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编号:SM-ZD-90651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企业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企业事故应急体系也称现场应急计划或体系。

1.计划制定的依据

现场应急计划应由企业管理部门准备并应包括重大事故潜在后果的评估。

计划制定的依据为危险评估即事故后果分析,包括:①对潜在事故的描绘(如容器爆炸、管道破裂、安全阀失灵、火灾等);②对泄露物质数量的预测(有毒、易燃、爆炸);③对泄露物质扩散的计算(气体或蒸发液体);④有害效应的评估(毒、热辐射、爆炸波)。

2.企业事故应急设计的基本内容

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生突发的危及事件是避免不了的,为了使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必须建立实用、有效的应急程序和系统。这是现代管理体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

危及事件的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有以下几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员工不了解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的要求;员工了解要求但没有按要求去操作;意外事件的发生。

因此,企业应建立并保持处理事故和潜在事故的应急程序,程序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点。应急工作的组织和职责;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应急服务信息;内、外部联络;发生某一事故时应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危险材料的潜在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培训计划及有效性试验。

对于一般工业生产的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应急情况分类;紧急情况报告程序、联系人员和联系方法;现场应急报警程序;各类事故(火灾、爆炸、泄漏、放射性物质、中毒等)应急程序及措施;现场急救医疗措施;恶劣天气应急程序;其他应急措施和程序。

对于企业制定应急反应计划,应传达到以下几方面。指挥和控制人员;应急服务部门;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

为掌握和评价应急反应计划的效果,企业要定期进行训

练、演习和制定其他合适的方法来检查完善应急反应计划的程序,在必要时根据所获得的经验对计划进行修定。

应急反应计划的制定非常重要,例如某一有毒物品的仓库,没有制定发生洪沓时的应急反应措施,当洪水来临时,管理人员不知如何采取措施,也不知向哪个部门汇报,那么,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3.应急控制中心(指挥部)建设

应急控制中心是实施应急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其建设至关重要,其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足够的内外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

②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③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④风速、风向和气温等测量仪器。

⑤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⑥厂内职工名单表。

⑦关键岗位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⑧现场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⑨地方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

⑩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应尽量将应急控制中心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如果应急中心在区域上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就有必要建立后备应急中心,以确保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功能的有效实施。

4.现场应急计划的注意事项

制定现场应急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一个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②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③企业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到位;

④企业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⑤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⑥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道;

⑦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评估和修改。

5.报警和信息传递

在报警和信息传递方面有以下要求:

①企业管理部门应将任何突发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做出安排;

②企业管理部门应将报警步骤通知所有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势态发展;

③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设施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

④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工作;

⑤在噪声较高的地方,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作业人员;

⑥在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管理部门应保证有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6.关键岗位的确定和责任划分

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或者根据需要委派一名副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现场事故管理者应从服装或帽子的穿戴上很容易辨认。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做到如下几点:①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②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③在消防队到来之前,没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④安排寻找受伤者;⑤安排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⑥设立与应急中心通讯的联系点;⑦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⑧若有要求,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②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③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④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工人配合,指挥这些设施的现场撤离;⑤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⑥与消防人员、地方当局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⑦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⑧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⑨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⑩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应急计划确定其他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

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这些工人知道他们准确的任务。

7.现场措施

现场应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以减少伤害。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计划中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取合适的措施和决定。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在应急计划中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①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②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③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那些人到达集合点的名单,然后再核对那些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④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⑤安排对工人进行记录,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并定期更新;⑥在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惟一出处;⑦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8.规划关闭设施程序

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对于复杂设施的应急计划充分考虑他们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这样当需要时,停车可依次进行。

9.应急程序演习

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下来,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让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人员都知道。企业管理部门应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应包括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和撤离步骤两部分。

10.计划评估与修订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一起参与。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企业管理部门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让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知道。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只是分享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企业技术 创新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推进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高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浙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省形成了一批产业和区域明显的化纤及面料、皮革及制品、五金制品、品牌服装、化学原料药、高低压电器、电子材料、氟化工、汽摩零部件等特色产业,构成了制造业基地的产业基础,但这些产业大都是传统产业,产业层次和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这一特点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急需开展技术创新,用高新技术提升我省产业水平。 (二)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浙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技术飞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增强的局面,我省低、小、散的产业结构面临重大挑战。与此同时,我省人多地少,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很高,要素缺口对经济影响日益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容量对经济发展已构成硬约束。这些矛盾和现实严重阻碍了企业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依靠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企业进一步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繁荣。 二、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相结合,重点突破和一般提升相结合,以完善创新投入、运行和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科技工作者和技术中介机构等构成,以促进产业升级、产品结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文件————————————————————★———————————————————— 应急救援分级指挥职责 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按照事故的影响范围、严重程度、应急响应的不同,将突发事故分为三个等级:一般事故、一级事故、二级事故,按照不同的等级,成立相应的分级指挥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一般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指挥地点:事故发生所在部门、车间 指挥:车间主任全权负责进行指挥调度、车间副主任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开展抢救工作; 2、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确保事态在可控状态下进行; 3、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4、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2)一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部地点:设在生产调度室 总指挥:生产部长全权负责、安全部长协助,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实施事故紧急救援预案; 2、负责现场的人员配备、物资供应、应急队伍的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的岗位部署; 4、事故信息的上传下达; 5、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成员:各车间主任,负责落实指挥部下达的各项指令,具体如下: 1、积极实施指挥部下达的应急指令; 2、积极提供本车间可利用的救援物资; 3、积极组织本车间抢救力量展开救援工作; 4、抢救时要合理安排人员配置,避免人员伤亡、事态进一步蔓延。

维修、电工:为现场突击力量,要确保救援工作有效展开。 1、负责保障救护所需设备的及时到位; 2、负责切断尚有危险隐患区域的电气设施; 3、救援工作结束后,及时抢修损坏,尽快使之恢复使用; 各车间救援小组:由车间主任根据指挥部意见,抽调各自车间的骨干力量,积极执行车间主任发布的救援指令; 医疗组:负责现场伤员的转移及紧急救治工作。 (3)二级重大事故处理人员职责: 总指挥:董事长全权负责、总经理协助指挥,主要职责如下: 1、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3、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4、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5、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6、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统计; 9、确定事故现场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终止。 山东齐鲁漆业有限公司 2012.12.01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发展更加趋向于法制化,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是用法律来约束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生存、发展,就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为减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企业就要提前进行预防,通过构建完善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将针对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构建 我国的市场经济形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市场对于各种经济体在发展经济时的规范化和透明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意味着企业发展经济面临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改变。为了使企业的发展能够适应于新的经济形势、保持健康、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要积极的推动依法治企,用法律的手段来降低风险冲击、维护自身利益,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总而言之就是要构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本文将对其构建措施展开具体的探讨。 1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 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控机制主要表现在:总部法务机构对全集团法律风险的管控,下级权属企业就重大法律风险对上级的汇报;企业部门横向之间的协调配合,因为法律风险防控工作虽然主要是法务部门牵头来做,但不仅仅就是法务部门自己的工作,也是全集团的工作,其他部门如何与法务部门进行沟通信息、协调配合。 2 加大企业法治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 要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支持,在以往的企业生产经营理念中,领导阶层大多认为进行法律建设不会产生直接的利益,对于企业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特别是当前我国倡导依法治国,企业的法治建设成本理所应当就是企业发展必须要投入的资金领域,面对波谲云诡的市场经济形势,企业只有对“法律培训费、办案费、律师代理费”等法治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制定出一个合理化、科学化的预算,依据预算加大企业法治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才能确保企业有效开展各种法律风险防控工作,保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 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 法律风险防控既然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法务部门,那就应当成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一种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这个“关键少数”的共识。以笔者所在的特大型能源企业为例,企业中实行的是三级管控模式,从上到下工作人员的职权等级依次降低,而要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的法律风险防控意识就要首先从领导阶层着

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

目录 一、背景 (2) 二、电力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 (3) 三、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 (5) (一)单位概况 (5) (二)危险源情况 (5) (三)危害程度 (5) 四、电力电力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6) 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8) 六、应急管理的主要应对对策 (9) (一)加强和完善电网建设 (9) (二)完善事故监测、预警、报告等制度 (9) (三)应急管理日常规章制度 (10) (四)电力应急队伍和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 (11) (五)应急物资的储备和调运工作 (12) (六)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12) (七)完善预案机制、培训和演练 (13) (八)高度应急响应 (13) (九)做好宣传解释,消除舆情 (14) 七、结束语 (14)

参考文献 (15) 【摘要】本文针对电力公司生产过程中会遇到的突发事件,从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分类、电力公司危险源分析、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应急管理的主要对策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电力;安全;应急管理 一、背景 电力是国家的经济命脉,电力系统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核心内容。电力发展,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结果,也向人类敲向保护电力安全的警钟。任何一次事故,都可能给社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是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影响是难以估量的。这些年以来,国内外发生的数次较大停电事故,使其受到较为严重的社会影响。如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美国和加拿大大面停电,影响约5000万人;2008年1月,大范围的暴雪低温,造成中国南方电网大面积瘫痪,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元;汶川8.0级地震大面积停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有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4.20地震等,这些停电事故,暴露出电力系统在应急处理方面存在着较多难题。 电力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百姓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目前,虽然在电力系统的电气安全运行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多研究成果,但是电力系统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难免受到极端自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_李雪峰

2013?2 51 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李雪峰 (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89) [作者简介] 李雪峰,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教授。 [摘要] 美国政府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 扎实,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值得借鉴。 [关键词]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 ;顶层设计;设想 [中图分类号] C931.2 [文献标识码] A 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或规范文件体系,是政府颁布的战略、框架、指南、手册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完善的规程体系是规范化管理的前提。9?11事件以后,为了推进国土安全与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美国政府启动了以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等为核心的应急管理规程体 系建设工作,开发了大量工作指南、手册和应用工具,建设了信息化的规程及其应用工具共享平台,并通过财政支持等激励手段推动全国各地采用上述规程和应用工具。2011年,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应急 管理规程体系建设工作,其主旨是以全社会应急 应急管理 DOI:10.14150/https://www.doczj.com/doc/619834634.html,ki.1674-7453.2013.02.009

2013?2 52 管理能力建设为核心,全面重新梳理有关规程(有400多人直接参与这项工作),力图建设一个更加整合、规范、有效的现代应急管理系统。 美国政府的上述工作的长处是注重顶层设计,有关文件和方法工具实用性强,规范化管理工作推进扎实,通过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有关规程和实际做法;其不足是有关文件过于繁琐,有的文件变化过于频繁,使得地方难以适应。本文将重点探讨其规程体系建设的长处,并借鉴其做法,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规程体系的思路。 一、美国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的基本特点 (一)以政治要求为起点 无论是9?11后的应急管理规程体系建设,还是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规程体系建设,都是以总统政策令为起点的。 2003年,小布什总统签署《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要求开发《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全国响应框架》。紧接着,《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对于加强全国应急准备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这两个总统令为规范和整合全美应急管理规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2011年,鉴于美国安全形势和应急管理工作需要,奥巴马总统颁布《第8号总统政策令》,明确提出要重构全国应急准备规程体系。在这一政策令中,较以往更加突出了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目标。 (二)以能力建设为目标 美国注重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于2007年颁布了《目标能力表》。表中提出37项核心能力,供风险评估、计划、培训、演练、工作评估等使用。这些能力分为5类。 通用能力:规划、沟通、社区备灾和参与、风险管理、情报和信息共享与传播; 预防(恐怖主义)领域能力:信息收集与识 别指标和警告、情报分析和生产、反恐调查和法律措施、CBRNE(化学、生物、辐射、核和加强型常规武器)检测; 保护领域能力:关键基础设施保护、粮食、农业安全和保护、流行病学监测和调查、实验室测试; 响应领域的能力:现场突发事件管理、紧急行动中心管理、关键资源物流和分配、志愿者管理和捐款、响应者的安全和健康、应急公众安全、动物疾病紧急支援、环境健康事宜、爆炸装置响应行动、火灾事件响应支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危险材料响应与去污、公民疏散和临时安置、隔离与检疫、搜索和救援(陆上)、应急公共信息和警告、人员应急分流和入院前急救、民众照顾(住所、饮食和相关服务)、遗体管理、医疗需求激增的应对、医疗用品管理和分配、大规模预防; 恢复领域能力:建筑物损伤评估、生命线修复、经济和社会复苏。 《目标能力表》对每一项能力都有数十页描述,整个文本达588页。其中,针对每项能力都详细描述了其定义、产出、与《全国响应框架》中相关功能的关系、对完成相关任务的贡献、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发生作用的流程图等。 2011年,在《第8号总统政策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新的战略指导性文件——《应急准备目标》,其中又提出了与前述27项能力大同小异的31项应急管理能力目标。 (三)以机制建设为核心 2004年,在《国土安全第5号总统令》的指导下,国土安全部颁布了《全国突发事件管理系统》。该文件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权威地阐述全美应急管理机制的规程。作为其核心内容之一的《突发事件指挥系统》文件更是日益成为全国通用的指挥体系标准。此外,《全国响应框架》则具体规定了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时,联邦层面的响应机制。 2011年,为了加强应急准备工作,《第8号总统政策令》把应急准备工作重新定义为5个方面:预防、保护、减除、响应、恢复,并要求针对每 应急管理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指南 目 录 1.适用范围 1 2.编制依据 1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 4.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 1 4.1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1 4.2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步骤; 2 4.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记录 2 5.风险点识别方法 3 5.1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3 5.2风险点识别方法 3

6.风险评价方法 3 7.风险分级及管控原则 3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5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5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5 附件 5 附件A: 风险点分类标准 6 附件B:作业条件风险程度评价(LEC) 17 附件C:作业风险分析法(风险矩阵) 20 附件D:风险分级管控建设(示范)企业成果 24 附件E 风险分级管控程序框图 28 附件F:几种常用评价方法

29 F.1 定性评价方法 29 F.2 定量评价方法 29 F.3 常用评价方法适用范围 29 1 适用范围 本实施指南适用于***市各行业企业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 2 编制依据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20]3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冀安委[2020]5号)及其他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明确开展该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和应坚持的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的长期性、有效性。 4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 4.1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基本要求

(完整word版)公司廉洁风险防控管理规定

欢迎阅读 公司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廉洁风险,促进公司和谐、健康、持续发展,根据集团公司、省公司和地方党风廉政建设暨反腐倡廉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1 2 3、日常维修、采购、招待、客户服务费使用中形成的既得利益关系。 4、接受可能影响公平公正或损害公司利益的宴请、娱乐,授意业务合作 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各种费用。

5、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管理监督缺失,导致公司存在各种资金风险、财 物被个人变相占用或私自处理。 6、互不相容岗位人员应分开而未分开或名义上分开实际未分开。 7、制造虚假数据,谋取经营业绩或奖励。 8、不按省、市公司规定的审批权限审批经济事项。 第六条 第七条(部第八条 第九条 根据风险类别及多发易发领域和环节,对本单位廉洁风险防控点进行梳理分析,制定年度风险防控重点和措施计划,将廉洁风险控制责任分解落实到相关人员。按季度反馈风险防控计划完成情况,每半年开展一次自查,年度进行总结和评估(可纳入相关领导人员述职述廉或工作报告中)。

第十条各单位(部门)要根据梳理出来的廉洁风险点,对照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和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和监督检查。对缺失的控制点及时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第十一条市公司建立廉洁风险防控联系制度,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年度结合党风廉政暨惩防体系建设组织检查考核。 《安 给公 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进行组织纪律处分。涉嫌违法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立案查处。 第五章附则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史

中国应急管理发展史 一、发展简述 2003年下半年,总结抗击“非典”,提出“一案三制” 2004年9月,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提出明确要求) 2005年,国务院组织起草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 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 2007年,全国人大通过《突发事件应对法》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2004----预案建设 第二阶段:2005----体制建设 第三阶段:2006----机制建设 第四阶段:2007----法制建设 三、发展详述: 页脚内容1

在2003年以前,关于应急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管理研究方面。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始于2003年总结抗击非典的经验和教训:2003年春,我国遭遇了一场由非典疫情引发的从公共卫生到社会、经济、生活全方位的突发公共事件。党和国家及时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性和应急管理体系缺失等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建设的重大命题 2003年7月28日,在抗击非典取得胜利的表彰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次明确提出,政府管理除了常态以外,我们要高度重视非常态管理。“提出一案三制,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政府第一次把非常态管理提上议事日程,国家提出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这是我国应急体系建设的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的需要,使得2003年成为中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研究的起步之年。” 200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将《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各省,要求各省人民政府编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从加强党的执政 页脚内容2

企业法律风险及防控体系

企业法律风险及防控体系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现代企业在经济迅猛进展的背景下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竞争在给企业带来进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增多的风险。这些风险中有自然风险、销售风险、投资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等之分,商业类风险随机多变,具有不可预期性和防控性,而法律风险则是可防控的,假如未正确对待法律风险,将给企业带来相当严峻的后果。因此,防控企业法律风险需要企业建立健全一系列的体系和制度,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能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耗,节约经营成本,使得企业在危机四伏的经济战场中能稳健前进。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 所谓风险确实是预期结果与实际出现的结果之间发生差异所带来的损失或损害的可能性。关于企业而言,假如企业预期结果与实际出现的结果可能发生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将给企业带来损失或损害,这确实是风险。《国有企业法

律顾问治理方法》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企业法律风险的概念。所谓企业法律风险,是指企业预期与实际结果发生差异而带来负面阻碍的可能性。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及特点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 法律风险产生的缘故有专门多,依照引发法律风险的因素来源,能够分为企业外部法律风险和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所谓企业外部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以外的社会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包括立法不完备,法律变迁,执法不公正,竞争对手或合同相对人的人为因素及不可抗力等。由于引发因素不是企业所能够操纵的,因而企业不能从全然上杜绝外部环境法律风险的发生。所谓企业内部法律风险,是指企业内部治理、经营行为、经营决策等因素引发的法律风险。表现为企业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环境认知不够,经营决策不考虑法律因素,甚至违法经营等。 (二)企业法律风险的特点 企业法律风险具有以下特点: 1、法律风险的可预期性。在前面我们差不多提及了法律风险的可预期性,也正是基于法律风险的此特点,我们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而产生这

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

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图1)。公司成立了由“一把手”负责的发展战略与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正式版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集团公司15个在川企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信息直达北京总部。震后20分钟内,各企业分别准确部署、有序奔赴抗震自救和保供的第一现场,使中国石油成为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得益于中国石油近十年来对完善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懈探索。经历了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淬炼,包括组织建设、预案建设、制度规范、保

障能力以及科技支撑为一体的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具规模,并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构建和谐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应急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为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按照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国石油早在20xx年就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副总经理为主任,总部机关职能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参加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xx年11月,中国石油在办公厅设立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应急时期值班值守、综合信息、应急协调和督办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应急管理工作措施措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为重点,全面履行行政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健全应急体系,全面加强我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防范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两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初步建成覆盖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应急 救援队伍、应急预案体系的基础上,健全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 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统一高效的应急平台以及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形成政府主导、 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全面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三)编制实施应急体系建设规划。抓紧编制出台我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优化整合各 类应急资源,统一规划突发事件应急平台、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恢复重建等方面的项目和基础设施,科学指导各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各地、各部门要紧密结合实际,编制本地本部

门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等专项规划要符合预 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与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相衔接,合理布局重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指导,根据 《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及时编制、修订、完善各类应 急预案,推进镇处(街道)村(社区)学校以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要求。要按照“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归口管理、分级实施、逐级监督” 原则,制订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做好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衔接工作,不 断增强应急预案的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应急预案演练和评估制度,有计划、有 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促进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不断提升应急队伍实 战水平,结合应急演练开展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完善。涉及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要求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五)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的 常规应急办事机构都应设在本单位的办公室。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是全市处置突发事件的 决策指挥机构,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政府应急办)明确为市政府办公室内 设机构。市政府各专项应急指挥机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各地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尽快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及其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年,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群众自

关于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关于企业风险控制体系构建 摘要:企业风险控制是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目的之一,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面对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自身能力的有限性,从而导致企业无法达到的预期收益的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乃至破产的可能性,具体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为了控制企业风险,在不同的时期应当运用不同的财务战略。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关注企业风险控制。 关键词:企业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建设 企业风险控制是企业对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最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面临的风险,以实现最大自我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信息公开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有效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预案,更好地规避和防范所面临的风险,在目前显得尤为必要。 一、构建企业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企业风险控制被称作是上世纪90年代及网络革命后的第二件大事,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企业风险控制,一是产生自企业本身的推动。企业跨国寻求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驱动等导致企业经营的风险程度不断加大,企业必须考虑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增加经营决策的前瞻性。二是由于企业管理的方法、工具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创新,为风险控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三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方面给企业带来了新的风险,使企业面临新的考验;另一方面也为控制风险提供了新手段。四是金融危机促进了企业风险控制的全球化进程,形成了共同应对风险的观念,企业对风险评估方法、评估技术、评估战略性价值的达成一致。 二、中国企业风险控制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 企业风险控制理念是指对所面临风险的态度和认识。风险控制理念应该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相一致,与企业的资源管理状况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应该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更好地实现。正确的风险控制理念是:既不是对风险进行刻意回避,也不是为高回报高收入而刻意追求高风险;既不是对面临的风险视而不见,也不是对风险过分强调和回避担心。 (二)缺乏对风险控制必要性的认识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

编号:AQ-BH-07117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 描 Scan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etroChina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扫描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 集团公司15个在川企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信息直达北京总部。震 后20分钟内,各企业分别准确部署、有序奔赴抗震自救和保供的第 一现场,使中国石油成为抗震救灾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快速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得益于中国石油近十年来对完善企业 应急管理体系的不懈探索。经历了冰冻雨雪灾害、汶川地震、舟曲 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淬炼,包括组织建设、预案建设、制度规 范、保障能力以及科技支撑为一体的中国石油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 具规模,并在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构建和谐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 应急组织建设日趋完善 为抢险救灾提供保障 按照国家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中国石油早在2003年就成

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了由副总经理为主任,总部机关职能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参加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7年11月,中国石油在办公厅设立总值班室(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应急时期值班值守、综合信息、应急协调和督办工作。2008年3月,中国石油在安全环保部成立应急管理处,作为集团公司应急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和准备工作。至此,“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部门联动”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形成。 在企业层面,各企事业单位也纷纷成立了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设立了相应的应急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目前,中国石油专(兼)职应急管理人员达2800多人,在开展应急体系建设、组织预案编制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 形成“1+18”预案模式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预”就是有备无患。结合同行业事故教训和多年工作实践,中国石油重点针对井喷失控、油气管

烟草专卖局(公司)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烟草专卖局(公司)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烟草专卖局(公司) 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了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提升全市烟草专卖系统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经营水平,有效预防和化解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全面提高法律风险防控水平,推动??烟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烟草建设的意见》和省局(公司)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相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随着依法治国的持续推进、控烟履约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舆论监督的加强和公民法律维权意识的显著提升,加之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使得行业改革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增大,随之而来的法律事务也急剧增加。当前,烟草行业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一旦发生法律纠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损失,还有社会形象和声誉损害。构建法律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是维护行业和谐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烟草行业适应我国法治环境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更是烟草行业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必然选择。 二、基本原则 (一)合法科学原则。工作方法和措施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要兼顾法律规定、行业政策、风险管理理论和企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的制定工作方案、设计防控流程。 (二)注重预防原则。坚持以预防预警为主,力争把在经营管理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控制在源头,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以事后风险处置为辅,达到有效防范法律风险的效果。 (三)全面覆盖原则。法律风险防控在纵向上应当贯穿于专卖管理、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全过程,在横向上应当融入到所有部门、岗位和工作环节,形成“纵到底、横到边”的全方位覆盖。 (四)持续改进原则。法律风险防控应当与行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法律环境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不断更新、完善和调整,确保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常用常新,持续有效。 (五)成本效益原则。优化建立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三、重要概念

XXXX年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可编辑

XXXX年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可编辑) 全方位构建企业应急保障体系一、企业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生产企业已经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相关应急管理文件的要求编制了应急预案但与国家要求、行业规定和企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主要问题表现为: ()企业应急预案在编制过程中照搬照抄现象严重没有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可操作性不强 ()已有应急预案没有形成体系预案要素不全或存在重复交叉或覆盖不全面各级各类预案没有达到有效衔接 ()针对危险源和重点岗位的现场应急处置程序不清晰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简明。 二、水利安全与应急处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是水利企业永恒的主题搞好安全供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人们对可靠供水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想促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强化水利企业安全保障守护好这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命脉”。 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在不可预见的灾难和突如其来的事故面前我们往往显得无可奈何慌乱无措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

会保证安全供水的过程中尽全力做好在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管理时刻 做好冷静应对、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 水利企业的应急管理就是企业对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些列必 要措施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保证设备安全运行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社会和谐的活动。 三、全方位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建立应急组织管理机构 完善应急预案及制度健全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建立舆情管控机制 组建应急队伍配备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及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 人员和社会公众应急处置、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 应急保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完善体系、提升能力的思路坚持科技领先、装备精良的途径完善预案、强化演练的做法不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保障水平。 具体到每一次事故救援中要始终做到“五个一切”:不惜一切代价、调动一切资源、争取一切时间、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建立应急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机构和职责 组织机构是开展应急保障工作的核心。 水投集团旗下各供水项目肩负着当地安全供水责任是重点安保 单位。 为切实加强单位安全建设提升安全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维护城

应急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关于2013年上半年应急管理工作总结2013年上半年,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作的通知》的要求,公司认真开展了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估工作,现将应急管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了应急管理制度、应急机构。公司认真贯彻执行“三标一体化”文件体系,严格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2013年上半年,公司对部分“三标一体化”文件进行了修订。加强了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立及措施落实。 二、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补充和修订工作。按照《中国国电集团公司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文件要求,公司修订、编 写了59套应急预案,其中:综合预案:1套;专项预案:12套;现场预案:46套;修订1套。初步形成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措施三位一体并与地方相关部门紧 密协调的应急体系。 三、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定期培训公司组建有专职消防队,认真执行和落实专职消防队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消防队员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义务消防队坚持每年的定期培训。公司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仓库,规范了相关管理制度。 四、举办了6次事故预案培训和演练。通过演习达到了提高操作人员事故处理能力、锻炼队伍的目的。2013年4月18日,开展了公司级防汛应急预案演练;6月21日,公司专职消防队和

武警消防特勤中队联合开展了油库着火反事故演习。运行部 开展了江边泵船防汛演练;机组RB事故演练;全厂停电应急预案演练;3月28日,化学制氢站严重漏氢事故演练。6月18日,邀请万盛区消防支队,组织了一次消防培训 五、应急经费的投入2013年上半年,公司共投入应急经费24000元。其中购买应急物资21000元、事故预案培训和演练3000元。 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计划。1、各部门须认真组织对预案的学习和事故现场预想,提高演练的质量。2、重视应急预案修订的及时性。每次演练后,应对相关的改进项和整改项进行跟踪、整改,及时修订预案。 七、下半年的应急管理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 1、按计划进行事故预案演练及培训:举办一期紧急救护培训。7月输煤系统着火反事故演习;8月锅炉制粉系统着火演练;9月化学酸罐泄漏应急演练;9月燃油泵房泡沫消防泵演练;10月 电缆着火反事故演习;10月脱硫增压风机跳闸应急演练;11月汽轮机油系统着火演练;12月燃油泵房泡沫消防泵演练;12 月机组粉仓着火事故应急演练;液氨泄漏应急演练。2、加强对预案的学习和事故现场预想,提高演练的质量。3、每次演练后,及时做好应急预案修订。4、组织应急预案管理的主要成员外出学习、培训、收资。 附件1:应急演练情况编织表

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意见 加强应急管理,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地政府全面履行职能和提供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当前,全省正处于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影响公共安全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我省应急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体制、机制、法制不够健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提高。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预防与处置并重,做好常态与非常态管理有机结合,兼顾近期任务与长远目标,着力解决应急准备与突发事件处置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促进应急管理从事后被动应对向事前主动预防转变,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为全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一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各地政府全面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应急管理工作,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负责相关应急管理工作,各企事业和基层组织认真履行安全防范与处置的主体责任。二是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保障下倾,

强化风险管理、源头治理、前端处理,做好常态下的风险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治理和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工作;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优化信息直报体系,健全应急决策指挥机制,强化应急救援协调配合,提升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水平。三是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强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军地之间的全方位协同联动,促进信息、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薄弱环节和优先发展能力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不断提升应急基础能力。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围绕打造贵州应急管理升级版,进一步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扎实有效,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制度法规日趋完善,应急平台全面建成,应急救援队伍全面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公众危机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更加有力保障。 二、加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 (四)加强领导机构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各级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作用,全面履行本行政区域内应急准备和突发事件处置等应急管理职责。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各地政府是本级应急管理的责任主体和行政领导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健全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相关类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