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Teaching plan of gourd silk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葫芦丝教学方案2篇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葫芦丝教学方案

2、篇章2:葫芦丝艺术教学实施方案

篇章1:葫芦丝教学方案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学生比较喜欢葫芦丝的音色,但是学生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金孔雀轻轻跳》《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金孔雀轻轻跳》《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第一阶段

(1)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长音的虚颤音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金孔雀轻轻跳》。

第二阶段

(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

(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

(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

第三阶段(1)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

(2)吐音和滑音相结合的练习;

(3)倚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

第四阶段

(1)虚颤音和连音相结合的练习;

(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以及十六分音符及断音相结合的练习;

(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

六、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正确对待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性。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5、不断提高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做到勤学苦练,教学相长。

篇章2:葫芦丝艺术教学实施方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实施对象

全校三至五年级学生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以及初级乐理知识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以及初级乐理知识

四、本学期需掌握的曲目

1、《小羊羔》《粉刷匠》《摇呀摇》

2、《小夜曲》《映山红》《我和你》

3、《阿里郎》《小蜻蜓》《友谊地久天长》

4、《金孔雀轻轻跳》

五、实施要求

1、要营造氛围,激发情趣

2、要压缩教材,优化教程

3、要循序渐进,扎实基础

4、要分层施教,帮带互促

5、要重视引导,自主学习

6、要重视实践,学以致用

六、本学期教学进度表

10月份基本音阶的吹奏及基础乐理知识的掌握11月份附点节奏与八分音符节奏的掌握曲目:《小羊羔》《摇呀摇》《小夜曲》

12月份单吐音的练习曲目:《粉刷匠》《我和你》《阿里郎》

1月份掌握曲目:《映山红》《小蜻蜓》《友谊地久天长》《金孔雀轻轻跳》

2月份成果展示

篇三:葫芦丝兴趣小组授课教学计划(1088字)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

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

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第四周

1、葫芦丝简介

2、图示

3、按孔方法

4、演奏姿势

5、气息的运用

第五周

1、5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音的长短、拍号、休止符

第六周

1、6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附点音符、小节线,演奏指南:气息的运用

第七、八周

1、7音的练习

2、节拍与节拍的规律

3、咕音的避免

第九、十周

1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力度记号

3、练习曲六个

第十一、十二周

1、2音的练习

2、练习曲四个

3、乐理知识:音的高低,演奏必读:按孔部位及手形

第十三、十四周

1、3音的练习

2、练习曲六个

第十五周:葫芦丝所学知识测试

第十六周:葫芦丝吹奏比赛

六、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4、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

葫芦丝课程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32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三、四、五、六年级学生,老队员22人,新队员10人,老队员中部分同学已具有一定的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但人数相对太少,六年级的刘瑜同学、杨帆同学水平较高能达到四级水平,但三、四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 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

(完整版)《葫芦丝》教案

葫芦丝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全校葫芦丝都是新人,人数相对少,学员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5、6、7、1、2、3、 4、 5、 6、3音的正确吹奏方法。 4、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教学难点: 运用掌握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吹奏民歌、小调等乐曲《友谊地久天长》《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小夜曲》《其多列》《阿里郎》《打水姑娘》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我有一只小羊羔》《粉刷匠》《友谊地久天长》《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2)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5音、6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3)认识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 10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7音、1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认识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 (3)学习演奏乐曲《我有一只小羊羔》,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11月份: (1)教会学生用单吐音吹奏2音、3音及相应的练习曲。 (2)自由拍的吐音方法练习。 (3)认识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学习演奏乐曲《粉刷匠》,并进行学月葫芦丝比赛

葫芦丝进课堂与实际教学的应用

葫芦丝进课堂与实际教学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08-17T14:42:32.00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7年9月第291期作者:董婷 [导读] 对培养小学生初期的音乐爱好起到了相当好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柏道路小学730030 葫芦丝是我国传统乐器中瑰宝,也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吹管乐器,流传于云南傣、阿昌、景颇等地区,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甜美的音色极富表现力,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易学程度上明显优于其他同类乐器,成为了丰富艺术情操的最佳乐器。并且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对培养小学生初期的音乐爱好起到了相当好的促进作用,也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一、课程开发背景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新课标的新理念,音乐教育的目的已不是狭义的“技艺性”教育,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完善个性的人。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将葫芦丝引入校本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学习葫芦丝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器乐教学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毋庸置疑,课标即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器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与创造思维的重要课题。走特色化葫芦丝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让学生初步掌握吹奏葫芦丝的基本技能技巧。 我校2013年开始葫芦丝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激发兴趣,注重教育过程为前提。走特色化葫芦丝教学,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情况,由浅入深,让学生初步掌握吹奏葫芦丝的基本技能技巧。 学习初期,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葫芦丝乐器本身的教学特点自编了一本《葫芦丝教程》,这本书里既有初学葫芦丝演奏的练习曲,又有促进学生学习的考级曲目,整本练习曲部分学生一般用50课就能练完,不但保证了整个教程的难易适中,教材安排合理,注意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的激发和兴趣的培养,而且缩短了训练周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葫芦丝在音乐创作活动中的运用 教学中音乐创造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音乐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节奏和旋律的创造学习。 例如,葫芦丝学习吹奏“6”和“1”时,可以这样设计: 1.在教会音的正确指法后,老师在“6”和“1”音上吹出不同的节奏。 如:(师领奏) 6 (生模仿) 6 6 6 6 (师领奏) 1 1 (生模仿) 1 1 1 1 2.学习了“6”和“1”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和变化的练习。 如:(师领奏) 6 1 6 1 (生模仿) 66 11 66 11 (再变化) 60 10 60 10 这堂课从最容易、最简单的两个音开始,先易后难,且学了就用,这是器乐教学的一条原则。这堂课采用模仿的学习方式,带领学生从模仿进入创作,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创作的灵感,激发创作的兴趣。 四、葫芦丝在识谱教学中的应用 葫芦丝进课堂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理性的识谱从感性入手来教,融入音乐实践活动,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利用葫芦丝这个简单易学的小乐器来培养学生的歌曲识谱能力、表现能力,以及鉴赏能力。 中年级的教材中有部分歌曲如《我是小星星》、《小字典》、《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等能够用葫芦丝吹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葫芦丝吹奏,对歌曲的教学起到辅助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视唱、识谱的能力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乐器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五、葫芦丝在歌曲演唱中的应用 歌曲演唱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有感情地歌唱可以让他们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学生本能地喜欢歌唱活动。但是,少年儿童大都活泼好动,爱喊爱唱,自控能力比较差,发声器官正处于细小嫩弱的时期,容易受到损伤。音乐教师应该经常关注、指导学生的嗓音的保护,特别是变声期间,如果学生用嗓过度,有可能影响变声后的音色质量,甚至遭到损坏。这时,适当地利用葫芦丝吹奏就能减轻和改变用嗓过度的现状,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开发葫芦丝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锻炼了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演奏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了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由此可见,葫芦丝进课堂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限活力,提高了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小学葫芦丝教学计划

小学葫芦丝教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葫芦丝教学计划 导读: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第四周 1、葫芦丝简介 2、图示 3、按孔方法 4、演奏姿势 5、气息的运用 第五周 1、5音的练习。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 标及要求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

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

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 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 篇一:葫芦丝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第四周 1、葫芦丝简介 2、图示 3、按孔方法 4、演奏姿势 5、气息的运用 第五周 1、5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音的长短、拍号、休止符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精编版

葫芦丝校本课程方案目标及要求 一、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需求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之一,音色独特优美,外观古朴典雅,简单易学,小巧易携带。校本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各科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校本活动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内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葫芦丝的课程的设立并不是培养一批演奏家,而是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参与,学会欣赏,锻炼意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少数民族的热爱之情。 我校学生生源一般,有着近一半的农民工子女,还有很多孩子是单亲家庭,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很多还是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代为抚养;我们学校的学生家长也是形形色色:有收废品的、卖菜的、外来务工的等等。就这样的家庭环境,想让孩子有所特长,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我校校领导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本着“让每一朵花都开放,让每一只鸟都歌唱”、“让每一个孩子自信、健康、快乐的成长”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开设“葫芦丝器乐教学”的校本课程,并委托我主编适合我校校情的葫芦丝教材。“葫芦丝器乐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但可以陶冶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可以教孩子一项特长,在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会因为没有特长而输给同龄的小伙伴,增强自信心。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通过学习如何吹奏葫芦丝,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调整心态,达到增加肺活量、锻炼身体的效果,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领悟能力。对陌生乐曲有简单的试奏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特长,力争使每个学生在兴趣活动方面有自己的一技之长。 (二)具体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正确演奏姿势、演奏状态,吹奏手型以及正确的气息运用。 3、学习相关的吹奏技巧和乐理知识。 4、能够熟练吹奏相应的葫芦丝乐曲。 学段目标: 一年级: 1、认识、熟悉葫芦丝,了解其特点、构造、流传区域及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学会音阶的吹奏。 2、感受葫芦丝古朴、柔美、典雅的音色。初步培养学生学习葫芦丝的兴趣。 3、学会葫芦丝演奏时正确的用气方法,并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 4、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同伴的帮助下,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及短小的乐曲。 二年级: 1、掌握长音、连音的吹奏,进行手指操练习,使左右手各按音孔手指开闭灵活、轻松自如。 2、掌握强、弱音的吹奏,能吹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3、能够积极进行葫芦丝的基本功练习,并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养成良好的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三、四年级: 1、能够掌握“叠音”、“打音”“波音(上波音、下波音)”、“颤音”的演奏技法,并吹奏相关练习曲。 2、学习在筒音(全按时)做5时,低音3和中音4的吹奏方法。 3、能够准确的视唱和演奏简单乐曲。 3、积极参加葫芦丝演奏技巧的练习,在反复练习中不断提高演奏水平;锻炼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五年级: 1、掌握“虚指震音”、“滑音”“倚音(前倚音、后倚音)”、“双吐”的演奏技法,能吹奏相关练习曲,并能在乐曲中熟练运用。

二年级葫芦丝教学计划

哈密石油第二学校2014 ~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任课教师伏羲班 郭晓琳 所任 课程 伏羲班 葫芦丝 任课年 级、班级 二年级 教材 名称 册数 葫芦丝 教程 一、本学期教学总目标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葫芦丝教学为集体大课形式进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吐音、打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牧童谣》《粉刷匠》等乐曲。 二、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总体分析(重点、难点、思路前后联系等) 二年级的学生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在班里学生学过乐器极少,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本学期教学内容将基础练习和表演曲目有机结合,继续做好长音、吐音的基本功练习,为吹奏乐曲打好基础;本学期在上学期学习全按孔“5”、“6”、“7”“1””的基础上,继续学习“2”、“3”“5”的吹奏方法;进一步加强气息的训练。 三、对所任课班级的学情分析(学习基础、认知结构、学习习惯、能力状况及其他非智力因素) 上学期通过学习,班级中还有三人始终不能掌握葫芦丝的发声

方法,而其他的孩子虽然已经较好的掌握了葫芦丝的发声方法但自我学习的能力和练习的能力也是较弱的,课堂上利用大量的时间老师逐小节教授,难点更是重点练习,而器乐学习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并需要坚持每天不断练习,才能有所进步,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提出课后练习要求,通过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要求配合回家练习,但从反馈情况看,回家家长监督力度不够,孩子自觉性不强,所以只能在课堂上练习,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四、本学期实施教学措施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办法 1、明确教学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曲学习时,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二年级 葫芦丝 教学

第一芦丝“2”音的学习 :你能吹出“2”了吗?让同学们听一听吧!

按孔部位及手型 1、按孔部位 要吹出一个正常的音,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凡是要求关闭的音孔是不能漏气的,一丝都不能漏,否则,发出的音则不准确,让人感觉刺耳不实在。为了保证所按音孔不漏气,我们采用指肚按孔,避免指尖和指腰按孔,因为指肚面积相对指尖和指腰要宽一些,其次指肚按孔手型较美观,并便于演奏,故我们在按孔时采用指肚按孔。

第二课牧童谣 :要注意保持漂亮的手形哦! 为保证手形美观便于演奏, 应避免的这几种姿势。 (1)倒腕式;(2)机翼;(3)孔雀开屏式。

手型 首先注意两个食指不要依附在附管上,这样会影响美观和今后的演奏,整个手形做到“通”“松”“空”。 其次是双手的小指应用是决定手形的重要因素,两个小指所起作用有三个: (1) 固定作用——初学者大多依靠食指来固定葫芦丝,便形成了以上讲到的孔雀开屏式。有机地采用小指来固定,可使两个食指解放,手形美观。 (2)定位作用——有的人吹完下三音孔时,下手指抬起后,会移位,待演奏到下三音孔时会找不到对应音孔的位置,当采用小指固定后就能避免手指与音孔的错位。 (3) 保证手形美观——小指的采用避免了孔雀开屏式,由于采用了小指便限制了其他手指的高度,也就避免了孔雀开屏式,在造型上达到美观。 初学者小指的应用不可忽视,其应用规律为:当用到下三指(右手无名指)时下手小指应自然抬起,否则会使下三指的演奏不太灵活,当不用下三指时小指应放到主管适当的位置上,上手指也同样如此,待熟练后,习惯成自然,小指的应用就不必太注重,特别是在较快的乐曲演奏中,小指的应用更自由了,可不受此限制,否则会顾此失彼,影响手指的速度和旋律的流畅。

培教小学葫芦丝进课堂方案一校一品1

培教小学成立“葫芦丝艺术团”活动方案 ——培教小学“一校一品”建设方案 一、活动背景 “翰墨书香飘乐韵”是我校2006年开办时定立的办学特色。历经约7年,学校于2013年初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书香浸润整个校园,校园文化处处感受到书香气息,书香校园创建工作得到上级认可。“翰墨”与“乐韵”将是我们下一步重点推进的特色项目。学校的书法小组、校本课程——写字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们将把“乐器进课堂”努力打造为我校的另一个品牌。 选择葫芦丝作为“乐器进课堂”的主要乐器,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 1、2013年底,我校得到杏坛文化站“NGO孵化发展项目”的资助,得到顺德小百灵艺术团、顺德葫芦丝巴乌协会的技术支持,组建了以三、四年级学生为主的葫芦丝艺术团,由小百灵艺术团与顺德葫芦丝巴乌协会派出教师进行授课。 2、首批葫芦丝艺术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培训,学生学习葫芦丝的热情高涨,并在开学典礼上作了精彩的表演,可以成为带动的榜样,艺术教育的校园氛围日益浓厚。 3、2014年,杏坛文化站“NGO孵化发展项目”继续支持我校葫芦丝艺术团的发展工作,将承担葫芦丝上课教师的培训费,令我校得到高水平的培训师资。 二、活动领导架构 组长:欧阳艳冰 副组长:何雪文

组员:学校文艺组成员(周帆、陈冬国、杨思思、罗辉凡、魏玲、梁静雯、周碧霞、李可妮、赖有伟、包怡君、霍嘉莹、肖娜、黄晓丹、杜淑儿、周嘉雯) 技术顾问:顺德葫芦丝巴乌协会会长:游世前 乐器进课堂主要负责人:周帆、陈冬国、杨思思 三、2014年具体实施工作 (一)总体规划,分步推进 1、全校铺开“乐器进课堂”的活动。 把乐器进课堂的要求贯彻到每个学生、每个家长,第2周召开全校家长会,引导家长选择葫芦丝作为进课堂的主要乐器(家长以自愿为主)。 2、选定三、四年级为试点年级,把葫芦丝课程列入三、四年级的音乐校本课程,打造成为葫芦丝乐器学习的第一课堂。 聘请顺德葫芦丝巴乌协会专业团队老师任教,每周每班上一节。 3、掀起全校齐学葫芦丝的热潮。 学校组织全校教师都学吹葫芦丝,带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本校任课教师的上课专业水平,达到人人都学葫芦丝的目标。上半年邀请游世前老师来为教师上课2次,其余校本培训由学校音乐老师负责。 4、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举行葫芦丝艺术团初步教学成果展演,在全校内营造学习氛围。 5、在“开心社团”开设葫芦丝兴趣班,培育精英人才,形成葫芦丝乐器学习的第二课堂。 (二)组建葫芦丝艺术团 在第一批葫芦丝兴趣班学生中挑选40人左右学生成立培教小学

少年宫葫芦丝教学计划4篇

少年宫葫芦丝教学计划4篇 少年宫葫芦丝活动计划 罗之富王有平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它由一件民族特色乐器挤身于独奏乐器的行列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誉的重要手段,让学员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学员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这一批学员都是没有任何乐器学习基础的,所以从乐理知识到乐器学习,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根据年级段,学员的年龄,能力等特点给学员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 __、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葫芦丝的指法和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欢乐颂》、《划小船》、《四季颂》等。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欢乐颂》、《划小船》、《四季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5月份: (1)了解葫芦丝的构造以及演奏姿势 (2) 学习以全按作“5”时,低音5;低音6;低音7;1;2;音的吹奏指法,并学会演奏相应的一些小乐曲。 (3)学生学会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拍号、小节、音符时值、休止符等。 6月份:

小学校本教材《葫芦丝》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校本教材《葫芦丝》 第一单元基本知识一、葫芦丝简介葫芦丝又称葫芦萧,傣语称之为筚南母倒(南母倒即葫芦之意)。 流行于滇西德宏、保山、瑞丽等傣族地区,在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也较为流行。 葫芦丝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葫芦丝起源的动人传说,如傣族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卜冒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了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勇敢的小卜冒,小卜冒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情侣吉祥幸福。 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 傣族人民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都可以听到动人的歌声。 赞哈(民间歌手)在葫芦丝的伴奏下唱着古老的传说和美丽的神话,唱着旧社会的苦难和新社会的幸福。 二、葫芦丝结构图示三、按孔方法及部位注意的问题: 要求手指自然放松,成弧形持葫芦丝,双臂和肘部肌肉要放松,指肚接触孔应有周边缘感,吹奏时在气流的作用下,指肚共振,微有 1 / 14

麻感,其音色富有弹性,过于压紧则手酸,音窒,多有不利。 另外手指开孔时,不宜抬得过高,否则会使手指僵硬,影响演奏速度。 一般手指抬到距管音孔上方23 厘米即可。 四、演奏姿势吹奏葫芦丝的姿势分坐、立两种,通常称为坐式和立式。 (一)立式就是站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独奏时采用这种姿势。 要求身体站立,自然放松成垂直状,两脚稍稍分开,胸要挺,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两臂稍微弯曲,两肘部下垂,管体稍向前,与上身成 45 度角。 切忌过分挺胸或歪斜。 (二)坐式就是坐着吹奏的姿势,一般在合奏时采用这种姿势,要求身体自然放松地坐在椅子上,两腿稍稍分开,身体要正,头要直,肩要平,左右手肘部与身体成 45 度角。 切忌过分放松或僵硬。 五、气息的运用吹奏葫芦丝的气息与竹笛、竖笛的气息截然不同。 竹笛、竖笛吹奏低音时气流要轻缓,而吹奏葫芦丝的低音(低音音除外)气流要强;竹笛、竖笛吹奏高音时气流要强,而葫芦丝的高音只能缓吹,如果用气过猛可能导致无乐音或损坏簧片。 同学们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 (1)吹奏低音5时气流要急,而且气息要下沉,有一种下坠的

葫芦丝教学计划

葫芦丝教学计划 葫芦丝教学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将带着新的期许奔赴下一个挑战,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葫芦丝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葫芦丝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五、教学计划第四周 1、葫芦丝简介。 2、图示。 3、按孔方法。 4、演奏姿势。 5、气息的运用。第五周 1、5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音的长短、拍号、休止符。第六周 1、6音的练习。 2、乐理知识:附点音符、小节线,演奏指南:气息的运用。第七、八周 1、7音

葫芦丝基础知识及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葫芦丝的介绍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葫芦丝的基本构造。 2.掌握葫芦丝吹奏姿势和基本指法。 3.曲子练习 教学难点:葫芦丝乐曲的指法和用气。 教学过程: 一、葫芦丝结构认识: 葫芦丝为云南地区彝、苗、哈尼等少数民族使用的单簧吹管乐器。用竹管制成,有七个按孔(前六后一),吹口处装一尖舌形铜质簧片。演奏时吹上端,振动簧片发音。 1.出示葫芦丝让学生认识葫芦丝的构造 葫芦丝主要由主管、簧片、附管、葫芦四大部份构成 (1)主管:旋律管,开有多个按音孔。 (2)簧片:发声部件,安装在竹管一端。簧舌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和长方形两种,材料以铜质为主。 (3)附管:辅助(合声)发音管。 (4)葫芦:葫芦起漏斗作用,气流通过葫芦传递到主管和附管里面。2.葫芦丝音域及分类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实验小学统一使用降B调葫芦丝进行教学。

二、葫芦丝的吹奏要求: (一)姿势 葫芦丝的吹奏姿势有站与坐势两种: 1、站势:要求身体自然直立,两脚呈外八字形分开与肩宽,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吹奏时,两眼平视前方,两肩放松,两臂向上自然抬起,双手举起葫芦丝,用右手的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开闭葫芦丝的第一、第二、每三孔,大母指托于主音管背面,小指则轻轻地按在主管侧边,左手无名指、中指、食指的指肚分别开闭葫芦丝的第四、第五、第六孔,大母指则开闭第七孔,小指要轻轻按在副管上。 2、坐势:坐势和站势的吹奏姿势基本相同,稍有不同之处就坐吹时,双脚一左一右或稍微一前一后踏地,切记不要将背靠在椅子上。 二、葫芦丝的发音的好坏主要在于舌簧,吹奏时不能用力过猛,以低音“5”为基音,除了低音“3”和“4”缓吹外,其余诸音以“5”音的力度为基础,只要把低音“5”吹好了,口形和气息保持住,再往上其它音气息稍作调整就能吹奏出来。 (二)气息 c吹奏葫芦丝时气息一定要平稳才能吹奏出好听的乐音,吹奏过猛簧片不能正常发音,还容易受损,气息过缓,也不能正常发音。为了提高吸气速度,要嘴和鼻同时吸。乐曲长时要多吸一些气,乐曲短时就少吸一些气。

葫芦丝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葫芦丝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29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多数是四五年级学生,通过检查同学们都不具备吹奏基本功和较好的音乐素养,由于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 (一)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二)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三)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四)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等。 四、学习目标: (一)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二)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三)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四)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五)学习预选曲目:一级曲目:《卖报歌》《金孔雀轻轻跳》《婚誓》《望春风》《映山红》 二级曲目《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人们向往的地方》《会唱歌的金葫芦》三级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紫竹调》《月亮升起来》等乐曲。

论文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长春清华实验学校 庄丽颖

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塞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器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云南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千百年来聚集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聪明智慧开垦着这片土地,创造着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葫芦丝这种民族乐器它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充满着神奇的魅力,并在音乐艺术殿堂里流光溢彩。葫芦丝的音色亮丽而又柔肠百转,旋律富有诗意和舞蹈性,是我国特有的优秀少数民族乐器之一。让葫芦丝走进小学课堂有很多益处: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迪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和感情,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只有当学生对音乐怀有浓厚的兴趣时,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进而主动地不怕困难地学习音乐。葫芦丝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相比竖笛的音色有很大的优势。竖笛有二个八度以上的音域,学生在上课的时间内很难掌握,课后学生又很少有时间练习,学习积极性不是太高。葫芦丝就不同,音域一般在9度以内,学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掌握好。在第一课时,我向学生讲述葫芦丝的动人传说,然后介绍葫芦丝的构造,接着开始吹奏《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雪绒花》;通俗歌曲《甜蜜蜜》、《神话》、《千里之外》等歌曲,并让同学现场点播,一下提起了同学们的兴趣,整个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同时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种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葫芦丝,分别示范演奏,同时让会吹葫芦丝的同学现场表演,直到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在第二课时介绍葫芦丝的正确的演奏姿势、演奏指法(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按孔技巧、气息控制等基本要领,进行音阶吹奏练习。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孩子有的具有很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可往往却不敢大胆的表现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却能够大方的谈论自己的想法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我们的孩子缺乏的就

葫芦丝入门教学计划

葫芦丝入门教学计划 葫芦丝入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14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二、三、四、五年级学生,全部都是新队员,而且二、三年级的学生年龄偏小,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又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粉刷匠》《小夜曲》《草原圆舞曲》《牧童谣》《摇呀摇》《玛丽有只小羊羔》《吹起芦笙跳起舞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教会学生附点四分音符的奏法和附点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长音的虚颤音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金孔雀轻轻跳》《小羊羔》。 10月份: (1)自由拍的演奏方法; (2)单吐音和双吐音的练习; (3)打音的吹奏方法,颤音的吹奏方法,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

葫芦丝教学计划

石嘴山市新民小学葫芦丝社团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是中国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它由一件民族特色乐器挤身于独奏乐器的行列而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誉的重要手段,让学员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学员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这一批学员都是没有任何乐器学习基础的,所以从乐理知识到乐器学习,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根据年级段,学员的年龄,能力等特点给学员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 三、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葫芦丝的指法和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欢乐颂》、《划小船》、《四季颂》等。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小夜曲》、《吹起芦笙跳起舞》、《阿里郎》、《打水姑娘》、《欢乐颂》、《划小船》、《四季颂》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1)了解葫芦丝的构造以及演奏姿势 (2) 学习以全按作“5”时,低音5;低音6;低音7;1;2;音的吹奏指法,并学会演奏相应的一些小乐曲。 (3)学生学会音乐基础乐理知识:拍号、小节、音符时值、休止符等。 (4) 学习以全按作“5”时,3;5;6;4、低音3音的吹奏指法,并学会演奏相应的一些小乐曲。 (5)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小夜曲》、《粉刷匠》、《阿里郎》、《打水姑娘》、《欢乐歌》、《划小船》、《四季调》等曲目。 六、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员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葫芦丝教学走进幼儿园课堂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葫芦丝教学走进幼儿园课堂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ulusi teaching entered the kindergarten classroom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葫芦丝教学走进幼儿园课堂 “葫芦丝”是源自云南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中的一种,其代表曲目《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竹林深处》等经典曲目深深的打动着每个人。自xx 年以来,葫芦丝教学逐渐走入全国各地的小学、幼儿园课堂。掌握一样乐器的演奏,已经成为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一种希望,而“葫芦丝”绝对是最适合小学、幼儿园孩子集体学习的一种乐器。 学习葫芦丝的好处很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出: 一:学习民族音乐,提高民族素养: 葫芦丝是我国民族乐器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学习葫芦丝可以让我们更多、更深的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音乐、民族文化的熏陶,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姿多彩,另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 二:成本低、简单易学: 幼儿园5-6 岁的孩子学习 2 个学期,可以较好的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以及我们平常熟悉的儿歌、现代歌曲。一学期下来,宝宝能较熟悉的消化认谱、打拍等基本乐理,可以完成10 首曲子的合奏、独奏。

三:便于携带、便于交流: 小小的一支葫芦丝走到哪里都可以随身带着。走亲访友、逛公园,随时随地演奏一曲都可以成为焦点并且娱人娱己,不像大件乐器只能摆在家里自己欣赏,不能携带。 如今,民族音乐早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不管在任何地方,音乐都是没有交流障碍的语言。葫芦丝教学不仅只在小学,它已经深入幼儿园课堂。通过实践证明,幼儿园的孩子是有能力学习演奏葫芦丝的。 四:有益健康: 学习吹管乐器能增加人的肺活量,改善呼吸系统机能,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五:灵敏身心、抒发情感: 葫芦丝声音柔美、不伤听力。学习葫芦丝,脑要思考,心里要有节奏、耳朵要辨音、手指在快速活动、肺活量由气息在调控,全身都在思考和运动,宝宝身心更灵敏。 六:“一通百通” 学会了葫芦丝的演奏技能,宝宝一定掌握了基础的乐理知识,那么学习另外一种乐器上手就非常快了,尤其是吹奏管乐类。学会了葫芦丝,就等于直接学会了演奏“巴乌”, 如果还对其他乐器感兴趣,一定会比常人学习的更快,所谓“一通百通”。 “开设乐器教学,创办特色幼儿园” ------- 在全国各省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