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_牧牛喻_的渊源与流变_从原始佛教到禅宗_十牛图颂_陈开勇

佛教_牧牛喻_的渊源与流变_从原始佛教到禅宗_十牛图颂_陈开勇

中国的佛教——禅宗

中国的佛教——禅宗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一直在两个方面上开展。一是对佛教经义的探究,这是一种作为宇宙人生最终目的的追寻的哲学。二是作为一种求得解脱现实痛苦、抵达某种生活妙境的修行手段。两者之间并无截然分明的界限,离开了前者,对生活妙境的追求便失去了深刻的依据;而离开了后者,佛教的发展便失去了现实土壤。正是在佛经的翻译、佛理的深究中,中国佛教才渐渐地走出了一条迥异于印度的路子来,才渐渐地与本民族先秦时代萌芽发展的老庄哲学相互融通,渐渐适应了中国文化的要求而融汇成中国的佛教。禅宗的形成便是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的一个显著标志。 禅宗的形成大体可以“六祖”慧能的成名作为分界。慧能的佛学思想体现在他的门徒所编撰的《六祖坛经》中,这部书记叙了慧能师从弘忍求法,得五祖衣钵真传,而后弘扬禅法的诸多事情,因慧能在当时声名显赫,门徒颇多,所以记叙大体可信。《坛经》所宣扬的思想是禅宗的精髓,也是慧能之后禅学之所以迅速发扬光大的原因。 《坛经》中所诉的慧能经历有许多传奇成分,但这些成分并不都是编造。六祖本不识字,却具有极高的天赋,尤其是对空无的悟性。她借助不识字便不陷入繁琐名相的优势,倒把成佛的道路极大地缩短了,举手投足之间,若能认识自己的本性,便能成佛。这理所当然地成了大多数人都愿意走的解脱之路。六祖的简便易行的修行方法,并不是不讲究修行之法而是将这法放在自己对内心的悟上。最重要的是认识本性,能自悟,悟了即是解脱,就是佛。佛不在其他地方,正在你的心中,心即是佛!禅宗的佛理就是如此简捷明快,因而对于修行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一、禅宗的形成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完成,也体现了佛教由繁琐到简捷的变化,其形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 1、佛教发展的自身规律 佛教在汉时传入中国,到南北朝时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方面是由于朝代更迭迅速,人们的信仰出现严重危机,追求遁世,脱离现实的需要加强,到唐代形成普及局面,后来一些知识分子借重道进入仕途,这种有悖于佛教教义的行为,是统治者对佛教产生了某种戒备心理,地主阶级不时地利用政权力量,对佛教进

禅宗试题和答案

概念题: 1.见性心法:就是“自性本心”。 2. 禅宗的一花开五叶是在什么时候:在弘忍五祖门下出现了神秀和慧能。由于神秀和慧能两种见地不同,其实应该是神秀和慧能各偏执于某一种修行见地,然后各执己见,以此都认为是究竟法。这个时候,有了南能北秀,也就是说南禅和北禅,那么禅宗的一花开五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3.宗教合一的时代:禅宗只是一个禅宗,也就是只是一个心宗,一直传承到了五祖;这个心宗一直是衣钵法脉相传,一直是教与宗不分的,是合一的。一直以来,从释迦牟尼到了东土的五祖弘忍,经历了三十几代。这三十几代的传承当中,宗与教是合一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传的真正的是见性心法。 4.宗教分家:到了神秀与慧能,这个时候把教和宗被他们分家了,所谓分家了,就是又演化成为了五家七宗,每一家、每一宗都认为自己是正法传承,一直到现在,佛门弟子修持都找不到衣钵,都是在迷茫当中转来转去,其实始终连佛门这个门槛都没有迈进去的。 5.五家七宗:从南北宗一直传到了明清,其中有三家已经是没有传承了,就只剩临济和曹洞。 6.华藏的渊源:那咱们就是曹洞宗。 7.禅宗的传承:从二十八祖,也就是从东土初祖达摩到了五祖弘忍,我刚才所说的,这个就是禅宗的传承,这是真正的见性心法的传承。

8.禅宗的初祖:达摩是在公元535年到了中土,所以他是为中土禅宗的初祖。 9.慧可:他是生于公元的487年,在达摩座下修学六年得法,达摩将衣钵和《楞伽经》四卷传给了慧可。这个时候,他即为东土禅宗的二祖,达摩就西归了。他是以居士的身份得到了衣钵,而且是在得到了衣钵的时候才剃度。他就独自一人枯守着原来达摩面壁的那个洞,也是一直在修,他就终日拿着石头在磨一个石帽。他是在得了正法传承的之前,已经是破了重关了。 10.达摩传衣钵的偈语:吾本来兹土,传法度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11.永化堂里面的初祖:是尊慧可为禅宗的初祖。 12.永化堂里面尊达摩:是法性心宗的第二十八祖。 13.僧璨:僧璨的出生时间一直是一个争议,咱们也先不说。(应该是在606年左右。)有一天,有一个居士,四十岁左右,来见慧可。这个居士他其实身体有病,算是风寒,风寒在那个时代是很难治的,也就像现在的绝症一样。他就找到了慧可,就是说,弟子身染风寒,请和尚帮我治疗,或者说,我有罪,要来忏悔。慧可就说:“将罪来,与汝忏。”就是说,将你的罪拿来,我来帮你忏悔。这个居士想一想,过了一会儿说:“觅罪不可得。”慧可说:“与汝忏罪竟。”我已经给你忏罪了,就是忏悔了你的罪过了,所以:“应依佛法僧住。”就是说,你应该出家,依佛法僧住。居士又问:“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知何为佛法?”我看到了你是和尚,我已经知道你是僧人了,那什

作为心灵显现的时间_禅宗时间观初探

第63卷 第4期 2010年7月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Humanity Sciences) Vol.63.No.4July 2010.433~437 作者简介:刘广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湖北武汉430072。 [文章编号]1671 881X(2010)04 0433 05 作为心灵显现的时间 禅宗时间观初探 刘 广 锋 [摘 要]禅宗认为,佛性即是自性即是自心,佛性本无生无灭,外在的时间只是假象,禅 宗所证悟的时间只是心灵自身的显现。心灵常会执著于外物而产生种种迷误,执著于外在的 时间便会有对时间的迷误。破除执著的法门是 无念!,在无念的状态中,心灵复归清净,并勘 破时间的假象,从而达到时间的觉悟。禅宗和儒、道对时间及对时间的超越都有不同的理解, 但禅宗对时间的超越尤为彻底,这从逻辑上宣告了 感物伤时!诗学传统的终结。 [关键词]心灵的显现;迷误的时间和觉悟的时间;时间超越 [中图分类号]B83 0 [文献标识码]A 禅宗未将时间作为思考的主题,但其哲学观点中内在地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时间思想。与之前中国哲学对时间的各种认识不同,禅宗所思考与证悟的时间是内在时间,即与人的心灵相关的时间。在其 即心即佛!的哲学宗旨下,时间不是能离开人的心灵而独立存在的实体。人心有觉悟与迷误两种状态,在此两种心灵状态下所观照到的时间也是截然不同的。禅宗的这种思考时间的进路明显区分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儒家、道家。 一、时即心灵 作为中国化的佛教,禅宗(本文主要就南禅思想而谈)思考的主题是 人如何成佛!,六祖慧能对此问题给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思考,这首先在于他将佛性理解为 自性!,如其所言: 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1](第341页) 自性!是成佛之根据,但 自性!作为生命的本质仍带有抽象意味,于是,慧能又更进一步把 自性!同众生的 自心!或 本心!统一起来,认为自心即是自性,如慧能言: 自心自性真佛。![1](第345页)自心、自性不同于抽象的佛性和真如,这种观点就 把传统佛教作为本体的?真心#变成众生当前现实之心,或更准确地说,把众生当前现实之人心与作为本体的真心统一起来![2](第62页),这种佛性理论的转变对禅宗发展有重大意义,故有 六祖革命!之说。 禅宗的理论基础是其独特的 心性 佛性!论,对 心!的理解和论述成为其所有哲学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禅宗看来,自性的特征是 空寂!,如慧能在解释 大智慧到彼岸!时讲: 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1](第350页)这即是说,人的 佛性不是如同一个物是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中的,因此,它并不具备任何时间和空间性。相反,自性就是涅槃妙心。涅槃不是死亡或者圆寂,而是不生不灭。这里的不生不灭不是将灭止生,以生显灭,而是本无所生,也无所灭![3](第84页)。按照这种主张,所谓的觉悟即是证悟到自我不生不灭的真如本性,以此般若之智去除种种妄念便可顿悟成佛,故?坛经%云: 当起般若观照,剎那间妄念俱灭,即是自真正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谈王维和佛教禅宗的关系 王维生活的盛唐时朝,正处在封建社会上升的高潮期。这个时代激发了知识阶层的情感,引导他们寻求完美的人生。他们当中有的鄙弃狭小的书斋,企图摆脱读书、科举、仕宦的传统人生模式和劳碌逢迎、无所作为的官场生涯,渴望投身于金戈铁马的战斗,以建立永垂青史的功业。有的厌倦和鄙视纷争不息、倾轧机诈、屈从强者意志的政治舞台,渴望寻求一处能够自由呼吸的精神乐园。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氛既促成了他们对传统人生模式的不满,而国威的远扬、边塞战争的胜利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通达、物质生活的丰足,又给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条件。于是,有人投身于边塞,走向大漠;有人拥抱自然,皈依“仙境”。总之众多知识分子都在努力摆脱平凡的、更高境界的人生。 王维早年,也曾有过高昂的政治热情。只是,几次重大变故的打击,逐渐消磨掉了他身上的锐气。王维是一个禀性极高的诗人,才华横溢,仕途亦较顺畅,后来因伶人舞黄狮子被贬,中年时期又接连丧妻丧母,特别是开元二十四年恩相张九龄被黜,李林甫执政,王维的政治理想破灭了,内心的苦闷可以想见。于是他将精力投到了对佛教的信仰和研究上,希望由此获得精神自由。 禅宗弘忍以后,分为南北两派,南派以惠能为代表,北派以神秀为代表,时称南能北秀。王维正是生活在这个时期,他受母亲影响,一直与北宗禅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潜心研究和接受北宗的佛教思想和禅文化。到了晚年,才转而信奉南宗。 然而与一般的信徒不同,王维对佛教的接受表现出他自身的特点: 1.他对佛教的接受是多宗派,他并不恪守某一家的宗旨,他兼收并蓄,并且还与儒道思想相结合。 王维是博学兼收的佛教学者,他不仅不局限于禅宗南北之界,还广泛吸收儒道思想。如:《能禅师碑》文中,广引儒道二家经典,以描述弘忍对慧能的传法:“皆日升堂入室(《论语》),测海窥天。谓得黄帝之珠(《庄子》),堪受法王之印。大师心知独得,谦而不鸣。天何言哉(《论语》)圣与仁岂敢。子日赐也,吾与汝弗如(《论语》)。”以黄帝与象罔、孔子与其生徒的关系及事迹,比附弘忍与慧能,义过于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王维所具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修养,在对外来文化和新的思想接受过程中那种顽强的表现。与此同时,我们也能领略到异质文化思想的冲击与融合过程。 中华传统文化给王维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涂上了浓重的底色。王维的佛学思想是从这一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我们探究王维的佛学思想、亦要透过这层浓重的底色。 儒家思想,主张在成就功名的过程中体现其主体的价值。实质乃是主体的人生价值消融于客体对象世界之中,主体价值由客体而得以实现的过程恰恰也是其主体性失落的过程;而道家则是以“无为”之态的消极出世态度应对世事。王维由儒而道,最终到佛,是封建士大夫命运的一个典型,从一定程度看,王维是在追求一种高士风范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走向虚空境地的随缘。于是形成一个矛盾而又和谐的统一,这实质上亦是儒道佛的相互激荡而爆发的。儒道佛被王维很自然的化为一炉,在山水田园诗中流溢出来而不露痕迹。 2,他的接受是多层次的。他奉行佛教戒律,他树立佛教信仰,而他最热心的是佛教思维方式; 王维非常尊祟禅家的生活方式。据《旧唐书》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于舍下,别有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在京师日饭数十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茶铛、约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王维的高妙之处在于,他将佛教的清静生活和中国文人的高雅情调结合起来,日子过的有

禅宗五宗七家语录

禅宗五宗七家语录 众所周知,从初祖达摩至六祖慧能,禅宗一直是单传;六祖以后,才出现五宗七家的 繁荣局面: 六祖慧能传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马祖道一传百丈怀海,百丈 怀海传黄檗希运、沩山灵祐。沩山灵祐传仰山慧寂,是为沩仰宗。黄檗希运传临济义玄, 是为临济宗。临济义玄传兴化存奖,兴化存奖传南院慧颙,南院慧颙传风穴延沼,风穴延 沼传首山省念,首山省念传汾阳善昭,汾阳善昭传石霜楚圆,石霜楚圆传黄龙慧南和杨歧 方会,是为黄龙、杨歧二派。 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石头希迁传天皇道悟和药山惟俨,天皇道悟传龙潭崇信,龙潭 崇信传德山宣鉴,德山宣鉴传雪峰义存和玄沙师备,雪峰义存传云门文偃,是为云门宗。 玄沙师备传地藏桂琛,地藏桂琛传清凉文益,是为法眼宗。药山惟俨传云岩昙晟,云岩昙 晟传洞山良价,洞山良价传曹山本寂,是为曹洞宗。 这样,属于南岳系的,有沩仰宗、临济宗,以及临济门下派生出来的黄龙、杨歧二派;属于青原系的,有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共成五宗七家。幸运的是,这五宗七家的开 山宗主,都有自己的语录传世。 如果我们把从初祖到六祖这一个时间段的法脉承传,比作一棵大树的主干的话,那么,六祖之后的五宗七家,就好比这棵大树的几个大的枝桠。禅宗这棵荫蔽天下的大树,主要 就是由这六代祖师和五宗七家构成的。因此,要想全面了解禅宗,六代祖师和五宗七家的 语录不可不读。这就是我们在编完《禅宗六代祖师传灯法本》之后,立即着手编辑、整理《禅宗五宗七家语录》的主要用意。 祖师禅本来是一味的。我们所说的五宗七家,不过是从这一味当中流溢出来的方便接 众的不同门庭施设而已,并不是说它们有什么各不相同的奇特理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教学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只是不同的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不一样。禅门中有“机转位”之说。位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一味,即所证悟的理体,教下称之 为真如或者实相,机就是需要接引的众生之根机,包括日常机用。机必须是转位的,不能 死守着位不放——那样就成了死水不藏龙;而必须是机位互转、即机即位,转辘辘、活泼 泼的——如活水龙,兴波作浪,翻湫倒岳,为天下众生为明为导。岩头和尚讲,“若论战也,个个立在转处”,就是这个意思。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读五宗七家语录的时候,就不要被祖师们的奇特言行所眩惑。 诚然,对于修证尚未深入堂奥的人来说,读古人公案和祖师开示,如同读天书一般。 然据《碧岩录·三教序》中讲,公案之设,其要有三:一者勘验后学所证所悟是否谛当; 二者指示学人下手方便和修行正途;三者帮助学人解粘去缚。这三个方面常常以一为主、 其余为伴,互即互入,其象外归趣,不过是要学人归于圆顿之见地而已,也就是要“眼正”,“个个立在转处”。

禅宗的理论与方法

第五讲禅宗的理论与方法(基本资料) 一、起源和传承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三、参禅法 1、直指法 2、参话头法 3、开悟与保任 四、禅宗教学法 1、有言无言 2、棒喝 3、机锋 五、禅宗与主体性确立 一、起源和传承 (一)起源:拈花微笑 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二)传承:西天二十八祖。中土六祖。五家七派。 1、初祖菩提达磨:梁武帝普通元年,泛海至广州番禺。 (1)与梁武帝论道 梁普通元年(520)泛海至广州。帝迎之到建业。 问曰:“朕即位以來,造寺写经有何功德?” 磨曰:“无功德。” 帝曰:“何以并无?” 师曰:“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云何真功德?” 磨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曰:“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磨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磨曰:“不识。” 帝不悟。遂渡江之魏。 (2)一苇渡江。 (3)面壁九年。 (4)只履西归。 2、二祖慧可:立雪断臂 初名神光。二祖初生时,神光烛室,亘于霄汉。又一夕神人现,谓二祖曰:“何久于此?汝当得道时至,宜即南之。”二祖以神遇遂名神光。久居伊洛,博极群书。每叹曰:“孔老之教,祖述风规。”近闻达磨大师住少林,乃往彼晨夕参扣。达磨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光自忖曰:“昔人求道,敲骨出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如?”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大雪,二祖立于砌下,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之曰:“汝立雪于此,当求何事?”二祖悲泪曰:“惟愿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达磨曰:“诸佛妙道,

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无有是处。” 二祖闻诲励,向道益切,潜取利刀,自断左臂,致于达磨前。磨知是法器,遂问曰:“汝立雪断臂,当为何事?”二祖曰:“某甲心未安,乞师安心。”磨曰:“将心来,与汝安。”祖曰:“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后达磨为易其名曰慧可。 3、六祖慧能。 (1)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 (2)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4、五家七派 ┌沩山─仰山……………………………沩仰宗 ┌南岳─马祖─百丈┤┌………………………………临济宗 │└黄檗─临济─兴化─南院─风穴┐ │┌──────────────┘ ││┌黄龙……………黄龙派慧能┤└首山─汾阳─石霜┤ │└杨岐……………杨岐派 │┌天皇─龙潭─德山─雪峰┐ ││┌────────┘ │││┌云门…………………………………云门宗 └青原─石头┤└┤ │└玄沙─罗汉─法眼…………………法眼宗 └药山─云岩─洞山─曹山……………………曹洞宗 二、主要理论:自性说 (一)自性的特征: 性觉与性寂(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理论差异) 1、性寂(印度佛教):自性本寂,无为法,无作用,悟时证。 2、性觉(中国佛教):自性本觉,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本源,返本还源即可证得。 (二)禅宗的宗旨:见性成佛 达磨《血脉论》: “若欲见佛,须是见性,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坛经》: “菩提自性,本来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三)见性的境界——悟境。 1、“言语道断”。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禅宗1

禅宗1 “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兼之佛教有云:“不可说,说不得。”于是,我们只能沿着它走过的足迹,去追求它的真谛。 禅宗自灵鹫山上的“拈花微笑”开始,经历“菩提亦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发展,直至“一叶开五花”的繁荣。我们无法详细描述禅宗的发展过程,以及太过高深的禅意,只能挑选些较重要、较有趣的禅宗故事来和大家分享。所以,接下来请和我们来进行一场禅宗故事大杂烩,定让你像对待大混料的麻辣火锅一样对我们这篇文篇爱不释手。 于是现在,我们从佛祖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以及《碧岩录》第一则达摩单传心印、开示迷途讲起,这两则佛教传说便是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十六字玄旨的来源,这是一种无言的心态。迦叶与佛祖在灵山会上心心相印,仅只拈花微笑而已,没有任何其他的表示,但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然后,偷偷告诉你个你想不到的事哦—— 禅宗是所有众多佛教流派中,叛逆最为激烈和鲜明的!!! 禅宗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所以,任何有碍于顿悟的信仰,皆是无妄的执著,其中包括对佛祖的依赖。因此禅宗认为若要深刻的认清自己,回皈清静心之本原,就必须打破一切阻碍。故而,呵佛骂祖就首当其冲的成为了禅宗破执的对象。例如,德山宣鉴禅师,他就全然不把佛祖放在眼里,指名道姓地骂道:“达摩是老臊胡,释迦老子是干屎撅,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禅门之人不仅语言上呵佛骂祖,而且在行动上也表现出恣意妄为。义玄禅师曾去谒访达摩始祖塔,塔主问他,是先拜佛还是先拜祖,他却说“佛和祖我都不拜” 另一“叛逆行为”是“同参互打”。“同参”顾名思义就是师徒一起参悟。至于互打就不必说了,实在太令人咋舌了。师傅打弟子是合情合理,而弟子打师傅,岂不是离经叛道、大逆不道吗?然而,在禅宗却是:互打有着特殊的作用。正如临济义玄用棒用唱,呵佛骂祖。棒有不同的作用,而临机应用。“同参互打”则为证明弟子意识卜度,引发弟子悟入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使得“德山棒”、“临济喝”,形成禅宗特有的棒喝交加,最能代表那一时期的南宗禅风。 禅宗宣称自性就是佛性,自心就是佛心,佛不再遥不可及,所以,禅宗会毫不犹豫地废除抽象的思辨、烦琐的礼节、摒弃权威、凭借个人的人生经验和悟性直达信仰,以人的主体性取代神的虚幻性。所以,成佛就是一个追求自我自由本性的过程,不需向外在的圣人、佛主、经典去讨教。 所以,就有禅宗公案之一:“我不会佛法”,即六祖慧能的三代弟子石头希迁的故事。石头的徒弟天皇道悟曾问他:“曹溪的意旨让谁得了呢?”石头说:“会佛法的人得了。”道悟问:“师父得了吗?”石头说:“没得。”道悟问:“为什么没得?”石头说:“我不会佛法。”。之后又有人来问石头希迁:“什么是祖师西来意?”石头希迁答:“你去问柱子吧!”那人说:“我不懂。”石头希迁说:“我更不懂。”。 看完这些小故事,是不是很无语啊,为什么高僧大德不懂佛法啊。因为禅宗主张顿悟成佛,即心即佛,唯存本体心性的真实。所以,根据另一禅宗公案:石头路滑,可了解到石头希迁其实真是高僧大德,创石头禅法,并非不懂佛法就不懂禅法。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黄梅五祖

湖北黄梅五祖风光 黄梅五祖寺,又名东山寺,亦名东禅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城东北十三公里处,东山之上,五祖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第五代禅师——弘忍大师的弘法道场,又是六祖慧能大师求法得衣钵之地。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特别是在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不少文人墨客,来此朝山览胜。亦是世界著名的佛教旅游胜地。 东山又名冯茂山,因山形如凤凰展翅,故又名凤凰山。山势磅礴,景色宜人。雄伟壮观的五祖寺建筑群就坐落在此。寺院由五祖弘忍大师亲手创建于永微五年(654年),盛唐时,殿堂楼阁千余间,僧侣达一千三百多人。历代高僧辈出,人才毕聚。弘忍大师在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东山法门”,在佛教史上有着辉煌的历史地位,被宋英宗御赐为“天下祖庭”,宋徽宗御赐为“天下禅林”。元文宗赐寺额为“东山五祖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堪称禅宗祖庭。 五祖寺,历尽沧桑,几经兴废,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前任已故住持昌明老和尚的主持下,得以恢复,特别是在现任方丈见忍(悟祥)大和尚主持以来,聚引群品,广结善缘,力投巨资,对祖庭进行了全面修建,先后翻修了大雄宝殿、真身殿、祖师堂、毗卢殿(麻城殿)、圣母殿、天王殿、客房、僧寮;新建了山门、东山养正苑、印心堂(六祖舂米处)、六祖文化长廊、法界源流文化长廊、禅宗法脉传承长廊、寺前广场、凤凰观景台、居士楼、

左右厢房、库房、围墙等;新塑佛像,广置法器,整个寺院焕然一新。此外,已规划投入巨资兴建禅修文化中心,还进行了其它系列近期、远期建设规划,真正使:宗风重振,祖庭重辉。 佛历二五五二(二○○八)年佛吉祥日监院惟道撰于五祖寺客堂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08汉语国际教育金晶【内容摘要】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发展衍生的本土宗派,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且对中国文化和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用辩证的眼光评析禅宗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汉代进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初唐,终于出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宗派——禅宗。所谓禅宗的“禅”字虽然由梵文“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也就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但二者之间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禅那”指经由精神的集中而进入有层次冥想的过程,是佛教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中国的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对本体的领悟,或对自性的参证;冥想和思索,反而会失去禅的精神。 禅宗相传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祖释迦牟尼“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期六祖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禅宗初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唐朝中晚期禅宗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又从明朝中晚期开始逐渐衰落。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唯一宗派。五祖弘忍后分南宗、北宗两派。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因而从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意义的,也不乏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即便禅宗作为佛学宗派已渐渐衰落,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磨灭。 一、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西汉末年,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封建统治阶层中开始流传。佛教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此时,佛教只是君王士大夫的新鲜消遣;连年战乱使普通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印度佛教的那些教义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因而在民间的流传度不高。 佛教的传播者意识到佛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糅合。频繁的战乱,窘迫的生活,乱世中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使得人民急需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宗教的普及便有了基数庞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统治者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消遣可以用来作为巩固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佛教一枝独秀,乘势而起,成为维

禅宗的形成、传承与演化研究

禅宗的形成、传承与演化探究 摘录:本文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禅宗从创立到成熟、发展以至推广到日本、欧美的历程,就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做深入分析,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流派做了总结性的归类,关于禅宗在当今的现代化发展和学术研究,本文也进行了一些讨论,以凸显禅道智慧切近时代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禅宗中国化世界化现代化 一.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形成 禅宗文化是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的儒道文化相互论衡、提炼的结果。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就在朝野得到广泛的传播。随着其在中国的落地生根,佛教渐渐表露出其独立的特性。出家僧众不仅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与众不同,重要的是,佛教经义与儒道之学的主旨也存在着根本的差异。正是这种本质的差异,促使上层集团的统治者排挤和打击佛教。而一些以儒学自命的知识分子也从维护自身地位和利益出发,积极参与排佛活动。 佛教在起初遭受排斥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儒学自西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获得了正统的官学地位。虽经魏晋南北朝玄学的冲击,但儒学从来就是官方钦定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和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首先,道教作为中国的民间宗教,处于辅佐儒教的地位。但面对外来的佛教,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佛教的泛滥发展,儒道结成了以儒为主、以道为辅的统一战线,与佛教展开了长达五百余年的理论斗争。官僚士大夫对佛教违背中国传统伦理纲常的出世思想进行了批判,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而佛教徒弃亲别子、君臣义乖,导致家国失序,此即所谓出世与入世之别;其次,儒道认为沙门不敬王者,是佛教对国家王道政治的根本蔑视。再次,从历史上看,南朝的齐、梁,十六国的后赵、后魏,其灭亡都与佛教脱不了干系。此外,人们认为,佛生西域,教在戎方,不符合华人的儒雅秉性,道士则以佛教徒的衣着样式为夷狄之风加以贬斥,认为学佛是舍华夏而学夷狄,这说明当时的社会观念还将佛教与主流思潮看作中国与印度文化之分。 佛教为了给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争得一席之地,针对这些根本性的挑战,不断地调整自身机制,进行了较为圆满的回应,显示出佛教完整的再生再变能力。这种调整主要表现在:首先,突出佛教中孝道伦理的因素,向世俗伦理纲常靠拢;其次,认为佛教可以佐教化、利国治,承认皇帝即佛,在政治上对王道政治表示顺从;其三,在教规上,为适应中土民众的习俗,与时俱进,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态度和方法,推动了佛教的本土化,使佛教越来越具有强烈的民族特征,对儒道的非难作出了积极而有效的回应。 佛教作出的有力反击,为外来文化民族化、本土化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这种论难与回应成就了包括禅宗在内的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回顾记述禅宗的早期文献,内容庞杂,自相矛盾处隐约可见。直至20世纪初,胡适等人斟酌参考西方科学理论和实证主义的方法,在“疑古”的基础上甄别史料,并借鉴日本

禅宗五家七派

禅宗五家七派 禅宗六祖惠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正应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 南岳怀让禅师(西元677——744年),金州安康(今属陕西)人,俗姓杜。从嵩山来曹溪宝林寺参拜惠能禅师。六祖问曰:‘那里来’。答曰:‘嵩山来’。祖再曰:‘凭么物凭么来’?就是说这个东西那里来?答曰:‘唤作一物即不中’。祖师进一步问:‘还有修证也无?’答曰:‘修证即不无,可是染污即不得。’六祖当下就应许说:‘只此不染污是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我也如是’。六祖大师就把正法眼藏付与南岳怀让大师。怀师开悟以后,又到湖南衡阳南岳居住,在那里大阐宗风。 又青原行思禅师(西元?——740年)来参礼六祖,恭敬虔诚的问曰:‘当何所务不落阶级。’祖开示说:‘汝曾作什么来’。就是说汝来这里做什么呢?答曰:‘圣谛亦不为。’祖曰:‘落何阶级?’就是说,圣谛第一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汝看究竟落什么阶级呢!答曰:‘圣谛尚不为,还有什么阶级’。六祖知道他是佛门法器,又传法印与青原行思。他从六祖会下得法之后,就到吉州青原山般若寺安住精修,弘扬禅宗。 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西元709——788年). 临济宗: 马祖传百丈,百丈传黄檗,黄檗传临济义玄禅师,师住镇州沱河侧,这是临济宗。 沩仰宗: 百丈传灵佑禅师,师传潭州伪山,沩山传慧寂禅师,师住袁州仰山,这是沩仰宗。 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西元700——790年)。 曹洞宗: 石头传蔼山,蔼山传云岩,云岩传良介禅师,师传瑞州洞山,洞山传本寂禅师,住抚州曹山,这是曹洞宗。 云门宗: 石头传天皇,天皇传龙潭,龙潭传德山,德山传雪峰,雪峰传文偃禅师,师住韶州云门,这是云门宗。 法眼宗: 雪峰传玄沙,玄沙传罗汉,罗汉传文益禅师,师住金陵(南京)清凉院,南唐中主李璟谥师为法眼火禅师,这是法眼宗。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 临济是‘怒雷掩耳’ 沩仰是‘光含秋月’ 曹洞是‘万派朝宗’ 云门是‘乾坤坐断’ 法眼是‘千山独露’ 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圆瑛大师有

禅宗的自由精神

禅宗的自由精神 发布时间: 2008-05-26 15:08 一、禅宗典籍中的“自由”一词 胡适、殷海光等自由主义者都认定中国古典传统理念中无“自由”可言。以研究康德哲学著名的谢遐龄先生也曾说:“对中国人来说,‘自由’完全是个西方观念,甚至词都是外来的。中国文论传统中没有这个观念,因而中国人很难领悟‘自由’之究竟意义。”[1]此言不确。就我所知,“自由”一词并不是外来的。禅宗典籍里在所多有。试列举数例: (1)《坛经》中“自由”一词出现五次。《坛经·般若品》:“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 《坛经·顿渐品》:“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 (2)《五灯会元》“百丈怀海禅师”一节“自由”一词凡五见,《古尊宿语录》所载百丈怀海语录内“自由”一词凡十三见。今列举《五灯会元》中的对“自由”的论述如下: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被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即生死因断,去住自由。不为一切有为因界所缚,不被有漏所拘。他时还以无因缚为因,同事利益。以无著心应一切物,以无碍慧解一切缚。亦云应并与药。”[2]问:“如何是自由分?”师曰:“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亡。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更无疑滞。此人天堂地狱所不能摄也。夫读经看教,语言皆须宛转归就自己。但是一切言教,祗明如今鉴觉自性,但不被一切有无诸境转,是汝导师。能照破一切有无诸境,是金刚慧。即有自由独立分。”[3] “既是自佛,何愁佛不解语。祗恐不是佛,被有无诸法缚,不得自由。”[4] (3)《黄蘗断际禅师宛陵录》:“不作人天业,不作地狱业,不起一切心,诸缘尽不生,即此身心是自由人。”[5] (4)《临济慧照语录》:“今时学佛法者,且要求真正见解。若得真正见解,生死不染,去住自由,不要求殊胜,殊胜自至。”[6] “如山僧指示人处,只要你不受人惑,要用便用,更莫迟疑。如今学者不得,病在甚处?病在不自信处。尔若自信不及,便茫茫地,徇一切境转,被他万境回换,不得自由。”[7] (5)《南泉普愿语录》:“才一念异,便有胜劣二根,不是情见,随他因果,更有什么自由分?”[8] “大道无形,理绝思量。今日行六波罗密,先用了因,会本果故,了此物是方便受用,始得自由自在。”[9] “若自作得主,不引经论最省心力,若引经论,将他眼作己眼,不得自由大道。”[10]

禅宗文化

禅宗文化 收藏打印关闭字体:[大 宜春,古属袁州、瑞州、临江、南昌四府,今辖袁州、樟树、丰城、高安、靖安、奉新、上高、宜丰、铜鼓、万载三市六县一区。宜春悠久历史耀古烁今,众多人杰灿若星辰。宜春城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历代州府首邑。千古名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所指其人其物均出自宜春。宜春的钟灵毓秀,蕴藏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尤以唐宋以来,佛教禅宗文化在宜春这片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北宋诗人黄庭坚在一首诗中写了段见闻:“我穿高安过萍乡,七十二渡绕羊肠。水边林下逢纳子,南北东西古道场。”描绘了古宜春一派梵天佛国的景象。现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靖安宝峰寺方丈一诚大师欣然题笔“宜春是禅宗圣地”。 称宜春为禅宗圣地,是因为宜春这块版图上,集中闪烁着许多决定禅宗发展走向的亮点。一般认为,确定禅宗教义的是六祖慧能,大兴禅宗道场的是马祖道一,始创禅宗戒律的是百丈怀海。这三位祖师中,马祖舍利塔在靖安宝峰寺,怀海归真于奉新百丈山,其灵骨均安葬在今宜春市境内。而禅宗真正的创始人慧能,志载也曾结茅靖安山中,其地后辟为禅院,寺名亦以慧能弘法之地“曹溪”而命之。 禅宗发展到“一花开五叶”时,进入了极盛期。所谓“五叶”,即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大宗派。后来临济宗下派生出杨歧、黄龙两宗,故曰“五家七宗”。史称“江右奥区”的宜春市,为禅宗各家的孕育繁衍、成长壮大提供了一块充满生机的沃土。 禅宗五家中,沩仰、临济、曹洞三宗出现于晚唐。临济宗萌芽于宜丰黄檗,曹洞宗扬穗于宜丰洞山,沩仰宗结果于袁州仰山。沩山灵祐先于奉新百丈山师从怀海,后迁湖南沩山,其弟子慧寂徙居宜春仰山,别创禅宗一派,是曰“沩仰宗”。黄檗希运亦于百丈山师从怀海,后居宜丰黄檗。其弟子义玄远赴河北临济院,又创禅宗一派,是曰“临济宗”。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系云岩昙晟的弟子,昙晟亦师从怀海二十年。良价云游至宜丰洞山,又创禅宗一派,是曰“曹洞宗”。 禅宗五家中,云门、法眼二宗出现于五代。两宗虽不发祥于宜春,但其法嗣们却都相中了宜春这块风水宝地以振宗风。云门始祖文偃一传弟子道谦禅师出居靖安宝峰,法济禅师出居宜丰黄檗,清禀禅师出居宜丰洞山。法眼始

19、天台宗法脉传承

天台宗法脉传承 1 2 3 4 5 龙树 约 150-250 慧文 约六世纪 慧思 515-577 智者 538-597 章安 561-632 道素 6 7 8 9 10 智威 ?— 681 慧威 634-713 玄朗 673-754 湛然 711-782 道邃 766-779 11 12 13 14 15 广修 ?— 843 物外 813-885 元琇 清竦 五代末年人 义寂常照 919-987 16 17 18 19 20

义通惟远 927-988 知礼 960-1028 南屏梵臻 -1103 从谏 1034-1108 择卿 —— 谛观 遵式 964-1032 神照本如 980-1051 21 22 23 24 25 可观宜翁 1092-1182 宗印元实 1148-1213 法照 1185-1273 师训 慧日 1291-1379 蒙润玉冈 1275—1324 26 27 28 29 30 普智无碍 -1408 慧林万松 1482-1557 明得千松 1531-1588 百松真觉 1537-1589 1554-1628 无尽传灯 31 32 33 34 35 智旭藕益 1599-1655 苍辉受晟 敬修灵铭 履源岳洪 素莲心珠 天溪受登 1607-1675 灵耀全彰 36 37 38 39 40 道来宗乘 宏海一辅 智德乘熏 禅远顿永 观竺观义

41 42 43 44 所澄印鉴 迹端定融 古虚谛闲 1858-1932 宝静 1899-1940 敏曦 1827-1899 兴慈 1881- 1950 倓虚 1875-1963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终)

从雕塑看佛教的发展 摘要:佛教以其禅宗思想而深入中国历史将近2000年,而其佛教雕塑不仅作为宣扬佛教禅宗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作为其发展历史的重要见证,成为佛教文化中极具特色的组成元素。本文讲述了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及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分析各个历史阶段佛教雕塑所具有的不同特色,揭示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之间的相互促进发展、融合的关系。 关键词:雕塑佛教汉化融合 正文: 印度佛教由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传入中国后,逐渐汉化。西汉至清末,经历了传入、传播、兴盛和时盛时衰几个阶段,即两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译阶段,隋唐的创造阶段,以及宋元明清的融合阶段,从一个文化的“舶来物”,到被汉文化所同化,到最后完全地汉化而与民间世俗相结合,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影响最大传播最广泛的宗教。 佛教是从外国传入的,但佛教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是外来艺术的简单叠加,而是寄去了外来优秀文化艺术的精髓以后,在中国传统艺术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因此佛教雕塑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与我们本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吸收、融合直至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艺术总是受到时代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在中国的逐步汉化,佛教雕塑必然地随之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教雕塑的发展史与佛教的发展史一样,同样是一个汉化、世俗化的过程。并且,其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变化。 1、佛教雕塑艺术的东传 佛教雕塑艺术的第一次兴起应该是阿育王弘法的年代,阿育王孔雀王朝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宣扬佛法,佛教建筑雕刻一时大兴。但是在阿育王时代的佛教雕刻中却回避了释迦牟尼佛具体造像问题,佛的具体造像都是用佛座、佛足印等物来“标号式”的表现,而回避佛的形象直接出现在画面上。到公元前127年,孔雀王朝的实力已渐势微,大月氏迅速强盛起来,建立了崇奉佛教的“贵霜王朝”。这时候开始了具体的佛教造像艺术活动,形成后世所谓“犍陀罗”、“秣菟罗”两种艺术风格。犍陀罗和秣菟罗的佛教造像艺术随着佛教的东向传播,逐渐延伸到中国境内。 从战国到汉代,新疆地区分散着诸多小国,汉武帝时候,与汉朝有交往关系的西域诸国就从三十六个逐次增加到五十多个。而这时候中国佛教雕塑成就主要体现在新疆地区发现的众多佛洞。其中有新疆库车“森木塞姆千佛洞”、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库车库木吐拉千佛洞等。如果把这些千佛洞的地点联系起来,就会看到有一条沿着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边缘地带由西向东的上行传播路线。 2、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的流变 西域的于、莎车、疏勒一代虽然在汉代已经是佛教开始兴起的国度,但是西汉武帝刘彻“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雷厉风行,深入人心,此后一直是汉代治国的思想之本,佛教思想的东渐必然受到抵制。到了三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逐鹿中原,先后有“三秦五凉”等十六国政权更迭。从思想文化上说,这些少数民族的汉文化根基有限,汉代儒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不深,这就为原本在西域一带甚为流行的佛教东向提供了空间。 南北朝社会弥散着崇佛的风气,由于绝大多数君王对佛教的利用和支持,以及长期的崇佛的社会生活气氛,修建佛寺和开凿石窟在这一段时期一直方兴未艾。如果以敦煌为一个站点,那么,在十六国直至北朝时期,从敦煌到玉门,再到张掖、威武的各个站点,正是沿着河西走廊的通道直下到达天水,即沿着东南与西北向的祁连山北侧产生了大大小小的石窟。这段时间的佛教雕塑艺术主要包括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的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