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铁晓明,邓燕雯,吴声怡

1.农业产业化

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

它的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是现代农业的一种综合经营体制,通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关联产业的联结和融合,推动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市场化进程,以增强农业自身的积累和发展能力。

其特征是农业布局区域化、农业生产专业化、农业管理企业化、农业经营一体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其直接目的是增加农户收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满足市场需求。

农业产业化的微观研究主要以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即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为重点。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依托的组织形式也应该是发展变化的。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以工商企业、合作社或大农场为核心,以产权或契约形式把农业与其关联部门组成一体化经营的形式较为普遍。

我国典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主要有4种运作形式,即订单农业、签订产销合同、返租倒包和土地入股。在国内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践中,龙头企业在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引导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2.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分析

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创新的动因在于更有效率的制度能带来潜在收益的增加或成本减少。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为节约交易费用而发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其主要动力来源于农户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对潜在外部利润的追求,这种外部利润来源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对传统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所存在的交易成本弱化。农户与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契约或产权联系,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具体来讲,对农户而言,较为稳定的供求关系大大地减少了各种事前交易成本,如信息成本、运输成本、垄断定价的损失成本、专用性投资不足的损失;同时,也减少了市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对龙头组织而言,同样可以减少其在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如市场搜寻费用、质量监督费用、产品质量和数量不确定所造成的事后损失,等等。

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要基于以下几点:(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各利益主体的联合,要把由交易成本节约而形成的生产者剩余保留在农业内部,各利益主体分享产业效率提高的利益,必须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与成熟,将最终取决于其利益分配机制的健全与完善。(2)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不能简单地用“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来定性。在产业化初期,加工、流通等企业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较低,还需一个积累提高的过程,农户与加工流通企业应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在此阶段,农户除非参股入股于企业而分享加工、流通利润,否则,企求企业大量地反哺生产环节,既难做到也不现实。而到了产业化中后期,企业有了一定积累,规模扩大了,相互依赖性增强了,就应该做到“利益共享,反哺生产”,以巩固生产基地。在利益分配中不能一味地强调农户的利益而轻视其他利益主体,否则就会发生工商资本向联合体外转移的情况。(3)农业产业化经营可起到节约交易成本的作用,但其建立与运行要付出相应的组织成本。如果组织内部边际交易成本高于外部市场边际交易成本,则各利益主体会退出组织,转而分别独立地进入市场交易。

4.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

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判断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标准,是多元参与主体能否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与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主体,二者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因此,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公平分配”的利益共同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

根据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系的紧密程度及联系方式(途径)的差异,把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又具体划分为“松散型”、“半紧密型”和“紧密型”三种具体的操作模式。

1. 松散型

在“松散型”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的主要纽带是市场,即龙头企业对农户生产的农产品一次性收购,双方不签订合同,自由买卖,价格随行就市。除此之外,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没有任何经济联系和经济约束。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产品交易完全是纯粹的市场行为,双方关系既不稳定,也不相互承担责任,这种买断型的利益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为农民出售农产品提供了便利,并降低了农产品的交易

成本,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对处于发展初期,既无自己的生产基地,又缺乏足够的流动资金的企业而言,也不失为解决原材料来源的有效方式之一,因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也具积极意义。

由于农产品的价格随行就市,且基本没有事前的信息引导,农民还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仍处于提供原料的地位,缺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总体上看对增加农民收益、实现农民的利益目标的作用或贡献非常有限。企业无需分担农户的经营风险,但其原料的数量和质量也难以保证。

2.半紧密型

在“半紧密型”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主要联系纽带是契约。这种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为确保自己有充足而稳定的原材料来源,农民也希望有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及市场,双方以契约形式建立起经济联系。龙头企业按合同规定的价格形式、价格水平、收购数量和收购方式向农民购买农产品,并给予农民适当的技术指导及农业生产的物质支撑。另外,龙头企业为稳定与农民的这种经济联系,同时也帮助农民摆脱原材料供给者的不利地位,一般还承诺将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利润部分返还给农民。

由此可见,通过契约安排各类关联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关系,主要有保护型合同、服务型合同和返利型合同等3种形式。这种契约联结方式能够比较均衡地兼顾企业和农户的利益,交易关系比较稳定,交易成本比较低。农户能够解决农产品销路,获得生产技术指导和生产资金扶持,有利于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发挥区域专业化的规模优势;企业能够获得稳定、符合标准的生产原料。但实施保护价收购或包购包销,企业所承担的市场风险比农户要大得多,因而需要企业有较强的抗风险的能力。这种抗风险的能力一方面来自企业自身,即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优势,有能力进行规模垄断或行业垄断;另一方面来自企业的外部环境,如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贴息贷款、减免税收等)。因而这种联结方式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非市场手段。

3.紧密型

“紧密型”经营模式中,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系的主要纽带则是产权。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户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要素入股,成为加工、流通企业的股东,形成了“资金共筹、利益共享、积累共有、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利润分成;或是农业生产完全实行企业化经营,企业与农户的外部交易关系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关系,生产原料的农户和进行加工的企业可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平均利润。

这类农户融入企业的一体化经营方式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较常见,但在国内尚未成为主流,或许是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过小,也或许是农业产业化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的选择因不同的农业经营水平、不同的经营项目、不同的地域而异。但就保障农民收益而言,农民经济地位与分配关系沿“松散型”、“半紧密型”、“紧密型”的阶梯逐级提升和改善。

5.龙头企业与农户契约式利益模式的优化探讨

来源: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模式思考

(一)契约式利益模式的缺陷与原因剖析

由于公司和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对等,导致缔约双方地位的不平等,加之农

业经营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双方机会主义行为,公司与农户的

契约存在着不完全性。在缔约过程中,公司有可能凭借其强势地位单方面规定契约条款,

甚至可能产生对农户的欺诈和强制行为,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有利的谈判地位,加之缺乏法

律上的有效监督,极易出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合同附合化现象,合同内容权利义务失衡是自

然的结果,难以保护农户权益,并加大产业化组织内部运行成本,从而降低了这一组织模

式的运作效率。

此外,公司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受制于双方所追求的契约目标。公司与农户的联合

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联合,二者的目标函数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双方总是根据自己利益

最大化选择行为,在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受机会主义行为驱使,容易导致败德行为,合同不能有效执行,公司与农户双双违约,这就决定了双方契约关系具有内在风险性。

同时,合同中低额的违约赔偿金无法使公司与农户形成长期契约关系,也很难制约建

立在自利性基础上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增加合同中违约金的数量会增加谈判成本,降低签

订合同可能性。契约对双方的约束力弱,使得农业产业化经营风险容易转嫁给对方。

(二)龙头企业与农户契约式利益模式的优化对策

1.加强信息服务。完全契约关系的形成建立在对等信息基础上,政府应建立健全农产

品市场信息体系,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对信息的预测、分析和判断,为农民

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并通过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信息培训,使农民增强信息意识,提

高农民运用信息的能力。

2.组织农民,提高其法律地位和法制能力,这既是发展市场农业的当务之急,也是强

化其对产业化运行体系制衡作用的有效之策。平等契约关系是通过由均势谈判力量和地位

的主体双方重复博弈所实现的,农户谈判力量的强弱对维护其自身利益关系重大。通过建

立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民组织起来,不仅有利于农民获得信

息和技术,有利于抵御各种农业风险,而且增强了市场上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了其在与

公司缔约时的谈判地位,避免公司对农民利益不合理的侵占。

3.实行专有资产共同投资,增强双方相互依赖性,弱化利益主体转嫁风险的动因。如

公司投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同时要求农户交纳一定的保证金,或吸收农户入股,公司与

农户之间通过产权纽带捆绑在一起,如果某一方违约,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的利益,但长

期不仅使对方受损,而且也会使自己蒙受损失,通过公司与农户专用资产投资,提高了契

约安排的稳定性和约束力。

4.建立风险基金保障制度,以降低和防范经营风险。风险基金的提取既可以是农户、龙头企业的共同行为,也可以由龙头企业单独承担,也可以是政府行为。可以从收购农产品价值与加工农产品增加值中按比例定额提取,也可以由龙头企业从盈利中提取。提取的比例应视农民承担能力、企业盈余情况、产业风险和政府政策等因素而定。风险基金主要用于以丰补歉和价格保护。风险基金补偿制度可弱化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对双方的冲击,从而稳定双方的契约关系。

5.发挥政府在利益共同体中的协调和制衡作用。农业产业化是市场行为,政府部门是管理、调控和公共服务主体,政府支持和推动是产业化的发展助力。政府要运用法律和政策加强对经济合同的管理,认真处理经济纠纷,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保护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把利益分配机制建设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通过法律规范、政策引导,加快建立中介服务组织系统;用优惠政策引导龙头企业正确处理与农户的利益关系;加强农业法制建设,由经验治农转变为以法治农。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根据县人大年度工作的安排,农工委在常委会副主任王三毛的带领下,近期先后深入县农办、冈上、向塘、三江等部门和乡镇,就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成效 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力打造新型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坚持把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加强农产品基地和农业服务组织建设,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的产业经营组织发展,加快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1、龙头企业不断扩大。2007年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家,2008年达70家,2009年达94家,占全市的39.3%,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9家,市级72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17亿元,出口创汇5000多万美元,实现税收2.1亿元,带动27.3万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 2、农产品基地得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是龙头企业联系广大农民的主要纽带。近几年,政府每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左右,扶持龙头企业在“两带”建设农产品基地,基本形成了粮食、生猪两个主导产业和家禽、特种水产、蔬菜、花卉苗木四个特色产业的格局。至2009年底,已形成2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基地25家,20棚以上的规模养殖基地35家,全县生猪饲养达181.3万头,家禽饲养达3686.6万羽,水产品起水量12.02万吨,蔬菜种植26.2万亩,产量69万吨,苗木2万亩。 3、农业服务组织健康发展。每年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扶持农业服务组织成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产品的有序流通。至2009年底,全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0多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市级示范社7家,组建了生猪、蔬菜、水产、粮油等协会6家,各类中介组织30多个,培育各类农产品经纪人2000多人。 4、品牌创建初见成效。培育和发展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9个,国家绿色(有机)食品品牌24个,产品168个,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42个,注册商标124件,拥有“汇仁”、“皇禽”2个驰名商标和“国鸿”、“昌碧”、“稻香园”、“九木堂”等9个著名商标,绿色品牌和商标数量均为全省县(区)之首。 5、“一村一品”、“一乡(镇)一品”基本形成。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挖掘各乡(镇)、村的资源潜力,大力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目前,已基本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

培育提升10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

培育提升10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着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的意见》(甘政办发〔2015〕11号)精神,为认真组织实施好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18年,集中培育10个以上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带动力强的行业领军企业,力争5个在主板上市,5个以上在新三板上市,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创建重点 以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选择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龙头企业予以重点培育。引导龙头企业采取兼并、重组、参股、收购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发展实力。支持龙头企业跨区域经营,提升产品研发、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和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强企业实力,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创建标准 (一)经济实力强。在我省注册的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资产规模达1亿元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以上,特色优势明显、成长空间大的企业可适当放宽条件;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的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70%以上;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资产负债率低于60%,无不良贷款;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二)科技含量高。主导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企业建有研发机构,能开展自主研发,具有推广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有全国著名(驰名)商标或省级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3年内未发生过产品质量安全和安全生产事故。 (三)发展潜力大。企业产权明晰,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 (四)带动能力强。通过建设原料生产基地、领办合作社或订单生产,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当地合作社和农户的数量应达到1500户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个以上。 四、工作措施

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参考资料:巴蜀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6113471810.html,/ 博客:https://www.doczj.com/doc/6113471810.html,/u/2932658050 投稿邮箱:whlunwen@https://www.doczj.com/doc/6113471810.html, 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也是壮大县域经济、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有效激励和地方党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异常迅猛,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小农经济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龙头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带动和促进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户进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集约化种植和养殖、多层次加工增值,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是改造我国传统农业,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必由之路。 第一,积极培育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要加快培育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数量和总量上力求突破。在这方面,一是要扶强现有企业,支持企业强化管理、革新技术、挖潜

改造,鼓励兼并重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活力,促进小规模向大规模转变。二是要着力培育以农产品加工、流通为主的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是弱化种植农业,强化加工农业。强化加工、流通企业的发展,围绕主导产业,按照起点高、辐射力强、市场潜力大的原则,建立一批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骨干企业。三是要建设配套基地。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必然要求农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基地建设又最为重要。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可以有效地带动农民大规模生产,从而形成区域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形成群体生产优势。四是要注重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含量。在加强对农民、工人技术队伍、企业家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走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的发展路子,促进更多的农业技术成果与企业、农户对接,加强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把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要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对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品牌培植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适当奖励。 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化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调控管理力度和政策支持力度。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和服务工作。应根据宏观发展环境的变化及农业产业化发展阶段性特点,及时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要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重点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同时

休闲农业产业化的五种模式与三个经典案例

休闲农业产业化的五种模式与三个经典案例 近年来,农业与旅游都是集各方宠爱于一身,两者结合的产物——休闲农业自然更是宠上加宠,成为了投资人的心头爱。休闲农业产业化都有哪些模式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几种。 特点——通过土地流转,在城市周边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养殖区域,并融入休闲、娱乐等元素,同时打造田园风光以吸引受众。 作用——满足现代都市人亲近自然的心理;带动乡镇区域经济发展,拓展城市功能;是发展休闲旅游度假一个很好载体;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的问题。 特点——在农业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功能,以农业为依托,集合工业、旅游、创意、研发、商贸、储运、地产、娱乐、会展、博览等三种以上的相关产业为一体,在进行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经营的同时,展现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从而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产业综合体。 作用——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传播现代农业理念,促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转变;可以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形成产业集聚、功能互补的良好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特点——可以是一个乡镇、一个村落或者一个园区,在规划上却满足城市发展所需要的各种功能,而农业是作为提升城市景观、美化城市环境的一个版块;国内侧重于对城市周边乡镇的改造,使其保留农业田园元素,在不破坏当地风土环境的前提下打造出具有城市功能的乡村田园。 作用——是解决城乡统筹问题的重要手段;它提升了区域的城市功能和地块的品质与价值,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保留了田园元素,维护生态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特点——利用“一沟一品,一域一景”的特色农业景观,并以此为模式扩展至其他地域经济,利用地理优势开发特色农业项目,依托特色农业项目开发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撬动当地经济发展;一般在沟域内规模化开发鱼塘,或者大面积种植果树等赏花摘果,立足农业、林业或者渔业,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发展,通过旅游带动农业发展和品质提升,打造特色休闲农业。 作用——是北京及河北地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模式;是集生态建设、沟道治理、生态产业培育和新农村建设于一体的创新型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此为借鉴,针对特殊地域寻找特色,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实现功能完善,既可打造出更多经济模式,如水域经济、河域经济等,在更广泛的区域应用。 特点——“大园”是指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成熟的或者正在规划的大型农业园区,而“小镇”则是符合园区特色和整体风格,满足园区旅游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配套功能的新农村建设、旅游地产开发,或用以突出园区特色的重点项目。作用——避免在景区规划过程中涉及农村拆迁和农民转移问题,有效地控制开发成本的同时进行了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渠道;对于合理利用园区资源,统筹规划农业旅游和新农村建设,丰富园区特色与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了解了休闲农业的模式,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休闲农业如何实现产业化的案例。日本农业产业化主题农场——日本MOKUMOKU农场 案例概况 MOKUMOKU农场位于日本三重县伊贺市郊区,由农户养猪的经营联合体发展而成,以“自然、农业、猪”为主题的工作室农庄。以家庭、学生为主要客群,强调亲近自然及家庭温馨,现已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观光农业、网络购物于一体的主题农场。 农业各个环节与旅游产品无缝融合,形成密切关联的农旅产业链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标准

1、部分数据审核是根据表中多个数据计算的,如总资产报酬率=(税后利润+上缴税金)÷资产总额。当数据审核不合格时,参与计算的数据均会同时变为红色。如总资产报酬率不合格,则税后利润、上缴税金、资产总额均会同时变为红色,请在各对应的备注栏就总资产报酬率问题作相同的说明。另外,如果资产总额本身也不合格,那么在资产总额的备注栏除了要说明总资产报酬率问题外,还需对资产总额不合格情况进行说明。 2、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要符合要求,且与会计报表等材料保持一致。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基本标准 1、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70%以上。

2、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规模。总资产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东部地区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3亿元以上,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 3.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8亿元以上。 4.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应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无涉税违法行为,产销率达93%以上。

5.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近2年内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 6.企业带动能力。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东部地区4000户以上,中部地区3500户以上,西部地区1500户以上。 7、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方式从农民、合作社或自建基地直接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70%以上。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

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前景和措施 (一)、我国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现状分析农业产业化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有效途径,实施产业化战略可以推动农业的大发展,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进入市场的需要。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如何抵御市场风险,这些问题在 90 年代以后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轨之后变得日益突出。二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不高,比较利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这是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农业效益的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主要是农业政策、农业投入以及科技在农业中的运用。如果对这些因素进一步细分和具体化,除了农产品价格水平及其与工业品的比价关系这一影响农业比较利益高低的重要因素外,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农业专业化分工状况,以及农业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相互关系等因素,都对农业效益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这些已经为我国农村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所证明。 山东省自 1993 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1.3 万个,连接 700 万个农户,带动基地 5500 多万亩,全省已确立 18 个主导产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推动山东农业出现新突破,农业经济全面增长。过去农民只得到生产环节的收益,而实行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从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和流通利润中分享一部分。而黑龙江省由于近年来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各地对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供销一条龙发展,收到了显著成效。如双城雀巢公司投资4.3 亿元,日处理鲜奶530 多吨,带动了全市27 个乡镇和附近市县乡镇奶牛饲养业的发展。现在黑龙江省的经济作物也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亚麻、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工企业增多,市场竞争能力增强。海南省近年来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抓住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海淡水养殖几个主导产业,组织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贸工农、产加销有一体化,同时下大力气解决了运输流通环节严重妨碍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难点,推动了海南市场农业的大发展,农业比较利益大为提高。实现了农业增加值、农业纯收入连续三年以两位数增长,粮食连续三年夺丰收。 近年来政府尽可能地采取了一些支持、加强农业的措施,但是,目前我国财政不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农业,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可以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创造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地方小气候”,但是从全国广大农村以及庞大的农垦系统来看,至少在近期内是不可能得到这种资金投入的。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提高农业比较利益,主要应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来实现。可以说,事实证明,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农垦企业的兴旺发达是确定无疑的。 (二)、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分析广东垦区自改革开放后,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加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 “八五”以来,进一步实施“巩固提高农业,主攻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战略方针,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较快的扩大及进展。 1 、建立了一批区域商品基地。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环节,也是“龙头企业”依托和赖以生存的条件,目前,已建成或初步建成的区域性基地有:湛江垦区的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和禽畜饲养、养殖基地,茂名垦区的水果、橡胶、蔬菜、茶叶、禽畜饲养和水产养殖基地,阳江垦区的水果、橡胶、海水养殖和生殖和生猪饲养基地,揭阳垦区的水果、高档茶生产基地,汕尾垦区的海水养殖、优质稻生产基地,总直的乳制品、无公害蔬菜和花卉生产基地等。其中大部分“基地”可以为广东农垦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得天独厚的基础。 2、“三高”农业规模不断扩大。至 1997 年底,其累计面积达到 106.05 万亩,年出栏 5000 头以上的养猪场 13 个,万头以上的猪场 5 个,生猪饲养量 44.2 万头,鸡 300 万只,饲养奶牛 2000 头,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行模式 (蒋和平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龙头企业将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科技创新、融通资金、销售服务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是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加快农业现代化,进行新农村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各地农业生态类型、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因而在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作上有不同的模式。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角度出发,对各地在利用龙头企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做出归纳和总结。这对于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超大模式 (一)超大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所谓“超大模式”是指(福建福州)超大现代农业集团(以下简称“超大”)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所开创的现代农业的新模式。是对“公司+农户”传统模式的创新。其核心是实行“企业与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这种模式解决了传统的“公司+农户”利益合作机制不稳定的问题以及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民缺少资金、技术、信息的问题;解决了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全程质量控制难的问题;解决了家庭联产承包制条件下,实现土地规模经营的问题以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的问题,“超大模式”对于引导国内外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提供了成功的典范。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通过科技创新与技术普及,促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技术创新程度与市场潜力大小,是超大选择现代农业项目最为重要的两条原则。超大瞄准国内外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启动“良种产业化工程”、“效益农业推广工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工程”、“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建设工程”等,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找准自己的切入点。 根据产业发展需要,除自设10来个研究课题外,超大还承担了福建省科技厅和农业厅的“超大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应用”、“波尔种羊基地的建立及养殖推广研究”、“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绿色有机栽培模式”、“无公害优质两系杂交稻产业化示范工程”、“超大生物有机肥的产业化示范和推广”等7项重大与重点科研课题。其中,“超大生物有机肥的研制与应用”课题已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红心地瓜干绿色栽培与加工产业链创新技术研究及规模开发”课题,攻克了传统地瓜干加工存在的“三高一低”难题,即高硫、高糖、高杂菌和低水含量,使之成为“三低一高”,即低(无)硫、低糖、低杂菌和“高”水分的新产品。科技创新,大大增加了传统地瓜干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此外,在研制、开发生物农药、新品种、生长调节剂等绿色生产资料方面,超大也取得了显着成效。 2、实行现代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 管理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经过数年实践,超大不仅创造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型管理模式,还成功地构建了“社区连锁专卖、单位配送、批发市场、出口外销”四位一体的绿色营销网络。还投资近亿元,构建我国第一条农业电子商务供应链,利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了农业的数字化,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申报标准或条件三篇

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申报标 准或条件三篇 篇一: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申报标准或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直接与农户紧密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农业企业。 第三条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的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凡申报或已获准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 第五条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1.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

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 2.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70%以上。 3.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规模。总资产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东部地区2 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3亿元以上,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 4.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8亿元以上。 5.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应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无涉税违法行为,产销率达93%以上。 6.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近2年内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 7.企业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直接带动农户。通过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东部地区4000户以上,中部地区3500户以上,西部地区1500户以上。 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方式从农民、合作社或自建基地直接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70%以上。

龙头企业带动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项目

《龙头企业带动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格式 一、封面 (一)封面左上角 扶持方式、项目类别和项目代码,左侧对齐、号宋体、加粗。 .扶持方式:即财政补贴方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试点、“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一般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 .项目类别:种养基地项目(简称种养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简称加工项目)和流通设施项目(简称流通项目)等,并按下表进一步细化。 .项目代码:与计划报表一致,项目类型代码: 种养基地项目经济林()、中药材()、设施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其它(含特种养殖)(); 农产品加工项目粮油()、果蔬()、水产品()、饲料()、畜禽()、其它(含特种农产品)(); 流通设施项目储藏保鲜()、批发市场()。

(二)封面中部 年份、省份和项目名称等。分三行排列,居中、号黑体。 .第一行:年省 .第二行:项目名称(市[县][产能][产品][类别][建设性质])或(国营农场[产能][产品][类别][建设性质])。 产能:指生产能力,企业所能生产(加工)的产品数量。如:年产万只、年加工万吨。 产品:企业生产(加工)的物品。如:文昌鸡、东山羊、生猪、罗非鱼片、粮油、蔬菜、水果等。 类别:种植、养殖、加工、储藏保鲜、批发市场。 建设性质:新建、改建、扩建。 3.第三行: 企业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合作社为:申报书。 封面底部:项目单位、项目建设地点(具体到乡镇)及可研报告(项目申报书)编制时间(具体到月)。居中、号宋体、加粗。 封面颜色:种养项目为深绿色,加工项目为深黄色,流通设施项目为白色。 封面图例:

扶持方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 项目编号: 项目类别:种养项目(畜牧养殖) 项目代码: 年省 文昌市年产万只文昌种鸡养殖场新建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 目 单 位:传味文昌产业 项目建设地点:文昌市抱罗镇 编 制 时 间:年月 号,宋体,加粗,单倍行距 括号内注明项目的详细类别 项目所 在市县 号,黑体,居中,倍行距 号,宋体,加粗,倍行距 产能 产品 类别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运行模式答案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 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 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 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 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 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 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单选(共10小题,总分:40分) 下列不属于超大建立的“五个统一”模式的是? A. 统一提供水果和蔬菜良种 B. 统一蔬菜和水果的栽培标准和技术规程 D.统一品牌认证 A. 经营规模大 B. 经营的成本比较低 C. 产出比较高 D. 投入比较大 A. 事业单位,进行企业化运行 B. 改革创新管理的技术 C. 全面招商引资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D. 以现代高科技为支撑,提高园区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1. fi- C.统一销售渠道 2. 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民有高效益原因不包括?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珠海模式的特点?

4 现代农业的特征,下列错误的是? .

A. 生产要素不断变化 B.有商标 C.有品牌 A.产量高 B.效益好 C. 立体种植,创新性强 D. 具有普遍性 A. —个企业群 B. 两大市场 C. 四大企业 D. 五大基地 A. 无机农业研发团队 B. 有机生产资料开发保障系统 C. 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持和研发系统 D. 遍布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供应系统 A. 科学规划 B. 加强技术 8. 寿光模式的特点不包括? fi- D.有统一价格 5. 韩国高产辣椒的特点下列错误的是? 6. 梧州模式的1245实验工程不包括? 7. 超大模式建立的保障系统不包括下列哪项?

以龙头企业带动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前景和措施(1)

摘要:根据农业部农垦局和中国热作学会“关于开展南亚热作产业化问题专题考察调研的通知”,以及广东省委最近提出的广东省当前改革发展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八大课题的精神与内容,我院在院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组织了《热区农业产业化》课题组,深入广东农垦各进行了专题考察调研,现将有关广东农垦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调研报告汇报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工农贸一体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广东农垦集团公司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一、目前广东农垦热区农业的生产布局和产品的产、加、运、销状况。广东农垦是主要从事热带和南亚热带农业生产、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的、拥有年社会总产值51.6亿元,利税2.4亿元,出口创汇3419万元的大型国有企业。广东垦区地跨北纬20º20`47~23º33`47″东经108º42`09″~116º08`42″属于热南和南亚热带气候带。*2。拥有土地总面积326.70万亩,已开垦利用279.2万亩,土地开垦利用率为85.6%,总人口33.57万人,其中从业人员12.92万人。省集团公司属下有湛江、茂名、阳江、揭阳、汕尾五个二级集团公司(局)。和深圳、汕头两个总公司以及广州总直等124个企业,其中农业企业有52个。(一)、目前主导产业的确定。确定主导产业是推进热区农业产业化集团化的前提和基础。广东垦区的农业结构经过近几年的大调整,已形成了八大热区农业生产基地:即糖蔗、剑麻、橡胶、水果、茶叶、林业、蔬卉、养殖业生产基地。其中,目前和今后可以确定为主导产业并能形成生产经营产业化的有四大产业:即糖蔗、剑麻、水果和养殖业,因为这些产业具有市场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发展潜力,在垦区经济中能起到主导作用。(二)、主导产业的生产现状和分布状况及单总产。 1、糖业。糖业生产是目前垦区支柱产业之一,至1997年底(下同),糖蔗种植面积40.17万亩,占垦区农作物总面积的62.24%,总产量223.83万吨。单产每亩5.57吨;糖蔗产量近三年来的增长速度(环比增长)分别是9.3%、10.75%和24.4%,年平均递增14.82%,糖蔗产值(按现行价计,下同)分别占种植业和大农业总产值的50% 2、根据《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和《中国热区农业区划》的划分,广东垦区内西起廉江的安铺,经高州,东起电白呈弧线形以南的雷州半岛上约19个农业企业均属北热带气候带,垦区其他单位则为南亚热带气候带,前者土地总面积是164.9万亩,占垦区土地总面积的50.5%、27.71%;年机制糖产量14.51万吨,机制糖产量近三年来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71%、18.36%、7.61%,年均递增7.75%,制糖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8.59%。同时,糖业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最好,并对垦区相关产业拉动作用最大。糖蔗生产主要集中于雷州半岛中、南、北部湛江垦区范围的遂溪县,雷州市、徐闻县、廉江县和茂名垦区的化州县境内的农场。 2、麻业。剑麻生产是广东垦区最具热带和南亚热带区域特色与开发优势的产业。剑麻种植面积8.41万亩,直纤维总产量15644.4万吨,剑麻纤维近三年来的增长速度分别是20.22%、7.17%和-13.57%,年均递增4.61%,剑麻纤维产值分别占种植业和大农业总产值的7.88%和4.31%。剑麻的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居世界最高水平。剑麻业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岛西部的东方剑麻公司的东方红农场和金星农场,此外还有火炬农场和幸福农场等。 3、水果。各种水果种植面积30.89万亩,总产7万吨,单产每亩632公斤。另,蔬菜种植面积 4.90万亩,总产 5.67万吨,单产每亩1158.3公斤。[!--empirenews.page--] 各种水果总产近三年来的增长速度分别是-4.1%、-25.10%、25.20%,年均递增-1.3%,其中菠萝罐头近三年来的增长速度分别是10.54%、-20.94%、79.92%,年均递增69.52%。各种水果产值分别占种植业和大农业产值的15.50%和8.47%,其中,菠萝种植、加工和出口基地均为全国最大的,菠萝罐头95% 销往国外,并获出口美国、加拿大免检证书,年创汇330万美元。各种水果目前主要分布于湛江、茂名和揭阳等垦区。 4、养殖业。养殖业尤其是饲养业,由于受土地资源的制约性,又处于市场需求量大,当地自给率甚低的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州、湛江、茂名等大中城市的郊区地带,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成为该垦区今后热区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产业。(1)、饲养业。其中全垦区生猪年末存栏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情况简介

云梦县***粮食贸易有限公司 产业化经营情况 一、基本情况及经济效益: 云梦县***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是梦泽乡招商项目,成立于2003年11月,公司集稻米精深加工、储存、进出口贸易、科研和综合利用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位于孝感市云梦县农产品加工园区(云梦县梦泽乡),属工业用地,公司占地1446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660平米;注册资本金500万元。现有资产总值4000万元人民币,拥有国内领先的生产设备和一流的生产工艺,具有日产糯米150吨、精制大米120吨的生产能力,存储量20000吨;员工108人;年经营量25700吨,年销售额670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358万元。 二、项目投资与技改: 2017年以来,公司新建是加工能力150吨的厂房一座、6000吨新式粮仓一座,2018年新建5000吨新式粮仓一座、引进建成一条先进的粮食加工生产线。并对原有粮食烘干机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大米生产线采用多机经碾、三次色选、三次抛光的先进加工工艺。等等。通过一系列大力的技术升级改造,形成了初清、精碾、抛光、色选等等十八种工艺自动化程度很高的生产线。 三、产品研发与成果应用 在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公司还十分注重稻米加工工艺改进,和技术人才的引进,生产人员全部是拥有20多年从业资历

的工程师和技师。公司成立了大米产品开发研发部,聘请长江大学农学院等院校的高级技术人才为顾问,进行水稻种植、精深加工、绿色营养优质精米方面的研究。公司的老品牌“观音岗”大米、最新注册的“岗珠粮”牌优质大米就是研发的成果,它们成为***粮食的拳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2017年销售18000吨;2018年销售24000吨。 四、产业链打造 粮食加工业的上游为农户种植、种子化肥、农业机械等;下游主要为粮食流通、食品加工的企业间流转。 ***的上游产业链,重点是抓好与订单农户的合作共赢。这已经是我企业当前的重要工作。 下游产业链的打造,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断调整,消费形式日益多元化。消费者对大米及制品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基本的生活需要逐渐向优质男经、功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多年的经验让我们知道,下游流通环节对各类产品的需求直接决定了加工企业的产品定位。比如米线、速食盒饭、膨化食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粮食以领先同行业的规模、品牌、技术和管理优势,赢得了思念、三全、伍粮液、黄酒集团等国内知名速冻食品企业、酒业企业的青睐,成为他们首先的优良原料供应商和紧密的合作伙伴,糯米、大米等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 五、质量安全管控与品牌创建

加快产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加快产业发展、做强民营企业 ——陕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专业从事食用植物油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民营企业,是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公司创建于1998年,经过七年的艰苦创业,现已成为陕南资产规模较大的油脂企业,也是本地区农产品菜籽油加工规模最大的重点骨干企业和原料生产基地。公司现有总资产9700余万元,职工328人,其中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72人。现有两条生产线,第一条生产线于1998年建成,年加工能力为2万吨油菜籽;第二条生产线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项目,年加工油菜籽8万吨,于2005年8月建成投入运行。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采用欧美技术,管理科学规范。原料精选汉中盆地优质油菜籽,生产的“定军春”牌纯压榨、“双低”系列绿色食用油和副产品菜粕,质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产品一直畅销陕西、四川、重庆、甘肃、北京、浙江、广东、深圳等十八个省市。“定军春”牌系列菜籽油六大系列二十余个品种规格。原公司截止2004年底资产6063万元,资产负债率%。销售收入6905万元,利润万元,上交税金万元。2002年至2004年累计上交税金万元,税金全部足额上交。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业的年销售额达到年销售总额的95%以上,2005年1月至6月底实现销售收入3229万元,资产负债%,公司总资产万元。2005年5月,在县农场征地45亩建设国家级2万吨双低菜

籽油生产线,现已完成投资4558万元。春光公司在“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绿色汉中”的精神鼓舞下,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不论从企业规模的壮大或经济实力的巨增,都已呈现出了公司非凡的活力,已成为本地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企业。总结我公司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紧抓农业产业化经营机遇,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1998年初,公司董事长率先带头创办民营企业。他看到本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无事可干,只有少部分人外出打工搞点创收,当地虽然盛产油菜,但由于没有像样的能创造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种的油菜籽价格低,而且还难卖,没市场。因而田地的丰收给广大农民带不来经济上的增收。丰富的资源优势多年来一直未能变成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优势。于是自筹资金258万元,同年8月在勉县黄沙镇建立了陕南较大的民营食用油生产、兑换、销售企业——勉县春光油脂化工厂。当年企业有员工48人,固定资产80万元,实现产值400万元,使本村在厂上班职工家庭总体收入年增加数十万元,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希望,得到了县、乡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经过几年的经营,使不少困难家庭逐步脱贫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科学筛选论证项目,带动农业发展,振兴地方经济。 为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企业建成具有高水平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骨干企业。2001年至2003年公司对原生产线投入近千万元进行技改,技改后产品质量和生产规模

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情况汇报

湘回药发[2011]第09号 湖南省回春堂药业有限公司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 情况汇报 公司基本情况 我公司是由湖南省回春堂制药厂改制而来的股份制企业,位于涟源市回春堂路1号,是集中药材种植、中成药生产、农业生态园、水力发电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企业,中成药生产厂区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种植中药材桔梗、金银花、白术等十几个品种,种植面积8000余亩。生态园内有休闲农庄、果园等各种设施齐全。现有固定资产9015余万元,员工35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0余人。 公司是湖南省重要的中成药生产厂家,药业公司拥有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口服液、糖浆剂等六条高标准生产线,2009年3月公司通过了国家组织的GMP换证验收。并多次被评为涟源市“先进企业”和“纳税先进”单位。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892万元,销售收入10500万

元,税收200多万元。企业连续6年位列涟源市财源建设目标管理45家企业前列。已建立了遍布全国二十多省份的销售网络,享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 农业产业化建设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己由数量制约为主,转变成质量和品种为主,农村经济由追求农产品总量向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我公司是以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的生产厂家,为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公司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也取得了一定成绩。 我公司有5000多平方米的中药材储存仓库。共建有古塘、温江、龙山等药材种植基地,面积8000余亩、水面养殖面积100亩、果园600亩、水力发电站2座。我公司所需原料如金银花、板蓝根、白术、桔梗、生地、厚朴等均由基地提供,供给量已达到90%以上。鱼场已引进了回头鱼、湘白鲫等品种,果园已种植了良种乌梅600亩,水力发电站年发电量100万KWH。 近年来,医药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回春堂不断进行管理体制的创新和产品的开发,在现有三十九个产品的基础上,每年投巨资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以此创造新的增长点。加大技改投入,去年已投入技改资金2000万元,对现有的前处理车间、提取车间进行技术改造,生产能力扩大了四倍。 保证产品质量,关键的是原材料的质量,实行药材种植基地化,是保

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202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总结范文 XX年,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紧紧围绕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这个主题,结合培育x亿元优势主导产业,结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结合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业,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取得了明显实效。 一、发展态势良好 1 、队伍不断扩大。到XX年底,全市共发展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1家,比去年新增x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x家,比去年新增1家;镇江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比去年新增x家;xx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比去年新增x 家。 2 、销售高速增长。XX年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x亿元,比XX年同比增长x%;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x万户,同比增长x%。均完成了镇江市下达的“两个10%”的增长目标。XX年农业龙头企业完成出口创汇x万美元,超额完成镇江市下达的x万美元的目标。 3 、带动作用增强。 XX 年龙头企业通过合同、订单及随行就市带动基地面积x万亩,较去年x万亩,增长x%,其中:自建基地x万亩,比上年增长x%。龙头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x人,发放农民x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x%和x%。其中种植类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x人,发放农民x万元,分别占企业总数的x%和x%。 二、主要措施有效 XX 年,针对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缺”(缺少强势企业、缺少加工企业、缺少知名企业)“三低”(企业领导水平低、产品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效益低)的发展状况,我们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以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为主题,以强化动态监测为手段,以管理规范、产品创新、机制创新和项目扶持为抓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 、摸准情况,开展企业经营诊断服务。我委分管主任和科室人员,把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为企业经营提供诊断服务作为重要工作内容。邀请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丁x、李x等教授先后18次深入到x家企业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万山红遍农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1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分析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科技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机制。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2、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3、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4、服务组织带动型(服务组织+农户); 5、农业园区带动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示范园+农户型); 6、中介组织协调型(“农产联”+企业+农户); 7、其他组织模式(主要以以上几种模式衍生而出)。 1.1 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农户) 这种模式是以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和供应企业或农户品的加工和销售企业为龙头,对某一农产品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带动农产或相关的生产企业发展优势产业和重点产品,联结生产基地和农户,形成紧密程度不同的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龙头为农民承担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②“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有效地改变了过去那种企业与农户利益直接对立的状况,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 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市场生产要素上实现了优势互补,龙头企业负责技术、资本密集、风险大的部分,劳动密集和风险小的部分交由农户负责,形成新的生产力。 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既发挥了大规模经营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农业小生产在经营环节上的缺陷,调动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实现了更高层次上的双层经营。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农户品的供求关系难以稳定; ②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完善。 1.2 专业市场带动型(市场+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成为农产品的集散地,加快了农产品流通速度; ②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交易费用。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①市场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 ②农村流通中介组织还未发展完善,还需要培育专业化的经纪人队伍及提高农民参与流通的组织化程度。 1.3 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规模特色产业+农户)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 ①投资少、易起步、风险小,尤其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 ②资源优势相对突出,生产专业化水平较高,形成了专业村、专业乡。 ③形成产、加、运、销为一体的产业群体。 这种模式的缺陷在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