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思考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单元,它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历来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特别是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并实施了加快县域经济

发展的各种措施。总结近年来隆化县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如何认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朝更替,唯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一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进入新世纪,随着县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县域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改善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共有28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2003年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无论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经济总量看,大头都在县,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县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

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是城乡统筹和基层政权巩固的关键,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县级行政机构向下贯彻落实。县域经济纵贯城乡、横跨一二三产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无论哪个层次、哪种经济成份发生大的变化,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来看,县域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对整体经济的越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县域经济”的概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2004年中央1号文件也都相继提出要壮大和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从上至下已基本达成了共识,许多省市都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重大战略任务,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进行了如“扩权强县”等不同形式的放权改革,县域经济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跃进。如河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县域经济列为全省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撑”之一,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把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由给资金、给项目逐步向给政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转移,从而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步入了新的阶段。

二、结合实际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发展县域经济的前提条件,除了上级在体制上、政策上进行深入改革和调整外,最重要的作为县级本身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思路。关于制定什么思路,各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总体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无外乎就是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增

长点,核心问题是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就是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一是工业化。主要是解决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收入增加问题。没有工业化,城镇化就会失去产业支撑,服务业发展就失去了依托,“三农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工业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少地方的实践表明,工业兴则县兴,工业强则县强,抓住工业化,就抓住了经济欠发达县加快发展的“牛鼻子”。因此,在工作中,要切实强化工业的主导地位,抓好扩大投资和项目建设,壮大特色支柱行业,培育特色主导行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二是产业化,即农业产业化。主要是解决农民普遍持续增收问题。“三农”问题是当前全国工作的重点,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隆化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全县的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而解决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就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把农民和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带动农民增收。三是城镇化。主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工业、农业两大产业失衡问题。小城镇,大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城镇化建设缓慢,就无法拓展农村市场,有效拉动就业,缩小城乡差别,从而也无法使广大农民普遍富裕起来。所以通过走城镇化的路子,是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四是民营化。主要解决投资主体和风险承担问题。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的制约问题主要是资金和技术问题,也可以说投资主体问题和投资风险承担问题。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最好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民间投资,即民营化。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

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逐步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产权清晰、机制灵活等特点,不用国家投资,就可创造巨大的

[1] [2] 社会财富。对于基础较差的县,由于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要素不完备,壮大总体实力,关键点和突破口就是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对促进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扩大社会就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

推进工业化、实施农业产业化、加快城镇化和发展民营化并不是孤立的,它们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互为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

促进的互动关系。工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加速器和发动机,民营化又是县域工业化的主体。同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又为工业化提供载体和条件。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核心是工业化,工业化水平低,农副产品深加工就拉动不起来,产品没有经过深加工附加值就低,就难以产生最大效益,农业产业化就很难发展起来。没有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就没有人口的聚集和非农人口的转移,没有民间资金的聚集,城镇化就失去产业支撑,也就很难实现。工业化的大发展,可以反哺农业产业化,在形成资金、人口聚集效应后,又可以推进城镇化;反过来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大发展,又可以推动工业化上水平。要发展工业化,关键是资金和管理,对于县域工业化来讲,最好的创业主体就是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推进工业化最好载体和最好途径,既可以扩大就业,又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产业化,推

进城镇化。

三、科学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方向就缺乏奋斗的动力。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对于县域经济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是发展目标的制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和条件,在积极调整和完善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制定,努力使科学发展观落实到谋划、推进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方面,促进县域经济既快又好地发展。工作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制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又要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的制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本县资源、区位等各个方面发展现状和总体经济发展形势,本着城乡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体现富民强县这个根本,振奋人心,鼓舞干劲。产业目标的制定要根据产业的类型、特色和发展潜力,体现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和发展规模。二是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既要制定近期目标,又要制定好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目标的制定,要围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两个重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政府服务保障能力,对完成目标的要求应当更明确,措施应当更具体,工作应当更到位。需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属于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的县,要实现经济的快发展,必须依靠投资拉动,最重要的是要有项目做支撑,每年都要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传统技术改造和高新技术项目,投产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这也是加大投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同时,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

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长期目标的制定,既要体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又要确保富民强县目标的实现。要立足当前打基础,结合优势育产业,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规模与效益协调一致,既鼓舞人心,又不能提得过高,脱离实际。

其次是发展目标的分解。县域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即有历史上基础较差的原因,又有地域广阔、资源较少、思想相对落后、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的实际,所以在不同乡镇、不同区域的目标分解上就要遵循分类指导的思想,根据不同乡镇、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差别。区位优势相对较好、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指标相对要高一些,担子要更重一些,反之就要低一些,而不能搞一刀切。这样即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可以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整体合力。近年来,我们根据隆化县典型山区大县的特点,提出了建制镇和有条件乡要率先发展,主要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发挥小城镇位于城乡结合部、一边连着城市,一边连接农村的区位优势,让小城镇率先发展起来,壮大城镇经济实力,在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建设等各个方面,增强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功能,通过先富带后富,繁荣城镇带动农村,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完成,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同样,对条件相对较差的乡镇,也要形成工作压力,奋发向上,激发工作热情。文秘114版权所有

四、发展县域经济要突出工作重点

只有经济结构合理才能保证更充分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自然资源来发展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受一个地方区位、资源、人口素质以及地方本文来源于大秘书网统筹发展能力的限制,不可能搞全面开花,针对基础较差,经

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讲,突出重点就是要围绕农民收入增加,财政实力增强两大目标,重点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结构调整两项重点工作,加快发展步伐。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作为农业大县,搞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实现农民增收意义重大。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农业结构调整所确定的产业如果不能给所在区域带来普遍效果,就不会被农民普遍接受,这个产业确定就是失败的。同时结构调整的落脚点应放在实现农业产业化上。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搞好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扶植龙头企业,进一步从根本上解决好农民增收的问题。这些都需要确定好发展什么产业问题,也就是农业结构的调整方向问题。工作中,要注意考虑以下四方面:一是受益的普遍性。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立足于广大农民的普遍受益和持续增收,正确处理发展粮食生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系,结合实际,突出特色,选准项目,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如我们在全县大力扶持养牛产业发展,就是考虑到隆化是农业大县,地盘大,气候、土地、人口素质在全县各区域差异性较大,确定的产业基本上在全县都适于发展,因此,根据广大农村、广大农民有养牛传统和养牛技术,有资源、有场地,在农村的受益面大,经济效益明显,农民容易接受这个现实,把养牛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来发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5年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了800多元,其中300多元来源于养牛业。二是产业的集中性。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形不成市场竞争力,在产业选择上,要注重在产业的集中性上下功夫,防止过多、过散。要加大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力度,使产业发展相对集中,产生规模效应。隆化

过去在发展农业产业化时曾经提出发展六大产业,多年的实践证明,产业过多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的效果,造成了撒芝麻盐的现象,对每一个产业发展来说也都是杯水车薪,谁都想发展,谁也发展不起来,后来我们调整了工作方向,将六大产业压缩为以养牛为主的四大产业,对资金的主要投向、工作的重点进行了明确,从而使主导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产品的延伸性。发展县域经济还要注意从国家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中,寻找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针对性地选择产业化的发展方向。要把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搞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在拓宽农产品增值空间上做文章。再如隆化发展养牛产业不但注意了饲草饲料、肉牛育肥、胚胎移植工作,而且注意奶业加工、牛肉产品深加工、皮质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工作,不断拉伸产业链条、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发展的持续性。注重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进而促进长远发展。我们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要更多地注重引导农民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产,向科技要增收;注重引导农民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瞄准市场,向结构调整要增收;注重依靠产业化发展开辟新渠道,开发相关产业的产品,保证产业化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2、工业结构调整。欠发达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增加财源,解决好有钱办事的问题。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依靠资源开发发展工业是欠发达县难以逾越的阶段。但是在总体发展上要注意五个方面:一是产品定位问题。这是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发展工业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发展潜力,注意本地资源的利用成效和开发潜力,注意

产品品牌,努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增强竞争实力。二是发展规模问题。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要适度,即要做大做强,又不能盲目攀大,防止产业失调和市场风险,注意不断开发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三是产品增值问题。对于工业企业特别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矿山行业,既要尽可能小地减少资源浪费和无序开发,又要注意延伸产业链条,走出单纯靠资源开发发展的路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深层次产品,把现有企业结构调优、活力调强,走高增长、低消耗的集约增长道路,引导工业资本积累投向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四是园区建设问题。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更难形成竞争力。园区功能相对齐全,要素配置相对合理,县域经济发展要依据能源分布、区域特色和经济发展规模,发展特色园区,为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提供发展平台。五是环境保护问题。落后地区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制约,要发展工业,必然要利用资源、劳动力优势来进行,这是工业化必经的初始阶段。而资源开发,必然要改变原有环境,静止不动谈不上发展,而发展的关键是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做到合理布局,和谐发展,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努力恢复和改造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要树立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的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生产力发展与自然和谐“双赢”,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新道路。

五、发展县域经济要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县域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有其局限性,如何使县域经济

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就要考虑到县情实际,提供可靠的环境保障。一是政策保障。县域经济发展已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国家也已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作为县一级党委、政府既肩负发展重任,更有抓落实的职责。所以,县委、政府首先应不折不扣抓好上本文转载自大秘书网级党委政府一系列政策的落实,比如,土地承包制、农业税减免政策、粮食直补政策等,要保证使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广大农村农民。同时,要积极研究制定适合本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使市场、资金、技术、人才向本区域聚集,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如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各种政策,打击破坏市场竞争的各种行为等,不断从发展环境上进行优化。二是制度保障。从发展的要素来看,如果说资本、技术、人才和自然资源是发展的硬件,那么制度就是发展的软件。县域经济要发展,只有紧紧抓住国家倡导“壮大县域经济”“五个统筹”的有利时机,从制度创新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维护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保障县域经济的发展。如土地流转、户籍、资源生态补偿等等。要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实行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的融合,工业化、城镇化迅速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农村中出现耕地抛荒现象,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变和利用,必将形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又需要土地相对集中利用。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合理土地流转机制,解决土地集约和规模利用问题。在现有制度下,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合法、有序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既可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又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带动其它产业发展。这方面,县委、县政府要给政策,管方向,抓引

导,促规范,既不改变国家土地承包经营大政策,又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使土地经营权得到合法流转,产生最大经济效益。要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管理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控制型”户籍制度与“自动型”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在户籍制度上,逐步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体制,打破农业与非农业人口的界限,实现劳动力的公平竞争,促进人才和资金的健康流动,有利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别。从政策上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发展第二、三产业,有利于扩大小城镇人口规模,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同时在意识领域和经济范畴为缩小城乡差别奠定基础。要建立资源生态合理补偿机制。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对生态环境进行合法有效保护,这是党中央根据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中央政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从现实看,往往一些相对落后地区为了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做出了一定利益牺牲。从政治上讲,这是应该也是必须的,从公平发展和和谐发展上看,统筹发展,促进和谐,是我们的重大目标。因此,应该建立有效的利益补偿机制,让得到收益的地区向做出牺牲的地区进行合理补偿。比如,承德地区作为京津的北方门户,既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又为防止水污染,在上一些工业项目时受到限制,在用水量较大、农民收入较好的农业项目上也要受限制(比如水稻),所以应该由北京、天津向承德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实现公平、合理。三是基础设施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营造环境,吸引外资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保障。政府必须解决好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

善环境、提高竞争力。对基础设施建设要努力改变硬环境“不硬”状况。只有全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只有水、电、交通等一整套基础设施的完善,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要不断扩大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建设,采取积极措施,更多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交通、能源、电讯以及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等领域。四是科技人才保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科技、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县一级要不断强化科教的战略地位,努力建设人才脱颖而出的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同时,加大对科学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依靠人才和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对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对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描述: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战略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经济背景从自身定位和资源基础出发,结合对比各种力量,作出理性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存在着陷阱,导致时机选择难以把握、资源配置过...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发展战略的选择,应结合社会经济背景从自身定位和资源基础出发,结合对比各种力量,作出理性选择。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存在着陷阱,导致时机选择难以把握、资源配置过于分散、运作费用过大、人才难以支撑、产业选择误导等诸多问题。 一、多元化发展战略与企业发展前提 (一)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定义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不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企业采用多元化战略,可以更多地占领市场和开拓新市场,也可以避免单一经营的风险。 产品的多元化,是指企业新生产的产品跨越了并不一定相关的多种行业,且生产多为系列化的产品;市场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多个市场,包括国内市场和国际区域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投资区域的多元化,是指企业的投资不仅集中在一个区域,而且分散在多个区域甚至世界各国;资本的多元化,是指企业资本来源及构成的多种形式,包括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诸如证券、股票、知识产权、商标和企业声誉等。一般意义上的多元化经营,多是指产品生产的多元化。 (二)企业发展前提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分为两种: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对手力量对比的变化。 由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导致市场上现有厂商供给的产品滞销,从而导致这些厂商存货激增,资金周转不灵,经营失败。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原因是复杂多元的,有收入因素、观念因素、习惯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等。 竞争对手力量的对比变化不仅反映在市场格局之上,还反映在同一市场内竞争者们所采用的各种竞争手段的激烈程度上。这种力量对比的最后结果,无非是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得以存续,而没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被淘汰出局。如果说这两者的变化是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的

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长沙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刘亦彪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县域(包含长沙县、望城区、宁乡县、浏阳市,下同)经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加速转型创新,县域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但发展的制约因素逐渐凸显,部分指标呈回落趋势,经济增长仍然面临下行压力。 一、县域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度提升。初步测算,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9.05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第一产业119.62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1067.26亿元,增长12.4%;第三产业302.18亿元,增长9.2%。上半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41.6%,比上年同期提升0.2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3年提升4.5和0.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1百分点。 (二)增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全市县域GDP同比增长11.3%,虽然较上年同期有一定回落,但各县(市、区)GDP增速均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浏阳市、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GDP增速分别为12.3%(全市第一)、11.5%(全市第二)、11.3%(全市第三)、10.2%,分别高于全市2.2、1.4、1.2、0.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全省3.0、2.2、2.0、0.9个百分点。 同时,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到位省外境内资金增速也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详细情况见下表)。

关于某发展县域经济地几点建议

关于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建议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或基本单元,是国家宏观调控下,以县域经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根据市政协领导的统一安排,我们组织调研组对我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根据调研情况,提出几点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县域既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结合部,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县域经济作为社会经济功能比较完整和相对独立的综合性经济单元,处于国民经济的中观层次。随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和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县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繁荣农业农村经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低估,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处于强国、强省、强市和为民、安民、富民的第一线,是统筹城乡发展、维系群众生活和巩固基层政权的关键点。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动机。发展县域经济既是加速推进农业产

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有力举措,是实现富民强县的最有效、最现实的发展路子,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六大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鲜明地提了出来;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2005年出台的中央1号文件又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党中央、国务院之所以再三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会落空。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破解县域经济各种矛盾的必由之路。根据2002年底的统计,全国约有55%的县靠国家财政补贴。全省2002年财政支出分析结果表明,县级支出中90%的比重用于保证行政机关运转和保障事业支出,仍然属于“吃饭财政”。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培植壮大县域经济规模和实力,是提高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必由之路。

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赵子龙12)

岢岚县与神池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完备功能的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本文在对汾西县与蒲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作出分析,运用相关经济系数对比法,对岢岚县和神池县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分层比较,剖析两县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一、岢岚县和神池县基本概况 (一)两县简介 1、岢岚县 岢岚县位于忻州地区西南部, 南与吕梁地区为邻,地处晋西北黄 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北依 五寨、河曲,南靠兴县、岚县,东 邻宁武、静乐,西与保德相连。面 积19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71.2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 23.9%。全县辖2镇10乡204个行 政村,8.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 口68066人,非农业人口14980人是全市的版图大县、人口小县、畜牧大县。

岢岚县是山西省忻州地区辖县。岢岚县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部山地以岢岚山主峰荷叶坪为最高,海拔2783米,山上森林茂密,植被良好。西南部为烧炭山,山上牧草繁茂,宜于放牧。西与西北部为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中部沿岚漪河两岸形成带状平川区。全县山地为1140平方公里,丘陵为799平方公里,平原为45平方公里。 岢岚地域辽阔,交通便利,矿藏丰富。全县人均土地11.2亩,在全国2000多个县份中首屈一指;境内三大流域水量丰富,是晋西北少有的富水县。 岢岚交通便捷,公路铁路均通过本县,乘坐铁路客运可达太原,大同,忻州,原平等县市。209国道贯穿本县,路况较好。此外,已建好的忻保高速公路途径岢岚,按计划将在岢岚设3个出口,到时,岢岚的交通将更加便捷,到太原的时间可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209国道途经县境47公里,干线公路店临线纵贯南北55公里。宁(武)岢(岚)铁路由北入境直通县城, 计有31公里。晋西北循环公路横 贯东西82公里。各乡镇均能通行 汽车。 2、神池县 神池县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 踞管涔山北麓,地跨东经111° —112°18′,北纬38°56′—

2019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20XX年南召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县位于豫西南部、伏牛山南麓、南阳盆地北缘,总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8镇8乡、340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是全省25个深山县、7个库区重淹没县、31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实施“农业奠基、工业立县、基础先行、开放带动”战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进入了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转型、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48.64亿元,同比增长14.1%,超过国家、省、市平均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95亿元,增长34.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完成1.1636亿元,增长3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761元、2448元,增长14.4%、16.6%,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8.94亿元,增长17%。“十五”计划圆满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了翻番,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大幅提升。主要做法是: 一、把工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撑 做大做强工业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县强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倾全县之力大办工业,推动了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壮大,质量效益明显提高。18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3.9%,增长16.5%,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5%,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70%。一是抓骨干育

龙头。重点培育兴隆汽车配件公司、和平制动器公司、鑫琦钙粉加工公司、华龙辛夷公司、金纬绢纺公司、助剂厂等骨干企业,全县纳税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1家。汽配铸造、矿产建材、电力、农副产品加工四大工业主导产业日渐明晰,规模不断壮大,市场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二是抓园区上规模。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膨胀工业经济总量的载体来抓,完成投资2700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各类园区共吸纳50万元以上企业52个,另有一大批项目即将入驻。尤其是县城工业园区,通过抓硬件建设、抓环境优化、抓政策激励,目前已入驻企业20家,年产值达到2亿元。三是抓改制激活力。因企制宜,分类施治,采取招商引资、盘活资产、收购、租赁、股份制改造、破产重组、多种开发等形式,催化剂厂、钾长石矿、砖厂、印刷厂、缫丝厂、云母厂等企业先后进入改制程序,鑫达公司成功租赁水泥一厂,使其从濒临倒闭一跃成为纳税266万元的大户,天瑞集团收购重组云钢总厂,初步启动生产,纳税就达到521万元。四是抓项目增后劲。去年,全县项目建设呈现出投资总量大、项目个头大、外来项目多、建设速度快的良好态势。回龙电站、杰达特种材料、鑫琦钙粉、英威选矿厂等一大批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后发动力。五是抓服务强“三属”。立足**三属企业比较集中的特色和优势,创优环境,强化服务,注重横向联合,充分利用其技术、设备、人才优势,新上项目,实现了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三属企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份额不断增加,18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元,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珠海经济特区发展战略思考

珠海经济特区发展战略思考 珠海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生态环境一流的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片热土。今日的珠海正以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再度引起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一、改革开放二十年形成的基础和优势 创建经济特区以来,珠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积聚了优势和潜力: (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协调蓬勃发展。1980--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5%,由1980年的2.6亿元增加到330亿元;三大产业结构由36.3:31.8:31.9调整为4.2:55.5:40.3;确立了外向型发展的经济格局,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近60亿美元,与国际市场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合作交流网络;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达到125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60多平方公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0元,农渔民人均纯收入4400元。 (二)形成了适宜居住和投资创业的优美生态环境。珠海从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就一直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荣誉称号,是国家首批“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1998年被联合国人居中心授予“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工作生活配套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成为深受国内外投资者以及海外留学生青睐的生态环保城市。这是21世纪发展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兴建了一批能承载大产业发展的大型基础设施。在163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建成珠海机场、京珠高速公路珠海段、九洲港、连接珠海--澳门的莲花大桥、横琴大桥、体育中心、珠海大桥、国际航空航展中心、国际赛车场等,珠海电厂一期工程已完工,珠海港高栏港区现已建成码头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的7个。这些基础设施为珠海拓展产业空间、承载大型工业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实施经济产业功能区带动战略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国家先后在珠海设立了面积9.8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毗邻澳门的洪湾设立了面积3平方公里的保税区;广东省把与澳门一桥(莲花大桥)相连的面积67平方公里的横琴岛和毗邻的海港高栏港区、占地面积64平方公里的临港工业区,同时辟为广东省的重点开发区。此外,在珠海万山群岛还设立广东首个海洋开发试验区。这些经济功能区以其独特的产业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的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和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doc16(1)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

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人;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 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比较,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1倍。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

最新-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精品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从目前看,在我省、我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特别是像××这样的欠发达县份,县域经济发展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亟需解决。 概括地说,这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旧、三难、四制约”。 一旧,就是从干部群众的思想看,观念还比较陈旧。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解放思想,也一直在解放思想,但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还存在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缺乏敢闯敢试、敢拼敢干的工作劲头;还存在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什么条件干多大事的等靠思想,发展的办法不多,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宽;还存在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思维,排外排新的现象比较普遍;还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小农意识,快发展、大发展的愿望不强烈;还存在只讲问题、不讲潜力,只谈劣势,不看优势的畏难情绪,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三难,就是从县域经济运行的表象看,有三个方面的难题急需突破。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难。 实践看,由于受政策、机制、市场、地缘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在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农业大、工业小、三产弱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后劲不大。 以××为例,2019年全县一、二、三产业比仅从2019年的661:95:244:调整为606:113:281。 第一产业仍占有很高的比重,农业经济特征明显;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特别是投资超亿元,利税超千万的,能够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还寥寥无几;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足以拉动整体经济发展。 二是财政经济运行难。 由于财源建设滞后、刚性支出增多,以及现行分配体制不合理等诸多问题的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年的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四项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后,形势十分严峻。我们必须正视存在问题,咬住争先晋位目标,奋力推进“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努力建设人均经济强县,全面提高城乡群众收入水平。 ——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近年来,××县在深化县情认识、找准经济发展差距的基础上,确立并全力实施“生态立县、药业XX县、旅游强县”战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实施项目带动,狠抓产业开发培育,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自xx 年“”后,六年间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和%。xx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71万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2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p> 客观分析××的县域经济主要数据,整体呈现出增幅较快、但水平很低的特点。一是经济总量小,结构性矛盾突出。xx年全县生产总值仅占全盛全市份额的 %和 %;人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18212元的%和全市10046元的 %。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与全省11:56:33和全市::比

较,农业所占比重仍然偏高,且布局散、规模孝特色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同时,工业企业设备落后,市场狭窄,技术含量低,多以资源粗加工为主,对县域经济贡献率低,还不能发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功能。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生态旅游等现代服文秘杂烩网务业处在起步阶段,产业发展优势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缓慢。生态旅游、绿色中药两大主导产业发展缓慢,市场影响力、辐射范围十分有限,对县域经济拉动力较弱。绿色中药虽初具规模,但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精深加工瓶颈难以突破,仍处在出售原材料的农业产业初级阶段。生态旅游虽已起步,但推出的旅游产品缺乏特点和亮点,配套的服务功能尚不完善,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财政增收困难,发展投入严重不足。多年来,由于没有稳固财源,地方财政收入极其微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保工资和保运转,项目建设配套资金困难,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乏力。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薄弱。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中省项目拉动,地方投资比例低,项目统筹能力差。县乡村道路网点少、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交通瓶颈问题尚未彻底根除;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瘠薄,地块狭窄,人均耕地面积小;城乡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市场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五是贫困面大,城乡群众增收乏术,

(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策略思考最全版

(发展战略)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策略思考

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策略思考 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出生开始,到成长、成熟、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企业在运转过程中,如果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以及企业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企业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身获利能力减弱或丧失,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运营风险、财务风险,甚至产生病态和衰亡。因而,企业环境和条件因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对于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要求实施和企业成长特征相适应的不同管理行为,这样才能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和发展的持续性。 通常,企业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由于规模和资源配置状态的不同,其自然状态下的管理特点也是不同的。 比如,对于大多数刚刚创立的企业,都处于家庭作坊式的投资管理和市场运作水平上,基本上这类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市场竞争模式等方面,均具有人情化组织结构和人际关系营销特色。由于其规模较小且资产配置较单壹,所以管理壹般呈现随意性,这在根本上是符合资源最优配置的规律的,因为在草创初期,企业仍没有必要在管理上花费太多的成本,他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方面。在财务上重点为融资业务资金;在生产上主要是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的调试、生产过程的控制、各种标准的制定;在营销上主要是如何市场定位,做

好市场开发。对于处在这壹生命进程阶段的企业,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及契约关系简单,高度集权、粗放型的管理制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这也是好多民营企业起步快、发展势头好的主要原因之壹。 然而,随着企业的进壹步发展壮大,企业在有形资产稳步增长的同时,包括品牌、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开始逐步在总资产中占有较大比例时,企业便开始进入成长期。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随意的管理可能会带来灭顶之灾,使企业提前进入衰退期甚至夭折。因此,企业不得不向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发展。 刚刚进入成长期的企业通常都已建立大部分的规章制度,可是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工作职责和程序类制度比较缺乏,规章制度中的大部分为纪律性要求,员工对制度执行的自觉性不足。这个阶段的企业人才流动率很大,优秀人才更不愿长期服务。员工工作效率较低,客户满意度不高,企业总体竞争力较弱。 而在成长期的后期,企业内各个领域都已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目标明确,组织架构合理,工作流程清晰,分工职责明了,同时,信息化运用广泛,效果显著。这类企业员工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处于较高层次,拥有较为齐全的优秀人才,客户和员工满意度较高,竞争力较强,年度销售额壹般为正增长。处在成长期的企业,财务管理、生产管理和营销管理仍然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可是和出生期相比又各有侧重,比如,财务管理上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及特点 (一)什么是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也就是说,首先,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它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兼容。其次,县域经济有一个较完整的市场调控主体,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且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第三,县域经济以市场为导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具有开放性。第四,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产业。 (二)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与发展中,中国县域经济形成了农村性、地域性、层次性、综合性和差异性等基本特点。 1、农村性。在中国,习惯上总是把“县”与农村和农业联系在一起,离开了农村和农业也就不称其为“县”。所以,农村性是我国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2、地域性。县域经济的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割的行政界限。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经济活动,主要是在这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局限在这一范围内。 3、层次性。是指一个县范围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它既有产业的总和,也有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人;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收支平衡。从这个意义上看,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4、综合性。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缩影,具有与国民经济相对应的各个产业、领域和部门。县域经济集三次产业、集生产和非生产性活动、集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5、差异性。县域经济的差异性以及相关联的县域社会差异性,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据统计比较,人均GDP最高的100个县是最低县的15.1倍。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数量占全国县(市)总数的不足二十分之一,人口占全国县域总人口的不足十分之一,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八大问题 县(市)域经济是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来讲,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从目前看,我国县域经济主要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这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全国大多数县市的县域的工业经济都存在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骨干企业少,产业层次低,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二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整体看,我国农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经营和常规大田种植还相当普通,市场农业、高效农业发展不够。农民收入尽管每年都有增加,但增幅明显减慢。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不快,整体素质不强。我国县域的民营经济虽有所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突出,与主体地位相差甚远。特别是缺乏有影响、大规模、高科技的骨干民营企业,大多还是从事个体经营和初级加工,难以对县域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在较大程度上弱化了全市经济增长的基础,造成经济增长缺乏应有的活力。 四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功能发挥不明显,转移农业人员难。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萎缩,农民收入的减缓,财政支付能力的弱化,以及市场化运作不够到位等,小城镇建设步伐放慢了。同时,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城镇功能的发挥,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减弱,吸纳、转移农业人员逐年下降。 五是财政拮据,一些乡、村债务包袱沉重,促进经济发展难。本级财政基本上是个吃饭财政,几乎没有资金支持经济建设。 六是县域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县一级掌握了国家最多的土地和环境资源,应该特别注意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把土地收益增值与农村长治久安相结合。发展县域经济绝不能离开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不能搞GDP崇拜,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要真正让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通过制度创新为“三农”问题和县域经济腾飞找到合理的出路。 七是新时期“三农”问题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一是是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农民增收主要不是来自于农业,而是来自于务工务商的收入,因此要注意给农民创造新的二三产业就业机会,注意保护农民工的权益;二是农业市场的竞争在加剧,这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保护农业这个弱质产业的办法;三是农民失业失地的问题日益尖锐,应该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的高度重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xx县位于湘中偏北,地处雪峰山北麓,总面积4950平方公里,辖30个乡镇,1180个村(居委),总人口95万,集山区、库区、贫困区、自然灾难多发区于一体,是国家21世纪扶贫开辟重点县。怎么实现县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进展,是历届县委、政府十分重视和别断探究的重要课题。 一、xx县域经济进展现状 多年以来,我县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实施“农业产业化”、“科教兴县”和“可持续进展”战略,切实加大改革力度,别断提高开放程度,狠抓支柱产业建设、民营企业进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等重点工作,使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脚进展。2014年全县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3.9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地点财政收入9325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元,增长2.7%;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2亿元,增长7.7%。二三产业比重明显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民营经济进展较快,支柱产业逐步形成,经济进展环境别断优化,县域经济呈现良好的进展势头。 1 、积极哺育了支柱产业。我县第九次党代会确定将养殖、竹木、建材矿产、茶叶、绿色食品和药材等六大产业哺育成县域支柱产业。为此,制订了产业进展的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健全了“以优质资源造优良产品,以优良产品兴优秀企业,以优秀企业带优势产业,使优势产业能优先进展”的工作机制,并按照统一项目布局、统一投资方向,分行业、分区域实施的原则,促进了支柱产业的别断进展壮大。 2 、大力进展了民营经济。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经济以民营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县域经济民营化的道路,努力打破别合时宜的条框限制,放手进展民营经济。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民营企业集中,从政策、基础设施、政务服务上打造好民营企业的进展平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进展。到2014年末,全县共进展民营经济经营实体近3万家,其中民营企业3500家,拥有资产总额55亿元,从业人员近9万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有34家,民营工业年产值达11.21亿元,实现利税2929万元,并涌现出富源牧业、建玲竹业等一批新兴骨干企业,民营经济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3 、别断加强了劳务输出。我县有城乡劳动力48.6万人,剩余劳动力达28万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将进展劳务输出作为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了劳务输出规划,简化了外出务工各种手续的办理程序。在充分发挥乡镇劳动治理站有序转移劳动力的并且,还在广州市设立了xx县人民政府驻广州劳务治理站,以广州为中心辐射整个南方劳务市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服务,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时帮助外出民工处理劳资、合同、事故等纠纷。充分利用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了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务工致富的能力。经过十余年的进展,全县劳务输出人员常年稳定在15万人左右,占全县剩余劳动力的65%左右,年劳务收入超过5亿元,累计收入达60亿元以上,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xx 作为一具山区贫困县,xx县域经济进展要紧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和妨碍: 1 、思想观念降后,进展氛围别浓。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别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县广阔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但一些陈旧降后的观念和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妨碍县域经济进展的最大障碍。当前,降后保守的小农经济意识、打算经济时代的行政观念、官本位思想仍大有市场,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别到位,别善于抢抓机遇,别能敢为人先,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行动别多,积极应对市场风险的方法少,想进展、求进展、促进展的氛围别浓。如近两年来为鼓舞进展民营经济,激活民间资本,我县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但民间的投资热情仍然较低。更多相关的文章请参考免费公文写作范文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多篇)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县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 xx县域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先后被评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油菜生产百强县、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首批“绿色能源县”。XX年、XX年、XX年三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强县。 XX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加快推进“三化”进程,全力推进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县域经济稳健上行,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效益更加协调,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亿元,增长14.1%,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8万元,增长12.2%。投资和消费拉动有力,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4亿元,增长4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61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达7.73亿元(占gdp的4.3%),增长29.9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37亿元,增长31.5%,是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城乡储蓄存款达到1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9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99元,增长19.5%,净增1125元,是近16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万元规模工业增 1 加值能耗降低9.5%,工业污染减排任务完成100%(so2排放强度8.5,cod排放强度0.29),全县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合格率达到100%,森林总蓄积量增长5.42%。全年重点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1.突出工业主体地位,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始终坚持工业强县、 第2 页共2 页

【发展战略】中铁集团发展战略思考

大连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铁集团发展战略思考 姓名:安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武春友 20050301

摘要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与其他支柱产业不同,建筑业是晟早放开的完全竞争性领域,也是一个最适宜规模经营与专业化经营的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以网状经济高度信息化、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的现代经济,必将促使经济结构大规模调整,企业的经营行为愈来愈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及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中铁集团作为我国建筑企业里的中坚力量,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我们在规模、效率、盈利性、创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找准前进的突破口,消除各种不利因素,规避盲目性,认清发展形势,梳理发展思路,确立发展战略,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经受住经济全球化的各种挑战和考验,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 本文在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基本概况、近几年指标完成情况以及集团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进行分析和介绍的基础上,认真查找了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对集团所处的行业竞争、集团本身的资源和战略能力、集团价值链以及企业的内部、外部环境进行了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集团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保证措施,沉着应对各种挑战,增强经济实力和竞争实力,实现企业做强做大做久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经济;环境;战略;措施

Abstract TheConstructionindustryisoneoftheimportantsupportindustriesofourcountry,differentfromothersupportindustries,theconstructionisafieldwhich entirelycompetitivenessisallowedfromearlytime,it’Salsoanindustrywhichisthemostsuitableforlargescaleoperationandspecializedmanagement.Witlltheconstantandperfectingofourcountry’Ssocialistmarketeconomysystempromoting construction,newmodemeconomycharacterizedbyhighinformationizationofneRedeconomy,globalization,willimpeleconomicstructuretoadjustonalargescale,theoperationsofenterprisesshallbeinfluencedandrestrictedmoreandmore anduncertainfactorsofmarket.ChinaRailwaybypolitics,economy,culture,values 19BureauGroupCorporation,asthebackboneelementinthebuildingenterpriseof Ourcountry.wehaveenormousdisparitycomparingwimsome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insuchaspectsasscale,efficiency,profitahility,innovationabilityandinternationalizedlevel.Sohowtofindtheadvancingpointaccurately,getridofvariouskindsofunfavourablefactors,evadeblindness,seeclearlydevelopingsituation,considerthedevelopingthoughts,establishthedevelopmentstrategy, andcompetitiveness,realizethegoalsofstrengthentheeconomicstrength sustainabledevelopmentandgreat-leap—forwarddevelopment,itisOurpresentmain subjecttobesolvedtowithstandvariouskindsofchallengesandtestoftheeconomicglobalization. Thisarticle,basedontheanalysisandintroductionofthebasicconditionsofChinaRailway19BureauGroupCorporation,theindexsituationofrecentyears,andthemainmeasuresandcountermeasuresadoptedintheproducingandmanaging problemsexistedintheenterprise,operatingoftheGroup,looksearnestlyforthe analysescarefullytheindustriescompetition,resourceandstrategycapabilitytheGroupvaluechain,andtheinternalandextemalenvironmentoftheGroup,putsforwardtheGroup’Sinfuturedevelopingstrategy,aimsandguaranteeingmeasuresinconnectionwiththeabove,calmlydealⅥ,imeachkindofchallenges,strengtheneconomyabilityandcompetitioncapability,realizethegreatgoalofmakingtheenterprisestronger,largerandlonger. Keywords:Economy:Environment:Strategy:Measure

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调研报告.doc

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_调研报告 新经济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本文所述新经济,即知识经济。它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现代科技为核心,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 就全球而言,知识经济即将到来,有关专家预言,再过二三十年,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目前,知识经济最发达的是美国,即使是美国,如今主导产业依然是工业经济。 县域知识经济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本文以霞浦县为例。99年XX县人口50.4万,国内生产总值31.76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011元。 一、县域经济进入新经济大背景 县域经济不具备新经济条件,电脑与因特网没有普及,金融市场不发达也不完善,高科技人才奇缺,整个经济发展环境并未走向良性循环,尤其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全球化提供的良好机遇很难充分利用——因此,新经济时代离县域还有一定距离,但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县域经济进

入新经济的大背景之下。 (一)XX县知识经济现状 人类从农业经济跨入工业经济已有二百多年,人类即将跨入知识经济时代,而县域知识经济却刚刚开始,县域没有微软,没有英特尔,没有实达。 1、网络经济初露端倪。近年,县域出现了“初始”的网络经济。一是电子商务刚刚起步。XX县XX公司,在网上注册了“台贸网”,是我国唯一一家大型台贸网站。系统地发布了台贸全方位信息,包括台湾各大批发商场货物信息,我国国内对台单位介绍及劳务信息等,并将逐步实现电子商务。2000年上半年注册,计划下半年对社会开放,以三个“现代”(即现代商务、现代办公、现代生活)为目标。拓宽了电子商务空间。XX正常对台年贸易额在300万美元左右,其中劳务200万美元。实现电子商务之后,将大大增加贸易额,今年1-9月份,贸易额达20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近10%。二是私人上网人数递增。目前全县上网人数达1300多户。三是网吧企业逐增。今年县域网吧达20多家,通过网吧上网每月达5万多人次。网吧年营业额达200多万元。 2、信息网站初显效益。由政府出资创办的两家信息网站为我县经济立下一定功劳。一是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福建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服务中心,将全省供销系统联成一体,设立网站,下设网点,将农贸产品信息上网交流。霞浦县99年一年间,通过信息中心接收的商务电子邮件531件,从网上采集商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