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

概念,理论基础,步骤,特点,评价

一、活动法

概念:是一种以幼儿的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用的活动法主要是实验法、游戏法和操作练习法。

理论依据:杜威的做中学。

1、实验法

(1)概念:实验法是根据研究假设,运用一定人为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并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2)理论基础:

(3)步骤:

A、准备阶段:选定课题,形成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下操作定义,制定控制无关变量的措施。分配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定测量方法和工具。最终形成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

B、实施阶段:执行实验程序,实施实验方案,观察实验对象。观测记录所需的资料和数据以及加工整理。

C、总结阶段:对资料数据的分析,概括研究结果,形成研究结论。撰写实验报告,评价研究成果和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4)特点:以假设为前提,要控制条件,能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验证。(5)评价:

2、游戏法

(1)概念:游戏法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或用有规则游戏组织教学的方法。3、操作练习法

二.直观法

1.观察法

2.参观法

3.演示和示范

三.口授法

1.谈话法

2.讲解和讲述

二、幼儿园教学方法是什么

有关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内容我们在中师阶段已学过不少,但是我们当时所学的内容主要是解决幼儿园教学的具体操作问题,也就是解决“怎么样做的问题”,如“观察法(口述法、直观法、游戏法、练习法)如何使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使用这种方法应注意些什么?”至于为什么只能这样做而不能那样做,我们的中师阶段则很少涉及,这样,在工作中我们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我们只能盲目模仿别人的“上法”,生搬硬套地使用别人行之有效的“一招一式”;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方案时,也只能照搬别人的现成活动方案,水平稍高一点的教师也只能,拼凑活动方案,而不能而不能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写出有针对性的活动方案。所以到大专班后,我们就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有关教学方法的理论,以提高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于什么是幼儿园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下面我就列举我国近年来出版的有关著作给教学方法所下的定义,▲大家认真思考看看哪种观点更科学。

①“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幼儿相应的学的方法结合起来,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比如,“(P314)观察法是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的过程和幼儿自发地观察过程”,这里教师的“教的方法”指的是“指导”,幼儿的“学的方法”则是“观察”,我们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通过指导让幼儿更有效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来学到他应该学到的东西,比如,指导幼儿观察时,不要挡住孩子的视线,要让孩子清晰地观察到有关的事物。

又如,“(P315)讲解法是教师通过口语向幼儿陈述或解释某事物的一种方法。”这里教师的“教的方法”是“用口语向幼儿陈述或解释”,而幼儿的“学的方法”则是指?——(认真听和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教师对某一事物的陈述或解释)

②“教学方法,又称为教授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提高幼儿身心素质的方法。”在这种观念指导下,教师只考虑“教”的方法,而很少考虑幼儿“学”的方法,把组织教育活动叫做“讲课”,把教学活动叫做“教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教师的“教”的活动,而没有幼儿“学”的活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经常有些同学,在上第一节实习课时,只用了五分钟就把课“讲”完了,课“讲”完后,就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了,这跟我们在备课时,只考虑教师的教,而没有考虑幼儿的学是有密切关系的。

③“教学方法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借以进行全面教育所采用的方法,它既要考虑教师怎么样教,又要考虑幼儿怎么样学。”

“①③”都是从教学是师幼双边交互活动的观点出发,提出教学方法也应该是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的统一;同时还阐述教学方法是一种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这与当代教学论思想相一致——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相结合的活动过程,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但“①”比“③”更简练一些。“②”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念,它强调的教学是一种单向活动,是教师向幼儿施教的活动,它认为只要教师教了,不管幼儿是否学了,教学活动就算开始了,“讲”的活动结束,就意味着教学任务的完成。在这种观念支配下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方案,叫做“教案”,只关注教的教,而关注幼儿的学。完整的教学活动方案应该是教师的“‘教’案”和幼儿的“‘学’案”的统一。

三、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分类及其运用

㈠幼儿园教学方法的分类

教学方法的分类,就是建立教学方法的次序和系统。对千差万别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根据教学方法中的某些特征和一定的科学分类标准,将教学方法,分为一定的类型。也就是说,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就可以得出不同种类的教学方法。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所讲的教学方法仅仅是许多划分标准中的一种划分的结果。(P311)下面我们就讲一讲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所得到的教学方法的种类。

⒈照教学工作的教法与学法来划分,属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工作方法有:讲授、

谈话、演示等;属于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方法有:练习、实验、游戏等。

⒉按照教师教与幼儿学、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问题上的侧重点

之不同而分为:传授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

⒊按照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的不同来划分,可将教学方法分为:主张教学就

是灌输的“注入式教学法”或“填鸭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两种。

前面我们也讲过,这两种教学方法,不同具体的教学方法,它们是一种教

学指导思想。所以一般我们不主张将它们当作具体的教学方法写进活动方

案中。

⒋按照传递信息的来源和感知信息的特点,可将教学方法分为:语言法(教

师生动的语言、谈话、阅读书籍)、直观法(演示、图示、参观)、实践法

(练习、实验、创造性作业)。

⒌按照掌握教学内容时幼儿思维形式的特点,教学方法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

法。

㈡各种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中师时我们已学过这一部分内容,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口述法、直观法、观察法、练习法、游戏法等,今天我们就不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涵义以及使用这些方法应注意的要点详细阐述了。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我们来思考一下“对于幼儿园教育来说哪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为什么?”

三、教学方法手段选择的依据教学内容确定以后,教学方法的设计就成为头等大事,它对实现教学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在如何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联结的作用。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不过,就教学方法本身来说无所谓优劣,所谓好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应是最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师选择教学方法主要受制于以下因素,只有综合考虑以下因素,发挥最佳效益,才是最好的方法。

我曾问过执教多年的青年教师:“你们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幼儿的兴趣”。

大家认为这位教师的观点正确吗?全面吗?这样选择教学方法会有什么后果?

我认为,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这些因素固然要考虑,但它不是全部,更不是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按照目标教学论的观点,我们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应是:幼儿学习结果的类型,即教学目标。因为教学方法是手段,它是为教学目标

的实现服务的。固然,幼儿园教学要考虑幼儿的兴趣,但如何“迎合”幼儿兴趣或在多大程度上“迎合”幼儿的兴趣,用什么方法“迎合”幼儿的兴趣,都要考虑它是否有利于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离开了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实现,而去“为兴趣而兴趣”也是有背于教育教学的宗旨——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教育不仅仅是为逗幼儿乐,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乐,不等于幼儿的发展,这点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

教学目标的要求

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是走向教学最优化的重要一步。因此,围绕目标的实现来选择方法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⒈定的目标往往要求特定的教学方法去实现。认知领域的目标有知识、理解、

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通常,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

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究法、启发式谈话法等;要求达到应用层次的,则应选择练习法、迁移法和讲评法等;而对于高层次的目标如分析、综合、评价,则应选用比较法、系统整理法、解决问题法、讨论法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发挥最佳功效。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化,教学环节的多样性,必然要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特定的方法只能有效地实现某一或某方面的目标,完成某一或某几个环节的任务,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教学中往往要求选用几种能互补的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⒉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教学方法。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正如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巴班期基所说:“每种教学方法按其本质来说都是相对辩证的,它们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每种方法都可能有效地解决某些问题,而解决另一些则无效或低效;每种方法都可能有助于达到某种目的,却妨碍达到另一种目的。”因此,我们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时要尽可能地避免其缺陷。如选用发现法时,要注意克服其费时、费力的缺点;若使用讲授法时,则要努力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巴班斯基列出的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解决某一范围的教学任务时,各类教学方法中哪些方法效果较好。陈述性知识——讲授法;能力——发现法;情感、态度——熏陶法;技能——练习法。

所以说,我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一定要考虑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

㈡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及其教学法特点

除了教学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即便是同样的教学目标,学科性质不同,具体内容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往往不一样。例如,同样是为了培养操作能力,自然常识教学多用实验法,而音、体、美则常用练习法。

㈢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的准备情况。如有些幼儿对某种事物有大量的感性知识,教师一讲某一现象,幼儿就可以理解,

6 就不必都使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有些幼儿缺乏感性认识基础,就必须采取直观演示的方法。如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认识鸡和鸭的区别在教学方法方面就应有所区别,对处于不同年龄的幼儿及思维水平不同的幼儿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和讲解法对于小班幼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角色扮演法”幼儿来说,往往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幼儿的思维类型差异和个性差异也影响着他们对不同方法的好恶和适应性。如有的幼儿必须在教师讲解后才能清晰地把握知识,也有的幼儿要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后才印象深刻,还有的幼儿则对经过充分讲解或自己发现的知识才能过目不忘。

此外,无论选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考虑如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这样选用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成效;同时,教学方法的选用,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又要不能脱离幼儿的原有基础。总之,方法的选择必须反映幼儿的主体性要求,把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幼儿才能学得既主动又有效。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既符合幼儿心理年龄特点又有利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呢?为了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就得首先要搞清幼儿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好动的、好模仿的、好游戏的、不随意的、情绪的;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思维是具体形象的。我们的教学一定要适合幼儿的这些特点——动静交替,多种方法整全,游戏化,直观化,经验化。对幼儿教学就不能象我们幼师的教学一样——靠一支粉笔,一张嘴,由教师一讲到底。

㈢师的素质与个性特点

教师素质、个性也是考虑教学方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教学方法的选用,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作用,有的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教学实践中产生良好的效果。由于教师个性的影响,不同教师使用同一方法的效果显然会有差异。这时的个性主要是指在教师个性心理特征基础上表现出来的教学风格,对不同的课堂气氛的好恶,与幼儿的亲疏程度等。例如一位平时总是表情严肃的教师在使用“游戏法”“角色表演法”时,可能就不如一位平时和蔼可亲的教师采用这类方法的效果好。教师素质差异也制约着教学方法的选择,如果一个教师善于根据自己的素质特点,选用某种教学方法来弥补素质的不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一个口语较差的英语教师,可采用视听法,利用电教设备,如录音机播课文、读单词,来弥补素质的缺陷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作为教师,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素质、教学风格;其次,要善于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

当然,当然教师的素养条件不是先天的,缺乏某些素养,经过一番学习和努力,可以具备,对某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是需要的,就应努力学习掌握它。

㈤幼儿园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

这方面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条件、物质设备等。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就会限制某些教学方法(如直观法、探索法、独立工作法等)的运用。在现代技术设备较好的条件下,教师就有可能使用较多样的方法,使幼儿更快地获取知识,更牢固地保持知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和条件,教师则只能更多地选择以语言讲解和其它可能的方法了。就教学条件而言,农村幼儿园和城市幼儿园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尽量利用各自的优势,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㈥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与可利用的时间

从巴班斯基列出的图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各类教学方法在解决某一范围的教学任务中存在着教学速度快慢方面的差别。比如问题探索法、归纳法比讲授法需要更多的时间。当受到教学时间限制时,教师就不能不放弃某些教学方法,以便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如期完成教学任务。

综上所述,教学方法的选用必须以教学目标为轴心,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制约作用,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四、判断教学方法选择恰当与否的标准

主要就是看这些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教学过程高效地进行。在教学中,选择某种教学方法应考虑其教学效率的高低,即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师幼儿所耗时间、精力、财物的大小。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高效低耗的,最好选择那些能使教师教得轻松,幼儿学得愉快的教学方法。不要为方法而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五、正确理解“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种教学,都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方法有科学性,任何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都不是随意的,都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如我们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从上述几个方面去考虑,到底应该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是指实际教学活动中,不能总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模式,对教学方法不能公式化和模式化,要善于艺术地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因为教学条件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幼儿在变,教学硬件在变,教师的素质在变,我们应该根据教学条件的变化来采取或创造不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这是一门实用性和工具性都相对较强的科目,而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学会使用文字和语言,做好听说读写的语文最基本的要求,这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学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一、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产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会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在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可以采取使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猜谜语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教导一些描写景物的课文的时候,可以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从网上下载很多的图片,让学生直接的去感受课文中的景色,弥补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的想象,为之后的知识教学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将自己置于一个“高人一等”的地位,而是以一个平等地位和学生进行交流学习的心得,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教师的平等,让学生敢于去想敢于去表达,在互相思考和表达中谈论和进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这对于学生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刺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学生的思想和意见,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创造学习氛围都有着非常有利的影响。 二、促进对于学生的日常训练,从训练中提高 练习,这是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绝不是提高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印象的唯一一部分。我们要重视对于学生的练习,但是不可过分的进行练习。练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不仅仅是布置作业这种单一的方式,通过阅读、思考、交流等都可以是进行练习的形式。 比如让学生去感受课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让学生从阅读中去感受,当然这种阅读仅仅是单纯的阅读也是不可取的。可以结合作者当时的社会环境或者生活环境,也可以将自己当成是文章中的主人公,让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进行阅读,在阅读中去感受。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于阅读课外的过程基本是初读课文,精读课文,品读课文。当然,大多数的学生主要是停留在第一个阶段,少部

幼儿园学前班春季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学前班春季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学前班春季数学教学计划 幼儿园学前班春季数学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二、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教学目标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四、教学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五、活动进度 第一周1、按群计数 2、序数的运用 3、6的分解组合(一) 第二周1、6的分解组合(二) 2、6的加减(一) 3、6的加减(二) 第三周1、互换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的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其中一种方案就是如何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 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 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 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 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 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二、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叙写、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教学行为的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 1. 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争辩能力"等,这些写法都是不规范的,因为目标行为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2. 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量、可评价、具体而明确的,否则就无法评价。如有位教师在写《海燕》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时,写了"培养学生革命的大无畏精神;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这种写法不仅主体不对,而且也无法评价"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和"学生的写作技巧"到底"进步"了多少。 3. 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为评价提供参照的依据。如"根据地图,指出我国的首都北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环境保护要从我做起'的道理。"或"在10分钟内,学生能完成15道简单计算题。" 4.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就提供的某一道应用题学生至少能写出3种解题方案","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学生至少能记住4个单词"等。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教学标准,而不是无法实现的最高要求(理想)。 如有一位高中教师上一课时的"克隆技术",他写的"教学目标"是: 1.认知目标 (1)理解克隆的概念 (2)了解克隆技术的一般过程 (3)认识克隆技术在生活实践中的运用 (4)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课程标准部分(20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3、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和合作者。 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 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 )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7、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和已有的( ) 基础之上。 8、《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9、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2、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不需要转变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4、《标准》提倡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5、《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 联系生活学数学 B 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 交往互动 B 共同发展 C 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3、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 教教材 B 用教材教 4、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 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5、《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 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 过程性目标 B 知识技能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方法 龚富 (贵州省威宁县羊街镇兴隆厂小学553100) 小学数学教师要上好一堂数学课是很不容易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数学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和情感体验,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坚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必须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结合,首先是由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条件以及教师素质不同所决定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条件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势必不同。复杂多变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样化。其次是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心理学证明,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次,是由各种教学方法的性质和作用所决定的。各个教学方法有各自的适应性,又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如观察法有利于敏锐的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形成,讨论法有利于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博采众长,综合地运用教学方法。 一.阅读数学教材 学习数学只需要多做习题,认真听讲和多“加餐”,就会提高学习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至于数学教材则可读可不读。其实大谬不然。众所周知,数学中的定理、法则、公式等的叙述及例题的解答或证明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况且数学中的符号、图表、算式、例题的解答都以其形式优美、内容丰富、表达准确而简明见长,数学教材在表述上科学而通俗、生动而有趣,因而大有可读之处,大有阅读之必要。 从学习的角度上讲,阅读材料,特别是阅读已解答好的例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数学解题格式等都有好处。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掌握数学,这就意味着学生要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独立思考、合情思考。有些学生虽然懂得解题方法,心里明白却又说不清楚。这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比较课本上的规范形式与自己的解答,从中找出异同,发现纰漏,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标准的格式,养成严谨而深刻地进行数学思维的习惯。同时,阅读

浅谈学前班数学教学

浅谈学前班数学教学 中原小学张娥 学前班教育是从幼儿园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过渡阶段,许多好的学习习惯都要在这养成。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学前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特殊的原因,学前班的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尽人意,教师如何才能通过亲切生动的教学语言,直观形象的学习材料,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刺激儿童的多种感观,有效地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下面谈此观点仅供参考。 1.教师对儿童的数学教育应转变观念 教育的本身并没有错,但应该选用更正确、更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数学教育:①树立正确的儿童数学教育理念,认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提高数学教育的有效性,保证一个星期里有两个数学活动。并按数学学科知识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系统的、循序渐进的安排数学教育内容,让其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②教师应给家长必要的指导,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发展特点,能客观看待、评价孩子的成长。家长也就不会再以儿童能否完成复杂的加减来衡量老师、评价教育效果;学校也不会由于顾及家长的想法,让儿童在自由、轻松的环境学习和成长将成为现实。 2.数学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操作式教学”,让其参与到活动中,从活动中体验知识的演变过程,从而获得知识结构与知识结果。在活动中可把美术作

为辅导手段,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操作获取知识。如:在画“日历”、“时钟”中感知时间所具有的特性,促进认识。特别是在空间教学中,美术更有着极其独特的作用:在泥工活动中感知体验几何体的特征和守恒;在折纸活动中感知体验图形转换;在涂色、粘贴中感知形体分割和学习分类等。在数的组成、加减法运算的教学中也应与美术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一图多式、多式一图、一式多改”的教学方法。在数学中还应注意几种教学方法的交互使用,从中体验某一概念的内涵和运算规律,并要求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从而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符号化并形成一定的体系。 3.数学教学中设置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生动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儿童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情境,让其在玩中轻松学习。如:教学《跳绳》时,当主题图讲完后,请4个儿童上台,问:苹果和香蕉,你最喜欢哪种,喜欢苹果的站在左边,喜欢香蕉的站在右边,然后引导儿童讨论4由几和几组成,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师:玩具车和冰淇淋,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放学后,你是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等。这样很快掌握8的组成,从而融会贯通掌握10以内的数的组成。评析:师教得轻松,儿童学得愉快! 4.数学教学中注重发展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是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如:教学“自编加法应用

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及答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2010 年教师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考试题小学数学教法考试试卷 1 1、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者,()者和()者。 4、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 6、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和培养()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7、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 算加减法以()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步。 8、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 9、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地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 宜过高。 1、《标准》对各学校的内容从哪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5 分) 2、九年义务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什么? 1、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过程中变化和发展 5、有价值、必需、不同的发展 6、智力、能力 7、三、四、三、两、两、三 8、表格、图画、对话 9、搜集、整理、分析解释 简答: 1、答:先进的办学思想,一流的教育观念,一流的教育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 流的教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影响。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看看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阅读教学中,怎样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主动式阅读-开放 性质疑-合作式讨论-自主性扩展。 (一)主动式阅读——自主体验,自主感悟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方法 ——“教”与“玩”相结合 摘要:体育这门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和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方面还有一定的差异。它受教学环境、体育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存在着差别。本文对“教”与“玩”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该方法的实效性,从而运用到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方法 作为一门学科,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一样,也有其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一定的教学方法。但体育教学又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它具有更广泛的活动空间和独特的教学方式。经过查阅资料和与其他教师交流认为,把“教”与“玩”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可取的方法之一。 一、“教”与“玩”结合方法的理论依据 1.小学生的情趣特点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2.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

结合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其骨骼硬度小,韧性大,易弯曲变形;肌肉力量小,耐力差;心率快,肺活量小,负氧能力差,易疲劳。这些都表明少年学生的运动负荷不能过大,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3.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似懂非懂的情况,这就说明体育教学只强调“教”是不够的,还必须同“玩”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 4.小学生的成才需求决定了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教”与“玩”的结合 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育人,即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应体现出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增强学生体质和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导和学生的自我锻炼。“教”,可以使学生明确体育课的目的、原则、方法。“玩”,则可以促进学生消化理解教学内容,增强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的“玩”,还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其个性,增

学前班数学题

学前班数学题 一、直接写得数(20) 4+5= 9-6= 0+10= 5+3= 10-8= 9-5= 6-4+2= 6+3= 8-5= 3+7= 9-2= 6+4= 9-5+4= 6+4-3= 3+2+4= 9-7= 8-3+5= 3+4= 7-4= 9-9+10= 二:填空(18) 1:与1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2:比9小比6大的数有( )。 3:把4个苹果吃了1个,还有( )个。 4:9个1是( ) 2个4是( ) 5:比8少2的数是( ) 比5大3的数是( ) 6:把下面的算式按要求填在括号内。 4+2= 9-5= 2+7= 6+3= 9-7= 8+1= 6-6= 8-5= 得数相同的有( )个。 得数小于5的有( )个 三:看下面的数按要求填空(10) 0 4 8 6 5 3 9 10 7 从左数第5个数是( ),从右数第6个数是( ),一共有( )个数,中间的一个数是( ) 第8个数是( ) 四:在括号内填上“+”或“-”号(9) 8( )2=10 9( )5=4 10( )10=0 5( )2=7 6( )3=9 7( )0=7

8( )5=3 6( )3=3 3( )7=10 五: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10) 6+( )=9 9-( )=4 ( )+2=7 ( )-3=7 7+( )=9 7+( )=10 9-( )=3 8-( )=5 ( )+9=9 ( )-8=0 六:在括号内填上“<” “>”或“=”号(10) 3+2( )5-3 8-3( )5-2 5+4( )3+2 6+3( )5+4 9-7( )8-6 0+9( )9 5-5( )2 7-2( )9 5+3( )9

学前班数学单数和双数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辨认单数和双数 教学内容:辨认单数和双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活动中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幼儿结合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学习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幼儿能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教学方法:启式法,游戏、动手操作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字卡片(1—10)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引题 冬天来了,天气慢慢变冷了,天上下起了大雪,这时小朋友的小手肯定会很冷,那我们要戴上什么保护小手呢? 生:手套。(引出课题:单数和双数) 二、新课呈现 1、课件出示: 师:一双手套几只?生:2只; 师:两双手套几只?生:4只; 师:3双手套几只?生:6只; 师:4双手套几只?生:8只; 师:5双手套几只?生:10只。 让幼儿知道这种一双一双的数是双数。(课件出示) 2、师小结: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的数取名为“双数” 板书:双数:2 4 6 8 10 3、接下来请小朋友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生:袜子(课件出示) 师:几只? 生:1只 师:一双多1只是几只?生:3只; 师:2双多1只是几只?生:5只; 师:3双多1只是几只?生:7只; 师:4双多1只是几只?生:9只。 让幼儿明白一双一双地数多1只的数是单数。

4、师小结:我们把这种一双一双地数多余1个的数取名为“单数”。 板书:单数:1 3 5 7 9 5、教师带读两遍。 三、巩固练习 6、分辨单/双数 师:课件出示6颗糖的图片,先让生说出数量,然后猜猜是单数还是双数? 这时可能有的同学说是单数,有的说是双数。 师:提示两个两个数不剩的是双数,多一个的数是单数。 生:双数 (还有西瓜、小鸡、波萝……) 7、让生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自己身上的部位有哪些是双数?哪些是单数? 生:一双手、脚、眼、眉毛…… 四、游戏(1—10)的卡片让生找出单数和双数。 8、请10个学生到前面来,每个人只能拿一张,5个女生找单数、5个男生找双数,找到之后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五、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吗?你们有什么收获? 理解数量守恒 教学内容:(6以内)数的守恒活动目标能不受物品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空间排列形式、空间距离等的因素的影响,行成数的守恒能力。 教学准备:海洋背景图一张;小鱼贴板共六个;茶杯、茶盘共六套;玻璃杯2个;碗一个;木珠若干;小玩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点数6。 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与妈妈带小鱼来参加,请幼儿点数有多少条鱼。 二、学习数的守恒。 1、幼儿表演。 (1)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表演第一个动作,排成一个漂亮的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2)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二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3)鱼妈妈和她的小鱼们变换第三个队形,请幼儿点数有几条鱼。 (4)请幼儿讨论得出结论,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目不变。

(完整版)有效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上个星期我们听了关于肖川教授<<有效教学策略>>的演讲报告,我的感触很是深刻,现将心得体会做一小结。 一、谈理解。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无效还是负效?它是实施教学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即“立足课堂教学抓效果”。实施有效教学,有效备课是基础和前提,有效课堂教学是重点,有效课后反思是创新。而上好每一堂课又是基础,在一堂课中导入这一阶段往往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那么有效的数学教学究竟需要怎样的情境,又该怎样去创设呢?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一节课总有一定的教学任务,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且要做到具体、明确,不能一味笼统地问“你发现了什么?”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及时从生活情境地中提炼出语文教学素材,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不能把情境创设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 (2)情境内容应从学生的生活和现实背景中提出。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而且使学生能够加深记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炼事物本质的能力。 (3)教学情境应具有时代性、新颖性。我们应该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上课导入如果总是“猜年龄”,学生就会感觉“厌”了。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材教法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每格1 分,共20 分 二、)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_ 全面__、_持续_、_和谐__ 地发展。 三、 2、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_动手 实践__、自主探索__与__合作交流_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 式。 3、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___与_合作者__。 4、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_知识与技能_、数学思考、解决问题___和_情感态度_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5、《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6、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二、选择题(1-5 为单选,6-10 为多选,每题2 分,共20 分) 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3 )过程。[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数学思考②过程与方法③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 1)的动词。[①

过程性目标②知识技能目标] 5、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3 )[①联系生活学数学②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③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6、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B,C )的过程。 A. 生动 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7、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 生的(A,B )之上。 A. 认知发展水平 B. 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A,B,C)。 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 学 B. 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9、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B)。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 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0、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A,B,C,D,E)。 A.数感 B 符号感 C 空间观念 D 统计观念 E 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三、案例分析:(30 分) 《找规律》片断描述: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大家看,学校板报的花边被淘气的小朋友擦掉了一些,你能把他补 充完整吗?它们按什么规律来排列?师:你们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条 更漂亮的花边?用你们的图形学具摆一摆吧。 [学生动手摆花边,摆完后全班同学离开座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去参观其他组同学的作品,然后交流汇报:你最喜欢谁摆的,为什么?]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生1: ○○□□□○○□□□,我是按2 个圆形3 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摆的。生2:我是这样摆的,○□○□○□ 。。。。。。结合本案例,请你谈谈对于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动手实践”的看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新课标有了新要求,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倡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就要掌握这些新理念,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实行数学教学活动,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现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谈谈我的观点与做法: 1.让数学回归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数学课本材料的实用性 从学生日常的买菜、买学习用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无非是为了用,为了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了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生存。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不能远离生活,不能脱离现实。所以,我在备每一节课时都要想到所讲知识与哪些生活的实际例子有联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尤其我们农村小学的孩子,生活中到处与数学联系在一起。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能在实际情境中融入数学知识,做到不干巴巴地讲;有学生熟知的生活例子,就替代乏味的课本例题;能动手操作发现学习知识的,就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总来说之,数学教学就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我在教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参加校园的植树活动,植树的路线老师已经画好了,现

在我把同学们分成三组,小组长负责栽树,每个组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第一组同学举行了一个颁奖仪式:先让练习册得“优”的6名女生到讲台上站成一排,每人发一朵小红花,又让练习册得“优”的5名男生到讲台上站在第二排,每人发一面小红旗,并让全班同学鼓掌向他们表示祝贺。然后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多少名同学的练习册没有得“优”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这个内容 实际上就是本节课所要教学的例题,仅仅我把它换成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他们就能很自然的找到两种解法。也能够先想想两次一共有多少名同学站到了讲台上领奖,再从总人数里一起去掉。学生自己列式,自己讨论、计算,这样不但让学生比较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连减的意义,牢固掌握了连减的计算方法,而且表扬了作业优秀的同学,激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并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2.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如何在孩子们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和亲近,让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爱数学,主动地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要增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而且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

学前班数学试卷试题汇总

学前班数学试卷精选试题汇总 数学试卷(一) 一、我会算。(8分) 10- 8= 37- 9= 98-40= 27-7= 20+15= 11+11= 20+6 = 14+30= 二、比一比大小,在○里填上“>”“<”或者“”。(12分)。 例子:22--- 15-+- 8+-+ ( 20 )>( ) >( ) >( ) >( ) >( ) >( ) >( 1 )

五、我会填。(16分) (1)我会算。(8分)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2)我会照样子填。(8分)

七、我会认钟表。( 8分,每空2 分) 八、解决问题。(10分) 1、如下图,小明买了一个橡皮擦、一把剪刀和一个笔盒,需要多少元? 1元 2元 5元 8元 买的物品需要多少钱? 需要()元 5∶05 8∶20 6∶10 3∶15 ∶∶

2、有6条小鱼,游走2条,又游来3条, 现有多少条()? ()-()+()=()条 九、附加题:你能数一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吗?(6分) ( )个

数学试卷(二) 一、计算。(30分) 6+2= 3+7= 18-3= 19-2= 8-2= 5-5= 8-8= 9-4= 18-2= 0+10= 7+7= 4+5= 18+2= 5+6= 7+3= 16+3= 二、在 ○填上 > < 或 =。(10分) 4 ○ 4 4 ○ 3 3 ○ 4 10 ○ 0 9 ○ 2 8 ○ 9 2 ○ 7 7 ○ 8 三、在-----线上填上多几或少几(10分) ○ ○ ○ ○ ○比 。 。 四、填空。(10+10+10分) ①

学前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前班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能认读、数1~100以内的数,会5个5个、10个10个地连续数数,会顺着数、倒着数,会读序数。 2、会写1~20以内各数及10以内的单数、双数。 3、会找10以内的相邻数,学会10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4、初步会用1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 5、能认识符号“>”、“=”、“<”所表示的含义,能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量或算式的大小。 6、能按数量的大小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 7、能简单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半点;会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8、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认识加减号,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了解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9、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1、初步会给两个以上的物体分类;能按物体的特征或图形的特征寻找图形并统计。 2、认识几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正方形、长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3、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简单认识学生尺,会用学生尺进行简单测量。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表示物体的相对位置。 三、实践活动 1、简单认识一元以内的人民币,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能听清楚若干操作活动的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活动的材料等。能按规则进行活动,并能按规则检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并在老师的帮助下,会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 4、学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5、能与同伴友好的进行数学游戏,能用轮流、等待、协商等方法与同伴协调关系。 绥德县第五小学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1、化抽象为形象;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2、化理论为实践;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3、化未知为已知;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4、化复杂为简单;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 (有效教学的三大策略)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一、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化难为易 化难为易,它能让学生学得多、学得快,具体有以下方法: 1、化抽象为形象。 教师可以运用形象比喻使语言形象化,通过图像的直观性把课文所描写的景色所阐述的道理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还可以通过表演、演示、操作等动作使之形象化。 2、化理论为实践。 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经验性。教师要将语文学习回归于生活中,在使用、应用中学习语文,积累经验、结合自己的经验去感悟理解。 3、化未知为已知。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为基础的,新知识可以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要么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要么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所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策略。苏霍姆林斯基说得

好:“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4、化复杂为简单。 教师要教简单的语文,要简单的教语文。而把复杂的语文教学做简单,要做到:教学目标要简要,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过程要简洁,教学方式要简练,作业要简化。 二、增进学习结果的教学策略——化浅为深 怎样化浅为深呢? 1、由结论到过程。 让学生学深学透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展示知识本身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同时也要让学生的思维卷入到知识的获得过程。 2、由知识到问题。 教师应把知识转化成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探究,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研讨,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当然,问题要设计得有价值、有意义、有挑战性、有新颖性,使其能够有效引领和刺激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3、由已知到未知。 教学中要善于把学生从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让学生处在陌生、未知的状态,以激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完整篇

考试科目:《小学数学教材教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C)和发展性。 A. 多样性 B. 选择性 C. 普及性 D. 巩固性 2、数学课程的定位是:数学课程是学校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数学课程具有强大的( B)的功能. A. 鉴别 B. 育人 C. 选拔 D. 激励 3、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A)的过程。 A. 富有个性 B. 浪漫 C. 严肃 D. 紧张 4、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的社会性价值,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或(D)。 A. 基础数学 B. 迷人数学 C. 趣味数学 D. 生活数学 5、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有六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D )、推理能力。 A. 作图能力 B. 想象能力 C. 速算能力 D. 应用意识 1、( C ),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A. 机械的教学形式和方式 B. 严厉的教学方式 C. 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D. 高标准严要求 2、“数感形成和问题解决”都是过程性很强的数学活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体现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C)的过程。 A. 通俗化 B. 简易化 C. 数学化 D. 一般化 3、学生( A ),在现实活动中的经验积淀以及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朴素认识,都构成了学生进行学习的数学现实。 A. 原有的知识储备 B. 学习态度 C. 学习心情 D. 学习习惯 4、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之上的一个(B)过程。 A. 获得新知 B. 主动建构 C. 再学习 D. 发现知识 5、有效的教学课件应该符合学科特点,适合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C)。 A.学困生的需要 B.优等生的需要 C.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D. 学生的兴趣 1、小学生,包括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有“统计与概率”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利用( C )进行教学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 学生过去的知识 B. 统计案例 C. 现实的情境或材料 D. 统计报表 2、实践性的原则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最主要的体现是学生(B),这种参与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参与。 A. 被动参与 B. 主体的参与 C. 多做练习 D. 认真听课 3、在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统计的核心目标是发展自己的(D)。 A. 空间观念 B. 解题能力 C. 计算能力 D. 统计观念 4、《标准》设置了“实践与综合应用”这一领域,把代数、几何、(D)等内容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呈现,这是对传统数学课程结构的重要变革。 A. 三角 B. 函数 C. 算术 D. 统计与概率 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个学习领域,并不是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之外增加新的知识,而是强调数学知识和(C)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A. 数学技能 B. 思想道德 C. 思想方法 D. 思想观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