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邮政速递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转运部分

邮政速递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转运部分

邮政速递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转运部分
邮政速递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转运部分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

业务流程及操作规范

转运部分

(版本号:WY-GH-LC005-201304)

(试行)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4月

版本历史记录更改记录

审核人

目录

1业务描述

转运作业是指接收本地处理中心或各级邮路交来的总包邮件(包括袋总包和散件总包,下同),经过勾核、入堆、配发等处理后,按计划交本地处理中心或各级邮路的作业过程。

主要包括九个处理环节:接收准备、数据接收、接邮、总包勾核入堆、汇封总包处理、总包汇封、总包配发、交邮,以及信息发送。

按照场地、业务特点和接发邮路种类不同,接邮可分为接汽车、接航空、接火车,以及接处理中心;交邮可分为交汽车、交航空、交火车,以及交处理中心。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主要引用以下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邮政业术语(201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行业标准-邮政业务词汇(2001年)

《国内邮件处理规则—特快专递分册》(2001年);

国内速递业务内部处理环节生产管理、生产流程和生产操作规范(2007年);

邮政速递自主航空集散网各环节生产作业流程规范(2012年);

航空运邮规定(1991年)。

3术语和定义

3.1转运

按计划邮路对邮件总包进行接收、处理和发运的过程。

转运的相关作业机构包括:处理中心转运部门、航站和火车转运中心。

转运的相关作业人员包括:接发员、转运员和接发员。

3.2邮路

利用运邮工具,按规定线路、班期运输邮件的路线。

按运输工具分类,可分为:汽车邮路、航空邮路、火车邮路和其他邮路。

按按邮路级别分类,可分为:国际及港澳台邮路、全国(一级)干线邮路、省内(二级)干线邮路、区内(市、县)邮路和市趟邮路。

按经营性质分类,可分为:自办邮路和委办邮路。

3.3邮件

3.3.1邮件

通过邮政企业递寄的文件和物品的统称。

3.3.2限禁寄物品

3.3.2.1禁寄物品

按规定不允许寄递的物品,如易燃、易爆品等。

3.3.2.2限寄物品

按规定允许在限制数量或其他限制条件范围内寄递的物品,如卷烟和烟叶等。

3.3.3邮件容器

专门用于盛装邮件的邮袋、信盒、集装箱等。

3.3.4散件

未封在邮件容器中的零散邮件。

3.3.5总包

在各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根据邮件容器的不同,总包可分为集装箱总包、袋总包和散件总包等。

根据内件的不同,总包可分为一般总包和汇封总包。

按交换范围的不同,总包可分为国内总包和国际总包。

3.3.5.1集装箱总包

盛固在集装箱内,在各邮政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3.3.5.2袋总包

盛固在邮袋或编织袋内,在各邮政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3.3.5.3散件总包

未装入邮件容器内,在各邮政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3.3.5.4汇封总包

在各机构间交换的总包集合。

3.3.5.5国内总包

盛固在一个国内邮件容器内,在国内各邮政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3.3.5.6国际总包

盛固在一个国际邮件容器内,在国际各邮政机构间交换的邮件集合。

3.3.6外走

邮件未装入邮件容器内运输的状态。

3.3.7损毁

邮件在寄递过程中,内件受损,致其全部或一部分失去效用的状态。

3.4邮件处理

3.4.1交接

各工种、工序、班次及人员之间移交散件及总包的过程。

3.4.2验收

交接双方办理检查、清单、签收邮件及总包的过程。

3.4.3勾挑核对

根据清单、路单对散件或总包进行逐件核对的过程。

3.4.4平衡合拢

根据清单或路单对邮件及总包进行进口、出口、经转和结存核对的过程。

3.4.5发运

总包交付运输的过程。

3.4.6转口

从其他邮区发来的邮件,经本邮区转发给另一邮区。

3.4.7滚存

由于运能或运量等原因,邮件无法当班正常发运。

3.4.8押运

在运邮工具上对总包进行处理和押送的过程。

3.4.9总包汇封

按规定将小总包封装成大总包的过程。

3.4.10汇封总包开拆

按规定打开邮件容器封志,取出内装邮件总包的过程。

3.4.11发验

邮政生产部门在邮件处理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规定事项时,相互缮发单据,为

纠正差错、分清责任的过程。

3.5单式和日戳戳记

3.5.1邮件详情单

用于记录邮件始收寄原始信息和服务约定的单据。

3.5.2路单

用于登记、交接、验收和发运总包的单据。

3.5.3验单

邮政生产部门之间发验使用的单据。

3.5.4袋牌

固定在邮件容器上,标注总包信息的标签。

3.5.5日戳戳记

盖在邮件或邮政单据上,表明邮件处理时间、地点、机构等信息具有法律效力的戳记。

4要求

4.1总体要求

速递物流各级转运机构及人员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本操作规范。

4.1基本要求

4.1.1岗位职责

4.1.1.1转运员

负责总包邮件的装卸、勾核以及堆码的工作。

转运员作业,应严格执行邮件发运计划,并服从调度指挥。装卸时,应确保邮件的安全和规格质量;勾核时,应确保邮件实物和信息相符;堆码时,应确保邮件与堆位相符,码放的堆位规格符合要求。

4.1.1.2接发员

负责与交接方办理邮件的交接手续,以及网运生产作业系统中信息处理的工作。

信息处理主要包括:数据接收、条码设备数据的下载和上传、入堆、勾核、配发、制作路单、信息发送,以及发验。

接发员作业,应严格执行邮件发运计划,并服从调度指挥。在规定时间内完

成邮件的接发工作,并确保实物和信息相符。

4.1.1.3驾押员

负责押运邮件、并与目的地的接发员办理邮件交接手续的驾驶员或押运员。可分为汽车驾押员和火车押运员。

4.1.1.4巡场员

负责巡视各个转运作业现场的邮件情况,确保现场无遗漏、未及时处理总包邮件。

航方库区的巡场员应做到与航方保持良好的沟通、逐航班巡场,以掌握邮件的到达和发运情况,并及时向航站反馈。

4.1.2单据要求

转运作业涉及的单据包括:转运班组日志、交班邮件清单、转运班次平衡合拢表、各式路单、航空舱单,以及航空事故签证。

单据使用必须遵循下列要求:使用的单据必须统一、规范;各单据应按项目要求逐项填写并加盖名章和戳记,所填写内容必须准确、完整、规范;禁止随意涂改,如有涂改需加盖名章;使用除汉字以外的文字填写单据时,须标注汉字。

5转运作业总流程

6转运操作流程及业务规范

6.1班前准备

6.1.1业务描述

班前准备,指当班作业开始前,当班生产人员参加班前会,接收上班库存总包邮件,并做好生产作业准备的过程。

6.1.2流程图

6.1.3流程描述

6.1.3.1班前会

当班生产人员提前到岗,当班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布置当班生产作业重点和注意事项。

6.1.3.2班组接班

上下班组根据“转运班组日志”当面办理生产班次交接手续。

6.1.3.3接收上班库存总包

根据上班提供的交班清单,点数接收上一班移交的库存总包邮件。

6.1.3.4作业准备

备齐各种生产用品用具,检查各种生产设备能否正常使用。

6.1.4操作规范

6.1.4.1班前会

当班生产人员提前到岗,由班长主持召开班前会。点名签到,传达学习有关调度通知、上级指示精神,通报上一班次工作中存在的质量、安全等问题,安排布置当班期间各个工作人员的临时工作和重点注意事项。

6.1.4.2班组接班

上下班交接的双方必须当面办理生产班次的交接手续。交方通报本班未尽事宜、下一班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解决交班中发现的问题,传达上级的指示、通知等。接方提出上一班次接班后仍发现的问题,提示上一班应在以后工作中改进的内容。交接完毕,交接双方在“转运班组日志”上签字确认。

6.1.4.3接收上班库存总包

当班交接人员应提前20分钟到达生产现场,会同上班交接人员清点交接总包邮件的数量,验视路向及是否按指定堆位码放等,与上班提供的交班邮件清单进行核对。

对需要在交接点后30分钟内赶发的邮件,上一班须单独交接。交接的邮件数量较大时,交接双方可根据邮件发运顺序,合理安排邮件的交接顺序。

6.1.4.4作业准备

系统检查:由班长登录生产作业系统,核对登录的班次日期、时间是否正确,如时间误差超过5分钟,应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进行调整。

设备检查:检查生产系统的电源线、网线联接是否牢固,终端显示器、路单和袋牌打印机、条码设备和通讯座以及键盘功能是否正常,否则,及时通知设备维护人员维修。

设备耗材检查:检查路单打印机的色带、袋牌打印机的碳带是否符合打印质量要求,否则,由班长及时请领和更换。

日戳留印:按照日戳使用规定,更换日戳字钉,在日戳留印簿上留印,戳记应端正、清晰,加盖经手人、检查人名章。

单据检查:检查空白路单、袋牌等生产单据配备种类及数量是否满足生产的需要,如不足,由班长及时请领。

6.1.5单据使用

6.1.5.1交班邮件清单

交班邮件清单是当班生产结束后,班长在网运生产作业系统中完成本班库存总包信息的移交前打印的单据,用于与下一班办理库存总包邮件交接。

单据格式以系统打印为准。

班次交接时,接班人员须重点核查交班邮件清单上各堆位对应的总包数目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在交班清单上批注多件少件信息。

6.1.5.2转运班组日志

当班值班人员登记班组工作中的生产情况。主要项目包括:班前会内容、业务通知、安全生产情况、设备运行使用情况、异常情况、班后移交事项,以及其他事项。转运班组日志的格式详见附件A.1。

班次交接时,上下班组需对“转运班组日志”中的“班后移交事项”进行交接确认。

6.1.6异常情况处理

6.1.6.1库存总包数目不符

描述:在接收库存总包邮件时,发现实物数目与交班邮件清单所列数目不符。

处理方法:交班人员复查确认不符情况后,在交班邮件清单上批注不符情

况,交接双方签字确认。

6.1.6.2系统时间有误

描述:在系统签到过程中,发现系统时间有误。

处理方法:如果是系统时间错误,则应联系系统管理员调整时间(误差不应超过5分钟),并重新签到。

6.1.6.1系统日期有误

描述:在系统签到过程中,发现系统时间有误。

处理方法:查看上一班次是否有遗漏信息未做交班处理,无遗漏信息后执行“班次结束”操作,重新进行登录签到,否则处理完遗留信息执行“班次结束”操作,再重新进行登录签到。

6.2信息接收

6.2.1业务描述

信息接收,指邮件到站后,接发员接收该邮路的纸质路单和网上路单信息的作业过程。

6.2.2流程图

6.2.3流程描述

6.2.3.1查看邮件到站情况

根据邮路计划,接发员提前上网查询各邮路带运邮件情况,并按计划时间查看邮件的实际到站情况。

6.2.3.2接收纸质交接单据

接发员接收交方交来的各式纸质路单。

接发员在系统中查询纸质路单对应的网上路单信息。如果该路单有网上信息,则下一步进行“网上签收信息”;如果该路单无网上信息,则下一步进行“手工抄登”。

6.2.3.4网上签收信息

接发员从网上签收路单以及总包数据。

6.2.3.5手工抄登

接发员在系统中通过手工抄登的方式补录路单及总包数据。

6.2.3.6确定勾核方式

接发员根据邮件量、人员、场地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总包勾核方式。

6.2.4操作规范

6.2.4.1查看邮件到站情况

根据邮路计划,接发员提前在网运生产作业系统中查询各邮路带运邮件情况,并及时安排人员、设备和场地,做好接邮准备。

接发员按计划时间,查看邮件实际到站情况。邮件到站后,接发员立即组织接邮工作。邮件到站晚点的,需及时上报班长。

接航空邮路的,航空邮件到站后,接发员应立即与航方沟通要求办理邮件交接手续。航班晚点的,应与航方保持联系,获取航班预计到港的时间。

接火车邮路的,接邮人员和设备必须先车到达站台。火车晚点的,应与站方保持联系,获取火车到站预报。

6.2.4.2接收纸质单据

接发员接收交方交来的各式纸质路单。接收单据时,需检查单据是否齐全、填写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无误后,在路单上批注邮件实际送达的时间。

6.2.4.3查看网上信息

根据交方交来的纸质路单,接发员在网运生产作业系统的“数据接收-网上签收”模块中按路单制作单位查询该纸质路单对应的网上路单信息。如果查询到对应的网上路单信息,则下一步进行“网上签收信息”;如果未查询到对应的网上路单信息,则下一步进行“手工抄登”。

接发员通过网运生产作业系统中的“网上签收”功能将要接收的邮路或车间对应的总包数据下载到本地数据库。

接发员必须严格按照交接频次下载数据。对于干线汽车邮路,需要填写派车单号和到达时间后才可以下载;对于火车或航空邮路,需要填写到达时间后才可以下载。签收时输入的到达时间不能与当前时间差12个小时。

6.2.4.5手工抄登

接发员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在网运生产作业系统中抄登路单及总包数据。

一是,在网运生产作业系统的“手工抄登”界面将接收的纸质路单上的总包数据手工录入到系统中。

二是,通过条码设备载入总包数据。使用条码设备扫描总包条码采集总包数据,再将扫描数据上传至系统的“手工抄登”界面。该方式可以与接收邮件时的扫描操作同步进行。

三是,在系统的“手工抄登”界面生成空路单并下载到条码设备中,使用条码设备扫描总包条码采集总包数据,再通过系统的“机内勾核”功能追加录入总包信息。该方式可以与接收邮件时的扫描操作同步进行。

散件外走邮件需抄登的内容包括:路单号、总包号、原寄局、寄达局、总包重量等。

6.2.4.6确定勾核方式

接发员根据邮件量、人员、场地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总包勾核方式。网运生产作业系统提供的勾核方式有四种:进口堆位勾核、进口路单勾核、出口堆位勾核,以及机内勾核。

进口堆位勾核。通常情况下,进口邮件信息入堆后,可选择“进口堆位勾核”方式进行总包邮件勾核处理。如果对某一进口路单的所有总包邮件做进口堆位勾核,可以勾选该路单下的所有堆位数据下载到条码设备内做混堆或逐堆单堆勾核;如果只对某一进口路单的部分总包邮件做进口堆位勾核,则必须正确勾选该路单下对应的堆位数据下载到条码设备内做混堆或逐堆单堆勾核。扫描勾核完毕,将勾核结果信息上传至系统。

进口路单勾核。如果转运处理场地紧张,则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口路单

勾核”方式进行总包邮件勾核处理。在总包邮件接收时或总包邮件接收后,将所有总包信息按照进口路单下载到条码设备内,对接收的总包邮件先进行扫描勾核,然后再进行分剔入堆。为确保总包邮件分堆正确,在后续的配发处理时应使用“条码设备配发”方式,对发运的总包邮件逐袋进行扫描配发。

出口堆位勾核。如果在短时间内同时接卸了多条邮路的总包邮件,并与后续的发运作业距离时间短,为确保接卸总包邮件及时赶发,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赶发堆位内的总包邮件选择“出口堆位勾核”方式进行勾核处理。此方式必须在当班作业,不得在总包邮件移交下一班次后进行,同时必须保证对总包邮件勾核过程中发现的数量、规格、路向等各类不符情况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发验。

6.2.5单据使用

6.2.5.1路单

接发邮路时办理邮件交接手续的凭证。

路单上的主要项目包括:路单制作单位、路单接收单位、路单号、路单制作日期,以及总包列表。

路单分为手写路单和打印路单。打印路单的格式以系统设定为准,主要包括:10格路单、20格路单、10格收发航空/汽车/轮船路单、20格收发航空/汽车/轮船路单、10格寄发航空/汽车/轮船总路单、20格寄发航空/汽车/轮船总路单。手写路单的格式详见附录。

接收路单时,要注意审核路单的页数是否齐全、项目填写是否完整齐全、符合要求。

6.2.6异常情况处理

6.2.6.1邮件到达晚点

描述:邮件未按计划时间到达,出现晚点。

处理方法:接发员及时将晚点情况上报班长,由班长上报调度部门,并服从调度部门后续的指挥安排。航班晚点的,还应与航方保持联系,获取航班预计到港的时间。火车晚点的,还应与站方保持联系,获取火车到站预报。

6.2.6.2作业场地紧张

描述:汽车到站后,由于作业场地紧张,无法安排出场地接卸汽车。

处理方法:接发员及时将情况上报班长,由班长上报调度部门,并服从调度

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

简易呼吸器得辅助呼吸操作流程图简易呼吸器就是一种人工呼吸辅助装置,就是由单向阀控制得自张呼吸囊,携带与使用方便,有无氧源均可立即通气。使用简易呼吸器解决了抢救人员口对口人工呼吸得不便,可减轻工作人员得疲劳,避免较长时间采用口对口呼吸造成得低氧血症。 简易呼吸器得结构 面罩、单向阀、球体、氧气储气阀、氧气储气袋、氧气导管。其中氧气储气阀及氧气储气袋必须与外接氧气组合,如未接氧气时应将两项组件取下

二简易呼吸器工作原理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吸气动作流程:

当挤压球体时,产生正压,将进气阀关闭,内部气体强制性推动鸭嘴阀打开,并堵住出气阀,球体内气体即由鸭嘴阀中心切口送向病人; 需用氧气时,则氧气经氧气储氧阀充满储气袋,随球体复原得吸气作用(负压),暂存于球体内,再次挤压球体时直接进入患者体内、 动作流程: 将被挤压得球体松开,鸭嘴阀即刻向上推,并处于闭合状态,以使患者吐出得气体由出气阀放出。 三、目得: 维持与增加机体通气量 纠正威胁生命得低氧血症 四、适应证: 心肺复苏; 各种疾病所致得呼吸抑制与呼吸肌麻痹; 各种大型得手术中; 转运危重患者时; 在意外事件中得应用(突然氧气供应中断或压力过低、停电、呼吸机故障无法正常运作时 )。 五、简易呼吸器操作方法 简易呼吸器操作步骤介绍: (一) 评估适应证 (二) 开放气道 (三) 使用面罩 (四) 挤压球囊 (五) 观察与监测 评估 就是否有使用简易呼吸器得指征与适应证 立即通知医生。 准备并连接面罩、球囊;如有可能应备氧气进行辅助氧疗,根据需要调节氧气流量使储气袋充盈。 开放气道

转运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转运呼吸机操作评分标准 质量考核标准标 准 分 姓名 用物准备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 用物:转运呼吸机、氧气接头、氧气筒1个、电插板(必要时)、弯盘1个、急救用物。 7 病人:病人半坐卧位或根据病情调节卧位。 3 评估1、评估氧气压力表指针,如果低于725PSI,更换氧气瓶 5 2、如果语音导航提示打开,注意语音提示信息 3 操作流程1、缓慢逆时针打开氧气瓶,查看压力表;按压开启/关 闭键,打开主机 5 3、根据病人类型,选择按下对应键,再次按压退出; 注意不同颜色区,小儿、儿童、成人潮气量(100/200/600ML) 5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通气模式:A/C为1,SIGH为3,SIMV为5,SPONT为7 5 4、根据病人情况设置通气参数,包括VT(潮气量),I:E (吸呼比),Freq(通气频率)和Pmax(气道压力上线), 按下参数激活键10激活,通过导航旋钮8调节并确定 10 5、根据病人情况旋转氧浓度旋钮9设置合适的氧浓度10 6、患者上机前,检查设置参数是否正常,报警是否正 常,显示数据是否正常。 10 7、倾斜患者后脑紧固面罩,进行机械通气,注意设备 报警信息及观察病人通气状况 5 8、通过屏幕观察病人呼吸波形与各通气实时监测情况 是否正常,如需要加以调整 10 9、长按开启/关闭键直到语音提示“关闭氧气瓶”时, 松开按键,主机关闭 5 10、清洁主机,消毒面罩及相关呼吸管理和附件 5 质量评价1、设备各性能完好,报警功能完好 4 1、熟悉转运呼吸机性能,操作熟练,动作迅速准确, 参数设置准确。 3 2、用物齐备,处理规范。 2 合计分数100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初稿)李建民赵飞刘志光 一、转运前物品准备: 1、呼吸机:转运呼吸机(LTV1000)或急救呼吸机 转运呼吸机(LTV1000)准备: 1)检测呼吸机备用电池是否充足(如在未接外部电源时,电池Battery监测界面显示Battery L ow或Battery Empty表明电池点量不足,需充电2-4小时,才能使用) 2)检测氧气罐氧气是否充足(氧气压力保持在10MP以上) 3)连接呼吸回路,予以模肺检测呼吸机工作正常,转运期间配备模肺 急救呼吸机准备: 2、呼吸气囊及面罩,氧气储气袋,口咽通气道及气管 3、吸痰管及50ml注射器 4、心电监护仪(检测蹑手蹑脚,脉搏,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 5、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多巴按,力月西,备用液体 (5%GS250ml,%NS500ml),注射器( 2 ml,5 ml,10 ml) 6、知情谈话及签字: 将转运患者的原因,必要性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意外 详细告知家属,并要求家属签字。 二、转运操作步骤 1、转运前处理: 1)建立静脉通道,测定血气。 2)评估当前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3)转运前酌情吸痰(包括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2、转运操作 1)设置转运呼吸机参数与当前使用呼吸机相同,换用转运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将LTV1000设置低

压氧源),并予氧气瓶低压供氧,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5分钟), 如无异常,可行转运。 2)转运时,需陪同至少一名本院医生,一名本院护士及患者家属(协助搬动患者),转运全程密 切监测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及呼吸机是否运作正常,如运转过程中出现意 外情况,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医生。 3)如转运目的完成后需返回病房的患者,应在完成转运目的后立即返回病房,返回病房后换用 转运前所使用呼吸机(设置相同参数),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4)转运完毕后,必要时吸痰,予以病历记录。 5)如需搬过病人,应注意保护气管导管防止脱出。 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制度 危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 转运前对患者病情未做个面评估,对预后及可能的病情变化估计不足; 未充分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患者、药品、仪器)等;未提前通知目的科室做好接收患者进行检查或住 院的准备 ;转运方法不当,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处理; 未与家属进行必要的医患沟通并记录。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注意事项》,规 范转运工作流程,保证医院内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畅。 一、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监护及抢救措施受到限制,病情变化快,尤其是易 出现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的不稳定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危重患者如何转运,急诊科护 士必须与主管医生一起充分评估院内转运的可行性。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生命体 征、呼吸节律、血氧饱和度、用药情况、伤口处理等。其他情况评估:是否存在内环境紊乱(如低钾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精品文档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素质要求: 核对医嘱:1床、张三、男、30岁、转运呼吸机使用送至 ICU ,两人核对并签名 评估:检查听诊器,携听诊器治疗单至床旁,核对床尾卡 张三对吗?(患者点头示意)核 对手腕识别带,张三,刚刚经过抢救及治疗, 你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 现在要将你送 至ICU 病房,转运途中使用转运呼吸机帮助你呼吸,请您配合(患者点头示意)用听 诊器检查双肺呼吸音,检查气切套管固定牢固,观察环境,张三…… 汇报评估:1床 张三,心肺复苏成功后呼吸机使用中,现根据医嘱送入 ICU 病房并使用转 运呼吸机。患者神志清,能够配合转运呼吸机使用,双侧肺部呼吸音清晰, 气管套管 固定牢固,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无有尘环境,适合使用转运呼吸机。 三擦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加压氧气面罩(检查)连接管(检查)听诊器 运呼吸机一台,各管路连接正确,呈备用状态。 操作过程:推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手腕识别带并作解释,将患 者安置舒适卧位,一般取半卧位。固定气管套管, 检查气囊充气良好。 将呼吸机放置 与床旁合适位置,检查支架牢固度,固定刹车。打开氧气总阀,氧气压力〉 5MPa 逐 步调节流量阀,压力〈0.5MPa 打开转运呼吸机总开关,检查电源状况,启动呼吸机。 根据医嘱调整各参数, 模式(控制、辅助控制、SIMV )潮气量(6-8ml/kg )频率(12-20 次/分)吸呼比(1 : 1.5-2 )报警范围 低压(2-4cmh2o )高压(40-60cmh2o )观察 呼吸机及模拟肺工作状况正常。 与患者连接:先取下模拟肺,断开原来使用的呼吸机, 将转运呼吸机管路与患者气管套管相 连接,必要时使用连接管。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 固定好呼吸机支架。 观察患者双侧 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人机是否同步, 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湿度,及时处理报警并做好记录。 医护共同护送:途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呼吸机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氧气瓶压力不足及时更换,机器充电 记录纸笔氧气袋转 12小时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呼吸机使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科室姓名考试日期考核人得分 流程操作要求分 值 扣 分 1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2 2 评估(1)护士洗手,核对 (2)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已取得配合 (3)评估患者年龄、体重、病情、意识状态 (4)评估患者的呼吸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血气分析结果、气管插管情 况及患者面部皮肤情况 (5)患者及家属对呼吸机使用配合的认知程度和心理反应 2 2 2 3 2 3 准备(1)护士:洗手,戴口罩 (2)用物:核对、备齐并检查用物,放置合理 (3)患者:情绪稳定,取半卧位或取平卧位(可根据病情决定) (4)环境:整洁、安全 2 2 2 2 4 操作(1)核对,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 (2)检查电源,接通电源线 (3)正确连接湿化装置,向湿化瓶内加灭菌注射用水或蒸馏水至水位线 1/2~2/3满,打开湿化器开关,调节湿化温度在32~37℃ (4)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连接氧气 (5)检查呼吸机工作性能、管道连接是否正确、有无漏气、附件是否齐全(6)接上模拟肺,打开呼吸机主机开关,呼吸机自检,确认呼吸机正常工 作 (7)根据病情选择呼吸模式,设置呼吸机各参数(包括报警参数) (8)再次核对 (9)将呼吸机送气管道末端与患者面罩或人工气道紧密连接 (10)机械通气开始后,立即听诊双肺呼吸音 (11)核对,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2 2 4 4 4 6 8 2 4 6 2 5 指导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2 6 处置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2 7 洗手流动水洗手 2 8 观察(1)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同步 (2)观察呼吸频率、节律、胸廓活动度及双肺呼吸音 4 4 9 记录记录呼吸机的使用模式、参数及患者的生命体征 2 10 停用 呼吸 (1)遵医嘱停用呼吸机 (2)断开呼吸机与患者面罩或人工气道接头。按下待机键待机,按下报警 2 4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机械通气重症患者转运操作指南 SOP (初稿)李建民赵飞刘志光 一、转运前物品准备: 1、呼吸机:转运呼吸机(LTV1000)或急救呼吸机 转运呼吸机(LTV1000)准备: 1)检测呼吸机备用电池就是否充足(如在未接外部电源时,电池Battery监测界面显示Battery L ow或Battery Empty表明电池点量不足,需充电2-4小时,才能使用) 2)检测氧气罐氧气就是否充足(氧气压力保持在10MP以上) 3)连接呼吸回路,予以模肺检测呼吸机工作正常,转运期间配备模肺 急救呼吸机准备: 2、呼吸气囊及面罩,氧气储气袋,口咽通气道及气管 3、吸痰管及50ml注射器 4、心电监护仪(检测蹑手蹑脚,脉搏,血压,心率及血氧饱与度) 5、药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洛贝林,尼可刹米,多巴按,力月西,备用液体(5%GS250ml,0、9%NS500ml),注射器( 2 ml,5 ml,10 ml) 6、知情谈话及签字: 将转运患者得原因,必要性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意外 详细告知家属,并要求家属签字。 二、转运操作步骤 1、转运前处理: 1)建立静脉通道,测定血气。 2)评估当前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 3)转运前酌情吸痰(包括口腔),保持气道通畅。 2、转运操作 1)设置转运呼吸机参数与当前使用呼吸机相同,换用转运呼吸机行机械通气(将LTV1000设置低 压氧源),并予氧气瓶低压供氧,评估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5分钟), 如无异常,可行转运。 2)转运时,需陪同至少一名本院医生,一名本院护士及患者家属(协助搬动患者),转运全程密切监测患者BP,P,R,HR,SP02等生命体征就是否平稳及呼吸机就是否运作正常,如运转过程中出现意 外情况,应立即处理并报告上级医生。 3)如转运目得完成后需返回病房得患者,应在完成转运目得后立即返回病房,返回病房后换用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自动保存的)

转运呼吸机操作详解 素质要求: 核对医嘱:1床、张三、男、30岁、转运呼吸机使用送至ICU,两人核对并签名 评估:检查听诊器,携听诊器治疗单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张三对吗?(患者点头示意)核对手腕识别带,张三,刚刚经过抢救及治疗,你的病情已经趋于稳定,现在要将你送至ICU病房,转运途中使用转运呼吸机帮助你呼吸,请您配合(患者点头示意)用听诊器检查双肺呼吸音,检查气切套管固定牢固,观察环境,张三…… 汇报评估:1床张三,心肺复苏成功后呼吸机使用中,现根据医嘱送入ICU病房并使用转运呼吸机。患者神志清,能够配合转运呼吸机使用,双侧肺部呼吸音清晰,气管套管固定牢固,周围环境安静舒适,无有尘环境,适合使用转运呼吸机。 三擦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加压氧气面罩(检查)连接管(检查)听诊器记录纸笔氧气袋转运呼吸机一台,各管路连接正确,呈备用状态。 操作过程:推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尾卡,再次核对姓名、年龄,手腕识别带并作解释,将患者安置舒适卧位,一般取半卧位。固定气管套管,检查气囊充气良好。将呼吸机放置与床旁合适位置,检查支架牢固度,固定刹车。打开氧气总阀,氧气压力〉5MPa,逐步调节流量阀,压力〈0.5MPa 打开转运呼吸机总开关,检查电源状况,启动呼吸机。 根据医嘱调整各参数,模式(控制、辅助控制、SIMV)潮气量(6-8ml/kg)频率(12-20次/分)吸呼比(1:1.5-2)报警范围低压(2-4cmh2o)高压(40-60cmh2o)观察呼吸机及模拟肺工作状况正常。 与患者连接:先取下模拟肺,断开原来使用的呼吸机,将转运呼吸机管路与患者气管套管相连接,必要时使用连接管。妥善固定呼吸机管路,固定好呼吸机支架。观察患者双侧胸廓起伏是否对称,听诊双肺呼吸音是否清晰,检查气囊是否漏气,人机是否同步,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颜色、湿度,及时处理报警并做好记录。 医护共同护送:途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呼吸机运转情况并做好记录 清理用物,做好终末消毒,氧气瓶压力不足及时更换,机器充电12小时

Elisee 250 呼吸机操作简介 Microsoft Office Word 文档

瑞思迈Elisee TM 250 急救转运呼吸机 便携无创转运有创转运 (一)全面的急救呼吸方式/通气模式,全方位满足对各种临床通气方案需求。 有创通气模式:为临床提供治疗多种容量控制及压力控制通气模式。 无创通气模式:全面兼容多种无创通气模式,具备超强的自动漏气补偿能力和自动跟踪触发系统,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实现有创无创通气的自由切换。 窒息后备通气:可预先精确的设定在病人窒息触发后,呼吸机将采用何种通气方式。具备:容量/压力通气模式、容量水平/压力水平、窒息时间、窒息恢复、窒息报警等内容可调。 优异的呼吸机性能:符合急诊、转运呼吸机的相关特别要求:EN 794-3;同时符合重症监护(Critical Care)呼吸机相关特别要求:EN 794-1,IEC 60601-2-12。 2分钟纯氧功能:具备2分钟纯氧功能,以便快速急救使用。 内置空氧混合器和内置电子PEEP: 内置精确的PEEP泵和电子PEEP设定方式,内置空氧混合器,氧浓度设定范围21-100%,适应不同临床状况对氧浓度的不同要求。节约氧气,减少转运中氧气消耗,并实时监测氧浓度。 转运呼吸机特征:轻便和紧凑的设计适合各种转运场合,体积 26cm×24cm×13cm,重量4.05公斤,内置涡轮供气系统,更节约氧气但不依赖于氧气驱动,在无氧气条件下仍可继续工作,多种供电方式:交流电、直流电(12-28V DC,包括汽车点烟口)、内置锂电池4小时、选配外置电池,外套保护袋便于携带,但不影响操作、使用和观察。 二、优异的“人-机同步性能”,患者的舒适性与治疗有效性的兼顾。 1、压力/流速/能量三合一的吸气/呼气触发技术:可以手动设定吸气或呼气触发水平,也可以自动跟踪吸气/呼气触发水平。 2、压力斜率:具备气道压力上升斜率调节功能,适应不同病人自主呼吸的吸气用力的需求,保证了病人舒适性和同步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