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分析

五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分析

五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分析
五年级上册期中科学试卷分析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与学的质量的检验。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也可以检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空白之处。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已经结束,现将试卷分析如下:

一、总体情况:

本次试题主要有以下类型的题目:填空、判断、选择、连线、答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范围广泛,无偏题怪题。

二、考试基本情况

参考人数30人,总得分1181分,平均得分39.37分,及格29人,优生人数16人。合格率97%,优秀率53%.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填空题:

全年级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大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填写,个别小题有失分现象,原因是基础不好的学生对知识掌握模糊,记忆方法有误,有的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复习的时候也不认真,对一些常识性的题没有印象,导致失分。

2、选择题和判断题:

该题出现错误较少,出现错误的也是那些平时不认真的学生,他们对学过的知识无法牢记,以至于出现“乱蒙”的现象。

3、连线题:

本题出现错误较少,由于教师平时强调很多,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方式掌握的也比较好。但有个别同学出现错误是因为题型较新,一列里的动物或保护方式可以向左右两个方向连,有的学生就有失误连错的现象。

4、简答题:

失分较多的是第二小题,由于此题中有两问,而有的同学只答了一问,或者两问答混,这样导致失分。另外第三小题也有同学失分,只答了哪些器官,而未答出是怎样适应沙漠环境的,这是因为对题意理解不够,因此失分。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和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基本概念。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供学习资源。在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继续推行高效课堂的授课方式,通过自对和组学、评价机制的日益完善,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我知道,我会填。(12分) 1、“水稻老鼠蛇”这条食物链中,共有()种消费者,生产者是()。 2、光是沿()传播的,速度大约为每秒()千米,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 3、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4、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叫(),它的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5、土壤的成分中,()和()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二、辨一辨。(对的打“∨”,错的打“ ×” )(12分) 1、皎洁的月光下像白昼一样,所以月亮自然也是光源。() 2、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这些变化表现出来都是很猛烈的。() 3、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4、把江河中生活的鱼儿放到海水中也能正常生存。() 5、鞋底有美丽的花纹,是为了增大磨擦力,这样才不会摔倒。() 6、黑板擦擦黑板进行的是滑动磨擦。() 三、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2分) 1、()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A 水源 B 黄金 C 土壤 2、植物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 A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和土壤 B 光照、水分、温度、空气 C 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是()。 A 西—南—东 B 西—北—东 C 东—南—西 4、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是() A 火箭 B 弓箭 C 喷气式飞机 5、同样材料的物体,表面涂上的颜色也相同,但放置的角度不同,吸收太阳热的本领最大的是() A 水平放置 B 竖直放置 C 倾斜也太阳光垂直 四、简答题。(3+2分) 你肯定知道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吧,请至少列举出三种。然后再请你写出你所在的家乡属于什么地形。 五、看图回忆我们做过的实验,然后回答问题。(3+3+3分) 1、这是在研究与吸热本领有关的实验。 2、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3、现在请你谈一谈:为什么冬天人们穿的衣服大多是深色的? 附答案: 一、1.两水稻 2.直线30万反射 3.凹面镜凸透镜 4、重力牛顿(或牛)N 5、腐殖质盐分 二、1× 2×3∨4×5∨6∨ 三、1.C 2。C 3。B 4。AC 5。C 四、1.高原山地盆地湖泊峡谷平原丘陵(任选三个即可得分) 2.平原 五、1.物体的颜色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颜色越深,吸收的热越多,反之,则越少。 3.冬天天气冷,颜色越深的衣服吸收阳光就越多,因此穿深色衣服比较暖和

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神农中心校xx--xx学年第一学期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选择题、判断题、实验探究题和问答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试卷的题型除保存了原来传统题型,还增加了看图回答问题这类的新题型,使得试题非常灵活,尤其是实验探究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选择、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探究题,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观点说出能此题的解释,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试题的类型与分值分布图 试题一共分三个大题:分别是:选择题5分、判断题3分、实验探究题13分、回答19分。 三、试卷分析 1.选择题:错误率较高集中在第1、2题中。第1题:学生对于生物种类和动植物种类的记忆混淆,第2题:每年的()被称为国

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个题在资料库,学生对知识的把控不够,关注的知识点不够细致。 2. 判断题: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的很好,使错误减了。 3. 实验探究题 在这一道题中,有三个小题,在第一小题中考察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大部分同学回答不是很好。第二小题是电磁铁南北极的探究,关键在于学生能审清题意,把所学知识灵活应用。第三小题是学生对能量转化的灵活运用。 试题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做到一题多选,一题多变,能真正考查出学生对所学知识全面、灵活掌握的情况。 4.回答题。 本题总共有三个小题,分值都比较高。学生在此失分比较严重。第一题:你是怎样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的?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做题的,有很多学生没有指明4根斜杆和正方体框架的长度不一样失分。第二题: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此题学生做的比较好。第三题:为什么说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动物和植物?这个题有很多学生没有分点答,不够条理大都失了一半分。 四、努力方向 从以上试卷分析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认真钻研教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的试题主要是实验题。所出题型涵盖了本学期所学内容,出题较为全面、范围广泛,同时侧重双基。 本套试题考试,共分为9大题。 1、探究影子的变化规律。 2、月相变化示意图的内容填空。 3、潜望镜工作原理画出镜片位置和光的传播路线。 4、磁铁性质的知识。 5、列表比较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不同。 6、电池盒中电池的正确安装。 7、电磁铁磁性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分析。 8、填写人体的呼吸器官并完成呼吸路线图。 9、回忆做纸筒模型的实验,回答问题。 二、基本情况 本年级48人参加考试,合格率97.42%,优秀率57.4%,最高分50分。总体成绩不够好。 三、具体情况分析:

(1)学生对试题认真分析不够,没练习过的题即使稍微一用心就可做对,也有不少学生做的很不好,说明学生缺乏认真分析的能力,仔细、虚心方面做的很不够。 (2)不少的试题都练习过,做过单元试卷,又在复习中考了几次,仍然有部分学生照样做不对,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四、对今后教学的反思: 1.尽量多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操作实验,强化实验教学,引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各种途径进行实验探究,真正把知识学活、学透。 2.学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能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教师积极的调动学生积极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去,改善自己的生活,体验学习科学及应用科学的兴趣。 3.通过学生考试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平时学习水平及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重视,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4、加强后进生的个别辅导,每天仔细检查他们的作业,把错误改正过来并重做一遍,达到完全领会贯通才能放过,同时给他们以关怀和温暖,表扬他们的进步,使他们有长足进步的信心和勇气。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15% 1、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__________。 2、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传播造成的。 3、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4、食物链通常从__________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___________。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 6、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 ___、__ ___ __的环境里。 7、在研究动物时,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 8、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填“早晨”、“中午”或“下午”)。 9、我们可以利用将太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用太阳光照亮。 10、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1、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 12、我知道深色物体反射光的能力,吸收热的能力,

浅色物体则相反。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Х”)24% 1、在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最好对比组和实验组都只用一粒种子,这样比较节省。…………………………………………………………() 2、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5、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6、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7、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生物。………………………………………………()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五年级科学(上)第二次月考 姓名 一、填空题(20分) 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_________,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_________。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3.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 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4.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终止。 5.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了,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6.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7.光是以的形式传播的。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8.影子产生的条件必须有、和。 9.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光强温度,光弱温度。 10.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表面光滑的比粗糙的吸热。 二、判断题(15分) ()1.所有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2.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3.夏天热,冬天冷是因为夏季太阳发出的热多些,冬季发出的热少些。 ()4.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5.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我们人类的责任。 ()6.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7.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8.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9.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10.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11.汽车反光镜是一种凸镜。 ()12.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13.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节能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4.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15.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三、选择题(20分) 1.萤火虫发的光属于() A冷光源B热光源C强光源 2.上午7点和下午5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太阳最高时,影子() A最长B较短 C最短 4.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这次数学试卷检测的范围应该说内容是非常全面的,难易也节制,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应证了大凡我对学生说的那句话:“书本知识真正掌握了,试卷的85分就能拿下了,还有的15分来源于你的理解、分析、拓展能力了。”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通过填空、判断、选择、口算、列竖式计算和画图以及操作题的检测。第二类是综合应用,主要是考应用实践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都可以看出出卷老师的别具匠心的独到的眼光。 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密、灵敏地来抽测每册的数学知识。打破了学生的习惯思维,能测试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性和灵敏性。 二、学生的基本检测情况如下:总体来看,学生都能在检测中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合格率都在96%以上,优秀率在55%左右。 1、在基本知识中,填空的情况基本较好。应该说题目类型非常好,而且学生在先前也已练习过,因此正确较高,这也说明学生初步建立了数感,对数的领悟、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学生优良思维的培养就在于做像这样的数学题,改变以往的题目类型,让学生的思维很好的调动起来,而学生缺少的就是这个,以致失分危机。 2、此次计算题的考试,除了一贯有的口算、递等式计算以外,最要的是多了学生自主编题、用例外方法计算的题型,通过本次测验,我认识到学生的计算习惯真的要好好培养。 3、对于应用题,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很关键。 自己读懂题意,分析题意在现在来看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很多学生因为缺少这种能力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太可惜了。 4、还有平时应该多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自己的操作中学会灵敏运用知识。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完整)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小学五年级科学试卷分析报告 一、整体情况分析 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覆盖本册4个单元的知识点,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从学生平时考试的成绩看,这份试卷让他们考,平均分可以达到75分左右,但是碍于学生对待本次质量检测的过度紧张心理反应,很多孩子考不了高分,导致段平均分只有68左右。当然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教师本身对知识点复习的不到位以及学生对一些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和深入。大致考试情况如下: 1.各班平均分不太高,班级与班级之间差异不大。 2.各班优秀率不高,而且高分不多。 3.班级中不及格的人数较少。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判断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和连线题、实验和探究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实验和探究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设计和探究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该份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但是其中个别题目比较生,比如简答题中的第2小题,考查的是河道中岩石分布的规律和原因。个别同学

失分严重。第五大题科学实践题,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做对,也许是平时实验做得不够,个别同学根本看不懂表格,不会做记录。 原因分析: 1.复习时间较少。因为是期末将至,各科教师均加大复习力度,学生负担突然加大。大部分孩子把复习的侧重点放在了语文和数学上面,平时很少顾及科学的复习。大部分对科学的复习只是在课堂上进行。 2.部分学生平时态度不端正,对科学不重视。班级中优秀的学生上课十分积极,但是后进生把科学当游戏课,上科学课的习惯不是很好好。导致上课不认真,知识没掌握。虽然优秀生上课积极认真,但是粗心大意的很多,经常在考试的时候出现落做题目,错看题目。尽管每次都强调,但还是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这次三个班级很多优秀生就因为粗心而失去了很多分数。 3.科学课让学生记和写的太少,学生虽然会讲了,但是却不会写。有些题目甚至做过很多次的还是记不住。 4.学生对知识点的活用能力不足,很多知识点都是靠死记硬背,结果遇到稍微转换提问方式的题型就出错了。 三、存在的问题 1.填空题失分较多。 大部分学生失分在第2、3、4小题,学生平时掌握的不够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对于部分知识点,老师强调得还是不够。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

————————————————————————————————作者:————————————————————————————————日期: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2.一天中阳光下铅笔影子的、都要发生变化。 3.光是沿传播的,传播的方向是向着的。传播速度很快,达到每秒。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5.人们发现和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色物体吸热快。 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 8、太阳是地球最大的源和源。 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10、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__________传播造成的。 11、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网状结构,叫做_____________。 13、我们在课堂上,在蚯蚓与环境的实验中发现,,蚯蚓喜欢生活在_____ ___、__ ___ __的环境里。 14、在研究动物时,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可以看成是一个。 15、一天中同一物体的影子最短的时刻是(早晨、中午或下午)。 16、我们可以利用将太阳光不能照到的地方用太阳光照亮。 17、林荫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通过树的缝隙在地面上小孔成像的结果。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35分) 1、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2、在光的照射下,物体有了影子。()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没有什么变化。()4.光是沿四面八方任意传播的。() 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6、太阳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7、太阳光的多少、强弱与温度的高低是两回事,没有什么关系。() 8、黑色蜡光纸比黑色无光纸吸热快。() 9、夏天人们穿浅色衣服,是因为浅色衣服比深色的漂亮。() 10、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1、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12、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 13、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透镜取得的。() 14、物体离光源距离越远,被照射物体的影子越小。() 15、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能聚光。() 16、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 17、物体的影子就是物体的投影。() 18、日晷是古人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的一种工具。() 19、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面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有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 一、填空 1、对于每一个生物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它的环境。环境因素很多,就其性质来说,可以分成非生物因素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 包括同这种生物有关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 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 )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 4、食物链通常从( ) 开始,到( ) 终止。 5、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 。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 ) 。 7、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 ) 。 8、影子产生的条件是( ) 、( ) 和( ) 。 9、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 。 10、光是( ) 传播的。 1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 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12、利用凹面镜和凸透镜( ) 特性,可以得到强光和高温。

13、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 ) 、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14、太阳是一颗炽热的大火球,它的表面温度大约为( ) ℃,内部温度高达两千多万摄氏度。 15、我知道深色物体反射光的能力( ) ,吸收热的能力( ) ,浅色物体则相反。 16、自然状态下向阳处的温度比背阴处的温度要( ) 。 17、太阳是一种自然光源,它在发出( ) 的同时也产生( ) 。 18、当阳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会被物体( ) 和吸收。 二、选择 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 B、明亮、潮湿、温暖; C、阴暗、潮湿、温暖 3、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4、地球上的能量绝大部分来源于()。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doc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_教学反思 六年级科学试卷分析(一) 一、总体情况 本次检测全班应考人数37人,参加考试人数30人。优秀人数0人,优秀率0%;及格人数15人,及格率50%,最高分分,最低分分,平均分为分。 二、命题评价 本次月考采用是青龙县教育局小学科学试题库中第一单元测试卷。总体来看命题题量适度,难易适中,基本覆盖到所有应该掌握知识点,同时突出了实验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改精神。 本套试题考试时限为50分钟,满分100分,共分为五大题。第一题,我来填一填,目在于考察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本大题有7小题22空,每空1分,共22分;第二题,我是小法官,目是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和判断能力,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第三题,我有双慧眼,要求学生准确把握所学内容,正确剔除那些似是而非答案,做出自己选择,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第四题,我答得最棒,要求学生用自己语言对书本上所涉及知识加以正确理解,重点考察学生知识掌握与语言表述能力,每小题7分,共28分;第五题,实验我会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旨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分值为10分。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次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说差强人意,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理解出题者意图,从而做出自己答案,但也有个别题答题情况整体上不是很好。现将学生具体答题情况进行简要剖析: 第一题,我来填一填,即传统填空题,满分22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5分——18 分左右,答错率较高是第1小题。本题虽然是书本上内容,但师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从而造成失分。 第二题,我是小法官(判断题),满分2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6分左右,差错率较高是第3小题。并不是所有鸟类都擅长飞行,但相当多学生却做出了错误判断。按常理,即使课本上没有相关知识,学生在平时影视节目中也经常接触到这方面内容,如驼鸟、企鹅等都是不擅长飞行鸟类,只要学生稍加注意就能做出正确判断。这说明学生灵活应用能力应强化训练。此外,第10小题答错率也较高。“自然界只要有动物和植物,人类就能繁衍生息”,本题涉及是微生物作用,正确答案应该为“错误”,但相当多学生却判断为“正确”,同样说明学生应变能力欠缺。 第三题,我有双慧眼(选择题)。本题满分为20分,学生得分将近50%。究其原因,一是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没有涉及到多项选择题,所以学生普遍对多选题不知所措,因而造成失分;二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似是而非,在考试时只能乱选一气。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马虎大意,从而造成了明显失误。如第3小题:“下列动物属于鸟类是()”,答案应该为“企鹅、猫头鹰、蜂鸟”,可有许多学生却误把“企鹅”丢掉,错选了“蝙蝠”或“蜻蜓”。 第四题,我答得最棒(简答题)。本题总分28分,答得较好是第1、2小题,最差是第4小题。本题最普遍问题是学生答题不全面,如第1小题有两个问题,相当多学生只把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各列举了3个,却没有回答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第2小题,有许多学生将鸟类共同特征中“卵生”丢掉了;第3小题“食物在什么条例

五年级常识试卷分析

《五年级常识》期末试卷分析 2011~2012年第一学期 五年级常识分为科学和品德与社会两个部分。 一、科学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科学试题共有三大题:选择、连线、科学探究。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注重学生科学技能的考查,较全面,系统性强。本次考试有()人参加,平均分为。。。及格率。。。%,优秀率。。。%。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选择、连线为基础知识,正确率较高,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牢固。这些知识基本是通过背诵就能记牢的东西,即使有少数学生出现错误,也可以短期内弥补。需要老师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 》 2. 科学探究部分:这一部分比较贴近生活,正确率稍低。说明学生联系生活或科学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不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药注重生活与科学的联系,将知识渗透于生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措施: 1. 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 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加强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多观察、动脑,积累生活经验,充分认识到品社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品德与社会部分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次品德与社会测试共有三大题:判断、连线、综合。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社会在生活的应用。 ( (二)问题分析: 1. 基础知识部分:共8个小题,每题2分,计16分。此题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从试卷答题情况来看,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率高,错的较多的是第6、7小题。 2.综合部分:这一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题,考察学生对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反思,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的测验,目的是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及实际的综合能力,得分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有些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楚,处理问题方式欠妥,以及个别学生出现空题现象,这些应该是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弥补的。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和重视差生的辅导,并与家长取得联系,请求家长配合,对差生适量加强练习,使之不断巩固。 2、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尤其是学习品社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及答案

五年级科学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适当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数量后,每分钟内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将___________,因为水生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的____________增多。 3.产生影子需要有三个基本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食物链应该从_____________开始,到____________终止。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无关。() 3.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和方向会发生变化。() 4.动物的形态结构跟它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5.有时为了需要,可以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选项中,不是光源的是()。 A、手电筒 B、蜡烛 C、月亮 2.物体吸热能力与其颜色有关,在夏日阳光下应该选择穿()的衣服更凉快。 A、黑色 B、红色 C、白色 3.潜望镜里的两块镜片摆放方式是()。 A、平行,反光面相对 B、垂直,反光面相对 C、平行,不反光面相对 4.善于科学探究的明明,把一粒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温暖、潮湿的土壤中。明明故意使芽的根部向上。经过几天,明明会发现()。 A、豆芽的根向上生长 B、豆芽的根向下生长

C、豆芽的根在原位置长长 5.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方式是()。 A、与地面垂直 B、与地面平行 C、与太阳光垂直 四、读图题(1.12分;2.8分) 1.图是某生态环境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食物网是由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 (2)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3)在本生态系统中,生活着许多可爱的小青蛙,他们为保护庄稼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 有人为了一己私欲捕杀青蛙。长期下去,会产生怎样的恶果? 2.在黑屋子里,为什么台灯亮后,人就能看见书上的字了?请画出灯光的传播路线。

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茅草坪小学2016年秋季学期六年级 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不够理想,教师注重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但是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五年级应考24人,实考24人,90分以上15人,平均分89.48分,优秀率为62.5%,及格24人,及格率为100% 。成绩在麻栗镇第二名。 三、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是以《九年制义务教务科学课》为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教学总目标为指导,内容涵盖了全面,试题抓住了最基本的要点,密切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增强了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信心,这份试题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更好的促进了科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试卷题分析 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搜集、记录、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没有正确理解和构建,观察、实验操作不到位,缺少活动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概括并得出科学结论。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不够,

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试题中一些典型的错题,根据本次试卷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选择题:完成质量不够理想。全部答对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应该在12题出错。 2、判断题:完成质量不太理想,第二题做错的较多。 3、连线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4、实践能力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5、画图题:完成质量比较理想。 6、实验设计题:完成情况不是很理想。 四、思考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反映出在科学课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以后的科学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搞好常规课教学,把实验课落实到位。 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较好是因为常规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到位,学生大都能掌握当节课学习到的科学概念。从这次考查的反馈得知,学生喜欢课外考察课和动手操作的科学课,他们对身边的动物和植物很感兴趣,并表示很愿意去了解。他们也喜欢动手实验和操作,下学期要注意在实验中引导他们多观察多记录。另外,在认真组织、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好课外观察、考察课,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尊重科学,热爱科学。 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 避免突击性复习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分析这次科学试卷共有五大题.题型覆盖本册4个单元的知识点.份量适中.难易适当.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从学生平时考试的成绩看.这份试卷让他们考.平均分可以达到45分左右.但是碍于学生对待本次质量检测的过度紧张心理反应.很多孩子考不了高分.导致平均分只有41.95分.当然其中有部分是因为教师本身对知识点复习的不到位以及学生对一些概念掌握的不够透彻和深入.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好,题型全面广泛,整份试卷分为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和识图、实验题,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实验题是考察学生的分析、设计和探究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又考察基础.试题出得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该份试卷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但是其中个别题目比较偏.比如判断题的第五小题.考查的是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是为了减少辐射.课堂上教师只强调浅色可以吸热慢.没有说过辐射这类知识.所以大部分孩子甚至是优秀生在这题上失去了分数. 二、试卷总体情况

1、判断题失分较少. 大部分学生失分在第十小题:考查的是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的减少摩擦力.学生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所以错的较多. 反思:学生平时掌握的较好.考试内容是在考试复习题范围之内的.但是对于部分知识点.应该稍加拓展. 2、填空题失分较少 反思:由于这次考试的填空题.都是一些常见的概念.平时复习的到位.孩子们记的比较多.所以这块内容完成的相当不错. 3、简答和连线题失分较多. (1)识图题中.孩子们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复习弹簧测力计各部分的名称.所以大部分学生写不上. (2)连线题.考查的是学生对第三单元《地区表面及其变化》知识点的掌握和分析.由于这是道经常做的题目.所以很多孩子都做全对.失分较少. 反思:平时教学继续加强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部分实验还是让孩子们亲自都手操作.不要因为怕麻烦而采取演示教学.这样让孩子们失去的探究的主观性.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模糊认识. 4、实验题失分较多 这次的实验题是考察土壤中的成分.这都是以前做过的题目.但是部分孩子由于审题不清.结果失去了全部分数.好几个优秀生都出现这种情况. 反思:由于五年级这次考试的实验.在书本中都有.在课堂上我也讲到过.还让孩子们都动手操作过.大部分学生印象比较深.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和表达不全而失去分数.教材中的许多实验由于条件所限没有让孩子们动手做.或者做得不是很成功.有些一般都是老师自己演示.因此学生对实验有些陌生. 四、合理化建议及措施 1.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能并重.既要准确传授知识.又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习惯. 3.注重每位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4.加强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学研究的功能.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doc

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一、我会判断:15分 1、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进行选择。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 需要。() 2、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3、奥运会圣火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 4、一天中物体的影子没有任何变化。() 5、十五的月亮乂大乂圆,所以月亮是一个光源。() 6、不同的生物需要不同的生活环境。() 7、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8、在一定范围内的生物必须和谐共存,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威 胁() 9、没有光,我们就看不到任何物体。() 10、下雪了,到处都是白色,美极了!所以这时候我们穿白色比较暖和。() 11、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则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12、.........................................................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13、............... 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产生高温的原理。( ) 14、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是为了利用光的反射。.................. () 15、环境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但是植物的生长不会影响周围的环境。() 二、我会选择:20分 1、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遮 住,加很少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我不知道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 A、黑暗、干燥、温暖; B、明亮、潮湿、温暖; C、阴暗、潮湿、温暖 3、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同一物体在阳光下的影子()0 A、长度和方向都不同 B、长度和方向都相同 C、长度不同而方向相同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迁西二小陈爱民 一、基本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的答题时间是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涵盖了小学六年级下册整个小学阶段的主要知识点,是一份切合农村小学生实际的、较有价值的语文试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板块,题型多样而富有开创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方面的评价。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基础知识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贴近生活实际,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总体说来,本份试题涉及面广、题型多样、难易适中,检测全面而合理,突出了重点,试题命题符合学生实际,问题明确无歧义,很规范,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是一份较为科学而合理的语文试卷。

二、整体成绩统计与分析:这次参加考试人数61人,平均分数69.90分,及格人数48人,及格率77.05%,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9.84%,没有达到本次考试的预期目标。 三、做题分析: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字、词、句子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得分率较高。 (2)字词方面,有少数学生写错别字,不能正确选择。 (3)对于灵活性强的阅读理解,大部分学生的短文中第3小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填的不是十分准确,可见学生对行文方法及表达手法掌握不准。 (4)习作方面。这次作文,写一篇读后感。这次学生的作文整体上很好,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提高。由于学生以前写过,所以绝大多数学生写的不错。基本达到了写作要求。而且语句通顺,内容具体,用词也不错。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1)词语句子积累不够。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书写不规范。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特别是有些容易写错的字,很多学生

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统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命题基本情况: ⒈试卷的覆盖率高 ⒉试卷具有基础性: 试卷能尽可能反映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情况,试卷通过各种试题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忆与再现,或者对试题进行辨析能反映学生所学知识的情况,如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与连线题,这些题型基本都能反映学生平时所学习的基础知识掌握与否,而且题量与比分都占有较大的比例,所以通过本试卷的检测能考查出学生基础知识所掌握的情况。 ⒊试卷具有灵活性: 试卷的题型虽然还保持原来传统题型,试卷共分为五个题型,分别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和设计题。但试题非常灵活,无论是填空题还是其它的题都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⒋试卷具有综合性 试卷的综合包括它的知识综合与技能的综合,知识的综合体现在试卷的题目型上,如对知识的再现,体现在填空、判断题上,能力的综合是我们科学考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设计题,根据提示“水流的稳定性”设计了“水钟”而自行设计一种钟,这就体现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性。 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 从优秀率与及格率来分析:这两个指标都具有提高的空间,优秀率主要试题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影响了优秀率的提高,及格率通过努力还可以提高一些个百分点,达到97.36%也属正常。 三、具体分析 ⒈填空题: 主要的错误出自第2小题,题目为: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的。让学生填空,很多学生都填错了。 ⒉选择题:选择题的类型与判断题相同的都是会导致学生测量学生对科学概念掌握的正确与否,不同的是选择题比判断题的要求更高,判断题只要求学生该题用出对或错,但选择题它给学生选择的答案更多,而且又伴有许多抗干扰的因素,增加了学生对客观事物正确选择的难度,更具有思考性。错误集中在3、4题中。 ⑴如第3题:下列哪个例子是用了增大摩擦的例子,学生的错误率较高。 ⑵第4题:所谓“温室效应”就是地球散发热能的本领在(),错误率高,原因在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透。 ⒊判断题:判断题的功能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比较容易混淆科学概念的掌握的情况。科学中许多概念比较相近,学生也相对容易混淆,所以用判断的形式考查学生,更能了解学生所掌握的学习状况。判断题正确率比较高。 ⒋问答题: 问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现象掌握的情况,检测学生分析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现与再忆,对现象的判断与辨析,该项共分3个小题,分别对不同三个内容进行考查。 ⑴第1小题错误率最高,这一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 ⑵第3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这一题错误率也很高。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期中综合全练全测 A卷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综合全练全测 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9题;共11分) 1. (1分)通过绿豆种子发芽实验,我们可以知道绿豆种子________阳光。(填“需要”或“不需要”) 2. (1分)绿豆种子发芽的必备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________和一定的空气。 3. (1分)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________。 4. (1分)在一个生态瓶中,动物的粪便是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 5. (1分)科学家利用光的________原理,解决了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的问题。 6. (2分)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________、________。 7. (1分)太阳灶是利用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面镜”)把光线会聚起来产生高温的原理制造的。 8. (1分)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是________。 9. (2分)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________的物体比________的物体吸热快。 二、判断题。 (共9题;共18分) 10. (2分)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分。 11. (2分)蚯蚓喜欢干燥、明亮的环境。

12. (2分)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3. (2分)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4. (2分)苍蝇会传播疾病,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让这个物种灭绝。 15. (2分)夜空中的月亮非常明亮,所以月亮是光源。 16. (2分)教室的墙刷成白色能更好地反射光。 17. (2分)因为凸面镜比平面镜观察的范围大,所以汽车的后视镜会采用凸面镜。 18. (2分)光的强弱和温度无关。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9. (2分)为了探究种子发芽与光照的关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在放种子的容器上分别罩上透明和不透明的罩子,放在同一个地方 B . 一个放种子的容器放在干燥的地方,另一个放种子的容器放在潮湿的地方 C . 一部分种子放在土壤中,另一部分种子放在水中 20. (2分)小红突然发现有很多蚯蚓从饲养箱中爬到箱子外,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 . 饲养箱中太暗了 B . 饲养箱中太干燥了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48分) 1、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 2、地球绕着()运转,()绕着地球运转。 3、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有关,长短与太阳的()有关。4、托勒密认为()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着()旋转。5、一般而言,农历初一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农历十五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6、能自己发光的物体,我们称为()。 7、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进行的。 8、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 9、太阳的光属于()光源。节能灯的光源属于()光源。 10、物体表面越()光的反射效果越好。 11、当光线射到一个物体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 12、光线从一种透明的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的物体时,传播的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13、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 14、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看到物体会();透过凹透镜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会会()。 15、我国古代的日晷分为()日晷、()日晷、子午日晷、

卯酉日晷等。 二、我是小判官(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10分) 1、任何物体在阳光下都会有影子。() 2、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没有任何影响。() 3、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 4、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月球自转则形成月亮圆缺。() 5、光在空气和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6、通过“小孔成像”看到的物体的像是倒立的,而且是黑白的。() 7、月亮是会发光的星球。() 8、照相机的镜片是用镜子成像的原理做成的。() 9、我们看到的星光闪烁,也是因为太阳照在星球上反射回来的。() 10、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A、12个小时 B、24个小时 C、一个月 D、一年 2、气温的变化与太阳高度变化的关系是() A、太阳越高,气温越高 B、太阳越低气温越高 C、太阳越高气温越低 3、太阳在空中的运动方向是(),阳光下物体影子的运动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西北向南 4、早上,小明家门前大树的影子指向学校的方向,由此可知,学校在小明家的()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