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宝钢的发展史

宝钢的发展史

宝钢的发展史
宝钢的发展史

宝钢的发展史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自2003年至2006年,宝钢连续四年进入世界500强。2007年,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宣布:宝钢集团公司和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确认为“A-”,展望从上年的“稳定”上调为“正面”,这是继2006年12月宝钢取得历史最高评级“A-”后的又一突破。2007年,宝钢第三次进入美国《财富》杂

志评选的“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榜单。

宝钢钢铁主业立足于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目前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产品集聚在汽车(尤其是高级轿车)用钢、家电用钢、石油管线钢、钻杆、油井管、高压锅炉管、冷轧硅钢、不锈钢、高合金品种钢和高等级建筑用钢,产品实物质量

堪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

除钢铁主业外,近年来,宝钢战略性相关业务重点围绕钢铁供应链、技术链、资源利用链,加大内外部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竞争力,提高行业地位,已初步形成了六大板块的业务结构:钢铁主业、资源开发业、钢材延伸加工业、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服务

业。

2007年,宝钢提出了2007-2012年新一轮六年发展规划,宝钢规划期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可以归纳为:“一条主线”、“两个转变”、“一个落脚点”。即:围绕“规模扩张”这一未来发展的主线,实现从“精品战略”到“精品+规模”战略的转变;规模扩张实现从“新建为主”到“兼并重组与新建相结合”的扩张方式的转变;大力提升宝钢综合竞争力,引领中国钢铁行业发展。战略目标是: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综合竞争力、倍受社会尊重的、“一业特强、适度相关多元化”发展的世界一流的国际公众化公司;成为世界500强中的优秀企业。规划期目标是:钢铁主业综合竞争力成为全球前三强;进入

世界500强200名以内。

从1978年12月23日在上海长江口破土动工到今天,宝钢建厂已经整整30年了,宝钢将进一步立足创新,发展精品,积极参与中国钢铁工业的重组,持续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加快多元产业发展步伐,努力推动新一轮战略规划实施,实现宝钢的跨

越式发展。

宝钢的企业文化所谓“双全型”,一方面是从生长点的角度去看,其命运扎根于改革,属“改革全新型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是从对外引进的程度去看,又属于“全面引进型

企业文化”。

一、在历史的转折点上诞生

位于上海市东北部的宝山钢铁(集团)公司,诞生于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1978年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第二天,全会公报发表,标志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式开始。也就是在这一天,宝钢正式动工兴建。

在宝钢建设的利弊得失和抢建、停建问题上,发生了举世瞩目的争论。这是因为宝钢的许多做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宝钢迈出的步伐,令某些赞成改革开

放的人也觉得太急了点:

第一,宝钢的投资额近130亿元,国家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要向国外大举借贷,这意味着改写过去曾经引以为荣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历史。有人心里嘀咕:值吗?

第二,宝钢不仅要从国外引进成套技术设备,而且生产用的矿石也几乎要靠进口;不仅从国外买进设备硬件,还买进技术软件,甚至买进全套管理软件。有人问:有这个必要吗?第三,宝钢选址,基于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没有像过去那样出于“备战”考虑选择在内地的山区。但把厂址定在地面土层软、地下水位高、桩基难固定、工业污染已经够严重的上海,着实让人担心:工厂建成后会不会滑到长江里去!

各种疑虑,集中反映到了中央最高权力决策机构。1980年9月,在全国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上,部分人大代表对宝钢建设中有关厂址选择、进口矿石、投资、环保和桩基位移等问题,

提出了一系列质询。

1978年底,中央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经济发展速度。1979年提出了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针。宝钢1980年底大量引进设备刚到达工地,就不得不服从国务院从宏观调整出发而做出的“宝钢停缓建”的决定。当然,“调整”的方针并不是“消极”的措施,正如邓小平在1979年10月4日所说:“调整是为了什么?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是为了创造条件,使得在调整过程中,特别是调整以后,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又比较快的发展速度。”“停缓建”也不是“放弃”,正如宝钢人实际上所做的那样,他们对现场设备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到人心不散,队伍不乱,维护不断,物资不丢,充分准备着,坚信总有那么一天,“停缓建”的宝钢会恢复建设。

1981年,宝钢建设大型论证会召开。全国220多位专家,从已经形成的现实出发,反复权衡利弊,提出了“分期建设,拉长周期,缓中求活”的建议性方案。理由是:“对外合同已经签订,大部分设备已到现场,工程已经铺开,如果下马,将损失100多亿元;如果不停,再花20多亿元,把建设周期拉长,再用5年时间,宝钢就可建成。这样,可以用20多亿救活100多亿,而且国家每年只需花5亿左右资金。”国务院采纳了这个建议。1981年8月7日,国家计委、建委联合发文,决定宝钢工程恢复建设,并把整个工程分为一、二期进行。1985年9月15日,一期工程建成投产,从高炉投料到炼钢和出初轧坯,仅用6天时间就一

次投产成功。

从1978年12月23日,到1985年9月15日,宝钢作为一个企业终于正式诞生了。我们看到,1981年专家们进行论证时,并没有涉及人们所提出的全部问题,而只是就已经形成的

局面提出建议。

实际上,有些问题不是通过论证就能解决的。即使经过论证的问题,也还要接受实践的检

验。

建设中的宝钢,是大型企业而不是中小型企业,是现代化企业而不是传统企业,再加上钢铁工业本来就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所以投资总额很大。规模要不要那么大,现代化程度要不要那么高,固然可以争论,但归根结底还是要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究竟有没有这种需要。我国要搞现代化,可是当时全国年产钢还不到3000万吨,钢铁厂中没有一个算得上现代化的。而当时美国、日本的年钢产量,都已经达到1亿多吨,钢铁厂的自动化程度都已经很高。连韩国、巴西、印度,当时都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厂。最能说明实践需要、也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我国当时每年从国外进口钢材所用的外汇,就可以建设一个年产钢300万吨的现代化工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现代化大型钢铁厂。因此,在宝钢一期工程还没有完全建成投产的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亲临宝钢,催促二期工程(原来安排在“七五”即1986年)上马:现在每年进口1000万

吨钢材,进口1吨钢材要300多美元。从长远看,宝钢二期是否能想想办法,争取早些上。如果到“七五”上,要推迟两年建成,这样很不利。宁肯借点债,付点利息,也要争取时间。付点利钱,我们早一点拿到钢材,总算起来还是划得来的。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下,原定要在1994年建成的二期工程,提前于1991年全面建成投产。这虽然增加了我国钢铁产品的数量,弥补了我国钢铁产品在品种和质量方面的不足,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仍然无法完全满足。为此,宝钢决定自筹资金搞三期工程,并于1993年12月23日打下了第一根标桩。即使这样,到20世纪末宝钢三期工程建成投产,宝钢年产钢达到1100万吨的规模,我国的钢铁工业在产品数量、品种和质量等方面,也未必能完全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70年代末关于借点外债搞钢铁建设、关于宝钢规模和现代化水平的战略决定,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是完全正确的。

宝钢搞全面引进又怎么样呢?引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这没有多大的异议。但进口矿石、

引进管理软件,就有了分歧。

先说进口矿石。实际情况是,我国铁矿石的储量虽然很丰富,但含铁品位低,成分复杂,多分布于交通运输不便的偏僻地区,采选困难。即使不建宝钢,每年也都要从国外进口矿石。而由宝钢进口矿石生产的钢材,可以替代进口钢材,在经济上合算多了。当然,有人不同意进口矿石,并不是从经济上合算不合算来提问题,而是说“原料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一旦被人家…卡脖子?怎么办?”这是一个要不要、能不能开放的问题,只能由“开放”的实践来回答。我国开放20年所取得的成果,已经对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再说引进管理软件。这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有的公司,从国外引进了现代化的机器设备,但由于没有引进相应的管理软件,结果不会管,管不好,引进的硬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甚至成了一种摆设,成了一堆废铁。但也有只引进硬件而获得成功的企业。因此,在引进硬件的同时要不要引进管理软件,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宝钢在引进国外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同时,还引进了整套现代化管理方式,共花了8000万美元引进包括管理资料在内的各种软件。得到的结果是:一、二期工程建成后,按期或提前投产,生产一直“安全、顺行、持续”。那么,这是不是引进管理软件的功劳呢?让我们听听宝钢董事长黎明、党委书记朱尔沛、宣传部长莫臻的回答:“宝钢的同志在实践中意识到,像宝钢这样一套复杂的、高度自动化的装备,生产过程又用电子计算机集中控制,如果不实现现代化管理,而沿用传统管理方式,那么,要保证设备高速正常运转,到达高质、高效益,是根本不可能的。”宝钢引进现代化管理软件是十分必要的。当然,完全照搬外国管理方式也是行不通。宝钢的管理者按照我国与外国在社会条件、文化传统、风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对引进的国外现代化管理方式,不断进行消化、吸收、充实、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管

理现代化企业的新路子。

宝钢选址于上海,实践证明是对的吗?

上海的地面土层是软,地下水位是高,承载力是低,但这并不是说就不能建厂。宝钢人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对重大设备和厂房,首次大规模采用了开口钢管桩;在原料场地基处理中,三次修改外国专家的设计,采用了天然地基或扩大沙桩的桩距,使沙桩增强地基承载力。同时,在建设中精打细算也是必须的。宝钢打桩(包括钢管桩、混凝土桩和沙桩)的费用,占了一期工程投资总额的4%左右。费用是多花了一点儿,但却奠定了宝钢稳固的

基础。

上海的工业污染,在70年代确实就已经够严重了。但宝钢作为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工厂,在设计中就采取了许多环境保护的措施。宝钢的设计本身,可以保证宝钢投产后不会增加上海污染。后来十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也确实没有增加污染。

然而,土质太软、污染已重,是选址上海面临的两大问题。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

利呢?

纵眼看世界,当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一般都在沿海建有大型钢铁厂。究其原因,在于钢铁厂吞吐量大,运输任务繁重,建在沿海可以充分利用水运。中国海岸线很长,为什么选中上海?这是国务院八个部委和许多专家反复调查研究和多方权衡的结果。例如连云港,因曾有过回淤现象,建港条件不如上海而被否定。再如镇海,虽有可停靠十万吨级货轮的码头,不用转泊,但因工业基础薄弱,在短期内难以建成现代化钢厂。而在上海建厂的主要优点则是:有强大的工业作依托,有大电网可以承受宝钢轧机开动时的冲击负荷,有江运和海运的便利条件(可使宝钢的水运达到运输总量的80%以上),有钢材市场营销方面的得

天独厚的优势。

利弊相权,选在上海建厂利大于弊。特别是水运和市场两大优势的综合运用,可以使建成后的宝钢,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

宝钢的销售方向去年梅钢新产线试生产之初,为了尽快打开局面,抢占市场份额,钢贸公司提前介入,根据梅钢冷轧产品的规格组距及其性能特点,梳理华东区域内重点行业、重点用户,分析用户的产品使用要求,形成与宝钢股份其他产线互补,弥补宝钢冷轧产品资源不足;拟定市场开发方向,将目标市场锁定在电气柜、建筑、家电、液晶模组四大行业的知名品牌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荐梅钢新产品,满足用户需求。一年来,钢贸公司成功开发四大行业新用户近百家。

钢贸公司把镀铝锌用户开发重点瞄准影响较大的品牌企业。根据华东区域电气柜行业占到全国半壁江山的实际,钢贸公司联合加工中心,强化区域联动,努力推进产品应用认证,全面开拓电气柜行业市场。继前期成功实现向江苏东源电器、天翔、天翼等电气柜厂家批量供货之后,今年4月份又顺利通过上海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正泰电器、人民电器等高压电器开关电气柜产品的实物认证,并批量供货,今年以来,每月期货供货量稳定在4000吨以上,市场占有率超过50%。2009年12月,梅钢镀铝锌产品首次进入液晶模组行业,钢贸公司乘势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了苏州三星、苏州嘉彰、宁波齐美等重点用户的批量订货。同时,钢贸公司大力开发液晶显示器高端用

户,年订货量突破1万吨。

协同拓展市场

钢贸公司加强与梅钢冷轧生产单元、贸易公司等供应链各环节的交流与合作,多次召开用户座谈会和产品推介会,增强用户对梅钢冷轧产品的认同感。针对梅钢冷轧产品投产初期质量不稳定的状况,钢贸公司协同加工中心提供剪切配送服务,将梅钢产品分选后再销售至用户,使加工中心成为梅钢精整产线的二次延伸,维护了梅钢优质的冷轧产品市场形象,留住了重要用户。

根据用户需求及市场开发节奏,钢贸公司发挥营销渠道区域一体化优势,成立梅钢冷轧产品专项团队,建立月度市场开拓例会制度,定期交流市场需求、产品质量提升进展等,积极参与梅钢公司品种拓展科研项目,参加梅钢冷轧生产推进会,及时沟通生产状况与市场反馈信息。目前,梅钢镀铝锌产品已经拥有市场知名度,根据用户需求成功试制的薄规格镀锡板已实现批量生产,成为梅钢公司的又一拳头产品。梅钢开发生产的1.5毫米至2.0毫米厚镀铝锌板产品,受到浙江万控等著名行业龙头企业的认可,今年以来,钢贸公司实现该产品

销售5万吨。

增强保障能力

梅钢冷轧投产初期,由于铁运和水运运力不足,造成产品一度积压,甚至延误用户交货期。钢贸公司分析梅钢冷轧产品运输需要的能力和流向,积极向宝钢股份营销管理部物流室提出建议,配合制订专门的运输管理流程,牵头组织梅钢冷轧厂、梅钢运输部、梅盛公司等

单位,对梅钢冷轧产品从出厂到入库的水运进行全程跟踪,验证了出厂运输的可靠性,协调运力,解决梅钢冷轧运力不足的问题,保证水运码头装载顺畅。星星冷柜是最早使用梅钢普冷产品的用户之一,由于距离码头较远,需支出额外的物流成本。钢贸公司主动联系运输车队,将产品运至用户“家门口”,打消了用户的顾虑。

钢贸公司凭借华东区域地缘优势,推行快速、周到的全营销流程,向目标用户提供贴身服务,发挥了梅钢冷轧全品种营销主渠道的作用。今年1至10月,钢贸公司累计实现梅钢冷轧期货订货20.9万吨,现货销售11.1万吨,为梅钢冷轧产线满产运行提供了坚强支撑

宝钢公司2010年业绩

2010年销售商品坯材2526.1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2024.1亿元、利润总额170.8亿元,分别同比上升12.6%,36.3%和134.0%,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最优经营业绩。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28.9亿元,EPS为0.74元/股,净资产收益率12.64%,每股净资产5.98元/股。

结合公司2011年预期经营状况和资金需求,公司拟向在派息公告中确认的股权登记日在册的全体股东派发股利如下: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3.0元(含税),派发现金股利总额为52.5亿元。有关提案将提交公司2010年度股东大会批准。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公司克服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抓住机遇,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运营机制开展工作,努力确保铁钢产能最大化、推进品种结构优化、优化资源流向并积极固化成本改善成果,汽车板销售量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公司效益同比大幅提升。

围绕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经营能力

提高盈利产品销售比例,开拓独有领先产品市场。公司独有领先产品全年实现销售1190万吨,同比增长22.9%;冷轧汽车板全年实现销售450万吨,同比增长35.8%。提高汽车板深冲及高强钢产品销售比例;继续采取“紧盯用户、重点突破、实现量产”的策略,提高为专用车轻量化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

适应市场需要,生产绿色和高效产品。高磁感取向硅钢和高牌号无取向硅钢通过三峡工程重大设备制造检查组专家评审,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国产硅钢零的突破;硅钢产品向

全球供应商发布产品绿色环保申明,无取向无铬环保涂层产品实现销售超过5万吨;高导电型耐指纹电镀锌产品打破日系钢厂垄断局面,实现批量供货;二次冷轧材(DR材)产量实现翻番,突破10万吨,其中60%销往海外。

优化产销平衡,建立基于效益优先的钢铁资源管理模式。在产能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将铁水资源优先配置给高盈利产品。针对公司产销平衡特点,以效益为原则动态调整内部互供料计划。

新产线达标达产,产线分工进一步优化。通过疏通瓶颈工序,取向硅钢高质量实现了年度“四达”目标。梅钢公司电镀锡机组和酸轧机组分别于2010年3月和12月实现月达产,冷轧产线资源利用率8月份以来持续保持在90%以上。

组建海外技术服务快速响应团队,建立由呼叫中心平台统一入口的产品异议及抱怨管理机制,统筹配置资源,提升用户服务水平。

持续推进成本改善,提升综合成本竞争力

快速响应市场和现场的变化,降低采购成本。面对不断变化的原燃料市场,加强市场分析和采购预案工作,跟踪原燃料价格和品质变化,强化新资源开发与替代,优化原燃料结构和供应模式。优化资材备件采购方式和库存结构,推进国产化,提高闲置备件利用。

聚焦质量改进和经济运行,推进低成本制造。围绕降低现货比率、降低废次降率、拓展烫辊材品种、优化冷轧轧机生产、提高返炼钢使用二次资源量等开展工作。

聚焦体现生产、技术、设备及管理能力的关键指标,深入开展炼铁、炼钢、热轧、冷轧工序成本对标,促进各单元关键技术经济指标快速提升和内部成本改善良性互动。加大板坯工艺下线改热送力度,推进热轧产线的热装热送。

严格管控期间费用。把握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拐点,优化债务结构,公司全年实现汇兑收益7.8亿元;财务费用同比降低8.7亿元,综合融资成本率显著低于市场水平。固化销管费用控制措施和成果,落实责任单位,按季跟踪,全年费用水平控制在预定目标之内。

优化业务流程,提升体系整体能力

为发挥直属厂部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带动罗泾区域快速进步,以“全面融合、全面覆盖”原则对罗泾区域实施管理整合,撤消中厚板分公司建制。整合过程中业务平稳有序,员工队伍稳定;整合以后罗泾区域主要技术指标显著改善。

优化基层劳动组织,调整职能管理。突出作业区协同效应,提升了现场管理效率和劳动效率。通过分厂组织机构优化,内部资源得到统筹优化。

创新研发机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求通过几年努力,形成一批自主创新技术,培养一批国际领军人才。

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平稳受控

公司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规模,2010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9.9亿元。

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不锈钢事业部冷轧后续工程、特钢事业部钛合金、高温合金板带坯、炉卷轧机、钛镍特种金属板带技术改造等工程均按期或提前建成投运。

直属厂部罗泾二步工程、鲁宝钢管搬迁和产品结构调整工程、梅钢产品结构及工艺装备升级技术改造工程、直属厂部取向硅钢后续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整体受控。

适应环境经营战略,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确保安全生产和稳定供能,不断提升能源环保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策划和推进,公司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节能34.6万吨标煤,提前两个月完成“十一五”100万吨的节能目标。公司全年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8千克标煤。

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达到钢铁行业国际领先水平。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开发力度,烧结废气余热利用、烧结废气二恶英控制、高温高炉渣矿棉化、热态钢渣处理等节能环保重点专题取得进展。推进绿色采购,制定绿色采购行动方案,引导供应商推进绿色制造。

提高固废和二次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改善厂区环境。公司全年固废返生产利用率同比提升0.66个百分点。组织迎世博环保专项行动,推进脱硫、降噪音等关键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等排放。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11年,公司将围绕新一轮战略规划,进一步推进产品经营,巩固全方位成本倒逼成果,以管理变革推动体系竞争能力提升,并全面启动环境经营工作,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确立“产品经营,成本改善,适应竞争新要求;能力提升,环境经营,塑造竞争新优势”的经营总方针,提出“实现营业总收入2100亿元、独有产品比例达到11%、合同完成率100%、吨钢综合能耗小于738千克标煤”的经营总目标。

公司2011年计划产铁2398万吨、产钢2747万吨、销售商品坯材2612万吨、营业总收入2100亿元、营业成本1847亿元。鉴于国内外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公司内外部经营环境仍存在较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公司经营管理层将积极应对,细化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举措,力求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继续保持同行业最优的业绩。

《羊皮卷全书》:包括《最伟大的力量》、《钻石宝地》、《思考的人》、《向你挑战》、《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思考致富》、《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神奇的精感力量》、《爱的能力》和《信仰的力量》等11本书,这些书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羊皮卷全书》:包括《最伟大的力量》、《钻石宝地》、《思考的人》、《向你挑战》、《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思考致富》、《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神奇的精感力量》、《爱的能力》和《信仰的力量》等11本书,这些书绝对让你受益匪浅。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活着真的很失败,可是又能怎么样,生活还是在继续不会因为某个人而改变,重要的是自己开心过好每天就足够人生短暂几十年何必呢你说对么

宝钢基本介绍

宝钢基本介绍

————————————————————————————————作者:————————————————————————————————日期:

公司全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英文名称:Baoshan Ironand SteelCompany Limited 注册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锦路885号宝钢指挥中心 公司简称:?宝钢股份 法定代表人:?陈德荣 公司董秘:朱可炳 注册资本(万元): 1,646,928.8424 行业种类:?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邮政编码: 201900 公司电话: 公司传真: 公司网址: 上市时间:2000-12-12 招股时间:?2000-11-20 发行数量(万股): 187,700 4.18 发行价格(元):? 发行市盈率(倍):?18.66 发行方式:?上网定价发行,网下配售 主承销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上市推荐人: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保荐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

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标普、穆迪、惠誉三大评级机构给予宝钢全球钢铁企业中最高的信用评级。 目 录 1宝钢文化 2精品基地 3罗泾工程 4业务板块 技术服务业 资源开发业 5宝钢党建 6宝钢工会 1宝钢文化编辑 以“严格苛求的精神、学习创新的道路、争创一流的目标”为主线,以“诚信、协同”为基本价值观的宝钢文化,是宝钢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宝钢新一轮发展的原动力。坚持与弘扬宝钢文化,是宝钢基业长青的根本保证,也是宝钢人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 宝钢文化建设按照“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实化于行”的工作思路和基本步骤,以实现公司的发展战略为目标,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渗透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持续进行文化创新,营造一种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氛围;持续进行管理创新,健全一套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流程;持续进行机制创新,造就一支与公司价值取向相一致、与公司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员工队伍;持续进行党建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中国企业的独特政治优势。 2精品基地编辑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宝钢股份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全部装备技术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通过引进并对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着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 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主要产品均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通过BSI英国标准协会ISO9001认证和复审,获美国API会标、日本JIS认可证书,通过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世界三大著名汽车厂的QS9000贯标认证,得到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意大利等七国船级社认可。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研制,为公司积聚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公司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冶金行业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贯标认证,堪称世界上最美丽的钢铁企业。

宝钢股份营运能力分析

宝钢股份公司营运能力分析 一、宝钢股份公司简介 宝钢公司,全称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设立于2000年2月3日于上海市正式注册。经营范围为: 钢铁冶炼、加工、电力、煤炭、工业气体生产、码头、仓储、运输等与钢铁相关的业务,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和技术管理咨询服务, 汽车修理, 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等。 一、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能力是波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2012年比2011年上升了13次,2012年比2011年下降了6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12年比2011年减少了8天,从2013年比2012年增加4天。所以可以得出宝钢股份2011-2013年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一般,但是总体应收账款账龄较短,收线比较快,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好。 2、存货周转能力分析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资产流动相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综合指标。 从收入为基础计算存货周转能力,主要用于盈利性的分析。从上表来看,2011年和2012年的周转率为6次,2013年下降到4次。周转天数2011年51天和2012 年的52天,但是到了2013年上升到了85天。我们可以知道该企业的销售能力不强。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 从营业成本来看,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波动不大,基本维持在5.2左右,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经营管理比较稳定,存货的销售管理也比较稳定。但是一个企业要得到更大的效益。必须降低成本,如果存货的周转率变大,那么企业的资金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利用,并且可以扩大生产。所以总的来说该企业的存货周转率的不变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固定资产氤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是衡量固定资产的营运能力的一个指标,固定资产的质量与使用效率越高,其推动流动资产运行的规模越大,周转率就越高,实现的周转额也就越多。因此,在不断提高流动资产自身营运能力的同时,如何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韩德质量与使用效率,并以相对节约的固定资产投资推动可能多的流动资产规模,加速流动资产价值的转换速率,从而实现更多的销售收入,是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主要目标。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的固定资产周转率2011-2013年实现了三年的不断上升,周转天数不断的下降。表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逐年加强,说明

宝钢股份“三流一态”能源价值管理创新成果获得上海市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第2期一一李新宇,等:图像技术在炼铁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续完) 的高炉上部调剂技术研究[J].冶金自动化,2013,37 (增刊2):571-574. [31]温良英,白晨光,欧阳奇,等.高炉风口回旋区工作状 态监控技术的研究现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39-41. [32]温良英,张生富,欧阳奇,等.高炉风口CCD成像监 测系统的研制[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29(3):55-57. [33]张生富,温良英,白晨光,等.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高 炉风口回旋区的监测[J].钢铁研究学报,2006,18 (3):56-59. [34]OUYANG Q,ZHAO L M,WEN L Y,et al.Simulation study on radiative imaging of pulverised coal combustion in blast furnace raceway[J].Ironmaking&Steelmak-ing,2011,38(3):181-184. [35]夏云龙.基于图像的高炉风口燃烧充分性检测方法 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2,29(6):282-285. [36]李连成,王军,孙鹏,等.高炉参数监控与炉况评价系 统的研究及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4,38(2):38-43. [37]马竹梧,徐化岩,钱王平.基于专家系统的高炉智能 诊断与决策支持系统[J].冶金自动化,2013,37 (6):7-14. [38]陈令坤,苗亮亮,陈先中.武钢5号高炉专家系统在 布料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冶金自动化,2012,36 (3):12-17. [39]邓淑贤,郭颖,李敏.熔渣泡沫图像的边界提取算法[J].光电工程,2007,34(3):72-76. [40]庞凯,马英力,李锦龙.1800m3高炉渣处理系统及 自动控制[J].冶金自动化,2009,33(增刊2):637-639. [41]张建良,曹维超,国宏伟,等.数据挖掘在炼铁系统中 的应用现状及展望(上)[J].冶金自动化,2012,36 (5):6-10. [编辑:沈黎颖] (续完) ?????????????????????????????????????????????宝钢股份 三流一态 能源价值管理创新成果获得上海市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 一一近日,由宝钢股份申报的 现代企业 三流一态 能源价值管理的创立与运行 荣获第21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三 金融危机以来,钢铁行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钢铁企业的能源管理面临内部降低能源成本二外部满足政府节能要求的双重压力三而传统能源管理属于工程技术专业管理范畴,管理方式二方法二指标体系均存在较大局限性,主要包括能源管理难以有效融入企业生产运营管理,难以实现生产制造二设备二成本等专业协同管理,难以实现能源管理与企业环境经营战略有效融合等三宝钢股份结合多年能源管理经验和在体系管理方面的优势,运用体系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能源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以 三流一态 为特征的能源价值管理方法三打通了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和能源成本管理系统之间的专业管理壁垒,形成了一套以能源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能源价值管理信息系统和分析模型,该系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成为宝钢股份能源管理的重要日程运行管理平台三宝钢 三流一态 能源价值管理创新成果是基于对能源价值的深刻理解,打通了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从 数量-质量-效率-成本-价值-战略决策 的内部经络,从价值提升的视角对企业能源系统及相关的制造二设备与财务系统进行了梳理和再造三以 三流一态 四维管理为核心,以能效因子二能耗源二能耗基准为工具,以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为方向,以节能项目管理与专业审核为手段,以能源计量二统计二数据分析二信息系统二人员培训与能力提升为基础,逐级辨识各环节和岗位中的能源使用二影响因素和节能潜力,并对能源管理绩效实施分层二分级PDCA管理与控制,持续实现企业的 增值增效 与 节能减排 ,有力地支撑了宝钢环境经营战略的实施,为国内钢铁行业实现绿色生产转型升级提供了企业实践层面的微观基础三 2013年宝钢股份通过 三流一态 能源价值管理创新实践,吨钢能源成本比2012年下降27元/t,节约能源成本3.91亿元三 ‘冶金自动化“在2014年第2期刊登的 钢铁企业能源价值管理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应用 论文,对宝钢股份 三流一态 能源价值管理创新实践的精髓进行了专题论文报道三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李一丹) 四5四

立足现场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立足现场技术服务,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一、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是检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宝钢技术中心配合现场开展了大量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不同于科研项目研究,科研项目必须经过严密的论证和系统的试验和研究过程,最终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而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往往时间短、任务重、强调实用性,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能够快速实施并切实解决问题的方案。 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宝钢现场各个区域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掌握先进工艺和装备技术的业务骨干,积累了丰富的解决现场问题的经验,可以快速解决大量的现场技术问题,因此他们提出的已经不是一些表象问题,而是技术复杂程度很高的重大突发事件或长期困扰现场的产品质量、设备稳定和生产成本的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对科研人员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检验科研人员能力和技术创新成果的试金石。 针对1580热轧区域多次轧辊失效事故开展的现场技术服务实践感到: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来自于对现场问题的深入了解和对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长期积累,因此,要求科研人员拥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突破专业的限制,善于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剖析现场问题的现象和规律。同时,科研项目要与现场需求密切结合,以便通过深层次的机理研究,掌握问题的本质,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做到对问题快速响应,及时、可靠地拿出解决现场问题的方案,配合现场完成关键技术的攻关。因此,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是检验科

研人员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检验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 二、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通过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工作的探索,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现场问题是技术创新的源头。通过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的实践过程,可以发现问题,对现场问题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可以明确科研的目标,激发科研创新的灵感,探索科研项目的切入点,是科研项目策划的有利基础。 热轧带钢起筋主要是由于带钢局部厚度和内应力异常引起的带钢缺陷,是目前影响公司产品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此问题,开展了公司科研项目“带钢局部高点、暗线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和公司重大产品质量攻关项目“热轧起筋攻关”,通过全面系统的现场跟踪、机理分析和现场实机试验,提出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热轧带钢边筋控制对策: 1、降低工作辊边部磨损; 2、优化工作辊辊型曲线和支承辊倒角参数; 3、优化凸度和弯辊控制; 4、优化不同材质工作辊的使用性能; 5、减少来料形和带钢走偏; 6、降低轧机振动和零调偏载。 经过以上的系统研发,既解决了轧辊安全性问题,同时申报了3项专利和2项技术秘密,使技术成果得到提炼,同时还提出了“热轧辊的使用技术研究”等三个科研项目,得到热轧厂的一致赞同。 通过科研实践我们感到,经过一些共性和特色技术领域的连续滚动的研究开发,可以解决深层次的机理问题,从而不断地形成技术积累,掌握自主核心技术,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为现场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

钢铁企业营销模式分析

钢铁企业营销模式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钢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现在己经不是仅仅依靠高质量的产品就可以使企业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时期。营销模式的不断突破给企业带来了生机和发展。作为营销重要手段之一的市场营销模式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从当前国内钢铁企业产品销售产品比例、流向等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已初步建立了覆盖主要目标客户群的全国性产品销售网络,尤其是在新产品市场开拓、提高产品市场覆盖率、稳定客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今后企业营销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钢材营销属于工业品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钢材营销又具有其自己的特殊性。钢材营销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下列营销模式。 1.钢材直销营销模式 钢材直供直销一直是钢厂追求的销售方式之一,只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发展起来。这几年由于国家新开工的重点工程以及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对钢材的需求量大,为了降低工程造价,都迫切希望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采购成本,这就为钢厂开展直供直销提供了机会。钢材直供直销模式的特点: 1.1钢厂直接向产品的最终用户销售其产品,没有中间

商和中间机构; 1.2生产和消费双方直接见面,双方沟通及时,信息传递准确; 1.3营销成本高,营销成功率不易控制,营销风险完全由生产企业承担; 1.4对营销人员的能力水平要求高,不但技术水平要高,更要求商务沟通能力强,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成本一般也比较高。 钢材直供直销使供需双方实现了“双赢”。发展直供是宝钢集团确立的营销策略之一,并在稳定市场、加强宝钢质量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尤其是在市场困难时期,直供的营销方式在稳定宝钢的生产和效益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宝钢公司直供用户数已发展到160家,直供占销售总量的比例保持在约60%的水平。但由于受“先款后货”的制约,大多数钢厂仍不敢采用直供直销的销售模式,对重点工程仍通过中间商以买断的方式供应。 2.钢材代理及经销营销模式 钢材代理及经销营销模式的特点: 2.1钢厂通过代理或经销商向最终用户销售产品,存在独立的中间机构; 2.2生产和消费双方一般不直接见面,产品和技术信息是否可以及时、准确地传递依赖代理或经销商的工作能力和

宝钢股份营运能力分析

宝钢股份营运能力分析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 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 《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一、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 项目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年初数 应收账款年末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天数) 2011 年 2228 69.8 85.4 19 19 2012 年 1911 24.6 15.6 32 11 单位:亿元 2013 年 1896 85.5 11.3 24 9
应收账款周转
0 5 10 15 20 25 30 35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单位:次 0 5 10 15

20 单位: 天数 应收账款周 转率(次 数) 应收账款周 转天数(天 数)
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表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 这不仅有利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 提高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该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能力是波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从 2012 年比 2011 年上升了 13 次,2013 年比 2012 年下降了 6 次。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 2012 年比 2011 年减少了 8 天, 从 2013 年比 2012 年增加 4 天。所以可以得出宝钢股份 2011-2013 年应收账款的回收能力一般,但是 总体应收账款账龄较短,收线比较快,应收账款管理效率好
2、存货周转能力分析
率 项目 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存货年初数 存货年末数 存货周转率-成本(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天数) 存货周转率-收入(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天数) 2011 年 2030 2225 380 374 5.38 68.34 6.90 52.85 存货周转 单位:亿元 2012 年 1769 1191 374 288 5.34 67.36 4.60 85.04 2013 年 1717 1897 288 311 5.27 66.33 5.90 93.51
存货周转
5.2 5.22 5.24

宝钢企业概况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企业类型 机构类型 负责人
生产性单位 国有 何文波 徐乐江
企业信息
重点行业 行业 GBM 年营业额 进出口权 股票代码 职工人数 企业简介
冶金 通信 32 27298409 万元 有 118500 该公司(以下简称宝钢),系依法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由国 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 其依法享 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并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1978 年 12 月 23 日,宝钢 在上海动工兴建。1998 年 11 月,宝钢与上钢、梅山联合重组,成为 国家授权投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企业。2000 年 2 月,宝山钢 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正式创立,同年 12 月在上海证券交 易所上市。2007 年,宝钢重组新疆八一钢厂。2008 年,与广钢、韶 钢重组, 成立广东钢铁,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积极筹建湛江制造基 地。2009 年 3 月,与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签署协议,重组宁波钢铁有 限公司。公司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广泛应用 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建筑装潢、金属制 品、航天航空、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宝钢产品通过遍布全球的销 售网络, 畅销国内外市场。 截至 2010 年末, 宝钢资产总额 4321 亿元, 所有者权益 2602 亿元。2010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2730 亿元,利润 总额 242 亿元。 公司已形成了包括钢铁主业和资源开发及物流、钢材 延伸加工、工程技术服务、煤化工、金融投资、生产服务等六大相关 产业协同发展的业务结构。2010 年宝钢产钢 4450 万吨,位列全球钢 铁企业第三位。2011 年宝钢连续八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 世界 500 强企业,列第 212 位。
经营信息
经营项目
资源开发业:资源经营的矿石品种包括铁矿石和冶金辅料, 品种有铁粉矿、块矿、球团、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橄榄石等; 煤炭品种包括主焦煤、肥煤、喷吹煤、动力煤、块煤和冶金焦等;合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 中央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积累时间最长、技术创新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最为完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一类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多年来,央企从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出发,坚持依靠技术创新支撑和引领业务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如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西气东输等丰硕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真归纳总结现有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典型央企的成功做法 为充分掌握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文对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简称航天科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简称国家电网)等10多家典型央企进行了现场调研和案例分析。依据对典型央企的实地调研情况,央企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成功做法可概括为以下六方面内容。 1.1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建立起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决策和规划体系一是把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

之一。按照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驱动力为核心,制定公司科技发展战略、目标任务、战略重点,确定年度计划,并按照“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运用一代”的思路,制定有序接替的科研计划体系。二是设立科技决策规划与管理体系。设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公司重大技术创新战略问题决策。同时,为了落实公司科技战略规划、规范科技管理工作,央企集团层面大都设立了行使科技管理职能的相关部门,负责公司科研项目管理、科技规划计划、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科研成果管理、科技奖励、考核监督指导下属单位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对外科技交流等;在子公司层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对口部门,配备专职科技管理人员,负责组织科技规划和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组织科技项目实施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开展技术需求分析等。三是组建辅助科技决策的专家咨询团队。部分央企设立了专门的技术咨询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对重大事项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有的央企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基础上,还按领域组建专业分委员会,为公司各类技术决策提供咨询意见,支撑公司科技决策。以航天科工为例,公司建立了以顶层战略为导向的技术创

万户OA协同办公平台介绍

万户协同办公平台方案介绍 北京万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目录 1.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平台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协同平台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门户自定义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管理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作流程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合应用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使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品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合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车辆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宝钢公司综合能力分析

宝钢公司综合能力分析 一、综合分析,就是将各项财务指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全面、综合地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剖析、解释和评价,说明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和效益的好坏,这是财务分析的最终目的。需要将将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等诸方面的分析纳入一个有机的整体之中,全方位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从而对企业绩效做出准确的评价与判断。以便企业更好地作出下一部的决策! 二、杜邦分析法 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直观、明了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它通过几种主要的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直观、明了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杜邦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主要财务指标。以下主要财务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2007年=14.37% 2008年=7.02% 2009年=6.11% 平均值=4.11% 总资产收益率=收益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2007年=10.93% 2008年=4.2% 2009年=3.64% 平均值=2.64%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余额×100% 2009年总资产周转率=148525000000/[(201143000000+200021000000)/2]=0.7395(次)2008年总资产周转率=200638000000/[(200021000000+188336000000)/2]=1.0317(次)2007年总资产周转率=191559000000/[(188336000000+164847000000)/2]=1.0831(次)平均值=1.4762次 销售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2009年销售利润率%=5816227393/148326363910=3.9212% 2008年销售利润率%=6459207460/200331773820=3.2243% 2007年销售利润率%=12718334521/191273493517=6.6493% 平均值=1.2114% 权益乘数=平均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2009年权益乘数=[(201143000000+200021000000)/2]/101219000000=1.982 2008年权益乘数=[(200021000000+188336000000)/2]/97837700000=1.985 2007年权益乘数=[(188336000000+164847000000)/2]/94601000000=0.971 平均值=2.796 1、宝山钢铁净资产收益率2007年---2009年的呈下降的趋势;净资产收益率从2007年——2009年呈逐年降低的过程,2009年宝钢比同行业平均值高。 2、总资产收益率变动分析:总资产收益率是分析公司盈利能力时又一个非常有用的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钢铁工业能源现状和管理 一、2004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为19.7亿吨标准煤,其中钢铁工业消耗2.99亿吨标准煤(含矿山、铁合金、焦化、耐材等行业),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15.18%。2007年钢铁工业总能源占全国能耗14.71%,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工业排放总量8.53%,工业粉尘排放量占工业总排放量15.18%。 1、钢铁工业用能结构 表.1 钢铁工业能源消费构 成单位:% 说明: ⑴钢铁工业的用能是以煤炭为主,占70%以上。钢铁工业用能发展趋势是向多买煤,少买电力和石油类产品,不用天然气方向发展。 ⑵日本钢铁企业自发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50%,说明充分利用好副产煤气对节能有重大意义。 ⑶副产煤气(高炉、焦炉、转炉煤气)的热值是企业购煤总热量的34.12%。数值巨大,煤气使用好坏对企业能耗会产生重大影响。应高度重视钢铁企业煤气应用情况,尽最大限度

科学、合理地发挥其作用。 ⑷钢铁企业尚没有向社会上供电的能力,也没有必要刻求。 2、钢铁企业煤气性能和使用情况 表3 2007年前三季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煤气使用情况 说明: (1) 从表2可看出转炉煤气热值是高炉煤气的热值1倍多,但全国重点钢铁企业(79个单位)有20个单位没有进行回收利用,这是个很大的浪费。国外工业发达国家转炉煤气回收量在100m3/t钢左右,而我国在56 m3/t钢这也是个浪费。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转炉容积偏小,回收投资大,难于管理。 (b)转炉除尘技术部份企业尚未过关。 (c)转炉煤气回收后,没有设置煤气储存柜,用户没能落实。 (d)企业管理尚存在缺陷。 转炉煤气回收量大于100 m3/t钢,煤气显热可回收90㎏/t钢蒸汽,且能使回收的物质得到充分利用,就可以实现负能炼钢。 (2)焦炉煤气合H2大于55%,去烧掉太可惜了,应当提取H2去做清洁燃料(技术已过关,储存方法也解决了,只是经济问题),也可再转换为二甲醚,可代替汽油,还可以去用作直接还原炼铁(最好的还原剂),首钢已在可行性研究。 (3)煤气要先得到充分利用,最后有富余量才去发电。因为煤气用于发电能量转化率不高。煤气-蒸汽-发电工艺能源转化率在25%左右,煤气-燃气轮机-发电工艺能源转化率在45%左右。 (4)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在热风炉、轧钢加热炉等)可以将低热值的高炉煤气得到充分利用,可发替换出高热值的焦炉煤气,去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 3.近年全国重点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情况 表 4 重点钢铁企业各工序能耗情况单位:㎏ce/t

(精编)宝钢集团信息化案例

(精编)宝钢集团信息 化案例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 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分析宝钢集团企业信息化案例研究小组 二00七年五月 目录 第一章宝钢集团简介3 一、宝钢集团的成立3 二、宝钢集团的组成3 三、宝钢集团简介4 (一)宝钢荣誉4 (二)宝钢集团企业战略4 四、宝钢集团钢铁产业子公司简介5 (一)宝钢股份情况简介5 (二)一钢情况简介6 (三)二钢情况简介6 (四)五钢情况简介6 (五)浦钢情况简介6 (六)益昌薄板有限公司简介7

(七)梅山有限公司简介7 第二章宝钢集团信息化建设概述7 一、宝钢信息化建设的理念7 二、宝钢管理信息化建设历程8 (一)生产为中心阶段9 (二)财务管理为中心阶段9 (三)面向用户,以提升竞争力为中心阶段10 三、宝钢信息化的基础建设10 (一)规范化的信息资源管理10 (二)统一的代码设计和数据字典10 (三)应用规范的标准化10 (四)企业光纤主干网络建设11 (五)集中的数据库/数据仓库建设11 四、宝钢信息系统的结构12 (一)宝钢形成了四级计算机体系结构12 (二)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分担12 (三)宝钢公司级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12 第三章宝钢的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13 一、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提出13 (一)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提出13 (二)企业系统创新部的成立14 (三)ESI工程的含义14

(四)ESI工程的基本思路14 二、企业系统创新工程ESI的实施15 (一)ESI工程的规划15 (二)企业经营运作系统的建立15 三、ESI的实施效果17 第四章宝钢集团ERP系统的应用17 一、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概况17 (一)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主要功能19 (二)宝钢ERP 系统的计算机系统环境20 二、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主要管理技术20 三、实施冶金ERP 系统后的效果21 (一)宝钢冶金ERP 系统实现了按客户的需求组织生产21 (二)冶金ERP 系统全面体现了“质量是生命”的管理理念22 (三)冶金ERP 系统全面落实了“成本是寿命”的管理理念22 (四)冶金ERP 系统是公司强化物流控制的有效手段23 (五)工作效率提高,其它指标得到改善23 四、建设宝钢冶金ERP 系统的体会23 (一)合理设定目标23 (二)妥善解决业务重组与现有观念的冲突24 (三)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24 (四)组织保证24 第五章从宝钢经验透视企业信息化建设24

宝钢的营销渠道分析

一、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公司简介 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在汽车用钢,造船用钢,油、气开采和输送用钢,家电用钢,电工器材用钢,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食品、饮料等包装用钢,金属制品用钢,不锈钢,特种材料用钢以及高等级建筑用钢等领域,宝钢股份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产品出口日本、韩国、欧美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全部装备技术建立在当代钢铁冶炼、冷热加工、液压传感、电子控制、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等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具有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的特点。通过引进并对其不断进行技术改造,保持着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公司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主要产品均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通过BSI 英国标准协会ISO9001认证和复审,获美国API会标、日本JIS认可证书,通过了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等世界三大著名汽车厂的QS 9000贯标认证,得到中国、法国、美国、英国、德国、挪威、意大利等七国船级社认可。 宝钢以钢铁为主业,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钢铁精品,已形成普碳钢、不锈钢、特钢三大产品系列。2011年产量为4427万吨,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四位,利润总额181.5亿元,盈利居世界钢铁行业第二位。钢铁产品通过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还出口至日本、韩国、欧美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金属制品、航天航空、核电、电子仪表等行业。宝钢资源经营的铁矿石、冶金辅料品种有:铁粉矿、块矿、球团、石灰石、白云石、蛇纹石、橄榄石等;煤炭品种有:主焦煤、肥煤、喷吹煤、动力煤、块煤和冶金焦等;不锈钢原料主要有:镍、镍铁、铬、铬铁以及红土镍矿、铬矿等;废钢品种有:剪切料、打包块、纯净废钢等。

02任务题目营运能力分析宝钢股份

宝钢股份营运能力分析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 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的地位。《世界钢铁业指南》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名,认为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 一、流动资产周转能力分析 流动资产是流动性较强、风险较小的资产,企业资产质量好坏与其密切相关。总资产运用效率的高低,也取决于流动资产周转速度的高低。企业的短期资产营运能力的分析是对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分析,主要采用的财务指标是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营业资金周转率等。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的次数越多,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应收账款的回收速度越快,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越高。这不仅有利企业及时收回货款,减少或避免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提高企业债务的偿还能力。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其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宝钢股份在2011年至2013年间的应收账款周转数据如下表1: 表1 应收账款周转率单位:亿元 项目2011年2012年2013年 营业收入222,504,684,693.73 191,135,536,828.10 189,688,379,683.22 应收账款年初数6,728,952,000.40 6,983,893,119.47 8,542,193,127.62 应收账款年末数6,983,893,119.47 8,542,193,127.62 11,274,903,876.09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6856422560 7763043124 9908548502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32.45200872 24.62121281 19.14391191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数)11.09330406 14.62153805 18.804934 从上述数据可知,2013年的周转次数明显比前两年的少,同时周转天数比前两年的多,也就是说2013 年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慢,偿债能力下降的有点大,应该会给公司带来一定的影响;相对而言,前两年 的应收账款回收速度还比较快,偿债能力也还好。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存货资产流动相的一个指标,也是衡量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的一个 综合指标。在企业的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变现能力最弱,风险最大,通常其价值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 以上。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收入基础的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存货平均余额 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余额+期末存货余额)/2 成本基础的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存货平均余额*360)/营业成本

宝钢简介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Baosteel),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总部位于上海。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交所:600019),简称宝钢股份,是宝钢集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 宝钢集团简介 宝钢集团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宝钢股份以其诚信、人才、创新、管理、技术诸方面综合优势,奠定了在国际钢铁市场上世界 BSI英 美国、 环境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3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6年12月14日,标准普尔宣布将宝钢集团和宝钢股份长期信用等级从“BBB+”提升至“A-”。这是目前全球钢铁企业中的最高长期信用等级,也是中国制造业中的最高等级。在全球钢铁企业中,能够取得“A-”的企业仅有宝钢和韩国浦项。在六家取得“A-”及以上信用级别的中国企业中,宝钢是唯

一一家制造业企业,在国内优秀企业中继续处于领先水平。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联合企业,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和钢材总供应商。2009年,宝钢营业总收入1,953亿元,利润总额149亿元,资产总额4,020亿元,净资产2,430亿元;宝钢从业人员总数为106914人;2010年宝钢连续第七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列第276位,并被评为2009年度“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成为中国内地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企业。2009年宝钢产钢3887万吨,位列全球钢铁企业第三位。宝钢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WorldBrandValueLab)编制的2010年度《中国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排名第12位,品牌价值已达765.12亿元。 在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最新排名中,宝钢集团公司以2009年 钢长期的追求。 宝钢坚持以人为本,秉承严格苛求的精神,走学习创新的道路,追求世界一流的目标。 宝钢充满活力与发展机会,期待与您共创现代生活。 产品介绍 宝钢是中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齐全、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比重最大的钢铁企业。其主要生产基地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海五钢有限公司、宝钢集团上

易图OA平台介绍

目录 第2章平台介绍 (1) 2.1 上班签到 (1) 2.2 主页门户 (2) 2.3 我的工作台 (3) 2.4 我的助手 (5) 第2章平台介绍 内容提示: ?什么是门户 ?我的工作台 ?我的助手 2.1 上班签到 通常,我们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考勤签到。 如果购买了E3平台的人力资源模块中的考勤管理模块,并进行了相应设置,那我们就可以在登录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签到了。 管理员设置了“允许弹出上班签到框”后,我们每天上班登录E3平台后,就会自动弹出“上班签到”的窗口,点击【签到】按钮,即可完成签到。如下图: 如果签到时间晚于上班时间属于迟到,则会要求输入迟到原因。如下图:

签完到后,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领略E3平台上的内容和功能。 2.2 主页门户 在当今这个信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企业经常需要各种信息,使内部保持信息实时流通,不至于出现信息断层,影响企业的发展。E3的主页面实现可定制式的企业门户,不仅可以设置企业自己的信息发布栏目,还可以集成各大门户网站等互联网资源或外部数据资源,用户可以直接在门户上查看,了解最新动态,并且能够减少信息反复加载次数,方便使用。 登录平台后,展现在您面前的就是平台的主页,主页面可划分为五个区域:标志区、功能按钮与快捷菜单区、导航菜单区、信息显示区和其它。 2.2.1 企业标志区 平台主页面最上方靠左的是“标志区”,显示企业的LOGO。其右侧显示的是当前登录人的姓名、职务,同时提供问候语“您好!”。 页面的右上角有【主页】和【退出】两个个链接。点击【主页】可将当前页面切换到平台主页面;点击【退出】会弹出提示询问用户是否要退出E3平台,点击【确定】按钮即可退出。 2.2.2 功能按钮与快捷菜单区 【刷新】和【工 、 【后退】 “标志区”下方区域为“功能按钮区”,从左至右分别为【主页】、 、【前进】 作台】功能按钮。 “功能按钮区”的右边为“快捷菜单”。我们可以将日常工作中常用功能设置为快捷菜单,如 工作日记、网络消息等,E3平台默认设置了门户和我的助手。快捷菜单的设置方法详见2.4.1。门户即登录平台后显示的主界面,由系统管理员在系统设置中预先设置。可以设置多个门户,如企业门户、部门门户等,通过下拉菜单选择显示不同的门户。我的助手可以对个人信息、工作台显示等进行设置,具体内容将在2.4 中详细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