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第一章概述

第—节发展蓝莓生产的意义

一、蓝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是生食与加工皆宜的高经济价值浆果。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也有称蓝莓果的。其实“莓果”在园艺学上有其特定的科学含义,特指聚合呆类果实,如草莓、黑莓、桑葚等。蓝莓为单果,不应该称为蓝莓。蓝浆果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其果实为蓝紫色,柔软多汁,风味醇美,有特殊香气;果实中的果胶物质含量高(o.3克/73克鲜重),并且受到高度甲酯化作用,适于冷冻、制造果酱、果冻、果糕和馅饼等。

在20世纪90年代,蓝莓的保健作用作用已被证实并被广泛接受。蓝莓是真正的蓝色食品,果实的蓝色来自于高含量的花青素类物质。花青素是一类可溶性的色素,颜色从蓝色一直到红色。如高丛蓝莓每100克果实中花青素含量达到数百毫克,并且种类复杂,常见的有15种。药理研究发现,蓝莓中独特的花色苷成分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等多种药理活性。

日本的研究人员证实,黑果越桔色素提取物有助于眼睛毛细血管的完整性而减少斑点退化变性,进而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欧洲和美国已有蓝莓总花色苷制剂出售。许多与老年人有关的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关节炎、皱纹、眼睛疾病、帕金森病等茨海默早老性痴呆症等,均与由自由基引起的氧化作用有关。美国Tufts大学农业部老年营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证明,由于蓝浆果果实中所含的花青素类和其他具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如细菌抑制因子、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L素、鞣酸和纤维素等,能够防御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使其在41种水果蔬菜中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日本和美国都将蓝浆果列于抗癌食品的前列。

用蓝浆果在老鼠身上做试验证实,蓝浆果可以延缓甚至转化部分衰老症状。同时还发现蓝浆果对尿道感染有预防作用。蓝浆果也是一种高纤维食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145克蓝浆果中至少含有2.9克纤维,因此,可以作为日常饮食中纤维的良好来源。蓝浆果还是一种低热量的食品,1/2杯蓝浆果汁仅含175,7焦的热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后期掀起了对于日常饮食中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健康食品的研究高潮。蓝浆果以其独特的保健营养价值。

在国外市场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开发产品之一。美国最有影响的健康杂志《Prevention》称蓝浆果为“神奇果”。1999年另一家非常受欢迎的杂志

把蓝浆果评为“年度水果”。美国农业部国际贸易官员指出,当前日本最热门的农产品是蓝浆果。目前,蓝浆果鲜果和加工产品作为欧美及东南亚一些国家的高档食品,尽管其售价高于柑橘、苹果等,但市场上仍供不应求。

二、蓝浆果是我国红黄壤酸性土地区适栽的经济灌木

野生蓝浆果分布很广,通过育种学家的努力,现已选育出分别适合于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几个气候条件下栽培的种类和优良品种。蓝浆果栽培时受地势和土层深度的限制较少,管理比较简单,对病虫害抗性较强,其惟一苛刻的要求是土壤pH值必须在4.5—5.5之间。我国土壤类型中酸性土壤面积大而土壤种类多,除去低纬度地区或高山砖红壤和赤红壤等地区不适宜发展外,适栽区域十分广阔。特别是在长江以南各地的红、黄壤酸性土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适栽区域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这些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缺乏磷、钾养分,酸性强,缓冲能力差;又由于长期过度垦殖,生态环境脆弱,水、热分布不均,水上流失严重,致使土壤更加贫瘠。选择适宜的、能充分利用现有土壤条件、经济价值高又有发展前景的作物,合理开发我国酸性土壤资源,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无论是对农民脱贫致富,还是对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蓝莓正是这些地区可以优先选择的作物。同时,由于蓝莓属于中型灌木,虽然产值较高,但生物量却比苹果、柑橘等大果树小得多,从土壤中吸收的矿质营养和消耗的水分也少得多,特别适于在丘陵山区退化生态系统中发展。它不仅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而且在改变农林种植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可派上用场,是能够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理想的果树栽培品种。

我国发展蓝莓生产的有利条件

一、在许多国家,发展蓝莓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缺乏酸性土壤,而我国则有广袤的适合种植蓝莓的酸性土壤地区,改良土壤的投入较少。

二、作为鲜果上市的蓝莓,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人工采收,而我国的人力资源相对较为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

三、我国周边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国,蓝莓正成为最热门的农产品,但这些国家大都没有大面积栽培蓝莓的适栽土地。这些都是我国栽培蓝莓用于外销的有利条件。

四、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特点,蓝莓作为新兴的功能性保健果品,也会受到国内市场的欢迎。所以,我国的蓝莓产品具有极强的价格优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蓝莓生产国和出口国。由于蓝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其鲜果和加工晶消费量不断上升。

五、我国蓝莓引种和发展现状

我国越桔属植物野生资源较多,全国均有分布。但有利用价值的主要种为笃斯越桔(扩uligi~wsum)和红豆越桔(矿d“‘kJaea),集中分布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在研究我国东北地区越桔(Vaccinium)资源的基础上,开始引进国外抗寒栽培品种。其中矮丛蓝莓表现相对较好,推出了适合长白山区发展的美登等4个品种。

第二章蓝莓的主要种类

蓝莓主要分为3大类群:

高丛蓝莓、兔眼蓝莓和矮丛蓝莓。近几年又培育出一些对冬季低温单位(7.2℃以下的低温总时数)要求不高的南方高丛蓝莓品种,所以,高丛蓝莓类群中就分成了南方高丛和北方高丛2个亚类群,3大类型蓝莓分布区的气候条件有所不同。

矮丛蓝莓分布区生长季节短,冬季寒冷而夏季冷凉,年平均气温5℃一12℃,12月份至翌年1月份月平均气温在o℃以下,极端最低温可达—40℃。

兔眼蓝莓和南方高丛蓝莓分布区生长期长,冬季温暖而夏季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18℃一22℃之间,年生长期长达256~285天,1月份月平均气温接近10℃或在iO'C以上,绝对最低气温在—16℃以上。

北方高丛蓝浆呆分布区气候条件介于上述2个分布区之间,年平均气温IOU,~12%2,生长期150-250天,冬季月平均气温可达0℃以下,绝对最低气温常在-20℃以下,但不低于—30℃。

一、高丛蓝莓

株高1.5--3米。栽培品种的需冷量一般要1 000小时左右(7.2℃以下)。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又培育出适合于南方种植的冬季需冷量较少(400小时左右)并且较耐夏季高温和干旱的南方高丛蓝浆呆。高丛蓝莓最大的优点是果实较大(直径1厘米左右),品质好。

该品种是以伞房花高丛蓝浆呆为主所培育出的一系列高丛蓝莓品种。一般自交可孕,但品种间授粉有利于结出较大而早熟的果实。目的北方高丛蓝莓栽培品种中蓝丰(BlueCrop)和娟赛(Jersey)占世界高丛蓝浆呆总栽培面积的一半左右。南方高丛蓝莓栽培品种主要为夏普蓝(SharpBlue),该品种最适宜生长在潮湿的土壤中,抗早性较弱。

(一) 北方高丛蓝莓品种多数品种需冷量的最低限为800小时,1 060小时生长量好。

(二) 南方高丛蓝莓品种

南方高丛蓝莓是指由伞房花蓝浆呆(V.coryt~dyosum)与常绿蓝莓(V.darrowi),小稿

蓝莓(二倍体)(铲teT~llum),狭叶蓝莓(四倍体)(V.angustif)lium),兔眼蓝浆果(六倍体)(矿咖)等杂交而成的一批种间杂种。其冬季需冷量较少(200--500小时),适合栽培在暖温带至亚热带地区。

二、兔眼蓝莓

株高2--5米。兔眼蓝莓比高丛蓝莓的生态适应性好,生长势和抗虫性较强,并且丰产、果实坚实、耐贮藏、需冷量少。在早期栽培时,其最大的缺点是果实品质不如高丛蓝莓好,但经过育种学家的努力,果实品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第三章蓝莓的生物学特性

第—节形态特征

一、植株

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图3—1,彩图1,彩图2)树体一般由几个主干构成灌丛型树冠,有的品种也可以产生萌蘖,但只能形成小群体。矮丛蓝莓一般形成一个大的群体。在栽培情况下,3—4年树龄的树体高度为:兔眼蓝莓树2--3米,高丛蓝莓1—3米,矮丛蓝莓30--50厘米。

二、花

绝大多数为总状花序,多腋生,有时顶生。花芽分化始于8月初,到生长季节末期肉眼可见,秋末在小枝顶端和近顶端数节可见到明显膨大的卵形花芽,其下面的叶芽呈狭长状,易与花芽区分。花为两性花,萼筒与子房合生,花冠壶状、柱状或钟状,有5浅裂,雄蕊8或10,子房下位,4--10室,每室有胚珠1枚至多枚。

三、果实

果实的大小及颜色的区别因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果实直径o.5—2.5厘米,形状为扁圆形、长圆形、卵形、梨形或近圆形,有宿萼。紫黑色或黑色,许多栽培品种因为有较厚的蜡质层而呈蓝色或浅蓝色。果重1~2克。

四、叶

单叶互生,多数落叶,少数南方品种不落叶,终年常绿。矮丛蓝莓叶片长度为o.7—3.5厘米,高丛蓝莓叶片长度可达8厘米。二倍体的矮丛蓝莓和高丛蓝莓的叶片通常较四倍体的小。矮丛蓝莓叶片常为椭圆形,兔眼蓝莓叶片为匙形到扁圆形,高丛蓝莓叶片多为卵圆形。兔眼蓝莓和高丛蓝莓叶背有绒毛,而矮丛蓝莓叶背很少有绒毛。兔眼蓝莓叶背有小的具柄腺体,而高丛蓝莓不具腺体。

五、根和棍茎

蓝莓为浅根系植物,根系不太发达,粗壮根少,纤细根多,呈纤维状,无根毛而有内生苗根。矮丛蓝莓的根大部分是由根茎蔓延而形成不定根。幼嫩的根茎粉红色,上有褐色的叶鳞;老的根茎则呈深褐色并木栓化(图3—3,彩图8,彩图第四章蓝莓的生长结果习性

一、生命周期

一般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生长至第六年进入盛果期。在栽培管理适宜的情况下,盛果期可长达30~50年。矮丛蓝莓的经营方式

是以2年为一个周期,实行焚烧更新。树被焚烧以后,从根茎部或枝干基部发出强壮的更新枝条。

二、年生长周期

年生长周期因品种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春天开始生长时,首先萌发树芽,叶芽萌动一般比花芽早1~2周,3~4周后为盛花期。6~7月份果实膨大,新梢停止生长; (8)

月份果实成熟;9月份叶开始变色;冬季或落叶,或呈半常绿状态。

三、枝条生长

蓝莓一个生长季节可以有多次生长,多数品种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新梢有2次生长:一次在初夏,一次在夏末。春季开花的同时,营养芽发育成营养枝,当到盛花期时,枝条也达到最长。营养枝发育到一定长度便停止生长,顶端最后一个细尖的幼叶,未见发育即变黑色。通常把这种枝顶败育叫做“黑尖”,或叫顶芽自枯。黑尖期大约可维持2周,然后,黑尖脱落留下一个黑色的痕迹,即“黑点”。黑尖脱落2~5周后,位于顶端即黑尖下的营养芽长出新枝,并具有顶端优势,即为枝条的转轴生长。这种转轴生长一年可以有几次。结过果的小枝秋后变成千枯枝,留在营养枝的基部。

四、花芽分化及开花习性

在夏末抽生的最后一次新梢,紧挨黑点的一个芽原始体逐渐增大发育成花芽,有时第一次生长停止后顶芽便形成花芽,以向基的方式分化。每一根枝条可以分化的花芽数与品种和枝条粗度有关。一般高丛蓝莓可分化花芽5~7个,最多的可达15~20个。

花芽在节上通常是单生,偶尔会有复芽。高丛蓝浆呆花芽内单朵花的分化,以向顶方式进行,花序梗不断向前分化出新的侧生分生组织。在一个花序中基部的花芽先形成、先开放。矮丛蓝莓是在花序梗轴不发育以后,先是近侧的花原基同时分化,然后是远侧的花原基分化。近侧的分生组织变扁平并出现萼片原基以后,接着花器的其他部分向心分化。

蓝莓的花芽分化为光周期敏感型,花芽在短日照(12小时以下)条件下分化。品种不同所需光周期时数也不同,有12小时18小时、10小时或12小时不等,时间为5~8周。分

布在南方的兔眼蓝莓,如果在秋季花芽分化期枝条已经全部落叶,则不能形成花芽;如果部分落叶,则花芽只形成在有叶的节上,所以生长后期必须重视保叶。

花芽从萌动到盛开需要1个月左右,花期约15天。在一个枝条上开花的次序与花芽分化的次序相同,先端先开,而在一个花序内是基部先开。一般需在开花后3天内授粉,否则很难坐果。虫媒花,最好的授粉昆虫为超声波蜂。

五、果实和结果习性

蓝莓果实为单果,一般在开花后2~3个月成熟,成熟时大多数呈紫黑色。果实发育呈s曲线。花受精以后,子房迅速膨大,大约1个月后增大趋于停止,再后的1个月,浆果保持绿色,体积仅稍有增长。

在果实增大的过程中,随着果皮和皮下组织层色素含量的增多,果实进入变色期,果色出现浅红色,以后逐渐加深,直到最后达到固有的颜色。此时果实的体积迅速增大,直径可增加50%。在固有色形成后,色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会上升,浆果大小可能再增加20%,并且甜度和风味有新的增进。每个果实中种子数量根据品种和果实大小可以从几粒到几十粒。

蓝莓的色泽表现并不一定和果实达到可以食用的成熟度完全一致,有的品种已经完全表现出成熟的色泽,但实际上食用品质还很差。在栽培上好在果实转蓝后再在树上停留几天,使之充分成熟后再采摘。

蓝莓不同类型间果实成熟期有较大差异。成熟期最早的是南方高丛蓝莓,矮丛蓝莓果实成熟期在7月中旬到8月底。矮丛蓝莓的果实一旦遇到霜冻,2-3?天内即变软而使品质下降。

蓝莓果实大小与枝条的生长势有关。粗壮的枝条上所结果实较大,靠近枝条基部的果实比距基部远的果实大。在栽培情况下,每公顷产果量因种类、种植地条件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异。

六、根系

根系一般水平分布范围在树冠投影区域内,深度30-45厘米。在1个生长季节内,蓝莓根系随土温变化有2个生长高峰。第一次出现在6月初,第二次在9月份。在土温为1412—18C之间时,根系生长最快;土温低于9C时,根系生长几乎停止。根系分布情况与植株树龄和土壤状况有关,变化可以很大。种植在黏重土壤上分布得比较紧密,在沙质土壤中分布得比较广。据Coville观察,在生长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小根每天也只能伸长1毫米为小麦根生长速度的1/20;没有分支的小根横径仅50--75微米。

成年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根的垂直分布有时可达75厘米,但一般的只有45厘米。矮丛

蓝莓的大部分根系是由根茎形成的不定根,主要分布在有机覆盖层A1层内。茎组织约有85%是水平分布的地下根茎,其余的是根茎增粗部分长出的短地上枝。根茎一般是合轴的,横径3--6毫米,年伸长量为5—7.5厘米,最大伸长量可达37厘米。在这些不定根上产生很多分枝,常常在土表下6--25毫米处交织成网。

第三节生态学特性

一、光照

长日照有利于蓝莓的营养生长,而花芽分化则须在短刚B条件下进行。20%的全日照的光照强度是花芽大量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全日照下果实品质最好。矮丛蓝莓的花芽形成需要一定时间的短日照(8小时,6周)。

二、温度

(一) 北方高丛蓝莓

早熟品种对于气温的基本要求是生长期达到120~140天,而晚熟品种则不能少于160天。在8℃-20℃之间,气温越高,生长越

旺盛,果实成熟也越快。在水分和营养充足的情

况下,气温每上升lO℃,生长速度约增长1倍。在气温降至3℃时,即使不遇到霜冻,植株的生长活动也会停止。大部分北方高丛蓝莓品种可耐—23℃一—26℃的低温。在深度休眠的情况下,高丛蓝莓最低可耐—35℃一—40℃的低温。但气温一旦上升到—2.2℃时,就有可能引起脱锻炼。如果在这样的气温下时间较长,而且地面没有雪被,则可引起根系严重冻害。气温达到30℃时叶片的光合作用会下降。虽然品种问耐热性有差异,但一般来说,叶面温度超过20℃时生长停滞,超过30℃就有可能引起热害。高丛蓝莓的果实品质与夏季高温成反相关。

(二) 南方高丛蓝莓

南方高丛蓝莓和北方高丛蓝浆呆的主要区别是:南方高丛蓝莓虽然能在温暖的冬季气温条件下通过休眠,但其抗寒性一般弱于北方高丛蓝莓,而高于兔眼蓝莓;南方高丛蓝莓的耐热性不如兔眼蓝莓,但强于北方高丛蓝莓。

(三) 兔眼蓝莓

在美国,兔眼蓝莓常常发生冬季或早春的周期性花芽冻害。兔眼蓝莓花芽的抗寒性与花芽的发育阶段有关,发育阶段愈高,愈容易受冻;接近开花时,抗寒性呈直线下降。梯芙蓝和乌达德的花芽及n十芽的抗寒性相似,在没有萌发前能耐—15℃的低温,而绽开的芽在—I℃的温度下就会受冻,—1℃的低温可以杀死虽末绽开而即将绽开的花芽中的子房。

(西) 矮丛蓝莓虽然抗寒性很强,但冻害仍然是美国该品种蓝莓产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矮丛蓝莓除了枝条顶端的2个花芽抗寒性较差外,枝条上的其他花芽在正常情况下1—2月份可耐—35℃一—40℃的低温。

三、水分

一般来说,蓝莓的耐早性和耐涝性均屑中等,但种类间差别较大。兔眼蓝莓的耐旱性最强,与其他的果树品种相比,其耐早性强于桃和核桃,而与苹果相似,但弱于梨。在持续干旱的条件下,成年兔眼蓝莓能保持丰产,但刚刚定植的幼树和盆栽植株不耐干旱。

土壤水分对兔眼蓝莓非常重要,大多数品种在果实成熟期,土壤水分过多会引起裂果;而果实发育期水分不足,则会引起落果。北方高丛蓝莓大多数品种的吸收根位于土壤表层30厘米的范围之内,最不耐旱。矮丛蓝浆呆的主根系深度可达90厘米,有一定的耐早能力。从生产角度看,灌溉对蓝莓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效果明显。

在该品种的整个生长季节中,每周需要25毫米的降水量,特5,J是在果实发育期,其对降水的需要量则提高到每周40--50毫米。北方高丛蓝莓对水质的要求严格,灌溉水的盐分不得超过o.1%,氯不得超过300毫克仟克;含盐高的水会引起钠毒害,使植株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兔眼蓝莓对灌溉水的水质要求不严格,pH值7.5的水也可以用来灌溉,但是水的盐分含量不能高。

四、土壤

蓝浆呆最适宜生长在有机质含量高、透气性好和水分充足而稳定的酸性沙质土壤中。北方高丛蓝莓对土壤条件要求最严,土壤酿度必须在pH值4.2--5之间,最适宜的pH值为4.5--4.8,酸度过高会由于植株缺铁而产生褪绿症,酸度过低易引起植株镁中毒。

高丛蓝莓特别需要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必须在有机质含量达3%的土壤上才能健康生长;在有机质含量不到5%、土层又薄的土壤中高丛蓝莓也生长不良。

对于高丛蓝莓而言,除了其自然分布区中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土和泥炭土地区以外,在其他地方,如果土壤未经改良,又没有建立排灌系统,一般难以取得好的效益。兔眼蓝莓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在高地或低地的黏土或沙土地上均能生长;土壤酸度范围可在pH值4.5~5.5之间,以pH值4.8—5为最好。矮丛蓝莓自然分布在有机质贫乏的高地土壤中,在加拿大的主要产区的土壤pH值为4~5.2。

在蓝莓三大栽培种类中,矮丛蓝莓对矿质土和土壤高pH值的适应性最强。蓝莓对土壤营养的要求不高。栽培蓝莓所需的施肥量远远低于其他果树。在生产中如果施肥过多反而对生长结果不利。在酸性土壤环境下,蓝莓的根系可被石楠属苗根感染形成内生菌根。菌根对

蓝莓的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有重要的生理作用,这也是蓝莓对土壤营养的要求不高的原因。它可以使蓝莓直接利用土壤中的有机氮井促进对无机氮的吸收,促进蓝莓对难溶性磷,特别是有机磷的吸收,还可以促进蓝莓对硫、钙、铜、锌、锰、铁等其他元素的吸收。当重金属元素供应过量时,苗根又能起到抵抗作用。有菌根的植株,明显表现为生长量大而且产量高。

(一) 移栽

蓝莓的根系非常脆弱,移栽时特别容易受伤,而且受伤后恢复较慢。因此,如果移栽不好,不仅成活率低,而且成活后的苗木生长也比较缓慢,当年的成苗率也会降低。

池插生根苗的移栽尽量在秋末冬初进行,春季萌芽前移栽也可以。为减少移栽对生长势的影响,在移栽时应尽量多带床土。若苗圃地具有很好的自动喷灌条件,必要时也可在生长季节移栽。盆插成活的小苗,在根系充满整个盆时可以直接脱盆移栽,这样移栽对苗的生长几乎没有任何不利影响,而且可以在任何季节安全地移栽。如果脱盆时根系已经很发达,土球表面密被缠绕的根须,则可以使土球稍稍散开一些,以利于尽快扩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移栽深度一般应和在扦插床或扦插盆中的深度基本相当或略深,扦插深度较深的硬枝扦插苗移栽时要比扦插时浅。移栽深度以土壤能够覆盖根系并能稳住小苗为宜。移栽株行距以10厘米x20厘米为宜,调整幅度不宜过大。密度过大会造成部分处于弱势的小苗因得不到充分的阳光而死去,或不能达到应有的规格。密度过小则增大成苗的相对成本和包装运输的难度。

(二) 移栽后期管理

1 苗木质量移栽后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移栽成活率,而且直接决定出圃苗木的质量,苗木质量的好坏主要可以从以下1个方面来判断:

(1)根系的发达程度和生活力好的根系是苗木质量的关键。好根系的标准是:发根数量多,分布均匀,分枝多,生活力强。根的生活力可以反映在根表面和内部的颜色上。生活力强的根系,已经木质化的部分表面黄褐色,内部白色,而末端有大量的白色、略透明的纤维状细根(实际上是新近长出的根)。

生活力弱的根系已经木质化的部分颜色较暗,甚至呈黑色,内部也不同程度发黑,末端很少有或根本没有白色略透明的纤维状细根。当然,经过包装及长途运输后的苗木根系或因寒冷而被迫休眠的根系很少有白色纤维状新根,也不能算生活力弱。(2)苗木的大小和生长势分枝多、枝条粗壮、生长势强的苗木为优。和乔木或小乔木类果树不同的是,蓝莓仅仅通过高度和于基粗度很难完整地表示其地上部分的大小。因为它是灌木,发出的枝条数量不等,分枝数量和枝条的长度、粗度均有很大差异。因此,应根据这3个方面的综合情况来判断,

也可以简单地根据苗木的总重量来判断。苗木生长势也是很重要的指标,对于同样大小的苗木,以生长势强的为好。生长势的表现主要在于当年的枝条生长总量,总量大者为优,总量小者为劣。

比如对于两株大小相当的苗木,一个是2年树龄的苗木,一个是3年树龄的苗木,则显然2年树龄的苗木生长势较强,为优质苗木。对于以商业生产为目的的苗圃,除以上两点以外,苗木最好易于包装运输。苗本地上部枝条尽量多面略有韧性,近似直立。那些枝条数量少但很粗壮充实、枝条水平延伸幅度较大的苗木不仅在包装时占用更多的空间,而且易于折断,商业苗圃不宜选用。

2 移栽后的管理要培育优质苗,在移栽以后的阶段可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 移栽后适当遮荫或喷灌

(2) 如果是生长季节移栽,没有自动喷灌设备,而且移栽时所带基质较少,为保证移栽成活率,对移栽苗可以适当遮荫。遮荫时间根据移栽苗所带基质多少而定,一般为1—4周,移栽苗缓苗后即可撤除遮荫。如果有自动喷灌设备,即使移栽苗带基质较少,也不必遮荫。喷灌的量比扦插生根前喷雾量要小,叶片表面不必始终保留水分。如果是脱盆移栽,则既不需要遮荫,也不需开启自动喷灌,只需移栽后及时浇透水,以后按需浇水即可。

(2)成活后的水分管理

移栽成活以后水分管理仍然很重要。应保持土壤潮湿而不过分黏湿。每次灌溉应灌透,表层土壤干燥后才进行下一次灌溉。一般以小水滴喷灌为佳。由于苗木根系浅,若土壤深层(10厘米)较于,苗木的长势会严重受阻,细弱的吸收根也会受到损伤;若水分过多,则会使根系发育不良,甚至使原有的根系受到伤害,吸收能力下降。

在蓝莓干旱状况的识别中,不能只根据枝叶是否出现萎蔫来判断。在烈日当空时,生长旺盛的嫩梢出现不同程度姜蔫时,常给人以干旱缺水的假象。其实这种情况有时是因为嫩梢部输导组织不成熟,其运输水分的速度不足以补充蒸腾散失的水分,而不是因为根系吸水不足或土壤缺水造成的。当植株上的所有枝条均已完全停止加长生长时,即使干早很严重,枝叶也不会出现萎蔫现象,容易给人以不缺水的假象。因此,必须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判断是否需灌溉,苗木的表现只能作为参考。

(3)合理施肥

要使苗木达到一定的质量,合理施肥是重要因素。施肥比例一定要适当,氮、磷、钾的比例以1:o.5:1为宜,每株每次总施用量约为二元复合肥3克。施肥次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在一个生长季中可施肥1~4次。肥料可以是有机复合肥、普通复合肥或化肥,但

不管施用何种肥料,切忌偏施氮肥,尤其是在秋季更应避免偏施氮肥。秋季偏施氮肥容易造成枝叶徒长,推迟休眠,削弱抗冻能力。

(4)杂草的控制

杂草的生长速度和生命力都远远超过蓝莓苗木,如不及时除草,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都会受到影响。尤其在土壤条件好、肥水充足的情况下,除草更显得重要。用人工浅耕除草最好,不仅可以避免除草剂的危害,还有利于土壤的透气性和根系生长。对于幼苗,最好不用除草剂。

(5)必要的修剪

蓝莓幼苗的栽植密度较大,如果让其放任生长,则容易造成植株之间的生长极度不平衡,不仅影响苗本质量,也影响苗木的成活率。在放任生长的状态下,生长旺盛、枝繁叶茂的苗木容易占有更大的空间,从而接受更多的阳光,生长更加旺盛;而弱小的植株因为邻近壮苗的遮挡而缺少阳光,生长更加缓慢,随着壮株和弱株间差距的进一步增大,小植株甚至会因营养枯竭而死亡,部分幸存者也难以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此外,放任生长时,植株分枝的角度不一,水平生长或接近水平生长的枝条还会影响成苗的包装。修剪的原则是抑强扶弱、去平留直,即对占地过大的植株进行疏枝,为弱小的植株留出必要的空间;在去除枝条时,优先除掉水平枝或接近水平的斜生枝,而留下直立的枝条。修剪没有固定的时间,当弱小苗的生长或成活受到威胁时,或苗木枝叶过分拥挤时,即可进行。

第五章栽培技术

第一节建园

一、园地选择

园地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这样才能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选择园地应从土壤条件、地形地貌特征和地理环境等几个方面加以考虑。当然气候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但气候因素是某个地区发展蓝莓的先决条件,这是在决定发展蓝莓种植业之前就必须确认的,而不是选择具体园地时才去考虑,因此在此不予讨论(前文已有论述)。

(一) 土壤条件

1、土壤酸度

蓝莓园地要求土壤酸碱度必须适合。一般认为,对于兔眼蓝莓,土壤的pH值以4.5~5.5为最好,而高丛蓝莓一般以4.5~5.2为最好。如果土壤pH值达不到要求,最好在蓝莓定植前进行土壤改良,土壤改良的时间最迟应在定植前1个月。调节土壤pH值的方法

见本章第二节的“土壤改良”部分。

2、土壤质地栽培蓝莓最适宜的是疏松透气、保肥保水力强的壤土。排水较好的沙质土壤上也可以栽培,但在肥水管理上要求较高。蓝莓在黏重的土壤上生长不好。

3、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含量越高越好,最好在3%以上。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这样高的有机质含量很难达到。如果土壤不是很黏重,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上也能栽培。另外,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提高有机质含量。

(二) 地貌和地形

果园用地最好是平坦或缓坡的地块。蓝莓是强喜光树种,园地要有充足的光照,附近没有高大的树林或建筑物。如果在坡地建园,要在向阳坡,不可选阴坡。园地附近要有灌溉水源,园地排水畅通。

(三) 地理环境

蓝莓在贮藏运输方面的性状不如一般的大果树,生产出来的果实如果不尽快处理(销售、进冷库贮存或加工),楷决就会变质。

因此,蓝莓的建园对园址的地理环境有特殊的要求。蓝莓园地必须交通便利,以便果实采后能够迅速送到市场或加工厂。因此,园地周围的道路务必平坦,以避免在运输途中因颠簸损坏浆果。在大城市附近建园也是很好的选择,这样便于果晶销售。如果建园的自然条件不是最适,也可以通过各种改良措施或现代设施园艺进行栽培。

在美国、波兰和以色列等国的许多自然条件不很优越的地方都有通过土壤改良或设施园艺栽培建立的果园。有些地方甚至完全不用当地的土壤,植株直接栽培在几十厘米厚的松树皮基质上。相反在偏僻、交通不便、加工销售落后的地区,即使自然条件适合,也应慎重建园,如果建园,一定要就近建配套的冷库和加工厂。

二、品种选择与授粉树配置

在明确当地的气候条件可以栽培蓝莓之后,还应该注意品种的选择。对蓝莓品种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品种的低温需求。每个品种都有各自所需的最低的低温单位,即休眠期中必须经受的7.2℃以下低温的小时数。通常高丛蓝浆呆的低温要求较高,多数在1 000单位以上;兔眼蓝浆呆和近年育成的

南方高丛蓝浆呆所需低温单位较少,一般在800单位以下,有的甚至仅需200单位。还有一些新品种对底温条件的要求较低,可以在南方栽培。各品种所需的低温时数参见第二章的相关内容。在选择品种时要保证当地能够满足所选品种的要求,若低温需求不能满足,生长和结果的平衡就会被打乱。

蓝莓异花授粉结实率较高,因此,要获得好的收成还需要合理配置授粉树。蓝莓对授粉树配置的要求不像有些大果树那样严格,蓝莓果树只要品种不同、花期大体一致即可相互授粉。在同一地区、同一类型(比如兔眼蓝莓、南方高丛蓝莓等)的蓝莓多个品种之间的开花期差异甚微,因此,同一类型的两个品种之间均可互作授粉树。如果同一块园地内种植多个品种,授粉便不成问题。

当然如果品种过多,有时在管理上会有些不便,一般以同一块地种植3-4个品种比较合适。品种的树型也可以作为授粉树配置的参考条件。树型相近的品种配置在一起,在合理确定定植密度、充分利用空间上比较有利。如在兔眼蓝莓中,株型较小的有灿烂、顶峰、乌达德、精华等,町以互为授粉树;而园蓝、杰兔、粉蓝、梯芙蓝等则株型较大,可以互为授粉树。各品种的树冠大小可参见表5-1。

三、定植前的准备

(一)整地

先准备好道路沟渠,保证排水畅通,避免园地积水。

(二) 土壤改良

土壤pH值的调节和有机质的含量的改善都可在定植前1年进行。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施加各种植物残体、锯屑等提高有机质的含量,或使土壤变得疏松。

(三)杂草防治

苗木定植后,园地中的有些杂草如水花生和多年生宿根杂草的防除比较困难,因此,最好在定植前1年应用除草剂将这些恶性杂草彻底清除。

(四) 开沟挖穴

如果在春季定植,可以在前1年的秋季,最迟至初冬,开好定植沟或挖好定植穴,以便经冬季将土壤冻酥,这样便于定植。定植沟宽50厘米,深45—50厘米;定植穴上口直径50厘米,深达45~50厘米。开沟比挖穴更有利于排水。若园地坡度很小,开沟的走向(也就是行向)可以与坡度方向一致,这样便于排水;如果园地坡度较大,开沟的走向要接近等高线,最好是一端略高于另一端(以每30米水平距离高差10厘米为宜),这样既便于排水,又不致造成水土流失。

四、定植

(一) 时期

蓝莓定植时期可以在秋季,也可以在翌年春季萌芽前。秋季定植的苗木,根系恢复较早,翌年春季生长较好,但在冬季过分干燥寒冷的地区成活率会受到严重影响。翌年春季定植的

苗木恢复生长较晚,但成活的保险系数较大。一般可以秋季开沟挖穴,翌年春季定植。具体到每个园地的定植时期,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园地面积较大,劳动力有限,也可以秋季定植一部分,翌年春季定植一部分。如果定植的苗木是盆栽苗,可以脱盆移栽,则定植时间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进行。如果需长途运输盆栽苗,运输费用相当可观,这也是安排定植时期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 密度

在美国,高丛蓝莓的株行距通常为3米x1.2米,这样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在我国多是人工作业,可以适当密植,行距2~2.5米,株距1.2米。兔眼蓝莓植株较大,在国外一般行距3~4米,株距1.5~1.8米。根据我国南京地区的栽培实践观察,密度可以适当增加,株行距可采用2.5米x1.5米。实际的栽培密度可以根据各品种植株大小、土壤肥力和管理水平作适当调整,土壤肥力状况较好、管理水平高的园地应加大株行距。

(三) 下层填充

定植沟和定植穴的深度达到45~50厘米,而栽苗的深度显然不会有这么深(初次涉足果树林木栽培者有时会犯栽苗过深的错误),挖这么深的沟、穴只是为了改良深层的土壤而已,即定植时对沟、穴中的土壤进行下层填充。若土壤偏黏,在定植沟或定植穴中要掺人泥炭或腐熟的碎树皮、干草、锯屑等,上面盖10厘米左右的土,以避免未腐熟的植物残体和苗木根系直接接触。也可在沟、穴土壤的下层预施少量农家肥或无机复合肥作底肥,并将肥料与土充分混合,上面同样盖一层土。下层施肥有利于根系向纵深发展(图5-1)。

(四) 栽苗

沟、穴土壤下层填充完毕后,即可进行栽苗。栽苗深度应和苗木在苗圃或容器(营养钵、盆等)中的深度相当。还要考虑到定植沟、穴内疏松的土壤日后下沉。蓝莓的纤维状根非常脆弱,在移栽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损伤,如果是就地移栽,移出后要迅速栽下,防止吹于纤维状根。如果移苗后需经过包装运输,其纤维状根基本上已经失去活力,栽植时可以剪去。

苗木人沟、穴后,须将根系理顺,尽量使其分布均匀,然后再覆土。为使根系和土壤充分接触,覆盖根系的土壤一定要用松散的酥土。覆上时先埋住苗根,再轻轻地边上下抖动边将苗提起少许,增进土壤和根系的接触。然后继续覆土,当覆土基本完成后,必须立即浇透水,待表面的水分完全渗入土层后,在表层再覆盖最后一层较于的松散土壤。在栽苗的过程中不必用脚踩实或用工具捣实土壤。

用脱盆的方法移栽苗木可以使栽苗过程变得简单,而且定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速度都有较大的提高。苗木定植后在行内需立即用锯屑、松针、干草等覆盖,覆盖的厚度需在10厘

米以上,宽度50厘米以上。如果实在没有有机覆盖物,也可以用塑料地膜覆盖,地膜以银灰色不适光的为佳,黑色次之,五色透明的较差。覆盖不仅有利于保墒,而且对防止草害亦卓有成效(透明地膜除外)。如有灌溉设备,此时可以按需要进行灌溉。在定植后2个月内应避免施肥,2个月后也只能在根系达到的范围之外追施少量的肥料。在定植的第一年要特别注意根际松土和除草。

第二节土壤管理

一、土壤改良

(一)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土壤酸碱度调节应该在建园前进行。对于兔眼蓝莓,如果土壤pH值高于5.5,则建园前需将pH值调节至4.5左右。一般情况下,数年以后,土壤pH值还会逐渐上升。

在施肥时尽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以便维持土壤的低pH值水平或延缓pu值的上升。土壤pH值上升到5.5左右时,需再次进行调节。对于高丛蓝莓,土壤pH值在5.2以上时即需调节。使土壤pH值降低的措施主要是加入硫黄粉。

硫黄粉的施用量根据土壤原有的pH值水平和土壤缓冲力而定,越是黏重的土壤缓冲力越强。沙质黏土、壤质沙上等中间类型的土壤可以根据土壤的状况做相应调整。

在已建成的果园调节土壤pH值或进行再调节时,要特别注意果树安全,以免伤害植株。可以在秋季植株进人体眠后施加硫黄粉,生长季尽量不要施用。泥炭、碎松树皮和松树锯屑等与硫黄粉混合使用时,可以提高使用效果,而且效果也会更持久。值得注意的是,生产有机食品级果实时,硫黄粉是不宜采用的。

(二)土壤有机质和土壤质地

土壤有机质对蓝莓而言相当重要。因为蓝莓根系浅,吸收肥水的范围较窄,其纤维根比较脆弱,在黏重土壤上很难生长。通过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可以增加砂壤土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强黏壤土的排水透气能力,使土壤更加疏松透气,保水保肥。

在建园前,可种植绿肥。整地时可在土壤中混入泥炭、碎松树皮、松树锯屑和其他作物的腐熟或半腐熟的秸秆等。如果有条件,泥炭的用量可达耕作层土壤体积的1/3。碎松树皮的使用量没有上限,有些地方甚至不加土,让树苗直接长在碎松树皮上。

不过这时要注意不能偏施氮肥,以免造成树皮分解过快。松树锯屑、作物秸秆等的使用量也可达到整个耕作层土壤体积的2/3。这里所说的用量不是必须达到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在这些范围内越多越好。混人土壤中的有机残体在完全腐熟前可增加土壤的疏松程度和保存肥水的能力,腐熟后可转化为土壤有机质。

如果一时无法获得这么多填充材料,可在定植时先在定植沟或定植穴中填加一部分,以后填加的范围再每年向外扩展。在定植后,还可将覆盖的树皮、锯屑等在适当腐熟后混入土壤。

二、地面覆盖

地面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土壤疏松程度,调节土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防止水上流失,并可控制杂草的孽生。用于地面覆盖的材料可以是锯屑、碎松树皮、松针、农作物的秸秆等有机残体或塑料地膜等。锯屑最好是针叶树的,尤其是松树。松树锯屑、松树皮、松针覆盖有利于保持土壤酸度,这是比农作物秸秆优越之处。有机残体覆盖的厚度至少要达到10厘米,最好能达到15厘米。

以后每年适当增铺一定的厚度,以补充因腐熟而减少的厚度。材料充足时覆盖的面积可以大些,材料不足则在行内铺80-100厘米宽的一个带,甚至以植株基部为中心铺直径80一100厘米的圆盘状覆盖层。若用未腐熟的材料覆盖,在施肥时要增施一定数量(通常增加50%)的氮肥,以补充微生物在分解覆盖物时从土壤中争夺的氮素。但此时施肥一定要施入土层内,切不可撒施于土壤表面,以免进一步加速覆盖材料的腐热分解。用黑色的塑料地膜覆盖也可以起到保持土壤水分、防草、增加地温的作用。但夏季有时会使地温过高。如用地膜覆盖,灌溉方式最好是滴灌,将滴灌管或滴头安放在地膜下。

三、杂草控制

由于蓝莓是灌木,抗草害的能力较弱,尤其是幼苗期更为严重。因此,蓝莓果园杂草的控制相当重要。蓝莓对许多除草剂均比较敏感,蓝莓果园要慎用或不用除草剂,而最好是采用机械除草或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结合。如行间杂草可以用小型手扶拖拉机的旋耕机进行浅耕除草,既可除掉杂草,又能起到保墒和疏松土壤、改善植株根际环境的作用。行内可通过覆盖控制杂草,剩余的少量杂草可以用锄头等除去。

如果确需使用除草剂,也一定要在成年蓝莓或接近成年蓝莓的果园施用,而且要做好果树防护工作。适合施用的除草剂有西玛律、特草定、大惠利等。据报道,每公顷施用1.8千克西玛律或3.6千克大惠利对幼树比较合适。但几乎所有的除草剂都会对蓝莓造成危害,如根系总体积、根系和树冠干重减小,叶绿素浓度降低等,部分除草剂甚至可以使蓝莓的死亡率达50%以亡。

因此,在喷施除草剂时,植株下部一定要用牛皮纸等保护起来,以免伤害下部的幼茎。

根据试验,在国内生产的除草剂中,即使是声称专杀禾本科杂草、对双子叶植物安全的精禾草克,而且按照要求的浓度和用量施用,也明显对蓝莓幼苗造成伤害,致使幼苗u十片

发黄,幼茎停止生长,并且半年后有较高的死亡率。

四、合理耕作

进行合理耕作可以改善蓝莓的根际环境,促进根系发育,并有助于防除杂草。蓝莓根系较浅,耕作也一定要浅。在建园初期,行间空隙较大,可以间种矮秆作物,尤其是间种豆科绿肥。在水分不短缺的地方,成年果园行间也可以间种禾本科绿肥,如燕麦等,也可与矮的豆科绿肥混合种植,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很有帮助。但间种物争夺水分,故在干旱地区最好采用清耕(反复除草,确保地面无杂草)加覆盖的方法(行间清耕,行内覆盖)。

第三节营养与施肥

过去有人认为,蓝莓对肥料敏感,通常不需要施肥,施肥时也仅需施少量氮肥,过多的肥料有害无益。事实上,对于蓝莓的施肥不能一概而论,没有充足的肥料,蓝浆呆是不可能连年丰产的。施肥表现出危害或造成减产,也许是由施肥过量或施肥不当所致。

蓝莓的施肥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施肥试验的结果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很难给读者一种固定的施肥模式,这里只能根据蓝莓的营养需求及生长发育特点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不同蓝莓园地之间,同一块地的不同树龄的果树之间,对施肥的要求均有不同,总的原则是以土壤肥力和植株的长势、结果状况、营养水平等为依据按需施肥。同时还要进行经济效益分析,避免增产不增收(净收入)的现象发生。

一、蓝莓的营养特点

{一} 低需求量:

蓝浆果对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钙和镁等)的需求量比其他果树要少,营养过剩时反而有害。

(二) 对个别元素的特殊要求:

蓝莓对氮素和氯元素有特殊的要求。对氮素而言,氨态氮对蓝莓果树的长势、结果状况及果实品质都远比硝态氮好;施用硝态氮时,尽管树体氮素水平有所提高,但产量不增加,果实还会变小,成熟期推迟,植株死亡率增加。氯元素也是蓝莓所需的基本营养元素之一,但需要量不大,在生产上从来未发现蓝莓因缺氯而产生的缺素症。而且氯通常都属有毒元素,土壤氯离子浓度高时,不仅直接对植株的长势和结果水平造成不良影响,还影响蓝莓对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并会增加土壤含盐量。

(三)对土壤pH值及树体pH值的依赖牲

1.土壤pH值蓝莓的营养水平受土壤pH值的影响。土壤pH值的下限是3.8—3.9;

当土壤pH值超过5.2时,果树常常发生缺铁性失绿症。

二、植株营养元素的含量和缺素的表现及补救措施

(一) 植橡体内营养元素含量参考标准

1、氮植株缺氮时,首先表现为整个叶片同时黄化,随后发红,直至坏死。老叶失绿表现先于幼叶,但最终全部叶片均受影响,植株生长严重受阻。兔眼蓝浆呆沙培试验中,处理40天后表现缺素症状。,当施氮量达到135千克松顷?年时,叶片的含钾量就降低;施氨水平达到68千克/公顷?年或更高时,叶片中钙和镁的含量均下降。

2、磷缺磷时植株叶片较小,叶色较深。老叶的边缘和叶尖有点发紫,有时还有形状规则的坏死点,叶背有时有某种程度的黄褐色,尤其是沿叶脉处。缺磷植株的叶片和枝条之间的夹角变小,叶片几乎是贴在枝条上。此外,缺磷植株较正常植株矮小。

2、钾高丛蓝莓缺钾35天以后出现症状。枝梢末端发育停止。老叶上遍布坏死点,随后边缘焦枯。在后期,因顶端枯死刺激腋芽萌发所抽生的新梢表现出类似缺铁症状的脉间失绿现象。有时枝条中部叶片出现形状不规则而边缘清晰的坏死斑点,顶端叶片具有淡淡的红里透绿的色调,似黄金状。兔眼蓝莓的缺素症状与高丛蓝莓相似,但处理后要过2倍以上的时间才表现出症状。

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幼叶脉间失绿,与高丛蓝莓不同的是,有类似缺硫时出现的色斑。绿色的叶脉和黄色的脉间对比明显,酷似圣诞树。随后,整个叶片表面出现针尖状的坏死斑点。如果出现严重的坏死,伴随叶缘焦枯和叶片卷起,则表明钾的缺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然而直到整个叶片坏死叶片才脱落。

4.钙高丛蓝莓缺钙初期叶脉间失绿,随后叶缘黄化、焦枯,酷似缺铁。兔眼蓝莓的症状与之相似,许多略带栗色的锈色斑点在靠近叶缘处形成一个窄带,这些小点逐渐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宽约6毫米的受害组织带。后来生长的新梢短小、长势弱,上面的叶片有同样的症状。高丛蓝莓的缺钙植株树冠和根系的生长严重受阻;兔眼蓝莓的生长量减少的程度较小,新老叶片均出现叶尖焦枯随后向内卷起成杯状。

5.镁在土壤酸碱度适合的果园中栽培的植株很少出现缺镁现象。缺镁时,老叶的一级侧脉之间失绿,变成黄色或红色。失绿范围逐渐向边缘扫‘展,在叶尖剩下一个“v”字形的绿色部分,“V”字的尖朝向叶尖。长势强的新梢基部叶片硫元素对蓝莓的毒害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布伦南(BR皿肌)在试验中发现,当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超过7毫克仟克时,克罗坦(cI皿衄)和墨菲(Ml即hy)两个品种出现叶片受害的症状,浓度超过15毫克仟克时导致落叶。品种间对二氧化硫的敏感性不同。

迄今为止,在商业生产中尚无蓝莓因空气污染受二氧化硫毒害的报道,但在用硫黄粉改良土壤时如果施用不当很容易造成二氧化硫毒害。受害时,叶片自叶尖和叶缘开始迅速于枯,严重者叶片脱落。

7 氯在栽培情况下,蓝莓从不会缺氯。对蓝莓而言,氯通常是一种有毒元素。氯化物中毒时,枝条中部叶片的上表面中心部位出现暗暗的巧克力色污点,枝条基部叶片的叶尖黄化,随着毒害的加重,黄化沿叶片边缘自顶向下延伸。

8 铁铁是蓝莓最易缺乏的微量元素。铁缺乏时,新梢员幼墩的叶片叶脉间黄化,叶脉保持绿色,在柠檬黄的背景下形成圣诞树样轮廓。脉间失绿与缺镁时不同。当只缺镁时,靠近叶脉的部分也保持绿色,形成一个个绿色的条带;而只缺铁时,只有叶脉保持绿色。有时,黄化叶片中的铁浓度和正常叶片中的含量一样高,甚至高于正常叶片。因此,叶片中铁的含量并不能精确地反应铁的缺乏与否,叶片含铁量高而出现缺铁症状的现象表明植株体内铁的代谢受到损害。因此,铁元素缺乏的防范比较困难。关键是将土壤pH值控制在5.2以下。如果土壤中钙、镁储备较高,则需额外喷施可溶性铁盐,最好是整合剂。土壤pH值高于5时,禁施硝态氮。

9 锰在酸碱度适宜的土壤上建立的商业果园里不会出现缺锰症状。当土壤pH值较高时,缺锰症状很可能被缺铁症状掩盖,因为二者症状十分相似。缺锰的主要症状是幼嫩叶片的叶脉间失绿。当只有锰缺乏时,沿叶脉处有一个较宽的绿色条带,即绿色部分延伸到叶脉附近;而缺铁时,仅叶脉保持绿色,绿色的范围更窄。缺锰的另一症状是沿叶片边缘出现坏死斑点,最后发展至整个叶片。当土壤pH值过低时常出现锰中毒,叶片出现坏死斑点,这一点与缺锰症状相似。

预防锰缺乏或锰中毒的措施主要是控制土壤pH值。在土壤酸度适宜的情况下,如果土壤锰含量过低而导致锰的缺乏,则可以通过喷施可溶性锰肥予以纠正,最好是喷锰的螯合剂。在土壤锰含量较高的情况下,锰中毒比锰缺乏更难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土壤pH值必须严格控制,避免过低;pH值最好控制在略高于最适范围的水平,而此时氮肥的施用必须只用氨态氨。

10,硼硼缺乏时新梢顶端褐变枯死,枯死端附近的叶片失绿,出现大斑点,变成畸形。田问条件下若缺硼,整株长势弱,春季芽的萌发正常,但经数周生长后新梢顶端皱缩死亡。喷施可溶性硼可以消除症状。

三、肥料种类

在土壤酸碱度适宜的情况下,蓝莓通常仅需施氮、磷和钾3种元素肥料,而且以氮肥为

主。如果土壤中其他必需元素含量过低,或叶的营养状况数值低于最适含量的下限,或已经出现缺素症状,则应根据裹5—3的要求施人其他元素。由于蓝莓对氨态氮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比硝态氮强,因此在施氮肥时应尽量施用氨态氮,而避免施用硝态氮,尤其是硝酸钠少量的硝酸钠即可使植株致死。当土壤pH值在5以下时,可以施尿素,此时尿素氮可以顺利地转化为氨态氮;土壤pH值在5以上时,最好施硫酸铵,硫酸铵不仅可以提供氨态氮,还可以使土壤pH值保持较低的水平。

由于蓝莓对氯元素敏感,应避免施氯化铵。同样,在施钾肥时也应避免使用氯化钾。如果购买复合肥,应事先了解其主要成分,氯元素的含量应尽量低。施用营养全面的农家肥效果最好,但因在实践中农家肥的量往往难以满足需要,因此常需要补充化肥。现在市场上呈颗粒状态的有机复合肥效果也很好,在土壤中可以缓慢释放,不易被土壤固定,一般不会因施肥过量而对植株造成危害。有机复合肥或化学复合肥中氮(N)、磷(P20,)、钾(K20)的比例通常为1:1:1,因此施此类肥料时应适当补充氮肥,有时还要补充适量的钾肥。

四、施肥方法

(一) 撮施

施肥深度应与土壤质地对应。比较疏松的土壤,如在沙质土壤上,可将化肥施于土壤表面;壤土施肥稍深;黏土施肥更深。

因此,在沙质土壤,或用有机物充分改良、足够疏松的土壤上,或在基质上,可以采用撒施的方法;而在壤土和黏土上不宜用撒施。

(二) 沟施和穴施

在壤土和黏土上可以采用开沟或挖小洞穴施肥。沟、穴不宜过深,壤土10厘米左右,黏土15—20厘米。开沟时要避免伤及植株的大根。成年果园中可以开以植株基部为中心的放射状沟,或以植株基部为圆心的圆弧形沟。放射沟不可到达植株基部;圆弧形沟应尽量在树冠投影的外围部分,而且不要连接成圆形。开沟的位置逐年轮转。

沟施对根系有一定程度的伤害,一年中最好只用1次,在秋季施基肥时使用,生长季追肥最好用挖穴点施。对于幼年果园,如果土壤黏重,而建园时未能充分改良,而只改良了定植穴或定植沟的部分,可以在施基肥时向外扩穴或扩沟,深度可以达到35—40厘米,结合施肥进行土壤的进一步改良,在穴内掺入有机物等。但施肥深度仍是10~20厘米,而不是将肥料施在沟底。

(三) 叶面喷施

在生长季,植株出现某种元素缺乏症时,可在土壤施肥的同时,通过叶面喷施相应的肥

项目报告-蓝莓种植园

重庆蓝莓种植园项目建议书 重庆康丁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6月15日 摘要 康丁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个医药化工研发服务公司。公司在寻找可开发的医药产品、健康保健

效果。然而,由于国内蓝莓种植业的落后,不能保证蓝莓供给,蓝莓有很大市场空缺。 因此,公司进行了蓝莓产业的总体分析,认为蓝莓种植业本身就是一项利润空间极大的投资项目。在今后十到二十年,蓝莓产业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康丁公司将利用多年来在蓝莓产业上资源积累,帮助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建立种植基地,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深加工品种。目前重庆康丁公司已经先后启动了蓝莓深加工品种的开发,其中包括蓝莓花青素提取、多种蓝莓保健产品的研制,为将来的蓝莓市场铺路。 该建议书描述了蓝莓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建议在重庆地区建立蓝莓种植园。第一步,建立100亩小规模标蓝莓种植园。其目的在于1)消化吸收蓝莓的种植技术,建立自己的种植管理模式;2)展示蓝莓种植的可行性,为以后推广蓝莓种植打下基础。第二步,扩大种植面积,争取在5年内建立至少10000亩的种植园。第三步,发展深加工品种。 建立100亩蓝莓种植园的总投入为130万元左右(基本投入)。投入后3年收回成本并实现盈利。以后,每年可得毛利至少2,370,000 元,甚至多达7,370,000元(见效益分析)。 发展深加工产品为三年后的重点。本建议书没有论述产品分析。在进行蓝莓种植同时,公司将会提出深加工产品开发的项目建议书。 第一部分蓝莓产业概况 一、蓝莓的保健价值 蓝莓是越桔科越桔属(Vaccinium) 浆果类灌木,其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蓝莓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蓝莓盆栽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实呈蓝色,近圆形,单果重0.5~2.5克,种子极小。果肉细腻,甜酸适度,有香气。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等。蓝莓栽培最早始于美国,我国原始蓝莓品种几乎都是野生的,不适合栽培。20多年前我国开始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至今已引进20多个品种,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生产能力。为推进我国蓝莓生产的发展,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建园 1.园地选择:蓝莓栽培范围较广,可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宜品种,但干旱少雪、易受霜冻的北方地区不宜发展。选择的园地坡度要小,不宜超过10度;土壤pH值4.0~5.5,最适范围4.3~4.8;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 2.园地准备:园地选好后,在定植前一年结合压绿肥深翻,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深翻熟化后整地。在定植前还要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改良,以利蓝莓生长。 3.定植:蓝莓春、秋栽植均可,以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不宜晚。株行距,兔眼蓝莓常用2米×2米或1.5米×3米,高丛蓝莓用1.2米×2米,矮丛蓝莓用0.5~1米×1米。兔眼蓝莓白花不实,最好配置高丛蓝莓作授粉品种。高丛和矮丛蓝莓白花结果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1或1∶2。 二、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①清耕法。从早春至8月份都可进行清耕,入秋后清耕对其越冬不利。高丛蓝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清耕深度以5~10厘米为宜,过深易伤害根系。 ②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而行内用除草剂。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 ③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在蓝莓生产上应用广泛,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多种作用。给矮丛蓝莓土壤覆盖5~10厘米锯末,在3年内产量可提高30%,单果重增加50%。树叶、稻草及其他作物秸秆也可应用,但效果不如锯末。 ④除草。在蓝莓园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好了可使产量提高1倍以上。在蓝莓生产中,广泛应用化学除草剂。这是因为人工除草费用高,又易伤害根系,特别是矮丛蓝莓栽培,由于根状茎串生行走,几年后整个果园连成一片,根本无法人工除草。蓝莓园常用的除草剂有敌草隆、西玛津、氯苯氨灵、2,6二氯苯、草甘膦、百草枯等。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一、蓝莓基本概况 蓝莓果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是一般水果和蔬菜的4—8倍,另外,蓝莓营养成分丰富,其果实内天然色素的含量最高,花色素SOD的含量超过其他果品多倍,被誉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果实中含有的花色素、花红素有助改善大脑记忆和智能,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改善心血管机能,防止心脏病、尿路感染、增强胶原质,调节血糖、减少HIV病毒复制等功效。目前,用蓝莓果加工出的饮料和果酒是非常畅销产品,国内外年需求量非常大,国内年需求量40余万吨,而且国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量是我国年需求量近100倍,产品始终供不应求。 蓝莓被世界誉为“十大水果”之王,属于杜鹃科、越橘亚科,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它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浆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用纤维、抗氧化成分、Vc、Ve和β-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多种水溶性的天然花色素苷类物质,对许多眼部疾病具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由于它独具的天然营养价值使得蓝莓野果倍受世界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对蓝莓的开发利用较早,已经成为饮料业的顶级产品,高端市场需求强劲。 二、蓝莓产品价格 蓝莓果实柔嫩多汁,可食率为100%,适宜加工。蓝莓作为高档果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欧美市场收购价为7美元每公斤,

零售价15美元每公斤,蓝莓色素销售价达380美元每公斤,并有供不应求之势。国内市场近几年才被认识和俏销,主要靠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进口。深加工产品果酒、果酱和蓝莓色素等十分畅销,市场开发潜力极大。蓝莓销售市场已经形成体系,现在蓝莓批发商担心的是蓝莓种植基地能否持续稳定的供应蓝莓。蓝莓价格不菲,

蓝莓的主要品种及种植方法

【品种】矮丛:美登(Blomidon)、芬蒂(Fundy)半高丛:北陆(Northland)、北蓝(Northblue)、北村(Northcountry)南高丛:夏普蓝(Sharpblue)、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北高丛:康维尔(coville)、达柔(Darrow、蓝丰(Bluecrop)兔眼:巴尔德温(Baldwin)、园蓝(Gardenblue)、粉蓝(Powderblue)【种植技术】种植蓝莓的花盆,最好选泥瓦盆。泥瓦盆透气性强,价格便宜,缺点是黑灰色不太美观。如果买不到泥瓦盆,可以选陶盆,其次是紫砂盆、塑料盆,千万不要用上过釉的瓷盆。至于盆的尺寸,2~3年的苗,选口径25~30厘米的盆就行,忌小苗大盆。等以后长大,再换大盆。4~5年的成熟植株,当然是越大越好。蓝莓在酸性介质中才能健康成长,培植土的pH值在4~5之间最适合蓝莓生长。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蓝莓爱好者,因为田园土pH值一般在6~7之间,即使花鸟市场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6之间。蓝莓需要储冷量。所谓储冷量,就是蓝莓要达到正常的开花结果一般需要X小时<7.2℃的低温,具体时间视品种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国的海南不宜种植蓝莓。储冷量不够,蓝莓也可正常开花,但不结果。所以在江南地区阳台种植蓝莓,冬天不需要搬回室内。蓝莓对肥的要求不高,大肥反而会伤害它。在介质中有一定量的腐叶土,基本就能满足蓝莓的生长需要。当然,要吃到自己种的蓝莓,平时还是需要适量追肥。一、土壤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是蓝莓栽培成活的重要因素。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5%,且pH值4.0~5.5的土壤,反之进行改良。当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在定植前将河沙或锯末、草炭、烂树皮等掺入土壤中。当土壤pH值(>5.5)或钙含量过高时,需降低pH值。大量研究表明施硫是降低土壤pH值的一个有效措施。国内外多采用硫磺粉调低pH值。具体施硫量应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及pH值大小来确定。土壤pH值过低(<4.0),常用石灰来调高pH值。二、种植管理1、空气管理每天早上上班和下午四点以后从棚一端抖动以下薄膜,使棚内热空气流出来,新鲜空气进去,增加空气流动性。如30度以上温度持续几日,则中午要检查小拱棚,并适当透气降温。2、温度、光照管理早上八点半后小拱棚内气温在26度左右时盖上第一层遮阳网,若光线过强气温继续升高则在十点半左右盖上第二层遮阳网。下午4点后,棚内温度在28度以下时,把大棚最上面的一层遮阳网揭去,隔一段时间等太阳光线减弱棚内气温降到24度左右时把第二层遮阳网都揭掉。下班前把大棚两侧卷膜放下来盖住保温,但周围要留有通气口,以保证蓝莓小苗在合适的温度下生长。阴天和雨天不需盖遮阳网,卷膜高度视盆内湿度、温度而定。3、水分管理每天早上十点至下午四点间取井水或地下水给扦插苗间歇性喷雾保湿降温,保证插穗不失水。在插穗愈伤组织未形成前,叶面要经常保持一层水膜。根系未形成时基质湿度控制7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0%左右为宜。愈伤组织形成之后,可适当减少喷雾,在叶片上水膜减少到1/3时开始喷雾。未生根的插穗喷雾标准是:当上一次喷雾后叶片水分逐步挥发,到2/3叶片刚干,1/3叶片仍然有水分的时候,开始下一次的喷雾。4、土水管理(1)土壤管理: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①清耕法。从早春至8月份都可进行清耕,入秋后清耕对其越冬不利。高丛蓝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清耕深度以5~10cm 为宜,过深易伤害根系。②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③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在蓝莓生产上应用广泛,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多种作用。(2)施肥:建议使用有机肥。我国农地因过量使用化肥已造成严重污染,最终土地减产甚至绝产。①施肥种类。施氮磷钾复合肥混合有机肥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氮、磷、钾肥三者的比例以1∶1∶1为宜;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不宜施硝态氮肥;蓝莓对氯敏感,不要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 ②施肥方法和时期。高丛和兔眼蓝莓可用沟施法,深度以10~15cm为宜。施肥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也可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③施肥量。过量施肥极易使蓝莓树体受到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非常慎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3)灌水: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蓝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至4.5~5.5左右再灌,但应约间隔3次灌水再灌一次酸水。三、除草蓝莓园除草是果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除草果园比不除草果园产量可提高1倍以上。人工除草费用高,土壤耕作又容易伤害根系和树体。因此,化学除草在蓝莓栽培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矮丛蓝莓,果园形成后由于根状茎窜生行走,整个果园连成一片,无法进行人工除草,必须使用除草剂。蓝莓园中应用化学除草剂有许多问题,一是土壤中过高含量的有机质可以钝化除草剂;二是过分湿润的土壤使用除草剂的时间不定;三是台田栽培时,台田沟及台面应用除草剂很难控制均匀。尽管如此,在蓝莓园应用除草剂已获得较成功经验。下面介绍几种常用于蓝莓

蓝莓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蓝莓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部分蓝莓产业概况 一、蓝莓的保健价值 蓝莓是越桔科越桔属Vaccinium 浆果类灌木,其名称来源于英文blueberry,意为蓝色的浆果。蓝莓被誉为“21世纪功能性保健浆果”和“水果中的皇后”,并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近年来风靡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 蓝莓果实营养价值极高,含有大量对人类健康有益的物质,比如果糖、纤维、维生素A和C,更重要的是蓝莓还富含抗氧化剂、细菌生长抑制剂、鞣花酸、鞣花单宁、叶酸、花色素苷、类黄酮等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对于人体内自由基的清除、抑制及逆转人体衰老有密切关系。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色素专家介绍,蓝莓花青素是目前人类所认知的花青素类物质中品位最高、组分最多、抗氧化能力最强的一类,可以称之为花青素之王。 花青素的另一大功能是其眼保健功能。蓝莓眼保健产品被认为最具市场潜力。近年来,由于学习的压力等青少年的视力健康水平普遍不良,特别是随着电视、计算机以及数码技术的普及,使得青少年视力低下问题日趋严重。日本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蓝莓提取液对改进人的弱视有非常专一的功效。在日本蓝莓提取物已经广泛用于眼保健产品,其生产厂家获取了巨额利润。 根据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国家医学研究院NIH对蓝莓的营养与保健进行了全面研究,蓝莓的保健功能包括:眼保健作用、保护毛细血管及体内抗氧化作

用、延缓脑神经衰老,增强记忆、消除体内炎症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上述功能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并且,也不断发现新的功能。比如,Toufexis于1992年发表文章,他发现蓝莓中的叶酸能预防子宫癌,并对孕期胎儿的发育大有益处。在瑞典,已经用干蓝莓来治疗儿童腹泻。根据最新报道,日本宫崎大学研究人员从蓝莓叶子中提取了一种可以阻止丙肝病毒复制的化学物质?原花青素,该物质为延缓或阻止丙肝的发作提供了优秀的先导化合物。 图1 主要蓝莓品种果实 因此,蓝莓不仅作为鲜果供应市场,其深加工产品也在不断地被开发。蓝莓的保健价值所能创造的市场将不可限量。 二、蓝莓的种植特点 从19世纪初美国农业部作为国家事业开始改良品种至今100年间,全世界已拥有200多可供栽种的品种。这些品种按照气候条件的适应分为三大类,即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其中,高丛蓝莓又分为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南高丛蓝莓3个亚类。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几乎所有的蓝莓品种都可以在我国找到其适宜种植区域。 蓝莓的经济收获期为15年至20年,衰老后截枝可重生。种植3年开始结果,5年后为盛果期。蓝莓对自然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除某些品种对土质的酸性有要求,以及高寒地区需耐寒品种外,对气温、土质、营养等条件较能适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自身抗病能力强,很少病虫害,对于我们发展有机农业,告别农药化肥是绝好选择对象。 适合种植蓝莓的环境和种植茶叶的环境非常相似,基本上,可以种茶的地

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种植技术

蓝莓栽培技术 1、植苗 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春季种植通常在3~4月份,苗木新芽萌动前栽植。一般选用2~3年生的苗木,这样的苗木成活率较高。苗木的高度一般在30cm以上,但因品种而异。判断苗木优劣的指标不仅仅是高度,更取决于根系和枝条的粗壮程度。优质苗木的根系发达,钵苗其根系基本长满钵内,而且地上枝条粗壮发达,有基生枝出现。另外,除主栽品种以外,还要选用1~2个以上品种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植苗方法定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观察根系的状况,如果根系已经密集网络于底部,则需要用刀将底部轻轻切开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将根系理顺。如果是裸根苗,则需要将根系展开后栽植。栽植苗木时,需要在事先准备好的定植穴或种植床上挖深度为10~15cm、幅度20~30cm的小坑。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并向上轻轻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2、地表覆盖 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屑等有机物。地表覆盖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

以上,每m3施用硫磺粉1kg可降低草炭pH值到4.0以下,种植时要均匀拌入穴内。其他有机质指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稻壳、麦壳、树叶、锯屑等,经发酵后可作为种植蓝莓的较好资材。如果现在土壤的pH值在7.0以上,种植蓝莓的难度较大,需加大施用硫磺粉和添加土壤有机质来解决,具体方案需专业人员会诊后另行决定。如果土壤的pH值大于7.5,同时灌溉用水的pH值也大于7.5,这样的地块种植蓝莓容易失败,最好不选用种植蓝莓。 4、土壤酸度调整 种植后第2年,有些地块可能会出现土壤pH值上升的情况,需要定期的检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土壤的pH值上升,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硫磺粉可结合春季施肥施入。 5、栽植株数 我国种植蓝莓的行间距离因品种、土地状况和管理方式而异。一般高丛蓝莓的行距在 2.0~2.5m,如果考虑到机械作业可扩大到2.5~3.0m。兔眼蓝莓的株行距较北高丛蓝莓大一些,在2.5~3.0m。即使是植株较小的矮丛蓝莓和一些半高丛、南高丛蓝莓的种植行距也要保持在2.0m的行距,这样便于作业管理。一般在较贫瘠的土壤上种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些。北高丛蓝莓的株距一般在1.0~2.0m,南高丛和半高丛蓝莓的株距在1.0~1.5m,兔眼蓝莓的株距在1.5~2.5m左右。 6、施肥

种植蓝莓的基本环境条件要求

种植蓝莓:你所必知的三个小常识 作为新手,如果想要转战蓝莓种植市场,那么以下三个小知识是你所必须要知道。是什么呢?就请你随小编一起来科普吧! 1、冷温需求量 蓝莓要达到正常的开花结果一般需要800一1200h小于7.2度的低温,需求量不同,花芽比叶芽的冷温需求量少。虽然650h的低温能够完成树体休眠,但是只有超过800h的低温半高丛、矮丛蓝莓才会较好的生长。所以800h的低温是半高丛、矮丛蓝莓的最低需冷量,而1000h的低温休眠最好。小编特别强调,如果你选择种植蓝莓的地方是热带地区,那可就不妙了,很有可能只长树不结果的哦! 2、抗寒性 蓝莓对低温的忍受能力主要依赖于植物进入低温训化程度。蓝莓的不同品种抗寒能力不同,矮丛蓝莓抗寒性最强,半高丛次之,高丛最差。矮丛蓝莓品种除了它本身抗寒能力较强外,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树体矮小,在寒冷地区栽培时冬季雪大可将其大部分覆盖,因此它可安全露地越冬。不过各位种植户也不要因为矮丛抗寒性好而盲目的选则批量种植矮丛蓝莓,要咨询专业的育苗基地,综合各方面情况,挑选适合自己气候环境的品种,才能种出高品质的蓝莓,卖出好价钱。 蓝莓冻害类型主要有抽条、花芽冻害、枝条枯死、地上部分死亡等,全株死亡现象较少,其中最常见的是抽条现象发生。如果入冬前枝条发育不好,秋季少雨干旱均可引起枝条抽干现象发生。 3、霜害 霜害最严重的是危害蓝莓的芽、花和幼果,在盛花期,如果雌蕊和子房低温几个小时后变黑即说明发生冻害。解剖花芽后发现各器官在低温后变为暗棕色,说明花芽受到了霜害。霜害虽然不能造成花芽死亡,但是会影响花芽的发育,造成坐果不良,果实发育差。 花芽发育的不同阶段,蓝莓的抗寒能力也不同。花芽膨大期可抗-6度低温,花芽鳞片脱落后-4的低温可冻死。露出花瓣但尚未开放的花-2的低温可冻死。正在绽放的花,在0度时即可引起严重的伤害。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分析优选稿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分析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蓝莓种植经济效益分析 一、蓝莓基本概况 蓝莓果具有很高的抗氧化能力,是一般水果和蔬菜的4—8倍,另外,蓝莓营养成分丰富,其果实内天然色素的含量最高,花色素SOD的含量超过其他果品多倍,被誉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蓝莓果实中含有的花色素、花红素有助改善大脑记忆和智能,减少人体胆固醇积累,改善心血管机能,防止心脏病、尿路感染、增强胶原质,调节血糖、减少HIV病毒复制等功效。目前,用蓝莓果加工出的饮料和果酒是非常畅销产品,国内外年需求量非常大,国内年需求量40余万吨,而且国外市场潜力巨大,需求量是我国年需求量近100倍,产品始终供不应求。 蓝莓被世界誉为“十大水果”之王,属于杜鹃科、越橘亚科,为多年生落叶灌木,它是一种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野生浆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用纤维、抗氧化成分、Vc、Ve和β-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多种水溶性的天然花色素苷类物质,对许多眼部疾病具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由于它独具的天然营养价值使得蓝莓野果倍受世界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发达国家对蓝莓的开发利用较早,已经成为饮料业的顶级产品,高端市场需求强劲。 二、蓝莓产品价格 蓝莓果实柔嫩多汁,可食率为100%,适宜加工。蓝莓作为高档果品,国际市场需求量大,价格较高。欧美市场收购价为7美元每公斤,零售价15美元每公斤,蓝莓色素销售价达380美元每公斤,并有供不应求之势。国内市场近几年才被认识和俏销,主要靠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进口。深加工产品果酒、果酱和蓝莓色素等十分畅销,市场开发潜力极大。蓝莓销售市场已经形成体系,现在蓝莓批发商担心的是蓝莓种植基地能否持续稳定的供应蓝莓。蓝莓价格不菲,目前国内市场售价每公斤40元左右,而每亩蓝莓产量可达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技术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加强土壤管理以达到适合蓝莓生长所需的理想土壤条件。 土壤管理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栽培措施消除限制蓝莓生长的各种障碍因子,主要包括:土壤有机质低(不足5%)、土壤酸度不够(PH大于5)、土壤结构性差(板结或漏水漏肥等)、土壤有效养分不足且不平衡、土壤微生物不丰富等。 通过松土、穴改或槽改、压绿肥、床面覆盖等可提高蓝莓根系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当土壤PH值大于5.5时,需施硫磺粉、草炭、松针等调酸,施用量根据土壤PH值高低确定,从而为蓝莓根系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肥料管理技术 2.1蓝莓植物需肥特点: 从整个树体营养水平分析,蓝莓为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体内N、P、K、Ca、Mg含量低,由于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所以施肥不当极易引起根系与树体的伤害。蓝莓的另一特点是喜铵态氮果树,对土壤中的铵态氮比硝态氮有较强的吸收能力。蓝莓对氯很敏感,极易引起过量中毒,因此选择肥料种类时不要选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 2.2蓝莓种植适宜肥料种类: ⑴化肥与有机肥相比,蓝莓更适合营养齐全、微生物丰富、盐分低的有机肥。如:发酵鸡粪、猪粪、牛粪、各种饼肥、骨粉等有机肥。 ⑵蓝莓种植适宜的化学肥料主要有: 硫铵、二铵、硫酸钾、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各种微量元素肥料等 碳铵(碱性)、硝铵(硝态氮)、氯化铵(含氯)、尿素、氯化钾(含氯)等不适合蓝莓种植。 化肥种类多,蓝莓对不同种类的化肥的反应因土壤类型及肥力高低相差很大。 氮肥:施肥试验表明,随着氮肥施入量增加,产量有下降趋势,果个变小,果实成熟期延迟,而且越冬抽条严重。因此、应因土科学合理施用氮肥。 磷肥:长白山区的非农田土壤往往缺磷,增施磷肥增产效果显著。但当土壤中磷素含量较高时(前茬旱田),增施磷肥不但不能增加蓝莓产量反而延迟果实成熟。 钾肥:钾肥对蓝莓增产显著,而且提早成熟,提高品质,增强抗逆性。但过量无增产作用反而使果实变小,越冬受害严重,并且导致缺镁症发生。在大多数土壤类型上,蓝莓适宜施钾量为硫酸钾40kg/公顷。 2.3施肥量: 蓝莓过量施肥极易造成树体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慎重,要视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对不同蓝莓产区、不同品种,应根据多年生产试验及研究结果,通过叶片分析技术和土壤分析技术,制定出蓝莓施肥指标体系,科学用于生产,从而避免习惯施肥与盲目施肥。 2.4施肥方式及时期: 高丛蓝莓可采用沟施,深度以10~15cm为宜。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片,以撒施为主。土壤施肥时期一般是在早春萌芽前进行,可分2次施入,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 2.5蓝莓常见的营养缺素症 缺铁失绿症:是蓝莓常见的一种营养失调症。其主要症状是叶脉间失绿,严重时叶脉也失绿,新梢上部叶片症状较重。引起缺铁失绿的主要原因有土壤pH值过高,石灰性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施用硫酸亚铁、酸性肥料硫酸铵,若结合土壤改良掺入酸性草炭则效果更好。叶面喷施整合铁0.1%-0.3%,效果较好。 缺镁症:浆果成熟期叶缘和叶脉间失绿,主要出现在生长迅速的新梢老叶上,以后失绿部位变黄,最后呈红色。缺镁症可对土壤施氧化镁或硫酸镁来矫治。 缺硼症:其症状是芽非正常开绽,萌发后几周顶芽枯萎,变暗棕色,最后顶端枯死。引起缺硼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水分不足。充分灌水,叶面喷施0.3%~0.5%硼砂溶液即可矫治。 3、水分管理技术: 3.1蓝莓需水特点:

蓝莓温室大棚栽培技术_陈宏毅

多种经营 Diversity Management PR ACT I CAL FOR ES TRY T EC HN OLOGY 43  二〇〇九年第五期 林业实用技术 蓝莓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陈宏毅1  王贺新 2 (1.天津农学院 天津 300384;2.大连大学) 垛高度。高温季节摆2~3层防烧菌,低温季节可放6~7层,通过袋内料升温加速发菌。在垛好后再用打孔器(4分铁管一端加尖)在每个菌棒中央扎一大孔让其通透至另一 端以达充分透气。发菌前10d 要特 别注意料温,控制在35℃以下。10d 左右翻垛1次,依上述操作成品率可达100%。从接种到菌丝长满袋筒一般在45d 左右,可以说菌丝长势一天一个样,可为高产打下良好基础。出菇时处理好环境和袋内温度、湿度和通风等几个因素,保持充分的氧气供应,一般以棉籽壳为主料的转化率150%~200%,头茬每 棒平均出菇0.75~1kg ,收回成本有盈余。以后几茬菇利润要看市场价格而定。 5 科学采菇和销售 实现高收益要把好质量关,掌握好采收时期,平菇子实体多为鲜 菇上市销售,同一品种差别很大,出菇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调整。5.1 及时采收商品菇一般在七成熟时(当菌盖色变浅,边缘开始向上反卷并充分展开菌盖和菌柄连接处有绒毛 时)应及时采收,每堆菇最好在500g 左右,采摘后立即上市。5.2 计划好采摘时间 要估计采摘量和中途运输时 间,摘后的鲜菇最好在2~3h 到达批发市场,若清晨3∶00-4∶00批发,则在午夜采摘装盒,比头天采摘的菇新鲜度好价格高。5.3 合理包装 实践中用泡沫箱简便易行,每箱采菇定量,每堆菇最好在500g 左右,方便消费者。5.4 销售灵活 销售时批发和零售相结合,随时掌握准确价格,不能完全依赖于商贩。5.5 信息反馈 在销售中随时反馈销售情况。在均衡采摘基础上,依市场行情决定是催菇或降温限制生长。★ [摘要] 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技术的 关键在于对影响蓝莓种植的诸多因素实现人工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反季节生产 和高产、高效、优质的目标。本文对蓝莓 温室大棚栽培中的温室建造、品种选择、 土壤改良、定植密度以及栽培管理等方面 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我国北方 地区利用温室进行蓝莓反季节促成栽培 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蓝莓 温室大棚 促成栽培技术蓝莓是全球新兴的保健浆果。自20世纪80年代引种以来,蓝莓种植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由于蓝莓种植对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要求较高,再加上果实成熟期集中,收获期短,鲜果保存难度大等原因,难以实现一年内蓝莓鲜果的长期供应,蓝莓种植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5年起,我们开始了温室大棚栽培试验,并形成了一整套温室栽培促成生产和管理技术。实验表 明:采用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技术,能 提高蓝莓种植的地域适应性,增加 产量,实现反季节生产,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同时实现蓝莓生产的高产、优质和高效的目标。现将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1 日光温室大棚的建造 1.1 温室大棚的选址 日光温室大棚应选择地势平坦、光照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排灌方便、水土空气无污染的地点建造。在选择种植地块时要了解或测定土壤pH 值和有机质含量。若是山地要尽量选择阳坡中、下部,坡度不宜超过15°,大于15°时要修筑最低8m 宽的梯田。 1.2 温室大棚的规格标准 温室跨度一般在8~10m 左右,墙体厚度为1m ,脊高4m ,后墙高度3m ,在后墙距地面1.5m 高度横向每隔4m 设一个60cm ×60cm 的通风口,温室长度不限;温室后墙土堆和砖砌式均可;温室间应有一定间距,间距不少于温室高度的1.8倍,以不遮光为原则。薄膜可用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E 无滴水塑料薄膜和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VC 无滴水塑料薄膜两种;棚内较适合蓝莓生长的温度为20~25℃,最高不能超过30℃,最低不能低于12℃。 2 品种的选择 虽然蓝莓温室大棚促成栽培有更大的适应性,但为了节约成本、易于生产管理,品种选择时仍然要依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品种特性、DOI :10.13456/j .cn ki .lykt .2009.05.012

蓝莓种植技术大全讲课讲稿

蓝莓种植技术大全

蓝莓种植技术要点 蓝莓学名越桔,属于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其果实为浆果,呈蓝色,肉质细腻,甜酸适度,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果汁饮料、果酒、饮品。蓝莓营养丰富,属高氨基酸,多微量元素的保健果品,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和防氧化、抗癌、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其所含花色甙具有改善视力和保护眼睛的功能。目前蓝莓主要在欧美以及日本有一定的生产栽培,在消费市场上处于高端消费状态。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种植,但尚未形成商品化生产能力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蓝莓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栽培蓝莓的市场前景十分广。 1、建园 1.1 选址 1.1.1 要求 土壤pH 值 4.0~5.5,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有机质含量在5%~12%最好。地形地坡度要小。要有水源,如地表水、水库水、畜水池、基井等,且水中盐分低于千分之一。另外要向阳的,交通便利。 1.1.2 适宜选址地区 浅山区、缓坡的山地等。

1.1.3 不宜选址地区 低洼地、湿地、盐碱地、荒漠沙化地等。 1.2 整地 1.2.1 深翻 时间最好在头年秋季最迟至初冬,深翻深度约40公分.,并清理杂物如石块、草根、硬木块等。 1.2.2施基肥 2000Kg/亩有机肥。 1.2.3调整PH值 PH值>5.6,加适宜硫磺粉;PH值<4.5,加适量石灰。 1.2.4整地 东西或南北方向整成高40公分,宽1米,行距为1.5米(南高丛)或2米(兔眼蓝莓)的垄。 1.3 定植 1.3.1定植时期 春栽,树苗萌动前;秋栽,树苗休眠后。

1.3.2定植密度 兔眼蓝莓200株/亩,行株距2m×1.5m;南高丛蓝莓300株/亩,行株距1.5m×1.2m。 1.3.3定植穴 穴长、宽约40公分,深40-50公分,穴间距为1.5米(兔眼蓝莓)或1.2米(南高丛蓝莓)。 1.3.4定植填充物 较黏性土壤,填充穴体积3/4的有机物,如松针、锯沫、稻壳、玉米秸杆等,1公斤的有机肥,30克的氮、磷、钾复合肥,与原土充分混合。 较砂性土壤,填充穴体积3/4的草炭土,1公斤的有机肥,30克的氮、磷、钾复合肥,与原土充分混合。 1.3.5定植虫害防治 5%的辛硫磷,2Kg~3Kg/亩。 1.3.6定植技巧 须将根系理顺,尽量使其分布均匀和疏展,再覆土,再拔苗避免出现窝根现象。

蓝莓种植成功的关键

蓝莓种植成功的关键 蓝莓营养价值高,种植条件要求也高,很娇气,不好养,但掌握了它的习性,选对了地方,种起来却很容易。我们以10年果 树和7年蓝莓实践经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蓝莓世界: 1、正确的选址非常重要,一定要选择蓝莓最佳适生区种植。目前国内有众多蓝莓基地选址不正确。蓝莓选址需要充分考虑气候(全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需冷量、年、月降雨量)、土质(沙土、砂壤土、黑粘土、黄粘土、红壤土)、地形(丘陵、山区、平川)海拔高度、大气、水质、土壤理化指标检测、交通、劳动力状况等。山东高端公司在教授专家指导下,在济南黄河北岸桑梓店镇种植蓝莓,因为选址错误导致1000亩蓝莓全军覆没,公司因此垮掉。蓝莓首先是一种水果,不应该在不适合种水果的地方种植,现在国内的蓝莓专家连最基本的果树选址经验都没有,用户想种就卖苗给他们种,错误的认为只要投资就可以改变自然条件,根本不计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很多蓝莓项目投资以失败而告终。现在全国已经有4-5家公司被搞垮了。 2、选择适宜的品种和健壮的苗木。 蓝莓分北高、南高、兔眼系列几十个品种,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择最适宜的品种,不可盲目种植。例如:有些北高品种北方种容易抽条、南方种不耐热;南高品种不耐寒;兔眼品种尽管在南方适应性强,容易种,但兔眼品种普遍果个偏小、 果皮厚、种子多、偏酸,口感差、不太适合做鲜食,如果将来加工跟不上,销路就会出现问题。现在我国南方很多地方都在盲目种植兔眼,单一发展兔眼品种是一种误导,会出现灾难性后果。蓝莓鲜果种植首选北高品种,种不了北高再选南高,种不了南高才种兔眼。

种苗纯度和苗木质量很关键。有些蓝莓苗,因为育苗基质有问题,用的是粘土,小老苗,用草炭土包起来种到适宜的地里3年都不长,苗最终逐步死亡;蓝莓苗品种混乱,山东临沂地区普遍把喜来品种当做都克(公爵)出售;某教授的都克是从某教授引过来的,实质上也是喜来(塞拉);某教授的蓝丰跟某教授的蓝丰不一样。现在国内的蓝丰、都克、奥尼尔都有多个版本。不确定的品种或人为编号的品种不要轻易种植。 3、科学的土壤改良方法。使用硫磺粉调酸是目前国内外较通行的技术,但使用过量会影响土壤和水体环境。日本、美国等国家对使用硫磺粉调酸有严格的用量限制。若施用量过高,会因土壤酸性导致重金属毒性增加而造成植株死亡或增加冬季冻害。另外,使用草炭土种植蓝莓由于成本过高而很难大面积推广。山东省蓝莓研究中心免费提供蓝莓建园选址咨询、规划设计、最佳低成本改土方案和全程有机栽培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另提供土壤改良实践成功的专用配方,就地取材每亩可节省50%左右投资成本,完全替代了国内蓝莓专家普遍推荐使用的“草炭土+硫磺粉”高成本高污染模式。 4、目前国内一些公司在炒作蓝莓,他们分别来自麻将机、IT、房地产、煤炭等行业,他们注重短期利益,把蓝莓价格吵得很高,追求暴利,将蓝莓作为高级礼品来销售,实际上礼品市场销量很有限。他们打“有机”牌,实际生产却大量使用化肥盲目追求产量,种出来的蓝莓果严重偏酸,口味很差,让消费者花高价买低质量的产品,他们没有用物有所值的产品培育蓝莓的消费市场,而是在欺骗消费者,在损害消费者利益,这样最终会毁掉中国的蓝莓产业。 我们反复试验了8年,走访了国内大部分蓝莓种植基地和实践专家,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找到了一套更实用的蓝莓种植方法,包括自配蓝莓栽培基质和营养液、叶面肥,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我们力求创造蓝莓野生的生长环境,用自然的方法居然把蓝莓由酸的种成了甜的!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蓝莓(blueberry)种植技术 第一章概述 第—节发展蓝莓生产的意义 一、蓝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是生食与加工皆宜的高经济价值浆果。 蓝莓(BlueBerry),又名越桔,也有称蓝莓果的。其实“莓果”在园艺学上有其特定的科学含义,特指聚合呆类果实,如草莓、黑莓、桑葚等。蓝莓为单果,不应该称为蓝莓。蓝浆果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其果实为蓝紫色,柔软多汁,风味醇美,有特殊香气;果实中的果胶物质含量高(o.3克/73克鲜重),并且受到高度甲酯化作用,适于冷冻、制造果酱、果冻、果糕和馅饼等。 在20世纪90年代,蓝莓的保健作用作用已被证实并被广泛接受。蓝莓是真正的蓝色食品,果实的蓝色来自于高含量的花青素类物质。花青素是一类可溶性的色素,颜色从蓝色一直到红色。如高丛蓝莓每100克果实中花青素含量达到数百毫克,并且种类复杂,常见的有15种。药理研究发现,蓝莓中独特的花色苷成分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等多种药理活性。 日本的研究人员证实,黑果越桔色素提取物有助于眼睛毛细血管的完整性而减少斑点退化变性,进而有保护视力的作用。欧洲和美国已有蓝莓总花色苷制剂出售。许多与老年人有关的疾病,如心脏病、癌症、关节炎、皱纹、眼睛疾病、帕金森病等茨海默早老性痴呆症等,均与由自由基引起的氧化作用有关。美国Tufts大学农业部老年营养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证明,由于蓝浆果果实中所含的花青素类和其他具有保健作用的化合物,如细菌抑制因子、叶酸、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L素、鞣酸和纤维素等,能够防御自由基的氧化作用,使其在41种水果蔬菜中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日本和美国都将蓝浆果列于抗癌食品的前列。 用蓝浆果在老鼠身上做试验证实,蓝浆果可以延缓甚至转化部分衰老症状。同时还发现蓝浆果对尿道感染有预防作用。蓝浆果也是一种高纤维食品。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145克蓝浆果中至少含有2.9克纤维,因此,可以作为日常饮食中纤维的良好来源。蓝浆果还是一种低热量的食品,1/2杯蓝浆果汁仅含175,7焦的热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后期掀起了对于日常饮食中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健康食品的研究高潮。蓝浆果以其独特的保健营养价值。 在国外市场上引起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成为目前最热门的开发产品之一。美国最有影响的健康杂志《Prevention》称蓝浆果为“神奇果”。1999年另一家非常受欢迎的杂志

蓝莓种植技术大全

蓝莓 1.高丛蓝莓 1)北部高丛蓝莓 蓝塔(Bluetta),维口(Weymouth),早蓝(Earliblue),公爵(Duke),斯巴坦(Spartan),考林(Collins),蓝鸟(Bluejay),米德(Meader),日出(Sunrise),陶柔(Toro),哈里森(Harisson),塞拉(Sierra),蓝港(Blue Haven),蓝片(Bluechip),艾克塔(Echota),蓝光(Blueray),爱国者(Patriot),伯克利(Berkeley),蓝丰(Bluecrop),赫伯特(Herberd),康维尔(Coville),大粒星(Ootsububoshi),甜粒星(Amatsububoshi),纳尔逊(Nelson),莱格西(Legacy),达柔(Darrow),蓝金(Bluegold),钱德勒(Chandler),布里吉塔(Brigitta),伊丽莎白(Elizabeth),红利(Bonus),迪克西(Dixi),晚蓝(Lateblue),埃利奥特(Elliott)。 2)南部高丛蓝莓 军号(Reveille),布莱登(Bladen),奥尼尔(O′Neal),薄雾(Misty),佛罗里达蓝(Flordablue),海滨(Gulfcoast),夏普蓝(Sharpblue),开普菲尔(Cape Fear),木兰(Magnolia),酷派(Cooper),瞳仁(Hitomi),艾文蓝(Avonblue),乔治宝石(Georgiagem),阳光蓝(Sunshine Blue)。 3)半高丛蓝莓 北陆(Northland),北极星(Polaris),北蓝(Northblue),帽盖(Tophat),北村(Northcountry),北空(Northsky),圣云(St.Cloud),巨人( Giant),友谊(Frendship),齐佩瓦(Chippewa)。 2.兔眼蓝莓 乡铃(Homebell),梯芙蓝(Tifblue),布莱特蓝(Briteblue),乌达德(Woodard),蓝宝石(Bluegem),贝克蓝(Beckyblue),蓝铃(Blue bell),灿烂(Britewell),顶峰(Climax),巨丰(Dellite),粉蓝(Powderblue),考斯特(Coastal),门梯(Menditoo),南陆(Southland),园蓝(Gardenblue),艾丽丝蓝(Aliceblue),芭尔德温(Baldwin-T-117)森吐里昂(Centurion),朝克 (Chaucer),精华(Choice),杰兔(Premier),奥斯汀(Austin),T-100,T-172。 3.矮丛蓝莓 美登(Blomidon),斯卫克(Brunswick),芬蒂(Fundy),坤蓝(Cumberland),芝妮(Chignecto),N-B-3。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蓝莓栽培管理技术 作者:广州田野风发布时间:2009-6-8 10:46:00 阅读数:170 1、植苗 北方地区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春季种植通常在3~4月份,苗木新芽萌动前栽植。 一般选用2~3年生的苗木,这样的苗木成活率较高。苗木的高度一般在30cm以上,但因品种而异。判断苗木优劣的指标不仅仅是高度,更取决于根系和枝条的粗壮程度。优质苗木的根系发达,钵苗其根系基本长满钵内,而且地上枝条粗壮发达,有基生枝出现。 另外,除主栽品种以外,还要选用1~2个以上品种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 植苗方法 定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观察根系的状况,如果根系已经密集网络于底部,则需要用刀将底部轻轻切开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将根系理顺。如果是裸根苗,则需要将根系展开后栽植。栽植苗木时,需要在事先准备好的定植穴或种植床上挖深度为10~15cm、幅度20~30cm的小坑。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并向上轻轻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2、地表覆盖 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屑等有机物。地表覆盖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覆盖物的厚度在10cm左右,不能少于5cm。 3、土壤改良 (1)土壤酸度(pH值) 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pH值最低的一类,其中,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pH 值在4.3~4.8左右,兔眼蓝莓要求pH值在4.3~5.3左右生长最好。如果土壤pH过高,施用硫磺粉和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pH值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2)土壤pH值的调整方法 如果现在土壤的pH在5.5以下,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资材(每m3草炭内均匀混入1~1.5kg 硫磺粉处理3个月以上,pH值在3.5~4.0左右)调整即可。可降低土壤pH值可降低1.0左右。如果现在的土壤pH值在5.5~7.0之间,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用硫磺粉调整土壤pH 值,要在种植前3~4个月进行。方法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两种方式。 全面调整就是对种植园全面改良,将硫磺粉全面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结合深翻拌入土壤表层。生产上通常以调整土壤的pH值到4.5为基准,一般壤土每m2降低pH1.0,需要施入100g硫磺粉。 局部施用法就是仅在种植穴内进行土壤土壤酸度调整,通常种植穴的直径为60cm,深度为50cm左右。视原来土壤的pH值状况,一般每穴的施入量在80~150g左右,施入后要均匀搅拌。 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栽植时进行,东北地区普遍利用草炭,草炭最好事先用硫磺粉处理好。一般东北地区的草炭多在pH5.0以上,每m3施用硫磺粉1kg可降低草炭pH值到4.0以下,种植时要均匀拌入穴内。其他有机质指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稻壳、麦壳、树叶、锯屑等,经发酵后可作为种植蓝莓的较好资材。 如果现在土壤的pH值在7.0以上,种植蓝莓的难度较大,需加大施用硫磺粉和添加土壤有机质来解决,具体方案需专业人员会诊后另行决定。如果土壤的pH值大于7.5,同时灌溉用水的pH值也大于7.5,这样的地块种植蓝莓容易失败,最好不选用种植蓝莓。 4、土壤酸度调整 种植后第2年,有些地块可能会出现土壤pH值上升的情况,需要定期的检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土壤的pH值上升,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硫磺粉可结合春季施肥施入。 5、栽植株数

最新蓝莓种植技术

1 蓝莓栽培技术 2 3 1、植苗 4 5 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春季种植通常 6 在3~4月份,苗木新芽萌动前栽植。一般选用2~3年生的苗木,这样的苗 7 木成活率较高。苗木的高度一般在30cm以上,但因品种而异。判断苗木优劣 8 的指标不仅仅是高度,更取决于根系和枝条的粗壮程度。优质苗木的根系发达, 9 钵苗其根系基本长满钵内,而且地上枝条粗壮发达,有基生枝出现。另外, 除主栽品种以外,还要选用1~2个以上品种苗木做授粉树,以提高产量。植10 11 苗方法定植时将苗木从钵内取出,观察根系的状况,如果根系已经密集网络 12 于底部,则需要用刀将底部轻轻切开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并将 13 根系理顺。如果是裸根苗,则需要将根系展开后栽植。栽植苗木时,需要在事 14 先准备好的定植穴或种植床上挖深度为10~15cm、幅度20~30cm的小坑。在 15 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 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并向上轻轻提苗1次,以 16 17 便使根系充分与种植土壤结合,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2、地表覆盖 18 19 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 20 屑等有机物。地表覆盖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 21 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覆盖物的厚度在10cm左右,不能少于5cm。 3、土壤改良 22 23 (1)土壤酸度(pH值)蓝莓喜欢酸性土壤,是在所有果树当中要求土壤

pH值最低的一类,其中,北高丛蓝莓要求土壤的pH值在4.3~4.8左右,兔眼 24 25 蓝莓要求pH值在4.3~5.3左右生长最好。如果土壤pH过高,施用硫磺粉和 26 酸性草炭可降低到比较合适的范围。我国能够栽培蓝莓的地区多数土壤pH值 偏高,需要进行土壤改良。(2)土壤pH值的调整方法如果现在土壤的pH 27 28 在5.5以下,用已经调整好的酸性草炭等有机资材(每m3草炭内均匀混入1~ 29 1.5kg硫磺粉处理3个月以上,pH值在3.5~4.0左右)调整即可。可降低土 30 壤pH值可降低1.0左右。如果现在的土壤pH值在5.5~7.0之间,需要施用 31 硫磺粉进行调整,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用硫磺粉调整土壤pH值,要在种 32 植前3~4个月进行。方法有全面施用和局部施用两种方式。全面调整就是对 33 种植园全面改良,将硫磺粉全面均匀地撒在土壤表面,结合深翻拌入土壤表层。 34 生产上通常以调整土壤的pH值到4.5为基准,一般壤土每m2降低pH1.0,需 35 要施入100g硫磺粉。局部施用法就是仅在种植穴内进行土壤土壤酸度调整, 36 通常种植穴的直径为60cm,深度为50cm左右。视原来土壤的pH值状况,一般 37 每穴的施入量在80~150g左右,施入后要均匀搅拌。增加土壤有机质。在栽 38 植时进行,东北地区普遍利用草炭,草炭最好事先用硫磺粉处理好。一般东北 39 地区的草炭多在pH5.0以上,每m3施用硫磺粉1kg可降低草炭pH值到4.0以 40 下,种植时要均匀拌入穴内。其他有机质指粉碎后的作物秸秆、稻壳、麦壳、 41 树叶、锯屑等,经发酵后可作为种植蓝莓的较好资材。如果现在土壤的pH值 在7.0以上,种植蓝莓的难度较大,需加大施用硫磺粉和添加土壤有机质来解 42 43 决,具体方案需专业人员会诊后另行决定。如果土壤的pH值大于7.5,同时灌 溉用水的pH值也大于7.5,这样的地块种植蓝莓容易失败,最好不选用种植蓝 44 45 莓。 46 4、土壤酸度调整 47 种植后第2年,有些地块可能会出现土壤pH值上升的情况,需要定期的 48 检测土壤pH值的变化。如果土壤的pH值上升,需要施用硫磺粉进行调整。硫 49 磺粉可结合春季施肥施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