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2008.7

·基础教育参考·

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转型”是概括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价值诉求的最恰当的词汇

之一。

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育方法的改革之后,我们终于发现:就中小学教育而言,教育的难点首先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学生的问题。例如,学生的思想问题、态度问题、习惯问题、心理问题、基础问题等。因此,教育教学的首要的根本的问题是育人的问题,育人的工作做好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教育教学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重新认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应当是育人、教书,通过育人来促进教书,育人的工作真正做好了,不仅可以使教育教学的质量获得显著的提高,而且有益于学生一生的发展。

二、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影响教育的外部因素看,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实现历史性的转变。从内部因素看,对中小学教育难点的重新定位,要求教育教学的着力点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生素质的提高。那么,这种转变具体是什么?对此,我国第八轮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作出了比较明确的回答,即“实现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几十年来我国教育界提出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强烈诉求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我们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宗旨,以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育改革,用“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句话来概括。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了新的教育思想,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它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诸因素的首要位置,认为教育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培养人。从社会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从父母和学生的角度看,教育是使儿童成长为有个性、有特长、全面发展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只有培养出了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学好知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忽视知识的教学,而是更加强调知识教学的科学性。事实上,育人离不开知识的教学,育人从来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在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的;育人的目的是促进知识的教学,育人的工作做好了,知识的教学才能顺利进行。每一种知识的教学,都有自己的教学要求,要达到这个要求,学生必须作出种种努力,学生的素质就是在这

从知识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洪

68

2008.7

·基础教育参考·

种努力中提高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在继承过去的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育人的功能,进一步提出以育人来进行知识的教育,进一步强调教育过程中的人的素质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强调把育人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着力点,极其鲜明地提出了知识的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四、知识本位和以学生发展为本

两种教育模式的比较

知识本位的教育模式,过于片面地突出知识的教学。事实上,由于过于片面,知识本位的教育并不是正常的知识教育,而是正常的知识教育的异化。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教育发展到极端,必然导致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把正常的知识教育异化为关于知识的“杂技”的教育,必然导致多数学生学习失败。知识本位的教育总要在知识点上深挖,甚至在小学低年级诸如年月日、时分秒、元角分,前后上下左右、单位名称、图形辨认这些简单知识点做过多的文章,导致许多本来易教、易学的数学内容变得难教、难学,从而造成许多小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数学失去信心和兴趣。知识本位的教育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知识本位教育体系下的教育教学,表面看来也是改革和创新,但由于其摆脱不了知识本位的本质,所以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改革效果,同时已经严重地制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知识本位的教育忽视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素质这一科学事实,所以当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不可能再有更大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知识本位的教育在培养少数人应试成功的同时,造成多数人成为学习的失败者,即使是少数应试成功的学生,他们在获得考试高分的同时,在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在理想、抱负、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具体表现为部分拥有高学历的学生走出校门后不适应

社会的需求。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育人的功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把人的发展放在教育最重要的位置,强调知识教育为人的发展服务。因此,教师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标准来组织教学并设计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反对教育内容的多而杂和偏、难、怪,主张知识的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理、心理、已有经验等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以育人促教学,通过提高人的素质,通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通过特别关注后进生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决不是不重视知识,它所反对的是片面强调知识而忽视人的素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强调人的素质与知识学习的协调发展和互为作用,主张知识的学习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不是牺牲人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知识的教学。在小学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小学是培养人的素质的关键时期,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强调知识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强调教学内容的少而精。教育实践表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使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形成了,学生学习中的毛病和缺点克服了,学生不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并由此产生愉悦的心情,从而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帮助,也开始积极主动地学习,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获得了显著提高。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模式着力于提高学生的素质

,这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益,也使素质教育和以德育为首的学校教育真正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徐州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

田欣欣)

69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知识问卷及参考答案

附件1 健康知识测试卷(一) 一、判断题 1.长期受噪声干扰可使视力模糊、下降辨色能力降低。( ) 2.预防龋qǔ 齿(俗称“蛀牙”、“虫牙”。牙齿因蛀而残缺。)的方法最有效的是早晚刷牙。 ( ) 3.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最佳时期。 ( ) 4.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甲型肝炎是消化道传染病。 ( ) 5.预防碘缺乏病最简单、经济的方法是长期食用碘盐,多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食物。(? ?) 6.肥胖的人易患糖尿病。 ( ) 7.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多晒太阳可预防小儿佝偻病。 ( ) 8.同乙肝病人公用餐具不会被传染。 ( ) 二、选择题 1.引起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是( ) A吃得太多,活动太少,致营养过剩 B睡眠时间太少 C肥肉吃太多 2.正确的刷牙方法是( ) A来回反复刷 B上牙往下,下牙往上,咬合面来回刷,内外都要刷C根据个人习惯刷 3.睡眠时应注意哪些卫生问题( ) A睡前洗脸、洗脚、刷牙 B要有安静的环境、卧室空气流通

C注意睡眠姿势,经常洗、晒被褥 D以上都是 4.老鼠能传播下列那些疾病( ) A乙脑 B痢疾 C流行性出血热 D霍乱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要用饮料代替白开水 B. 剧烈运动后应不能立即喝大量的水 C. 喝水可用公共茶杯 D. 生水不能喝,要烧开后才能饮用 6.孕妇及其丈夫吸烟不仅危害本人,对胎儿危害更大,可造成( ) A流产,早产,死胎 B低能,低智,低发育 C以上都是 7.人体缺铁会引起什么病?( ) A、肝炎 B、缺铁性贫血 C、腹泻 8.幼儿每天适宜的食盐量是( ) A、3克以下 B、6克以上 C、10克以上

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工作理念,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是建立和谐、平等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是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变革的需要。因此,我认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学管理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要求管理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意识,一切要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真正代表学生的利益,为学生服务。本文首先分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然后探讨了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阐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思想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贯彻“以学生为本”思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高校;学生管理;自我管理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所有的竞争都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人及其知识能力真正成为社会运作的主体和核心,成为全社会的第一资本和创造生产力的第一资源[1]。因此,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竞争能力等各种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成为现代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责任。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越发注重挖掘人的潜力和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在的大学生是一个生理、心理基本成熟,人生观、社会观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自觉性的成人群体,学习压力较大,追求功利,要求学习的内容“有用”,但是有时会显得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2]。现代教育的特征和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要求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把学生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做好管理育人工作。 1、“以人为本”的内涵。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因此,要从社会性的角度去激发人的首创精神,并最终为人类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核,就是要充分认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首创性。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观,归根到底就是要突出人的发展,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前提、以人为动力、以人为目的[3]。这就要求:首先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地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其次要尊重人的需要,把人当作人,凡是涉及到人性展示的方面,都是值得理解和尊重的。再次要肯定人的价值,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想方设法实现人的更大价值。 “以人为本”具体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即要确立学生在高校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依靠学生办学校,以为学生成才服务作为办学宗旨,切实保障学生的利益,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现行高校学生管理体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学生管理体制面临新考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原来单一的教育体制日益僵化、教育和管理理念渐趋落后,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的要求。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校的扩招,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日俱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一系列改变。譬如: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经完全自主择业,困难学生的资助由原来的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勤工助学、社会资助转变。 就拿去年来说吧!我校的许多贫困大学生获得了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补贴······这一系列的转变都需要有新的、系统的学生管理理念和方法来保证实施,而目前与之相适应的机制和办法尚未完全在普通高校范围内形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学生教育管理的单一模式已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增强学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必须改革原来的管理模式,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学生为本的管理体制。

知识本位课程流派课后作业

1、知识本位课程流派的核心理念与主要是什么? 知识本位课程流派的在认识论上,持守的是理念论。在理念论看来,知识的概念界定非常重要,在这样一种认识论的指导下,他们在价值论层面坚守的是价值理性。也就是说,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及知识的根基目标是决定课程问题的关键。在方法论上,坚信哲学—思辨是惟一能够帮助他们厘清概念,坚守价值和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与根本。 主要观点 ○课程的学术化 在知识本位课程流派看来,课程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术性知识。因为学术性知识不管是从概念的界定,理论的推演还是知识框架的构成来看,都是最为严密和有效地,是可以构成完成课程体系,并且有明确指向性的。对学术性知识来说,主要的教学方法是教授法。这样的方法,便于在有效的时间内很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与课程任务。 ○课程的专门化 正是由于学术性知识有完整的体系和清晰的概念与理论框架,所以,便于进行课程的分门别类教学。这样的专门还课程,既能保证各个学科领域内部的内在逻辑统一与完整性,也能体现课程知识的整体性,便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也有利于课程评价地完成。比较适合学校教学,特别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这样的专门化课程授受效率非常地高。 ○课程的结构化

知识本位课程流派的课程还具有鲜明的结构化特征。课程结构化主要是指在课程的组成与设计上,给长重视学科结构,特别是知识的句法结构与实质结构。不仅是语法的连贯,还有内容上的鲜明特征与内在联系。结构性可以说是知识本位课程的核心特征,这也正是对学术性知识的回应与践行。 2、知识本位课程流派的代表理论有哪些? 代表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文化要素的系统组织。因此,课程在设计与编排的过程中,一定遵守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来完成。 ※代表理论:巴格莱的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在巴格莱的课程理论中,他坚守的课程内容选择标准是:“知识最大价值原则”。依据文化的核心要素,来组织课程内容,尽可能将那些能够反应与承载最基本文化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是知识本位课程流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分支。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三个,一是皮亚杰的结构主义理论,强调结构的整体性、转换性与自调性;二是乔姆斯基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重视语言与知识的深层结构;三是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强调知识结构中的深层结构与核心元素。 ※代表理论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法 案例1一年级《拍皮球》师:小朋友们动脑想一想拍皮球除了这种方法(单手拍),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生1:有!我可以用左手拍!生2:可以从胯下拍!师:好,还有这么多的方法啊,那同学们自己去想一想,玩一玩,看谁的玩法最有趣,好吗?生:好!师:解散!(学生一边动脑,一边动手去尝试……)在这节课上,一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出了十余种拍皮球的方法:球跳两次拍、左手拍、走着拍、跑着拍、胯下拍、闭着眼睛拍等。案例2五年级《动感健美操》教师在讲解和练习健美操基本步伐后,和学生一起练习一套“梦幻篮球”韵律操。师:同学们,健美操可以和其他体育项目结合在一起创编出各种韵律操。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体育运动可以和健美操结合在一起呢?生1:乒乓球生2:拳击生3:跳绳师:有很多体育项目可以和健美操结合在一起,下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项体育运动进行一次健美操创编(四节,每节八个八拍)。同学们可以选出自己组的领操员,也可以根据自己组的舞蹈内容排一下队形。一会儿我们分组展示!(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听音乐开始创编,教师巡视指导)四组学生都创编出了自己的健美操,内容十分丰富:男同学的“搏击操”,女同学的“绳操”等。队形从圆

形到三角形、直线形,正是在这样一堂生动的体育课上,学生们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良好的启发。 (二)情景教学法 案例四年级《障碍接力跑》在教学时,教师将“障碍接力跑”改名为“小八路送情报”这一情景游戏,将教学内容故事化。将游戏过程的各个障碍改为“穿过大森林”(标志杆)“走过独木桥”(体操凳)、“翻过大雪山”(跳箱)、“到达目的地”(接力区和终点)等几个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去创新,去设计“送信”的路线(设置障碍的顺序及位置)使学生在练习时置身于故事情境之中。身临其境的练习使他们兴致高涨,乐趣无穷,既学会了动作,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是影响体育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在课堂上,针对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天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利用故事中的情景激发其创新意识。

初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

问卷编码□3□2□□□□□□□□□ 2012年初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卷□ _______市________区(县)_________学校______年级性别_____ 一、知识题 (一)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题目的对错,对的请填“√”,错的请填“×”) 1.吸烟几乎毒害人体全部器官,导致严重疾病,如:肺癌、肺气肿、心脑血管疾病等。( ) 2.催眠药和镇痛药等成瘾性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千万不要自行服用。( ) 3.毒品严重危害社会和个人健康。( ) 4.“少吃蔬菜,多吃甜食”是科学的饮食习惯之一。( ) 5.超重和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 6.很多传染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 7. 预防痤疮要做到:保持皮肤清洁,尽量不使用油膏类护肤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吃或少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 8. 经期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锻炼是有益的。( ) 9.肝脏具有代谢和解毒等功能。 ( ) 10.购买包装食品时,应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方法、包装有无破损等。( ) (二)单选题 11.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是: ( ) A、没有及时打预防针 B、没有经常吃保健品 C、不良的生活方式 D、以上都是 12.下列哪个疾病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最相似?() A、乙型脑炎 B、乙型肝炎 C、甲型肝炎 D、白喉 13. 预防乙型肝炎的主要措施是() A、注意饮食卫生,把好“病从口入”关。 B、接种乙肝疫苗 C、开窗通风,公共场所戴口罩。 D、加强营养 14.为防止室内空气污染,要做到:( ) A、不在室内吸烟 B、经常湿式打扫 C、厨房里安装抽油烟机 D、以上都是 15. 预防肺结核的最主要措施是()

谈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谈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昌盛街道中心刘淼 摘要:新课程改革中显现了许多崭新的教育理念,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以学生为本”。本次课改确立:“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正本清源,使我国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课程以学生为本内涵意义策略 一、新课程改革中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在传统教育中注重了以知识教育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这些都是忽略了学生“学”的一方面,忽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忽略了学生发展的内因根据与动力,其结果必然导致教育教学处于被动局面。本次课改确立了“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个“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其实,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追求社会的进步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因此,作为社会组成部门的教育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人。“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理念的确立,将使我国的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我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更深的认识到“以学生为本”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我想“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包涵以下以几方面: 1、“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学生是教育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主体。因此,“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把学生特别是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本体,一切教育活动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 2、“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让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人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运用,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在此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二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和统一起来;三是人各方面能力的发展逐步向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切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方向前进,最终使人成为自由王国里的公民。在我国现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人全面发展的不利因素,应试教育的倾向使部分学校在教育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道德品质、人生、世界观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因此,“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更应加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是让学生能主动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要求:全面推动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

1、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如何合理选择社会本位的课程流派理论。 社会本位课程理论是在知识本位与儿童本位后出现的一个课程理论流派,在这里知识与社会得到了切实的衔接与统一。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在认识论上是以社会批判理论与新教育社会学。社会批判理论从工具理性批判开始,论述了社会结构与个体心理结构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进而论述人的个性解放需要在交往中实现与完成。这样的研究路径,在批判课程理论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在新教育社会学看来,知识就是意识形态。学校教育与课程具有复制以及再生产既有社会结构的作用与效果。然而,学校教育并不是被动地进行着文化再生产,它本身也蕴含着抵制的功能,这种抵制主要蕴含在学校的日程生活细节中。 在价值论上是以社会事实为基础,从儿童个体价值走向社会价值,将个体价值统合与社会群体价值之中,来展开课程的设计与问题的讨论。在方法论上,主要持守的是解释——批判的路径。 社会本位课程流派基于社会需要与生活需要,从社会结构入手来讨论课程问题,隐性课程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关注到了隐性课程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1、学校课程是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统一 在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看来,学校课程是非常复杂与多样的。传统的显性课程仅仅是关注到了知识与儿童本身,而忽视了潜藏在只是背后的权力,抽离了隐藏与儿童背后的家庭差异,社会分层的社会事实。

因此,学校课程需要去检视一种结构性沉默,需要教师与研究者进行反思性实践。 2、课程的目标是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基于潜在课程的理论,课程的目标是追求社会公正,对社会公正的追求,采用的路径是转向背后。转向潜在课程,透视其中潜藏的不公正不公平现象。在追求公正的过程中,以实现人的解放为其旨归,以关注弱势族群为其使命。这是社会本位课程相比于知识本位以及儿童本位课程最大的不同。 代表理论 1、反思性实践 反思性实践是社会本位课程流派的代表理论之一,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去反思学校课程,反思课程知识当中蕴含的社会问题。在他们看来,学校课程知识并不是中立的,也不是最有价值的,学校课程知识是一种社会性建构。 2、再生产理论 再生产理论可以说是新教育社会学以及社会批判理论对课程研究的直接影响。其理论的研究也形成了批判教育理论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再生产理论主要有两个代表。 “经济再生产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节选自李爽,陈丽编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理与实践指南》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是关于如何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几个指导意见。因此,希望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什么,要学习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好,该创设什么样的学习环境,该如何进行学习评价,等等,从这几个问题出发,我们将向教师一一阐释“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几个原则,引导教师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原则一:学习目标更重视能力培养,且兼顾学生的差异 教育的今天,能力培养比知识的传递变得更为重要。本书的模块1中提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多元化的。比如:“21世纪技能联盟”提出的生活和职业生涯技能、学习和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NCREL提出的创新思维能力、高效工作能力、有效交流能力以及数字时代基本素养。我国的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就如纲要所指,要进行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今天,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知识极易被获取,而问题解决、协作、创新等能力在当今社会正变得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生需要学会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寻求帮助和获取资源,成为具有批判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实践者。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学习目标重点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能力的培养,包括问题解决的能力、协作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教师在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谨记学习目标不再是知识的获得,能力要比知识更重要。 原则二:学习内容联系学生生活,有机整合学生的需求与经验 如何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选择合适的学习内

培训课程体系

如何打造企业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 一、建立企业自己的培训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无数事实证明,对企业最有价值,最能带来人员技能素 质快速提升的培训教材,莫过于企业自身的经验教训,企业员工在实践中摸索体验出来的智慧结晶才是企业最好的教 科书。这样的培训内容,不仅让员工感触深,记得牢,用得着,促进人员快速成长,而且企业也能不断形成自己的知识 积累,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 但问题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积累系统。 企业目前普遍对员工培训都很重视,也愿意为员工成长做投资,但是,当员工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后一旦离开企业另谋发展,保留在员工个人身上的个体知识智慧,无法转化形成公 司共同的经验。一个销售精英走了,他的知识经验也随着带走,很多珍贵的经验资源随着失传,企业和新的人员还需要重新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再培训再摸索再提升,周而复始,企业知识无法快速复制传承,有些企业因此对培训失去信心, 甚至对培训产生消极抵触心理。 那么,企业用什么方法可以将个人知识转化成企业智慧,从而建立企业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造血系统,这是许多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 二、培训课程体系开发总体思路 课程体系的开发要结合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发展阶段以 及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的总体要求进行,在系统的岗位分析以及基于岗位素质模型的基础上展开,根据不同的能力层次及专业、岗位需求设计培训课程结构,建立从岗位到能力到课程的培训课程库。

在课程体系构成上,通常有四种模式,大家可以根据企业 实际情况选择: 一是岗位型, 这种模式是针对具体的岗位而设定的,相对而言工作量比较大,适合企业发展初期,岗位层级相对精简时采用,让各岗位很清楚自己在这个岗位层级所要接受的培训课程,晋升到上级时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所以针对性强。采用这种模式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设置课程体系时不要只局限在岗位技能层面,对员工综合素质提升方面的课程也要特别关注。 二是职能型。这种课程模式是针对工作职能进行划分的,对于规模比较大、拥有多家子公司、分公司和事业部的集团公司,这种模式比较适用,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不同业务类型不同的课程类别。比如,把职能类型整合成产品研发类、商品企划类、营销类、人力资源类、行政管理类、物流管理类、采购供应类、操作技能类、职业素质类、销售业务类、渠道拓展类、财务管理类等。采用这种方式要注意的是各职能之间以及部门之间课程的平衡,在设置通用课程的同时,要留意岗位素质个体差异要求。 三是部门型。针对部门设定课程,这种模式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可以采取,可以让每个部门对本部门的常规课程一目了然,同时采用这种模式时要注意结合各岗位职能细分的特点,对岗位技能层面要加以关注。 四是开发型。这种模式是结合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针对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路线来设置课程,主要分为开发四阶段:新员工培训课程,员工基础岗位技能培训课程,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课程,员工个人成长培训课程。此课程体系主要依据矩阵模型构建,主要把所有的职位划分为高、中和基层三个层次的课程。有利于企业人才培养的结构化,使人力资源不断增值。 三、建立培训课程库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小学生健康知识测试题(低中高试卷含标准答案)

积余实验学校健康知识测试卷(低年级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是非题 1、正常情况下,脊柱只有前后的弯曲,没有左右的弯曲。() 2、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刷上牙时刷毛由上往下刷;刷下牙时刷由下往上刷。 () 3、保护牙齿应做到早晚漱口,饭后刷牙。() 4、牙齿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5、全国爱牙日定在每年的9月20日。() 6、牙刷可以和别人合用,每隔1个月应换用新牙刷。() 7、小学生最适合选用的书包是单肩背的书包。() 8、感冒、百日咳、白喉、麻疹、猩红热都是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 9、病人打喷嚏、说话和咳嗽时常有大量病菌随唾沫飞向空中,成为呼吸道疾病的传染源。() 10、打预防针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11、连续学习时大脑会产生疲劳,下课时最好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 12、维护公共卫生是一种文明行为。() 13、看电视时室内应亮一盏小灯。() 14、边看电视边吃饭为既省时间又对身体有益。() 15、饭菜不同,其中所含的营养素也不尽相同,所以长期偏食也会引起营养素缺乏而得病。() 二、选择题 1、课间10分钟适合干的事是:() ①睡觉②短跑③散步④做游戏⑤踢毽子

⑥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⑦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⑧追打 2、爱护公共场所卫生应做到:() ①乱扔果皮纸屑②不随地吐痰③乱刻乱画④随地大小便 3、教室不经常开窗的坏处是:() ①使室内空气流动更快②减少病菌在室内的停留 ③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④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4、使用小手帕时应该做到:() ①手帕和其它物品一道放在口袋中②天天洗手帕③可以用手帕抹桌椅④可以用手帕包吃的东西⑤可以用手帕做游戏 5、哪种做法可能引起病从口入:() ①饭前便后洗手②喝生水③生吃瓜果洗干净④食物防苍蝇叮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知识点《课程》

教育学需要记忆的地方非常多,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教育综合的要求,梳理了课程知识点,方便大家更加顺利地开展学习。 一、课程及其意义 1.内涵:“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的诞生,这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2.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3.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有: (1)课堂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 (2)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的基本依据; (3)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4)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5)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二、课程类型 (一)从课程的固有属性来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1.学科课程(知识本位):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课程类型,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都是学科课程。又叫分科课程。 2.活动课程(儿童本位):也称经验课程,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杜威是活动课程的主要代表人物。 (二)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看,分为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

2.综合课程:组合两门或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大范围融合)、核心课程。 (三)从对学生学习要求的角度或学生选课的自主性来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2.选修课程: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 (四)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3、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五)从课程任务来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1.基础型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是中小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2.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常以选修课形式出现,比基础性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 3.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 (六)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对学生的影响方式来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显性课程也称公开课程,主要特征是计划性,这是区分它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2.隐性课程也称镶嵌在课程,自发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校园文化,班风,校风等。“隐性课程”一词是由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七)从课程的基本价值倾向来看,可分为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 以上就是福建教师招考对教育学知识课程的整理,希望可以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发展 为中心”的理念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课程理念,符合当今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顺应国际体育课程的发展潮流,适应当前国内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理念;中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需要是指什么 (1)体育教师不能超越体育教学的功能谈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展需要。必须考虑“体育教学”服务于“学生的发展需要”时,能“为之什么”、“为之多少”。体育教学主要有健身、健心、育德、掌握运动技能、个体社会化、娱乐、竞技、培养体育实践与创新能力等功能。基于这个视角就会框定了问题研究的空间范围。 (2)学生既需要“在校期间”健康成长,也需要“离校以后”持续发展。必须考虑学生“现在”和“将来”两个

时间段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如果我们更关注学生终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与成就的话,那么其进取心、合作精神、关怀意识、创造力、意志力等往往就比知识与技能更加重要。因此,必须重视体育知识与技能学习过程背后蕴含着的深层教育价值。基于这个视角就会框定了问题研究的时间范围。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非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进一步说明了这样的观点,提出:“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排斥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仍需要指导学生纠正错误动作,但教师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不要过多地花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给学生留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清楚地解释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真正含义,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并不是不要

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填充题: 1、青春期可以分为青春初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 2、青春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生殖器官由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 3、体重的增加以骨骼、肌肉和脂肪为主。 4、青春期的功能发育主要是指心肺功能、造血功能和运动功能。 5、运动功能一般以肌肉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为代表。 6、在医学上,男女在生殖器官方面的差异叫主性征。 7、男性的第二性征发育主要表现在阴毛、腋毛、胡须、喉结及变声五个方面。 8、男性的第二性征发育以毛发的变化最为突出。 9、女性内生殖器官主要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和卵巢等。 10、成熟的卵巢有排卵(产生卵子)功能和分泌雌性激素功能。 11、男生在生殖器官发育渐趋成熟后,生殖器官在受到内外刺激后,会发生遗精现象。 12、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13、女性第二性征通常以乳房发育为最早指标。 14、女生在17岁左右、男生在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15、在变声期,声带会发生肿胀、充血现象,所以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好嗓子。 16、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表现不明显。 17、结核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18、痤疮又称粉刺,主要起因于皮脂腺分泌过于旺盛。 19、痛经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20、预防高血压,可以注意适当限制食物中调味剂盐的摄入量。 21、青春期一个很突出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共存和矛盾。 22、遗传和环境是影响智力发展的两大因素。 23、心理的产生,一方面有被反应者——客观事务,另一方面有反应者——人的大脑。 24、三大热能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5、矿物质中的钙和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26、海带和紫菜这类海产品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碘。 27、锌大多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概念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 1.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内涵 教育活动中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1.“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内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2.“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延展 “以人为本”思想贯彻在教育活动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因为教育活动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独立的个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学生观,也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首先,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二)“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把学生真正的当做“人”来开展教育,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不以教师的个人意志去支配学生,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开展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时间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主观的意志,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并非简单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考量之后做出的判断。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学生的主体性的根源在于个体需求与责权的统一,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认识的主体,因而,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具有学习的自主需求和动力,拥有享受相关需求的权利。 2.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在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以及自我内部矛盾运动的相互作用下,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所发生的质、量、结构方面变化的过程及结果,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身心发展的社会需要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上,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征。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以人为本学生观要求教师应当把学生看做是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

知识、能力、素质本位

知识·能力·人格·素质 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从它肇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就面临着如何嬗变转型并脱胎换骨的苦苦思考与探求,尽管20多年来在名校林立、社会疑虑、自身嬗变的艰难历程中,逐渐构建了自已较具特点的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目标追求,但其基本价值取向仍徘徊在我国传统教育那种“功利性实用教育”的阴影中,依然没有走出现代中国文化中“把有限的价值当作人生的终极价值”的误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即从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和素质本位来探讨和思考未来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 一、知识本位的高职教育 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从开始起,就一直受到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并长时间的主导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传统教学观念是汇聚了几种教学思想源流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们是:千百年来延续下来的民族的重书本知识教学思想;20世纪初由一些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输入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政府支持引进推行的凯洛夫的思想。这种传统教学观念是以知识为本位的,十分强调教学的认识性质,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经验(即间接经验)的传授与学习在教学中的基础或中心地位,并认为学生接触实践,增加直观经验和感性知识是为学习间接经验做准备的。总之,这种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身心素质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但在教学实践中,普遍缺乏学生的主体活动,尤其是缺少“做中学”的环节。因此其作用的局限性又是明显的: 第一,书本知识的教学虽然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因为学生任何素质的发展除了要学习间接知识经验、掌握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外,还要通过亲身活动的磨练和直接经验的积累,才能实现任何素质的发展。而且对于发展来说,后者比前者显得更为重要,更为复杂。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以学生成长为中心 白“一德四新”就是要对我们教师继续进行师德教育,让我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和通过学习,明接受新的知识,采取新的方法,运用新的技能去教新时代的书去育新时代的人。 “新理念”,就是要我们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把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新知识”,就是要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管你是年青的还是年老的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成果,拓宽知识视野,增强知识储备,深化学科专业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和学科知识水平,促进我们教育教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新方法”,就是要我们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努力探索、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能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加强团队合作研究,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学目标。 “新技能”就是要求我们能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和创新备课、说课、上课、观课、议课、课后反思、学情分析、考核评价及课题研究等基本技能;不断提高我们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技能,具备引导学生课堂上倾听、思考、提问、交流等能力;提高我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德四新”,让我找准了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切入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是要从研究教学入手。我们知道,新课程的核心,是转变我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没有师生课堂行为和方式的变革,就没有新课程的真正实现。师生课堂行为与方式变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德四新”(即师德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括号内外加起来总共才有“二十个字”,可它体现长远目标的追求又能体现近期目标的递进;也就是观远方我们要终生学习,看近处,我们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好当前的每一堂课,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能上好每一堂课。我们要用“四个新”精心构思我们的教学设计,要用“四个新”为形成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提供前提保证,从而为促进课堂教学中“人”的主动发展提供前提保证。 “一德四新”就是要求我们教师在当前形式下,培养教育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能力;教学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要给学生创设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时时想着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 总之,“一德四新”是挑战自我,挑战传统的挑战书。要想立足这个新时代的教育,我们能不时时更新自我吗?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知识讲解

构建培训课程体系 一、建立培训课程体系目的 按照电控人才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发展方针,构建人才发展体系,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打造和谐高效具有战斗力的国际化和职业化团队。为“十三五”时期完成“启航工程”,落实好八个子工程,通过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提升三支队伍的关键性能力和素质。使公司早日成为在细分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DM集成电路供应商。 二、培训课程体系 集团培训课程体系是基于胜任力模型设计的,以能力发展为核心,将组织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和经营战略,有效地转化为每位员工的言行习惯。 (一)集团胜任力模型

(二)培训课程体系框架图 (三)课程体系设计步骤 1、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根据企业核心业务流程及相应职位所需要的素质要求,将所有岗位划分为三个职位族,根据企业对员工的价值判断,将职位族划分为七个职位层级。 2、根据职位族的划分结果,将职位类型与职位层级进行组合,构成培训课程体系框架。 3、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要求,以胜任力模型为基础,解析和提炼胜任每个岗位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4、从必备知识、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把各岗位所需要的每个能力要素逐一分解为若干的行为要点(行为表现)。 不同层级人员在能力要素的要求上存在差异,根据不同层级人员岗位要求和工作重点的差异,逐一划分各层级人员应具备哪些相应的行为要点,使得不同层级人员的能力呈现连续性和递进性。 5、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地实现能力要求与课程的

转换。关键点一,按照职位和层级的划分,整理和分析每个层级每类人员应具备的能力项目和行为要点形成课程名称,关键点二,同一岗位不同层级之间的课程要具有衔接性和递进性。 6、以职位族为主线,按照培训梯次,将培训课程进行排列,构建一个符合员工职业生涯成长的成长地图。 三、适用范围 集团本部及所属公司 四、培训课程体系 (一)本部人员职位划分示意图

中学生健康知识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官滩学生健康知识测试题 姓名:得分: 1、下述文字那一条不是青春期发育特点:() a. 第二性征发育 b. 与生长发育有关的激素分泌明显增加 c. 出现第一次生长突增 2、如果发现结核病人,首先要采取什么措施:() a. 吃药 b. 打针 c. 隔离 3、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点有:() a. 有了成人感 b. 性心理产生和发展 c. 爱依赖,缺乏独立性。 4、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是: () a. 脂肪 b. 碳水化合物 c. 蛋白质 5、青少年缺碘大多是因为: () a. 环境中缺碘 b. 偏食 c. 生理上碘需要量加大 6、坏血病、各类贫血、感冒往往与缺乏维生素中的()有关: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 c. 维生素C 7、食物中以()的含钙量最丰富。 a. 乳类 b. 蔬菜 c. 豆类 8、很多试验表明,矿物质()和性发育有密切关系 a. 碘 b. 铁 c. 锌 9、单纯性肥胖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 a. 环境因素 b. 运动量因素 c. 遗传因素 11、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宝塔的第二层是() a. 谷类 b. 蔬菜、水果 c. 鱼、肉、蛋类 12、近视眼的预防主要是注意() a. 注意用眼卫生 b. 改善照明环境 c. 吃明目食品 13、对于真性近视,应该首选()的办法治疗 a. 使用双星明等阿托品类眼药水 b. 配镜 c. 手术 14、医疗研究发现()元素对预防龋齿有好处 a. 氧 b. 氯 c. 氟 15、预防血吸虫病,主要是避免接触() a. 疫水 b. 尾蚴 c. 虫卵 16、香烟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有() a. 尼古丁 b. 烟焦油 c. 灰尘 17、下面接触方式不会传播艾滋病()a. 游泳 b. 哺乳 c. 共用餐具 18、饮酒不当可能危害的人体器官有() a. 心、脑血管 b. 神经系统 c. 运动系统 19、人的身高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a. 胎儿早期 b. 胎儿中期 c. 胎儿后期 d. 青春期 20、人的体重增长最快的阶段是()。 a. 胎儿早期 b. 胎儿中期 c. 胎儿后期 d. 青春期 21、青春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 a. 体育运动增加 b. 心血管系统发育相对缓慢 c. 饮食量增加 22、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排菌结核病患者 b. 得过结核病的人 c. 蚊子 23、防治痤疮可以在饮食中注意避免吃()。 a. 辛辣食品 b. 牛奶 c. 鱼肉 d. 糖类和脂肪 24、青少年对铁的需要量与成年人相比()。 a. 更多 b. 更少 c. 差不多 25、水的生理功能有()。 a. 作为溶剂 b. 参加体内氧化还原反应 c. 调节体温 d. 消化食物 26、锌主要存在于()。

以学生为本_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

[摘 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要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使学生获得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关键词]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教师[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06)03-0003-03 邵晓枫*,廖其发 【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近年来,以“学生为本”(或者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本文拟对该理念内涵的研究状况作简单梳理,并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现状 综观近几年的教育研究资料,发现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研究较少,唯一可见的相关著作是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作者对生本教育的价值观、伦理观、行为观及其课程论、方法论、评价与管理等进行了论述,认为生本教育的价值观是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是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是全面依靠学生。[1]而相关的文章对该问题虽有所提及,但论述不深。如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简而言之,就是以学生的成长成人为本,也就是说,在处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上,要明确学生在学校存在和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关注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以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有人认为:“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就是“首先要把学生看成学校生存之本”,“要把促进学生发展看成学校发展之本”,“要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 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改 革的动力之本”。[3]还有人认为:“ ‘以学生为本’就是强调教育本身与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潜力和发展潜力,把每个人看作是一个特异的个体,而不是小集体中的一个分子、一块砖。”[4] 这些研究抓住了“以学生为本”理念的主要内涵,如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强调学生的个性、潜能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对“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人对这一问题缺乏清楚明确的认识。第二,研究不够深入。例如,虽提到要“一切为了学生”,但没有详细、深入地论述这样做的原因。第三,研究内容不全面,忽略了一些重要问题,如学生的主动发展问题、全体学生的发展问题、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问题、教育的本体功能与社会功能关系问题等。第四,没有形成完整而严密的表述体系。 我们认为,进一步搞清楚“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既是研究“以学生为本”相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也是在 “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内涵的解读 [收稿日期]2005-11-24 * 邵晓枫,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1号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博),400715 第3期2006年3月No.3Mar.2006中国教育学刊 JournaloftheChineseSocietyofEduca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