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linux cpu计算

linux cpu计算

linux cpu计算
linux cpu计算

Linux CPU利用率计算原理及内核实现

Jun04

2011Leave a Comment Written by chen

我们经常使用top命令来查看CPU利用率,如

root@ubuntu:~# top

top – 09:16:29 up 6 min, 4 users, load average: 0.01, 0.22, 0.17

Tasks: 149 total, 1 running, 147 sleeping, 0 stopped, 1 zombie

Cpu(s): 2.8%us, 6.7%sy, 0.2%ni, 89.9%id, 0.3%wa, 0.0%hi, 0.1%si, 0.0%st Mem: 508000k total, 404092k used, 103908k free, 47764k buffers

Swap: 522236k total, 0k used, 522236k free, 184992k cached

PID USER 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1 root 20 0 3040 181

2 1252 S 0.0 0.4 0:01.81 init

2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0 kthreadd

3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06 ksoftirqd/0

5 root 20 0 0 0 0 S 0.0 0.0 0:00.5

6 kworker/u:0

6 root RT 0 0 0 0 S 0.0 0.0 0:00.00 migration/0

Linux系统中计算CPU利用率是通过读取/proc/stat文件数据而计算得来。CPU 利用率计算方法如下:

root@ubuntu:~# cat /proc/stat

cpu 711 56 2092 7010 104 0 20 0 0 0

cpu0 711 56 2092 7010 104 0 20 0 0 0

intr 31161 94 64 0 1 75 0 3 0 0 0 0 0 1423 0 0 382 2825 4798 0 226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ctxt 101085

btime 1307117390

processes 2078

procs_running 1

procs_blocked 0

softirq 32534 0 7796 151 143 4225 0 81 0 12 20126

root@ubuntu:~#

第一行cpu为总的信息,cpu0… cpu n为各个具体CPU信息

cpu 711 56 2092 7010 104 0 20 0 0 0

上面共有10个值(单位:jiffies),前面8个值分别为:

User time,711 Nice time,56

System time,2092 Idle time,7010

Waiting time,104 Hard Irq time,0

SoftIRQ time,20 Steal time,0

CPU时间=user+system+nice+idle+iowait+irq+softirq+Stl

%us=(User time + Nice time)/CPU时间*100%

%sy=(System time + Hard Irq time +SoftIRQ time)/CPU时间*100%

%id=(Idle time)/CPU时间*100%

%ni=(Nice time)/CPU时间*100%

%wa=(Waiting time)/CPU时间*100%

%hi=(Hard Irq time)/CPU时间*100%

%si=(SoftIRQ time)/CPU时间*100%

%st=(Steal time)/CPU时间*100%

我们根据/proc/stat文件来分析Linux内核统计数据实现方式。

内核实现

下面以内核源码版本2.6.32-71.29.1.el6 x86_64为例,来介绍内核源码实现。/proc/stat文件的创建由函数proc_stat_init()实现,在文件fs/proc/stat.c中,在内核初始化时调用。./proc/stat文件相关函数时间均在stat.c文件中。

对/proc/stat文件的读写方法为proc_stat_operations。

00160: static const struct file_operations proc_stat_operations = { 00161: .open = stat_open,

00162: .read = seq_read,

00163: .llseek = seq_lseek,

00164: .release = single_release,

00165: };

打开文件函数stat_open(),函数首先申请大小为size的内存,来存放临时数据(也是我们看到的stat里的最终数据)。

00136: static int stat_open(struct inode *inode, struct file *file) 00137: {

00138: unsigned size = 4096 * (1 + num_possible_cpus() / 32); 00139: char *buf;

00140: struct seq_file *m;

00141: int res;

00142:

00143: / * don’t ask for more than the kmalloc() max size, currently 128 KB */

00144: if (size > 128 * 1024)

00145: size = 128 * 1024;

00146: buf = kmalloc(size, GFP_KERNEL);

00147: if (! buf)

00148: return - ENOMEM;

00149:

00150: res = single_open(file, show_stat, NULL);

00151: if (! res) {

00152: m = file- >private_data;

00153: m- >buf = buf;

00154: m- >size = size;

00155: } else

00156: kfree(buf);

00157: return res;

00158: } ? end stat_open ?

00159:

/proc/stat文件的数据由show_stat()函数填充。注意43行

for_each_possible_cpu(i)循环,

是计算所有CPU的数据,

如我们前面的示例看到的/proc/stat文件中第一行cpu值。

00025: static int show_stat(struct seq_file *p, void *v)

00026: {

00027: int i, j;

00028: unsigned long jif;

00029: cputime64_t user, nice, system, idle, iowait, irq, softirq, steal; 00030: cputime64_t guest;

00031: u64 sum = 0;

00032: u64 sum_softirq = 0;

00033: unsigned int per_softirq_sums[NR_SOFTIRQS] = {0}; 00034: struct timespec boottime;

00035: unsigned int per_irq_sum;

00036:

00037: user = nice = system = idle = iowait =

00038: irq = softirq = steal = cputime64_zero;

00039: guest = cputime64_zero;

00040: getboottime(&boottime);

00041: jif = 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_sec;

00042:

00043: for_each_possible_cpu(i) {

00044: user = cputime64_add(user, kstat_cpu(i)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er); 00045: nice = cputime64_add(nice, kstat_cpu(i).cpustat.nice);

00046: system = cputime64_add(system,

kstat_cpu(i).cpustat.system);

00047: idle = cputime64_add(idle, kstat_cpu(i).cpustat.idle); 00048: idle = cputime64_add(idle, arch_idle_time(i));

00049: iowait = cputime64_add(iowait, kstat_cpu(i).cpustat.iowait); 00050: irq = cputime64_add(irq, kstat_cpu(i).cpustat.irq);

00051: softirq = cputime64_add(softirq,

kstat_cpu(i).cpustat.softirq);

00052: steal = cputime64_add(steal, kstat_cpu(i).cpustat.steal);

00053: guest = cputime64_add(guest, kstat_cpu(i).cpustat.guest); 00054: for_each_irq_nr(j) {

00055: sum += kstat_irqs_cpu(j, i);

00056: }

计算总的CPU各个值user、nice、system、idle、iowait、irq、softirq、steal后,就分别计算各个CPU的使用情况(78~103行)。

00057: sum += arch_irq_stat_cpu(i);

00058:

00059: for (j = 0; j < NR_SOFTIRQS; j++) {

00060: unsigned int softirq_stat = kstat_softirqs_cpu(j, i); 00061:

00062: per_softirq_sums[j] += softirq_stat;

00063: sum_softirq += softirq_stat;

00064: }

00065: }

00066: sum += arch_irq_stat();

00067:

00068: seq_printf(p,

“cp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n”,

00069: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user), 00070: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nice), 00071: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ystem), 00072: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dle), 00073: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owait), 00074: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rq), 00075: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oftirq), 00076: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teal), 00077: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guest)); 00078: for_each_online_cpu(i) {

00079:

00080: / * Copy values here to work around gcc- 2.95.3, gcc- 2.96 */ 00081: user = kstat_cpu(i)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er;

00082: nice = kstat_cpu(i).cpustat.nice;

00083: system = kstat_cpu(i).cpustat.system;

00084: idle = kstat_cpu(i).cpustat.idle;

00085: idle = cputime64_add(idle, arch_idle_time(i)); 00086: iowait = kstat_cpu(i).cpustat.iowait;

00087: irq = kstat_cpu(i).cpustat.irq;

00088: softirq = kstat_cpu(i).cpustat.softirq;

00089: steal = kstat_cpu(i).cpustat.steal;

00090: guest = kstat_cpu(i).cpustat.guest;

00091: seq_printf(p,

00092: “cpu%d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 %llu\n”, 00093: i,

00094: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user), 00095: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nice), 00096: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ystem), 00097: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dle), 00098: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owait), 00099: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irq), 00100: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oftirq),

00101: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steal), 00102: (unsigned long long)cputime64_to_clock_t(guest)); 00103: }

00104: seq_printf(p, “intr %llu”, (unsigned long long)sum); 00105:

00106: / * sum again ? it could be updated? */

00107: for_each_irq_nr(j) {

00108: per_irq_sum = 0;

00109: for_each_possible_cpu(i)

00110: per_irq_sum += kstat_irqs_cpu(j, i);

00111:

00112: seq_printf(p, ” %u”, per_irq_sum);

00113: }

00114:

00115: seq_printf(p,

00116: “\nctxt %llu\n”

00117: “btime %lu\n”

00118: “processes %lu\n”

00119: “procs_running %lu\n”

00120: “procs_blocked %lu\n”,

00121: nr_context_switches(),

00122: (unsigned long)jif,

00123: total_forks ,

00124: nr_running(),

00125: nr_iowait());

00126:

00127: seq_printf(p, “softirq %llu”, (unsigned long long)sum_softirq); 00128:

00129: for (i = 0; i < NR_SOFTIRQS; i++)

00130: seq_printf(p, ” %u”, per_softirq_sums[i]);

00131: seq_printf(p, “\n”);

00132:

00133: return 0;

00134: } ? end show_stat ?

00135:

104行计算所有CPU上中断次数,107~113行计算CPU上每个中断向量的中断次数。注意:/proc/stat文件中,将所有可能的NR_IRQS个中断向量计数都记录下来,但我们的机器上通过只是用少量的中断向量,这就是看到/proc/stat文件中,intr一行后面很多值为0的原因。

show_stat()函数最后获取进程切换次数nctxt、内核启动的时间btime、所有创建的进程processes、正在运行进程的数量procs_running、阻塞的进程数量procs_blocked和所有io等待的进程数量。

最后我们解释一下user、nice、system、idle、iowait、irq、softirq、steal值的含义:

?用户时间(User time)

表示CPU执行用户进程的时间,包括nices时间。通常期望用户空间CPU越高越好。

?系统时间(System time)

表示CPU在内核运行时间,包括IRQ和softirq时间。系统CPU占用率高,表明系统某部分存在瓶颈。通常值越低越好。

?等待时间(Waiting time)

CPI在等待I/O操作完成所花费的时间。系统部应该花费大量时间来等待I/O操作,否则就说明I/O存在瓶颈。

?空闲时间(Idle time)

系统处于空闲期,等待进程运行。

?Nice时间(Nice time)

系统调整进程优先级所花费的时间。

?硬中断处理时间(Hard Irq time)

系统处理硬中断所花费的时间。

?软中断处理时间(SoftIrq time)

系统处理软中断中断所花费的时间。

?丢失时间(Steal time)

被强制等待(involuntary wait)虚拟CPU的时间,此时hypervisor在为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服务。

卡西欧计算器用法

卡西欧财务计算器用法 1、开机ON 2、关机SHIFT+AC=OFF 3、设置与记忆(存储)清除 SHIFT+9=CLR Clear?清除吗? SETUP :EXE 清除设置请按EXE Memory :EXE 清除记忆(存储)请按EXE All :EXE 清除所有请按EXE Reset All?重新设置所有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lear Setup?清除设置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lear Memory?清除记忆(存储)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omplete!更改工作完成! Press[AC]Key 请按AC 键 4、Replay 是计算器指令状态移动方向键上下左右均可移动,按左箭头指令光标跑到最右边,按右箭头指令光标跑到最左边。 5、Solve 不能按EXE 键执行的,都是按这个键来求解。 6、EXE 四则运算的执行、输入的确认 7、ESC 取消返回上一个界面当计算器没反应时都是按这个键 8、DEL 删除刚刚输入的一个数字 9、AC 清除刚刚输入的一行数字 10、∧乘方例如5乘5次方,输入5∧5即可 11、开x 次方 开方shift+∧= () 23x = 12、开机出现的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模式COMP ,中间用其他模式后,如果需要用该模式计算,请直接按COMP 键调用这个模式。 13、计算器的屏幕小,提供的功能多,因此,往往一个键提供两个功能,一个功能直接按,另一个功能要按SHIFT 后再按该键才行。如55的计算,直接输入5,再按∧,再输入5,然后按EXE 即运算出结果。又如324的计算,按SHIFT ,然后按∧, 调出,向左移动方向键使光标到达x 的前面,输入3,右移光标到达根号里面,输入24,再按EXE 即运算出结果。乘几次方的后面如果不再连续做加减乘除运算,后面的反括号可以不加,反之一定要加,否则,55×6,就变成了55×6。

【实验一】常用网络管理命令的使用

实验1 常用网络管理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种主要命令的作用。 2.掌握各种网络命令的主要测试方法。 3.理解各种网络命令主要参数的含义。 二.实验环境 1.安装有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二台。 2.至少有两台机器通过交叉双绞线相连或通过集线器相连。 三.实验理论基础 在网络调试的过程中,常常要检测服务器和客户机之间是否连接成功、希望检查本地计算机和某个远程计算机之间的路径、检查TCP/IP的统计情况以及系统使用DHCP分配IP地址时掌握当前所有的TCP/IP网络配置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整个网络的运行情况,以确保网络的连通性,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在Windows 2003中提供了以下命令行程序。 (1) ping:用于测试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这也是网络配置中最常用的命令; (2) ipconfig:用于查看当前计算机的TCP/IP配置; (3) netstat:显示连接统计; (4) tracert:进行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路由连接分析; (5) arp: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单向映射。 四.实验参考步骤 1.Ping命令 Ping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命令格式为:Ping 主机名/域名/IP地址 一般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一系列Ping命令来查找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或检验网络运行的情况时。典型的检测次序及对应的可能故障如下: (1)ping 127.0.0.1:如果测试成功,表明网卡、TCP/IP协议的安装、IP地址、子网掩码的设置正常。如果测试不成功,就表示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2)ping 本机IP:如果测试不成功,则表示本地配置或安装存在问题,应当对网络设备和通讯介质进行测试、检查并排除。 (3)ping 局域网内其它IP:如果测试成功,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载体运行正确。但如果收到0个回送应答,那么表示子网掩码不正确或网卡配置错误或电缆系统有问题。 (4)ping 网关IP:这个命令如果应答正确,表示局域网中的网关或路由器正在运行并能够做出应答。 (5)ping 远程IP:如果收到正确应答,表示成功的使用了缺省网关。对于拨号上网用户则表示能够成功的访问Internet。 (6) ping localhost:localhost是系统的网络保留名,它是127.0.0.1的别名,每台计算机都应该能够将该名字转换成该地址。如果没有做到这点,则表示主机文件(/Windows/host)存在问题。 (7)Ping 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一个著名网站域名):对此域名执行Ping命令,计算机必须先将域名转换成IP地址,通常是通过DNS服务器。如果这里出现故障,则表示本机DNS服务器的IP地址配置不正确,或DNS服务器有故障。 如果上面所列出的所有Ping命令都能正常运行,那么计算机进行本地和远程通信基本上就

手机常见的cpu与gpu

1.单、双核,是A8还是A9构架 2.多少纳米的工艺,多少平方毫米的封装面积,涉及到功耗及发热 3.主频、二级缓存和内存通道控制器的位宽等CPU参数 4.GPU的三角形输出率和像素填充率等性能 四核对比 市场上最主流的,以后也会被大品牌使用的四核处理器有三星Exynos 4412,NVIDIA Tegra3,高通APQ8064,海思k3v2 三星的处理器: 盖世2的是Exynos 4210 盖世三的是Exynos 4212 我们知道,四核的Exynos 4412并不会跑在1.5GHz,而是1.4GHz,因此四核处理器在达到双核两倍性能的同时,功耗却只有双核的八成。换句话说,四核处理器在实现双核同样性能的时候,大约只需要区区40%的电力,这意味着续航和发热都可能会大大改善。虽然四核的绝对性能对我们而言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32nm HKMG带来的功耗降低是非常显著的,即便不为了性能,也有足够的理由去选择。 Exynos 4212你可以看做是为三星Exynos 4210推出的升级版,采用Cortex A9架构,工艺制程为32NM, GPU英文全称Graphic Processing Unit,中文翻译为“”。GPU是相对于CPU 的一个概念,由于在现代的计算机中(特别是家用系统,游戏的发烧友)图形的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一个专门的图形的核心处理器。GPU是显示卡的“大脑”,它决定了该显卡的档次和大部分性能,同时也是2D显示卡和3D显示卡的区别依据。2D显示芯片在处理3D图像和特效时主要依赖CPU的处理能力,称为“软加速”。3D显示芯片是将三维图像和特效处理功能集中在显示芯片内,也即所谓的“”功能。通常是显示卡上最大的芯片(也是引脚最多的)。现在市场上的显卡大多采用和AMD-ATI两家公司的。 三星Exynos 4412与NVIDIA Tegra3的对比:首先,Tegra3采用的是40nm Fast G工艺制造,功耗相对较大,虽然有伴核,但是那个只能在待机时使用,对于日常使用而言帮助不大。其次,Tegra3的内存仅为单通道LPDDR2 1066,而Exynos 4412则支持双通道LPDDR2 1066,是Tegra3的两倍。最后,Tegra3为了支持伴核,二级缓存的速度只有正常的一半,这也会影响性能。 总体而言,Exynos 4412对于Tegra3的优势是全面且明显的,甚至连频率都略胜一筹(100MHz),因此在现阶段可查的产品中,毫无疑问是最强四核,最出名的代表产品就是三星自己家的S3,还有联想手机K860。 NVIDIA Tegra3:这个应该是最早出来的四核处理器了,基于40纳米工艺,功耗与Tegra 2持平。这里不做过多介绍,只能感叹一句Tegra3老了。代表产品多了去了,大品牌四核手机基本上用的就是这个处理器, 高通APQ8064:属于高通骁龙S4处理器最顶级的一个芯片,采用28nm工艺制造,集成最新的Adreno 320 GPU,整合四个Krait架构CPU核心,每核主频最高达1.5GHz/1.7GHz。它是全球首款采用28nm制程的四核移动处理器,同时也是高通首款四核心处理器 海思k3v2,这款是华为自主研发的一款处理器,基于A9架构,主频分为1.2GHz 和1.5GHz,采用ARM架构35NM制造工艺、64位内存总线,是Tegra 3内存总

GUI设计的简易计算器附程序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MATLAB 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GUI 计算器设计 实验时间:2012-11-22班级:测控081姓名:学号:810707132实验目的: 1.熟悉MATLAB 的菜单设计方法 2.熟悉MATLAB 的主要控件使用方法 3.熟悉MATLAB 的GUI 设计流程 4.运用MATLAB 的GUI 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 实验环境: MATLAB7.8 实验内容: function varargout =jisuanqi1(varargin)%JISUANQI1M-file for jisuanqi1.fig %JISUANQI1,by itself,creates a new JISUANQI1or raises the existing %singleton*.%%H =JISUANQI1returns the handle to a new JISUANQI1or the handle to %the existing singleton*.%%JISUANQI1('CALLBACK',hObject,eventData,handles,...)calls the local %function named CALLBACK in JISUANQI1.M with the given input arguments.%%JISUANQI1('Property','Value',...)creates a new JISUANQI1or raises the %existing singleton*.Starting from the left,property value pairs are %applied to the GUI before jisuanqi1_OpeningFunction gets called.An %unrecognized property name or invalid value makes property application %stop.All inputs are passed to jisuanqi1_OpeningFcn via varargin.%%*See GUI Options on GUIDE's Tools menu.Choose "GUI allows only one %instance to run (singleton)".%%See also:GUIDE,GUIDATA,GUIHANDLES %Edit the above text to modify the response to help jisuanqi1 %Last Modified by GUIDE v2.505-Dec-201022:24:59 %Begin initialization code -DO NOT EDIT gui_Singleton =1;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小知识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小知识 普通的计算器如得力计算器与晨光计算器的一些普通功能相信大家都会用,大家经常用来加减乘除,快速计算结果。有些小小的功能键能事半功倍,而这些功能可能有很多人从未使用过,石家庄办公用品批发网小编找了些资料,又根据自己实际经验,把那些个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给整理了一下。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 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 GT: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存储寄存器。按GT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 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 使用举例: 例1.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例2. 在计算时使用记忆键能够使操作简便,例如计算5.45×2+4.7×3可以这样做:按5、.、4、5、×、2、=,会显示出10.9,按M+(记忆10.9),按4、.、7、×、3、=,会显示出14.1,按M+(记忆14.1),按MR 会显示出25(呼出记忆的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 例3、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 关于"MU"的加减乘除四项功能用法如下: 乘法A×B MU 相当于A+(A+B%) 用途1、知道本年数额与增长率,求预计明年数额。如今年销售收入100,预计增长率为2.5%,求明年数。按100 X 2.5 MU 即出结果为102.5 用途2、计算增值税,由不含税价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销售收入3500元,计算含税销售收入,假定税率为17%,按3500 X 17 MU 即出结果4095 减法A-B MU 相当于(A-B)/B 的百分比 用途知道当年收入与去年收入求增长率。如今年3000,去年2800,计算增长率,按3000-2800 MU 即出结果7.142857 当然结果是百分比 除法A÷B MU 相当于A/(1-B%) 用途1、求成本为120,销售利润率为25%,求销售收入,按120÷25 MU 即出结果160 (看清了,不是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A x(1+B%)) 用途2、计算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由不含税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1200,适用税率30%,计算含税,按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试卷概要

2011 年春季学期《输电线路设计》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注意:1、本试卷共 2 页; 2、考试时间:110分钟; 3、姓名、学号、网选班级、网选序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 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30分) 1、 输电线路的主要任务是 ,并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 之并列运行。 2、 镀锌钢绞线 1×19-12.0-1370-A YB/T5004-2001中,1×19表示 , 12.0表示 ,1370表示 。 3、 某线路悬垂串的绝缘子个数为 13片,该线路的电压等级是 kV 。 4、 线路设计的三个主要气象参数是 、 、 。 5、 输电线路设计规范规定,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年平 均气象条件下的应力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 6、 导线换位的实现方式主要有 、 、 三种。 7、 架空线呈“悬链线”形状的两个假设条件是 、 。 8、 档距很小趋于零时, 将成为控制气象条件;档距很大趋于无限 大时, 将成为控制气象条件。 9、 判定架空线产生最大弧垂的气象条件,常用方法有 和 。 10、状态方程式建立的原则是 。 11、已知某档档距为 498 m ,高差为40 m ,相同条件下等高悬点架空

线的悬挂曲线长度L h=0=500 m,则该档架空线悬挂曲线长度为______________ m。 12、孤立档的最大弧垂位于相当梁上剪力的地方,最低点位于相当 梁上剪力的地方。 13、排定直线杆塔位置时需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校验直 线杆塔上拔时需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模板。 14、在杆塔定位校验中,摇摆角临界曲线的临界条件是 _____________;悬点应力临界曲线的临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悬垂角临界曲线的临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5、发生最大弧垂的可能气象条件是_______ _________或_____ _________。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架空线上任意两点的垂向应力差等于比载与相应高差的乘积。 () 2、架空线的平均应力等于平均高度处的应力。() 3、如果临界档距,则两者中较小者对应的气象条件不起 控制作用。 ( ) 4、导线只有在最低气温时产生最大张力。() 5、在连续倾斜档紧线施工时,各档的水平应力不等,山上档比山下 档大。() 三、简答题 (共24分)

实验报告2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信工(2)班日期 2016-5-12 学号 20130702047 姓名李格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步骤 (一)ping 命令的使用 1、单击开始按钮,输入cmd 并按回车键,进入windows DOS环境。 2、输入ping/? 回车,了解ping命令的基本用法。结果如下: 最常用的ping命令是在ping后面直接跟域名或IP地址。测试内网或外网的联通情况。 3、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并查看分析结果。 (1)输入ping 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 结果如下:

分析: (2)输入ping 218.197.176.10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3)输入ping 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3)输入pi ng 121.14.1.189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

结果如下: 分析: 4、使用不同的参数测试ping命令。 结果如下: 分析: (二)ipconfig 命令的使用 1、单击开始按钮,输入cmd 并按回车键,进入windows DOS环境。 2、输入ipconfig/? 回车,了解ipconfig 命令的基本用法。结果如下:

3、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并查看分析结果。 (1)输入ipconfig 并回车查看并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2)输入ipconfig/all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

GPU与CPU的区别

GPU与CPU的区别 显卡的发展可以说是非常的快,人们对于视觉化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用户对于图像处理上面的要求不断超出处理器的计算能力。另一方面CPU处理能力也不断强大,但在进入3D时代后,人们发现庞大的3D图像处理数据计算使得CPU越来越不堪重荷,并且远远超出其计算能力。图形计算需求日益增多,作为计算机的显示芯片也飞速发展。随后人们发现显示芯片的计算能力也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图形计算需求时,图形,图像计算等计算的功能被脱离出来单独成为一块芯片设计,这就是现在的图形计算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也就是显卡。 1999年8月,NVIDIA终于正式发表了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产品NV10——GeForce 256。GeForce256是业界第一款256bit的GPU,也是全球第一个集成T&L(几何加速/转换)、动态光影、三角形设置/剪辑和四像素渲染等3D加速功能的图形引擎。通过T&L技术,显卡不再是简单像素填充机以及多边形生成器,它还将参与图形的几何计算从而将CPU从繁重的3D管道几何运算中解放出来。在这代产品中,NVIDIA推出了两个全新的名词——GPU以GeForce。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GeForce 256开创了一个全新的3D图形时代,NVIDIA终于从追随者走向了领导者。再到后来GeForce 3开始引出可编程特性,能将图形硬件的流水线作为流处理器来解释,基于GPU的通用计算也开始出现。 到了Nvidia GeForce6800这一代GPU,功能相对以前更加丰富、灵活。顶点程序可以直接访问纹理,支持动态分支;象素着色器开始支持分支操作,包括循环和子函数调用,TMU 支持64位浮点纹理的过滤和混合,ROP(象素输出单元)支持MRT(多目标渲染)等。象素和顶点可编程性得到了大大的扩展,访问方式更为灵活,这些对于通用计算而言更是重要突破。 真正意义的变革,是G80的出现,真正的改变随着DX10到来发生质的改变,基于DX10统一渲染架构下,显卡已经抛弃了以前传统的渲染管线,取而代之的是统一流处理器,除了用作图像渲染外,流处理器自身有着强大的运算能力。我们知道CPU主要采用串行的计算方式,由于串行运算的局限性,CPU也正在向并行计算发展,比如目前主流的双核、四核CPU,如果我们把这个概念放到现在的GPU身上,核心的一个流处理相当于一个“核”,GPU的“核”数量已经不再停留在单位数,而是几十甚至是上百个。下面看看G80的架构图:

简单计算器c++课程设计

简单计算器 1 基本功能描述 简单计算器包括双目运算符和单目运算符。双目运算符包含基本的四则运算及乘幂功能,单目运算符包含正余弦、阶乘、对数、开方、倒数等运算。可对输入任意操作数包含小数和整数及正数和负数进行以上的所有运算并能连续运算。出现错误会给出提示,同时包含清除、退格、退出功能以及有与所有按钮相对应的菜单项。 2 设计思路 如图1,是输入数据子函数的流程图。打开计算器程序,输入数据,判断此次输入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如果有,则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加上现有的数字字符;如果没有,则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判断是否继续键入数字,如果是,则继续进行前面的判断,如果否,则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如图2,是整个计算器的流程图。对于输入的算式,判断运算符是双目运算符还是单目运算符。如果是双目运算符,则把操作数存入数组a[z+2]中,把运算符存入b[z+1]中;如果是单目运算符,则把字符串转化为可计算的数字,再进行计算。下面判断运算符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则将结果存入a[0],不合法,则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结束程序。

输入一个数字 在之前输入的数字字符后面加上现在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直接使编辑框显示所输入的数字字符。 Eg :m_str=”9”。 pass3=1表示已有数字输入 开始 之前是否有数字输入? pass3==1? 继续键入数字? 用UpdateData(FALSE)刷新显示 图1 输入数据子函数流程图 Y N Y N

输入开始 双目运算符 是否每一个操作数都存入a[]数组? 把操作数存入a[z+2],把运算符存入b[z+1]。 单目运算符 将字符串转换 为可计算的数进行运算 运算是否合法? 将结果存入a[0] 弹出对话框提示错误 结束Y Y N N 图2 简单计算器总流程图

实验一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课程计算机网络班级2013167 姓名郑棋元 完成日期15年4月2 日课(内、外)总计本实验用时间四个小时【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2.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实验内容】 1.阅读实验指导书提供的资料,结合本地环境对WINDOWS 常用网络命 令进行测试和练习。 2.分析总结实验场地的网络环境、拓扑结构、上网方式等。 【实验步骤和结果】 ⑴ARP:

⑵ftp

⑶Ipconfig ⑷Nbtstat

⑸net: ⑹Netstat ⑺Ping

⑻Route ⑼Telnet 没能调试出来⑽Tracert

【实验思考题】 1.说明如何了解本机及其所处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 输入Ipconfig/all(该诊断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 TCP/IP 网络配置值) 2.若网络出现故障,说明使用网络命令进行故障检测的常用步骤? 运用Ping(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ping 任一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电脑的TCP/IP没有错误。 ping 自己的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网卡都正常。 ping 路由。如果能通,说明你的主机到路由的物理连接还都正常。 ping 网址。如果能通却还是打不开网页,说明dns有错误。 【实验总结】 常用的网络命令虽然看起来简单,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处,但是对于网络问题的诊断却非常有用。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中的常用网络命令来诊断网络故障,不仅快捷,而且信息反映直观。 【实验心得与体会】 掌握了很多常用却不知道或知道却不熟悉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知道了两台PC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多种方式。

CPU与GPU在游戏中的作用

可能有人对GPU不熟悉,GPU,图形处理器,是显示卡的“心脏”,也就相当于CPU 在3D游戏中,每一个场景的构筑都需要显卡极大的工作量,屏幕上每一个景物都是 由显卡根据图形透视原理,通过多个三角形的组合形成的,显卡既要保证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还要根据第一视角的位置实现遮挡效果,这里自然对显卡的性能有着很大的需求。不过,CPU作为整个系统的中枢神经也有极为重要的地位。CPU在3D游戏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对三维场景进行设计,显卡生成的每一个点都是由CPU规定。此外,CPU还要负责诸如游戏数据处理等工作,负担丝毫不亚于显卡。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显卡GPU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处理能力,可以有效减轻CPU的负担。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CPU又可以模拟GPU 的操作,使两者之间形成互补。 毫无疑问,片面地强调CPU或者显卡的作用都是错误的,毕竟两者是不可分离的有机体。不过,CPU与显卡在具体的操作流程方面还是有所分工。一般而言,CPU可以保证3D 游戏的启动和载入的速度,而对画质、3D特效、游戏流畅度等不能产生多少影响。相反,GPU在各种环境下都对游戏的速度与画质与流畅三个方面做出最大的贡献。一般而言,在显卡上多加投资,这样会获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从理论上说,一旦游戏的分辨率以及颜色数提高,或者大量运用3D特效,显卡的负担将呈几何倍速提高,对像素填充率与显存带宽提出极高的要求。而DirectX硬件支持则完全依赖于显卡GPU本身的素质,如果你的显卡达不到这项要求,纵然CPU是I7 6核12线程也无济于事。但要切记的是,两者之间万万不可形成太大的差距,比如现在火热的GTX770,R9 280X,这个级别的显卡最起码也要搭配I5的CPU才能充分发挥其性能,不然CPU太弱,显卡的性能会受到限制。 不过纵观现在的处理器格局,CPU已经走到了性能过剩的地步,一款双核的CPU就 完全满足普通的应用,就算用4核,6核,速度也不会有多少提升,GPU却远没有达到性 能过剩的阶段,在很多的图形应用,特别是3D游戏的应用上,高性能的GPU非常重要,特别是,GPU开始向通用运算方向发展,其通用运算能力和浮点运算能力已经远远超越CPU,可以那么说,如今评价一台电脑性能如何,CPU已经不是单一的性能中心,而是CPU+GPU 双重性能中心,两者偏一不可。

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名称:单片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简易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院(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 1.1设计内容 (1) 1.2设计原理 (1) 1.3设计思路 (2) 1.4实验环境 (2) 第2章详细设计方案 (3) 2.1硬件电路设计 (3) 2.2主程序设计 (7) 2.2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8) 第3章结果测试及分析 (11) 3.1结果测试 (11) 3.2结果分析 (11)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元件清单 (13) 附录2 总电路图 (14) 附录3 程序代码 (15)

第1章总体设计方案 1.1 设计内容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1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6位8段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87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6位8段共阳极数码管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l99se涉及硬件电路。 1.2 设计原理 在该课程设计中,主要用到一个8751芯片和串接的共阳数码管,和一组阵列式键盘。作为该设计的主要部分,下面将对它们的原理及功能做详细介绍和说明。 1)提出方案 以8751为核心,和数码管以及键盘用实验箱上已有的器件实现计算器的功能。 2) 总体方案实现 (1)要解决键值得读入。先向键盘的全部列线送低电平,在检测键盘的行线,如果有一行为低电平,说明可能有按键按下,则程序转入抖动检测---就是延时10ms再读键盘的行线,如读得的数据与第一次的相同,说明真的有按键按下,程序转入确认哪一键按下的程序,该程序是依次向键盘的列线送低电平,然后读键盘的行线,如果读的值与第一次相同就停止读,此时就会的到键盘的行码与列码

输电线路设计计算公式集1~3章

导线截面的选择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线路的投资总费用Z1 Z1 =(F0+αΑ)L 式中:F0—与导线截面无关的线路单位长费用; α—与导线截面相关的线路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费用; Α—导线的截面积; L—线路长度。 线路的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检修维护费和管理费等,可用百分比 b 表示为 Z 2=bZ 1=b(F 0+aA)L 线路的年电能损耗费用(不考虑电晕损失): Z 3=3I 2max Ci A PL 式中i —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可依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功率因数 I max —线路输送的最大电流 C —单位电价 P —导线的电阻率 若投资回收年限为 n 得到导线的经济截面A n A m =I max ) 1(3nb a nPCi + 经济电流密度J n Jn= n A I max =nPCi nb a 3) 1(+ An=n J I max 我国的经济电流密度可以按表查取。

2、按电压损耗校验 在不考虑线路电压损耗的横分量时,线路电压、输送功率、功率因数、电压损耗百分数、导线电阻率以及线路长度与导线截面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01 2?δtg X R U L P m += 式中:δ—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百分比; P m —线路输送的最大功率,MW ; U i —线路额定电压KV L —线路长度m ; R —单位长度导线电阻,Ω/m ; X 0—单位长度线咱电抗,Ω/m ,可取0.4×10-3 Ω/m ; tg ?—负荷功率因数角的正切。 3、按导线允许电流校验 (1)按导线的允许最大工作电流校验 导线的允许最大工作电流为 Im= 1 0) R t t F -(β 其中 R1=[] A P t t 0 0)(21-+ 上二式中a —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t —导线的允许正常发热最高温度。我国钢芯铝绞线一般采用+70℃,大跨越可采用+90℃;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25℃; t 0—周围介质温度,应采用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并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 β—导线的散热系数; F —单位长度导线的散热面积,F=md ; R 1—温度t 时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 P 0—温度t 0时导线的电阻率; A —导线的截面积 d —导线的直径; (2)按短路电流校验

常用网络命令操作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操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PING/NET/NETSH路由跟踪命令等常用命令的使用方法, 从这些命令的响应来确定网络的状态和路径情况 (二)实验环境 PC机及互联网 (三)实验内容 1.ping命令的使用 ping命令的具体语法格式:ping目的地址[参数1][参数2] 主要参数有: a:解析主机地址 n:数据:发出数据包的个数,缺省为4 l:数值:所发出缓冲区大小 t:继续执行ping命令,直到用户按下CTRL+C键终止 https://www.doczj.com/doc/681296689.html,stat命令的使用 Netstat[-参数1][参数2] a:显示所有与该主机建立连接的端口信息 b:显示以太网的统计住处参数一般与S参数共同使用 n:以数字的格式显示地址和端口信息 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情况。 3.用VisualRouter跟踪路由信息,显示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 所经过的路由。

(四)实验结果分析: Ping命令: 我们使用ping命令ping百度的IP 202.108.22.5 使用-a参数来解析计算机NetBios名 使用-n 命令改变测试包的数量 使用-t 命令来一直执行ping命令直到键入CTRL+C

Netstat命令: 我们使用-a 命令来查看与我们主机机那里连接的端口信息 我们使用-e 命令显示以太网的统计住处该参数一般与S参数共同使用 我们使用-n 以数字的格式显示端口的地址信息:

我们使用-s显示每个协议的统计情况:

接下来我们使用VisualRouter来跟踪路由信息: 我们尝试着与193.168.110.52通信,并查看路由等信息 我们可以看见地区为:Luxumbourg 该IP属于德国卢森堡 网络为:Fondation RESTERA 防火墙信息:对ping命令不回应,对80端口的空请求不回应 还有一些数据包分析的信息。 从这张图中我还看到了路由的路径: 从 192.168.110.205->192.168.110.1->?->192.168.99.38->192.168.9 9.30->10.0.1.4->218.2.129.161->?->202.97.50.238->202.97.33.1 54->?->4.71.114.101->?->4.69.148.225->212.73.249.26->158.64. 16.189->193.168.110.52

新手必看:RAM、CPU、GPU三个手机硬指标,哪个最重要!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智能手机新手,特别是想买安卓手机的机友们有所帮助。 买Android手机,除了CPU外,接下来最重要的可能就是ROM、RAM、GPU SD卡的大小了。玩Android手机的朋友,特别是要买Android手机的朋友,那就得赶紧来了解一下手机内存RAM ROM CPU GPU 、还有SD卡的重要性了,不然,在买手机的时候可能会吃亏。 因为一些手机厂家在宣传自己手机的时候,会声称自己的手机内存有4G或者多少G,但其实有些混淆概念,在手机行业里,发展到现在,其实已经把ROM、RAM、SD卡都混淆通称为内存了,这个是商家的误导,很多商家在宣传时将SD卡和ROM宣传成内存,混淆视听,让你以为这个手机的内存很大,其实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内存RAM。 CPU 在日常生活中都是被购物者所忽略的手机性能之一,其实一部性能卓越的智能手机最为重要的肯定是它的“芯”也就是CPU,如同电脑CPU一样,它是整台手机的控制中枢系统,也是逻辑部分的控制中心。微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器内的软件及调用存储器内的数据库,达f控的目的。 RAM,白话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内存,就相当于你电脑的内存,目前来说512M的RAM可以保证任何手机的流畅性,毕竟目前的电脑使用1G内存都可以保证基本的使用。 ROM,简单的说,就是相当于你windows电脑的C盘,这个也非常非常重要,试想一下,如果安装了操作系统后,你的C盘只有一点点空间,那会导致什么后果?就算你的RAM再大,你的电脑也会死机,也会慢的像蜗牛。而Android手机中,ROM的重要性也更是非常重要,如果你的Android手机ROM只有512M,那么你的手机操作系统就会占去100M或200M,那么你最后就剩下不到300M的ROM可以使用,这300M会被如何使用?首先你的联系人如果有1000人,那么就会占去40多M的空间,每次安装一个程序或者游戏,即便你安装到了SD卡中,但你的ROM空间依然还是会被占用一部分,其次系统自带的应用、浏览器、地图、电话、短信等等历史记录,全部都存在ROM中,如果你是手机玩家,这ROM空间就会往往完全不够使用,而且让你的手机变的很慢,目前来讲,1G以上的ROM才会刚刚够,当然,如果你只是普通手机用户,不安装什么应用程序,那么512M的ROM还是够用的。) GPU 图形处理器,基本左右是输出多边形生成率用于3d建模,像素填充率用于色彩渲染图面,纹理填充率用于贴图,主要处理与图形有关的任务,尤其是游戏,图形设计3d建模,包括渲染手机的桌面等。手机gpu一般都是与手机cpu一起封装在soc里,类似电脑cpu的核芯显卡,或apu概念。gpu单独封装在独立的电子板上才能称为显卡。手机gpu与视频无关,手机视频软解靠cpu和neon,硬解靠dsp。一般可以认为手机里的gpu主要是与游戏有关,gpu强,游戏性能也强。 SD,我们俗称就是手机的外部存储空间,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成电脑的D盘、E盘,或者外接移动硬盘也行,这个地方本来是放我们的多媒体资料的,我们知道,电脑的D盘其实是可以安装程序的,但是这一点却和Android不同,即便你使用了APP2SD类的软件将各类应用程序安装到了SD卡中,其实程序的系统数据还是写在了ROM中,SD卡相当于只是存放多媒体类的资料,如游戏的数据文件。 废话半天,尽量写的非常白话,总结一下三者差距不大的时候,首选那个;

计算器隐藏功能

所有隐藏模式调出前请先进入异常模式: 注:【】代表注释 ( )代表第二功能键 首先打开计算器电源(ON) 1. shift 2. + (Pol) 3. 1 4. shift 5. ")" ( , ) 6. 0 7. ) 【前7步最后显示为"Pol(0,1)"】 8. = 9. 狂按分数线,直到按到顶不动为止【似乎是7到8个】 10. 按= (显示Syntax ERROR 不要管它), AC,左 11. 1 12. 幂【在方向键下面,就是X上面有个小白框的键】 13. = 14. AC 15. 向上键 16. AC 17. 向左键三次 18. DEL【删掉1,出现“r=1,φ=0”】 19. 【光标在最前面】按一下分数线 20. 分数线上面输入1,下面也输入1 【其实不需要一定要是1,只要分子分母一样就可以了】 21. = 22. AC 此时,已是异常模式,所有隐藏模式的前提 进入异常模式后就可以实行升级了(异常模式的界面和初始模式一模一样,如何鉴定?——随便输入一个运算,如“1+2”按 = ,如果没有显示结果,那你就成功进入异常模式啦,当然要想看到结果的话就按“S<=>D”。。。) CMPLX模式(复数计算模式): 接下刚刚进的异常模式: 注:【】代表注释 1. Ans、Ans、Ans、Ans、Ans、Ans、Ans、Ans、sin(、sin(、sin(、…… 【就是按8下“Ans”键,然后无数下“sin(”键直到出现 Syntax ERROR 不要管它】 2. 按“AC” 【如果屏幕变暗为正常现象,请手动调节亮度】 3. 按SHIFT+9(CLR)+1(Setup)+=(Yes) 按AC 然后按 SHIFT+9(CLR)+2(Memory)+ =(Yes) 按AC 4. 打出“r”,具体方法就是按“根号” + “根号” + “根号” + “根号” + “根

简单计算器设计报告

简单计算器设计报告 045 一、基本功能描述 通过文本编辑框实现基本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设计思路 如下图是整个程序进行的流程图,基本方法是在ItemText文本编辑框输入字符,程序对字符进行判断,若输入不是数字则提示错误。输入正常时,通过下拉框ComboBox_InsertString 选择相应运算符。点击等号IDC_OK,即可得出运算结果。操作简便,算法简单。 三、软件设计 1、设计步骤 打开Microsoft Visual C++ 6.0,在文件中点击新建,在弹出框内选择MFC AppWizard[exe]工程,输入工程名zhoutong及其所在位置,点击确定 1

将弹出MFC AppWizard-step 1对话框,选择基本对话框,点击完成 MFC AppWizard就建立了一个基于对话窗口的程序框架

四、主要程序分析 1、字符判定函数 BOOL IsInt(TCHAR*str) { int i=atoi(str); TCHAR strtemp[256]; wsprintf(strtemp,"%i",i); if(strcmp(str,strtemp)!=0) {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 该函数通过atoi把文本编辑框读取的字符转换为数字,再通过wsprintf把转换数字转换为字符,通过strcmp比较原字符和转换得来的字符。如相同返回true,不通则返回false. 3、运算符选择程序 BOOL Main_OnInitDialog(HWND hwnd, HWND hwndFocus, LPARAM lParam) { HWND hwndComboOP=GetDlgItem(hwnd,IDC_COMBOOP);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ComboBox_InsertString(hwndComboOP,-1,TEXT("/")); return TRUE; } 3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常见网络测试命令使用 实验目的:掌握一些常见命令的使用; 命令的含义和相关的操作; 实验器材:装有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内容:1、掌握ipconfig命令的含义; 2、掌握ping命令的含义; 3、理解Netstat命令的含义与应用; 4、理解tracert命令的含义与应用; 5、理解nslookup命令的含义与应用; 6、理解ARP命令的含义与应用; 7、理解Telnet的含义与应用; 1、ipconfig/all命令的使用 注释:onfig命令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命令,它可以查看网络连接的情况,比如本机的ip 地址,子网掩码,dns配置,dhcp配置等等 /all参数就是显示所有配置的参数。 在“开始”——“运行”弹出的对话框重输入“cmd”回车,弹出 窗口,然后输入”ipconfig/all”回车,如图 上图显示相应的地址例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等。如图:

显示这些表明不能上网。数据报:发送=4 接受=0 丢失=4 2、ping的使用 常用参数选项 ping IP -t--连续对IP地址执行Ping命令,直到被用户以Ctrl+C中断。 -a 以IP地址格式来显示目标主机的网络地址 -l 2000--指定Ping命令中的数据长度为2000字节,而不是缺省的323字节。 -n--执行特定次数的Ping命令 -f 在包中发送“不分段”标志。该包将不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 -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数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数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发出报文和返回报文的路由。指定的 Count 值最小可以是 1,最大可9 。 -s count 指定由 count 指定的转发次数的时间邮票。 -j computer-list 经过由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文。中间网关可能分隔连续的计算机(松散的源路由)。允许的最大 IP 地址数目是 9 。 -k computer-list 经过由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的路由报文。中间网关可能分隔连续的计算机(严格源路由)。允许的最大 IP 地址数目是 9 。 -w timeout 以毫秒为单位指定超时间隔。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校验连接的远程计算机。 在“开始”——“运行”弹出的对话框重输入”cmd“回车,弹出 窗口,然后输入“ping”回车,如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