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教案(仁爱版、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仁爱版、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仁爱版、下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仁爱版、下册)

凯里市碧波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化学教案

教材版本:仁爱版

执教: 吴春周

执教班级:九(2、3、4)

2014年2月20日

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

单元1 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学习目标】

1.了解溶液的种类及溶液酸碱性的鉴别方法。

2.掌握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

3.提高学生对溶液酸碱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能力。

【学习重难点】

溶液酸碱性的鉴别和酸碱度的测定方法。

【学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1)

【复习提问】

混合物的分类是怎样的?

【学习新课】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实验】:“观察思考”

增加实验:“氯化铵溶液”的实验

【学生自评】: P3 “填表”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

2、酸碱指示剂的分类:

(1)紫色石蕊试液

(2)无色酚酞试液

3、溶液的分类: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酸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中性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碱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备注:含铵根离子的物质溶于水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溶液显酸性。

课内练习:复习本节课知识。

课外练习: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板书设计】

一、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1、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

2、酸碱指示剂的分类:

(1)紫色石蕊试液

(2)无色酚酞试液

3、溶液的分类:

第二课时(2)

【复习提问】

1、用什么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溶液的分类有哪些?举例。

3、不同种类的溶液使指示剂变色是怎样的?

【学习新知】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 H值来表示。

2、P H值的范围:0—14之间

PH=7 中性溶液 PH>7 碱性溶液 PH<7 酸性溶液

【随堂练习】

现有下列8种溶液,请按要求填空:

⑴、P H=7.5 (2)、P H=6.6 (3)、 P H=8 (4)、P H=4 (5)、P H=7 (6)、P H=13 (7)、P H=0 (8)、P H=10 (9)、P H=2.1 (10)、P H=3.7

(1)、显酸性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弱的是;(2)、显碱性的溶液是、碱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弱的是;(3)、显中性的溶液是。

3.溶液pH值得测定方法

(1)pH试纸(初略测定)

(2)酸度计(准确测定)

【备注】:PH试纸的使用应该注意:(1)、不能用水先打湿试纸后再测定溶液的PH;(2)、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被测的溶液中,避免被测溶液被污染。

【探究活动】

学生尝试操作实验

三.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指导学生自学】P6-7

练习:

1.复习本节课内容

2.单元作业:1、2、3、4

【板书设计】

二、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

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 H值来表示。

2、P H值的范围:0—14之间

3.溶液pH值得测定方法

(1)pH试纸(初略测定)(2)酸度计(准确测定)

三、溶液在生活中的应用

单元2 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学习目标】

1、会认识酸、碱类物质。

2、掌握酸的性质。

3、掌握碱的性质。

4、理解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

5、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防腐意识。

【学习重难点】

酸和碱的性质。

【学习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3)

【复习提问】

1、怎样测定溶液的PH值?

2、PH值测定的范围是怎样的?

【学习新知】

一、什么是酸、碱

1、常见的酸、碱。

【提出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酸和碱有哪些?

【学生讨论】

讨论、自学课本P8第1、2自然段

【学生交流、小结】

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

CO

3

)、醋酸(CH

3

COOH)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镁[Mg(OH)

2

]、

氢氧化钙[Ca(OH)

2,俗名:消石灰、熟石灰]、氨水(NH

3

·H

2

O)

2、酸、碱的概念。

【探究活动】:实验1、2、3

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交流自评】:(略)

【师生小结】:

(1)、酸溶液都能导电的原因是应为酸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酸根离子。

HCl ==== H+ + Cl- H

2SO

4

=== 2H+ + SO

4

2-

HNO

3 ==== H+ + NO

3

- H

2

CO

3

=== 2H+ + CO

3

-

(2)、碱溶液都能导电的原因是应为碱溶液中都存在自由移动的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NaOH ===Na+ + OH- Mg(OH)

2 ==== Ng2+ + 2OH- Ca(OH)

2

=== Ca2+ + 2OH-

【提出问题】:通过上面探究活动的学习,你怎样来给酸碱下一个定义?【学生思考、讨论】:(略)

【师生小结】:

酸:溶于水时只生成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备注:溶于水时有H+ 生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可能是酸式盐。

如NaHCO

3 KHCO

3

碱:溶于水时只生成金属离子和OH-的化合物叫做碱。

备注:溶于水时有OH-生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碱式盐。

如Cu

2(OH)

2

CO

3

3、酸、碱的组成特征。

【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说一说酸、碱的组成有特点?

【学生自学、归纳】:P9-10

酸的组成特点:只由氢元素和酸根两部分组成。(左氢右酸根)

碱的组成特征:只由金属离子和OH-两部分组成。(左金右OH-)

练习: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硫酸—硝酸—盐酸—氢硫酸—碳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铜—

【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酸、碱

1、常见的酸、碱。

常见的酸:盐酸(HCl)、硫酸(H

2SO

4

)、硝酸(HNO

3

)、碳酸(H

2

CO

3

)、醋酸(CH

3

COOH)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 NaOH 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镁[Mg(OH)

2

]、

氢氧化钙[ Ca(OH)

2俗名:消石灰、熟石灰]、氨水(NH

3

·H

2

O)

2、酸、碱的概念。

酸:溶于水时只生成H+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碱:溶于水时只生成金属离子和OH-的化合物叫做碱。

3、酸、碱的组成特征。

酸的组成特点:只由氢元素和酸根两部分组成。(左氢右酸根)碱的组成特征:只由金属元素和OH两部分组成。(左金右OH )

第二课时(4)

【复习提问】

1、什么叫酸、碱?

2、酸、碱的组成特征?

【学习新知】

二、几种常见的酸:

1、浓硫酸

(1)物理性质:

(2)四大特性:○1腐蚀性○2氧化性○3脱水性○4吸水性

备注:由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除氨气(NH

3

)以外所有气体的干燥剂。(3)浓硫酸的稀释

2、浓盐酸

(1)物理性质:

(2)特性:○1腐蚀性○2挥发性

3、硝酸

4、醋酸

【指导学生自学】:P16 “拓宽视野”

三、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1)物理性质:

(2)特性:○1腐蚀性○2吸水性

备注:由于氢氧化钠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常用作氢气、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与它不能发生反应的气体的干燥剂。但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氯化氢气体。

2、氢氧化钙

(1)物理性质:

(2)特性:○1腐蚀性○2吸水性

四、碱的分类

1、可溶性碱:NaOH、KOH、Ba(OH)

2、NH

3 ?

H

2

O

2、微溶性碱:Ca(OH)

2

3、不溶性碱:Fe(OH)

3、 Cu(OH)

2

【练习】: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除去油污,可做厨房的清洁剂

2.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_______冲洗,再涂上_________溶液。3.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_______________,表面潮湿并逐渐___________,这种现象叫做

_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可以作某些气体的_______________。

4.澄清石灰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___,使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是________,俗称________或__________。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5.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种物质的是()

A.生石灰、熟石灰、消石灰

B.金刚石、石灰石、大理石

C.沼气、天然气、煤气

D.烧碱、火碱、苛性钠

6.下列物质中,长期放在敞口瓶里会变质的是 ( )

A、大理石

B、浓硫

C、熟石灰

D、石墨

7.下列哪些物质溶于水或和水反应时能放出大量的热()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盐酸

C、氧化钙

D、氢氧化钙固体

8.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可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溶液

B、二氧化碳

C、CuO

D、稀盐酸

9.纯净的氢氧化钠是一种_______色固体,由于在空气里它不仅能吸收_______而潮解,还能跟空气里的___________起反应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必须________保存。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变质的氢氧化钠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二、几种常见的酸:

1、浓硫酸

2、浓盐酸

3、硝酸

4、醋酸

三、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

2、氢氧化钙

四、碱的分类

1、可溶性碱:NaOH、KOH、Ba(OH)

2、NH

3 ?

H

2

O

2、微溶性碱:Ca(OH)

2

3、不溶性碱:Fe(OH)

3、 Cu(OH)

2

1、硫酸、盐酸的物理性质和特性。

2、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特性

【新知学习】

五、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石蕊试液变红

酸+指示剂

酚酞试液不变色

2、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Zn + 2HCl = ZnCl

2 + H

2

Zn + H

2SO

4

= ZnSO

4

+ H

2

Mg+ 2HCl = MgCl

2 + H

2

Mg + H

2SO

4

= MgSO

4

+ H

2

“盐”的概念:P15

置换反应:(1)概念:

(2)表达式:A+BC==AC+B 3、酸+金属氧化物——盐+H

2

O

Fe

2O

3

+ 6HCl =2FeCl

3

+ 3H

2

O

Fe

2O

3

+ 3H

2

SO

4

=Fe

2

(SO

4

)

3

+ 3H

2

O 金属表面除锈

4、酸+碱——盐+H

2

O

HCl + NaOH = NaCl +H

2

O

2HCl + Ca(OH)

2 = CaCl

2

+ 2H

2

O

H 2SO

4

+ 2NaOH =Na

2

SO

4

+ 2H

2

O

3HCl + Al(OH)

3 = AlCl

3

+ 3H

2

O (治胃病原理)

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5、酸+盐——新盐+新酸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用氯化钡检验某物质是否含有SO

4

2-离子)

HCl +AgNO

3 =AgCl ↓+ HNO

3

(用硝酸银检验某物质是否含有Cl-离子)

练习:复习本节课内容。

【板书设计】

五、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2、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H

2

O

4、酸+碱——盐 + H

2

O

5、酸+盐——新盐+新酸

1、酸的性质?

2、浓硫酸、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3、NaOH 、Ca(OH)2、物理性质及特性? 【复习新知】

六、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反应

碱+指示剂 石蕊试液变蓝 酚酞试液变红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2NaOH + CO 2 = Na 2CO 3 + H 2O 2NaOH + SO 2 =Na 2SO 3 + H 2O

Ca(OH)2 + CO 2 = CaCO 3 ↓+ H 2O 2NaOH + SO 3 = Na 2SO 4 + H 2O

备注:由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不但易潮解而且易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发生反应而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

3、碱 + 酸 — 盐 + 水 HCl + NaOH = NaCl +H 2O

2HCl + Ca(OH)2 = CaCl 2 + 2H 2O H 2SO 4 + 2NaOH =Na 2SO 4 + 2H 2O

4、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Ca(OH)2 + Na 2CO 3 =CaCO 3↓+ 2NaOH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CuSO 4 + 2NaOH =Na 2SO 4 + Cu(OH)2↓

5、碱与油脂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脂。

6、碱与蛋白质反应,说明碱有极强的腐蚀性。

【学生自学】:“实践应用、拓宽视眼”

【课堂练习】

1、酸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 ) A. 都能和指示剂作用 B. 都能和碱反应 C.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D. 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2、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类的是( )

A. H 2S

B. HCl

C. NaHSO 4

D. H 2CO 3

3、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滴入紫色石蕊溶液:甲变红;乙变蓝;丙不变。这三种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乙甲丙

B. 甲乙丙

C. 丙乙甲

D. 甲丙乙

4、下列和我们生活相关的物质溶液的pH值中,显碱性的溶液;显酸性的溶液;近似中性的溶液。(填序号)(1)葡萄汁3.5~4.5 (2)牛奶6.3~6.6 (3)西红柿4.0~4.4 (4)乳汁6.6~7.6 (5)鸡蛋清7.6~8.0 (6)唾液6.6~7.1 (7)血浆7.4~7.5

5、下列所述概念中前后没有包含关系的是()

A.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B.酸、含氧酸

C.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D.碱、碱性氧化物

6、将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是()

A. 红色

B. 蓝色

C. 紫色

D. 无色

7、两个烧杯分别放入等质量的浓盐酸、浓硫酸,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如何变化?

8、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下列的试剂()

A. 锌和硝酸

B. 锌和浓硫酸

C. 锌和稀硫酸

9、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食盐和盐酸,可以一次把它们一一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 石蕊试液

B. 酚酞试液

C. 氯化钠溶液

10、在硫酸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溶液不能导电()

A. NaOH

B. Na

2CO

3

C. Ba(OH)

2

D. HCl

11、用玻璃棒蘸取下列哪种溶液在石蕊试纸上写字,字迹会先红后黑()

A. 浓盐酸

B. 稀盐酸

C. 浓硫酸

D. 稀硫酸

【板书设计】

六、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反应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3、碱 + 酸—盐 + 水

4、碱 + 盐——新碱 + 新盐

5、碱与油脂反应:

6、碱与蛋白质反应,说明碱有极强的腐蚀性

单元3 盐化学肥料

【学习目标】

1、了解盐的组成、提高学生识别盐类物质的能力。

2、掌握盐的性质。

3、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类型。

4、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5、培养学生把盐的知识运用与生产生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

盐的性质和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学习时数】 4课时

第一课时(7)

【复习提问】

1、酸的组成特征是什么?

2、碱的组成特征是什么?

【学习新知】

一、盐的组成

【提出问题】:生活中的盐与化学中的盐是一回事吗?

【学生自学】:P21

【引发思考】:观察下列各组酸、碱、盐类物质,说一说它们在组成上有何特征?

酸:HCl H

2SO

4

HNO

3

H

2

CO

3

碱:NaOH KOH Ca(OH)

2 Cu(OH)

2

盐:CaCl

2 K

2

CO

3

NaNO

3

MgCl

2

【学生思考讨论】:“略”

【师生点评】

1、盐的组成特征:

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酸、碱、盐、氧化物?

KCl CuO HCl CaCO

3 MgSO

4

Ca(OH)

2

CaSO

4

Fe(OH)

3

H 2SO

4

CH

3

COOH CO

2

2、盐的分类:

(1)正盐:只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如NaCl、Na

2SO

4。

(2)酸式盐:在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的中间含有H+。如硫酸氢钾(3)碱式盐:在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中间含有OH-。如碱式碳酸铜

3、正盐的命名:

(1)含有酸根的命名为“某酸某”。

(2)不含有酸根的命名为“某化某”。

4、盐类的统称:

【思考】:下列各组盐有什么特点、如何统称?

NaCl KCl CaCl

2 MgCl

2

Na

2CO

3

K

2

CO

3

CaCO

3

MgCO

3

Na

2SO

4

K

2

SO

4

CaSO

4

MgSO

4

NaNO

3 KNO

3

Ca(NO

3

)

2

Mg(NO

3

)

2

练习:1、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进行分类。

P21 “交流讨论”

2、自学 P22

5、粗盐的提纯

【提出问题】:如何对粗盐进行提纯?

【学生自学】:P22-23

【学生分组实验】:(略)

【学生点评】:粗盐的提纯步骤:

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板书设计】

一、盐的组成

1、盐的组成特征:

2、盐的分类:

3、正盐的命名:

4、盐类的统称:

5、粗盐的提纯

1、酸、碱、盐的组成有何特征?

2、列举碳酸盐、镁盐、铵盐各四种?

3、什么是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4、粗盐提纯的步骤有哪些? 【学习新知】

二、盐的物理性质

【提出问题】:盐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自学】:P23-24 三、盐的溶解性规律 钾、钠、铵盐水中溶 硝酸盐入水无影踪 盐酸盐除去银和汞

硫酸盐钡、铅水不溶(钙银微溶) 碳酸只有镁微溶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的酸碱性

【补充实验】:用三支试管分别取硫酸铜、氯化铵、碳酸钠三种溶液各3mL ,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结论】:

除了碳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铵溶液(含铵根离子的盐溶液)显酸性外,其余的盐溶液显中性。 2、盐 + 酸 —— 新盐 + 新酸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H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HCl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 3、盐 + 碱 —— 新盐 + 新碱

Ca(OH)2 + Na 2CO 3 =CaCO 3↓+ 2NaOH 3NaOH + FeCl 3 = Fe(OH)3↓ + 3NaCl CuSO 4 + 2NaOH = Cu(OH)2↓+ Na 2SO 4 (黄色溶液) (红褐色) (蓝色)

4、盐 + 盐 —— 新盐 + 新盐 CaCl 2 + Na 2CO 3 =CaCO 3↓+ 2NaCl

NaCl + AgNO 3 =AgCl ↓ + NaNO 3 (用硝酸银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Cl - 离子) Na 2SO 4 + BaCl 2 == BaSO 4↓ + 2NaCl (用氯化钡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SO 42- 离子) 【板书设计】

二、盐的物理性质 三、盐的溶解性规律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的溶解性规律

2、盐的化学性质

3、酸和碱的化学性质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的概念和表达式

【学习新知】

五、复分解反应

1、概念:

2、表达式:AB + CD = AD + CB

3、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离子),生成新的物质。

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反应物都溶于水或与酸反应必须溶于酸,

2、生成物必须有水、气体、固体三者之一产生。

七、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酸 + 金属氧化物

2、酸 + 碱

3、酸 + 盐

4、碱 + 盐

5、盐 + 盐

练习:判断下列化合物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说明理由?

1、NaCl + KOH

2、CaCO

3

+ HCl

3、MgSO

4 + ZnCl

2

4、AgNO

3

+ NaCl

【随堂练习】:

1、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放入水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 H

2SO

4

+ Ba(NO

3

)

2

B) HCl+CaCO

3

C) HCl+Na

2

SO

4

B)D) HNO

3+AgCl E) Cu(OH)

2

+NaCl F) NaOH+CaCO

3

G) NaOH+KCl H) KOH+MgCl

2 I) BaCO

3

+Na

2

SO

4

J) K

2SO

4

+AgCl K) KCl+Na

2

SO

4

L) AgNO

3

+MgCl

2

2、下列各组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是()

A、Na

2CO

3

MgSO

4

NaCl K

2

SO

4

B、CuSO

4

KCl NaNO

3

CaCl

2

C、Na

2SO

4

BaCl

2

NaNO

3

NaOH D、Na

2

SO

4

KCl Mg(NO

3

)

2

AlCl

3

【板书设计】

五、复分解反应

1、概念:

2、表达式:AB + CD = AD + CB

3、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离子),生成新的物质。

六、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反应物都溶于水或与酸反应必须溶于酸,

2、生成物必须有水、气体、固体三者之一产生。

七、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1、盐的性质?

2、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及条件?

3、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4、盐的溶解性规律?

【学习新知】

八、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1、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多量(常量)元素:

2、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3、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

4、复合肥的概念:

5、肥料的分类:

○1化学肥料: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

○2农家肥:

6、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九、铵盐的性质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HCO3 = NH3↑ + CO2↑ + H2O

2、铵盐易与碱反应产生氨气

2NH4Cl + Ca(OH)2 = CaCl2 + 2NH3 ↑+ 2H2O

(NH4)2SO4 + Ca(OH)2 = Na2SO4 + 2NH3↑+2H2O

3、铵盐溶液呈酸性

十、化肥的使用

1、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铵盐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随堂练习】

1、某块农田由于缺钾影响农作物的糖分和淀粉生成,应该给农作物施用()

A. 尿素

B. 氯化钾

C. 过磷酸钙

D. 硝酸铵

2、下列化学肥料是复合肥的是()

A. 硝酸铵

B. 碳酸氢铵

C. 硝酸钾

D. 碳酸钾

3、比较碳酸氢铵、硝酸铵、尿素、硫酸铵、氯化铵等氮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并按氮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取下列化肥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后,有气体产生的是()

A. 氯化钾

B. 碳酸钾

C. 硫酸铵

D. 磷酸钙

【课后练习】:P231 2、3、4、5

【板书设计】

八、化肥的种类及作用

九、铵盐的性质

十、化肥的使用

1、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2、铵盐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专题7 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进一步增强学生对酸、碱、盐组成特征的认识。

2、提高学生对酸、碱、盐性质的理解。

3、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践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酸、碱、盐的性质。

【学习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11)

一、溶液的分类以及与指示剂的作用。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酸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中性溶液: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碱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二、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1、pH试纸(初略测定)

2、酸度计(准确测定)

三、酸、碱、盐组成的特征。

酸的组成特点:只由氢元素和酸根两部分组成。(左氢右酸根)

碱的组成特征:只由金属离子和OH-两部分组成。(左金右OH-)

盐的组成特征: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酸、碱、盐?

HF Fe

2O

3

Cu(OH)

2

ZnCl

2

Mg(NO

3

)

2

CaCO

3

四、酸的化学性质

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

2、酸+某些金属——盐+氢气

3、酸+金属氧化物——盐+H

2

O

4、酸+碱——盐 + H

2

O

5、酸+盐——新盐+新酸

五、碱的化学性质

1、碱与指示剂反应

碱+指示剂石蕊试液变蓝

酚酞试液变红

2、碱 + 非金属氧化物——盐 + 水

3、碱 + 酸—盐 + 水

4、碱 + 盐——新碱 + 新盐

5、碱与油脂反应:

氢氧化钠能除去金属表面的油脂。

6、碱与蛋白质反应,说明碱有极强的腐蚀性。

第二课时(12)

【复习提问】

1、浓硫酸的四大特性?

2、浓盐酸的二大特性?

3、酸、碱的性质?

【复习旧知】

六、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的酸碱性

2、盐 + 酸——新盐 + 新酸

3、盐 + 碱——新盐 + 新碱

4、盐 + 盐——新盐 + 新盐

七、复分解反应概念、表达式:

八、复分解反应类型:

九、复分解反应条件:

十、盐的溶解性规律:

十一、四大基本反应:

1、分解反应: AB = A + B

2、化合反应: A + B = AB

3、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4、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BC

十二、物质的分类:

练习: 1、已知硫酸氢钠(NaHSO

)溶解于水时离解生成两种阳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请

4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离解生成的阳离子是哪两种?

(2)硫酸氢钠是不是酸?为什么?

2、把生石灰、食盐、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苛性钠、碳酸钙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则质量会增加的是, 质量会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会变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a.单质、b.氧化物、c.酸、d.碱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应可以生成盐的是()A.只有abc B.只有cde

C.只有abd D.abcd

4、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

“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 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至少写出两种方案,如果写出三种正确方案奖励1分):①;

②;

③。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5、某厂生产化肥的外包装袋上部分说明如下图所示,请仔细阅读,归纳写出碳酸氢铵的性质(至少归纳两点)。

6、在本学期,小亮和班级其他两名同学主动承担起了维护班级花坛的工作。前不久,他们发现有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现象,便及时向花坛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并不明显,他们决定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探究并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资料](1)花的叶色枯黄,他们选择施用(填“氮”、“磷”“钾”)肥是正确的。

(2)前一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化学式为)对花坛中的(填“酸性”或“碱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近一个星期一直无雨,温度较高。

(4)通过查阅资料,小亮和同学们知道:含NH

4

+的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1)太阳曝晒,气温升高都可使肥效流失。

(2)熟石灰与化肥反应也可使肥效流失。

[设计并进行实验](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试管口放一条干燥的pH试纸,试纸无变化。

(2)另取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气味。

[得出结论]根据上述第二个实验的现象,他能得出肥效的流失与____________有关。

[反思与应用]小亮进行的第一个实验中,pH试纸无变化,这与查阅资料给出的信息不符,其原因是。

8、判断下列物质是否能发生化学反应,如能,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1) Na

2SO

4

+HCl

(2) BaCl

2+H

2

SO

4

(3) KNO

3

+HCl

(4) FeCl

3

+NaOH

(5) CuSO

4+Fe(OH)

3

(6) NaCl+AgNO

3(7) CaCO

3

+NaCl

(8) Cu+H

2SO

4

(9) Cu+AgNO

3

(10)Cu+AgCl

【课后练习】

P35 2、3、6、7

【板书设计】

六、盐的性质

七、复分解反应概念、表达式:

八、复分解反应类型:

九、复分解反应条件:

十、盐的溶解性规律:

十一、四大基本反应:

1、分解反应: AB = A + B

2、化合反应: A + B = AB

3、置换反应: A + BC = B + AC

4、复分解反应: AB + CD = AD + BC 十二、物质的分类:

专题8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1 金属材料与金属冶炼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合金的特性

2、了解含铁矿石的种类。

3、理解铁的冶炼工作及原理。

【学习重难点】

铁的冶炼原理

【学习时数】 1课时(13)

一、用途广泛的金属和合金

【提出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2、合金有哪些特性?

3、金属材料包括哪些?

【学生自学】: P39-40

【师生点评】

1、合金概念:(略)

备注:合金属于混合物

2、合金的特性:

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硬度大、机械加工性能好、熔点低。

生铁(含碳量2%-4.3%)

(1)铁的合金:

合金

钢(含碳量0.03%-2%):硅钢、钨钢、锰钢、

不锈钢

(2)其它合金:镁铝合金等

【指导学生自学】 P40表8-1 各种合金的主要成分、特性、用途:

仁爱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教案设计

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的主要任务以及其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区分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联系生活善于观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自主合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总结整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对比观察,分辨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点 ☆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掌握并能区分出哪些变化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学会观察分析整理资料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难点 ☆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掌握物理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孔橡皮塞、酒精灯、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药匙、镊子、砂纸、镁带、碱式碳酸铜、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我们今天将学习一个新的学科——化学。 【提问】同学们说一说你们所理解的化学。 【总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自然学科,它致力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制备和用途。 【讲解】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生活启示 在③、④两个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在①、②这两个变化中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

人教版初中化学新版教案(全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课标对本专题的学习要求】

【课题】单元1 造福人类的化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引入化学用语,分散难点。 过程和方法---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重要途径。【教学重点】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化学用语。 【课型】新课。 【教法】讲解、实验。 【教具】试管,试管架,米饭,生锈的铁钉,稀硫酸。 【教学过程】

【作业设计】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A.物质 B.运动 C.食品 D.实验() 2.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过年时的传统习俗,但燃放会对环境造成这样的危害() ①有毒有害气体污染;②噪声污染;③粉尘污染;④伤害人;⑤烟花爆竹的生产厂家有安全隐患 A. ①③⑤ B.①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3.绿色化学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出有利环保的产品 B.颜色为绿色的无害化工产品 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产品 D.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 4.下列各项研究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的内容的是() A.设计更优越的办公系统,开发人工智能 B.开发研究新能源,研制新型化学合成材料 C.培育杂交水稻,提高农作物产量 D.研制赛车的动力系统,提高赛车速度 5.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化学在利用、、等化石燃料的同时,

正在积极寻求解决的有效途径,如开发、、等新能源,研制和开发。 【板书设计】 单元1 造福人类的化学 一. 化学在哪里?生活离不开化学、工业、农业和科学研究中都离不开化学,化学使人类 社会更美好。 二. 学习化学的重要意义:化学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将进一步为人类做出更大 的贡献。 三. 进入化学意境 ⑴出示碱式碳酸铜,学生近距离观察颜色、状态; ⑵加热碱式碳酸铜: ①观察到的现象。 ②文字表达式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③各物质化学式 Cu2(OH)2CO3→CuO + H2O + CO2 【课题】单元2 探寻物质世界的化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初步形成“物 质是变化的”观点。 3.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过程和方法---1.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判断。 2.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1.对木条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的探究。 2.掌握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体验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型】新课。 【教法】设置情景、活动探究、讨论。 【教具】有关物质化学变化的图片及课堂演示实验有关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四、教学活动:

五、板书设计:

2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五、教学活动: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名师精品教案 2017年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免费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全集

课题: 第八单元课题1.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常见金属的特性和应用,能区分常见的金 属和非金属。 2.认识合金,了解合金与纯金属在组成和性能上的区别,知道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材料。 过程和方法---1.学习收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2.学习设计对比实验的研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初 步形成“物质性质决定其性质,物质性质体现其用途”的观念。 2.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理使用金属材料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及影响金属材料用途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但不是唯一因素。 课型:新课 教法:练习;讲解;实验;归纳。 教具:电脑;铁、铝、铜片、保险丝、生铁、钢。 教学过程: [引入] 1.展示各种金属材料的图片。 2.提问:你对金属的了解还有哪些?为什么金属有这么广泛的用途呢? [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金属的物理通性 (1)具有金属光泽不透明。 (2)大多数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汞常温下呈液态) (3)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5)大多数金属熔点较高。 [讲解]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 影响等到多种因素。 [讨论](1)为什么镰刀、菜刀、锤子等到用铁制面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是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4)用来铸造金属硬币的材料应具有什么性质? [提问] 为什么目前金属只有90余种,由它们制得的合金却有几千种? [板书]二、合金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实验]实验8—1,比较合金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光泽、颜色、硬度,填写教材中的实验表格。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总结出合金比纯金属的硬度大、韧性强、熔点低的特性。学 生带着问题分组实验,观察黄铜片和铜片、焊锡和锡的光泽和颜色;将它们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比较 [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钛和钛合金等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学生阅读课文第6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课时 六、教学过程: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2019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设计全套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版初中化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Revised at 2 pm on December 25, 2020.

胜利学校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2017年秋第一学期定稿 学科:化学; 任课班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陈兴洪; 2017年 9 月 1 日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密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意识到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之间的联系,初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强烈愿望。

3)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熟悉化学的重要价值 二、考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化学发展史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化学发展史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六、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考点: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三、学困点和易错点: 1、物理变化和物理性质 2、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 3、对实验现象的描述 四、2课时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教案全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将继续在“课改”新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课程改革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抓手,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规范教学过程,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完成九年级化学下册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并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两个教学班,其中九(3)班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成能力强些,而九(4)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自觉性比较差,总体情况分析:学生分化十分严重,尖子生太少,中等生所占比例较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不求上进。而其中的优等生大多对学习热情高,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存在严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识拓展和知识的综合能力等方面不够好,学生反应能力弱。总体来看,两极分化还是较严重,许多学生对此感到无从下手,不会进行知识的梳理,导致学生掉队,同时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的双重压力等,致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还注重保护学生学习和积极性,并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内容共五个单元,分别是: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金属的化学性质及用途和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点是铁、铝、铜和合金的重要性质、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含杂质物质在方程式中计算的问题。 第九单元《溶液》有三个课题,先从定性的角度初步认识溶液,然后从定量的角度研究物质的溶解性,接着再从定量的角度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概念;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第一部分从生活和实验中常见的酸和碱出发,介绍了几种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并说明酸和碱各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第二部分介绍了酸和碱之间的反应(中和反应)及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溶液的酸碱度等。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介绍了盐和化肥,并对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分离提纯物质及化合物的分类等内容进行总结。重点是酸碱盐的反应规律和条件及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运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整套教案(精品表格式_统一格式)

课题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主备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能用置换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情感目标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难点运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金属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 中考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共同教案个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展示】古代金、银、铜、铁等金属制品的图 片。 【问题情景】为什么有的保留这么完整,表面 没有什么改变;而有的金属表面却有这么大的 改变呢这些金属制品的“化妆师”是谁呢 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内容之一。 【板书】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引入】确切地说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在 偷偷在起作用。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 的金属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 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 【展示】镁、铁燃烧的图片 【演示】将一根铜丝和金戒指分别放在酒精灯 火焰上燃烧。 【补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金入于猛 火,色不夺精光”,由此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 与氧气发生反应,金最不活泼。 【板书】活动性:Mg、Al>Fe>Cu>Au 【解说】这就解答了一开始就我们提出的问题。 铁的活动性比较强,因此铁制品被腐蚀地比较 严重。铜活动性较弱,被腐蚀的程度比较轻。 而金的活动性弱,基本上不被腐蚀。 【思考】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么我们 通常看见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在清洗铝制 品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镁、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如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 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 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本组 的实验方案或生活实例。 听讲,进一步理解金属与氧 气的反应。 学生讨论并回答:铝制品耐 腐蚀是由于铝可与空气中 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 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 之故;若用钢刷、沙等来擦 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教案苏教版 第三节化学与农业生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2.学会对铵根离子的检验 3.了解常见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 过程和方法: 1.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水平; 2. 增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理解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重点: 1.化学肥料的种类和特性 2.铵根离子的检验 难点: 1.铵根离子的检验 2.化学肥料成分的记忆。 课前准备:

教师:以举出所知道的化肥引出课题,对常见的化肥的物理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看书自己总结;对铵根离子的检验的教学通过实验,激发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 学生:通过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看书、讨论、实验探究,重点掌握化肥的种类和特性。 教学过程: 一. 化学肥料 1、氮肥 氨水 NH3H2O 易溶于水低温密封 碳酸氢铵 NH4HCO3 硝酸铵 NH4NO3 氯化铵 NH4Cl 硫酸铵 (NH4)2SO4 尿素 CO(NH2)2 【小结】氮元素可使植物细胞加速分裂和生长,促动植物枝叶茂盛。磷元素使植物提早开花结果,增强抵抗力。钾元素有利光合作用,促动作物生长健壮。这三种元素都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成分。 【结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出,这是快速检验铵盐的方法。 2、磷肥 它是含有磷酸根的盐。主要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钙镁磷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 磷酸二氢铵 NH4H2PO4 磷酸氢二铵(NH4)2HPO4

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1金属材料课题【学习目标】.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1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 合金。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学习重点】认识 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学习难点】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生成问题情景导入。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21、图8—-1.用PPT 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 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 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2生成能力自学互研 几种重要的金属知识模块一 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3.阅读教科书P2-1哪些相 似的物理性质?大多金属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常温下,点拨: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汞却为液体),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有金属光泽。数金属都是固体 ( 中的“讨论”。举例说出你所知道,联系生活经验,完成P41.阅读教科书P3表8-2的金属之最,思考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点拨:因为铁硬度大,密度大,铝硬度小,密度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的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点拨:因为银资源短缺,价格昂贵,用银作导线,资源少,成本高。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3)如果用锡作灯 光里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点拨:因为灯泡里的灯丝在照明时温度很高, 的灯丝的话,灯丝很容易熔断,灯泡不耐用。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4)是为了增强金属制品表面的美点拨:铬的硬度最大,不易生锈,水龙头等 铁制品镀铬, 观,如果镀金,不仅成本高,而且容易损坏,达不到预期目标。 合金知识模块二5,思考:1.阅读教科书P4-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1)点拨: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融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合金不是纯净物,是混合物。(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钢的含碳量为4.3%0.03%~2%~点拨:铁的合金是生铁和钢,生铁含碳 量为2% ,并完成下表:1]-8实验[观察老师演示2.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下册全套

§5-1 碳的几种单质 【教学目的】 1.了解金刚石、石墨、木炭等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单质,进一步理解元素和单质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重点】金刚石、石墨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 【教学用具】集气瓶、氧化钠、木炭、品红、水、烧杯 【教学难点】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方面的特征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讲述法、练习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写出下列物质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C CO CO2H2CO3 CaCO3 碳及碳的化合物是化学世界最庞大的家庭,有碳单质,如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炭,还有无机含碳物质,和有机物等,所有有机物都有碳,氢两种元素。如天然气的主要成份甲烷(CH4),还有酒精、醋酸等,今天,我们来学习碳的几种单质。 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有金刚石、石墨,还有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等。(注意:碳和炭) 问:金刚石、石墨,无定形碳都是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如果把石墨和金刚石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还纯净物? 是混合物,它也说明了以前学习过的单质的概念,应该是指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而不能光光说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下列我们分别讨论一下这几种碳的单质的物理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一、金刚石 1.物理性质 纯净的金刚石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经仔细琢磨会带上光泽,成为璀灿夺目的装饰品--钻石,它是一种不导电、不导热的固体,是自然存在的最硬的一种物质。 2.用途 坚硬是金刚石最重要的性质,可以利用这个性质,将金刚石做为切割玻璃的玻璃刀,还可用来切割大理石,加工坚硬的金属,作为钻探机的探头。 二、石墨 1.物理性质 石墨是一种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地很软,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以导电,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它具有滑腻的感觉。 2.用途 利用它具导电性能可作为电极,如电池中的石墨电极等,因为它具有滑腻的感觉所以它可用来作为润滑剂。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它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却截然不同,它主要是因为其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才会这么大的差异。 三、无定形碳 无定形碳中有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等,而木炭是我们最经常接触的一种,现在主要以木炭为代表研究一下木炭的物理性质及它的一些主要用途。

人教版 初三化学教案 上册全套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 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叫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变化; 实验3、4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的物质,这种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的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除了生成其它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叫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变化。 小结:采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本质区别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能力目标 1.通过课本中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并能够鉴别出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一些典型溶液的酸碱性。 2.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固的碳酸钙和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等内容的的学习,初步体会到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2.通过【实验10-3】、【实验10-7】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3.通过对浓、稀硫酸化学性质的学习,体会到当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和生活常识,理解常见的酸、碱的性质与用途。 2.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通性及反应规律与物质制备。 3.通过对比实验,学会酸、碱与其它物质的鉴别。 ◆教学难点 1.通过教师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解酸、碱具有通性原因。 2.通过挂图或播放视频,学习酸、碱的安全使用及有关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媒体 多媒体实验仪器食醋、石灰水等药品石蕊、酚酞试剂植物的花瓣或果实酒精 ◆教学方法

探究实验+演示实验+教师讲授+学生归纳◆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专题知识总结

专题1 走进化学殿堂 单元1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 课题1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科学 一、化学研究的对象及发展用途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制备和用途。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3、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4、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5、用高分子薄膜做的鸟笼:隔水、透气 二、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三、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 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 腐蚀性、毒性等。 3.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4.观察与思考实验1和实验2的现象

四、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注意:物质的性质是由组成和结构共同决定的,组成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物质,他们的性质和用途也存在差异。如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 课题2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P6 课题3 化学使生活更美好P8 单元2 如何学习化学 课题1 学会用化学语言描述物质及其变化

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1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3 第1课时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3 第2课时金属活动性顺序5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7 第1课时金属的冶炼和与之相关的计算 7 第2课时钢铁锈蚀与金属资源的利用保护 9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学案11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13 课题2 溶解度15 第1课时饱和溶液15 第2课时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7 课题3 溶液的浓度19 第1课时溶质质量分数19 第2课时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21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23 第九单元溶液——复习学案25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27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27 第2课时常见酸及酸的性质29 第3课时常见碱及碱的性质 31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33 第1课时中和反应33 第2课时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35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37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39 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学案41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43 第1课时氯化钠43 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45 第3课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盐的通性 47 课题2 化学肥料49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复习学案51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53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55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57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复习学案59 附录:初中化学知识归纳61

课题1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学习重点】 认识合金,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学习难点】 认识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1.用PPT展示、描述教科书P2图8-1、图8—2。设疑: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 2.出示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模块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1.阅读教科书P2-3内容,思考: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