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用电子秤设计

实用电子秤设计

实用电子秤设计
实用电子秤设计

1 总体方案设计

本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单片机、显示器。

2 硬件电路设计

2.1电阻应变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力,通过它产生的金属弹性变形转换成电阻变化的元件。由电阻应变片和测量线路两部分组成。电阻应变片产生的误差,主要来源于温度的影响,本设计主要在实验室内进行,温度的影响暂不处理。

在电桥测量电路中,将一对变化相反的应变片接入电桥一臂,另一臂接两个相同的阻值作为基准值;当桥臂电阻初始值R1=R2=R3=R4=350时平衡,其变化值为ΔR1=ΔR2=ΔR3=ΔR4=d时,其桥路输出电压Uout与d成正比。

2.2放大电路设计

由于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比较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放大器对其进行放大,才能满足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本设计中选用由三运放构成的具有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仪表放大器作为前级,再接一个反相比例放大器作为后级输出。另外,仪表放大电路中

电阻Rw1可用于微调放大倍数;而后级放大器原接地端现在通过Rw2接入一电压值,可以对输出电平进行平移。

2.3单片机电路设计

2.3.1单片机最小系统

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晶振电路和复位电路。下面给出一个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电路图。

复位电路:由电容串联电阻构成,一般教科书推荐C 取10u,R取8.2K.当然也有其他取法的,原则就是要让RC组合可以在RST脚上产生不少于2个机周期的高电平.

晶振电路:典型的晶振取11.0592MHz(因为可以准确地得到9600波特率和19200波特率,用于有串口通讯的场合)/12MHz(产生精确的us级时歇,方便定时操作)

2.3.2模数转换与单片机接口

ADC0809是带有8位A/D转换器、8路多路开关以及微处理机兼容的控制逻辑的CMOS 组件。它是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可以和单片机直接接口。

(1)引脚说明:

IN0-IN7:8条模拟量输入通道,要求信号单极性,电压范围是0-5V;

地址输入和控制线:4条

数字量输出及控制线:11条

CLK为时钟输入信号线:所需时钟信号必须由外界提供;

VREF(+),VREF(-):参考电压输入。

(2)工作过程:

请参考ADC0809时序图。ST为转换启动信号,当ST上跳沿时,所有内部寄存器清零;下跳沿时,开始进行A/D转换;在转换期间,ST应保持低电平。EOC为转换结束信号。当EOC为高电平时,表明转换结束。OE为输出允许信号,用于控制三条输出锁存器向单片机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1,输出转换得到的数据;OE=0,输出数据线呈高阻状态。D7-D0为数字量输出线。

(3)接口电路:

ADC0809的时钟由51 ALE信号给出;

数字量输出和51 P0口直接相接;

地址控制线同样使用P0口,用一片74373锁存地址,然后连入ADDA~ADDC,373的

使能由51 ALE控制;

ADC0809各个使能端们由P2.0和读写标志口共同控制,任意写一个数时允许AD ALE 并启动转换(AD START端);读入时应该使AD读端口使能(AD ENABLE端);

数字量传输使用中断方式,将AD EOC接入51 INT0,转换完成后可以触发51执行中断程序。

这样连接的ADC由于使用51 P2.0口和AD IN0,地址应该是0xFEF8;实际使用的实验箱中有唯一地址译码器,地址为0xcfa0;另外,实验箱部分电路已经连好,包括51最小系统和AD、显示输出的必要连线,Vref也已经连为5V不能改变。

2.3.3显示输出单元与单片机接口

利用8279键盘显示接口电路和实验箱上提供的数码显示,可以完成该功能。利用8279可实现对键盘/显示器的自动扫描,以减轻CPU的负担,且具有显示稳定、程序简单、不会出现误动作等特点。8279操作命令字较多,根据需要来灵活使用。

实验箱中数码显示地址为0xcfe8,将七段显示编码送入即可;显示控制单元地址为0xcfe9,可以控制输出到哪一位数码显示块上。

2.3.4去皮清零键与单片机的接口

将一手动控制的高低电平信号(手动单脉冲)送入单片机P1.0口,通知单片机进行去皮操作。

2.4 Protel与PCB制版

使用Protel进行PCB制版时应遵循相应的步骤。

(1)连接原理图,选好参数以及封装,还可以对放大部分进行仿真

(2)电器检查

(3)新建pcb图

(4)创建NET表,导入/更新pcb图

(5)排位置,自动布线

(6)手动修补,完成设计

3软件与算法设计

3.1数据采集与放大倍数

传感器输入:选择一个合适的电桥基准电压,传感器电桥输出电压为300.50mV~301.45mV,对应0~20g重物,平均每克变动不到0.1mV;由于它的变动范围很小,因而设计300mV的偏移量,不让其在0 mV上下变动,以减少运放零漂的影响。

输出到AD:ADC0809的Vref在实验箱内已经设定为5V,因而其分辨率约为5V/256=20mV。

这样,信号的放大倍数应该在200~400左右。为了使输出更准确,使用+/-15V电源给集成运放供电,最后采用分压电阻使其符合0~5V的AD输入。根据选取的参数值以及Rw1所调的阻值1k,总的放大倍数为25/1*47/5.1*33/10*1/3=253。

3.2数字量的处理

放上秤盘,调节Rw2,使放大器输出约为0.5V。这时放上重物200g,放大器输出约2.7V 左右。根据放大器输出电压对应的数字值,以及重物重量(输出显示值),可以确定它们的关系。

Linear model Poly1:

f(x) = p1*x + p2

Coefficients (with 95% confidence bounds):

p1 = 1.784 (1.66, 1.908)

p2 = -54.37 (-65.95, -42.8)

式中的常数可以通过去皮清零键补偿,比例系数可以通过单片机进行乘法运算调整。

3.3单片机程序设计

单片机程序主要是输出显示和去皮清零两大部分。输出显示时需要做乘法运算,同时换

4总结

本课程设计制作的电子秤,集传感器技术、微机技术于一体,实现了基本的秤重显示功能,稍加扩展,还可与其他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相连接,实现数据交换记录分析等功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我们小组几人分工学习,相互配合,终于完成了课程设计的要求。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将课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加以运用,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遇到不懂的查资料,出现问题相互讨论,实际操作中锻炼的动手能力。姜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功不可没,她还教会了我们使用Protel软件的方法,我们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实际操作中,放大器部分遇到的问题最大。由于传感器输出电压较小,使得放大电路的调适任务比较困难。对此,我们先是选用合适的电路形式,即仪表放大接一级可调电平高低的比例放大;接下来给放大器各级输入一个容易实现的电压,看看各级放大倍数是否与理论相符;这之后再使传感器输出在一个基准值上下变化,如300mV,而不是在0上下变化,这样放大出的电压较为稳定;增加的基准电压由第三级调到0左右,不能准确调零的部分再由单片机去皮调零。

5参考文献

[1]Atmel Corporation.A T89C52 Data Book[Z].1999.

[2]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ADC080x Data Book[Z].1999.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2电子称重系统的应用领域 (1) 1.3主要工作以及论文结构 (1) 第二章系统方案论证与选型 (3) 2.1控制器部分 (3) 2.2数据采集部分 (4) 2.2.1 传感器的选择 (4) 2.2.2放大电路选择 (6) 2.2.3 A/D转换器的选择 (7) 2.2.4键盘处理部分方案论证 (8) 2.3显示电路部分的选择 (9) 2.4超量程报警部分选择 (9) 2.4.1 电源模块方案选型 (9) 第三章硬件电路设计 (10) 3.1AT89S52的最小系统电路 (10) 3.1.1单片机芯片AT89S52介绍 (10) 3.1.3 AT89S52的最小系统电路构成 (11) 3.2电源电路设计 (12) 3.3数据采集部分电路设计 (12) 3.6.1LED结构与原理 (14) 3.6.2动态显示LED显示器接口 (15) 3.4键盘电路与AT89S52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 (16) 键盘电路与AT89C51的接口电路设计 (16) 3.5报警电路的设计 (17)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 (19) 4.1主程序设计 (19) 4.2子程序设计 (20) 4.2.1 A/D转换启动及数据读取程序设计 (20) 4.2.2显示子程序设计 (21) 4.2.3 键盘输入控制程序的设计 (21) 4.2.4报警子程序的设计 (22) 第五章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1系统总图 (25)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机械秤有很多缺点,比如精度不高,结构复杂,易老化,成本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秤的要求的越来越高,尤其是人体秤、厨房秤等各类便携式小型秤。电子秤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它用压力传感器取代机械秤的弹簧大大减小了秤的体积和制造难度,以LCD 或LED显示屏取代传统的刻度盘使外形更加美观,由于内部集成了单片机以及软件系统,电子秤还拥有传统机械秤无法比拟的智能性。他可以完成过载报警,总价计算,数据通信等众多功能。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量工具,或者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而且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质量差且技术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 1.2 电子称重系统的应用领域 电子秤是电子衡器中的一种,衡器是国家法定计量器具,是国计民生、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内外贸易不可缺少的计量设备,衡器产品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各行各业的现代化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电子秤的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工业计量和民用消费类。在工业计量应用领域有电子天平,珠宝秤,市场计价秤等;而民用秤主要有厨房秤,人体秤,便携式口袋秤等。工业计量应用对精度要求较高,而民用消费类的应用对精度的要求不高,但对秤的外观,智能性,便携性却有很高的要求。 1.3主要工作以及论文结构

电子秤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电子称设计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12月02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1 设计要求··3 2 设计原理··3 3 系统框图··3 4 具体设计··4 4.1 称重传感器··4 4.2 放大电路和量程切换··5 4.3 A/D转换··7 4.4 显示器··8 5 实验小结··9

1设计要求 试设计10μg~10kg电子称,数字显示,精度为0.1%。 2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称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模拟的电压信号,较小的电压信号通过应用放大系统进行准确、线性的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放大电路采用三运放数据放大器。仪表用放大器具备足够大的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和高共模抑制比的特点。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变成数字量,模数转换电路采用模数转换芯片CC7107实现。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显示电路采用四块分立的七段LED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本设计中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转换量程的目的。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较大,根据不同的测重范围要求,需对量程进行切换。 3系统框图

图1 电子称设计框图 (1)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体的重量信号; (2)由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送到模数转换电路中; (3)由模数转换电路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电路; (4)由显示电路显示数据。 4具体设计 4.1称重传感器 4.1.1 设计原理 图2 电阻应变式桥式测量电路

数字电子称的设计(完美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 (说明书) 数字电子称的设计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胡乃瑞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数字电子称的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设计说明与技术指标 设计一个一个具有数字显示功能的数字电子称,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1)测量范围0~0.99kg(0~0.99V)1~1.99kg(1~1.99V)。 (2)用3 位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 (3)直流电源输出的微弱信号作为该系统的输入信号。 (4)发挥部分:设计测量量程,进一步扩大测量量程和减小测量误差。 二、设计要求 1.在选择器件时,应考虑成本。 2.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和元器件参数。 3.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规范化)。 三、实验要求 1.根据技术指标制定实验方案;验证所设计的电路,用multisim软件仿真。 2.进行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四、推荐参考资料 1. 童诗白,华成英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五、按照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一.概述 电子秤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衡器,广泛应用于超市、大中型商场、物流配送中心。电子秤在结构和原理上取代了以杠杆平衡为原理的传统机械式称量工具。相比传统的机械式称量工具,电子秤具有称量精度高、装机体积小、应用范围广、易于操作使用等优点,在外形布局、工作原理、结构和材料上都是全新的计量衡器。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量工具,或者是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精度稳定性不好,调整时间长,易损坏,维修困难,装机容量大,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而且目前市场上电子秤产品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产品质量差且技术力量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发出一套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系统在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电子秤热”,各先进工业国都很重视传感技术和电子秤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传感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现代科技领域,电子秤及其系统生产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新兴行业。我国生产的电子秤产品主要是属于静态衡器电子秤,在计量要求、功能和外形上已经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且在价格上又低于国外的同类产品,具有较好的出口潜力;但动态衡器电子秤,与国外的同类产品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动态稳定性上存在较大的距离,我国进口的电子秤大多数就是这类产品。我国的电子衡量器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以技术为先导、以质量为中心、以管理为基础,努力提高制造技术与制造工艺水平,稳定产品

电子称设计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目录 序言 (3) 第1章任务和指标 (4) 1.1 设计任务 (4) 1.2设计指标 (4) 第2章功能分析 (5) 2.1系统总体框架图 (5) 2.2各模块基本原理 (5) 2.2.1采用应变片称重的基本原理 (5) 2.2.2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6) 2.2.3 A/D转换的工作原理 (10) 2.2.4 数码管显示的工作原理 (10) 第3章硬件设计 (11) 3.1 电路主要结构 (11) 3.2 ±12V稳压电路 (11) 3.3 两级放大电路 (12) 3.4 A/D转换电路 (12) 3.5 数字显示电路 (13)

第4章软件设计 (14) 4.1 总程序模块设计 (14) 4.2 A/D电路模块设计 (14) 4.3 拆字程序模块设计 (15) 4.4 显示电路模块设计 (15) 第5章安装与调试 (16) 5.1 硬件调试 (16) 5.2 软件调试 (16) 5.3 综合调试 (16) 5.4 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 (16) 5.4.1 故障出现情况 (16) 5.4.2 解决方案 (17) 5.5 功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1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附录 (21) 附录1 (21) 附录2 (23) 附录3 (24) 附录4 (24) 附录5 (25)

序言 《孙子?算经》记载:秤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两为一斤。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重视,在传说的皇帝“设五量”中,权衡既为五量之首。夏禹的“声为吕,声为度,称以出”;“循守会稽,乃审权衡,平斗斛”等,均说明了在我国古代称重技术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的估计,起初采用木材或陶土制作的容器作为交换货物的计量。以后,又采用简单的秤来测定质量。 在19世纪后期,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大量迅速称量散料物品的自动秤。第一台定量自动秤约在1880年获得型式批准的,它是由倾斜象限杆秤发展来的。每次约可称量500kg。这种自动秤的称量过程分以下几个阶段:a,打开装满散料的容器;b,把散料输入到秤斗里进行称量;c,到达平衡位置时,关闭进料闸门;d,自动卸空料斗;e,秤斗和气动联动装置回到初始位置,自动地启动下一个称量程。 随着科技革命,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片机的出现,电子秤走进的人们的生活。电子秤的发展过程与其它事物一样,也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密,由机械到机电结合再到全电子化,由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过程。特别是近30年以来,工艺流程中的现场称重,配料定量称重,以及产品质量的监测等工作,都离不开能输出电信号的电子衡器。这是由于电子衡器不仅能给出质量或重量值的信号,而且也能作为总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承担着控制与检验功能,从而推动工业生产和贸易交往的自动化和合理化。近年来,电子衡器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数据处理和过程控制之中。现代称重技术和数据系统已经成为工艺技术,储运技术,预包装技术,收货业务及商业销售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我国的衡器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还全是机械式的,40年代开始发展了机电结合式的衡器。50年代开始出现了称重传感器为主的电子衡器。由于称重传感器各项性能不断有新的突破。为电子秤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外如美国,西欧等一些国家在20世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完整版样本

单片机电子秤设计报告 秤是一种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测量器具。随着计量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传统纯机械结构的杆秤、台秤、磅秤等称量装置逐步被淘汰, 电子称量装置电子秤、电子天平等以其准确、快速、方便、显示直观等诸多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和传统秤相比较, 电子秤利用新型传感器、高精度AD转换器件、单片机设计实现, 具有精度高、功能强等特点。本课题设计的电子秤具有基本称重、键盘输入、计算价格、显示、超重报警功能。该电子秤的测量范围为0-10Kg, 测量精度达到5g, 有高精度, 低成本, 易携带的特点。电子秤采用液晶显示汉字和测量记过, 比传统秤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另外, 该电子秤电路简单, 使用寿命长, 应用范围广, 能够应用于商场、超市、家庭等场所, 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须品。 一、功能描述 1、采用高精度电阻应变式压力传感器, 测量量程0-10kg, 测量精度可达5g。 2、采用电子秤专用模拟/数字( A/D) 转换器芯片hx711对传感器信号进行调理转换, HX711 采用了海芯科技集成电路专利技术, 是一款专为高精度电子秤而设计的24 位A/D 转换器芯片。 3、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 实现称重、计算

价格等主控功能。 4、采用128*64汉字液晶屏显示称重重量、单价、总价等信息。 5、采用4*4矩阵键盘进行人机交互, 键盘容量大, 操作便捷。 6、具有超量程报警功能, 能够经过蜂鸣器和LED灯报警。 7、系统经过USB电源供电, 单片机程序也可经过USB线串行下载。 二、硬件设计 1、硬件方案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如图1所示: 图1 单片机电子秤硬件方案

数字电子秤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秤 摘要: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应用,市场上使用的传统称重工具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要求。为了改变传统称重工具在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在本设计中将智能化、自动化、人性化用在了电子秤重的控制系统中。本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来控制,测量物体重量部分由称重传感器及A/D转换器组成,加上显示单元,此电子秤俱备了功能多、性能价格比高、功耗低、系统设计简单、使用方便直观、速度快、测量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本系统以AT89S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外围附以称重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键盘电路等构成智能称重系统电路板,从而实现自动称重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可以说,此设计所完成的电子秤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应用需求。 关键词:AT89S52,称重传感器,A/D转换器,LED显示器 Abstract:With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tradition ponderation instrument used in market has been not satisfaction with hunman requirements already. In order to make up for the traditional apparatus shortcoming, we improve the apparatus's control system with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This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microcontroller, the section of height measurement accomplish by supersonic sensor, the section of weight measurement accomplish by weight sensor and A/D transformer, this apparatu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 such as having more function, consume less energy, small and move easily, low price, measure precisely, the speed is quick, automatic work without people and so on.The syste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microcontroller AT89S52, the periphery is consist of the circuit of clock and calendar, the circuit of measure height and weight, the circuit of display and print, all of these comprise the circuit board of the intelligent apparatus of height and weight. It can achieve all function of the apparatus. Keywords: AT89S52,ponderation –sensor,A / D converter,LEDDisplay

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号: 毕业设计 G RADUATE T HESIS 论文题目:基于51单片机的电子秤的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院: 指导教师: 2017年06月12日

第一章功能说明 本设计系统以单片机AT89S52为控制核心,实现电子秤的基本控制功能。在设计系统时,为了更好地采用模块化设计法,分步设计了各个单元功能模块。 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最小系统部分、数据采集部分、人机交互界面和系统电源四大部分。最小系统部分主要包括AT89S52和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数据采集部分由称重传感器,信号的前期处理和A/D转换部分组成,包括运算放大器AD620和A/D转换器ICL7135;人机界面部分为键盘输入,四位LED数码显示器,可以直观的显示重量的具体数字以及方便的输入数据,使用方便;系统电源以LM317和LM337为核心设计电路以提供系统正常工作电源。 系统的软件部分应用单片机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了该设计的全部控制功能。该电子秤可以实现基本的称重功能(称重范围为0~9.999Kg,重量误差不大于±0.005Kg),并发挥部分的显示购物清单的功能,可以设置日期和设定十种商品的单价,还具有超量程和欠量程的报警功能。 本系统设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功能齐全,精度高,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称重传感器原理 即由非电量(质量或重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承力变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按照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型式不同,可以分直接位移传感器(电容式、电感式、电位计式、振弦式、空腔谐振器式等)和应变传感器(电阻应变式、声表面谐振式)或是利用磁弹性、压电和压阻等物理效应的传感器。 对称重传感器的基本要求是:输出电量与输入重量保持单值对应,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被称物体的状态的影响要小;能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稳定可靠。 传感器下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敏感元件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指传感器中能将敏感元件输出量转换为适于传输和测量的电信号部分。此外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称重传感器在电子秤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被喻为电子秤的心脏部件,它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子秤的精确度和稳定性。通常称重传感器产生的误差约占电子秤整机误差的50%~70%。若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如高低温、湿热),传感器所占的误差比例就更大,因此,在人们设计电子秤时,正确地选用称重传感器非常重要。 称重传感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工作原理来分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电阻应变式、电容式、压磁式、压电式、谐振式等。(本设计采用的是电阻应变式)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弹性敏感元件:利用它将被测的重量转换为弹性体的应变值;另一个是电阻应变计:它作为传感元件将弹性体的应变,同步地转换为电阻值的变化。电阻应变片所感受的机械应变量一般

基于AT89C51的数字电子秤的设计_课程设计报告

综合课程设计报告 基于AT89C51的数字电子秤的设计

目录 1、设计目的 (2) 2、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2) 3、整体设计方案 (2) 3.1设计方案 (2) 3.2工作原理 (2) 4、硬件电路的设计 (3) 5、软件设计 (5) 5.1主程序设计 (5) 5.2 LM4229液晶显示 (5) 5.3 ADC0832采样程序 (7) 5.4 4*4键盘程序 (8) 6、系统仿真 (8) 7、使用说明 (12) 8、设计总结 (13) 9、元器件 (13) 10、参考文献 (13) 附录A (14) 附录B (23)

基于AT89C51的数字电子秤的设计 1、设计目的 单片机以其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易开发等很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但单片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不适合的场合,我们要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内部资源和选择合适的单片机来完成我们的设计。本数字电子秤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A/D转换、键盘、液晶显示、复位电路和蜂鸣器报警驱动电路的知识,同时在软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用到键盘扫描、液晶显示驱动、模数转换程序及汉字库的的设计,可以很好的将数电、模电、单片机知识进行综合应用。在综合应用中进一步熟悉单片机设计的开发各个流程,最终达到"巩固基础、注重设计、培养技能、追求创新、走向实用"的目的。 2、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本文主要完成一个简单实用数字电子秤的硬件电路部分和软件部分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学会使用单片机对数字电子秤的各种功能进行控制。本设计中的数字电子秤要求能够显示商品的名称、价格、总量、总价等;能够自动完成商品的价格计算;能够储存几种简单商品的价格;能够具有超重提醒功能,一旦重量超出了自身重量的测量的范围,发出警报;同时对数字电子秤的测量范围要达到5KG,测量精度要求达到0.001。 3、整体设计方案 3.1设计方案 整个数字电子秤电路由电源电路、单片机主控制电路、LM4229显示电路、蜂鸣器报警电路、4*4键盘电路和压力传感电路(ADC0832采样)6个部分组成。如图3.1所示。 3.2工作原理 打开电源开关,数字电子秤开始工作。接通电源时,数字电子秤进入欢迎界面“欢迎使用电子秤设计······”。此时数字电子秤上MCU开始工作,键盘不断进行扫描,同时通过ADC0832也不断进行外部称量数据采样,LCD上显示“实用电子秤名称单价······”。当载物台上放有物体时,ADC0832立即将数据收集送给单片机处理。此时工作人员只要输入对应商品的代码编号,在240*128的LCD上可以看到相应商品的名称,单价,总重,总价格等信息。在称量的过程中,一旦物体自身的重量超出电子秤的称量范围,蜂鸣器立即会发出“滴

电子称课程设计

1.前言 电子称重技术是现代称重计量和控制系统工程的重要基础之一,电子衡器经过40年的不断改进和完善,从60年代的机电结合型发展到现在的全电子型和数字化智能型。由于它具有称量准确、快速,读取方便,环境适应性强,便于与电子计算机结合而实现称重计量与过程控制自动化等特点,在工商贸易、能源交通、轻工食品、医药卫生、航空航天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课题本着电子秤向高精度、高可靠方向研究,讲述了用单片机控制A/D转换、键盘输入和数据显示,对如何实现键盘中断、A/D采样进行研究。设计特别适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中第一章讲述了电子秤的发展情况及其工作原理,第二章讲述了电子秤的硬件电路组成部分,第三章介绍了电子秤各部分功能实现的软件设计。 1.1研究本文的意义 物料计量是工业生产和贸易流通中的重要环节。称重装置或衡器是不可缺少的计量工具。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衡器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过去沿用的机械杠杆秤己不能适应生产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要求。自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传感器技术和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称重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取代机械秤。尤其是七十年代初期,微处理机的出现使电子称重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消除人为误差、功能多样化等方面已成为现代称重技术的主要特点。称重装置不仅是提供重量数据的单体仪表,而且作为工业控制系统和商业管理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推进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管理的现代化,它起到了缩短作业时间、改善操作条件、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加强企业管理、改善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作用。称重装置的应用已遍及到国民经济各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称重仪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仪表有更高抗干扰能力、更高的精度。 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拟研究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设计方案。这种高精度数字电子秤计量准确、携带方便,集质量称量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使用需求。 1.2 电子秤的发展 1.电子技术渗入衡器制造业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为了把称重技术引入生产工艺过程中去,对称重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称重过程自动化,为此电子技术不断渗入衡器制造业。在1954年使用了带新式打印机的倾斜杠杆式秤,其输出信号能控制商用结算器,并且用电磁铁机构与代替人工操作的按键与办公机器联用。在1960年开发出了与衡器相联的专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称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称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王帅指导老师:王珊 摘要 在科技水平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称重方面技术也有必须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目前而言,市场交易中,称重工具通常采用台式电子秤。然而,台式电子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积大、成本高、对电源有特殊要求以及携带上的不变。目前,人们生活中常见的手拿式迷你秤的使用原理是基于杆秤抑或弹簧通过弹性形变再利用胡克定律转换而进行测量的,即日常携带的小型秤为弹簧秤,同时,精度不高并且已不在国家测量规范内认可的杆秤依然没有退出贸易集市。但经济形势的转变和容量的急剧上升,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测量精确度高、便于携带并且成本范围合理且自主性强的电子秤 本次课题研究意在根据市场需求对智能电子秤进行开发研究,论文的展开以本次设计电子秤所选用的工作方式为出发点,文中分析表明误差分配会造成设备产生误差,并规划了电路方面的设计步骤及软件操作方案。 本次设计研究的智能电子秤的构成基本分为6大部分,包括电源、ADC、称重传感器、单片机、输出输入工具/开关、数值显示器。而对于智能电子秤基础性数据标准,其精度需达到Ⅲ级,重量适用范围不超过15千克,以5g为一刻度进行换算。而该电子秤有五大基本功能,它们分别是自我核算、去皮、计算交易金额、单价输入统计,还有超载提醒。电子秤自带睡眠功能,最大程度得控制自身电量的使用情况,其功能自动启用的前提是电子秤未被使用的时间超过5min。 智能电子秤的优势在于其空间占用量不多,精度较高,使用方便简单,受众人群高,工作效率高,同时还能完成对称重物的价格计算,因为其具有的高性能,智能电子秤能同时保证交易双方的贸易质量和效率,其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十分广阔。 关键词:数字电子称称重传感器 A/D转换器 8051单片机误差分析

电子秤的设计与制作

《基于Lab View的电子秤设计》 课设报告书 学院:机电学院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指导老师: 提交日期:2017 年 6 月12 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功能需求分析 (1) 三、系统设计 (1) 四、技术实现 (12) 五、课程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 (13) 六、心得体会 (13)

一、概述 电阻应变片是基于应变效应制作的,即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在外界力的作用下产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相应的发生变化。可直接作为测量传感元件,将电阻应变片接成电桥形式,当钢梁受到外力产生形变时,电桥内各电阻值将发生变化,产生相应的不平衡输出。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掌握传感器的组成和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并具备构造、调试和工程设计传感器的能力。了解labview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利用软件构建信号分析程序和前面板。 二、功能需求分析 (1)量程0~1.5Kg,应变式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2)电路设计,差分放大电路; (3)程序设计,包括信号处理程序和前面板。 三、系统设计 其电路构成主要有测量电路,差动放大电路。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秤以及各种新型结构的测量装置。而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NI数据采集卡的输入要求,将信号输入进电脑进行进一步分析。 原理流程图如下: 1、测量电路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简称电阻应变计。当将电阻应变计用特殊胶剂粘在被测构件的表面上时,则敏感元件将随构件一起变形,其电阻值也随之变化,而电阻的变化与构件的变形保持一定的线性关系,进而通过相应的二次仪表系统即可测得构件的变形。通过应变计在构件上的不同粘贴方式及电路的不同联接,即可测得重力、变形、扭矩等机械参数

电子秤设计报告

电子秤设计报告-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电子称设计 院(系):专业: 姓名:学号: 实验室:实验组别: 同组人员:实验时间:2016年12月02日

评定成绩:审阅教师: 目录 1 设计要求 (3) 2 设计原理 (3) 3 系统框图 (3) 4 具体设计 (4) 称重传感 器 (4) 放大电路和量程切 换 (5) A/D转 换 (7) 显示器 (8)

5 实验小结 (9) 1设计要求 试设计10μg~10kg电子称,数字显示,精度为%。 2设计原理 数字电子称通过传感器将被测物体的重量转换成模拟的电压信号,较小的电压信号通过应用放大系统进行准确、线性的放大,以满足模数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放大电路采用三运放数据放大器。仪表用放大器具备足够大的放大倍数、高输入电阻和高共模抑制比的特点。放大后的模拟电压信号经过模数转换电路变成数字量,模数转换电路采用模数转换芯片CC7107实现。然后把数字信号输送到显示电路中去,

最后由显示电路显示出测量结果,显示电路采用四块分立的七段LED显示电路进行显示。本设计中通过改变放大电路的增益,从而达到转换量程的目的。由于被测物体的重量相差较大,根据不同的测重范围要求,需对量程进行切换。 3系统框图 图1 电子称设计框图 (1)利用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组成的测量电路测出物体的重量信号; (2)由放大器电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放大后的电压信号送到模数转换电路中; (3)由模数转换电路把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到显示电路; (4)由显示电路显示数据。 4具体设计 4.1称重传感器 设计原理

电子称设计(完整版)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题目: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数字电子秤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2010 年 1 月 4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09/10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数字电子秤设计 起迄日期:2010年1月4 日~2010年1月15日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0 年1月 4 日

1.设计目的: 针对电子线路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实用型电子线路设计、安装、调试等各环节的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设计内容: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秤,组装及调试各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用数字表显示称重结果。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①测量范围:0~1.999kg、0~19.99kg、0~199.9kg; ②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的量程显示。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 电路原理图. 2 仿真结果.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主要参考文献: 要求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 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篇以上)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电路原理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0年1 月4 日~ 1月7 日了解设计题目,查找资料、学习相关软件; 1月8日~ 1月13 日确定各题目要求计算相关参数,具体设计; 1月14日~ 1月15 日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电子秤的设计报告

电子秤的设计报告 一、设计要求 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项目拟研究一种用单片机控制的高精度智能电子秤设计方案。这种高精度智能电子秤体积小、计量准确、携带方便,集质量称量功能与价格计算功能于一体,能够满足商业贸易和居民家庭的使用需求。主要功能有去皮、计价、总计、单价设定、总量、单键、总计显示等。 基本要求: ①实时显示称重物体的重量,量程20kg ②分度值为5 ③超限报警 ④去皮功能 二、设计目的 1、能根据电子秤的用途,选择合适的显示器,并进行接口设计 2、能根据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称重传感器 3、能根据电子秤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A/D转换器 4、能根据电子秤的功能要求,进行程序设计与调试 三、设计的具体实现 1、系统概述 1.1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子秤的基本结构:电子秤是利用物体的重力来确定物体质量的测量仪器,也可以来确定与质量有关的其他量的大小、参数或特性。不管根据

什么原理之称的电子秤,均由承重和传力复位系统、称重传感器和测量显示装置三部分组成。 ①承重和传力复位系统:它是被称物体与转换元件之间的机械、穿礼服为,又被称为电子秤的秤体,一般包括接受被称物体载荷的承载器、秤桥结构、吊挂连接部件和限位减震机构等。 ②称重传感器:即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撑力变换成电或其他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有输出电量与输入重量保持单值对应,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被称物体的状态的影响要小;能在较差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有较好的频响特性;稳定可靠等基本要求。 ③测量显示装置:即处理称重传感器信号的电子线路和指示部件,习惯上称它为载荷测量装置或二次仪表。在数字式的测量电路中,通常包括前置放大、滤波、运算、变换、计数、寄存、控制和驱动显示等环节。 电子秤的工作原理:当被称物体放在平台上时,其重量便通过秤体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传感器随之产生力——电效应,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与被称物体重量成一定函数关系的电信号。此信号由放大电路进行放大、滤波后再由A/D器进行转换,数字信号在送到微处理器的CPU处理。CPU不断扫描键盘和各种功能开关,根据键盘输入的内容和各种功能开关的状态进行必要的判断、分析,由仪表的软件来控制各种运算。运算结果送到内存储器,需要显示时,CPU发出指令,从内存储器中读出数据送到显示器进行显示。电子测量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秤测量系统的结构图

电子秤设计

传感器课程设计 小量程电子秤设计 学校:河海大学 专业:应用物理学 姓名:季庚午 学号:0810020116 指导老师:丁万平

Ⅰ、总体设计方案 本设计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模数转换、单片机、显示器。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由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感受被测物体的质量,通过电桥输出电压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输出信号放大,而后送入A/D转换单元进行模数转换,将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给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将其转换为对应的重量信息,送LED显示模块进行显示。单片机同时也可以进行去皮调零操作。 Ⅱ、硬件电路设计 一、传感器选择 1、传感器型号:WTP616平行梁式称重(测力)传感器; 2、产品特点及结构:主要适用于口袋称,手掌称等电子称重; 3、主要技术参数: 额定载荷(Kg):500g; 绝缘电阻(MΩ)>=2000(100VDC) 精度等级:C3; 激励电压(V)5~10DC 综合误差:(%F.S)0.05; 温度补偿范围(℃)-10~+40 灵敏度(mV/V)0.7+-0.1 使用温度范围(℃)-20~+50 非线性(%F.S):0.05; 零点温度影响(%F.S/10℃)0.2 滞后(%F.S):0.05; 灵敏度温度影响(%F.S/10℃)0.15 重复性(%F.S):0.05; 安全过载范围(%F.S) 150 蠕变(%F.S/30min):0.05; 极限过载范围(%F.S) 零点输出(%F.S): +-1; 输出阻抗(Ω): 1000+-50 输入阻抗(Ω):100050 电缆线: 四芯屏蔽电缆 4、接线方法:输入(电源)+:红色;输入(电源)—:黑色;输出(信号)+:绿色;输出(信号)—:白色 5、实物图: 图Ⅱ.1.1:WTP616实物图 应变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单片机LED显示

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秤的设计与实现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学和计算机等现代电子技术的成就给传统的电子测量与仪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革命性的影响。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 传统的机械秤有很多缺点,比如精度不高,结构复杂,易老化,成本高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秤的要求的越来越高,尤其是人体秤、厨房秤等各类便携式小型秤。电子秤与传统的机械秤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它用压力传感器取代机械秤的弹簧大大减小了秤的体积和制造难度,以LCD或LED显示屏取代传统的刻度盘使外形更加美观,由于内部集成了单片机以及软件系统,电子秤还拥有传统机械秤无法比拟的智能性。他可以完成过载报警,总价计算,数据通信等众多功能。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称量工具,或者结构复杂,或者运行不可靠,且成本高,而且整体水平不高,部分小型企业质量差且技术薄弱,设备不全,缺乏产品的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因此,有针对性的开发出一套具有实用价值的电子秤系统,从技术上克服上述诸多缺点,改善电子秤应用中的不足之处,具有现实意义。 二.设计原理 1.电子秤的原理就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因压力变化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放大电路放大,然后再经过A\D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把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得出当前所称物品的重量及总额,然后再显示出来。此外,还可通过键盘设定所称物品的价格。

2. 原理仿真设计电路图 图1 3.程序框图 (1)主程序设计 图2 主程序设计

电子秤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子秤设计 【设计要求】: (1)设计一款电子秤,用LCD液晶显示器显示被称物体的质量(2)可以设定该秤所称的上限 (3)当物体超重时,能自动报警 【设计过程】 1.【方案设计】 1.1电子秤的组成 1.1.1电子秤的基本结构 电子秤是利用物体的重力作用来确定物体质量(重量)的测量仪器,也可用来确定与质量相关的其它量大小、参数、或特性。不管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电了秤均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1)承重、传力复位系统 它是被称物体与转换元件之间的机械、传力复位系统,又称电子秤的秤体,一般包括接受被称物体载荷的承载器、秤桥结构、吊挂连接部件和限位减振机构等。 (2) 称重传感器 即由非电量(质量或重量)转换成电量的转换元件,它是把支承力变换成电的或其它形式的适合于计量求值的信号所用的一种辅助手段。 (3) 测量显示和数据输出的载荷测量装置 即处理称重传感器信号的电子线路(包括放人器、模数转换、电流源或电压源、调节器、补尝元件、保护线路等)和指示部件(如显示、打印、数据传输

和存贮器件等)。 1.1.2电子秤的工作原理 当被称物体放置在秤体的秤台上时,其重量便通过秤体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传感器随之产生力一电效应,将物体的重量转换成与被称物体重量成一定函数关系(一般成正比关系)的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等)。此信号由放大电路进行放大、经滤波后再由模/数( A/D)器进行转换,数字信号再送到微处器的CPU 处理,CPU 不断扫描键盘和各功能开关,根据键盘输入容和各种功能开关的状态进行必要的判断、分析、由仪表的软件来控制各种运算。运算结果送到存贮器,需要显示时,CPU 发出指令,从存贮器中读出送到显示器显示,或送打印机打印。 1.2本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主要思路是:利用压力传感器采集因压力变化产生的电压信号,经过电压放大电路放大,然后再经过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把数字信号送入单片机。单片机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得出当前所称物品的重量,然后显示出来。主要技术指标为:称量围0~600g ,分度值1kg ,精度等级III 级,电源AC220V 。 2.【器件选择】 按照本设计功能的要求,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控制器部分、测量部分、数据显示部分、键盘部分、语音提示部分和电路电源部分,系统设计总体方案框图如图1所示。

电子称设计(完整版)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学号: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题目: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数字电子秤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 2010 年 1 月 4 日

中北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09/10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课程设计题目:电子综合应用实践: 数字电子秤设计 起迄日期:2010年1月4 日~2010年1月15日指导教师: 系主任: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0 年1月 4 日

1.设计目的: 针对电子线路课程要求,对学生进行实用型电子线路设计、安装、调试等各环节的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独立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参数、条件、设计要求等): 设计内容:设计一个数字电子秤,组装及调试各单元电路及系统电路,用数字表显示称重结果。 设计要求及技术指标: ①测量范围:0~1.999kg、0~19.99kg、0~199.9kg; ②用数字显示被测重量,小数点位置对应不同的量程显示。 3.设计工作任务及工作量的要求〔包括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论文)、图纸、实物样品等〕: 1 电路原理图. 2 仿真结果. 3 课程设计说明书.

4.主要参考文献: 要求按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书写,例: 1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5篇以上) 5.设计成果形式及要求: 1电路原理图 2课程设计说明书 6.工作计划及进度: 2010年1 月4 日~ 1月7 日了解设计题目,查找资料、学习相关软件; 1月8日~ 1月13 日确定各题目要求计算相关参数,具体设计; 1月14日~ 1月15 日整理设计说明书,答辩。 系主任审查意见: 签字: 年月日

电子秤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电 子 设 计 实 验 报 告 电子科技大学 设计题目:电子称姓名:

学生姓名 任务与要求 一、任务 使用电阻应变片称重传感器,实现电子秤。用砝码作称重比对。 二、要求 准确、稳定称重; 称重传感器的非线性校正,提高称重精度; 实现“去皮”、计价功能; 具备“休眠”与“唤醒”功能,以降低功耗。

电子秤 第一节绪论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运用上,对电子秤的要求越来越高。常规的测试仪器仪表和控制装置被更先进的智能仪器所取代,使得传统的电子测量仪器在远离、功能、精度及自动化水平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并相应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仪器控制系统,使得科学实验和应用工程的自动化程度得以显著提高。影响其精度的因素主要有: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数显仪表。在机械结构方面,因材料结构强度和刚度的限制,会使力的传递出现误差,而传感器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加上信号放大、模数转换等环节存在的非线性,使得整个系统的非线性误差变得不容忽视。因此,在高精度的称重场合,迫切需要电子秤能自动校正系统的非线性。此外,为了保证准确、稳定地显示,要求所采用的ADC具有足够的转换位数,而采用高精度的ADC,自然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基于电子秤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实用并且精度高的智能电子秤设计方案。通过运用很好的集成电路,使测量精度得到了大大提高,由于采用数字滤波技术,使稳态测量的稳定性和动态测量的跟随性都相当好。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AD620N放大电路,ADC模数转换,STM32单片机,OLED 显示屏,矩阵键盘,电子秤。 1.1引言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和标准重量的线性关系,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将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传感器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是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而AD620N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A/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