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前综合检测

高考地理总复习考前综合检测

考前综合检测

考前综合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地球上的极光是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轰击大气层,使大气电离产生的发光现象。金星是我们观测到的除日、月之外的最亮天体,金星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浓密,导致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地表。据此完成1~2题。

1.金星上没有极光现象,其最合理的解释是()

A.距太阳远B.大气稀薄

C.夜短昼长D.没有磁场

2.关于金星亮度大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身能够发光B.大气反射作用强

C.大气逆辐射强D.地面反射作用强

解析:1.D 2.B第1题,根据题意,极光是因太阳风被磁场捕获而在地球两极与大气摩擦产生,金星有浓密的大气,但没有极光现象,说明没有磁场。第2题,根据题意,金星亮度大,但只有少量的太阳辐射能到达金星表面,金星大气层浓密,主要靠大气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读图,图中实线表示等压线,虚线处存在锋面,箭头表示风向,回答3~4题。

3.关于图示区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北半球,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

C.南半球,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

4.未来几天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3.C 4.A第3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该图为锋面气旋图,根据风向可以

判断为南半球。第4题,根据锋面气旋图的特点,①②处之间为冷锋,且①为锋前,未来几天最有可能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下图为沪昆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沪昆高铁干线()

A.跨越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B.沿线地区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C.途经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D.跨越我国地势三大阶梯

6.沪昆高铁通车的主要影响,正确的是()

A.利于上海产业升级,增强国际影响力

B.加强上海物资转运,带动经济发展

C.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吸引更多消费

D.增加昆明农产品外运,扩大销售市场

解析:5.C 6.C第5题,沪昆高铁干线跨越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没有经过热带季风气候区;沿线地区不处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发生较少;沪昆高铁经过我国三大经济地带;沪昆高铁没有经过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第6题,高铁主要为客运,与产业升级无关,且联系沿海和内地,对于增强国际影响力没有关系;高铁主要为客运,可以联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云南,云南有丰富的特色旅游资源,可以促进昆明旅游业发展。

如图为全新世(开始于11.5万年前)以来福建省南部局部沿海海岸变迁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如果仅考虑气候变化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则全新世以来该地气候冷暖变化特征是()

A.逐步变暖B.先冷后暖

C.逐步变冷D.先暖后冷

8.气候变化会对海岸变迁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侵蚀能力的变化

B.极地冰川融化速度的变化

C.河流泥沙沉积速度的变化

D.海岸地貌形态的变化

解析:7.D8.B第7题,根据古海岸线与现代海岸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该地气候的变化特征是先暖后冷。第8题,海岸线的变化反映了海平面的升降变化,而海平面的升降变化主要与极地冰川融化的速度有关。

读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示意图,完成9~10题。

9.①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低—高—低”型B.“高—高—低”型

C.“高—低—高”型D.“低—低—低”型

10.德国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目前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图中的()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9.C10.C第9题,读图可知,①区域出生率约为2.8%,死亡率约为0.8%,计

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0%,其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型。第10题,德国等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目前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是“三低”型(即现代型),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小于1%,对应③。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完成11~12题。

11.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其根本原因是()

A.水稻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12.“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解析:11.C12.A第11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很高,在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的地区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并满足人口对粮食的需求。第12题,“杂交水稻”产量高,品质好,对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也说明我国农业发展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之路。

如图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

A.④②③B.④⑤②

C.③②①D.①③⑤

14.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

A.①③B.①②

C.②③D.④⑤

解析:13.A14.C第13题,食品工业应为市场指向型工业,软件产业应为技术指向型工业,服装加工业应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根据上述判断再结合图中图例即可作出选择。第14题,在图中①对应原料,②对应技术,③对应劳动力,④对应市场,⑤对应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劳动力和技术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

在东部沿海地区纺织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过程中,抱团转移成为一种新型转移模式。如南通纺织和服装等企业组团“扎堆”投资有30多年纺织产业历史的太康,在太康形成了一座“南通纺织城”。读图回答15~16题。

15.太康吸引南通纺织产业迁入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进入市场快B.中原地带,市场广阔

C.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D.基础设施完善

16.纺织和服装等企业抱团转移对南通市的影响主要是()

A.不利于经济发展

B.造成人口性别比失衡,社会失稳

C.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

D.短期内造成部分劳动力失业

解析:15.C16.D第15题,服装和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太康有30年的纺织产业历史,劳动力丰富且质优价廉,C正确;太康县市场狭小,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故A、B、D错误。第16题,南通市劳动力指向型产业迁出后,有利于南通市的产业升级,利于经济发展,A错误;产业转移对人口性别比影响较小,B错误;南通市产业转出后,促进了产业升级,有利于发展第三产业,但限制了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从事纺织和服装加工

的劳动力在短期内失业,C错误,D正确。

我国可借鉴美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以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17~18题。

17.下列属于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是()

①生态农业,有机农业②节水农业,精确农业③“石油”农业,“处方”农业④“白色”农业,“绿色”农业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③④D.①②③

18.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合理开发耕地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三江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鄂尔多斯高原和长江三角洲沿海滩涂

解析:17.B18.B第17题,“石油”农业是高耗能农业,“白色”农业是用微生物获得农产品的生产类型,以上都不是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18题,三江平原的耕地应合理开发,提高单产,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应退耕还林、维护生态平衡。

荆江是长江自湖北省宜都市至湖南省岳阳市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360 km,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称。下图为荆江河段示意图。完成19~20题。

19.荆江之险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积涝成灾②流量巨大,侵蚀强

③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④水流湍急,多险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图中分洪区的主要功能是()

A.加快流速,排泄洪水

B.增强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

C.拓宽河道,减缓水流

D.加强洪水存蓄,降低堤防压力

解析:19.C20.D第19题,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长江的荆江段由于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导致积涝成灾,故选C项。第20题,由于长江荆江段洪涝灾害多发,修建分洪区可以加强洪水存蓄,降低堤防压力,减少洪涝灾害,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埃塞俄比亚拥有9 000多万人口,人均GDP约400美元;境内河流湖泊较多,但利用率不足5%;过去40年间,林地所占面积由40%下降到1%,降雨量大幅度下降,出现了长期的干旱、饥荒。图1为埃塞俄比亚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埃塞俄比亚人有独特的“计时法”——把太阳升起时作为一天的开始,即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6点为0时;18点为12时,此时是白天结束,黑夜12小时的开始。

材料三图2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中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农牧业地带,全国2/3的人口以及城市都集中在这里。

(1)说出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成为该国最重要农牧业地带的自然原因和经济原因。(4分)

(2)简析该国河流利用率不高的原因。(4分)

(3)说明引发该国发生严重饥荒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指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4分)

(4)当晨线与图2剖面线基本重合时,图示城市日落最早的是________;按当地独特“计时法”,北京时间正午时埃塞俄比亚(首都38°44′E)的时间是________;埃塞俄比亚能应用独特“计时法”是由于当地的昼夜变化幅度______(填“大”或“小”)。(3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海拔高度分析,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气温适宜,降水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多种作物和牧草生长,是成为该国最重要农牧业地带的自然原因。区域内人口分布多,劳动力充足,城市集中,市场广阔,是经济原因。第(2)题,该国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质不稳定,水库建造安全性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河流航运价值小。资金短缺,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低。所以河流利用率不高。第(3)题,引发饥荒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增长,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治理措施主要是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因地制宜的植树种草,恢复天然植被,或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4)题,读图,当晨线与图2剖面线基本重合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图示城市日落最早的是南部的摩加迪沙。北京时间正午时,位于东三区的埃塞俄比亚(首都38°44′E)区时是7时。按当地独特“计时法”,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6点为0时,则7点该地的时间是1时。埃塞俄比亚能应用独特“计时法”是由于当地的纬度低,昼夜变化幅度小。

答案:(1)气温适宜,降水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多种作物和牧草生长。劳动力充足(或人口分布多),市场广阔(或城市集中)。

(2)河流落差大,不利于航运;地质不稳定,水库建造安全性差;经济落后,航运价值小;资金短缺,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低。

(3)原因: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措施: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因地制宜的植树种草,恢复天然植被(或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摩加迪沙1时小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 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 000 mm,农业灌溉仅靠黄河过境水源,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其中饼状图为部分城市的工业结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 000 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连续十五年稳居我国绒纺行业第一位。

(1)鄂尔多斯的羊绒制品厂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简析鄂尔多斯羊绒制品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优势。(3分)

(2)与鄂尔多斯相比,简述呼和浩特工业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及突出差异。(3分)

(3)促进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________,围绕灌溉水资源紧张问题,可以采取的有效途径主要有哪些?(3分)

(4)分别说出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差异。(4分)

解析:第(1)题,鄂尔多斯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草场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畜牧业,羊绒制品原料丰富。第(2)题,通过工业结构图可比较两地的共同特点为在原料基础上发展了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呼和浩特更多地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第(3)题,河套平原农业发展主要依赖于黄河水的灌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做好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第(4)题,甲地位于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现象突出。

答案:(1)原料产品质量高;产品种类多;成本较低,价格优势。

(2)都在原料和能源基础上,发展了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和纺织工业;与鄂尔多斯相比,呼和浩特工业结构比较多样,电子信息工业等新兴工业占有一定比重。

(3)农业技术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良、培育抗旱农作物品种;节约用水。

(4)甲地主要是水土流失,甲地处半湿润地区,降水集中,多暴雨,流水侵蚀作用强。乙地主要是土地荒漠化,乙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作用强。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雅鲁藏布江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北麓,沿途接纳多条支流,后绕过南迦巴瓦峰转向南流(此段即雅鲁藏布大峡谷),出中国境后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干流在拉孜以上为上游,河床海拔在5 200 m以上,沼泽和湖沼较多;拉孜到派乡为中游,海拔已降到4 500 m以下,沿岸是西藏农业最发达地区,誉为“高原粮仓”;派乡以下为下游河段,谷底海拔从2 800 m 迅速降至155 m。

材料二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分布图。

(1)描述图中年降水量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3分)

(2)比较说明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的水文特征差异。(2分)

(3)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成为“高原粮仓”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

(4)1998年中国科学家完成了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首次徒步穿越考察,考察证实该峡谷是“生物资源宝库”“地质博物馆”,请说明理由。(4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年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可判断出,年降水量总体从西南向东北递减。因为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容易形成地形雨,在地势较高处出现大于4 000 mm的多雨中心。第(2)题,因雅鲁藏布江上游和下游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河流的流量、水位、水源补给、落差、流速、水能资源等方面会有差异。第(3)题,特别注意的是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的河谷农业,因海拔降低,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土壤、水源、地形等较好,而这些条件是相对于该地区其他位置。第(4)题,因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强烈,海拔较高,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故称“生物资源宝库”和“地质博物馆”。

答案:(1)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年降水量总体从西南向东北递减,受山地地形抬升,在中印边境地区出现大于4 000 mm的多雨中心。

(2)上游: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小;落差小,流速慢;水能资源少;下游:以降水补给为主,流量大;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

(3)河谷地带海拔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河流冲积土壤,较肥沃;可引水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有利于种植业开展。

(4)该峡谷地带纬度较低,垂直高差大,是世界上山地垂直自然带最丰富的地方之一,涵盖了从热带到寒带的生物种类,生物多样性丰富,故成为“生物资源宝库”;位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且气候湿润,地形坡度大,内外力作用强烈,地质活动活跃,故成为“地质博物馆”。

考前综合检测(二)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某年11月28日,来自大西洋的强烈天气系统在美国东海岸造成了严重的气象灾害,如图为该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该天气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a处可能形成降雪

B.b处由于气流下沉可能导致融雪

C.c处风力相对较弱

D.d处气流爬升可能形成持续降雨

2.该天气系统可能给美国带来的直接自然灾害有()

①暴雪②大风③泥石流④风暴潮⑤干旱⑥暴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⑥D.②③④⑥

解析:1.B 2.C第1题,读图可知,a位于五大湖附近,水汽充足,受来自太平洋的天气系统影响,可能会产生降雪。b处盛行西北风,受到地形阻挡影响,可能产生降雪。c 处等压线稀疏,风力相对较弱。d处位于暖锋附近,多形成连续性降雨。第2题,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为气旋,会产生暴雪、大风、风暴潮和暴雨等灾害;而泥石流属于地质灾害,不

会由气旋直接造成;由于气旋容易发生降雨,且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不会发生干旱。

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3~4题。

3.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D.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4.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①地下水位高②蒸发大③降水少④地势平坦⑤降水强度大⑥植被丰富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⑥D.①③⑤⑥

解析:3.A 4.A第3题,读图,河套平原北面是断层,说明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是断裂下陷地带。低洼地区容易被泥沙淤积,形成平原。第4题,河套地区位于黄河沿岸,地下水位高,①对。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大,②③对。地势平坦农业活动引黄河水灌溉,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对。降水强度小,⑤错。植被少,⑥错。

大力开发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重大意义。据此回答5~6题。

5.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天空蔚蓝,市容整洁几乎没有污染,有“无烟城市”之称。雷克雅未克大量利用的能源是()

A.太阳能B.风能

C.地热能D.核能

6.冰岛该类能源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A.空气清洁,大气削弱作用小

B.地处盛行西风带

C.位于板块交界带,地壳运动活跃

D.铀矿资源储量大

解析:5.C 6.C冰岛位于欧亚板块和美洲板块的交界带,地壳活动频繁,地热能丰富。相比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美国的人口发展比较理想。读图表资料,回答7~8题。

国家2012年人口/亿

2005~2010年

出生率/‰死亡率/‰

中国13.69 11.2 6.4

美国 3.07 14.0 4.3

俄罗斯 1.40 10.7 15.8

日本 1.27 8.3 8.5

7.与中、日、俄相比,美国人口表现为()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B.人口数量增长最快

C.人口年龄结构较合理

D.出生率高,劳动力最丰富

8.美国人口发展较理想,主要得益于()

A.限制人口生育政策

B.移民政策改善年龄结构

C.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D.科技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解析:7.C8.B第7题,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计算可知,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A错;中国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美国低,但是人口基数大,所以中国人口数量增长最快,B错;读图可知,中、日、俄都出现了人口老龄化问题,而美国各年龄段

人口比例适中,人口结构较合理,C对;美国出生率高,经济发达,但是从劳动力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来看,比中国劳动力数量少,D错。第8题,美国移民数量大,通过移民政策的不断调整,保持适宜的年龄结构,选B。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应是()

①甲—小麦②乙—棉花③甲—甜菜④乙—水稻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③

10.立足本地资源,江苏应建立的工业部门有()

①化学工业②纺织工业③石油工业④钢铁工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9.C10.A第9题,由图示可知,甲作物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应为小麦;乙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应为水稻。第10题,由图示可知江苏有盐,可发展化学工业;有棉花、蚕丝,可发展纺织工业。

如图为某国家四地区一企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该企业从事()

A.啤酒生产B.汽车生产

C.钢铁生产D.电子产品研发

12.该企业生产工厂分散在图中四个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廉价劳动力地区B.接近能源基地

C.接近原料产地D.接近消费市场

解析:11.A12.D第11题,通过分析比较看出,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此企业分布规模大,数量多,所以此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或市场指向型工业。四个选项中只有A为市场指向型工业,所以A项正确。第12题,啤酒生产产品与原料相比,重量增加且产品不宜长距离运输,所以为市场指向型工业。

读我国东、中、西部部分指标比重示意图,完成13~14题。

13.图中反映出影响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是()

①科技水平②交通③资源④外商投资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4.下列措施中,对促进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是()

A.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B.加大教育投入

C.加大政策扶持力度D.加大资源开发力度

解析:13.C14.C第13题,影响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和对外开放程度,而不是资源的丰歉程度。第14题,政策扶持是加快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见效最快的措施。

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6.图示该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①环境决定论②人定胜天论③和谐论

④可持续发展论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15.A16.B第15题,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收集废水;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第16题,该区域水资源的利用模式是人类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和谐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对人地关系认识深化的体现。

如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7~18题。

17.该生产模式()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18.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①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②草原载畜量极大提高③城市人口大量迁入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

解析:17.B18.D第17题,图中显示草原牧区与灌溉农业区之间,利用各自优势、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灌溉农业区发展种植业的关键是利用水源灌溉;农业区主要是冬季向牧区供应牧草;畜产品经过农区圈养后再进入市场。第18题,该模式的推广会促进农牧区的良性发展,牧区冬季能得到农业区的牧草供应,雪灾时草料不足带来的损失会减小,故①④正

确。该模式使牧区的农畜产品与市场紧密度提高,会更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农畜产品较多会吸引加工企业落户,故⑤⑥正确。草原载畜量也会有所提高,但载畜量根本上还是受草原本身条件影响,故不会极大提高草原的载畜量。该地生态环境脆弱,城市人口不会大量迁入。

读洞庭湖水域监测卫星影像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9~20题。

19.图中“监测影像图”的获得,主要使用了()

①全球定位技术②遥感技术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虚拟化技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20.监测发现近几十年来洞庭湖面积在不断缩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①人类在湖区围湖造田②河流泥沙在湖中淤积

③全球变暖湖区降水量减少④长江补给湖泊的水量减少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19.B20.A第19题,洞庭湖水域监测卫星影像图的获取运用了遥感技术,然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B项正确。第20题,由于人类在湖区围湖造田,再加上河流泥沙在湖中淤积,导致洞庭湖面积在不断缩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

材料三2016年10月9日,大西洋近10年来最强飓风“马修”登陆美国东岸,给沿岸地区带来狂风暴雨,受灾城镇满目疮痍,多处被洪水淹没。

(1)7~9月该区域受太平洋气团影响范围较小,简析其原因。(4分)

(2)墨西哥湾水域石油污染比较严重,简析其原因。(4分)

(3)分析甲区域飓风灾害损失严重的主要原因。(4分)

(4)某日墨西哥城的日出时间是21时(北京时间),计算此时墨西哥城当地的地方时和该日墨西哥城的夜长。(2分)

解析:第(1)题,从纬度位置确定该地的风向,该纬度范围的盛行风向为东北信风;从地形和海陆位置具体分析。第(2)题,主要通过污染物的来源和对污染物稀释的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有关自然灾害造成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利用地方时的计算方法算出墨西哥城时间比北京时间晚14时40分,求出当地日出的地方时为6时20分,再计算夜长。

答案:(1)太平洋位于该区域的西侧,该纬度范围的盛行风向为东北信风;该区域的西部为高峻的山脉,阻挡太平洋气团影响山脉的东侧地区。

(2)墨西哥湾沿岸地区生产石油,在石油生产和运输中易发生石油泄漏;墨西哥湾水域比较封闭,与外界海区海水交换速度缓慢,稀释净化作用较弱。

(3)区域南部海区是飓风多发地区,甲地区地形平坦,摩擦力小,飓风经过时速度较大;该地区人口密集,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大。

(4)6时20分。12小时40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15年3月长安福特汽车公司落户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后,当地管理部门同步规划并启动了3 km2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成功引进首批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入驻,大江东拥有了首个千亿级大产业。

材料二我国杭嘉湖地区,在古代就筑起了东西向的“横塘”、南北向的“溇港”(拓挖的河沟),逐步形成了“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如图为我国杭嘉湖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福特汽车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________。简述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有利条件及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原因。(4分)

(2)杭嘉湖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__________、___________,简析“横塘纵溇”的主要功能。(4分)

(3)简述城际铁路的建设对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4分)

解析:第(1)题,福特汽车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属于生产协作。建设大江东产业集聚区的有利条件是区域内经济发达,市场前景广;有国家政策支持,临近上海市,技术先进,劳动力素质较高;区域内水陆交通便利。产生较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产业集聚,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便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第(2)题,杭嘉湖地区位于东部沿海,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洪涝(或暴雨)、台风。根据材料二,“横塘纵溇”的水系格局,在洪涝时利于排水,干旱时利于蓄水,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促进河运。第(3)题,城际铁路的建设有利于加强杭州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使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有利于高端人才向核心城市集聚,产业升级加快;有利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提高。

答案:(1)生产协作有利条件:经济发达,市场前景广;政策支持;技术先进;劳动力素质较高;水陆交通便利。

原因: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便于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洪涝(或暴雨)台风洪涝时利于排水;干旱时利于蓄水;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促进河运。

(3)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加强;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有利于高端人才向核心城市集聚,产业升级加快;有利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提高。(任答3点)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2017年4月4日至6日习近平对北欧国家芬兰进行国事访问。芬兰素有“千湖之国”之称,湖泊众多,湿地面积广大,森林覆盖率为69%。

材料二长期以来,芬兰依托森林发展经济,是世界重要的纸张和纸板出口国。20世纪60年代以来,芬兰的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其中向电信等高科技产业转型尤为突出。

材料三左图为北欧国家芬兰示意图。

(1)简析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

(2)说明芬兰木材加工厂分布的特点及主要原因。(4分)

(3)简述芬兰产业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给芬兰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

(4)在右图中绘制A地夏至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折线。(2分)

解析:第(1)题,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条件,主要从自然地理条件(地形、气候、水源)、经济地理条件(矿产资源、交通、科技、旅游等)和政治地理条件(首都、政策等)入手。第(2)题,从图中可看出,木材加工厂主要分布地为沿海和铁路沿线。其形成原因可从影响木材加工厂的因素——原料、交通、市场等进行分析。第(3)题,从材料可知,芬兰从以森林工业为主向电信等高科技产业转变,不仅提高了产业的附加值,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保护芬兰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第(4)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A地正好位于北极圈上,夏至日正好出现极昼现象。绘图时,需要充分考虑底图中的北京时间,并计算出正午太阳高度,同时还需要在坐标图上标注出正午太阳高度值、日落和正午的北京时间。

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濒临海洋,交通便利;为芬兰的首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集聚效应明显。

(2)特点:南部的沿海、铁路沿线地区。原因:南部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海运和铁路运输便利;靠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增加产品附加值;保护该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水污染,促进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4)绘图如下:

考前综合检测(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