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起步晚,而且受中国计划经济的影响,在中国特有的国情下,其公司治理显露出诸多问题。从目前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分析,发现其在股权结构、股权集中度、董事会治理、监事会治理、经理层治理、相关利益者保护方面存在系列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进一步完善农业类上市公司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上市公司;公司治理;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9-8283(2010)04-0081-02

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

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提升信息披露质量,进而提高公司价值,使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收益。农业类上市主要从事优良农作物品种培育、作物种?植、蔬果及其它农副产品加工,高科技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是我国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代表,对我国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带动和促

进作用,对其他农业企业有着广泛的示范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治理中的问题,并寻找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农业企业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1 农业类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现状

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按照证监会行业分类,共有39家农业上市公司,其中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23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有16家,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2.375 %。在治理指数230家样本公司中只有好当家(600467)一家农业上市公司,可以看出该类上市公司整体状况较差。具体分析如下:

1.1 股东治理

(1)股权属性结构

39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有22家最终控制人是国资委或国有法人,占56.41%,有15家最终控制人是自然人,占38.46%,国有股权比例均值为22.95%,比往年有所下降,但仍有11家企业国有股比例超过40%,其中北大荒最高达68.64%。由于国有股一股独大,作为国家股的“代理人”――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并不是积极的监督者,难以对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有时甚至出现所有权“虚置缺位”的情况,在此情况下,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据刘立国,杜莹(2003) 研究,最终控制人为国资委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舞弊, 2000年,陈晓、江东研究发现,国有股权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

(2)股权集中度

在所研究的39家农业类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平均持

股比例在33.29 %;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持股的有11家,占28.21 %;H??5的均值为16.45,较全部上市公司均值高。另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的13.25倍,反映出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作用较弱。

股权集中度过高,对于公司治理是不利的,因为控股股东可能通过关联交易、提供担保等手段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为了遮掩其恶行,控股股东更倾向于歪曲信息披露甚至提供

虚假信息。而投资者预期控股股东更可能为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或避免外部股东更进一步的监督而操纵会计盈余,这样

对公司将带来严重损失。孙永祥、黄祖辉研究发现,随着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股权比例的增加,托宾Q值先是上升,至50%左右后开始下降。(孙永祥,2003)

1.2 董事会治理

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平均在9.44人,最多17人,

最少5人,有25家公司董事会规模小于或等于9人,占64.1%。有关研究表明董事会合理规模在9―15人,而农业上市公司

董事会规模明显偏小。我们用领取报酬的董事人数减去独立董事人数来代表董事会实际规模,农业类上市公司董事会实

际规模平均只有3.9人,与样本董事会平均9.44人的规模相比,相差较大,说明“在其位,谋其政”的董事较少,日常监督公司运营的力量较弱。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平均为3.54人,比规定略多0.54人,董

事会的独立性较差。尽管证券监管部门要求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但仍有17家企业董事长或副董事长兼任总经理,占全部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3.59%,远高于全部上市公司12.30%平均水平。

1.3 监事会治理

监事会平均规模为4.23人,最多为8人,少的只有2人,有26家公司监事会人数小于或等于3人,占66.67%,监事会规模总体偏小。有30家农业类上市公司没在本公司有领取报酬

的监事,来自外部的监事,独立性提高了,但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了,加剧了与管理层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也会削弱监督的及时

性和有效性。只有3家公司有职工监事,其中有1家还是副总裁兼任职工监事,尽管从理论上讲,职工监事很难真正起到监

督的作用,但它可能是管理层与职工进行沟通、让广大职工了解管理层决策的意图、维护职工合法利益的合法途径,而大多数公司也没有。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2004)指出农业类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治理指数仅为46. 29,在所有各类公司里是最低的。这也解释了农业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频率之高。

1.4 经理层治理

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实质上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

通过良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保护相关者的利益,从而解决管

理无力和管理腐败的问题;二是通过恰当的任免机制和执行

保障机制,使有能力的经理层做出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的科学决策。

在39家农业上市公司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彻底分开的仅有8家公司,而副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的共20家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由一人兼任的有11家公司,由于总经理与董事层存在交叉,使得公司管理层独立性差,导致公司治理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低效率。除此之外,农业上市公司高管中本科以上学历平均有4.5人,平均3.7人有管理背景,有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同时,平均1.6人具有财务方面背景,而法律方面有背景的人数总共只有2人,这说明农业类上市公司的高管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在薪酬结构和业绩评价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和调整,在所研究的39家企业中,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的报酬总额598627.6万元,人均为199500元,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平均额为429026.6元,人均143000元,明显低于其他行业高管薪酬,薪酬的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1.5 相关利益者保护

参加年度股东大会的股东及其代理人代表的股份的均值为47.60 %,最多为76.5%,最少为8.16 %,有20家农业上市公司只有不超过5名股东及其代理人参会,中小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积极性下降。近三年现金分红的有27家,占69.23%,3年内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派发现金数为0.3451,其中最

高的为北大荒,3年内派发了7.22元,獐子岛以7元位居第二,农业类上市公司平均派发现金16125838.63元,低于全部上市公司三年现金分红均值。大股东通过多种手段从上市公司获得利益,而中小股东只能从分红中获得持有收益,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往往会给中小股东带来更好的回报。

2 主要原因分析

2.1 企业规模小

上市的农业类公司总资产不大,以小盘股居多。国家统计局证券统计数据及各农业上市公司公布的2008年年报:截至2008年12月底,49家农业类上市公司总股本为96.23亿股,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02%,而农业类上市公司数量却占到

3.126%;从平均股本看,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本为3.01亿股,而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本为6.25亿股,平均股本偏小,这与其在全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不相适应。农业类上市公司流通股为36.18亿股,占总股本的36.83%;全部上市公司流通股为25 825.6亿股,占总股本的39.41%。在农业类上市公司中,有近6

4.8%的公司流通比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是与全部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相比,农业类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与市场

整体流通比例相差不远。此外,*ST亚华、亚盛集团、*ST九发、S*ST天香、*ST中农、*ST香梨、景谷林业、*ST昌鱼、SST华塑、中水渔业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净资产收益率连续三年持续走低,且个

别公司流通股比例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分别是中水渔业25%、武昌鱼28.6%。同时农业子行业上市公司的流通比例除少数几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外,其余的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国家必须掌握绝对控制权,但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流通股的比例会逐步提高。

2.2 盈利能力低、稳定性差

2008年农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每股收益为0.08418元,约为全部上市公司的一半,平均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净额为

0.2604元。农业上市公司业绩两极分化严重,除9家亏损外, 2008 年每股收益最高的为1.03元,最小值为-1,44元。较低的盈利状况,很难吸引其他企业的投资和机构投资者来投资,也难以提供具有吸引力薪酬,招聘到相关专业技术、法律、财经、资深经营经理的人才。

2.3 多数为国有企业,国有股权比例高

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绝大部

分股份为国资委持有,国有资产一定程度上缺乏有效的约束

和监督机制,可能引发内部人控制问题,致使中小股东行使权利受限,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管理人员亦不能完全实施其职能,导致公司不能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2.4 受外界关注度不高,独立性差,过多依赖于政府补贴

和国家“优惠”政策

因为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起步晚,而且大多源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有制造企业,我国对农业的保护基本上还处于负

保护水平,但国家为了让农业上市公司发挥“龙头”作用,给予其很多的优惠政策,如所得税返还、增值税出口退税补贴、公益性补贴、价格补贴等内容,大部分农业上市公司的所得税征收比例为1.5%,有的竟为0.。由于公司利润水平对非经营利润的依赖性大,使企业离不开政府,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农业上市公司尚能维持生存,但加人世贸组织后,国家将逐渐弱化补贴政策,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必将受到

更加严峻的挑战。随着农业类公司市场改革的深入,农业类公司的产品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但是其产品种类和产品

质量水平低,经营效益低,品牌意识弱,服务质量差。在对外贸易上,停留在依靠低价竞争来谋求生存,农业企业之间,有的更是不计成本,循环着恶性价格竞争。农业类上市公司市场竞争意识薄,创新能力差,缺少核心竞争力。在现在“以人为本”的社会,农业类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缺乏竞争力,员工学历普遍偏低,管理层的知识结构单一且专业性不强,从事产品开发研究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企业缺乏发展后劲。

2.5 经营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由于大多数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双重角色,一方面需要从

社会稳定出发,为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须以市场保护价收购农户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又要作为市场参与的主体,承担变化

无常的市场风险;而且,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面对的市场不稳定因素可预测性要远低予其他行业上市公司。

3 完善农业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的政策建议

3.1 根据农业类公司的特点,合理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制约农业类上市公司健康快速发展的一个重大因素就

是公司内外治理结构不合理。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调整股本结构,必须适量减少国有股所占比例,在股权结构中引入竞争意识,改变当前股权过于集中的格局,培养多种持股形式的主体。可以引进大股东、外资股东、战略投资者,使第二大股东和第三大股东持股之和大于第一大股东。完善所有者的控制权,使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对称。针对内部人控制问题,要完善监事会和董事会的职能和制度建设,让公司的监督、约束机制起到作用。

3.2 提高管理者素质,聘用职业经理人

农业企业专业化强,除了有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级管理人

员外,还要吸引招聘经济管理、财务、法律、金融等专业背景的高层管理人员,来提高农业类上市公司管理水平。提升管理层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能使公司治理结构简化、最优化、高效化。

3.3 兼并重组,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提高收益水平

我国农业生产企业规模小、地域分散、组织化程度低,

农业上市公司在利用资金、技术、信息上优势,通过联合、兼并重组,将农业小生产者联合起来,扩大经营规模,做大做强,

突出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优势,降低成本。

农业类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原料的

利用程度较低,单位成本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农业类上市公司需要聚集自身资源,提高专业化程度,实现产业升级,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加利润增长点。同时凭借科技、资源和资金优势并购同行业企业,实现产业整合,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以提升盈利水平。在发展中,农业类上市公司要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竞争,向上、下游资源延伸以扩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农业类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打破地区、部门和所有制的限制,通过联合、兼并、租赁、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盘活存量资产,并逐步集聚重新运转,不仅可以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减少竞争对手,提高市场产品份额,同时也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4 利他以放大自利

现代社会,人是一切财富价值的源泉,必须“以人为本”。对于农业类上市公司,在努力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必须考虑员工、客户、股东、交易对象。企业所在社区等等,必须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厉害关系者和谐相处。必

须以关爱之心、利他之心治理企业。

参考文献:

[1] 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J].经济研究, 2000(8): 28-35, 80.

[2] 白重恩,刘俏,陆洲,等.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 2005(2): 81-91.

[3]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 2004(2): 63-74.

[4] 利荣,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探析[J].商业研

究,2003,(11);56―58.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

我国旅游业上市公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内容提要: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 利用上市进行品牌宣传,旅游上市公司正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同时,旅游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主营业务不鲜明、整体效益滑坡等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本文全 面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旅游上市公司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上市公司现状问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凭借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拉动,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十几 年来,国内旅游业产值增长速度一直高于GDP 的增长速度,目前旅游业总产值近8000亿元,约占GDP的5%,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 上市公司作为这样一个蓬勃发展产业的重要主体,其发展水平、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 制约因素等,都是十分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然后,近年来关于我国旅游产业、旅游经 济的研究比较多,关于旅游上市公司的文献却不多见。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缺漏,促进旅 游上市公司及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依托旅游上市公司的年报资料,全面总结 和分析我国旅游上市公司的发展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今后的发展策略。 一、我国旅游业及旅游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 (一)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产业形象日益鲜明,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7600多亿元,比上一 年增长12%以上。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2亿人次,居全球第四位;国际旅游收入达290 多亿美元,居全球第六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12.1亿人次,旅游收入为5200多亿元,比

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智力资本报告书与平衡计分卡都是整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和紧扣公司策略的实施管理的体系,本文主要从策略、组织、管理和指标等四个方面对其差异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力资本平衡计分卡差异 广义的智力资本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而不计入财务账户的知识资源;狭义的智力资本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传统企业绩效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来的,它通过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来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直观地看,在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报告书之间存在着相似点,他们组成与财务会计体系的复式记载的簿记不同的公司策略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超越了收入、费用、盈利、资产和负债的封闭体系,这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都把立足于本身测量体系之外的策略作为指标的测量目标。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少差异,本文主要对其差异进行分析 一、在策略观点方面。 智力资本自身定向于资产基础的策略,专注于内部产生的、历史长期锻造的资产和能力,通过知识、技能、天赋和有能力的雇员创造价值。策略事先假定能力是长期慢慢发展的,即使存在竞争,这也不是发展能力的重心,因为他们不得不随着长期的客户和竞争对手的观点而发展。智力资本分割成人力、组织和客户资本等单元说明了它是怎样为

将来做准备和使其成为一项资产,人力、组织和结构资本间没有等级层次,他们相互补充,相互间的作用产生团体价值。 平衡计分卡的建立基础为竞争策略,宣扬市场、客户和对手作为价值产品的主要因素,考虑的是通过公司建立价值链,事先假定竞争对手和一个稳定的客户团体,这一体系的目标定位于描绘无形资产转换成有形的客户和财务产出的过程,为知识经济提供一个描绘和管理策略的框图。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平衡计分卡被看成一种管理知识经济的模式,但策略思想一直是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围绕客户的竞争策略/优势。 二、组织方面。 智力资本的组织是围绕雇员和客户的网络运作的组织,这种方式更多地从边缘和底层而非高层来组织,由智力资本方式表现的物质使雇员对公司的问题负责,使他们的行为同组织的问题整合在一起,他们必定是定义和执行公司策略的一部分。流动外部的事务——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稳固的,这是个横向的组织,因为中层管理者和客户间在重大问题上有直接的互相作用。 平衡计分卡能很好地理解全体雇员参与和合作制定策略的重要性,最终雇员们都将是履行策略的一分子。加强策略的沟通很重要,并且团体策略与个人计分卡之间必须有正确的联系。这种组织模式致力于把公司的策略分解为每个雇员的工作措施,使策略成为每个个人的工作措施的方法,从而使每个个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寻找革新方法来帮助组织达到策略目标。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一直是人所瞩目的焦点。尽管有一些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研究,但仅以个例作为论据,并未举出具有概括性的确切数据。本文根据盈余管理的特点及主要手段,对我国上市公司2000年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整体上考察我国上市公司目前盈余管理的状况。 一、盈余管理的特点国外学者PaulM.Hyaly和JamesM.Wahlen 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如下:“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第一,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作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第二,盈余管理的途径有两条: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但为什么不利用其他途径?答案在于盈余管理的难度不同。从编制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可知,利润由两部分构成: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各种应收应付项目。其中的各种应收应付项目根据受到操纵的程度不同在会计科目上可进一步分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由于调整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和不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的难度较大,而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会计科目的会计核算多涉及到职业判断,操纵难度相对较小,因而盈余管理主要利用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在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上做文章。故而,报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及建议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分析及建议 李泽轩 一、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 证券市场一直都在不断发展,近些年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权益因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而不断受到损害。这些十分不利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因此,完善信息披露对证券市场非常重要。合理的信息披露,可以提高市场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信息披露这一问题一直是财务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将深刻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这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将有十分的重要意义。 二、我国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披露随意性 上市公司经常将没有经过严格审核的报表,在报刊上进行披露,还有一些上市公司在报表中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误导投资者的决策。国家的规范性法规未能引起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视,很多公司对此态度也缺乏一定的严肃性。无论是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还是披露 时间上都表现了极大的随意性。 (二)信息披露片面性 很多上市公司会在上市报告书、招股说明书中,夸大其词的形容自己的长期发展以及投资项目和重大决策。但却不会过多的描述自己公司存在的缺陷,在信息披露时模棱两可。这样就美化了公司的市场形象,也在投资者心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可以优化各项经营指标,更容易拥有再融资资格。 (三)信息披露不真实 真实准确的披露信息是上市公司的应尽义务。披露的信息不真实会误导投资者,损害投资者的利益。所谓信息真实性,是指被披露的信息应该是确定的,不应有虚构或者虚假的内容。所谓信息准确性,是指公开的信息应该严谨周全的说明公司现实状况。不能误导有误导描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披露的财务信息不真实,一些公司管理层为了股票市价,经营业绩评价,经济利益,公司信誉等。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经常虚增利润,弄虚作假。在信息披露时夸大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经济实力,以达到吸引投资者的目的。这些违规行为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无法得到正确信息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间接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四)信息披露被动性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今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上市公司将面临更加激烈的人才竞争。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更应该吸引并留住人才,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股权激励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从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出发,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2011年116家上市公司为参考数据进行论证,详细的指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强有效的资本市场等。同时以步步高和微软两大国内外上市企业为例,总结两者实施股权激励的成功方法,并针对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治理机制、订立股票期权计划、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等有效措施。 关键词: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人才竞争;股票期权 The Study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bstract: Nowadays, the talent competition is the essence of the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Under the shock of globalization, Chinese listed company will face more severe competition for personnel. On this kind of condition, the enterprises should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 improve the com pany’s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listed corporation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nd also has a demonstration of the 116 listed Corporations on 2011 as the reference data. It pointed out the problems exist in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 which is the imperfection of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the listed company’s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a lack of the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and so on. Meanwhile, this paper takes the two examples of BBK and Microsoft domestic and foreign listed companies,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method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from them,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 which is in the listed corporation, this paper came up with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like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ion mechanism of the listed company, make a plan for the stock option, put into effect the system of employee’s stock ownership. Keywords:Stock Incentive Compensation; Listed Company; Talent Competition; Stock Option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2-5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5) 2、债务契约动机 (5) 3、避税动机 (5) 4、政治动机…………………………………………………………5-6 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6-8 1、收入的不当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 (6) 2、虚假确认费用………………………………………………………6-7 3、利用关联方交易 (7) 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7) 5、操纵各项准备的计提………………………………………………7-8 6、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8) 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8-10 1、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8-9 2、资本市场的完善 (9) 3、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9) 4、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9-10 5、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10) 6、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 (10)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摘要: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从盈余管理的概念、操纵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

者的游戏”。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但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关键词:操纵手段;控制措施;必要性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管饭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计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ri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据以上两个权威性的定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露由他们各自作用的合力所决定。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受益)。在雪珀的定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受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受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围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受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董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受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 这一定义向人们展示了盈余管理的两个特点 一是盈余管理的动机是误导“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契约的后果”。从企业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企业业绩主要影响企业所有者、潜在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做出的投资决策,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管理者的报酬决策及税务部门的税收决策。可能的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报酬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在这些动机中,由于筹资资格涉及到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动机和避免退市动机。

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

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 摘要:智力资本报告书与平衡计分卡都是整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和紧 扣公司策略的实施管理的体系,本文主要从策略、组织、管理和指标 等四个方面对其差异实行分析 关键词:智力资本平衡计分卡差异 广义的智力资本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能够为 公司创造竞争优势而不计入财务账户的知识资源;狭义的智力资本包 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平衡 计分卡是针对传统企业绩效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来的,它通过财务、 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来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直观地看,在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报告书之间存有着相似点,他们 组成与财务会计体系的复式记载的簿记不同的公司策略的财务和非财 务指标体系,超越了收入、费用、盈利、资产和负债的封闭体系,这 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都把立足于本身测量体系之外的策略作为指标的 测量目标。但它们之间又存有着很多差异,本文主要对其差异实行分 析 一、在策略观点方面。 智力资本自身定向于资产基础的策略,专注于内部产生的、历史长期 锻造的资产和水平,通过知识、技能、天赋和有水平的雇员创造价值。策略事先假定水平是长期慢慢发展的,即使存有竞争,这也不是发展 水平的重心,因为他们不得不随着长期的客户和竞争对手的观点而发展。智力资本分割成人力、组织和客户资本等单元说明了它是怎样为 将来做准备和使其成为一项资产,人力、组织和结构资本间没有等级 层次,他们相互补充,相互间的作用产生团体价值。 平衡计分卡的建立基础为竞争策略,宣扬市场、客户和对手作为价值 产品的主要因素,考虑的是通过公司建立价值链,事先假定竞争对手 和一个稳定的客户团体,这个体系的目标定位于描绘无形资产转换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一、绪论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1) (三)文献综述 (2) 1.国外研究动态 (2) 2.国内研究动态 (4) (四)主要研究内容 (6) 二、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 (6)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 (7) (二)盈余管理的特征 (7) 1.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层 (7) 2.盈余管理的客体特征 (8) 3.盈余管理的方法包括会计方法和非会计方法 (8) 4.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 (8) 5.盈余管理对盈余的影响 (8) 6.盈余管理的合法性 (9) 7.盈余管理的其他特征 (9) (三)盈余管理的动因 (10) 1.防亏损或避免退市动机 (10) 2.商业信贷动机 (10) I

3.税收筹划动机 (10) 4.IPO、配股、增发新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 (11) (四)盈余管理的手段 (11) 1.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变更 (11) (l)利用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变更 (12) (3)利用长期投资核算方法的变更 (12) 2.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13) (1)商品购销 (13) (2)委托经营、受托经营或托管经营 (13) (3)转嫁费用负担 (13) (4)转让资产 (13) (5)债务重组 (14) 3.利用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14) 三、中国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分析 (14) (一)房地产行业及其特点概述 (14) 1.房地产行业概述 (15) 2.房地产行业的特点................................. 15-17 (1)周期性 (16) (2)高投资、高风险 (16) (3)投资规模大,开发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 (16) (4)综合性和关联性强 (16) (5)政策敏感性 (17) (二)房地产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17) 四、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问题 (17) (一)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18) (二)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 (18) (三)不利于我国房地产市场资源配置 (18) II

上市公司分红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我国上市公司分红的历史、现状与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 1993年12月公布(1994年7月1日实施)的《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利润分配做了明确规定:其中第三章第103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职权包括“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第六章第177条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法定公益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一年度公司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法定公益金后所余利润,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益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第178条还规定:“股份有限公司依照本法规定,以超过股票票面金额的发行价格发行股份所得的溢价款以及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规定列入资本公积金 的其他收入,应当列为公司资本公积金。”第179条:“公司的公积金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或者转为增加公司资本。股份有限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按股东原有股份比例派送新股或者增加每股面值。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五。” 1993年12月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送配股的暂行规定:为加强证券市场管理,使上市公司的运作规范化,现根据《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上市公司向股东送股应符合以下条件: 已按规定弥补亏损(如果有的话)、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动用公积金送股后留存的法定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不少于股本的50%;发送的股票限于普通股,发送的对象为根据股东大会决议规定的日期持有该公司股票的全体普通股股东;因送股增加的股本额与现一财务年度内配股增加的股本额两者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6112049883.html,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讨 作者:宋迎婷张丽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5期 [提要] 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以来,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及盈余管理手段基础上,提出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月4日 一、盈余管理的界定 盈余管理是直接由Earnings Management一词翻译而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盈余管理的概念进行界定。目前理论界比较认可的概念为:盈余管理是会计报告人为获得个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既包括选择更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规划有失公允的交易事项,也包括那些能够影响会计盈余的政策游说活动,如争取补贴收入等,该行为最终会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而误导财务报表使用人对企业根本经济收益的理解。 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有着严格的区别。利润操纵是通过违规违法的手段弄虚作假,人为地操纵利润的增加或减少,而盈余管理则是通过选择会计政策,以寻求对自己有利的财务结果,是建立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之上的。 二、盈余管理存在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内在动因。契约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是拥有不同要素的所有者通过一组明示或默认的契约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利益结合体。在一般情况下,各种契约都要用到会计信息,其中有的契约是以会计信息为基础的,如管理报酬契约、债税收和管制等,而有的则与会计信息有着隐含的联系,如劳资合同、审计合约等。根据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会计信息提供者的管理当局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便会利用其处于控制会计系统的有利地位,产生对企业会计信息进行管理的动机。而且,盈余等会计信息在契约中的重要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盈余管理的力度。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外部条件

浅析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

浅析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 摘要:随着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频繁曝光,审计失败已屡见不鲜。然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件,其造假手段之低劣,漏洞之明显格外引人注目。本文以蓝田股份、绿大地、万福生科三个典型的农业类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深层原因,从而得出相关的启示。 关键词:农业类上市公司蓝田股份绿大地万福生科审计失败 从最初审计失败案件一旦曝光就能震惊全国,到现在的大案小案频发,对于审计失败,我们已经屡见不鲜。然而,在近几年的审计失败案件中,绿大地和万福生科可谓吸人眼球,造假手段简单粗暴,金额庞大,粉饰报表的程度令人心惊。更引人注目的是绿大地作为一家花卉苗木企业,万福生科主要从事稻米的精深加工,二者巧合地均隶属于农业类的上市公司,再考虑到2001年被刘姝威教授打破神话光环,从事生态农业,销售农副产品和饮料的蓝田股份,我们不禁要问为何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频发,漏洞明显的造假手段为何能够一次次逃过不同注册会计师的眼睛? 一、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例回顾 (一)蓝田股份审计失败案。蓝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

以传统农业及食品加工为主线的企业,它于1996年作为农业部首家推荐上市的企业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上市以来,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以五年间股本扩张360%的骄人业绩,创造了中国股市的神话。然而,2001年刘姝威教授一篇600字的短文《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使其跌下神坛。存货成疑、纳税额和应收账款极低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最终蓝田股份接受了证监会的调查,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高层被刑拘。而其上市审计机构――沈阳华伦会计师事务所对蓝田的内部审计的结果过 度信任,没有对蓝田的内部控制系统、重要性水平及审计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出具了含有严重虚假内容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最终被吊销证券许可证,成为首个为其违法审计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事务所。 (二)绿大地审计失败案。云南省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它是国内绿化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号称园林行业上市第一股。然而,就是这个头顶众多“第一”光环的企业,从2008年10月起,三换财务总监、三换会计师事务所,2009年的年度业绩预告和快报更是五度反复。最终绿大地在2010年3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被立案稽查。证监会发现该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而其审计机构深圳鹏城会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20201119081110)

浅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内容摘要: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终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具体目的为筹资、避税、获取政治资本以及规避债务契约约束等。盈余管理有诸多表现形式,可以通过完善会计规范、加强审计监控和加大监管力度等进行防范。 关键词:盈余管理涵义目的防范措施 Earnings Management in Listed Companies QIAN-Heying (Wanbang Accountant Office, Lishui. Zhejiang 324OOO.China ) Abstract: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s to control or adjus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come in the repor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interest. The aims are to obtain the private benefit, collect capitals, escape taxes, obtain political capitals and evade the obligations of contracts. Earnings management has various type ,and it can be kept away through perfecting the accounting regulations, enhancing the auditing and control and so on. Key Words: Earnings Management Meaning Aim Measures 一、盈余管理的涵义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课题。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学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从以下两个权威性的左义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基本涵义。一是美国会计学家斯考特(William-K?Scott)认为,盈余管理是指"在GAAP允许的范国内,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另一是美国会汁学家凯瑟琳?雪珀(Kathehne SchipPer)认为,盈余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人员通过有目的地控制对外财务报告过程,以获取某些私人利益的”披露管理”。根搦以上两个权威性的泄义,可以看岀,盈余管理主要具备这样一些涵义: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它包括经理人员和董事会。尽管经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完全一致,但他们对企业会计政策和对外报告盈余都有重大影响,企业盈余信息的披需由他们齐自作用的合力所决泄。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是企业对外报告的盈余信息(即会计收益)。在雪珀的左义中,盈余管理不仅仅指对会计收益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包括对其他会计信息的披露的管理,但是对会计收益以外的财务数据的操纵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所具有的经济后果相对而言要小得多。如果将其纳入盈余管理的范畴反而会影响对盈余管理本质的把握。第三,盈余管理的方法是在GAAP允许的范困内综合运用会计和非会计手段来实现对会计收益的控制和调整,它主要包括会计政策的选用,应计项目的管理,交易时间的改变,交易的创造等。第四,盈余管理的目的是盈余管理主体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英中又包括管理人员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和萤事会成员所代表的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GAAP(或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二、盈余管理的目的 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剖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1.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 毫无疑问,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十分明确的,即获取私人利益。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髙级雇员,包括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企业是以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的,公司的大股东可能并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真正掌握管理权的往往是公司的髙级雇员。由于管理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徳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为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 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中国上市公司之力现状以及未来设想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现状及未来工作设想 ----在G20、OECD2015公司治理峰会上的讲话 姚峰 2015年4月10日 感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 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邀请我参加此次论坛,我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执行副会长姚峰。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先生,因重要公务未能应邀前来演讲。他对本次会议十分关注,指派我前来参会。借此机会,我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中国公司治理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工作设想。 首先,我简要介绍下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股票市场上,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全国中小企业股转公司等四个板块。2014年,企业通过股票市场共融资750亿美元,比2013年增加了近70%。2014年,股票市场总市值6.1万亿美元,为GDP的58.37%。 下面,我们一起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历史。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股份制企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得以探索和建立的。在此过程中,我们积极参考、借鉴了包括OECD在内的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比如建立独立

董事制度等。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健全的公司治理法律法规体系,企业公司治理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作为公众公司的上市公司,政府相关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对其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公司治理质量较其他类型企业的平均水平高。 自2002年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开始,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市场监督机制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公司治理外部约束机制已初步形成。同时,根据中国的企业文化和股权特点,在国际通用的公司治理基本原则和框架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如同时设置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强化外部审计和内控体系建设等。在实践中,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相互制衡、协同合作,使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得到了不断提高,信息披露逐步规范,有效地保护了股东、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曾经困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关系不清、大股东资金侵占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但是,由于中国的公司治理实践,无论是当初的制度建立还是后续的改革、完善,都是政府导向行为,企业自主、自愿参与的程度不高,这造成了有些公司治理的细节规定不太适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20多年的

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智力资本报告书与平衡计分卡都是整合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和紧扣公司策略的实施管理的体系,本文主要从策略、组织、管理和指标等四个方面对其差异进行分析[关键词]:智力资本平衡计分卡差异广义的智力资本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能够为公司创造竞争优势而不计入财务账户的知识资源;狭义的智力资本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平衡计分卡是针对传统企业绩效评估系统的不足提出来的,它通过财务、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成长四个维度来实施企业的战略管理。直观地看,在平衡计分卡与智力资本报告书之间存在着相似点,他们组成与财务会计体系的复式记载的簿记不同的公司策略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体系,超越了收入、费用、盈利、资产和负债的封闭体系,这些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都把立足于本身测量体系之外的策略作为指标的测量目标。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少差异,本文主要对其差异进行分析一、在策略观点方面。智力资本自身定向于资产基础的策略,专注于内部产生的、历史长期锻造的资产和能力,通过知识、技能、天赋和有能力的雇员创造价值。策略事先假定能力是长期慢慢发展的,即使存在竞争,这也不是发展能力的重心,因为他们不得不随着长期的客户和竞争对手的观点而发展。智力资本分割成人力、组织和客户资本等单元说明了它是怎样为将来做准备和使其成为一项资产,人力、组织和结构资本间没有等级层次,他们相互补充,相互间的作用产生团体价值。平衡计分卡的建立基础为竞争策略,宣扬市场、客户和对手作为价值产品的主要因素,考虑的是通过公司建立价值链,事先假定竞争对手和一个稳定的客户团体,这一体系的目标定位于描绘无形资产转换成有形的客户和财务产出的过程,为知识经济提供一个描绘和管理策略的框图。随着新世纪的来临,平衡计分卡被看成一种管理知识经济的模式,但策略思想一直是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围绕客户的竞争策略/优势。二、组织方面。智力资本的组织是围绕雇员和客户的网络运作的组织,这种方式更多地从边缘和底层而非高层来组织,由智力资本方式表现的物质使雇员对公司的问题负责,使他们的行为同组织的问题整合在一起,他们必定是定义和执行公司策略的一部分。流动外部的事务——公司的资源和能力是稳固的,这是个横向的组织,因为中层管理者和客户间在重大问题上有直接的互相作用。平衡计分卡能很好地理解全体雇员参与和合作制定策略的重要性,最终雇员们都将是履行策略的一分子。加强策略的沟通很重要,并且团体策略与个人计分卡之间必须有正确的联系。这种组织模式致力于把公司的策略分解为每个雇员的工作措施,使策略成为每个个人的工作措施的方法,从而使每个个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寻找革新方法来帮助组织达到策略目标。三、管理方面。智力资本由一个思考部分(人力资本)和一个非思考部分(结构资本)组成,人力资本来源于雇员的知识、态度和智力的敏捷。人力资本的首要目的是新产品和服务或改善商业程序的革新。高层管理部门通过暗喻、符号和观念描绘公司的将来,为雇员的知识创造行动指明方向,然而,整个组织或社会经济的创造力不确定地依赖于可能无法管理的人力资本的运作,因此高层管理者不得不整合人力和组织资本,这就是怎样用组织的目标去调整个人的创造力并在一定的可预测方向上推动创造力,管理者们不仅通过暗喻和使命而且通过坚持再三使用结构资本来进行管理。[!--empirenews.page--]通过平衡计分卡,管理者有助于设计一条价值链,高层管理部门被期望或假定能制定正确的策略,这策略所有方面通过组织转化成为每个个人的计分卡,在这一意义上,高层管理部门是一个详细说明的策略/计划的发展和实施的指导者。过程和学习与成长被设计为紧密协调的实体同时作为整体的适当部分,这一紧密的协调体要求任何人任何事都根据给定的细致的任务发挥功能,管理部门的作用是指导。四、指标方面。智力资本的指标常被看成一系列松散联系的指标,因果的问题很少系统化地提出,指标作为整体呈现出内部作用和相互依赖。智力资本与股东追求的财务资本并不是分离的,在市场与账面的比率中发现的缘由就是适当的事例,重点与公司的市场价值相关。平衡计分卡的每个指标都嵌入到一个因果的逻辑链中,这链条把策略的期望结果同将导致结果的驱动因素联结在一起,每个指标应当是因果关系链中的基本元素,这关系链把商业单元策略的意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 加强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改善证券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涵义,其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再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并提出了一些识别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方法,最后提出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合并会计报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尤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盈余管理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不容忽视的、具有普遍性的现象,过度的盈余管理会给企业、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严重的危害,为此立足我国国情,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非常必要的。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不违背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

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手段向企业外部一切会计信息使用者传递非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自身利益最大化,以及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行结果的行为。 一、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因分析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主要是从上市公司管理层角度进行分析,即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具体诱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资本所有者为了消除委托代理带来的道德风险,往往会针对经营者对货币收入的追求,将经营者的薪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挂钩。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考核离不开利润(或减亏)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投资回报率、产值、销售收入、资产保值增值率、资产周转率、销售利润率等各种财务指标。在奖金的动力和压力下,当出现实际经营业务没有完成业绩考核指标的情况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员往往通过管理盈余来改变业绩考核指标。 2.债务契约动机 债务契约中通常包含一些保证条款以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如不能过度发放股利、不能进行超额贷款、计提一定比例的偿债准备金等等。有些商业银行甚至规定不得向亏损企业贷款。上市公司不敢轻易违反这些条款,因为违反这些条款会招致很高的违约成本。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越接近于债务契约中规定的条款限定底线,管理者就越有可能调增报告利润,以减少违约风险。如果是长期债务合约,上

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学年论文 题目名称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院(系)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物流本科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杨敏 指导教师 2011年 12 月 16 日

目录 一、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总体分析 (1) 1、历年财务状况比较 (2) 2、上市公司整体比较 (2) (二)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分析 (2) 1、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规模小 (2) 2、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受金融约束 (3) 3、资本市场发展的不完全 (3) 4、投资者的态度 (3) 三、我国物流业上市公司存在的问题 (3) (一)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总体规模较小 (3) (二)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之间的单一运作 (4) (三)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4) 1、东中西部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不平衡 (4) 2、南北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发展存在差异 (4) 四、建议及策略 (4) (一)针对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的现状提出以下建议 (4) 1、物流企业上市公司应提高自身的企业营运能力 (5) 2、物流企业上市公司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物流精神 (5) 3、物流企业上市公司应以“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为根本的服务目标 (5) 4、以场站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 (5) 5、以物流中心为基础,构筑城市间的运输网络 (5) 6、以物流网络为基础,建立全球物流服务网络,为客户提供全球物流服务 (6) (二)策略 (6) 1、观念领先、人才优先战略 (6) 2、科技支持战略 (6) 3、服务创新战略 (6) 4、联盟发展战略 (7)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物流上市公司财务报表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