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史事件类专项练习(10)(附答案)$804893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史事件类专项练习(10)(附答案)$804893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史事件类专项练习(10)(附答案)$804893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8届高考语文复习历史事件类专项练习(10)(附答案)$804893

历史事件类课后练习(10)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汉五年,张耳薨,谥为景王。子敖嗣立为赵王。高祖长女鲁元公主为赵王敖后。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鞲(gōu,袖套,用于束衣袖以便动作)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赵相贯高、赵午等年六十馀,故张耳客也。生平为气,乃怒曰:“吾王孱王也!”说王曰:“夫天下豪杰并起,能者先立。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张敖啮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且先人亡国,赖高祖得复国,德流子孙,秋毫皆高祖力也。愿君无复出口。”贯高、赵午等十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汉九年,贯高怨家知其谋,乃上变告之。于是上皆并逮捕赵王、贯高等。十馀人皆争自刭,贯高独怒骂曰:“谁令公为之?今王实无谋,而并捕王;公等皆死,谁白王不反者!”乃车监车胶致,与王诣长安。治张敖之罪。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贯高与客孟舒等十馀人,皆自髡钳,为王家奴,从来。贯高至,对狱,曰:“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吏治榜笞数千,刺剟,身无可击者,终不复言。吕后数言张王以鲁元公主故,不宜有此。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不听。廷尉以贯高事辞闻,上曰:“壮士!谁知者,以私问之。”中大夫泄公曰:“臣之邑子,素知之。此固赵国立名义不侵为然诺者也。”上使泄公持节问之箯舆前。仰视曰:“泄公邪?”泄公劳苦如生平欢,与语,问张王果有计谋不。高曰:“人情宁不各爱其父母妻子乎?今吾三族皆以论死,岂以王易吾亲哉!顾为王实不反,独吾等为之。”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于是泄公入,具以报,上乃赦赵王。

上贤贯高为人能立然诺,使泄公具告之,曰:“张王已出。”因赦贯高。贯高喜曰:“吾王审出乎?”泄公曰:“然。”泄公曰:“上多足下,故赦足下。”贯高曰:“所以不死一身无馀者,白张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责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篡杀之名,何面目复事上哉!纵上不杀我,我不愧于心乎?”乃仰绝肮,遂死。当此之时,名闻天下。

(选自《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易:轻视

B.吾王长者,不倍德倍:通“背”,背弃

C.吾王审出乎审:审问

D.上多足下,故赦足下多:赞美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贯高“能立然诺”的一组是()

①今王事高祖甚恭,而高祖无礼,请为王杀之

②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③独吾属为之,王实不知

④终不复言

⑤具道本指所以为者王不知状

⑥乃仰绝肮,遂死

A.①③④B.②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高祖刘邦对待赵王张敖是相当的傲慢无礼,但张敖想到自己是刘邦的女婿,故而隐忍不发,按照女婿对待丈人的礼节行事,毕恭毕敬,自居卑下。

B.赵国的丞相贯高、赵午等人平日就很讲究气节,看到刘邦侮辱自己的赵王,心中无法忍受,要求把刘邦杀了,乘机拥戴赵王做皇帝。

C.贯高等人谋刺刘邦未能如愿,后来被仇家告发,赵王被逮捕,贯高等人纷纷挺身而出,自承罪责,没有一个人把责任推给赵王。

D.贯高的朋友泄公受刘邦委派,入狱探问贯高案情真相,贯高将事情经过从头到尾、原原本本说了出来,证明了赵王确实清白,张敖最终得到赦免。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乃诏赵群臣宾客有敢从王皆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怒曰:“使张敖据天下,岂少而女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曹马①能收人心

曹操自击乌桓,诸将皆谏,既破敌而还,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操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顾不可以为常。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参考译文:曹操(想要)亲自(率兵)攻打乌桓,他的部下都劝阻,(曹操)打败乌桓归来之后,查问当时劝阻他的人,将领们不明白曹操这样做的缘故,个个都提心吊胆。曹操都重赏了他们,并对他们说:“这次我率兵前往,是冒着很大的危险而侥幸胜利的,虽然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由于上天帮助,但这不可当做常例。诸位的谏言,才是万全之计,因此重赏你们,今后(有建议)不要有所顾忌不说出来。”

魏伐吴,三征②各献计,诏问尚书傅嘏③,嘏曰:“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司马师不从,三道击吴,军大败。朝议欲贬出诸将,师曰:“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悉宥之。弟昭时为监军,唯削昭爵。

参考译文:魏国(准备)攻打吴国,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纷纷献计献策,天子下诏征求尚书傅嘏的意见。傅嘏说:“(将士们)希望能得到赏赐,求取战功,先去作战,然后才想办法取得胜利,这不是保全军队的长久计策。”司马师不听从(傅嘏的建议),分三路进攻吴国,结果军队大败。朝廷上下议论,要将出征的将领贬出朝廷,司马师说:“我没有听从傅嘏的建议,才到这种地步,这是我的过错,诸位将领有什么罪呢?”(于是)都宽宥了他们。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当时担任监军,唯独他被削去了爵位。

雍州刺史陈泰求敕并州,并力讨胡,师从之。未集,而二郡胡以远役遂惊反,师又谢朝士曰:“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是以人皆愧悦。

参考译文:雍州刺史陈泰请求司马师给并州下命令,合力讨伐胡人,司马师采纳了他的建议。队伍还没有集合起来,有两个郡的胡人因为要到远方打仗,惊恐万分,都逃了回去。司马师又给朝中士大夫道歉:“这是我的过失,不是陈泰的责任。”因此人人都感到既惭愧而又高兴。讨诸葛诞于寿春,王基始至,围城未合,司马昭敕基敛军坚壁。基累求进讨,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基守便宜,上疏言:“若迁移依险,人心摇荡,于势大损。”书奏报听。及寿春平,昭遗基书曰:“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将军深算利害,独秉固心,上违诏命,下拒众议,终于制敌禽贼,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参考译文:司马昭到寿春去讨伐诸葛诞,王基领兵刚到,还未把城包围起来,司马昭就命令王基收拢兵力,坚守营地。王基多次请求攻城,司马昭却下令让他率领驻军转移到北山据守。王基根据实际情况,上奏章说:“如果把军队转移到(北山),依靠险要的地势,势必会动摇人心,这对形势有很大的损害。”奏报得到准许。等到寿春被攻克后,司马昭写信给王基,说:“起初,议论攻城的人七嘴八舌,请求转移军队的人很多,当时我没有亲自前往,也认为应该这样。将军你权衡了转移的利弊得失,独自怀着坚定的信心,对上违背天子的诏书,对下拒绝众人的建议,最终制服了敌人,捉住了贼寇,即使是古人所称述的人,也不过这样罢了。”

然东关之败,昭问于众曰:“谁任其咎?”司马王仪曰:“责在元帅。”昭怒曰:“司马欲委罪于孤耶?”引出斩之。此为谬矣!

参考译文:然而东关之败后,司马昭问众人:“谁应该承担打败仗的责任?”司马王仪说:“责任在元帅。”司马昭十分愤怒地说:“司马王仪你想把罪责推在我的身上吗?”把王仪推到帐外杀了。这件事就做错了!

操及师、昭之奸逆,固不待言。然用兵之际,以善推人,以恶自与,并谋兼智,其谁不欢然尽心悉力以为之用?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乃曰:“吾不用丰言,卒为所笑。”竟杀之。其失国丧师,非不幸也。

参考译文:曹操和司马师、司马昭的奸诈,本来就不必说了。但是他们在用兵的时候,把美名推给别人,把恶名留给自己,善于吸收别人的计谋和智慧,还有谁能不尽心竭力为他们效力呢?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被打败了,这应该归罪于他自己,他向田丰道歉都来不及,而他却说:“我没有采用田丰的建议,(打了败仗)结果被他讥笑。”竟然把田丰杀了。袁绍失去了国家,葬送了军队,并不是由于不幸运。

(选自《容斋四笔》,有删改)

[注]①马:指司马师、司马昭等司马氏。②三征:即征南大将军王昶、征东大将军胡遵、镇南大将军毋丘俭。③傅嘏:字兰石,魏雍州人。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安之计,是以相赏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B.师又谢朝士曰谢:道歉

C.诏引诸军转据北山引:率领

D.谁任其咎咎:失败

2.下列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表现司马氏善“收人心”的一组是()

①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

②我不听兰石,以至于此,此我过也,诸将何罪

③此我过也,非陈雍州之责

④虽古人所述,不过是也

⑤司马欲委罪于孤耶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⑤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魏伐吴失败后,出征的军队中的所有人都得到了宽宥,没有人受到处罚。

B.陈泰率领雍州与并州的联军讨伐胡人,结果战败。

C.王基讨伐诸葛诞时,军队“人心摇荡”,但他凭借自己的“深算利害”,最终取得了胜利。D.作者认为曹、马固然奸诈,但他们用兵之时能够笼络人心,让将士乐于为其效力。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赏徼功,先战而后求胜,非全军之长策也。

(2)初,议者云云,求移者甚众,时未临履,亦谓宜然。

(3)袁绍不用田丰之计,败于官渡,宜罪己,谢之不暇。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

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

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

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大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武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③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而疑我矣。”

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王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④。”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②顿舍:停驻,休息。③怚(cū) 中:粗心。④超距:跳远。

1.用“/”给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

B.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C.王翦既行/至武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D.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军老矣,何怯也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B.①久之,王翦使人问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乃悉国中兵以御之②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①杀其将军项燕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

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

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

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

衡水中学励志标语

1衡水高中的高三霸气励志语 衡水中学高三霸气励志标语(文采型) 1、感亲恩实高三年滴水穿石永不言弃;报师情火热六月蟾宫折桂志在必得。 2、苦尽甘来,十年寒窗苦读效三皇五帝逐群雄; 3、师生同喜,一朝金榜题名成八斗奇才傲天下。 4、舞风翔鸾旌歌闹处处迎新,披星戴月紫竹宁岁岁登高。 5、勇登书山,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6、我本英雄,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7、闻鸡起舞成就拼搏劲旅师,天道酬勤再现辉煌王者风。 8、舍我其谁,群雄逐鹿鹿死谁手尚待一朝试锋芒; 9、天南海北,万木争春春在何处但将今夕放眼量。 10、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 11、自强不息怀壮志以长行,厚德载物携梦想而抚凌。 衡水中学高三霸气励志标语(拼命型) 1、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2、宁可血流成河,也不落榜一个。 3、我拼命,我怕谁。 4、春风吹,战鼓擂,今年高考谁怕谁。

5、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6、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7、提高一分干掉千人! 8、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9、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 10、不拼不博一生白活不苦不累高三无味! 11、不像角马一样落后要像野狗一样战斗! 12、高考100天手机放一边! 13、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 14、现在多流汗考后少流泪! 15、吃苦受累视死如归! 16、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1衡水中学高三学习励志语录推荐 衡水中学高三励志语录一 1.复习中先建钢筋铁骨,再注混凝土。 2.书越读越薄。学习网络化,严密化。 3.全面复习:地毯式轰炸,查缺补漏:精确制导。 4.理科生要重文,文科生要重理,文要天天看,理要天天练。

2020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语法基础第十一讲特殊句式学案(江苏专用)

[学生用书P133(单独成册)] (建议用时:30分钟) 单项填空 1.I would still think history is a boring subject now, ________ for the trip to the site of the Zunyi Conference last summer. A.were it not B.were not it C.had it not been D.had not it been C解析:考查虚拟语气和倒装。句意:要不是去年夏天的遵义会议旧址之行,我现在还会认为历史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分析句子结构和句意可知,此处考查的是错综时间条件句的虚拟语气。主句中的“would still think”和“now”暗示主句是对现在情况的假设,又根据“last summer”可知,从句表示与过去事实相反的假设。在if虚拟条件句中,如果有should, had, were,可以省略if,把should, had ,were提示主语前,构成部分倒装。故选C。 2.(2019·南京、盐城模拟)He was still full of optimism for the future despite many problems, and never once ________ him get worried or upset. A.I saw B.I would see C.did I see D.would I see C解析:考查时态和倒装。句意:尽管有许多问题,他对未来仍然充满乐观情绪,我从未见过他焦虑或不安。第二个并列分句以否定词never开头,应用部分倒装结构。再结合句中的“He was still full of optimism”可知应用一般过去时,故选C。 3.She looks sad.Could you please tell me________that prevents her from being as happy as before? A.what it is B.it is what C.how it is D.it is how A解析:本题含有强调句型,若把It is...that去掉,则很容易地看出是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what在从句中充当主语。故选A。 4.Only now and then ________ the ringing of the church bells in the far distance.

2018年高考江苏卷历史(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高三励志语录经典

高三励志语录经典 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愿你拼尽全力,无畏前行!下文小编给即 将高考的考生们整理了一些激励高三的励志经典语录,供参考! ? ?绝对撩人的表白套路对话大全空间留言最暖心的话一问一答套路情话最美古风三行情书衡水中学高三励志标语堕落时骂醒自己的狠话激励高三奋斗的励志的话 1、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可不可以不要笑。奇迹就这我们的手中。 2、持下去,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在往后走向高三的几个月里一定要好好努力一把…不拼搏不会有结果。 3、一起努力实现各自目标。随时激励自己。 4、多长我就走多久毫无怨忿绝对不皱一下眉。好难的事,自己先扛着。 5、为了将来不后悔,现在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再苦再累也值得。 6、走向高三不管以前怎样,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不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更美好的明天与我们一起向前奔。 7、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坚信才能成功。 8、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洁白的云兰兰的天。 9、你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对手不会。竞争是残酷的。10、被人嘲笑的梦想就越有实现的价值。让所有嘲笑你的人自惭形秽。 ?简单励志高三经典语录 1、梦想很美,但美梦成真却要付出2、有目标有方向,不能辜负爸妈的期望3、你肯定从未见过这样标准的十五字~4、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5、狠不下心办不成事6、男儿血,才如铁,刀山火海志不绝!7、不止你一个人在战斗!8、I am a slow walker,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s、我这个人走的很慢,但我从不后退、9、努力,为了你

江苏高考英语时态和语态复习

高考英语语法一轮复习──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一、现在时 1. 一般现在时:基本结构:do / does / be (am/is/are) 用法: (1) 表示现在的习惯动作、状态。 (2) 表示客观规律、真理;特征、性格等。 (3) 用于标题,小说、剧本、图片等中的情节介绍。 (4) 用于时间、条件、让步状从中,表将来。 (5) 表示按计划、规定的时间发生的动作,如时刻表等。仅限于come, go, arrive, leave, start, begin, return 等趋向动词。 (6) 用于一些完全倒装句,表示进行意义。 2. 现在进行时:基本结构:be(am/is/are) doing; 用法: (1) 表示现在、现阶段正在发生、进行的动作。 (2) 表示按计划或已安排好的事情,只限于go, come, leave, arrive, start, return, stay, sail, fly 等动词。 (3) 与always, forever, constantly, continually等副词连用,表示反复出现的习惯性动作,往往含有赞赏或 厌恶的感情色彩。 注意:1. 表示感觉、心理、结果性的动词一般不用于进行时。 2. 常见表进行的副词、介短:in progress in operation on show 3. 现在完成时:基本结构:have/has done 用法: (1) 过去发生且结束,但对现在造成影响。 (2) 过去发生且持续到现在。 (3) 在以下两个句型中,其从句要求用现在完成时: It (This) is the first (last, second, third) time that… It (This) is the best (worst, most interesting,…) + n. + that… 4.现在完成进行时:基本结构:have/has been doing… 用法:表示某动作从过去某个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还有可能持续下去。 巩固练习: 1. I’ve won a holiday for two days to Florida. I ________ my mum. A. am taking B. have taken C. will have taken D. take 2. Because farmland ________ quickly, the government is considering solving the problem. A. is being lost B. is lost C. is losing D. loses 3. John and I ________ friends for 8 years. We first got to know each other at a party. But we ________ each other a couple of times before that. A. had been; have been B. have been; have been C. had been; had seen D. have been; had seen 4. Dad will come to see me when I ________ the training course. A. will have finished B. will finish C. are finishing D. Finish 5. —Did he notice you enter the room? —I don’t think so. He ________ to the radio with his eyes shut. A. listened B. was listening C. has listened D. had listened 6. We ________ our new neighbors yet, so we don’t know their names. A. don’t meet B. won’t meet C. haven’t met D. hadn’t met 7. I have to go to work by taxi because my car ________ at the garage. A. will be repaired B. is repaired C. is being repaired D. be repaired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3.00分)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3.00分)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3.00分)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3.00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

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5.(3.00分)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6.(3.00分)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3.00分)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下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 年画() 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D.表明社会生活的新旧杂陈 8.(3.00分)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

口号标语之衡水中学班级口号

衡水中学班级口号 【篇一:衡水中学励志标语】 衡水中学励志口号 1.20天大于三年,20天约等于一辈子。 2.比自律、比早起,比速度,比投入,比状态,比声音,比勤奋、 比效率,比士气,比付出, 3.比人格,比坚持,比成绩,比名次。 4.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学。 5.摒弃侥幸之念,必取百炼成钢。 6.不抛弃,不言弃,沉着冷静。 7.不做懒汉,不留遗憾,不忘责任,不落埋怨。 8.不做退缩的懦夫,不做平庸的草菅。 9.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全力以赴,无悔无怨。 10.冲出教室,跑步进入食堂,节省更多时间可以学习。 11.从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抬头一次。 12.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低头做事,抬头做人! 13.对高考,把握珍惜;对未来,充满期待;对学习,永不言败;对 班级,充满热爱;对批评,充满感怀;对同学,充满友爱;对老师,充满崇拜;对三闲,坚决拜拜。 14.放飞青春,勇攀高峰! 15.高考没有彩排,人生不能重来。 16.高考是纸老虎,一切不成定局,一切都在变化中。 17.厚积十载苦谁知,薄发一朝甘自尝。 18.激情备考,科学备考。 19.坚持到底,永不言败。 20.今日疯狂,明日辉煌。 21.静下心来做人,潜下心来做事! 22.预习到位,听课到位,回答到位,记录到位。 23.鲲鹏展翅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24.两眼一睁,开始竞争;两眼一睁,学到熄灯。 25.没有高考,他们这些贫穷的孩子就很可能没有一个非常好的人生。 26.每日三思:我来学校做什么?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今天做 得怎么样? 27.明天,就是高考。

28.宁吃百日苦,不留终身憾。 29.拼在高三,赢在高考。有为才有魅力,成绩是硬道理。 30.拼直到赢,拼直到成。 31.勤学苦练,万念归一,血拼到底,我必成功。 32.勤学勤思勤问,百炼成钢。 33.青春是用来拼搏的,青春是用来实现梦想的。 34.让错误数量越来越少,档次越来越高。 35.如果能在这个炼狱里生活下去,以后走到社会,走到哪里都可以适应。 36.十二载潜心铸剑,今朝及锋而试! 37.时时有事做,事事认真做。 38.手中不能无书,等待不能不学。 39.书大写人生,奏凯歌响亮。 40.态度决定一切,成绩证明实力。 41.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思想。 42.万念归一,用虔诚追求高分梦想! 43.忘时忘物忘我,一鸣惊人。 44.问天下,谁敢敌手? 45.我很坚强,我很努力,我能成功,一定成功。 46.我们累但充实着,我们苦但快乐着,我们奉献但幸福着 47.我们要用最响亮的口号迎接朝阳,我们要用最踏实的努力追求梦想。 48.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 49.我为成功而生,我为青春二战。 50.我自信,我拼搏,我出色,我成功。 51.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我总结了,就会用了。 52.想到就一定说到,说到就一定做到,做到就一定见到(成绩)。 53.向沉着、刻苦、坚韧、自强要30分。 54.学练并举,厚积薄发,谱写人生新篇。 55.学生的天敌是依赖,教师的悲哀是包办。 56.学生跳出题海,老师跳进题海。 57.血狼精神,与我同在! 58.永远,永远,永不放弃。 59.用汗水书写无悔的青春。 60.在今天这个社会,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东西。

2018年江苏高考英语专题一语法知识:第6讲名词性从句

第6讲名词性从句 1.We choose this hotel because the price for a night here is down to 20,half of________ it used to charge.(2017·江苏,26) A.that B.which C.what D.how 答案 C 解析考查宾语从句。句意为:我们选择这家旅馆,因为这里一晚的价格降到了20美元,这是它以前要价的一半。从句意看,本句的half of部分在句中作20的同位语,由此可知这里 要用what引导宾语从句,作介词of的宾语,同时what在宾语从句中又作charge的宾语,因此选C。 2.Every year,________ makes the most beautiful kite will win a prize in the Kite Festival. (2017·北京,23) A.whatever B.whoever C.whomever D.whichever 答案 B 解析考查主语从句。句意为:每年,在风筝节上风筝做得最漂亮的人会赢得奖品。whoever 无论谁,表泛指,在句中作主语,相当于anyone who。whomever在句中只能作宾语,不合题意;whatever任何……的事物;whichever无论哪个,无论哪些。 3.Jane moved aimlessly down the tree-lined street,not knowing ________ she was heading. (2017·北京,26) A.why B.where C.how D.when 答案 B 解析考查宾语从句。句意为:简沿着绿树成荫的街道漫无目的地走着,并不知道要去哪里。why为什么;how怎样;when什么时候。 4.She asked me ________ I had returned the books to the library,and I admitted that I hadn’t.(2017·天津,4) A.when B.where C.whether D.what 答案 C 解析考查宾语从句。句意为:她问我是否已将那些书还给了图书馆,我承认还没还。when

江苏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一小说阅读单文精练一红高粱

小说阅读 单文精练一红高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阅读文签:长篇小说节选+土匪式英雄 红高粱 莫言[注] ①一九三九年古历八月初九,我父亲这个土匪种十四岁多一点。他跟着后来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余占鳌司令的队伍去胶平公路伏击日本人的汽车队。奶奶披着夹袄,送他们到村头。余司令说:“立住吧。”奶奶就立住了。奶奶对我父亲说:“豆官,听你干爹的话。”父亲没吱声,他看着奶奶高大的身躯,嗅着奶奶的夹袄里散出的热烘烘的香味,突然感到凉气逼人,他打了一个冷战,肚子咕噜噜响一阵。余司令拍了一下父亲的头,说:“走,干儿。” ②天地混沌,景物影影绰绰,队伍的杂沓脚步声已响出很远。父亲眼前挂着蓝白色的雾幔,挡住他的视线,只闻队伍的脚步声,不见队伍的形和影。父亲紧紧扯住余司令的衣角,双腿快速挪动。奶奶像岸愈离愈远,雾像海水愈近愈汹涌,父亲抓住余司令,就像抓住一条船舷。 ③父亲就这样奔向了耸立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属于他的那块无字的青石墓碑。他的坟头上已经枯草瑟瑟,曾经有一个光屁股的男孩牵着一只雪白的山羊来到这里,山羊不紧不忙地啃着坟头上的草,男孩子站在墓碑上,怒气冲冲地撒上一泡尿,然后放声高唱:高粱红了——日本人来了——同胞们准备好——开枪开炮—— ④有人说这个放羊的男孩就是我,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长大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我终于悟到:高密东北乡无疑是地球上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地方。生存在这块土地上的我的父老乡亲们,喜食高粱,每年都大量种植。八月深秋,无边无际的高粱红成汪洋的血海。高粱高密辉煌,高粱凄婉可人,高粱爱情激荡。秋风苍凉,阳光很旺,瓦蓝的天上游荡着一朵朵丰满的白云,高粱上滑动着一朵朵丰满白云

2018年高考江苏历史试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右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抑制工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4.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5.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人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6.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

衡水中学励志语录

衡水中学励志语录 1、开启高考成功之门,钥匙有三。其一:勤奋的精神;其二:科学的方法;其三:良好的心态。 2、健康身体是基础,良好学风是条件,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 3、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沃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需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4、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5、自信,是无尽智慧的凝聚,平淡,是成功路上的驿站。 6、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7、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不要自满,别人不必你笨。 8、淡薄功利,轻装前进,不计付出,坚忍不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9、不问收获,但问耕耘!自有天道酬勤。 10、总想赢者必输,不怕输者必赢。 11、一分耕耘,二分收获,未必;九分耕耘,会有收获,一定! 12、名列前茅是银,日新月异是金。 13、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 14、生命之中最快乐的是拼搏,而非成功;生命之中最痛苦的是懒散,而非失败。 15、圣人与常人之间往往只差一小步,但这一步往往需要非凡的毅力才能赶上。 16、不能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人是愚者,仅能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的人是庸者,还能从别人的失败中得到升华的人是智者。 17、高考是比知识,比能力,比心理,比信心,比体力。 18、高考只是百万人参加的一次练习。 19、平日从严,高考坦然。 20、练习是高考,高考是练习。 21、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 22、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 23、争取时间就是成功,提高效率就是提高分数。 24、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25、超越自己,向自己挑战,向弱项挑战,向陋习挑战。 26、面对机遇,不犹豫;面对抉择,不彷徨;面对决战,不惧怕。 27、没有平日的失败,就没有最终的成功。重要的是分析失败原因并吸取教训。 28、每道题做三遍。第一遍:讲评时;第二遍:一周后;第三遍:考试前。 29、每天生活:12:9:3。12小时学习,9小时休息吃饭,3小时杂物和体育锻炼。 30、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31、学习与坐禅相似,需有一颗恒心。 32、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乱。 33、听老师的话,照老师的办,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4、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 3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6、学习中的相对论:抓紧时间和提高效率就是延长生命。 37、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计划与目标、行动要一致。

江苏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江苏高考英语语法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冠词The Article 知识要点: 冠词是一种虚词,放在名词的前面,帮助说明名词的含义。冠词分不定冠词(The Indefinite Article)和定冠词(The definite Article)两种。a (an) 是不定冠词,a用在辅音之前:如a book, a man; an用在元音之前,如:an old man, an hour, an interesting book等。the是定冠词。 一、不定冠词的用法 1、指人或事物的某一种类(泛指)。这是不定冠词a (an)的基本用法。如:She is a girl. I am a teacher. Please pass me an apple. 2、指某人或某物,但不具体说明何人或何物。如:He borrowed a story-book from the library. A Li is looking for you. 一位姓李的同志正在找你。 3、表示数量,有“一”的意思,但数的概念没有one强烈。如: I have a mouth, a nose and two eyes. 4、用于某些固定词组中。如: a bit, a few, a little, a lot of, a piece of, a cup of, a glass of, a pile of, a pair of, have a good time, for a while, for a long time等。 5、用在抽象名词前,表具体的介绍——a + 抽象名词,起具体化的作用。如: This little girl is a joy to her parents. 这女孩对她父母来说是一个乐趣。 It is a pleasure to talk with you. 跟您交谈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It is an honour to me to attend the meeting. 参加这个会,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 二、定冠词的用法: 1、特指某(些)人或某(些)事物。这是定冠词the的基本用法。如: Beijing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The pen on the desk is mine. 2、指谈话双方都知道的人或事物。如: Where is the teacher? Open the window, please. 3、指上文提过的人或事物(第二次出现)。如: There was a chair by the window. On the chair sat a young woman with a baby in her arms. The baby was thin. 4、用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前。如: the earth, the moon, the sun. 5、用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前。(副词最高级前的定冠词可省略)如: 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to school. Bob is the tallest in his class. 6、用在某些专有名词前(由普通名词构成的专用名词)。如: 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Science Museum, the Children’s Palace, the Party等。 7、用在一些习惯用语中。如: on the day,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next year, by the way等。 8、用在江河湖海、山脉前。如: the Yellow River, the Pacific Ocean, the Alps, the Himalayas 9、用在报刊、杂志前。如: the People’s Daily, the Evening Paper, the Times 泰晤士报。 10、表示某一家人要加定冠词。如: The Browns are at home to receive visitors today. 布朗一家今天要接待客人。 11、用在形容词前,表某一类人。如: the poor, the wounded, the living, the dead, the rich, the sick等。 12、定冠词可以表示一事物内部的某处。如: The driver always sits in the front of the bus(car). 三、零冠词(即不用冠词): 1、专用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如: China, America, Grade One, Class Two, milk, oil, water, paper, science等。 2、名词前已有作定语用的this, that, my, your, some, any等代词。如: Go down this street. 3、复数名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时。如: We are students.

2020届高考语文江苏省二轮复习训练题:4.考点4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考点4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A组 1.(2019苏州阳光指标调研)下列诗句中,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B.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答案 C A项,“尘网”是比喻束缚人的官场。B项,“青云梯”是形容天姥山山路之高,如深入云端的梯子。C项,“丝竹”借代音乐。D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2.(2019泰州期末)下列加点的词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有心者如能在散文大家的作品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登堂入室,必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B.由于这段时间老板去国外出差了,小李暂时掌管公司事务,“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他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 C.五河村的村民们穷怕了,个个都在做着发财的梦,于是“病急乱投医”,干起了蔬 菜大棚生意,最终由于乱施肥而亏得血本无归。 D.每到春节,在外打工的姑娘小伙子们回到村里,最怕见到的就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她们上门来就一件事,那就是帮着张罗对象,相亲,相亲,相亲。 答案 D A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此处运用的是比喻修辞。B项,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比喻没有强手,则平庸者称雄。含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此处运用的也是比喻修辞。C项,病急乱投医:病情危

急时,乱请医生医治。比喻事情危急时盲目地采取措施。此处运用的也是比喻修辞。D项,七大姑八大姨:表示多、乱、杂,泛指一般的亲属,运用的是借代修辞。 3.(2019常州期末)下列各句运用了相同修辞手法的一组是(3分)( ) ①越是浮躁的时代,越需要沉潜味道,变化气质。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毋忘诗心。 ②在公演完自我介绍环节,杨超越突然表示要为粉丝再清唱一遍。结果这一清唱,唱出了一个大型车祸现场! ③重要的是,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④山谷轻轻推开燠热的晚云与水汽,适时让蝉声鸟声浮上来,次第溶化在迷幻的暮色中。山里的黄昏,竟不是想象中那样宁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本题所给句子中,①“在生存压力下不改志趣,于碌碌风尘中毋忘诗心”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②“车祸现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门前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④“山谷轻轻推开燠热的晚云与水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故选B项。 4.(2019镇江期末)下列语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是报纸文艺副刊的大国,副刊一开始就起着文艺摇篮的作用,发掘新人和新作一直是副刊的优良传统。 B.硅谷正处于互联网第一轮经济泡沫期,常有公司上市后人们一夜暴富的传说。 C.拉辛汗在最后留给阿米尔的信中说:“你父亲是一个被拉扯成两半的男人,亲爱的阿米尔,被你和哈桑。”

2018江苏高考试题及答案历史.doc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冶“小儿不及长孙冶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2 .《史记》记载:“秦王发图,图穷匕首见……(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山东嘉祥武氏祠的汉代画像石《荆轲刺秦王》(下图)再现了这一场景。《史记》记载和这块画像石在 A.描绘上是一致的 B.形式上是一致的 C.风格上是一致的 D.主题上是一致的 3 .《无锡道中赋水车》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冶这里“水车冶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冶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5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冶,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6.有学者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在晚清思想史中具有独特性,显示了传统思想里从未有过的一种组合,即“财产共有与权力全面控制的组合冶。在这种思想的“组合冶过程中,没有踿踿对其产生影响的是 A.农民起义中的“均贫富冶思想 B.基督教平等思想 C.《礼记·礼运》中“大同冶思想 D.“中体西用冶思想 7 .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冶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冶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8 .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 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 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 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 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 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 9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词语)()

专题一词语 词语是江苏高考常设考点。对这一考点的考查,近年来多采取设定语境、提供近义词,要求选用词语或成语的形式。2010年及以前,均为给出四个句子,要求在具体语境中判断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的题型;2012年命题材料改为一段话,要求根据语境从几组近义成语中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填入语段的空缺处;2013年仍然采用了选近义成语的模式,但材料由一个语段变成为三个独立的句子。2014年与2012年材料形式相同,但考查内容变成了“词语+成语”,将成语与词语混合设题,试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2015、2016两年沿袭这一形式。2017年题型稍有变化,考查内容都变成成语。 从总体上看,江苏卷对词语运用的考查,内容稳定,题型在变。 两步思维助你破解词语选用题密码 【真题试做】 (2017·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刺绣画艺术,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________的工匠精神,创作出令人________的作品。它们或如摄影般写实,或如油画般立体,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________。 A.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 B.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 C.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 D.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 解析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等)好了还要求更好。励精求治:振作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应用在国家层面上。耳目一新:听到的、看到的跟以前不同,使人感到新鲜。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数不胜数:形容数量极多,无法数清。 答案 A [两步思维助你破解词语选用题密码] 一、定同辨异

2018年江苏高考卷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高考江苏卷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1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 印度河上游谷地 B. 帕米尔高原 C. 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 塔里木盆地 2. 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 1月~5月 B. 5月~9月 C. 9月~12月 D. 11月~次年3月 【答案】1. C 2. B 【解析】 1. 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

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 2. 古代船只主要是帆船,其航行的动力来自于盛行风,从耶婆提返回中国,一路向东北前行,最适合的是遇到西南风,可以顺风而行,东南亚地区吹西南风的季节是每年的夏半年,即5~9月这段时间,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 图2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 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4. 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A. 琼 B. 新 C. 苏 D. 赣 【答案】3. D 4. B 【解析】 3. 根据太阳视运动图,二分二至,太阳高度角最高的时候,太阳方位都位于该地的正南方向,所以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①所示节气,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其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的节气为冬至。故D项正确,A、B、C项错误。 4. 根据①所示太阳视运动图和第1问可知,该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3°,又因为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可以假设当地纬度为α,则冬至日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23°=90°-(α+23.5°),该地纬度约为43.5°N,琼、新、苏、赣四个省级行政区,琼、苏、赣三省的纬度均低于40°N,43.5°N 横穿新。故B选项正确,A、C、D项错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