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面对高考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面对高考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面对高考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面对高考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上海市浦光中学徐琤雅张玲杨宇翔

目前数字化实验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数字化实验的核心设备——各种传感器及微电极的研究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优先资助的前沿课题。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引入数字化实验教学,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实验工具的缺陷,使实验的方法更加先进,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实验的步骤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革新了化学实验仪器与方法,拓展了化学实验的内容。

我校有非常有利的硬件条件——专属数字化教学的实验室。为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了将数字实验与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改进,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操作,定位于可广为推广的学生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同时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进一步推进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本研究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中积累相关案例,从实践中研究与改进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发挥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使之与课堂教学更为合理、紧密地整合。

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2)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报告的设计。

(3)研究比较学生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4)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价值。

(5)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6)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研究结果:

(一)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在高中学段化学理论体系中,理论上有不少可用数字化实验实现的实验。

此外,将若干传感器很好的组合,更可实现大型的、户外或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学生探究性实验,比如水质测定、饮料成分测定、碘盐中含碘量的测定等等。

(二)学生数字化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报告的设计。

在传统实验方案及实验报告的基础上,突出对于实验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强化学生对于实验结果数形结合认知、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相对简化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偏重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行设计,在实验中渗透学生主观能动设计实验的能力。

初步拟定实验方案及实验报告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实验探究目的、实验设计依据原理、实验器材及药品选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输出、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误差讨论等。

在此,笔者选取呈现一个案例。

(三)比较学生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传统实验教学效果显著,但数字化实验作为与传统实验相辅相成的教学手段,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数字化手段可以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在采集数据的环节上,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数字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从而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的兴趣点,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电导率,中学化学教材中一般不出现这个概念,在研究强弱电解质时,传统实验仅限于用小电珠光亮程度来检验溶液的导电能力,操作繁琐且现象欠佳,若借用数字实验的图像呈现,用数字说话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体会出溶液中离子“量”的问题,若干条简单的工作曲线就能比较直观地说明此较为抽象的知识点即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有关。因此,在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小组成员累积类似案例,研究比较学生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以实现数字化实验在传统实验基础上的突破、数字化实验对传统实验的进一步延伸、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化学实验的整合。

在此,笔者选取两个案例加以详细说明。

案例分析:

《催化剂间的竞争》作为一节拓展性课,教师指导学生围绕“催化剂”的概念,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经过多次实验探究,学生成功地发现了双氧水分

Fe O,进而又发现新问题:为什么作为双氧水分解的催解的新催化剂——KI、

23

化剂均含有氧元素?是否因为反应过程中它们所含氧元素转化为氧气?通过多次实验比较,学生得出更多可以用来促进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

整堂课的反复重复双氧水分解的实验,不同之处就在于所添加的试剂不同。按照传统实验的做法,在不同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同浓度的双氧水,然后分别加入不同的催化剂,观察气泡产生的速率,判断催化剂效率的高低,总结记录实验结果。引入数字实验教学,基本步骤相同,但是对于不同催化剂的效率不再是根据学生主观视觉判断,而是根据气泡产生的同时在试管内会造成一系列压强,连接的气压传感器可以感受到这些细微压强的变化,在个人电脑的屏幕上以P-t的图形出现。

比较这两种教学实验的效果,统实验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有帮助,在通过对于实验现象本身的观察中,找出效率较高的催化剂,但是往往靠个人感官的判断有时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再加上由于学生主观判断的差异性、不同催化剂催

化效果前后靠肉眼观察对比并不明显,最后可能无法实现最初设定的教学目标。

而使用数字实验教学,则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结果的精确把握,数字传感器可以感受到压强的细微变化,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数据,解析图形的能力。

案例分析:

此案例属于研究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没有一定的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项目的设计,自己收集、选择、分析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课程。它的学习内容极具综合性和开放性,因为对于一个实际问题,学生必须运用多个知识解决。比如此案例中验证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方案理论上不下十种,学生可以从电离平衡、盐类水解、化学反应速率等角度验证了醋酸是弱电解质这一观点,如果完全依靠传统实验,某些实验根本无法实现,而且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实现所有推论的验证,这样留给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时间就所剩无多了。据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比较,由于学生在数据处理上的时间大大缩短,这就给学生创造了多余空间,使他们在探索研究的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上大幅度增加,而这正是符合二期课改研究性课程理念的。

图一 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图

图二 同浓度盐酸、醋酸分别与镁条反应的起始速率

但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并没有完全依赖于数字化实验,而是采用了传统实验与数字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

传统实验经过多年的实践,也有其必然存在的经典价值,有些实验使用数字化手段反而化简为繁,比较同pH 值醋酸与盐酸的浓度、测定已知浓度醋酸的pH 值、比较同浓度醋酸与盐酸溶液的pH 值、比较醋酸盐与盐酸盐的pH 值等等这几种方案使用传统实验器材比如pH 试纸、pH 计甚至是酸碱指示剂即可快捷地得出结论,使用数字化实验反而华而不实、欲速则不达。

但凡涉及到定量线形变化或电导率的实验,比如比较同浓度醋酸与盐酸的电导率、比较同浓度醋酸、盐酸分别与镁条反应的起始速率、等量水稀释对醋酸与盐酸pH 值的影响、等量水稀释对醋酸与盐酸电导率的影响、用同浓度氢氧化钠分别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盐酸与醋酸的滴定曲线、醋酸盐对醋酸电离的影响、温度对醋酸电离的影响等等这些写实验方案我们就不得不借助于数字化实验。

图四同浓度氢氧化钠分别中和等浓度等体积盐酸、醋酸的滴定曲线综上所述,因此数字化实验只是互补于传统实验的一种手段,我们应将两者很好的整合,

通过将近一年具体操作实践过程中的积累,小组成员就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

生实验的教学比较结果如下:

(四)学生数字化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价值。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学生数字化实验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带来很大的冲击与革新。

教学理念:学生数字化实验的引入凸显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学生自助设计、操作实验的机会多了,注重学生为主体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搜集处理数据等各方面的能力,

改变传统教学忽视科学探究过程只求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切身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以及对科学探究的精神的领悟,增强科学方法意识,更可实现学科内以及学科间的整合,甚至是与实际社会生活的融和。

教学手段:数字实验的出现,也随之带来教学手段的革新,更有了多的教学手段的组合,比如数字实验、传统实验整合教学;单一的数字实验演示教学;学生数字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改进、自行设计实验等等。

教学模式:新的教学途径的介入,必将引发更多教学模式的产生,比如以“实验的数形”作为引入,整堂课以“学生讨论、分析、深入、总结”的模式;比如由传统实验和数字实验的共同辅佐,以“比较法”渗入教学,进一步强化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实验探索模式,某些课题有了数字实验的介入,可以使探究的过程更加完整,毕竟数字实验在某些层面还有着拾漏补缺的作用,学习的完整性得以很好的体现。

在此,笔者选取两个案例加以说明。

案例分析:

在该案例中,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在三方面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第一,从实验器材角度,传统实验前期准备较数字实验略显繁琐。

第二,在实验具体操作上,传统实验耗时较长,易出现实验失败现象。传统实验通过人工采集几个特殊时间点产生的气体体积数据,由于时间与目测针筒显示气体体积这一环节需要较为精密的配合,很容易出现失误。此外,药品的取量也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倘若药品取少了,针筒内气体体积前后变化不明显,不利于观察记录,而药品取多了又可能造成起始阶段变化过于迅速,在选择时间点上难以掌握或者说容易错失最佳数据的采集点。而数字实验的这一环节全由电脑掌控,数据采集器不仅能采集某个时间段的实验数据,更可精确到0.1秒乃至更为精细的时间单位,这样所采集的数据较为全面,更为客观科学,整个实验变化过程中,学生的注意重心更多的是放在由电脑屏幕呈现出的P-t 曲线变化,而不是忙于记录各种数据,数字实验更可反复多次,最终得到最为理想的实验数据。

第三,实验数据的记录输出方式的不同对于学生观察现象、考虑问题的角度、研究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最后对整个知识点的掌握均产生不同的影响。

传统实验以表格形式呈现:

学生从该表中了解某一时间点的化

学反应速率,通过计算求得平均反

应速率,但由于给定的时间点并不

全是采集数据的最佳时间点,再加

上具体实验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

误,最后得出的结论偏差会很明显。

数字实验以电脑输出图表形式

呈现:

图五 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数字化实验装

通过这张图表,学生能更为直观的了解整个反应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快慢程度,对化学反应速率这一概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

再有在实际考试中,学生对带有图像的题目总有些许“望而生畏”的感觉,如该知识点就曾以图像形式成为一经典考题,具体考题如下:

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消耗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在相同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

使用数字实验做过该实验的学生对该题中出现的图示并不会感觉陌生,只要稍加思索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通过以上三方方面的对比,学生数字化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价值可见一斑。

此案例的实践效果体现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堂氛围。因为有数字实验的介入,学生课堂活动增多,师生互动增多,学生上课情绪提升,对于教与学都提供了和谐的课堂氛围。

第二,学生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接受程度。“电解质溶液”是比较重要的章节,但因为内容的理论性、抽象性比较强,在传统教学中很难让学生理解透“完全电离”“部分电离”中的“量化”概念,而数字实验正好可以填补这部分缺憾,通过电导率传感器的应用,通过对数字实验显示的数值、曲线的读取,提供了让学生鉴别强弱电解质的新途径,使“全部电离”“部分电离”抽象的概念得以具体化的体现。

第三,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弱电解质的讨论本身就有很大的空间,这一节课中借助了数字化实验这个新的载体从另一个新的角度进行了探讨,通过设计数字实验对一些数据、图像读取,把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深入浅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图像分析能力等其间都会得以锻炼。

第四,知识点的夯实为学生自信应试打下基础。强弱电解质一直是上海高考内容中必考的一部分,正是因为知识点的“抽象”,掌握不透彻,所以就成为学生的应试软肋。而在知识点“吃透”的前提下,学生应试肯定多的是自信。

(五)学生数字化实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通过几个月的学生实践,数字化实验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确有或多或少的提升。数字实验有着传统实验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在观察环节上,数字化手段可以极大地扩展实验的可视性和可重复性。在采集数据的环节上,计算机和传感器等数字手段的介入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从而节省宝贵的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上,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更多的兴趣点,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一,增加了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效果的确不容忽视。但是传统实验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局限性,更多走的是演示实验这条途径,虽然效果不错,但毕竟不是全民参与,所以激起的兴奋点未必能全部辐射开,而数字实验教学以3-4人为一参与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各施其职,从实验方案设计,规划使用试剂(也包括一些溶液的自行稀释浓度等),传感器的选择使用,实验装置的整体搭建,实验过程的控制,实验数据的读取,以及实验数据、图像的分析,做到了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并且学生在通力合作中,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更能很好地得以体现和发挥,并且能提升学生融入集体的快乐!

其二,数字实验的辅佐可以让化学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的兴趣。

中学化学课程的架构是由几个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理论如物质结构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物质的量理论、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有机反应原理等构成的,而这些重要理论都建立在原子的微观结构基础上。抽象这一共同特点使得这些理论成为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难以理解掌握的难点内容,而学生往往越难就越不愿意学。比如电解质溶液这一知识点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属于理论性、综合性、抽象性都比较强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上一直存在着障碍,学过但理解不透的现象非常普遍。像强弱电解质的区别本身就带有一定量化的形式,量化在传统实验中难以得到体现,而数字实验就提供了一条以量化的形式区分强弱电解质的途径。通过电导率传感器与计算机的相互辅佐,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采集到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数据,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以后更易为学生接受,同时可以数据、图像作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切入点,一系列的讨论、探究活动可以由教师设计后很好的展开。于是教学内容的难点反而变成了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源泉。

其三,数字实验与传统实验相辅相成,体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学中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和教育方式,从而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演示实验为主,得出实验结论,学生被动地接受实验事实,记住实验结论,然后应用结论解决问题。学生虽然也能很好地利用这些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但是体验不到知识探究的整个过程,当然也就减少了在这个过程中质疑精神、创新精神、主动学习的愿望、学生间的协作等等能力的培养。而有了数字实验的辅佐,它的便捷、操作结果的直观、数据处理的迅速让学生有

了更多思考、讨论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学生多了自身参与的机会后,更加提升了学习的兴趣点,更加能够激发思维。比如依旧涉及到化学中强弱电解质的区分,学生可以学会从不同的曲线走势去判别强弱电解质,从一些数据,从一些曲线,挖掘出强弱电解质更多的宏观表现形式。比如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同倍稀释后观察它们的变化曲线,传统实验是无法在短时间内绘出这么精确的比较曲线的,而数字实验中与操作同步出现的曲线,一下子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就会主动想着去讨论曲线的变化趋势,就会刨根究底想要解决心中的质疑,主观能动性被挑动起来了,学习的兴趣也就有了。比如就有学生想到可不可以利用“温度对碳酸钠水解影响”的数字实验中pH与温度的图像得出弱电解质水解的关系式的等等,学生的探究精神是不容忽视的,这需要教师的挖掘,而数字实验就给教师提供了一条挖掘学生潜能的途径。

其四:高中化学教学中数字实验的顺利展开,同样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能力全面发展的要求。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教师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对于教师更是为了能更大程度上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能力,那就需要教师勤思多想,选择好课题,以适当的方式把它用到教学中恰当的环节中,使其自然地与常规教学融合,真正地使数字实验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多方面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最大程度提升教学效率。好的引路者,能让后来者少走弯路。的确在数字教学的路途中,教师把一些小的路障扫除,学生的基础夯实了,学生就有更多的空间去学会思考,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学生各方面能力都会得以提升。

(六)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由于数字化实验教学在中学阶段刚刚开始起步,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问题:

第一,传感器的使用。如何操作传感器对于现在这些能熟练应用基础的计算机技术的高中生来说,已经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如何利用传感器去测定出精准的数据,比如说电导率传感器校准液一次用完后,如何进行精确溶液的配制,以及pH传感器缓冲液的配制,应该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这样一方面能提升对仪器维护的意识,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因为介于传感器的高灵敏度,一旦没维护好,数据的显示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而数据的偏差会直接导致研究结果、规律的总结。课题实施一路走来,很多时学生只会去用,而不会注重去维护,等到采集数据出了问题,再回过头,那就是事倍功半了。如何利用好传感器的问题还在于,合适的时候去合理地用它,有时是时机不合适,譬如说pH值的测定,用传统的pH计测定,没了接线、没了与计算机连接的步骤,应该是更为简洁明了,但学生会注重了现代化,而抛弃一些传统的东西,还有学生会缺乏捕捉很好地利用数字实验为课堂服务的机会,比如在现用的二期课改高一第二学期的教材上第37页上“测定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

碳的化学反应速率”,学生实验中演示的是采用针筒去收集气体,在不同的时段读取体积读数然后以时间作为横坐标,气体体积作为纵坐标,做曲线图对于“浓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进行用数据说话式地分析,的确很为直观,效果也不错。但是我们今天有了数字实验仪器,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气压传感器与数据提存器相结合,让时间-压强的曲线很快地在计算机屏幕上得显示,快捷,又非常具有说服力,最起码减少了对于体积读数人为的误差,但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能有提出此手段的,那也说明数字实验教学还没有变成常态化,还没有完全灌输给学生,这种理念的培养当然需要一定的过程,我们有待努力。

第二,数字实验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在它的“数字”上,如何使数字成为有效的数字,如何把有效的数字进行分析、归纳,如何对同一主题实验分组做后出现的曲线异常进行及时地抓捕、讨论、反思,这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还是有所欠缺的。比如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显示,为什么有的小组曲线特别的不光滑?比如同样浓度溶液同倍率稀释后,为什么电导率曲线会会有所不同?更有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如等体积等pH值的盐酸和硫酸分别与足量的Al片反应,为什么同时间截取的压强曲线跟理论有出入,前者的速率大于后者的速率,像这种通过曲线的差异顺势问题的提出,然后再逐步解决问题,就是很好的研究课题,但学生往往会忽略掉。因为现在的学生不好发问,尤其是针对我们这种层面的学生更不愿意深层次的发问,因为比较畏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教师还得更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他们不好问,我们从点到面对他们启发,让他们从被动地问到主动地问。

四.后续思考

传统实验所呈现的往往是单一的,而数字化实验的引入,则给我们的实验带来了生动和具体,增加了探究性,因为它所呈现的是多维的,数据和图象可以同时动态地表现,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化学实验。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新知识大量地快速增长,使得课程处于尴尬境地:一方面,大量新知识要加入到课程中,加重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课程开展的时间又不可能无限地延长,甚至有些课程周课时量在削减,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兴趣爱好发展的空间。

解决这种问题的一种出路是:改变课程是继承人类经验知识精华这个基本观点,即学习过程为一种单纯继承的观点,新课程应该是在传授一些基础性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性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并且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课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种基本学习能力来全新进行设计。

布鲁纳主张:学习任何学科都应该要学习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而教学过程的中心是促使这些基本知识的迁移,以及帮助学生掌握在不同应用情景中知识的迁移的技能。

新课程的基础性,除了要介绍原汁原味的科学知识外,还应该更加接近社会生活的现实,让学生真实地理解科学原理的应用及技术,促进知识结构的迁移,在利用技术的探究活动中,体验技术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技术与人类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然,高中化学进行数字化实验教学并不是要否定和代替传统的实验教学,而正是在继承前者的同时进行改进和补充。在这一点上专家、学者与探究者是有共识的,而如何进行改进和补充将会是我们工作中一直需要重视下去的。

我们把在工作的感想和总结简单地汇总如下:

1.“共存”与“替换”

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应该同时并重,长期共存,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既无主次之分,更不能完全替换,它们不是推倒与重建、破和立的关系,而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提倡运用数字实验,又不能偏废传统实验原理、实验手段和实验方法的学习。

2. “全面推行”与“稳步发展”

利用数字实验能够完成高中化学中电解质溶液、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方面的诸多实验,但是数字作为一种新型的实验系统,师生的学习和掌握有一个渐进和内化的过程,大面积推广也要经历循序渐进的阶段。教师可以先按课程标准,从基础性、拓展性和研究性课程中挑选一部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数字实验把它们讲清楚、让学生做熟又不重复,适度把握好数字实验的容量和密度,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似是而非。

教师要注重引导,循序渐进,对新仪器以及使用新仪器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及时解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活动的引导与控制,注意内容与新颖仪器之间注意力的分配。

3.“载体”与“主体”

数字化实验是一种新型实验工具和教学手段,是化学教学的载体,而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优秀的化学教学应该以学生发展(建构良好的知识结构)为本,使“载体”为“主体”服务,而不是要求“主体”适应“载体”。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发展出发,比如一个学校要开展好数字教学,必须要针对受教对象的学习层次,不能要求过低,让数字实验只是成为学生的快乐体验;更不能过高,仅仅为了提升“数字实验”的身价,而故弄玄虚、本末倒置。秀型的教学,只会影响我们学生学习的不务实。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可以涉及的领域有所不同,比如一些示范性学校,可以把数字实验从课堂引向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他们借助器材找寻探究主题的敏锐性,让教学理念、学生学习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尽可能完美的结合。

4. “扬长”与“避短”

传统实验能够做得好(现象清晰,时间节约)的实验,并不需要用数字实验来“做秀”,传统实验中有特有的思想方法的实验,无法用数字实验来替代。通过这一年的实验研究,笔者发现数字化实验教学有以下三点优势:(1)传统实验无法实现,或效果不理想的实验,改用数字化实验往往有不错的收效,事半功倍。

(2)需要采集大量数据的实验。把采集、处理数据等机械性工作交给计算机自动完成,腾出更多的教学时空,用以引导学生更多地观察化学现象,探究化学规律,把学习、生活和生产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字化实验给学生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工具,数字实验是测量与数据分析处理的工具,在课时研究中可充分利用。在使用数字实验之前,“苦思冥想找课题,费尽心机找器材”,这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普遍现象,现如今循着“拿着器材找课题”的思路,不仅让课堂教学内容得到了延伸,而且使得学生开展真正意义上的探究也成为可能。

“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研究”这一课题意义深远,这一年中我们对于课题的研究,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我们青年教师经验角度出发,肯定会有很多不完善或者说还有很多未涉及的面,这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长久地实践下去,实践中发现问题,找寻规律,解决问题,使这个课题能够日趋成熟,日趋发展,更为我们高中化学教学的多元化尽上我们青年教师的绵薄之力!In the modern time, mainly in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oshan steel industry is the speed development by leaps and bounds, and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upstream, but also face factors of production such as energy, raw material cost, continuously high indirectly lead to cost pressures in iron and steel

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关于在高中化学中展开学生数字化实验的研究 上海市浦光中学徐琤雅张玲杨宇翔 目前数字化实验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对数字化实验的核心设备——各种传感器及微电极的研究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优先资助的前沿课题。 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引入数字化实验教学,一方面弥补了传统实验工具的缺陷,使实验的方法更加先进,实验的数据更加准确,实验的步骤更加清晰;另一方面革新了化学实验仪器与方法,拓展了化学实验的内容。 我校有非常有利的硬件条件——专属数字化教学的实验室。为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为了将数字实验与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通过对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的研究与改进,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操作,定位于可广为推广的学生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同时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进一步推进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本研究在高中化学新教材的教学中积累相关案例,从实践中研究与改进几个典型的中学化学实验,将其传统的实验操作方法改进为数字化实验,应用于日常教学与学生的研究型学习。对中学化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数字实验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发挥数字实验在教学中的优势,使之与课堂教学更为合理、紧密地整合。 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2)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方案及其实验报告的设计。 (3)研究比较学生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学生实验的教学效果。 (4)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价值。 (5)研究学生数字化实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意义。 (6)研究在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研究结果: (一)能广泛适用于高中化学教学的学生数字化实验案例。 在高中学段化学理论体系中,理论上有不少可用数字化实验实现的实验。

高中化学论文: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在教学和研究中成长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教师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育能力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两条是教学和研究。 一、上好课是成长的基础 怎样才能上好课呢?我的体会是四点: 1.练好说功。教学基本功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教育理论运用的基本功、解读处理教材的基本功、写字说话的基本功、媒体制作运用的基本功等等。我个人觉得这里的说话的基本功——说功非常重要,因为课堂教学中的好多信息,是通过教师说的途径传递给学生的。怎样才能练好说功呢?我觉得有三种做法可以借鉴:(1)以听促说。看电视时,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说的、演员是怎么对白的;听优秀教师的课时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通过听学习别人的咬字发音,借鉴别人的讲话思路。(2)以说促说。无论是平时上课还是登台发言,无论是在校上班还是外出学习,只要是有说话的机会,总不要轻易放过。我觉得和陌生人交流、跟外地人交流,收获是挺大的,一来可以锻炼自己的胆量,二来可以培养普通话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性。(3)以写促说。用电脑写文章,如果你用的是智能输入,正好可以纠正普通话的发音;文章写多了,你讲话的条理性、流畅性自然也就具备了。不知道在座的同志能否同意我的观点,我个人觉得上述三点做法还是挺有效果的,有同感的老师不妨一试。 2.吃透文本。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人认为以本为本的说法,似乎有些过时了。其实不然,不管是文科教学还是理科教学,吃透文本依然是备课、上课的首要环节。对于文科教学,我没有多少发言权,只是觉得理清“文脉”是吃透文本的关键,有些语文教师之所以课讲得零碎,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握好整篇文章的脉络。对于理科教学,我觉得吃透文本可以采用三步走的策略:一是反复阅读文本,初步感知一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二是分析文本,理清主要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三是瞻前顾后,找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前后教学内容之间的承接关系。以“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文本处理为例:通过阅读文本,得知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分子的基本性质,即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通过分析文本,理清了三个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流程,即通过图片感知、计算感知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确很小;然后借助氨分子的扩散实验让学生得出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结论;最后用黄豆和芝麻混合的实验给学生以原型启发,引领学生围绕分子间究竟有没有间隔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瞻前顾后,发现,构成物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和原子以外,还有教材后面还要介绍的离子,因此,在汇总学生对物质构成情况的猜想时,要强调:物质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2006年暑假,在南京听了江苏省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讲座,他讲自己执教李白的诗《赠汪伦》的有一个环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围绕诗的前两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设计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汪伦在李白即将离开桃花潭的时候才赶来送行呢?有学生说,李白在桃花潭好吃好喝好一段时间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2010年高考题分类汇编(化学部分) 15-14有机化学 1.(2010全国卷1)11.下图表示4—溴环己烯所发生的4个不同反应。其中,产物只含有一种官能团的反应是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解析】易知发生四个反应得到的产物如下图所示,显然Y、Z中只含一种官能团,即可!

【答案】B 【命题意图】掌握烯烃的基本化学性质:与HX加成,与H2O加成,双键被氧化剂氧化,掌握卤代烃的化学性质:卤代烃的水解与消去的条件及产物;掌握常见的官能团! 【点评】本题很有新意,不过貌似一些反应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如烯烃的氧化,烯烃与水加成!但总体还可以,有些创意,赞一个!有机结构—性质—官能团这条主线能够推陈出新难能可贵的! (2010浙江卷)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B. 开发核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推广基础甲醇汽油,使用无磷洗涤剂都可直接降低碳排放 C. 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都可用于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 D. 阴极射线、 -粒子散射现象及布朗运动的发现都对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试题解析: A、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来自高中化学课本体系的不同位置,但,都是所在部分的重点识记的知识内容。考察学生化学知识面的宽度,考察基础知识的巩固程度和重点知识的敏感度。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棉花是天然纤维,油脂是天然混甘油酯,棉花和油脂是天然有机高分子,ABS树脂是合成有机高分子。 B、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分据不同章节,和社会生活热点息息相关。但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并不是书本知识。要了解低碳的含义,更要明确化学知识对低碳的实际意义。考察学生的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或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应用积极性。其中无磷洗涤剂不能直接降低碳

高中化学实验练习题

高中化学实验题归纳 一.物质的鉴别 如: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完成表格(对于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写化学式,暂不能确定的物质在相应位置填“无”): (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2)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肯定存在的物质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理由 (4)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二.结晶水、相对原子质量等数据的测定: 如:某学习小组用题27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质量。 ⑴、A中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实验前,先将铝镁合金在稀硝酸中浸泡片刻,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检查气密性,将药品和水装入各仪器中,连接好装置后, 需进行的操作还有:①记录C的液面位置;②将B中剩余固 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重;③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并恢 复至室温后,记录C的液面位置;④由A向B中滴加足量试 剂;⑤检查气密性。上述操作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序号);记录C的液面位置时,除视线平视 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若实验用铝镁合金的质量为a g ,测得氢气体积为b mL (已换算为标准状况),B中剩余固体质量为c g,则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实验过程中,若未洗涤过滤所得的不溶物,则测得铝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受影响”)。 三.物质的制备: 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天空: ⑴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0.28g氨)mL,用规格为mL量筒量取。 ⑵氨水浸出后得到固液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2-外,还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 ⑶写出沉淀物中所有物质的化学式。 ⑷滤液I的成分是水和。 ⑸为测定混合肥料K2SO4、(NH4)2SO4中钾的含量,完善下列步骤: ①称取钾氮肥试样并溶于水,加入足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②、、(依次填写实验操作名称)。 ③冷却、称重。 ⑹若试样为mg,沉淀的物质的量为nmol,则试样中K2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高中化学典型的“探究实验”设计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化学课程改革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自主探索知识。 纵观现今化学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条分缕析,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 2.课程改革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提出: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对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只有人这一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2)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都能够释放出来,“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获得新知的基础上。(3)素质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验与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和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实验资源,发现问题。 (2)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研究、开发化学实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也可以通过实验构建化学原理,获得认知未知事物的思维能力和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达到: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基本理论, ,获得验证有关的化学知识的实验技能;(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通过化学实验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问题的水平;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11-12-22T14:10:50.407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王建平 [导读] 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河北省大名县大名中学王建平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的基本探究内容,要求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而探究性实验教学是探究性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具体体现形式,是新课程赋予每一位化学老师不可推卸的任务。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 1.高中化学实施探究性教学的时代背景 1.1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的探索活动进行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能在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能力,这就是探究性教学。 1.2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我国的高中化学新课标中明确强调“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通过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交流与表达等活动中,强化科学探究意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实践能力。 1.3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是加速教师成长的需要。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化学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目前没有完整的资料可供借鉴。这对使用惯了传统教材和教法的化学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大的挑战,要求每一个化学教师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从而快速掌握探究式实验教学技能,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1.4开展探究式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需要。一是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慧与潜力;同时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如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计算推理等学习能力。 2.高中化探究性实验的剖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化学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任何实验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验证和探究性,两者不能也不可能孤立的存在,那么如何来界定探究性实验呢?根据新课程理念和笔者的教学实践,高中化探究性实验有以下一些特征: 2.1从教学理念上看 探究性实验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情景设置为先导;以问题和探究为主线,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 2.2从教师作用上看 探究性实验教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通过亲自探究来学习化学知识的途径,教师在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是整个探究活动的参与者,活动的组织者,方案指导者,教学氛围的维持者,结论的仲裁者,但不是终裁者。 2.3从实验目的上看 探究性实验既重视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又强调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简单的说,探究性实验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 2.4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和形式上看 化学探究性实验内容的选定一般有两个渠道:第一,可以将书本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改变具有探究性的学生实验;也可以将书本上的具有可延伸的知识点或某一领域的学习内容推向深处,提倡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体验身边处处有化学。如增加设计联系实际的探索性实验(市售饮品中维生素C含量检测);改进欠佳的实验方案、完善定型实验(Na与H2O反应的实验改进);改进实验装置,增加微型实验等。 2.5从教学模式上看 高中新课程倡导的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主要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实验探究——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表达”。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问题。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情境,并讲解探究的步骤;第二阶段,实验探究阶段。学生搜集关于自己看到或经历过的这个问题的信息,将新的条件引入问题情境,以此来观察事物是否会发生不同的变化; 第三阶段,解释与结论。教师要求学生组织资料并做出解释;第四阶段,反思与表达。要求学生分析自己的探究过程,找出最需要以及没有得到的信息类型,同时对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探究的结果。 2.6从认知顺序上看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题,选题上要依据学习内容特点、教学条件、学生的基础来选择、设计。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由易到难逐渐扩展和深入;在低年级可以把一些与元素化合物性质有关的验证性实验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性实验,高年级可以安排基本理论方面的综合性实验。 基于上述六个方面,以及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思想、实验功能等,一般认为,探究性实验是由老师或学生提出实验课题,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根据方案进行探索研究,正确处理实验结论的一类实验形式。 3.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必须遵守的原则 3.1目的性原则 对于任何一个课题而言,探究的范围都很大,角度都很多,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学校教学的条件,设计出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任务,让学生来逐个完成。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

化学数字化实验

化学DIS探究实验指南 南京师范大学

目录 第一部分教材实验 实验01 中和反应中和热现象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 P30页实验2-3) 实验 02 原电池中能量的变化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P40-41页实验2-4) 实验03探究温度、催化剂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选修4 P22)(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三节 P48页实验2-5 实验2-6) 实验04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10 实验1-3 ) 实验05 渗析分离实验(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17 ) 实验06 海水的蒸馏(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18-19 实验2-2) 实验07 氢氧化铝的制备实验(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28 实验2-6) 实验08 酸碱中和滴定(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41) 实验09酸碱滴定曲线的测绘(以及应用传感和数码技术研究酸碱滴定 过程)(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49 实验3-4) 实验10 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2 实验3-5) 实验11食醋中总酸量的测定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3 实验3-6) 实验12纯净物与混合物性质的比较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57 实验4-1) 实验13饮料的研究1饮料的PH值或酸性 (人教版选修6 实验化学P62 实验4-4) 实验14 食物的酸碱度测定 (人教版选修1 化学与生活P30)(PH) 实验15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P10)(ph) 实验16 电解氯化钠、氯化铝溶液 (人教版选修2 化学与技术P33) 实验17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P5) 实验18 比较不同盐溶液的PH值(人教版选修4 P54) 实验19锌铜原电池实验1(电流)(人教版选修4 P71) 实验20锌铜原电池实验2(电压)(人教版选修4 P71) 实验21 电镀铜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摘要:教育改革的中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则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现实知识水平和知识接受程度的基础上,利用最少的时间、精力等来完成一堂高效率的课,以此满足社会和个人的价值需求。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中化学;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要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有效教学的教学理念和策略是一重要途径.新课程理念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可以采用兴趣化教学, 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 探究性教学等教学策略实施有效教学。 一、老师要认真备课 任何老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备课这一环节。然而,现在很多老师过于依赖优秀教师以及教学经验,在备课的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认知差异。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符合自身认知水平的化学教育。因此,老师要认真备课,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化学课堂。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深入研究化学教材,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另外,老师在备课的时候,还可以提前模拟教学情况,猜测学生在学习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尽最大可能消除阻碍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不利因素,使其有序、高效进行。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备课中,我将教学目标分成了三个层次:学生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以及还原剂等相关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并掌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学生在小组合作活动中,要学会团结互助,树立集体意识。我将教学重点、难点放在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氧化还原的本质。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我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活动方式,让学生通过做实验获取相关知识。 二、注重细节教学,联系实际应用 纵观历年的高考题,发现题目越来越偏向于生活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构建生动的学习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调查、咨询、统计等方式获取和教学相关的化学知识,使学生明白化学与人类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现在的高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地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打开思路,结合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综合分析解决有关问题.例如,在讲“雨水pH的测定”时,我引导学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一空纯净水塑料瓶沿瓶身的3/4处剪开,然后利用磨砂和纱布制成简单的雨水收集器,一共做了4个。通过天气预报了解到星期天有降雨后,在学校选取了两个采样点采样并对“收集器”进行编号。为了能够进行对比,我引导学生分两个时间段进行采集,下雨开始时各取回一个采有一定水样的采样器(上午9:40),下雨结束后再取回另一个采样器(上午11:05).样品取回后,学生迅速把样品带入化学实验室,通过pH试纸测定pH.在这个实验中,工具简单,取样点都是学生日常活动的地方,贴合生活实际,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这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和生产中处处有化学,深刻地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探究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活跃了课堂气氛,了解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教学中,我首先通过从学生熟知的饮料可乐入手,将可乐滴在用脱脂棉包住的过氧化钠上,进入“可乐点火”的魔术实验。一该实验贴近生活,学生对可乐熟知,也知道可乐是一种碳酸饮料。二是该实验利用了可乐中主要物质水与二氧化碳。对过氧化钠性质的学习打下伏笔。三是学生学完本节课后还可以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是否只有碳酸饮料可以进行该实验,其他饮料可以吗?为什么?四是该实验融“滴水生火”和“吹气生火”为一体,只需要1-2滴可乐,反应速度就很快,现象明显,而且成功率百分之百。通过魔术实验的引入,活跃了课

人教版高中高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方程式总结(一) 1、SO2 + CaO = CaSO3 2、SO2 + 2NaOH = Na2SO3 + H2O 3、SO2 + Ca(OH)2 = CaSO3↓ + H2O 4、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5、SO2 + 2H2S = 3S + 2H2O 6、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7、Si + 2F 2 = SiF4 SiO3 +2H2↑ 8、Si + 2NaOH + H2O = Na 2 9、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 SiCl4 + 2H2高温 Si(纯)+ 4HCl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实施与价值

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实施与价值 高中化学课外实验的实施与价值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习化学的过程不仅在于知识的获取,更重要是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些科学素养包括: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验和操作的能力、解释实验现象和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创新拓展的能力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可以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实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在大多数学校都开展良好,也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实施课外实验而言,是目前大多数高中化学教师忽略的一部分。有些教师反映,不是不重视课外实验,客观上高考压力的存在和主观上学生的精力不够让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随着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很多学校也开始对课外实验的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 对于化学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是对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探究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获得检验真理的幸福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一、课外化学实验的开展方式 1.课前的预习实验 开展新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根据下一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步骤简单,现象明显的预习实验。 例如,利用超市可以购买的“84消毒液”滴到花瓣或者有色纸条上,观察颜色的变化。在学习“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寻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铝制品。学习“油脂的水解”前,让学生通过家里的植物油、动物油与洗洁精的反应现象初步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甚至课前利用网络信息,查阅具体物质的实验反应视频。 再如,“苯的结构”教学前,可以告知学生苯的分子式为C6H6。学生在已有有机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碳成键和氢成键的特点,搭建苯分子的球棍模型。学生会创造出各种构型,有立体的有平面的。化学物质由结构决定性质,之后苯的课堂性质实验进一步验证苯的构型。 与以往的传统预习工作不同,学生不再通过直接浏览课本预习,而是开展一系列自身可以进行的课前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获知还是生疑,都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 2.课后的家庭实验 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安排一些简单具有趣味性的家庭实验。比如“淀粉遇到碘变蓝”是生物教材、化学教材中的常见实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触到含有淀粉的相关物质,比如白面、米饭、土豆、苹果等等,含有碘单质的有碘酒等等。 学生课前实验发现,不是所有的淀粉遇到碘单质都会变蓝。查阅资料可知,淀粉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具体性质如表1。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新知识用起来,就需要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课外的创新设计实验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作为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化学主要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实验操作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化学知识。近年来,新课程进一步加强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提高了教师团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它解决了以往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重视课程的社会性,把之前的知识传授教学转变为多元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着机械灌输、方法僵化、形式单一以及教材缺陷等种种问题,失去了实验教学本身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被弱化 自从我国正式开展新课程以来,学校减少了高中化学课时,新教材又没有明确标注哪些属于学生动手实验,哪些属于教师演示实验,致使个别教师不重视实验教学,甚至不做实验,明显弱化了实验教学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时,只是利用实验视频和课件代替实验,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这不但使高中化学教学严重脱离实验本源,还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缺乏优秀的实验教学教材 通过检索可发现,对整个高中化学实验进行全面、具体、系统化整合的文章或教材比较欠缺。有关高中化学实验方面的书籍多是以解答习题为主,即使存在少数涉及趣味实验的书籍,也缺乏将整个高中化学实验素材、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思想等进行整合的研究。比如,选修教材《实验化学》,其内容是由一个个孤立的实验组成,没有系统的技能、方法及思想介绍,实验比较单调,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化学实验教学急需一本融合化学思想、化学实验技能、典型案例的教材作为参考。 二、推进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措施 1提高教师的认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发挥引导作用。比如,教师要避免包办代替,不能让实验教学流于形式,不能只采用僵化的口头教育和黑板教育来强制灌输实验知识。这样只会让学生的兴趣降低,使其变成靠死记硬背和做题的“高分低能”者。

高中化学高考真题新人教版选修5

高考真题 一、选择题 1.(2018·全国卷Ⅱ)实验室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的实验。 光照下反应一段时间后,下列装置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实验现象的是( ) 答案 D 解析在光照条件下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化氢和四种氯代烃,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液面会上升,氯代烃是不溶于水的气体或油状液体,所以最终水不会充满试管,答案选D。 2.(2018·全国卷Ⅲ)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苯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液溴混合后加入铁粉可发生取代反应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与氯化氢反应可以生成氯代苯乙烯

D.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制得聚苯乙烯 答案 C 解析苯乙烯中有苯环,在铁粉存在的条件下,溴可以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A正确。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所以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苯乙烯与HCl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的是氯代苯乙烷,C错误。苯乙烯中有碳碳双键,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苯乙烯,D正确。 3.(2018·全国卷Ⅰ)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 答案 B 解析16.25 g FeCl3的物质的量是16.25 g÷162.5 g/mol=0.1 mol,由于Fe(OH)3 胶体是粒子的集合体,因此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 A,A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氩气的物质的量是1 mol,氩气是由单原子分子构成的单质,其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8N A,B正确;1分子丙三醇含有3个羟基,92.0 g丙三醇的物质的量是1 mol,其中含有羟基数是3N A,C错误;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氯代烃不止一种,因此生成的CH3Cl分子数小于1.0N A,D错误。 4.(2018·北京高考)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COOH或—NH2

高中化学实验专题

无机实验专题 1.为测定石中碳酸钙的纯度(设含杂质SiO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Ⅰ 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开始实验,通过测定装置E 反应前后的质量,计算纯度。 (1)B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C 中所装的试剂是 ,F 的作用是 ; (3)当样品充分反应完后,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A 中所装的试剂是 ; 方案Ⅱ 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 g ②将样品充分高温煅烧,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m 1 g (4)该方案中高温煅烧应选用的仪器名称是 ;判断碳酸钙样品完 全分解的方法是 ; “冷却”应如何操作 ,理由是 ; (5)有同学认为方案Ⅱ高温煅烧的过程中会发生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会导致测定结果有误,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 (填“正确” 或“错误”);请说明自己的理由 。 2.晶体硅是一种重要的非金属材料,制备纯硅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 高温下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② 粗硅与干燥HCl 气体反应制得SiHCl 3:Si +3HCl=====300℃SiHCl 3+H 2 ③ SiHCl 3与过量H 2在1000~1100℃反应制得纯硅 已知:SiHCl 3能与H 2O 剧烈反应,在空气中易自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制备粗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粗硅与HCl 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 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 SiCl 4(沸点57.6℃)和HCl (沸点-84.7℃),提纯SiHCl 3采用的方法为 ; (3)用SiHCl 3与过量H 2反应制备纯硅的装置如下图所示(热源及夹持装置略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

《高中化学演示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国内外改进创新实验研究现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能力、科学思想和科学品质教育的最生动、最活跃的教学形式。高中化学实验正朝着探究型、生活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在实验微型化发展领域,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已逐步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审定和推广了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因此,它是国内外近20年进展较快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形式,体现了化学实验微型化的趋势。我国是从80年代未 90年代初开始研究,进行了十年,召开了全国研讨会三次,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我国《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探究活动应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化学实验设计在体现化学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更要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取向,突出探究性实验内容的编排和注重过程的科学化设计。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2、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改革 就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要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应该首先改变旧的教学观念。这就应该在课程、教材、教法、研究等方方面面都作周密的思考,敢于对课堂内外的实验教学作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应走素质教育之路,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态度。通过课堂实验的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通过借鉴同行们的实验改进,表明作为中学化学教师,要坚定改革的决心,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而言只有经过广泛而具体的教学改革,才能使我们的化学实验教学更好、更切实际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使化学实验活动能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方面发展。 3、我校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一直以来,我校的高中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缺少连续的系统的研究与整理。教师们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往往把演示实验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进行临时处理,只是在备课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课题研究 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 化学课题组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研究主体报告 威海二中化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目的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化学教师按新课程的理念,认真实践,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但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发现“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有的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内容的情景化,教学过程的形式化、情景化,过多教育手段的“媒体化” , 教学评价的片面化;实验在化学学科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少老师将“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甚至取消学生实验等等,这些做法导致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无效,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应当重新反思当前的教育,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聚焦课堂,改革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真正实施有效教学。 二、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时间安排 2007.11 —2008.4 理论学习准备阶段; 2008.5 —2009.3 ,无效反思阶段的研究,初步确定一种课型的教学模式,并确定有关理论支持; 2009.3 —2009.12 ,有效备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新授课、习题讲评课两种教学模式,初步在本校内推广; 2009.12-2010.5 ,有效上课阶段的研究,初步形成复习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2010.5- 至今,有效评价、课后反思阶段的研究,课题总结。将肯定的各个课型推广施行,将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模式熟练运用,在本校推广,并将模式形成论文上报。 三、研究内容 1、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一线老师和学生对实施有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2、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学习,认真查阅资料,广泛交流探讨,同时积极向专家请教或走访兄弟学校,更大范围了解情况,逐步形成符合我们学

人教版高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很全面)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蔗糖:C12H22O11麦芽糖:C12H22O11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二、颜色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 (OH)3——红褐色沉淀Fe (SCN)3——血红色溶液FeO——黑色的粉末Fe (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 、Mg (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 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三、现象: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3、焰色反应:Na 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 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