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教育汇报材料文书

民族团结教育汇报材料文书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汇报材料****中学始建于1958年,属*“普通高中示学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标准化回民学校”,市“民族团结进步模院校”。学校占地面积110亩,校舍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027人,其中回族学生527人,占学生总数的17.4%;回族女生260人,占学生总数的8.59%。教职工222人,其中回族26人,占教师总数的10.97%,回族班主任4人,回族中层干部2人。

民族教育,是搞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可靠保证,思想和政治课程关于民族常识容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有效手段,加强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是民族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在市、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项工作有了显著进步。

一、主要工作

(一)、高度重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

我校回族学生占17.4%,在这个回、汉相融的大集体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加强了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民族团结,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形成了回、汉学生相互关爱,彼此尊重,共同进步的良好校园氛围。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学校发现很多学生对少数

民族常识知之甚少。为此,学校领导意识到,学校加强各民族团结,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民族常识、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信仰教育,并按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精神,在全校开展了民族常识教育,为学生发放了《民族常识》读本,并利用相关课程容穿插讲解了有关民族团结问题,教学容包括: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初步了解五十六个民族的基本特征、地域分布、居住特点、风俗习惯、语言文字、著名人物以及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了解自己所属民族的分布区域、人口数量,以及语言、文字及主要的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等;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了解各民族之间应当平等相待以及各民族人民需要和谐相处,共同进步,形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必要性的基本认识。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容,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结合时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教务处进行日常教学考核,并视其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确保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真正做到了民族常识教育进入课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我们在扎实做好民族常识教育课的同时,充分利用班会、团队活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黑板报等方式,丰富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是在全校开展了有关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二是办了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黑板报;三是开展了一次“中国梦”的作文比赛;四是组织有关民族团结的国旗下演讲;五是慰问少数民族教师,资助了家庭贫困的回族学生;六是师生生活方面,我校教师灶、学生灶均为清真灶,保证全校回族师生信仰和饮食习惯。在历年开斋节中,我校专举行相关慰问、座谈等相关师生活动。七是严格执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开斋节、古尔邦节放假规定,保障我校少数民族师生权利。

(三)、积极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突出民族教育特色

学校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设了在音乐、美术、体育、民族常识等作为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特色课程。音乐开设《音乐赏析》、体育学科中纳入《传统民族体育活动》,还将为一部分在音、体、美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音乐课学习认识到笛子、腰鼓、葫芦丝等乐器都是少数民族人民创造出来的,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体育课上,踢毽子、拔河、沙包等都列入了教学容,使学生直接参加一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运动。

(四)、与德育结合,突出爱国主义,加强民族团结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容”。因此,我校在民族团结教育中特别突出爱国主义教育这一重点,与德育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做到了四讲:一讲祖国悠久的历史,使学生知道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二讲祖国幅员辽阔,讲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疆域,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居世界第三位;三讲祖国物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各民族人民共同保卫着祖国的领土完整,维护着国家的统一;四讲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56个民族和睦的大家庭,共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13亿多人,居世界第一。利用各种民族传统节日和学校展板,结合民族常识向学生介绍祖国的日益强大。我们还通过开展热爱祖国作文竞赛、歌颂祖国大合唱比赛等活动,激发同学们的自豪感,使爱国主义教育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营造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

民族团结事关国家大局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我校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师生树立了民族团结的思想理念,强化了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思想,也使我校各项工作长足的进展。学校先后在

2009年被评为自治区“标准化回民学校”,在2013年被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学校”。

二、存在的不足

(一)、民族团结教育缺乏辐射性。

学校、家庭、社会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目前,民族团结教育仅在学校的环境中,而缺乏向学生家长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辐射。

学生将民族团结教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的“必修课”的自觉意识还不够足,

学生间的民族团结,奉献爱心,服务社会与完善自我、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有机统一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民族团结的融洽度不够。

我校回汉教师团结进取,互相尊重,关系融洽,但回汉教师深度互动、交流不够,不止是工作上交往不多,探讨不多,日常生活学习中也明显的缺乏交流,缺乏深度沟通。学生中类似情况也依然存在,从课余集体活动,平时学习中,回族学生喜欢嬉笑欢乐自成一体。

三、加强中小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不断营造浓郁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氛围。

结合实际,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历史意义。是一个回汉为主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只有各民族

大团结,才能使各族人民幸福;只有各民族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繁荣;只有使各民族师生真正认识这个道理,才能从心灵深处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二)、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学校要把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与学习实践科学活动结合起来;与五月份的民族团结月、九月份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学校、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民族联谊学校,组织开展学校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手拉手”、“肩并肩”、“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沟通心灵、增进感情,把民族团结提升到新的层次。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开展小记者采访、青年志愿者服务,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校门,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和祖国的发展,认真收集、整理、撰稿,深入宣传报道社会各界,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民族团结人士,发挥身边先进人物的榜样、示引领作用。广大师生并要深入社区,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人人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者、传播者、践行者。

(三)、发挥家长学校的有效作用:定期召开家长会。

使民族团结教育从学校向社会辐射,通过学生把民族团结教育向家长渗透,鼓励支持家长积极向自己子女灌输民族

团结思想,把优秀家长请到学校来,向全体师生做民族团结典型报告,通过家长学校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及其家长,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共同形成家校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合力,最终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格局。

(四)、建立学校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完善民族团结教育体系

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必须进一步健全机构,配齐配强队伍,加大经费投入,建立“民族团结教育表彰奖励”制度,长远规划部署好学校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长期坚持下去。结合各学校实际,把历史、民族团结、反分裂反渗透教育、反邪教教育作为校本课程来研发,纳入课程中,纳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过程,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全过程。从基础抓起,从幼儿园抓起,积极开设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使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容更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校实际。各门学科都要坚持既传授知识,又育人,使民族团结教育有机融入到日常教学之中。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理念体现在育人全过程,切实让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阳县第一中学

2015年11月11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