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同步达纲练习】

」、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分解因式:①4x29

2

②—xy y2__

4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x y)2 5b(y x)

④(x y)24(x y 1)

2、

在厶ABC 和厶DEF 中,AB=ED AC=EF / A=Z 丘,则厶ABC^A

:

3、

三角形有两边长为5和8,第三边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数,则周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 .

1

4、在分式1 ——1中,当x= ________ 时分式无意义

1 -

x

1

0.25 b

5

0.1a 0.3b

1

②-

1Z C= ____ _,若周长为偶

b

a

a

b

5、把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各项系数都化成整数

7、已知是完全平方式, m= ________

x 3 k

8、

如果关于x 的方程 ________________ 亠 有增根,则k 的值是

x 1 1 x

9、 等腰三角形一边等于 7cm, —边等于9cm 则它的周长为 __________ cm. 10、如图1,△ ABC 中,/ C=90 , AD 平分/ BAC 交BC 于D,若DC=7则点D 到AB 的距 离是 ___________

11、如图 2,/ C=25, AD=BD=BC 则/ ADE= ___________

14、计算: ________ 15、如图3, A B 两个村子在河 CD 的同侧,它们到河边的距离分别是 AC=1km BD=3km CD=3km 现要在河边上建一水厂向 A B 两村输送自来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公里

2000 12、等腰三角形底边、腰的长分别是 12cm 和10cm,则它的面积= ________

13、等腰三角形底角是 15°,腰长为10cm,则腰上的高为 _________

元,为使铺设水管的费用最少,求出铺设水管的最少费用是_____________

、选择(每题3分,共30 分)

16、下列各分解因式的题目中,错误的是

C、

17、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5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1-5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共14分) 1.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蜡炬成灰;⑤火上浇油;⑥沙里淘金;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⑤⑦⑧B.②④⑤⑦C.①③⑤⑧D.②④⑥⑦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熟石灰用来改造酸性土壤 B.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海水用来晒盐 D.海水用来制碱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4.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可以使用的物质是() A.木炭B.铁丝C.红磷D.硫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7.某物质4.6 g与氧气反应,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O2的质量为11.2 g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3 C.生成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见的学习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含有不同元素,有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单质有不同的存在状态,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 D.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9.如图是在通常状况下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分别测定的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等体积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根据换算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气体较纯的是排空气法 B.根据题意及图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将燃着小木条置于瓶口,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 100%满了C.根据题意和图示,排水法得到的二氧化碳更为纯净 D.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是 94.2% 10.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 ) A.50g B.100g C.150g D.200g 11.实验室可用MnO2作催化剂,加热分解KClO3制O2。许多金属氧化物对KClO3分解有催化作用。用下表中物质作催化剂,KClO3开始分解和剧烈分解时的温度如表所示。若用KClO3来制O2,如果没有MnO2,最好选用的替代物是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的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联合起来,也没有王畿大。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 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 2. “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西周宗法制度的精神。其中的“天”是指( ) A.确定继统人选的天子 B.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 C.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D.表现自然主义的天道 3、《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是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4.依照周朝礼制的规定,只有天子才能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 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季氏越级用六十四人的庭院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 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5.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郡县制度 B.官僚制度 C. 皇帝制度 D.朝议制度 6.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先生的观点是() A.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B.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唐朝三省相互牵制 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机制

最新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最新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我会填! 1. 27、72、82、25 这四个数中,个位上是 2 的数是( )和( ),十位上是 2 的数是 ( )( )。 2、五个十是( )。( )个十是100。68 是由( )个一和( )个十组成的。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百位在第( )位。 4、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都是6,这个数是( ) 5、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他们的和是( ),他们的差是( )。 6、2元5角=( )角76角=( )元( ) 43分=( )角( )分6角8分=( ) 分 7、比59大 1 的数是( ),70 比( )多2。和39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8、( )比29小1,( )比40大1。80前面一个数是( ),99后面一个数是( )。 9、在O 里填上>或<、= 50+2 O 52 64-7 O 64-4 8+44 O 44+8 78+9 O 80+9 10、按规律填数 12、18、24、( ) 、( ) 、( ) 、( ) 81、72、63、( ) 、( ) 、( ) 、( ) 11、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3 75 58 34 90 36 100 67 二、我会选!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或后面)画V 1、小红跳了38 下, 小芳说:“我跳的比小红多得多。”小芳可能跳了多少下? 42 8 85 ( ) ( ) ( ) 小明说:“我跳的比小红多一些。” 35 42 85 ( ) ( ) ( ) 2、48 名同学去春游,乘哪辆车比较合适?45座( ) 50 座( ) 58座( )

3、摆两个正方形,至少要几根同样长的小棒? 8 根( ) 6根( ) 7 根( ) 4、二年级的学生数接近60 人,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46人( ) 58人( ) 35 人 () 5、2 个十和 6 个一组成的数是:8( ) 26 ( ) 62( ) 6、十位上是8 的数是:8 ( ) 38( ) 82( ) 三、我会算! 1、口算。 50+48= 93-63= 48-40= 63-6= 23-8+5= 100-50= 8+57= 70-8= 36+9= 6+7+20= 29+7= 28-20= 61-5= 52+4= 35-6-10= 2、用竖式计算。 37+44= 63-28= 79-55= 100-2= 3、填出括号里的数 加数53 40 ( ) 20 加数28 ( ) 63 80 和( ) 100 91 ( ) 四、我会用 1、上午卖出30 台电视机,下午卖出的和上午同样多、商店一天卖出多少台? 2、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搬了59 个胡萝卜。小白兔搬了20 个,小灰兔搬了多 少个? 3、一本书小兰已经看了80 页,还有8 页就看完了。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草地上有28只小鸡在吃虫子,走了一些后还剩 4 只。走了多少只小鸡? 5、小红吃了40 个草莓,还剩25 个草莓。原来有多少个草莓? 6、小明栽了25棵树,小兰栽了47 棵。两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7、一本书共有60 页,已经看了8 页。还有几页没有看? 8、车上有58 个座位,还有9 个空位,车上已经做了多少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完整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 1、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 电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 含有氧元素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 紫色石蕊试液()? A、变成红色? B、变成无色?? C、变成 蓝色? D、不变色 3、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 B、陶瓷 C、合金 D、合成纤维 4、下列物质所有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 具有热固性的是() A、塑料凉鞋 B、 塑料购物袋 C、电熨斗的塑料部件 D、 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5、某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 了夜盲症,他体内缺少的维生素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 何种物质时灯泡能发光 ()?A、蒸馏水?? B、酒精 溶液? C、食盐固体?? D、硫酸溶液 7、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 4 HCO 3 C.K 2 CO 3 D.Ca(H 2 PO 4 ) 2 8、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 行的是() A、NH 4 Cl与KCl:观 察外观 B、NH 4 HCO 3 与KCl:加水 C、K 2 SO 4 与Ca 3 (PO 4 ) 2 :闻气味D、 (NH 4 ) 2 SO 4 与K 2 SO 4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发光发热B.有颜色的变化C.有其他物质生成D.有气体、沉淀产生 2.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错误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B.熄灭酒精灯,一般用嘴吹熄C.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D.酒精灯不用时盖上灯帽 3.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小梅家有一批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现在却开出了紫花,有人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小梅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说是不符合的,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究 B.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假说相符C.修改结果,使之与假说相符D.修改假说,重新实验 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风力发电C.光合作用D.牛奶变质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用镁粉制作照明弹 B.液氢常用作航天飞机的燃料C.烧木材取暖 D.金刚石用来切割玻璃 7.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者倒置的原因是() A.防止试剂腐蚀胶管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C.防止试剂挥发D.防止液体流出 8.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设计实验: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对上述实验设计思路的描述有以下几点: ①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有利于燃烧产物的汇集;②用冷的烧杯可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水迅速凝结; ③将烧杯迅速倒置可避免产生的气体向空气中散逸;④振荡有利于产生的气体与石灰水充分接触。对描述的认识正确的是() A.①②正确③④错误B.③④正确①②错误C.①②③正确④错误D.①②③④都正确 10.下列关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有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就是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反之则为物理变化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会同时发生 D.不加热就发生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需要加热发生的变化才是化学变化 11.下列有关纸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白色B.难溶于水C.可燃性D.易撕碎 1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训练一 综合测试题 理

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U ={1,2,3,4,5,6},集合M ={1,3},N ={2,3,4},则(?U M )∩(?U N )=( ) A .{3} B .{4,6} C .{5,6} D .{3,6} 解析:?U M ={2,4,5,6},?U N ={1,5,6},∴(?U M )∩(?U N )={5,6},故选C. 答案:C 2.已知全集I =R ,若函数f (x )=x 2-3x +2,集合M ={x |f (x )≤0},N ={x |f ′(x )<0},则M ∩?I N =( ) A .[3 2,2] B .[3 22) C .(3 2 ,2] D .(3 2 2) 解析:由f (x )≤0解得1≤x ≤2,故M =[1,2];f ′(x )<0,即2x -3<0,即x <3 2,故N =(-∞,32),?I N =[32M ∩?I N =[3 2 ,2]. 答案:A 3.设某种蜡烛所剩长度P 与点燃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是P =kt +b .若点燃6分钟后,蜡烛的长为17.4 cm ;点燃21分钟后,蜡烛的长为8.4 cm ,则这支蜡烛燃尽的时间为( ) A .21分钟 B .25分钟 C .30分钟 D .35分钟 解析:由? ?? ?? 17.4=6k +b 8.4=21k +b ,解得k =-0.6,b =21,由0=-0.6t +21,解得t =35. 答案:D 4.已知命题p :“?x ∈[1,2],x 2-a ≥0”,命题q :“?x ∈R ,x 2+2ax +2-a =0”.若命题“綈p 且q ”是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a ≤-2或a =1 B .a ≤-2或1≤a ≤2 C .a ≥1 D .a >1 解析:命题p :“?x ∈[1,2],x 2-a ≥0”,∴a ≤x 2在[1,2]上恒成立,∴a ≤1,∴綈 p 为a >1.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综合练习题 一、我会填! 1. 27、72、82、25这四个数中,个位上是2的数是()和(),十位上是2的数是()()。 2、五个十是()。()个十是100。68是由()个一和()个十组成的。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百位在第()位。 4、一个两位数,个位、十位上的数都是6,这个数是() 5、的一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他们的和是(),他们的差是()。 6、2元5角=()角76角=()元() 43分=()角()分6角8分=()分 7、比59大1的数是(),70比()多2。和3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8、()比29小1,()比40大1。80前面一个数是(),99后面一个数是()。 9、在O里填上>或< 、= 50+2 O 52 64-7 O 64-4 8+44 O 44+8 78+9 O 80+9 10、按规律填数 12、18、24、() 、() 、() 、() 81、72、63、() 、() 、() 、() 11、把下面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3 75 58 34 90 36 100 67 二、我会选!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或后面)画V 1、小红跳了38下, 小芳说:“我跳的比小红多得多。”小芳可能跳了多少下? 42 8 85 () () () 小明说:“我跳的比小红多一些。” 35 42 85 () () () 2、48名同学去春游,乘哪辆车比较合适?45座() 50座() 58座()

3、摆两个正方形,至少要几根同样长的小棒? 8根() 6根() 7根() 4、二年级的学生数接近60人,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46人() 58人() 35人() 5、2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8() 26 () 62() 6、十位上是8 的数是:8 () 38() 82() 三、我会算! 1、口算。 50+48= 93-63= 48-40= 63-6= 23-8+5= 100-50= 8+57= 70-8= 36+9= 6+7+20= 29+7= 28-20= 61-5= 52+4= 35-6-10= 2、用竖式计算。 37+44= 63-28= 79-55= 100-2= 3、填出括号里的数 加数53 40 () 20 加数28 () 63 80 和() 100 91 () 四、我会用 1、上午卖出30台电视机,下午卖出的和上午同样多、商店一天卖出多少台? 2、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搬了59个胡萝卜。小白兔搬了20个,小灰兔搬了多少个? 3、一本书小兰已经看了80 页,还有8页就看完了。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草地上有28只小鸡在吃虫子,走了一些后还剩4只。走了多少只小鸡? 5、小红吃了40 个草莓,还剩25个草莓。原来有多少个草莓? 6、小明栽了25棵树,小兰栽了47棵。两人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7、一本书共有60页,已经看了8页。还有几页没有看? 8、车上有58个座位,还有9个空位,车上已经做了多少人? 9、我前面有7个小朋友,后面和前面的小朋友一样多。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 1、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可使紫色石蕊试液()? A、变成红色? B、变成无色?? C、变成蓝色? D、不变色 3、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天然橡胶 B、陶瓷 C、合金 D、合成纤维 4、下列物质所有的高分子材料,你认为具有热固性的是() A、塑料凉鞋 B、塑料购物袋 C、电熨斗的塑料部件 D、电线外面的塑料护套 5、某同学到了傍晚时就看不见东西,患了夜盲症,他体内缺少的维生素可能是()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6、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 何种物质时灯泡能发光 ()?A、蒸馏水?? B、酒精 溶液? C、食盐固体?? D、硫酸溶液 7、植物在缺氮的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 4 HCO 3 C.K 2 CO 3 D.Ca(H 2 PO 4 ) 2 8、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9、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 的是() A、NH 4 Cl与KCl:观察 外观 B、NH 4 HCO 3 与KCl:加水 C、K 2 SO 4 与Ca 3 (PO 4 ) 2 :闻气味D、 (NH 4 ) 2 SO 4 与K 2 SO 4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10、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锌和稀盐酸??? B、二氧化碳和水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

初三化学上册单元测试 题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一、选择题 1.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指的是 A .铁单质 B .铁元素 C .氢氧化铁 D .氧化铁 2.下列化合物中,R 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的是 A .H 2R B .RO 3 C .RO 2 D .H 2RO 3 3.原子的质子数不等于: A 、核电荷数 B 、中子数 C 、原子序数 D 、核外电子数 4.已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27×10-26kg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 、56 B 、9.227×10-26kg C 、1.993×10-26kg D 、56g 5.在MgO 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A .3∶2 B .2∶3 C .3∶4 D .4∶3 6.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 .H 2O 表示水由氢气和氧元素组成 B .如右图所示,该原子核外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 C .2N 表示2个氮原子 D .P 表示磷元素 7.已知金属元素M (只有一种化合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则它的氯化物的化学式 A .MCl 2 B .MCl 3 C .M 2Cl 3 D .MCl 8.硒(Se )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饮用含适量硒的矿泉水有益于人体健康。已知 硒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45个中子,则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11 B .34 C .45 D .79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 、Al 2O 3 B 、SiO 2 C 、CaO D 、Fe 2O 3 10.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相对原子质量 B .中子数 C .质子数 D .电子数 1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混合物 C .一定是纯净物 D .一定不是化合物 1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它的阳离子带三个单位的正电荷 B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 C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 D .它的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1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之一,而构成分子的粒子则是 A .中子 B .电子 C .原子 D .原子核 14.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有关偏二甲肼组成的叙述是

中考英语专题总复习综合测试题一

综合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班级: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85分) Ⅰ.听力测试 A)听录音,从每组句子中选出一个你所听到的句子。每个句子听一遍。(5分) 1.A.I go to school by bike every day. B.The little boy can play the pian very well. C.He plays sports with his friends every day. 2.A.Have you received a letter from your mother? B.Where's the post office? C.What can I do for you? 3.A.When did you come here? B.How long did Yao Ming play basketball? C.When did Jack move to our apartment? 4. A.I had fun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B.She didn't give the answer yesterday. C.He doesn't know how to answer the question. 5.A.I study English by working with my classmates. B.I will go to Beijing next week. C.I can't understand the words in this book. B)听录音,从每题A、B、C三幅图画中选出与听到的对话内容相符的一项。每段对话听两遍。(5分) C)在录音中, 你将听到一段对话及五个问题。请根据对话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对话及问题听两遍。(5分) 11.A.In the shop. B.At the airport. C.At the bank. 12. A.A passenger and her husband. B.A passenger and her cousin. C.A passenger and the flight attendant. 13.A.At 10 o'clock. B.At 12 o'clock. C.At 11 o'clock. 14.A.BA506. B.VA506. C.VA605. 15.A.At 10:00. B.At 11:20. C.At 12:20. D)在录音中, 你将听到一篇短文及五个问题。请根据短文内容及问题选择正确答案。短

人教版期末综合测试题

2006年高中课程标准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块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更符合题意。)1.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浆蛋白B.葡萄糖C.钙离子D.呼吸酶 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刺激部位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是 ①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②膜内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③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④膜内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5.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 6.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神经突触结构,下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简图。下列关于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神经兴奋从A细胞向B细胞传导 ②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A细胞传导 ③神经兴奋从B细胞向C细胞传导 ④神经兴奋从C细胞向B细胞传导 ⑤细胞的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⑤ 7.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A.2,4—D B.乙烯C.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 8.森林中的植物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B.食物种类C.湿度D.温度

9.在一阴湿草丛中,生活着蚂蚁、蜘蛛、蚯蚓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食物网 10.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B.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 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11.影响生物群落水平方向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强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土壤盐碱度D.人类活动 12.群落的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B.初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13.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群落结构发生变化的现象 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 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 14.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D.生产者和消费者 15.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占陆地面积的一部分,可是在远离施药地区的南极,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了 A.考察队将DDT带到南极B.DDT是挥发性物质 C.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D.含有DDT动物的迁移 16.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C.没有消费者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17.春暖花开,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招引蜜蜂采蜜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声信息 1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 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64。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高锰酸钾B.液氧C.空气D.水 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SiO2B.Al(NO3)3C.Al2O3D.Fe3O4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相同核电荷数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B.含氧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5、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氧气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 B.点燃甲烷前,要先检验其纯度,而后才能点燃 C.做CO还原氧化铜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熄灭酒精灯 D.做气体制备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 6、下列各组微粒中,能相互结合成AB2型的一组微粒是() A.Mg2+和Cl-B.Na+和S2-C.Ca2+和O2-D.Al3+和SO42- 7、小明同学的学习档案中,对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 B.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 C.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 D.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8、有人通过闻茶的方法就能判断出茶的产地,人们能够闻到茶香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9、2006年5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都督管理局通报了查处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案的情况。“齐二药”违反规定,购入工业用“二甘醇”(化学式为C4H10O3)代替医用丙二醇(化学式为C3H8O2)为辅料,用于“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导致病人肾功能急性衰竭,造成多人死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二醇和二甘醇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B.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 C.二甘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D.丙二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大于二甘醇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表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 A.“SARS”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九年级化学上册综合测试题

章末测试(二) [范围:第二章时间:3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 ms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海水 B.糖水 C.冰水 D.泥水 3.在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如图Z-2-1所示,下列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图Z-2-1 A.在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中a=2,b=8 B.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2个电子生成S2- C.硫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16 D.一个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g 4.[上海中考] 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下列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 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 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5.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水的三态变化——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 B.闻到远处饭菜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水通电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夏天钢轨之间的缝隙变小——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6.[威海中考] 对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7.结合图Z-2-2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Z-2-2 A.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 B.硅原子属于金属元素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D.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8.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Z-3)。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图Z-2-3 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 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 二、填空题(共42分) 9.(8分)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要求用序号填空。 (1)约占空气总体积21%的气体是

专题三综合测试题三含答案

专题三常见的烃综合测试题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间一定互为同系物的是( ) A. 淀粉和纤维素 B. 蔗糖和麦芽糖 C. C3H6与C4H8 D. C4H10与C10H22 答案及解析:.D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称为同系物,据此判断。 详解:A. 淀粉和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能互为同系物,A错误; B. 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 C. C3H6与C4H8的结构不一定相似,不一定互为同系物,C错误; D. C4H10与C10H22均是烷烃,结构相似,互为同系物,D正确。答案选D。点睛:关于同系物的判断需要注意同系物必然符合同一通式,但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其中符合通式C n H2n+2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物质间一定属于同系物;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同系物分子间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化学式不可能相同;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2.“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反应物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制备方案中最能体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 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 B. 乙烯催化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C. 以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备硫酸铜 D. 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溴苯 答案及解析:B 【详解】A. 乙烷与氯气光照制备一氯乙烷的同时还有氯化氢生成,且还会产生其它氯代物,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A错误; B. 乙烯催化聚合为聚乙烯高分子材料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能体现化学反应的绿色化,B正确; C. 以铜和浓硫酸共热制备硫酸铜的同时还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C错误; D. 苯和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制取溴苯的同时还有溴化氢生成,不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D错误; 3.下列有机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择有机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 A 取代反应 B CH +Cl2CH3Cl+HCl 置换反应 4 C CH3CH=CH2+Br2→CH2BrCH2CH2Br 加成反应 D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取代反应 答案及解析:A 【详解】A. 苯和液溴反应为取代反应,Br原子取代苯环上的氢原子,属于“上一下一”取代反应的特点,故A正确; B. 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属于取代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生成,

下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综合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物理化学》期末考试 复习阶段综合测试卷 〖复习建议与说明〗 1. 期末考试卷型:简答题和证明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 2. 综合测试卷独立必须认真完成;有些内容作为考核要求。 一、思考题 1. Dalton 分压定律的适用条件是什么?Amagat 分体积定律的使用前提是什么? 2. 有一种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m pV RT bp =+ (b 为大于零的常数),试分析这种气体与理想气体有何不同?将这种气体进行真空膨胀,气体的温度会不会下降? 3.气体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是如何定义的? 4.当各种物质都处于临界点时,它们有哪些共同特性? 5.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前提下,用可逆热机去牵引火车,能否使火车的速度加快? 6. 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V W C T =?计算,这两种过程所做的功是否一样? 7. 在同温和同压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四种不同的途径生成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反应,(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在所有反应过程中,保持反应方程式的始态和终态都相同,请问这四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8. 对处于绝热钢瓶中的气体,进行不可逆压缩,这过程的熵变一定大于零,这种说法对吗? 9. 四个热力学基本公式适用的条件是什么?是否一定要可逆过程? 10. 什么是化学势? 它与偏摩尔量有什么区别? 哪个状态函数既是偏摩尔量,由是化学势? 11.Raoult 定律和Henry 定律的表示式和适用条件分别是什么? 12. 什么是稀溶液的依数性? 稀溶液有哪些依数性?在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与食盐水溶液的渗透压是否相等? 13.溶液的化学势等于溶液中各组分的化学势之和,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14.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一定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这样说对不对? 为什么? 15. 液态物质混合时,若形成液态混合物,其混合性质的数学表达式分别是怎样的?

初三化学上册综合练习题

九年级上期化学综合练习题 冯志红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Zn-65 Cu-64 一、选择题 1.公安干警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是可分的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空隙2.最近在我国河北省的海陆交界处发现了大储量的油田。油田中的石油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3.“神舟6号”太空舱利用NiFe 2O 4 将航天员呼出的CO 2 转化为O 2 ,而NiFe 2 O 4 的质量和化学性 质都不变。则NiFe 2O 4 在该过程中是( )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 5.房屋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其主要目的是( ) A.隔绝空气 B.隔绝可燃物 C.改变可燃物性质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6.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 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 B.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 C.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 D.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 7.气相合成金刚石薄膜被誉为20世纪的炼金术。其中化学气相沉积法制造金刚石薄膜的原理 为:CH 4 →C(金刚石)+2H 2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氧化反应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中考化学专题《综合题》综合检测试卷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某工厂产生的废渣主要成分是含钙的化合物(杂质为Fe2O3)。用该废渣制取CaCl2晶体(CaCl2·xH2O)并进行组成测定,其制取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NH4Cl溶液显酸性,且浓度越高酸性越强 (1)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固态物质是否存在。右图为煅烧前后废渣的XRD图谱。写出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成的NH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____色。 (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CaCl2的产率随浸取温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则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____________℃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4Cl溶液,则所得CaCl2溶液中会含有NH4Cl、_______(填化学式)等杂质。 (5)过滤得到的Fe2O3在高温下可与CO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6)测定晶体(CaCl2·xH2O)的组成: a.称取14.7000g CaCl2晶体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蒸馏水.使其全部溶解。 b.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静置。 C.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10.0000g固体。 ①通过计算,确定x的值(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判断步骤b 中沉淀完全的方法是: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则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则测得的x 值比实际值______(填“偏大”、“偏小”或“ 不变”。 【答案】Ca(OH)2 CaO+H 2O 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 蓝 85.5 FeCl 3 Fe 2O 3+3CO 2Fe+3CO 2 2 滴加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 偏大 【解析】 本题通过制取CaCl 2晶体流程,考查了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炼铁的原理,盐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等,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仔细审题,找出的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1)根据煅烧前后废渣的XRD 图谱可知,煅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氢氧化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a(OH)2CaO+H 2O ; (2)浸取时需连续搅拌,其目的是使氧化钙与水充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与氯化铵反应;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3)由图示可知85.5℃左右CaCl 2的产率最高,宜选择的浸取温度为85.5℃左右; (4)若使用过量浓度较高的NH 4Cl 溶液,溶液的酸性较强,可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所得CaCl 2溶液中会含有NH 4Cl 、FeCl 3等杂质; (5)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 Fe 2O 3+3CO 2Fe+3CO 2; (6)①设生成10.00g 沉淀需要氯化钙的质量为y 则: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 l 111 100 y 10g 11110010y g = 解得y=11.1g ,所以结晶水的质量=14.7000g ﹣11.1g=3.6g , 14.7g×1811118x x +×100% =3.6g ,解得x=2; ②沉淀完全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钙,可用碳酸钠溶液检验。如果向上层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没有沉淀产生,说明已沉淀完全,若沉淀不完全,计算的氯化钙质量小,水的质量多, x 值偏大。 2.用“氨碱法”制得的纯碱中通常含有一些氯化钠。下列是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实验,请你帮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1)溶液M 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滴加氯化钙应“过量”,否则会使测定的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3)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写出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