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深沿江高速A1项目部事故应急预案

广深沿江高速A1项目部事故应急预案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广深沿江高速公路A1项目部

环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日期

版本号: A1版

目录

1总则 (3)

1.1编制目的 (3)

1.2编制依据 (3)

1.3适用范围 (3)

2 应急事故/事件分析 (3)

2.1工程概况 (3)

2.2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应急事故类别分析 (3)

3.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4)

3.1应急机构的设置 (4)

3.2职责 (5)

4 应急预防 (6)

4.1应急物资 (6)

4.2 应急响应机构及应急联系方式: (7)

5.应急响应的目标和原则 (7)

5.1应急响应的目标 (7)

5.2 应急响应遵循的原则 (7)

5.3 发生事故/事件的报告原则: (7)

6.应急信息来源及处理 (7)

6.1应急信息的来源 (7)

6.2应急信息处理 (8)

7.应急指挥部的响应 (8)

8.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8)

8.1防火防爆应急预案 (8)

8.2防台风、防汛、防雷应急预案 (10)

8.3人员的淹溺应急预案 (13)

8.4触电应急预案 (14)

8.5防暑降温应急预案 (16)

8.6中毒应急预案 (17)

8.7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17)

8.8物体打击伤害应急预案 (18)

8.9治安突发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19)

8.10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21)

8.11基坑/桩孔坍塌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26)

9.应急预案的培训、演练、评审和修订 (27)

9.1应急演练总则 (28)

9.2应急预案相关人员的培训 (28)

9.3应急演练方案 (28)

9.4应急演练评审 (28)

9.5应急预案的评价 (29)

9.6应急预案的修改 (29)

环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并能在事故/事件发生后采取讯速有效措施控制处理,及时调动相关组织机构、人员及社会力量开展救援活动,最大限度减少对人员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及环境破坏。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长大公司《安全生产、环境事故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A1项目部所属的各部门、施工处和班组的应急准备与响应。

2 应急事故/事件分析

2.1工程概况

广州至深圳沿江高速公路起于黄埔经济技术开发区,接G107国道,终于深圳市南山区月亮湾接深港西部通道,是继广深高速公路之后粤港的第二条南北通道。其中A1合同段起于广州市黄埔区双沙,与107国道相接(起点桩号K0+000),终点为环保路高架桥(终点桩号K38+100),路线全长38.1km,合同工期32个月。其中K9+074~K38+100段桥梁工程(全长29.026km)由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负责施工。

区内与本标段路线交叉的既有路、规划路较多,主要既有路、规划路有铁路专用线、夏港路、丹水坑路、笔岗路、国道107线、麻港公路、麻漳连接线、望沙公路、沙田大道、港口大道、进港北路、进港大道、进港南路以及一些村道等。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地貌,广州段路线所经地区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面房屋建筑较多,管线密布;东莞段大部分为香蕉园和鱼塘区。本标段地表水系十分发育,较大的河流有东江北干流、麻涌河、淡水河、太阳洲水道、东江南支流等。

本地区位于南亚热带海洋气候。据历年统计资料,测区年平均气温22.4°C,年平均降水量1775mm,以4~9月降雨量最多,暴雨集中在7~9月,11月至翌年2月为旱季。每年的7-9月有2-3次的台风和热带风暴,最大风力可达11-12级,并伴随暴雨狂潮,具有较大的灾害性。

2.2项目施工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应急事故类别分析

2.2.1项目施工危险源分析

项目部经过各个职能部门、施工处进行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环境因素辨识,确定在本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重要环境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2.1.1 在水上作业、高处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作业天气环境、施工作业条件比较恶劣,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符合规范要求(如爬梯支架失稳),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人员高处坠落、落水

淹溺事件。

2.2.1.2 在施工作业过程中,由于施工进度要求,导致夏日长期酷暑天气下作业以及作业条件限制,可能导致施工作业人员中暑的伤害。

2.2.1.3 由于施工作业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台风、潮汛、雷电的袭击,造成人员、设备/设施受到损害等突发事故/事件的发生。

2.2.1.4现场施工机械设备较多,主要有龙门吊、汽车起重机、履带式起重机、架桥机、水上浮吊、工程打桩机、钻桩机、装载机、空压机及小型机械设备、电动工具等。由于机械使用频繁,维护保养不及时,或者操作者缺乏检查等原因,容易造成机械安全装置故障或者违章操作行为,导致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事件。

2.2.1.5 由于施工作业人员的工作及生活方面的需求、施工临时用电安全管理的疏忽、易燃易爆用品的管理漏洞等原因,容易导致施工作业人员的触电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2.2.1.6 联检大道、北庙高架桥的施工作业现场经镇区、村庄,进入现场的流动人员复杂,易导致治安事故(事件)的产生;施工现场的材料的露天放置可能导致外来人员的发生偷窃,导致打架、人员受伤等治安事件。

2.2.1.7 食堂如果疏忽监督检查,采购的食品如果有质量问题,导致员工食物中毒事故/事件的发生。

2.2.1.8安装、拆除模板、脚手架、安装绑扎骨架作业、基坑、隧道开挖等作业,由于违章等原因,或因自然因素、人为活动等造成道路、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出现开裂、下陷、坍塌等异常情况,无法满足正常通行条件,可能导致坍塌事故。

2.2.1.9由于交通路况复杂等原因,可能导致施工现场车辆伤害。

2.2.1.10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通道防护不规范的交叉作业时,高处作业的人员在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物体打击事故。

2.2.2可能导致应急事故类别的分析

由于上述(2.2.1)危险源的存在,可能导致出现施工作业人员、船舶、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等事故/事件:

2.2.2.1 施工作业人员的伤害:机械、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淹溺、中暑、中毒、触电等伤害事故/事件。

2.2.2.2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施工设备/设施受台风、雷电、潮汛等袭击,可能导致人员的受伤、工程设备、设施的坍塌、破坏等。

2.2.2.3 施工作业区域周边治安事件的发生。

3.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3.1应急机构的设置

3.1.1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指挥部、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工作小组组成。

3.1.2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实行行政责任替补原则,当指挥部负责人及组成人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

3.1.3组织机构

3.1.3.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长大公司广深沿江高速A1项目部总经理兼任

副组长:由长大公司广深沿江高速A1项目部分管生产经营副总经理、分管质量安全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兼任

组员:由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3.1.3.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环境、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项目部质安部。电话:0769-********

主任:由质安部负责人兼任。

成员:由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组成。

3.1.4项目部及施工处相应成立生产经营事故应急救援机构。并公布救援机构的联系电话。

3.2职责

3.2.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1)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

(2)组建应急救援队伍,指定应急指挥人员,组织实施和演练。

(3)组织、指挥和协调应急事故/事件实施救援行动。

(4)组织应急事故/事件所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5)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发生重大事故/事件时,启动应急预案,针对相关的应急事故/事件进行决策,并下达指令,采取应急行动,包括组织自救、互救行动及启用相关的设备/设施。

(7)组织事故调查和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3.2.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1)协助总指挥、坐阵指挥应急现场,实施应急预案。

(2)负责搜集应急事故/事件的信息搜集并予以核实、整理、汇总,报告总指挥。

(3)执行总指挥的指令,及时提出应急反应行动意见或建议。

(4)负责应急现场交通管制、维护良好的应急交通秩序。

(5)负责应急事故/事件现场的清场、撤离以及组织调动/协调和善后处理工作。

(6)负责处理应急新闻发布。

(7)负责应急事故/事件发生后,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应急预案评估、修订和评审工作。

3.2.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审定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及其相关制度、计划,负责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2)决定启动和终止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警状态和应急救援行动;

(3)根据需要,协助相关部门,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事故的联合行动方案,并配合其实施;

(4)进行相应的应急指导或协调行动;

(5)审定本单位应急经费预算;

(6)其他相关重大事项。

3.2.4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组织起草、修订本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2)指导施工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3)指导、检查和监督施工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的宣传、培训、演习;

(4)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信息收集、分析、传递等;

(5)建立与保持项目部内部和外部有关机构的通信联络,负责正常上班时间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接警值班工作,节假日期间的接警值班工作由公布的节假日值班人员负责。

(6)协助调查和处理应急失职人员;

(7)组织开展事故灾害的损失评估,做好事故灾害资料的整理、汇总上报及归档;

(8)其他有关工作。

3.2.5中队、专业队、班组负责人的职责

(1)执行应急指挥人员的指令。

(2)协同抢险、进行应急的协调控制与应急处理。

(3)指挥班组人员正确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正确使用应急器材(如消防设施、灭火器材、通讯工具、救援设施)。

(4)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应急情况。

4 应急预防

4.1应急物资

4.1.1根据已制定的应急预案,提供应急响应资源(应急设备、物资、资金)。

4.1.2各施工处常备急救药品及设施(按实际情况充分配置)

(2)备用急救设施:交通工具(车辆、船舶)和通讯设施(手机、对讲机、广播器)。

(3)救护人员装备: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手套、绝缘鞋、帆布手套、雨具、胶鞋等,按施工处

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4)消防器材: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消防栓、消防水带、消防桶等,按施工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5)应急物资:钢丝绳、三色布、卡环、手拉葫芦、高压绝缘棒、手提喇叭、夜神灯、救生衣、救生圈、麻绳、手电筒、应急照明灯、绝缘胶钳等,按施工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

4.2 应急响应机构及应急联系方式:

5.应急响应的目标和原则

5.1应急响应的目标

5.1.1尽可能降低人员伤亡的规模;

5.1.2尽可能控制事故/事件后果的扩大化。

5.2 应急响应遵循的原则

5.2.1以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救助遇险或受伤人员,保护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5.2.2总体协调,分级负责,各司其职,指导自救,及时正确施救。

5.3 发生事故/事件的报告原则:

一旦发生应急事故/事件,目击者应立即将事发现场的地点与人员伤亡情况、现场人员的安危状况、事故发展态势、现场可采取救援的能力(或措施)状况,第一时间报告应急现场领导或管理人员。

6.应急信息来源及处理

6.1应急信息的来源

事发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现场相关方等目击者。

6.2应急信息处理

6.2.1当接到事故/事件应急报告时,接收人应立即联系施工处负责人或安全、环境负责人,尽可能报告事发现场的详细情况。

6.2.2接到应急事故/事件的报告后,施工处负责人或安全、环境负责人应立即将相关信息、应急响应要求传达到相关的人员或部门,开展紧急救援活动。

7.应急指挥部的响应

7.1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迅速作出反应,根据事故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立即向上一级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请示拟采取的行动,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对事故灾害现场进行先期处置,迅速控制危险源,疏散现场无关人员,组织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7.2 当相关人员接到应急命令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或工作地点,按照应急响应方案的要求,执行应急任务。

7.3应急总指挥根据事故/事件后果严重程度,作出进一步的了解与评估、考虑是否动用当地的救援机构或政府部门的支援。

7.4 应急总指挥应密切关注事态的变化,当应急现场反馈应急处理措施不力或效果不佳时,应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调整应急反应措施。

8.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条例》及长大公司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部施工的特点、作业环境、危险源等相关因素的危险源/环境因素的辨识、评价结果,初步确定需要制定如下11个应急响应预案。

(1)防火防爆/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2)防台风、防汛、防雷应急预案

(3)淹溺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4)触电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5)防暑降温应急预案

(6)中毒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7)高处坠落(如爬梯失稳等造成的坠落)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8)物体打击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9)治安突发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10)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11)基坑及桩孔坍塌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8.1防火防爆/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8.1.1组织措施

8.1.1.1明确项目部/施工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管理消防安全工作。

8.1.1.2加强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的教育,对义务消防队员进行灭火技能的培训,提高自防自救

的能力,定期进行消防演练。

8.1.1.3办公场所、宿舍、设备、材料堆放场所要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

8.1.1.4制订火灾事故扑救方案和人员疏散步骤、方法,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8.1.2管理措施

8.1.2.1危险化学品的库房按规定设置消防警示标志和配备充足有效的灭火器材和沙池。

8.1.2.2乙炔和氧气的使用和存放要符合有关规定。

8.1.2.3在易燃易爆场所动火作业,要做足防火安全措施,方可动火作业,动火时要设专人值班,随时观察动火情况。

8.1.2.4严禁对盛装过可燃气体的容器进行焊割。

8.1.2.5焊割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作业时应做到“八不”、“四要”、“一清”。

8.1.2.6现场用电由持证电工安装拆除,禁止违章用电。不准在宿舍内使用明火、电炉、气化炉具,严禁躺在床上吸烟和乱丢烟头。

8.1.2.7仓库存放物品应分类、分堆储存,甲、乙类物品和一般物品以及容易相互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必须分间、分库储存。

8.1.2.8库房不准使用碘钨灯和超过60瓦以上的白炽灯灯高温照明灯具。氧气、乙炔房不得安装照明灯和电气装置。

8.1.2.9库房内设置的配电线路,需穿金属管或用非燃硬塑管保护,每个库房应当在库外单独安装开关箱,做到人离断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

8.1.2.10厨房不准同时使用煤气炉、柴炉和油炉。

8.1.3发生火灾的应急响应措施

8.1.3.1当工棚宿舍、仓库、危险物品起火时,发现者或目击者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如果是火灾初发阶段(萌芽时期),应及时对火苗进行扑救。

8.1.3.2有关部门接到火警报告时,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灭火工作。

8.1.3.3灭火方法:可采用冷却法、窒息法、隔离法、化学抑制法进行扑救。

8.1.3.4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和使用消防设施、灭火器具。当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切断电源,撤离危险区内的人员和易燃易爆物品等物资。

8.1.3.5电气火灾应先断电后再进行灭火。一般情况下先断电后再进行扑救,但在紧急情况下带电灭火时应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如: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灭火器)进行灭火。

8.1.3.6火势较大有必要时,拔打“119”向消防部门求援。

8.1.3.7火灾现场自救注意事项:

(1)参加救火人员应注意自我保护,使用灭火器材时应站在上风位置,预防因烈火、浓烟熏烤而受到伤害;

(2)火苗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3)身上着火时,可就地打滚或用淋湿的衣物、麻袋覆盖压火苗,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长火势;

(4)在扑救的同时要注意周围情况,防止中毒、坍塌、坠落、触电、物体打击等二次事故的发生。

8.1.3.8被烧伤人员的现场救治

(1)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伤员尽快脱离致伤物,以免继续伤害深层组织。

(2)严重创伤出血的伤员救治应根据伤情正确地采取暂时性地止血、清洁包扎、固定和运送等方面措施;

(3)现场止血、包扎、固定后的伤员,应尽快转送到医院治疗,路途中要注意观察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

8.2防台风、防汛、防雷应急预案

8.2.1防台风工作流程:

1、收到台风信息——台风情况通报

2、台风前的工作:

A、召开防台风工作会议

B、落实防台风安全措施:工棚防风、防汛措施,工程设施、设备防台措施,水上设施、设

备防台措施,应急物资检查、落实,停止影响安全的施工,防台

风措施检查验收

3、台风期间工作:

A、安排人员值班、检查

B、与气象、海事部门联络,并通报台风动态

C、抢险队做好工作准备。

4、台风后的工作:

安全生产检查,恢复生产

5、总结经验,持续改进

8.2.2应急领导小组防台风、防汛、防雷工作职责

8.2.2.1负责《防台风、防汛、防雷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和修订;

8.2.2.2检查督促做好防台风、防汛、防雷安全措施;

8.2.2.3组织指挥抢险队实施应急抢险活动。

8.2.3船舶工作人员安全职责

8.2.3.1船员必须按规定做好有关安全工作。

8.2.3.2船上须按规定配备安全救生设备、设施(如缆风绳、救生衣、通讯灯光信号、旗号、消防设施、工具等),并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保持良好状态。每艘船的船员自已应配备移动电话,保持联系。

8.2.3.3船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航行交通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8.2.3.4当遇有台风或紧急情况时,应服从施工处管理人员的正确指挥。

8.2.3.5负责水上设施和水上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营救工作。

8.2.3.6自觉接受海事部门、水上交通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督。

8.2.4防台风、防汛基本安全措施

A、当接到热带气旋(风力七级以上)预报时,施工处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高支模支架、水上设施、工棚和构筑物等。

B、对于易坍塌的临时构筑物采取加固措施。如采用锚固、拉结缆风绳或清理、转移等方法进行。工棚受风较大有坍塌可能时应及时转移物资和人员。

C、停止高空作业、水上作业及起重吊装作业等影响施工安全的作业。

D、与气象部门、海事部门保持工作联系,了解台风的动态。

E、安排人员值班巡逻。

F、仓库储备防台风物资(包括:救生衣、救生圈、麻绳、手拉葫芦、钢丝绳、绳锁仔、雨具、应急灯光等)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G、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如沙袋、雨具、排水设施)。

8.2.5防台风重点安全保障措施

8.2.5.1水上设施、设备、船舶安全保障措施

(1)接受到台风信息时,防台风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人员对施工机械、水上设施、设备等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做好有关防台风准备工作。

(2)所有水上设施、设备定人定岗负责制。

(3)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一)防御指引:

(1)、警惕热带气旋对当地的影响;

(2)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热带气旋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二)抗风安全措施

(1)船舶不得拆检主机、副机、绞缆机、锚机、舵机等重要的机械设备,已进行的要迅速装复。

(2)每艘船舶必须按规定配足防台风用的锚、绳索等用具。

(3)所有船员必须回船,不得离船,做好防台风各项准备工作。

(4)船舶在防台风期间的通讯要保持畅通,并保持与海事部门联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及时向海事部门报告。

(5)无动力驳船,灌水沉入浅滩,进行锚固。

4、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一)防御指引:

(1)做好防风准备;

(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气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

(3)固紧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

其它同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二)抗风措施

(1)船舶、水上设施设备到指定防台风地点抛锚避风。

(2)平驳船上的物料必须绑扎牢固。

(3)防台风期间,各船舶用高频电话昼夜值班守听,加强联系。

(4)抢险队员准备待命,服从安排,听从指挥。

(5)如遇特大风暴,危及人身安全时,人员须撤离现场,到安全的地点避风。

(6)各施工项目、施工班组检查防台风设施,加固、清理物料等。

5、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防风状态,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停止作业;

(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危险地带工作人员需撤离;

(3)抢险指挥部各成员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

(4)切断施工作业现场及危险的室外电源;

其它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6、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 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紧急防风状态,海上作业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在船上的值班人员应当加强自我防护,并按有关规定操作;

2、员工切勿随意外出,确保留在安全的地方;

3、加固水上设施,防止船只走锚、搁浅和碰撞。

其它同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6、台风红色预警信号

图标:

含义: 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

(1)进入特别紧急防风状态;

(2)人员应尽可能呆在防风安全的地方,应急指挥部和抢险组织成员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3)当台风中心经过时风力会减小或静止一段时间,切记强风将会突然吹袭,应继续留在安全处避风;

其它同台风橙色预警信号。

8.2.5.2施工排架、高支模、工棚防台风安全保障措施

清除施工排架、高支模上的零星物料,或采取临时加固措施防止高处坠物;同时采取拉缆风绳、支撑或与建筑物固结等安全措施。工棚采取拉缆风绳加固。

8.3人员的淹溺应急预案

安全保障措施:水上作业人员必须穿好救生衣;水上作业平台按要求铺设好安全防坠网、栏杆、脚手板;水上作业人员不宜在独立梁、支架、边缘上行走;水上设施配备救生衣、救生圈;必要时交通船值班;船舶运输执行安全规程;严禁超载,强行抢渡;在恶劣天气时应停止航行;高处作业人员执行高处作业安全规程,防止高空坠落发生淹溺事故/事件;

8.3.1 水上施工现场发现有人落水的应急措施

A、施工人员发现有人落水时,应立即向施工处应急领导小组或应急工作小组报告或报警;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抢救他人。

B、如落水人员离自己很近的情况下,利用附近的救生杆钩住落水者的救生衣或让落水者紧紧抓住救生杆,或抛撒救生圈(圈子上系有救绳),让落水者抓住救生圈并套在腋下,自己抓住救生绳的另一头,把落水者救起;或利用掷救生圈、竹木块、石棉块等悬浮物,并投绳索尽快将溺水者救上船。

C、如落水者离自己较远,则要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向落水者跑去,通知其他人员释放救生艇救人和准备必要的医疗器材和药品。

D、其他人得到有人员落水信息后,在分清落水者的位置后,迅速抛放救生圈,同时请求其他船舶赶赴出事现场,协助施救,积极救人。

E、如是夜间落水,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并立即抛下带有黄色烟雾及自亮浮灯的救生圈和绳,鸣放人落水报警信号。

F、组织交通船接送,对落水人员施救,进行人工呼吸,通知陆上人员备车送往医院(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通知救护车进行救护)。

8.3.2施工船舶上人落水应急措施

A、船舶在海上如有人员不慎落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施救。

B、发现有人落水时,应立即大声呼叫:“左舷(右舷)有人落水!”同时抛下就近的救生圈,

投掷救生圈时,注意不能正对落水者抛去,以免击伤落水者,应投在他的附近,便于攀拿;并投绳索尽快将溺水者救上船如在夜间,投掷的救生圈应有夜光功能,使落水者容易发现,船上人员也便于寻找。

C、航行中的船舶应立即停车,摆开船尾,防止船浆叶片触及落水者。

D、派专人在高处用望远镜守望落水者位置,避免目标消失。

E、鸣放人落水信号三长声或悬挂国际信号旗“O”字旗,进行放艇救助。

F、确定落水者已过船尾,立即倒车停船或掉头驶向落水者附近施救。

G、应做好急救准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抢救。

8.3.3对溺水者的施救措施

A、人工潜水施救,施救时应注意:施救时应从溺水者的侧边或背后将他头部托起浮出水面,再潜水上岸。

B、倾倒出溺水者呼吸道内的积水;当溺水者呼吸停止时:可用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当溺水者心跳停止时:可用胸外心脏挤压的同时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C、在寒冷季节或溺水者较长时间浸在水中,体温下降时,应采取保温措施。

D、急救的同时,应尽快通知医院,并把溺水者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8.4触电应急预案

触电事故和其他事故比较,其特点是事故的预兆性不直观、不明显,而事故的危害性非常大。当流经人体电流小于10mA时,人体不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但当流经人体的电流大于10mA时,人体将会产生危险的病理生理效应,并随着电流的增大、时间的增长将会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仍至人体窒息(“假死”状态),在瞬间或在两三分钟内就会夺去人的生命。因此,在保护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人体触电伤害事故是极易发生的。所以,施工中必须做好预防工作,发生触电事故时要正确处理,抢救伤者。

8.4.1对触电者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触电急救八字方针。

8.4.2防止触电伤害的基本安全要求

A、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生产)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

B、用电应制定独立的临时用电方案,并经有关责任人批准,按施工方案进行敷设,竣工后办理验收手续。

C、非电工严禁接拆电气线路、插头、插座、电气设备、电灯等。

D、根据不同的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

E、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隔离防护。

F、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误判断、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

G、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气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

H、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气装置中平时不带电,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气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

I、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S或TT的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一工地不能同时存在TN-S或TT两个供电系统。

J、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设备做保护接地。

K、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重复接地,配电箱(二级)及开关箱(三级)均应做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接地电阻值≤4Ω。

L、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

M、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

N、电动设备和机具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一箱”保护,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

O、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

8.4.3发生触电事故的应急措施

8.4.3.1及时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A、立即将控制开关、插座断开。

B、当电线触及人体,来不及断开开关、电器时,可用绝缘物等将电线移开。

C、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切断导线。

D、短路的方法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一般由电工操作)

E、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F、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认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

G、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8.4.3.2对触电者救援时应先断电后方可进行,防止施救人员触电。

8.4.3.3对触电者进行简单的诊断,视不同情况进行分别处理。

A、通畅气道。首先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速解开其领扣、紧身衣和裤带。若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B、对呼吸心跳尚存,但神志昏迷者,应让其仰卧,注意避免受寒。

C、心跳尚存、呼吸停止,可用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法施救。使触电者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口腔内痰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畅通,救护人员一手将其下颌托起,使其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其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触电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立即离开其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16~18次为宜。

D、心跳停止,呼吸尚存,可有心脏挤压法施救。将触电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在或站于伤者一侧,面对触电者,将右手掌置于触电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60~80次。在进行胸外挤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静脉血回流。

E、心跳、呼吸均停止,可用人工呼吸法和心脏挤压法进行施救。一般做四次心脏挤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F、将触电者及时送往医院治疗,路途中继续施救,直至医院。

8.4.3.4当触电者位于高处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

8.5防暑降温应急预案

夏季气候炎热,施工作业人员普遍在露天和高处作业,劳动强度大,时间长,随时都有发生中暑事故的可能,因此,加强夏季的防暑降温工作是保护职工身体健康,保证完成生产任务的一项重要措施。

8.5.1预防中暑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采取综合的措施,切实预防中暑事故的发生,从技术、保健、组织等多方面去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8.5.2组织措施

A加强防暑降温工作的领导,在入暑以前,制订防暑降温计划和落实具体措施。

B、要加强对全体职工防暑降温知识教育,增强自防中暑和工伤事故的能力。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

C、应根据本地气温情况,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利用早晨、傍晚气温较低时工作,延长休息时间等办法,减少阳光辐射热,以防中暑。还可根据施工工艺合理调整劳动组织,缩短一次性作业时间,增加施工过程中的轮换休息。

D、贯彻《劳动法》,控制加班加点;加强工人集体宿舍管理、切实做到劳逸结合,保证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

8.5.3技术措施

A、进行技术革新,改革工艺和设备,尽量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减轻施工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B、在工人较集中的露天作业施工现场中设置休息室,室内通风良好,室温不宜超过30℃;工地露天作业较为固定时,也可采用活动布幕或凉棚,减少阳光辐射。

C、在作业班组内操作时,应尽量利用自然通风天窗排气,侧窗进气,也可采用机械通风措施,向高温作业点输送凉风,或抽走热风,降低车间气温。

8.5.4卫生保健措施

A、入暑前组织医务人员对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凡患持久性高血压、贫血、肺气肿、肾脏病、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一般不宜从事高温和高处作业工作。

B、对露天和高温作业者,应供给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料。供给含盐浓度0.1~0.3%的清凉饮料。暑期还可供给工人绿豆汤、茶水,但切忌暴饮,每次最好不超过300毫升。

C、加强个人防护。一般宜选用浅色工作服,并根据作业需要配戴好各种防护用具,防止阳光曝晒。

8.5.5发生中暑的表现及应急措施

(一)中暑症状的表现

A、先兆中暑——其症状为:在高温环境中劳动一段时间后,出现大量流汗、口渴、身感到无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动作不能协调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此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会超过37.5度。

B、轻症中暑——其症状为: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还有可能出现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的早期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体温上升38.5度以上。此时如不及时救护,就会发生热晕厥或热虚脱。

C、重症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时和未适当处理出现的轻症中暑(病人),导致病情继续严重恶化,随着出现昏迷、痉挛或手脚抽搐。稍作观察会发现,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干燥无汗,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二)中暑应急措施

A、发现轻症中暑的人员,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停止将其手中的工作(特别是高处作业)、安排在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并给予其茶水或淡盐水。

B、中暑症状严重时采取紧急医疗救援措施,及时送伤者到医院救治。

8.6中毒应急预案

8.6.1购买食品须符合卫生有关要求,不买过期、变质、腐烂等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

8.6.2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做好防鼠、防害虫、苍蝇等安全隔离措施。

8.6.3买回来的食品、蔬菜应经过检查,清洗干净。

8.6.4若发生食物中毒者,应及时采取催吐方法进行急救,须立即送中毒者到医院治疗。

8.7高处坠落应急预案

8.7.1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

A、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等,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严禁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从事高处作业,严禁在高处作业中嬉戏、打闹;高处作业人员按规定系扣好安全带。

B、对员工进行高处作业安全和技术的知识教育,提高安全技能。

C、对于潜在坠落事故等特定的危险作业,施工环境,在施工作业前,制定预防措施,设置安全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

D、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按规定张挂于现场各相应部位。

E、高处作业平台、楼梯口两侧,必须设置1.2m高的临时护拦或围密目式安全网。

F、搭设基础应做硬化处理,施工脚手架搭设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

G、高处作业使用的梯子要牢固,梯子不得缺档和垫高,与地面成60~70度,同一梯子不得两人同时上下。在通道外或平台使用梯子应设置护拦。

H、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I、夜间施工作业,必须照明亮度充足。

8.7.2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措施

A、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等伤害进行处理。

B、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进行急救(心肺复苏法)。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C、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D、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及时送医院。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骨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腿或单肩背运。

E、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骨折部位应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防止断端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F、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措施如下:

①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止血。

③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分钟。

G、动用最快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医院抢救。运送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H、当现场不具备条件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急救中心或医院电话进行求助。

8.8物体打击伤害应急预案

8.8.1物体打击事故预防的基本安全要求

A、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佩戴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

定通道位置行走。

B、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防护棚,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C、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D、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

E、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F、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

G、吊运物料要绑扎牢固,散料应使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且下方不得有作业人员。

H、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设专人监护。

I、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

8.8.2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A、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B、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8.9治安突发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8.9.1预防治安突发事件的措施

A、施工处成立治安综合管理领导小组,落实治安综合管理责任制,责任制落实到各部门、中队班组负责人。

B、制定施工处治安综合管理规定,加强内部人员管理,严肃处罚违规行为。

C、设立保安,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

D、建立与当地政府部门、公安机关、村社组织联防工作。

8.9.2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措施

8.9.2.1当发生治安突发事件(如打群架、违法乱纪、严重扰乱工作秩序等行为)一般冲突事件,现场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行政、安全办和施工处主管领导处理。

A、耐心劝说,以理说服;

B、及时向施工处领导报告;

C、有必要时报警,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D、组织现场保安员维护秩序,制止其违法乱纪的行为。

8.9.2.2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相关人员应及时报告施工处/项目部主管领导或相关部门。立即组织保安员,尽可能制止或控制事件恶化和扩大、减少损失或伤害。

8.9.2.3如是外人组织群体故意破坏的,施工处必须动员一切人力物力,尽最大能力制服破坏者,并保护破坏现场或留下记录、证据等。

8.9.2.4受伤人员的救护

A、尽快使受伤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动用备用药物进行现场救治,如:止血、包扎、简单消毒、清洗等。

B、重伤人员要用担架抬离事故现场急救、尽快转送医院急救。

C、现场救护力量不足时应及时联系应急救护机构:如救急中心、医院等,求得外援、尽最大能力减少人员伤亡。

8.9.2.5事件险情评估已无法控制的,应立即报警,并启用应急响应的地方政府机构,求助支援。

8.10 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事件应急预案

8.10.1主要机械设备的划分

1)运输类设备,包括客、货车;客货两车、砼运输搅拌车。

2)吊装起重、挖掘类设备,包括汽车吊机、挖掘机、装载机、叉车、翻斗车。

3)发电机设备。

4)电焊、风焊设备。

5)空压机设备。

6)金属切削设备,包括机床、钻床、锻压设备。

7)土建施工类设备,包括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机、钢筋弯切机、卷扬机、木工机械设备等。

8)抽水机设备。

8.10.2机械设备潜在事故原因

1)机械故障导致的。

2)操作者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导致的。

3)操作人员的不安全状态(如:患病、疲劳、精神不集中、无按规定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

4)非操作人员(未经培训)违章操作设备或违章指挥。

5)受环境因素影响(如:下雨、路面湿滑、天气炎热、路面情况复杂、对环境不熟悉、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差等)。

6)设备高危部位的安全标识不完善,必要的防护设施损坏或被拆除。

7)不可抗柜的自然灾害(台风、雷暴、地震等)。

8)其它原因。

8.10.3预防措施

防止机械设备事故的发生,必须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杜绝违章操作、违章指挥以及无证操作特殊机械的违章行为。严格执行公司、项目部设备管理制度,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确保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