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未来制造技术

未来制造技术

未来制造技术
未来制造技术

机自15班丁文翔

老师您好:

今年我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很高兴我能够成为西安交通大学的一份子,能够进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这个专业。对于我们这个专业,我想我们以后的也会步入到机械制造技术这个行业,所以我们应该对于制造技术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以下就是我对于制造技术的相关了解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认识:

(备注:其实我对制造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们并没有参与到实践,以下这些只是我通过上网了解到的一些,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而做出的一点逻辑分析,和畅想,望老师谅解!)

制造,所谓制造即为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活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工具,采用有效的工艺方法和必要的能源,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广义制造包含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而狭义制造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一、历史的回顾

在石器时代,人类利用天然石料和动植物骨骼、纤维、枝杆制作简单工具,生产方式以采集和利用自然为主。到了青铜器和铁器时代,人们开始采矿、冶金、铸锻工具、纺织成衣,打造工具与车船,采取作坊式手工生产方式,满足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

1765年瓦特发明蒸汽机,为机器大生产提供了动力,纺织业、机器制造业取得革命性的变化——引发了一场工业革命。由于航海业的发展,市场也扩大了,需求刺激了工业创新的浪潮。英国成了当时世界纺织、造纸和印刷、煤炭和钢铁生产的中心。制造业也得到了发展,焦煤炼铁、蒸汽锻锯、切削机床相继问世。近代制造业初步形成。

19世纪电磁效应的发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麦克斯韦尔电磁场理论的建立,为电机的发明奠定了科学基础。1866年德国的维尔纳-西

门子发明了自激发电机,1878年爱迪生发明白炽灯,1882年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性发电站,电气化的时代来到了。电力与电机改变了机器结构,开拓了机电制造业的新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燃机发明(1876年德国工程师奥托发明四冲程煤气内燃机,1883年戴姆勒发明了汽油机),汽车开始进入欧美家庭,引起了制造业新的革命,自动机床、自动线相继问世,工业制造泰勒制管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为二次大战期间的大规模军工生产制造准备了技术条件和管理经验。二战后人类很快迎来了电子和信息时代。通讯的普及,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出现,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商业竞争的激烈,引起了产品结构和产品制造的一场革命,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NC,CAD/CAM 的时代到来了。适应多品种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FMS)出现了。日本汽车制造业就是依靠小型化、省油设计及能灵活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FMS制造技术超越了汽车大国美国。

借助计算机为核心实现信息、物流、工艺集成为特点的计算机辅助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出现了,进而又出现了平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敏捷制造系统(Agile Manufac-turing)、清洁生产(Clean Production)等概念。

如果我们将制造技术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互相对照,便可发现:

在资源经济时代,社会需求主流为温饱型,产品粗放,品质单一,生产技术相对落后,手工生产辅以简单机械化设备,以机械替代繁重体力的近代工业制造方式。

在能源经济时代,社会需求主流转为小康型,产品质量要求提高,数量激增,但在款式、造型等方面的要求尚处次要,采取电气机械自动化,刚性生产线为特征,机器不但替代繁重体力劳动,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在保证质量一致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制造业进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市场仍是卖方主导方式。

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需求主流转向富裕型,商品需求多样化要求上升,质量、款式、交货期、品质价格比成为市场竞争的决定性因素,产品和制造过程的环保、物耗、能耗要求更加严苛。制造技术进入后现代化方式。生产过程要求以灵捷、清洁、高效、优质、廉价以赢得市场。社会已转为买方市场。

对应三个经济时代的制造技术,对于全世界而言,按发达国家的状态可比较清晰地分辨出转换期,但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而言,其过渡和重叠期可延续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我国从整体上看,尚处在相应能源时代的制造水平,但在某些行业和先进企业恰已采用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国际化的剧烈经

济竞争,要求我们尽早采用具有中国特点和行业特点的先进制造技术。

当今,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竞争变得越来越严酷。人们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强烈!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基于时间、个性化、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成了企业占领市场、击败对手的重要策略。企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高效率低成本地为顾客提供个性化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已成为当今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基本标志。

高生产率和高质量是制造技术的两大追求目标,而我觉得对于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不外乎在生产模式及在生产技术方面的更新与提高。二.我的分析

综上所叙,我觉得要看未来制造技术发展的展望与畅想,应该从制造本身的定义上看发展趋势:

人类按照市场需求,运用主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于手工活可以利用的客观物质工具,采用有效的工艺方法和必要的能源,将原材料转化为最终物质产品并投放市场的全过程。

未来市场的需求:工业产品无非要求质量高,价格低

面对需求,厂方就必须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同时能够保证高质量。我想这一切必将牵扯到许许多多的方面,提高生产工艺,改进方法,改进生产模式,提高管理等等。

纵观当代先进的生产方法:1.现代设计技术:现代设计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随着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机械制造、优化理论、人机工程等学科的发展,现代设计技术的深度、广度大大

拓展,出现了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CAD、CAPP、CAA(计算机辅助装配)、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反求工程、产品生命全周期设计、基于网络的异地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绿色设计。2.现代加工技术先进切削加工技术、成形加工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特种加工技术和快速原型制造技术。3.自动化技术数控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FMS、CIMS。4.制造管理技术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 GT)、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物料需求规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 MRP)、即时生产(JIT)、企业资源规划(ERP)等管理方法。5.先进制造技术CIMS、并行工程(CE)、精益生产(LP)、敏捷制造(AM)、虚拟制造(VM)、绿色制造(GM),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各学科交叉。

正朝着柔性化、集成化、网络化、虚拟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改进生产模式方面:

1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得产品从设计、制造、

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负作用)为零或者极小,资源消耗尽可能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从上述定义可看出,绿色制造具有非常深刻的内涵,其要点主要有:(1)绿色制造涉及的问题领域包括0 部分:一是制造问题,包括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二是环境影响问题;三是资源优化问题。

(2)绿色制造中的“制造”涉及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大制造”概念,同计算机集成制造、敏捷制造等概念中的“制造”一样。绿色制造体现了现代制造科学的“大制造、大过程、学科交叉”的特点。

(3)近年提出的绿色设计、绿色工艺规划、清洁生产、绿色包装等

可看成是绿色制造的组成部分。

(4)绿色制造是一种充分考虑资源、环境问题的现代制造模式。(5)绿色制造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的体现。

绿色制造对未来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可建立绿色制造的研究内容体系框架。绿色制造的发展趋势可用全球化、社会化、集成化、并行化、智能化和产业化简要描述。

2敏捷制造

敏捷制造是美国里海大学在“世纪制造业战略”的报告中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制造模式。经过发展(美国)*+,++* 研究所将其定义为:“敏捷是指一个公司在连续的不可预测市场变化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和繁荣起来的一种能力( 即对迅速变化的全球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是公司用计算机网络与全球生产系统、市场、竞争者连接起来(在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顾客设定产品配臵等用户需求驱动的市场形势下所表现出的一种能力。”其特征是把柔性生产技术、灵活的组织管理和

掌握专业技能的人员集成为一个协调、互相关联的系统(同时为了实现统一的战略目标( 把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通过共同的基础结构连结起来( 将过去你死我活的竞争变为友好合作的竞争(从而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快捷的响应。敏捷制造的总体技术包括敏捷制造方法论和敏捷制造综合基础。前者用于正确考察、描述和分析敏捷制造

系统,正确开发和实施敏捷制造系统;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环境、技术与工具等。

敏捷制造综合基础与敏捷制造方法论为敏捷制造的实施提供支持。利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构建敏捷制造网络集成平台,可建立有关企业和高校、研究所、研究中心等结合成一体的敏捷制造网络体系,实现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共享和设计制造过程的集成;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面向广大中小型企业的先进制造技术虚拟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信息技术的条件下,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产品、设备、人员、资金、市场等企业资源有效地集成起来,采用各种类型的合作形式,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高素质员工系统为核心的敏捷制造企业运作模式,打破小单位和行业的局限,在政府的支持下,实行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建立敏捷制造网络化工程,加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与敏捷化。这不仅对于制造业本身的改造、地区信息港的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也能够在近年内达到开展异地设计与制造、网络服务、网上数据共享和网上培训等预期目标,必将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

3 分布式虚拟制造

分布式制造大大不同于企业间的现行合作方式,它是信息时代制造业的一次革命。就产品开发过程而言,与传统的合作方式相比,分布式制造的优点:!可以实时地在线决定合作厂家;"设计产品时就可以考虑潜在供应商的产品开发能力;#计算机辅助手段的介入能简化择盟过程、缩短择盟时间;

分布式虚拟制造的特点:

())人员分布的广域性通过INTERNET连接的虚拟制造系统内的工程技术人员位于不同的地址上。

(2)虚拟资源的分布性工程人员共享虚拟产品开发所需的数据、知识、资源信息。

(3)仿真工具的分散性工程人员可以使用位于不同网络终端上的工程应用工具和仿真工具。

(4)虚拟指令的远程性工艺师可遵照远程指令进行工艺修改和版本维护。

(5)知识领域的多样性各领域工程师可对产品设计方案及其修改方案对本领域的影响进行仿真评价。

4CIM和CIMS

CIM和CIMS是一种组织、管理和运行企业的理念。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有机地结合,借助计算机,使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即市场需求分析、产品定义、研究开发、设计、生产、支持(包括质量、销售、采购、发送、服务)及产品最后报废、环境处理等各阶段活动中有关的人’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三要素及其信息流、物流和价值流(以产品2、3、.、0、4 等价值指标所体现的企业业务过程流,如成本流等)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以达到产品上市快、高质、低耗、服务好、环境清洁,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敏捷性,使企业赢得市场竞争。

."/ 技术综合发展了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有关的技术,对于离散型制造,它主要分为以下-类技术:!系统总体模式———包括柔性制造、集成制造、敏捷制造、智能制造及绿色制造等模式;"系统集成方法论———包括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企业间集成及知识集成等

方法论;#系统集成技术———包括设计、生产、管理及后勤等子系统间的集成技术,企业三要素及三流的集成技术等;$标准化技术———包括产品信息标准、过程信息标准、数据交换与格式标准、图形标准及零件库标准等技术;%建模和仿真技术———包括企业功能、信息、工作流、资源及组织模型等的建立、确认及其仿真技术。."/0 是一种基于."/ 理念构成的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这里的制造也是“广义制造”,它包括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类活动的集合。它的开发与实施技术包括网络、数据库、集成平台框架、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产品数据管理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及人机接口等技术。

5 并行工程

(理念示意)

并行工程又称为同步工程8是集成、并行地优化设计产品及其各种相关过程(包括制造及支持)的系统方法8 这种方法引导产品开发人员一开始就考虑到产品从概念设计到消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8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需求等。并行工程最早是作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的一种手段而发展起来的。其特征是将产品的开

发、生产中涉及的各种工程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子任务8 如市场分析、设计、工艺设计、生产计划和器材外购、加工、质量保证、检测及售后服务等。这些子任务尽可能并行同步统筹考虑8以达到改进设计、缩短周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优化设计的目的。它强调集成、协调和并行8即:!将管理、设计、生产、服务等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人员及产品信息集成为一个整体% 强调各相关部门总体目标及利益的一致;"采取设臵一个称职的项目负责人和有合理人才结构的协同工作小组的管理模式% 由工作组负责项目中各部分子任务的协调及推进;#并行处理各阶段的工作,根据项目中不同任务之间关联性的不同% 各部分子任务的工作过程可以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根据这些原则%制定一个合理、优化的工作计划%并在其中必要的位臵设臵考核点%由项目工作组具体落实%使各子任务并行、有序地向前推进%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

6 纳米制造

纳米制造科学技术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在#! 世纪最重要的前沿科学技术之一。它泛指纳米级($’!()*!$$())尺度的材料制备、零件及系统的设计、加工制造、测量和控制的相关科学和技术。纳米制造科学技术研究涉及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物理科学、光学、生物学和制造科学等。它不仅导致

制造科学向微观领域扩展,而且对我国未来的科技、经济和国防事业的强大具有战略意义。

纳米制造的主要研究内容有:!纳米级精度和表面的测量仪器(如可用于加工、测量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显微测量激光干涉仪等);"纳米级表层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的检测;#纳米级表面的加工(金刚石刀具超精密切削、镜面磨削、高能束加工:原子和分子的去除、搬迁和重组的扫描隧道显微加工);

纳米材料的制备、纳米级微传感器制造和控制;%微

型机电系统(微型飞机、微型卫星、微型陀螺、微型机

器人等)的理论与技术。

7精良生产

精良生产是90年代美国在总结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生产方式。它强调通过改进企业在生产中的包括管理等各项活动的效率%并对各种活动进行成本核算%以最快的市场响应速度、最低的生产成本、最优的产品设计来设计和制造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其特征是以用户为上帝%以人为中心%以精简为手段%以零缺陷为目标。

8机械仿生与生物制造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机械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全新概念的产品(如智能仿生结构)%开发出新工艺(如生长成形工艺)和开辟新产业(如人工器官制造),并为解决产品设计、制造过 程和系统中一系列难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这是一个极富创新和挑战的前沿领域。

机械仿生与生物制造是机械科学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学科的高度融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生长成形工艺、仿生设计和制造系统、智能仿生机械和生物成形制造等。目前国外已开展的研究工

作有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与人工骨研究相结合,为颅骨、颚骨等骨骼的人工修复和康复医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手段;人工器官的人工制造也是当前最新的研究方向之一。

综上所叙,未来制造技术的发展,就是在利用新的清洁的能源基础上,提高生产工艺及技术,在更好地管理机制下,运用好的生产模式生产

出具有优良性能,高质量的产品。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3)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3) 1.2 制造业的发展 (3)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3)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及特点 (4)

2.1 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4) 2.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 (4) 2.3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4)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分类 (5) 4 先进制造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 (5) 4.1 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发展 (5) 4.2先进制造技术在我国的发展 (5) 5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前沿 (6) 5.1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6) 5.2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前沿 (6) 6总结 (6) 参考文献 (7)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及体系结构 摘要:介绍了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阐述了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先进制造技术的 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讨论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特点、体系结构及分类,指出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优先发展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制造系统;先进制造技术 1 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的发展 1.1 制造系统的定义和内涵 制造系统是制造业的基本组成实体。制造过程及其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将制造资源转变成产品的有机整体,称为制造系统。制造系统从结构、功能、过程三个方面又有各自不同的定义。制造技术是完成制造活动所需的一切手段的总和。 1.2 制造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制造业正在发生质的飞跃,制造业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对制造工业的影响表现在对产品和消费观念的改变,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经营和制造活动的全球化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一个没有工业基础和制造业的城市是没有根基的城市。 1.3 制造业的变革及挑战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促进制造业生产规模沿着“小批量"少品种大批量"多品种变批量”方向发展,资源配置沿着“劳动密集-设备密集-信息密集-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生产方式沿着“手工-机械化-刚性流水自动化-柔性自动化-智能自动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是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靠企业规模、生产批量、产品结构和重复性来获得竞争优势的,它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低成本获得高质量和高效率。但这种条件不能满足当今市场对产品花色品种和交货期的要求,为此工业经济时代对传统制造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其特点是: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用户需求多样化;大市场和大竞争;交货期成为竞争的第一要素;信息化和智能化;人的知识、素质和需求的变化;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与可持续发展。这些都促进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xxx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目录 ? ? ? ? ? ? ? 概述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的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内容和发展情况,从两种角度解释其结构特征和关系,并从各种不同角度展望先进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模式的发展前景及其趋势特征。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ManufacturingTecnology)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当前的金融危机也许还会催生新的先进制造制造技术,特别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可基本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三、制造自动化技术 四、先进生产管理技术、制造哲理与生产模式 五、发展。 一、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 先进的工程设计技术包括众多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包括CAD、CAE、CAPP、CAT、PDM、模块化设计、DFX、优化设计、三次设计与健壮设计、创新设计、反向工程、协同产品商务、虚拟现实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并行工程等。 (1)产品(投放市场的产品和制造产品的工艺装备(夹具、刀具、量检具等))设计现代化。以CAD为基础(造型,工程分析计算、自动绘图并提供产品数字化信息等),全面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和理念。如虚拟设计、优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美学设计、绿色设计等等; (2)先进的工艺规程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准备手段。在信息集成环境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即CAPP,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三坐标测量机等各种计算机自动控制设备设备的计算机辅助工作程序设计即CAM等。 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1)高效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包括精密、超精密磨削、车削,细微加工技术,纳米加工技术。超高速切削。精密加工一般指加工精度在10~μm(相当于IT5级精度和IT5级以上精度),表面粗糙度Ra值在μm以下的加工方法,如金刚车、金刚镗、研磨、珩磨、超精研、砂带磨、镜面磨削和冷压加工等。用于精密机床、精密测量仪器等制造业中的关键零件加工,如精密丝杠、精密齿轮、精密蜗轮、精密导轨、精密滚动轴承等,在当前制造工业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超精密加工是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为~μm数量级,表面粗糙度Ra值为μm 数量级的加工方法。此外,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一般都是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加工。 (2)精密成型制造技术,包括高效、精密、洁净铸造、锻造、冲压、焊接及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技术。 (3)现代特种加工技术,包括高能束流(主要是激光束、以及电子束、离子束等)加工,电解加工与电火花(成型与线切割)加工、超声波加工、高压水加工等。电火花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machining(EDM)电火花加工electricsparkmachining)是指在一定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件进行的加工。能对任何导电材料加工而不受被加工材料强度和硬度的限制。可分为电火花成型加工(EDM)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电火花线切割加工electricaldischargewire–cutting--EDW) 两大类。一般都采用CNC控制。 (4)快速成型制造(RPM).快速成形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基于离散堆积原理采用不同方法堆积材料最终完成零件的成型与制造的技术。从成型角度看,零件可视为“点”或“面”的叠加而成。从CAD电子模型中离散得到点、面的几何信息,再与成型工艺参数信息结合,控制材料有规律、精确地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地堆积零件。 (5)先进制造工艺发展趋势 1)采用模拟技术,优化工艺设计; 2)成形精度向近无余量方向发展; 3)成形质量向近无“缺陷”方向发展; 4)机械加工向超精密、超高速方向发展; 5)采用新型能源及复合加工,解决新型材料的加工和表面改性难题; 6)采用自动化技术,实现工艺过程的优化控制;

我对未来制造技术发展的展望和畅想

我对未来制造技术发展的展望和畅想 ——工程职业概论(完全原创)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43班杜从云社会的发展,其实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实就是生产工具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进步的程度,其实是由工具的发展程度决定的。归根结底,机械的发展就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更是社会的进步。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直接决定了社会的发展程度。要想达到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不得不快速发展,机械行业更是先决条件。所以,必须先发展机械制造技术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一直以来,机械行业都是人们关注的大事。比如赫赫有名的山东蓝翔挖掘机技术,德国的发动机,日本的比亚迪汽车,我们国家的解放牌汽车(虽然已经过时了,但那是我们国家时代进步的标志,不能忘却),这些都是世人所公认的好技术。然而,都是机械的快速发展才有了其他技术的崛起。机械的发展前途无量,我为我在机械学院学习机械骄傲,因为我们即将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杰出的贡献。 选择机械专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小时候看到了蓝翔的挖掘机技术,看到了特别牛的吊车,还有那无论怎样都跑不过的小汽车。看到了机械为我们带来的方便,带来的效率。我是来自一个小山村的孩子,一直渴望,有朝一日,能改变我家乡那落后的面目,能为家乡修一条像样的公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摆脱只能步行的状况。没办法,为了上街,大家不得不步行10余公里。当我看到山东蓝翔时,就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效率,看到了有一条公路横贯我们那个小山村。

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系后才发现,我们机械的发展远远不止挖掘机,更不是只有比亚迪汽车,解放牌的汽车······而是一切事业发展的基础。原来机械还分为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维护,机械管理与机械自动化等等。可见,机械的方方面面都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都需要我们大力度的研究,发明创造更多更好的工具,更实用的工具,让我们的双手更好地解放。 为了社会更好地进步,我期望未来的机械如下发展: 1·由庞大到微型化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的动力设备都是以体积庞大著称。比如说,(1)以前的主要动力工具柴油机,最原始的只有15马力的都需要16个人才能搬动,后面慢慢的变小,可以8个人搬运,在慢慢的变为如今4个人。直到不久前的汽油泵的问世,更加让柴油机变成了体积巨大的大哥大了。体积的减小,可以直接减少额外功的输出,可以大大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 (2)计算机的发展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或许大家还记得第一台计算机的模样,这恐怕是不敢想象的。试想一下,如果我们需要把计算机随身携带,在那个时候是一定不可能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不得不研发微型计算机,也就是今天的PC。当今的人们,计算机可以随身携带,可以放在书包里,直接拿在手上,甚至放在衣服的口袋中也可以。大大的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做到了随时使用,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携带的不方便放弃对电脑的使用。解决了人们很多的麻烦,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工作的效率,为实现共产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 制造业出现了世界范围的研究并采用“先进制造技术”的浪潮,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当代国际间的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信息化、精密化、集成化、柔性化、动态化、虚拟化、智能化、绿色化将是未来制造技术的必然发展方向。 1.先进制造技术简介 1.1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是制造业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计算机与通信、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能源及现代系统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和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产品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集成了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创新的成果,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使制造技术提高到新的高度。先进制造技术是不断利用新技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技术,因而它具有动态性和相对性。先进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竞争能力为目标,应用于产品的设计、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甚至回收再生的整个制造过程,强调优质、高效、清洁、灵活生产,体现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制造的柔性化。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的技术构成可以分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 目的的技术构成和以满足特种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 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为目的的技术构成强调制造系统与制 造过程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包括: (1) 系统理论与技术(着重制造系统组织优化与运行优化,以提高制造系统的整体柔性与效率) 。 (2) 制造过程的单元技术(着重制造过程的优化,以提高单元的效率与精 度) 。系统理论与技术涉及范围包括:CIMS、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制造过程单元技术涉及的范围包括:设计理论与方法、并行工程、系统优化、运行、控制、管理、决策与自组织技术、虚拟制造技术、制造过程智能检测、信息处理、状态检测、补偿与控制、制造设备的自诊断与自修复、智能机器人技术、

(完整版)先进制造技术(第三版)知识点总结

概述第一章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先进性、广泛性、实用性、集成性、系统性、动态性。、1先进制造技术分为三个技术群: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制造技术环境。、23、主体技术:面向制造的设计技术群(1)产品、工艺设计 (2)快速成形技术(3)并行工程 制造工艺技术群:(1)材料生产工艺(2)加工工艺(3)连接与装配 (4)测试和检测(5)环保技术(6)维修技术(7)其他 支撑技术:(1)信息技术(2)标准和框架(3)机床和工具技术 (4)传感器和控制技术 4、先进制造技术研究的四大领域: (1)现代设计技术 (2)先进制造工艺技术 (3)制造自动化技术 (4)系统管理技术 4、美国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P10 美国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概况:美国政府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提出了一系列制造业的振兴计划,其中包括“先进制造技术计划”和“制造技术中心计划”。 先进制造技术计划 美国的发展目标: 1、为美国人创造更过高技术、高工资的就业机会,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2、不断提高能源效益,减少污染,创造更加清洁的环境。 3、使美国的私人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保持美国的竞争地位。 4、使教育系统对每位学生进行更有挑战性的教育。 5、鼓励科技界把确保国家安全以及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作为核心目标 三个重点领域的研究: 1、成为下一代的“智能”制造系统 2、为产品、工艺过程和整个企业的设计提供集成的工具 3、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章柔性制造系统(FMS)技术 1、柔性制造系统(FMS)的特点: (1)主要特点:柔性和自动化 (2)设备利用率高,占地面积小 (3)减少直接劳动工人数 (4)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5)减少在制品库存量 (6)投资高、风险大,开发周期长,管理水平要求高 2、FMS与传统的单一品种自动生产线(即刚性自动生产线,其物流设备和加工工艺是相对 固定的,只能加工一个零件,或加工几个相互类似的零件) 缺点:改变加工产品的品种,刚性自动线做较大改动,投资和时间方面耗资大,难以男足市场要求。(不适应变化,维修成本高) 优点:刚性自动线设备利用率高,生产率高. 3、FMS的组成: (1)加工系统:加工系统的功能是以任意顺序自动加工各种元件,并能自动地更换工件和刀具。 (2)运输系统:包含传送带、有轨小车、无轨小车、搬运机器人、上下料托盘、交换工作台等机构,能对刀具、工件和原材料等物料进行自动装卸和运输。 (3)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FMS 的运行控制、刀具管理。质量控制,以及FMS 的数据管理和网络通信。 4、自动导向小车AGV的类型(工作原理、适用范围): (1)线导小车:线导小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制导原理进行导向的,小车除有驱动系统以外,在前部还装有一对扫描线圈。当埋入地沟内的导线通以低频率变电流时,在导线周围便形成一个环形磁场。当导线从小车前部两个扫描 线圈中间通过时,两个扫描线圈中的感应电势相等。当小车偏离轨道时,扫描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差,其中势差经过放大后给转向制导电机,使AGV 朝向减少误差的方向偏转,直至电动势差消除为止,从而保证小车始终沿着导线方向进行。 (2)光导小车:光导小车是采用光电制导原理进行导向的。沿小车预定路径在地面上粘贴易反光的反光带,还安装有发光器和受光器。发出的光经反光带反射后由受光器接收,并将该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控制小车的舵轮。 (3)遥控制导小车:这种小车没有传送信息的电缆,而是使用无线电或激光发送和接收设备来传送控制命令和信息。小车的顶部装有一个可沿360°按一定频率发射激光的装置,同时在小车运行范围的四周一些固定位置上放置反射镜片。当小车运行时,不断接受到从已知位置反射来的激光束,经过运算后确定小车的位置,从而实现导航引导。 第三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技术 1、CIMS系统包括人、经营、技术三要素。 2、CIMS技术的发展从系统集成优化发展的角度来划分为三个阶段:信息集成、过程集成、 企业集成。 3、CIMS的主要功能分系统及各部分作用: (1)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CIMS 的神经中枢,指挥与控制着其他各部分有条不紊地工作。

探究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探究未来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陕西国防学院赵xx 机制30096xx )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对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分析,并简述了21世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发展方向 引言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才能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1 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起来的,既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又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并渗透到产品生产的所有领域及其全部过程。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而产生了一个完整的技术群,它是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2 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特别注意产生最好的实际效果,其目标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的增长。目的是要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先进制造技术特别强调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管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不断吸收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的全球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发达国家通过金融、经济、科技手段争夺市场,倾销产品,输出资本,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出现的。因此,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它的主体应该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产品的技术相对比较简单,一个新产品上市,很快就会有相同功能的产品跟着上市。因此,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率。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造业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为以时间为核心的时间、成本和质量的三要素的矛盾。先进制造技术把这三个矛盾有机结合起来,使三者达到了统一。 二、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1全球化。一方面由于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 激烈,例如在机械制造业中,国内外已有不少企业,甚至是知名度很高的企业,在这种无情的竞争中纷纷落败,有的倒闭,有的被兼并。不少暂时还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的企业,不得不扩展新的市场。另一方面,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企业向着既竞争又合作的方

激光再制造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大批的高精尖设备引入我国,许多重大工程装备造价十分昂贵,一旦出现损坏,使生产线中断。特别是进口设备,缺少备件,临时引进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时间紧迫,不能保证及时生产,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开展重大装备修复,发展快速、高效、精密的修复技术不仅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而且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常规修复技术的种类很多,每种技术有其擅长之处,也有应用的局限性,而精密可控成形再制造的修复技术已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近年来,国际上诞生了一门新兴技术—再制造技术(Refabricating Technology)。与以往修复技术不同,再制造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先进修复技术,它集先进高能束技术、先进数控和计算机技术、CAD/CAM技术、先进材料技术、光电检测控制技术为一体,不仅能使损坏的零件恢复原有或近形尺寸,而且性能达到或超过原基材水平。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光、机、电、计算机、自动化、材料综合交叉的先进制造技术。文中介绍了激光再制造系统的组成、材料选择原则、多层熔敷后的效果及工业应用实例。 1 激光再制造系统构成 激光再制造技术的技术基础是激光熔敷。激光熔敷原本是一种表面强化技术,它不涉及零件精确成形问题。以激光熔敷为修复技术平台,加上现代先进制造、快速原形等技术理念,则发展成为激光再制造技术。它是以金属粉末为材料,在具有零件原型的CAD/CAM软件支持下,CNC (计算机数控)控制激光头、送粉嘴和机床按指定空间轨迹运动,光束与粉末同步输送,形成1支金属笔,在修复部位逐层熔敷,最后生成与原型零件近形的三维实体。 激光器:1~5kWCO2激光器,多模即可,或用0.4~2kWNd:Y AG激光器,多模即可。 光学系统:采用聚焦光束和宽带光束2种方法,宽带光束可使熔敷表面光滑平整,而且没有裂纹等产生。 送粉器:采用载气式或非载气式输送2种均可。非载气式送粉,粉末利用率高达90%,载气式仅30%~40%。在进行二维以下运动修复时,采用非载气式送粉可节省粉末,从而降低使用成本。 从光束与粉嘴相互运动关系来看,可分为一维、二维及三维修复。 红外温度监控系统: 在激光熔敷修复过程中,由于多层叠加,熔层表面温度会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在尖角处也会引起热量陡增。必须对熔池温度面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测温结果反馈给激光器和数控机床,控制激光器功率输出以及CNC机床的运动速度,以保持熔池温度稳定。其测温原理为:激光涂层吸收的能量EA,一部分用于熔化粉末Ep,一部分以热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出ER,一部分用于热传导ET,一部分用于与环境对流Ec,即: EA=Ep ER ET EC 根据黑体辐射定律和为维恩位移定律:λmT=2897.8μm·K,其中λm为光谱辐射极大值对应波长,T为绝对温度(K)。由此而进行双波长比色红外测温。采用双波长比色测温计,测温范围400~2000℃,精度系数±1%; 2 激光再制造与热喷涂冶金组织比较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xxxx xxx xxxxxxxxx 先进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经济进展的关键时期,制造技术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只有跟上进展先进制造技术的世界潮流,将其放在战略优先地位,并以足够的力度予以实施,,进一步推进国企改革,推动建立强大的企业集团。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大型企业尽快建立技术开发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在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中实行产学研结合,才能尽快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在猛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将详细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进展状况和进展趋势。 1 先进制造技术的含义和特点 1.1 含义 先进制造技术(AMT)是以人为主体,以运算机技术为支柱,以提升综合效益为目的,是传统制造业持续地吸取机械、信息、材料、能源、环保等高新技术及现代系统治理技术等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检测、治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敏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成效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 1.2 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并不限于制造过程本身,它涉及到产品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及工艺设计、生产预备、加工制造、售后服务等产品寿命周期的所有内容,并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先进制造技术专门强调运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和现代系统治理技术在产品设计、制造和生产组织治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它要持续吸取各种高新技术成果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3)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猛烈,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猛烈的市场竞争而显现的。因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剖析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机电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题目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完成时间:2014 年4月26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4)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4) 2 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 (5) 3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 (6)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举例 (7) 4.1在产品制造过程与工艺技术中的应用 (7) 5 先进制造技术发展展望 (8) 6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10) 6.1 CIMS 系统的功能组成 (11) 6.2 CIMS 系统的技术优势分析 (11) 6.2.1保障和提高了新产品开发的质量 (11) 6.2.2 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周期 (12) 7 加工技术 (12) 7.1 超精密加工的技术范畴 (12) 7.2 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13) 7.2.1 主轴 (13) 7.2.2 直线导轨 (13) 7.2.3 传动系统 (14) 7.3数控技术(Numerical Control(NC)) (14) 7.3.1 数控技术是应用制造技术的基础和核心 (15) 7.3.2数控技术的推广应用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15) 结论 (16)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绪论 1.1先进制造技术的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人们往往用AMT 来概括由于微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给传统制造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与新型系统。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AMT是制造业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其优势还有赖于能充分发挥技术威力的组织管理,有赖于技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有机协调和融合。先进制造技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融合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等,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学科跨度大。本书围绕先进制造技术的各主题,系统地介绍了各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关键技术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等。制造技术是使原材料成为人们所需产品而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装备的总称,是涵盖整个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技术的集成。从广义来讲,它包括设计技术、加工制造技术、管理技术等三大类。其中设计技术是指开发、设计产品的方法;加工制造技术是指将原材料加工成所设计产品而采用的生产设备及方法;管理技术是指如何将产品生产制造所需的物料、设备、人力、资金、能源、信息等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达到生产目的的方法。 具体地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 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与传统的制造技术相比, 当代的先进制造技术以其高效率、高品质和对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主要特征。先进制造技术是生产力的主要构成因素,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它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学技术的各个学科提供装备、工具和检测仪器的重要任务, 成为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赖以生存和发展

先进制造技术答案完整版完整版

先进制造技术答案完整 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先进制造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先进制造技术包含主体技术群、支撑技术群和制造技术环境三个技术群。 2.制造系统是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3.系统的可靠性预测要根据系统的组成形式分别按串联系统,并联系统 和混联系统可靠度进行计算。 4.根据产品的信息来源,反求工程可分为实物反求,软件反求和影像反求。 5.先进制造工艺技术的特点除了保证优质、高效、低耗外,还应包括清洁 和灵活生产。 6.微细加工中的三束加工是指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 7.超精密机床的关键部件包括:主轴,导轨,床身,其中机床的床身多采用天然花岗石制造。 8. 绿色制造技术是指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 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 9.及时制生产追求的目标为零缺点,零库存,零整备时间,零前置时间。最终目标是排除一切可能浪费。 10.扫描隧道显微镜的两种工作模式为恒(直)电流工作模式,恒高度工作模式。

11.超高速机床主轴的结构常采用交流伺服电动机内置式集成结构,这种主轴通常被称 为空气轴承主轴。 12.快速原型制造常用的工艺方法光固化成形,叠层实体制造,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融沉积制造。 13.精益生产的体系结构中三大支柱是GIT及时生产制,GT成组技术和 T QC全面质量管理14.敏捷制造的基本思想就是在“竞争—合同—协同”机制下,实现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的一种生产制造新模式。 15.虚拟制造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为支持,在产品设计或制造系统的物理实现之前,就能使人体会或感受到未来产品的性能或者制造系统的状态,从而可以作出前瞻性的决策与优化实施方案。 16.并行工程的特征为并行特性,整体特性,协同特性,约束特性。 17.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微细制作方法有外延生长,氧化,光刻,选择扩散,真空镀膜。 18.优化设计的两个前提条件以数学规划为理论基础,以计算机为基础。 19.常用的看板有生产看板,运送看板两种。 20.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熔丝沉积成形法通常采用的原材料是热塑性材料。 21.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有色金属时,常用的刀具材料为金刚石。 的机床配置形式通常有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生产线。23.超精密机床导轨的主要形式有:立式,滚珠丝杠式和 R-θ式

智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

智能制造的现状与未来 杜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南京,210000) 摘要: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推动我国各领域进步,由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集于一身的智能制造技术已出现。智能制造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综述国内外智能制造发展现状,结合德国提出的“工业”和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论述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智能制造;工业;中国制造2025;未来发展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hao Du (Aerospace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Nanjing 210000)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various fields in our countr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has emerged with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a highly flexible and highly integrated way, through the computer to simulate human experts to achieve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at home and abroad is reviewed,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s discus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industrial " submitted by German and the "China made 2025" submitted by China. Key words: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 China made 2025; future development 引言 近年来,在工业领域与信息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在工业领域主要包括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而在信息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这些变革带来了制造业的新一轮革命,特别是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高度融合产物的智能制造得到了长足发展。与以往发生的工业革命相同,西方发达国家在新的一轮制造业革命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创新战略、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日本的新产业创造战略;欧盟的智能制造系统(IMS2O20)路线图计划、德国的“工业”计划;韩国的高级先进制造技术计划(G-7)等[1]。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1 智能制造的概念 智能制造技术[2]是指在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制造的智能活动,对制造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过程进行收集、存贮、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智能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人工智能等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范围内的整个制造环境的集成化与自组织能力,包括智能制造处理技术、自组织加工单元、自组织机器人、智能

再制造表面修复技术

?????????*????*?????激光再制造技术 激光再制造技术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先进修复技术,它集先进的激光熔覆加工工艺技术、激光熔覆材料技术和其它多种技术于一体,不仅可以使损伤的零部件恢复外形尺寸,还可以使其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新品的水平,是重大工程装备修复 表面添加熔覆材料,并利用高能密度的激光使之与基体表面薄层一起熔凝的方法,在材料表面形成与其为冶金结合的添料熔覆层,以改善工件表面性能的工艺。 激光再制造主要工艺流程 ?电刷镀技术 电刷镀技术需要采用专用的直流电源设备,电源的正极连接镀笔作为刷镀时的阳极;电源的负极连接工件作为刷镀时的阴极。镀笔通常采用高纯度细石墨块作为阳极材料,石墨块外面包裹一层棉花和耐磨的涤棉套。刷镀时使浸满镀液的镀笔以一定的相对运动速度在工件表面上移动,并保持适当的压力。在镀笔与工

件接触的部位,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扩散到工件表面,并在表面获得电子被还原成金属原子,沉积结晶形成镀层,随着刷镀时间的增长,镀层增厚,从而达到镀覆及修复的目的。 ?纳米电刷镀技术 纳米电刷镀技术是在传统电刷镀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通过把具有特定性能的纳米颗粒加入到电刷镀液中,从而得到含有纳米颗粒的复合电刷镀溶液,在刷镀过程中,复合镀液中的纳米颗粒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或在络合离子挟持作用下与金属离子共同沉积在基体表面,获得纳米颗粒弥散分布的复合电刷镀层,进而提高装备零件表面性能。 纳米电刷镀溶液的制备是纳米电刷镀技术的关键和基础。镀液制备的关键是要解决纳米颗粒在盐溶液中团聚这一重大难题。 高能机械化学法是一种能有效地将纳米陶瓷颗粒分散在金属基质溶液中的复合分散方法。 ?纳米铜自修复技术 纳米铜自修复技术就是纳米铜粉作为润滑油添加剂时摩擦副出现“负磨损”现象形成的一种技术。 试验样品:铜粉颗粒直径20nm-80nm(0.5%质量),基础油为650SN。试验使用前用超声分散60min。 ?激光熔覆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是指在被涂覆基体表面上,以不同的添料方式放置选择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薄层同时熔化,快速凝固后形成稀释度极低,与基体金属成冶金结合的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工艺性能的方法。 目前,有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如残余应力、变形和裂纹等。 ?激光熔覆同步送粉技术 激光熔覆过程送粉方式:预置式和同步式。预置式是将熔覆材料在激光扫描前已沉积到基体表面,此方法难以满足制备全密度功能梯度材料、高柔性等诸多现代科技需求;同步式是在激光扫描基体表面同时将熔覆材料引入熔池,可克服预置式的不足。 同步送粉法分侧向送粉和同轴送粉。 (1)侧向送粉法是粉末流与激光束轴线之间存在一定夹角,即喷嘴置于激光束一侧。难题是扫描速度方向的变化会引起熔覆层形状与厚度的改变。 (2)同轴送粉法是粉末流与激光束都垂直于熔覆层表面,克服了侧向送粉的不足。实现方法有二,如下: ①典型同轴送粉。环形粉末流围绕垂直放置的单个激光束,并汇聚于粉末流焦点。粉末流有圆环锥形聚焦粉末流和对称聚焦粉末流。 ②光内送粉。环形激光束围绕垂直放置的单个粉末流,并与粉末流相交。 光内送粉将真正消除扫描方向性问题,提高粉末流稳定性。光粉耦合不受光束离焦量影响,精度高,操作容易。通过适当调节粉斑直径和聚焦光斑直径,不仅可实现光斑略大于粉斑工艺,还能完成轮廓法熔覆过程,大大增加粉末利用率、改善熔覆质量。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姓名:李福彬 班级:11020143 学号:50

中国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之我见 一、什么是先进制造技术,内涵及特点。 先进制技术(Advanced Manufactuing Technology),简称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目前对先进制造技术尚没有一个明确的、一致公认的定义,经过近年来对发展先进制造技术方面开展的工作,通过对其特征的分析研究,可以认为: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先进制造技术的实用性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首先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从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其应用于制造全过程的范围,特别是达到的目标与效果,无不反映这是一项应用于制造业,对制造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起重大作用的实用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制造业(如汽车制造、电子工业)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先进、适用的制造技术,有明确的需求导向的特征;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为目的,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和综合实力为目标。 (2)先进制造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先进制造技术相对传统制造技术在应用范围上的一个很大不同点在于,传统制造技术通常只是指各种将原材料变成成品的加工工艺,而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但由于其组成中包括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因而则将其综合应用于制造的全过程,覆盖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

先进制造技术名词解释及简答带答案

名词解释: 广义制造:包括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保证、生产过程管理、市场营销、售前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后的回收处理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一序列相互联系的生产活动。 狭义制造:是指生产车间内与物流有关的加工和装配过程。 先进制造技术(A MT):是指在传统制造技术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装配、检验测试、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制造系统:是指由制造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组成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重复编程的多自由度的自动控制操作机,是涉及机械学、控制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业的基础设备; 柔性制造技术:是集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现代管理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制造技术。 柔性制造系统(F MS):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系统组成的,通过改变软件程序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绿色产品(G P):绿色产品是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能节约资源和能源,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少危害,且对生产者及使用者具有良好保护性的产品。 高速加工技术:是指采用超硬材料的刀具和磨具,能可靠地实现高速运动的自动化制造设备,极大地提高材料的切除率,并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的现代制造加工技术。 制造业:是指将制造资源,包括物料、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消费的产品的行业。 计算机集成制造(C IM):借助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将企业中各种与制造有关的技术系统集成起来,使企业内的各类功能得到整体优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IMS 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工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是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系统。 广义制造自动化:产品设计、企业管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等产品制造全过程及各个环节综合集成自动化。 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超精密切削加工:超精密切削加工主要指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主要用于加工铜、铝等非铁金属及其合金,以及光学玻璃、大理石和碳素纤维等非金属材料。 简答题: 1. 简述柔性、FMS 的定义?柔性制造系统( FMS )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什么功能?简述柔性制造系统( F MS)的工作过程?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柔性:指制造系统对系统内部及外部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也是指制造系统能够适应产品变化的能力。 FM S:柔性制造系统是由若干台数控加工设备、物料运储装置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并能根据制造任务或生产品种的变化迅速进行调整,以适应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自动化制造系统。 :__ _ _ __

中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涵义相当广泛.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最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最能体现现代制造水平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均称为现代制造技术,它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1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1.1 国外情况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1.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1.1.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1.1.3 并行工程(CE)又称同步工程或同期工程,是针对传统的产品串行开发过程而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