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备战总复习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备战总复习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备战总复习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备战总复习教案大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来进行复习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

注:总用时共67课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一)、考点提要:

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字等。附拼音规则:

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3、词语:其主要内容有词语的结构、词性和色彩;词语的释义;同义词选择;反义词的综合运用;短语的类型。

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等。)、使用和作用三个方面。注意:点号不能出现在一行之首。

(1)问号的运用A、疑问句和反问句都用问号。B、不要把非疑问句误认为是疑问句,错用了问号。也就是不要一见有疑问词的句子就认为是疑问句。句子虽然有疑问词或疑问格式,但是整个句子不是疑问语气,句末不能用问号。例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问题。C、如果是一个主谓倒置的问句,这种句子只有一种疑问语气,问号应放在句末,当中用逗号。如“打乓乒球去吗,小张?”D、选

择问的句子,问号一定用在最后一个选项的后边。E、如果是一连的串的问句,那么有几个句子,就用几个问号。如:“他就是水生?第五个?”

(2)冒号的运用:A、冒号是句出去。”“说了一声”后边没有停顿,冒号要去掉。B、在非提示性话语的后边不用冒号。“省教育厅在给旗屯村制造的纪念碑上刻着:…办学功绩,永垂青史。?八个大字。”“刻着”没有提示性,冒号要去掉。

(3)引号的运用:A、引号标明引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如果是转述(不是原话,而是大意),就不用引号。

B、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的,引文末尾的标点,应放在引号里边,

C、凡是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

D、引语末了,如果是问号或叹号,即使是作者话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也要保留。如:入了这座山,真有“处于云中,不知该走哪儿?”的感觉。

(4)写人物对话时标点符号的运用方式:

A、“╳╳说”在前,话在后,用冒号,如:教师问:“张海怎么没有来?”

B、“╳╳说”在中间,话在“╳╳说”前后,用逗号,如:“这不将军家的狗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C、“╳╳说”在后,话在前,用句号。

(5)主语、状语等成分倒置在句末以及呼语在感叹句末,叹号必须放在句末。如:多美啊,黄山的风景!歌唱吧,为迎接在辉煌的胜利!再见吧,亲爱的妈妈!

(6)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用了“等”、“等等”就不要用省略号。

(二)训练精要

1、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上,几条捞沙的木船上亮着灯,那跳动的火焰(yàn)映出了几条汉子粗犷(kuàng)的脸。

B、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chún);低低的,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xián);像落花漂在水上。

C、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mú)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是自己呕(ǒu)心沥血的创作。

D、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máng),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yàng)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鸣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2、给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干涸()(tú)毒生灵;着陆()一张一(xī)掠起()美味佳(yáo)舆论()嫩草如(yīn)

3、根据下列拼音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汉字。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声匿迹。

(2)摘杨芽,采柳叶,luō榆钱儿。

(3)老秦了yǎo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

(4)让这些英雄们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酣畅地休qì吧。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早点省(xǐng)悟,也省(shěng)得你父母操心。

B、这篇文章记载(zài)了当时人们载(zǎi)歌载舞的情况。

C、谁都称(chēng)赞他是一位称(chèn)职的班长。

D、他冷得打颤(zhàn),浑身颤(chàn)抖。

5、根据拼音提示填写汉字。

像蜂dié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fēi 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fú流光yì彩的画页,也似一què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6、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

某学校用五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的校风:环境整洁突出一个净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字;强身健体突出一个字。

7、标点符号使用不完全正确的是()

A、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B、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

C、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地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

D、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8、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一身土气?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达到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陈列专馆,展出宫)

A、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专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10、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1)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得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2)这时候蔡老师援助了我,批评了我的“反对派”们。

(3)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4)但这些事情,是无论哪一个“友邦”也都有的。

A、引用引用强调引用;

B、引用特殊称谓突出强调表讽刺

C、引用引用引用表讽刺

D、引用引用突出强调表讽刺

11、与例句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A、听到这么多人都在热心学习我们母语——汉语,我们感到很高兴。

B、他们指着,描叙着一些美丽的花纹——事实他们并不存在。

C、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D、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可爱的人!

12、破折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递进;C、表示意思转折;D、表示声音延长。请将序号填写在句子后的括号)(2)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3)我们需要“团结——批评——团结”这样的公式。()

(4)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激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5)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喊:周总理——()

13、下列是杜牧的《清明》诗,有人曾将它加上另外的标点,使其成为一幕小剧,其中人人物,有对话,还时间、地点、布景以人物的表情动作等。试作练习。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上应填的字。

(1)他的字写得工极了。(2)学习必刻苦钻研。

(3)歹徒终于凶相露。(4)他向学校反的情况很重要。

15、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1)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声匿迹。

(2)外祖母仍不chuò劳作,尤喜纺棉。

(3)老秦yǎo 了一碗面条,心恭必敬,双手捧给老杨。

(4)一座草顶,竹xiè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边。

16、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朦胧欲睡巧夺天功

B、随机应变慢不经心

C、暗然失色荼毒生灵

D、出类拔萃性命攸关

17、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填入音为jùn的恰当的字。

“阳光花园”住宅小区即将工的时候,有一栋楼的下水道堵塞了,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施工队长将疏下水道的任务交给了一新来的英的小伙子,对他说:“这对你是一个严的考验。”

18、选择下列汉字检字方式正确的一项()

A、“帘”字按部首查“”,按音序查“L”

B、“怒”字按部首查“女”,按音序查“N”

C、“世”字按部首查“一”,按音序查“S”

D、“帝”字按部首查“立”,按音序查“D”

19、对下列汉字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蚕——形声字,共10画,第一画是撇。

B、辜——形声字,“辛”是形旁,“古”是声旁。

C、屑——读“xiè”,声母是“X”,韵母是“ie”

D、匿——共10画,按部首查字,查“汇”部。

线上:

22当前一些广告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的规范化,请恢复成语的本来面目。

(1)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2)咳不容缓(止咳露广告)(3)一明惊人(眼病治疗广告)(4)默默无蚊(驱蚊片广告)

23、对下列加点词的词义的类别依次说明正确的是()

(1)有一个问题向你请教。(2)这种药治感冒很解决问题。

(3)他政治上没问题。(4)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A、本义比喻义比喻义引申义

B、本义引申义引申义比喻义

C、引申义比喻义引申义比喻义

D、引申义比喻义比喻义引申义

24、选出与“勾结——团结——分裂”完全对应的一项()

A、贫穷——富裕——富安

B、伟大——渺小——庞大

C、虚荣——光荣——耻辱

D、热爱——热情——冷淡

25、加点词不含贬义色彩的是()

A、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B、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C、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以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附:参考答案:

1、B(A项中粗犷的犷的读音有误,C项中模的读音有误,D项中材氓的读音有误)

2、hé荼zhuó翕lǜe 肴yú茵

3、销捋舀憩

4、B

5、蝶扉幅溢阕

6、静敬竞劲

7、D

8、C

9、C 10、

B 11、B 12、A A B A D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

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4、整须毕映15、销辍舀篾16、D 17、竣浚俊峻18、BC 19、A 20、

页 4 C;戈 3 B 21、壹仟零贰叁万肆仟伍佰陆拾柒元捌角玖分整22、其乐无穷,刻不容缓,一鸣惊人,默默无闻23、A 24、C 25、B

三、第二讲:句子

(一)考点精要:句子这部分选择复句;关联词有或者(或是、或)……、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可……也不……、与其……不如……等等。

转折复句:关联词有虽然……但是……、虽说……可是……、尽管……然而……、……却(然而、不过、但是、只是)……

假设复句:关联词有如果(假如、倘若、倘如、如若、要是)……那么(就)……、即使(就算、就是、纵使、那怕)……也(仍然、还是)……

因果复句;关联词有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更)…… 条件复句:关联词有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等等。

附三:病句的有关知识:

(二)、训练精要

1、在“七位领导……做了述职报告”的“做了述职报告”前有五个修饰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1)向工人代表(2)今天下午(3)开诚布公地(4)全都(5)在代会上

A、(5)(2)(1)(4)(3)

B、(2)(5)(4)(3)(1)

C、(5)(2)(4)(3)(1)

D、(2)(5)(1)(4)(3)

2、“苗苗,你去峨眉山春游吗?”“我去。”“今天就去吧!”“太好了!”这四句按证据和作用分依次是句、句、句、句。

3、下列句中已划线索的关联词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虽然我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不能骄傲,何况我们的工作还做得不好呢!

B、这种做法,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但还不能说很有把握。

C、如果作者的想象超出了实有人物的行动,使事迹过于夸大,反而可能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D、尽管现在加德满都河谷地区还是冬天,早晚较凉,然而在中午和暖的阳光下,穿毛衣也不嫌热。

4、下列各句中的关联词语,只有一句是用得恰当的,这一句是()

A、尽管他前几年遇到许多挫折,但是他一点也不灰心。

B、过去,)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近十多年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污染日益严重了。这不是某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国际间的共同协调和联合行动,实现人类与自然的重新和谐。

A、尽管那么只有才能

B、尽管所以只要就

C、如果那么只有才能

D、如果所以只要就

6、下面四个复句中,最能表达教师献身精神的一个是()

A、教师像蜡烛一样,虽然毁灭了自己,但是照亮了别人。

B、教师像蜡烛一样,一边毁灭自己,一边照亮了别人。

C、教师像蜡烛一样,即使毁灭了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D、教师像蜡烛一样,宁可毁灭自己,也要照亮别人。

7、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

A、雨滴和汗水混在一起,他们的衣服湿透了。

B、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C、司马文华的感情表现得很丰满。

D、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的问题。

9、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清明前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郊区植树劳动达到800多人次。

(2)一些人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莫须有的罪名,给他种种痛苦的折磨,直至被迫退职回乡。

(3)王教师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教练。

(4)河西村已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采取其他的有效措施,保护森林。

(5)影片塑造了许多可亲可敬的英雄指战员群像。

(6)我校同学1991年人情消费比1998年的平均花费相比,增加了将近一倍。

(7)不少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的成就的人,是在物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

A、(1)(4)(7)

B、(2)(3)(4)

C、(2)(5)(4)

D、(3)(6)(7)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水普遍低,还真切需要大大提高。

11、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这些学生便络绎不绝走到钱先生的书房门前,围坐在他的周围。

B、党对我们青少年学生的关怀真是无所不至啊。

C、我们利用统筹方法来指导生活,是不无裨益的。

D、老人这种语重心长的教导,多年来一直鞭策着我前进。

1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无歧义的一项是()

A、我们学习文件,请做好准备。

B、除非经常锻炼身体,就会不断增强体质。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回想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13、下列各句中出现了不同的毛病,请加以修改。

(1)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2)思想)

A、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

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和数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C、从大量的事实中告诉我们,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

D、他的作文不但在全校冒尖,而且常常居全班之冠。

15、下面是某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段话,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现在,(1)有请歌坛新秀雨菲小姐,(2)雨菲小姐德高望重,演技精湛,(3)当上了本届十佳青年歌手的荣誉称号。(4)她演唱的《梦在飞翔》也荣登“十大金曲排行榜”。让我们用掌声向她表示热烈的祝贺。

(5)雨菲小姐自登上歌坛以来,多年以来,一直不断努力,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下面,请她为我们演唱《梦在飞翔》。

(1)语言不明确的一处是;

(2)语言不得体的一处是;

(3)句子成分搭配不当的一处是;应改为。

16、下面是学生的作文片段,按要求修改三处画线的语句。

(1)每当站在祖国的地图前,使我油然而生无尽的遐想:祖国需要我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2)去开创那辽阔的大西北,(3)让塔克拉玛干沙漠改变模样;需要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在大西南的横断山中,营造出一个个高峡平湖……

(1)第一处句子成分残缺,修改的方法是:

(2)第二处“开创”这个词使用不当,应改为:

(3)第三处“改变模样”这一表述欠具体生动,宣改为: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A、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B、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形象。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沙尘从)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班级网页的工作。

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C、21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

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20、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来的王教师给我们留下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21、下面是从一则乱办学的招生广告中摘录出来的话,除(填序号)改为

B、(填序号)改为

C、(填序号)改为

D、(填序号)改为

22、“像”字用法可分为比喻用法和非比喻用法,非比喻用法在句中有以下几种作用:A、比较相似或相同;

B、表示疑惑猜断;

C、表示举例;

D、表示推断。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不是比喻句的指出其“像”的作用:

(1)他长得像他的爸爸。(2)天气真热,像是要下雨了。许多城市今年都举办了轻工业品展览,像上海、天津、广州等。(4)散文像是朝阳下闪烁着露珠的花朵,它是鲜艳的,芳香的。(5)在温和的目光中,一切都像透明的。

23、选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墙上芦苇,头重脚步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C、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D、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24、从修辞的角度看,和所给句子同类的一项是()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敌人。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B、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长征走完第一步。

D、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初愈的人。

2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的“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26、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青山动态美)

B、整个老城像烧过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烈日之猛)

C、朝鲜人民和我们祖国人民不是一样的吗?(运用反问,表达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

D、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的一代寄以厚望)

27、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了深切的怀念。(运用比喻,抒发了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四化高峰的坚实阶梯。(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得出祖国的面貌呢?(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28、对下列诗句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无形的“愁”比作有形的东流的水,具体生动的写出了愁苦之多。)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黄花”借代“菊花”,突出了菊花的颜色特征,且表达含蓄。)

C、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边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用自然的晴双关人的感情的“情”,表达含蓄,有情趣。)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用“轻舟”过“万重山”之快,强调猿啼声音之长,感情强烈)

29、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红豆生南国,(2)春来发几枝,(3)愿君多采撷,(4)此物最相思。

A、(1)句是陈述句(表示陈述语气,单纯明快)

B、(2)句是疑问句,(一声轻问,意味深长)

C、(3)句是感叹句(遥寄请求之情,语言恳切)

D、(4)句是感叹句(表示感叹语气,情深意切)

30、选择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

A、谁知道李白是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改为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李白不是中国唐代的伟大诗人)

B、他们应该有为他们所未曾生活过的新生活(改为特殊次序句:他们应该有新生活,为他们所未曾生活过的生活。)

C、这雨来得又突然又猛烈,(改为感叹句:让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D、被浓云衬托着的大坝仿佛是一只泊在大海里的军舰,更加雄伟了。(改为主动句:大坝衬托着浓云仿佛是一只泊在大海里的大军舰,更加雄伟了。)

31、按要求变换句式

(1)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改为主动句)

(2)学语言是要下苦功夫的。(改为双重否定句)

32、下列句子不连贯的一项是()

A、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熄得最迟。

B、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做流水。

C、一到宿营地,大家放下行李,把帐篷起,搭起炉灶,生火做起饭来。

D、这真是一个好地方,山径幽深,竹木青翠,处处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机。

附:参考答案:

1、B

2、疑问陈述祈使感叹

3、B

4、A

5、C

6、D

7、虽然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触同不、集体观念也比较淡薄,但是她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学得扎实。

8、D

9、A 10、A 11、

B 12、D 13、他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思想15、(5)(以来与

多年以来重复);(2);(3)获得……称号。16、去掉“使”;开发或建设;变成绿洲(到处盛开着鲜花;高楼林立)17、D 18、加上“……的精神”;成败改为成功。19、D 20、C 21、(2)跨省办起的三所外语学校之一;(5)国22、(1)A(2)B(3)C(4)比喻(5)D 23、B 24、C 25、C 26、B 27、

A 28、D 29、C 30、

B 31、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学习语言是不能不下苦功夫的。32、C(短语的一致性)

四、第三讲:语言和实际运用

(一)考点精要:语言的实际运用包括下面几个方面:即听说能力的考查,这一方面要了解说话的常识,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朗读和说话能处理好重音、停顿和句调;语言运用要做到简明、连贯、得体。仿写句子等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查。这一方面要注意对于句式、修辞、句子)

A、你说:“这本书我不要了,我再去买本新的。”

B、你说:“你就像只耗子,两天就啃破一本书!”

C、你说:“多可惜呀!前两天还好的书,今天怎么就变成这个模样了?”

D、你说:“你把书弄成这个样子,别想我再借书给你。”

2、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句子,组成前后排比的句式: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要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

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

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3、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

4、根据下面故事的,那么便是进了天堂;总之,若没有其中一样,你是断然不会拥有另一样的。

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述的主要内容。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九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上挂满了写着日军罪行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渣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事件更激起他的义愤,于是他踏上了声讨日军罪行之路。

6、写出与…风吹芳草绿?构成对偶的一句:

7、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头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8、初中生活即将结束,请按要求写下你的惜别赠言:

(1)给一位家庭条件好但学习不用功的同学:

(2)给一位成绩好但易骄傲的同学:

9、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的流动红旗发生了争执,而且越争越激烈。你想劝他们,于是说:

10、花盆里长的是仙人球,这是一种喜阳耐旱的植物,可主人偏偏用一把伞给它遮阳光。这种呵护太过份了吧,由此你想到:(不超过15个字)

11、根据下面两种情境,以“风”为重点,分别扩成一段话,每段不超过30字。

背景一:冬天早晨风

背景二:夏日傍晚风

12、小华参观完当地新建的图书馆后,仅用几句话就向身边的几位同学说清楚了新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内容及陈列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请你以小华的口吻将这几句话写在下面,要求能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

(2)同学听完小华的介绍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你把想象的情景描述出来?

(3)对大家的反应你会怎样想,把它写下来。

13、观察下图,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所得到的启示:

人从众

利用利用利用

森林木

14、找出说话得体的一句()

A、大娘虽没什么文化,谈起几年来的变化却滔滔不绝:“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家的生活日益美满,儿子看我年迈体弱,不让我从事田间劳动了。”

B、电话拨通了,小林高声叫道:“妈,晚上要去补课,赶快回去给我做饭。”

C、离上课还有20分钟,王欣跑到老师面前:“老师,我去买磁带,一会儿上课可能晚一些,你可别说我事先没请假!”

D、小刘在“问卷”上写上自己的希望:“老师,我现在开始复习了,不知您还有没有时间给我辅导,我热切盼望得到您的指导和帮助。”

15、课堂上,你的同桌王宏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说话,老师却误认为是你,并且严厉地批评了你,你觉得应该怎样向老师解释清楚,才能让老师明白了真相,又不至于难堪。

16、据说有一个国王为了显露自己写诗的“才华”,叫阿凡提来品评他的诗作,阿凡提看了诗以后,规劝国王不要写诗。国王大怒,将阿凡提送进了驴圈。不久,国王以挑了一首得意之作,再给阿凡提品评,阿凡提看了一眼便转身就走。国王喝道:“到哪里去?”阿凡提说:“到驴圈去,陛下。”

阿凡提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

17、假如你到书店买回一本书,第二天发现买回的书有一页印不清楚,你回书店要售货员另换一本,该怎么说,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18、根据下面的情境,选择语言运用得体的一项是()

你正在忙自己的事,同学来找你出动你得体的回答是:

A、急什么,没看我忙着呢?

B、请等一会儿我把事情做就来。

C、你来得可真是时候,我去不了。

D、你怎么偏在这个时候来找我呢?

19、从说话文明、得体的角度看,填入下列一段文字横线上恰当的一项是()

菜场上,一位营业员发现有位顾客买青菜时,把菜叶剥掉了许多,于是,她走上前去,和蔼地说:“同志”

A、你怎么搞的,不能再剥。

B、不卖了,把菜放那儿!

C、小心点儿,别把菜叶碰掉了。

D、你注意些,不能这样买青菜。

附:参考答案:

1、C

2、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要无悔地做那万千水珠中平凡的一滴;也能装扮美丽的春天;虽是一滴,也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3、献上一片爱心,托起一片希望;捐出一本图书,送去一片阳光。

4、经历过痛苦就会体味到幸福

5、哈尔滨一位老人骑三轮车声讨日军罪行到达天津

6、霜染枫叶红

7、相互就是:痛苦了起倾诉;相互就是快乐了一起分享。8-----13、略14、D 15、老师,你批评得对,虽然我刚才没说话,但是却给我提了个醒,我想我以后不会犯这样的错误。16、你的诗写得不好;17、阿姨,我昨天在这里买的这本书有一处印得不清楚,请换一本给我1

8、B 1

9、C

四、第四讲:古诗文默写和积累

(一)、考点精要:本部分。

(2)瀚海阑干百丈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4),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出师表》)

2、根据提示或要求写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文章从总体上描绘这一世外桃源生活图景的文字是,,。,。

,,。。

3、对下面这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傀马冰河入梦来。

A、诗人“僵卧孤村”却不自哀,是因为诗“尚思为国戍轮台”。

B、诗中的“风吹雨”既是眼前情景的写照,又象征了南宋王朝岌岌可危的处境和命运。

C、诗人特别想要去戍轮台,说明他对“轮台”这一地方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D、诗人以梦表现自己的报国之心,于激越之中也透露出了壮志难酬的悲哀。

4、根据课文原句填空。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但使龙城飞将在,(王昌龄《出塞》)

5、根据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景和夏季景色的语句是,。

《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6、根据课文中的古诗文,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出有关句子,每外填一句。

争渡争渡,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是

《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两个句子是。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周敦颐的话来说就是。

7、古诗文默写:

将军百战死,

天苍苍,野茫茫,。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浮光跃金,,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可联想到王勃的两句诗

是,。

《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笔端却饱含悠悠的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中学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8、古诗文默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山不在高,。水不在深,。

《石壕吏》中表明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是,。

请写出《天净沙·秋思》中你比较喜欢的两句是,。

从课。

9、用课文原句填空。

,不以已悲。

学而不思则罔,

忽如一夜春风来,

日本政府审议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遣责,真是“ ”。

10、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古诗句。

例句:满目青山夕照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1、背诵默写:

子曰:“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论语》),再而衰,三而竭。,故克之。(《曹刿论战》)

朱自清的《春》和杜甫《春夜喜雨》中描写春雨轻盈特点的句子分别

有:,,和,。

12、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出三个。

(人名)曾说过:“ ”

(人名)曾说过:“ ”

(人名)曾说过:“ ”

13、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秦时明月汉时关”应理解为“秦代的明月及汉代的边塞。”

B、“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秦汉以来世世代代征夫的共同悲剧。

C、三、四句道出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共同愿望。

D、全诗的情调悲壮高昂。

14、古诗文默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表示要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意思。

《马说》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

1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朝赵翼的这首诗中,“李杜”指的是唐朝的和。“风骚”原来是指《》里的《》和《》里的《》

16、毕业了,你和你的好友将天各一方,好友非常伤感,这时你可以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这两句名言来劝慰他;还可以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 ”来祝福他。

从你学过的古诗词中,任意写出两句带“山”字的句子。

17、按要求填写课文原句

《愚公移山》中愚公坚信能搬走大山的理由是:。

《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曹刿论战》一文中“取信于民”具体是指鲁庄公所产的“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是指:。

《春夜喜雨》中常被后人用来比喻在不知不觉是影响人、教育人的两句是:。《爱莲说》中比喻君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

18、根据理解写出符合要求的课文原句: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回答)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的”。

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下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

话:。

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

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两句

19、填写下列成语、俗语、谚语中的空白部分

,由奢入俭难。忽以善小而不为,。,必有近忧。言必信,。,忠言逆耳利于行。前人种树,。千里送鹅毛,。前事不忘,。一言既出,。画虎画皮难画骨,。,狗不厌家贫。失之毫厘,。投之以桃,。物以类聚,。欲加之罪,。寒翁失马,。,不如退而结网。天网恢

恢,。千里之行,。千里之堤,。士别三日,。宁为玉碎,。桃李不言,。,得来全不费工夫。少壮不努力,。千淘万漉虽辛苦,。落红不是无情物,。路漫漫其修远兮,。春蚕到死丝方尽,。

20、填空:

(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被鲁迅先生喻为“史家之

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2)《论语》是一部记录的书。孔子名字,春秋时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也是学派的创始人。

(3)、《活板》选自《》,这是用体写成的综合性的学术专著。作者是朝的。

(4)李白,字,号,是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豪放飘逸,长于乐府和绝句。“孤帆远影碧空尽,”“两岸青山相对出,”“白发三千丈”分别出自他的

《》《》《》。

(5)《葫芦僧判断戎芦案》选自《》,作者。全书以和的爱情悲剧为中心,以四大家族为背景,着重展示了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

(6)《儒林外史》作者,这是一部长篇小说,着重抨击了封建制度。由此长篇节选的课文是。

(7)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五经”是

指。

(8)“文房四宝”是对四种文具的总称。

(9)我国的成语,有许多来自古诗文(或寓言中),请你从读过的古诗文(或寓言)中举出三例,并且说出作者和出处(或篇名)。

成语见于的《》

成语见于的《》

成语见于的《》

(10)《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一句里的“庙堂”是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风骚”是指,《范进中举》中张乡坤对中举后的范进说:“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其中“桑梓”是指,“世先生”意为。

(11)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一块石头,被丢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后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带入红尘,历尽了悲欢离合。该情节见于名著《》,其中的那块石头指书中人物。

(12)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他之所千里走单骑的原因是,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很多,请用最简洁的一句话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

(13)“倒拔杨柳”一语出我国的名著《》,与之相关的人物是,我们学过与该人物相关的课文是《》,该人物的绰号是,请再写出该书中至少三个英雄人物的绰

(14)写出下列对联或诗文中相应的人物。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千古诗人,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气,青莲居士谪仙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竟秀,盛天一枝女儿花。——()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目击三分鼎,东连吴,北拒魏,常怀谨慎励臣躬。——()译书尚成,惊闻殒星,中国何领呐喊;先生已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附:参考答案:

1、创业艰难百战多,愁云惨淡万里凝,常记溪亭日暮,无丝竹之乱耳,陟罚臧否。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3、C

4、稻花里说丰年,渭城朝雨浥轻尘,不教胡马度阴山。

5、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惊起一滩鸥鹭,枯藤老树昏鸦,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壮士十年归,风吹草低见牛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静影沉璧,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或: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或: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有仙则名,有龙则灵,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朝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或: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9、不以物喜,思而不学则殆,千树万树梨花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0、海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鼓作气,彼竭我盈,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12、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3、A 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李白,杜甫,楚辞,离骚,诗经,国风,16、海17、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醉翁之意不在酒,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沾衣欲显杏花雨,19、由俭入奢易;勿以恶小而为之;人无远虑;行必果;苦口良药利于病;驷马难追;知人知面不知心;子不嫌母丑;差之千里;报之以李;人以群分;何患无辞;焉知非福;与其临渊羡鱼;疏而不漏;始于足下;溃于蚁穴;当刮目相看;不为瓦全;下自成蹊;踏破铁鞋无觅处;老大徒伤悲;吹尽狂沙始到金;化作春泥更护花;吾将上下而求索;蜡炬成灰泪始干。20、诗经、史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丘、子舆、教育、思想、儒家;梦溪笔谈、笔记、宋、沈括;太白、清莲居士、惟见长江天际流、孤帆一片日边来、缘愁似个长、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望天门山、秋浦歌;红楼梦、曹雪芹、贾宝玉、林黛玉、贾王史薛;吴敬梓、讽刺性的、科举、范进中举;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经、尚书、周易、春秋、礼记;

笔墨纸砚;世外桃源、陶渊明、桃花源记、温故而知新、孔子、论语、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师表;朝廷、文学才华、家乡、有互相往来故交之人;红楼梦、贾宝玉;关羽、离曹投刘、大意失荆州;水浒传、鲁达、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浪里白条张顺、智多星吴用、及时雨宋江、黑旋风李逵;蒲松龄、李白、屈原、司马迁、李清照、诸葛亮、鲁迅、苏轼、苏洵、苏辙;

五、第五讲:文言文

(一)、考点精要:文言文考查时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即1、文言实词;2、文言虚词;3、文言翻译;

4、文章理解及其他细微之处(断句)。

1、文言实词:这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有通假字、古今异义、基

2、古汉语中的通假字一般来说是相对固定的。这个方面要求我们的学生对课文中的通假字要一一记住。另外掌握一些通假字的辩认方法:通假字的一般以下四种情况:第一,“声旁字”和由这个声旁组成的“形声字”通假的情形,即以简代繁: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中的“反”通“返”;“系向牛头充碳直”中的“直”通“值”。第二,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相互通假。如“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中的“唱”通“倡”“说”同“悦”;第三,读音相同的字可以通假,如:慧同惠,衡同横。第四,读音相近的字或是本字属于双声、叠韵的字可以通假,如亡同无。

3、初中课文中的通假字附录:

说同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还通旋――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齐同剂――火齐之所也;汤同烫――汤熨之所及也;

直同值――系向牛头充碳直;帖同贴――对镜帖花黄;

火同伙――出门看火伴;见同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坐同座――满坐寂然;板同版――板印典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已同以――已后典籍;止同只――若止印三二本;

文同纹――文理有疏密;有同又――三十有四;

篛同箬――篛竹覆之;诎同屈――诎左臂支船;

衡同横――左手倚一衡木;简同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食同饲――食马者不知其千里而食也;材同才――食之不能尽其材;

邪同耶――其真无马邪;反同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惠同慧――甚矣,汝之不惠;亡同无――河曲智叟亡以应;

厝同措――一厝朔东;畔同叛――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曾同增――曾益其所不能;拂同弼――入则无法家拂士;

属同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具同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徧同遍――小惠未徧,民弗从也;適同谪――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唱同倡――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以同已――固以怪之矣;

被同披――将军身被坚执锐;尔同耳――非死则徙尔;

阙同缺――必能裨补阙漏;要同邀――便要还家;

4、古今异义:古代汉语的词义在其漫长的使用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即词义发生了扩大、缩小和转移的三种情况。要们同学在学习和分析这一现象时和

特别注意,古代汉语大多是单音节词(通俗地说一般是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则大多是双音节词,把握这一点对我们学习文言实词以及文言翻译是大有好处的。分析古今异义时不但要对其古代含义要弄清楚,还要对现代词义进行准确释义。

附:古今异义集录:牺牲、间、狱、情、可以、卑鄙、开张、痛恨、感激、秋、布衣、涕、病、于是、齿、往往、亡、身、或、借、池、走、闻、亲戚、几何、交通、妻子、无论、绝境等等。

5、文言虚词:对文言虚词主要把握两个方面:即每一个文言虚词的常规用法和句中文言虚词前后词语的关系。

附:常见文言虚词的常规用法

之:作代词用可代人、代物、代事;相当于“他(们)(的)、它(们)(的)、这件事”

作动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去、到”

作助词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作音节补足作用,不译,

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起舒缓语气用,不译;

以:作介词用,主要有三种情况:相当于“把、拿、用”;相当于“凭、凭借、依靠”;相当于“因为”。

作连词用;也有三种情况:表示目的相当于“以便、来”;表示结果相当于“以致”;表示原因相当于“因为”。而:作连词用:有四种情况:表示前后词语是并列关系;表示前后词语是承接关系(有的资料把这一种情况分为承接和递进两种);表示前后词语是修饰关系;表示前后词语是转折关系。

除了以上常见的三个文言虚词以外还要对“其、者、于、焉、所、然、乃、是、”等作好复习。

6、文言句式:文言句式主要要求掌握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四种情况。

(二)训练精要:(文言文部分)

(一)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个词。

豁()俨()怡()语().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当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教案中考复习按二轮复习: 第一轮复习——按知识点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二轮复习——中考试卷模拟强化训练 第一轮复习——知识点考点 一、总体安排 安排内容指导 用时 训 练 用 时 测 试 用 时 第一讲拼音、汉字、词语、标点 1 1 3 第二讲句子(病句、修辞、成分、单复句、句式变换) 1 2 第三讲语言实际运用(得体、连贯、仿写等)0.5 1 3 第四讲诗文的背诵,默写0.5 3 第五讲文言文 2 3 3 第六讲记叙文 4 8 第七讲文学作品 1 3 3 第八讲议论文 1 3 3 第九讲说明文 3 6 3 第十讲小写作 1 3 3 第十一讲大写作 2 5 注:总用时共67课时,六个周的时间。 二、第一讲——拼音、汉字、标点、词语 (一)、考点提要: 1、拼音:汉语拼音规则;多音字;音近字以及口语和书面上常见但又不易读准的 字等。 附拼音规则: 项规则示例 y.w 的使用Y,w只用在拼写没有声母的音节。韵母中”I”是唯一的 元音时,i前加上y yī(衣)yīn(音) yīng(莺) 韵母为I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i改写为y yā(鸭)yān(焉) yāng(秧)yào(要) yòng(用)yōu(悠)

韵母为u领头,不论后面有没有其它元音,u前均加上y,u两点省去。yǔ(宇)yuān(渊)yua(越)yǔn(陨) 韵母中u 是唯一元音时,u前加上w Wù()wǔ()wú() 韵母中u领头,后面还有其他元音时,u改写作w wēi(崴)wēn(瘟)wang(瓮)wō(倭) 省略韵母iou.uei.uen前加声母,省去中间的元音,分别写 成iu.ui.un miù(谬)xiū(休) zhuī(椎)zūn(遵)韵母u与j.q.x相拼时,前加y.w,u省去上面两点 jù(锯)qū(躯) xù(酗) u为领头韵母时,前加y.w,u上两点省去。yuē(约)yún(匀) 标调韵母中只有一个元音时,声调标在元音上 dá(达)hū(呼) kē(科)bó(舶) xī(稀) 韵母中有两个以上元音,标在主要元音上,依次为 a.o.e.i.u.u liáo(寥)guà(挂) gòu(够)qia(惬)i.u韵母中两个元音相拼时,标在后一元音上guì(贵)niú(牛)调号标在u上时,u上的两点省去huì(会)dīng(钉)轻声不标调xiānsheng(先生) 隔音符号a.o.e开头的音节连在其他音节后,如果音节界限混 淆,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Hǎi’ōu(海鸥)(长 安)jī’a(饥饿) 大写句子开头第一个字母和诗歌每一行的第一字母大写 Wǒmen shì hǎo xu ēsheng(我们是好 学生) 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Zhōngguó(中国)由几个词组成专有名词或短语,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大 写 Běihǎi Gōng yuán (北海公园) 专有名词与普遍名词连写,按一个专有名词处理,第一 个字母大写 Běijíxióng (北极 熊) 姓和名开头字母要大写 Zhōu shùr?n(周 树人) 儿化韵母用韵尾时,写成,如huānr(花儿)2、汉字:其主要内容有汉字的书写规范、正确和工整;形声字;根据拼音写汉字;错别字;汉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和字词典。 3、词语:其主要内容有词语的结构、词性和色彩;词语的释义;同义词选择;反义词的综合运用;短语的类型。 附:解释词语的基本方法 方法说明示例

人教版初一语文教案

初一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人生为主题组元,五篇课文,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有

诗歌,有散文;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有中国作品,有外国作品。同一主题的课文内容,可以融会贯通。 《在山的那边》,“山”与“海”两个相对的形象,是富有象征意义的,这首诗抒写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生命生命》,从种种生命现象写起,抒写理性的思考,表达了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时的不幸,个人的不幸,都不足畏;人生,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奋发的,进取的。 《童趣》回忆童稚时代的种种情趣,人是有精神活动的,在精神作用之下,自能享受无穷的物外之趣。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要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心领会写作意图,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想人生的大问题。在阅读方法上,主要提高朗读能力,要求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本单元是七~九年级阶段语文学习的第一单元,在起始阶段具有定位、定势的意义,影响深远。务必认真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争取开个好头。要确认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地、合作地、探究性地从事学习,要努力形成这种新的学习方式。 要牢牢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防止这样或那样的偏颇,一切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人文教育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熏陶感染,收到潜移默化的功效。 引导学生探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已知领域与未知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藤野先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pdf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充分显示了语文的特性,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为完成好这学期的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素质,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30篇课文(其中讲读15篇,自读15篇),分为四大板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课外古诗词背诵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所教班级七年级一班这学期共人,上学期语文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优秀人数,人平分分。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太差,甚至一些学生对于很简单的病句修改都判断不出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够,不能运用准确的词句表达自己想说的话。作文方面读题、审题不清,理解不透。 三、学期目标 思想品德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 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能力的目标: 在上学期学习语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的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以及浏览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人文素质目标: 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四、达到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学期) ------设计教师:孙家祥 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题材:战争主题。 体裁:以叙事用品为主。 阅读教学: 1、要求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情景,品味语言(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比较、思考)。 2、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注重技巧,经常自测)。 综合性学习: 1、主题:“界何时铸剑为犁” 2、活动:古今战争知多少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 文艺作品与战争 铸剑为犁应有日 教学计划用时:22课时 第一课新闻两则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储备点 1、掌握新闻常识。 2、了解解放战争概况。 (二)、能力培养点 1、能写作简单的新闻。 2、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三)、情感体验点 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 二、教学设想 重点:掌握新闻知识。 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教学思路:既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又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 三、媒体平台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投影仪、DVD机;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本课目标 1、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掌握新闻常识,感受解放战争中我军的英勇气势,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以介绍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的背境导入。 2、课前热身: a、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溃.退()要塞.()阻遏.()锐不可当.() b、解释下列词语 业已:锐不可当. 3、合作探究: a、整体感知:介绍本课内容梗概。 b、四边互动: 互动1:阅读新闻要把握哪些要素? 明确阅读新闻要的“三五六”(即三个特点,结构的五个部分,记叙的六个要素)。互动2:朗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全班交流。 互动3:再读课文,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主要内容。 互动4:导语前面的电头起什么作用? 互动5:导语从哪几个方面总领了全文? 互动6:主体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的?为什么要按这样的顺序来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进攻作战的,为什么先说东路军,再说路军? 互动7:文中写西路军所遇到的敌情时说“和中所遇敌情一样”,请你用课文中的话说说中路军所遇的敌情。 互动8:作者对西路军的渡江情况作了哪两面方面的评论?详略是如何安排的,两方面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互动9: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4达标反馈:讨论课后练习三。 5、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三)、延伸拓展 到图书馆或利用其它的方式查阅当年报道解放战争的新闻史料,摘录其中的导语部分,并注明出处。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单元指要 本单元在七年级上、下册新诗教学的基础上,以单元相对集中学习新诗,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选入的五首抒情诗,其中有一首旧体词,两首中国当代诗,两首外国诗。这些诗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发,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致。《沁园春·雪》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雨说》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它采用拟人的艺术表现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倾诉真情,使人感受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星星变奏曲》是诗人渴求光明的希望之歌,在主题和手法方面都体现了朦胧诗的典型特征:《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流淌在诗中的不管是清新与生机,还是静谧与闲适,都会让我们感受来自自然的魅力。 总体目标 1、通过反复推敲诗句,细致深入地体会诗句内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欣赏诗歌的经验,加以联想和想像,体味诗中的形象和意境,从而深切地感受诗歌凝练、形象的语言。 2、在熟读、背诵诗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体会诗歌的魅力。 3、了解诗歌的艺术特征,了解借景抒情、象征、拟人等诗歌的常用艺术表现手法,体会这些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4、适当地进行诗歌的比较阅读,认识诗歌之间的具体内容、语言特点、表现手法、感情意蕴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 课文简析 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借景抒怀——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创意说明 放弃政治概念式的解读,引领学生在颂读中以鉴赏评点者的姿态,完成对词的内涵、主旨、景致描写、情感抒发的把握,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引导学生创建并探究这首词的阅读效果史。 教学预设 一、把握词意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把握这首词字面上的意思,各用一句话概括上下阙的内容。 明确:上阙描写北国雪景;下阙纵论历代英雄。 2、学生自由朗读,同时找出上下阙的关键词:“望”、“惜”。 二、评点词景 1、点名朗读上阙,思考用词中的诗句回答“望”的范围、景观、变化、胸襟以及“望”而不见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语文邓稼先精品教案

1.邓稼先 杨振宁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了解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体会他默默无闻、为国奉献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 2、知识目标: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感受本文凝练蕴藉激情涌动的语言。 3、能力目标: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并获得有用信息;组织材料表达观点。 教学重点: 学习邓稼先舍身许国、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不计名利、无私奉献、忠诚纯正的人格。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方法: 整体感受法、发现阅读法、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让学生通过因特网、书籍等查找资料,了解关于邓稼先、杨振宁等科学家的事迹,了解奥本海默的有关情况,准备课上交流使用。 2、制作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影画面,激发爱国热情 是的!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的就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在西北大漠,罗布泊那惊天动地的一幕,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这是足以

让全体中国人扬眉吐气欣喜若狂的场面;这是一个醒来的民族震天动地的呐喊!这是足以载入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辉煌历史的伟大时刻,这是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就是这撼天动地的一声巨响,一个东方巨人彻底站在了世人的面前!当晚10时,消息传来,北京街头,万人空巷,尤其那些饱受外国侵略者凌辱的老一代人更是热泪盈眶、奔走相告(语调兴奋哽咽地):我们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原子弹啦!外国人再不敢欺负我们啦!中国再也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九一八和南京大屠杀啦!……。 有人说:原子弹是一个民族“铁的脊梁骨”。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挺直了腰板。 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欧洲的一个餐馆里,中国的服务生再也不向外国人下跪;就是从这一天起,国民党的前代总统李宗仁的门前再也不见垃圾如山(他们说有如此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应当赢得尊重)!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咱们中国人说话有了分量!全世界每个人心灵的天平上都称出了“中国”这两个字的重量!…… 今天就让我们结识一位为我们中华民族铸造了“铁的脊梁”的人──中国的“核弹之父”、“两弹元勋”:邓稼先!(板书) 2、背景音乐:《我的中国心》 二十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伟大而深刻的时代变迁。这样的时代必然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对民族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然而他们当中有些人并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高尚而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3、名言导入: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二、了解作者,熟知关系 资料反馈:本文的作者是谁?干什么的?他和邓稼先什么关系?知道的请回答──(屏显:杨振宁生平资料)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 师明确:他们是同乡、同学、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个获诺贝尔奖,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为国造核弹隐姓埋名28年。他们俩从小在清华园就是邻居,又是中学、大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下语文教案大全

部编初中语文七下教学设计大全 1.邓稼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找出文中的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3.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邓稼先的人品风貌,并学习他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 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1. 理解两个古诗文小段。2 体会课文语言平实、感情真挚的特点。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预习生字、生词。 2.布置学生广泛搜集邓稼先的故事。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总第1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导入新课: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着伟大而深刻的变迁。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伟大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一)、背景说明。 1.关于?两弹一星?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桃花源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桃花源记》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8年级《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3、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4、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线索,体味简洁而丰富的语言。 2、理解“世外桃源”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 1、把握作品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

2、正确认识和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前准备:收集课文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情景设计法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创作背景。 2、掌握一词多义及省略句的用法。 3、流畅的朗读课文,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一、导入: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

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 1、关于作者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伸,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丑恶,41岁时弃官回乡,归隐田园,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其诗自然质朴,意味隽永。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 2、关于作品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是陶渊明所作的《桃花源诗并记》中的“记”。此文包括“记”和“诗”两个部分。“记”是“诗”的序言,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对所记的桃源世界的歌颂和赞美,并对桃花源社会作了一些补充。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 3、关于写作背景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三

在工作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初中语文教案这样的问题。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因此,面对初中语文教案我们应该有努力探索的精神。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对于这个问题也是一样的。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对于初中语文教案我们一定要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办法。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目睹印象——治学严谨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推荐一款免费的信息收集工具——「易查分」;不用再在群里接龙式的收集 信息,在线发布就能1对1填写,超级方便,老师也可以试试哦! 学者形象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求实精神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上下文注意过渡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播放电影资料)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3.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诗)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A.在东京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不学无术思想腐朽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B.去仙台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爱国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爱国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电影注释(当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全部教案

第1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教学目标 一、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二、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三、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难在两点:1、是对这部分容的理解困难;2、是有些难解的词语。 第一课时 一、导入:鲁迅先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有关鲁迅 的情况? 二、题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 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优美散文。课题用“从……到……”两个介词点明了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地点围。 三、查预习。

1、给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轻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缠络chán,攒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豁huō,敛liǎn,脑髓suǐ,陌生mò。鉴赏,人迹罕至hǎn,觅食mì,竹筛shāi,秕谷bǐ,系jì,传授shòu,书塾shú, 四、整体把握 通读课文,然后解决下面问题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五、细读课文 问: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 离儿童实际的私塾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人教版)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第一课、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本诗的节奏,理解体味本诗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 2.赏析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诗句,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相关资料] 1.作者介绍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主要诗集有:《大堰河》《旷野》《火把》《欢呼集》《春天》《归来的歌》《艾青诗选》《艾青短诗选》等等。 2.时代背景 《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当时是抗日战争爆发的初期,东北早已沦丧,华北、华东、华南也已遭日寇铁蹄的践踏,中国人民奋

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看到当时的形势,心中充满了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于是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整体感知] 1.语知归类 ①生字注音艾ài嘶sī哑yǎ ②词语积累 嘶哑:声音沙哑。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或向前翻滚。 2.理清思路文章层次如下: 第一节: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直抒胸臆,表明作者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3.讨论解惑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 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

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②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大地”“河流”“风”“黎明”怎样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 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的无比温暖的黎明”可以看作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的象征。 ③作者通过写鸟儿对土地的痴情,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如何理解“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表达作者愿为祖国母亲奉献一切的赤子衷情。 ④《我爱这土地》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 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 ⑤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何艺术特色? 首先意象内涵丰富,象征手法恰当。其次抒情方式巧妙,感情表达分层强化。运用比喻借物抒情,这是抒情方式的巧妙;又用一系列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观的长句,加上一系列的修饰语,这是第三层强

2019年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邓稼先优质课教案

1 邓稼先 1.通过小标题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2.学习精读方法,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感受句式运用服从感情表达需要的特征。4.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视频。 导语: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人民饱受欺凌,经过奋起抗争,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这是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的伟大胜利!他们傲骨铮铮,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孙中山、毛泽东、钱学森……这些划时代的“巨星”光耀中外。有一颗“巨星”,也许是被“两弹”的蘑菇云遮没了光辉,也许是“一星”的光亮过于璀璨,他反而鲜为人知,他就是“两弹”元勋——邓稼先。这节课,让我们跟随杨振宁走近邓稼先,认识邓稼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了解背景 1.字音字形。 选聘.(pìn)元勋.(xūn) 邓稼.先(jià)至死不懈.(xiè)鞠躬尽瘁.(cuaì) 无垠.(yín) 奠.基(diàn) 彷徨.(huáng) 鲜.为人知(xiǎn) 锋芒毕露.(lù) 2.重点词语。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元勋:立大功的人(多指开创性事业中的)。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界限分明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层,重复;穷,穷尽。 3.文体介绍。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两类,一类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 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案 教学目标:1、 认识“沙、发、灯、纸”等十四个生字,会写“上、下、土、个”四个字。认识笔画“、”和偏旁“火、日”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学做尊敬长辈、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识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在家里》的课,有关词语卡片、图片,五个合体字的部 教学过程:在家里优秀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前几天,老师去了小文家做客,她家的客厅可漂亮啦!老师就把它画了下来,大家想看吗?(出示挂图)大家看,小文和她爸爸、妈妈在家里正说着话呢! 齐读课题 二、看图学文,学习生字。 1、看图引入:谁来当小文介绍介绍你家都有哪些摆设呀? 2、读准音

(1)刚才小朋友是看图来介绍的,这些事物的字你认识吗?(出示无拼音词语) (2)学生试读,会读哪个就读哪个。(及时鼓励表扬,说说哪个字你在哪见到过,你是怎么认识的) (3)有些字我们小朋友还不认识怎么办呢? (4)借助拼音认读书上的八个词语 (5)检查: a 指名领读(拼拼音教和不拼拼音教) b 重点字音(刚才几位小朋友真像小老师,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哪个字音容易读错,请你给大家提个醒) 指名说领读,同桌读,齐读 c 去掉拼音读 3、认清形 为了向小朋友表示感谢,那些名字里的生字宝宝排着队伍跟大家来见面呢!来小朋友跟他们打打招呼!(齐读,开小火车读,指名读) 学习“沙” 认识“”,想一想,哪些字宝宝也是三点水的。 学习“灯”认识“火”字旁,给灯找朋友 学习“纸”摸摸语文书,它是用什么做的,给“纸”找朋友。 学习“报”认识“提手旁”给“报”找朋友。

开火车,齐读。 游戏:找朋友(拼部) 游戏:摘苹果 那天,老师参观完客厅,又来到了小文家的院子,看到那儿种着一棵苹果树。哇,又大又红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馋得我直流口水,想尝尝苹果的味道吗?不过可得苹果后面的小秘密告诉大家。(摘后领读) 三、说句练习 刚才我们大家都认识了小文家摆设的名字了,现在你能看着黑板上的那些词再当当小文介绍介绍你家有那些摆设吗?(可用上我家有,有 ,还有 ) 四、课外拓展-在家里优秀教学设计 今天,我们参观的小文的家,认识了许多的摆设,除了这些,你家还有不一样的摆设、电器、家具吗?请你们介绍给四人小组的同学。过会儿请大家展示展示。 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家里》认识了许多与摆设、电器有关的汉字,回去请小朋友给你家的摆设贴上它的“名字”那么你认识的字就更多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

人教版初一语文《春》详细教案

《春》的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重点: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过程: 导入: 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季节,春天给人以温暖,春天给人以力量,春天更给人以希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通过预习,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朱自清呢?好,希望同学们能记住。 接下来呢,请同学们把你在预习环节当中向同学们提示的字词准备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下,看我们这节课要积累哪些字词。又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多音字、形近字、难理解的词语注释等等)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提示?(酝酿散多音混一种读音嘹亮-獠牙-撩拨-潦草-缭乱蓑衣-衰静默呼朋引伴) 那么大家在家里面读了几遍课文? 接下来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读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三条: 1、读音正确,声音洪亮。 2、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 3、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 准备好了吗?谁先来?这一部分写得是作者对春天的?那你能不能概括这一自然段描述的是一副什么样的图景呢? (概括、起名字) 大家看题目,本文以“春”为线索,作者表达了对春天的盼望、描绘、和赞美。 在读的时候,大家也可以感觉到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那么除了刚刚这些大家看看还有什么图面? 这部分作者用了五幅图来描绘美丽的春景。接下来请同学们再进一步思考,刚刚你们已经读出喜欢的段落,再讨论一下,你喜欢这些段落的理由,和同学也和老师一起交流交流。(把语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其实风是最难写的。风有什么特点呢?没有特点。无形、无色、无味,那你看作者怎么把这一段写得这样的完美?他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的?直接写风,风有特点吗?所以你看作者在这里通过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来表现,借助其他的事物把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温暖而又和悦。大家看第一句,……哪种感觉器官让我们感觉到的?母亲的手摸着你是什么感觉?温暖而又亲切是吧?这里也用了诗句。还有……是从?的角度来写的。大家在春天的时候尤其去原野上有没有感受过这种体验,一种清新的味道扑面而来。除了这些,还写了鸟儿,这一部分作者是从……角度来写的,这样子就先前的宁静一下子增添了一种热闹,通过春风中景象的描写,把无形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那么通过刚才老师这种示范性的分析,同学们想一想,再去分析文章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去入手? 从不同的感觉器官,还可以从修辞方法,生动的词语的角度去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等等,那么这一类的写景的散文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如果我们每个段落都用同一种方法来表现,你们觉得好吗?你读起来是不是就觉得比较单一了?那刚才这一段老师帮你们分析了春风图当中作者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各种感觉器官来把置身于春风中的景物描写得有声有色,这样我们就感受到了无声无色的春风也是那样的温暖、和煦、可人。 那么我们现在看看春草图好吗?你看看作者在写它的时候抓住它怎样的特点? (钻)在哪里体现的?多软覆盖面是非常广的,既写出质地又写出颜色,那整个这一段你读起来是不是非常的轻快而活泼呀,因为他运用了生动的动词、形容词写出了小草生机勃发的特点。那么运用这些词语来描写写作的对象可以表现得更加生动,比如说写草生机勃勃,写人写出内心的喜悦和高兴。 接下来我们来看春花图,春花图中作者最突出的是从全方位来描写春花,可以说写得非常立体而有层次,大家看看这四个结合,……你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他是怎么表现这四个方面的特点的?首先来看看高低结合,……从高到低,中间有没有写?介乎他俩之间有没有描写?显得比较有层次了。虚实结合,哪些是实写?……这些是实写,睁开眼睛能看到的是吧?那闭了眼呢?作者的一种想象,在盼望着。由春花想到了秋实,是吧?在这里面融入了作者的想象,由眼前花的争春到想象中的果实的累累,这是虚实结合的描写。来看下一部分,色味结合,有事怎么表现出来的呢?颜色,大家一起说哪一句?味道呢?……这就是花的味道。最

人教版初中语文海燕教案

9、《海燕》高尔基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 3、对比等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高尔基是如何从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两方面来塑造海燕的形象的。 2、象征手法的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步骤 一、导入新课 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海燕在苍茫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它们被称为“胜利的预言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海燕》这首充满激情的时代奏曲,去感受凝结着高尔基敏锐艺术感悟力的“海燕形象”。 二、检查预习 1、苍茫(cāng)胆怯(qiè) 翡翠(fěi cuì) 蜿蜒(wān) 深渊(yuān) 号叫(háo) 2、走进作者 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小说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3、背景简介 这是一首散文诗。散文诗是一种文学的体载,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者高尔基,为什么1901年3月要写这样的散文诗呢? ———高尔基写这首诗是在1905年俄国第一次大革命前夜,当时人民群众的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沙皇反动政府加强了对人民的镇压,正是革命与反革命激烈搏斗的时候,高尔基当时在比的堡亲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荒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平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海燕》这篇散文诗。 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二是为了躲过沙皇机关的耳目。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听读。准备交流听读后的感受,并感受海燕生存环境。 2、请同学试为课文拟一个简洁恰当的副标题。

人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三语文教案 【篇一: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 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 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接任c122班一年,我发现学生变化很大,虽然调皮但单纯可爱, 虽然基础差,但上课善思维,爱发言。从八年级期末检测考试成绩 来看,进步很大,由原来的倒数第二一跃为顺数第二,很多同学对 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部分同学的潜力还没开发出来,良 好的语文习惯如课外阅读、利用工具书、主动积累素材、写日记等 尚未养成,所以初三任重道远,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师生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会越来越高,来期的中考成绩也会不错的!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上册在整个新课程教材体系中属于第五阶段,对提高学生的 语文素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说,是肩负着提高学生文学 欣赏能力的重任。本册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议论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本册教材仍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新课程理 念选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的人文性、多样性、探究性、开放性, 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特别是文学欣赏能力的提高。注重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合作意识与知识的整合能力。 第一单元:“诗海徜佯”。本单元编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语言精美,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的乐音。教学诗歌,不 宜多讲,更不宜偏重理性分析,要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 感受知诗歌的形象和意象,理解诗歌。要让学生熟读诗歌,最好能 背诵。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 第二单元:“思想风采”。本单元所选课文哲理性较强,注重从多方 面给学生以人生的启示,并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注意引导学生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