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道教研究#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曾维加

提要:/树崇拜0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曾维加,四川乐山人,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

主题词:成都平原树崇拜道教

成都平原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多民族聚居区。在这片雄伟壮丽的土地上,很早就生息、繁衍着不同文化的古代居民。据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在成都平原广大地区1,到了青铜器时代,成都平原的蜀人已经创造出了非常辉煌的文化。据5蜀王本纪6记载:/蜀之先称王者,有蚕丛、柏灌、鱼凫、开明,是时人萌椎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从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0o而5华阳国志#巴志6中说:/人皇始出,继地皇之后,兄弟九人,分理九州岛,为九囿。人皇居中州,制八辅。华阳之壤,梁岷之域,是其一囿,囿中之国,则巴蜀矣。其分野,舆鬼、东井。其君,上世未闻。五帝以来,黄帝、高阳之支庶,世为侯伯。0?古文献记载中的古蜀历史,从蜀山氏、蚕从氏、柏灌氏、鱼凫氏,到杜宇、鳖灵,都显示出比较浓郁的神话传说色彩,特别是古蜀的起源和古蜀国的历史,更是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迷雾之中。直到近代的考古发现,我们才真实地看到了成都平原的确存在着一个以古蜀族为主体的古国,使我们触摸到古蜀文明的灿烂辉煌。从三星堆文化到十二桥文化,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最后在秦、汉初融合于多元一体的汉文化之中。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古代文明形成、发展、融合的完整历程,也是一种宗教观念的产生发展并与其它宗教观念融合,最后形成中国的传统宗教道教的过程。本文以三星堆出土铜树以及成都平原出土的摇钱树为例,探讨古成都平原地区的树崇拜对后世道教的影响。

一、树崇拜的宗教含义及其神化阐释

宗教组织的产生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初/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0(5国语#楚语6),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与神交通,都可以具备通灵的功能。/民神杂糅0使得神存在所必须的神秘感减低,人人都能与神沟通会导致神的权威的坠落。于是出现了/绝地天通0隔绝人神沟通的传说。据5尚书#吕刑6记载,由于九黎乱德,造成了宗教制度的紊乱,人人皆可以成为巫师,家家都能与天神交通,从而侵犯了神的权威,破坏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人民生活也因此痛苦不堪。于是圣王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管理宗教事务;北正黎以司地,管理人间事务,这项措施剥夺了凡人与神直接交流的权利,由国家任命的专职祭司主持宗教活动,男祭司称为/觋0,女祭司称为/巫0。这就就是所谓的/绝地天通0。通过这种方式,/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0,从而标志着一种宗教秩序的完全确立,神终于被悬置在民之上,通灵者则由所有人被缩小为巫觋。

没有神灵崇拜,古人就不能慰籍心灵,而没有人类的崇拜,神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人和神还是要通过某种方式来进行沟通。/绝地天通0虽然隔离了凡人同天神的直接沟通,但巫觋还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与上天联系。在中国的神话中,神树就是联系天地的/天梯0之一。

我们的先祖认为有一种叫/建木0的神树,位置正处于天地的中心点,因而成为通达天地的主要枢纽。5淮南子#墬形篇6云:/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05山海经6对/建木0则有更为详尽的描叙。5山海经#海内经6中记有:/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曰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暤爰过,黄帝所为。0大暤(太皞)是中国五方天帝之一,/爰过0就是上下于天的意思。因此可以认为/建木0的作用相当于/天梯0。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叫/若木0的大树,5淮南子#地形篇6云:/若木在建木西,未有十日,其华照下也。0明代周祈5名义考6引5山海经6佚文:/灰野之山,有树青叶赤华,名曰若木,日所入处。0可见若木亦即古人眼中太阳下潜地底所经之树。这种叫建木或若木的大树,一方面支撑着天地,一方面作为天上神国和地上人间往来的一条通道。太阳由若木下潜地下,又由另一株神树/扶桑0升上天空。5山海经#海外东经6说:/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05大荒东经6记有:/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0古人以树作为天地通道除了可以从文献材料中看出,在考古文物中也多有发现。在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曾出现过三千年前以三星堆文化铜树群为代表和一千七、八百年前以摇钱树为代表的两次树崇拜习俗。这两个不同时期但具有文化传统上的渊源关系的树崇拜都反映了古人眼中树的天地通道作用。后来的道教吸收并继承了这种树崇拜思想,将其作为宗教神学的一个重要部分。

二、广汉三星堆铜树崇拜分析

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中出土有铜树6件,其中大树2件,小树4件。这些神树在埋入坑中之前,均被砸烂,并用火烧过,有些部件己不完整,推测残件可能并未完全埋入坑内。从己复原的部分看,这些神树都有一个圆环形盘和像/山0一样的树座,有一根主干,若干根枝条,树上有立鸟、果实、挂饰、云气纹饰等,有的树上还有巨龙盘旋,或树旁有祭人跪拜。

三星堆青铜神树群体的出现,表现了古蜀人对树的敬奉与崇拜。作为宗教符号,其所指含义主要有以下几层:首先,铜树可能被作为上天通神的/天梯0。是沟通天与地、人与神的中介物。前面说的位于都广的建木就是其中之一。袁珂认为/都广0或作/广都0都是一个地方。杨慎5山海经补注6云:/黑水广都,今之成都也。0?5华阳国志#蜀志6云:/广都县,郡西三十里,元朔二年置。0?蒙文通教授认为5山海经6的这一部分书成书于成都平原一带。这里的居民认为自已是居于天地之中心,借助建木可以上天下地。三星堆大铜树的发现,可能正是这种/建木天梯0传说的物证。铜树高大挺直,一条飞龙盘旋而下,正是古代帝王首领或神巫变幻为/龙身0,往来于天地人神之间的具体写照,体现出神树是沟通/人界0与/天界0阶梯的宗教意义。其次,神树可能是太阳和众神的栖栖之地,是神灵的住所和归宿。古代传说中的扶桑树, /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0?,这些太阳轮流飞上天空飞向西方。西方则有/若木0,是太阳的归宿之地。太阳又常常被看成是有生命的神鸟,太阳在神话中的形象就是三足乌,或谓太阳在天空上运行是载在乌背上的,5山海经#大荒东经6说:/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0?或者说/日中有骏鸟0。(5淮南子#精神训6)因此可以推测,三星堆一号大铜树上的九只(或十只)神鸟,同时也是太阳的象征,栖息于树上,或飞来飞去,带来了光明和温暖。这些鸟又被作为上天的使者,同时又负责传达神谕和圣意。第三、神树也含有祭坛或供台的意义,是向神奉献和祭拜的场所。以大树为宗教敬神活动的场所,是古今原始民族中常有的现象。三星堆的青铜树上悬挂的璧、刀、剑、铃、牌、鱼等神器与供品,正是奉献给神的祭品。神树本身这时就充当了敬神的祭坛。特别是二号神树之下跪有三个奉物祭祀的人像,他们是守护神树祭坛的巫师或祭司,表现了神树作为神坛圣界的宗教意义。

从外表形态上看,三星堆铜树上的图形对象主要是立鸟、果实、挂饰、盘龙、等,这表明了在三星堆树崇拜还处于原始崇拜阶段,人们崇拜自然物体,还没有将自然物体人格化和神灵化。在三星堆文化以后,东汉时期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又出现了另一种典型的以树作为宗教符号的表现形式。这就是东汉的/摇钱树0。

三、成都平原摇钱树崇拜分析

/摇钱树0又称/钱树0,是西部地区东汉墓葬中常出土的一种铭器。据不完全统计,已发现摇钱树的地点至少有52处,主要分布在云、贵、

#

69

#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川等地,而以成都平原的成都、彭山、绵阳、广汉、三台等市区县最为集中。这些摇钱树除少数是蜀汉晋墓中出土,其余皆出自东汉墓葬。从目前考古发掘来看,摇钱树流行的地域相对狭小,除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之外,中原、长江下游及其它地区未见出土。可以说摇钱树是东汉初期至蜀汉晚期流行于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类型。

1、摇钱树的财富符号特征:

汉代出土的这些铜树所以称之为/摇钱树0,有的称为/钱树0,是因为这些树上结满了各式各样的钱币,/钱币0纹饰多出在摇钱树的叶片上面,种类以方孔圆钱的/五铢0为主。这些钱币都长在树叶之上,周围还有云气缭绕,像是树上结出的果实。有的树座上刻有/摇钱0浮雕画面,表现人们在用钩杆从/钱树0上采钱,在树下捡钱,并将钱串在一起用担子担走,生动具体地表现了/树可生钱0的观念。5三国志#邴原传6注云:/原尝行而得遗钱,拾以系树枝,此钱既不见取,而系钱者愈多。问其故,答者谓之神树。原恶其由己而成淫祀,乃辨之,于是里中遂敛其钱以为社供。0à从此段引文中可以看出,当时不仅有树可生钱的传说,而巳有将此树称为/神树0,并由此产生了/淫祠0之风,可见当时人们对树有一种自然崇拜的倾向,因而只要某一棵树略现出与众不同之象,就会立即被人们贡奉。摇钱树的发现,说明上述记载不仅是传说中的故事,也是当时社会信仰习俗的真实情况。反映了树可生钱、长钱,因而形成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世俗观念。这种内容在上述各地摇钱树中均能看到。

2、摇钱树的长生符号特征:

关于摇钱树的功能和作用及其象征意义,在学术界有各种说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认为摇钱树是早期道教遗物。如鲜明先生就认为/摇钱树的文化内涵有二:一是宣扬修道成仙后的天界美景;二是传达均贫富思想。0á而张茂华则认为,摇钱树是在以河南为中心的黄河流域西汉墓出土的陶质神树基础上,经由不同的途径向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与当地宗教民俗内容结合的产物。所谓摇钱树上的钱,并不具备任何财富观念的意义,而是天和地的象征,/摇钱树0是人们希望墓主通过神树由地面升天成仙的一种宗教性随葬品,应当定名为升仙树。?江玉祥先生则认为摇钱树是活人祭祀时的偶像。其功能相当于北京、湖南民俗中插松柏枝的瓶和插冬青枝的盛谷斗削 l v。

本文认为,摇钱树除了表现财富取之不竭外,还象征着生命的绵延长存,与长生信仰有密切关系,但如果说是道教的遗物却有些牵强。因此可以说摇钱树是中国神仙信仰在西部地区的一种外在表现符号形式,是后世道教神仙信仰的一种来源。其理由有以下两点:

首先,摇钱树中常见的图像符号有西王母、凤鸟、玉兔、蟾蜍、后羿、龙、虎、猴、灵芝等。这些图像符号在汉代均象征着长生。5续汉书#天文志上6引张衡5灵宪6曰:/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鸟,象乌而有三趾。阳之类,其数奇。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象兔。阴之类,其数耦。其后有冯焉者。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以奔月。将往,枚筮之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其大昌。.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0 l w三足乌是太阳积阳精而成,玉兔、蟾蜍则是月精。可见三足乌、玉兔、蟾蜍、后羿都是天上的神,而且在它们的传说涉及到了长生不死之药,可以说摇钱树中的这些图像代表了古人的长生信仰观念。另外在5抱朴子内篇#对俗6引汉人所作5玉策记6及5昌宇经6里说: /千岁松树,四边披越,上杪不长,望而视之,有如偃盖,其中有物,或如青牛,或如青羊,或如青犬,或如青人,皆寿万岁。又云,蛇有无穷之寿,狝猴寿八百岁变为猿,猿寿五百岁变为玃。玃寿千岁。蟾蜍寿三千岁,骐驎寿二千岁。腾黄之马,吉光之兽,皆寿三千岁。千岁之鸟,万岁之禽,皆人面而鸟身,寿亦如其名。虎及鹿兔,皆寿千岁,寿满五百岁者,其毛色白。熊寿五百岁者,则能变化。狐狸豺狼,皆寿八百岁。满五百岁,则善变为人形。鼠寿三百岁,满百岁则色白,善凭人而卜,名曰仲,能知一年中吉凶及千里外事。如此比例,不可具载。0 l x可见龙、虎、猴、马、鹿、熊、凤鸟、九尾狐等形象也皆为汉代长寿之象征。

其次,摇钱树上在主要的位置一般都塑有西王母的形象 l y,而西王母在当时正是长生的象征。在5山海经6中西王母是作为神化传说中的怪神,称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0。5庄子#大宗师6中称其/莫知其始,莫知其终0。5穆天子传6中西王母成为了/天帝之女0。5淮南子#览冥篇6中将西王母与不死之药联系起来。在5尔雅#释地6、5焦氏易林6以及5汉书6的5哀帝纪6、5五行志6、

#

70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地理志6等文献中,西王母都频频出现。汉代西王母是长寿、吉祥、富贵的象征,除了在史料中多有记载,在传世的镜铭及画像砖、壁画中也屡见不鲜。如河南南阳市博物馆藏东汉灵帝建宁元年镜铭文曰:/建宁元年九月九日丙午,造作尚方明镜,幽涑三商,上有东王公、西王母,生如山石,长宜子孙,八千万里,富且昌,乐未央,宜侯王,师命长,买者太吉羊(祥),宜古市,君宜高官,位至三公,长乐央t。0 l z5陶斋吉金录6卷七录元兴元年铜镜铭文曰:/元兴元年五月丙午日t大利,广汉造作,尚方明镜,幽涑三商,周t传无亟,世得光明,长乐未央,富宜昌,宜侯王,师命长生如石,位至三公,寿如东王公西王母,仙人子立至公侯(外层);吾作明镜幽涑三商(内层)。0(5陶斋吉金录6卷七,5古镜图录6卷上,5浣花拜石轩镜铭集录6卷一)这两则代表性的铜镜铭文集中反映出西王母在两汉的符号意义: /长生如石0和/富宜昌0。摇钱树中的西王母也起着同样的作用,代表了汉代人在世俗生活的生活理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因此在汉哀帝时关东民骚动,京城里的人/聚会里巷仟佰,,歌舞祠西王母。又传书曰:'母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0。 l{可见当时社会中流传着西王母可保佑人平安的思想,西王母成了人们在危难时所乞求的首要神灵。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树崇拜到了东汉摇钱树时,树上则出现了端坐于树梢之上的主神)))西王母。她可提供不死之药,因而使人长生不死,居于天国上。她之所以成为天国主神,最重要的是掌握有/不死之药0,可以使人/不老不死0。由于摇钱树上有长生不老的/不死民0,所以成为神仙所居的天国。因而这些树也就是先民理想中的天国仙境。树上各种仙人享乐宴舞等图像便明确地表现了是天上的仙境。如广汉万福摇钱树每一枝树枝上都有仙人骑鹿、仙人博奔、仙人吃药、仙人戏息和牛郎织女等16个人像,他们围绕在西王母周围共同享受天国的快乐。这证明当时的树崇拜己经构成神仙信仰为主体观念的神灵崇拜思想。可以说/树崇拜0习俗的思想内容,由最初作为/万物有灵观0的原始宗教神器灵物,发展为乞福求长生的宗教信仰神物。而这种长生信仰思想的外在符号表现形式,又被后来的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教长生信仰观念的源泉之一。

四、树崇拜对道教的影响

东汉后期,悠久的神树崇拜历史、民间的巫术、多民族不同的宗教思想与传入的黄老思想相互交织,在成都平原形成了道教。道教吸收了树作为天地通道的作用,将它想象成道士成仙的一条通道。5历世真仙体道通鉴6记载有侯道华由松树飞升的传说,其飞升时/松上有云鹤盘旋,箫笙响亮,道华突飞在松顶坐,,俄顷,云中音乐声幢幡隐隐,凌空而去0。后人郑云叟以此提诗云:/松顶留衣上玉霄,永传圣迹化中条。不知揖徧诸仙否?岂累如今隔两宵。0由此可见道教中以树作为升仙的途径,可以说树的天地通道作用在道教中得到了继承和保留。

道教除了吸收远古传说中树的天地通道作用,还根据自已的教理教义将长生成仙思想贯注其中。道教认为,在天上的仙境中,处处都有树的存在。5云笈七籤6中说天上的阳明星、阴精星、真人星、玄冥星、丹元星、北极星、天关星、辅星、弼星等众星神周围都是树众环绕。且不同的神周围的神树不同,有玉树、赤树、黑树、三华之树、青华之树等不同的神树。天上如此多的树与世间芸芸众生有着相互的对应关系。5太平经6中说: /人有命树生天土各过,其春生三月命树桑,夏生三月命树枣李,秋生三月命梓梗,冬生三月命槐栢,此俗人所属也。皆有主树之吏,命且欲尽,其树半生;命尽枯落,主吏伐树。其人安从得活,欲长不死,易改心志,传其树近天门,名曰长生。神吏主之,皆洁静光泽,自生天之所,护神尊荣。0这条材料说得很清楚,每个人都有代表其本命的树植于天上,由天上的树神看管。当人命将尽时,其树也会枯萎,人死后,树神就会把这株树砍掉。如果想追求长生的话,可以将树移植到天门附近,在这里的树都可不死,但前提是人必须得/易改心志0,即信奉道教了。

树之所以能带给世人长生是因其自身有着灵魂和生命,如同人类一样,而且树自身有着很长的生命,所以成为了长生的代表。5三国志#魏武本纪6注引5世语6曰:/太祖自汉中至洛阳,起建始殿,伐濯龙祠而树血出。05曹瞒传6曰: /王使工苏越徙美梨,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王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0曹操伐树能令树出血,这表明树是有生命物体,伐树后不久曹操即亡故,说明树有灵性,会报复人类。再加上一棵树的年龄可以上达几千年,因此树在古人心目中就成了离人们生活最近的神灵,受到人们的崇拜。树在道教中不仅象征着生命,而且有些树自身中就有神灵,5抱朴子内篇#登涉6说:/山中有大树,有能语者,非树能

#

71

#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语也,其精名曰云阳,呼之则吉。0人在山中遇到这种树精只要能正确叫出它的名字就无事了。

由于树象征着生命,因此甚至有人就居住在树上,认为这也可获得长寿。5云笈七籤6里记有/南方去中国八万一千里外,名阎浮黎之外,极洞阳之野,国名伊沙 之国,一名火庭天竺之国。国外有长洲,一名青丘,在南海辰已。地方五千里,去四方之岸二十万里,则生天树,长三千丈,大者二千围。甚多灵药,甘液玉英,无所不有。其上有民,人皆寿三百六十岁。0这种居住在树在可获长生的观念在东汉时大为流行,有道之人可久居树上。1991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县南蔡庄乡发掘出一东汉建宁二年( 169年)的石碑,上镌512字。考古发掘简报指出:该碑/通篇充满了道教色彩,反映了道教在东汉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研究历史和道教的珍贵资料0。这就是所谓汉5肥致碑6。其中记载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之碑。汉故掖庭待诏。君讳致,字苌华,梁县人也。其少体自然之姿,长有殊俗之操,常隐居养志。君常舍止枣树上,三年不下,与道逍遥。行成名立,声布海内。群士钦仰,来集如云。0肥致三年居住于树上,因此被世人所崇拜,后又作为尊贵的客人长住于许幼仙、许建家,并拜其为师,而且在许幼仙死后在其墓室中立碑记载肥致的事迹。

有道之人居树上得长生,凡人则可以祭拜树而得长生。5真诰6记有:/昔有一人好道。而不知求道之方。唯朝夕拜跪。向一枯树辄云。乞长生。如此二十八年不倦。枯木一旦忽然生华。华又有汁。甜如蜜。有人教令食之。遂取此华及汁并食之。食讫即仙矣。0正因为树的长生象征以及其自身的神灵性,所以道教将其作为一种信仰继承保留,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崇拜。另一则材料则从反面反映了树崇拜的盛行。5抱朴子内篇#道意6说:/南顿人张助者,耕白田,有一李栽,应在耕次,助惜之,欲持归,乃掘取之,未得即去,以湿土封其根,以置空桑中,遂忘取之。助后作远职不在。后其里中人,见桑中忽生李,谓之神。有病目痛者,荫息此桑下,因祝之,言李君能令我目愈者,谢以一肫。其目偶愈,便杀肫祭之。传者过差,便言此树能令盲者得见。远近翕然,同来请福,常车马填溢,酒肉滂沱,如此数年。张助罢职来还,见之,乃曰,此是我昔所置李栽耳,何有神乎?0 l|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树的崇拜热情。

道教不仅继承了三星堆铜树和东汉摇钱树的树崇拜信仰,而且树上的神灵也为道教所吸收,进入到道教的信仰之中,如5太平经#师策文6、5解师策书诀第五十6中便有/使人寿若西王母0 l}之说。葛洪在其5枕中书6中称西王母为元始

天王与太元圣母之女,号/太真西王母0,/所治群仙无量也0。以后西王母在道教神灵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职掌瘟疫、刑法,与东王公并称,成为女仙之首。明清时西王母又成为玉皇大帝的王后,赐福寿与人间。

后来道教发展日益成熟,居树上修道显然只能成为传说中的仙话,但道教追求长生成仙的宗旨不会改变,树崇拜也没有消失,道教徒在自身修炼中还是多以树作为长生的象征。5养性延命录6云:/命本者,生命之根本也,决在此道。虽服大药及呼吸导引,备修万道,而不知命之根本。根本者,如树木,但有繁枝茂叶而无根本,不得久活也。05黄庭内外玉景经6中则有:/寸田尺宅可治生,若当决海百渎倾,叶去树枯失青青,气亡液漏非已形。0可见,树崇拜在道教中仍然保留了下来,作为生命根本的象征。

(责任编辑:丕仁)

1古人类学家吴汝康认为,/资阳人0是早期新人类型,属

于旧石器时代晚期。5资阳人6,中国科学出版社,

1957年。

o5华阳国志校补图注6第11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5华阳国志校补图注6第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年版。

?袁轲5山海经校注6第506页,巴蜀书社1996年版。

?袁轲5山海经校注6第506页,巴蜀书社1996年版。

?袁轲5山海经校注6第308页,巴蜀书社1996年版。

?袁轲5山海经校注6第408页,巴蜀书社1996年版。

à5三国志6第353页,中华书局点校本。

á鲜明5论早期道教遗物摇钱树6、5再论早期道教遗物摇

钱树6,5四川文物61995年第5期,1998年第4期。

?张茂华5摇钱树的定名、起源和类型问题探讨6,5四川

文物62002年第1期。

l v江玉祥5关于考古出土的/摇钱树0研究中的几个问

题6,5四川文物62000年第4期。

l w5后汉书6第3216页,中华书局点校本。

l x王明5抱朴子内篇校释6第47、48页,中华书局1985

年版。

l y如出土于成都青白江、成都金牛区摇钱树、彭山、广汉、

绵阳何家山2号墓的摇钱树。

l z见5汉代民间的西王母崇拜6,5世界宗教研究61999年

第2期第114页。

l{5汉书#五行志下6第1476页,中华书局点校本。

l|王明5抱朴子内篇校释6第175页,中华书局1985

年版。

l}王明5太平经合校6第62、68页,中华书局1960年版。

#

72

#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良渚文化兴衰史

良渚文化兴衰史 一引言 良渚文化是我国考古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中华古代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例证。何天行先生是研究良渚文化的先驱者,并对良渚文化遗址的遗物进行整理与研究,编成第一部研究良渚文化的著作《杭县良渚镇之石器与陶器》(1937年);后来施昕更、董作宾、梁思永等人对良渚文化遗址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并得出系列成果;在1959年,由夏鼐先生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文物考古队队长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太湖沿岸和杭州湾的良渚文化”这一说法。 二良渚文化的时空分布范围 文化的影响所及和它的分布范围这两个概念有时难以区分。这里,我们根据地域遗址中出土的全部遗物分析其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是否属于良渚文化。以此为标准衡量,朔知先生提出良渚文化的分布范围应为“冻到上海,南至钱塘江,西以茅山、天目山为界,北达宁镇地区边缘的长江以南,围绕太湖大致呈三角状”。 在太湖地区目前最早的考古学文化是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当时生产水平还较低,实行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后来出现了崧泽文化(距今约6000年),崧泽文化时期随着生产水平的逐渐提高,社会财富开始有了积累,出现了社会产品分配不平等现象,私有制产生,而思想意识上的私有观念也尅是逐渐形成。到了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年)时,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积累明显增多,并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说明了当时已经进入了文明社会。良渚文化后来被马桥文化所代替。 考古学家认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是前后相继、一脉相承的三个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时期的各项成就,都是植根于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的,但良渚文化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更为精致,并出现了刻琢神面形纹的玉器)。 三良渚文化的产生 ●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对良渚遗址群中的石前圩、王家庄和巫山等一直的孢粉鉴定,证明良渚文化早起生态环境是良好的,其植被以阔叶落叶林为主,还有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夹杂其间。草本和蕨类植物繁盛,气候温暖,但当地的气温比现在低,水域不多,适宜史前人们居住、生活,具有从事农耕的优良条件。正式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着良渚先民来此生活。 ●进步的技术经验 在良好的气候环境与太湖所带来的较好的灌溉环境下,太湖一带的农业得以繁荣发展。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之外,良渚文化的产生还有赖于日益提高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力。根据考古发现,在马家浜与崧泽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水稻田的耕作,并且出现了石犁。在进入良渚文化后犁耕得到了推广,出现了面积较大、形制较规整的水稻田。从耜耕发展到犁耕农业是农业生产的一次跃进,使得农业产量不断增加,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为手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当时各类手工业兴起,包括陶器制作、玉器与石器制作、纺

论中国的槐树崇拜文化(一)

论中国的槐树崇拜文化(一) 槐树是特产于中国的古老树种,在中国分布广泛,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数千年来,中国人形成了崇拜槐树的文化现象。本文对此作一探讨,敬请方家批评指教。 一、崇拜槐树的文化表现 中国人崇拜槐树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l、视槐树为神的象征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在其代表作《金枝》中提及早期人类崇拜树木花草的原因时说:“在原始人看来,整个世界都是有生命的,花草树木也不例外。它们跟人们一样都有灵魂,从而也像对人一样地对待它们。”(1)槐树(特别是古槐树)自古就被人们视为神树而极力崇拜之,产生和出现了许多有关槐树的神化传说。《太平广记》载两京道上槐王和荆山槐神的故事。载唐文宗开成年间(836—840年),有江叟者,喜读道书,擅长吹笛。一次走到阌乡境,醉倒在驿道旁大槐树下,“及夜,艾稍醒,闻一巨物行声举步甚重。叟暗窥之,见一人崔嵬,高数丈。至槐侧坐,而以毛手扪叟曰:‘我意是树畔锄儿,乃瓮边异卓耳。’遂敲大树数声曰:‘可报荆山中二郎来省大兄’。大槐乃语云:‘劳弟相访’。似闻槐树上有人下来,与语须臾,饮酌之声交作。荆山槐曰:‘大兄何年抛却两京道上槐王耳?’大槐曰:‘我三甲子当弃此位。’荆山槐曰:‘大兄不知老之将至,犹顾此位。直须至火人空心,膏流断节而方知退,大是无厌之士。何不如今因其震霆自拔于道。必得为材用之木,构大厦之梁栋,尚存得重重碎锦,片片真花,岂他日作朽蠹之薪同人爨,为煨烬耳!’大槐曰:‘雀鼠尚贪生,吾焉能辨此事邪!’槐日:‘老兄不足于语。’告别而去。及明,叟方起。数日至阌乡荆山中见庭槐,森耸枝干扶疏,近欲十围,如附神物。遂伺其夜以酒脯奠之。云:‘某昨夜闻槐神与盘豆官道大槐王论语云云,某卧其侧。并历历记其说。今请树神与我言语。’槐曰:‘感子厚意,当有何求?殊不知尔夜烂醉于道,夫乃子邪!’叟曰:‘某一生好道,但不逢其师.树神有灵,乞为指教,使学道有处,当必奉酬。’槐神曰:‘子但入荆山寻鲍仙师脱得见之,或水陆之间,必获一处度世,盖感子请慎勿泄吾言也。君不忆华表告老狐祸及余矣。’叟感谢之。明日,遂人荆山缘岩循水,果访鲍仙师,即匍匐而礼之。师曰:‘子何以知吾而来师也。须实言之。’叟不敢隐。具陈荆山之树神言也。仙师曰:‘小鬼焉敢专辄指人,未能大段诛之。且飞符残其一枝。’叟拜乞免。仙师曰:‘今不诛后当继有来者。’”(2)后来江叟在鲍仙师的指点下,道行日深,并凭借仙师所赐玉笛,得到了龙王的水珠,最后得道成仙。故事留下了许多启发意义,一是槐可“构大厦之梁栋”的有用之材;二是器物之用,须得适时,错过时机,有用便会化为无用,栋梁之材也将成枯木朽株,烧火之外,别无可取,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然;三是荆山槐语重心长的开导愚顽,其通达和自我牺牲精神,亦是令人感佩,明知会遭到惩罚,仍热心指点求教者。《唐山县志》载:“神槐在泜河东岸。明河堤数溃,民受其害。有神示梦于邑人曰:我城隍神也。悯若等久罹阳侯之难,今已植砥障矣。厥明视之,岸畔果有槐生焉。自是终明朝无河决之患。”(3)说明神槐能发挥保持水土、固岸护堤的作用。《夷坚志》还记载了神槐送药的故事,说江西饶州鄱阳县(今波阳)有一槐花巷,因巷中有棵老槐树而得名。有个外地秀才叫徐武的因事到县,游览街市看到此树,抚摸树干感叹道:“这树心都已枯蠹中空,只存枯皮,却老干虬枝,枝叶蔚茂,不知经历了多少春夏秋冬,随了多少雨雪风霜,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一定得了灵气成精了!”晚上回到客店,正要就寝,忽听得轻轻敲门声,开门一看,见一清秀女子站在门前,自称是槐花巷内的大槐树精魄,因秀才白天惠顾,怜悯赞叹,故特来致谢.庆历四年五月,住在槐花巷的府吏陈忠显,因腰痛让妻子温酒调药,其妻误将外用的滑肌散投入,陈服后腹内绞痛,吐泻不止,全家人为之不安。正准备天亮后到集市上买绿豆解毒,外面响起叫门声,说是巷内邻居槐娘,特前来送解药。陈因怕槐树精作崇,不敢开门接受。《南柯太守传》说有书生淳于芬梦人槐安国,被招为附马,迁官晋爵,享尽荣华富贵。后来因交战失利,公主夭亡被遣。那槐安国便是为人熟知的大槐树下的蚂蚁世界,

道教与道家

道教与道家 蒋贤森2152001037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

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

良渚文化与鸟崇拜

从良渚文化玉器鸟形象看史前社会的鸟崇拜 内容提要:对鸟的崇拜,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至少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出现。随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和人的地位的上升,原始先民逐渐由图腾崇拜转向祖先崇拜。本文力图透过良渚文化玉器上出现的大量鸟形象这扇窗,再结合有关鸟崇拜的各种文献记载,和当时的一些鸟崇拜民俗活动,来对原始先民中鸟的祖先崇拜作一小小的看法。 关键词:良渚玉器史前社会鸟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于长江下游,以江浙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古文明。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年代约为距今5300——4200年。[1]从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器物中,玉器占了绝大多数,而且大多制作精美,尤其在刻有纹饰的器物上,鸟图像的频频出现,并不仅仅具有装饰意义,显而易见有着某种“特殊”的意义。巫鸿先生认为,“在一特定时期和文化体系中人们所创造的艺术与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应互相平行,都反映当时人观察、理解和表现世界的特殊角度、观念。”[2]良渚文化玉器中的鸟崇拜就是这种特殊意义下的特殊角度、特定观念的具体显现。 良渚文化玉器鸟形象,大致可分为圆雕玉鸟和刻划鸟纹。圆雕玉鸟多为片状,鸟身较圆,两翅垂向尾部;背部雕刻细致给人以俯视玉鸟之感。刻划鸟纹多为侧面,鸟身呈圆形,翅与头都很小,鸟形象较抽象或简洁,似乎处于衬托、从属地位。 反山墓地出土的一玉鸟(图1),长5.5厘米,宽5.8厘米,整体近似三角形,片状。头部前凸,翅较小,伸展向后,平尾,眼于头的上平面,双眼大而圆,极度夸张。[3]类似的玉鸟在不同地区的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多件。这些玉鸟大头,大身,小喙,小翅,绝非鹰类,疑为鸠鸟。鸟的背面琢法精致。眼于头的上平面而向上,部分玉雕形象眼较大,且有多重环线装饰。取景方式为近观,表现鸟刚刚起飞的样子。简约、古朴,造型中绝少夸张。表现了一种为原始的鸟崇拜,即对鸟本身特征的崇拜。 反山墓地出土的冠形器(M22:11),高4.2厘米,宽3.85厘米,片状,梯形。中部浮雕兽面纹,大眼,阔鼻,嘴扁而宽。眼廓、鼻、嘴皆饰细阴线纹。兽面左右侧的上方,各饰一团形纹样,形象极难辨认,学者认为“鸟头向外,单圈小圆眼,尖喙细颈,椭圆形鸟翼,翼中有重圈”。[4]反山这一玉饰上鸟纹的形象不甚明了,在瑶山出土的冠形器(瑶山M2:1)(图2)上,这种鸟纹的形象就很明确了。器高5.8厘米,宽7.7厘米,梯形。中下部有孔,孔之上部有细阴线刻神人兽面纹,神人两侧各一侧身鸟纹,鸟头较大,以眼为中心有多层阴刻圈,尖喙,有冠,细颈,翅为四边形,小于鸟头,但不知为何鸟。[5]神人双臂及两旁神鸟羽翼采用一致的卷云纹,仔细观察这些玉器纹饰,不难发现鸟与兽形象某些组成部分的惊人一致,尤其是鸟身与兽眼。这种纹饰上的互渗似乎反映了属性的相互依靠。神人兽面纹两侧鸟首相外的鸟形象,烘托了神人借助鸟羽化升天的意境。与玉鸟颇具神似的玉冠状器、玉三叉形器、玉璜等,正反映当时鸟图腾崇拜的兴盛。美国弗利尔博物馆所藏的三件良渚式玉璧(图3),各以阴线刻绘一只小鸟站立于“有角的跑门”上。三件玉璧之一的侧边上,又线刻了四个花纹单位,各饰以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一个鱼骨架,故在整个周围边线上,共有二只鸟,二条鱼,鸟鱼之间又刻绘似雷纹的回转线条。巫鸿先生在《东夷艺术中的鸟纹》一文中,认为此神秘鸟纹是《尚书?禹贡》中“淮海惟扬州,彭蠡既豬,阳鸟攸居”中的“阳鸟”的具体表象。更进一步解释了“阳鸟”就是当地所住的人民“鸟夷”,他们的贡品中有羽毛一项。其中一展翅小鸟,灵巧伶俐,尖短喙,只剪尾,极似飞燕;而尾翅上翘者,姿势颇似鹡鸰。[6] 反山墓出土的玉琮(M12:98)(图4),与常见的良渚式玉琮一样,此器呈外方内圆,外壁分为四个花纹单位,每个单位又分上下两段,上段琢饰小眼面纹,下段琢饰大眼面纹。该玉琮于面纹的左右两颊处,各琢以鸟纹,鸟首向外,以圆涡纹表现鸟的身、尾,省略了足、爪的描述,[7]此鸟纹以图案化,难以分辨为何鸟。 璧与琮两种玉器,在良渚文化晚期,同属重要的且彼此有某种关联的宗教用器。良渚先民们相信天如圆蓋,地方而平,他们相信用美丽而不朽的玉,琢成圆璧与方琮,在琮的四边,琢上表现“神祗、祖先、神灵动物”三位一体的花纹,来礼拜神祗祖先,希望达到沟通感应的目的。鸟图腾崇拜的良渚先民们在这些宗教用器上大肆表现鸟形象,将这种沟通神祗祖先的法力赋予神鸟。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之青色崇拜

浅议中国传统文化之青色崇拜 摘要:纵观历史的长河,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青色充满了崇敬之意,本文将从古人的遣词造句、文学作品、艺术绘画三个论证古人对青色的崇拜,并且分析其中的缘由,最后由古人的“青色崇拜”阐明古人的审美方法和审美观。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青色崇拜、观念、审美观 1中国的传统色彩观 1.1色彩观的形成 要说中国的传统色彩就不得不先说一说中国古代的色彩观,也就是古代人对于色彩的理解。在古代中国,色彩不仅仅是一个颜色,一个符号那么简单,古人对色彩赋予了更多的哲学意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促使了中国传统色彩观的形成,其中又要数儒家和道家两大学派的影响意义最为深远,儒家学说是以“天道”观为出发点,提出“仁”这个核心思想,主张色彩以“礼”的规范,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儒学将自然中的五种颜色视为“正色”。即青、赤、黄、白、黑。除此之外,皆为邪色。孔子就曾有“恶紫之夺朱”的议论。而道家学派则崇尚阴阳两色观,《老子》里就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认为只有黑白才是最朴素,最纯真的大美。《道德经》中也有言:“知其白,守其黑”,体现了道家学派最为朴素的宇宙观。两大学派的互补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的色彩观,既五色观。 2青色崇拜 2.1遣词造句流露出的“青色崇拜” 中国古代的五色观体现着古人对颜色的偏好和认识,其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青色(蓝色)的崇拜和偏爱。例如在五色的排列中青色就常常被排于首位,在《说文解字》中:“青,东方色也。从生丹。??丹青之信言必然”。青色在此与日升的东方“同构”,同样含有“生”之意。而且,古人认为丹、青二色为信然之色,既标准之色,足可以看

苯教的“苯”源自天珠

苯教的“苯”源自天珠 苯教的“苯”是藏语译音,当今人们解读苯是“颂咒”“咏赞” 之意,有人认为它原本就要读作“卜”(蕃)。也有认为,苯者,本也,是根源的意思。 从藏族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解读“苯”,“苯”源自天珠。天珠:“古时曰…查母?,今人叫做…斯?。此为如意宝,又称…四洲查母?宝,是为无上宝。不识宝之性,犹看河边石。懂得宝之性,如意之宝也。百般功夫时有付东流,千般贪婪终究事无成。珠宝虽有拇指大,却看诸事变如意”。天珠是源自西藏史前时期,在公元前4000—3000年,因陨石撞击喜马拉雅山玉髓玛瑙矿脉时产生巨大冲击力和高温将将玉髓玛瑙矿脉击碎后将陨石及陨石所携带的太空宇宙成分熔合在玉髓玛瑙碎石内而形成的一种宝石。在藏药《晶珠本草》描述:“瑟治癫痫,镇痛。瑟新品很少,容易辨认。虎伏块状,有黑色花纹、黄色花纹、褐色花纹相杂,纹长,斑小。人工造的花纹扭曲,注意不要相混。真品虎伏块状,纹长九倍。用来擦眼,利眼病。用凉水泡一夜,水可止血痛;内服治癫痫病入血分;也可入内服药。涂在箭头上,镇邪。带在身上可预防癫痫”。在《藏汉大辞典》中释“斯”为:“亚玛瑙,猫睛石。一种宝石,俗称九眼珠。宝石纹理有…无睛?、…长条?及…有睛?三类。入药能治脑溢血”。 天珠宝石在藏区古时曰“查母”或“衲布”(nor bu),今人叫做“斯”或“瑟”。汉语译为“亚玛瑙”当代人称“天珠”。天珠的颜色分黑色、白色、花色三种,多数为黑色,藏民认为这些黑色宝石源

自天上(俗称天降石),太阳就是“黑”之源,在藏人观念中,黑是万物之源,生命之色,黑就是宝。藏语黑读“nuo”。藏语把“天”读作“那木”(南无),本义是“黑之母、黑之王”藏语的“nuo”(纳、那)含有驱逐、杀死、亲密、厉害等含义。藏语宝、宝贝读作“衲布”(nor bu)意为“黑的”或称之为“黑崇拜”。由于崇拜“黑”,藏人开始穿黑衣带黑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宗教体系“本”教。“本”是由藏语“衲布”的发音演变而来,“衲布”与汉语“本”波斯语(bun)都是“本”“根本”“本源”的意思,至今有的地区藏人称“本”教徒为“卧布”、“别恩布”、“博布”、“莫博”等。显然,这主要是因为藏族地域广大,许多地方长期不相往来而产生的方言分歧所造成的缘故,是过去藏族社会多种历史因素造成的。因藏语“衲布”(nor bu)意为“黑的”和“宝、宝贝”等意思,所以“本”教又称“黑教”。 由于部落之间不断发生争斗,为避免在争斗中这些宝石遗失或被掠夺,便将这些宝石埋藏于地以保护,争斗结束后再取出,后人称这种方式为“伏藏”和“掘藏”。在多年的部落之间不断的争斗中,拾到天珠宝石的部落在争斗中不断的取得胜利,领域不断扩大,在公元前20世纪前后最终创建了由部落联盟组成的古象雄王国。之后,人们认为将天珠埋藏于地可以起到扩充疆土、保一方平安的作用,便将天珠埋藏在王国领域的各个地方,由此开启了“伏藏”的习俗,民间称埋藏天珠的地方为“天珠穴”。

道家与玄学

《老子》的智慧与辩证分析 无08 2010011181 赵致辰 老子是道家的始祖,他的《道德经》也是长盛不衰的道家经典,下面想要分析一下老子的哲学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并且寻找老子值 得我们学习的智慧,我把它分为世界观,有无强弱的关系,看待欲 望的态度,以及政治的观点几个方面来考察。 1.世界的发展 中国的先驱,总是以宏观的,整体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哲学家,医学家都是如此。而外国的先驱总是倾向于细致的研究一个现象的 每一个细微的地方,他们喜欢严谨的理论以及充足的实验验证,对 于宇宙的最为本质的问题,西方的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相应的,老子提出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宏观观点, 这一观点的最大优点在于揭示了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向性“,现代 物理揭示出一种规律,即一个体系在自由状态下总是向着熵增大的 方向发展(热力学第二定律),表现在宏观上,就是从一种物质变 为多种物质。最初的宇宙什么也没有(如庄子所说的混沌),后来 经过发展,有山,有水,有各种植物和动物,宇宙的总体处在一个 增长的过程中,这就是”生万物“。在道家中,有五行,有阴阳, 有组成世界的最基本的物质,道家的世界认识观非常的完善,已经 完全自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人和自然可以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人并不以征服世界为目的。有人可能会认为道家仅仅从宏观去把握 世界显得太朦胧而不科学,我认为这恰恰可能是一种”超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不去细究可能会免去很多麻烦,细致的研究当然有益,但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始终非常尴尬,中国古人的科学技 术发展的水平其实是匪夷所思的(比如地动仪等),但是始终没有 人对于科学技术加以促进,这显得非常耐人寻味。或许,在道家的 观点中我们可以窥见这种微妙的关系。

走近良渚文化

走近良渚文化 活动背景: 走进刚刚开放的良渚文化博物院,大气而又精致,作为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为家乡有这样古老的文明而感到骄傲。于是我想给同学们上堂与良渚文化有关的活动课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了解自己家乡的古文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与参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选择“走近良渚文化”这个主题,我们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有亘古自有的人文因素。这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学生生活中经常听到看到却又没有留意的话题,是值得学生学习、了解、探究的话题。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良渚文化的独特内涵,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2、感受古老深远的人类文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中华文明的思想感情。 活动年级:五年级活动时间:2010年5、8——5、13 活动准备: 参观良渚文化博物院、搜集与“良渚文化”相关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很荣幸,能和五(3)班的同学们一起合作上课。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家乡叫什么?——良渚,板书:良渚。大声地叫一遍。 2、关于家乡良渚,你了解哪些呢?(可以从家乡特产、风俗习惯、风景名胜等方面介绍)

3、学生交流。 4、师:刚才有的同学讲到了良渚的特产、良渚的风俗习惯、还有的同学讲到了最值得我们骄傲的、举世闻名的————良渚文化。板书:文化 5、一个熟悉的名词——“良渚文化”,你是从哪儿了解到良渚文化的呢?(从资料上、从良渚博物馆里),你在博物院里看到过什么,听到过什么?真是不虚此行,你了解得还真多。 5、师:其实今天这节课葛老师就要带着同学们走近良渚文化,让我们进一步的去探索和了解良渚文化。 二、了解良渚文化 A、了解良渚文化的起源 1、过渡: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许多资料,下面请快速默读资料,你获得了哪些与良渚文化有关的信息可以和组员交流。待会儿我要考考你的记性。 2、接下来,葛老师要考考你,让我们进行知识猜猜猜。看看哪些同学记性最好? 一、你知道吗? ①、良渚文化距今约()年。 ②、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 ③、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很发达,()业也极为先进。 ④、良渚文化时期,陶器做工精细,()的工艺水准更是达到了“鬼斧神工般的超卓高度。” ⑤、( )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 3、师:(出示施昕更图片),瞧,这就是良渚文化的发现者——伟大的施昕更先生。不过,葛老师有个疑问,既然良渚文化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的环太湖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叫太湖文化,而叫良渚文化呢? 4、师:对,这就跟施昕更先生有关。师讲述故事。 (施昕更是土生土长的良渚人,他在杭州西湖博物馆工作,十分喜欢考古,可以说到了痴迷的地步。有一次,他回到老家良渚,在田间小路散步的时候,突然发现田埂上有几片破碎的黑不溜秋的陶片,他觉得很好奇,就把陶片带回博物馆研

道教的信仰特征和基本教义

道教是以老子的“道”为最高信仰、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的中国本土的宗教。 道教受道家思想影响把道作为其信仰的核心,而老子的《道德经》第一句话是“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道是不能道的,道是不可道的。而道教着重从宗教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老子所讲的“道”,认为道不仅是宇宙万物之本原,同时又是“灵而有性”的“神异之物”。后来道教所尊崇的“道”便有了第二层含义,指“三清尊神”,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太清,灵宝天尊和上清,道德天尊。 道教的基本思想 1.尊“道”贵“德” 道的观念来自于先秦道家以清净为宗,虚无为体,柔弱为用的自然之道。 “道”是宇宙的本原与主宰者,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时不存,是宇宙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演化者。“德”在道教经书中有两种解释:一为道之在我者就是“德”,亦即指事物具有与的赖以生存的灵性禀质;二是指社会的伦理道德、人的品德。 大道生成宇宙及万事万物,太上老君是创世主,这是道教徒不可动摇的信念。 唐吴筠《玄纲论》中总括“道德”含义说:“道德者天地之祖,天地者万物之父。” 道家认为,德是对“道”的衍化,是道的准则在人类社会中落实于社会的人性、人伦、人情等方面的道德行为规范。 法自然以顺道,顺乎阴阳五行运行、变易,即可为道,是为“德”。道教追求长生久视,因而其根本信仰便是尊“道”贵“德”,其修持之首务便是修道积德,功德圆满,才能得道成仙。 2.生道合一,长生久视,性命双修 《老子想尔注》中说:“生,道之别体也。” 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长生。 道教重视生命的价值,以生为乐,重生恶死,追求长生不死。 人观天之道,把握天道,运用天道运行的法则,便能控制外物,改造自身,这就成为道教各种修仙方术的重要理论基础。 道教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命在我不在天!”人的生命长短,并非上天所命定,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道教坚信,人可以“夺天地之造化”,通过积极的修炼,使生命由弱变强,由夭转寿,直至长生不死。他们认为,人与宇宙万物一样都是由“道”化生,所以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依自然而行清静无为的生活,可与天地共存,长生不死。 麻姑献寿 东汉桓帝时,某年的七月七日,神仙王远降临在江苏吴县一个名叫蔡经的人家里。王远接见了蔡经一家人后,就派遣使者,请仙女麻姑赴宴。麻姑到来后,对王远说:“自从上次和你见面以后,我亲眼见到东海三次变为桑田;不久前,我又去了一趟蓬莱,这地方的水,比昔日召开群仙大会时少了一半,我想,不多久,也会变成陆地吧!”王远也感叹道:“古代的圣人也曾说过海中会飞扬尘埃这样的话”。 沧海变成一次桑田,不知要经过多少个千万年。麻姑已经见过三次沧海变桑田,她该有多大寿命? 民间传说王母娘娘三月初三过生日时,举办蟠桃盛会,麻姑特酿制寿酒献给西王母,这就是所谓的“麻姑献寿”。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有很大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道家与道教的性质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四、道家与道教的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五、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汉魏以后,道家再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也不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而道教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家之所以没有湮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于道教的发展而得以延续,道教既然以道家思想作为理论支柱,因而必然包含着道家,老庄的著述既然被作为道教的经典,道教学者在进行注释时也必然发展了老庄之学。但不能否认道家对道教的影响更大一些,而不是相反。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世人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

实用类文本吴文化良渚遗址公园与文化自信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 材料一今年2月,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在无锡举行了一场讨论会,专家认可的是,泰伯被认定为吴文化的开端者。至于“吴”这个地方到底在哪里,陕西吴山、无锡、苏州、南京江宁各说皆有,80多个专家引经据典,激烈讨论整整一天,最终形成共识: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核心区,梅里是吴文化的源头。历史上的泰伯城是太湖流域最早的国都之城,虽已湮没,但不可轻易否定。吴国早期的都城筑于梅里,世称泰伯城,早在东汉时就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泰伯开创吴文化,并非在一片白地上凭空生发,而是依托了自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至良渚文化、马桥文化的历史积淀,而将中原文明与荆蛮本土文明相整合,又加速了吴地文明的发展进程。 现在所说的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一般是指在江南一带滥觞,以先吴和吴越两国文化为基础,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高峰,再至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兴起转向现代文明的一系列文化集合。作为吴文化的创始者,泰伯谦让、包容的“至德”精神,经孔子等历代思想家的倡导而影响深远,既是江南文人“道德文章”的范型,也是江南近现代工商实业家以德经商的宗旨之源。 (摘自2011年4月11日《现代快报》) 材料二良渚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最大的难点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展现曾经良渚先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样态。根据“保护第一、展示第二”的原则和“考古先行”的行动方针,规划建设方案经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因考古结果而改变。 比如为完善城址核心区的防洪系统,计划将恢复城址区内的一条古河道。但对古河道的精确位置,考古专家也只能给出大概的方向。随着考古人员发现古河道实际位置比预估偏移7到8米,原先的工程审批流程又要进行调整再上报。一边考古一边调整一边施工,长度1公里的河道恢复工程花了两年多的时间。 这种案例,在整个遗址公园建设过程中遇到太多太多,但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这种工作不仅仅是良渚的、杭州的,做好了还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以前,重要的外国元首来中国的第一站会选在西安,以示对我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现在,杭州也可以成为首选地,本质上推动了杭州城市国际化的进程。 (摘自2019年10月7日《每日商报》) 材料三多年以来,我们在文化领域遇到的主要问题,不是要不要继承,而是如何继承、继承什么。前者是继承方法,后者是继承标准。毛泽东说过:“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主张吸取民主性的精华、弃除封建性的糟粕,作为发展民族新文化的条件,特别批评“言必称希腊”,强调“不仅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明天”,强调“不能忘记我们自己的老祖宗”。这些直到今天还是有意义的。如在如何继承古代文化遗产问题上,沿用“五四”强调的科学和民主作为文化继承的标准,是不够全面的。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和美德、唐诗宋词的美学价值、中和辩证的实践智慧、治国理政的经验总结等,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普遍性文化精髓,不能仅在这种科学民主的标准下被肯定。另一常见误区是认为农业文明时代发展出来的文化已经全部过时,这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不能认识到任何时代都可能创造出超越时代的文化内容。 文化的继承,关键是承认在中华文化中含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意义、又有当代价值的成分。因此,在民族精神与价值观上,中华文化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并不是仅仅提供了“民族形式”,而是提供了积极丰富的内容。 真正的继承不是简单的承接,而是联系着弘扬。弘扬指把承接下来的传统发扬光大,是

佛山北帝崇拜与民间文化探究

佛山北帝崇拜与民间文化 摘要:北帝崇拜是佛山最为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佛山民间信仰的主干。以北帝崇拜引出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各种民间文化活动具有:融宗教性、娱乐性、世俗性、群众性为一体的特征。这些民间文化不但表现了佛山的本土特色,也显现了北帝崇拜在社会整合功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佛山北帝崇拜民间文化 引言 中国传统自然观有这么一个特色:社会是由神(鬼)与人共同控制并通过均衡协调以达到和谐。而传统社会中,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往往与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北帝,又称玄武,黑帝,真武大帝,是道教重要的神祗之一。“玄武”之名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玄武”主要是根据二十八星宿的划分而来的,有道是“二十八星宿,天元气玩物之精也。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玄武。”①玄武掌管北方司水,故为北帝。一者,北帝司水,对北帝的崇拜这对依水而居的佛山人来说具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意义;二者,“越人尚鬼,而佛山为甚”②,作为尚鬼(神)为甚的佛山对鬼神的崇拜现象更是充分渗透到佛山的民间艺术中,这些民间艺术活动中体现北帝崇拜现象的占了大多数,且北帝崇拜的民间艺术活动期范围之广,影响之深是其他神鬼崇拜所无法匹敌的。所以研究佛山的民间文化,乃至佛山人都应该要以北帝崇拜为首要切入点。 关于佛山北帝崇拜的研究,肖海明、申小红、黄卫红等学者已对其起源、发展、历史价值等客观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笔者在借鉴这些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与笔者关系最为密切的民间文化的方面进行研究,由此展现北帝崇拜反应在佛山的民间特色,民间社会发展方面的功能。 本文对北帝崇拜与佛山的民间文化主要从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这4个方面进行描述介绍。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口继文学的通史,对过去人们的道德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在佛山民间文化中对北帝崇拜的表征主要体现在民间的传说中,这些传说在战乱年间宣扬北帝北帝显灵救危,比如元朝传说“真武显圣救危”,明朝农民起义的“鸟阵蚊旗”;在太平年间又有宣扬北帝的品质优良,敬业爱民的,如明朝末年的“劏仔石”,民国期间的“窦元帅和凤林茶馆”“倒尿公”的传说。其中“鸟阵蚊旗”的传说是流传最为广的——在明正统十四年,广东爆发了声势浩大、震惊朝野的黄萧养农民起义。在起义军将军进攻佛山时,佛山人民还在争论着是“同流合污”还是“坚决反抗”,当他们求到北帝面前时,北帝降下了一系列怪事的“征兆”暗示佛山人民做好抵御进攻的准备。后来在双方僵持阶段北帝又显了一次灵,召来了一大群飞鸟在起义军战船上盘旋为佛山人民助阵,后来又从祖庙中放出一群群飞蚊,聚集在天空形成旗帜之状。乡人认为这是北帝显灵,暗中庇护,他们才有力量得以捍卫佛山,成功抵御起义军的进攻。 ①乾隆《佛山忠义乡志》卷六《乡俗志》②《重修纬书集成》卷二《尚书考灵曜》 第 1 页共4 页

浅谈佛教与苯教的融合

浅谈佛教与苯教的融合 苯教是流传于藏族地区的古老宗教,作为一个本土宗教,它在青藏高原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是古代藏民族地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农奴制吐蕃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公元七世纪中叶,吐蕃地32代赞普松赞干布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迎娶了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两位公主都信仰佛教,她们入藏时,都带去了佛经、佛像和其他法物。松赞干布也改信佛教,使佛教的偶像崇拜和神权观念在西藏获得初步流传。这样,苯教全民信教的独尊地位受到佛教的强烈挑战。随后,两大宗教在青藏高原进行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之久的角逐和竞争,两种宗教相处的历史就是她们相互斗争和互相融合的历史。最后,两大宗教都在吸收对方的基础上完成了各自的重新整合,整合后的佛教不再是纯粹的印度佛教,被称为喇嘛教或藏传佛教;苯教也不是吐蕃时的苯教,成为一个完全理论化了的臃肿苯教,双方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融合的程度。佛教和苯教的融合,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佛教在进入藏区的过程中,为了在吐蕃争取自己的立足之地,以变通的方式与苯教相处并协调关系,完成了本土化过程。在这一 过程中,为便于佛教的传播、发展和吸收更多的教民,佛教不得 不吸收一些苯教的内容。苯教作为吐蕃土生土长的一种古老民族 宗教,它带有浓厚的地域性文化特色,是吐蕃本土生活方式的反 应者和维护者,在藏族人民的实际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到处存在, 这决定了苯教在吐蕃时期拥有广泛的信教群众基础。佛教传入吐 蕃后,曾遭到旧贵族和苯教祭师的强烈抵制,多次受到沉重打击。 传说在修建幻显殿时,“昼日所筑,入夜悉为魔鬼摧毁,不见余痕。” 这显然是苯教祭师及其信徒们所为。寂护作为印度大乘佛教中观 派的代表人物,也被迫在苯教徒的责难中中止在吐蕃的传教返回 尼泊尔。佛教在吐蕃遭到抵制后,进行了一些变通,莲花生等佛 教大师采用融佛教于苯教之中的办法,把苯教的神祗接纳为佛教 的护法神,把苯教的巫术、祭祀等列入佛教密乘的修法仪轨之中, 以苯教的形式宣传佛教的内容。消除了藏区人民对佛教的陌生感, 使佛教在藏区得以生存和发展。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的佛教, 要想占领吐蕃本土思想意识领域,就必须以吐蕃的传统文化作为 消化系统,当时只有苯教才能充当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而 高明的佛教大师就通过变通,巧妙地利用苯教,将佛教植根在藏 区。在这一过程中,佛教与苯教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融合。 第二,苯教在强大的政治压力和佛教的猛烈冲击下,开始有意识地吸收佛教内容,使苯教向着佛教化的方向演变。苯教在受到打击后, 不甘轻易消沉下去,苯教大师总结与佛教斗争的经验教训,从排 斥佛教转向吸收佛教,承认苯教与佛教的教义是相同的,把佛教 经典改头换面为自己的经典;把佛教的神改为自己的神,认为释 迦牟尼是苯祖敦巴辛绕的化身;开始创寺庙,苯教的形态与佛教 越来越相近。总之,由于历代苯教大师不断进行改造苯教的活动, 逐渐使苯教与佛教融合。

《良渚文化》读后感

《良渚文化》读后感 午后的阳光暖暖地照进我的书房,我手里握着《良渚文化》这本书,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梦乡。梦中,我穿越回了良渚时代。 我来到一片海水包围的小岛,岛上森林茂密,溪流遍布,气候宜人。我漫无目的地闲逛,发现了一个人口密集的村落。 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村落里弥漫着袅袅炊烟。人们正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他们穿着朴素,以麻织品为主,手里拿着种类各异的石制的工具。咦!那些不正是我从书上见过的石犁、石铲、石刀、破土器和石镰吗?我悄悄地尾随他们,一部分人们正大步走向田野,我放眼望去,看见了一望无际的稻田,秋风起伏着金黄的稻浪,稻谷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亮光,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工具,尽情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还有一些年轻的男人们带着弓、叉、石钺和网坠去捕捉野兽和鱼类。女人们也三三两两地出来了,有的到浅水中捡拾螺蛳和蚌蛤;有的在小溪里洗涤盛放食物的陶器,有鼎、壶、罐、杯子、盘子等;还有一些在家里喂养家畜家禽。最开心的是孩子们了,他们漫山遍野地追逐嬉戏,无忧无虑的笑声划破了天际。 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和、自然。我仿佛进入了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我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干净

的山水,凝望着没有雾霾的蓝天,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时间。 暮色四合,突然,远处传来了器乐的声音和呐喊声,我看见在外劳作的人们纷纷奔向一大片宽阔的山坡,女人们和孩子们也都欢呼雀跃地蜂拥而至。这是怎么了?我忍不住追随着他们去看个究竟。原来人们聚集在这里祭祀神灵,他们带来了丰盛的食物、燃起熊熊的篝火、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大概是在感谢神灵的庇佑让他们有一个丰收的季节吧?我想这一定类似于西方国家的感恩节了。令我惊讶的是人们带来的各种玉器,有玉琮、玉璧、玉圭、玉璜、玉钺,它们和书上描述的一模一样,神圣而艳丽,花纹精细,难怪现代人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它们呢! 一觉醒来已经夕阳西下,我还沉浸在那个遥远、神秘、不可思议的国度,久久不能平静。梦回良渚,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良渚文化的发掘凝聚着一代代考古学家的心血与汗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领略到了古国文明。如果没有他们,良渚文化将永远埋藏于地下,沉睡不醒。梦回良渚,让我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悠久和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梦回良渚,更让我为自己是余杭的一份子感到骄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