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萧公权被遗忘的一代大家

萧公权被遗忘的一代大家

萧公权被遗忘的一代大家
萧公权被遗忘的一代大家

萧公权被遗忘的一代大家

他兼通中西,兼通史学、哲学、政治学,人文素养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全面发展。他以探讨政治学理论主流的博士论文在西方一举成名,返国后又以少时的国学典籍功底和严格的社会科学训练功底,对中国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史进行了开创性的梳理和总结;即便晚年去国离乡从事中国研究时,也以独特的视角和功底带给美国的中国研究一片新气象……

有那么一个教授,曾经为老川大写了校歌,但现如今川大已没几个人知道他;他的博士论文《政治多元论》,一出版就是剑桥学术名著,轰动西方——那时他才岁,他的《中国政治思想史》至今无人超越。年中央研究院第一届名院士中,仅有两名政治学学者,其中一位就是他,另一位是钱端升。但如今不要说学界或四川大学,哪怕在政治学界,也少有人晓得他。

曾有人撰文《寂寞钱端升》。但钱端升终究做过中国政法大学校长,自有相当的知名度。那个少有人知晓的政治学院士,身后才是彻底的寂寞。他,就是萧公权。

萧公权(~年),生于南安(今江西大庾县),原名笃平,字恭甫,自号迹园,笔名君衡。早年就读清华学堂,年夏季赴美留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先后修习新闻学和哲学,硕士毕业后入康乃尔大学,年以论文《政治多元论》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政治系教授职,讲授“政治学概论”、“比较政府”、“法理学”等课程。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四川大学、光华大学任教,并兼职于国立编译馆。年,应顾毓琇校长之邀在国立政治大学讲授“中国政治思想”和“西洋政治思想”。这一时期,萧的主要著作是《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宪政与民主》()。年,被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年萧公权赴台湾讲学,旋即赴美,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中国

政治思想”和“中国社会制度”等课程,先后出版《中国乡村》()、《帝制中国的和解》、《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 )、《翁同龢与戊戌维新》()。年代,由著名汉学家牟复礼(Frederick Mote)花费多年功夫翻译的多页《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英文本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书出未久即被美国学者购买一空。萧公权融会中西方学术,在政治学和中国思想史研究领域享有极大的声望和影响。

一书成名

萧公权晚胡适年到美国,刚去美国时就读密苏里大学,先入新闻学院,后因个人兴趣转入该校哲学系就读。密苏里大学肄业后,老师给他提供了两个选择,一个是带奖学金的哈佛,一个就是胡适离去的康奈尔。萧的最终选择不是哈佛,而是绮色佳小城的康乃尔。这一选择与胡适正相反。胡萧二人,一个是从康乃尔到哥伦比亚,一个是从哥伦比亚到康乃尔。更有意思的是,胡适离去康乃尔和萧公权选择康乃尔居然是同一个原因。胡适说:“我转学哥大的原因之一便是康乃尔哲学系基本上被‘新唯心主义’学派占据了。”然而,萧公权选择康乃尔的两个理由,第一个便是:“康乃尔的哲学系是当时美国唯心论的重镇。无论个人是否接受唯心论,研究这一派的哲学可以得到精密思想的训练。”

萧公权就读康乃尔时,该校曾请过胡适的尊师杜威来讲学。对此,他印象颇深,在回忆录《问学鉴往录》中说:“一间可容多人的讲堂完全坐满。来迟一点的只好站着听。名重一时的杜威先生似乎不擅长演讲。他站在讲台上,把讲稿放在桌上,俯首低声,一句紧连一句地读着。我聚精会神,倾耳谛听,勉强了解他所讲的大意。……第二次演讲时,来听的学生不过第一次的半数。到了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讲演时,讲堂里的座位三分之二是空着的”。年轻学生萧公权代表康大多个中国学生,在杜威参加的茶话会上请教他:“中国积弱的主要原因何在?”杜威言简意赅地回答:“中国文化过度了。”

向来留美的中国学生大多以汉学为选题方向做博、硕论文,胡适如此,后来的余英时、黄仁字等人都是如此。蕭公权是少有的不做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