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Part One Translation

第7章

语言与文化

自从文化被简洁地定义为“社会的全部信仰和习俗”,就没有什么比能传达信仰和产生交感作用的语言更重要的了。

对语言及其社会功能要是没这么多误解的话,那么对于跨文化理解来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不会这么复杂了。也许最严重的误解是每种语言多少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有时被称为“我们按我们思考的方式思考因为我们按我们说话的方式说话。”诚然,语言的特殊结构(语音,词尾,语法和讲话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思考方式,可能会说成是形成了“思考的惯例或方式”,但是它们并没有决定人们应该思考什么以及怎样思考。语言的自由,人类的丰富的想象力被语法的规则死死的束缚着,或者被语言的其他特征死死地束缚着。

一些神学家和哲学家过去常常谈论到直觉,特别是《旧约》里被描绘成“希伯来思想”的精神,他们把它与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所揭示的古典时代希腊的合理的、普通的思想对比。但今天,复苏后的希伯来语言的确没有阻碍以色列的科学思想,希腊语也没有影响到前苏格拉底哲学家的归纳推理,也没有阻止后来的新柏拉图派用希腊语去发扬他们具有哲学的“飞跃的幻想”。

正如已经在第一章提到的,有些人认为每种语言都不相同,没有适当的方法把一种语言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但所有语言的基本结构至少有90%是相同的,而且语言共同点的重要性远远超过语言的分歧。所有语言都使用比喻修辞法,有诗,有歌曲,还有从家谱学到祷告类的数量众多的文学形式或体裁。一种语言文化可以强调发展,运用特殊的风格,例如史诗或动物故事,这对于另一种语言文化来说,也许很少使用,甚至完全不用。但是,在任何语言文化下的人都有丰富的经验和想象力,所以他们懂得其他语言文化下的人在行为和价值观方面有怎样的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在同一文化下的行为差异通常要比不同文化下的行为差异要大得多。

因为一些语言比其他语言更优越,因此,对应的一些文化也比其他文化更优越,这种观念也对理解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起重要作用。当人们谈及语言的优

越性时,通常都要谈论到它的文学作品,或者评论作家创造的词语和语法结构。在不同的语言里,口头上的和书面的文学作品有着性质上的不同,但这并非是它的语言规范结构的结果,而是这个社会里的人,把语言作为媒介,在里面投入了创造性的才能,产生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所有语言都有潜在的出色的表达方式。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相信有些语言是丑到骨子里了,有些语言却有先天的优越性。而且,大多数人都坚持他们的语言才是最美的,即使包含了内爆破音,就像双唇颤动,发出的刺耳的鄂音。很明显,语音美通常是通过听者来证实的。例如,阿拉伯语就被称为最难听的语言,因为它包含复杂的喉辅音。但是,有一些阿拉伯诗人却能像其他语言一样,运用他们丰富的语音组合成优美的音节,写出优美的诗歌。

语言的确能反映社会文化的一些方面,但主要表现在她的可选特征上,也就是说影响词汇的分级和赋予各种形式演说的优先权。可她并不会反映广泛使用而且带有随意性的语音或语法,而且必须这样才多少能发挥作用。说话人通常会意识到选择词汇的过程,他们也常常意识到在组织一场演说时所要注意的言行举止,但他们都几乎完全没有意识到他们所涉及的语音系统或者是语法类型。

词汇的级别,也就是术语表现的本质,行为及特点的方式都建立在分类法上(包括通俗方面和科学方面),也很大程度的反映了人们如何理解和区分这个世界。“20问游戏”的一些玩法有所有的语言版本,因为人们往往要分经验或领域种类,表现为整套的对等名称。

词位的外形特征通常不如它所在的生物分类学系统重要。例如:习语“晨星”或“晚星”并不代表“星星”,而是代表一个星球(通常是金星),虽然大多数人都完全意识到这种习语是不合规则的,但在英语里面我们仍然在使用它。同样,我们说到太阳是“升起”或“落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移动的是地球。但是,仍然有很多区分错误的例子,带着对现象的歪曲理解持续了数世纪之久。例如,古希腊认为“火”是实物而非事物,显然这为炼金术提供了错误的思想,认为可以加把火就能把铅变成金子。

事实上,在特殊领域里,一种语言具有相应数量的术语,这对于文化来说是个重要的索引。例如,西欧大多数语言技术术语所占比例异常高,苏丹Anuaks语中关于牛就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和写法,秘鲁高原的盖丘亚族语也有许多不同的

关于马铃薯的表达方式。知道某一个术语往往能带你朝某个特定领域努力,社会里一大片相关词汇的消失预示着我们所关心的文化起了重大变化。例如,在美国,越来越难发现谁会熟悉“double-tree”, “hands high”, “to single-foot”, “jack”, “jenny”, “to gooseneck”, “withers”, “fetlock”, 和“Fresno”.

文化的改变常常产生新的话语,比如技术文章,财政报告和新闻摘要。全文形式的传真为电报形式的文章让路,给海外的代理商通过海底电缆传送商业代码现已被先进的计算机信息传送。

一定形式的谈话方式带来的欢迎程度也会反映在对文化的关注上。例如,比起在美国,抒情诗在拉丁美洲要受欢迎得多。总体来说,除了在特定孤立的地区外,比如在苏丹尼罗河流域和印度南部的德拉威人,史诗都不受欢迎。

语言和文化之间所有有趣的东西,主要是关于怎么使用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结构的问题。因为所有的语言都是开放的系统,有发展的潜力,有改变的潜力,同时还有消逝的潜力。在文学天才的笔里,它们便是精美语言的媒介,而在表达不清或不高雅的人笔里,可能会弄巧成拙。

双语与双文化

双语一直被认为是译者的必备能力,这并不意味着就必须拥有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所需能力。一些超乎寻常的、成功的译者也只有一种关于源语言的被动能力(读者能力)。在翻译希腊语、拉丁语和梵语名著时,都是很明显的,只是它要求许多译者懂得技术和文学方面的最新说法。但是,当译者对源语言的能力差的时候,就处于劣势,而且还得经常向懂得源语言但不懂目标语言的人请教。

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双语比双文化更重要,因为词的意义仅仅体现在它所处的文化里。词典和百科全书都是重要的战略上的文化信息源,但在外国社会,它们永远不能代替人为掺杂的因素。这是为什么大多数训练笔译者和口译者的计划需要学生至少要在每个目标语言国家待六——十二个月。只有待在以某种语言为母语的国家里,才有可能获得语感,懂得怎么运用词汇和习惯用语。例如,在拉丁美洲的某些地方,西班牙语“huahua”是指“婴儿”,在其他语言里则是“公共汽车”。在古巴语的一个分支里,“papaya”指的是一种热带水果,但在其他语言里则表示女性生殖器官。

文化的差异也可以体现在一篇译文的脚注里。事实上,在非洲的许多地方,英语里表示“母亲”最相近的解释表示许多人的术语,实际上,是代表一起步入同一个年龄阶段的所有女性。英语“母亲”的用法是指所有的总是需要做脚注的人。同样,在新约四福音书的泰语版本里,没有介绍的话,就很容易理解成四个化身的投胎的故事,而不是耶酥一生四个不同的理由。

人们已经习惯自己做事的方式,因此他们不能接受别人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完成同样的事情。许多人敲门,让主人知道自己的来临,而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会叫主人的名字、咳嗽或拍手来通知主人。这样的差异很少系统地出现在书里,比如人类学或描述文化的卷册,因为它们要么就是太微不足道,要么就是太显眼,不看也知道。

语言和亚文化

社会正迅速地从同类社会转向异类社会。事实上,即使在非洲的部落里也难找到或多或少同类化的社会,所有人都有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活动形式。几乎所有的村庄人们都要去城里或矿场工作,带着与社会其他人明显不同的思想回到家。价值观和习惯的异化趋势在迅速工业化的社会里是越来越快,跨越了不同的教育水平、工作和社交形式,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产生了方言。这些纵向方言(和早期横向或地域方言形成对比)对译者带来了真正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一篇文章在源语言里可以是不标准的方言,译者就面临着要在目标语言里找出相应的表达方式。其中一个最有才华的译者是B.B. Rogers,罗布从书的Aristophanes游戏的译员,他把翻译当作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地理和社会地位。在The Acharnians一书里,他对Megarian农夫演讲词的处理方式就是方言对等的典型例子。Rogers用苏格兰的田园方言去写Megara岛的人们的举止,他们说的希腊语与雅典人的差异非常大。但在The Thesmophoriazusae里,塞西亚人说的英语就像刚从西欧移民过来的人一样难听。

社会方言隐藏的信息比我们想象中的还多。一个美国青年在英国待了几年,就会说英国英语了,但她会对英国的女性朋友们英国英语,因为这会让她们走得更近。可当她和她的英国男朋友谈话时,她就会说美国英语了,因为可以让她男朋友感觉到,有个美国女友身价会顿时上升几倍。

在美国,黑人英语的社会地位是个重要的政治和社会话题。大多数受过教育的黑人都说两种方言,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在说两种英语:黑人英语和标准英语,因为标准英语有着经济和社会优势,因此他们带着极大的文化压力使用标准英语。尽管如此,对于黑人社会的稳定,黑人英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有些黑人阅读标准英语的文件很吃力,自那以后,一些人就有了大胆的想法,为那些喜欢黑人英语的人印刷黑人英语出版物。但是,这种想法被黑人社会强烈谴责,因为它代表着家长作风,暗示着黑人是没有资格使用标准英语。

有些源语言文章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方言。例如,斯坦贝克的小说Of Mice and Men的基础是标准英语,但书中的对话却大量的使用不标准的英语,这是一个特别的社会阶层才使用的。要反映这种贯穿于整本小说的变化是非常难的,但是要是没有这种差异,诸多的现实主义和感伤就会荡然无存。

尽管如此,社会方言的问题却不是局限于语言的非标准形式。精巧发展的文学方言带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和谄上傲下的双重含义,仅仅限制于它们潜在的观众当中。很多语言有时会有这么一种趋势,为了文学准则的正确性而变得越来越精巧,从而与口语相背离,越来越远。最后,文学方言没能有效的达到交流的目的,突然,就在文学标准更接近与口语标准的时候,文学革命兴起了。

一些翻译的难题起源于文化的特殊意义。一篇只反映了一种独立文化里许多观念和文学准则的文章,常常传递了某些信息,非常难于理解,也非常难以翻译成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愿意吃毒药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对于美国人来说很荒谬;当鸡被砍下头时,为什么还会四处拍打,面对这个奇妙的问题而决定是否继续长途旅行,这也是不可思议的。许多美国人认为,明明有吃的,人们还要斋戒,这是荒谬的。因为食物是上帝赐予的,拒绝食用就是侮辱上帝。需要安眠药才能入睡的人被大多数非洲人认为是头脑绝对有问题。

由于社会方言引发的严重问题,很有必要在语言内部的翻译和语际语言学的翻译上,做一个所谓的“空间转换”。即便是在一种单一的语言内部,也可能需要和人们交流信息,即使他们使用的是大不相同的社会语言学领域的方言。公司出售高科技产品,常常有翻译专家,把文件“翻译”成较简单的语言形式,即使不懂行的人也能懂。反过来说,一些国际中介里,有人从事整理文档,把不标准的语言翻译成标准语言,对于那些由没有多大能力的人写的文件,把它们翻译成所

谓的“国际语言”。

社会方言中适合这些转变的规则也都与语际语言学翻译相关。例如,新约的一些部分是用希腊风格的希腊语,是那时标准修辞希腊语所不能接受的。总的来说,神学家一致改良他们翻译的语言水平,经常运用委婉的说法避开可能不相称的表达,例如内脏,肾形矿脉,性器官。同样,希腊古典译者经常使用委婉的表达方式翻译下流粗鄙的表达,如果文章有过于清楚的性描写,他们还会偶尔地把希腊语翻译成拉丁语。Sapir甚至照搬这种方法,翻译一些Paiute文章。

第8章

功能对等

传统认为,翻译的准确性是建立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词典和语法相互呼应的基础上。这种相互的呼应称之为“对等”,虽然不大用这个字眼。但根据词汇和语法特征或甚至根据话语结构,在讨论译文准确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翻译意味着交流,这个过程主要取决于人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根据翻译的有效性,不能阻止词意、语法和修辞策略的比较。重要的是要为接受者所能正确理解的和鉴赏的文档。因此,功能对等性主要是根据普通接受者理解和鉴赏这个文档的方式相对比来看的,也根据译文接受者理解和鉴赏译文的方式来看。

在“读者的反应”方面,研究翻译的准确性涉及到了一系列的基本问题。第一,要决定原始读者怎么理解文章通常是非常困难的,第二,通常,有效的衡量一个人阅读译文的反应是不可能的。其中一个能解释后者的原因是许多人都能肯定的假设一个译文应该是怎么样的。他们不仅是在期待一个字面上别扭的译文,而且常相信如果一篇译文没有特殊的语言学风格,就不是一篇忠实原文的翻译。有些人假设,根据一些特征,例如“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好的风格和差的风格”,“惯用的和单调的”,“容易的和困难的”,让人们在七分数量表上评价翻译能获得有效的判断。但判断的出发点可能会因人而异,以至于没有什么真正值得在这样的过程里从头做起。

翻译的准确性建立在很多不同的因素上:原文本身的可信度,谈话方式(从抒情诗到杂货清单),有目的的听众,译文所用的风格(比如在某人学习的时候宁

静的阅读的或在舞台上演出的),译文的目的,例如通知,改变行为,娱乐,出售产品。不仅译文是这样,原文也这样,使对译文的任何评价复杂化。

总体看来,根据准确性的范围来谈“功能对等”比较好,因为没有任何译文是绝对相对应的。许多不同的译文可体现不同角度的对应性。这意味着“对等”没法从数学论证的角度来理解,只能是约等于,也就是,在功能靠近的角度上理解。

这种功能对等的看法在认知和经验的角度出发,由小到大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准确度。功能对等现实的、最低限度的定义是“译文的读者应该能扼要的理解这篇译文,能接受原文读者是怎样理解和鉴赏它的”。任何低于这种角度的都不能接受。

理想的,最大限度的定义为“译文的读者应该能够和原文读者一样理解和鉴赏它”。这个最大限度的定义意味着源语言、目标语言与很有效的译文之间,语言文化相互呼应的高层次角度,使接受者有能力贴近原文读者的经历。这个大的限度很少成功,除非文章有很少或没有真实性,只有常规信息。

因为2个对话者没有绝对相同的口音、词汇、语法和谈话方式,因此,谈话中总会有损失或者误解。他们理解和评价的格子总有些不同,但使用语言的经验和对外语的感知能力使交流变得更有效。不管是单语还是双语的文章,都没有纯粹的公式衡量功能对等,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因素,也没有给口头交流规定个数学意义上的数量。忽略交流缺乏精确性,仍有一条可行的路去思考、谈论功能对等,也就是同形体。

同形体

同形体,正如Hofstadter在他那富有洞察力的书Goe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1980)所有效的讨论一样,提供了最有帮助的方法去认识和讨论同等的物质。同形体仅仅是形象性记号语言概念的一个延伸,相似物之类的东西。但为了认识同形体的一些重要的特征,首先得谈谈一些非语言学的同形体。

雕塑就是同形体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它应该是接近于某个实体的三维体。一幅图也是同形体,虽然有些视差,使三维实体被描绘成二维实体。建筑绘画和

地图也是同形体。一套图解符号也可以看作是同形体,不管它们和实物有多大的差别。在符号系统里也能精确的实现同样的功能,例如1、2、3、I、II、III、α、β、γ、一、二、三,前3个数字代表4个不同的系统:阿拉伯符号,罗马符号,希腊符号和汉语符号。同样的,一个系列像2-4-8和16-32-64可以看成同形体,因为每个连续的数字是它前面数字的2倍。事实上,以数学方式精确表达的都是它们实物的同形体,所有的科学模型照样是同形体,即便它们被简化了。

语言同形的最明显的是拟声词,诸如hiss, squawk, cluck和screech。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的用法代表了在交流中三个主要角色,同样也是同形体,还有拉丁文里,甚至文章中代名词的习惯顺序也是,像第一,第二和第三。小说里叙述的顺序也大体上是现实事件的同形体,新旧信息的顺序在大多数句子里代表的是谈话中认知的顺序。词位的分类学涉及到顺序、语系、属、类和种族,就好像在说明生物构成一样。

同形词扮演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角色是音位变体的外在表现和功能对等功能。例如,已经在第3章提到的till, still, pit和litter一系列的词,包含了音素t的语音上的不同形式,但在英语里面大多数人完全没有注意到它们的声音在功能对等上是如此的不同。字母E和G的不同写法也表明功能性的同形。

忽略语言符号的物理外壳大差异,口语交流的过程在保存信息这方面起了非常有效的类似同形体的作用。例如,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声带的振动(机械运动)是发音组织更改的,以空气声波的形式传达到听者的鼓膜。这声波变得机械,通过耳朵的骨头传到内耳的斡旋骨。声波便从不同的地方振动内耳的纤毛,这些振动变成了电子机械推动,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忽略媒介传播的重大差异,这些声波的本质特征——他们的频率、波形和振幅——是保留了的,除了可能导致声音或生理上的不足,这些声波还可以携带信息。但是,一旦他们到达大脑,必须和已知的听觉模板相比较,与听者的语言文化模板相呼应。这时候人不能凭严格的同构声学来判断,只能根据听者的经验,相信最近的功能对等词。

我们可以在意义的基础上定义功能同形是在本质上完成不同系统所出的结果。这个的意思对于英语习语to hit the ceiling在西班牙语里就成了tomar el cielo en las manos,字面意思是‘把天抓在手里。’同样,像to grow like mushrooms 的英语表达,在汉语里就是‘长势如竹笋。’

在这里,也许有从哲学角度来说根本就不同的体系,形式上相同的地方可有非常不同的功能。一些近代诗用它暴力的、无意义的、粗俗的主题组成了非常不同的文化格调,继承了维多利亚思想“上帝在天堂,施惠于人间。”同样,一些科学模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外表相似的地方可以包含差距很大的意义。例如,就像被实际运用一样,社会语言学在语言的经验化迹象的重心,而转换生成理论是以理想的说者-听者,极端的压缩,独立的句法以及把大多复杂难解的问题看成词法的附属分类这样简单的问题,这是转换生成理论解释语言学的最理想化方法。

口译中的工具—同形体

自从任何一种语言表达的意义取决于它表达的完整性、活跃性、特点和语言外在的联系,表达方式和它的翻译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同形词考虑方法的角度。例如,当第一次听说非洲西部的谚语A dry leaf doesn’t laugh when its neighbour falls,一个人几乎不可避免的把一片绿叶的比喻与人相比,找同形体的延伸。在某些情况下,听者可能没有足够的关于这个比喻的理论知识去寻找相似的东西,因此就可能不能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例如,在中非,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谚语,A man who hunts elephants never sleeps cold。如果不习惯看到大象是怎么弄倒这么多他们养植的树和灌木丛就可能不会意识到这个谚语实际上是说人只有挑战才能享受。

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小说The Brothers Karamazov里的“大检察官”这一章,它只能用小说里注释的同形的类比和对比、在宗教裁判所的历史、用耶酥的一生的圣经说明来理解。Claude Simon的小说Le vent(“风”)的前几页里,似乎看不懂,因为它所用的词汇,语法和标点符号是如此的混乱,但这个是故意造成的。介绍的风格也是为形成旋风的形象而设计的。

不同功能的同形体和相同功能的同形体一样重要。例如,在有些语言里,诗歌里完全类似的形式和意义被看作是对听者和读者智慧的侮辱。但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些语言里,缺乏语言的类似被看作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理想的句子立刻告诉许多人们语言表达方式是重要的,但对于其他人来说,内容只包含着简单的幻想和由此产生的虚假性。有些社会,家谱是证明一个人权利和重要性的重要证据,但在另一些社会,却可能把家谱当作是虚假的、自命不凡的体现。甚至数字都和

它们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出入。例如,圣经里的数字7,12,14和40具有非常高的象征意义,在马雅文化里,重要的数字是4(一个用来指引方向和划分类别的重要因素),5(交易日的顺序),20(指派一个人的日期),13(具有很高的宗教象征意义的数字)和52(新时代开始)。

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

一些书和文章描述了功能对等的概念,“动态对等”。在《关于翻译的科学》(Nida 1964)一书里,动态对等就是“最近意义的自然对等”,但“动态”一词已经被某些人误解为某种有影响的东西。因此,许多人都认为如果一篇译文有值得注意的影响力,那么它肯定是一篇关于动态对等的模本。因为这种误解,造成了强调功能的概念,影响了翻译的准确性的角度描述,认为用“功能对等”是个很满意的表达。

“功能”和“功能的”,似乎为讨论翻译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基本原理,作为交流的形式,因为焦点在做翻译或翻译的用处。缺乏功能对等可因此被看作为没能提供同形极限。补偿缺乏同形的现象可看作准确表达源文的方法。例如,因为缺乏比喻表达相对应的词,因此在翻译时,要把源语言里的一些比喻表达用目标语言的非比喻用法表达。但是如果有太多的比喻用法翻译成非比喻用法,文章的影响力可能因此消失,要是诗歌的话,就要求得特别严格。为了补偿这种损失,用目标语言的象征手法来翻译一些非比喻的表达。这样才能保留原文的一些地方的平衡。

功能对等的制造原则

为了给源文制造一篇满意的功能对等,许多相关的原则限制着必要的评判的种类和角度。如果一封多少带有文学性质的信, 在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两方面算功能对等的话,那么显然就没有必要作形式上评论了。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下面的原则可能会对怎样制造最近的自然对等有帮助:

1. 如果一个意义相近的、合理的翻译可能造成指示意义的误解,(a)在译文中必须有相应变化的解释,或者(b)字面翻译可以保留,必须加上可能造成误解的脚注。

事实上,在所有的情况下,应该遵从本条原则的第一条选项,但有些特殊情况和文件的形式,比如合法婚约,遗嘱,政治申明和有目的的兵役或神秘的宗教文,这些带有说明性注释的字面解释可以忽略。

为了防止指示性意义可能的误解,被修改了的变化的形式主要是词汇变换,但它们也可以涉及到语法。只有很少的一部分需要在文章结构上做基本的更改。

2. 如果一个意义相近的、合理的翻译没有意义,也就是指示意义完全模糊,文章里可以做一定的改变,除非是故意这样做的,而且模糊性被保留,在脚注里解释为什么保留模糊性是很有用的,而且是被完全改正过来了。

意义的模糊可以有几种原因:源文的目的(经常出现在政治申明和深奥的文件中),古老的拼写(特别是在古文里)和没用的词典或百科全书提供的信息,以至于要带着问题推测文件的内容(也经常出现在古文里,还出现在特别的风俗和事件的处理中)。在试图为译文提供可能的意义时,译者被认为是公正的,但要注明源文中任何基本上模糊和不明确的意义,好让读者认为译文有修改过。重要的是,要区别(a)意义缺乏,源自原文本身,和(b)现在的学者由于他们对源文社会语言学的内容的忽略造成的理解缺乏。

3. 如果一个意义相近的、合理的翻译有语义和语法难点,译文的一般读者很可能不会再试图理解它,在介绍或脚注里,指出这种改变的意义,即使有帮助,也可以有一定的改变。

不熟悉内容的人对于技术含量高的文章翻译,比如中学毕业生翻译大学毕业生的文章,可以用简化的词汇或对术语做夹注。长句,也可以分开来,这样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在某种程度上,读者理解有困难的、相近的、合理的翻译,是因为话语结构复杂性,或者是原文相当地预示了内容超过了读者对译文的期待。这个可以通过“重写”的形式,以便读者能够接受译文。这种“改进”在翻译时应该比它本身平常得多,特别是对于想要赶上技术信息迅速发展速度的第三世界国家。

4. 如果一个意义相近的,合理的翻译可能对原文的联想意义造成严重的误解,或使原文的风格失去正确鉴赏度,那么恢复原文的联想价值变得很重要。

文学文译者一般都意识得到正确表达原文的相关含义的需要,但一些读者需要一篇严格按照字面意思翻译的译文,好让他们知道原文的真实特点,这也是事

实。其他读者也许坚持字面翻译,因为他们错误的认为,这种翻译是机械性的增加了“忠”,还有译者对文字的不适当的预防。实际上,一些人想象,没有翻译它的意思也能翻译原文。

为了符合原文的题材和修辞色彩,翻译时修改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涉及的语言形式。史诗准确的翻译,特别是当源文化和目标文化有区别的时候通常需要一篇同韵“新诗”。事实上,把一首诗翻译成不是诗的文材不是功能对等翻译。甚至是一封伪造了原文的情感意图的信,都不能看成是合理的翻译。

太多的译者认为,指示意义的正确表达,正是翻译所需要的。实际上,一般来说,比起使读者信服内容的中肯来说,联想意义要更重要。

5. 翻译使用的方法对修改的幅度有重要的影响。

在安静的家中读戏剧的译本,通常跟登上舞台的不同。以前的翻译形式,能提供意义相对近的,正式的翻译,因为理解意义的不同或问题可以在脚注解释。但在舞台表演里,没有时间或空间写脚注。同样的,一篇要通过收音机广播的文件的翻译需要小心注意这些区别,书面的和口语的区别。没有什么比听照着演讲稿念的演讲更烦的了。

6. 原文必须按照隐含的信息翻译的时候,通常需要许多的,不同层次的修改:语音体系,词汇体系,语法和说话方式。

歌曲的翻译几乎意味着外表的修改,例如,重读音节必须出现在正确的音符;如果出现在连续的音符或相同音节上一系列的音符,元音的性质必须“被单一化”(没有歌手能用柔和的颤声唱but的元音);音节的韵律通常需要和音符的韵律一样,译者必须避免重读辅音序列过渡,比如“glimpsed streams”里的序列“mpststr”。

歌剧的翻译涉及到更多的严肃问题,因为词必须在配合音乐的同时还要配合动作。翻译修改最多的(还有配乐成功)出现在准备译文的时候,涉及到在影院和电视表演里嘴唇的一致性。不仅说话的长度必须修改,而且译文的声音必须与图像里面部运动相符合,特别是在嘴唇运动这个范围里。

这些制造功能对等的翻译原则有许多非常实用的暗示:

1. 源文化与目标文化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修改。

2.源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差距越大,就越需要修改。一般来说,文化的差

异引起了比语言差异更重要的修改。意思是,例如,两种语言分属两种不同语系,但分享着必要的文化(比如德语和匈牙利语),这会需要很少的修改,不像在同一语系的两种语言(例如英语和印度语)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

3. 原文的体裁差距越大(不管是特殊的还是严肃的),修改的幅度就越大。

4. 源听众和目标听众的社会和教育水平差距越大,修改幅度就越大。

5. 译文包含隐含信息越多,修改的地方就越多。

修改原则和他们实际暗示的并非合理的、语义的修改,不是正负范畴的简单归类。在每一种情况里,译者面临的是统一体以及依靠主要因素这种在因素的基础上修改的连续体。一些翻译理论家试图建立规则,指定具体每种情况该怎么做,但有太多的情况,太多的流派,太多的听众类型,还有太多的翻译和交流目的。什么是需要的就不再详细阐述规则或原理了,而需要对译者对于源语言有非凡的敏感度,文化的重要性以及翻译的艺术进行详细说明。

第9章

翻译的程序

翻译源文时,翻译的程序涉及了远比逐步翻译程序更多的程序。有许多初步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到,例如源文的本质,译者的能力,翻译的方向(比如翻译成母语或从母语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翻译的听众对象的选择好了的,出版类型和编者类型,翻译的买卖以及怎样让读者使用。

实际上的翻译程序涉及了许多不同的因素,比如时间压力,单独完成或团队合作,现实和理想程序的对立,检验结果,同一文本的多重标准,和翻译技巧的学习。

源文

源文的多样性同说话的类型一样多:从史诗到海运通告,从国际协定到广告标语。从浩瀚无边的说话种类来看,被经常翻译的,在一系列简洁的原则里,对于每一次翻译什么能做,什么应该做,没有单独的翻译理论,仅仅是总结了不同的类型和规定。如果没有一个语言理论能解释语言的形式及功能,那么就不能期待有单独的翻译理论。不但要从整个事物的角度来翻译,而且要从相应的体裁角度来翻译:简单/复杂,严肃/轻松,新鲜/无趣,多彩/单调,兴奋/无聊。这些不

同的体裁基于原文的联想意义,这比指示意义更重要。

谈论译者翻译原文的问题时,常常是根据文学流派的类型。事实上,有更重要的特定基本特点。从一般到特殊的单词的区别提供了所有范畴的问题。许多译者喜欢有一般单词的原文,因为太特殊的单词通常更需要词典或百科全书。但总的说来,特殊单词的指示意义的范围更接近语言,一般单词的语义范围不容易理解。例如,一些圣经译者认为,启示录的翻译是特别困难的,因为包含有不同角度的特殊单词。反过来说,他们认为约翰福音的翻译就非常容易,因为它包含了普通的单词。事实上,这个恰恰相反。翻译启示录相对要容易些,忽略翻译的版本的难度,约翰福音里用的普通术语学的翻译就是特别困难了,因为词汇的意义在英语和希腊语之间是那么的不同,例如grace, truth, witness, love, light, darkness, fullness, glory, spirit, believe, clean, way, life, peace, sanctify, world.

一个浓缩了语义的原文,例如用名词化动词表达的,没有直接提及施动者,工具和有经验的人,一开始似乎看起来很容易,但开始时就觉得非常困难。事实上,这个正是这种原文类型要求的“拆包”,用直接的表达,原文说出结构上的含蓄。例如,这些表达方式the retreat of cultural relativism from the need for interpretation有一种语言,通常没有把这种无意义的一串前置词放在一起,如果要易于理解,肯定需要大量的“替代”。在有些语言里,最近的自然对等是“相信任何文化的人们所相信的,所做的,同任何其他文化普遍拒绝衡量这些人么所信所为的人一样好。”

原文也根据体裁的优点而不同。一般来说,一篇优秀的文章意味着译者在修改联想意义时要出现大量的问题。另外,一篇平庸、无趣的风格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特别是当出版商想在译文的体裁上有重大的改进的时候。一篇文章在文体上受欢迎,能给译者带来更大的挑战和个人回报,但修改这样的体裁也是非常令人沮丧的。

在直截了当的内容与用了多重变换的意义之间的差别里,存在更严肃的问题。史诗,广告和宗教原文,因它们的多重意义而声名狼藉,这些多重意义能否正确的翻译成另一个语言文化是个问题。原文的基本语义的意义转变也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幽默,反语和讽刺。某种程度上,译者必须在这种地方做个意义标记,加

个口头暗示,例如“像他说的俏皮话”“他很讽刺的说”和“讽刺的说道”。但这种表达冲淡了原文的鉴赏力。

原文也许很有文化性,几乎难以翻译。这是民间故事里的所谓“远古社会”很少有人种学者和人类学者欣赏的一个原因。从本地标准的叙述文来看,他们也许是说的或写的最好的,但他们文化的特殊性使得他们不但翻译起来很困难,而且也难理解。

当原文内容科技含量高时,译者就要面临严肃的问题,要理解翻译成目标语言。如果翻译是为非专业人士准备的,理解这样的原文就常常需要特别的知识,翻译的问题也许会变得更难解决。

译者的能力

经常认为,译者至少会两种语言,这个真的不够。一个真正有能力的译者,需要懂两种文化,以便“读出字里行间”。译者必须感觉到原文里还有什么隐藏的暗示,什么能而且应该隐藏在译文里。事实上,太多的翻译都不必要的长,因为译者相信他们必须把暗示的东西逐字逐句的表现在文章里。

第二或第三语言是可以学的,虽然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有时需要糟蹋它。但双文化主义有时候要在生活中所吸收和经历。但,有些有能力的译者从来没有在源语言或目标语言生存的特权,因此,他们必须依靠大量的阅读,但这种人肯定是例外。专门从事把古文翻译成文献的译者,在它们的数量和类型的双重责任是非常受限的,而且也没有机会考虑信息学。

为了成为一个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都优秀的译者,通常需要专注于一个或两个知识领域,这是他们所需要的,而且报酬可观,例如航空学,化学,人工智能,机械,会计学,国家法,医学或农学。但一些普通的领域也许会需要特殊的知识,例如电视维修手册,异国烹饪谱和建筑代码。

一般来说,根据假设的教育水平,可以把特殊知识归类以不同的级别:(1)能假设大多数中学毕业生应该知道的,例如商业信函和船货支票,(2)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应该知道的,和(3)特定领域的专家所学的。但正规教育并非总按照知识的尺度来教学,特别是在一个时期,世界性的教育标准下猾。

即使双语主义,双文化主义和对原文有足够的知识,没有能力有效地写出来

也不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教授写作技巧,但要特别注意清楚合意的口头表达。如果译者试图把史诗、小说、戏剧和著名散文这样的文学体裁特殊化,他们必须要对这种类型的文章有个人能力。

写作能力有3个层次:(1)写信的能力,有影响力的新闻的能力和写个人帐户的能力,(2)在特定领域里写技术散文或文章的能力,和(3)能写出吸引人的散文和诗歌。但是,一些创造力强的人不满足其他作者的想法,坚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原文之上,这是很危险的事。

可能译者最大的责任在于,他们很早以前从事翻译时,拥有语言的必要能力,对内容的知识的掌握和写作能力。结果常常样成了不易改正的习惯,因为由于长期实践导致这个“自然”的产生。

在细致的、广泛地审阅世界各地各种类型的译文时提出,差不多一半的译文的水平可以考虑降低到它们本应该有的层次以下。即使在文学名著的领域,也有很多的出版商都希望出版不太好的译文,要么因为他们不懂应该怎么选择一篇好的翻译,要么就因为他们觉得好的译者费用太高,也太费时。

翻译过程的方向

译文的准确性评价,在翻译程序里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母语翻译总是另人高兴的,因为译者对母语的词汇,语法和修辞特征都比外语熟悉得多。一个人在两种语言里获得的能力几乎是相等的,但这也是责任所在,因为他也许熟悉两种语言,以至于不知道在一种语言很自然的表达,在另一种语言里就不一定自然。如果两种语言非常相似,那么困难就增加了,例如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事实上,一些人争论,没有人能同时说好两种语言,因为大量的“错误的朋友”单词涉及到形式和意义是一样的,但是又有微妙的变化的单词,特别是联想意义。

译文是译自母语还是译向母语,首先考虑的是原语言文意义和作用的整体理解。事实上,翻译中有很多错误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理解原文。因此,一些译者在原文上花的工夫少得可怜。即使一般的原文也需要在进行翻译之前看一下。

随着原文内在困难的增加,能翻译成母语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翻译诗歌和歌曲。一所声望很高的东方大学里的一个翻译老师,写了一篇关于可能性和准确性相分离的文章,用英语写汉语古文的文学翻译,提出的翻译程

序提供了汉诗50多种不同的译文。但只有一种作为英语诗歌能够接受。

汉语歌曲翻译成英语带来了更难的挑战,汉语使用者里,有很少一部分人能成功地找出适合的对应词。其中一个汉语兼英语教师,曾多次试图能用英文唱译文,但他永远无法理解和欣赏音符和不同速度上重要的音节相呼应的需要,即使是在4/4和3/4拍。因为汉语有着非常不同的节奏系统,译者不能掌握在译文里必须改变的地方。

目标听众

译文的目标听众,几乎由多重因素决定了翻译程序和使用的语言层次。译文的目的听众是可被迷惑的,也就是要求学生买、读和理解原文,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在教科书里的例文都这么差。政府教育部门的政治性多于学术性,当要选择翻译和出版特别的文章时,最终的决定却是文章过时了—特别是发展很迅速的科技领域。

科教本翻译得很差,是因为出版商认为只有专家才看那种玩意,还有就是想要去理解它,忽略大量不自然的表达的人。事实上,译文的读者习惯了差的翻译,他们认为这个多少都有点笨拙。通过决定译文的体裁的活跃性,译者能得到什么。

那些情况是在目标听众没有被迷惑的情况下才有的,但自由选择和买,不仅是智慧的而且是受称赞的,因为它的文学体裁,明显需要更准确的翻译。当听众普遍处于低教育水平,而译文又高于这种水平时,这种情况就很严肃了。读者不能只是很好的反映目标语言潜在的文体,而且必须在不同教育水平上进行修改。这通常意味着词汇和语法的简化,还有修辞手法的修改。这样的译文不能受任何限制,因为这种错误是很难理解的,也容易误导。

一些好的译者,能想象坐在桌旁的听众或在电脑屏幕前的观众的典型的类型。以这种方式写出的译文,是为读者准备好了的,不仅仅是试图搭配单词和语法。以这种方式就可以使译者更清楚,翻译就是“翻译意义”。

出版商和编辑

许多译者都没有意识到出版商和编辑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事实上,他们有时花好几个月的时间在翻译一本书上,而没有检查书的版权或同一本书是否被另

一个人翻译了。如果一个自由译者对翻译特殊的书感兴趣,他或她应该联系出版商,让他知道他对这种出版物感兴趣。可以向出版商或编辑提供一个翻译样本,让他知道译者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由于出版商接触了大量的译者,他们对处于这种水平经验的译者有充分的了解,认为这个译者应该具有怎样的能力。因此,他们会让译者做一个特殊的翻译工作。

为了给特殊原文的翻译制定初步的安排,知道出版商喜欢哪种类型的读者,编辑原则和出版社的开业情况,还有最终版本,这些很重要。因为这样可以影响译者,关于怎样对待主要内容的部分和引用,脚注,索引和介绍。

通过出版商可以联系作者,这样就可以了解书中一些模糊或不确定的表达的翻译。一些译者担心把译文交给作者,但仅仅是在作者很了解目标语言的情况,赞成功能对等翻译的原则。有些作者被他们自己的选词和体裁迷住了,错误的认为他们表达的特殊方式必须照搬进另一种语言。事实上,一些有创意的作者就是不能相信的不称职的译者。

原文的作用

原文使用的特殊方法,也会影响到译文。供人阅读的原文会常常因为脚注的作用而增色不少,这些脚注是没法翻译的。但这些注释对于登台演出的戏剧是没有用的。宗教文需要向听众大声朗读、一起朗读、交互朗读或必须反映目标语言的节奏单位,能被理解的诗篇。这意味着标点必须明确,因为许多口语读者没有注意到这种符号。

奖励性的文章被设计成向人们出售东西或思想——广告的本质——用最近的方法针对相关的指示和联想意义,因为“卖”更多取决于联想意义而不是指示意义。大多数人买东西是靠他们的情感,不是他们的思想。联想意义与文化价值和信仰相关,结果,创造一个正式的,最近的,有影响的翻译也是特别困难的。因此,大多数有奖文章需要大量改进。这可以在国际航空出版的旅游杂志看到。比德文翻译成英语更为简单的是德文的基本内容都比英美国家的人更有趣。事实上,在很多场合里,出版商会要求根本上的翻新,而不是翻译,如果他们真的对提高原文的思想感兴趣。这样,翻新的文章里,相关的文学特点被更有效的突出了,大量的不相关的东西则被抛弃或简单的说明一下。多语交流是适应“重写”和“翻

译”的,但重写要求更高的技巧和创造力。

翻译的程序

在一个理想的,很少出现的情况下,翻译的程序如下(1)背景准备和(2)实际的进度,翻译是否要一个人做还是团队合作,这是个实际问题。

理想的环境意味着有充足的时间和资料(书和咨询)来学习、整篇原文,做上记号。在接下实际的翻译任务之前,可以解决解释或翻译的困难。如果同样的原文的其他译文版本已经存在,这些可以用来做参考,究竟有多少问题已经解决了。某些情况下,原文的初步学习和潜在的问题也许需要比翻译进度更多的时间,特别是当译者有责任广泛阅读同一作者写的出版的杂志或另一个人用同一标题在同一时间写的书和文章。

实际的翻译程序简要如下:

1. 一个强调体裁的相对快的译文。一些译者发现口述可产生更新鲜通顺的翻译。但一个人是否口述,打字或手写,重要的是要根据译文的节奏。

2. 初稿应该放在一边一周左右,以便可以把它当作新的原文来翻译,可以摆脱真实原文对译者的束缚,翻译出新的译文来。

3. 仔细查看译文的内容,着重查看翻译的正确性和流畅性。可以删除不必要的增补词,小心失误。特别要注意关键概念翻译的流畅性,可以修改表达欠佳的地方。

4. 修改后的译文应该再放置几天。

5. 这个时候,应该重新审查译文的体裁;事实上,需要做很多次。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是大声朗读译文,因为比起眼睛,耳朵对连贯和节奏要敏感得多。

6. 现在的译文必须再次重审,拼写,标点和格式。一些译者错误的认为,他们能把内容,体裁和拼写一起看,但这个是严重的错误。译文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分别对待。

7. 向编辑或出版商投稿,有些情况下,仅仅是在翻译好后,由一个能推测可能会有哪些听众的人来检查翻译。

8. 结合编辑或出版商的建议,虽然有些建议是需要做更多的调查和讨论。译者不该把他或她自己的意思强加于别人身上,特别是出版物涉及到译者的名字。

大多数情况下,出版社的编辑都会有很有用的建议,而且这些建议应该仔细考虑。

这八个翻译程序的步骤提供了理想的情况,在多数时候,要尽快完成翻译是有很大的压力的。一个有很高素质的译者经常把某些步骤糅合起来,首先注意可接受的文章的原则,从正确绿,连贯性和拼写错误方面看,都是翻译的最基本的东西。一个不好的文字翻译只可能修改成能够接受的文体,但一个体裁令人满意的文章通过修改拼写就能容易地“闪亮起来”。

团队翻译通常有很不同的进度,而且有非常不同的程序,取决于团队是在翻译局里协作翻译,还是分开翻译,然后经常见面,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的草稿。

在翻译局里,通常有很多出版物(字典和百科全书)可以帮忙,一个准确的词汇数据库,几个拥有同样目标语言的和特殊的内容人。而且,大多数翻译局的组织都为每个翻译组配有领导,任何特殊的问题都可以直接向这位有经验的人请教。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通常要负责最初的草稿,然后交给另一个或其他译者查看。

很多自由专业译者都有和翻译局相当的场所,使他们能够用特殊的字典和百科全书,用由出版商或翻译中心提供的词汇数据库,还有由出版商或翻译局提供的委托翻译顾问。

然而,当一个主要的翻译工作下达到团队时,通常(1)分工(2)阅读、表演原文(3)常常与顾问见面,讨论不同的意见,这些程序通常是很不相同而复杂。第一,许多情况下是试图主导讨论的团队里较弱的成员。第二,团队必须多少达到翻译的标准,才能根据原则讨论不同的意见,而不是队员的自我批评。第三,团队有严重分歧的时候,有人当“裁判员”很重要。否则,个人冲突可以严重影响工作的进展。第四,雇一个有能力的检查人,从内容的准确性和文体的可性行仔细的阅读译文,这很有用。

翻译的基本步骤

翻译有四个基本步骤组成(1)分析原文,(2)从源语言转换到目标语言,(3)调整目标语言,和(3)请有意的读者检查译文。

原文的分析是仔细分析词位、语法和说话结构的指示意义和联想意义。就像在这本书里已经提到的不同点一样,理解和鉴赏原文是做翻译的任何尝试的基础。

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是、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 有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There o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等等。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本文是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在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上所作学术讲演的提纲。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著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roduction Since human being appeared ,all kinds of languages came into being bir by bit .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 ,cultures, varieties of cultures grew ,too .What we can not deny is that there is a int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 There are many ways in which the phenomena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imately related. Both phenomena are unique to humans and have therefore been the subject of a great deal of anthropological, sociological, and even memetic study. Language, of course, is determined by culture, though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is true is now under debate. The converse is also true to some degree: culture is determined by language - or rather, by the replicators that created both, memes. ●Language as Determined by Culture Early anthropologists, following the theory that words determine thought, believed that language and its structure were entirely dependent on the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y existed. This was a logical extension of what is termed the Standard Social Science Model, which views the human mind as an indefinitely malleable structure capable of absorbing any sort of culture without constraints from genetic or neurological factors. In this vein, anthropologist Verne Ray conducted a study in the 1950's, giving color samples to different American Indian tribes and asking them to give the names of the colors. He concluded that the spectrum we see as "green", "yellow", etc. was an entirely arbitrary division, and each culture divided the spectrum separately. According to this hypothesis, the divisions seen between colors are a consequence of the language we learn, and do not correspond to divisions in the natural world. A similar hypothesis is upheld in the extremely popular meme of Eskimo words for snow - common stories vary from fifty to upwards of two hundred. Extreme cultural relativism of this type has now been clearly refuted. Eskimos use at most twelve different words for snow, which is not many more than English speakers and should be expected since they exist in a cold climate. The color-relativity hypothesis has now been completely debunked by more careful, thorough, and systematic studies which show a remarkabl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ways in which different cultures divide the spectrum. Of course, there are ways in which culture really does determine language, or at least certain facets thereof. Obviously, the ancient Romans did not have words for radios, televisions, or computers because these items were simply not part of their cultural context. In the same vein, uncivilized tribes living in Europe in the time of the Romans did not have words for tribunes, praetors, or any other trapping of Roman government because Roman law was not part of their culture. Our culture does, sometimes, restrict what we can think about efficiently in our own language. For example, some languages have only three color terms equivalent to black, white, and red; a native speaker of this language would have a difficult time expressing the concept of "purple" efficiently. Some languages are also more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杨亚丽201322050762 摘要: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汉语教学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各个国家文化相互影响,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传播。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想方法、观念、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只有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才能提高我们有意识的和有志向的交际技能。 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法。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1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2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而是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同样是使用英语或西班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尔雅-语言与文化答案

尔雅-语言与文化答案

本套题正确率15/168=91%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一)已完成 1 下列关于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内容中正确的是()。 ?A、能人走出非洲 ?B、南猿人走出非洲 ?C、元谋人走出非洲 ?D、直立人走出非洲 我的答案:D 2 下列哪一项是人类进化的形态之一?() ?A、山顶洞人 ?B、智人 ?C、北京人 ?D、元谋人 我的答案:B 3 符号活动出现于()。 ?A、南猿时期 ?B、直立人时期 ?C、晚期智人 ?D、早期智人 我的答案:C 4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是指人类发源于非洲,然后移动到世界各地。() 我的答案:√

5 某一人群的mtDNA变异越大,它的群体演化历史越短。()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二)已完成 1 非洲智人最早移动到哪一大洲?() ?A、北美洲 ?B、南美洲 ?C、亚洲 ?D、澳洲 我的答案:C 2 非洲智人什么时候开始走出非洲?() ?A、20万年前 ?B、13万年前 ?C、15万年前 ?D、10万年前 我的答案:A 3 下列哪一项事物的出现不能标志着智人具有了一定的符号编码能力?() ?A、图画

?B、雕刻 ?C、文字 ?D、瓷器 我的答案:D 4 智人走出非洲有几条路线?() ?A、1 ?B、2 ?C、3 ?D、4 我的答案:B 5 直立人是语言人,智人不是语言人。() 我的答案:× 6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为人类的基因和语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的答案:√ 人类起源非洲假说的语言学分析(三)已完成

1 脑容量与语言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没关系 ?D、不确定 我的答案:A 2 方言的形成有几种方式?() ?A、3 ?B、2 ?C、4 ?D、5 我的答案:B 3 ()对我国南方汉语方言的形成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A、语言接触 ?B、语言融合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2014—2015年第2学期 《语言与文化》学习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2013241021 姓名:郭宏传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一直是争论不休的话题。要想知道说他们间关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只可惜连定义都难以界定。对语言的定义也只能从某方面来说明,语言从结构特征来看,是个符号系统,它是由音位,语素,词组,句子组成的层级系统。语言从功能看,它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思维工具。文化的定义就更多了,各家说法不一,文化似乎只是个感觉的东西,难以解释。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里最活跃的是词汇。从中文的发展历史就能看出。语言不过几大块:语音,词汇,语法。比较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我们可以发现古汉语最难理解的就是词汇,有的词看起来和现代汉语一样,其实却相差甚远。比如:“虽然”。在现代汉语里是一个表示让步的连词,在古代汉语里却是两个词的组合,意思是“虽然如此”。词汇意义的不同,就能反映各种语言所表达的差异。 世界各国的文化差异也反映在了语言习惯上。我们学习外国语言时会发现,没有对目的语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很多语言词汇就无法真正理解。 举最简单的例子。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很多英语的俗语SLANG。比如:“LUCKY DOG ”,翻译成汉语就是“幸运儿”的意思。可如果直接翻译就是“幸运狗”。而狗在中国人眼里自古就没什么好名声。说一个人势利叫“狗眼看人低”,说这个人成天跟在别人后面作威作福就叫“狗仗人势”。。。可在英语中,狗却是和很多好东西联系在一起。幸运的人叫“幸运狗”。还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屋。西方人欣赏狗的忠诚因而也很爱狗,他们把狗看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所以狗在英语中代表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就不奇怪了。我

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发表日期:2006年3月14日作者:刘润清【编辑录入:cxy】 —从《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说起 为什么说是“再谈”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我与邓炎昌先生于1989年出版了《语言与文化》一书,曾经初步探讨过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最近我又比较仔细地阅读了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其实,更准确的译名为《朗文英语与文化大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 & Culture),又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 事情还得从一个实际例子说起。几年前,一位发了财的老板来找我说:“我的儿子学文科语文不及格,学理科数学不及格,我看让他来你这里学个外语算了。花多少钱都没有关系。”这位老板的话让我哭笑不得。他以为学一门外语是最容易的,什么知识都不用,就可以学会。当我反驳他的时候,他还振振有词地说:“别吓唬俺了!我没上大学,我的汉语不是也够用吗?美国人和英国人也有不上大学的,他们的英文不是也很好吗?”老板的话显然是不全面的,但我一直没有琢磨出用什么理论来驳斥他。这些日子我抱着《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翻来翻去,读到了许多我料想不到的词条和信息,似乎突然悟出了点什么道理。 最重要的感悟是:“会一种语言”在程度上有很大差别,如果用一个刻度量表去测量这种差别,分出十个水平也不会太困难。但今天,我们暂不用外语学习者的各个阶段去区分语言水平,而是用能否用一种语言阅读学术文章、撰写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参加外交会谈等标准,粗略、武断地把语言使用者划分为两大类:受过中等教育以下的人(包括文盲)(冒昧地暂称为非文化人)和受过大学以上教育的人(包括学者、作家、医生等)(暂称为文化人)。他们语言能力的最大差别不是在发音、语法、词汇上,而是在文化知识或百科知识上。此处要说明一句:这种区分与二语习得理论毫无关系。按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说法,五岁的儿童已经是“合格的”(competent)语言使用者,其语法已经成熟,只是词汇量需要不断扩大。所以说,二语习得理论更多地关注语法能力的发展。我们这里想强调的是,即使你的语法能力已经接近本族语者,如果你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充其量你也只是接近一个非文化人的本族语者(如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 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 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 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它们之间的这种双向关系可以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 传播工具这两个方面来加以认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文化的构成又离 不开思维,作为思维的工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思维的方式、

浅谈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谈初中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学习任何一门外语,都不仅要掌握语音是、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还要知道和熟识使用该语种的人如何看待事物,如何观察世界;要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的思想、习惯和行为;更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我们学习应用外语,目的是为了交际,并且是跨文化的交际,故此必然涉及不同的习俗文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不同的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我们所指的文化,并不单纯是狭义上所指的文学、音乐、美术等,而更广义上所指的: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俗、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所以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没有这些的深入认识,只局限地以自己母语文化中所形成的各种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习俗观和世界观去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必然会形成不同文化观念在某个话题或论点方面的冲突和不快。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多地强调了“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培养及素质教育在教材的安排和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忽略了英语文化的进一步的学习、了解和渗透。同时,作为素质教育,我们在语言教学中,应尽量多地全方位体现该语言范畴的文化现象、文化特征。虽然对事物的理解受到年龄、职业、信仰、思维等影响,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可以理解在欧美国家最常用的成语、谚语、格言和典故。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安排得并不多,尽管有“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等等。但我认为仍不足够,英语文化中,常用的谚语还很多,而适合初中学生年龄认知的谚语也很多,如:“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Least said, sooner mended” “Penny wise, pound foolish”。 典故,在第一套人教版教材中,初中英语第五册曾有过的故事,简单涉及了所罗门这们智慧之王的故事,但这类的典故并不多见。根据年龄与接受力的因素,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几个常见于西方文化中的典故文章作为了解和阅读材料的,如The garden of Eden, Noah's ark, The tower of Babel, Achilles' ,heel 等。另外,在英语中,颜色的运用,特别在语言中作比喻和联想的运用是较为广泛的。我们在教材中见得也不多,如the green house, the White House, in black and blue……,因而我们在对话中,尤其在情景会话中,可以补充更多这类的内容:如in black and white, give sb. green light, in blue mood等等。 而受年龄和思维深度、心理因素的制约,委婉语、禁忌语和英语文体等在初中教材中极少出现是较正常的。在跨文化交往中,怎样才是有礼貌、怎样用适应的谦辞和敬辞同样很重要。虽然在教材中有出现,但仍要补充。尤其能结合现实中,中国人汉文化与欧美人英语文化在交往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与冲突的材料,在教科书中应有充足的安排,这样的例子才有说服力和警示性。 在文化交际中,我们接触得最多的还是人,我们要更全面地了解外国人,必须对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人生观、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等有深入的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作业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Introduction As we all know that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lso different language.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actional. Langua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rriers of culture,and culture also have a great impact on language, that is culture conditioning. As language and culture all belong to the social phenomen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ages have reflected the differences of national culture. Because each nationalit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e thinking mode, the habits and customs, the value , the religious belief and so on are different, thus has formed the different cultural standard, that is so-called cultural difference. Knowing the language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can help our communication. Instead, it will cause many communicative barriers. The culture teaches people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but certain language forms only then in the specific cultural context, can have the related language human relations significance. In this article, I summar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simultaneously example to explain it?s impact on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Language is a part of culture and 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society is actually a complex cultural system, and language is just one of the elements of a cultural system. That is to say, culture is not equal to language, culture is more than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 language symbols, such as the deaf gestures, graphics, sea and land traffic signals, etc can also express a certain meaning, but human behavior and experience are mainly embodied by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symbols. On the other hand, other elements of culture system must be by the language to express, consequently get evolution and development. Culture, in other words, as a big system can't exist independently in language system, and vice versa. Language is not only a part of culture, and also is the mirror reflection of culture, through the language of a nation level, we can see the nation's colorful cultural forms. Culture has a distinct nationality, different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