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50米快速跑》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快乐体育”为目的,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体育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欢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本课运用启发诱导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快速跑的动作,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动作要领,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在学生展示、教师示范、同学互评、学练比赛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人教版第四章第一节50米快速跑,是发展学生快速跑动作能力的重点教材之一。
要求学生在保持姿势的跑进中,坚持以最快速度完成50米跑的距离。
50米快速跑深受学生的喜爱,并能培养学生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等精神。
但教材较单一、枯燥,因此,上课时应采取多种形式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探究、体验各个阶段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有效发展快速跑能力,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锻炼。
三、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现、善于模仿,但体育活动能力和认识水平一般,自制力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对于快速跑的这样一项枯燥、单调的教学内容兴趣不是很浓厚。
针对这一现象,结合该年龄段学生喜爱游戏比赛的身心特点,本课主要以游戏比赛为主,把快速跑融于游戏比赛中,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探究、总结出快速跑的方法和要领,让学生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通过教与学,让学生知道50米快速跑的基本动作方法,建立正确的运动表象。
2.健康行为:通过教学,使85%左右的学生学会前脚掌着地,能做到蹬地迅速有力,使70%左右学生做到跑姿正确轻松,自然、有力。
3.体育品德:培养学生的群体责任感,提高合作、竞争的意识和能力,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50米快速跑的基本概念和技能要求;•正确掌握起跑姿势、跑步姿势和终点结束姿势;•常识50米快速跑的训练和比赛方法;•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起跑姿势和跑步姿势的掌握;•教学难点:快速启动和加速、维持最佳跑步状态。
3. 教学准备•按班级数量准备足够的场地和跑道;•准备计时器和执裁员。
4. 教学过程第一步:讲解基本概念•讲解50米快速跑项目的基本概念;•强调起跑姿势、跑步姿势和终点结束姿势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了解比赛规则和常见犯规行为。
第二步:示范和练习起跑姿势•示范正确的起跑姿势,并重复演示多次;•指导学生正确站立并将双手放在发令线上;•指导学生将前脚趾靠在发令线上,并将身体重心向前倾斜。
第三步:示范和练习跑步姿势•示范正确的跑步姿势并重复演示多次;•指导学生注意保持最佳姿势,如保持头正、胸部向前、双臂自然摆动等。
第四步:练习起跑和加速•将学生分成小组,依次进行起跑和加速训练;•指导学生注意呼吸控制和步伐节奏;•采用计时器记录他们的成绩,并给予适当的反馈和提醒。
第五步:进行比赛•按照比赛规则组织50米快速跑比赛;•让学生全力以赴参加比赛,尽力发挥自己的实力;•记录每位学生的用时,以及比赛过程中的表现和技术问题;第六步:总结反思•分析所有学生的表现,包括成绩、技术和状态等方面;•总结本次训练和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提高的思路;•鼓励学生坚持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
5. 教学评价•采用计时器等工具记录学生们的成绩,并记录其训练和比赛表现;•针对每位学生利用拍摄视频等方式进行个性化评价,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和实力。
6. 总结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活动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加强体质锻炼,提高身体协调性、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和跑步姿势,在训练和比赛中坚持个性化评价和提高思路,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50米快速跑技能,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2024年教案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50米快速跑》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起跑技巧、加速跑要领、途中跑动作、冲刺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提高其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竞技体育素养。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技巧、冲刺阶段的动作要领。
教学重点: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整个过程的动作协调和节奏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起跑器、口哨、计时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护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快速跑的感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的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学生进行示范,针对起跑和冲刺动作进行讲解,强调动作要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要求,进行起跑和冲刺动作的练习,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6. 小组比赛(15分钟)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教师计时并记录成绩,评选出优胜者。
六、板书设计1. 50米快速跑2. 内容:起跑技巧加速跑要领途中跑动作冲刺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50米快速跑技巧,并请家长签字确认。
2. 答案:无具体答案,以家长签字为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掌握了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但部分学生在起跑和冲刺动作上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育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起跑技巧、冲刺阶段的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 例题讲解:针对起跑和冲刺动作进行详细讲解。
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田径项目的内容,具体为教材《小学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上册第四章《跑的技术与训练》中的第三节《50米快速跑》。
详细内容包括: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起跑与冲刺的动作分解、体能训练和比赛实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与冲刺技术的掌握,动作的连贯性与协调性。
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体能训练与比赛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秒表、标志物、教学视频。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起跑架(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速度与激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50米快速跑。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重点强调起跑与冲刺的动作分解。
(2)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并注意观察教师的技术动作。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起跑与冲刺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技术要领。
4. 体能训练(10分钟)(1)进行爆发力训练,如立定跳远、深蹲跳等。
(2)进行速度训练,如折返跑、接力跑等。
5. 比赛实践(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设置起跑线、终点线,采用分组比赛、计时的方式进行。
教师对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点评,强调技术动作的重要性,并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0米快速跑》2. 重点内容:起跑与冲刺技术50米快速跑技术要领3. 比赛结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50米快速跑的技术要领,并尝试进行起跑与冲刺的练习。
2. 答案:(1)起跑技术:起跑架(或原地)开始,听到口令后,迅速向前冲出,前脚掌着地,身体前倾。
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50米快速跑》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50米快速跑技巧、起跑姿势、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及节奏感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提高短跑速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道德。
3.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运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起跑姿势、跑步姿势的掌握,呼吸方法及节奏感的培养。
重点:50米快速跑技巧的实践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计时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号码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比赛形式,让学生分组进行50米趣味赛跑,激发学生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起跑姿势、跑步姿势,并进行示范。
(2)讲解呼吸方法及节奏感培养。
3. 练习与指导(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起跑姿势、跑步姿势。
(2)教师逐一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组进行50米快速跑练习。
(2)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评价与指导。
5. 比赛与评价(10分钟)(1)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
六、板书设计1. 50米快速跑技巧起跑姿势:蹲踞式、站立式跑步姿势:前倾、摆臂、迈步2. 呼吸方法及节奏感培养呼吸:鼻吸口呼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共同进行50米快速跑练习,记录成绩。
2. 答案:学生记录的50米快速跑成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了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但部分学生在起跑姿势、跑步姿势方面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短跑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2)开展家庭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养成运动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起跑姿势与跑步姿势的掌握2. 呼吸方法及节奏感的培养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练习与指导4. 作业设计与课后反思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起跑姿势与跑步姿势的掌握1. 起跑姿势:(1)蹲踞式起跑:强调两脚间距、脚掌位置、手臂姿势等。
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第四章“田径运动”,第一节“50米快速跑”。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等基本技术要领,以及运动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技术要领的掌握。
教学重点:起跑技术的掌握和运动安全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秒表、标志桶、起跑线。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学校运动会50米快速跑比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了解比赛场景,明确学习目标。
2. 技术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四组,每组按照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的顺序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个学生的实际跑步过程为例,讲解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技术的运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的完整练习,教师观察并进行个别指导。
6. 小组比赛(10分钟)四组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教师记录成绩,并进行点评。
7. 放松活动(5分钟)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肌肉。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0米快速跑2. 教学内容: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技术要领3. 教学目标:掌握技术要领,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培养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进行50米快速跑练习,记录成绩。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将成绩记录在体育作业本上,教师进行批改。
2. 拓展延伸:观看奥运会50米快速跑比赛视频,了解世界顶尖运动员的技术特点。
小学50米快速跑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水平二“跑”的部分,重点学习50米快速跑。
详细内容包括:1. 熟悉50米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 学习起跑、加速、途中跑和冲刺阶段的动作。
3. 分析并改进学生跑步姿势,提高运动效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提高其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50米快速跑的起跑、加速、途中跑和冲刺阶段的动作要领。
2. 教学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和速度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口哨、秒表、标志杆、教学视频。
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号码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猴子爬树”游戏,让学生充分热身,调动课堂氛围。
2. 技能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教师讲解50米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2)教师示范起跑、加速、途中跑和冲刺阶段的动作,强调动作细节。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按小组进行起跑、加速、途中跑和冲刺阶段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的实践练习,教师计时并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0米快速跑2. 板书内容:(1)起跑:脚跟抬起,前脚掌着地,身体前倾。
(2)加速:逐步加大步幅,提高速度。
(3)途中跑:保持速度,身体放松,呼吸自然。
(4)冲刺:全力冲向终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人介绍50米快速跑的动作要领,并实践练习。
答案:起跑、加速、途中跑、冲刺的动作要领如板书所示。
2. 拓展延伸:观看奥运会田径比赛视频,了解世界级运动员的跑步技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对50米快速跑的兴趣浓厚。
优质教案小学体育《50米快速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中《50米快速跑》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的姿势和步频、步幅的调整,以及终点冲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并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包括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
2. 技能目标:通过实践,学生能正确完成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动作,提高50米跑的速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动作的掌握。
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速度的提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计时器、标志物、示范用跑步动作图。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起跑线、终点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跳绳、捉迷藏等。
讲解50米快速跑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示范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动作,讲解动作要领。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例题讲解(15分钟)指出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常见错误,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示范正确动作,让学生模仿练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练习。
教师观察学生动作,及时纠正错误。
5. 比赛环节(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鼓励学生全力以赴。
评选出跑得最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学生分享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1. 主题:《50米快速跑》2. 内容:起跑:蹲下,重心前移,用力蹬地。
加速:快速摆臂,步频逐渐加快。
途中跑:保持身体平衡,调整步幅和步频。
终点冲刺:全力以赴,冲过终点线。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后进行50米快速跑练习,至少完成5次。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小学体育快速跑优秀教案小学体育快速跑优秀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体育快速跑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快速跑优秀教案篇1学习阶段:水平二学习目标: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学习内容:50米快速跑学习步骤:一、情景导入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游戏<换物接力跑>,讲解游戏的放方法和规则.2.请同学安排场地和控制赛跑的距离.3.邀请一组同学一起完成一次游戏.4.教师组织进行游戏.5.进行小结,指出存在的错误好继续进行游戏.同学活动:1.认真的听教师对游戏的方法和规则的讲解.2.安排好场地让自身在自身能力范围内愉快的完成游戏.3.进行游戏时尽自身最大的能力与同伴完成游戏.4.在游戏中要和时的纠正存在的错误.组织:以四列横队完成游戏.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重点:用前脚掌着地,积极摆臂,加快步频难点:在跑的速度达到最快的时候仍能坚持动作。
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同学做一些准备活动。
原地的摆臂和行进见、间的高抬腿练习。
并组织两人一组进行原地的高抬腿跑。
看谁做的动作好。
2.组织30米的放松跑让同学体会正确的动作。
3.进行的快速跑,在跑的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动作。
同学活动:1.认真的作好准备活动让自身进入最佳的奔跑状态。
2.在放松跑的过程中体会正确动作所带来的奔跑快感。
3.尽力的完成50米快速练习。
组织:四路纵队。
三、放松练习教师活动:组织同学自身想一种以上的放松自身的方法。
并组织练习同学活动:依照自身想的放松方法进行练习。
小学体育快速跑优秀教案篇2一、指导思想本单元根据《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和“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指导思想,在体育教学中,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丰富的游戏,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快速跑技能,提高快速跑的能力,培养体育兴趣,在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获得快速奔跑的身心体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身心得到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三篇篇一内容:1、50米快速跑2、游戏:计时目的:1、能知道用积极摆臂、加快步频来提高跑的速度。
2.了解游戏方法、规则,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能主动参与练习,体会速度感和胜利的喜悦。
教学过程开始部分教学内容: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布置本课内容和要求。
2、准备活动3、站立式起跑练习×××××××××××××××◎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学内容:一、50米快速跑1、重点:能做出50米快速跑的全程动作,做到动作自然、放松、快速。
达成目标: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协调能力。
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四组站在四根跑到一端,教师口令指挥。
学生活动:1、学生听口令跑2、听口令追逐跑要求:认真、跑直线次数:2时间:5分钟强度:中二、计时跑(游戏)重点:提高学生快速跑的能力达成目标:发展学生的快速能力和灵敏、协调能力教师活动:1、组织进行站立式起跑的50米快速跑计时比赛。
2、教师口令指挥3.规则:第一名为该组获得1分,最后以得分多的为胜队。
教师活动:1、学生听口令做,四人一组2、要求:动作协调、认真刻苦,跑自己的跑道,要为集体争光.次数:3_5时间:16分钟强度:强教学内容:1、放松2、课后小结达成目标:通过放松运动,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达到放松的效果。
教师活动:口令指挥学生活动:听口令、音乐做组织:体操队形篇二一、教材分析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也是儿童游戏、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动技能,还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
跑的动作最容易形成,而错误的动作,也最难改正,因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要特别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50米快速跑对学生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及奔跑能力和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注意通过各种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让学生在自然奔跑中体会跑的正确动作,体验体育健身带来的快乐。
2024年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第四章《快速跑》的第三节,主要围绕50米快速跑进行教学。
详细内容包括: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的动作要领、终点冲刺技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的动作要领、终点冲刺技巧。
难点:起跑后的加速和途中跑的动作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秒表、起跑线、终点线。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猴子捞月”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速跑的感觉。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教师讲解起跑姿势、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的动作要领、终点冲刺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起跑、加速、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组学生进行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的练习,教师计时,学生互相鼓励,提高成绩。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0米快速跑》2. 内容:起跑姿势:蹲踞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用力蹬地,迅速摆臂途中跑的动作要领:前脚掌着地,身体保持前倾终点冲刺技巧:加快步频,提高速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练习50米快速跑,记录成绩,并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的起跑姿势和起跑后的加速动作仍需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将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校内外体育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3. 技能讲解与示范的详细程度4. 学生分组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思考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分析。
小学50米快速跑的教案1 一、指导思想 本课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宗旨,针对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了启发式、对比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愿学、乐学、会学。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学习一个动作可以分解的进行。
本课根据学生情况把加速跑分解为步伐、步频和前脚掌几个关键点进行教学,最终使学生学会疾跑阶段的加速。
二、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为50米快速跑:加速跑。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与健康》第三册的三年级教学内容。
快速跑在小学体育课众多教材中,是教学价值最高的基本体育教材之一。
辅教材搭配上下共同锻炼以及发展判断能能力的游戏“警察与小偷”,力求达到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三、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短距离快速跑在小学各年级教材中都出现,是重点教材,除跑的距离要求不同之外,技术要求可概括为一松,二大,三快,四平直,也就是动作协调自然,步幅大,步频快,要平稳,直线性强。
要达到上述要求,腿的后蹬前摆要快速充分有力,摆动腿用前脚掌积极着地缓冲。
全身动作协调配合,但在不同年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所侧重。
教材中要求: 一、二年级可重点要求跑的直线性,抬腿充分和摆臂正确,从小养成正确的跑姿。
在这个基础上, 三、四年级后蹬跑的教学结合要求逐渐做到快速有力的后蹬,同时注意身体的平稳性,摆臂正确。
五、六年级可增加对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的要求。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三(1)班学生,学生对以前所学跑的只是掌握相对熟练。
本班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较强,但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时兴趣的依赖性比较强,注意力易分散,兴趣点较多。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利用分散兴趣点以及分解学习的教学方法,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使学生注意每个兴趣点最终得以强化动作的学习。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方式的起跑练习,学生能够了解快速跑中加速跑的环节。
2、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由静止过度到快速跑的方法,并通过练习发展自己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反应能力以及奔跑能力和互相协作能力 3、通过学生自我发现、对比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在游戏中增强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与判断力。
小学体育与健康《50米快速跑》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50米快速跑教案引言:50米快速跑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展开全身性的锻炼。
通过这项运动,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爆发力和速度,并且改善自身的心肺功能。
本文将针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50米快速跑进行教案设计,力求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巧和方法,以提高跑步的速度和效果。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了解50米快速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 培养学生的跑步速度和爆发力;3. 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能力;4. 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二、教学准备在进行50米快速跑的教学前,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准备好跑道和足够的运动场地;2. 安排一名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或教练进行指导;3. 准备一份详细的教学大纲和讲义;4. 注意学生的体能情况,如有需要,提前做好必要的体能训练。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本教案将50米快速跑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步骤进行:1. 热身准备在开始实际的50米快速跑前,学生需要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以防止运动损伤。
热身活动包括以下内容:1.1 慢跑:学生进行10分钟左右的慢跑活动,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血液循环。
1.2 拉伸运动:学生进行一些拉伸动作,如手臂、腿部、脖子等部位的拉伸,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1.3 跳跃活动:学生进行一些跳跃活动,如单脚跳、双脚跳等,以增强身体的爆发力。
2. 技术指导在进行50米快速跑的技术指导时,老师或教练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起跑姿势:学生需要采取正确的起跑姿势,即上身略微前倾,脚部稍稍分开,掌心向下,蹲下身体并将重心放在前腿上。
2.2 起跑动作:学生在起跑时应迅速用力,将重心转移到后腿上,并迅速推开地面,全身爆发。
2.3 跑步姿势:学生在全程奔跑时,上身保持挺直,手臂自然摆动,用力挥动双手可以提高速度。
2.4 呼吸控制:学生需要在奔跑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深呼吸,保持有助于提高氧气供应和减少疲劳感。
50米跑教案50米跑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本次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教育教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互学互助共同提高。
教师通过语言点拨、启发、诱导;动作提示释疑;评价、小结,使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掌握50米全程跑的动作方法。
增强对体育知识的认识、了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
二、教学内容:50米快速跑人教版三年级三、单元计划:本教材分为5次课,本次为第4次课四、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50米全程跑是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习内容,他是快速跑的典型项目,也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项目和本年级的考核项目。
这里的全程跑仍不是短跑技术过程的含义,而主要是通过50米全程跑的.要求学生用全力快速跑完50米的距离,进一步改进跑的技术,发展速度素质和跑的能力及神经和心肺功能。
2、学生情况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
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
三年级的学生,处在长身体的时期,走和跑习惯和方法还没有定型,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心理发育不成熟。
如在教学中,以跑的各种游戏来教学,使儿童在活动中掌握跑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的正确身体姿势,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儿童提供展示自我的条件和机会,让儿童体验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身心得到发展,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使95%的学生知道50米全程跑的四个环节,知道完整的技术动作要领。
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四个技术环节,完成50米全程跑。
10%的学生能够初步掌握50米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及途中跑技术动作。
发展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
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及协调性。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勇于拼搏,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六、教学重点:站立式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的四个环节的链接。
2024年小学四年级体育《50米快速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第三章“快速跑”部分,主要内容为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训练方法和比赛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0米快速跑的基本技术,提高跑步速度。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不断进取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50米快速跑的起跑、途中跑和冲刺技术的掌握。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提高跑步速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口哨、秒表、标志物。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抓小偷”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快速跑的感觉。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起跑:蹲下,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听到口令后迅速起跑。
(2)途中跑:保持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摆动,脚步轻盈。
(3)冲刺:在距离终点10米处,全力以赴,冲向终点。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按照起跑、途中跑、冲刺的顺序进行练习。
4. 例题讲解(5分钟)讲解一个50米快速跑的实例,分析其起跑、途中跑和冲刺技术的优点。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按照讲解的例题进行随堂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6. 比赛环节(10分钟)学生进行50米快速跑比赛,教师记录成绩,给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课题:50米快速跑2. 内容:起跑:蹲下,两手放在身体两侧,迅速起跑。
途中跑: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摆动,脚步轻盈。
冲刺:全力以赴,冲向终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本节课学习的50米快速跑技术。
2. 答案:完成展示,家长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加学校组织的田径队训练,提高自身运动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技术讲解与示范的详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