中,常常因为监控系统中的工控机与受控系统中的一些设备不能共地、或者在一些受控设备中存在着噪声干扰等原因,必须在工控机与上述受控设备之间进行电隔离,才能保护工控机的安全和可靠的工作。在隔离中,当被监控的设备是直流开关稳压电源及其负载(用电设备)时,所需要的隔离就不能是一般简单的隔离,而必须是高精度的静电(直流)隔离,其内容包括直流电压高精度的隔离传送和检测、直流电流高精度的隔离检测、监控量越限时准确的隔离报警。显然,要实现上述高精度的直流隔离应用光电式传感器是不行的,因为稳压电源释放的热量将引起环境温度的变化,而环境温度的变化将导致光电式传感器中光敏管的光电流和暗电流的变化,因此无法达到高精度隔离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困难而采用了霍尔传感器,由于霍尔传感器应用了磁平衡原理和磁比例式原理,再加上霍尔元件良好的温度特性,因此霍尔传感器不仅传感精度高、线性度好,而且温度漂移小、输入与输出之间高度隔离,所以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实现了直流电压高精度的隔离传输和检测、直流电流高精度的隔离检测、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越限时准确的隔离报警。 本教材将介绍应用霍尔效应实现高精度的静电(直流)隔离的实用知识和实用技术。 2.霍尔效应的应用知识 (1)磁平衡原理 如图1所示,当原边电流I IN 通过原边线圈N 1所产生的磁通量与霍尔电压经放大后产生的副边电流I 0通过副边线圈N 2所产生的磁通量平衡时,原边磁动势N 1I IN 与副边磁动势N 2I 0相等,因此副边电流I 0将精确地反映出原边电流值I IN ,这就是磁平衡原理。 图1 磁平衡原理 磁芯 霍尔元件 副边线圈 副边电流 I IN U 0 R L I 0 U H U H 放大 功放 I 0 N 1 N 2

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高分子物理实验》 (POLYMER PHYSICS EXPERIMENTS) 课程号(代码):300022010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时: 24 学分:1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高分子物理实验是在物理化学实验及物理实验基础上结合高分子科学特点进行的 专业基础实验。是高分子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高分子科学与材料研究的最基础的实验技术,是研究和表征聚合物结构和性能关系的一门实验科学,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材料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真切地、系统地感知有机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巩固高分子物理课程学习中的基体概念、方法和理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思维方法和实验能力。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高分子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聚合物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测定和表征聚合物性质的一些基本方法、手段和操作等。同时利用现代化实验装置,结合最新科研成果的实验,以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维。通过对具体聚合物的表征、测试实验,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掌握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知识,要求实验前学生应事先认真仔细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要求,并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实验操作的次序和注意点,数据记录的格式,以及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等。指导老师应检查学生的预习报告,进行必要的提问,并解答疑难问题。学生达到预习要求后才能进行实验。同时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验小组每组1~2人,学生进行实验前应检查实验装置和试剂是否符合实验要求,并作好实验的各种准备工作,记录当时的实验条件。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详细记录原始数据,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积极主动的探求科学规律。实验结束后学生正确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的目的要求、简明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条件、具体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结果讨论及参考资料等。其中实验结果与讨论是实验报告的重要部分,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所获得的心得体会,以及对于实验结果和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解释,鼓励学生进一步深入进行该实验的设想。 对毕业要求及其分指标点支撑情况: (1)毕业要求 1,分指标点2.4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复习提纲

四川大学材料学院-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复习提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材料的设计、制备及表征,是材料研究的三部曲 1光谱的分类有多种,从产生机制上,可分为三大类: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从谱线的形态上,可分为三大类:线状光谱、带状光谱与连续光谱。从样品类型上,可分为两大类:原子光谱、分子光谱。 2分子、原子、原子核及核外电子,均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它们具有一定的能量,即处于一定的能级。从量子力学的观点来看,它们具有的能级是不连续的,当其吸收了外界供给的能量,便由低能级E1跃迁到高能级En,这个过程称为激发 3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将会很快地、自发地直接或经中间能级后返回到低能级 E1,同时把受激时所吸收的能量△E(= En- E1)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称为退激。 4由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而发射的谱线称为共振线线光谱是元素的固有特征,每种元素各有其特有的、不变的线光谱。确认谱线波长的方法,有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铁光谱比较法与谱线波长测定法。 5铁光谱比较法;将铁与试样并列摄谱于同一光谱感光板上,然后将摄取的试样光谱和铁光谱同标准铁光谱图相对照,在标准铁光谱中,按波长标明有各元素的灵敏线,定性分析时,以铁光谱线作为波长的标尺,逐个检查试样中拟检查元素的灵敏线,即可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某一元素。如果试样中未知元素的谱线与标准Fe光谱图中标明的某一元素谱线出现的波长位置相重合,则表明存在该元素。 6黑度:在光谱分析时,光强越强,曝光时间越长,在感光板上记录的谱线就越黑,各个谱线变黑的程度用黑度表示测定方法;设以一定强度的入射光投射到感光板的未曝光部分时,其透过光的强度为I1;投射到谱线上时,其透过光的强度为I2,则谱线的黑度S定义为:S = lg I1/ I2。显然,如果谱线越黑,则I2愈小,S就愈大。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光源:光源的功能是发射被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共振辐射。对光源的基本要求是:发射的辐射其波长半宽度要明显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辐射强度足够大、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空心阴极灯是能满足这些要求的理想的锐线光源,应用最广。工作原理:空心阴极灯放电是辉光

四川大学空气热机实验报告

综合设计与创新物理实验空气热机实验报告 学院: XX学院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 二零XX年X月X日

空气热机实验报告 摘要:空气热机是利用空气不同温度的空气导致不同气压的原理,使空气产生流动从而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本实验测量了不同的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及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验证了卡诺定理,探讨出热机效率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空气热机卡诺定理热工转换输出功率 1 实验过程 1.1 实验原理 空气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气缸,位移活塞及气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工作活塞使气缸内气体封闭,并在气体的推动下向外做功。当工作活塞处于最低端时,位移活塞迅速左移,使气缸内气体向高温区流动;进入高温区的气体温度升高,使气缸内压强增大并推动工作活塞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热能转换为飞轮转动的机械能;工作活塞处于最顶端时,位移活塞迅速右移,使气缸内气体向低温区流动,进入低温区的气体温度降低,使气缸内压强减小,同时工作活塞在飞轮惯性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完成循环。 卡诺根据对热机效率的研究而得出了卡诺定理。对于循环过程可逆的理想热机,热机转换效率: η=A/Q1=(Q1-Q2)/Q1=(T1-T2)T1=△T/T1 实际的热机都不可能是理想热机,由力学第2定律可以证明,循环过程不可逆的实际热机,其效率不可能高于理想热机,此时热机效率: η≤△T/T1 卡诺定理指出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就过程而言,应当使实际的不可逆机尽量接近可逆机。就温度而言,应尽量的提高冷热源的温度差。 当热机带负载时,热机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量而得,且热机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 1.2 实验设备 1)空气热机实验仪(电加热型热机实验仪) 2)电加热器电源 3)双跟踪示波器 1.3 实验方法 1)测量不同冷热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 根据说明将各部分仪器连接起来,取下力矩计。打开电源,取下力矩计,将加热电压加到第11档(36伏左右),等待约6-10分钟,待加热电阻丝已发红后,用手顺时针拨动飞轮,使热机运转起来(热机测试仪显示的温差△T在100度以上时易于启动)。 减小加热电压至第一档(24伏左右),调节示波器,观察压力和容积信号,以及压力和容积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等,并把P-V图调节到最适合观察的位置。等待约10分钟,温度

四川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四川大学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一汇编语言编程基础 1.3汇编语言程序上机操作和调试训练 一.功能说明 运用8086汇编语言,编辑多字节非压缩型BCD数除法的简单程序,文件名取为*.ASM。 运用MASM﹒EXE文件进行汇编,修改程序中的各种语法错误,直至正确,形成*.OBJ文件。 运用LINK.EXE文件进行连接,形成*.EXE文件。 仔细阅读和体会DEBUG调试方法,掌握各种命令的使用方法。 运用DEBUG。EXE文件进行调试,使用单步执行命令—T两次,观察寄存器中内容的变化,使用察看存储器数据段命令—D,观察存储器数据段内数值。 再使用连续执行命令—G,执行程序,检查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可使用DEBUG的设置断点,单步执行等功能发现错误所在并加以改正。 二.程序流程图 设置被除数、商的地址指针 设置单位除法次数计数器 取被除数一位作十进制调整 作字节除法、存商 N 被除数各位已除完? Y

显示运算结果 结束 三.程序代码 修改后的程序代码如下: DATA SEGMENT A D B 9,6,8,7,5 B DB 5 C DB 5 DUP (0) N EQU 5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E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ES,AX CLD LEA SI,A LEA DI,C MOV CX,N MOV AH,0 LP1: LODSB AAD DIV B STOSB LOOP LP1 MOV CX,N LEA DI,C LP2: MOV DL,[DI] ADD DL,30H MOV AH,2 INT 21H INC DI LOOP LP2 MOV AH,4CH INT 21H CODE ENDS END START 四.实验感想和收获

四川大学 创新型物理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空气热机实验 1143092146 付美梅 (轻纺与食品学院轻化工程) 摘要:本实验利用空气热机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验证卡诺定理;后又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计算热机实际效率。最后,由此实验得到的一些创新想法。 关键词:空气热机;卡诺定理;热机效率;余热再用;火法冶金;鼓风;转鼓;风扇 热机[2]是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斯特林1816年发明的空气热机,以空气作为工作介质,是最古老的热机之一。其结构简单,便于帮助理解热机原理与卡诺循环等热力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很好的热学实验教学仪器。 卡诺定理[3]是卡诺1824年提出来的,其表述如下: (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效率都相等,与工作物质无关,与可逆循环的种类也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相同的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效率。 1 实验原理[1] 空气热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用图1说明。热机主机由高温区,低温区,工作活塞及汽缸,位移活塞及汽缸,飞轮,连杆,热源等部分组成。 空气在高温区和低温区间不断交换,使汽缸内压强不断变化,从而推动位移活塞和工作活塞的循环移动。 图1 空气热机工作原理 (1)对于循环过程可逆的理想热机,热功转换效率:η = A/Q1 =(Q1-Q2)/Q1=(T1-T2)/T1= ΔT/ T1而实际热机:η ≦ΔT/ T1 热机每一循环从热源吸收的热量Q1正比于ΔT/n,n为热机转速,η正比于nA/ΔT。而n,A,T1及ΔT 均可测量,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nA/ΔT,观察它与ΔT/ T1的关系,即可验证卡诺定理。 (2)当热机带负载时,热机向负载输出的功率可由力矩计测量计算而得,且热机实际输出功率的大小随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可测量计算出不同负载大小时的热机实际效率。 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本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装置有:空气热机实验仪,空气热机测试仪,电加热器及电源,计算机(或双踪示波器)。 实验方法如下: (1)测量不同冷热端温度时的热功转换值: 正确连接仪器,将力矩计尽可能的调松,打开电源,将加热电压加到第11档。等待加热电阻丝发红,当ΔT接近100K时,顺时针拨动飞轮令热机运转。 减小加热电压至第1档,调节示波器,观察压力和容积信号,以及压力和容积信号之间的相位关系等,并把P-V图调节到最适合观察的位置。等待约10分钟,温度和转速平衡后,记录当前加热电压,并从热机测试仪上读取温度和转速,从双踪示波器显示的P-V图估算P-V图面积,记入表1中。 逐步加大加热功率,等待约10分钟,温度和转速平衡后,重复以上测量4次以上,将数据记入表1。 以ΔT/ T1为横坐标,nA/ΔT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nA/ΔT与ΔT/ T1的关系图,验证卡诺定理。 (2)测量热机输出功率随负载及转速的变化关系: 在最大加热功率下,用手轻触飞轮让热机停止运转。然后将力矩计调紧,拨动飞轮,让热机继续运转。调节力矩计的摩擦力(不要停机),待输出力矩,转速,温度稳定后,读取并记录各项参数于表2中。

流体力学排名

080103 流体力学 北京大学--工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流体力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体力学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专业列表-- 流体力学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理学院力学系-- 流体力学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流体力学东北大学--理学院-- 流体力学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吉林大学--数学研究所-- 流体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流体力学 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 流体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 流体力学 上海交通大学--空天科学技术研究院-- 流体力学 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中山大学--工学院-- 流体力学 郑州大学--工程力学系-- 流体力学 华中科技大学--力学系-- 流体力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理学院-- 流体力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交通学院-- 流体力学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 流体力学

学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应用力学与工程系-- 流体力学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流体力学 兰州理工大学--流体动力与控制学院-- 流体力学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流体力学 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 流体力学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 流体力学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 流体力学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流体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南京理工大学--理学院-- 流体力学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流体力学 浙江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流体力学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流体力学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流体力学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1 中文稿件 题目 题目 作者名1 1, 作者名2 2, 作者名3 3 作者 (1. 单位全名 部门(系)全名, 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单位 2. 单位全名 部门(系)全名, 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3. 单位全名 部门(系)全名, 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key word * Key words 1 一级标题 标题1 2 一级标题 标题1 2.1 二级标题 标题2 致谢附录 *附录内容.* 附录 --------------------------------- 收稿日期: ; 修回日期: 基金项目: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批准号: xxxxx); 基金中文完整名称(批准号: xxxxx) 脚注文本 作者简介: 作者名1 (出生年-), 性别, **** (籍贯, 具体到市、县或地区)人, 学历, 职称, 主要研究领域为 ***. 通讯作者: 作者名2. E-mail: ***@***.***, http://****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1] 作者1, 作者 [2] 作者1, 作者2. 书名[M]. 3籍] [3] 作者1, 作者2, 作者出版年: 起始页码. 图2 标题 标题 Fig. 2 Title Title

四川大学2008至2006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大学2008至2006学年第一学期大学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四川大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号:课序号:课程名称:大学物理 III-1 任课教师:成绩: 适用专业年级:学生人数:印题份数: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24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在求质点的振动动能时,得出下面5个表达式: (1) . (2) . (3) . (4) . (5) [] 其中m是质点的质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T是振动的周期.这些表达式 中 (A) (1),(4)是对的. (B) (2),(4)是对的. (C) (1),(5)是对的. (D) (3),(5)是对的. (E) (2),(5)是对的.[] 2.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 /12. (B) T /8. (C) T /6. (D) T /4.[]3.如图所示,波长为l的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折射率为n2的薄膜上,经上下两个表面反射的两束光发生干涉.若薄膜厚度为e,而且n1>n2>n3,则两束反射光在相遇点的相位差为 (A) 4p n2e / l. (B) 2p n2e / l. (C) (4p n2e / l)+p. (D) (2p n2e / l)-p.[] (3题图) 4.图示一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图,波速u = 200 m/s,则图中O点的振动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SI).(4题图) (B) (SI). (C) (SI). (D) (SI) [] 5.波长l=550 nm(1nm=10?9m)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d=2×10-4 cm的平面衍射光栅上,可能观察到的光谱线的最大级次为 (A) 2. (B) 3. (C) 4. (D) 5.[]6.三个偏振片P1,P2与P3堆叠在一起,P1与P3的偏振化方向相互垂直,P2与P1的偏振化方向间的夹角为30°.强度为I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P1,并依次透过偏振片P 、P2与P3,则通过三个偏振片后的光强为 1 (A) I0 / 4. (B) 3 I0 / 8. (C) 3I0 / 32. (D) I0 / 16.[] 7. 一束自然光自空气射向一块平板玻璃(如图),设入 射角等于布儒斯特角i0,则在界面2的反射光 (A) 是自然光. (B)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垂直于入射面(7题图) (C) 是线偏振光且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平行于入射面. (D) 是部分偏振光.[] (8题图) 8.如图所示,一束动量为p的电子,通过缝宽为a的狭缝.在距离狭缝为R处放置一荧光屏,屏上衍射图样中央最大的宽度d等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