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科学声明?●

?17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年第8卷第9期

正确认识胆固醇科学声明

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

通讯作者:霍 勇 E-mail :huoyong@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杨月欣 E-mail :yxyang@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赵文华 E-mail :zhaowh@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最近,针对“胆固醇与健康”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公众关注焦点围绕胆固醇来源与日常膳食的关系、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联以及胆固醇科学管理方式等问题,对此,我国卫生行政部门和专业学术机构高度重视。为了使广大基层卫生工作者和公众更加明确胆固醇管理和膳食健康的相关问题,经相关专业学会专家讨论,联合发布如下声明。

1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俗称的“坏胆固醇”)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证据确凿,毋庸置疑。大量科学证据表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危害很大,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会损伤血管,使得脂蛋白胆固醇颗粒沉积于血管壁,在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其逐渐增大,将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血栓脱落,会在短时间

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危及生命。近30年的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中国居民冠心病死亡率增加,77%是由于血液胆固醇升高所引起。国际上研究结果也同样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 mmol/L ,人群总死亡风险将降低12%,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19%,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21%。事实告诉我们,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卒中风险及总死亡,这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2 膳食中胆固醇并非是血液中胆固醇的唯一来源

血液中胆固醇来自两条途径,即外源性食物中胆固醇吸收(约占总胆固醇的1/4)和体内胆固醇合成(约占总胆固醇的3/4)。对大多数健康人而言,可以通过自身补偿机制维持血胆固醇稳定。虽然食物中摄入的胆固醇对人体血液中总胆固醇影响相对较小,但个体对胆固醇稳态调节能力差异很大,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占15%~25%。

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受膳食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脂肪、胆固醇特别是饱和脂肪酸可以提高血

DOI :10.12037/YXQY .2016.09-05

【关键词】 胆固醇;脂蛋白类,低密度脂蛋白;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Scientific statement on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cholesterol

Branch of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 Control, Chinese Preventive Medicine Association; Branch of Nutrition and 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 Control, Chinese Nutrition Society;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Corresponding author: HUO Yong, E-mail: huoyong@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YANG Yue-xin, E-mail: yxyang@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ZHAO Wen-hua, E-mail: zhaowh@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Key words 】 Cholesterol; Lipoproteins, LDL;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therosclerosis

18 ●?科学声明?●《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年第8卷第9期

液胆固醇的水平;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模式,膳食纤维、植物固醇等可以影响胆固醇的吸收或降低血液胆固醇的水平。膳食胆固醇主要来源于肥肉、鸡蛋、内脏等动物性食物,通常胆固醇高的食物也会富含饱和脂肪酸,即饱和脂肪酸与胆固醇食物同源。适量摄入动物性食品,对补充身体必要的营养成分是有益的;但如大量无节制摄入,也将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居民膳食指南是指导健康群体和大众的科学建议;针对已经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必须强调严格控制膳食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3 取消胆固醇摄入上限并不等于可以无节制摄入任何营养素摄入都应当遵循适量的原则,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健康。目前营养学界对营养素摄入量未制定上限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无安全风险问题而不需要制定,二是因科学数据缺乏而无法制定。

推荐每日低于300 mg胆固醇的摄入量,是1968年美国专业团体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确定的。后来,美国和一些国家的膳食指南均采用了这一建议。近40年来,随着大量科学研究的结果,发现每日300 mg 总胆固醇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系不确定。因此,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制定中去除了胆固醇上限数值,由于缺乏研究数据,也未制定新数值。

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上限数值,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经评估,2010—2015年美国人群胆固醇平均摄入量为每天270 mg。但指南中特别写明:取消“每日胆固醇摄入量低于300 mg”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重点考虑胆固醇的控制了。

因此,应该明确的是,取消每日300 mg胆固醇摄入上限,是指可以适当放宽,而非无节制、无限制摄入胆固醇。随着人们膳食模式的改变,动物食品摄入增多,血胆固醇升高是不争的事实,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升高。因此,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膳食模式中仍需强调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4 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早治疗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

食物多样,膳食平衡,保持营养均衡;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和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其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内源性生成的胆固醇增多,再加上清除障碍所致。因此,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药物。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表明,其长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坚持药物治疗并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带来心脑血管健康长期获益,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5 相关专业学会呼吁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慢性病防控至关重要,能否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众的健康水平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在此,中华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分会、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慢病控制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呼吁:

(1)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践行平衡膳食,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少油少盐,人人实现健康饮食。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运动、戒烟限酒。

(3)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定期检测血脂状况,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的健康状况;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和代谢障碍的人群(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患病人群等),必须严格控制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4)在生活方式管理的基础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科学态度和有效措施;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理想水平,使心脑血管健康长期获益。

(5)公众存在营养和心血管健康方面遇到问题,应咨询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也可通过访问专业网站和专业书籍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但切勿偏听偏信,要做有健康素养的中国人。

收稿日期:2016-09-03

人体总胆固醇的摄入量

人体总胆固醇的摄入量 一般认为健康成人和不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300毫克(相当于1个鸡蛋黄中含的胆固醇量)。,而伴有冠心病或其它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应低于200毫克。 在饮食上最好使用含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芹菜、玉米、燕麦等;茶叶中的茶色素可降低血总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绿茶比红茶更好;维生素C与E可降低血脂,调整血脂代谢,它们在深色或绿色植物(蔬菜、水果)及豆类中含量颇高。限制高脂肪食品:如动物内脏,食植物油不食动物油。 胆固醇在食物中的分布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别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娼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 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 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高胆固醇食物有哪些 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 吃什么可以降低胆固醇 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蛋黄等胆固醇含量极高的食物,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摄入(每天少于300毫克)。血液中的胆固醇主要(70%)是肝脏 合成的,只有少部分(30%)来源于食物,所以仅仅依靠减少胆固醇摄入 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高胆固醇,但是控制食物中胆固醇摄入量对降低胆固醇仍然是有帮助的。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推荐的标准,每天摄入的胆固醇宜少于300毫克或更低,而1个鸡蛋黄中的胆固醇为250~290毫克;2两煮卤好的猪肝胆固醇含量更高达469毫克。 少吃肥肉和荤油,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饱和脂肪广泛存在于肉、蛋、奶类食物中,尤其以肥肉、荤油和内脏的饱和脂肪含量为最多。饱和脂肪具有促进血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生高的作用,其效力甚至超 过了胆固醇本身。 多吃蔬菜水果和菌藻类食物,如魔芋、木耳、海带、裙带菜、洋葱、南瓜、地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有助于胆固醇的排泄。人体

(完整word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体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体会 评阅基金项目的心得体会 一般来说,综合评为“优”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资助。一个项目是否值得去做,取决于该项目的预期结果是否对科学有贡献及贡献大小,好的项目,一定得有好的结果,对学科发展意义重大。 好的项目,有的人写得很好,从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到创新点一气呵成,深入浅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读起来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但有的好项目,也会被写得很烂。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是好项目,是因为我觉得这个项目开展后,肯定会后好的结果而且意义重大;写得不好,通常是结构混乱,作者抓不住重点,甚至逻辑不清。 相反,有点项目,在选题或研究内容上存在某种缺陷;但作者文笔流畅,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写作上似乎无可挑剔。因此,对于好的项目,写作又好的,理所当然评为优并建议优先资助;对于好的项目,写作上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的本子,可评为优或良并建议资助;如写得实在太烂,建议不资助。 去年我就读到一个本子,项目是好项目,但申请者显然缺乏写作经验,研究内容中只简单罗列一些要做的实验名称而无实质内容,该项目我实在不忍心毙掉,勉强评个优(立题依据和创新性优),后来在学科评议会上获知另外两个评议人评为良,故未获资助。 总结过去四年的评议情况,自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我特意查了一下,凡我建议优先资助的项目,基本都获得了资助,说明我的评价在同行中还是比较准确的。简单来说,好的项目写得又好的,优;好的项目,写得有缺陷的,优或良;有缺陷的项目写得好的,优或良;有缺陷的项目写得也有缺陷的,良或中;我还没有给个“差”的评语。 第一、要明白,你为啥要申请国家基金? 不可否认,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驱动力有千万种:我等研究单位的人本身就要靠它生存,有为了上职称,单位必须要求申报的,同事报了我不能落后的………..。不管如何,既然决定要申报,申报前就要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否则,就此打住,你不需要继续往下读。 既然要申请,熟读每年国家基金委的申报指南是首要的、必要的!这几年国家基金申报政策每年都有一些小的变化,申报前要好好的读!避免犯一些形式审查的错误,如签名、身份证、限项、提交方式等等,总有人犯了一些不该犯的错误,耽误了一年的申请。 第二、准备申报基金前我们要明白两个问题:写啥?怎么写? 写啥是战略问题,怎么写是战术问题。知己知彼,才能避免“出师未捷身先死”! 写啥既包括了申请哪一类基金,是申请青年、面上、重点,还是其它?也包括了对应的是自己的哪方面研究工作适合这些类别的基金。 如果你的背景很好,有多篇文章发表,包括在超一流杂志上发表,你考虑申请面上、甚至重点项目。目前,重点项目竞争太激烈!有这样好背景的初申请者可以考虑先申请面上项目,那样你的命中率会很高。 如果你的背景一般,特别是博士毕业不久,有几篇文章发表,但发表在一般杂志上,考虑先申请青年基金,或者西部地区可以申请地区基金项目。 如果你背景特一般,又没有文章发表,还没有很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建议不要浪费自己时间写申请书!到一些单位帮看申请书,总碰上在读研究生或者硕士刚毕业,没有包括中文期刊的文章发表,也没有前期研究工作,查一些文献、资料,写来一个本子。精神可嘉!但是否必要? 总之,对入门者来说,找到合适自己的基金类别,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获得资助是王道! 第三、根据自身的条件定好了要申请的基金类别,接下来就是考虑申请书要写啥。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病,于1906年被德国医生Alois Alzheimer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60岁以上老年人,早期多表现为记忆障碍,以近期记忆力受损为主,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可出现失语、失写、焦虑、淡漠、攻击行为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表现,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造成深重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临床表现: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 为轻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 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 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AD的发病机制: 2.1 β淀粉样蛋白学说即“Aβ假说”,目前该假说广为大家所接受。β淀粉样蛋白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及内皮细胞等所表达的蛋白质的蛋白样淀粉前体。AD所具有的一个最典型的组织病理特征便是β淀粉样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斑块,即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沉积[2]。该假说认为,细胞外异常聚集的β淀粉样蛋白通过炎症反应、自由基反应等多种细胞级联反应,可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最终致使神经元功能出现异常甚至死亡,进而引起认知障碍[3]。β淀粉样蛋白异常聚集多由环境及遗传因素作用引起,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嗜酒、高脂高盐饮食、接触放射性、化学毒性物质等),从而导致β淀粉样蛋白的异常代谢[4]。尽管Aβ假说仍备受到争议,但目前他在AD研究领域的地位仍无可替代。 2.2 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学说AD的另一个标志性的病理特征是神经细胞内高度磷酸化tau蛋白异常聚集形成神经原纤维缠结[5](neurofbrillary tangles,NFT)。Tau蛋白作为一种胞质蛋白,与微管蛋白有较高的亲和力,进而使神经元微管的结构保持稳定,并保证神经

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十种食物

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十种食物! 大蒜 大蒜中的蒜辣素等成分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浓度,并能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对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有增加作用,使人们患冠心病的危险大为减少。大蒜的提取物能减慢心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起到防治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大蒜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有益于防止心血管疾病。另外,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蒜还能抑制亚硝酸盐致癌物在人体中的合成与吸收,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大蒜还可降低血糖,提高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动脉硬化患者,每天坚持吃3瓣大蒜,可使病情出现逆转,逐渐得到改善。大

蒜还可阻止血小板凝聚,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洋葱 洋葱几乎不含脂肪,却含有前列腺素A、生理活性物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等成分,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其中,前列腺素A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激活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分,可以降低人体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高血压的物质,并能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预防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的功能。高血脂患者经常吃洋葱,体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水平均会明显下降。常吃洋

葱可以防止血脂代谢紊乱,长期稳定血压,改善血管硬化。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吃50~70克洋葱,其作用比常吃的降血脂药物还要理想。此外,洋葱还具有利尿和防癌作用。每天只需半个生洋葱,便可起到防病作用。 香菇 香菇营养丰富超过蘑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降血脂物质等。中医药学认为,香菇性平,味甘,有消食、去脂、抗癌、抗病毒、降血压等功效。香菇所含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功基金样本

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正文报告撰写提纲 1.面上工程正文报告撰写提纲 面上工程的申请应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在国家需求引导下的科学家自由探索。申请的工程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通过研究可获得新的科学发现获取的重要进展。面上工程,包括自由申请工程、青年科学基金工程、地区科学基金工程,申请者可自由选题。b5E2RGbCAP 自由申请工程,采取非定向申请。申请者可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每年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指南》,提出资助的主要范围、鼓励研究领域提出申请;青年科学基金工程是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培养和造就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地区科学基金工程,是加强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等科学研究基础薄弱地区研究工作的支持,重点鼓励和资助申请者结合当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特点提出的研究工程。p1EanqFDPw 所有申请书均由简表<规范格式)及主体内容即正文报告<自由格式)两部分构成。 简表:计算机录入专用表格,请在指定的位置选择并按要求输入正确信息。填写必须准确清楚,单位名称以单位公章全称填写。代码必须使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年发布的《申请工程分类目录及代码》中所列的代码。DXDiTa9E3d 二、正文报告:要求分栏目撰写,条目清晰,标题突出,以下内容中斜 体字部分撰写后应删除。 Mg/Al异种活性金属焊接区微观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正文报告提纲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 1. 工程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基础研究需 结合科学研究发展趋势来论述科学意义;应用研究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来论述其应用前景。)<附主要的参考文献目录)。RTCrpUDGiT 1、工程的立项依据 (1> 立项意义 活性轻金属镁 Mg和Al都是活性、极易氧化的金属,工件表面的氧化膜阻碍二者结合; 2> Mg/Al熔焊接头晶粒粗大,焊缝和熔合区存在界面反应,易形成脆性相和强化相偏析,特别是Mg具有较大的热脆性,接头处产生的热应力易导致产生裂纹。LDAYtRyKfE Mg/Al异种活性金属的焊接是目前航空新材料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异种活性金属结构制造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课题的目的是研究Mg/Al异种活性金属熔焊<电磁脉冲氩弧焊)和固相快速扩散焊接头区域微观组织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针对Mg/Al异种活性金属熔

阿尔茨海默症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综述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 一.发病机理: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多种因素(包括生物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 1.家族史 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某些患者的家属成员中患同样疾病者高于一般人群,此外还发现先天愚型患病危险性增加。进一步的遗传学研究证实,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所致。最近通过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脑内淀粉样蛋白的病理基因位于第21对染色体。可见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 先天愚型(DS)有该病类似病理改变,DS如活到成人发生该病几率约为100%,已知DS致病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乃引起对该病遗传学研究极大兴趣。但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 St.George-Hyslop等(1989)复习了该病家系研究资料,发现家庭成员患该病的危险,父母为14.4%;同胞为3.8%~13.9%。用寿命统计分析,FAD一级亲属患该病的危险率高达50%,而对照组仅10%,这些资料支持部分发病早的FAD,是一组与年龄相关的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文献有一篇仅女性患病家系,因甚罕见可排除X-连锁遗传,而多数散发病例可能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与AD有关的遗传学位点,目前已知的至少有以下4个:早发型AD基因座分别位于2l、14、1号染色体。相应的可能致病基因为APP、S182和STM-2基因。迟发型AD基因座位于19号染色体,可能致病基因为载脂蛋白E(APOE)基因。 2.一些躯体疾病 如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偏头痛或严重头痛史与该病无关。不少研究发现抑郁症史,特别是老年期抑郁症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最近的一项病例对照研究认为,除抑郁症外,其他功能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也有关。曾经作为该病危险因素研究的化学物质有重金属盐、有机溶剂、杀虫剂、药品等。铝的作用一直令人关注,因为动物实验显示铝盐对学习和记忆有影响;流行病学研究提示痴呆的患病率与饮水中铝的含量有关。可能由于铝或硅等神经毒素在体内的蓄积,加速了衰老过程。 3.头部外伤

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水果及食物

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水果及食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过程中不注意,吃得好,运动的少,引起体内的胆固醇增高,血脂高等高血脂症。本人收集到的可降低胆固醇的水果及食物的相关知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效,仅供参考。 1、苹果 降低胆固醇的水果,苹果就是其中之一,因为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维生素C和纤维索,有非常好的降脂效果。如果每天坚持吃两个苹果,持续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明显降低,而且对我们血液中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明显的升高。根据科学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患者体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的。 2、葡萄 葡萄、葡萄酒和葡萄汁一样含有同一种白黎芦醇,是能够降低胆固醇的天然性物质。通过实验也证明,葡萄它能够使体内的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体内血小板的聚集,因此萄葡是高脂血患者最好的降低胆固醇的水果。玉米里面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

维生素E等多种营养元素,均可以有效的降低人体血清中胆固醇。根据考察学家发现印第安人几乎没有患冠心病、高血压,这主要是因为印第安人得益用玉米为他们的主食。 3、韭菜、洋葱 降低胆固醇的食品还有韭菜和洋葱。韭菜除了含有丰富的钙、铁、磷、糖和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C以外,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和纤维等,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的胃肠蠕动,还有很好的通便作用哦,能够适当的排除肠道内过多的脂肪。洋葱含有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助于舒张我们人体的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除了能够降血脂外,还可有效的预防动脉硬化。小编建议40以上的人群可以多吃一点哦。 4、燕麦 燕麦是五谷里食物中含有水溶性纤维最多的食物,而且脂肪含量极低,能预防心血管疾病,适合高胆固醇人士食用。 5、水果 很多水果都含有丰富的水溶性及非水溶性纤维,例如橙、香蕉等,都是上佳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

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发表时间:2018-05-30T11:26:27.703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作者:段朝晖,张敏,周荟姣,覃芸婕,李洁,赵文雯,沙丽娟,高越,唐 [导读] 脑老化伴随该信号系统功能失常,会导致中枢神经内Aβ的积聚和tau蛋白的异常磷酸化,从而导致老化大脑更易患散发性AD。长沙医学院,湖南长沙,邮编410219 作者简介:段朝晖,(1998年1月—),长沙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在校生,邮箱:d.z.h1997.10.19@https://www.doczj.com/doc/6210402021.html, 通讯作者:夏彦昌,长沙医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长沙医学院2017年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长医教[2017]18号-052;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C0218)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为临床提供预防和治疗的依据。方法收集长沙市某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120名为实验组,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非代谢异常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收集患者资料,定期进行随访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Tau蛋白含量,比较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有无显著性差异。比较两组血浆中Tau 蛋白含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病程与血浆中Tau蛋白含量的关系。结果实验组组与对照组两组血浆Tau蛋白含量差异显著(p<0.05), 2型糖尿病病程不同,血浆Tau蛋白含量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程越长,血浆Tau蛋白含量越高。结果 2型糖尿病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字:阿尔茨海默病 ;2型糖尿病;分子流行病学关系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能力损害为主要表现,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2型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和胰岛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常见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人们检测到胰岛素可通过血-脑屏障以及有胰岛素受体存在于大脑中,且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对 AD 病理机制的认识中, AP 和NFT 的形成是相互关联的多因素过程, 而神经损伤的机制则涉及金属内稳态、线粒体功能、胰岛素抵抗和血脑屏障改变等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当长期的神经损伤积累超过了大脑“认知储备”的代偿能力后, 病人则逐渐显现 AD 的临床症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长沙市内明确诊断的老年痴呆并发Ⅱ型糖尿病的患者120例其中男性68名,女性52名。糖尿病病程3年以下43人,三年至十年37人,10年以上40人。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非代谢异常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如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等,其中男性70列女性50列。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收集患者资料,定期进行随访研究。其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失访标准具体如下。 (1)纳入标准:符合老年痴呆并发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年龄在60岁及以上老人平均年龄在69岁;常住居民(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排除标准:有晚期、严重或不稳定的其他疾病,如肺衰竭、贫血、慢性电解质紊乱、重金属中毒史,影响量表结果评估;引起脑功能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史(帕金森病及综合征、感染性脑病、脑肿瘤、慢性肝性脑病、慢性尿毒症性脑病),排除头部外伤史;目前诊断为活动性癫痫;有精神病史或检查前1月内服用影响认知功能的精神药物或其他药物。 (3)失访标准:未按规定接受干预者,无法判断效果者;资料不全者影响效果判断者;干预过程中发生意外事件而不能坚持者;干预过程中不配合者。 1.2 研究方法 以2型糖尿病病例120名为病例组,以同期非神经系统异常且非因代谢异常入院,如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外伤等入院的120名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Tau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病程与血浆中Tau蛋白含量的关系。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原理:它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颜色反应,用于定量测定。测定的对象可以是抗体也可以是抗原。在这种测定方法中有3种必要的试剂:①固相的抗原或抗体(免疫吸附剂)②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标记物)③酶作用的底物(显色剂)测量时,抗原(抗体)先结合在固相载体上,但仍保留其免疫活性,然后加一种抗体(抗原)与酶结合成的偶联物(标记物),此偶联物仍保留其原免疫活性与酶活性,当偶联物与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抗体)反应结合后,再加上酶的相应底物,即起催化水解或氧化还原反应而呈颜色。其所生成的颜色深浅与欲测的抗原(抗体)含量成正比。这种有色产物可用肉眼、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也可以用分光光度计(酶标仪)加以测定。其方法简单,方便讯速,特异性强。 1.3 统计分析 本实验利用Revman5.0软件和STATA软件;当分子为零的情况时,使用连续校正的方法;H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检测;通过Egger 回归检验计算荟萃分析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1、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表一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中Tau蛋白含量差异

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十种食物

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十种食物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十种食物! 大蒜 大蒜中的蒜辣素等成分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血液中的浓度,并能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对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有增加作用,使人们患冠心病的危险大为减少。大蒜的提取物能减慢心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扩张末梢血管,起到防治高血压和预防脑中风的作用。大蒜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有益于防止心血管疾病。另外,近年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蒜还能抑制亚硝酸盐致癌物在人体中的合成与吸收,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大蒜还可降低血糖,提高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动脉硬化患者,每天坚持吃3瓣大蒜,可使病情出现逆转,逐渐得到改善。大蒜还可阻止血小板凝聚,稀释血液,防止血栓形成。 洋葱 洋葱几乎不含脂肪,却含有前列腺素A、生理活性物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等成分,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其中,

前列腺素A是较强的血管扩张剂,能激活血溶纤维蛋白活性成分,可以降低人体外周血管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阻力,对抗体内儿茶酚胺等升高血压的物质,并能促进引起血压升高的钠盐等物质的排泄,具有降低血压和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硫氨基酸有预防血管硬化及降低血脂的功能。高血脂患者经常吃洋葱,体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水平均会明显下降。常吃洋葱可以防止血脂代谢紊乱,长期稳定血压,改善血管硬化。对人体动脉血管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动脉硬化及冠心病患者,每日吃50~70克洋葱,其作用比常吃的降血脂药物还要理想。此外,洋葱还具有利尿和防癌作用。每天只需半个生洋葱,便可起到防病作用。 香菇 香菇营养丰富超过蘑菇,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及降血脂物质等 。中医药学认为,香菇性平,味甘,有消食、去脂、抗癌、抗病毒、降血压等功效。香菇所含纤维素能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减

12种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12种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苹果、葡萄、韭菜、海带……这些生活中常见的蔬果,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好的降低胆固醇作用哦!众所周知胆固醇过高,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所以生活中大家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预防。 1、苹果 苹果因富含果胶、纤维索和维生素C,有非常好的降脂作用。如果每天吃两个苹果,坚持一个月,大多数人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心血管有害)会降低,而对心血管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会升高。实验证明,大约80%的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水平会降低。 2、葡萄 葡萄、葡萄汁与葡萄酒一样含有一种白黎芦醇,是能降低胆固醇的天然物质。动物实验也证明,它能使胆固醇降低,还能抑制血小板聚集,所以萄葡是高脂血症患者最好的食品之一。 3、玉米 米含有丰富的钙、磷、硒和卵磷脂、维生素E等,均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印第安人几乎没有高血压、冠心病,这主要是得益于他们以玉米为主食。 4、牛奶

牛奶含有丰富的乳清酸和钙质,它既能抑制胆固醇沉积于动脉血管壁,又能抑制人体内胆固醇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产生。 5、大蒜 大蒜是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可以减少血中胆固醇和阻止血栓形成,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6、韭菜 韭菜除了含钙、磷、铁、糖和蛋白、维生素A、C外,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的纤维等,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能排除肠道中过多的营养,其中包括多余的脂肪。 7、洋葱 洋葱含前列腺素A,这种成分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功能。它还含有稀丙基三硫化合物及少量硫氨基酸,除了降血脂外,还可预防动脉硬化。40几岁的人要多吃点。 8、香菇 能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经常食用可使身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质有相对增加趋势。 9、冬瓜 经常食用冬瓜,能去除身体多余的脂肪,起到减肥作用。 10、胡萝卜 富含果胶酸钙,它与胆汁酸磨合后从大便中排出。身体要产生胆汁酸势必会动用血液中的胆固醇,从而促使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降低。 11、海带 海带富含牛黄酸。食物纤维藻酸,可降低血脂及胆汁中的胆固醇。 12、山楂 山楂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 以上降低胆固醇的食物,大家生活中可以多吃,因为这些食物都是极好的养生食材,而且都属于低热量的食物,怎么吃都不会胖哦!

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

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成功之独家经验—一位教授的感受 写好申请书是申请成功的关键基金的评审实质上只是对基金申请书的质量的评审.因为:评审过程没有本人答辩或现场了解,没有申辩。所以:评审实际上只评申请书本身。不评实际学术水平。所以:学术水平高不等于申请能批准。总之:不要把希望、注意力和工作重点寄托在熟人,后门或大树上(原因:除上面的外还有–基金评审相对公正;有五个评委;基金实际批准的大都没大树)一个好的标题等于成功了一半标题要―确切、醒目、主题明了‖。[标题是第一印象也是画龙点睛]要在尽量短的一句话中回答―干什么、对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要反复推敲。题目大小要适中,防止―大题目、小课题‖。400字摘要:要具体不空洞[是上网内容]投放的学科要选准=报志愿创新是基金申请的灵魂,也是评议和能否批准的关键创新包括: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体系;新的规律源头创新=原始性+惟一性源头:有进一步发展的前景。(长江之―源‖)―实质性的创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范围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know what, know why, know how)所以:题目―有意义‖还不行,要属于基金资助范围。(―应用研究‖可申请―联合资助‖项目) 不打一炮换个地方,有连续性较好。 选题要点 切忌―大而空‖。 题目如有应用背景,则要―明确‖,即讲清应用背景究竟在哪。 如果是―交叉学科‖,则不能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应是实质上的。 重要性化费时间 题目(摘要)—————— 20%————10% 立项依据——————— 40%————50% 研究内容和目标可行性—— 30%————20% 其他—————————10%————10% 立项依据编写要领 既要有国外,也要有国内——避免评议时说你―不了解国内情况‖。 国内情况既要有别人,也要有自己的。(不怕与―研究基础‖部分有重复)——可以争取―立项依据充分、全面‖的评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绍 一、基本情况 1.成立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借鉴国际成功经验,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 2.隶属: 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3.评审原则: 确立了“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 4.运行机制: 建立了“科学民主、平等竞争、鼓励创新”的运行机制5.战略使命: “筑探索之渊、浚创新之源、延交叉之远、遂人才之愿”的战略使命,强调更加聚焦基础、前沿、人才,更加注重创新团队和学科交叉,全面培育源头创新能力。 6.资助格局: 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包括探索、人才、工具、融合四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探索系列主要包括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应急管理项目等; 人才系列主要包括青年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海外及港澳优秀学者项目、外国青年学者研究基金等;工具系列主要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相关基础数据与共享资源平台建设等; 融合系列主要包括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联合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科学中心项目等。 7.资助体系

自然科学基金委根据科学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设立相应的项目类型,从资助定位和管理特点出发,分为研究项目系列、人才项目系列和环境条件项目系列三大资助系列。 研究项目系列: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 人才项目系列: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 环境条件项目系列: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应急管理项目 数学天元基金项目 8.机构设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设5局(计划局、政策局、财务局、国际合作局、人事局)、2室(办公室、科研诚信建设办公室)、1委(机关党委)、8学部(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1监督委员会、1直属单位(机关服务中心、科学传播中心、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 二、项目管理时间节点 1.项目申请人 1 月15 日以后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按照各类型项目的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3 月1 日以后可以通过依托单位寄送集中接收类申请书 3 月20 日16 时前完成申请书电子版上传及纸质版寄送(一份纸质文件) 5 月5 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于5 月5 日前公布申请项目初审结果,并受理复审申请 2. 项目负责人 1 月15 日前按要求在线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3 月1 日16 时前完成项目结题/ 成果报告电子版上传及纸质版寄送(一份纸质文件) 3.依托单位联络人

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降低胆固醇的方法 以下8类食物是最有效的食物,照着这些具体的做法去做,可在短期内即可看到具体的效果。 1.早餐吃一碗燕麦粥: 每天早餐时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星期的时间就可使血中坏的胆固醇浓度降低10%,好的胆固醇浓度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因而达到降低血中脂肪及胆固醇的效果。 2.中餐吃半碗豆类: 豆类都是又便宜、又安全有效的降血脂肪及胆固醇的食物,每天只要吃半碗豆类,可以在8周的时间内使血中坏的胆固醇浓度降低20%。豆类食品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物质要属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 3.晚餐吃三瓣大蒜: 每天只要吃3瓣大蒜,持续8周就能使血中坏胆固醇的浓度下降10%。大蒜不论是生吃或熟吃,在降胆固醇的效果上都非常的好,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可以直接抑制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而达到降胆固醇的功效。 4.每天吃半个洋葱: 洋葱是价廉物美的保健食品,每天只要吃半个生洋葱持续8星期,就能使血中的好胆固醇浓度增加20%,并降低血中胆固醇及三酸甘油脂。吃洋葱以吃生的洋葱效果较好,若将洋葱煮得越久,洋葱上升好胆固醇的效果就越差。 5.每天吃酪梨或苹果一个: 酪梨中所含的脂肪是单一不饱和脂 肪酸,因此对人体非常有益处。由于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是以具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6.每周吃二次清蒸鲑鱼: 鲑鱼中所含的亚米茄3型(Omega3)脂 肪酸的量非常高。鲑鱼的吃法,如果用烤及油炸的方式,容易因过高的温度而引起亚米茄3型脂肪酸的变质,所以最健康的吃法是采用清蒸的方式。每周2次以鲑鱼3两清蒸吃下,经过8周的时间,可让体内的好胆固醇上升10%。此外,吃鲑鱼对于下降血中的三酸甘油脂,效果也是非常的好。 7.每星期喝一碗姜汤: 将晒干的姜磨成粉后冲热水喝下,姜中的成分“生姜醇”及“姜烯酚”可以使高血脂病患血中三酸甘油脂的浓度下降27%,而且使坏胆固醇的浓度下降了33%。 8.以橄榄油做为食用油: 橄榄油除可下降血中坏胆固醇浓度外,也会上升好胆固醇的浓度,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油质最佳。有些厂商会以高温加热的方式抽取橄榄油,高温加热过程易使油质变性致癌。 具有降血脂作用的常见食品 1、大豆: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 115 克豆类,血胆固醇可降低20% ,特别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关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 2、茶叶:茶能降血脂,茶区居民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3、大蒜:大蒜可升高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对防止动脉硬化有利。 4、茄子:茄子在肠道内的分解产物,可与体内过多的胆固醇结合,使之排出体外。

适合高胆固醇人群的饮食菜谱

适合高胆固醇人群的饮食菜谱 生活水平的提高本身是一件好事,但也正因为如此导致现在很多人都有暴饮暴食的习惯,而且由于生活节奏的忙乱使得饮食也无法规律,还因为如此而爱上喜欢吃一些甜食或是油腻的食物,而正是这些不健康的饮食方法引起了胆固醇高的情况,这时候多吃一些降胆固醇食物,能够让你恢复健康。 胆固醇高有哪些危害? 当人体内的胆固醇慢慢开始增加时,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肾衰竭等病症,而且人的寿命也会因此健康,特别是男性朋友要特别注意,胆固醇高还可能使他们中风的几率大大增加。 另外,胆固醇过高可能会对我们的心脏动脉造成阻塞,因此还会引发心脏病。由于胆固醇过高,我们的骨质、牙龈等均会受到影响,由此可见,胆固醇高的危害相当大,因此及时的前往医院治疗非常重要。 胆固醇高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做好养生保健的工作,多吃一些降胆固醇食物,让你轻轻松松降低胆固醇。 降胆固醇食物有哪些?

1、燕麦片 燕麦片中的一种物质就能够直接对胆固醇起到破坏作用,它叫作“β-聚葡萄糖”,属于一种可溶性纤维,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内,对人体制造和吸收胆固醇起到抑制的效果。 2、鱼 在所有的肉类食品中,鱼肉是不会引起胆固醇的升高的,而且鱼肉中的脂肪酸还对我们的心脏有着非常大的好处,能够降血压、降血脂,还可以起到很好的防中风作用。 3、韭菜 韭菜的营养物质是相当丰富的,它含有丰富的钙、铁、磷以及维生素A、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这些物质都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帮助排便,因此也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营养和脂肪,起到降胆固醇的作用。 降胆固醇食物还有牛奶、玉米等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多吃这些食物,能够更好地对病症起到调理缓解的作用。

浅析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_与照料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2015届) 题目浅论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与照料 系部社区服务系 专业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 (家政方向) 班级社区管理与服务2班 学号 2012042037 学生潘赫 指导教师黄冠 完成日期 2015年6月1日

社区服务系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表

中文摘要 阿尔茨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按照年龄患病区分,65岁前称早老性痴呆,65随后称为老年性痴呆。本文主要讨论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护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目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也毋庸置疑的因为社会发展而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正是因为老年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我们更需要老年护理方面的人才。常见老年疾病很多,而阿尔茨海默症就属于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对于各个阶段阿尔茨海默症的病情护理都有差异,每个阶段都要对应不同的护理与照料方法以及正确的心理疏导。护理人员需要知道老人的需求是什么,才能准确的进行正确的关怀、护理与照料。最终使得每位羅患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都能够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以及人文关怀,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需求;护理与照料

目录 引言 (1) 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常见疾病 (2) (一)世界老龄化趋势 (2) (二)中国老龄化趋势 (2) (三)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概述 (2) 二、阿尔茨海默症的临床表现 (3) (一)第一阶段的临床表现 (3) (二)第二阶段的临床表现 (3) (三)第三阶段的临床表现 (3) 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关怀与照料 (3) (一)第一阶段患者的心理关怀与疏导 (3) (二)第二阶段患者的护理与照料 (4) (三)第三阶段患者的护理与照料 (4) 总结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7)

怎样降低胆固醇

怎样降低胆固醇 6种最好的降血脂食物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现在三脂超标、已经成为中年人最大的健康威胁。其实,除了持之以恒的运动之外,调整饮食也可以降血脂。其中6种食物最有效。 1.早餐一碗燕麦粥:每天早餐只吃1碗燕麦粥,持续8星期就可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降低10%,“好胆固醇”上升。燕麦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能在肠胃道中阻止胆固醇及脂肪的吸收。 2.午餐半碗豌豆汤:每天中午只要吃半碗豆类,就可以在8周内使“坏胆固醇”浓度降低20%。豆类食品含有多种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是豆类中的可溶性及不可溶性纤维。 3.晚餐三瓣大蒜:每天吃3瓣大蒜,持续8周也能使血中“坏胆固醇”浓度下降10%。而且不论是生吃或熟吃,效果都不错。 4.每天吃半个洋葱:洋葱生吃效果较好,烹调越久降胆固醇效果就越差。 5.用橄榄油做食用油。橄榄油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最佳的保护作用。选择用冷压方式萃取出的橄榄油最佳,以高温加热萃取的橄榄油,营养会差很多。 6.每天一个苹果:苹果含有丰富的果胶,有降胆固醇的功效。 降血脂的食物:以下几种绿色食物可使人的血管"年轻"。①茶叶:含有咖啡碱和茶多酚,有提神、强心、利尿、消腻和降脂之功。经常饮茶,可防止体内胆固醇含量升高。②大豆:含有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一种物质,因此高胆固醇患者,多食大豆和豆制品很有好处。③生姜:含有一种含油树脂,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胆固醇的作用。④大蒜:含挥发性激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是预防高血脂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佳品。⑤木耳:含有一种多糖物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可减肥。 ⑥红薯:可供给人体大量的胶原和黏多糖类物质,能够令动脉血管保持一定的弹性。⑦山楂:含三苫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加强和调节心肌,增大心脏收缩幅度及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还能使血清中的胆固醇降低,因此,心脑血管病人宜多食山楂。⑧海鱼:海水鱼类的鱼油中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的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多食鱼者,可明显降低其血浆脂质。因此海水鱼类有预防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的作用。 降低胆固醇12法: 1、控制体重,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 2、限制食物胆固醇,每天总摄入量少于2毫克。 3、少吃油炸食品。 4、少吃奶油类糕点。 5、忌吃甜食。 6、忌烈性酒。 7、以粗粮代替部分细粮。 8、摄入植物油每日不超过25克。 9、采食橄榄油。 10、限制动物性食品,特别是肥肉和动物内脏。 11、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12、多吃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葱、大蒜、香菇、木耳等。

食物胆固醇含量表

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一览表(每100克食物)90单位以上少吃 胆固醇与人体健康相关,下面介绍各种食物的胆固醇含量 a.、每100克含胆固醇1500毫克至3100毫克的食物: 鸭蛋黄、鸡蛋黄、鹅蛋黄、鸡蛋粉、羊脑、牛脑、猪脑。 b、每100克含胆固醇600毫克至700毫克的食物: 全鸡蛋、鸭蛋、全鹅蛋、全松花蛋、小虾米。 c、每100克含胆固醇400毫克至500毫克的食物: 猪肾、鸡、鸭肝、蟹黄(鲜)、蚬子 d、每100克含胆固醇300毫克至400毫克的食物: 猪肺、羊、猪肝。 e、每100克含胆固醇200毫克至300毫克的食物:

牛肝、甲鱼、乌贼、鱿鱼、螃蟹、黄油。 f、每100克含胆固醇100毫克至200毫克的食物: 肥猪肉、猪肚、猪肠、猪舌、猪肉松、牛肚、肥羊肉、羊肚、鸭肫、鲢鱼、鳗鱼、对虾、青虾、螺肉、全奶粉、干酪。 g、每100克含胆固醇100毫克以下的食物: 瘦猪肉、瘦牛、瘦羊肉、兔肉、鸭肉、鲤鱼、鲫鱼、青鱼、草鱼、蛙鱼、马蚊鱼、白鱼、桂鱼、白虾、海参(不含胆固醇)、海蛰、牛奶、羊奶、脱脂奶粉。 专家提示: 胆固醇含量多的食物还有:蛋黄、动物脑、动物肝肾、墨斗鱼(乌贼)、蟹黄、蟹膏等。 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 猪肝:由于猪肝中胆固醇的含量较高,据分析每100克猪肝中,含胆固醇约368毫克。 合理控制胆固醇的吃法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方法,旨在降低人体内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1、多吃鱼 一项针对Ω-3脂肪酸(存在于金枪鱼、鲭鱼、鲑鱼和沙丁鱼等鱼类中)对hdl-c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当吃鱼的次数达到每周1次甚至每天1次时,能有效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2、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 整粒谷物和面包等纤维含量非常高的食物,能有效降低人体内ldl-c的含量。营养专家指出,为了达到影响胆固醇含量的效果,膳食中的纤维必须达到15~30克。 可以在早餐中加上一盘黑莓,在午餐中加入半碗扁豆,在晚饭中加入一盘全麦面食,再加上5个对半剖开的桃干作为零食。 3、多吃大豆制品 豆腐和膨化植物蛋白等大豆制品中,含有一种天然的植物化学物质,叫作异黄酮。研究显示,这种化学物质有助于把危害动脉的ldl-c从人体中清除出去。 4、摄入足量的维生素C 在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进行的研究显示,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与人体内hdl-c含量成正比。专家建议,每天吃3~4份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马铃薯、椰菜、花椰菜、草莓、番木瓜和深绿色多叶蔬菜等,能提高人体血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从而提高体内hdl-c的数量,保证血管畅通。 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它不仅是身体的结构成分之一,还是合成许多重要物质的原料。过分忌食含胆固醇的食物,易造成贫血,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但长期大量摄入胆固醇,不利于身体健康,会使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科学的饮食方法提倡适量摄入胆固醇。 不含胆固醇和胆固醇含量少的食物有:所有植物性食物、禽蛋的蛋清、禽肉、乳品、鱼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