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地理复习热点难点02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中考地理复习热点难点02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地球的运动核心热点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 旋转中心:地轴

2.自转周期:24小时,一天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 昼夜更替

3. 时间差异

三、地球公转的特征

1. 绕转中心:太阳

2. 公转周期:一年

3. 公转轨道:轨道形状为椭圆

四、公转的地理意义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3. 四季的变化: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4. 五带的划分:

南纬23°26’和北纬23°26’之间为热带

南纬66°34’和南纬23°26’之间为南温带

北纬66°34’和北纬23°26’之间为北温带

南纬66°34’和南纬90°之间为南寒带

北纬66°34’和北纬90°之间为北寒带

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1•盘锦)读我国设在广西的北回归线标志的照片,顶部有一个直径6米、象征地球的大球体,球体中央有一个直径16厘米的窥阳孔。下列有关太阳光能否经此孔直射到正下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至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B.夏至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C.春分日、秋分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D.不可能有阳光经此孔直射到正下方

2.(2021•襄阳)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下列哪种运动产生的()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月球公转D.太阳公转3.(2021•绥化)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B.时间差异

C.五带的划分D.太阳东升西落

4.(2021•遂宁)遂宁某中学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图。据此可判断()

A.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

B.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短夜长

C.该日遂宁正值冬半年中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D.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5.(2021•聊城)在地理课堂上,亮亮同学利用地球仪和光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他应该()

A.让赤道所在平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B.以光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C.在演示地球公转的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D.让地轴北端指向光

6.(2021•黑龙江)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武汉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C.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D.地球昼夜交替

7.(2021•吉林模拟)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运动有关的是()A.昼夜交替B.五带划分C.寒来暑往D.天气变化8.(2021•防城区模拟)国庆节当天,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以及我国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A.北半球昼短夜长B.南半球昼短夜长

C.北半球昼长夜短D.南半球昼长夜短

9.(2021•吉林)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读如图,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中的位置是()

A.段①B.段②C.段③D.段④10.(2021•新疆)2021年2月11日(除夕)20时,央视春晚正式开播,法国巴黎的华人在当地时间12时同步收看,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四季的变化B.月球公转C.地球公转D.地球自转11.(2021•樊城区模拟)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举行。此时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的_____之间,襄阳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

A.①﹣﹣②、昼长夜短B.②﹣﹣③、昼短夜长

C.③﹣﹣④、昼短夜长D.④﹣﹣①、昼长夜短12.(2021•婺城区模拟)今年金华市中考时间为2021年6月16、17日(农历五月初七、八)。中考这两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正在从A向B运动

B.我国处于昼短夜长状态

C.这两天的月相是上弦月

D.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13.(2021•五峰县模拟)下列地理现象不是地球公转引起的()A.极昼极夜现象B.昼夜长短的变化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D.四季更替

14.(2021•江北区模拟)下列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一个夹角

B.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

C.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15.(2021•孝南区二模)如图是某中学同学们绘制的地球自转示意图,其中最合理的是()

A.B.

C.D.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6.(2021•抚顺)读图,回答问题。

(1)在地轴和公转轨道上分别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3)6月30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邻近图中的。

(4)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时,北半球黑夜最长。

17.(2021•无锡)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当地球光照出现图示情况时,太阳直射于(填纬线),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日期为前后,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丁地处于(填季节)。

(2)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或“不同”),公转方向是。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地,中午时分的是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不同,而导致的差异。

疑难点拨02地球的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分析】北半球的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解答】解: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夏至日有太阳直射现象,该节气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故B正确。

故选:B。

2.【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和昼夜长短变化,故B正确。

故选:B。

3.【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周期是一天,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太阳的东升西落和时间的差异;五带的划分是地球公转所产生的现象。

故选:C。

4.【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据图中信息解答。遂宁位于四川省,题干中三个城市自南向北依次是遂宁、北京、黑龙江省的哈尔滨。

【解答】解:读图可得,哈尔滨的白昼时间最长,当天位置越偏北,白昼时间越长,

故A正确;

该日三城市昼夜长短情况均为昼长夜短,该日遂宁正值夏半年的某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BC错误;

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遂宁最靠近太阳直射点,当天三城市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为:H遂宁>H北京>H哈尔滨,故D错误。

故选:A。

5.【分析】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等;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不论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哪个位置,地轴的倾斜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这是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

【解答】解: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光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转。综上所述,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6.【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冬去春来,四季更替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选项ABD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C。

7.【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昼夜更替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五带划分、寒来暑往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天气变化与地球的运动无关。

故选:A。

8.【分析】国庆节的时间是10月1日,此时介于秋分日和冬至日之间,以此分析来解

答此题。

【解答】解:国庆节当天也就是10月1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北半球的我国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故选:B。

9.【分析】2月南极地区处于暖季,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此时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

【解答】解:2月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也就是轨道图中的④段位置,此时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故选:D。

10.【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除了昼夜交替之外,还有时间的差异。随着地球的自转(自西向东),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

故选:D。

11.【分析】④是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①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

②是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③是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

【解答】解:2月4日介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也就是图上的③﹣﹣④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的襄阳昼短夜长。

故选:C。

12.【分析】金华市中考时间为2021年6月16、17日,此时介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据此分析解答此题。

【解答】解:金华市中考时间为2021年6月16、1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此时地球正在从D向A运动;我国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结合农历来看,这两天的月相是上弦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

故选:C。

13.【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极昼极夜现象都是地球公转运动形成的。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C。

14.【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据此解答。

【解答】解:四季更替现象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是:地球的地轴与公转轨道斜交成66.5°角,地球在公转运动时地球的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斜着身子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不属于使地球上出现四季更替现象的原因,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5.【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进行自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地轴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读图可知,B图与地球自转示意图相吻合。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6.【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旋转;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的,在公转轨道上为逆时针方向旋转。

(2)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即365天。

(3)6月30日,地球公转到夏至和秋分之间,接近夏至,在地球公转轨道的位置邻近图中的②地。

(4)当地球运动到图中的④地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黑夜最长。

故答案为:

(1);

(2)一年;

(3)②;

(4)④。

17.【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位置越偏东,其日出越早。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丁地位于南半球,该地此时处于冬季。

(2)地球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的。

(3)赤道上的甲、乙、丙三个地方,刚好日出的是丙地,该地位于晨线上;中午时分的是甲地。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三地的经度不同,而导致地方时的差异。

故答案为:(1)北回归线;夏至日;6月22日;昼长夜短;极昼;冬季;

(2)相同;自西向东;

(3)丙;甲;经度;地方时。

2023年中考地理训练专题02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及解析)

2023年中考地理专题训练 专题02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 地理课上,老师经常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图为模拟地球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3小题。 1.此模拟实验可以演示()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④昼夜更替现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下列图正确反映了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B.C. D. 3.图中四个城市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A.北京B.东京C.雅加达D.悉尼 【答案】1.D 2.B 3.D 【解析】1.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拨动地球仪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现象,可以演示昼夜更替现象;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是地球公转的地理现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 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读图可得,悉尼的位置最偏东,该城市最先看到日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飞行约40万千米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的新篇章。读下图“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球上看见太阳、月球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 5.月球、地球、太阳三者运动的关系正确的是() A.太阳绕月球转B.地球绕月球转C.太阳绕地球转D.月球绕地球转6.“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这一天,下列地球上有关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北半球B.北半球白昼一年中最长 C.北半球昼短夜长D.北回归线正午立竿不见影 【答案】4.A 5.D 6.C 【解析】4.地球上看见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与月球无关,A正确,CD错误。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自然现象,B错误。故选A。 5.由图可知,地球绕着太阳转,月球绕着地球转,根据题意排除ABC,故选D。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这一天,此时地球公转过了冬至(12.22前后),还未到春分(3.21前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A错误,C正确。夏至(6,22前后)时候北半球白昼一年中最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立杆不见影,BD错误。故选C。 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金秋十月,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泰州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到室外操场上玩踩影子游戏(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地理复习热点难点02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地球的运动核心热点 一、地球自转的特征 1. 旋转中心:地轴 2.自转周期:24小时,一天 3.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二、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2. 昼夜更替 3. 时间差异 三、地球公转的特征 1. 绕转中心:太阳 2. 公转周期:一年 3. 公转轨道:轨道形状为椭圆 四、公转的地理意义 1.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 2.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南半球相反 3. 四季的变化: 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4. 五带的划分: 南纬23°26’和北纬23°26’之间为热带

南纬66°34’和南纬23°26’之间为南温带 北纬66°34’和北纬23°26’之间为北温带 南纬66°34’和南纬90°之间为南寒带 北纬66°34’和北纬90°之间为北寒带 热点演练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1•盘锦)读我国设在广西的北回归线标志的照片,顶部有一个直径6米、象征地球的大球体,球体中央有一个直径16厘米的窥阳孔。下列有关太阳光能否经此孔直射到正下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冬至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B.夏至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C.春分日、秋分日经此孔能直射到正下方 D.不可能有阳光经此孔直射到正下方 2.(2021•襄阳)太阳每天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下列哪种运动产生的()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月球公转D.太阳公转3.(2021•绥化)下列现象中,不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交替B.时间差异 C.五带的划分D.太阳东升西落 4.(2021•遂宁)遂宁某中学小明同学从智能手机天气预报APP中了解到某日遂宁、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的日出日落时间,截图如图。据此可判断()

2022年北京中考地理真题和一二模题分项汇编专题03 地球的运动带讲解

专题03 地球的运动 (2022·北京·中考真题)2022年的端午节在6月3日,当日多云,小明到颐和园写生。图1为颐和园示意图,图2为他的绘画作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小明看到颐和园内() A.迎春花开B.绿柳成荫C.落叶纷飞D.冰封湖面 【答案】B 【解析】.2022年的端午节在6月3日,为夏季,绿柳成荫,B正确。银春花开为春季,A 错误。落叶纷飞为秋季,C错误。冰封湖面为冬季,D错误。故选B。 一、选择题 (2022·北京大兴·二模)北京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1中如果演示地球自转,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绕灯泡水平移动地球仪B.始终保持地轴竖直状态 C.同时移动灯泡和地球仪D.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 2.当模拟的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南回归线(图中所示位置)时,北京地区() A.昼长夜短B.昼夜等长C.昼短夜长D.出现极昼 【答案】1.D2.C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公转为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始终保持倾斜状态,B错误;读图可知,灯泡模拟太阳,地球围绕太阳做旋转运动,灯泡不动,C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需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D正确。故选D。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光照射在北半球时,北京地区昼长夜短,A错误;当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在赤道时,全球昼夜等长,B错误;太阳光照射在南回归线时,北半球为冬至,因此北京昼最短,夜最长,C正确。极昼极夜现象只出现在极圈以内及附近,D错误。故选C。 (2022·北京平谷·一模)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将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空间站执行180天驻留任务。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神州十三号升空时,地球位于()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二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训练二: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甲和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如图1所示。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关于演示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 甲代表太阳,乙代表地球,乙围绕甲运动 B. 甲平举的胳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 C. 乙斜举的胳膊代表赤道,四个位置倾斜角度不变 D. 乙一直面朝一个方向,因为地球公转的时候不自转 2.如图2所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再过半年,地球将运动到图1中的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欧洲区域的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将是全球球迷的狂欢盛宴。有中国球迷已经制定了熬夜观看赛事电视直播的时间表;完成下列各题 3.2018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期间:

A. 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 北半球昼长夜短 4.首场半决赛于7月11日莫斯科时间21:00开赛,即北京时间: A. 7月11日16:00 B. 7月11日凌晨2:00 C. 7月12日凌晨2:00 D. 7月11日凌晨23:00 5.造成北京与莫斯科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纬度位置差异 C. 地球自转 D. 海陆位置差异 6.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 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 B. 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 C. 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 D. 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7.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 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行星凌日图

地球的运动-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附解析版)【2022新课标】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重难点02 地球的运动 1.综合考查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2.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图或者太阳直射点移动图等,考查二分二至的特征及四季的划分。 3.用现实世界中的事例证明地球运动的存在,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4.举例说明地球运动所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进行社会活动所展现出的智慧,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观念。 一、地球的自转 1.基本情况 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地轴自西向东(北逆南顺)1天昼夜更替、时间的差异 2.昼夜更替:由于地球自身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为昼,未被照亮的一半为夜,这就是昼夜现象。与此同时,地球不停自转,昼和夜不断更替,这就是昼夜更替。 【注意】“昼夜现象”不等同于“昼夜更替”。 3.时间差异 (1)由于地球总是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线上,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早。“东早西晚”是时间差异的主要特征。(2)同一条经线上时间相同,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3)国际上规定,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两时区,区时相差1小时。 (4)原则上将180°经线作为地球上“昨天”和“今天”的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4.自转口诀:绕轴自转西向东,昼夜交替永不终。东早西晚周一天,日月西落又东升。

二、地球的公转 1.基本情况 绕转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太阳自西向东1年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 【注意】地球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四季的产生: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到的太阳照射情况不同,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和南半球季节相反。 (2)五带的形成:根据不同的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3.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位置 昼夜长短 (以北半球为例) 四季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春分日 3.21前后赤道昼等于夜春季(3、4、5月) 夏至日 6.22前后北回归线昼大于夜夏季(6、7、8月) 秋分日9.23前后赤道昼等于夜秋季(9、10、11月) 冬至日12.22前后南回归线昼小于夜冬季(12、1、2月) 4.公转口诀:绕日公转西向东,轴倾指向北极星。热划五带温热寒,南北相反夏与冬。

初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 总复习【附解析】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1.地球在公转轨道任何位置上,地轴倾斜,北端总是指向() A.太阳附近B.月亮C.北极星附近D.地面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 A.一年B.一天C.一月D.一小时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日食B.昼夜交替C.地轴倾斜D.温度带4.下列节日中,北京的白昼最长的是()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元旦5.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轴是地球公转的轴 C.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D.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6.下列四图是襄阳小元同学绘制的两分两至正午日照图,他忘了哪一幅是冬至期间绘制的,请指出() A.B. C.D. 7.家住济南的小月与纽约的姨妈互通电话,小月说:“姨妈,晚上好!”姨妈说:“小月,早上好!”同一时刻,小月和姨妈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 A.因地球自转产生B.两地气候不同 C.因地球公转产生D.两地季节不同 8.城市里“智能化路灯”的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正常情况下,吉林市的路灯在下列哪一天工作时间最长()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9.下列地点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三个条件的是() A.10°W,40°N B.165°E,25°N C.19°W,19°N D.170°E,40°S 二、填空题 10.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北极圈内地区出现现象,而南极圈内地区有 现象. 1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地球自转产生了现象。 12.每年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季。13.地球公转产生了的变化与更替. 14.深圳白昼最长时,北极圈内有现象,太阳直射在 15.下图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纬线;北半球正值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16.根据本节课公转所学知识,填写下面的表格(本表内容为北半球)。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点昼夜情况 春分 夏至6月22日 秋分9月23日 冬至 17.读下面“地球上的五带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考地理专项复习重点演练:地球的运动(解析版)

中考地理专项复习重点演练:地球的运动(解析 版) 一、选择题 1.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回答小题。 (1)依照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现在北极点邻近全天差不多上白天 (2)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形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 长 C.昼长夜 短 D.不能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读图明白得解答即可。(1)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太阳高度角)越小,气温越低;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离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现在全球昼夜平分。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2)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差不多上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故A正确。 故答案为:(1)D;(2)A。 【点评】本题考查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及影子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明白得解答即可。 2.(2021•临沂)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能加深对地球运用规律的明白得。结合图3,图4完成以下问题。

(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用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小明同学拿着地球仪围绕电灯转一周演示地球的公转(图3,箭头代表公转的方向)。正确的演示图是() A.A B.B C.C D.D (2)图4中,四个地点的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的是() A.①地产生极昼或极夜现 象 B.②地四季变化明显 C.③地昼夜更替的周期为24小 时 D.④地季节与②地相反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由于地球在公转时,黄赤交角不变,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来线之间移动。太阳光线直射北回来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赤道,为北半球春、秋分日;太阳光线直射南回来线,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据图可知:正确的演示图是B,故本题选B。(2)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亮不发光的球体,因此太阳同一时刻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

中考地理一轮优化练习: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含答案解析)

第2课时地球的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临沂)下图为演示地球的自转图,我们在演示过程中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了昼夜现象 B.按自西向东的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 C.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年 D.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2019·广西)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2—4题。 2.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有() ①昼夜更替②四季变化 ③昼夜长短变化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3.此时图中P地() A.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极星 B.正是夜幕深沉 C.处于中午太阳最高时 D.位于晨昏线上 4.当图中北极圈以内全部处于夜半球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夏至B.春分 C.冬至D.秋分

(2018·资阳)读3月21日(春分)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影长示意图,完成5—6题。 5.根据春分日的正午影长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这一天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B.离直射点越远,影子越长 C.太阳光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度越小,气温越低 D.此时北极点附近全天都是白天 6.这一节气全球白天与黑夜长短情况是()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昼长夜短 D.不能确定,纬度不同,昼夜长短不同 (2019·广西)读上海市某小区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照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甲楼位于乙楼的() A.正东方 B.正南方 C.正西方 D.正北方 8.当太阳光线如③时,此时北半球正值() A.春分B.夏至 C.秋分D.冬至 (2019·烟台)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某天,烟台的小明和同学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据此完成9—10题。

专题02 地球的运动(第01期)-2019年中考真题地理试题分项汇编(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分项解析汇编(第01期) 专题02 地球的运动 1.(2019年黑龙江绥化市)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A.一小时B.一天C.一个月D.一年 【答案】1.B 【解析】1.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2019年北京市)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颐和园游览图。读图,完成下题。 2.(2019年北京市)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2.A 【解析】2.该题以小明同学观赏“金光穿洞”景观为背景,主要考查地球运动和天气与条的相知识。通过题目和所学可知,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金光穿洞”现象,与地球的自与地球的公转有关;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的天气情况下进行。 (2019河南省)2019年5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下面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独竹漂”示意图,图3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3.火种采集仪式当日,地球位于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 【答案】3.A 【解析】3.5月8日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即①与②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故选A。 (2019年内蒙古赤峰市节选)我国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动,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事活动。读下图完成4—6题。 4.赤峰市初中地理学科结业考试时(6月25日)地球运动到 A.春分和清明之间B.夏至和小暑之间 C.秋分和寒露之间D.冬至和小寒之间 5.此时你正在作答地理试卷,而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小张正准备吃晚饭,产生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地球自转B.纬度位置C.地球公转D.海陆变迁 6.我国的谚语“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说明 A.春分日白昼最长B.春分日白昼最短 C.春分日昼夜平分D.春分日过后白昼渐长 【答案】4.B 5.A 6.D 【解析】4.考察地球运动。由图可知,赤峰市初中地理学科结业考试时(6月25日),地球处于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更接近夏至。 5.考察地球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为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

2024年中考地理复习专练2 地球的运动 (学生版+解析版)

专题02 地球的运动 目录 Part01 考点过关练 (2) 考点01 地球的自转特征 (2) 考点0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高频考点】 (2) 考点03 地球的公转特征 (3) 考点0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高频考点】 (3) part02真题实战练 (4) part03重难创新练 (11)

考点01 地球的自转特征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C.产生了季节变化D.地球自转是围绕着地轴旋转运动 考点02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高频考点】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关于实验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B.摆放地球仪时,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C.灯光能照亮全部地球D.此时,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 4.此实验能较好的演示() 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D.影子长短的变化下图是“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5.图示表示()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赤道线划分D.南北半球划分 6.图示现象产生了() ①时间差异②昼夜交替③四季变化④高、中、低度的划分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④D.①③ 考点03 地球的公转特征 7.以下对地球公转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 8.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 B.地球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间是一年 C.地球公转过程中,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 考点04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高频考点】 9.下列现象中,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地球上不同地区产生五带划分 B.南京与东京存在地方时差 C.南京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D.日月星辰每天都会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10.每年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中表示当天正午(当地时间12点)东营本地中学操场旗杆

中考地理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3地球的运动B卷(含解析)

地球的运动(B卷) 1.读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东半球 B.乙是西半球 C.丙是南半球 D.丁是北半球 (2)图中的箭头均表示地球自转方向,其中标注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多于海洋面积,南半球陆地面积少于海洋面积 B.亚洲、欧洲、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南极洲位于南半球,其他大洲地跨南北半球 C.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太平洋 2.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下列地理现象能出现的是() A.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极光现象 B.北回归线上任何一点正午太阳光可直射井底 C.此时我国南方地区正值多雨季节 D.此时我国正是寒潮盛行时期 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图为“二十四节气图”(公转),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农事活动中的谚语与“霜降”这一节气相吻合的是()A.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B.麦松一场空,秋稳籽粒丰 C.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D.一夜孤霜,来年有荒 (2)观察“二十四节气图”,北极圈内完全处于极昼的节气是()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当我们家家户户“清明祭扫”时,南半球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读图和表格,完成下面小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观察记录表:

(1)根据图中影子的朝向与影子的长短,结合“观察记录表”判断,该学校的纬度位置应该是()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40°N (2)表中测量时间④对应的节气是() A.秋分 B.冬至 C.春分 D.夏至 5.下图为贝贝在荣誉酒店看见的大堂挂钟,读图回答,同一时刻不同城市的时间不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6.赤道式日晷用到的地理原理是()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绕太阳公转 D.地球不透明 7.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在英国伦敦留学的鲁程回到国内后,每天要在夜晚参加英国教授的线上直播教学。鲁程不能白天看到教授的直播的原因是() A.地球公转产生的冷热差异 B.两地时间观念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时间差异 D.教授喜欢半夜上课

2023届中考地理高频考点综合练习:考点03 地球的运动(A卷)(含解析)

考点03 地球的运动(A卷) 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2.当北京时问是9月10日10点时,日本东京的时间是() A.9月10日11点 B.9月10日9点 C.9月9日11点 D.9月9日9点 3.小明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然后按图中箭头方向缓缓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做该实验可以较好地演示() A.昼夜更替 B.五带形成 C.季节变化 D.气候形成 (2)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正处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含了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A.我们黑龙江省明显的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B.我们学校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比冬天早 C.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正午时在不同的季节长短不同 D.我们有时候观看巴西足球比赛直播经常在晚上 5.下面是小军绘制的地球自转方向图,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A. B. C. D. 6.根据“地球上的五带”,完成下面小题。

(1)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④和⑤两带的分界线是() A.北回归线 B.北极圈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3)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北温带 B.北寒带 C.南温带 D.热带 7.2020年11月24日凌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当天地球运行在()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 (2)当地球运行到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8.希腊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下图是“克里特岛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地理地球的运动热点考点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热点考点聚焦 【命题方向】 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范围的特点,与此有关的活动安排、合理安排农业生产、规划重大工程,既是社会热点,又是命题热点。太阳光照图与经纬网联系考查题较多。 考点主要有:地球自转特点及昼夜更替,地球公转的特点及昼夜长短、四季变化、地球上五带。 【例1】某人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前为热带地区,后为温带地区,其位置是()。 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半球划分、五带划分及经纬网有关知识。东西半球界线为20°W、160°E,面北而立,左为东半球,右为西半球,则经度为160°E,排除B、C。前为热带,后为温带可断定经度为23.5°S,排除A,答案为D。 答案:D 此题联系实际、结合图考察半球及五带界线。 【例2】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产生的现象对比如下: ①自转是地球围绕地轴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②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公转导致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和季节的变化。

③地球的运动是一种复合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时。 答案:C 金钥匙:通过解答本题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种类、各自特点和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 【典型例题剖解】 【例1】将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用直线连接起来。 A.昼夜交替 ①地球自转 B.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地球公转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四季变化 剖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不发光的球体,因此,被阳光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 半球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之分;地球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转自西向东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 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和公转的轨道平面保持66.5°的夹角,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不同位置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昼夜长短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出现季节的变化。因此,与自转相关的是昼夜交替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与公转相关的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 答案:①——AC ②——BD 金钥匙:通过本题的解答,使学生牢固的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例2】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剖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有一次直射现象的纬线的纬度数及其对应的节气和该地点所在的半球。 井底有阳光直射现象,而且只有一次,那么这口井一定在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上,即在23.5°S或23.5°N,而其它在23.5°N~23.5°S之间的范网内,应该有两次直射现象。 答案:B

中考地理备考专题 2 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共28题;共56分) 1、太阳光的直射点最南到达() A、北极圈 B、南极圈 C、南回归线 D、北回归线 2、当120°E是正午的时候下列处于午夜时分的是() A、0°经线 B、60°W经线 C、60°E经线 D、180°经线 3、关于该图太阳照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C、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昼最长,夜最短 D、这一天北半球是夏至 4、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23.50°S B、赤道 C、66.5°N 或66.5°S D、23.5°N 5、关于地球的自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从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D、地球绕地轴自转,会产生时间的差异 6、北回归线是划分哪两个温度带的界线 ( )

A、北温带、北寒带 B、热带、北温带 C、热带、北寒带 D、热带、温带 7、日月东升西落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月自东向西绕地球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自转 D、日月自西向东绕地球转 8、演示地球自转:用打开的手电筒模拟“太阳”,将地球仪放置在手电筒前方,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如图,该实验主要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交替 B、昼夜长短变化 C、四季变化 D、地球是“球体” 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周期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0、(2015•漳州)读图,这一天北极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A、极昼 B、昼短夜长 C、极夜 D、昼夜平分

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地理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卷--地球的运动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节日中,北京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2.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5.当120°E是正午的时候下列处于午夜时分的是() A.0°经线 B.60°W经线 C.60°E经线 D.180°经线 6.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 B. 地球的公转 C. 地球是个球体 D. 地球的旋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7.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是() 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8.下列节日中,永修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D.元旦 9.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A.23.5°N B.30°S C.23.5°S D.赤道 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0.初中地理结业考试的今天(6月15日),地球公转最接近图中的 A.甲位置B.乙位置C.丙位置D.丁位置

11.在每天正午时刻,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影子有时长有时短,你学校旗杆影子最短的一天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12.我国首都北京位于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北寒带 13.重庆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赤道 14.每年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是下列哪一天前后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15.赤道是以下哪一组地理事物的分界线 A、北温带和热带 B、南温带和热带 C、北半球和南半球 D、北寒带和南寒带 16.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9.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东向西20.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是( ) A. 23.5°S B.赤道 C.66.5°N 或66.5°S D. 23.5°N 二、填空题 21.读《五带划分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热量带名称: 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的纬线度数及符号.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 (用字母填写);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用字母

2020年夏编年中考地理识图题型重难点专题02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02 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地球围绕地轴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或24小时),由于自转产生了昼夜交 替和时间的差异。地球自转的方向有以下三种叙述方式: 从赤道上看: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2、地球的公转: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由于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形成。地球公转的重要特征是: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图上标地球公转方向和北极上空标地球自转方向 (2)两分两至点位置、时间、阳光直射的位置及季节划分,昼夜长短情况 3、太阳光照图: (1)图中①②③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此时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冬至日, 此时是我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影子最长一天,这一天也是我国白天最短的一天

(2)图中④⑤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此时是我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影子最短一天,这一天也是我国白天最长的一天 4、地球上五带 (1)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2)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3)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北回归线(23.5°S或23.5°N),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是南北极圈(66.5°S或66.5°N) 【典例分析】 例1、判断下列地球自转方向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选B。 【解析】:地球的自转:从赤道上看:自西向东,很显然B答案是正确的;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C答案却是顺时针;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D答案却是逆时针。 例2(1)当湖北省白天最短的那一天,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处。 (2)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①之间 (3)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处时,湖北省某中学国旗旗杆在正午阳光下的影子最短。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④处时,澳大利亚东南部沿海平原与其附近的海洋相比,平原地区的气温较。(高或低) (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②处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答案】:(1)④(2)C (3)② (4)高(5)高温多雨 【解析】:(1)湖北省白天最短的这一天是冬至,而图中正好④是冬至 (2)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的时间是3.21、6.22、9.23、12.22前后,我国的国庆节是10.1所以在③ ④之间,所以选C; (3) 湖北省某中学正午影子最短的时候正好是夏至这天,所以是②处 (4)当位于④处时北半球是冬季,澳大利亚却是夏季,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5)位于②处时,我国正好位于夏季,我国南方夏季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多雨 例3、关于右图太阳照射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易错点02 地球的运动-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考试易错题 易错点02 地球的运动 易错考点1 地球自转的理论与意义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 昼夜更替: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2. 时间差异: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即“东早西晚”,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3. 太阳的东升西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因此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

三、地球自转的易错提醒 1. 地球上并不是任何地方太阳都是东升西落的:当出现极昼时,北极圈太阳正北升起,正北落下(极点除外);南极圈正南升起,正南落下(极点除外)。 2. 物影长短变化的原因 (1)一天中物影的长短变化是地球自转影响的结果; (2)一年中物影的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影响的结果。 1.(2022·湖北随州·中考真题)为了更好地学习地球运动,随州某校学生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来演示地球运动。读图,下列关于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①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①同时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①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30°N—30°S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答案】1.B 【解析】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即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①说法错误,A错误;C错误;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说法正确,要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演示地球自转,①说法正确,B正确;①旋转一周,光线的直射范围是23.5°N—23.5°S,D错误。故选B。 (2022·山东潍坊·中考真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于2021年10月16日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天和”核心舱轨道高度为400~450公里,自西向东绕地球飞行一圈大概90分钟下图示意中国宇航员从核心舱拍摄的地球照片。据此完成下面2-3小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