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对比

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对比

因为这两场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所以,从它们那个角度比较的多。当然再补充一些也可以。比如在相同点中增加二条:两次战争发生时期,中国都处在反动阶段的统治之下,统治者对日抗战都抱消极态度,爱国军民都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在不同点中增加一条: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有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抗日的中流砥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而甲午战争日期则没有这些条件。
(1)相同点:①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都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而发动的对外战争;②都以征服中国为最终目的;③两次战争中日本都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旅顺大屠杀和南京大屠杀等);④都进行了残酷的经济掠夺。
(2)不同点:①从背景上,前者发生在19世纪末,向帝国主义过渡的时期;后者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时期。②从战争的时间和规模上看,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远远大于甲午战争,甲午战争的时间不到一年,侵犯地区多在沿海和辽东半岛、澎湖列岛一带;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前后长达15年之久,战火燃烧大半个中国,给中国带来的灾难更为严重。③前者战胜了中国,勒索大量的财富,加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力量,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后者中国胜利,日本无条件投降,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比较近代以来在两次中日战争中,影响中国胜败的主要因素。并以恩格斯“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观点,指出两次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领导因素。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指导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抗日战争中,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利益为第一,成为统一战线的领导核心,从而保证了抗战胜利。

(2)民众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抗日战争时,中华民族已经觉醒。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各爱国阶层、各党派、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3)战略战术因素。甲午战争中,清军陆军先定守局,坐失战机。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把抗日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敌后战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最后赢得战争胜利。

(4)国际因素。甲午战争时,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抗日战争在1939年以后,国际环境有所改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发表宣言,组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国的抗日战争

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

(5)两次战争都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历史灾难。但是甲午战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进步,壮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方面:1.性质不同甲午战争是封建社会大地主领导的,抗战是统一的(名义上)民族资产阶级主导,

2.参与不同,甲午战争一部分是为维护宗法制社会的“小宗”为维护“大宗”所进行的宗国观念战争仅有一部分为爱国主义人士参与,抗战是全国各阶级,各政党及民主人士参与的具有反侵略性质的民族战争

3.时间.结对比不同,甲午战争仅一年,清军战败,侵略者获胜,抗战14年,中华民族胜利,击败侵略者

日本方面 :1甲午战争时期是资产阶级民主政党对外进行的侵略战,抗战是资产阶级法西斯独裁党为扩张领土进行的侵略战,

2.。甲午战争时是资产阶级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抗战是资产阶级垄断帝国主义阶段,

国际方面:1.甲午战争仅为两个民族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抗战后期为世界反法西斯性质战争

2.抗战中中国接受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援助,

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着 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 训了。

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则 问题在封建君主制度。

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

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
甲午年间:
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 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 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 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

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

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
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一大笔钱。

抗日战争时期:
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 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 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 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 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 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 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 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 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 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 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 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 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 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 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
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
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 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 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 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
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 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 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 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

愚忠的 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了君主制,了满
族贵族的统 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 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幵的卖国投降, 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 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 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 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
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 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