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仪表工程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大纲-新祥旭考研辅导
- 格式:doc
- 大小:253.00 KB
- 文档页数:5
传热学考试大纲(总分50%)1、导热傅里叶定律。
直角坐标及柱坐标下导热微分方程。
导热微分方程的定解条件:初始条件和三类边界条件。
第一、二、三类边界条件下大平板、长圆筒壁一维稳态导热计算。
多层平板及圆筒壁导热计算。
肋片换热导热微分方程的推导。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非稳态导热的简化计算方法--集总参数法。
第三类边界条件下一维非稳态导热计算,诺谟图。
稳态导热的各类节点方程及数值求解方法。
2、对流换热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换热微分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
边界层理论:流动边界层,热边界层。
边界层内微分方程组。
相似原理,准则方程。
3、辐射换热普朗克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兰贝特定律,吸收比及发射率的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黑体间的辐射换热,角系数的性质及求解。
灰体间的辐射换热,网络法。
4、传热过程传热计算公式,传热系数计算方法,对数平均温压计算。
5、综合分析问题利用守恒定律等基本定律建立关系式的能力。
6、掌握基本概念工程流体力学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工程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属性,掌握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基本方程,能熟练、灵活地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分析解决流体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综合性问题。
二、考试内容1.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连续性介质模型●作用在流体上的力●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2.流体静力学●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式,力函数、等压面●流体中压强的表示方法●重力作用下流体的平衡方程式,重力和其它质量力联合作用下流体的平衡●静止流体对平面壁、曲面壁的作用力3.流体运动学●研究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恒定流动和非恒定流动,流体的基本概念●流体的连续性方程●流体微团的运动分析,有旋运动和无旋运动4.流体动力学●理想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兰姆-葛罗米格形式的微分方程●伯努利积分,欧拉积分,重力作用下的伯努利方程及意义●粘性流体运动微分方程式,葛罗米柯-斯托克斯方程●G-S方程的伯努利积分,重力作用下实际流体微小流束伯努利方程●缓变流动及其特性,动量和动能修正系数●粘性流体总流的伯努利方程、动量方程5.旋涡理论基础●涡线、涡管、涡束和旋涡强度●速度环量和斯托克斯定理●二元旋涡的速度和压强分布6.理想流体平面势流●速度势函数和流函数,几种简单的平面势流●简单势流的叠加,偶极流●流体对圆柱体的无环量、有环量绕流,库塔-儒可夫斯基定理7.相似理论基础●流动力学相似条件,粘性流体流动的力学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方法8.流动的阻力与损失●粘性流体的两种运动状态,圆管中的层流和紊流●沿程损失系数的实验研究,局部阻力与损失计算●薄壁小孔口及圆柱外伸管嘴的出流9.管路的水力计算●短管、长管的水力计算,串、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有压管路的水击10.粘性流体绕物体流动●边界层的概念和特点●边界层的微分方程,动量积分关系式三、试卷结构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或传热学或燃烧学,或空气动力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工程流体力学75分,传热学(或燃烧学,或空气动力学)75分1.题型结构●不定2.内容结构●流体静力学、流体运动学(25分)●流体动力学(25分)●其它内容(25分)实际出题可能略有改变。
一、学院概况哈工大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
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在2007年被评为我国首批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包含3个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和6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自2000年哈工大计算机学院成立以来,计算机学科进入强盛发展时期,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在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学科评估中,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第五。
学院现有教职工203人,其中教授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28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教学名师1人),副教授及副高级职称71人。
学院师资队伍实力雄厚,学术思想活跃,设备条件良好,保证了高水平学生的培养。
学院下设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生物信息技术。
学院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承担着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有关部委重点项目课题。
教学、科研和实验环境完善。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科研项目373项,科研经费3.11亿元。
获奖科研成果29项,其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发表论文2193篇,其中被SCI收录306篇,EI收录504篇,ISTP收录176篇。
国家精品课4门;出版专著教材28部。
学院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为学生创造多学科交叉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学院使所培养的学生以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工作作风优良、动手能力强而在国内同行中享有盛名,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扬。
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带头人,著名公司、企业的技术中坚力量,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天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终身教授张大鹏、曾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所长高文、北京大学校长助理李晓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怀进鹏、国家863计划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主题专家女将军黄永勤、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长李明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议组成员徐晓飞。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附件7:
2017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考试科目代码:337 考试科目名称: 工业设计工程
考试内容范围:
一、 设计心理学
1.理解需求、动机和个性;感知和感觉。
2.理解并掌握态度的含义和一般特征,态度的模型,态度的形成和变化。
3.理解群体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参照群体的概念和分类及对设计的影响,社会阶层和测量方法。
二、设计调研
1.理解设计调研的主要内容,调研方法和技术。
2.理解并掌握产品市场细分,细分的基础和变量与细分程序。
3.理解并掌握产品或广告问卷设计过程和问卷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设计与测试。
4.理解并掌握样本设计过程,取样方法和取样技术。
三、人机工程学
1.理解人机工程学定义、起源和发展,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工程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人体计测与统计的概念、方法及计算公式,人体计测数据在设计中的应用。
3.理解并掌握显示装置、操纵装置的类别、设计原则。
4.理解并掌握作业空间设计原则。
5.理解并掌握人机系统设计评价概念与设计评价方法。
四、设计材料与工艺
1.了解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加工工艺。
2.理解并掌握设计选材的原则,设计选材的基本程序。
3. 具有根据产品的属性、使用环境等要求进行选材的能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填空题(30分)
简答题(60分)
论述题(60分)。
布丁考研网,在读学长提供高参考价值的复习资料 2017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考试科目代码:826 考试科目名称:高等代数考试内容范围:一、数域上的一元多项式1. 要求考生理解数域及数域上的一元多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多项式的整除、最大公因 子、互素、多项式的标准分解、重根和重因式及多项式的可约性.2. 要求考生熟悉复数域、实数域和有理数域上多项式的分解及艾森斯坦因定理.二、行列式1. 要求考生理解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基本计算,包括n阶行列式的几种计算方法.2. 要求考生理解行列式展开定理、克兰姆法则及它们在理论推理中的应用.三、线性方程组1.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线性方程组的可解性判别定理及解的结构.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判别定理及其基础解系.R中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及其判别方法.3.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n四、矩阵1. 要求考生能熟练地进行矩阵的各种常规计算,包括求逆阵.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矩阵的秩和等价及等价的几个相关命题.3. 要求考生能熟练地进行有关矩阵的理论推导.五、二次型1. 要求考生理解实对称阵与二次型的对应,理解各类标准形,能判别正定性.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矩阵的合同与二次型的惯性定理.六、线性空间1.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线性空间的定义、基及维数、基变换及坐标变换.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子空间、子空间的直和、线性空间的同构.七、线性变换1.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线性变换的定义及运算、线性变换的矩阵、线性变换与矩阵的对应.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特征多项式及特征值、特征向量与矩阵的对角化及对角化的条件.3.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一个线性变换的值域的维数与核的维数的关系.4.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一个线性变换的不变子空间.5. 要求考生理解矩阵的相似及若当标准形定理.八、欧氏空间1.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欧氏空间的定义、标准基、正交矩阵及正交变换.2. 要求考生深刻理解实对称矩阵的标准形.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考试题型:填空题证明题计算题。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19一、考试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材料的组织结构(空间质点排列、显微结构或相结构等结构层次)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理论、材料组织的分析方法等基本知识,以解决材料设计、制备及加工等相关工程问题。
二、考试范围:1晶体结构晶体与非晶体,晶格与晶胞,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基本概念及结构特点;结晶学指数的定义与表示方法;硅酸盐晶体的结构。
2晶体缺陷晶体结构中点缺陷的类型,点缺陷的缺陷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固溶体的概念、分类、形成条件与常见固溶形式、固溶体对晶体性质的影响;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的四种基本类型。
3非晶体结构与性质硅酸盐熔体结构-聚合物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熔体的性质:粘度和表面张力;玻璃的形成条件。
4表面结构与性质液体和固体的表面能,弯曲表面效应应用,润湿与粘附,Young氏方程及其应用(用于粘附状体的判断)。
5相平衡和相图相图:硅酸盐系统相平衡特点,分析典型的一元专业相图及应用,各种类型的二元相图及其晶体的结晶过程;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
6扩散Fick第一定律相关概念、特点、稳定扩散的相关计算;Fick第二定律概念、特点;研究扩散的意义,扩散系数的影响因素;相关概念如本征扩散、非本征扩散。
7相变成核长大型相变的成核条件;液-固相变动力学,均匀成核、不均匀成核的条件、特点、动力学及应用。
8固相反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特征;杨德尔方程、金斯特林格方程的建立依据及适应范围;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
9烧结烧结的概念;烧结机理,物质的传递形式、发生的条件等;晶体的生长机理与二次再结晶原因及影响、阻止二次结晶的措施;影响烧结的因素。
三、试卷结构:a)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b)题型结构(1)概念题(名词解释或选择或填空或改错等)(10~20分)(2)简答题(40~60分)(3)计算题或推导题(10~30分)(4)综合论述及应用题(30~50分)(5)相图分析(10~20分)四、参考书目陆佩文,曾燕伟等,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年考试科目名称:材料力学[B]考试科目代码:871一、考试要求考生要对工程设计中有关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认识,全面系统地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及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及较强的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39]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重点考察分析与解决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和简单机械装置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机械原理部分a)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要素,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b)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平面机构速度分析的速度瞬心法,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的自锁,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压力角与传动角,机构的急回运动,机构的死点位置,按从动件急回特性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c)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尖顶、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尖顶、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盘形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d)齿轮机构设计及轮系传动比计算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原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根切与变位,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方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与实际中心距,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的计算;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目的确定。
e)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参数的确定,已知力作用下机械真实运动的确定,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速度不均匀系数,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g)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计算。
2)机械设计部分a)螺纹连接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螺栓连接的预紧与防松,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栓组连接强度的措施。
• 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建筑学根底考试科目代码:[355]本考试科目包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理论、建筑构造理论三局部内容,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述题、论述题、作图题、设计实践分析题等。
考试时间180分钟,总分值150分。
第一局部:建筑历史与理论〔一〕中国建筑史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认识传统建筑根本形态和形制及主要术语;认识中国古代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住宅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典型实例;了解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与典型实例。
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活动和创作思想及代表作品。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1、木构架建筑做法:平面布局、构架形制、台基、屋顶、装修与彩画的根本形态与特征及主要术语。
2、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建筑:原始建筑实例与中国城市早期实例分析,茅茨土阶、瓦屋、高台建筑实例分析。
3、封建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城市主要特点及实例分析;宫殿、坛庙、陵墓、宗教、住宅建筑主要特点及实例评析。
传统园林类别特点、创作思想、设计手法及其实例评析。
4、近代中国的城市和建筑:近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开展概况,中国近代建筑师及创作思想与代表作品分析。
〔二〕外国建筑史考试要求: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根本理论和根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开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及主要作品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根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
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1、外国古代建筑局部:奴隶制社会建筑的根本概念与根本特征;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根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2、外国近现代建筑局部: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
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864究方法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统计学》《社会统计软件SPSS 15.0 forwindows简明教程》《政治经济学》卢淑华著尹海洁、刘耳著逢锦聚等北京大学岀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200386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1)(2)庄福龄高等教育岀版社2010 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李占才、周家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研究和建设高等教育岀版社2010 年工程重点教材865中国近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修订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课程组高等教育岀版社2009 年外国语学院相关学868专业综合《新编简明英国文学史》张定铨、吴刚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2006年科《美国文学大纲》吴定柏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2006年《英国文学选读》王守仁主编高等教育岀版社2005年《美国文学选读》陶洁主编高等教育岀版社2005年《语言学教程》(第三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岀版社2009年《新编英美概况》(最新修订版)来安方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著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2006年869翻译《中国翻译简史》马祖毅中国对外翻译岀版公司《西洋翻译简史》谭载喜商务印书馆《英汉对比研究》连淑能高等教育岀版社《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本)陈福康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岀版社本)214法语(二《法语》(1-3册)马晓宏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221俄语(二外)《新大学俄语简明教程》(二外、零起点、成人)蒋财珍主编高等教育岀版社222日语(二《新大学日语标准教程》(基础篇1-2陈俊森总主编高等教育岀版社外)册)(提高篇1-2册)大学日语第二外语课程教学要求课程教学要求高等教育岀版社研订组223德语(二外)《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 1 ,II )第三版教育部直属同济大学留德预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年《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初级测试题)备部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年《新求精德语强化教程》(词汇练习册:初级1, II )(修订版)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 年246英语(二外)《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第三版)入门级,1级,2级,3级[美]理查兹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622基础俄语《大学俄语(东方)》(1-8册)北外俄语系外语教学与研究岀版社878 879882883 885流体力学土木工程热力学环境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细胞生物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一版)可参阅其它各工科院校工程流体力学教材《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可参阅其他各工科院校工程热力学教材及各种版本的工程热力学习题集《生物化学》第三版(上、下)《环境化学》(第二版)《细胞生物学》伍悦滨、朱蒙生主编化工出版社2006廉乐明王镜岩徐长法戴树桂翟中和谭羽非朱圣庚主编建筑工业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高等教育岀版社2007 年200220072000交通科学892道路建筑《道路建筑材料》严家汲人民交通岀版社与工程学材料《土木工程材料学》葛勇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院相关学科863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张树仁人民交通岀版社,2004 894交通工程《交通工程总论》徐吉谦人民交通岀版社学《交通工程学》李江人民交通岀版社2002.7《汽车理论》余志生清华大学岀版社《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岀版社872结构力学见土木工程学院科目媒体技术与艺术系630艺术理论基础电影的形式与文化[美]罗伯特?考克尔北京大学岀版社12004版次相关学科电影艺术导论黄会林等中国计划岀版社12003版次跨越时空的影像交流一数字电影的媒介形态梁国伟商务印书馆2007版次1个性与共性:中美电影文化比较研究张爱华中国电影岀版社12008版次理解电视[英]大卫?麦克奎尔华夏出版社2003版次1数字电视的媒介形态梁国伟、候薇中国电影岀版社12008版次电视美学大纲胡智锋北京广播学院岀版社版次12003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北京大学岀版社32006版次网络媒体与艺术发展黄鸣奋厦门大学岀版社次12004版美学原理新编杨辛、甘霖北京大学岀版社版次12004853传播理论与传播技传播学总论胡正荣、张磊段鹏、清华大学岀版社2008术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岀版社2004。
《材料结构与力学性能》考试大纲一、考试要求试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材料结构与缺陷;第二部分为材料力学性能。
材料结构与缺陷部分的基本要求:是应考者需全面掌握晶体材料结构及其缺陷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原理,要求能灵活运用材料结构与缺陷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
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是:(1)理解并掌握材料弹性变形、塑性变形与断裂等基本力学行为的宏观规律及微观本质,并进一步了解应力状态、试样几何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2)熟悉材料常用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测试原理、影响因素及其应用范围,具有按照实际工作条件和相关标准、规范等正确选择试验方法和指标进行材料测试、评价及选择材料的能力,并了解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二、考试内容1)材料结构与缺陷部分a:晶体学基础:原子的结合键、结合能;结合键的特点、与性能的关系;晶体学的基本概念;晶面指数、晶向指数的标定;晶面间距的计算;晶体的对称性。
b:晶体结构:典型纯金属的晶体结构;合金相的晶体结构;离子晶体结构;共价晶体结构;亚稳态结构。
c:晶体缺陷:晶体缺陷的分类、结构、表征、运动特性;空位和间隙原子形成与平衡浓度;位错的基本类型与表征、位错的运动与增殖、位错的弹性性质、实际晶体中的位错;界面、相界、孪晶界;位错及位错与其他晶体缺陷的交互作用。
d:相图:相图的基本规律、分析方法与应用;分析各种类型的二元相图及其晶体的结晶过程和组织;三元相图的基本知识。
2)材料力学性能部分a: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1)掌握静载拉伸试验方法与拉伸性能指标的含义及测定,熟悉典型材料拉伸变形断裂行为与应力-应变曲线;(2)熟悉压缩、弯曲、扭转试验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应力状态对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3)掌握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试验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b:材料变形行为与变形抗力:(1)掌握弹性变形行为及其物理本质,熟悉材料的弹性常数及其工程意义;(2)熟悉材料塑性变形行为及其微观机制,了解材料物理屈服现象;(3)了解材料的理论与实际屈服强度、微观与宏观屈服应力及宏观屈服判据;(4)了解材料强化的基本途径与常用方法。
硕士生入学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826]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全面地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并且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解决基本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1基本放大电路
(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技术指标;
(2)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包括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和共基)的特点比较;
(4)FET的结构和分类,MOSFET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参数;
(5)场效应管共源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三种基本放大电路(共源、共栅和共漏)的特点比较。
2多级放大电路
(1)多级放大电路耦合方式和零点漂移;
(2)多级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3)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4)互补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参数计算。
3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线性应用电路
(1)虚短、虚断和虚地的概念;
(2)比例运算电路;
(3)求和运算电路;
(4)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5)集成运放其它几种线性应用电路,包括电流-电压变换器、电压-电流变换器、数据放大器、绝对值电路和二极管限幅电路;
(6)集成运放的频率响应和补偿。
4负反馈放大电路
(1)反馈的基本概念;
(2)反馈的组态及判断方法;
(3)四种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
(4)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5集成振荡电路
(1)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L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3)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4)非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压比较器,矩形波、三角波和锯齿波发生器,压控振荡器(VCO)。
6有源滤波电路和模拟乘法器
(1)有源滤波的概念;
(2)有源滤波电路的分类;
(3)有源滤波电路的传递函数及主要参数;
(4)模拟乘法器的基本原理及其构成的运算电路。
7直流电源
(1)直流电源的组成;
(2)整流电路(包括半波、全波和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4)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5)开关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1门电路
(1)TTL门电路结构;
(2)集电极开路门(OC门)电路结构;
(3)三态门电路结构;
(4)CMOS门电路及其正确使用;
(5)CMOS门电路与TTL门电路接口。
2组合逻辑电路
(1)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2)译码器、编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的原理;
(3)竞争与冒险基本概念及消除方法。
3触发器和555定时器
(1)基本RS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和真值表;
(2)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实现原理;
(3)555定时器及其应用,包括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施密特触发器和压控振荡器。
4时序逻辑电路
(1)时序数字电路的表示方法:转换表、状态转换图、时序图;
(2)寄存器、计数器设计。
5接口电路
(1)D/A转换器组成、权电阻网络、T型和倒T型电阻网络、集成D/A转换器、D/A转换精度及转换误差估计计算。
(2)A/D转换器组成、逐次逼近型A/D、V-T型(积分型)A/D、A/D转换精度和转换速度计算。
其它要求:
(1)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中,"模拟地"和"数字地"的概念,连接方式;
(2)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和功率放大的概念区别及实现方式;恒压源、恒流源的简单实现原理;
(3)常用电子仪器,如示波器、数字繁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在电子电路调试中的应用方法。
建议考生复习时,以对(参考书目)教材内容及教材习题的掌握为主;命题小组不会、也不会委托他人举办补习活动。
三、试卷结构
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1题型结构
(1)填空与选择(20分)
(2)简答题(40分)
(3)分析题(50分)
(4)设计、计算和应用题(40分)
2内容结构(分数分配大致原则,实际题目的体现可能略有偏差)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0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60分
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等混合应用20分
四、参考书目(从以下3组图书中任选1组学习,参考其它类似教材也可以;电子元件、逻辑单元等图形符号标识规范以第1组为准)
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华成英、童诗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5版)阎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王淑娟、蔡惟铮、齐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杨春玲、王淑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3、《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5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