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规划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十五”时期福建旅游业有很大发展,“十一五”时期福建旅游产业将进入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全国十二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凸显了在未来全国旅游发展格局中以福建为主的海峡西岸地区的重要作用。

《福建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是按照国家编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要求,紧紧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部署,为落实建设中国旅游强省的宏伟目标,而组织编制的。作为福建省“十一五”重点专项规划,本规划主要阐述规划期内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工作重点,明确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十一五”时期指导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海峡西岸旅游区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安排重点项目投资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06-2010年。

第一章回顾与展望

福建省旅游业在“十五”期间有较快的发展,旅游综合实力增强,旅游环境有很大改善,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完成。未来五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

是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福建省旅游业发展同时面临机遇和挑战。

一、“十五”发展回顾

——旅游产业地位提升,发展速度较快。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成立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旅游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各级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尽管受“非典”影响,“十五”期间全省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仍然达到868.3万人次(其中外国人280.54万人次),年均增长4.1%;旅游外汇收入53.27亿美元,年均增长7.8%;接待国内旅游者2.13亿人次,年均增长14.1%;国内旅游收入1952亿元,年均增长20.2%;旅游总收入2392.55亿元,年均增长17.6%。2005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197.3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2%;旅游外汇收入13.05亿美元,增长22.5%;接待国内旅游者5683.92万人次,增长22.4%;国内旅游收入578亿元,增长24.9%;旅游总收入685.23亿元,增长24.4%。旅游经济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旅游资金投入加大,旅游要素综合发展。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集中有限的资金优先发展重点项目,带动其它项目开发和配套设施完善。十五期间,旅游要素产业不断发展,旅游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以武夷山、鼓浪屿、泰宁等为代表的十大旅游品牌。旅游接待条件不断改善,旅游星级饭店发展到400家,其中四、五星级饭店

40家;旅行社发展到555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0家。基本形成水、陆、空齐备的旅游交通网络,初步形成包容各种风味、各种档次的餐饮服务体系和商业、轻工、旅游相互协作的名、特、优旅游商品产供销体系。

——旅游发展重点明确,对台旅游取得突破。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打造“海峡旅游”品牌。2005年厦门“九〃八”期间,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联合举办首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提高了“海峡旅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闽台旅游双向交流取得突破性进展,福建居民赴金门、马祖地区旅游顺利启动,2005年接待台胞58.94万人次;积极实施闽港澳旅游合作,促进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的构建,2005年接待港澳游客66万人次;国内市场发展很快,加强了同长三角、珠三角的旅游合作与联系。

——行业管理力度加强,旅游法规逐步完善。省人大通过第一部地方性旅游法规《福建省旅游条例》,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主要旅游城市也根据当地实际,发布旅游法规或政策。在旅游市场整顿上,突破行业局限,建立部门联动、省市县三级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组织打假打非专项整治、黄金周联合行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复核等活动。同时,开展行风评议工作,遏制旅游行业不正之风。

福建省旅游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主题不够突出,特色不够鲜明,吸引力不强;知名旅游品牌的辐射带动能力、空间拓展能力有限,未能形成具有一定实力和规模支撑的旅游功能区

域;旅游市场开拓力度不大,福建旅游在全国知名度不高;旅游人才队伍素质不高,尤其缺乏高学历、技能型和管理型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十一五”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支柱产业。中国将从旅游大国迈向旅游强国,旅游业将在建设和谐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扩大对外交流、提升生活品质中扮演重要角色。旅游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全社会更加关注旅游发展,有20多个省市将旅游业确立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或主导产业。随着区域经济的增长和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旅游业呈现出厚积薄发的发展态势,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加以培植,必然推动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社会经济处于平稳的上升期,人民生活水平将显著提高。更多的闲暇时间,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保证了更多的旅游机会,旅游需求总量迅速扩张,旅游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换代,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海峡西岸”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纲领性文件,突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明

确了福建今后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福建旅游业的发展搭建了新的平台,拓展了福建旅游业的战略发展空间。福建旅游业在对台民间交往、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中具有独特优势,将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先导产业,促进海峡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区域社会经济的繁荣活跃。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在全国经济发展最快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之间,与台湾隔海相望。随着沿海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两大三角洲正在福建形成对接之势,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繁荣活跃的经济为福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区域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全省建成福宁、罗长、罗宁、福泉、泉厦、厦漳、漳诏、三福、漳龙段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178公里,实现了各设区市到省会福州“四小时交通经济圈”。“十一五”期间,全省高速公路新增通车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突破23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网中的“两纵两横”将全部贯通,“东出西进”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通达长三角、珠三角和华中地区的时间大大缩短。交通条件改善,将促进福建省旅游业的更快发展。

但是,旅游区域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与福建相邻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旅游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旅游产品不断更新,旅游需求日趋多样,旅游交通日益便利,旅游服务更加完善,旅游知名度不断提升。福建旅游业在新的发展时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第二章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战略,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坚持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旅游发展理念,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盘活旅游资源存量为前提,以创新旅游体制和机制为动力,以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为主线,把转变增长方式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优化发展模式与区域功能调整相结合、塑造旅游品牌与资源开发结构调整相结合,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增强旅游产业竞争力,对接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加强闽台港澳旅游协作,着力培植四大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海峡西岸旅游区,使旅游业成为充满活力和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使福建成为有鲜明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为实现建设旅游强省的目标打好基础。

二、发展原则

从大旅游观念出发,坚持“和谐发展、产业融合、创新驱动、项目带动、区域联动、重点推进”的发展原则。

和谐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正确处理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旅游关联带动作用,把旅游发展与省里提出的建设生态省、海洋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目标紧密结合,深度挖掘、依托、吸纳、整合、联动相关产业资源,使旅游与其它产业、城镇建设、区域经济发展实行无缝对接,培植高效、开放的旅游产业体系。

创新驱动。创新发展思路与发展模式,使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逐步成为支撑和引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项目带动。建立完善的旅游项目投资机制,实现多渠道筹集资金、科学引导资金投放和有效发挥资金效用,以重点项目的集中建设带动旅游经济的全面发展。

区域联动。突出福建在海峡两岸旅游区中的重要位臵,拓展区域旅游合作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旅游合作体系,对内促进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对外拓展市场空间与交流合作,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双赢或多赢。

重点推进。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引导和推动一部分地区、城市、景区、企业的较快发展,产生带动、示范和辐射效应,最终实现全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巩固旅游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发挥旅游业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旅游总收入在全省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旅游业成为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的重要支撑,把海峡西岸旅游区打造成中国沿海新的旅游增长极,为把福建建成有鲜明地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强省打好基础。“十一五”期间,实施“双倍增”计划,努力实现旅游接待和旅游收入两项指标翻一番的目标。全省旅游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至2010年,接待入境旅游者355万人次,年均增长12.3%,旅游创汇24亿美元,年均增长13.9%;国内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年均增长12%以上,国内旅游收入1185亿人民币,年均增长15.4%;旅游总收入1380亿元,年均增长15%。

---完善、提升十大旅游品牌,培育、推出十条精品线路;

---完善、培育15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县);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培育建设50个旅游小城镇;

---推出50家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

---提升、推出50个国家A级旅游区,其中5A级旅游区争取突破5个;

---全省星级饭店达到600家,其中四、五星级饭店达到90家;

---全省旅行社超过600家,其中国际社超过50家,最大的旅行社企业规模争取超过5亿元,有10家以上旅行社进入全国双百强旅行社行列。

第三章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十一五”时期是福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适应福建旅游发展的需要,将全省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调整为“一区、两带、四群、四中心”。

一、构建海峡西岸旅游区

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同、商缘相通、法缘相循,在贸易、旅游、农业、科技、文化等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具有独特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将为福建旅游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十一五”期间优先规划和建设的重点旅游区,明确提出要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

建设海峡西岸旅游区要突出“海峡旅游”主题,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坚持立足福建本省,联合两岸四地,面向世界各地,开拓大市场,策划大思路,实施大联合,

促进全省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尤其要积极开展闽台旅游合作,共同创建充满活力的海峡两岸旅游区,使旅游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祖国统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打造两大特色旅游带

依托全省山海四小时交通网,以包括沈海高速福建段、长深高速福建段等在内的全省高速公路网,以及横南、鹰厦、龙梅铁路和在建的福温、福厦、厦汕等沿海快速铁路为联系通道,逐步形成北起宁德,经福州、莆田,至泉州、厦门、漳州的东部蓝色滨海旅游带,和北起武夷山,经南平、三明至龙岩的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

蓝色滨海旅游带优先建设“四岸、四岛”(即泉州黄金海岸、厦门假日海岸、宁德绿色海岸和福州阳光海岸,以及鼓浪屿、东山岛、湄洲岛和平潭岛),使滨海旅游向海洋旅游扩展,形成海上、海岸、腹地三大旅游产品系列,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历史文化、都市体验四大旅游产品类型,海滨都市休闲游、海滨文化体验游、海滨民俗宗教游等黄金旅游线路,以及分工合理的滨海旅游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

绿色生态旅游带编制福建省绿色生态旅游带规划,将生态旅游与红色旅游,以及包含闽越文化、朱子文化、客家文化等在内的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在自然生态旅游景区,遵循“环保优先、生态第一”的理念,进行科学规划和有序开发。同时加快区域内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联合营销推广,逐步形成以武夷山、泰宁两个世界级品牌为核心,在海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山地生态休闲旅游区,以及以浦城浮盖山、延平茫荡山、邵武天成岩、将乐玉华

洞和龙栖山、永安桃源洞—石林和天宝岩、宁化天鹅洞群、连城冠豸山、龙岩梅花山、武平梁野山等为支撑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西部绿色生态旅游带。

三、培育四大旅游产业集群

闽北旅游产业集群以武夷山—邵武高速公路、福银高速福建段、天津至汕头高速福建段和三明机场的建设和开通为契机,以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森林生态休闲观光合作区建设为载体,以武夷山为中心,以泰宁、茫荡山—延平湖、将乐玉华洞、永安桃源洞、邵武和平古镇等为重点,进一步整合南平、三明两地旅游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实施以“两山”(武夷山、阿里山)、“两湖”(大金湖、日月潭)为重点的闽台旅游对接计划,推进世界级品牌建设。

闽东旅游产业集群以福州为中心,以三坊七巷、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妈祖文化、畲族文化、白水洋、太姥山、三都澳等为重点,主推休闲旅游、文化旅游、温泉旅游和生态旅游等专项产品,不断完善商务会展、文化体育、购物娱乐等旅游基础设施。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合理分工协作,促进产业延伸,形成区域旅游经济由核心层、紧密层、协作层逐步扩散的发展态势。

闽南旅游产业集群在厦泉漳城市联盟基础上,继续加强区域旅游合作,完善以厦门鼓浪屿、香山国际游艇码头、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泉州海丝文化、闽台缘博物馆、崇武旅游度假区、德化戴云山、石狮服装城、晋江鞋都,漳州滨海火山、茶博院、花博园、赵家堡、东山旅游度假

区等为重点的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文化、都市体验四大旅游产品类型,形成建设旅游强省的重要支撑。

闽西旅游产业集群要突出以古田会议旧址为中心的红色旅游,以永定土楼、长汀客家母亲河、宁化客家祖地为代表的客家风情旅游和以连城冠豸山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旅游,促进湘赣闽红色旅游线路的形成,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并依托漳龙高速、龙长高速、连城机场和龙岩至北京的“海西号”专列,进一步加强与厦漳泉的旅游区域协作,积极拓展周边以及大京九沿线的旅游客源市场。

四、建0设四大旅游中心城市

推进福州、厦门、泉州、武夷山旅游中心城市建设,改善市政环境,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旅游企业,提升城市旅游功能,壮大旅游经济总量;围绕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完善旅游城镇网络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增长极,通过其聚集与扩散作用将旅游业的关联作用扩展到全省;完善包括省级旅游中心城市、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重点旅游县市的三级旅游城镇网络,培育一批旅游经济强县和有特色的旅游小城镇。

福州市发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会城市的优势,突出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交流和游客主要集散地的旅游功能,修缮保护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完善温泉度假、商务会展等基础设施,净化美化城市内河和闽江两岸,建成中国东南沿海知名的滨江临海园林港口旅游城市。

厦门市发挥“海上花园”特色和侨乡特区优势,突出商贸会展、海滨观光、休闲度假和游客主要集散地的旅游功能,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完善观光、休闲、商务、会展、购物、娱乐等基础设施,建成台胞休闲度假基地和国际知名的滨海旅游城市。

泉州市发挥侨乡优势、民营经济优势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惠女风情特色,突出观光休闲、商贸活动、民俗宗教、文化交流等旅游功能,完善滨海观光休闲、商

务会展、购物文娱设施,建成东亚太地区知名的文化旅游名城。

武夷山市发挥绿色生态与历史文化两大优势,突出观光度假、生态科考、文化交流的旅游功能,旅游立市、旅游富市、旅游强市,深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完善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丰富游客的夜间文化娱乐活动,建成世界知名的生态和文化旅游城市。

第四章培育旅游产品支撑体系

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突出旅游产品特色,提升旅游产品功能,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培植强势旅游品牌。抓紧海峡旅游、海滨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核心旅游产品的打造和提升,发展一批资源赋存优、服务设施条件好、知名度高的旅游景区,满足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推出十大旅游品牌、十条精品线路、五大节庆活动和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构建以“旅游品牌、重点项目、精品线路、经典节庆”为载体的旅游产品支撑体系,从整体上提高福建旅游产品竞争力。

一、完善十大旅游品牌

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对武夷山、鼓浪屿、妈祖文化、惠女风情、泰宁等比较完善的品牌继续提升,对福建土楼、古田会址、滨海火山等基本成熟的品牌拓展完善,对白水洋、昙石山等刚刚起步的品牌重点培育。

迷人的武夷仙境依托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独特景观和资源,围绕武夷山国家度假区的改造,把其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和山地休闲度假胜地。严格按照世界遗产标准,进一步完善景区的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建设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规范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行为,制定景区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深入挖掘闽越文化、朱子文化、山水文化、茶文化等当地特色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的品位和档次;提升武夷山国家旅游度假区档次,使其功能布局更为合理,建筑风格更具特色,整体环境更加优化;进一步完善休闲娱乐设施,精心策划开发大型文化演艺项目。

浪漫的鼓浪琴岛通过对建筑文化、音乐文化、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营造良好的海滨生态环境,建成我国东南沿海最具特色的文化生态型“海上花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综合治理全岛生态环境,形成景致各异的花园、绿地、沙滩、港湾等公共休闲场所;深入挖掘建筑文化内涵,策划建设万国建筑博览园,开通建筑欣赏旅游专线。

神圣的妈祖朝觐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丰富妈祖朝觐的内容与形式,整合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完善湄洲岛国家度假区的功能,建设对台旅游合作的前沿平台。继续办好妈祖文化旅游节,增强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扩建妈祖文化展览馆、妈祖碑林,构建妈祖文化大观园,联动开发周边鹅尾神石园等景点,实现以妈祖祖庙为核心的景观拓展;提升黄金沙滩、日纹坑等优质沙滩的开发档次,改善交通、住宿等旅游接待设施,吸引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的游客;综合治理全岛环境,合理规划观光游览

区和居民生活区,完善进出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

动人的惠女风情通过对惠安女服饰和文化习俗的

展示,结合崇武古城保护与历史文化的挖掘,建设全国知名的集滨海生态与民俗风情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景区。深入挖掘惠安女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惠安女服饰、劳作、民俗等生活形态,通过旅游节庆、文艺表演、生活实景等形式充分展示出来;完善惠女风情园建设,在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的女性从业人员中推行惠女服饰,营造独特的民俗旅游氛围;结合崇武古城的保护与开发,将五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与厚重深远的历史文化相融合,打造鲜明独特的惠女风情旅游品牌。

奇特的水上丹霞开发观光、休闲、度假、科考等旅游产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把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加快金湖、上清溪、状元岩、猫儿山、九龙潭、寨下大峡谷、金铙山、泰宁古城等八大景区开发,继续完善景区道路交通设施、旅游接待设施和基础设施,推出适合不同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线路;将泰宁古城建设融入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旅游环境;加强旅行社、旅游饭店、家庭旅馆的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便利的信息服务。

神奇的福建土楼抓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遇,深入挖掘土楼的客家文化和建筑文化内涵,开展观光游览、科学考察、寻根谒祖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品牌。协调土楼保护与招商开发的关系,加强土楼的整体环境整治,加快土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步伐;

重视永定、南靖、华安等地土楼的差异性开发,形成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土楼旅游产品;合理设计“土楼之旅”线路,整合、包装相关的旅游产品,完善旅游交通等基础设施。

光辉的古田会址通过深入挖掘古田会议的历史文

化内涵和修缮革命遗址、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把古田会议旧址等系列景点建设成为福建红色旅游的龙头、湘赣闽红色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中的精品。修复古田红军医院、士兵委员会、中共闽西特委旧址树槐堂、蛟洋文昌阁、苏家坡“主席洞”,完善游客中心、旅游公厕、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整合周边的梅花山、中国虎园、冠豸山、客家土楼、紫金山等旅游资源,丰富红色之旅的产品组成;联动新罗、上杭、长汀、连城等红色旅游区,形成闽西红色旅游精品网络。

壮美的滨海火山将地质奇观与滨海旅游资源结合,打造回归大自然的滨海型观光度假胜地。景区建设要始终贯穿生态理念,注重生态保护,科学设臵观景点和游览线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环境;拓展景区的旅游功能,开发与核心景区相邻的后蔡湾、江口湾和崎沙湾一带的沙滩,建设海滨浴场和潜游海洋世界、探索海底火山等海上旅游项目;整合周边的茶博院、花博园、赵家堡等旅游景区,联合打造有鲜明个性的旅游目的地。

神秘的白水洋奇观依托独特资源,建设省内外知名的亲水型休闲度假胜地。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和资金投入,完成景区公路、步游道、厕所、邮电服务、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白水洋文化旅游节,开展水上娱乐、文化体验等活动,并科学开发鸳鸯溪景区,拓展旅游空间,

形成白水洋探秘游、生态科考游、七夕情侣游、古廊桥文化游等资源互补的旅游产品系列;白水洋争取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古廊桥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借此进行高品位包装,并加大市场营销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

古老的昙石山文化依托遗址并合理利用文物资源,通过参观发掘现场、博物馆陈列、导游讲解等形式展示远古文化,建成反映地域文化与海洋特色的遗址展示园。注意保护遗址和出土文物,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融主展馆、考古发掘现场、民俗文化区、遗址公园四位一体的文化生态园;显山露水,绿化美化,改善周边交通状况和环境;设计整体营销方案,扩大品牌影响力,开拓东南沿海、台湾地区等目标客源市场。

二、推出十大精品线路

重点推出10条旅游精品线路,省内旅游线路进一步提升品质,省际旅游线路进一步加强合作;其它旅游线路的组织将围绕精品线路,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按照市场规律运作。

八闽精华旅游线:厦门(鼓浪屿)—漳州(滨海火山)—龙岩(土楼)—三明(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南平(武夷山)—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莆田(湄洲妈祖)—泉州(崇武古城)—厦门;

海峡西岸游船旅游线:三都澳(海市风光)—海坛岛(海蚀奇观)—湄洲岛(妈祖圣地)—崇武(古城惠女)—泉州港(海上丝路)—厦门(海上花园)—漳州(滨海火山)—东山(海滨休闲);

武夷山绿三角旅游线:武夷山(九曲溪、大红袍、闽越王城遗址、自然保护区)—邵武(和平古镇、天成岩)—泰宁(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尚书第)—将乐(玉华洞)—沙县(小吃文化城)—三元(格氏栲)—永安(桃源洞、石林);

闽西南山海旅游线:厦门—漳州—龙岩(新罗)—上杭—连城—长汀;

闽江流域生态旅游线:福州—南平(延平)—武夷山—泰宁(建宁)—三明(沙县)—永安—连城。

闽台缘旅游线:高雄市—澎湖列岛—金门—厦门(郑成功纪念馆)—漳州(漳浦、东山)—泉州(闽台缘博物馆、郑成功史迹)—莆田(湄洲妈祖)—福州(马尾船政博物馆)—马祖—台北(基隆港);

闽台港澳游轮旅游线:香港—澳门—金门—厦门—湄洲岛—马祖—福州;

闽粤名城特区旅游线:厦门—泉州—漳州—潮州—汕头—深圳;

闽赣红色摇篮旅游线:上饶—武夷山(赤石、大安)—泰宁(红军街)—建宁(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总前委旧址)—宁化(长征集结出发地)—上杭(古田会议旧址)—长汀(苏维埃遗址、瞿秋白纪念园)—瑞金—井岗山;

闽浙赣名山旅游线:温州(南雁荡山)—福鼎(太姥山)—宁德(支提山)—武夷山—龙虎山—三清山。

三、办好五大节庆活动

海峡旅游博览会借助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平台,突出“海峡旅游”主题,内容包括海峡旅游论坛、旅游产品展示、民俗风情表演、旅游项目招商、旅游景点考察等,以此促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台港澳同胞和外国旅游者来闽观光游览、投资贸易。

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以“走近大武夷,亲近真山水”为主题,展示秀丽的碧水丹山和古老的闽越文化,交流探讨景区管理和旅游开发的经验,加大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对海内外旅游者的吸引力。

妈祖文化旅游节以“妈祖祭祀”为主题,在湄洲岛举办大型妈祖文化旅游活动,内容包括妈祖祭典、大型广场文艺、民俗展示、地方戏演出等,推广妈祖文化旅游产品。

“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以“多彩的海丝之路”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风情为载体,展示“海丝”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特色,密切海内外炎黄子孙的乡情乡谊,增进中外人民的了解和友谊。

红色圣地旅游节闽西是湘赣闽红色旅游区的重要

组成部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等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在上杭古田举办红色圣地旅游节,借此追寻伟人足迹、瞻仰历史遗迹、发扬奋斗精神。

第五章拓展旅游市场支撑体系

旅游规划项目案例

旅游规划,是一个地域综合体内旅游系统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方式的整体部署过程。旅游规划要求从系统全局和整体出发,着眼于旅游规划对象的综合整体优化,正确处理旅游系统的复杂结构,从发展和立体的视角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让我们来分析成功的旅游规划项目案例。为此,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为大家总结了相关信息,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广西宁明花山旅游规划案例分析:广西宁明花山位于桂西南边陲地带,其与越南相接,是我国在东盟陆路通道的最前沿,地理位置优越,而且交通也比较便利,宁明花山旅游景区内主要以花岗岩画知名,是该景区的核心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其旅游规划策略主要以明江流域风光为主体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丰富奇特,两类资源的空间组合度高,在国内同类旅游资源中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垄断性。

该地区旅游规划在切实加强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环境保护前提下,通过高水平规划和高质量开发建设,该旅游区完全有可能打造成为广西新的旅游品牌和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同时将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思纳史密斯集团成立于1853年,是美国运营历史最悠久的设计和咨询集团,近二十年都在权威的世界建筑排名前十位,集团在中国设立策划设计和投资运营二大事业板块。 上海思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SYM 836121)及其下属各专业咨询策划设计子公司负责集团的策划设计板块。思纳设计股份成立于2000年,是规划、建筑、旅游和产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专家,也是上海为数不多的建筑规划国家双甲资质单位,公司在大型城市综合更新、智慧模块建筑、城市和旅游产业策划规划、室内装饰和艺术设计、区域环境研究和景观工程、特色酒店跨界组合运营规划等领域都有卓越的人才及成功的案例。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就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把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优先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作为实现十一五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抓手。 2、阶段性目标 在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个总体目标下,十一五期间的阶段性目标是:

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远景规划纲要

科技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远景规划纲要 “十一五”期间,是举国上下着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奋力朝着小康目标阔步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一接三新”、“争当四个排头兵”、“融入一小时经济圈”的振奋时期。为了大力推进全市科技进步的进程,打造好科技发展的对接平台,进一步为全市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特制定本《纲要》。 一、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技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接长珠闽、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建设新**”的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以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调整为目标;以引进、消化、推广为主要途径;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促进农业的科技成果推广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利用两个市场,发挥两种资源。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效益优先原则,重点发展若干高新技术企业,培植一批实力强劲的民营科技企业,大力推广以良种良法为主的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着力实施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大力增强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努力把全市科技进步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要以促资源、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强科技进步在提高生产与资源利用率、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方面的作用;要把促进经济的发展放在首位,将科技进步真正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加强科技进步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科技进步的可持续发展。 2、目标导向原则。既要突出我市自身的特色,又要与国家、省、赣州市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 3、有限目标原则。要把有限的人、财、物力集中起来,优化组合,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发展那些一旦突破就能对本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技术领域。 4、远近结合原则。既要解决近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又要为下一步全市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5、市场与计划结合原则。要把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本手段。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益优先,遵循市场经济与科技工作规律。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作用,用好用活政策手段,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科技进步。 6、自主与引进相结合原则。在培养、壮大现有四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对有色金属、稀土材料、甜柚、特种养殖、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计划规划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新世纪之初,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编制和实施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继续发挥农业对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对于确保完成全省"十五"计划确定的任务目标,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九五"回顾 "九五"期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农 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提高 到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比四年增长.;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已经具备了年产万吨粮食、万吨果品、万吨蔬菜、万吨肉类和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农村二三产业稳定增长,乡镇企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以上。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到年,林牧渔业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其中

畜牧业和水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亿元和.亿元,所占比重为.和.。粮经作物种植比例由年:调整到:,蔬菜、水果、牧草等高效作物面积分别达到万亩、万亩、万亩。农产品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适应市场需求的名特优品种覆盖率达到。全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万亩,优质抗虫棉万亩,集约化速生用材林万亩,三元杂交猪和优质肉牛改良率均达到以上。个体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由年的提高到。 、产业化经营取得新的进展 全省已建立起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万家,农业生产基地万亩,/以上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以上的农产品、/以上的畜产品基木实现了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实现程度达到以上。到年底,全省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的有家,亿元以上的家,亿元以上的家,有家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科教兴农成效显著 "九五"期间,全省共取得农业科研成果项,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八五"末的提高到,科技贡献率达到了,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全省建立各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多处,示范带动农户多万户。农业院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技术教育培训体系逐步完善。 、农业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各市、县(区)科技局、财政局,省直各部门、各科研院所,各高等院校,各大型企业: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国办发[]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福建省财政厅 二○○七年十月十七日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财政科技经费管理若干意见》(国办发[]号)精神,切实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促进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是政府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解决社会公益性重大技术问题而设立的专项经费。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来源于地方各级财政每年从预算中安排的科学技术专项经费。 第三条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安排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科学合理的原则,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科技项目”)立项和经费预算编制审批实行专家评审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机制。 第四条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实行合同化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由科技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管理。科技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科技项目。 第二章科技计划项目立项 第五条科技项目立项包括申报、评审论证、建立项目库、审批等环节。 第六条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采取公开征集或定向申报等方式。 公开征集是指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发布年度科技项目申报指南,明确各类计划支持方向和范围,确定项目申报的时间、渠道和方式,组织申报。 定向申报是指科技主管部门根据科技和经济发展规划及科技经济发展动态,通过调研、

旅游创意开发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一、名词解释20′ 1、旅游系统 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和保障子系统四大构成要素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指在旅游系统要素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针对旅游系统的属性、特色和发展规律,并根据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趋势,以综合协调旅游系统的总体布局、系统内部要素功能结构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系统发展为目的的战略策划和具体实施。 3、旅游开发 旅游开发界定为: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 4、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Control Detail Planning)一般是针对规模适中的景区编制。其目的在于控制景区中土地的使用,即将景区中的土地划分成许多地块,并规定每个地块的使用类型和方式。该类规划的年限较总体规划要短,约为10—15年。 二、判断题15′ 1、旅游规划中的旅游系统是指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2、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旅游系统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 3、旅游支撑与保障子系统是指由那些与旅游系统发展有间接联系,为其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的产业部门构成的整体。√ 4、旅游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开发旅游产品。? 5、具有价值的旅游资源应尽可能加以开发以获得相应的经济价值。? 三、简答题20′ 1、简要说明旅游规划的步骤。 签订合同,确立规划项目 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 室内资料分析 田野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 编制纲要征求意见 完成规划初稿 规划中期评估 完成规划评审稿 规划评审 修改定稿 规划实施 2、简要分析规划的分类。 (1)按旅游规划的时空二维尺度分类……国际协调规划、国家全面规划、区域综合规划、旅游地或旅游景点综合规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 (2)按旅游规划的内容分类……旅游综合规划、旅游专题规划。

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福建省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对我省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水平,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合力推进区域科技进步,根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区域科技重大项目,是指针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以提升区域重点产业技术支撑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为目标,集成省、市科技资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研究开发项目。 第三条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由省科技厅与设区市政府协商沟通,共同推动。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 第四条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由省科技厅统筹规划,设区市科技局和项目承担单位为主管理和组织实施。科技咨询机构或专家接受委托,参与有关咨询论证工作。 第五条省科技厅的主要职责是: 1、制定区域科技重大项目的设立原则; 2、制定有关管理办法,编制年度计划; 3、征集区域产业技术需求,建立区域科技重大项目备选项目库,组织项目评审,审定项目立项方案,批复立项; 4、指导并督促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考评等。 第六条设区市科技局主要职责是: 1、协助设区市政府协调本地区相关产业部门,研究提出本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需求,明确方向和重点,遴选备选项目; 2、组织项目申报,开展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咨询工作; 3、组织项目的实施,抓好项目的过程管理,监督、检查项目的执行和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4、抓好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及时报送本地区项目年度执行情况和年度项目总体实施情况报告; 5、落实项目匹配经费及其它配套条件等。 第七条项目承担单位的主要任务是: 1、按要求编写项目建议书、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合同书;与各参与单位签订协议,明确项目执行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及成果转化权属; 2、按时完成合同书约定的研究开发任务;按规定使用项目经费;真实填报项目年度执行情况表、财务决算报表和必要的统计调查表; 3、接受并配合省科技厅和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评估;及时报

十一五发展规划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OO七年一月

前 言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发改委组织有关研究单位和大型煤炭企业编制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分析煤炭工业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和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煤炭工业的发展方针、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以煤炭整合、有序开发为重点,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强化管理、保障安全,改小建大、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促进升级,深度加工、洁净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 《规划》提出了煤炭工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即优化煤炭布局,调控煤炭总量,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整合改造中小型煤矿,淘汰资源回收率低、安全隐患大的小煤矿,加快煤炭科技创新,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矿区。 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健全和完善煤炭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企业重组,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优先发展煤炭科技教育,加强煤矿安全综合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矿区环境,提高矿工劳动保障和生活水平,解决煤矿历史遗留问题。 《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煤炭工业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的重要依据。

旅游规划与开发重点梳理

旅游规划与开发 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1. 旅游系统是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与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和目标的综合体。 2. 旅游规划是在旅游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行,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 旅游开发指为发挥、提升旅游资源对客源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并使原材料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行为。其实质是以旅游资源为"原材料",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达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序曲,实现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4. 旅游业的系统优化特征 ⑴旅游产业在要素构成上内容广泛⑵旅游系统要素间关联性密切⑶旅游系统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5. 旅游系统的结构 ⑴组织结构:客源市场子系统、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持和保障子系统 ⑵经济结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旅游市场 ⑶空间结构:三要素包括客源地、目的地、旅游通道(其中包括交通通道和信息通道) ⑷层次结构:宏观、中观、微观 6. 旅游规划的功能 ⑴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⑵制定区域旅游的发展战略目标 ⑶落实区域相关部门的协作⑷保障区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7. 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 ⑴相关者分析:包括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管理方、开发区所在社区、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 ⑵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召开座谈会、聘请专业顾问小组、聘请规划领导小组、实行区域公投制度、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8. 旅游规划的内容 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原则、当地的自然社会状况、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状况、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和评价、客源市场分析、旅游项目创意、旅游环境保护、交通规则、绿化规划、服务项目规划、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效益分析、规划图件。 9. 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 ⑴旅游规划的可行性研究⑵编制旅游规划项目任务书⑶签订规划合同书⑷组建规划编制专家组⑸制定工作计划⑹进行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⑺室外实地考察调研⑻编制旅游规划初稿、中稿和终稿⑼组织专家评审和鉴定规划⑽组织规划的实习与修订 10. 旅游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包括管理协同、技术推动、政策引导和经济调控机制等。 基本原理是规划制定与实施后,通过对开发的效益做统计,将结果与原先制定的开发目标做比较,若出现偏差,则需要通过反馈机制重新制定旅游规划或修订原规划。 11. 旅游开发的内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地的交通安排、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 12. 旅游开发的原则

关于XX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关于XX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推荐]关于国家"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 (一)"十一五"时期的特征与挑战 从全国和西部来看,"十五"计划的实施总体上进展顺利,但"十五"计划力图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进展不理想: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够协调,城乡间、区域间差距进一步扩大,资源环境的约束趋紧,就业形势较严峻,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科技问题日益突出等。 "十一五"时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阶段。这个时期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也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之所以是"黄金发展时期",主要在于消费结构升级、国际和区域间产业转移以及科技进步加快使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加速;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关系多极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等。处理得好,有可能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之所以是"矛盾凸显时期",主要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日益迫切,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加大;由于涉及利益和权力格局调整,深化改革的难度明显提高;内外矛盾交织,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保持国内稳定的难度加大等。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目标 1、指导方针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实现既快又好发展作为主题,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把突破体制瓶颈、人才科技瓶颈和资源瓶颈作为三大战略支撑,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把既好又快发展作为主题。要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转变"无制约增长"、"不计代价增长"等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好的发展过程;通过公平的分配,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把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作为三大战略任务。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调整经济结构,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从战略上全方位地调整需求、产业、城乡、区域和所有制结构,形成能支撑长期发展的经济结构;促进协调发展,就是要切实做到"五个统筹",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之路。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规定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 管理规定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闽科计〔2007〕86号 ?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 ? 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完善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现将重新修订的《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 ? 二○○七年十月二十四日 ? ? ? 主题词:科技印发计划办法通知 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办公室 2007年10月29日印发 ? ? ?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促进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效率和项目实施成效,根据《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科技计划项目,是指以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科技问题为重点,由省科技计划安排,在一定期限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省科技计划所包括的科技重大专项、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合作与交流、公益专项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 第四条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包括:需求征集、专家咨询、可行性论证、立项决策、项目实施与过程管理、项目验收与绩效跟踪等环节。省科技计划项目实行综合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省科技厅负责综合管理,项目实施管理机构和项目承担单位分别按各自职责进行分级管理。 第五条按照电子政务建设的相关要求,开展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化工作,实现部门协同与信息共享,加强项目档案信息管理与利 用。 ?

一“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基本完成

宝安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 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 二○一○年九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一)高标准完成“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与任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 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高 教育改革取得新进展 素质教育成效显着 教育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二)“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目标 (三)主要目标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基本满足 户籍适龄儿童十五年教育高标准普及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居民素质和幸福指数显着提高 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明显提升

财政性教育投入“两个提高”和“三个增长”确保实现三、主要任务 (一)高标准普及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 (二)积极促进民办学校规范优质发展 (三)努力探索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 (四)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五)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主导 (六)不断改善特殊教育条件 (七)大力发展继续教育 (八)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和落实学校建设 加快新校建设步伐 积极推进老校改造 (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 提升教师职业能力和专业水平 推进教师管理制度创新

(三)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深化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取向的课程改革增强青少年生理心理素质 (四)加强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努力构建学校核心文化 整体规划学校特色建设 着力提升学校特色内涵 (五)加快教育国际化 坚持开放办学和国际理解教育 多渠道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 (六)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 创新教育公共服务与管理机制 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深化学校安全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创新教育督导评估模式 五、组织实施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规划与开发 概念 1、旅游系统:由旅游客源市场子系统、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子系统、旅游企业子系统以及旅游支撑与 保障子系统4个部分组成,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目标的综合体。 2、旅游规划:在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有以及旅 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 3、旅游规划的功能:在市场中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制定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落实区域相关部 门的协作;保障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4、旅游规划的利益相关者:旅游投资方;区域旅游的管理方;旅游开发区域所在的社区;旅游者; 旅游资源;旅游规划的审批部门。 5、各主体间利益平衡与协调的途径:召开座谈会;聘请专业顾问小组;聘请规划领导小组;实行区 域公投制度;进行市场统计调查。 6、旅游规划的内容:规划范围;规划依据和原则;当地的自然社会状况;区域旅游竞争合作的状况; 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旅游资源状况分析和评价;客源市场分析;旅游项目创意;旅游环境保护; 交通规划;绿化规划;服务项目规划;基础设施与保障体系规划;效益分析;规划图件。 7、旅游规划的编制步骤:旅游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编制旅游规划项目任务书;签订规划合同书;组 建规划编制专家组;制定工作计划;进行室内资料准备与分析;室外实地考察调研;编制旅游规划初稿、中稿、和终稿;组织专家评审和鉴定规划。 8、旅游开发的原则:个性化原则、市场导向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注重保护原则、系统开发原则。 9、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板块:人文理论板块、环境理论板块、经济理论板块、规划理论板块。 10、旅游规划与开发理论的四大层面:关于旅游规划研究方法的理论;关于旅游系统及其发展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的理论;关于旅游规划实施的理论。 1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的内涵和意义 (1)区位和空间结构理论内涵和意义 ①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是研究人类经 济行为的空间区位选择及空间区内经济活动优化组合的理论。 ②空间结构理论:社会经济主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反应这种关系的主体和现 象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状态。按空间尺度大小分为微观空间结构、中观空间结构、宏观空间结构三个层次。是研究如何使得社会经济主体保持最佳的相互关系和形态的理论,是促进区域合理发展的理论依据。 ③意义:确定旅游地的市场范围;确定旅游地的等级;制定旅游地的均衡布局模式。 (2)消费者行为理论内涵和意义 ①内涵:研究消费者心理及其行为的模式。包括旅游者的空间行为模式、旅游者的消费行为模式; 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模式。 ②意义:在消费者行为理论的指导下,设计者可根据当前旅游者的消费特点以及今后旅游消费者 可能的消费行为趋势设计相关的旅游产品和线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旅游规划中可以针对目标市场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引导性的市场营销策略,以便实现旅游地的市场推广。 (3)竞争力理论内涵和意义 ①概念:指一国或者一公司在市场上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更多财富的能力。迈克·波特认 为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主要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等六个要素。也将其称为“国家钻石”竞争力模式。

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

吉林省“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与实现“争先进位”省际比较分析 “十一五”规划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的第二个五年规划。在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背景下,科学拟定我省“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并对“十一五”期间实现争先进位目标进行测算分析和判断,是我省“十一五”规划编制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一、“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的设计 1.“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体现中长期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政策性特点,参照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备选指标》,并结合吉林的实际,初步设计建立了我省“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见附图)。国家备选指标体系共分7个方面,指标84项。我省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国家“备选指标”体系一致,也包括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协调发展、科技教育与人才、资源和循环经济及生态环境、人口与人民生活、公共服务等7个方面。初步选择的84项指标与国家略有不同,一致的有72项,同时根据我省经济发展实际和统计基础,另增加了12项。同“十五”计划指标体系相比,新的指标体系有较大调整。在“十五”

计划82项指标中,我们保留了38项,新增加的有46项指标。指标体系呈现以下特点: (1)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经济总量指标。总量不足仍然是目前我省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全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在指标体系中以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14项总量指标,集中体现加快发展的要求,反映综合实力的变化,促进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文和社会指标。从过去偏重物质财富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在指标体系中从计划生育、人民群众的健康、就业、生活和教育、科技发展等方面选择21项指标,充分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反映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素质的变化,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 (3)注重转变增长方式,突出结构和效益指标。推进我省经济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在指标体系中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选择消费率、资本形成率、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民营经济占GDP比重、互联网普及率等12项指标,以体现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的要求,反映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水平的变化,促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和效益的提高。 (4)注重协调发展,突出城乡协调指标。我省也和全国一样呈现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在指标体系中不

学校十一五规划

学校十一五规划 学校十一五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年至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学校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应该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精神,规划学校的未来五年工作,现结合当前的教育形势和学校的具体实际,特拟定××县××中学—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认真贯彻教育主管部门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住机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⒈积极筹措经费,为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穿衣”,提升学校形象,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万元)。 ⒉抓住“普九提高”工作机遇,建设好学生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满足学生上实验课的需要(—万元)。 ⒊整治学生运动场,保证师生课余活动顺利开展,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元)。 ⒋更换教师住宿楼电线,整治好学校房盖,为师生

生活排忧解难(—万元) ⒌更新学生课桌—套,改善学生学习条件(—万元)。 ⒍筹建单身职工宿舍—套,改善和满足教职工住房条件(—万元) ⒎加强行政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勤政廉洁、务实求真”的干部教师队伍。 ⒏培养各学科骨干教师—名(语、数、外各科—名,其余学科—名),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为学校发展储备人才。 ⒐学校规模保持在人左右,创建“县级初中示范学校”。 ⒑探索乡镇中学走职业教育办学实践的新路子,尽最大努力争取办成职业中学,为农村和地方建设培养适用人才。 ⒈力争德育(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工作方面在乡镇中学中办出特色,完成市级或县级德育工作科研课题,走科研办学兴校之路。 ⒉花大力气,切实抓好教学工作,力争教学质量和督导综合评估进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将我校办成垫江南部的名校。 ⒊努力改善教职工福利,创设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力争职工福利在区域内处于领先地位,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十一五”规划中的重难点问题

旅游规划的系统规划理论与创新分析

旅游规划的系统规划理论与创新分析 摘要:主要针对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旅游系统规划及创新分析的概念,解释了系统规划理论与创新分析的基本含义,说明了它们对旅游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来创新分析的类别及方法。 关键词:旅游规划;旅游系统;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10--(13 引言 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是从区域规划理论衍生而来,主要是制定出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框架,以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Ⅲ。国外的旅游规划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成熟起来。我国的旅游规划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多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我国的旅游规划毕竟开始不久,还缺少经验,规划内容还欠全面,另外旅游统计、调研工作的薄弱,也导致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可行性研究都有待加强。但今天我想从理论与创新两个方面谈一谈主观方面的原

因。 一、系统规划理论 (一)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对旅游系统的理解太片面了,导致了旅游规划只着重旅游目的的和旅游有性因素的规划,过分强调某种旅游资源的理论价值,而对市场、政策、媒介等因素往往过于忽视,带有些主观性和片面性。有些规划即使看到了客源市场的重要性,但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地,而是凭想当然的,错误的以为别的热的旅游产品在本地也一定热,已经饱和的旅游产品误以为前景广阔,把需通过竞争才有可能与众多竞争者共享的市场当作了自己独家享有的市场,从而使得巨资开发的旅游项目在短暂繁荣后迅速衰落,造成雷同的大型主题公园相互扼杀,在规划中也没有把旅游产品设计与客源市上真正联系起来,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交待,未真正做到市场导向,无法成为指导开发建设的科学依据,不能开发出真正具有个性品格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不少旅游规划较少顾及发展旅游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导致“善意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摧毁旅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外,许多旅游规划中队运行机制、保障系统和支持物的影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缺乏“综合体”的配套支持,造成规

铁路十一五规划

铁路“十一五”规划 铁路“十一五”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主要阐明铁路行业发展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铁路行业发展、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决策重大铁路项目、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一、“十五”回顾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怀下,铁路行业职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了铁路“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 铁路运输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铁路全行业完成旅客发送量11.56亿人,“十五”期间年均递增1.92%;旅客周转量6062亿人公里,年均递增5.99%;货物发送量26.93亿吨,年均递增8.56%;货物周转量20726亿吨公里,年均递增8.52%。尤其是“十五”后两年,铁路主要运输指标增势加快,旅客发送量、旅客周转量、货物发送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速分别达到9.01 %、12.51%、9.58%和9.62%,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路网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宁西线、渝怀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大秦重载铁路2亿吨配套改造完成,青藏铁路全线铺通,武广、郑西、石太、京津等一批客运专线和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路网布局趋于合理,路网质量有所提高。200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5万公里,比“九五”末增长9.9%。其中复线里程2.5万公里,电气化里程2万公里,分别比“九五”末增长19.4%和35.6%。 科技进步迈出坚实步伐。掌握了时速160公里等级的运输装备、线路、信号及运营管理成套技术,基本掌握了时速200公里等级线路的修建技术和既有线改造技术,引进了国外客运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等先进技术,研制并投入运用了25吨轴重大型运煤货车,成功开行了大秦线2万吨重载列车,推进了信息系统建设。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等建设施工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铁路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铁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完成阶段任务,实现了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推进了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优化了运力资源配置,提高了运输和管

福建省科技厅各类科技项目结题流程

福建省科技厅各类科技项目结题流程 一.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验收流程(青年项目、面上项目按简易验收方式结题,重点项目由科技厅主持验收) 省基金结题条件: 1、对照任务书基本完成合同任务,且如研究成果为论文,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至少有一篇。 2、未标注基金资注的成果一律不能作为项目研究成果,不得填写。 (一)网上填写验收申请表 1、用个人用户登录福建省科技管理系统() 2、点击“执行与验收”→点击“验收申请表”→点“添加”→弹出待结题的项目,对其进行勾选,确定→弹出待结题项目验收申 请书封面,请填写日期,并进行保存→添加验收申请表成功 3、认真填写验收申请表各栏目,其中成果栏填写已正式发表并作了项目资助标注的论文,正式出版的专著等,验收资料栏中《福 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成果证明材料(发表论文刊物封面、目录页、正文首页及"项目资助"标注页),《项目经费总决算表》三项为必选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从科研处主页下载中心下载,WORD文档填写完后上传。成果证明材料请做成一篇文章一个附件,即将每篇论文刊物封面、目录页、正文首页及"项目资助"标注页扫描后粘贴在一个WORD文档中,《福建省科技三项费用总决算表》(一式三份)从科研处主页下载中心下载,填写完盖学校、科研处、财务处公章后扫描上传。 4、验收申请表填写完成后,个人提交。个人并通知学院科研管理人员进行审核提交,请注意验收意见不必填写。学院通知科研处

审核提交。等待科技厅审核。 5、当验收申请表的审批状态显示为科技厅审核中,且已获得验收号,即表示已通过初审。项目负责人应及时打印验收申请表2份, 并签字盖章。 (二)结题材料报送: 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验收申请表》要求:该表是通过系统打印的经科技厅审核通过后的网上验收申请表,无需加盖单 位公章; 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工作总结》 3、成果证明材料(发表论文刊物封面、目录、正文全文) 4、《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总决算表》要求:盖财务处,科研处,学校公章。 以上材料一式各2份,装钉后交科研处 (三)时间要求: 1、网上提交时间,项目合同结束时间之前一个月。一般每年5月和9月会集中受理一批。 2、一经科技厅审核通过,纸质材料应尽快报送。 二、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验收流程(立项经费在15万元以下的重点项目,视情况可申请简易验收) (一)报批程序 1.使用个人申报用户和密码登入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 2.登入后点击左侧栏的“执行与验收” “验收申请书”,点击新增按钮,在弹出的窗口里找到自己要准备验收的项目打勾后确 定,然后开始每一个栏目逐个填写,其中验收资料各个附件都要上传好。 3.个人填报相关内容,并上传各类附件材料的电子文档。其中:论文应包含封面、目录、首页与资助标注页(或将CNKI下载的 PDF文档直接上传);经费决算应下载《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总决算表》。各项内容与附件填报完整后点提交。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 重大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疾病防治“前移”和重点“下移”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国情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批能够学、学得会、用得起的成熟的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是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战略需要,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五”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科技部将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该项目将紧密结合农村地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的实际需求,研究筛选一批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开发一批农村适宜的小型和可移动的检验、检查、治疗设备产品,优化筛选一批符合农村地区需求、群众反映良好、社会效益突出的卫生适宜技术进行示范应用研究,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的信息网络系统,为提高农村卫生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扩大农村卫生

适宜技术推广应用范围提供切实的科技支撑。 现将有关课题申报指南发布如下: 一、适于乡、村卫生机构使用的检验设备及产品开发 (一)研究内容 研究适合乡、村医疗、预防、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需要的质优价廉的小型、可移动的检验设备及相关产品及与卫生适宜技术配套的检验设备、器械、试剂等产品。如:针对常见疾病防治和计划生育服务所需的小型血液生化检验设备及配套试剂、出生缺陷检验设备、儿童营养缺乏检验设备等。 (二)考核指标 1、研究开发新产品5~8个。 2、完成相关试验及测试。 3、完成生产前注册审批,投入生产。 (三)申报要求 1、申报单位具有研发能力,有前期研究基础; 2、有生产能力或与相关生产企业有良好的协作; 3、应有不低于1︰1的企业配套经费。 (四)经费预算 本课题总预算国家拨款900万元,每项产品预算80-100万元。课题研究年限为2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