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手法二

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手法二

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手法二
上海杨浦补习班,杨浦新王牌2015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手法二

语文辅导讲义

课题古诗词鉴赏二

授课日期及时段

1、梳理易错的表现手法;

内容摘要

2、掌握不同题材古诗词的特点。

教学内容

一、表现手法-比兴和托物言志

融会贯通,古今一也

看过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吗?“小沈阳”唱了一句陕北民歌:“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小沈阳一炮打响,从此红遍中国。不可否认,小沈阳或多或少沾了陕北民歌的光。陕北民歌歌词美就美在比兴手法的娴熟运用上。“五谷里个田苗子/ 惟有高粱高/ 一十三省的女儿呦/ 数上那个兰花花好。”这便是“比”,用高粱在五谷里的高挑比喻兰花花在女子里的出众,不光形象贴切,而且意境优美。“阳洼洼糜子背洼谷/ 那达想你那达哭。”(阳洼洼指向阳的田地,糜子是一种粮食,背洼指阴面田地)这便是“兴”,先咏糜谷之事以引起怀人之词,不光能使表情达意顺理成章,而且还为人物活动创设了阔远的背景。

宋代学者朱熹总结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古代诗歌常用的两种表现手法:比兴寄托和托物言志。

知识典例

一、比兴手法举例

1.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以河洲上和鸣的鸟联想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第四章开头“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2.屈原《离骚》

把草木、鱼虫、鸟兽和风云雷电都赋予了生命,让它们活动,用以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诗人“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用异花香草来装饰自己,表现了自己美好的精神世界。

3.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激发读者想象,给全诗笼罩上一种悲剧气氛,起了统摄全诗、引起下面故事的作用。

4.唐代诗歌

为了纠正两晋南北朝诗歌偏重形式、缺乏实际内容的缺点,开始注重诗歌的思想内容,在比兴方面也着重把比兴同美刺结合起来。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人物,他标举“风雅兴寄”,所谓“兴寄”就是比兴寄托。稍后,李白、杜甫也都主张作诗要有比兴。而之后的新乐府运动的发起者白居易,更是把“风雅比兴”作为标准来评述诗歌的,并根据美刺比兴创作了讽喻诗《新乐府》一百五十首。

二、托物言志

1、概念

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2、以植物形象言志(梅、兰、竹、菊、莲等)

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刻画了梅花的孤高、坚贞、自信,象征自己仕途失意而劲节不改的崇高品格。

3、以动物形象言志(蝉、鹰、蝙蝠、鹧鸪、鸿雁等)

如初唐宰相虞世南的《咏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以蝉自喻,亦是自勉自励。蝉声之所以远扬,一般人都认为是藉秋风传送之故。虞氏强调的则是蝉的生性高洁,是“居高声自远”的结果。正如修养完美的人,并不需要过多借助外因,他的名声就会远播千里,受到人们的爱戴一样。

4、以其他事物言志

如明人于谦17岁时写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的首句写石灰的来之不易,次句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石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的不凡气度,第三句充分表现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献身的美德。末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是前三句的收结与归宿,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样,关键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这也是诗人的志向和理想。我们可以说,作者句句写石灰,正是句句写自己。

强化练习

一、2011年上海高考真题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伸颈远望

15.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参考答案:A。详解:学生如果熟悉比兴手法的定义和例子,当会很快选出A来。这里的“明月何皎皎”,既无“比”,也不是“兴”(“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只是描写眼前景,作为中心意象,它直接引发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游子,这样,“客行虽云乐”就有“以乐衬哀的效果”,B正确。作者选择夜晚这一特定的时段来表现,静谧的夜晚却不能安睡,构思上先以时间来谋篇;再写其“出户”、“入房”,以空间转移来布局,C正确。全诗以叙事为主,自然、浅显、朴素,而又“余味无穷”,D正确。

二.上海近年高考模拟题

1、2011浦东二模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霜天晓角梅

萧泰来

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①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惟有月。原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②。

【注释】①赖是:好在。②如何共,海棠说:海棠的花期在4月,而梅的花期在3月。

14.这两首词中的“霜天晓角”是。(1分)

15.对这两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范词上片,以“脉脉”加诸“花疏天淡”之上,写出了梅花清疏淡雅的神韵。

B.萧词最后两句,借两种花的花期不同,表现梅花不愿与海棠结缘交往的态度。

C.两首词中的“雪”,分别渲染了梅花“一夜春威折”、“受尽寒磨折”的生活环境。

D.这两首“咏梅”词,就语言风格而言,前者词风含蓄委婉,后者词风硬朗直白。

16.两首词都写了“梅”,试从手法和主旨的角度对“梅”的作用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4.词牌

15.C。第一首词中的“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把梅花比喻成雪,表现梅花的色泽晶莹洁白。16.第一首用“梅”的形象衬托(1分)作者的孤愁心情(1分),第二首借“梅”的形象比喻(1分)自己的清高性情(1分)。(或第一首借景抒情,第二首托物言志)

二、表现手法-衬托和对比

读一读,品一品

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有一首《白梅》诗,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你觉得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知识典例

一、衬托

衬托是利用事物近似或对立的条件或同一事物相近、相反的两个方向来表现事物,使之形象更突出的一种艺术表达方法。它能使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使所要描写的气氛更加强烈。衬托分为正衬、反衬。

1、正衬

正衬通常就叫烘托,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1)用人物烘托人物,如《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白居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六宫后妃之美衬托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2)以景物烘托人物,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2、反衬,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烘托主体。是古诗中常见的“艺术辩证”手法,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实与虚等相结合,互相形成映衬,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如以动衬静,以哀衬乐,以丑衬美等。

(1)以物衬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声衬静。

(2)以物衬托人,如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最后两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以成双成对的“鸳鸯”反衬出人孤寂的心情。又如李煜《望江南》一词云:“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以昔日游上苑时“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的繁华美丽景象反衬出羁留汴梁的亡国之君内心的无限悲怆,乐只在梦中。元好问《颖亭留别》“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以鸟之悠悠反衬诗人急切的思归之情。

二、对比

诗歌中的“对比”,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高适的“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等,用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给人以深刻印象。

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将今日千里之外的“孤坟”与梦中十年前妻子“小轩窗,正梳妆”两幅画面对比,突出今日的孤独凄凉和往日的温馨,从而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

3、“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请思考以下问题:(1)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李约《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这首诗在写作技巧和语言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强化练习

一、2012年黄浦二模。

同崔邠登鹳雀楼

李益①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萧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注〕①李益,唐代凉州人。凉州陷于吐蕃前,举家迁居洛阳。后辗转入渭北、朔方、幽州节度使等幕府从戎,此诗作于这一时期。

14.对首联和颔联内容或手法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现实历史 B。景色情感 C.空间时间 D.比拟联想

15.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加以赏析。(4分)

三、题材-羁旅行役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记录了老年杜甫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表达了李白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抒发了张继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道出了张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知识典例

一、什么是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在古代,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弄清诗人所思所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感情。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名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历来被人传诵,它塑造了旅客闻鸡而起赶路的特有情景和特定气氛,从而进一步勾起诗人思乡之情。它往往表达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人们思乡的缘由是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等。

二、羁旅行役诗的特点

1.情感方面,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

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马致远的《秋思》等。

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手法方面

常用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还有两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①乐景衬哀情。如杜甫的《绝句》,当时诗人客寓成都,亟思东归,因战乱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叹息。但诗的前两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却勾画出一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

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原来这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②侧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诗人设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怀远的画面,忆之深,故望之久,将老妻写得娇美动人,也衬出诗人的思之切,爱之深,读来格外凄恻动人。另外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都是借想象家中的亲人在思念谈论自己,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三、鉴赏方法

1、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强化练习

一、2012年嘉定一模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

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夕,边烽不过秦。

萧条桑柘外,烟火渐相亲。

14、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15、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里闻寒水”,以声衬静,渲染山村的萧索冷落。

B.“边烽不过秦”,表达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C.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谋篇布局,境界幽深奇异。

D.语言平实,有别于作者工于炼字的“苦吟”风格。

16、本诗通过景物的变化来表现诗人心理的变化,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4分)

五、题材-山水田园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论唐代王维的作品时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他的成就,不仅仅是能诗善画,更在于通过他的创作,把诗与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加以融会贯通,创造出既适合于诗、又适合于画的艺术技法。我国古代的不少山水田园诗,都具有“读诗如观画”的艺术魅力,“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举出几句写景如画的诗句吗?

知识典例

一、山水田园诗的特点

山水田园诗是以山水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主要表达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山水田园诗大多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或情景交融。常见山水田园诗的情感内容如下: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如: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如:杜甫《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二、常见命题方式

1、写了哪些景物(意象)?

2、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意境?

3、写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4、哪个字用得比较传神?

5、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典型例题

春江晚景张九龄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气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 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强化练习

2011年卢湾二模

春题湖上

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①是此湖。

【注释】①勾留:留恋。

14.白居易,字:高中课本中选入他的诗作是《》。(2分)

15.下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运用借代手法,以“图画”突出西湖景色特征。

B.颔联绘形绘色、虚实相生,描绘了西湖美丽景象。

C.颈联着墨于对“早稻”、“新蒲”的体察,将农事诗化。

D.诗歌运用动静交织的手法描摹了西湖胜景。

16.就尾联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赏析文字。(4分)

六、题材-咏史怀古

说起咏史诗,不可不提到晋朝的左思,他的《咏史》八首,真正实现了“诗”与“史”的结合,使得史事的叙述和咏怀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使咏史诗面貌一新,下面引用的是其中第二首: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金张,指西汉金日(mì)磾(dī)和张汤两家的子孙。金家从武帝到平帝七代担任内侍。张家自宣帝、元帝以来,子孙相继有十多人为侍中、中常侍。七叶,七代。珥,插。貂,貂尾,汉代凡侍中、中常侍等大官都带貂尾以验明其身份。冯唐,汉文帝时人,他才能出众,但直到晚年仍屈居小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对“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现象的不满,对自己才华横溢却沉沦下僚的愤慨)

知识典例

(博观而约取)(15分钟)

一、怀古诗简介

怀古诗常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年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怀古诗的写作地点通常是以下地方:

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2.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武侯祠

4.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二、咏史怀古诗的三大类型

(一)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小乔初嫁”时就立下了令“樯橹灰飞烟灭”之大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年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早生华发”,与周瑜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人生如梦”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故地重游,联想古人,关照自己,正是有了这一层自我关照,才使这首词具有了更为普遍的意义,引起了多少人共同的心理感受。

2.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如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彻夜长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二)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兼济天下拯救黎民的念头使他们热切关注于国家政治、社会生活。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出发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于理想的时候就是最有理由怀古的时候。根据古事与现在的状况的比较可分以下几类:

1.昔盛今衰型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

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聚集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吴宫中的花草,都已埋没在荒僻的小径里;东晋显赫一时的贵族,更已变成一座荒凉的古墓了。

又如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六朝时期高门贵族的宅第旧址,如今已建造普通百姓的房子了。

2.物是人非型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面对风景的人物已经完全改变。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全诗通篇写景,群山仍在,潮水依旧,月光依然,所变者已是“故国”、“空城”、“旧时月”,昔日繁华已化为乌有,全诗基调凄凉,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令人不胜伤感。

又如韦庄的《台城》:“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第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触景生情,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

(三)理性反思

前两类诗歌,作者都身置其中,抒发一己之感慨;而这一种,作者跳出来,站在历史的高度,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这些诗作大多是作者在怀古咏史的同时,融进了自己切实的生活感受和独特的生活体验,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⒈借古讽今,别有寄托:

借古讽今,劝诫今人不要一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兵黩武,以免重蹈历史覆辙。

如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上片以“登临送目”四字领起,层层表现了“故国晚秋”中江山风物的胜概。下片则以“念往昔、繁华竞逐”一句转入怀古,感叹六朝皆因荒淫享乐而相继覆亡,末三句落到“至今”,包含警世伤时之意,实际上是借历史警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

2.理性分析,独抒机杼,表达自己对历史事实的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如唐代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作变换视角,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获,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议论新颖独特,发人所未发,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而又不悖情理,使人耳目一新。

我们不妨以写项羽的两首绝句为例来加以深入探讨: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呢?

强化练习

一、2012奉贤二模题

满江红·题宋思陵与岳武穆手敕墨本①

【明】文徵明

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②。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念,中原蹙③。岂不惜,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④亦何能,逢其欲。

【注】①这首词有四个通用版本流传,这里选用的是杭州碑刻版。敕,帝王下给臣子的诏书。②难赎,指难以挽回损失。③蹙:(疆域)缩小,指疆域一天天减少。④桧:指秦桧。

14、题目中的“武穆”是岳飞的号。(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阙“果是功成身合死”一句,已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岳飞是死于功高震主。

B.下阙以“岂”字领起,分析岳飞被杀的原因,字词间蕴含着强烈的感情。

C.这首词咏史怀古,视角独特,抚今追昔,实乃论史之妙笔,千古之绝唱。

D.这首词一针见血道破风波亭冤案的历史真相,有情、有据,有理、有力。

16、下阙画线句“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二、2011嘉定二模

岳鄂王墓

赵孟頫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注】赵孟頫一生历宋元之变。青少年时期南宋王朝大厦将倾,他在坎坷忧患中度过。宋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后被元世祖重用。本诗作于暮年。

14.“英雄已死嗟何及”中的“英雄”在本诗中是指(填姓名)。(1分)

15.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草离离”、“秋日荒凉”具有“寓情于景”的抒情特点。

B.“君臣轻社稷”中的“轻”字,看出南宋统治者的腐朽昏庸无能。

C.“父老望旌旗”中的“望”字,透出沦陷的百姓热盼王师的解救。

D.从“草”、“秋日”、“西湖”、“水光山色”看,为山水田园诗。

16.人们普遍认为作者悲伤情绪的表达逐层深入,可谓“三叹一哭”,请写出具体内容。(4分)

参考答案:

14. 岳飞

15. D,本诗是咏史诗。

16. 一叹岳坟前的荒凉(“草离离”)。二叹朝廷的苟安、或百姓的无望(“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三叹英雄屈死(“英雄已死嗟何及”)。一哭国家破亡(“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七、题材-即事抒怀

1325年,元好问十六岁,在赴并州(今山西太原)应试途中,听到一个哀婉凄凉的故事——汾河畔,一对大雁飞翔在天空中,其中一只不幸被人射杀,另一只悲鸣不已,不忍离去,竟撞地自杀以殉。于是他买下这两只死雁,将它们合葬在汾水河畔,垒石为丘,号“雁丘”,并写了一首《摸鱼儿·雁丘辞》: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雁是最忠于爱情的禽鸟,双栖双飞,形影不离。伴侣被杀而以死殉情,这一壮举足以感天动地,也感动了元好问。从一件事引发出作者的抒情、议论,这种类型的诗歌就是即事咏怀诗。

知识典例

一、什么是即事咏怀诗?

由于外界某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或别人身上的)触发了作者心中的某种情感,从而引出诗人感情的抒发或议论,这种因事而发,借以抒发心中感慨的诗称为即事咏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由一件事触发灵感,生发开去,抒写自己心中的感慨。其实,“即事”诗一般说来是没有什么严格的界定的,只是因为在“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这样几类富于明显特征的诗词之外,还有不同于这几类诗词的其他题材的诗词作品,表达“思乡、赠别、悼亡、人生感悟、闲情逸志”等等,这些内容的诗歌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往往由外界某事触发了作者心中的某种情感,从而引发出诗人感情的抒发或议论,故将它们归为一类,称为即事咏怀诗。

二、鉴赏即事咏怀诗的方法

1.注意了解诗人写的是什么事。

(1)通过“序”了解诗人感慨的事或写作原由。

如导入部分举的元好问词,前面就有这样一篇序:“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做无宫商,今改定之。”

又如《孔雀东南飞(并序)》:“汉末建安中,……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再如苏轼的《定风坡·沙湖道中遇雨》:“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2)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弄清诗人写作的原由。

比如唐代诗人张继曾写了一首《阊门即事》诗:“耕夫占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试上吴门看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这首诗中所即之事在首句,“占慕”句是指农民估量自己要被征兵而逃亡。从诗中可知,诗人是“试上吴门”,就是由登上城楼眺望而生出感慨来的。他见到田园荒芜,“春草青青”,百姓流散,特别感叹“募农为兵”的政策给农民带来了不尽的苦难,所以明其事就能明其感了。

再如杜甫的《月夜》是在战乱离散、月夜冷清的情景中思念妻子;李煜的《浪淘沙令》是在国破身囚、欢梦醒来的境况中痛悼故国;朱弁的《春阴》“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是在被拘塞北、春寒阴冷的环境中盼望返乡。

引发诗人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用的笔法也不一样。因此我们鉴赏“即事咏怀”诗,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这是我们快速准确读解诗歌的金钥匙。

2.注意辨析诗中所抒之“情”。

在注重了“即事咏怀诗”所写的是什么事之后,接下来应把握诗人通过此事抒发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情怀。诗人往往先叙述事由,再结合事由议论或抒情,从而表达思想感情,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诗中“事”与“情怀”的结合,重视诗中“抒怀”的特征,特别留意诗人在诗中直接抒发出来的情怀。

例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先写笛声满城飞扬之事,再写思乡之浓情,诗人的“故园之情怀”,是由一曲《折扬柳》引发出来的,“事”与“情怀”结合紧密,自然贴切。

李白《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人通过山中问答这一小事的叙述,描绘出令人悠然神往的山居生活,其自然、宁静、闲适令人沉醉。而后面的议论流露出诗人超脱现实的闲适心情,表现了他酷爱自由、乐观开朗的性格和愤世嫉俗的情感,主客体形象完美的结合起来。

辛弃疾的词《玉楼春·戏赋云山》:“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上片写事──浓云遮山,寻山不见,待云散山现,心中欣喜的情怀直露无遗。“事”与“情怀”的结合中又含有跌宕起伏、摇曵变化的情姿,堪称为典范的“即事抒怀”之词。

苏轼的词《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中,词人因路上遇雨又无雨具这么一件小事,生发出“既不为忧患而动摇”(“一蓑烟雨任平生”),也不“为喜乐而忘形”(“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感悟,词中的“风雨”含双关之意。

3.注意辨析此类诗中“感怀”的艺术技巧。

虽然即事感怀诗常常是作者偶有灵感冲口而出,亦或是在宴饮时的觥筹交错之中一挥而就,不会像一些精雕细刻的诗作那么讲究,但因为诗人艺术功底深厚,凭借长期作诗的经验,同样地显现出了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突出的个性风格。艺术技巧主要表现在立意、构思、语言和修辞方面,必须多加注意。

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人以浅白的语言,抒发真挚诚恳的情怀。古人评说道:“言汪伦相送之情甚深耳,直说便无味,借桃花潭水以衬之,便有不尽曲折之意。”又说:“深情赖有妙语达之。”“太白于景切情真处,信手拈来。”等等,都是说诗真情深,不可不细加体味品尝。

强化练习

(大显身手吧)(22分钟)

一、2011年长宁二模

清平乐

[南唐]李煜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①,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晚唐五代词,以温庭筠、李煜为后世所重,然两家词风不尽相同。如写“离愁”,温亦有《清平乐》词曰:“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②,桥下水流呜咽。上马争劝离觞③,南浦莺声断肠④。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王国维《人间词话》曰:“温飞卿之词,句秀也。李重光之词,神秀也。”

[注]①砌:台阶。②恣:任凭;任意。③离觞:离杯。指饯别之酒。④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14.在词史上,____是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人,其作标志着文人词的成熟。(1分)

15.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李词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王国维说温词“句秀”、李词“神秀”,请结合作品就此加以评析。(4分)

二、2012年虹口一模

自题陋轩

清?吴嘉纪

风雨不能蔽,谁能爱此庐?荒凉人罕到,俯仰我为居。

遣病一篱菊,驱愁数卷书。款扉谁问讯?禽鸟识樵渔。

[注]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一字野人,江苏泰州人。隐居家乡,生活贫困。有(《陋轩诗集》。)

14、从体裁上看,本诗是一首。(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问句为反问,答在问中,语含激愤。

B、三四句写小庐环境荒凉低矮,仅容一人。

C、第二问句暗示主人不与庸夫俗流相交往。

D、全篇前半写景后半抒情,语言质朴细腻。

16、以划线句为例,分析作者的个性特点。(4分)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19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高中古诗文鉴赏题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 【明】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上海杨浦区补习班新王牌初中人气化学步H老师知识点汇总

杨浦新王牌 新王牌初中化学步H老师知识点整理 1、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2、酸+ 盐→新酸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 水(复分解反应) 4、酸+ 活泼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 条件: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的前面 5、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条件:碱必须可溶 6、可溶性碱+ 可溶性盐→新碱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a、碱和盐必须可溶 b、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7、金属+ 可溶性盐→新金属 + 新盐(置换反应) 条件:a、金属比盐中金属元素活泼 b、盐必须可溶 8、可溶性盐+ 可溶性盐→新盐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a、盐必须都可溶 b、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H 2SO4 + Zn→H2SO4+ Ba(NO3)2→K2SO4 + BaSO4→HNO3+ Ca(OH)2→Ca(OH)2 + CO2→NaOH + (NH4)2SO4→MgO + HCl→Ba(OH)2 + MgSO4→Mg + FeCl2→KNO3+ BaCl 2→ 1、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2、酸+ 盐→新酸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 水(复分解反应) 4、酸+ 活泼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 条件: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的前面 5、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条件:碱必须可溶 6、可溶性碱+ 可溶性盐→新碱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a、碱和盐必须可溶 b、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7、金属+ 可溶性盐→新金属 + 新盐(置换反应) 条件:a、金属比盐中金属元素活泼 b、盐必须可溶 8、可溶性盐+ 可溶性盐→新盐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a、盐必须都可溶 b、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HCl + Al(OH)3→Al2O3+ H2SO4→HCl + AgNO3→H 2SO4+ Mg→ Ba(OH)2+ CO2→NaOH + NH4NO3→K + CaCO3→NaCl+ MgCl2→ H2SO4+ K2CO3→Ag + HCl→ 1、酸+ 碱→盐+ 水(复分解反应) 2、酸+ 盐→新酸 + 新盐(复分解反应) 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3、酸+ 碱性氧化物→盐 + 水(复分解反应) 4、酸+ 活泼金属→盐 + 氢气↑(置换反应) 条件: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的前面 5、可溶性碱+ 酸性氧化物→盐 + 水(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条件:碱必须可溶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默写大全(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名篇名句默写强化训练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俯察品类之盛,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夙兴夜寐,______________。(《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____________。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论语·为政》) (5)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叶上初阳干宿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子曰:“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______________,飞羽觞而醉月。_____________,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4)_____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 。(杜甫《蜀相》) (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湘夫人》) 5.古诗文填空。 (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2)凭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完整版)高中语文古诗鉴赏题及答案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题。 山寺夜起 江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1).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日耕者 苏辙 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1)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放慵陈与义 暖日薰杨柳,浓春醉海棠。 放慵真有味,应俗苦相妨。 宦拙从人笑,交疏得自藏。 云移稳扶杖,燕坐独焚香。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本诗第二句哪个字用得好?试分析其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结合全诗,请作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唐叔良溪居 【明】张羽 高斋每到思无穷,门巷玲珑野望通。 片雨隔村犹夕照,疏林映水已秋风。 药囊诗卷闲行后,香灺灯光静坐中。 为问只今江海上,如君无事几人同? 【注】灺(xiè):灯烛灰,此指香灰。 (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2).本诗虽无惊人之笔,但措词亦值得品味,颔联中“犹”“已”就颇见功力,请分析这两词语的妙处。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早行 (宋)刘克庄 店妪明灯送,前村认未真。 山头云似雪,陌上树如人。 渐觉高星少,才分远烧新。 何烦看堠子①,来往暗知津。 【注】①堠(hòu)子:标记里程的土堆。 (1).本诗颔联运用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早行途中景物__________的特征。 (2).本诗围绕一个“真”字落笔,反写正写,构思巧妙,试作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题。 海棠 (宋)王安石 绿娇隐约眉轻扫,红嫩妖娆脸薄妆。 巧笔写传功未尽,清才吟咏兴何长。

高一语文古诗文鉴赏.docx

高一语文古诗文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总结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 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在全国语文高考中,古诗词赏析考年,难度越来越大,题型,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点。无论从教材角度,从高考角度,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培养与提高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成为每一个刻不容缓。 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早梅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 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 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在困境中 的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形象 ( 意象 ) 类 题目类型: ××的寓意是什么 ?

××指什么 ? ××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是什么形象 ; (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 (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 作者情感 ) 。 解题格式:塑造、描写了一个什么形象 +这个形象有何特点 +抒发什么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6 分) 绝句二首 ( 其一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 居成都草堂时。 思考: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 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 步骤一 ) 。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 。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 ) 。 意境类

杨浦补习班新王牌秋季班中考英语满分不是梦

I. 选择填空: ( )1.My father usually reads morning papers before going to ______ work. A. the B. a C. an D. / ( )2.The train to Beijing leaves ______ eight o’clock. Let’s hurry. A. in B. on C. at D. from ( )3.Please keep the park clean when you enjoy ______ there. A. your B. you C. yours D. yourselves ( )4.We haven’t got much ______ for our picnic. Will you go and get some? A. apple B. tomato C. bread D. biscuit ( )5.The farmers are satisfied ______ their harvest through a year’s hard work. A. with B. to C. of D. for ( )6.I’ve got two tickets for tonight’s concert. One is for me. ______ is for you. A. other B. the other C. others D. another ( )7.Jane can speak English ______. She wants to work for the Special Olympic Games. A. correct B. nice C. sweet D. well ( )8.This motorcycle is not as ______ as that one, and it uses less gas. A. expensive B. less expensive C. more expensive D. the most expensive ( )9.Which would you like to buy, a DVD player ______ an MP4 player? A. so B. or C. but D. and ( )10.Peter was late for the meeting ______ he missed the ferry. A. though B. because C. while D. if ( )11.Mr. Smith said to Billy, “Your ides sounds ______.”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汇总_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汇总_高一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借鉴参考阅读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和创新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篇1 蜀道难(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篇2 秋兴八首(其一)(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从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篇3 咏怀古迹(其三)(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篇4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 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一语文必背古文篇5 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讲解(一)

高一语文古诗词鉴赏实例讲解(一) 一、分析意象 意象,是情感的承载。诗人选定特定的意象,以暗示诗歌特定的思想或情感,可我们的学生在分析诗人情感或思想,或在赏析具体语句时,往往忽视此“暗示”。 【例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菊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学生答案】诗歌表达出诗人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情感。 【分析】得0分。菊:隐逸、高洁、脱俗。它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获得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其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其清高的气质。诗人此之咏菊,实为托物言志,暗示与寄寓自己的生命追求。 【参考答案】表达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例2】阅读思考:诗中首联“一雁声”起着什么作用?(2分)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学生答案】以雁声的单调勾画出苍茫凄冷的意境。 【分析】得1分。因为这大雁是递书传情的使者,古人常是瞩目大雁而心生对远人的牵挂与思念。在这首怀人诗歌中,可见还有这特定意象引出思念的暗示作用。 【参考答案】加上:引出自己对舍弟的思念。 【启示】诗歌有特定的情感表达与思想意象,我们复习时,也就要有意归纳柳、月、竹、菊、松、桥、大雁等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与思想。 二、背景暗示 诗人写作的背景,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积蓄与导向,我们分析诗人形象或情感时,却往往无视命题者提供的背景注解,以致无法准确体味思想或情感。 【例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思考: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年轻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学生答案】表达作者清秋冷落的孤寂之情。

杨浦补习班五角场恒高一对一2018年小学数学拓展练习

2018年秋季四年级数学(1)姓名 【乘除法巧算1】 知识点: 1、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一些运算定律,如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将数进行重新组合,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要点:乘法中常用的几个重要式子 2×5=10;4×25=100;8×125=1000;4×75=300;4×125=500; 乘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1、去括号和添括号原则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要改变,即“×”号变“÷”,“÷”变“×”;如果括号的前面是“×”,那么不论是去掉括号或添上括号,括号里面运算符号都不改变。 例题. ① a×(b÷c) =a×b÷c ②a÷(b÷c) =a÷b×c 2、带符号“搬家” 在只有乘除运算的算式里,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是这个数的符号。不论数移动到哪个位置,它前面的运算符号不变。 (1)乘法交换律a×b=b×a (2)乘法结合律a×(b×c)=(a×b) ×c (3)乘法分配律a×(b+c)=a×b+a×c;a×(b-c)=a×b-a×c (4)逆用乘法分配律a×b+a×c =a×(b+c);a×b-a×c=a×(b-c) 例1:计算:72×53+41×24 这个算式是乘积之和的形式,但没有相同的因数。仔细看看72和24有什么联系? 把72分解成24×3后就出现相同的因数了,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简化运算。 练习: (1)24×56+48×22 (2)360×72+36×280 (3)423×75+423×25 (4)9999×2222+3333×3334

例2:543×36+117×36+660×64 师:这个算式是乘积之和的形式,但只有2个相同的因数36。所以先前两部分进行巧算543×36+117×36+660×64 =660×36+660×64 =660×100 =66000 练习:(1)54×16-15×16-39×6 (2)316×48-340×28+24×48 (3)23×57+9×77-48×23 【乘除法巧算2】 要点:掌握巧算中经常要用到的除法的几个运算法则。 除法的几个重要法则 (1)商不变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商不变,即 a÷b=(a×n)÷(b×n)(n≠0) a÷b=(a÷m)÷(b÷m)(m≠0) (2)当n个数都除以同一个数后再加减时,可以将它们先加减之后再除以这个数;反之也成立。 如:(a±b)÷c=a÷c±b÷c;a÷c±b÷c =(a±b)÷c 例1. 乘除同级运算的去括号法则 (1)25×(4×43)(2)45000÷(25×90)(3)562×397÷(281×397)练习:(1)5600÷(1400÷4)(2)125×(8×37)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平 邑 二 中 学 业 水 平 考 试 高 中 古 诗 词 汇 总 材 料

高二语文组选编 高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汇总大全 高中。必修一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天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采桑子重阳》—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浪淘沙北戴河》—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2《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象梦一般地,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地,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3《再别康桥》—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杨浦五角场补习班恒高一对一英语如何拿高分

练习 一.选择填空 1. Many boys held the belief ________ their self-worth relied on how well they performed at tennis or other skills. A. whether B.what C. that D. if 2. Coloring packages vary according to ________ producers are trying to sell. A. how B. why C. which D. what 3.After ________ seemed like hours, he switched the light back on and looked at his watch, and it was a little after 3 o'clock. A. it B. that it C. what D. whatever 4.Some of the worries abou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e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question of ________ computers could think. A. how B. why C. when D. whether 5. As I headed into my first “adult” job, I didn't realize ________ important actually enjoying my job could be. A. how B. why C. whatever D. however 6. An advanced pupil can do advanced work; it does not matter ________ age the child is. A. how much B. what C. how old D. which 7. The money itself means nothing to us; ________ really counts is their generosity. A. what B. which C. it D. as 8. ________ started out as an extra one-day-a-week benefit for employees has really become an everyday thing. A. It B. That C. What D. That what 9. ________ important to remember in any creative activity is the process of self-expression. A. It's B. What's C. There's D. That's 10. Rather than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overweight, fat people have often sought the excuse ________ they have slow metabolism (新陈代谢). A. which B. in which C. when D. that 11. We may not understand the nonverbal signals of another culture as they may mean something very different from________ they mean in another culture. A. that B. how C. why D. what 12. The only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for some people while they are looking for jobs is ________ job pays the most. A. that which B. in what C. which D. whichever 13. 1t is not advisable to deny yourself everything, for desires for ________ you have denied yourself will eventually become unbearable. A. what B. that C. which D. whom 14. Dictionaries differ in ________ the special vocabulary of a language. A. how they fully cover B. that how fully they cover C.how fully they cover D. they how fully cover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最新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1、《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2、《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3、《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4、《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5、《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6、《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中语文必背古诗词大全7、《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篇

诗歌鉴赏解题技巧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 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 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 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 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高中语文必背古诗文(含答案)-推荐下载

1.古诗文填空。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3)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4)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诗经·氓》) (5)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2. 古诗文填空。 (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4)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古诗文填空。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2)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其蔑视权贵思想的诗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4)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而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4.古诗文填空。 (1)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孔子认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说的是,在学生思维有阻碍的时候加以开导,在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加以启发。(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4)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5)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湘夫人》) 5.古诗文填空。 (1)还顾望旧乡 ,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4)《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主张通过宣传教化来实行王道的几个句子是: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6.古诗文填空。 (1)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曹操《短歌行》)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王羲之《兰亭集序》)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完整word版)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 | 学霸满分答题万能模版 分析形象型 1.提问格式: 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 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 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解答分析: 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⑵形象蕴含诗人的思想和情感。 ⑶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3.答题步骤: ⑴概说塑造了什么形象。 ⑵结合诗句内容或表达技巧具体分析形象特点。 ⑶揭示形象表现的意义(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4.答题示例: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答: (步骤一)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二)“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三)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 ⑴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⑶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解答分析: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杨浦补习班 高中英语新王牌祝GF老师

杨浦新王牌 宾语从句 一、关联词 关联词又称“连词”或“引导词”,是宾语从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词:1.连接代词(that,who,whom,what,which) 2.连接副词(when,where,why,how) 3.从属连词(if,whether)由一般疑问句转变而来的宾语从句,用if或whether引导. 在试卷中一般依据从句中“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上下文选用恰当的连词。如: 例1 A computer can only do _____ you have instructed it to do. A. how B. after C. what D. when 例2Mary wrote an article on _____ the team had failed to win the game. A. why B. what C. who D. that 例3The shopkeeper did not want to sell for ________ he thought was not enough. A. where B. how C. what D. which 例4The way he did it was different ________ we were used to. A. in which B. in what C. from what D. from which 例5He spoke proudly of his part in the game, without mentioning _____ his teammates had done. A. what B. which C. why D. while 二、语序 以从属连词(if,whether)、连接代词(what,which,who,whose)和连接副词(when,where,how,why)等引导的宾语从句用陈述句语序。 例6No one can be sure ______ in a million years. A. what man will look like B. what will man look like C. man will look like what D. what look will man like 例7The boss went up to ask _____. A. what the matter was B. what’s the matter C. what was the matter D. what the matter is 三、时态 宾语从句的时态要和主句相呼应: 1. 如果主句谓语动词是现在时或将来时,从句谓语动词时态可不受约束; 2. 如果主句谓语动词是过去时,从句谓语动词的时态须与之呼应; 3. 当从句叙述的是客观真理时,其谓语动词仍用现在时态。如: 例8The manager entered the office and was happy to learn four fifths of the tickets ________. A. was booked B. had been booked C. were booked D. have been booked 例9We were all surprised when he made it clear that he _____ office soon. A. leaves B. would leave C. had left D. had been away 例10—Do you work in the lab every afternoon? —No, but sometimes I wish I _________. A. have time B. had time to do C. have time to D. had time to 四、宾语从句的减缩式 宾语从句有时可减缩为“疑问词+不定式”的形式。 例11I’ve worked with children before, so I know what ________ in my new job. A. expected B. to expect C. to be expecting D. expects 例12It is said in Australia there is more land than the government knows 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