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陶红

【摘 要】[摘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为广东省加强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广东省应该抢抓机遇,充分利用与东盟现有的优势,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抢抓发展先机,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名称】江苏商论

【年(卷),期】2011(000)005

【总页数】3

【关键词】[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趋势、机遇挑战

一、广东省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

1、对外贸易增速快自2005年中国—东盟《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议》开始实施、启动降税进程后,广东省与东盟的贸易规模持续快速扩大。2005年—2008年广东对东盟出口增速分别为24.9%、26.7%、39.8%、20.3%;同期,进口增速分别为10.0%、16.4%、20.3%和7%。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在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都有10%以上降幅的逆境下,广东省与东盟进出口总额为633.03亿美元,依然保持增长0.8%,占中国与东盟贸易总额的30%,位居全国各省市首位。2010年,广东对东盟贸易保持增长势头,出口额为313.4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6.8%。

2、东盟成为广东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广东与东盟的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2010年广东省从东盟的进口额为492.6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5.1%,2010年与2009年相较

,广东省对东盟累计出口增长趋缓,而进口则大幅增长。东盟已经超越了日本和台湾,成为广东省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东盟各种资源丰富,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及木材等资源蕴藏量大,2010年广东省从东盟进口的煤超过一千万吨,另外,广东进口成品油、橡胶、纸浆、水果等的主源地也在东盟。

3、贸易互补强,投资合作基础好 广东省对东盟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约占五成,以机械设备、运输工具和电器及电子产品为主;而从东盟进口的原油、成品油、塑料原料、天然橡胶、铁矿砂和煤炭等能源型商品,有效解决广东省生产性原材料不足和能源缺口的困境。近几年来,广东省领导非常重视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合作,多次下南洋推动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为广东省开展与东盟合作打下良好基础。到2009年底,广东累计在东盟设立企业177家,协议投资10.8亿美元,广东企业投资区域覆盖东盟10国,涉及家电、电子、轻工、纺织、电信、物流、采矿、农业等多个行业。

二、广东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利弊分析

1、有利因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